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九种体质实用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08:52:28

点击下载

作者:李国坤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九种体质实用手册

中医九种体质实用手册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中医九种体质实用手册作者:李国坤排版:吱吱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6-01ISBN:9787122276568本书由悦读名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上篇中医体质学总论第一章概论希波克拉底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在医学起源时期就出现了对体质的认识。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公元前377年)在其所著的《论人的本性》一书中提出“体液说”,认为人体有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它们的组合构成了人体的“特质”。中医对体质的论述始于《黄帝内经》,书中对体质的形成、体质的特征与分型以及体质与疾病发生、发展、预后及治疗的关系等均有论述。

中医体质学理论体系是在历代医家有关体质理论与临床应用经验和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提炼,逐渐成型并完善。20世纪70年代始,王琦与盛增秀等明确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并于1982年出版了第一部专著—《中医体质学说》,奠定了现代中医体质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随着医学研究从以“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体质学说”得到了普遍重视。第一节 中医体质研究的意义一、创新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一)发展中医病因理论

传统的中医病因理论以六淫、七情学说为主。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体质强弱及心理素质等机体反应性与疾病的发生有关,而七情失调、外感六淫是否发病,首先取决于机体的耐受性,即体质状态。

体质不同,直接影响人的气质、性格,影响人体的七情表现和接受刺激时的反应方式,关系着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等。重视遗传与环境等影响体质的相关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为中医病因学的深入和发展提供了依据。因此,中医体质学的研究,对发展中医病因理论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拓展中医藏象理论

传统的中医藏象理论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基本理论框架。这一理论体系并不包括形体、心理等内容。体质是包含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形体、心理等各种生理现象的统一体,中医体质学通过对体质特征、体质差异的研究,将拓展传统中医藏象理论的内涵。(三)深化对证候的认识

体质因素在许多情况下决定着机体对某些疾病的易罹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证的背后常体现着个体的体质特点。证主要是在明显的、特定的、相对而言比较急剧的致病因子作用于体质以后形成的临床类型。但在一定情况下,某些证候与体质状态并不一致,因为“证”是病变过程中的阶段性反应,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可表现出不同的证候特点,当某些疾病超越体质制约的程度,则又可反过来影响体质的改变。体质是在遗传基础上,在潜在的环境因素的缓慢作用下,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渐进形成的个体特殊性。因而,中医体质学研究将深化对证候的认识。二、发展中医临床医学体系(一)体现个体化诊疗思想

辨体论治是指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在确定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体质的差异对疾病的产生、发展、预后及治疗方案的影响。亦即体质的差异应体现在方剂、药物的选择与剂量上,实施个性化治疗。在临床对疾病的诊治活动中,对疾病的防治措施和治疗手段应建立在对体质辨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个体的体质特征,并针对其体质特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疾病发生时,处方用药不仅要考虑对症治疗,消除疾病的临床症状,还应辨明体质,求其“本”,辨体质论治,改善体质。否则,即使疾病的临床症状已消除,但偏颇体质存在,仍会成为再次发病的基础,或者临床急性症状已被控制,但有些慢性症状仍持续存在。

由于体质差异,不同个体、民族、地域的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不一,因而用药剂量有差异,药效也有不同。中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等问题也与体质差异有关。因此,研究不同体质类型的用药特点、饮食宜忌、养生保健,将充分体现中医重视个体化诊疗的思想。(二)对中医诊疗体系的创新

依据新的医学实践进行学术创新,是中医持续发展的源泉和需要。“辨证论治”作为中医诊疗的主要方法,近几十年来在国内得到广泛运用与推广,但面对临床上遇到的种种困惑,人们开始重新反思目前较为单一的诊疗格局。既要发挥中医辨证、辨病论治的优势,更应从疾病的本质、患者的体质特征去寻找发病规律、病变特点,注意辨体用方、辨体用药及其宜忌,使治疗更具有全面性,并为创新中药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对辨体论治的运用规律进行科学、系统、深入的探讨,可以带动整个中医诊疗体系的创新。(三)凸显对体质相关性疾病的辨治优势

辨体质论治方法对与体质因素具有明显相关性的疾病诊治具有优势与特色,如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心身疾病等。某些特殊体质类型是相关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如痰湿质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等疾病均有相关性,改善体质能够获得明显疗效。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治,中医体质学理论突破传统的避免过敏原和抑制过敏状态方法,从改善过敏体质这一根本问题着手,有可能引发治疗的重大变革。对遗传相关疾病,从中医体质学角度进行诊治,有助于完善与丰富中医诊疗思路。目前体质学应充分利用中医理论的优势,重点放在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上,找到真正的发病原因,从调整体质入手,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拓展中医临床新的发展空间,并以此全面带动中医临床学科发展。三、丰富中医预防医学理论(一)实现个体预防思想

中医体质学蕴含丰富的预防医学内容,提倡科学、积极主动的预防思想,主张和重视对个体体质状态的辨析,体现辨体预防学术思想特色和个体预防的优势。通过对体质状态的分析,调整人体所处的偏颇状态,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减轻病变程度,治病求本,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促使疾病向好的愈后发展。

在中医体质学中,对偏颇体质的调理可采用多种方式,如食疗、方药、运动等养生保健方法。预防医学是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领域,而体质与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通过改善体质可以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所以,中医体质学的发展对个体预防具有指导作用。(二)突出对疑难病的预防

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中国人中非感染性疾病、慢性病、多因素疾病、心身疾病等越来越多,中国人的疾病谱也随之改变。对这类疾病的预防重于治疗,一旦疾病形成,如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等,只能从症状上缓解、控制,很难治愈。重视根据自身体质进行预防,通过改善体质、调整功能状态,是预防疾病发生的最佳方法。(三)开展亚健康状态的调整

