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想要的亲子性格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03:27:55

点击下载

作者:黄微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我 想要的亲子性格书

我 想要的亲子性格书试读:

前言

这些年来,我接受过很多家长的咨询,接触了不少家长和孩子。常常有妈妈跟我抱怨说:我看了很多教育类的书,道理都懂,可是到了现实操作的时候,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的孩子根本不按书中的规划去成长。这些妈妈,为了孩子到处取经,希望能复制别人的成功经验,可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孩子,真是愁坏了妈妈们。

在现在的社会养育孩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能接收到很多的信息,各种各样的教育理念让我们眼花缭乱,我们似乎有多种选择方式,所有的选择都有成功的先例。而孩子似乎也和我们童年时不太一样,我们就好像是茫然的父母,带着与我们迥异的孩子,站在纷繁的路口,不知道到底是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如果养育孩子能像使用家用电器一样有操作说明书,我们就能知道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叛逆,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淘气,为什么有的孩子这么不专注,为什么有的孩子这么孤僻……我们也能知道面对不同的孩子,是要坚持原则,还是要做个温柔的妈妈……

我一向认为,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寻找到最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很可能是唯一的,没办法来自别人的先进经验,也可能不适用普遍认可的教育理念,但是,只要这是适合你和孩子的行为模式的,它就一定是最好的,最有效的,最适合于你的家庭的。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哭闹,不会无缘无故叛逆,也不会无缘无故不专注。人的行为受思维的影响,性格的不同决定了思维和行动的差异,而家庭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找到不同孩子和家长的性格特点。

家庭教育中的因材施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父母自己的性格,要规避自己性格的缺点,发扬性格的优点,给予孩子正确的养育方式;另一方面,是要充分了解孩子,为孩子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如果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性格特性,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孩子,往往可能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多数父母不了解自己和孩子,完全是凭本能教育孩子。但是,每个孩子的行为风格各有不同,只有充分了解孩子、了解自己,才能使教育更有效果。因此,我们没办法找到一个万能的公式,来解决所有孩子的教育问题,甚至一个家庭中的两个孩子,都不能使用相同的教育模式。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行为模式,需要不同的教育方针。因此,了解孩子,认知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差异,才能对症下药,让教育更有效。黄微2014年3月1日性格说明书

我们现在谈到的性格,基本上都是基于三千多年前,德国心理学家希布格拉里提出的理论,他以生物学为基础,提出体液说。希布格拉里认为,人有四种体液:肝汁、脾汁、胆汁、胃汁,每个人的体液比例不同,性格就有所不同。他把性格基本分为四类: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19世纪,俄国生理及心理学家巴普洛夫的研究也发现,血液和神经系统有重要的关系,而神经系统对于许多器官起到支配和调节作用。巴普洛夫的理论与希布格拉里的学说非常相似,只不过巴普洛夫把多血质、胆汁质等类型,换成了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懦弱型。此后关于性格的若干研究,基本上都是在这两位科学家的理论基础上加以演绎和变形。

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波特首次提出人格力量,即人的性格不是单一的,核心性格同时糅合辅助性格。一个人的性格可能是几种性格的复合体,但是,不管这个复合体是多么的复杂,都必定是一种或两种主要的性格在起着主导的作用。

性格的不同,决定了我们行为方式的不同。因此,父母针对孩子的教育行为,很大程度上也都和父母的性格密切相关。不同性格的父母对同样的行为,会有不同的反应,面对孩子的问题,有的父母会急躁,有的会纵容,有的会理解,有的会愤怒。

就如琴童家长,当孩子遇到挫折不愿意弹琴的时候,有的妈妈很心疼,怕孩子受到伤害和委屈,这样的妈妈对老师有比较高的要求,希望老师能降低难度,让孩子轻松学习;有的妈妈则是生气,学琴哪有不吃苦的,这才刚开始,就哭哭啼啼的,以后怎么办,要咬着牙坚持;还有的妈妈无所谓,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了,怎么都好,反正都是你自己做主。

下面,我们就几种基本性格做个简单的总结,看看你是哪一类型性格的人。

根据目前通用的叫法,我们把性格初步分为四类:力量型、活泼型、温和型、完美型。这四种性格互相交织,形成每个人不同的个性。在一个人的性格中,通常有一种或两种发挥着主要的作用,成为我们性格的主枝,其他的性格类型并不突出,仅仅作为性格的细小分枝存在着。要想识别自己的性格,主要看是哪种性格对自己的行为起着主导作用,而不需要面面俱到,把自己所有的性格特点全部对号入座。

任何一种性格,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理解了性格的差异,也就理解了每个人行为方式的差异。

力量型的性格特点

如果要找出形容力量型性格的关键词,那就是目前主流社会正面价值观的集合:坚持、自信、果断、迅速、勇气、挑战、超越、征服。力量型的人,具有领导力,或者说,他们渴望能领导别人,渴望超越,充满活力,喜欢挑战。生活对他们来说,就是征服,在征服中,他们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因此,他们必须有事可做,如果生活中没了目标,这对他们来说是很可怕的事情。

力量型性格的人聪明能干、迅速果断,目标导向性很强,做事情很主动、坚定,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怎么干。他们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经常能看出问题所在。在生活中,喜欢具有掌控的权利,喜欢承担责任,喜欢做主,如果给他们做领导的机会,他们通常能很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会是一个很好的领导者。在人群中,他们往往是核心人物,这一点甚至从小孩子的时候就可以看得出来,不管是什么样的群体,领头的,说了算的,往往都是力量型的人。当然,不是所有力量型的人,都有领导别人的机会,这时,他们通常不能乖乖地听从别人的指挥,性格的特点,让他们不能受制于人,不太愿意服从管教,喜欢和领导对着干。力量型的人会通过很多途径来表现自己的能力和地位,比如,有的孩子会在课堂上捣乱,你越批评他,他越是捣乱,以此来挑战老师的权威,他们多半都是力量型的孩子,他们渴望能成为生活的中心,性格中的活力和冲动让他们总有挑战的欲望。

活泼型的性格特点

活泼型性格活泼、热情、口才好、乐观、自信、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活泼型的人受人欢迎,是群体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他能为大家带来快乐。活泼型的人情商高,知道怎样和人交往。他们社会性很高,适应性很好,在人群中,如鱼得水,喜欢和人打交道。但是,他们马虎,三心二意,不能坚持,做事情不认真,不能吃苦。如果你有活泼型的朋友,在困难的时期,没能和你一起坚持到底,别埋怨他们,这是本性所致。

温和型的性格特点

温和型的人当然是性情温和的,亲切和善,很少见到他们发脾气。他们与世无争,微笑着看生活的风起云涌。如果你的朋友是温和型的,那么你会发现,他很随和,你说什么都行,他经常可以妥协,会是一个很好的朋友,能忍耐,会倾听,能协调大家的关系,不制造麻烦。并且善于观察,能很敏锐地感觉到对方的情感波动,是一个体贴的人,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他们谦虚低调,性格内向,不太爱表达自己的感受,有时会逆来顺受,默默忍受。当然,他们也很固执,只要认准了,很难改变。他们很知足,对目前的生活比较满意,不太愿意改变,对熟悉的生活感觉安全踏实,变化让他们没有安全感。

完美型的性格特点

完美型的人,对自己要求高,竭尽全力要让自己做到最好。当然,同时,他们对别人的要求也很高,要求别人也能如自己一样做好。他们通常把话都闷在心里,很少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他们认为别人应该和自己一样,有相同的标准和想法。于是,对于不如意的人或者事,他们常常会独自生闷气,气对方的不体贴、不负责任,可是,很可能对方根本都不知道他为什么事情在生气。他们做事情有耐心,决定做了就不会轻易放弃,渴望成功,害怕失败,一旦做错事,就会很难过。因为害怕错误,他们常常会精雕细琢,磨蹭和拖延是他们避免错误和失败的一种方式。他们条理性强,可是有时候显得比较教条,不会变通。他们不喜欢和人打交道,高深莫测的人心,让他们难以招架。

没有任何一种性格是完美无缺的,每种性格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在我们享受性格的优势带给我们的好处的同时,我们也一定能体会到性格的劣势带给我们的折磨。而人的性格也不是单一的,多数人都是很多性格糅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所以,我们只要分辨出我们性格的主枝,就能大概了解我们基本的性格。

当然,四种性格会有很多相似之处,看起来似乎一样,却往往有细微的差别。比如,四种性格中,温和型和完美型都是内向、不善言辞的,他们都是不自信的人,不过,两类人不自信的表现却完全不同。温和型的人是害怕困难,害怕可能的失败,觉得自己没有把握,就拒绝尝试;完美型的人也害怕失败,他们觉得自己没做好就是失败了,因此,自己一定要做到最好,只有这样,才有安全感,才能保证自己的价值和地位。力量型的人和活泼型的人都是外向、话多、富有自信的人,可是,力量型的人的自信似乎天生就存在,他们不怕困难,相信成功的唯一条件就是自己努力去做。他们不在乎外界的评价,但是需要别人的认同。活泼型的人的自信建立在外界的评价之上,容易被外界的评价所左右,心情起伏比较大。通常情况下,他们不给自己压力,能自我减压,愿意相信别人,单纯善良。力量型和完美型的人没有活泼型和温和型的人会处理人际关系,力量型的人对人际关系不敏感,他们常常不能感受到别人的情感变化,所以不知道该怎样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完美型的人不喜欢和人群打交道,他们害怕人际交往中的复杂性,所以干脆躲得远远的;活泼型的人能让所有人开心,他们坦率热情,话多,能带动别人互动,能调节气氛;温和型的人则是细腻周到,能关注到别人的情感变化,愿意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而妥协,牺牲自己的意愿和利益。

不同性格的人,遇到同样的事情,会有不同的反应方式。比如,几年前,中国政府在适龄儿童中推行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我们可以看看各种类型的人都有什么样的反应:力量型的人,听了各种传闻后,很激动,说:不打,凭什么让我们打我们就得打,难道我们自己不能选择吗!活泼型的妈妈会问:你们都打吗?大家都打,我们也打吧,反正我觉得不会有什么问题。你们想太多了,这里面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的猫腻呢。温和型的妈妈会很焦虑,她们不停地打电话,问:到底打不打呀?到底怎么办?会不会有问题呀?你打吗?啊,你们都打呀,那我也打吧。什么,她们都选择不打?那我也不打了。啊,自己决定呀。那你说我到底打不打?完美型的妈妈,则很冷静,到处查找资料,询问相关权威人士,查看疫苗的来源,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次的强化免疫,以前是否有先例,可能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否有合理的解决方案,等。在完成了这个宏伟的调研论证工作后,她可能会得出结论说:麻疹的强化免疫疫苗,90%是安全的,可以打。

