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茶道茶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6 05:44:02

点击下载

作者:《家藏经典文库》编委会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茶道茶经

中华茶道茶经试读:

前言

茶是世间至洁至灵之物,一杯茶中浸润着时间的秘香,蕴含着岁月的魅力,潜藏着自然的风景。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品茶亦是如此,一杯西湖龙井,让人眼前浮现出淡妆浓抹、温柔而秀丽的西湖,碧绿的茶汤宛若澄澈的西湖水,叫人心神荡漾;一杯安溪铁观音,能够幻化出高山蓝天白云的风光,醇厚浓酽的茶香,仿佛高山上清朗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心向往之;一杯君山银针,将人引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洞庭君山,令人领略变化万千的洞庭湖景色……在茶香中领会自然风光,体味茶香中的景色,别有一番风味。

从茶中不但能够领悟到自然风光,还能够感悟人生。一杯好茶只有经过沸水冲泡、几经沉浮方能绽放真香,人生也是如此,历经人世冷暖、飘摇沉浮之后,才能更好地感悟人生的真谛。人们可以在茶中品饮人间情、世间味,感悟出别样的茶味人生。正因为如此,茶才备受人们喜爱,茶道也大为盛行。

中国是茶树的发源地,也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而古人又有着无与伦比的智慧和才华,这些因素就决定了茶道将诞生在中国。茶道的形成离不开文人的功劳,文人担负着继承和发展茶道的重任。早在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文学家司马相如与扬雄便将茶纳入文学描写的对象之中,成为最早记载茶的文学作品。及至唐代,出现了我国封建历史上的一大盛世,无论是茶叶贸易还是饮茶风俗都有了空前的发展,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出现了以茶圣陆羽的《茶经》为代表的一系列茶专著。从此,茶道走上了独立、系统的发展道路。正如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所记载的“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鸿渐即陆羽)。唐朝时期,文人将饮茶提升到精神的高度,认为“茶可以行道,可以雅志”(唐朝刘贞亮《饮茶十德》)。到了宋元时期,饮茶逐渐普及,茶道不再拘泥于文人这个团体,而是开始面向大众,斗茶便是极好的例证。到了现当代,我国茶业发展稳中有升,为茶道的继续繁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如今,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道也成为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道的定义有很多种,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认为它是一种关于泡茶、品茶和悟茶的艺术;也有学者认为它是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是修身养性之道……这些定义都只说出了茶道的一部分,因为茶道的内涵和外延十分广阔,是很难用语言概括出来的。这也正是茶道的魅力所在。

本书共包括茶史、茶道、茶叶、茶器、泡茶、品茶、茶事、茶经等八大部分,对与茶相关的知识做了全面的介绍,以期读者对茶道有一个更加透彻的理解。其中茶道这一卷中详细介绍了中国茶道的起源、与儒释道三家的关系,并论述了中国茶道的精神、流派等,还对日本茶道和韩国茶道做了简单介绍,让读者能够对茶道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泡茶卷中不仅为读者呈现了中国泡茶史的演变,还论述了用水的艺术,包括择水、养水、试水等;对于茶艺中常用的一些手法,如浸润茶、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也都有所谈及,而对于绿茶、乌龙茶等令人沉醉的茶艺程序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茶经卷中收录了我国第一部茶书典籍——《茶经》的全文,其中的原文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咸淳刊百川学海本《茶经》为底本,参校明代以来多种版本,但因本书所在书系的体例,不出校记,在原文上径改。另配以注释和白话翻译,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原意。此外,书中还配有多幅精美的插图,给广大读者带来图文并茂的视觉享受。

本书本着传扬茶文化的目的,力求做到全面而具体,因而在成书过程中参考了多本茶书典籍,但由于编者学识有限,再加上时间仓促,书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和不足之处,还望广大读者和专家朋友们提出宝贵意见和批评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卷一古往今来览茶史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对于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而言都不陌生。从神农时期开始,茶便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自此,茶香便弥漫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而后又漂洋过海,为异国人民送去一缕幽香,使得世界各地都飘散着自然清新的茶香。幽幽茗香降人间茶原产于中国,从发现起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茶被中国人列为开门七件事之一,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回顾历史,我们可以追溯茶的起源,探究中国的饮茶史。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经》上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神农就是炎帝,是我国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农耕文化的创始人,同时也是茶树的最早发现者。

相传在远古时代,自然条件特别恶劣,人类以采摘野果、捕食野兽为生,一不小心,就会因为误食有毒的果实而生病甚至死亡。当时爱民如子的首领神农非常痛心,就决定品尝百草,以身试毒。

神农是远古时代最具智慧的首领,他从来不喝生水,即使在野外尝百草阶段,神农也会架起锅,把生水煮熟了再喝。一日,神农尝了一种有剧毒的草,水还没烧开就晕倒了。不知过了多久,神农在一阵沁人心脾的清香中苏醒,听到“嗒嗒嗒”水沸腾的声音,知道锅里的水已经烧开了,就艰难地挺起上身用碗舀水准备喝,却发现锅里的水已经变成了黄绿色,里面还飘着几片绿色的叶子,更神奇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从锅里飘来。

神农用碗舀了点汤水送入口中后,但觉这汤水清香中略带苦涩,咽下去后,似乎比开水更解渴,就又喝了几碗。几个小时后,神农身上的毒居然解了!他非常开心,想不到这次因祸得福,得到了解毒的仙药。仙药是什么呢?带着疑问,神农开始细心查找,很快发现锅的正上方有一颗似树非树的植物,而锅内的叶子就是从这颗树上飘落下来的。神农采摘了很多叶子,回到部落后,再次取其嫩叶熬煎试服,发现这些汤汁不仅有生津解渴、利尿解毒的作用,而且还能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神农非常高兴,就将它取名为“荼”,即开百花的植物,作为部落的“圣药”。

关于神农氏发现茶一事,在湖南茶陵一带还流传着另外一个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据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有一个光亮透明的水晶肚子,肚子里的五脏六腑都看得一清二楚。在品尝百草,以身试毒期间,他的肚子发挥了极大作用,只要吃下食物后,就能看出它们在肚子里是怎么变化的。好吃的,就给人吃,有药效的,就拿来治病。这天,神农尝到几片开着乳白色花的绿树叶后,只见树叶像来来往往巡查的兵丁一样,在肚皮里从上擦到下,又从下擦到上,将神农肚子里神农采药图的毒素擦得干干净净,神农顿觉神清气爽。于是,神农就将这种树叶命名为“查”,并倡导人们植茶、喝茶。

