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问题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6 00:40:18

点击下载

作者:张哲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问题研究

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问题研究试读:

导论

利益问题是一个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构成了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从历史上看,人们正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了实现未来美好的生活而追逐利益的。经验告诉人们,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生产手段,改进生产技能,才能更大程度地享受利益。为了利益的实现,人们可以融洽地走到一起,同样,也可以走向尖锐的对立面。因此,人们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利益冲突和利益矛盾。然而也正是这些利益冲突和利益矛盾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深入探析现实生活中的利益问题,才最终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都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可以说,我们党正是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正体现在它的各种机制不仅为人们利益的充分实现开辟了道路,而且为人们普遍地实现利益提供了公平的手段。但我国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却对利益问题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割裂了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使人们的思想束缚在对集体主义的片面理解上,禁锢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相伴随的就是人们的谋利动机和行为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这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利益问题,各种新的利益阶层和利益群体开始不断地涌现出来。这种利益关系格局的巨大变化和调整,必然产生以承认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为特征的经济利益多元化的新格局。在这一新型的利益格局背景下,改革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的利益问题,统筹协调各方利益的难度不断加大,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日益凸显,使党群关系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嬗变。因此,科学分析利益多元化格局的特点,构建促进利益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利益整合获取民心,实现党群关系的和谐发展,就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利益多元化格局对党群关系的影响空前凸显

综观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人类多样化的需求决定了人类追求多样化的利益。利益多元化格局是现代人类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这一全新格局的背景下,一方面,它构成了驱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前进的强大动力,任何个人和群体的思想、动机和行为都可以从其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中找到合理的解释和深层的底蕴。另一方面,它引发了比较激烈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使利益整合产生了困难,导致党群关系发生了嬗变,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党群关系严重疏离,对无产阶级的党群关系理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也给中国现实政治生活带来了困难。理论与现实的冲突,迫切需要我们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破解利益多元化格局中党群关系的难题,重建和谐的党群关系。(一)利益多元化格局对党群关系影响的主要原因

在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社会阶层的结构日益多元,群众的利益诉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必然使党的执政环境发生根本变化,使传统的党群关系受到严峻挑战。

第一,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对党群关系的影响。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是伴随着人民群众队伍的变化而变化的。利益多元化格局必然由多元化的利益主体所导致,这一全新格局不仅使“群众”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而且使各个利益主体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也各不相同,这就致使各个利益主体对党的认识和情感认同各异,党群关系相应变得更为复杂。不仅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对党的认识和情感发生了变化,而且大量涌现的新社会阶层也给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二,利益联结的新方式对党群关系的影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人的管理主要是单位管理模式,党可以通过设立在各个单位的党组织与群众取得联系,群众也可以通过各级党组织向党反映自己的诉求和愿望,这使得党群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在利益多元化格局中,人员的流动性、个体性不断扩大,“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利益联结也呈现出了新的方式,使职工与单位的关系由完全依赖转变为以利益为纽带的契约关系。这种变化不仅使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的作用发挥受到了阻碍,而且使群众对党组织的依赖也持续减弱,导致党群关系出现了疏离的迹象。

第三,阶层利益的分化对党群关系的影响。党群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关系,利益关系的和谐稳定是维护党群关系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在计划经济时期,阶级阶层结构单一、利益差别不大,社会成员之间基本上不存在利益矛盾和冲突,党群关系也非常紧密。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牟利动机和行为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利益问题,各种新的利益阶层和利益群体开始不断涌现出来,随之而来的就是阶层利益的分化。在利益多元化格局中,人们的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差异化,不仅使党群关系的巩固面临着社会经济条件的不断变化,而且也进一步增加了党组织进行利益整合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第四,利益机制的负面效应对党群关系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物质利益原则基础之上的,由此也决定了利益机制在人们行为导向中起着主导作用。正如哈贝马斯所说,市场经济社会“用利益导向行为取代了价值导向行为。”物质利益的涌动、体制规范的缺失,使人们的逐利性更多地表现为自发的过程,在价值观的选择上摇摆不定、犹豫不决,甚至使一些人为了追求金钱而不择手段。因此,利益机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从两方面损害了党群关系:一方面,一部分利益主体的不当逐利行为在损害群众利益的同时,也对党群关系造成了损害;另一方面,一部分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大行权力寻租之道,使人民群众极为不满,使党群关系产生了裂痕。(二)利益多元化格局对党群关系影响的具体表现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唯一的领导党和执政党,这种特点决定了党对公共利益维护的责任更大、难度更高。党不仅要确保其所掌握的公共权力能够沿着维护“公共利益”的轨道运行,而且要求全体党员必须牢固树立“公共利益”的意识和驾驭协调多元利益的能力。否则,就会造成党群关系的疏离,甚至还会使矛盾激化,引发群体性事件。具体来讲,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党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责与党员干部思想偏差的矛盾。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承担了执政党和领导党的双重角色,这就决定了党员干部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将对公共利益的维护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利益多元化格局中,一些党员干部滋生出官僚主义作风,服务意识持续弱化,这些问题成了制约党群关系的巨大障碍。其主要表现为:①责任意识淡薄,无所作为。对群众的疾苦和诉求漠不关心,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不闻不问,不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②摆官架子,搞特殊化。一些党员干部喜欢高高在上,满足于做官老爷,耍威风,不仅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而且深深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③搞形式主义不务实效。有些党员干部并不从人民群众的需求考虑问题,而是在对自己有利时就积极去做,在满足了自己的利益需求后又远离群众。那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从表面上看是在为人民服务,但在其背后考虑更多的则是个人利益。