在家庭教育中,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不同性格的父母也会选择不同的养育方式,培养出不同性格的孩子。

下面就让我们来逐一认识不同性格的家长吧。第一部分 四种性格父母的利弊第1章 力量型的父母很坚定

在中国,也许是受教育传统的影响,力量型的父母比较多,他们的主要特点是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习惯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塑造和要求孩子,而很少照顾孩子的感受。具体行为表现1.高标准、严要求

力量型的父母通常也比较优秀,他们自信、要强,对自己要求高,不服输。对孩子也有比较高的期望和要求,觉得自己的孩子天生就有能力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没有理由不如人。如果感觉孩子不优秀,他们会很心慌。因此,他们容易攀比,给孩子压力。不过,他们自己很强韧,面对困难能努力克服,所以,这类父母通常不能理解孩子的现实困难,一旦发现孩子不如自己的预期,会很愤怒。迪迪的妈妈是老师,平时对学生都是她说了算,做妈妈,当然也要她说了算。迪迪从小就知道:中国只有两所大学,一所叫清华,另一所叫北大,以后上大学,只能选择其中之一。迪迪很小就跟着妈妈学英语,别的孩子见到猫叫喵喵,见到狗叫汪汪的时候,迪迪就已经知道cat和dog了。5岁时,妈妈忙,把迪迪送回老家,一年后,迪迪回来上小学的时候,妈妈发现,身边同龄的小朋友都开始在外面上英语培训班了。尽管妈妈知道自己就是英语老师,她完全能对迪迪的英语给予指导,可是妈妈还是心慌,觉得迪迪被落下了,于是,妈妈很快把迪迪也送去学英语。迪迪的妈妈对迪迪的成绩看得很重,每次迪迪考试,妈妈都要仔细盘问其他小朋友考得怎样,你比他们好还是差,为什么没考满分……妈妈常常会很遗憾地说,如果这个地方不马虎的话,就是一百分了。在妈妈心中,别的孩子能做到的,迪迪要做到,别的孩子做不到的,迪迪也要做到。妈妈对迪迪的学习抓得很紧,迪迪学习的时候是她家最严肃的时间,谁也不能干扰。有几次,迪迪的同学打电话来问老师留的作业都有哪些,都是迪迪妈妈出面应付,从来不要迪迪分心。

力量型的父母要求孩子上进,不管现实情况怎样,有一个能干的孩子,会让力量型的父母自豪很多年。但是,如果孩子不能满足他们的上进的要求,他们也会恨铁不成钢,这个时候,他们往往会忽略孩子本身的年龄特性和成长过程,眼里只看得到结果。2.有条不紊很坚定

力量型的父母有很多优点,他们会是坚定的依靠,在孩子困难的时候,冷静地陪伴在孩子身边,做坚强的后盾。他们还很执着,只要确定了目标,就一定能坚持到底。同样,他们也会要求孩子:要么不做,只要做了,就一定要做好,要坚持。兴趣班能坚持下来的孩子,多数都拥有力量型的父母。如果没有父母的陪伴,只靠孩子自己走过漫长、枯燥,还很有可能充满挫败感的提升兴趣和能力的岁月,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可能都是很艰巨的任务。妈妈对蒙蒙要求很严格,她要求蒙蒙拉琴的时候就认真拉。不能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喝水,要一口气地拉完再休息。蒙蒙拉琴虽然痛苦,但是,在妈妈的坚持和推动下,蒙蒙一直都在练琴。当初和蒙蒙一起学琴的孩子,几乎都放弃了。有小朋友对蒙蒙说:我妈妈说我长大以后再学琴,现在学习忙,就不学了,你怎么还在学呀。蒙蒙回家来就会对小提琴表示厌倦:为什么别人都不学了,只有我还要学?妈妈对这些干扰非常生气,但是,她要求蒙蒙不管怎样都要坚持下去,别人可以不学,你不可以,没有什么理由,就是不能半途而废。不管蒙蒙如何不情愿,坚持下去,就是妈妈的要求。蒙蒙的学琴之路并不顺畅,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她碰都不愿意碰琴,只是对着琴谱不停地哭。每天的练琴时间,就是母女间的战争时间,这对妈妈和蒙蒙都是艰难的考验,妈妈软硬兼施,要蒙蒙克服困难。妈妈相信,坚持下来,能带给蒙蒙更多的好处,现在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可是,蒙蒙还是会有瓶颈的时候,隔一段时间,就抗拒练琴。每到这时,都会被妈妈毫不留情地打压下去:必须要坚持,每天必须要练习,没有什么理由,因为这是你应该做的。多数情况下妈妈不温柔,妈妈的强迫曾让蒙蒙对小提琴很反感,不过娘俩还是磕磕绊绊地一起走过了四年的时间,现在蒙蒙已经对小提琴很有兴趣了,她也习惯了每天回家后的练琴,如果有机会能显摆一下自己的技艺,也是让蒙蒙很得意的事情。

一个力量型的父母,坚定地为孩子掌舵的同时,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比如蒙蒙妈妈,曾经受到很多批评。大家都说,既然孩子不喜欢,干脆就停掉小提琴课算了,干嘛这样强迫孩子!妈妈自己也经常困惑,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她知道自己不坚持,孩子就没有结果,但是自己这样坚持,是不是在强求孩子呢?蒙蒙痛苦的时候会大叫:恶毒的妈妈,你怎么总是在逼我。

几年以后,蒙蒙有机会参加小提琴大赛,成绩还不错,妈妈非常激动,她说这是她和孩子共同努力的结果,妈妈的心里被成就感充盈得满满的。

有一次我在做讲座的时候和家长互动,说起力量型父母的这个特点,我问大家能不能找出代表人物,家长们异口同声地说:虎妈和朗朗爸爸。这两人应该算是成功父母的典型,尤其是朗朗爸爸,最终帮助孩子取得了成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强势、高压、绝对、高强度的目标性,可能会很大程度地降低孩子学习的乐趣,把孩子的学习过程变成强迫和屈从,而不是孩子内心的渴望和需求。3.缺少耐心爱冲动

力量型的父母喜欢乖巧听话的孩子,不能容忍孩子的倔强、叛逆和顶嘴。在家里,他们就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他们会告诉孩子:不许顶嘴,我们是你们的父母,你得听我的。可是,孩子的性情也千变万化,有些孩子偏偏很倔强,总和父母拧着来,这是考验父母耐心的时候。不过,力量型的父母常常经不起考验,他们会很暴躁,气急了会动手打孩子,事后又后悔。但是,当怒火攻心时,力量型的父母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们没有耐心听孩子讲话,觉得孩子的分辨是在寻找借口。

他们很有可能平时对孩子比较放纵,但是,要管孩子的时候,他们希望孩子能马上改正。如果孩子不听话,就怒火中烧。力量型的父母发脾气、打孩子,不是不爱孩子,更多是因为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给孩子的预留空间不足,希望孩子按自己说的去做,而没有耐心让孩子自己去面对问题。萍萍的妈妈平时经常出差,比较忙,终于有了几天假期,下决心要好好给女儿补补功课。萍萍在学习上一直有点困难,因为注意力不集中,不够自律,所以成绩一直不算太好。妈妈很认真地把帮助女儿进步当成一项工作,越是有难度,越去想办法,有时凌晨醒来也想一会儿当天的计划。几天下来,妈妈几乎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女儿身上,她对女儿当前的状态抱有很大的期望。过了几天,萍萍考试了,老师说题目有些难,超出了范围。妈妈看到萍萍的卷子,错了差不多一半,火马上就窜到了脑门上,心想这些天都白学了。妈妈失望之余,更多的是气愤,她说不清楚自己到底在气什么,自己平时对女儿的关注不多,只凭借这几天的补课,不能渴望女儿在学习上马上就有质的飞跃,可是,看到女儿的成绩,她还是气得够呛。

力量型的父母喜欢速战速决,好像所有的问题都能手到擒来,他们对孩子的能力估计不足,有些力量型的父母,是在宽松过后,突然发现很多问题,猝不及防,转而非常愤怒,平时忽略的孩子的缺点这时都浮上心头,老账新账一起算,于是上纲上线,暴跳如雷。

孩子都是调皮的,经常会惹大人生气,但是,力量型的父母更容易生气、发怒,他们难以克制自己的情绪。他们习惯单向地指挥、命令,要求孩子怎样,就必须做到,他们从没想过,也许换一种相处模式,自己可能更容易达到目的,孩子能更听话。4.说一不二爱唠叨

力量型的父母通常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要求孩子,并且在无意中强烈要求孩子的做法符合自己的要求,能和自己步调保持一致,强行把孩子纳入自己的运转轨道中。他们总是希望自己说一遍,孩子就能马上遵从,否则他们就会不停地催促唠叨,直到孩子屈从为止。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孩子会发展出一套“免疫系统”来抗拒妈妈的唠叨催促,所以最后的结果常常是,父母越唠叨,孩子越不理睬,父母就越唠叨。唠叨和抱怨孩子磨蹭,几乎是力量型父母的通病。苗苗妈妈决定要做个好妈妈,晚上,她搂着女儿说:“你给妈妈提提意见吧,你说妈妈有什么缺点,妈妈改。”苗苗说:“妈妈,以后你能不能不要再说快快快了,我最讨厌你这样说了,都快烦死了,你越说快,我越不想快。”苗苗妈妈觉得这完全可以做到,不就是不催促孩子嘛。“行!但是,你也要快一点,不要让妈妈催,妈妈不喜欢磨蹭的孩子。”苗苗也答应了。相安无事的日子过了两天,苗苗妈妈也忍了两天,她受不了女儿的慢腾腾,她说自己多次都有冲动,要在背后推女儿一把,想让她快点。两天以后,妈妈发作了,她唠叨抱怨,发脾气:“你就不能快点,都要迟到了,别磨蹭,吃饭大口吃,别一小口一小口地啃,你想什么呢,快点吃,别嘴里含着饭……”苗苗妈妈事后说:“我实在忍不住了,我这么麻利的人,怎么会有这么慢性子的女儿呢,看她磨蹭,我就受不了,着急上火,恨不得揪着她的手,带着她做。”

由于父母麻利能干,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告诉孩子好多遍,孩子还是不改,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孩子不是自己心目中的样子。他们对孩子的慢慢成长不是很有耐心,不愿意给孩子自己摸索的时间,经常会抱怨孩子做不好事情。于是,常常忍不住会越俎代庖,稀里哗啦地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这样的后果就是对孩子干涉太多,经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导向来要求孩子,大小事情都指手画脚。在他们心中,孩子永远都是孩子,离不开自己,需要自己来为孩子把关掌舵,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独立性。

