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来缘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06:03:26

点击下载

作者:陆一剑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缘来缘去

缘来缘去试读:

内容提要

因为有缘,所以相聚,因为相聚,所以珍惜。不管你是过路人,还是……

缘,使我们走到了一起,不管是片刻,还是永久,都值得我们去珍惜。

第三条岸

一天,一个落魄的诗人来到长河的左岸。当时已近黄昏,还有最后一朵红云在天边飘移,但马上又要落下去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唉!人生如梦啊!”“人生如梦?”问话的是个老船夫。“哎!人生如梦啊!”诗人又看着老船夫,“老船夫,你能告诉我人生的意义吗?哎!算了,我想你不会知道的。老人们一生都活得一塌糊涂。”

老船夫没有说话,也不因被对方贬低而生气。

诗人续道:“人生的意义,我以为则是找到第三条岸。生的时候,我们在左岸,但我们却不断地眺望右岸。而右岸是一场巨大的死亡,人一辈子就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过程,这之间只是一条河流横截的一段。我们的人生,只是这样一段;河水瞬间便要消失,只留下我们的起点——生,我们的终点——死。然而,除了生的左岸,死的右岸,我们没有更为永恒的第三条岸么?难道人生如幻梦么?”“小伙子,你找到第三条岸了吗?”“没有。许多人没有找到。至于我,肯定也不行。这注定是一场无果的找寻。”诗人有些悲伤,“但我可能会继续找下去。”“小伙子,还是先上船吧,说不定我可以帮你找到第三条岸。或许河中央会突然耸起一方巨石,那就是第三条岸啦!河水干涸了,左岸右岸留下来了,巨石还在呀,那算第三条岸么?”“巨石,巨石,船就是第三条岸。”诗人自语。“船,我这船可不算第三条岸。我这船只是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我这辈子,也都是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如果这船是第三条岸,那么我不是一直就在上面么?我这辈子不都在这三条岸上么?不可能吧!”“不,有可能。是的,我一直在第三条岸上。我的人生,是的。”“真的么?那么,小伙子,上船吧,到岸上去。”

诗人上了船——上了岸。

彼岸花

生命如同一条灵动的河流,河流的此岸刻着生,彼岸刻着死。死往往有一种神秘的力量,霸道地站在高处傲视人世的纷争,就像用死寂沉沉的黑夜来诠释光明,用无声的世界来聆听音乐的美,死用其恐怖来彰显生命的意义。继而,我们才会问苍茫大地,为何生我?那么,在我们淌过这条河流到达彼岸时,我们得学会理解。

还记得骇人听闻的9.11么?当世贸大厦轰然坍塌,多少生命在那一刻回归自然,带着他们实现或未实现的梦想,带着他们的爱恨情愁,带着亲人的痛哭流涕,化为缕缕青烟。此时,活着的人才会更相爱,才学会大海般的宽容。我们还经常听说矿难,当不幸发生,瓦斯爆炸,在地下几百米甚至几千米的矿工相互拥抱着,承受生命无法承受之重,一起化作亿万年后的化石,甚至连一块墓碑也没有。任凭人间几号文件的颁布,此时已与死者无关。

还有庞贝古城,一座被火山吞没的城市,千百年后,我们仍可以从冻结的时间中读出人们脸上凄苦的表情。据说地球已存在140亿年,但再过50亿年,太阳化作一颗白矮星时,便会将地球吞没,倘使那时,我们无法到另一个星球定居,人类也面临一场大灭绝。

事实证明,彼岸刻着死,我们的目的地就是死,我终会化为一具枯骨,埋藏在河的对岸。

既然我们淌到彼岸收到的礼物是死,那人们为何还不惧怕死呢?为何死不是一种解脱,一种对生的否定,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呢?不,决不是这样。那是因为我们在这条河流中对意义的一种探求。个人的生死是对意义的探求,人类的生生死死就是对终极意义的一种探求,并且必须以一种实践的形式,这是任何哲学都无法穷尽的。这种探索必须以一种有限的时间存在才能获得最大的意义,于是才有了有限,才有了岸。我们便不在追求生命的长度,而是想法拓展它的宽度。

那么,对岸埋藏的骨灰一定不是我,那只是我枯萎的容颜,曾经的寄托,没有特殊性,只有普遍意义的存在。

我期待永恒,我要做喜马拉雅山上的贝壳,证明曾经的沧海桑田。我要做南极大陆的煤矿,显示大陆的漂移,这还不够,我最后必须以某点为质点,精神爆炸,体积无限的膨胀,密度无限缩小,我成了宇宙的精神,宇宙成了我永恒的载体。