由此可见,五千年前,茶最初是以“药”的身份出场的。神农是发现茶的伯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的国家。茶字探析“茶”从字形到读音的发展都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过程,最终成为今天人们所熟悉的茶字。“茶”字初长成《茶经》中对“茶”的描述是“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而茶的名称也有很多,如:荈、槚、荼、茗、茶等,此外,茶还有“草中英”、“酪奴”、“草大虫”、“不夜侯”、“离乡草”等谑名趣名,其中“茶”是其正名。“茶”字之所以多名,其原因可能与古人所见有关,有人以其形而命名,有人以其性能而命名,在不同的情况下,看到的样子可能就会不同,所以命名就多种多样,结果造成混乱不一。“茶”字是由“荼”字演变而来的。“荼”字首见于西周初期著作的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诗经·豳风·七月》篇中有“采荼薪樗,食我农夫”的记载。然而《诗经》中“荼”,有人认为指的是茶,但也有人认为指的是带苦味的植物的叶子,即苦菜,至今看法不一。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一部著作《尔雅》成书后,始将荼定为茶,《尔雅·释木第十四》中有“槚,苦荼”的记载。又如三国魏时张揖撰写的训诂书《广雅》说:“荆、巴间炙粳苦荼之叶,加入菽、姜、橘子等为茗而饮之。”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将“荼芽”叫做茗,并认为“荼”就是现在的“茶”字。由东晋人常璩编著的《华阳图志·巴志》中也有“园有芳蒻”的记载。“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项,因此,在古代文献记载中,经常有意义混淆的情况发生。汉代时一个皇帝规定“荼”字表茶义时应该读“chá”,从而在读音上将其进行了区别。南宋魏了翁在《邛州先茶记》说“颜师古虽已转为茶音,而未敢辄易字义”。说明隋末唐初时虽有茶的发音却还没有把荼改为茶字。

后来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得更加清楚、直观,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然而茶字产生后,并没有立即完全代替荼字。明末清初著名语言学家顾炎武在《唐韵正》中说“观览唐碑题铭,见大历十四年刻荼药字,贞元十四年刻荼宴字,皆作荼,其时,字体尚未变。至会昌元年,柳公权书玄秘塔碑文,大中九年,裴休书‘圭峰禅师碑’茶毗字,俱减去一面,则此字变于中唐以下也。”由此可见,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世界各国“茶”的读音

中国是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也是茶叶的出口大国,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茶”字发音都是从汉语“茶”的字音变化而成的。

荷兰语“thee”、英文“tea”、德语“tree”和西班牙语“Te”等“茶”的发音,都是从厦门茶的闽南方言“te”(读作“tay”)转变而来的,而英文俚语中的“茶”就是“cha”,与茶的中文读音更接近。这是因为荷兰商人和中国人的早期交往是在我国福建省的厦门港,之后荷兰人将茶的厦门方言发音带到欧洲国家。俄文“chai”则是我国北方话茶叶的译音,土耳其语为“chay”,朝鲜语中是“ta”,日文的“茶”字读“恰”,几乎完全是照汉字读音。

所以说,不仅中国的茶叶飘香到世界各地,“茶”的发音也在世界传播,在世界各地洒下种子,开枝散叶。茶树起源及形态《茶经·一之源》中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南方之嘉木,指的就是茶树。据史料记载,商周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培育和利用茶树了,可以推断当时已有茶树了,那么茶树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呢?茶树的起源时间

在植物分类学中,茶树属于被子植物,山茶科,山茶属。据植物学家研究,被子植物起源于中生代早期,于中生代中期繁盛。而在中生代末期白垩纪的地层中发现了山茶科植物化石,而山茶属又是山茶科中较早的一个种群,出现于中生代末期至新生代早期。而茶树又是山茶属中较为原始的一个物种,根据以上种种,植物学家推测茶树起源于6000万~7000万年前。茶树的发源地

在考证了茶树起源的时间后,还需要追溯茶树的发源地。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中国是茶树的故乡。中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中便提到了野生大茶树。野生大茶树遍布中国10个省区,其中云南省内直径在1米以上的大茶树有10多株,其中一株的树龄更是在1700年左右。

无论是从时间、数量,还是分布、形状上,我国的野生大茶树均处于世界首位。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是从我国引入的茶树的变种,这就进一步证明茶树是起源于中国。茶树的形态

茶树是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它由茎、叶、花、果实、种子和根等几个部分组成,树型有乔木型、小乔木型、灌木型。茶树的芽是枝、叶、花的原生体,位于枝条顶端的称顶芽,位于枝条叶腋间的称腋芽。顶芽和腋芽生长而成的新梢,是人们用来加工茶的原料,是最有利用价值的部位。

叶是茶树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重要营养器官,也是人们采收利用的主要对象。茶叶的鲜叶规格有: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依叶子展开程度不同,有一芽一叶初展、一芽茶树二叶初展、一芽三叶初展。开面叶是指嫩梢生长成熟,出现驻芽的鲜叶,分为小开面、中开面和大开面三种。小开面是指其中第一叶为第二叶面积的一半。中开面是指其中第一叶为第二叶面积的三分之二。大开面是指其中第一叶长到与第二叶面积相当。历久弥新香飘远如今,茶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饮品,自从茶发现起到今天经历了千年的演变,在这千年中,茶是如何在中国兴盛起来,成为备受人们喜爱的饮品的呢?西汉时期——饮茶之风初兴

春秋以前,茶叶因具有药用价值而备受关注。古人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该阶段可谓茶为饮的前奏。

随着人类对茶认识的不断加深,到了西汉时期,茶已不仅仅是药品,开始成为饮品或待客之饮,并流传开来。只不过当时的茶饮只能算是半茶半饮,即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注入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橘子调味后,才自饮或待客。当时我国四川已经广泛使用煮茶法来烹煮茶叶。巴蜀之地成就茶业

巴蜀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我国茶文化最初兴起的地方。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曾在《日知录》中写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也就是说,秦统一巴蜀之后,中国的饮茶习俗才出现。

到了西汉时期,饮茶活动在巴蜀一带开始盛行。相传,汉宣帝时期的谏议大夫王褒专门买了一个家奴负责“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由此可见,当时已经有了茶叶交易,并出现了专门的市场进行买卖。另外有文献记载说,当时的成都已经是初具规模的茶叶集散中心。汉代宴饮图茶步入文化领域