他们很可能不是有意识要去干涉孩子,只是太有责任感了,习惯要去为别人安排一切,小到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刷牙,什么时候吃饭,大到怎样读书,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以后找什么样的对象,成立怎样的家庭……他们自己怎么想、怎么做,就希望孩子能怎么想、怎么做。豆豆一直不喜欢穿裤子,无论冬夏,都穿裙子。妈妈最近给豆豆买了一套骑士服,帅气极了。妈妈一边幻想着女儿穿着这一身衣服,回头率会有多高,一边迫不及待地希望女儿能给自己展示一下。不过豆豆就是不喜欢穿。终于有一天晚上,妈妈做通了豆豆的工作,可是,第二天早晨,豆豆后悔了。妈妈不甘心,提议说:“先穿这套衣服去幼儿园,问问老师和同学好不好看,如果大家说不好看,我们再换回裙子,好不好?我保证大家都说好看。”好说歹说豆豆才换上了骑士服,不过她一直都很不自在,情绪不高。到了幼儿园门口,豆豆赖在车上不下来,一边蹬着拉她手的妈妈,一边大叫:“不好看,就是难看,难看死了,臭妈妈。”妈妈的火蹭蹭蹭地往上蹿,在幼儿园门口,把孩子按在腿上朝屁股一顿痛揍,老师赶快把孩子拉走。妈妈的怒气渐渐平复下来,非常后悔,很愧疚。实在按捺不住,给老师打电话,请老师帮忙安慰安慰女儿……

这样的状况,在态度坚决的力量型妈妈身上很容易发生,只要她们想做的,就一定会顽强地去做。可是,妈妈们往往忽略了,这到底是孩子的意愿,还是自己的意愿?5.肩膀智慧送给你

力量型的父母多是经验主义者,他们会不断总结自己人生的经验和教训,希望自己的感悟能给孩子带来指导,引领孩子规避人生的弯路。他们就像母鸡,要把孩子都聚拢在自己的翅膀底下,不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可是,人生只能自己去体会,任何人的人生经历和经验都不能移植到另一个人的生命中。于丹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渔王,捕鱼能力高强,无人能及。渔王有三个儿子,从小就跟父亲出海,可是,这三个孩子的捕鱼能力远在常人之下。渔王很困惑,他说:从孩子们小时候,我就手把手地教他们,把我最高的诀窍毫无保留地传给每一个孩子,我给他们把关,告诉他们哪种征兆会有大鱼,怎样起网会有收获,可是,为什么他们的技艺都不好呢?一位哲人点拨他:你三个孩子的悲哀就在于他们的一切都被你安排好了,他们得到了你的经验,但他们缺少自己的捕鱼教训,由于他们没有离开过你出去实习,他们没有机会总结自己的经验,你一生由教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他们来讲,就是一些平庸的教条。

从心理学角度看,力量型的父母常常会陷入这种困境,成功的他们不一定拥有优秀的孩子。因为每个人都渴望能有自己的价值,包括孩子也是如此,价值感来自自我的感受、尝试、经验、体验。如果父母过于强大,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孩子就无从感受自己的价值,为了反抗这样的压迫,他们会让自己变得平庸。

力量型的父母看不惯孩子无章法、犯错误,总是想指导孩子,殊不知,孩子的成长就是在这些慢腾腾和乱七八糟中,慢慢找到感觉、得到锻炼的。所以,千万不要期望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肩膀上,走得更远、看得更好。这是一个伪命题,也许孩子站在你的肩膀上,就迷失了自己,什么都看不见了呢。

力量型的父母要学会适当放手,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去做主。如果父母管得太多、太细、太严格,性格比较温顺的孩子就会慢慢丧失自己的主动性,依赖父母来为自己把关,这样的最终结果就是孩子没有自我、没有主见、不自信,缺少自己的思想和判断。而孩子的这些表现,会让父母更不放心,更要强化自己的作用,于是,孩子就越发地没有自主性,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中。

学会放手其实就是要能接受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认识到孩子人生的每一步都是要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在自我探索中一点点长大。如果什么事情都要被别人安排好,被牵着鼻子走,没有自己的追逐和尝试,没有挫折和经验教训,就没有积累,没有成长,无法体会到更多的快乐。

因此,不要期望用自己的经验带领孩子避免走弯路,某种意义上讲,人生没有弯路可言,所有的经历,都可能是生命中宝贵的组成,可能就是这些组成,生命才能羽化成蝶。6.我给你的你不要?

力量型的父母爱孩子,愿意给孩子最好的,是孩子的守护神,能保护孩子不受委屈,但是他们对孩子的感情需求不敏锐,不知道孩子到底需要什么,以为自己认为好的,就是孩子最想要的,却不知道,事实上很可能是南辕北辙,所以,他们常常会觉得孩子不领情,不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比如,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孩子不能保护好自己,愤怒和心疼会让他们强求孩子变得强硬,而没有考虑孩子的本性,但是,这往往会让孩子更胆小、不自信。昭昭三岁多了,刚从托班升到小班,换了新老师,认识了新同学。昭昭显得不太愿意上幼儿园了,经常早晨起床磨磨蹭蹭的,拖延时间。如果实在拖不过去,就跟妈妈说,我不想上幼儿园了,小朋友打我。妈妈说打你哪了,昭昭就东找西找的,一会说是这儿,一会又说是那儿。如果妈妈态度和善,她就多找一会儿,如果妈妈不耐烦了,她也会乖乖去上幼儿园。老师说,孩子可能是不适应,觉得得到老师的关注少了,可能很焦虑。妈妈非常不理解,说:想那么多干嘛呢,老师关注不关注,能影响孩子啥呀,活自在点儿不好吗。昭昭妈妈就是典型的力量型,在生活中比较主动,所以她很不敏感,不能体会孩子的焦虑和渴望。

力量型的父母比较粗粝,常常不能准确感知别人的情绪变化,处理问题的时候,冷酷有余,柔情不足,很可能会忽视孩子的困境和求助。在我进行家庭教育咨询的过程中,常听到有家长对我说,自己的成长中有很多心理需求,父母从来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因此自己经常被各种心理的苦恼和困惑折磨。但是,在他们成年后,也总会如此对待自己的孩子,完全忘了自己当初的渴望和磨难。一个妈妈说她2岁多的孩子太犟:正在吃饭,饭勺掉在地上,孩子要妈妈帮自己捡起来,妈妈不动声色地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然后巍然不动。孩子大哭,妈妈若无其事地吃饭。40分钟后,孩子不哭了,妈妈问:哭有用吗?孩子抽抽搭搭地说没用,妈妈继续问,那以后还哭吗,孩子说不哭了,妈妈很满意。但是,下一次,孩子依然会哭闹不休,妈妈依然会如此办理。妈妈说,哭过几次,孩子就不哭了,必须要这么治理孩子。这个妈妈就没有想过,孩子的哭闹表示了孩子对妈妈冷落自己的愤怒,哭过几次后,孩子不哭了,是因为孩子知道妈妈不会给自己温情,索性不再索取了。坚持原则没错,但是,可以用很多办法来维护原则,不是只有强硬一种。

比如这个孩子,开始的时候,哭闹是因为妈妈不帮忙,但到后来,他一定忘了自己为什么会哭,继续哭闹是因为妈妈的冷落。孩子对父母的爱的渴求比成年人要强烈得多,年龄越小的孩子,越是渴望父母的爱。而父母的不理睬,对孩子的伤害等同于冷暴力,让孩子失望难过,不知所措。如果当时妈妈能稍稍安慰一下孩子,搂在怀里稍微哄一哄,孩子一定会停止哭闹,按妈妈的要求去做。但是,力量型的妈妈往往在处理这种问题的时候,不懂变通,比较强硬。

力量型的父母常常会把孩子当作自我的延伸,没有感同身受的能力,难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孩子对爱的渴望和依赖,是他们不能理解的。所以,对孩子的情绪和状态,常常不能做出正确的回应。7.虎妈狼爸很凶悍

成为虎妈还是狼爸,不是取决于你自己的意愿,而是取决于你的性格。不是所有的妈妈都能成为虎妈,这是力量型妈妈的专利,当然,力量型的妈妈,想不成为虎妈,似乎也不容易。

力量型的父母,经常把自己的需求当作是孩子的需求。如果他们觉得孩子不能看电视,《动物世界》除外,那么,每次看到《动物世界》,都会把孩子叫过来:快看,《动物世界》开始了。于是,孩子开始抗拒《动物世界》,因为父母把这当做任务强压给孩子,让孩子失去了乐趣。

力量型的父母很能干,能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是,在他们看来,这并不是自己心甘情愿的,而是因为对方不称职,自己不得不承担起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做自己并不应该做的事情。做出牺牲,就会希望对方能回报自己,这种模式也会延伸到他们的亲子关系中:愿意为孩子付出,但是孩子要优秀,孩子失意,他们会比孩子还失望,他们很难无条件地爱孩子。小方的妈妈是个强势的人,脾气暴躁,缺少耐心,不能容忍别人的做事节奏不符合自己的标准,否则就会暴跳如雷。从小妈妈就为小方安排了一条锦绣的人生大道,只要小方按自己要求的去做就好了。小方听话了,成绩好了,妈妈就很高兴,觉得小方样样都好,自己的所有付出也都是值得的;小方不听话,成绩不好,妈妈就非常气愤。小方不敢犯错误,她觉得妈妈爱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好表现、好成绩。小方不觉得家里有温暖:小心翼翼的爸爸,暴怒的妈妈。她能做的就是尽量隐蔽自己,不让战火燃烧到自己身上。在家里,她从来不多说话,安静得就像一个影子。只要离开家,小方就觉得自己是鸟儿离开了笼子,可以尽情地撒欢,为了释放自己在家中的压抑,她和男孩子打架,把人家打得满院子跑。

力量型的妈妈,经常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外界,但是,经常会分不清边界,什么事情都想插上一脚,不给孩子留私人的空间。这样的后果是,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会反抗了,可能就会很叛逆,跟妈妈对着干。孩子结婚以后,这类妈妈通常比较强硬,不太受儿媳的欢迎。另外一种后果是,孩子没有自主性,一直不能脱离妈妈的指挥,毫无主见。8.我的孩子要最好