第二,党员干部追逐个人利益与维护公共利益的矛盾。权力和利益是相伴而行的。在利益多元化格局中,党员干部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出现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之中,利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使得一部分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更多地去照顾与自己有一定社会关系的利益主体,逐渐形成了利益团体,致使公共服务从“为民”服务向“为我”服务转变。主要表现为:①在政策制定上假公济私。一些党员干部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设定一些限定条件,为某些选中的对象牟取私利。②在公共利益的表达上搞“权权交易”。权力具有可交换性,掌权者之间可以形成你帮我、我帮你的利益链条,致使一些党员干部热衷于打招呼、递条子,大搞“权权交易”。其结果只能使公共权力所应该发挥的保障社会公平、提供福利等功能遭到吞噬,所应该代表的人民群众利益的坐标指向发生偏移。

第三,利益博弈与利益整合的矛盾。党群关系的密切,需要政党对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进行协调、整合,通过公共利益的维护来保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实现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稳定。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依然存在着较多难题,主要表现为:①利益表达的渠道不畅通。在我国,作为民意表达主渠道的党组织因为承载了社会大多数的民意表达,难免会造成民意表达的阻塞。而作为民意表达补充渠道的政治协商制度、信访制度、听证制度等也因为需要经过党的利益表达渠道才能进入决策中枢,所以使得群众的利益诉求可能无法及时得到满足,从而滋生出了矛盾和不满。②利益表达不均衡。强势群体可以利用所掌握的丰富资源和社会地位将自己的利益诉求传达到决策中枢机构,以满足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弱势群体因为没有可以用的资源,在利益表达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致使他们在社会利益分配中也处于弱势地位。这势必会导致“公共利益”的偏离,极易引发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

二、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揭示了党群关系的基本规律

利益问题是一个关涉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的问题。正如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社会并不是一个人的社会,也绝不仅仅只有一个利益主体,这个“世界并不是某一独特利益的天下,而是许许多多利益的天下”。因此,各个利益主体在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利益冲突。利益冲突是人类社会一切冲突的最终根源,利益协调则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质所在,人类社会正是在对利益冲突的不断协调中发展进步的。研究党群关系,就必须深入探究利益关系。特别是在利益多元化格局的背景下,党群之间的矛盾会趋于激烈,对党群关系的协调也就显得尤为迫切。马克思正是在对利益问题的深入探析中,告别了历史唯心主义,最终走向了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厘清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利益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马克思利益理论层面对党群关系进行深刻、全面、系统的把握和阐释,并进而寻求合理有效的党群关系和谐之道,就成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一)利益是人类活动的内驱力

一切旧唯物主义,对事物仅仅是从直观的客体去认识和理解,而不是像实践的唯物主义那样从活动来理解。从这一区别中可以看出,是否从活动的视角来理解利益,这是区分旧唯物主义与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试金石。既然实践的唯物主义是从活动出发的,那么活动又是由什么所引发的呢?答案就是利益,利益是人类活动的内驱力。

首先,利益本身就包括活动。马克思主义利益范畴与一切旧唯物主义利益范畴相互区别的一个根本标志,就在于它是从活动去理解利益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利益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通过感性经验可以感知的。人们从事活动的动机、目的和意志使人们产生了愿望和需求。如当人有饥饿感时,就会产生出对食物的需求。但是对食物的需求是有选择的,而选择就必然有标准。这种标准就是看是否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利的就将其作为目标固定下来,而有害的则趋于回避。近代唯物主义将这种趋利避害的选择称为人的本性。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趋利避害实际上是人活动的动力源泉。利本身就是活动的动力,害是人们防范和避免的东西,避害也是活动的动力。可见,实践的唯物主义对利益的理解,就是从活动去理解,利益本身就包括活动。

