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6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中学一本通(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04:26:03

点击下载

作者: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版·2016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中学一本通(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公版·2016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中学一本通(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中公版·2016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中学一本通(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作者: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排版:Clementine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5-11-01ISBN:9787510075087本书由北京千秋智业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紧扣最新考情 直击核心考点 提升教学能力

扫码听微课,全程伴你学,夯实基础,科学备考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是由国家建立考试标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实行“国标、省考”的标准参照性考试。自教育部2011年在浙江、湖北率先开展教师资格“国考”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已加入全国统考。从考试大纲来看,改革后的教师资格考试,分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学段,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科目及面试内容如下表所示:

从改革试点省市的考试情况来看,通过率不足三成。一方面显示了教师资格“国考”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的准入标准越来越严格,另一方面显示了广大考生没有真正转变观念积极备考,未能掌握通过考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为帮助广大考生准确把握教师资格考试,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发团队于2012年推出了具有实战意义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此后,图书研发人员联合一线师资不断研究考试,紧扣考试大纲和最新真题特点,分析命题规律与趋势,不断优化图书内容,提高课程质量,帮助越来越多的考生提升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顺利通过了考试。本套教材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特色一 针对性——紧扣最新考情

教师资格考试主要考查教师资格申请人是否具备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潜质。考试真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依据各科考试大纲命制。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非选择题包括简答题、论述题、解答题、材料分析题、课例点评题、诊断题、辨析题、教学设计题、活动设计题等。

本书编者紧跟最新考情,深入研究了近年来试点省份的真题,依据考试大纲和真题情况,确定了图书内容。本套图书对考试大纲进行了专业解读,深入分析了考试的命题原理和考查重点,全面总结命题规律,科学预测命题趋势。从考生角度出发,对考生的复习方法进行合理点拨,使考生准确把握考试脉搏,掌握解题技巧,助力考生赢取满意分数。特色二 实用性————直击核心考点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发团队秉承两个标准,即“依据大纲内容”和“紧扣真题考点”,对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考点进行系统统计,对考点出现的频率和难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全面梳理了考试的所有考点、能力要求和题型类别,最终架构起以考试大纲为中轴线,合理串联重要考点的知识体系。

本书主体内容为双色设计,考试重点用波浪线进行标记,以帮助考生快速抓住核心内容。高频考点后添加了真题再现、知识拓展等内容。真题再现板块为考生呈现了历年有代表性的真题,帮助考生准确把握考情;知识拓展板块对主体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便于考生理解和巩固。章后的“能力提升训练”提供适量的模拟题,方便考生进行自我检测,有效提升应考能力。特色三 有效性————微视频答疑解惑

本套图书为考生提供专业、全面、细致的售后服务,以帮助考生尽可能地提升应试能力和实战水平。本书真题均有高清晰微视频讲解,扫描试题旁的二维码,即可实现在线视频学习,在中公名师的帮助下轻松掌握作答方法及相关理论知识。所有视频均由具有多年授课经验的一线师资录制,深入透彻地讲解考点和命题规律。考生可随时随地得到中公名师指导。购买本套图书,还可在线视听网校精心研发的精品课程,在线体验专项练习、全真模拟等模考练习,更有中公名师定期举办考试讲座,讲解考点、解惑答疑。特色四 科学性————多途径训练备考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发团队根据每个备考阶段的复习特点,推出了笔试教材系列、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系列、高频考点速记系列、真题大全系列、全真模考题库系列、考前命题预测试卷系列、面试系列图书。通过理论讲解、真题解读、基础练习、专项特训、模拟练习、考前冲刺多种途径,满足每位考生各个备考阶段的需求。所有习题均由教师资格研发团队精心研制,题目难度和知识点设置均与考试真题高度契合,讲解清晰透彻。相信各位考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定能稳步提高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顺利通过考试,早日圆梦三尺讲台,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上篇综合素质(中学)重点导读与备考方略

综合素质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以及教师基本能力五大部分。它要求考生掌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教育理念和知识以及基本素养。考查的方式灵活,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具有一定的难度。