力量型的父母,过于严格,比其他父母更能敏锐地发现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并企图加以纠正,而忽视孩子的进步和优点。有一个力量型的妈妈自我反省说:我自己也有一大堆毛病,可是我为什么能原谅自己,却不能原谅孩子的毛病呢。其实,他们不是不能原谅孩子的毛病,而是看到不满意的地方就容易急躁激动。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和要求来衡量孩子,忘了欣赏孩子。迪迪和朋友们在外面玩的时候,迪迪的妈妈站在旁边,一会要求迪迪这样做,一会要求迪迪那样做:迪迪,你把手里的棍子放下,要不然会打到小朋友的;迪迪,你别到那边去,那边都是蚊子;迪迪,脚底下都是烂泥,你没看到呀……迪迪不理她,她就一直叫,直到迪迪听话为止。别的妈妈笑她管得太多了,她说:不管不行呀,我就喜欢女孩子文文静静的,我家迪迪性格太鲁莽,像个假小子,得随时用小刀修理毛刺,要不然就一堆毛病。可是迪迪的表现并没有如妈妈预期的那样,她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比较淘气,经常欺负小朋友,老师常常会找迪迪妈妈告状。这更验证了迪迪妈妈的理论:迪迪还不是成品,需要继续用小刀修理。迪迪的妈妈非常发愁,自己费尽心思培养的女儿,为什么就不能符合自己的心愿,反而背道而驰呢!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与生俱来的特性,这就是天性,人工改造不见得是明智的举动。力量型的妈妈对孩子管理太严格,如果孩子也是力量型的性格,为了对付妈妈,他就会生出很多小心眼,会显得狡猾,还会撒谎,迪迪的所有表现都符合这个特点。

力量型的父母常常忽略了,孩子和自己是完全不同的相互独立的两个个体,孩子有自己的特性和成长规律。而且他们批评孩子,常常只是因为孩子不符合他们的标准,当这样的批评增多时,亲子关系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孩子总觉得他们高高在上,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我比你更清楚怎么做更合理,知道什么对你更有好处。所以,尽管他们爱孩子,可是,往往并不能得到孩子的认可和理解。力量型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任何一种性格的父母,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他们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影响孩子。力量型的父母,和其他所有的父母一样,既有性格优势,也可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困扰。他们为孩子带来的正面影响有坚定、执着、果断、肯吃苦等,负面的影响则集中在以下几点。1.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

力量型的父母做事情直截了当,缺点是对人不够温和,缺乏耐心,不够委婉,直来直去,个性冷淡,太理想化,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他们来说可能会有点难度。

虽然孩子能接触的环境很多,但是,能给孩子最直观影响的,其实只有家庭,父母怎样去处理人际关系,会对孩子的情商和性格产生很大的影响。老王脾气暴躁,很容易就急赤白脸,大着嗓门嚷嚷。他对老婆呵斥来呵斥去,甚至夸奖老婆的时候,都是用不耐烦的语气来表达。他的女儿从小就觉得说话做事,就应该是这样的,这很正常。老王的女儿住校后,开始过集体生活,这时,她发现自己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是宿舍里最不受欢迎的人,被孤立的感觉很糟糕,她痛苦,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不好,哪里出了问题?人际关系的问题折磨了她很多年。

力量型的父母有一个很大的任务,就是向孩子传递一个理性的人际关系交往模式,如果孩子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其他的人和事,那么家庭就是他唯一的教材,家庭中对各种事务的反应程度和处理模式,就是他唯一的模板。并不是说力量型的人都存在人际交往的困难,但是,很多力量型的父母,确实更需要考虑别人的感受,需要放低姿态,能妥协,能退让,能接受别人的缺点。2.成功父母平庸儿

我们常常能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优秀的父母,不一定拥有成功的孩子。这是因为父母太强大了,一个强大者,常常同时具有极强的控制性,要么希望孩子能顺承自己的优秀经验和思想,要么希望孩子能继承自己的优秀基因,他们希望孩子能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比自己走得更远,看得更高。可事实上,这多半都是梦想。因为,在孩子的成长中,最宝贵的不是外在的资源和条件,而是他是否具有自我价值感,是否具有自信心,能否感受到被认可。

当家长太强大,太无所不能的时候,孩子会觉得自己再怎样努力也难以超越父母,他们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成就,在父母眼里都是微不足道的。孩子的感觉,不是来自父母的语言,而是来自父母的行动,来自生活中的细节。父母太成功,侵占了孩子价值感的空间,孩子索性就不再试图跨越和尝试,而是走向事物的对立面,或者转向其他方面寻求自己的价值感。

此外,孩子能很敏锐地发现,父母的强项其实也就是他们的弱点,而自己就是能攻击这个弱点的人,攻击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在父母的强势项目上变得弱智。这样一方面是反抗父母有意无意施加给自己的压力,另一方面是通过自己的无为,获得父母的关注,要知道,焦急也是关注的一种呀,至少当父母焦急的时候,孩子能知道他们爱自己,而不再只是那个仅关心工作的人。嘟嘟的爸爸妈妈很早就为孩子规划好了人生的蓝图,他们希望儿子能像自己一样,成为中国的精英。嘟嘟渐渐长大了,但是,爸妈失望地发现,他和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嘟嘟性格温和,态度淡薄,与世无争,好像很没有上进心。爸妈担心他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一直没有让他出国读书的打算,在国内,不管嘟嘟有什么问题,爸爸妈妈都能飞越万水千山替他排忧解难。可是,计划不如变化,嘟嘟看到周围的朋友接二连三地远赴美国求学,也动心了。于是,爸爸妈妈把嘟嘟送进了一所美国一流的大学。就在嘟嘟的爸爸妈妈松了一口气的时候,远在美国的嘟嘟却陷入了痛苦之中。从小到大,他从来没为学习发过愁。他本身是个听话的孩子,不调皮捣乱,学习稍微有点吃力。但是,关键时刻,总有爸爸妈妈为他解除后患,所以成绩从来不是他烦恼的焦点。本以为到了美国,学习的压力会迅速减轻,没想到美国的大学这么辛苦,用母语讲课都没能学好的嘟嘟,此时发现,听英语讲课,更是云山雾罩,未过的语言关和基础知识的薄弱,掺和在一起,嘟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嘟嘟迅速陷入焦虑之中,怎么会有这么多他无法独自解决的困难,多希望爸爸妈妈能像以前一样为他解除麻烦。嘟嘟坚持了一年,一年以后,嘟嘟退学回到国内——美国名校不是混出来的。

力量型的父母更容易成为孩子问题的灭火员,他们并不会太多关注孩子的状态,当孩子最后的表现让他们很失望的时候,他们会责备孩子,会想办法动用自己的能力为孩子善后,但他们却不真正了解孩子的情况,不知道自己应该向哪个方向使劲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拥有成功的父母,对孩子可能并不是一件幸事,因为父母很难面面俱到,既有成功的事业,又能关注到孩子,两难之下,他们往往会忽略孩子。要么大包大揽,替孩子善后,让孩子没有责任感和后顾之忧,要么出于不理解,让孩子自己去面对所有的问题和苦恼,去承受不能承受的后果。不管是哪种方法,都不是最佳的方案。3.推妈带来高压力

力量型的父母容易成为推妈推爸,他们自强不息,也总是希望孩子能努力上进。为了让孩子更上一层楼,他们往往态度严厉坚决,毫不分说地推动孩子向前走。确实有些孩子需要适度推动,但是,孩子的成长更重要的原则是,给孩子时间和机会,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过度推动孩子,会打破孩子的自然节奏,带给孩子不能承担的压力,甚至会拔苗助长。王老师教高中数学,她自信地对学生说:只要按我说的去做,你们的数学成绩会大幅度提高。真如她所言,只要是她带的班,数学成绩都非常好。可是,凡事都有例外,那就是她的女儿。她女儿的数学成绩一塌糊涂,她能教好其他学生,就是教不好自己的女儿。为了提高女儿的数学成绩,她去教女儿这个班,上课时留心注意哪里是女儿不太懂的地方,回家来再给孩子补课。可是,不管她怎么讲,女儿就是不明白。第一遍不明白,王老师还能耐下性子再讲一遍,第二遍还不明白,王老师就愤怒了,到了第三遍,王老师拍着桌子说:王老师说过的话都是对的,你不要再想别的,就按王老师教你的去做。别人听着奇怪,问,王老师是谁呀?女儿哭哭啼啼地说:我妈。王老师回到家里还不能完成角色的转换,她永远都是王老师,甚至面对女儿,她都是王老师。

如果一个孩子自控力比较差,是需要家长适度推动。但是,给孩子信心,让孩子有目标、有方向、有动力,才是孩子成长最需要的。力量型的父母能养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曾有心理学家认为,所谓的性格,其实就是在孩子出生早期,父母通过特定的生活方式,让孩子养成的一种行为习惯。单纯从这个角度看,不同类型的父母能塑造出什么类型的孩子,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当然,我一直觉得孩子的性格不像这位心理学家说的那么简单,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是某种类型的父母,更容易培养出固定类型的孩子。通常情况下,力量型的父母培养出温和型,或者同样是力量型的孩子的可能性更大。1.温和型的孩子

力量型的父母,经常分不清自己和孩子之间的界限,会侵占孩子的成长空间,他们没耐心等待孩子慢慢长大,对孩子的个人能力不信任,总是在干涉孩子的成长,替孩子做决定。想要孩子听话,也有办法让孩子听话,软硬兼施地能找到孩子的弱点。而从孩子的角度看,顺从强势的父母,不和他们起冲突是付出成本最小的相处模式,所以孩子会渐渐隐藏起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让自己符合父母的要求。长此以往,孩子们就会习惯听从父母的意见,而放弃自己的意愿。父母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听话的孩子,而孩子却失去了自己的头脑,嫁接上了父母的头脑,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离开父母,他们就不相信自己的判断。他们和父母互相依赖,不能分离。

这样的孩子优柔寡断,没有主见,总是希望别人能为自己做主,对自己没有自信,听话,人际关系好,但是,独立性不够。成年后,这样的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目标,没有动力,做事情主动性不强。康妈妈是个强势的妈妈,她教育孩子非常严厉,她认为不好的事情,孩子就坚决不能做。康妈妈有两个孩子,儿子是老大,从小儿子就不听话,对妈妈阳奉阴违,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和妈妈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处处和妈妈对着干,几乎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女儿是老二,从懂事起,就看到妈妈和哥哥之间的战争,看到妈妈为哥哥失望,妈妈对哥哥的惩罚让她战战兢兢。为了讨好妈妈,她谨小慎微,努力做个乖女儿,不让自己重蹈哥哥的覆辙。她确实是个乖女儿,只要妈妈不同意的事情,她再想去做,都不敢擅自行动。女儿对妈妈言听计从,凡事都要请示妈妈,妈妈决定她穿衣的款式和颜色,决定她交友工作,主导她的生活。她一辈子没学会说不,不管是对妈妈还是对别人,都习惯了去按照别人的旨意生活。尽管她心里有抱怨,但是,她永远都是那么听话。

心理学家贝克说::“对子女督促过严的父母,也许可以逼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却也会使子女有不安、依赖、胆怯、敢怒不敢言、不爱做劳心工作,以及不喜欢参加有创造性的活动等缺点。比较起来,这种教养方法是得不偿失的。”