西汉时期,文学作品以赋居多,其中司马相如与扬雄是汉赋的代表人物,同时这二人还是早期的著名茶人,因而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寻得茶的身影。司马相如在其作品《凡将篇》中把茶叫做“荈诧”,并明确地将其归入二十种药物中,这是最早将茶列为药物的记载。此外,扬雄的语言学著作《方言》中曾谈到蜀西南产茶,在书中将茶称作“”。这两位文人分别从药用和文学的角度将茶纳入文学作品中。从西汉起,茶逐渐步入文化领域,成为文人骚客吟咏赞美的对象。中国茶文化由此发端,并不断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魏晋南北朝——茶风渐浓

历史在发展,巴蜀饮茶之风也顺着长江开始传播。三国时期,制茶工艺有了极大的发展,饮茶风尚也在王公贵族、文人墨客之间颇为流行,民间也逐渐有了饮茶的踪影。

两晋时期,文人饮茶的风俗更是盛行,出现了“做席竟下饮”的风俗,这一风俗也在民间传播开来。南北朝时期,士大夫们为了逃避现实,整日作诗品茶,使茶叶消费激增。这一时期,文人雅士偏好赞赏茶,产生了不少有关茶的名篇佳作,推动了饮茶的普及,茶风日渐浓厚。客来敬茶

有朋自远方来,沏一杯清茶,在袅袅茗香中谈情叙谊,不亦乐乎?客来敬茶是中华民族的待客之道,也是人们社交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礼仪,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重情好客。而客来敬茶的风俗最早是来源于什么时期呢?

东晋时期,饮茶在三吴地区和建康已经成为一种习俗,而中原地区则不是很普遍。《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当时中原有位叫任育长的人,很有才华,后来他随晋室南渡到达建康,当地一些有声望的人便用茶来招待他。一直生活在中原的任育长对茶不是很熟悉,便问道:“这是茶,还是茗?”江东人暗自疑惑:“这位才子竟然不知道茗就是茶?”任育长瞧见大家脸上露出疑惑之色,自觉失言,赶忙掩饰说:“我是问,是热的还是冷的。”(东晋时“热”与“茶”、“冷”与“茗”读音相近。)谁知这一解释不但没有掩饰他的窘态,反而引得人们哄堂大笑。从这个记载我们可以推测客来敬茶起源于两晋南北朝时期。以茶养廉

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中国人,在性格上如同茶一般,清淡而不失热情,在日常生活中亦是如此。许多文人雅士主张简单,反对铺张浪费,而茶就成了他们用来提倡廉洁的一种方式。宋朝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在《四休导士诗序》中写道:“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粗茶淡饭现在已经成了生活清简的代名词。茶在某种程度上象征了廉洁。而以茶养廉的思想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谢安像

在《晋书》和《茶经》中都记载了“陆纳杖俶”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以茶养廉:陆纳是东晋时有名的廉洁之士,他任吴兴太守期间,有一次大将军谢安到访,陆纳仅仅准备了几盘果品和茶水用来招待谢安。陆纳的侄子陆俶感觉果品和茶水太过简单,唯恐怠慢了贵客,便私自命人准备了丰盛的酒席。谢安走后,陆纳大怒,认为侄子太过铺张浪费,打了他四十杖。陆纳用果品茶水招待客人并非吝啬,也非故作清高,而是出于节俭。不仅他提倡以茶养廉,当时的东晋重臣桓温以饮茶以示简朴,“每宴惟下七奠柈茶果而已。”

南北朝时,有的皇帝也以茶表示俭朴。南齐世祖武皇帝是个开明的帝王,他在位期间政事稳定,几乎没有大规模的战争,百姓安居乐业。他生性节俭,不喜游宴,并带头提倡简朴,死前下诏自己的丧事不要大举操办,不要以三牲为祭品,只放些干饭、果饼和茶饮即可。身为一国之君,这种节俭的行为是很罕见的。而茶在其中则扮演了“廉”的角色。隋唐五代——茶文化兴盛

茶文化在隋唐时期已经开始兴盛。自唐代中期起,饮茶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广泛流行,并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延伸,茶叶生产地也在扩大,茶叶品种在增加,茶叶生产和销售在成长,茶文化已经初具规模,并成为独立的文化形态。太平盛世茶业兴“至与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渐多,建中已后盛矣。”从唐代杨华《膳夫经手录》中的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唐代茶叶产地已经大范围扩展。据史料记载,全国76个州都出产茶叶,包括四川、安徽、江苏、陕西等多个省市,其产地之广与现代茶区不相上下,并且在当时,名茶的品种也很丰富,多达150多种。茶叶产地的扩大和品种的增多,对于茶叶的生产和销售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膳夫经手录》中还有关于茶叶产量的记载。书中记载:唐宣宗时期,蜀茶已经遍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而产于赣浙皖一带的浮梁茶的产量是蜀茶的百倍有余。蒙顶茶年产量则高达千万斤,杨华称其“品居第一”。这些记载都表明唐代中期时,茶叶的产量已经相当高了。

茶业兴盛的同时也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在唐代以前,并没有关于茶的专门著作,茶只是被作为一般的饮料对待,并没有人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直到唐代中后期,茶业的蓬勃发展以及饮茶的普及,使得人们开始更加重视茶,迫切渴求关于茶的知识,于是以《茶经》为代表的一批茶学专著相继问世,使“茶事大兴”,唐代茶业愈发兴盛,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文士茗饮别出新格

到唐代中期时,茶作为一种待客、敬客之物,深受文人喜爱。如唐代颜真卿的诗作《喜夜啜茶联句》云:“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它描述了文人相聚时饮茶助清淡的生活。这个时期,文人饮茶的花样较前朝更多了。(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品茶听琴是当时贵族夜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画中几上茶壶、茶碗和茶点散放在宾客面前。宾客们一边饮茶一边听妇人弹曲。

中唐后期出现了茶宴。茶宴又称茶会、茗社,是文人聚会的社交活动,源自佛院,流传到民间后,引得文人雅士争相效仿。主人、宾客在席间品茶赏景,吟诗作对,风流高雅显露其间。许多唐代人的诗文中都有对茶宴的生动描述。白居易就作有《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一诗,对茶宴优雅的氛围以及品茶的情趣做了生动的描述。后人称赞说,古代文人的茶宴在精神品位上非常高雅,因为他们对茶的认识极度精神化,如陆羽把茶称为“南方嘉木”。

唐朝是诗歌的鼎盛时期,而茶又深受文人喜爱,因此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的咏茶诗文。这些作品相比于唐代以前,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拓展,数量和质量也都有了很大突破。贡茶、茶税与榷茶制度