学习综合素质这一部分,需要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本篇内容全面详尽地讲解了综合素质的知识点,并根据大纲分析了每个知识板块的考点。考生需要结合“考点聚焦”,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认真研读教材,深入理解重点和考点,结合“真题再现”和“考题预测”的题目,准确把握真题的考查形式以及命题思路,并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思考,学会应用,提升解题技巧。第一章 职业理念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1. 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 学生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 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第一节 教育观考点聚焦

1. 本节知识点在历年考试中多以客观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2. 在历年考试中,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实施的途径方法是考查重点,考生应加强对此部分内容的备考。考点梳理一、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一)教育观

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中开展教育活动,需要思考教育活动“是什么”,“为了什么”,以及“怎样开展教育活动”。而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由于教育目的不同,教育者实施的教育活动也不同,从而区分了不同社会、不同时期的教育活动,也产生了不同的教育结果。确立正确的教育观,需要正确认识教育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教育活动的各种内部关系。违背教育发展规律或不能完整认识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都会导致错误的教育观,进而导致错误的教育结果。

教育观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关。在古代教育中,教育是为培养统治者服务的。这种社会政治形式下的教育是培养少数人的教育。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育是为人民普遍的教育需要服务的,是人民的教育。

在同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中,也可以有不同的教育观,这是由对教育活动内部的各种关系认识上的差异而产生的。例如,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上,如果强调教育者的中心地位,会产生教师中心的教育观;如果强调受教育者的中心地位,会产生学生中心的教育观。再如,在教育内容的德、智、体、美等不同组成方面的关系上,强调德育的首要地位,会产生德育中心的教育观;强调智育的首要地位,会产生智育中心的教育观。

总而言之,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既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又受人们对教育要素不同观点的影响。(二)素质教育观

1. 定义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2. 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这是指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我国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为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应当为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的教育;对学校和教师而言,要努力使每个班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扎实基础,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今后的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实施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儿童少年,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与这一根本宗旨是一致的。(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真题再现【2015年上半年中学真题】班主任马老师常对学生说:“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社会需要的是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子’。”这表明马老师具有( )。A. 开拓创新的理念B. 素质教育的理念C. 自主发展的意识D. 因材施教的意识名师讲解【答案】B。解析:从题干来看,马老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人与人之间基本素质大体相同,但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环境影响、接受教育的内化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存在多样的个性,我们把人的个性看作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反映,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因此,教育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外,也应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关系。

传统的学校教育是比较单一的,教法、内容、考试方法均相同,看起来很公平,但这种方法有歧视的可能性,因为它只挑选了一种智能或部分智能的结合。更好的教育是注重个体发展的教育,它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最大程度上了解每一个儿童,知道他们的长处和短处,更好地提供教育措施,更好地测量评价他们,让儿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潜能。知识拓展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智能至少可以划分为8种: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每个人都有这8种智能的可能性,这8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3. 外延

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终身的。从纵向来看,贯穿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教育。素质教育包括了各种类型的教育。从横向来看,素质教育涉及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素质教育在外延上,甚至超越了学校范围,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在学校教育范围中,素质教育从纵向上看,存在于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上;从横向上看,素质教育渗透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个方面。真题再现【2014年上半年中学真题】班主任孙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知识改变命运,分数才是硬道理。”他自己出钱设立了“班主任基金”,用于奖励每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孙老师的做法( )。A. 正确,物质奖励具有良好的激励功能B. 不正确,考试成绩不能衡量学生的素质C. 正确,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D. 不正确,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名师讲解【答案】D。解析:班主任孙老师仅仅以学生的成绩和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应该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发展,尤其应该注意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不能仅关注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三)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

1. 素质教育观的产生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概念。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等。应试教育把教育活动的评价环节作为教育目的所在,把人的素质的某个方面作为全部,教育活动本身和教育培养对象被严重扭曲。因此,应试教育不仅背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也不利于培养社会进步与发展所需的人才。素质教育观扭转了应试教育观,把教育目的重新指向人本身,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

2. 素质教育观的发展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术和身体心理素质”。

1996年3月由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的产生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思想。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这标志着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国家意志。(四)中学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从纵向来看,贯穿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教育。素质教育从横向来看,涉及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因此,中学素质教育是国家整个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1. 中学素质教育的一般性质