于是,对我来说,生命的两岸,此岸镌刻着生,彼岸镌刻着死。

原来,任何一种岸的存在只是一种形式,我们的行走才是一种超越了意义的到达,我们永恒地踩踏着此岸,岸边开满鲜花,而那形式上的岸,在比荒凉更荒凉,比永久更永久的地方,给人以生的希望。

种植正确的观念

观念,是指人的思想意识。生命本是没有观念的,只是在接受教育或经历人世的过程中,才树立起观念,比如爱国的观念,坚持真理的观念,献身的观念等。而正确的观念,犹如明亮的北斗星,照耀着人生的行程,成就了生命的辉煌。

诚然,在现实生活中,正确的观念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把人们引向光明;犹如沙漠中的绿洲,给人以希望;犹如一艘巨轮的船舵,控制着前进的方向。鲁迅先生是一把刀,一把尖锐地刺穿敌人心脏的刀,为什么敌人见了他如此害怕?是因为正确的观念让鲁迅有了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黑夜给了鲁迅黑色的眼睛,但他用来寻找光明。岳飞精忠报国,他的观念里只有一个“忠”字,为此他不惜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挥洒成惊天动地的《满江红》;杜甫忧国忧民,一心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若不是有一个“怜”字植根于他的观念之中,他能成为“诗圣”吗?

在对待真理方面,正确的观念无疑能万古长青。哥白尼心中的观念,只求一个“精”字,他通过年复一年的精密观测和精确计算,提出了“日心说”,这无疑是科学史上的龙卷风,它虽然先将哥白尼的生命吹走,却最终刮走了早已在人们心中根生蒂固的错误观念——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亚里士多德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可以算是一个圣人,他几近乎于神。但是一个年轻人却“初生年犊不怕虎”,敢于提出质疑,并最终在比萨斜塔上证明了自己,这个人便是伽利略,他的观念中也只有一个字——真。

当然,生活中同样也有落后、错误的观念。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中国,有人并没有从实际出发,错误地认为要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并发动了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国家的发展停滞不前,这不正是因为观念错误而导致历史性悲剧吗?因此,错误的观念是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是长在纯洁心灵中的恶瘤,是让繁茂绿树枯败的病根。

种植美丽的花草,我们只能观赏一段时间;种植正确的观念,我们则可以收获无尽的果实。让正确的观念永远植根于我们的头脑,使社会和人生都健康地向前发展吧!

谁偷了我的衣架

“我的衣挂呢?”又一句熟悉的话搭载着寒风从阳台上传来,建缤的声音带着一缕沙哑。

阳台的门开了,建缤瞪着大眼,上门牙咬着下嘴唇,皱着眉头走了进来。“谁!谁是犯罪嫌疑人?”

一片沉默,无人应答。“以为不说我就没办法?”他用手撑着下巴,故作深沉地思考着,不轻易间,目光已经落在我身上。“老易啊,你有犯罪前科啊。”他狞笑着。“这是哪门子事啊,那些陈年旧事就不提了,你还敢讲我,我自己带来的五个衣挂已经没了四个了。”“是啊,我从开学以来就不认得自己的衣挂长什么样了,不知道失踪多久了。”阿科补充道,表情十分冤枉。“因为没衣挂,所以你……”建缤质疑道。“唉,不瞒你说,我何止衣挂没了,就是内衣也不知道成为谁的囊中之物了。”阿科叫苦不迭,嘴角带着无奈的笑。“这么说,情节比我还严重了,饶了你。”“李伟霖,看来剩下的人中你最有能力呀!”

李伟霖抬头从书的情节中跳出来,“我?我怎么会呢?我从来就是衣挂坚实拥护者,你怎么会怀疑我呢?”李伟霖套上了一向的固定句式“建缤啊建缤,我一向以为你是翩翩君子,没想到你竟如此轻易地怀疑我,你……”“你什么你,你想说:你真是太令我失望了吧!”建缤显得有些不耐烦了。“知我者莫过于君。足下固知吾不以为斯以为常。”好个家伙,竟活学活用。“乱啊!我的大脑超负荷啦,到底是谁干的?”魏建缤无奈得直摇头。

这时候,一向沉默寡言但却常常一鸣惊人的孙财发话了:“我可能知道衣挂在哪了。”“其实,每一次洗澡时,我们总是取入衣服,然后再把衣挂放一个在抽屉里,总是以为衣服挂别人会不够用,久而久之,每个人都将衣服挂留在抽屉里,于是,我们能够发现的衣服挂便越来越少了,真是个美丽的错误啊!”说着,孙财打着那个经典的勾字形字式,模仿着牙膏广告中的演员露出洁白的牙齿微笑着。“圣贤啊,先知啊孙财,以前我怎么就没有发现呢,一下子麻雀变凤凰啦,孙财!”魏建缤咧开了嘴。