其次,利益是活动的内驱力。活动的动机和目的是由利益所产生的。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是活动的最直接动机,它是由利益所产生的。对于人类较高层次的活动来说,同样也是由利益所产生的。如政治活动、外交活动等都是由利益产生的,政治活动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经济关系首先是通过利益关系表现出来的。所谓政治,实质上就是一定阶级实现自己利益的手段,政治活动产生利益。不仅如此,活动的手段也是由利益所决定的。不能创造和产生利益的工具和方法是毫无意义的。马克思说:“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劳动者利用物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属性,以便把这些物当作发挥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其他的物。”在这里,活动目的是为适合利益的需要所提出的要求,手段是实现这种需要的工具,而结果就是现实的利益。可见,贯彻活动的整个过程的内在驱动力就是利益。(二)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基础上,第一次把对人的关注从抽象的人转到直接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广大劳动者方面来,从而形成了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理论观点。概括地说,就是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由于不懂得实践的观点,因而就把物质世界的一切变化,甚至人本身的一切活动都视为神灵、上帝的产物。从这种观点出发,他们仅仅是把人作为一种会说话的工具而已。对于谁才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这一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点上向人们揭示出了社会发展史就是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发展的历史这一最简单最不容否定的事实。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马克思首先从吃、喝、住、穿等人的基本需求出发,找到了打开人类历史发展之谜的钥匙,离开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从这一基本前提出发,对历史唯心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揭示出正是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才促使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西方经过文艺复兴运动后,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虽然提出了“人民”或“群众”的概念,但其指向却是要让“人民”或“群众”通过契约把权力让渡出来,交给那些所谓的社会精英。其“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人民”或“群众”低俗、愚昧、缺乏理性,故不能行使主权。因此,他们提出的所谓“群众理论”都是与一些贬义的概念联系在一起使用的。针对资产阶级诋毁人民群众为精神的敌人,把人民群众列为没有教养、愚昧无知的群氓等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指出:“工人不论在对政权或对个别资产者的斗争中,处处都表现了自己智慧和道德上的优越,特别在与所谓‘雇主’发生冲突时,工人证明了他们现在是有教养的人,而资本家则是愚昧无知的人。”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出发,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是一切精神生产的源泉,科学、文化、教育、艺术等一切人类社会精神财富都是由人民群众直接创造的,离开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精神财富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出发,找到了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在这一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决定性的因素,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引起社会的变革。而在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就是劳动者,那些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民群众就是首要的生产力。建立在生产力基础上的生产关系,指的就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组成这种关系必不可少的主体力量也同样是劳动者。诚然,封建社会的农民、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劳动者,都是生产关系的决定力量。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其变化发展的根源全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推动生产力发展,打破生产关系束缚的关键还是通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历史发展证明,无论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还是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最终起决定作用的都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和社会的真正主人。(三)党群关系的本质是利益互动关系

对于任何一个现代政党来说,都是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利益的代表者,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而采取共同的行动,以期达成共同的目的。当然,政党自身利益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能够服务于社会的利益并得到社会的认可。这就决定了政党与其所代表的民众利益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联系,这也是民众利益表达的工具。因此,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最根本的标准绝不是看这个政党获取了多少自身利益,而是要看其所代表的民众的根本利益是否得到了满足,其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迎合了民众的利益诉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群关系的本质就是利益互动关系:一方面,政党组织要想赢得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代表民众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民众也必须依赖于政党组织,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利益。政党与群众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表明,党群关系的本质就是以利益关系为基础的一种互动关系,利益关系构成了维系党群关系的最简单而又最深刻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无产阶级政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始终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毛泽东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系统地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之中,形成了党的根本的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始终强调“只要我们信任群众,走群众路线,把情况和问题向群众讲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任何障碍都可以排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讲得最多的就是人民,讲得最深的就是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既是遵循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和认识论的必然结论,又与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完全一致,即共产党人为实现“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可见,利益关系不仅是党群关系互动的轴心,也是实现和谐党群关系的切入点。

三、本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与党的发展相伴随,是党的建设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一直得到人们的关注并引发学者们的深思。在党的各个历史时期,学者们曾从各不相同的思路出发,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党群关系进行了探析,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协调党群关系的思路和方法。本书立足于利益多元结构的社会背景,洞察党群关系背后的利益关系。毫无疑问,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是我们研究党群关系最基本的方法论原则。(一)本书的研究思路

马克思曾告诉我们:“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而“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是“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因此,只要我们能够抓住一个时代的真正问题,我们也就能够把握住一个时代的精神脉搏。本书所围绕的中心线索和主题是:洞察党群关系背后的利益关系并指明协调党群关系的可能方向和方法,从当前利益多元化格局中探寻构建党群关系和谐发展的关节点。其中,第一章到第三章分别从理论和历史来“提出问题”,第三章和第四章是立足于现实来“分析问题”,第五章则致力于“解决问题”。