中学素质教育的一般性质是指国民素质教育的形式,与其他层次、形式相同的性质。中学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基础性,即中学素质教育培养受教育者作为国家公民的基础素质。中学素质教育应当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和面向全体中学生的教育。

2. 中学素质教育的特殊性

中学教育包含初中阶段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中学素质教育是顺应初中学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阶段,是个性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初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把握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此,初中阶段的素质教育,需要在全面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初中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全面、健康的自我认知,促进中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也进入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关键阶段。因此,高中阶段的素质教育,必须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特别注重高中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帮助高中生形成终身学习的动力,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为高中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二、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一)素质教育的目标

1. 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

基础教育处于学生个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那么任何有助于并促进身体发育顺利进行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相反,就是不好的教育。

2. 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

中小学阶段是个体心理逐渐成熟的阶段。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心理成熟化,逐渐成为一个能够独立面对社会,介入周围世界的主体。

3. 造就平等的公民

基础教育是公民教育,而中小学教育又要求“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因此,基础教育有必要根椐现行的公民权利和义务规定,确定自己的现实目标。

4. 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

素质教育着重于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能够独立面对社会,具备生存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基本素质。

5.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时代,素质教育要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能够自我学习并且愿意自我学习。

6.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我国已开始向法制社会迈进这一事实,要求我们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真正具有法制意识和观念。对中小学教育中的学生来说,法制意识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使守法用法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行为。

7.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现代技术的根源是科学,而科学的本质是对真理的追求,对事实的尊重。大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这是我们基础教育尤其要着重变革的一个方面。(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 面向全体

我们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是面向全体适龄学生,让每一个适龄的学生都能进到学校里来,进到班级中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把这个方针贯彻好、落实好,在这方面不能有任何放松。真题再现【2014年下半年中学真题】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班主任把班会课、自习课等能利用的时间平均分配给了这三科老师用于补课,这种做法( )。A. 正确,有利于提高学生竞争力B. 正确,有利于提高班级教学质量C. 不正确,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D. 不正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名师讲解【答案】D。解析: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题目中班主任只关注了语文、数学等主科课程的学习,而忽视了其他学科及课外活动的发展,没有认识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是不正确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3.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基础教育在能力培养上还需要进一步努力。知识是重要的,但是知识不能限制人们的思维空间,而应该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发展能力的基础,应该把知识融入人的认知结构中。因此,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对素质教育来说尤为重要。

4.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要想有所创新,必须以主动性的发挥为前提,真正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弘扬主动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存疑、求疑,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教是为了不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不仅给学生知识,更要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的基础教育一定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教育改革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条件。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只有政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体,才能综合各方面的社会力量,统筹各种资源,为推进素质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知识拓展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六项具体目标:

1.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考题预测

改革评价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其核心价值取向是( )。A. 综合性取向B. 选拔性取向C. 发展性取向D. 同一性取向【答案】C。(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败。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作为对教育活动的一种价值取向,内含着教师对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及其对教育需求的认识,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指导作用。知识拓展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深入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教育观念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有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意识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教学改革。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必备条件。

2. 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师德对实施整体改革、实施对全体学生全面素质教育起着关键性作用。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3. 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

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努力造就能够带领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领导以及管理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三)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把教育目的的实现落实到每一堂课,乃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现行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一般的学习能力和特殊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需要的满足、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态度的端正,这些都要渗透到教学的目标要求中,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堂课,乃至每一个环节。知识拓展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包括德、智、体、美等各育。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包括德育性质的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的活动,社区服务活动,以及社会德育基地的活动等;智育性质的学科实践活动,特别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等;体育性质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锻炼等;美育性质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和文化场所参观等;劳动技术教育性质的课外实践、社会生产劳动、科技活动等。(四)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新课程改革当中要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要根据基础教育的任务、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考虑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的基本素质,结合各门类课程特点,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没有从根本上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真正让所有学生参与教学,不教学生如何学习,是影响教学质量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判断教育者有没有掌握素质教育的方法,就要看教育者是否能够引导学习者主动学习,在教育者的帮助下学习者是否学会了学习。只有当学习者主动学习,又学会了学习,才能表明教育者掌握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思想,表明教育者所采用的方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除此之外,还要加强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必须切实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从根本上还要靠法治、靠制度保障,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等等。四、素质教育观的运用(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受升学考试的影响,当前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素质教育观与应试教育观存在着巨大差别。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差别