亚健康是医学研究的新领域。中医体质学的发展,为病前状态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通过体质的调整、优化,可干预亚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阻碍病势的发展。针对各种体质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纠正某些不良的倾向性,改善和扭转这种偏颇体质,减少此类易发疾病的倾向,从而预防疾病。偏颇体质之人,体内阴阳气血失调,但尚未发展成疾病,处于病与未病之间。在亚健康状态下,根据各种体质类型进行辨体防治,针对体质特征选择用药,本着“急则治其症,缓则治其体”的原则,或两者兼顾,则可获得准确、全面和有效的治疗。四、促进中医学与多学科的交融

基因组研究的巨大成就,神经信息学的迅速兴起,复杂科学、非线性理念的不断渗透等,多学科交融正揭示着对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方位理解。而中医体质学的发展为中医学和多学科交融、与其他医学的对话、和新兴科学的接轨创造了条件。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为中医体质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它与基因组等现代科技前沿领域有很好的结合点,有利于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从分子水平有助阐明中医体质的物质基础和中医药改善体质的科学内涵。中医体质与中药指纹谱的研究被认为是中医领域中最有希望与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两个重要方面,有望成为中医现代化研究的突破口。中医体质学属于生命科学范畴,对生命现象、体质差异规律进行深入揭示与探讨,将促进中医学与多学科的交融。五、实现中医学与其他医学的对话

人体存在不同体质类型,这一点已得到中西医、国内外学者的公认。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传统医学,如日本、韩国的传统医学也高度重视体质医学。韩国的四象医学实际上是以体质分类为基础,创立药物归象、按“象”用药的独特用药方式。日本汉方医学有专门的体质研究机构和医学杂志,体质研究日趋活跃。西方医学很早就有体质分类的概念,现代生理病理也重视体质因素。我国的民族医学如藏医、维医等也蕴含体质学思想。如藏医学认为人体体质由七大要素组成,并将体质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隆”“赤巴”“培根”,以此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因此,中医学在辨体质方面与少数民族医学和国际医学的交流有着较为广泛的基础,便于相互间的对接与沟通,使中医学形成更加开放的体系。第二节 中医体质学理论体系的架构

人的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现象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在对人体体质的认识与研究方面蕴含丰富的科学内涵。《黄帝内经》为中医体质理论的源头,《伤寒杂病论》为中医体质理论临床应用的初步开创,此后的历代医家为中医体质理论的延伸与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黄帝内经》体质理论偏重于“气质”方面的阐述,不便于临床应用,历代著名医家虽有相关应用方面的论述,亦未形成理论体系。

王琦教授在体质研究之初就认识到,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的架构是中医体质学的构建基础。中医体质学作为理性思维的学说,其理论体系必须具有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三方面的特征,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一、基本概念

中医体质学对“体质”的定义是: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

个体体质的不同,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性上的某些差异性,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所以,对体质的研究有助于分析疾病的发生和演变,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中医体质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体质特征、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分析疾病反应状态、病变性质及发展趋向,阐述人体体质与健康、疾病的相关性,指导疾病预防、治疗以及养生康复的学科,是一门传统方法和现代科学方法相结合的交叉性、应用性学科。二、基本规律

理论架构方面,中医体质学从中医学角度研究了人的体质生理、体质成因、体质构成、体质分类、体质演变规律,以及体质与发病、辨证、治疗的关系,开展了中医体质理论临床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探索了不同个体体质的形成机制和不同体质个体差异等规律,研究了体质与疾病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体质类型的发病倾向与患病后疾病演变规律等,取得了不少新的认识。三、基本原理

经过近40年的深入研究,中医体质学总结出“生命过程论”“形神构成论”“环境制约论”“禀赋遗传论”四个基本原理,奠定了中医体质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又相继提出“体质可分论”“体病相关论”“体质可调论”等观点,作为体质研究的总路线和总纲领。第二章理论渊源

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在对人体体质的认识与研究方面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一、先秦至西汉时期——中医体质理论形成的源头

此期问世的《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蕴含了大量关于中医体质的内容,最早对人类个体及群体的体质特征、体质差异、体质形成、体质变化、体质类型、体质与疾病的易感性、体质在诊断中的意义、体质对遣方用药的影响、体质与养生、体质与疾病预防等理论要素进行了论述,成为中医体质理论形成的源头。二、东汉时期——中医体质思想临床应用的开端

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问世。作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医临床著作,体现了体质与发病、体质与病机、体质与诊治等方面的思想,使《黄帝内经》时期相关的中医体质思想开始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初步应用。三、三国至两宋时期——中医体质思想的进一步积累

王叔和

这一时期,许多著名医家为中医体质思想继《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之后的进一步积累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后世中医体质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应用奠定了进一步的基础。

汉末至晋初著名的医家和医书编纂家王叔和,总结了汉以前有关脉学的成就,编著成现存我国最早的脉学专书《脉经》。书中关于不同体质脉象的表述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庞安时

隋代著名医家巢元方奉诏主持编撰了《诸病源候论》五十卷,该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总结疾病病因、病理、证候的专著。其中,关于病源、证候与体质的相关性问题有明确的阐述。

巢元方认识到,人无论男女年龄,皆有耐漆、不耐漆(过敏)者,这是由先天禀赋的差异所造成的。这一认识丰富了中医体质病因理论。

庞安时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医家,其代表作是《伤寒总病论》。该书继承了《黄帝内经》的理论,认为某些疾病的发生与个体禀赋或遗传体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昝殷

唐代的《颅囟经》是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书中提出了婴幼儿体质属“纯阳”的观点。

钱乙生活于北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中医儿科大家。在他看来,小儿体质的特点包括: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脾脏多弱,并确立“实脾”“调中”为治疗小儿脾胃病的根本大法。

唐末人昝殷所著《经效产宝》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他认为,妇女生产之后,因其气血骤去,因而体质状态与产前迥然不同,多表现为“产后多虚”的体质特点,治疗产后病应重视调理气血,补益脾肾。

