影响你一生的100个文明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3 20:25:13

点击下载

作者:王燕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文明故事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文明故事试读:

两河流域的故事

发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古希腊人把两河流域叫做“美索不达米亚”,意思就是“两河之间的地方”,它相当于在今天的伊拉克一带的地方。

两河流域文明时代最早的居民是苏美尔人。他们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就来到这里。两河流域的文明,就是由他们建立的。

后来,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等,又先后继承、发展了苏美尔人的成就,使两河流域的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在他们创造的文明中,又以巴比伦人的成就最大,因此,两河流域的文明也被称为巴比伦文明。

因为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定期泛滥,时涨时落,只有建起堤坝、沟梁,蓄水、排涝,人们才能耕种、收获。所以,两河流域的居民,主要使用牛、驴拉着木犁来耕地,他们最主要的农作物是大麦和椰枣。大麦酒是当时人们最喜欢喝的饮料,椰枣是人们当年的主食之一。

大约在5000年前,两河流域的居民们会制作陶器了。他们制作的陶器主要是彩陶,色彩富丽夺目。人们常用的生活用具,比如酒杯、油缸、炉子、灯盏等,几乎全是彩陶制品。最有趣的是,他们在人死了以后,用的棺材也是彩陶,形状像一个有盖的长方形大箱。

古代两河流域缺少石料,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是粘土。所以,古代两河流域的城市建筑物,都是用粘土修建的。

两河流域的金属制造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两河流域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谚语、神话和史诗。

神秘的楔形文字

长期以来,对于楔形文字的辨认,曾经是困扰世界史学界的一个谜。直到公元前522年3月,当时的波斯皇帝冈比西斯率领大军远征埃及。冈比西斯率领大军离去后,有一个名叫高墨达的僧侣,他冒充被处死的冈比西斯兄弟巴尔狄亚的名义,在波斯各地发动了叛乱。这场叛乱持续了半年之久。

为镇压叛乱,皇帝冈比西斯率军返回波斯,却没想到,在从埃及返回波斯的途中,冈比西斯突然病死。冈比西斯死后,波斯贵族群龙无首,后来,一个名叫“大流士”的贵族用阴谋诡计谋取了皇位,他率军平定了叛乱。

为了称颂自己的功绩,大流士让人把他平定叛乱的经过,刻在爱克巴坦那的郊外,即今天伊朗的哈马丹,贝希斯顿村附近的一块大岩石上。这就是著名的贝希斯顿铭文。

在贝希斯顿铭文上面,刻着三种文字:楔形文字、新埃及文和古波斯文。

183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法国学者罗林森发现了这个铭文,并制成了拓本。

1843年,罗林森破译了古波斯文,然后将古波斯文和楔形文字相互对照,终于读通了楔形文字,从此解开了楔形文字之迷。

苏美尔人和楔形文字的故事

公元前5000年,在两河流域的土地上,居住着苏美尔人。

苏美尔人创造了象形文字,后来,阿卡德人对象形文字加以继承和改造,又创造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

创立于公元前3200年的楔形文字,被称为“东方的拉丁语”。因为在当时,两河流域缺乏木材和石料,但是,在两河汇聚形成的冲积平原上,却有取之不尽的粘性泥土。苏美尔人就地取材,用这些粘性泥土制成泥板,再把芦苇杆和动物的骨头制成书写的工具,然后在柔软而有韧性的泥板上刻写文字。

阿卡德人在写字时,落笔的时候,力度大,速度缓,印痕又宽又深;而他们在提笔的时候,力量小,速度快,字迹又窄又浅,看上去好像一个个木楔子,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

最古老的楔形文字是从右到左,以直行的形式书写的。因为书写不方便,后来,苏美尔人就把字形侧转了90度,改成从左到右,按横行的形式书写。

最开始,苏美尔人写字的泥板都是圆形、角锥形的。这两种形状的泥板也不便于书写和存放。经过反复的实践,后来,苏美尔人把泥板改成了方形。到现在为止,人们在两河流域已经挖掘出了几十万块这样的泥板文书。

苏美尔人曾把他们自己民族的古老的神话故事《吉尔伽美什》刻写在泥板上。这个神话故事讲述的是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一生的传奇故事。今天,《吉尔伽美什》成为文学史上占据一席重要地位的最古老的史诗。

农人历书

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历法。

苏美尔人的观象台设在很高的台阶上。每天晚上,苏美尔人就站在观象台上观察月亮的变化。他们根据月亮的盈亏把一年分为12个月,一共354天,并且设有闰月。每一个星期被分为七天,分别用天上星辰神的名字来命名:

星期天(太阳神)、星期一(月神)、星期二(火星神)、星期三(水星神)、星期四(木星神)、星期五(金星神)、星期六(土星神)。

苏美尔人还编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农书《农人历书》。《农人历书》是以一个老农民教育他的儿子们的语气写的。这位老农民对儿子不厌其烦的讲述应该如何务农,教育他们要注意的农业的各种事情。比如,怎样节省灌溉用水、不要让牲畜践踏田地、驱赶吃粮食的鸟儿的办法、怎么样及时收割农作物等。

汉谟拉比法典

1901年12月,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了一支考古队,在伊朗西南部一个名叫苏撒的古城旧址上,进行发掘。一天,他们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石,几天后又发现了两块,他们将三块拼在一起,恰好是一个椭圆柱形的石碑。

这块石碑高2.25米,底部圆周是1.9米,顶部圆周是1.65米。在石碑的上半段,有一幅精致的浮雕,里面刻着古巴比伦人崇拜的太阳神端坐在宝座上,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恭敬地站在它面前,太阳神将一把象征帝王权力标志的法杖,授予给汉谟拉比。

这个石碑,就是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

公元前1762年,汉谟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的国王。他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国王,勤于朝政,关心农业、商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他在位43年,使巴比伦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汉谟拉比每天要处理的申诉案件太多了,应付不了,他就让臣下把过去的一些法律条文收集起来,再加上社会上已形成的习惯,编成了一部法典。汉谟拉比命人把法典刻在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马都克大神殿里。《汉谟拉比法典》一共有3500行字,282条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规定了古巴比伦王国的司法行政、土地房屋、商业债务、私产保护、婚姻家庭、职业、农牧、租赁、伤害、奴隶买卖,以及刑罚等多方面事宜。正是依靠这部法典,汉谟拉比时代的巴比伦社会,成为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中,统治最严密的国家。它对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汉谟拉比法典》被保存在今天的法国巴黎卢浮宫。

世界上最早的银行和运河

世界上最早的商业银行也是由古巴比伦人开设的。古巴比伦神庙里面的祭司专门开办了负责借贷的机构。他们把借贷分成实物借贷和金银借贷,分别出借实用物品或金银货币。借贷的人可以用各种方式偿还,如:分期付款,可以每个月还一次。按照巴比伦法律的规定:金银借贷的利息为所借金银总数的20%,实物借贷的利息为所借物品价值的33%。

在公元前1800年,古巴比伦城开凿了名为“汉谟拉比—万民之富”运河,在运河上兴建了无数条灌溉水渠,灌溉农田,造福平民。古巴比伦人在修建运河的过程中,诞生了数学史上的第一条公式。根据这条公式,可以由水渠的矩形断面计算出水渠的灌溉水量。

泥板上的数学成就

考古学家在美索不达米亚挖掘出大约50万块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书。其中,有将近400块,是载有数字表和一批数学问题的数学泥板书。

古代巴比伦人具有高度的计算技巧,他们借助乘法表、倒数表、平方表、立方表等数表来进行计算。他们使用的是60进制,而60进制这种运算系统,直到16世纪还被希腊人、欧洲人运用于数学计算和天文学计算。

巴比伦人还具有丰富的代数知识,在现今已出土的许多泥板上,还记载有关于一次和二次方程的问题。巴比伦人解答二次方程的过程和今天的配方法、公式法是一致的。他们还讨论了关于一些三次方程,以及含有多个未知量的线性方程组的问题。

大名鼎鼎的普林顿322号泥板,产生于公元前1900年到公元前1600年。在泥板上记录了一个数学表。经过研究,发现其中有两组数字分别是边长为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边长和一个直角边的边长,由此可以推算出另一个直角边的边长,也就是可以得出不定式方程X2+Y2=Z2的整数解。

古巴比伦人在数学上的另一项辉煌成就是对于几何学的贡献。

他们已经具有关于相似三角形方面的知识,能够计算简单平面图形的面积和简单立体的体积。巴比伦几何学的主要特征是在于它的代数性质。如,涉及到了由平行于直角三角形一条边的横线引出的二次方程;关于棱锥图形的平面截体方面的三次方程等。我们现在能够把圆周360等分,也是他们的功劳。

虽然古巴比伦的数学成就仅仅是观察和经验的结果,还缺乏理论上的依据,但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史上的杰出贡献,是不容置疑的。

吉尔伽美什

著名的《吉尔伽美什》,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史诗。它是两河流域最杰出的文学作品之一,充分展示了东方文学的巨大魅力,是美索不达米亚人民的骄傲。《吉尔伽美什》这一部史诗,一共用了12块泥版,总共3500行。它们分为前言和正文两大部分。前言描述了英雄人物吉尔伽美什的故事。