据晋朝常据撰写的《华阳国志·巴志》记载,自周朝建立后,巴蜀之地的茶叶就被列入贡品之中。这便是最初的贡茶。到了唐代,贡茶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名茶产区成立了专门的贡茶院,负责制造各种贡茶。历朝历代对贡茶的品质和种类要求极高,近乎苛刻,这就促使制茶人不断探索和开发新的贡茶品种,发展和提高制茶技术。历代贡茶的发展也对中国名茶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至今,许多贡茶仍保留着最初的名称及其品质风格。《天工开物》插图之《川滇载运图》。此图显示了古代陆路与水路的运输方式。唐代时茶叶已经可以由陆路或水路运往官方设置的贡茶院,再由贡茶院烘制后呈献皇室。“唐代中期以后,饮茶开始风行南北,穷日竟夜,殆成风俗,始于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这段出自《封氏见闻录》的记载表明茶叶逐渐传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少数民族用马与商人交换茶叶。随着茶马交易的发展,唐朝政府开始对茶叶征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户部侍郎赵赞建议征收茶税,以充国库。唐德宗采纳了这一建议,至此茶叶开始征税。长庆元年(821年),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实行榷茶(一种由官府经营的茶叶专卖制度),文宗太和九年,即835年,十月,王涯任丞相,极力陈述榷茶的益处,于是全国开始设置榷茶使,负责征购民间茶园,并规定茶的生产贸易全部由官府经营,禁止私营。至此,榷茶制度正式确立。宋元时期——饮茶日益普及

到了宋代,茶叶重心开始南移,建茶崛起。建茶是指广义的武夷茶区,即今闽南、岭南一带。此时茶类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出现末茶、散茶和窨制花茶,但数量上仍以饼茶、团茶居多。到了元代,我国的茶叶生产进一步发展,佐茶技术得以提高,元朝出现了机械制茶,大大提升了制茶效率。制茶工艺变得精细,一些珍品名茶出现。宋朝的宫廷茶文化

皇帝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享有一切珍奇、美好的东西。茶初为饮品时,还未受到宫廷的重视,到了宋代,太祖赵匡胤嗜茶成癖,因而宋朝一建立,便兴起了饮茶风尚,开辟了宫廷饮茶的新时期。宋朝历代皇帝都对茶情有独钟,而且对贡茶的要求更加严格。

制茶技术的发展使得宋代贡茶频出精品,其中尤以龙凤茶团和小龙凤茶团最为珍贵。茶文化已经成为宋朝宫廷文化的一部分。宋徽宗赵佶还专门写了一本关于茶的专著,名为《大观茶论》。

著名茶学家蔡襄出任福建转运使后,改进了制茶工艺,研制出了精美细巧的小龙凤茶团,品质更为精良。欧阳修在《龙茶录后序》中称其“价值黄金二两”,还说宋仁宗尤为珍爱这种小龙凤茶团,即使是宰相辅政大臣一类的忠臣也不轻易赐予。(“仁宗尤所珍惜,虽辅相之臣,未尝辄赐。”)如果有幸得到一小团,也舍不得自己饮用,往往孝敬父母或是转赠他人。在赏赐之前先由宫女贴上用金箔剪成的龙凤和花草图案,因而又叫做绣茶。这种技术由宫中专人掌握,宫外的人很难见到。

由小龙凤茶团问世后的情形不难看出,宋朝的贡茶做工精良、品质上乘、价格不菲,其赏玩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它的实用价值。这种风气虽然不值得提倡,但是也有有利之处,它促使了茶艺本身的完善和提高。正所谓上行下效,宋朝茶文化的发展与其宫廷的茶文化是分不开的。斗茶文化

斗茶,又称“斗茗”、“茗战”,即比赛茶的好坏之意,是古时王宫贵族、文人雅客们的一种“雅玩”。经考证,斗茶起源于以出产贡茶闻名于世的福建建州茶乡。每年春季新茶制成之际,茶农、茶客们就会以新茶的优良次劣进行排名,有比技巧、斗输赢的特点,是一种富有宋代斗茶图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比赛活动。

斗茶始于唐代,盛于宋代。宋代时期,上至宫廷,下至民间,都普遍流行斗茶的风俗。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苏东坡就曾有“岭外惟惠俗喜斗茶”的记述。

斗茶是在品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品茶也称品茗,由主人邀请三五知己,将泡好的茶盛在小酒杯一样大小的茶盅内,像饮酒那样细细品尝。斗茶则与品茶不同。斗,就是在争斗中逞强获胜,具有强烈的胜负色彩,其实是一种茶叶的评比形式和社会化活动。决定斗茶胜负的标准,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汤色,即茶水的颜色。一般标准是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等为下。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蒸时火候恰到好处;色发青,表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时火候太老;色泛黄,则采摘不及时;色泛红,表明炒焙火候过了头。

二是汤花,即指汤面泛起的泡沫。判断汤花的优劣要看两个标准:第一是汤花的色泽,因为汤花的色泽与汤色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汤花的色泽标准与汤色的标准是一样的;第二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如果茶末研碾细腻,点汤、击拂恰到好处,汤花匀细,有若“冷粥面”,就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反之,汤花泛起,不能咬盏,会很快散开。汤花一散,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线)。因此,水痕出现的早晚,也成为决定汤花优劣的依据。明清时期——茶文化更加繁盛

唐宋茶业的辉煌主要体现在对茶学的研究以及茶叶制作工艺的进步,如多部茶学专著的确立以及贡茶加工技术的精深。明清时期,中国茶业有了较大的变化,从茶叶的类型到饮茶方法,都比前代有了较大的突破。茶叶品类极大丰富

伴随着制茶技术的改进,许多新品类的茶叶被研制出来。宋朝时有史料记载的散茶寥寥无几,名闻天下的只有几种。而明朝时期,仅《事物绀珠》中记载的名茶便多达百余种,且多属于散茶。

明代主要的制茶法是炒青法,茶的种类主要是绿茶。此外,白茶、黄茶、乌龙茶、黑茶、红茶、花茶等相继出现,它们也构成了我国茶叶的基本种类。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类,最早产于福建。记载红茶的最早资料是明朝刘基编写的《多能鄙事》。清朝时,红茶从福建传入四川、湖南、湖北等省。此外,工夫小种、白毫、漳芽、清香和兰香等名优茶品也相继出现,极大地丰富了茶叶种类。此时,饮茶方式也由煎煮逐渐变为泡饮。茶走向日用