北宋著名医家陈直所著《养老奉亲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老年养生学专著。他在《养老奉亲书•下籍•形证脉候第二》中,提出了“虚阳”体质的理论。这是陈直表述的老年人中的一种特殊体质类型,可称为长寿体质类型。

孙思邈是隋唐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和养生学家,其代表作是《备急千金要方》(简称为《千金方》)和《千金翼方》。这两部著作是继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后,对中医学的又一次总结,被誉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孙思邈非常重视维护体质、养生防病、延缓衰老之道。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列有“养性”“养老”“食治”等篇。他在体质与养生问题上积累了许多独到而又切实可行的认识和经验,重视养性与体质、饮食与体质的关系。

王焘

唐代著名医家王焘在其著作《外台秘要》中,主张医家在临证时重视方药用量与病人体质的关系。四、金元时期——中医体质思想的不断丰富

金元时期,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金元医家的理论变革为中医体质理论的不断创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刘完素突出的医学成就是提倡“火热论”,创立了六气化火之说,后世称为“寒凉派”。他强调治病求本,在他看来,疾病的产生都是由于外邪入侵以后导致内在体质的“化”与“变”。他认为老年人多为“气衰”及“阴虚阳实”之体。

刘完素

张从正理论上力倡攻邪,临证中善于攻下,因此被后世称为“攻下派”。他提出,攻邪就是扶正,认为通过攻邪之法,可以调畅气机、疏通气血,从而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他反对滥用补药,重视食补。

李杲创立了以“内伤脾胃”学说为主体的理论体系,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著名观点,并逐步形成了既具有独创性、又符合临床实践的脾胃论学说,被称作“补土派”。李杲特别强调饮食失调会导致脾胃受损,进而造成体质的偏颇。李杲注重“元气”的生理作用,认为脾胃与元气有密切的关系,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所由生。

朱震亨

朱震亨的医学成就主要是“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则,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了“丹溪学派”。作为养阴派代表人物,朱震亨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著名论点,以养阴为宗旨,强调顾护阴精对人体健康的重大意义。朱震亨主张把养阴抑阳作为贯穿于人生从小壮到衰老整个过程的主要养生原则。他对阴精的调护也提出了明确的方法:一是节欲保精护肾阴,二是饮食茹淡养胃阴,三是降火清热滋真阴。对于阴精虚而相火旺的人用大补阴丸,阴血虚而相火旺的人用四物汤加上知母、黄柏。五、明清时期——中医体质思想的临床应用

明清时期,医家们对体质的认识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更加侧重于对体质与发病、体质与辨证、体质与治疗用药等关系的研究,朝着体质病理、体质诊断、体质与治疗的关系方向发展。在体质分类问题上,也转向了临床病理体质的分类法,从而使体质的分类更适合于中医临床的需要。

张介宾,号景岳,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对人体体质的差异性及后天失养对体质所产生的影响非常重视。他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从禀赋的阴阳、脏气的强弱偏颇、饮食的好恶、用药的宜忌、气血的虚衰、病邪的从化趋势等方面,对个体间体质的差异现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将体质划分为阴脏、阳脏和平脏三种类型。他的代表著作《景岳全书•传忠录•藏象别论》中对此有专门的论述。

张介宾还认识到,人体体质不仅受先天禀赋的影响,而且受后天因素的干扰,也就是说体质既有先天遗传性,又有后天获得性,因而体质是可变的、可调的。

张介宾

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传忠录•中兴论》中根据人体生长壮老的规律提出了“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的理论,并指出欲“再振根基”,就必须保持肾中真阴真阳的充盛及脾胃功能的健运。这种“中年振基”的体质理论,即使对于今天的人们仍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张介宾认为小儿“精气未裕”,必须依靠后天水谷之精不断补充,而水谷之精又要依靠脾胃的化生。脾胃的盛衰,直接影响小儿的体质发育状况,因此他在诊治小儿时特别重视调理脾胃,处处注意保护胃气,认为“胃气无损,诸可无虑”。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清代杰出的医学家,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与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首次提出“体质”一词,出现次数达52处之多,以“木火体质”“阳微体质”“湿热体质”较多。

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卷五•湿》中根据叶桂的辨证,从形态特征、肌肉的坚结与柔软以及面色、面型和肤色等方面,将体质划分为阴、阳两型。此外,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他还明确提出“阴虚体质”“木火体质”“阳虚体质”“阳气不足体质”“质体气弱”“色白肌柔,气分不足”等体质现象,基本上包括临床中常见的大部分偏颇体质类型。

叶桂认为老年体质的特点应该以虚立论。具体从两个方面看:一是下元虚衰,二是阳明脉衰。叶桂在临证实践中非常重视对病人体质的辨别。他在《临证指南医案•呕吐》中强调指出:“凡论病先论体质、形色、脉象,以病乃外加于身也。”认为通过辨病人体质,能迅速而准确地抓住疾病的本质。

吴有性是明代著名的温病学派医家。在《温疫论•卷下•知一》中,他以醉酒的个体差异表现为例,说明了体质的不同与发病类型的关系。也就是说,同一种致病因子或同一种疾病侵袭人体,由于病人体质有差异,疾病性质及转归趋向也随之不同;反之,不同的致病因子作用于相同的体质,出现的病机也会有相似之处。

吴有性

徐灵胎为清代著名医学家。他在《医学源流论•卷上•病同人异论》中阐述疾病的治疗与体质的关系时,从身体的强弱、性质的阴阳和个体的地域性差异以及性情、筋骨、肢体、年龄、饮食奉养、心境等方面对体质的差异性进行了论述,指出:“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无效,且不唯无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故医者,必细审其人之种种不同,而后轻重缓急、大小、先后之法,因之而定。”

徐灵胎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曾详细论述了五方地域人群的不同特征。徐灵胎对此予以发挥,说明自然环境以及相应的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与体质类型密切相关。