第一章,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利益及党群关系的理论问题。首先对利益范畴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进行梳理,奠定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对利益、利益关系的概念,特别是对利益多元化格局作出了全面的界定,探析本书的研究背景。最后对马克思主义党群关系理论的确立与发展进行梳理,厘清马克思主义党群关系研究的发展脉络。

第二章,梳理了利益格局对党群关系影响的历史。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利益格局的梳理,把握不同利益格局对党群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呈现出的特点及具体实践情况,以此作为评判和设计利益多元化格局中党群关系协调对策的参照系。

第三章,描述了利益多元化格局对党群关系影响的现状。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利益关系所发生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利益主体和利益客体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这一变化使得利益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利益矛盾持续增多,与此相应地,党群之间的不和谐因素也在不断增加。这表明,利益多元结构中所积累的一些隐性问题在党群关系中逐渐暴露出来。

第四章,评析了利益多元化格局中党群关系面临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利益观念变化对党群关系的影响、利益分化过大对党群关系的影响、发展过程中侵犯群众利益对党群关系的影响、贪腐问题对党群关系的影响和利益协调机制失衡对党群关系的影响五个方面。

第五章,提出了在利益多元化格局中促进党群关系协调发展的路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多元化格局的现实及其对党群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决定了利益关系的协调对于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本章从理想信念、服务功能、工作方式、行为规范和体制机制五个方面探讨了构建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党群关系的协调路径,以期形成充满活力与合力的和谐党群关系。(二)本书的研究方法

本书从利益多元化格局的现实出发,揭示经济利益多元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对党群关系所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党群之间所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力图从利益关系和谐的角度来化解当前党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具体地说,本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都非常关注利益问题,留下了大量深含方法论原则的论述。虽然社会历史条件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些经典表述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它们仍然是我们分析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利益关系,洞察党群关系的方法之“源”。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分析方法,才能科学地把握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从这一原则出发,我们应抓住以下主线来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1)从对党群关系的一般分析到利益分析。马克思曾经通过物质利益分析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并进而借助于这个历史观对以英国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了更为详尽的利益剖析,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分析了现代社会的本质。社会主义社会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依然是一个利益结合体的社会,只有通过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洞察党群关系,才能正确理解党群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2)从利益主体分析来开展党群关系的分析。旧唯物主义在对社会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主体性分析,犯了“见物不见人”的错误。历史唯物主义则从社会关系出发,重点对人的主体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利益关系绝不是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抽象物,在深层次上它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只有揭示出物背后隐藏着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探寻出一个社会的利益同一、利益差别、利益矛盾和冲突,才能完成对该社会的利益分析。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在研究中揭示出这些变化。

(3)从利益分配关系入手来开展党群关系状况的分析。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诸领域,其中生产又起着支配作用。然而就利益关系的具体状况而言,主要表现为人对物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分配关系决定着“生产的全部性质和全部运动”。分配关系理顺了,党群之间的关系才能理顺,人的积极性也才能得到发挥。在利益多元化格局中,分配已成为焦点问题,因而在对党群关系的研究中,应特别注意从分配格局上着眼。

(4)从利益关系的状况归纳协调党群关系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个别人的私人利益和所谓普遍利益总是互相伴随着的,个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是个人发展的两个方面,同样由个人生活的经验条件所产生,不过是同一种个人发展的表现,所以它们仅仅在表面上是对立的,共同利益就是自私自利的交换,一般利益就是各种自私利益的一般性。毛泽东历来反对狭隘的功利主义者,认为决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忘记了远大利益,同时又不能忽视人民群众的生活,要认真处理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所出现的人民内部矛盾。邓小平则直接强调了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如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利益协调原则的基础上,探究利益多元化格局中协调党群关系的方法,就是我们在研究中所要完成的最终任务。

2.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出现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需要以历史意识和历史感为基础。而把这些历史的过程通过逻辑的方法,在概念等思维形式中加以概括,是历史的内涵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以历史为基础而达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才能产生正确的理论。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进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

在利益多元化格局中,党群关系问题凸显,这既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时代问题,也是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问题发展的逻辑使然。当前党群关系所面临的现实的利益冲突和利益协调问题,同时也是前人在探究这一问题中所遇到的难题和困惑的历史发展。在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也是理论上的难题。因此,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首先就是要认真梳理前人在探究党群问题上的内在逻辑及其所面临的难题,进而揭示出利益多元化格局中探寻党群关系所面对的真正问题,同时也把当前党群关系所面临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问题置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从而在历史的向度上对协调党群关系作出深刻把握。