清代查为仁在《莲坡诗话》中写道:“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对当时的人们而言,茶的重要性已经堪比柴米油盐了。

清代,一些地方茶俗开始发展并流传开来,形成了有地域特点的茶文化,涉及茶叶制作、饮茶习俗、茶事茶规等多方面,内容丰富多彩。地域不同,喝茶的口味也不尽相同。如北方人偏爱花茶,江浙人则更多的喜欢喝绿茶,广东广西集市喝茶图的人爱红茶多一点,而乌龙茶的发源地福建,人们则对乌龙茶情有独钟,边疆少数民族饮用的边茶则属于黑茶。

同时,明清时期还涌现出数量众多的茶歌、优美动人的茶舞以及茶戏、茶画等,与茶相关的文化艺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现当代——茶文化迅猛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产量迅猛增长,茶业发展稳中有升,为茶文化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杭州“茶人之家”的建立、湖北“陆羽茶文化研究会”的成立等,让茶文化不仅在全国范围内传播,而且还遍布世界各国。茶馆、茶楼、茶室与日俱增,各种文化节日都少不了茶的主题。现如今,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业在五湖四海中已牢牢地站稳了脚跟。一壶茗香遍天下中国是茶的发源地,然而中国对茶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发现并利用了茶,更在于将茶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让其他国家的人也能享受到这种美味的饮品。茶的传播主要是借助于茶马古道和海上之路两条路线。神秘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指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茶马古道横跨世界屋脊,是古代文明传播的重要纽带,也是文化传播的古道之一。茶马古道的起源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的“茶马互市”,而“茶马互市”是唐宋时期我国西部汉藏民族之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青藏属高寒地区,海拔在三四千米以上,生存条件比较恶劣,缺少新鲜蔬菜和水果,人们长期以马奶、糌粑、酥油、牛羊肉为主食,食物腥腻而又缺乏维生素,致使囤积在人体内的脂肪不易分解,极大地影响了人体健康。茶马互市让藏族人民尝到了茶叶的好处,既解腥腻又补充维生素,由此对这种神奇的物质产生了强烈的需求。藏区不产茶,需从中原引进。藏区和川、滇边地产良马,而中原地区的军队和民间役使往往需要大量的骡马,于是就有了中原的茶叶和边疆地区的良马交易的供需要求,茶马互市就由此而产生了。之后,边疆地区的马匹、动物毛皮、药材与中原地区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交换贸易日趋繁盛,人们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络绎不绝,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繁荣,逐渐形成了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历代茶马交易政策的变化

茶马交易的雏形大约起源于5世纪,唐朝时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它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历代统治者的盘剥。北宋时期,茶马交易主要在陕甘地区,易马的茶叶就地取于川蜀,为了维护西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朝廷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设置榷茶和买马司来专门管理茶马贸易。元代时,朝廷废止了宋代实行的茶马治边政策。到了明代,基本上沿袭了宋代的做法,并制定了一系列严厉的官营茶马贸易的政策和制度,这些政策和制度甚至成为统治者统治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的重要手段。此外,统治者严格控制茶叶的生产和运销,并严禁私贩。明朝初期,一匹上等马最多可换茶叶120斤,而到了明万历年间,一匹上等马只能换茶叶三十篦,中等换二十篦,下等换十五篦。到了清代,尤其是乾隆以后,茶马治边政策有所松弛,私茶商人开始增多,但在茶马交易中,往往费茶多而获马少。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官府设置的茶马交易制度终被停废,茶马古道也随之废止了。茶马古道: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

所谓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地道的马帮之路。马帮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的交通运输方式,也是茶马古道的主要运载手段。

茶马古道不止一条,而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两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道路系统。茶马古道有两条主线:一条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100多公里;一条从云南普洱茶原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大理、丽江、中甸(今香格里拉县)、德钦,到西藏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达到拉萨,然后再经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800多公里。我们可以想象,一千多年前,那些开辟茶马古道的探险家们,沿着滇、藏、川之间大大小小的支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餐露宿地艰难行进,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谷的宁静,开辟了一条通往边疆、域外的经贸之路。他们凭借自己的刚毅、勇敢和智慧,用心血和汗水浇灌了一条通往茶马古道的生存之路、探险之路和人生之路。

历史已经向人们证明,茶马古道原本就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茶马古道路途的风景极其壮丽、美妙,这些自然景观可以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耐性,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然而它的线路大多路途艰险,气候垂直差异较大,崩塌及泥石流现象频繁,途中人畜都极易患病甚至死亡。因此,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冒险之旅,体现了生命的顽强与伟大。不仅如此,茶马古道还是一条宗教道路,教徒与商人在路上相伴而行,为滇西北地区带来了不同的信仰。例如,藏传佛教在边疆地区的传播,极大地促进了纳西族、白族和藏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民族之间的友谊。古道上,一些虔诚的艺术家跟随马帮的脚步,在路边的岩石和玛尼堆绘制、雕刻了大量的佛陀、菩萨和高僧,以及神灵的动物、日月星辰等形象。这些或粗糙或精致的艺术造型使茶马古道成为一条极富魅力的民族文化走廊。

如今,沿茶马古道修筑的进藏公路上,汽车早已取代了骡马运输队伍。然而,留在茶马古道上的先人足迹和马蹄烙印,以及对远古千丝万缕的记忆,却并没有远去,而是幻化成炎黄子孙一种生生不息的民族创业精神。“山间铃响马帮来”这部千年悠久忙碌的交通驿运史,都与它的苍凉悲壮和浪漫诗意同时载入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光辉史册。海上茶叶行天下

中国茶叶通过海路对外运输传播的历史悠久。文明的交流与融合需要以一定的物质基础为媒介,茶叶在当时成为中国与世界文明融合的重要媒介之一。茶在亚洲的传播

中国的茶叶、茶文化自唐代开始就通过东海源源输往日本、朝鲜半岛等东亚及东南亚各地,是一种通过僧侣传播、茶禅一味的文化交流。

唐宋时期,地处东南沿海的浙天台山国清寺江是最重要的进出口岸,境内有天台山国清寺、天目山径山寺、宁波阿育王寺、天童寺等名刹大寺。其中建于隋代的天台山国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径山寺是临济宗的发源地。因此,日本使节、僧人多次来到浙江各佛教胜地学习教义。他们回国时,不仅将学到的佛理东传日本,还将茶的种植知识、煮泡技艺一并带了回去。