陈念祖,字修园,清代著名医学家。在体质差异与发病的关系方面,他和吴有性的观点类似,都主张同一种病邪侵袭人体,由于病人体质差异性的存在,疾病性质及转归趋向也随之不同。在体质差异与疾病治疗的关系问题方面,陈念祖主张病人体质不同,所采用的治疗手段也应各异。

章楠是清末著名医家。他在临证实践中观察到人们的体质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而先天禀赋的差异、地理环境的不同、饮食习惯的区别是形成这种差异性的重要因素。在体质差异与疾病治疗的关系方面,章楠主张医生的治则要考虑邪气的性质及强弱,更要顾及病人体质的偏颇。第三章中医体质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体质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分析疾病反应状态、病变性质及发展趋向,阐述人体体质与健康、疾病的相关性,指导疾病预防、治疗以及养生康复的学科,是一门传统方法和现代科学方法相结合的交叉性、应用性学科。它的概念体系涵盖了中医体质、体质辨识、诊疗与预防以及相关概念的辨析和延伸。第一节 中医体质概述一、中医体质的概念及其定义原则

在中医体质学中,体质的概念是指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表现为结构、功能、代谢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以及疾病的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它具有个体差异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这种体质特点或隐或显地体现于健康和疾病过程之中。

现代医学对体质内涵的诠解是:一定的形态结构决定一定的生理功能,并影响个性心理特征。形态结构只有合理组合才能表现出良好的生理功能,形态结构不仅包括外在的体形、体态,内在的宏观的组织、器官,而且包括微观的细胞、分子和基因。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日益发展,要求人们必须把人看作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在内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生物、心理、社会和自然环境等不同角度去综合考察和认识人类的健康与疾病问题,采取综合的措施来防治疾病,增进人类的健康,更加主动自觉地把医学发展从生物医学水平推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新高度,这已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医学的体质概念充分体现出中医学“形神合一”的生命观和“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内涵。中医体质学中的体质概念,一方面强调人体体质的形成基于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两个基本因素。先天因素是人体体质形成的重要基础,而体质的转化与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后天因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机体内外环境相统一的整体观念,说明个体体质在后天生长、发育过程中是与外界环境相适应而形成的个性特征,即人与社会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形神合一”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类经•藏象类》谓:“形神俱备,乃为全体。”形,即形体;神,即生命功能。神生于形,形主宰于神,神依附于形,神明则形安。形神合一又称“形与神俱”,就是指形与神是人体不可分离的统一整体。形体健壮则精神旺盛,生命活动正常;形体衰弱则精神衰弱,生命活动异常;形体衰亡,生命便告终结。基于这种“形神合一”的生命观,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体质既包括形体要素,又包括心理要素,并且二者高度统一。一定的形态结构,可表现出其特有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良好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是正常形态结构的反映,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在体质的固有特征中综合体现出来。“天人合一”是生命存在的客观规律。人既存在于社会之中,也存在于自然之中,所以,每一个人的体质就必然烙上社会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印迹。个体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适应程度往往表现在其个体体质特征之中。例如:对待同一事件的态度,有人开朗乐观,有人忧郁烦恼;对自然气候的适应能力也是一样,有人“能冬不能夏”,有人“能夏不能冬”。这些生理反应都表明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而这一现象在中医学的体质概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二、兼夹体质的概念

体质分类是中医体质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依据中医体质分类理论,划分体质的不同类型,有助于把握不同个体的体质差异性,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但是,由于每个个体都是由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构成的,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因此,在实际生活与医疗实践中,虽然可以发现较为典型的某种体质,但多数人的体质特征是不典型的,兼夹体质广泛存在于广大人群当中,且兼夹体质的种类和程度也因人而异。有研究显示:中国一般人群中约1/3属于平和体质,约2/3属于偏颇体质。

所谓兼夹体质,就是指同一机体同时具有两种以上体质特征的体质状态。体质形成因素的多样性,使个体在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异也错综复杂。在生理上,由于形成体质的诸种要素随着生命的进程必然会发生改变,加之尚有多种病理因素的作用与影响,因而其体质特性必然会发生变化或出现兼夹。

虽然理论上任何两种体质均可相互兼夹,但其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一定会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中进行探索,进一步揭示其成因及其形成机制。如痰湿质常兼夹血瘀质:津血同源,津液是血液的组成部分,脉内血液与脉外津液可以互化,痰湿质者气机多不畅,则可导致津停血瘀,形成“痰多夹瘀”“痰瘀互结”的体质状态。第二节 体质辨识

随着医学模式和医学观念的变化,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疾病为中心的群体医学正在逐渐向以人为中心的个体医学转变。人体生命过程中的特殊规律以及人群中个体差异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尊重生命的特异性,根据体质特征寻找发病规律,辨识体质类型,进而指导临床防治疾病,这与当今医学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因此,体质辨识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一、体质辨识的概念

中医学历来重视人的体质状态,在防病治病上,从具体的人出发,权衡干预措施,体现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体质指的是人的先天禀赋(含遗传)和后天生活相融合而形成的身心整体素质,体现于人的形态、结构、功能、心性、伦理和适应环境(自然和社会)的能力等方面。在人生的婴儿、童年、青少年、成年、中老年等阶段,它是相对稳定的,但又具有动态可调性。中医体质辨识是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根据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遵循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从而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二、体质辨识的原则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人的体质辨识必须遵循共同的原则,从整体观点出发,全面审查其神、色、形、态、舌、脉等体征及性格、饮食、二便等情况,结合中医临床辨体论治的实际经验进行综合分析。具体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整体性原则

整体观是中医体质辨识强调整体审察的认识论基础。人体的外部结构与内部脏腑是有机相关的,整个人体又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医体质辨识中的整体性原则,一方面要求利用望、闻、问、切的手段广泛而全面地收集体质资料,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体质状况;另一方面要求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并结合时、地、病的特殊性,对人体体质状态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二)形神结合原则