3.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方法的基本要求首先就是要注意从“属于一切社会形式”的“一般的抽象的规定”出发来开始研究。在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和制作的过程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揭示出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得出一些具有一般普适性的概念、范畴和原则。只有在将有关的概念、范畴、原则等基本理论弄明白了,才能为我们接下来的具体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马克思曾强调指出:“在经济形态的分析上,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反应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本书力图在总体逻辑上符合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来展开研究:首先,系统梳理利益多元化格局中党群关系的有关理论问题,搭建起一个研究框架;其次,厘清利益多元化格局中党群关系发展的脉络;再次,对利益多元化格局中党群关系存在的问题作出客观的描述;最后,尝试提出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可行路径。

当然,正确的抽象必须是科学的而非想当然的抽象,必须做到:①科学抽象必须在充分占有事实材料的基础上进行。②科学抽象应该更深刻地反映出对象的活生生的本质。③科学抽象对对象本质的反映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④科学抽象是以比较发达、比较典型的对象为原型的。这些都是在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分析方法时所应注意的。在本书中,我们将既从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和党群关系理论的科学抽象出发,又不单单停留于理性的抽象,而要重视现实、回到现实,注意在对实证材料尽可能详尽的占有和分析的基础上反映当前的具体问题,把握住其本质特征。

4.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

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问题作为一个普遍而又复杂的社会现象引起了许多学科的关注和研究。自近代以来,一方面,随着“利益被提升为人的统治者”,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问题又引起了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思想家们的普遍关注,他们纷纷在各自不同的研究视域内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层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得出了一系列很有价值的结论。因此,对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系统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已经具备。另一方面,从利益冲突及利益协调问题探寻党群关系的实质的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又使得我们必须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哲学层面的研究和探讨。因此,我们对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问题的研究决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用某一层面的研究来代替系统的整体研究,也不能用对党群关系问题的党建研究代替其他各门学科的具体研究,而是要在广泛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跨学科的系统性的综合研究。所以本书综合了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其采用综合研究的方法,在纵向与横向、动态与静态、局部与整体等多向的比较研究中,综合考察利益多元化格局形成和发展的脉络。首先从哲学思辨的角度指出利益多元化格局是社会发展的进步、历史发展的必然;然后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综合探讨了利益多元化格局中党群关系的实质,以期从中寻找到化解利益矛盾和冲突的路径与方法。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及党群关系理论的概述综观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人类多样化的需求决定了人类追求多样化的利益,而经济利益是其中的核心。利益多元化格局是现代人类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利益多元化格局的背景下,一方面,它构成了驱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前进的强大动力,任何个人和群体的思想、动机和行为都可以从其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中找到合理的解释和深层的底蕴。另一方面,它引发了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使利益整合面临着严峻的困难,从而使党与人民群众之间产生了诸多矛盾。如果不能构建出与利益多元化格局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党群关系,那就会使党群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更加复杂、更加难以协调,甚至会危及党的执政基础。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多元化格局?它的实质和所产生根源是什么?它又会对党群关系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又该构建出什么样的党群关系来与之相适应?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研究时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因此,本章首先将对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及党群关系理论进行梳理,以期为整个论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一节利益范畴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