力量型的妈妈,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因此会忍不住干涉孩子,希望自己能帮助孩子尽快长大成熟。他们把自己的意志成功植入孩子的成长中,代替孩子去思考和经历,可是成长怎么能替代呢。简单地说,成长就是无数个错误的发生和修正,因此,再优秀的人也不能替自己的孩子去成长。

力量型的父母通常会把孩子塑造成自己的反面,温和的,懒洋洋的,对生活没有动力和追求,不愿意,可能也不会对自己的生活做任何决定,只有这样的孩子才能接受父母的操控。此外,力量型的父母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可能会对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总是强求孩子独自面对,这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挫败感,让孩子越发退缩。

尽管孩子是自己生的,可是父母往往不理解和自己迥异的孩子。力量型的父母就不能理解温和型的孩子,他们会觉得温和型的孩子懦弱没用,不勇敢,不果断,不上进。温和型的孩子通常更感性,他们敏感细腻,不善言辞,需要有温柔体贴的父母来感受他们的内心,但是,力量型的父母往往对情感比较粗糙,他们很少给予孩子渴望的温情。

当亲子组合是力量型父母+温和型孩子的时候,需要父母放下自己的经验,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想想,不要以己及人。要温柔点,不要太强硬,多考虑到孩子的弱小,多在情感上体贴孩子,不要强迫孩子做超出他们本性和能力的事情。当然,也不能走到另一个极端,溺爱纵容孩子,而是要给孩子适度的柔情和鼓励。

在这里,父母的应对措施只是简单提及。在后面各种类型的孩子章节,我们还会详细地说明各种孩子的特点,以及如何应对,在那一部分,父母可以找到更多的建议。2.力量型的孩子

如果孩子的性格同样比较强势,没有在父母的高压下屈服,那么孩子会想办法摆脱父母的控制,会在脱离父母的时候,寻找到能自己当家做主的机会。在和父母的斗争中,他能积累很多的斗争经验,学会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并在人际交往中,暴露出自己的性格特点。

力量型的孩子小时候,就显得不服管教,不太听话。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到了青春期的时候,他们会非常叛逆,公然反抗父母,冲突增多,亲子关系面临巨大的挑战。丽萍和妈妈一向不亲密,在她的记忆中,妈妈是个很较真的人,严肃认真,不能开玩笑,否则就会恼怒。妈妈对丽萍管理非常严格,从生活细节,到人生目标,妈妈都严格要求。丽萍害怕妈妈,在妈妈面前很拘谨,但是,离开妈妈,她就像个自由的小鸟,妈妈的严格并没有在她身上显现效果,她似乎是专为了和妈妈唱反调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她站没站相,坐没坐相,懒散、不求上进、稀里糊涂,妈妈失望极了。在妈妈一次次的责骂中,丽萍常常心生疑惑:这是我亲妈吗?妈妈也想向女儿表示亲热和爱,但是,她不知道应该和女儿说什么。成年后的丽萍害怕这种亲子模式会在自己和女儿身上重演,她在修正自己,只要是当初妈妈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她都在改正。所以,尽管她对人强势、严厉,但是对女儿却是温柔可亲的。丽萍的丈夫戏称她是区别管理,对老公如秋风扫落叶般严厉,对女儿却如春天般温暖。

力量型的父母和孩子,脾气秉性是最为相像的。但是,他们也可能是最难以和睦相处的。力量型的孩子,通常是抗拒压力的,他们不愿意让别人对自己管束太多。越管他们,他们越要反抗。其实这也不是坏事,一个孩子能坚持自己的主见,有坚定的意志力,不迷信权威,这也是宝贵的品格。做父母的,要能给孩子留出足够的空间,不要管得太细太严格,不要太唠叨,不要总想干涉孩子的事情,当然,原则还是要坚持的,但是,原则以内的事情,力量型的父母要学会睁一眼闭一眼,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这样能有效地改善亲子关系,减少亲子冲突,和孩子关系更密切融洽。3.活泼型的孩子

能在力量型父母的高压下生存的孩子,还有一类,就是活泼型的孩子。但是这类孩子需要更多的夸奖和鼓励,如果生活中没有甜言蜜语,对他们就是太痛苦的事情,他们会对自己丧失信心。

这类孩子好动,兴趣广泛,当然也难以持久,如果没有鼓励,他们很难坚持完成什么事情,他们还讨厌枯燥的重复性的劳动,所以,如果让他们去上具有创造性的兴趣班,他们会很喜欢,但是,如果让他们每天不断地练习,比如练琴,他们常常会难以忍受。

而且,他们不会越挫越勇,往往是一败即逃,力量型的父母的高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自身的问题,反而会让他们有挫败感,不自信。可是,任何父母都有两面性,这类孩子性格中的懒散、随意,却也是成长中的大敌,需要力量型的父母来平衡和纠正。宝儿出生了,她活泼、快乐,适应性强,是个人见人爱的小精灵。可是,渐渐地,宝儿妈妈发现,自己就是宝儿姥姥的翻版,她会控制不住自己,在宝儿犯错误的时候,大吼大叫,她惩罚女儿的时候毫不手软。女儿渐渐地没有小时候优秀了……看着宝儿抹着眼泪的样子,宝儿妈妈就充满了愤怒,她不明白,为什么宝儿宁可哭泣也不愿意抓紧时间把不会的功课好好看一眼。她不理解,为什么宝儿就不能快点写完作业,磨蹭到最后,难道一切就能躲过去了吗?

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性格,在家族中,都带有遗传的特性。很多时候,是家庭教育造就了性格,同时性格也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方式,每个不同性格的妈妈会对同样的事情采用不同的办法,而不同性格的孩子,对不同方法的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样的。4.完美型的孩子

孩子性格的形成,有先天的因素,但是,后天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果只考虑后天的影响,那么完美型的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塑造的。父母的生活态度和对自己以及孩子的要求,如果让孩子感受到了比较大的压力,为了迎合父母,减轻自己的困境,他们会努力要求自己满足父母的期望。

完美型的孩子通常有高要求的父母,但是,和我交流过的完美型的孩子的父母中,没有一位认为自己是严厉的,或者给孩子施加了压力。这种状况是因为完美型的孩子通常成绩很好,不需要父母对此操心,而父母以为孩子的压力主要是集中在成绩方面,所以,他们都认为自己从来没有对孩子施加过压力,或者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但是,孩子的压力常常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父母希望孩子能更优秀更完美,而忽视了孩子都有自己的恐惧,有自己的弱项。父母总觉得孩子稍稍努力就可以突破自己的缺点,却不知道孩子为此要付出多少的努力。力量型的父母尤其会对孩子有更多的要求。文文认真仔细,成绩优异、严格自律,在课堂上,他是最守纪律、听讲最认真的孩子之一,深得老师喜爱。妈妈也非常自豪,觉得文文学习好、生活习惯好,是个让父母省心的好孩子。不过,妈妈也有烦恼的时候,妈妈总觉得他胆小怯懦,不勇敢。妈妈觉得自己已经算一个放纵孩子的妈妈了。比如,文文不愿意去上特长班,那就不去,反正他也不需要补习;他喜欢去书店,就一整天陪着他,累得头昏眼花,反正在书店也不是坏事;他喜欢坐公交,就带他从城这头一直坐到城那头的终点,再晃回来。妈妈觉得自己已经很宽松了,暑假很多同学都去了托管班,提前学下学期的内容。可文文除了暑假作业,其他一字未多写,整整玩了一个多月。妈妈从未要求他考第一。当然他考第一,妈妈还是挺高兴的。

对于妈妈来说,不要求孩子考第一,就是没有给他压力,可以陪他做很多妈妈不能理解的事情,就是不给他压力。可是,从孩子的角度看,妈妈其实是在要求自己全能,尤其是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给自己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完美型的孩子,通常聪明听话,学习成绩优秀,但是,他们不太喜欢人群,不太爱运动,不会玩。力量型的父母常常更喜欢孩子能具有领导力,希望他们能让优点更突出,缺点一点点减少,希望孩子能更优秀。力量型的父母是在从方方面面要求孩子提高进步。

如果家里有完美型的孩子,父母首先要接受孩子安静的个性,不要期望孩子能长袖善舞,在人群中如鱼得水。如果希望孩子能开朗些,就需要多为孩子提供娱乐、运动的机会,让孩子一点点提高。力量型的父母需要做出哪些改进

教育不在于强制,而在于唤醒。但是,力量型的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强势地提要求,不给孩子留有空间。从这个角度看,力量型的父母需要改正的主要有三个方面。1.留有空间少约束

力量型的父母是非常有责任感的,总是希望能尽自己所能教育好孩子,但是,这样的父母往往分不清自己和孩子之间的界限,事必躬亲,对孩子干涉太多,习惯发号施令。因此,力量型的父母要学会让权给孩子,给孩子留出自主的空间,不能事无巨细什么都管,要相信孩子比你想象中的强大。当然,实在不放心,父母可以跟进孩子做事情的进度,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孩子有什么问题,给孩子帮助和支持,而不要过于关注结果,为了结果而着急。钟颖是力量型的妈妈,她对孩子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也喜欢别人称赞自己的孩子,很为自己的孩子骄傲。但是,对孩子的错误,她没有耐心,会控制不住地发火,经常会强迫孩子做什么,如果孩子不听从,她就会不停地唠叨、批评,直到孩子顺从自己为止。比如画画,孩子一定要画绿色的太阳,钟颖就会说:不行,要画红色的。孩子不听从,钟颖就会唠唠叨叨地一直说:你见过绿色的太阳吗?画了绿色的太阳,再画绿树和绿草,色彩多单调呀。你自己去外面看一下太阳是什么颜色的。真的要画绿色的太阳呀?那随你吧,不过老师批评你的时候,你可不许后悔呀……最终孩子都会妥协。慢慢地,孩子干什么都会征求妈妈的意见,他画画一定要看妈妈的脸色,妈妈脸色不对,他就不敢继续下笔。儿子的没有主见,不自信,让妈妈很烦:你怎么这个样子,画画都要等妈妈决定,你自己不能做主吗?钟颖也知道自己的问题,也希望能控制住自己,但是,事到临头,不是所有的时候她都能理性战胜本性。

解决问题的方案可以有很多种,但是,力量型的父母通常只认可符合自己心意的那一种,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他们并不是漠视不理睬,而是会采用各种办法,希望能修正这件事情,硬的不行就来软的,软硬兼施。有些时候,他们不是有意要强迫孩子顺从自己,而是控制不住,就是觉得不顺眼,想要改正过来。于是就不停地说、催,让孩子改正,或者干脆强权上马,迫使孩子顺从。