在这些使节和僧人中,与茶叶、茶文化的传播有较直接关系的是日本僧人都永忠和最澄。

兴仁宝龟八年(777年),都永忠随遣唐使到了中国,并在唐朝居住了二十多年,后来与最澄一起回国。他一生好茶,当弘仁元年(815年)四月,日本嵯峨天皇行幸近江滋贺的韩琦(日本地名),经过梵释寺时,作为该寺大僧的都永忠不仅率众奉迎于门外,还亲自煮茶进献。嵯峨天皇对都永忠所煎的茶特别感兴趣,同年六月便诏命畿内、近江、丹波、播磨等地广植茶树,并指示每年进献茶于宫内。后来,茶叶逐渐成为宫廷之物,深受皇室宠爱,饮茶文化也随之在日本民间普及。

将中国的茶叶、茶文化传入日本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最澄。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最澄到中国的天台山国清寺拜师学经,归国时不仅学到了正宗的天台宗传授方法和独特的大乘元顿戒,还带回了大量的茶籽种在近江(今贺滋县)坂本的吉神社。与此同时,他也将茶饮引入了宫廷,得到了天皇的重视,功绩可与都永忠比肩。

最澄之前,唐代也有许多僧人东渡日本传教,如天宝十三年(754年)的鉴真等,他们在带去教义的同时,也将中原地区的科学技术和生活习俗带了过去,其中便包括饮茶之道。

到了中国茶道外传的重要时期——南宋,日本僧人荣西曾两度入天台山万年寺研究佛教。第一次回国时,荣西带回了天台新章疏30余部60卷,以及许多天台山茶籽,并将其种植于佐贺县肥前背振山、拇尾山一带。这些茶籽所播种的地方,都成了日本最古老的产茶地。第二次回国后,荣西先后修建了建仁寺和圣福寺,并在寺院中种植茶树,向民众宣传禅教和茶饮,并根据中国寺院的饮茶方法,制订了自己的饮茶仪式。到了晚年,荣西著成《吃茶养生记》一书,被后世誉为日本第一部茶书。他认为“饮茶可以清心,脱俗,明目,长寿,使人高尚”。此书对推动日本社会饮茶风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荣西也因此被奉为日本的“茶祖”。

随着中国茶文化在日本的广泛传播,青瓷茶碗、天目茶碗等中国精品茶具也由浙江传入日本。天目茶碗在日本茶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喝茶之初到创立茶礼的东山时代,日本茶道所用茶碗只限于天目茶碗,后来,由于茶道的普及,日常所用茶碗变成朝鲜和日本的仿制品,而天目茶碗更是异常珍贵,只出现于“台天目点茶法”以及贵客临门或向神佛献茶等比较庄重的场合。

15世纪时,被后世称为日本茶道的“开山之祖”的奈良称名寺的和尚村田珠光在参禅中将禅法的领悟融入饮茶之中,首创“四铺半草庵茶”,并提倡尊崇自然、真实朴素的“草庵茶风”。他认为茶人要摆脱欲望的纠缠,通过修行来参悟茶道的内在精神,开辟了茶禅一味之路。

继村田珠光之后,对茶道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伟大茶匠武野绍鸥,他对村田珠光茶道进行了全面改进和发展。他将日本和歌“冷峻枯高”的美学风格引入茶道,创造了更为简约的“佗茶”(又名“和美茶”)。“佗”本意是“寂寞”、“寒碜”和“苦闷”,经武野绍鸥改造后,“佗”字被赋予“正直”、“自律”、“谨慎”、“勿骄”的新理念,并用于茶道。武野绍鸥对茶道的补充和完善,使日本文化中独特的素淡、典雅的风格再现于茶道,进一步使日本茶道民族化和本土化。

16世纪时,武野绍鸥的弟子,杰出的日本禅茶之圣千利休,继承了以禅道为中心的沱茶,将其发展为以“平等互惠”理念为核心的利(明)杜堇《梅下横琴图》。此图描绘了一幅士人在山坡平台上抚琴休茶道,并将日本茶道的宗旨归结赏梅的情景。画中老梅虬曲如苍龙为“和、敬、清、寂”四个字,简盘空,红梅绽开,远处群山隐没在洁而内涵丰富。至此,日本茶道初云雾之中,士人倚坐树干,手抚琴弦,仰视梅花,童子在旁煮茶捧盏具规模,成为平民化的新茶道。与伺候。此同时,日本茶道还发扬、深化了唐宋“茶宴”与“斗茶”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具有浓郁本土特色的大和民族茶文化。

天台山的茶与茶文化不仅东传至日本,而且还传播到了朝鲜半岛。唐文宗太和后期,新罗使者金大廉将茶籽带回国内,种于智异山下的华岩寺周围,由此开启了朝鲜的种茶历史。朝鲜《三国本纪》卷十,《新罗本纪》兴德王三年记载道:“入唐回使大廉,持茶种子来,王使植地理山。茶自善德王时有之,至于此盛焉”。到了宋代,新罗人也学习宋代的烹茶技法。在参考吸取中国茶文化的同时,新罗人还创立了一套自己的茶礼,包括:吉礼时敬茶、齿礼时敬茶、宾礼时敬茶和嘉时敬茶。其中,宾礼时敬茶尤为典型。高丽时代(918~1392年),共有5种迎接使臣的宾礼仪式。例如,迎接宋、辽、金、元的使臣,地点设在乾德殿阁里,国王在东朝南,使臣在西朝东接茶,或国王在东朝西,使臣在西朝东接茶,有时,国王甚至亲自敬茶。

越南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东部,与我国接壤。东汉末年,大乘佛教从中国传入越南,十世纪后,被尊为国教。我国茶叶在此之前已经传入越南。因此,茶叶在越南的种植历史悠久。19世纪时,朝鲜开始大规模地种植经营茶叶。之后,南亚的茶种与制茶的技术设备被引入越南,使得茶叶的生产与贸易得到飞速发展。

1684年,位于亚洲东南部的印度尼西亚试种我国茶籽,随后,又分别引入日本、阿萨姆(印度)试种。1780年,南亚的印度通过英属东印度公司从我国试种茶籽,之后开始大规模地引种、扩种,创办茶场,并派大量的制茶人员来我国学习进修种茶、制茶技术,甚至聘请中国技术人员去印度予以指导。这些茶业实践极大地促进了印度茶业的发展。至19世纪后叶已是“印度茶之名,充噪于世”。斯里兰卡于17世纪引入我国茶籽,并于1780年试种,1824年后,再次大量引入我国茶籽及印度茶籽进行扩种,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亲自授教。