利益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严肃的哲学理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由于接触了现实生活中的大量物质利益问题,才推动着他们的研究从唯心主义转向了现实的经济关系,并最终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也正是从唯物史观出发,马克思恩格斯洞察到了利益的本质,正确地说明了利益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阐明了人类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根本动因就在于追求利益;利益纷争是阶级斗争所产生的物质根源;利益冲突对社会发展起着根本的推动作用;利益是思想的基础,利益决定着思想,并决定着政治权力的使用;物质的生产关系是利益的社会基础和本质;等等。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说明了利益范畴,构建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要想探寻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就必须搞清楚利益范畴,回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利益问题的理论探索。一、利益范畴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唯物史观”实际上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同一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制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恩格斯首先使用并具体解释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术语。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但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哲学都具有局限性。黑格尔哲学虽然具有辩证法的特征,但却是唯心主义的;费尔巴哈哲学虽然具有唯物性,但却没有辩证法的特征,同时,费尔巴哈哲学仅局限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而不具有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来看,马克思之所以从唯心主义走向唯物主义,首先就是以社会历史观为切入点的。马克思正是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入探究中,才实现了世界观的彻底改变,才实现了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结合,才最终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重大变革。因此,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在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以前,马克思并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是从费尔巴哈那里产生出来的,是在与庸才们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自然他们所特别注意的是使唯物主义哲学向上发展,也就是说,他们所特别注意的不是唯物主义认识论,而是唯物主义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的开端范畴不只是理论的,而首先应是现实的,在当代现实社会之中。马克思以经济学的开端为例,深入地阐述了这个问题。当代经济学研究的主体是资本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有人说道:“从地租开始,从土地所有制开始,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为它是同土地,即同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结合着的,并且它又是同一切多少固定的社会的最初的生产形式,即同农业结合着的。但是,这是最错误不过的了。”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中,土地所有制虽然处于支配地位,但在工业社会中,也有着土地所有制的性质的问题,如果不理解土地所有制,也就不懂得工业社会。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处于支配地位,农业则变成了一个工业部门。因此,不是以地租去说明资本,而是一旦离开了资本就无法弄懂地租。所以“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它必须成为起点又成为终点,必须放在土地所有制之前来说明”。历史唯物主义虽然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却是以资产阶级社会的客观现实为前提和出发点的,这是不由人们的意志来选择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开端范畴必须表现这个社会主体的存在形式,它必须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未来社会的生长点,是全部发展的萌芽。利益范畴就是这样的一个范畴。它首先是现实的,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就突出强调了利益在市民社会中的作用,“实际需要、利己主义就是市民社会的原则;只要政治国家从市民社会内部彻底产生出来,这个原则就赤裸裸地显现出来。实际需要和自私自利的神就是钱”。恩格斯在通过对政治经济学进行研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利益与市民社会的认识。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第一个结果“就是利益被提升为人的统治者。利益霸占了新创造出来的各种工业力量并利用它们来为自己服务;由于私有制作祟,这些本应属于全人类的力量便为少数富有的资本家所独占,成为他们奴役群众的工具。商业吞并了工业,因而变得无所不能,变成了人类的纽带;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个人的或国家的),都被归结为商业关系,或者换句话说,财产、物成了世界的统治者”。市场经济就是利益经济,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就是利益人,市场交换关系就是利益关系。利益就成了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杠杆,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在古代,利益是为政治服务的,而到了现代,政治则要为利益服务。英国之所以成为资本主义早期的统治者,就是因为利益。因此,恩格斯说道:“只有英国才有社会的历史。只有在英国,纯粹作为个人,有意识地不代表普遍原则的人们才促进了民族的发展,并且使之接近完成。只有在这里,群众才是为自己的私人利益进行活动的群众;只有在这里,原则要对历史有所影响必须转化为利益”。英国的市民社会搭建了私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之上,利益代替了人的统治,将政治置于利益之下。综观英国的历史,就是利益逐渐上升到统治地位的市民社会的历史,利益范畴不仅是理解市民社会的起点,也是把握未来社会走向的基石。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政治改革首先宣布,人类的联合今后不应该再通过强制,即政治的手段来实现;而应该通过利益,即社会的手段来实现。它以这个新原则为社会的运动奠定了基础。”因为利益已成了一切联合的基础,所以无论对于市民社会来说,还是对于未来社会来说,它们的联合不再是“政治的手段”,而应通过“利益”来实现。因此,利益既是市民社会的出发点和基础,又是走向未来社会的手段和途径。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点的利益范畴,就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二、对利益问题的关注与唯物史观的形成

在唯物史观的传统形态中,我们找寻不到有关利益问题的踪迹。利益问题往往被视为政治学、社会学或伦理学中的具体问题而被置于唯物史观的视域之外。但事实上,从唯物史观的形成及其内在结构来看,马克思的世界观之所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一个重要契机就在于他对现实利益问题的关注。因而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厘清利益问题在唯物史观中的应有地位,既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利益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解,又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把握唯物史观的理论形态。

众所周知,马克思最初是青年黑格尔派,基本哲学倾向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他也正是从对现实利益的关注中,透过对利益问题的探析,才告别了唯心主义,超越了形而上学,最终走向了历史唯物主义。因而可以说,马克思的世界观正是从对现实利益问题的关注开始发生根本改变的。1842—1843年,马克思大学毕业后就参与了现实斗争。当时,他作为《莱茵报》的编辑,接触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利益问题。马克思曾谈道:他之所以从学法律改为研究经济问题,是为了要对“物质利益”问题发表意见。“我学的专业本来是法律……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正是在《莱茵报》时期的现实生活,特别是赤裸裸的物质利益问题,使马克思深刻地认识到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原则与现实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和矛盾。在黑格尔看来,国家是普遍利益的代表,是理性的体现。然而马克思看到:一方面,统治阶级为了能够“保证林木占有者的利益,即便因此毁灭了法和自由的世界也在所不惜”;另一方面,各个等级的实际斗争归根到底受他们各自阶级的利益所制约。“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此外,黑格尔认为,国家是绝对理念的体现,而普鲁士王国则是绝对理念的最高体现。但青年马克思却看到,普鲁士国家绝非理性的体现,而是维护富人利益的工具。因此,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产生了巨大的信仰危机,陷入了理论的困惑和思想的苦恼。青年马克思在困惑和苦恼中清算着自己从前的哲学观念,开始探索新的理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第一部著作,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说道,“实际上,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的活动者;而思辨的思维却把这一切头足倒置”。因此,“要获得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钥匙,不应当到被黑格尔描绘成‘大厦之顶’的国家中去寻找,而应当到黑格尔所那样蔑视的‘市民社会’中去寻找”。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理论的提出,既是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所形成的注重人的现实利益的思想的进一步总结和提升,又是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所迈出的关键一步。如果说马克思在对林木盗窃法的争论中已经站在劳动者的利益角度思考问题的话,那么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则找到了实现劳动者利益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在他看来,“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因此,“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从此,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开始决裂,毅然决然地转向了唯物史观。显然,正是由于接触了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利益问题,才促使马克思转向对现实经济关系的研究。后来,马克思也正是通过对现实利益问题的研究,才确立起了生产关系的范畴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正确地解决了利益的本质及其历史作用问题,最终找到了推动历史发展的钥匙。