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形健则神旺,形衰则神惫,人的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常能显示出体质的强弱。“夫气由脏发,色随气华。”(《四诊抉微》)神色是五脏气血盛衰的表现。体质健康的人,五脏无偏胜,气血调和,阴平阳秘,必然精神健旺,气色明润,目光有神,语言响亮,耳听聪敏。而偏颇体质必然反映出不同气色。人体的形态结构与心理特征也存在特异性的对应关系,一定的形态体貌必然对应一定的性格特点,只有全面观察,形神结合,才能对体质类型作出准确的判别。(三)舌脉合参原则

诊察舌脉在分辨体质的差异性上有重要参考价值。如阳虚质多舌胖、血瘀质多舌紫等,应对舌的神、色、形、态及苔色、苔质进行全面观察。诊脉时应注意身躯高大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长;矮小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短;瘦小的人脉常濡软;肥盛的人脉常沉细;阳盛质多见阳脉,阴盛质多见阴脉。另外,还需注意不同地理环境对脉象的影响。清代张璐《诊宗三昧》说:“江南之人,元气最薄,脉多不实……西北之人,惯拒风寒,素食煤火,内外坚固,所以脉多沉实……滇粤之人,恒受瘴热,惯食槟榔,表里疏豁,所以脉多微数,按之少实。”

此外,年龄、性别、民族、先天禀赋、家族遗传、居处环境以及性格类型、饮食习惯、疾病因素等,均与体质有关,临床在辨识体质类型时亦需注意。三、体质辨识的内容

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是构成体质的基本要素。一定的形态结构,必然表现为一定的生理功能,而伴随着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变化,又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认识与辨析体质,必须依据个体的肤色、形态、举止、饮食习惯、性格心理特征,以及对季节的适应性、对疾病的易感性等方面的表现。辨体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辨形态结构特征

人体形态结构上的差异性是辨析个体体质的重要内容。人体的形态结构是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的基础,又是精气盛衰和代谢情况的外在表现,包括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形态结构。外部形态结构是由体表直接表现出的特性,是用感觉器官直接观测到的体质要素,包括体格、体型、姿势、营养状况等。内部形态结构,包括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是体表直观性体质要素的决定因素,是决定其外显特征的内在基础。中医藏象学说认为,内在五脏与形体有着配属、表里关系,因而观察形体的强弱胖瘦,可以测知内脏的坚脆、气血的盛衰等。一般认为五脏强壮,外形也强壮。如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充实、皮肤润泽、举动灵活等,是强壮的征象,多见于强壮体质;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瘦弱、皮肤枯燥、举动迟钝等,是衰弱的表现,多见于虚弱体质。所以,关于形态结构的辨析,中医主要通过望诊观察形态、体型、体态、头面、五官、躯干、四肢、皮肤、面色、毛发及舌象等,重点了解个体的体质状况及体质差异。(二)辨生理功能特征

人体生理功能上的差异性也是个体体质辨析的重要内容。因为体质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而心理活动状态是在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体质首先是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综合体。形态结构是产生各种生理功能的基础,一定的形态结构必然表现为一定的生理功能,机体内部和外部的形态结构特点决定着其机能反应的形式和反应强度、频率等,决定着机体生理功能及对各种刺激反应的差异。人体的生理功能是内部形态结构完整性、协调性的反映,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盛衰的体现。机体对外界的反应和适应能力、自我调节能力、防病抗病能力、新陈代谢情况等,均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生理功能的体现。中医主要通过望目光、色泽、神情、体态,以及呼吸、舌象、脉象等,重点了解个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及对外界的反应和适应能力、自我调节能力、防病抗病能力、新陈代谢情况等,从而判断机体各脏腑生理功能的个体差异。如神志清楚、两目灵活、面色荣润、肌肉不削、动作自如,说明精充气足神旺,多见平和体质;如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说明精气不足,功能减退,多见虚弱体质。(三)辨心理特征

心理是指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是感觉、知觉、情感、记忆、思维、性格、能力等的总称,属于中医学“神”的范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神志活动的产生和维持有赖于内在脏腑的功能活动,以脏腑精气为物质基础,但脏腑精气藏于内而不能直接得以观察,精气显象于外可以形成相应的心理活动,使个体容易表现出相应的心理特征。心理特征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人格、气质、性格的差异。中医辨心理特征,主要通过观察情绪倾向、感情色彩、认知速度、意志强弱、行为表现等方面,了解人体气质特点与人格倾向。如,阴虚质的人多性情急躁、外向、好动,阳虚质的人性格多沉静内向,气郁质的人多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等。

辨体的基本内容,综合了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三方面,概括了构成体质的基本要素,也深刻把握了个体生命的本质特征,能对体质特点作出准确判断。如痰湿体质的人,形态结构表现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生理功能多见皮肤出油较多、多汗、汗黏、眼胞轻微浮肿、容易困倦、对梅雨季节和潮湿环境适应能力较差等;心理特点以温和稳重多见。第三节 “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

中医学自其理论诞生及在几千年绵延发展的过程中,一向重视“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其所蕴含的“辨体—辨病—辨证”的诊疗思想,形成了对人体疾病与健康生命现象的独特认知体系,从而使中医临床医学在自主发展中一直展现着强大的生命力。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偏重于强调辨证论治,从而忽略淡化了辨体、辨病等重要因素,致使临床思维局限、理论覆盖不全、解释能力不足、诊疗水平下降。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必须遵循自身的规律,建立“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发挥其综合优势,开辟新的前景。一、“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的概念