据《新唐书·陆羽传》记载:“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回纥人用马来交换茶叶,这些茶叶除了供自己饮用外,其中的一部分还会贩卖至土耳其等阿拉伯国家,从中获取暴利。由此可知,唐代时,我国茶叶已经传播至西亚阿拉伯地区。西亚的土耳其于1888年从日本引入茶籽试种,1937年又从格鲁吉亚引入茶籽种植。经过分批开发,尤其是在国家实施多项鼓励性举措以后,其茶业已经逐渐步入规模发展的道路。茶在欧洲的传播

明代郑和下西洋,开辟了中国的海上茶叶之路,茶商们开始通过大船向世界各地传输茶叶。一艘艘满载中国茶叶的大船在大海中缓缓前进,经过漫长的“海上茶叶”之路,将中国茶叶运输到欧洲市场。

欧洲最早有关中国茶叶记载的文献是1559年威尼斯作家拉马司沃所写的《中国茶》一书,书中第一次全面而具体地介绍了茶叶,使得西方人对茶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首位在中国传播天主教的葡萄牙传教士克罗兹神父,在1560年著成《中国茶饮录》,详细叙述了我国的茶叶品类及饮茶方法等知识,更引起西方人对茶叶的极大关注。有需求,就会有市场,由此,欧洲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茶叶。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凭借航海的优势,从中国澳门贩茶到印度尼西亚。次年,荷兰人直接从中国运茶到其殖民地爪哇,再辗转运回国。此后该公司便一直垄断着中欧间的茶叶贸易,直至17世纪中期。此外,荷兰人还把茶叶逐渐传播到英、法等国。尽管茶叶初次进入欧洲时,就引起了法国人和德国人的浓厚兴趣,但在当时的西方,茶价非常昂贵,茶并未真正被列入到日常饮品中,只是宫廷贵族、豪门世家等上层社会社交礼仪的奢侈品。直到17世纪下半期,中国的茶叶经过海路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世界各地,例如,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厦门直接销往英国的茶叶多达150担。茶叶输入量的骤增使得茶价逐渐平抑,茶香才开始遍及到西方整个社会,并演变成后来西方的下午茶。

中国茶叶最早传入俄国是1618年,它是被作为礼物从中国运到萨·亚力克西斯的。清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签订互市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两国以恰克图为中心开展陆路通商贸易,茶叶就是其中主要的商品之一,其输出方式是先将茶叶用马驮至天津,再由天津用骆驼运至恰克图,途中需耗时16至18个月。由于路途遥远,行程缓慢,因此当时的茶叶价格在俄国十分昂贵,只有贵族才能饮用。茶在美洲、大洋洲、非洲的传播

茶叶在传遍欧洲各国后,于16世纪进入北美大陆,当时的美洲大陆是被欧洲列强瓜分的殖民地。1626年,荷兰人首次将中国茶运销至自己在美洲的管辖地,随后英国人也将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销往其管辖地。1776年,独立后的美国将目光同样投放至亚洲大陆。1783年圣诞节前夕,排水量达55吨的单桅帆船“哈里特”号,由波士顿港启航,驶向中国,船上装满了用来交易的花旗参。由于准备不足,“哈里特”号只在好望角与英国商人交换了一船茶叶便返航回国。1784年2月22日,华盛顿总统55岁生日的这一天,财政部长莫里斯和其他三位美国商人投资的木制帆船“中国皇后号”终于下海起航了。这艘可以装载360吨的远洋帆船由纽约港出发,装载了40多吨花旗参,经由好望角驶向中国。经过188天的航行,“中国皇后号”终于在1784年8月28日缓缓驶进了它此行的目的地——广州黄埔港。自此,美国与中国开始了正式的茶叶贸易。“中国皇后号”首航中国的成功,为百废待兴的美国经济注入了强烈的兴奋剂。178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航海法,规定美国商人从亚洲进口的货物中,除茶叶外均享有12.5%的关税保护,同时规定美国商人向欧洲销售中国茶叶时免除税收。

自此,茶叶成为美洲国家广为流行的饮品。随后,1812年,巴西首次引入中国茶叶。1824年,阿根廷购置中国茶籽进行了种茶的尝试,直至今日,阿根廷已经成为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出口国之一。

大洋洲饮茶,大约始于19世纪初。随着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一些传教士、商船,将茶带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久而久之,茶便逐渐在整个大洋洲兴旺起来。随后,澳大利亚、斐济等国还在国内试种茶树,最终斐济的种植获得了成功。

明代,茶叶传入非洲。郑和下西洋,船上每次都载有茶叶,途经越南、爪哇、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等地,最终到达非洲东岸。因此,茶叶也随之销售到非洲诸国。据记载,摩洛哥人的饮茶历史长达300多年。位于非洲东部的肯尼亚在1903年首次从印度引入茶种,1920年进行商业性的开发种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1963年独立后,肯尼亚依靠科技管理,开始进行规模经营,并一跃成为世界茶坛的新秀。如今,肯尼亚不仅是非洲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也是世界上主要产茶国和出口国。卷二清心悠然悟茶道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也是茶文化的灵魂。茶道是美与和谐的代名词,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品饮茶的美感之道。茶能静心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因此茶道既是享受饮茶的一个过程,也是以茶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不但是一种物质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享受。茶道的开始:《茶经》茶是灵魂之饮,以茶载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因而茶中无道就算不得茶道。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著作——《茶经》,是我国茶道的开始。作者陆羽在书中所倡导的煮茶方法、品饮技艺是世界茶道、茶艺的最早典范,尤其可贵的是,他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深刻而厚重。茶圣陆羽“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这首《六羡茶歌》是《全唐诗》中仅存的一首“茶圣”陆羽的诗,这位鄙夷权贵、不重财富、热爱自然的茶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相传,陆羽自小因相貌奇丑、口吃而被遗弃,那么,陆羽又是如何走上学茶、研茶的人生之路,并为茶文化、茶艺、茶道的传播和弘扬奉献一生,直至泽被后世被尊称为“茶圣”的呢?