美国动物学家米歇尔曾经说过,成功者的持重和年少者的轻狂,都是必要且难以避免的。但是,力量型的父母只希望孩子有“成功者的持重”,不愿意看到孩子“年少者的轻狂”。力量型的父母的强势会弱化孩子自己的性格,成为孩子自主成长的障碍和弱点。想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力量,就要给孩子放开手的爱。放下父母的架子,平等地对待孩子,不要支配孩子,接受孩子的思想,减少对孩子和自己一致性的要求,减少唠叨催促;多鼓励孩子,学会忽略孩子成长中的一些错误,别对孩子提太多的要求,别对孩子管得太细致太严格,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请一定要相信:孩子,是需要慢慢成长的。“有一种成长叫慢”,就是跟这样的父母说的。

不要为孩子做太多,有一个无所不能的父母,并不一定是孩子的幸运,更可能是孩子的悲哀。比如,你能为孩子搞定一切,孩子还有什么动力去努力,除了捣乱,为你的善后工作设置障碍,你觉得孩子能怎样证明自己有价值呢?什么都不需要做,孩子就可以唾手可得,孩子努力后的成功在你和你的家庭眼里,可能显得非常卑微,孩子一定不会有价值感。他所有的精力都会集中到与你对抗、让你难堪上来。看到这,你也许就明白了,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多的富二代在外面闯祸捣乱,为什么很多名人没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来。

不要太轻易满足孩子,让孩子自己去经受、去努力、去收获,比你直接给予孩子,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2.幽默是把万能药

力量型的父母常常是比较认真严肃的,一是一、二是二,正确和错误不能混为一谈,教育孩子的时候可能会用大段大段的说教。但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会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换言之,严肃的教育,效果往往不一定很好。北北的妈妈尝试过幽默带来的变化。北北是个男孩子,做事情不细致,他很反感妈妈的提醒,经常顶撞妈妈。比如,北北洗过脸,妈妈看着北北眼角还挂着眼屎,就会说:这么大的孩子了,连脸都洗不干净,眼角还挂着眼屎呢,你就打算这样去学校吗?做什么事情就不能认真点?妈妈的话还没说完,北北就很烦躁了:好了好了,别说了,烦死了。母子两人不欢而散。北北写作业写错了字,“春姑娘走来了”,北北写成“春姑娘开来了”,妈妈看到后,又会嘟囔,怎么这么不认真呀,字都写错了。北北干脆放下笔,作业都不写了……母子关系一度很紧张,后来北北妈妈改变了策略,看到北北眼角的眼屎,妈妈会说:哎呦,你打算带到学校当午餐吗?低调点好不好?看到北北写错了字,妈妈会很惊讶地问:春姑娘是开车来的吗?北北被妈妈逗笑了,会赶快重新洗脸,把错字改过来。

力量型的父母的很多主张是非常正确的,但是,由于他们态度直接,生硬干脆,往往不太容易让人接受,即便是孩子,也会对这种态度心生反感。如果能把自己的主张包上幽默的外衣,就能减少敌对性,让双方更容易沟通。

通常来说,沟通有几个大忌,比如,不能理解对方的情绪,说话太直接,口气太强硬,不照顾对方的感受,不能倾听对方说话等。力量型的父母比较容易在沟通上犯类似的错误。经常习惯高高在上地单向教育孩子,自我意识比较强,对他人的感受考虑得比较少,不肯认错,缺乏耐心。所以为了让教育有更好的效果,力量型的父母可能需要转换成让孩子容易接受的语气交流,少点指责,多点理解和幽默,用和朋友说话的态度来和孩子交流,也许孩子会更喜欢你。

我一直觉得,父母并不是因为有了孩子,就自动升职为领导者了。从心理学来说,有了孩子以后,父母和孩子需要一起成长,原生家庭中成长的一些缺憾,这时会投射到自己和孩子身上,在不断的调整和改变中,父母有机会弥补自己童年时的一些缺憾,原生家庭中的自己也会不断成长,让自己的童年重新变得完整。从这个角度来说,抚育子女,是让父母继续成长的过程。所以,我一直努力改变自己看待孩子的角度,把孩子看作朋友,用和朋友沟通的语言和孩子交流。我发现,每次我能做到这一点的时候,往往都是教育效果最好的时候,无论是孩子的表现还是态度都非常好。问题是,我常常忘了这一点,而总是以妈妈自居,于是孩子就会很反感。

把孩子看作家庭平等的一员,可能操作起来不好把握,但是,幽默的交流却是我们都可以努力做到的,力量型的父母们,尽量让亲子沟通变得轻松活泼些吧,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3.走进孩子内心里

我经常能发现,力量型的父母,在给予孩子安全感方面做得不够好。他们比较独立,在情感上要求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否则可能会有压迫感。但是,正因为如此,他们常常比较自我,不能体会到别人情绪的变化和需求,不能给予孩子渴望的爱和安抚。在孩子的成长中,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爱的承诺”,很多让父母烦恼的孩子的行为,其实都源于对父母的爱的不确定。毋庸置疑,力量型的父母爱孩子,但是,他们不一定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爱,在这方面,也许他们绕了远路。

孩子是“记仇”的,在成长中,父母对孩子的爱的表现,孩子可能常常会记不住,比如,孩子不记得父母曾亲吻过自己多少次,说过多少次“我爱你”。但是,父母做得不好的地方,对孩子忽视的地方,孩子却常常能记得。这是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们感觉受到了伤害。而力量型的父母,往往不能敏锐地体会到孩子的心情,会无意中伤害孩子。有一个成年人说,她十几岁的时候,心情不好,吃饭的时候哭了,可是妈妈居然没有注意到她一直在流眼泪,或者注意到了,却认为无关紧要,妈妈没有过问一句。十几年了,这件事她一直忘不掉,总是在提醒着她,妈妈并不爱自己。可能不是妈妈不爱孩子,而是她是个力量型的妈妈,根本没有注意到子女情绪的波动,或者见到了,还觉得孩子太娇气,不独立,让她自己哭哭就好了。但是,就是这样一点在力量型的父母看来“无关紧要”的关注,却让子女牢记了一辈子,心痛了一辈子。

父母需要倾听孩子的心声,满足孩子的心理渴望,不是给予孩子你觉得应该给他的,而是给孩子需要的温情。尤其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更需要父母的温柔体贴。这个时候,孩子不太愿意交流,尤其是在沟通不畅的家庭,孩子更会对父母封闭自己的心灵。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不渴望与父母沟通,他们会在很多事情上感到无助,希望有人能帮助自己。但是力量型的父母往往不能承担起这份重任,他们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不知道孩子是否有苦恼,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

虽然我也常常说自己就是虎妈,有力量型的性格特点,但是,我却能感受到孩子的情感变化,不管这个孩子是我自己的孩子,还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我甚至没见过一面的孩子,只是凭他们父母的描述,我都能感知这个孩子的内心。我仔细想我的变化,在接触过很多家长和孩子之前,我似乎也是对别人的情绪变化不敏锐,也常常不知道自己得罪了人,但是,当我开始关注孩子和家长的时候,我似乎就能理解他们了。这么说来,只要多关注,投入情感,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就能感受到对方的情感变化了。那么,力量型的父母还是要把注意力多放在孩子的心灵需求上,让自己和孩子更贴心。4.拥抱亲吻别吝啬

力量型的人不太喜欢肢体接触,听过很多妈妈说,她们不喜欢孩子和自己腻歪。有一个妈妈甚至把自己和孩子的亲昵时间量化,当作任务来完成。她说:“不是说三岁前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吗,我给了,尽量给到6岁,6岁以后,她要再缠着我,我就板起脸来,告诉她,一分钟,只有一分钟。孩子很配合,她知道我现在没时间,赶快亲一下我的脸就走开了。平时,我尽量利用坐在车里的时间搂着她,亲她。”我很奇怪,问为什么是坐在车里的时间亲孩子?妈妈说,反正这个时候我也没事情做嘛,闲着也是闲着,就充分利用这个时间亲子交流了。

确实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和别人有肢体接触,尤其力量型的父母不喜欢和孩子有过多的亲昵表示,这不表示他们不爱孩子,他们的爱很深沉,是隐藏在行动中的。但是,很多孩子感情比较细腻,他们喜欢腻在父母身边,并且很享受父母的爱抚,从他们的角度来说,什么是爱?爱就是父母的亲吻和爱抚!我观察到一个细节,很多妈妈在向我诉说自己和父母的感情冷漠的时候,她们都会说:妈妈碰我一下,我都要赶快躲开,很不习惯;我甚至不愿意和妈妈在一张床上睡觉;我从来没有拉过妈妈的手,不能想象。这些细节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亲昵的举动在很多人心里,都代表爱!但是,有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妈妈无奈地说:她拒绝和我亲热呀。问题在于,并不是在你需要的时候,孩子都能接受你的亲密,她可能从没感受过这种温情,到一定年龄,她就不再习惯和你密切接触了。这有点像储蓄,孩子童年的时候,需要持续地向里面投入,只有这样,在需要的时候,才能提取。

尤其对感性的孩子,他们感受爱的方式主要来自父母的行为。为了一个持续良好的亲子关系,千万不要吝啬你的亲吻和爱抚,不要厌烦孩子的腻歪。

心理学家荣格说:“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作为老师要学习太阳,只是发出光和热,每个人接收阳光的反应有不同,有人觉得刺眼,有人觉得温暖,有人甚至躲开阳光。种子破土发芽前没有任何的迹象,那是因为没到那个时间点。永远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第2章 活泼型的父母没原则

活泼型的父母很受孩子的欢迎,他们能制造欢乐气氛,喜欢和孩子玩,没有太多的要求,还能为孩子带来很多惊喜。活泼型的父母有很多朋友,能把业余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让孩子非常快乐。他们风趣幽默,能逗孩子开心,还能讲笑话,能唱歌跳舞,孩子们会很崇拜这样的父母,觉得他们无所不能。

但是,如果要他们很负责任地长时间陪孩子做一件事情,他们常常没有耐心坚持下来,最后虎头蛇尾。他们麻利,不过不够认真细致。做事情没有条理性,乱七八糟,马马虎虎。他们和所有的父母一样,都是有优点也有缺点的。具体行为表现1.低标准,没要求

活泼型的父母对自己和孩子的要求都不高,会纵容孩子,管教孩子比较松散。有一个活泼型的爸爸,他不习惯很严肃地约束孩子,不管做什么都随孩子的心意,孩子想怎样就怎样。做他的孩子应该是很幸福的,没有太多的限制,做什么爸爸都觉得还不错,挺好的。孩子淘气的时候,爸爸会自我安慰: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好了。这个几乎毫无约束的孩子比较淘气,经常会捣乱。有几次,我看到其他孩子找爸爸告状,说孩子欺负人了,爸爸只是安抚孩子们说:等回去我揍他。当然,他是不会揍孩子的。他不是严肃的父亲,对待孩子的错误和成长,都不够严肃。别的孩子都上兴趣班了,他问儿子:你想去吗?孩子说,不去。于是,他就广而告之:我儿子自己不想参加兴趣班,我尊重他的选择。每次孩子不愿意写作业,这个活泼型的爸爸都无可奈何,他希望在孩子考试前能帮孩子复习功课,可是折腾了半天,才写了两个字,孩子就叫太累了,于是,爸爸偃旗息鼓,到此结束。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说,全年级的平均成绩是96分,低于96分的孩子,其实就是不及格,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成绩。看着孩子七八十分的成绩单,爸爸对老师很不以为然,他说老师太不专业:孩子的成绩应该是呈正态分布状态,怎么可能所有的孩子都考99分、100分?他说:小男孩从小追求高成绩的,长大后往往都不出色。我们家孩子不做领跑者,要做最后的胜利者。