在中医体质理论体系构建的过程中,王琦教授对长期的中医临床实践和科学实验工作进行了认真思考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该模式是以体质、疾病、证候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前提,将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进行综合运用的一种临床诊疗模式。该诊疗模式以辨体论治为基础和根本,突破了辨证论治的思维定式,拓展了中医临床思维空间,丰富了中医临床诊疗体系。“体”是体质。体质和证、病分别侧重于从人体与疾病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机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体质主要是代表某一个体区别于他人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以及具有相同体质类型的人对某些疾病的易罹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等;而证主要是代表某一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等方面的机体反应状态。至于辨病则注重从贯穿疾病始终的根本矛盾上认识病情。临床上把辨体、辨病和辨证三者结合起来,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因而能够有效地提升中医临床疗效。二、以“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带动中医诊疗体系的创新

中医学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依据新的医学实践进行学术创新。辨体论治丰富了临床诊疗体系,特别是对体质相关疾病的诊治和预防、亚健康的干预具有独特优势。体质类型不同,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或疾病也有着不同的易感性,从而形成特定的体质类型,易患特定的病。而不同体质的人对病邪的反应不同,导致产生不同的证候,影响着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因此,不管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还是从健康的维护和促进来看,人作为主体,其体质特征都决定或影响着这些方面,可据此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虽是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但具有可调性,方剂是改善体质的重要手段。中医药的整体调节作用不仅表现在影响疾病的病理过程,而且表现在对体质偏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现代临床观察和药理实验已初步验证了体质可调性的设想。改善体质将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新途径,在方药研究方面也有可能产生新的思路与成果。三、辨体论治的意义(一)病因学上的意义

1.重视禀赋体质可拓宽中医病因学的内涵,深化对疾病防治的认识

不同个体的体质特征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遗传背景,这种由遗传背景所决定的体质差异,是个体体质特征相对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它与体质的强弱以及许多特定疾病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任继学教授对辨禀赋体质的重要性有专门论述,他在《任继学经验集》中指出:禀赋之基源于先天,“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周子全书》),因此肾中真精是根,命火是宅,禀赋使生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形成调控→排序→编码→信息→表达,而表达于内外者即是“象”,象是宏观与微观皆可见的,如气血、脏腑、津液等。禀赋在生成过程中与父母先天后天体质强弱有关。盖父母之躯阴阳和、水火平、气血匀、营卫调、津液畅、脏腑安、经络达、皮毛固、筋骨坚,生育子女则禀赋壮,内外邪毒难犯,故疾病不生,而生长壮老之过程也是常态。与上述相反者,则呈现出“禀赋本薄”(《景岳全书》)、“禀赋素怯”(《痰火点雪》)。《理虚元鉴》云:“因先天者,指受气之初,父母或年已衰老,或乘劳入房,或病后入房,或妊娠失调,或色欲过度,此皆精血不旺,致令所生之子夭弱,故有生来而或肾或肝心或脾肺,其根蒂处先有亏,则至二十左右,易成劳怯,然其机兆,必有先现,或幼多惊风,骨软行迟,稍长读书不能出声,或作字动辄手震,或喉中痰多,或胸中气滞,或头摇目瞬,此皆先天不足之征。”由此可知因禀赋强弱不同,受病亦异。

2.对遗传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及胎传等将拓展新的认识《医学遗传学》对健康与疾病的定义是:健康,即是受人体遗传结构控制的代谢方式与人体的周围环境保持平衡。遗传结构的缺陷或周围环境的显著改变都能打破这种平衡,这就意味着罹患疾病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必须从体质遗传角度寻求新的认知。

有关研究表明,过敏体质是导致变态反应的内在溯因,与父母的遗传密切相关。近年来变态反应学界亦正在研究采用非特异的手段达到改变病人过敏体质的目的。如以扶正培本、益气补肾法治疗支气管哮喘,以活血化瘀治疗新生儿溶血,以中药“过敏煎”来控制实验性过敏休克,等等。干祖望曾在《耳鼻喉科医案选粹》中指出“异禀过敏”易对花粉及青霉素过敏,并提出用截敏汤(茜草、紫草、早莲草、豨莶草、蝉衣、徐长卿、地龙、乌梅组成)治疗鼻鼽,以脱敏歙肺法,用于治疗禀质特异、异气刺激咽喉引动的肺气上逆。(二)病机学上的意义

1.体质类型决定对病邪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灵枢•五变》说:“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说明某种体质状态及类型与某种病邪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清代吴德汉在《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篇》中说:“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表明不同体质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对某种病邪的易感性,体现着体质特点。临床上,肥人多脑卒中、瘦人易痨嗽等均证明这一点。

2.体质因素参与并影响不同证候与病机的形成

证候类型通常由病邪、病性、病位、病势等综合形成,而个体体质可通过参与正邪斗争过程、改变正邪力量对比,对其产生影响。如阳虚体质者易形成虚寒病机,阴虚体质者易形成虚热病机,痰湿体质者易形成精微物质运化失常病机,血瘀体质者易形成气滞血瘀病机,等等。此外,感受同样的病邪或在相同的病因作用下,由于体质因素影响可表现为不同的病机和证型。明代沈颋在《病机汇论》中说:“肥人多中,以气盛于外而歉于内也。瘦人亦有中者,以阴气偏虚,而火暴逆也。治肥人之风,以理气治痰为急,治瘦人之风,以养阴清热为先。”