1. 全面素质与片面素质的区别

素质教育所指的“素质”,指人的全面素质,是“德育为先,五育并举”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某一个方面的素质。应试教育虽然会培养人某一方面的素质,但仅在于指向人的某个方面的素质,不是做人所必备的全面素质。因此,应试教育虽然会对人的知识素质发展产生作用,然而忽视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在应试教育下发展的片面的人难以健康地在社会上生活。

而素质教育发展的完整的人,接受过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懂得怎样做人;接受过系统的知识与能力的训练,具有一定的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能够承担社会分配的一定的工作;能够接受健康教育与体育训练,有健康的体魄,因而有体力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此外,接受过审美训练,具有在生活中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最后,还接受过劳动技术教育,因而热爱劳动,勤奋、富有创造精神,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

2. 价值取向的区别

素质教育把教育的价值定位为培养符合社会进步所需要的人才,而应试教育把教育的价值定位为考试成功。而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活动,即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来为社会服务的。素质教育强调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调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符合社会的需求。而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只能考试,而不能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不符合教育的要求。

3. 教育方针的区别

素质教育实施了党的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是在较长时间中逐步确立起来的,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素质教育必然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所明确的教育方向,而应试教育却背离了党的教育方针。(二)素质教育的实施障碍

1. 对素质教育的误解

素质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但有观点认为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因此面向全体的教育是不可能的。这种观点也是违背素质教育观的,是对素质教育观的误解。

素质教育并不否认人的差异,不否认受教育者有不同的发展的可能性。素质教育尊重人的差异和人的发展的不同,是对社会多样性人才需求的反映。素质教育面向所有学生,是通过因材施教,使得所有接受教育的人都能够通过素质教育,获得符合自身个性的发展。

2. 沉重的课业负担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各级政府都要建立健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监督检查机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强调“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国家之所以强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因为过重的课业负担会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学生的成长。当前课业已经成为学生的“负担”,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真题再现【2013年下半年中学真题】“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 )。A. 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C. 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B. 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D. 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名师讲解【答案】C。解析:题干描述的重点是“衡量的尺子”,这是在强调评价学生的标准要多元化。正是因为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我们在对学生评价时要进行多方面评价。故本题选C。第二节 学生观考点聚焦

1. 本节知识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常以客观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2. 在历年考试中,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是考查重点,考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能够运用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分析材料。考点梳理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学生观。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生被视为被动的客体,是教育者管辖的对象,是装知识的容器。现代学生观则认为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正在成长着的人。

学生观的演绎和发展与我国教育战略的确立、调整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以人为本”思想对现代学生观的形成有着更为根本的意义和价值,对新时代的教育理想和一线的教育行动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教师的学生观直接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发展性和差异性,依据中学阶段的发展特点,恰当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

1. 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考察人的发展的问题,指出:“这不决定于意识,而决定于存在;不决定于思维,而决定于生活;这决定于个人生活的经验发展和表现,这两者又决定于社会关系。”

2. 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后指出,出现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城市和农村的分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旧的社会生产分工和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是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人的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工场手工业里,人的身心发展更加片面化、畸形化,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达到了顶点。

3. 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和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首先,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出现,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从而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了社会的客观需要。其次,机器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因为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短了劳动时间,创造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使劳动者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学技术、学文化,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适应大工业生产的需要。

4.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机器大工业生产所提供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并不能充分地实现,而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这是因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性质决定了每个人都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而生产劳动又为每个人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机会,同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为全体劳动者提供了物质和精神条件,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5.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被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马克思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率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