与马克思一样,青年恩格斯也是通过对利益问题的研究转向唯物主义的。1842年11月,恩格斯通过对英国社会经济状况的考察,发现了经济利益在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支配作用,认识到了阶级冲突的基本原因是基于物质利益。在此期间,物质利益问题成为恩格斯理论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随后,他与马克思合著的《神圣家族》一书,通过对利益问题的进一步探究,对唯物史观的某些原理进行了初步论证,提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对于以往的理论来说,不是把自己“打扮”成抽象的人类普遍利益的代表,就是强调自己理论的纯粹,绝不会受到利益因素的“干扰”。而对于马克思主义而言,既不存在与人的现实利益相脱节的纯而又纯的思想,也不存在所谓代表抽象的人类普遍利益的理论。任何思想都必须从利益出发,建立在现实利益的基础之上并为一定利益而服务。不受任何利益因素干扰的理论是不存在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只有与人类社会的现实利益紧密结合的理论,才是真正的理论。既要将实现个人的利益作为自己理论研究的目标,又要时刻站在劳动者利益的立场之上,从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去考虑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唯心主义一直在社会历史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用“绝对精神”“意志理念”来解释历史发展,看待社会现象。对于旧唯物主义者来说,虽然他们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但仅仅涉及表面现象而已,其中不乏荒谬和自相矛盾之说。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在总结先哲们探索人类社会奥秘的过程中,第一次真正地解决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的基本问题,构筑起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找到了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利益。利益是激励人们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有意识活动的客观动因,利益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三、利益是政党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政党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就是为了利益的实现而诞生的。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来说,它的形成都是与特定阶级、阶层或利益集团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都是由它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利益集团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懈奋斗的实践所催生出来的。通过对资产阶级政党的历史梳理,我们可以看出,资产阶级政党虽然竭尽所能地否定政党的阶级属性和利益本质,但无论是在议会体制内产生的政党,还是从议会体制外产生的政党;无论是为最终战胜封建主义所产生的政党,还是为同无产阶级相抗衡而产生的政党,亦或是为了适应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而产生的政党,无一例外,都是为了争夺利益而产生的。“造成党争的最普遍而持久的原因,是财产分配的不同和不平等。有产者和无产者在社会上总会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债权人和债务人也有同样的区别。土地占有者集团、制造业集团、商人集团、金融业集团和许多较小的集团,在文明国家里必然会形成,从而把他们划分为不同的阶级,受到不同感情和见解的支配。管理这各种各样、又互不相容的利益集团,是现代立法的主要任务,并且把党派精神和党争带入政府的必要和日常的活动中去。”同样,通过对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梳理,我们也看到了,无产阶级在其诞生之日起,就开诚布公地阐明了自己的阶级属性,将自己定位为为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利益而服务的政党。恩格斯曾明确指出:“迄今为止在历史著作中根本不起作用或者只起极小作用的经济事实,至少在现代世界中是一个决定性的历史力量;这些经济事实形成了产生现代阶级对立的基础;这些阶级对立,在它们因大工业而得到充分发展的国家里,因而特别是在英国,又是政党形成的基础,党派斗争的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看来,政党就是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而成了阶级之间进行利益争夺的工具。

首先,政党具有利益表达的功能。从政治过程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政党所具有的利益代表性,首先表现在利益表达功能的发挥上。所谓“利益表达”,就是将政党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诉求反映出来的过程。当然,对于每一个利益主体来说,都有着利益表达的动机和能力,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利益主体的愿望和诉求到底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利益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在统治者依靠手中所掌握的国家权力主宰着社会利益资源的分配的时候,到底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利益表达途径才能使更多的利益分配给自己呢?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与分散的个体利益表达相比,组织的利益表达往往更加有力,而政党正是一个完美的利益表达工具。其原因就在于,政党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有着使主体的利益愿望和诉求理论化的特殊功能,使其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以理论化的形态阐述出来。这种利益表达方式,既动员和凝聚了本阶级成员的力量,又为政党的政治活动寻找到了根据,能够对国家政权形成持续的强大压力,以实现其所代表的利益。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共产党“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在于有一个科学的世界观作为其理论基础。同时,政党还是一个以夺取政权并执掌政权为根本目标的政治组织,这也决定着它不同于一般性的民意代表机构,其所作出的利益表达能够对统治阶级形成更大的冲击力。因此,广大社会成员才会将各自的利益表达交由政党,以便形成更大的影响力,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利益。