3.体质特性影响着病程与转归

人体受邪致病之后,疾病的发展、变化、转归常随体质差异呈现不同态势。一是体质偏性同其所得病邪、病性相同,则二者相互助长,如阳虚体质者易受寒邪或湿邪,阴虚体质者易受热邪或燥邪,与相应病邪之间存在同气相求而加剧病势。二是体质特性同其病邪、病性相反,则可抑制病邪,减轻病情,如阳盛体质感受寒邪则病情易轻而易愈。邪气入侵人体,则随人的阴阳、寒热、虚实等不同体质而发生性质转化。《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云:“六经为病尽伤寒,气同病异岂期然,推其形脏原非一,因从类化故多端。”就是说个体体质的差异,使得病邪或病性“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故多端不齐也”。这一现象和过程称为“从化”。阳虚体质,邪气易从阴化寒;阴虚体质,邪气易从阳化热。以少阴病为例,素体阳虚者,多为“背恶寒”的附子汤证,而阴虚体质者,则多为“心中烦,不得卧”的黄连阿胶汤证。李炳从疫证的发生与治疗中强调病邪随体质寒化、热化的意义,他在《辨疫琐言》中说:“乾隆二十二年,岁在丁丑,江苏大疫,沿门阖户,热证固多,寒证亦有。大抵寒热两途,总由其人之禀赋,素禀阳虚,纵染疫邪,亦多从寒化;素禀阳旺,再经邪郁,其热愈胜。”仲景阳明篇首一条云:“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胃家实不是病症,指其人素禀阳旺。胃气素实,一经表邪郁遏,而流火就燥,成其为三承气之实证也。”说明在急性热病的诊疗过程中亦当从体质上把握病邪的寒化、热化施治。在疾病恢复期也可见偏阳虚内寒与津少有余热的不同记载。前者为“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后者则为“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可见其寒化、热化,与体质密切相关。三是体质特性同其病邪、病性既非同类,又不完全相反,相互结合为病,导致病情缠绵和病程迁延。如王孟英《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篇》按语说:“内湿素盛者,暑邪入之,易于留著,而成湿温病也。”以上说明随着疾病的发展,证候的传变和转归无不受着体质的制约。(三)诊断学上的意义

1.辨体质把握人的整体状态,为诊断学的首要大法《素问•经脉别论》说:“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指出观察人体强弱,骨肉和皮肤形态,从而了解病情是诊断上的大法。《素问•疏五过论》说:“圣人之治病也……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强调诊病须先明其体质。若不重视体质诊断是重要失误。故《素问•征四失论》指出:“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反复告诫、警示医生必须全面了解病人的社会、生活、精神、体质状态,若不注意区别体质肥瘦、寒温、强弱,不注意区别劳逸,仅凭诊脉治病会产生诊断上的失误。

2.不同体质皆有各自的特征,并可通过寒热燥湿偏胜的表现构成诊断学上的特点

陆晋笙在《景景室医稿杂存》中说:“是湿热体气,平者无病,太过则病,偏胜亦病。其状面色深黄,润而有光,唇色红紫而不枯燥,舌质红,舌液多,舌苔厚腻而黄,或罩深黑色于上,大便时溏时结,而深黄气臭,小便黄,此其据也。若湿从热化,偏于燥热之体气,其状面色干苍有光,唇色深红或紫而燥,舌质深红,扪之糙,舌形瘦,舌涎少,舌苔色深黄而薄,或带红,大便干燥,色深黄气臭,小便短赤,此其据也。若热从湿化,偏于寒湿之体气,其状面色白,或晦黄,唇色淡白,或带淡黑,舌质淡,舌形胖,舌涎多,舌苔薄而润,或罩淡黑色于上,大便溏薄,色淡黄,气腥腐,小便清长,此其据也。若燥热而阴损及阳,寒湿而阳损及阴,则变为寒燥体气,其状面色萎白而发干,唇色淡白而枯燥,舌质淡,扪之涩,舌形瘦,舌涎少,舌苔薄白而不润,大便干结而色淡,气不臭,小便清而短少,此其据也。唯其偏胜之能成病也,故必燥湿得中而为润,寒热得中而为温,斯为无病。医家必须于此四种体气,先为辨别。”

这里所说的“体气”即体质,陆氏认为,人的体质有湿热、燥热、寒湿和寒燥四种。这四种体质的人,“平者无病”,太过、偏胜则能成病,发病后其症状与体征表现也各自不同。病理上有“湿从热化”“热从湿化”“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等变化。一般阳胜多病燥,阴胜善病湿;阳胜者,每多湿从热化,阴胜者,每多热从湿化。

体质诊断,就是从复杂的体质现象中,从人的形态结构、功能反应状态、心理特点等方面结合寒热偏胜的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把握人体强弱、阴阳等特性,获得整体认识,拓展以四诊、八纲为主的诊断学内容。(四)治疗学上的意义

在治疗中,立法处方要考虑致病因素和人体的体质状况,既要有效治疗疾病,调整体质之偏,又要尽量避免针药对体质的不良影响。蒲辅周强调:“治病不可见病不见人,只重外因(病邪),不重内因(正气),鲜有不导致正气伤而邪气不服的。”因此,体质状态是确定治疗原则首先关注的内容。

1.治病求本,体质为本

体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体质在治疗学上的意义,突出地体现在“治病求本”的原则上。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卷之四十四烈集》中说:“当识因人因证之辨。盖人者,本也;证者,标也。证随人见,成败所由。故当以因人为先,因证次之。”说明治本就是探求患者的阴阳动静失衡的倾向性而治,即以体质的阴阳偏颇为本。疾病、证候的产生无不系于体质,病证之由在于体,也就是说体质为本,病证为标。从某种意义上说,治本即是“治体”。

浙江名医魏长春在《仁仁斋医学笔记》中强调,处方用药必须注意体质的寒热属性:寒体患外感热病,用药切忌过分寒凉,以免外感病热退后阳分受伤;并宜预加一二味照顾病者体质的药物,务使愈后勿留后遗症。又如阴虚体质者患风寒外感时亦然,于使用祛除风寒药时,亦不宜过分辛温,适当应用甘温、甘润之剂治疗,并于药后适当服用热薄粥汤,盖被取汗,使风寒之邪从微汗而解;同时,要注意保护津液,在续方中采用甘淡养胃药剂善后。对治疗瘦弱小儿疾病,魏氏认为首先需要详细询问其父母有无隐疾,以及其母在妊娠期间身体状态,有无疾病及营养失调,以及乳汁是否充足等影响孩儿发育生长因素的存在;此外,对婴幼儿有无食滞、痰涎等引发疳积等病因亦须探明,然后对症下药。