吉尔伽美什是乌鲁克的国王,最开始,他性情暴戾,荒淫无度,民不聊生。天神听到百姓们的哭诉后,就为他创造了一个竞争对手——恩奇都,并让恩奇都去制服吉尔伽美什。

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经过一场场艰苦的比武斗争,不分胜负,最后,两位英雄相互敬佩,结成莫逆之交。他们生活在一起,做了许多有益于人类的事。

有一次,吉尔伽美什决心为民除害,杀死一个叫“洪巴巴”的妖怪、救出女神伊什塔尔。虽然充满了危险,但他勇敢无畏、不怕牺牲,誓死也要完成这项艰险的事业。恩奇都毫不犹豫地帮助吉尔伽美什。经过残酷的战斗,他们终于取得了胜利。吉尔伽美什获得了百姓的敬佩,还赢得了伊什塔尔的爱情。但是,吉尔伽美什拒绝了伊什塔尔。他不喜欢伊什塔尔水性杨花,到处留情。伊什塔尔遭到拒绝后,由爱生恨,请天牛替她报仇。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与天牛展开了生死搏斗,最后除掉了天牛。不幸的是,他们受到了伊什塔尔的父亲、天神安努的惩罚。天神让恩奇都患上致命的疾病,离开了人世。挚友的去世,使吉尔伽美什悲痛欲绝,同时也对死亡充满恐惧。他决心到人类的始祖,乌特·纳比西丁那里,去探寻永生的秘密。他经过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乌特·纳比西丁。但是,乌特·纳比西丁一家得到神助而获得永生的秘密,对他毫无用处。后来,他得到的返老还童的仙草,又不幸被盗,只得万分沮丧地回到了乌鲁克。这个故事迂回曲折,情节跌宕起伏,语言优美生动,反映了人们探索生死奥秘的愿望,表现了人们反抗神的意志,但最终难逃失败的悲剧色彩。在巴比伦时期的泥版,以及后来的石刻中,许多都是以“吉尔伽美什”的传奇故事为题材,这说明了这部史诗不但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也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奇异的“坐庙礼”

在两河流域,女性对于神庙,具有特殊的意义。

苏美尔的女性,几乎和每一座神庙都有联系。如果是女神庙,女性就是神的管家;如果是男神庙,她们就是神的妻子。苏美尔的妙龄女孩,如果宣布被神选中做妻子,那就是极大的荣幸,一家人都认为这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这时候,女孩子的父亲,就会选定一个良辰吉日,把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带着陪嫁,送到神庙里面去。

最奇异的是,巴比伦的每一个女性,在一生中,必须要有一次到神庙里去行“坐庙礼”。在那一天,巴比伦的男性,不论老少、美丑,他们都会乘着马车来到庙里。

行“坐庙礼”的女子,都要用花头巾把头裹住,然后坐成一排,供游客观赏、挑选。一旦被选中了,就可以离开神庙,与选中她的男子交欢。游客在选中了她时,一般要把一些银子放在她的怀里,并且要说一句:“愿爱神祝福你。”不管银子多少,女子都不能够拒绝。如果多个男子都把银子给同一个女性,那么,就要按给钱的先后顺序,跟先给钱的走。在巴比伦的风俗中,女子向某个游客献身,就是向神的献身。在她们的一生当中,这是必须经过的仪式。

巫术和占星术

巴比伦人非常迷信巫术和占星术。他们相信,神不仅给人们带来物质利益,还赋予人预言未来的能力,它通过托梦、创造神迹、显示预兆等方式,来传达神的意旨。他们认为,凡是阴暗的地方都有魔鬼。他们在给病人治病的时候,都要把从幼发拉底河,或者底格里斯河里取来的圣水,洒在病人的身上,用纸画一个鬼,并做一只小船,把符咒送到河中。只要一阵大风把船吹翻了,病人就会痊愈。

巴比伦人的占卜术非常有名。他们认为,在动物的肝脏上,有许多千变万化的自然形状和斑纹,这是神灵留在肝脏上面的记号。因此,巴比伦人用泥土制成动物的肝脏模型,这些模型的每一部分都有固定的含义,他们用楔形文字标上占卜的标记,然后用这模型进行占卜。大到国家征战出兵,小到商人的商店开张,他们都要占卜问卦。巴比化人还通过观察、解释星星的活动,来进行占卜。他们把天空当成一个想象的领域。日月星辰的来去、升落,以及它们在天空中的运动,都会激起巴比伦人的幻想。他们认为,苍天和大自然一样,是生命戏剧的舞台,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天象的反映,日月星辰的运行,预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他们用占星术来预测战争、干旱、瘟疫、收成、人的祸福凶吉等。