其次,政党具有利益综合的功能。所谓“利益综合”,就是将各个利益主体的愿望和诉求转化为政策主张的过程。当然,利益综合与利益表达是紧密联系、不可割裂开来的。一个政党所提出的理论和纲领,既是一种利益表达,同时也是一种利益综合,是政党高举的一面旗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但是如果一个政党只是提出了理论和纲领,还不能使利益得以实现。因为输入到政党的是一个个分散化的多元利益诉求,而从政党输出来的则只有经过综合化了的政策主张才有可能被纳入到政治决策的过程中。理论和纲领只能用来证明利益诉求的合理性,而政策和方案才能够影响到最终的决策。正如毛泽东曾明确指出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同时,在利益综合中也需要利益表达。政党必须利用各种渠道对经过综合而形成的政策主张进行大力宣传。从西方政党的选举情况来看,各个政党的候选人为了当选,都大张旗鼓地进行政策宣传,这便是经过综合之后的利益要求的表达。可见,政党的利益综合功能就是将利益要求纳入到政治体系输入进决策过程的中间环节。《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在解释“利益表达和聚合”概念时指出:“有组织的利益集团阐述和表达社会经济集团和其他社会集团的政治要求,并把这些要求转达给各个政党、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而政党领袖则被看作是在竞选过程中吸引选票、在立法过程中组织辩论,并借以努力将这些特殊的要求转变为政策抉择的中间人。”“一个敏感的,有效的民主过程,一方面势必与那种社会所有的多种利益均通过社会团体和独立政党加以组织的情势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势必与两党变体或三党变体的共识的政党制度相贯通。这样的结构模型能确保社会各种要求比较自由地流入政治过程,并由此可以在一种有组织的和首尾一贯的决策过程中同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党就是将社会成员的愿望和诉求转化为公共政策的政治组织。

最后,政党具有利益实现的组织功能。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特定的政治目标,利益表达与综合并不是政党的最终目的,他们要通过各种途径,作出种种努力以最终实现利益。对于政党而言,其最终利益的实现,就是要团结带领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力量夺取政权并执掌政权。这就需要政党发挥出组织、动员的功能,而这一功能的发挥必须经过这样四个基本环节:

(1)明确的目标导向。政党必须首先确立起明确的奋斗目标,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纲领。“一个政党如果没有纲领,就不可能成为政治上比较完整的、能够在事态发生任何转折时始终坚持自己路线的有机体。”恩格斯也明确指出:“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凝聚起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力量奋勇前进。

(2)强有力的政治动员。政党要完成夺取政权并执掌政权这一政治目标,显然靠党内少数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政党作为民众参与政治的工具,西方政党通过将个体的选民组织、动员起来,在选举的过程中站到自己身边,凝聚力量。无产阶级政党也正是依靠着发挥各界人士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够夺取政权,为着自己的政治目标而努力奋斗。

(3)政治社会化。有效的政治动员,离不开强有力的思想灌输,政治实践的锻炼。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社会成员认识自己的利益,明确自己的政治角色,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自觉地投入到实现自身利益的政治活动中来。这就是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列宁曾明确提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证明,只有发挥出政治社会化功能,政党才能由一个“自在阶级”真正转变为“自为阶级”。

(4)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政党要团结带领着社会成员实现奋斗目标,就必须选拔出一批能够忠实代表本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优秀人才作为领导干部,以此来保证在分配社会资源时,能够朝着有利于本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方向运作。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假如没有‘十来个’富有天才(而天才人物不是成千成百地产生的)、经过考验、受过专业训练和长期教育并且彼此配合得很好的领袖,无论哪个阶级都无法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只有形成一个优秀的领导团队,才能达成思想共识,凝聚起磅礴的力量,以实现最终的利益。第二节相关概念的辨析、界定

利益问题是一个关涉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又是解读社会历史现象的一把钥匙。从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角度看,如果没有人类的逐利行为和为调节各种利益要求而形成的利益关系格局,人类社会的进步便不可想象。在利益多元化格局的社会背景下,党群关系发生了重大嬗变,而要深入地探究这一问题,就必须首先对利益、利益多元化格局及党群关系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以便澄清模糊的认识,为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和前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