活泼型的父母对孩子有很大的宽容度,不会吝啬对孩子的夸奖,对孩子很有信心,但是如果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不如自己的预期,他们也会很着急,非常失望,觉得自己毫无办法,就只能这样了。他们有耐心陪着孩子快乐成长,陪着孩子玩耍,但是,没有耐心和孩子一起面对困难。

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有这样一段话,符合活泼型的家长处理问题的特点,也能解释活泼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家庭问题让她头昏脑胀,她只想尽快脱身,尽快缩短自己与问题接触的时间,而不愿花时间来应对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不愿冷静地分析问题。虽然解决问题能给她带来满足感,而她根本不想去推迟这种满足感,哪怕是一两分钟也不行,最终她没有从问题中积累起任何有效的经验,家庭便因此长期陷入了混乱。

其实,说活泼型的父母处理不好孩子的问题,可能有点太夸大了。但是,他们确实标准很低,对孩子要求比较少,自己也没耐心持续地投入和付出。2.孩子游戏好玩伴

活泼型的父母是好父母,不过他们面对烦琐的生活没有耐心,长久去做一件枯燥的事情对他们来说是很难完成的任务。因此,如果要让他们长时间地担负起孩子成长的责任,做一些枯燥乏味的工作,只是为了孩子微弱的进步,他们通常会望而却步。简单说,由于不愿意面对麻烦,他们会找借口逃避孩子成长的责任。琳琳和爸爸接触的机会很少,爸爸太忙了,几乎没有什么时间留给她,偶尔爸爸在家能看到她,也会逗逗她,烦了,就让妈妈把她带走。琳琳从小胆子小,不自信,妈妈说,是因为她一直没有建立起安全感。琳琳和爸爸没太多的感情,不管爸爸出差几天,琳琳从来都不问一句。爸爸打电话回家,奶奶和妈妈都在忙,让琳琳接电话,琳琳看到是爸爸的电话号码,连碰都不碰,直接叫:爸爸来电话了,你们快点接呀。妈妈和奶奶就奇怪:那是你的爸爸呀,你怎么不接电话,琳琳说,又不是找我的。妈妈对这种趋势很担忧,她知道在女孩子的成长中,如果爸爸缺席,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于是,她要求爸爸多和孩子接触。偶尔爸爸回家早,吃过饭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希望创造机会让爸爸和孩子多接触,可是不管怎么叫,爸爸都不动,叫烦了,爸爸就说:自己去玩,爸爸太累了,要休息一下。他从来都不接送孩子上学,几乎没有陪孩子出去玩过,孩子上兴趣班,永远都只能见到妈妈的身影,他甚至都不知道孩子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都在干些什么。

活泼型的父母,更需要有自己放松减压的空间,如果孩子的成长有烦恼,和父母的自由发生冲突,他们很可能会想办法躲避麻烦,以减少自己的烦恼。换句话说,他们很可能会为了增加自己的乐趣,而忽视孩子成长中需要他们承担的责任。3.宽松愉悦没压力

活泼型的父母,兴趣广泛,朋友众多,不喜欢待在家里,喜欢家庭以外的广阔世界。出去玩的吸引力,远远大于照顾孩子等琐事的家庭生活。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照顾孩子,而是在有办法、能推脱的情况下,他们更喜欢选择家庭以外的生活。小钱和其他妈妈一起交流的时候,看起来很有经验的样子,一套一套的,让很多妈妈佩服。可是,其实,她并不负责孩子的教育,她没有耐心,孩子犯了错误,她就会生气,大人叫,孩子哭,家里好不热闹。爸爸心疼孩子,于是接手孩子的教育,妈妈顺理成章地退居二线了,但是,这并不妨碍她成为孩子教育问题的发言人。她会把爸爸的工作总结提炼,爸爸常常说“她说的比做的好得多”。孩子学钢琴,朋友聚会的时候,只要有条件,她都会让孩子演奏一曲,朋友们的称赞让她非常幸福。和所有的琴童一样,孩子学琴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孩子总是有反复。孩子断断续续地弹了一年多,这一年的陪伴和接送,让她叫苦不迭,她希望周末的时间让孩子完全放松地玩,孩子要上课就打乱了她的计划,她不好安排时间,正好孩子也不爱弹,于是她决定停止学琴。可是,她还是希望孩子能有技能,于是,她又送孩子去学画画,坚持了半年后偃旗息鼓。她说,孩子真不是这块料,何苦逼她学呢,她痛苦我也痛苦。我现在就是给孩子提供多方面接触的机会,让她自己选择到底喜欢什么。

我们觉得家庭教育很难,那是因为孩子的成长有太多的细节需要家长去把握和操心,尽管孩子的成长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快乐,但是这其中的琐碎和艰辛,也是我们没办法逃避的,对活泼型的父母来说,这些尤其令人苦恼。可是,成长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孩子需要父母引导和付出,过于放纵有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推卸父母的责任。4.孩子优点欣赏者

活泼型的父母和善,希望孩子能幸福快乐,这同时也意味着,他们没有原则,没有父母的威严。他们不愿意对孩子要求严格,或者说,个性如此,让他们严肃不起来,做不来权威的父母,他们更愿意给孩子民主和自由。

让他们一板一眼地要求孩子按规矩行事,对他们是极大的挑战,他们能理解孩子:大人都不能遵守规则,何况孩子呢,所以,活泼型的家庭是规矩最少的家庭,当然,相比温和型的父母,活泼型的父母还要好一些,温和型的父母根本就是没有设立规矩。由于没有原则,对孩子很有信心,他们喜欢夸奖孩子,喜欢胡乱表扬孩子。

孩子天生会报喜,喜欢把好消息报告给爸爸妈妈,活泼型的父母会非常高兴,他们喜欢听好消息,这能带给他们好心情,感觉生活很有希望。他们愿意把这样的好心情传递给孩子,所以,他们能更多地看到孩子的优点。他们喜欢用夸奖把孩子的点滴进步都告诉孩子,有时候甚至是用夸张的口气把一个微小的优点,放大到无限大,然后给孩子传递一个正面的信息,让孩子和自己都非常高兴,最后,他们会认为自己说的就是真的,孩子真的就是这么好。

孩子的一点进步都会让他们高兴,同样,孩子的不足也会影响他们的情绪,一旦发现孩子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他们会非常沮丧,丧失信心。萧萧的妈妈坚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她愿意让孩子在正面信息中,自信地成长。不管萧萧把事情完成得怎样,妈妈都愿意给她最热情的赞美和夸奖。为了显示萧萧的聪明,妈妈会在下棋的时候,故意让萧萧赢;为了告诉萧萧,妈妈是多么爱她,哪怕她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妈妈都会保持微笑说,你做得真好,比我预想的还要好。然而萧萧渐渐变得不自信了,她不能主动去交朋友,不愿意上台展示自己。妈妈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给了孩子这么多的爱和赞美,孩子依然会不自信。

活泼型的父母,喜欢听到别人的夸奖,也乐于夸奖别人,夸奖孩子能让父母找到信心。可是,好孩子不是夸出来的,过分的夸奖会混淆孩子的自我判断,干扰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所以一味的夸奖并不能夸出一个好孩子,做什么事都需要适度。

活泼型的父母常常不为孩子建立规矩,他们能给孩子最大的自由,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却不知道应该怎样解决。妞妞喜欢在沙发上蹦,爸爸觉得这样很危险,孩子会摔下来,妈妈觉得无所谓,既然孩子喜欢这样玩,那就玩呗,跳沙发有啥不好?于是孩子一直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爸爸阻止,孩子不听,继续跳。爸爸生气了,说:再跳我就打你。孩子无视爸爸的警告,继续跳。爸爸顺手抓过衣架就打孩子,直到孩子妥协为止。妈妈暴跳如雷,责备爸爸用武力解决问题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更大。事件从孩子能不能跳沙发,演变成夫妻争吵。妞妞爸爸太强势了,没有使用合适的办法。可是对孩子来说,如果不能跳沙发是规矩,就要遵守。其实妈妈和爸爸的分歧不是武力问题,而是规矩是否应该建立。我觉得这时,妈妈同意爸爸的观点,觉得在沙发上跳来跳去很危险,就要明确告诉孩子不能再跳了。但是妈妈却忽略规矩的建立,放任孩子,转而指责爸爸。

由于传承的中断,现在的中国家庭有明确规矩的并不太多,首先从父母的角度来说,不知道应该为孩子建立哪些规矩,另外,规矩的遵守也需要父母有坚定的意志力,这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做到。当然,规矩建立的过程中会有痛苦,孩子会不断地试探父母的底线,这也让活泼型的父母难以忍受,他们希望能用最快的方法来解决麻烦,不忍心听孩子哭闹。所以,活泼型的父母通常对孩子难以坚持原则。5.暴风骤雨波动大

活泼型的父母本身情绪起伏比较大,他们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不够强,一个坏消息就能让他们一整天没有好心情,当然,一个好消息也能让他们的沮丧烟消云散,这种情绪的大起大落在和孩子接触的过程中也会得以体现。他们高兴的时候,搂着孩子亲,非常喜欢,不高兴的时候大吼大叫,非常愤怒。其实很多时候,惹他们不高兴的事情,完全不是出于孩子的本意,可能就是孩子无心的一个举动,让活泼型的父母很冲动地发怒了。他们批评孩子的时候,也不会细细思量,想到了就说,说出来就把这件事放在一边,不会把这件事当作孩子学习的机会,帮助孩子分析提高。