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1.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 “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延展“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在教育活动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因为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独立的个人。以人为本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学生观,也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思想中的“人”,是全体的人,而不是其中一部分人。教育的需要是所有人的需要,所有学生的需要,而不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学生的需要。所以,在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也不是以一部分学生为本,而是以全体学生为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为成人社会代表,常常把自己放在主体地位,而把学生放在客体地位。学生接受教育仿佛不是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实现教育者的要求。这种条件下的教育就不是为了教育的对象,而是为了教育者自己。然而,人类的教育活动之所以成为必要,是因为人有教育的需要。换句话说,教育是学生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外界把教育强加给学生。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人,必须依赖于教育才能发展成长。既然教育是为人而存在的,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就当然是教育的出发点,当然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教育者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成长。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教育为学生的成长需要而存在。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多方面的,因为学生作为人是“身”与“心”,“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体。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多方面的,教育应当全面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这就是说以人为本,就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真题再现【2013年下半年中学真题】依据育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培养学生特长B. 发展学生潜能C. 尊重学生个性D. 私拆学生信件【答案】D。名师讲解(二)“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不仅指导着教育目的的制定,而且伴随着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全面发展,全方位影响着当代中国教育方针的制定和调整。而“以人为本”战略思想的提出进一步落实和深化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人为本”的教育战略思想把人置于教育发展的起点和目标上。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了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坚持以人为本,最坚实的落脚点在于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的生命主体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很好地体现和遵从了学生本质属性,将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切实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置在发展的主体位置。

1.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以人为本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把学生真正地当作“人”来开展教育,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而现实中,个别教师忽视学生的独立主体性特点,以教师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进而去树立教师的所谓绝对权威,这是与当代学生观所相悖的。(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时间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需要树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过程中,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学生角色观念,帮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转变为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探究。在这种学生观的引导下,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探索精神,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开拓进取的精神。(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学生作为个体,具有主观的意志,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并非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经过自己的考量之后做出的判断。由于学生自身认识的不同,造成了学生学习效果的不同,这恰恰说明学生在思想上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要客观地看待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把学生当作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作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来看待,因势利导地去施加教育,推动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学生的主体性的根源在于个体需求与责权的统一,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认识的主体,因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具有学习的自主需求和动力,拥有享受相关需求的权利。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使学生认识到权利与责权是并存的,更是统一的,在享有一定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着一定的责任,这是学生主体性的客观要求。真题再现

1. 【2012年下半年中学真题】刘老师正在上课,学生路路突然站起来,指出刘老师讲解中的错误,刘老师板着脸说:“路路,老师不如你,以后就由你来上课好了!”说完,刘老师若无其事地继续上课。下列选项中,对该教师行为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 维护了正常的教学顺序B. 漠视了学生的主导地位C. 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D. 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答案】D。名师讲解

2. 【2012年下半年中学真题】初中生小虎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还与邻座讲话。班主任让小虎把桌椅搬到教室后面的角落里一个人坐。下列选项中,对该班主任行为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 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B. 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C. 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D. 维护了教师的权威【答案】C。名师讲解

2.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质、量、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及结果,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作为发展的人,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①顺序性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如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由情绪到情感的顺序发展。

因此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应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②阶段性

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如小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特点,不容易理解抽象的道理。

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③不平衡性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相一致的匀速运动,在不同的时间里,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差异的。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如个体身高体重的发展存在两个高峰期——婴儿期和青春期。在这两个高峰期内,身高体重的发展较其他时期快得多。

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如学生的感知觉发展达到成熟水平要比思维发展早得多。

因此,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地进行教育。所谓关键期是指人的某种机能在某一年龄阶段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也叫作最佳期或敏感期。在这一时期进行教育才可以取得最佳效果,如果错过了关键期,教育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也无法取得成功。

④互补性

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是指机体各部分或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某一方面受损或缺失之后可以由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弥补。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盲人的听觉通常会比较发达。

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如身患重病或有残缺的人,如果他有顽强的意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⑤个体差异性

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是指不同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存在着速度和水平的不同。这种不同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群体的角度看,不同的群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如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

另一方面个体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根据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真题再现

1. 【2015年下半年中学真题】于老师总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计课堂提问和练习。这表明于老师( )。A. 遵循教学规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B. 关注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C. 注重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均衡发展D. 注重循序渐进,实现师生教学相长名师讲解【答案】B。解析:于老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练习,所以可以看出老师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选B。