唐开元年间,陆羽时年三岁,被遗弃野外,后被竟陵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在西湖边上拾得收养。陆羽当童僧的这段时间正值寺院饮茶风习方兴未艾之时,而智积禅师又是位博学而又嗜茶的禅师,陆羽在他身边学文识字,习诵佛经,还学会了煮茶的好手艺,在掌握火候、汤色、味香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相传,在陆羽离开龙盖寺之后,智积禅师有许多年不愿饮别人烹的茶。在佛门净土成长,日闻梵音,让陆羽自幼好学,习惯于闭门著书,淡泊名利。更重要的是,令他有机会经常接触茶事——买茶、烤茶、碾茶、罗茶、烹茶和饮茶,学到了一些基础的茶学知识与烹茶技艺,从而令他对茶学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有茶缘无佛缘的陆羽一心向往儒学,因不愿意皈依佛门,备受劳役折磨。十一岁时陆羽不堪困辱逃出寺院入了梨园。谁也未曾料到这个容貌难看、说话结结巴巴的小伙子却诙谐善变,以扮演丑角而大受欢迎,并且还是天生的编剧好手,深得竟陵太守李齐物的赏识,并且被推荐到火门山邹夫子处接受正规教育。在读书之余,陆羽常去采摘野生茶,为邹夫子煮茗,一边学习儒学,一边继续学习煮茶和茶艺。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时期的陆羽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心志既不在佛,也不在儒,而在于茶。为了广泛汲取茶学知识,天宝十一年(752年),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出游,对各地名山、茶园、名泉进行了实地考察。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二年(756年),陆羽为避乱渡过了长江,沿长江南岸东下,实地调查与研究了常州、湖州、越州等产茶区,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并曾赴今南京市栖霞山区采制野生茶叶,进行焙制试验。在各地陆羽像考察期间,陆羽结识了对茶有浓厚兴趣的著名诗僧皎然并与之结为忘年之交,后又逢诗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数次到访。皇甫冉曾作《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采茶非采,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诗中充分反映了陆羽在研究茶学的实践中,亲赴深山茶区,攀悬崖登峭壁,为采制野生茶叶、获取第一手资料,不辞辛劳、风餐露宿的生动情景。

唐上元二年(761年),陆羽在游览了湘、皖、苏、浙等数十州郡后,到达盛产名茶的湖州,在风景秀丽的苕溪结庐隐居,闭门著述《茶经》,其间他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在历经数年的研茶事、修茶礼、参茶道、品茶德、记茶史之后,终于写就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成为世界茶史上的里程碑。有了《茶经》,才有了茶学,才有茶的文化积淀和传承,中国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发祥地。《茶经》问世之后,饮茶很快成为在贫富阶层都很盛行的一种社会风尚。在活字印刷术尚未发明的年代,《茶经》的手抄本和后来的石刻本广为流传,陆羽也声名鹊起。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工于诗词、善于书法,凭借他的人品和丰富的茶学知识为人称道,朝廷曾先后两次诏拜陆羽为“太子文学”和“太常寺太祝”,但陆羽无心于仕途,竟不就职。到了晚年,陆羽仍然四处出游考察,曾由浙江经湖南而移居江西上饶,因此上饶遗有“陆羽井”,据说是陆羽的故居遗址。在陆羽辞世200多年后,宋代诗人梅尧臣有诗句:“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约事春茶。”《茶经》的问世,有力地推动了唐代饮茶之风的盛行,并一直惠及后代,陆羽也被后世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茶叶的百科全书——《茶经》《茶经》是我国第一部茶书典籍,是我国古代的茶叶百科全书,是茶人们的必读经典,也是茶文化的基石和传承的衣钵。唐朝北方的回纥国曾以千匹良马换取《茶经》,从那以后,《茶经》传布于世界各地;一千二百多年以来屡经翻刻,现存藏本达170多种,散佚版本不计《茶经》书影其数;日、韩、俄、美、英等国都有许多藏本和译本。《茶经》分上、中、下三卷,其中包括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等十章,约7000字。内容丰富详实,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唐及唐以前茶业的发展演变,极具史料价值。

第一章茶之源记述茶树的植物学性状,“茶”字的构造及其同义字,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栽培方法、采摘和制茶工艺等,还讲述了鲜叶品质的鉴别方法以及茶的效用等。

第二章茶之具记述茶的采制工具,分采茶工具、蒸茶工具、成型工具、干燥工具和封藏工具等共19种。

第三章茶之造记述了采茶的节令、选茶的标准和制茶的方法等。

第四章茶之器列举煮茶和饮茶的24种用具,可看出陆羽对饮茶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是并重的。

第五章茶之煮记述了饼茶炙烤、捣末、煮水、调制的方法,还评述了煮茶用水的选择。

第六章茶之饮论述从饮茶的沿革。在本章中,陆羽推崇的饮茶之法是清饮。

第七章茶之事记述了从上古至唐代有关茶的历史资料48则,为后人研究茶的历史提供了很大方便。

第八章茶之出记述唐代茶叶产地,具体列出产茶的8个道、43个州郡、44个县。

第九章茶之略论述说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等条件下,对采制饼茶的工具和煮茶饮茶的器具,不必机械照搬照用,而可以适当省略。

第十章茶之图说的是把《茶经》全文写在白绢上,挂起来,可一望而知,便于操作。《茶经》承认自然的神奇伟大与美妙,感叹人类技能的有限与浅陋,真正的茶人应常怀对自然、生命、美的敬畏之心。在当今的茶艺中仍然保留着的一些独有程序、优美形式,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庄严的仪式,其核心正是一种情感敬畏。《茶经》传承至今,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其呈现出来的理性探索、精雅审美、敬畏之心……各代茶人无不沐其恩泽,它作为茶人之圣经当之无愧。茶经之后的著名茶典《茶经》的问世推动了茶业的发展,也为后人著书立说提供了蓝本。从这之后,茶叶专著陆续问世,代表作品有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明代许次纾的《茶疏》以及清朝震钧的《茶说》等。北宋蔡襄《茶录》《茶录》是继《茶经》之后又一部有影响的茶学专著,由宋朝茶学家蔡襄作于宋皇佑年间(1049~1053年),后人称其为“稀世奇珍,永垂不朽”。

蔡襄是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集学者、书法家、爱茶人、制茶工程师以及茶监造官等诸多身份于一身,被称之为茶学家绝对当之无愧。蔡襄任职于福建时就十分关注茶叶,在茶史上,蔡襄有两大贡献:一是创制了“小龙凤团茶”,被视为宫廷珍品;二是撰写了一部《茶录》,其文虽只千余字,却非常系统,对茶的色香味及点茶等诸多方面均有详细的说明。不仅如此,蔡襄对茶的鉴别还很有研究,他对建安名茶石岩白的准确鉴别至今仍被茶界传为佳话。蔡襄一生爱茶,真可谓如痴如醉。他终日茶不离手,挥毫作书之时必有茶为伴,就算年老病痛缠身也不能戒茶,甚至记忆力减退都不能使他忘记茶,这足以印证了“衰病万缘皆绝虑,甘香一事未忘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