活泼型的父母打孩子的比较少,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他们最大的武器就是大叫,发泄自己的愤怒,不过孩子也学会了大叫,父母的声音不一定能比孩子的大,这个时候,这个利器就失效了。然后呢,下一个用什么样的办法呢?活泼型的父母会学习,希望能有一个万能的利器,不过这些方法他们都会加以改动,以便自己使用更顺手方便。比如,惩罚孩子在厕所面壁思过,孩子会哭闹,不愿意进去。不进去怎么行,必须要进去,不过别害怕,妈妈也会跟进去的,坐在马桶上陪孩子一起反思。渐渐地,孩子觉得在厕所面壁思过也不是啥难受的事,犯错误以后,会在厕所门口探头探脑地问:进去不,这回待几分钟呀?活泼型的父母觉得这个办法不好用,再选择其他的办法。有一个妈妈,孩子特别磨蹭,对学习毫无兴趣,寒假里,有一天早晨,妈妈突然发现假期过去一多半了,孩子的作业还没开始做。妈妈下决心要让孩子养成好习惯,为开学做准备。于是早早地,妈妈就把孩子揪起来,一起去跑步。妈妈做了详细的计划,跑步回来后要有规律的作息,让孩子开始学习写作业。第一天孩子很兴奋,跑步进展顺利,妈妈非常高兴,对孩子进行了热烈的称赞。写作业的时候,孩子躲进房间里,只在吃饭的时候露个面,一整天的工夫,妈妈都很高兴,觉得孩子很懂事。晚上,妈妈问孩子作业写得怎么样了?孩子哼哼哈哈地答应着,妈妈顺手扯过孩子的作业本,定睛一看,顿时气得暴跳如雷。作业本上,只有13个字,从早晨8点到晚上7点,11个小时,写了13个字。妈妈的愤怒如潮水般涌上来。妈妈苦恼极了,这样一个不听话、没有自控力的孩子,她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活泼型的家长在很多方面需要克制自己,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其中一个就是脾气方面,减少冲动,做事要有计划,能坚持,这样才能谈及培养孩子的好习惯。6.孩子交友的捣乱者

活泼型的父母,从来不惧怕人群,不怕和各种人交往。但是,做父母的常常不能理解和他们性格不同的孩子,他们以为自己的孩子也应该是活泼的,善于社交的;活泼型的父母还喜欢热闹,他们待人热情,对所有的人都热情似火,对孩子的朋友更是如此。可是,孩子的性格是不一样的,在孩子童年的时候,如果是由活泼型的父母亲自抚养,一般孩子不会有交友的问题,孩子也会活泼开朗。但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影响因素很多,不是活泼型的父母必定能有活泼型的孩子,如果遇到容易退缩的孩子,融入人群慢,这会让父母很着急,不知所措。于是他们会主动出击,自己出面替孩子交朋友,但是,这样往往会让不善于交际的孩子更容易退缩,更不自信。

活泼型的父母有的时候会掌握不好分寸,让孩子尴尬。比如,有一个内向的孩子,妈妈为了帮助他交友,到处给他定娃娃亲,妈妈觉得这样很好玩,而且也为孩子们一起玩耍创造了条件。于是,她经常告诉孩子:下午和你媳妇一起吃饭,晚上我们去你媳妇家玩,周末和你媳妇去爬山……如果孩子接到某个女同学的电话,妈妈就会问:是不是看上你了?某个女同学的妈妈夸奖孩子,妈妈就会说:她是在和我联络感情呢,一定是对我们儿子有好感……这个孩子是个内向严谨的孩子,他觉得自己的妈妈太不靠谱了,他甚至都不好意思把妈妈介绍给自己的同学们。

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不太善于和陌生人打交道,活泼型的父母自己做得多,但是同时,他们并没有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去做,他们没有给孩子实践的机会,所以,孩子会渐渐对父母产生依赖,依赖父母去替自己交际,这会让这些孩子更不自信。彤彤的妈妈是个热情开朗的人,她朋友众多,从来没有遇到别人不喜欢自己的问题,因此当彤彤有了困惑的时候,她并不知道应该怎样帮助彤彤。彤彤不爱说话,有时候同学欺负她,她也只能忍气吞声。彤彤上学后,妈妈发现彤彤的笔常常丢,昨天刚削的铅笔,第二天回家就不见了,被替换成了铅笔头,妈妈问怎么了,彤彤很委屈,同学们每次见到她带好铅笔,都抢走了,她不同意也不行,同学们根本就不听她的。彤彤什么都丢,开学初,妈妈买了一盒橡皮,一共24块,一个星期后,盒子里空空如也。有一次,妈妈给彤彤买了漂亮的自动铅笔,同学很喜欢,彤彤舍不得给,同学就把笔扔在地上踩碎了,彤彤回家大哭。妈妈说,怎么办呢,又不能教孩子奋起反击,只能安慰孩子。为了让彤彤不再伤心,妈妈决定以后买更多的铅笔橡皮,坏了就坏了呗。至于彤彤最喜欢的自动铅笔,妈妈买了两个,让她送给踩铅笔的那个同学,以后这个孩子就不会再找彤彤的麻烦了。

可是,我相信,在很长一段时间,人际关系都会是彤彤要面对的难题。因为她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不知道怎样回应别人的攻击和不友好。而妈妈也在这方面没有给予她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妈妈教她回避这个问题。可是,她想回避就能回避得了吗?活泼型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1.放纵的教育者

我一直觉得活泼型的孩子取得好成绩很容易,但是,后来我发现,在正常的学习状况下,活泼型的孩子的成绩居然处于落后状态。也就是说,成绩处于后几名的孩子中,活泼型的孩子占了多数。

当然,并不是所有活泼型的孩子成绩都差,只有父母和孩子的组合是活泼型+活泼型的时候,孩子成绩稍差的可能性才会更大。皮皮从上学开始,成绩就一直很稳定,永远都是最后一名。他的父母认为孩子的年龄比其他孩子要小,发育不成熟,所以成绩不好情有可原。再说,现在的成绩算啥呀,男孩子都是后劲足。你没听说吗:以后班级前五名的孩子都得给后五名的孩子打工。豆豆乐观善良,唯一的缺点就是成绩不太好,她父母也很发愁,可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小圈和豆豆一样,只有学习成绩让父母发愁,每次老师要约谈家长只有一个话题,就是孩子的学习,老师告诉孩子:你一定要去上补习班,要不然以后就跟不上了。于是一直主张让孩子快乐学习的妈妈,只好按老师的要求报了数学补习班、英语补习班、语文补习班。妈妈说,把他交给老师,让老师教,我是没办法了。

根据我的调查,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其实主要取决于学习的能力、家长的态度和家庭的个性。

①学习的能力

由于幼儿园小学化等诸多原因,让家长更多地把关注点集中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孩子上学的本质,那就是要锻炼我们孩子学习的能力。包括思维的清晰、有条理性、合适的方法以及抓住重点的能力。生活和学习是相通的,现在我们的孩子除了玩耍和学习,没有太多的机会参与生活,如果孩子学做家务,在整理收纳的过程中,这些能力也会得以训练和提高。

如果父母有条理、逻辑性强,孩子也能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学习能力。可是,活泼型的父母在这些方面是欠缺的,所以活泼型的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除了专注力不够,还有一个,就是学习时思路不明晰,给他们提高效率造成了障碍。

所以,对于这样的孩子,要想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②家长的态度

日本有一本书叫《阶层是会遗传的》,里面用了大量的数据和表格来探索孩子的成长中,是什么造就或阻碍了孩子的发展。其中有一节讲父母的态度和期望会影响孩子最终的命运。换句话说,对孩子期望越高,就会为孩子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帮助”。总之,期望高的家长,愿意为孩子的成长和学习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孩子最终也会发展得更好一些。

比如前面讲的皮皮的父母,对孩子没有要求,孩子总是排在最后一名,这样最大的问题在于,当孩子已经习惯了自己的地位和状况以后,他对自己也没有要求,失去上进心和信心,那时,父母费再多的努力,都不一定有效果。

其实,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己能更出色。但是,每个孩子都会遇到困难,在困难面前,他们都会退缩逃避。如果过不去这个坎,孩子渐渐就失去斗志,渐渐落后了。但是,如果父母能帮助孩子过了这个坎,孩子会越来越有信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相当多的活泼型的父母,对孩子没有太高的要求,容易替孩子寻找理由,为孩子辩解。但是,当着孩子的面,不能抨击他正在学习生活的环境,不能批评他的老师。否则,孩子会对他学习生活的环境产生抗拒,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③家庭的个性

所谓家庭的个性,无非就是家长的榜样作用:家长是否能坚持面对困难,是否能具有推动力,能成为孩子强大的后盾等。如果家长自己都做不到的,要求孩子去做到,真的不太现实。

之所以父母和孩子是活泼型+活泼型的组合的情况下,孩子的成绩不好,主要原因也在于:父母在榜样、理念、帮助、能力训练等各方面都做得不够好,不能帮助孩子扬长避短,提升孩子的短板。

所以,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不好,其实说到底和家长以及家庭教育的理念密切相关。现在做父母不容易,因为我们要为了孩子不断修炼自己。不过我想,为了我们孩子能更优秀,我们付出的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当然,影响孩子学习状态和成绩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只针对性格做分析,而没有提及其他造成的孩子学习状态的原因。2.随性的引导者

孩子的成长,都有自己的时间表,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天性,给孩子自由成长的时间。但是这并不是说对孩子就可以完全放任不管。而活泼型的家长,往往在孩子的成长中,比较随心所欲,没有长远的打算,没有整体的计划。小方活泼漂亮,爱热闹,每天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但是,一提起儿子,她就头疼,儿子是个好孩子,懂事、听话,就是成绩不好,让她挺发愁。几乎每次考试,儿子都垫底,这种状况持续了好几年。小方也不是没想过办法,她把儿子送到辅导班,可是效果不明显,儿子也不乐意去了。小方也不是不想管儿子,可是,一天两天还可以,时间长了,小方就觉得压抑、烦闷,坚持不下去了。很多次,小方告诉儿子:你自己好好写作业,我出去办点事,回家来检查你作业。然后小方就出了家门。回家后,她也仅仅就是问问儿子:作业写完没。作业是否写完,成了小方检验儿子的唯一标准。小方的儿子越来越不自信了,一提起成绩就先矮了一截,小方也很苦闷,自己这么阳光可爱的儿子怎么就是学习不好呢。后来,小方就把孩子送到了远在另一个城市的国际学校。此后,儿子远在千里之外,小方又开始了快乐潇洒的生活,每次提起儿子,她都一脸轻松自豪地说:在国际学校呢,国际学校!似乎国际学校是万能的灵药,解决了孩子成长中所有的问题。

这些年,我遇到小方这样的家长越来越多了。当家长面对困难无力解决的时候,就会想到要换一个环境,似乎这样就能让困难消失无踪。但是,我很想和家长分享的一句话是:孩子的问题,不会随着地域和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你自己不愿意面对这些困难,而寄希望别人能帮助你教育孩子,很多时候这种希望,是奢望。3.放任孩子没要求

活泼型的家长和温和型的家长,能更多地欣赏孩子的优点,给孩子留出的自由空间很大,但是,规则和要求,是孩子成长中必需的,孩子也需要约束和引导。对孩子没有目标和要求,就是放弃了对孩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