2. 【2014年上半年中学真题】高中一年级入学伊始,班主任王老师便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班上每一个同学的情况,并据此指导学生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这种做法表明王老师关注( )。A. 学生发展的差异性B. 学生发展的互补性C. 学生发展的平衡性

D. 学生发展的顺序性【答案】A。名师讲解

3. 【2012年下半年中学真题】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 阶段性B. 互补性C. 顺序性D. 差异性【答案】D。名师讲解(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以人为本学生观要求教师应当把学生看作是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从本质上讲,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特定阶段,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教师应当避免只关注学生的现实情况,要挖掘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而实现对学生成长的全局性把握,甚至是全人生的指导,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3. 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

以人为本学生观不仅要求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看待,而且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成长。以人为本学生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不等于各个方面的平均化发展,教育活动涉及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与内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要求每个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个体,各个方面都能够获得应有的发展,同时也要承认人的各个方面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差异性,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各个方面的发展指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智育成绩欠佳的学生,可以有高尚的道德,不擅长艺术表演的学生,可以有高超的劳动技能。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每一个人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这种发展,承认学生个体差异,重视人的个性发展,是对学生发展不同步的认同。全面发展的人,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充满个性并有自身特点的人;完整的人,也不是各个方面平均发展的人,而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个性又得到很好发展的人。从这个角度讲,尊重个性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最高境界。真题再现【2014年下半年中学真题】学习成绩一般的小丽在县舞蹈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班会上,

班主任吴老师表扬了她:“一花一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这表明吴老师关注( )。A. 学生的个性发展B. 学生的品行发展C. 学生的知识习得D. 学生的身心健康名师讲解【答案】A。解析: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题目中的小丽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吴老师表扬其有自己的精彩,正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表现。(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它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克服按统一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学生,追求完全趋同,整齐划一的弊病。根据学生各方面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原则,因时制宜,因人而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成才条件,从个性化的角度入手,力求使得每一个学生在不同领域内有所专长、有所成就,从而培养大批的创新型人才,为增强民族创新精神和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三)中学生的发展特点

中学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面对的学生是中学生,处于中学阶段的中学生具有其独特的发展特点,中学生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主体性发展和具体教育内容发展三个方面。

首先,中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方面,中学生在生理上处在青春发育期,个体生长发育进入第二个高峰期,初中生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改变、内脏机能的成熟及性的成熟三个方面。另一方面,随着生理方面出现的急剧变化,中学生的心理方面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中学生认识能力与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社会责任感和世界观开始形成、开始关注异性并尝试体验纯洁的爱情。然而,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还不够完全成熟,自控能力又比较差,加上这一阶段面临着学习和个性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作为社会规范要求和中学生的自我约束机制,必然会制约中学生个性需求的现实性,这种需求与约束之间的冲突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形成心理问题。

其次,中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特点是指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进步与提升。中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在中学生个体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是中学生的自觉性、自控力形成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是实现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影响着中学生的基本判断和个性的形成。中学生自我意识凸显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叛逆,学生与老师的矛盾增多,甚至出现明显的冲突,表明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已经开始。

最后,中学生在具体的德、智、体、美等教育内容方面也有着鲜明的发展特点。从“社会文化素质”方面看,中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品质在生理、心理变化的同时,在教育的影响下也有相应的发展特点。在“德”的方面,中学生在小学阶段思想品德习惯养成的基础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开始形成,并将持续影响一生。在“智”的方面,中学生认知世界的态度也将最终形成,同时思维的方式与品质,学习方法的掌握,将对中学生终身学习产生影响。在“体”的方面,中学生生理发育成熟的结果,将会影响他们一生的体质。在“美”的方面,中学生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逐步成型,这种审美观和审美能力将会影响他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在“劳”的方面,中学生形成了劳动生活的态度,也形成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将会影响他们经济生活领域的活动。中学阶段是全面培养素质的奠基阶段,德行成为一生的基础,智力发展为终身发展奠基,健康和审美观也影响一生。(四)全面发展学生观的基本要求

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育者必须根据中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开展具体的教育活动,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应当着重从身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