巴比伦的巫术与占星术流传很广,甚至还传播到埃及、希腊和罗马,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冒犯上帝的城市

巴比伦城被称为是“冒犯上帝的城市”。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据《圣经·旧约》里面的记载,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本来都是同一种语言,他们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找到了一块非常肥沃的土地,便在那里定居,开辟了田野,修建起城池。后来,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就决定修建一座可以通到天上去的高塔。他们用砖和河中的泥土作为建筑的材料。巴比伦人废寝忘食地建塔,突然有一天,高高的塔顶冲入了云霄,惊动了上帝耶和华。耶和华立即从天国下凡视察。他一看到耸入云霄的塔,非常愤怒,认为这是人类虚荣心的象征。耶和华心想,人们讲同样的语言,就能建起这样高的巨塔,他们日后还有什么事情会做不到呢?于是,耶和华便决定,他要让人世间的语言发生混乱,使人们互相之间言语不通。

就这样,巴比伦城被称作是“冒犯上帝的城市”。

古巴比伦的婚嫁

在古代两河流域,人们的婚姻制度,名义上是一夫一妻制,实际上丈夫也能够纳妾。《汉谟拉比法典》规定,人们结婚必须缔结婚约,没有婚约的婚姻在法律上是无效的。古巴比伦人的婚姻一般由父母亲安排,所以,签订婚约的人,并不是结婚者本人,而是由双方的父亲来完成。在订婚的时候,男女双方必须交换礼品,男方先下聘礼,女方用高于聘礼的物品作为嫁妆。如果男方违约,他们送给女方的聘金不用归还;如果女方毁约,那么要加倍退还男方的聘金。在结婚前,他们先要订婚。在订婚仪式上,未婚夫要在未婚妻的头上洒香水,并送上厚礼。经过这个仪式后,女子就成为未婚夫家庭中的一员了。到了正式的结婚日子,新娘的父亲将女儿交给新郎,新郎在证人面前揭开新娘的面纱,向参加婚礼的亲戚朋友郑重宣布:这是我的妻子。就这样,新娘获得了法律和习俗承认的“妻子”的地位和身份。在巴比伦人的家庭中,夫妻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丈夫处于统治地位。丈夫如果对妻子不满意,只要把嫁妆还给她,并说:“你走吧,我不要你这样的妻子!”就可以休妻了。但是,妻子却不能对丈夫说:“我不要你这样的丈夫。”

丈夫不但可以休妻,而且还可以把妻子处死。这反映了当时妇女的地位低下。

古巴比伦人的丧礼

在古巴比伦,人死了以后,要洗浴、化妆,用亚麻布包裹好尸体,放到棺材里面去。然后,主持哀悼仪式的祭司开始组织死者的家属、朋友,吊唁死者。死者的亲属、朋友们,都要摘掉头饰,脱去帽子,撕碎衣服,穿上丧服,撕扯自己的头发和胡须,扑倒在地,用刀划破自己的身体,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此外,在吊祭时,人们还要用牛和山羊作为祭品。

当时,土葬是最普遍的形式。在苏美尔,普通的老百姓死后,都要埋在城中,有的就埋在住房的庭院里,有的还埋在房间里面的地板下,他们的棺材也很简陋,把两个大陶罐的开口连在一起,就当棺材用了。他们的随葬物品也很少,因为他们不相信有来世报应。

不过,王公贵族们的丧礼,比普通老百姓要更隆重一些,棺材讲究,随葬品也更多。在著名的舒伯·亚德女王的墓里,不但有大量丰富的随葬品,另外还有十多名殉葬的人。这些陪葬的人都是自愿殉葬,他们的尸体全部向左边侧卧,排列整齐、双膝弯曲、两臂交叠在胸前,姿态很安详,就像在睡觉一样。而且这些自愿殉葬者在临死前,一定还举行过宗教仪式,因为他们全部都是盛装打扮,尤其是妇女,打扮得就像现代人要去参加盛大的庆典活动一样。

巴比伦人和亚述人的埋葬风俗和苏美尔人大概一样。他们在人死后,也一样是埋在死者的屋子的地板下面,或者埋在庭院中间。

亚述帝国

亚述帝国建都于“萨尔贡”城,它是一个军事强国,被称为是“战神庇护的帝国”,拥有非常强大的军事力量。它的军事地位的奠定者是提格拉特帕沙尔三世。

公元前800年,亚述帝国建立起皇家军队。这是历史上第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是亚述军队的核心力量。亚述帝国的军队兵种齐全,拥有当时最强大的攻城武器——投石机。