由此可见,立法处方充分考虑体质因素,是“治病求本”的具体体现。调节体质、改善体质状况对疾病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2.体现个体化诊疗思想

辨体论治是指对疾病的防治措施应建立在对个体体质特性辨识的基础上,亦即针对体质差异施治应体现在方剂、药物的选择与剂量上,实施个性化治疗。由于体质差异,不同民族、地域的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不一,因而用药、剂量有差异,药物效应与毒副作用也不同。针刺手法的轻重亦应因体质而异。《灵枢•逆顺肥瘦》曰:“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刺此者,浅而疾之。”明确指出人之肥瘦不同,针刺手法应有区别。

3.突出体质与疾病相关的治疗思想

辨体论治对与体质因素具有明显相关性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如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心身疾病等,某些特殊体质类型是相关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痰湿体质与疾病相关性研究结果,证实了痰湿体质与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的发生相关,辨体论治为这些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改善体质对早期预防、提高疗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重要意义。又如过敏性疾病的诊治,突破传统的避免过敏原和抑制过敏状态等方法,从改善过敏体质这一根本问题着手,引发治疗思路的重大变革。对遗传相关疾病,从中医体质学角度进行诊治,有助于完善与丰富中医诊疗思路。随着体质与疾病关系的全面研究,以调整体质、恢复健康为中心的体质治疗学将得以发展。

4.揭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物质基础“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常常反映在体质的同一性上。当同一种疾病在某一阶段为体质个性所左右时,就会表现为不同的证,由此采取不同的治法,谓之“同病异治”。如相同的环境,相同的时令,同感风寒而致咳嗽,除具有咳嗽、咳痰、寒热等共同症状外,在阳热偏亢之体,会出现咳黄黏痰、口渴咽痛、苔薄黄、脉浮数等症状;在阴寒偏盛之体,就会见咳痰清稀、脉浮等症状;而素体脾虚湿困之人,则会见咳痰量多、胸痞、肢重等症。此症随体质而化,故有同病异治之法。而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是与肥胖有关的“代谢综合征”,与痰湿体质有内在关联,痰湿体质成为发病的共同基础。这些不同的疾病在某一阶段为体质共性所影响时,就会产生相同的病理变化,表现为相同的证,在治疗上则采用相同的方法,谓之“异病同治”。《魏长春临证经验集》中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与体质的关系多有详细的论述,指出:中医治病,以人的体质及受病原因为处方用药要旨,虽所受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之病成因相同,但病者之体质有阴脏、阳脏和寒热燥湿之不同,生活地区有南北之分,性情有刚柔之别,工作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异,思想有开达和抑郁之区别,食量有多有少,嗜好亦各有不同。因此,相同的疾病,治疗方法也会出现互异。譬如同为身热,有受风寒而发热,亦有受风温而发热,以及受暑湿而发热,还有因郁怒火升,因食积、痰积、疲劳、内痈以及伏气晚发的,必须详究病因、体质等施治,切忌见热用凉,当知病名同而病因可异,应辨证分治,同病异治。《金匮要略》对同病异治多有明示,如治胸痹云:“心下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前方通阳开结,泄满降逆,用治体实、阳气未虚之气解胸痹;而后方则补中助阳,是舍标治本,用治体虚阳衰之气治胸痹。前后两方是根据病体虚实而异治。又如“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两青龙汤均治饮水流行归于四肢,汗不出,身体痛重。但前者所治为阳脏体,其里热;后者所治是阴脏体,其里寒。此是根据不同体质而异治。异病同治,譬如病者卫阳虚,容易感冒,咳嗽鼻塞;又有脾阳弱,容易停食,腹痛泄泻。这两种病,虽一为呼吸系统疾病,一为消化系统疾病,但两者的病体都是元阳不足,故能同用保元汤(黄芪、党参、炙甘草、肉桂)温补元阳。卫阳固,腠理密,毛窍开合自然,抵抗力强,病邪就不易侵袭;脾阳足,运化有力,肠胃自然健康。病症虽然不同,但病者的体质都比较虚弱,故可异病同治而取效。又如实证,湿火上升,头痛,牙痛,发热;或湿火下注,便秘,溲赤,腹胀作痛。两者虽一上一下,但同属实火为患,湿热化火,热重湿轻,用凉膈散表里双解,湿化火降,则两者均能获效。都是在“治病必求其本”的基础上,从病者体质之虚实决定所采取的治疗方法。

5.通过体质类型预测疾病发展趋势,及早干预以杜其变《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其肥而泽者,血气有余;肥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瘦而无泽者,气血俱不足。审察其形气有余不足而调之,可以知逆顺矣。”这里指出通过肥、瘦、泽、不泽及形气的有余或不足的体质类型,可以推测疾病的逆顺预后。又如,清代名医叶桂说:“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也?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息,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此处说明对面白阳虚之人则要顾护阳气,而面苍阴虚之人则要顾其津液,在清凉剂的应用上把握分寸,不可太过与不及。第四节 体质三级预防体系

预防,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美国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疾病预防中心的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开始重视行为和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开展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石的健康教育,使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脑卒中下降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33%,使美国人均预期寿命延长10年,而用于这方面的费用仅为同一时间医疗费用的1/10。由此可见,“治未病”绝不是现有医学的延伸,而是有着全新的内涵和广阔的领域。当代医学模式从治疗扩大到预防,整个卫生事业纳入预防的轨道。而体质在预防医学中的意义尤为重要。为此,王琦教授提出体质三级预防学说,从调体拒邪、调体防病和调体防变三个演进层次体现了改善体质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为中医从人群角度预防疾病提供了可能的方法与途径。一、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亦称病因预防,是针对致病因素的预防措施。个体体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