亚述帝国还拥有辽阔的版图,其中包括了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的大部分土地,以及土耳其南部和埃及北部的一部分土地。

后来,亚述王辛赫那里布把都城迁移到了底格里斯河左岸的尼尼微。

众神的书吏

书吏是与文字有关的一种特殊职业阶层,在古巴比伦,他们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因为在当时,楔形文字的符号数目虽然总共不到600个,常用的只有300多个。但是,这些文字和语法,却非常复杂,人们要熟悉它们,需要很长时间,一般人很难理解和掌握。能够掌握书写技能的,只是少数人。而这少数人,垄断了当时的文化知识,他们成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知识阶层。而且,在两河流域的人们的眼中,文字是神的赐予,掌握文字的人是“众神的书吏”,他们能够代替普通老百姓和神灵进行沟通、表达普通人的愿望。所以,书吏受到崇拜和尊重。古巴比伦人认为:一个擅长写作的人,他会像太阳那样光芒四射。

书吏又分两大类。一类为王室和政府机关服务。这些书吏,可分为高级书吏和低级书吏。高级书吏在国家重要部门中任职,负责写国王的旨意,制定军政法令、签订外交文书、充当宫廷顾问等;低级书吏一般充当公证人、掌印员、土地和财产登记员、军情记录员、审核员和会计等。还有一类私人书吏。他们为商业贸易领域服务,充当文牍员、秘书、计算员。

这些人,只有从书吏学校毕业后,才有资格成为王室和神庙里面的正式职员。书吏学校一般是由王室或者神庙建立的,都建在宫廷和神庙的附近。

最早的图书馆

亚述帝国建立了世界文明史上的第一个图书馆。这个图书馆,由亚述帝国的国王巴尼拔修建,它在雄伟的巴尼拔王宫内。它在被发掘出来的古文明遗址中,保存得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它比埃及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早400年。巴尼拔是亚述的末代国王,他在公元前668年到公地前627年在位。他自称是“伟大英明的世界之王”。他在位时,不仅使亚述帝国的疆域达到了极限,而且也是一位尊崇文化、博学多才、爱书入迷的国王。在被考古学家找到的一块泥板上,国王巴尼拔写道:“我,亚述巴尼拔,受到纳布智慧神的启发,觉得有博览群书的必要。我可以从它学到射、御,以及治国平天下的本领……读书不但可以扩充知识和技艺,而且还可养成一种高贵的气度。”

亚述巴尼拔图书馆重现于世,归功于英国的业余考古学家莱尔德。1849年,他在发掘尼尼微的亚述王宫遗址时,在亚述国王辛那赫里布的宫殿里,发现了两个看上去像后来增建的、作为图书馆的房间。莱尔德在那儿发现了近三万“册”书,这是一个地道的泥版图书馆!

图书馆的藏书大部分是从全国各地传抄的摹本,另一部分从私人处获得。在尼尼微图书馆遗址,还发现了亚述巴尼拔给一些文官的训令,指示他们到各省去收集泥版图书。其中有一封这样写道:“接到此信之日,即带舒玛、其弟贝尔·埃梯尔、亚普拉,及你认识的波西巴的一些艺术家去,尽可能收集人们家中及埃齐达神庙里的泥版。”

此外,巴尼拔国王还雇佣了很多学者和抄写员,专门抄写各地的泥版和有价值的铭文。

在图书馆内,藏书不但多,而且齐全,包括了哲学、数学、语言学、医学、文学以及占星学等各类著作,几乎囊括了当时的全部知识。其中,王朝世袭表、史事札记、宫廷敕令,以及神话故事、歌谣和颂诗等,为后人了解亚述帝国乃至整个亚述——巴比伦文明,提供了钥匙。

从图书馆的藏书来看,亚述人已经懂得了对各类图书进行分类、编目。亚述的书吏们还在每一块泥版上附上题签,标明该泥版所记载的内容。

这座图书馆是亚述巴尼拔的私人图书馆。这里的藏书多数刻有国王的名字,有的注明是国王本人亲自修订的,有的则注明是由他收集来的。泥版文书上往往还刻有“宇宙之王、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的字样。在一块泥版上,刻着这样一首诗:

我是亚述巴尼拔,伟大的国王、非凡的国王、宇宙之王、亚述之王、周边世界之王、王中之王,亚述的统帅、无敌的君主支配着大海,从高到低所有的诸侯都匍匐在我脚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