果然不出所料,衣挂都被找到了。大家互相凝视着,仿佛那珍贵的友情就在眼神间流淌,一种说不出的温暖袭上心尖,那种滋味令人回味。

与你相遇是一种缘分

陌生人,与你相遇是一种缘分。

匆匆忙忙的,在人海里,与你邂逅;拥拥挤挤的,在车上,我们擦肩而过;悠悠闲闲的,我们在路旁的板凳上,隔着报纸,坐在一起。

醉酒的人,你带着烈酒味从我身边走过;踢着球的少年,你带着笑意,从我身边挪过;陌生人,我们在路旁扬起的灰尘中,看见了各自的背影;我们在枝繁叶茂的树林里,发现了各自还带着泥土气息的脚印;我们在疾驰而过的电车上,发现了各自的表情;我们在春天的细雨中,看见了各自播种的身影;我们在秋意朦胧的田园中,发现了各自在收获着惬意。

陌生人,与你相遇难道不是一种缘分?

茫茫人海,世本多歧,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缘分吧!尽管,它来得如此匆匆,去得匆匆,但,这短暂的一瞬,不正组成一个个生尖的故事,组成了一个个缤纷人生的记忆?

朋友,与你相遇是一种缘分。

还记得那个艳阳高照的夏天,我们在池塘里游泳吗?还记得,那个冬雪初降的季节,我们有湿透的双手玩“吃冰棍”的游戏吗?还记得那年春节,我们在垃圾桶里塞的那根鞭炮吗?还记得端午节那天,我们挑着灯笼在街上跟着舞狮队玩耍吗?还记得在那些平常的日子里,我们总是在冒险吗?还记得上课时我被罚站,你陪我站在一起的情形吗?还记得,那次我们俩偷了地瓜,被老农追得拼命地跑吗?还记得那次夜里在山上,我们害怕而又惊奇得乱喊吗?还记得,那次我被人骂,而你甘愿去被人打得鼻青脸肿吗?还记得那次我为只脚踏进了水沟而悲伤,而你为了安慰我也把脚踏进去了吗?

朋友,你还记得那些我们共同奋斗的日子吗?那时,我们在同一片错暗的灯光下,写着错别字;那时,我们在万家灯火后仍然在夜时埋头苦干;那时,我们在树下因为历史观点而争得面红耳赤;那时,我们在辩论课上“对证公堂”。

我想说得是:朋友,我感谢你,感谢你给我带来的快乐、哀伤,感谢你给我带来的惊奇、失望。感谢你给了我单调的童年一块丰富多彩的调色板;给了我苦涩人生一条永不枯竭的清泉。感谢你,让我在书海中抬起头来,重新去享受生活;感谢你,在我骄傲的时候给我一个温馨的提醒;感谢你,在我平淡的记记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因为有缘,所以相聚,因为相聚,所以珍惜。不管你是过路人,还是……

缘,使我们走到了一起,不管是片刻,还是永久,都值得我们去珍惜。

0与1

0住在乡村的一个简陋小屋里,他的家里的东西都是自己DIY的,圆圆的,在别人看来,这是一种怪异的癖好,就像他那滚圆的身体一样无棱无角。然而,0过得俭朴但很快乐,他总是喜欢晚饭后在乡村的小路上独自散步,逢人就问好,并露出他那圆圆的笑脸。

这一天傍晚,天气很好,0快乐地在那条撒满落日余晖的小路上漫步。突然,路的那一头开来崭新的小跑车,一声悦耳的喇叭沿着傍晚的新鲜空气传了过来。0远远地看见1春风得意地坐在车上,还时不时地在风中摇晃着他那竹竿似的身体。1看到0在路旁漫悠悠地漫步,便停下车来。

圆乡巴佬,从去年到今日已经一年了,你怎么还是这么圆,一点变化都没有。

轻蔑地撅起他并不大的嘴。“我很好啊。白天在家里做木工,晚上出来散散步,跟大家打打招呼。”0快乐地笑着。“真没出息,整天呆在这种穷乡僻壤过着无聊的生活。来,上车,给你长长见识,兜两圈。”1得意洋洋地笑着。“那太好了。”0坐到了座位上,可是1仍然站着,因为他那笔直的身子实在不像0那样可以自由地弯曲。“你为何不坐下啊?”“上面风大,爽快,空气好。”1极力地掩饰着。“跟你说说我这一年多来的经历吧,乡巴佬。”1想转移话题。“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我在一家工厂里没日没夜地工作,常常工作得疲惫不堪,汗流浃背,但想起未来的富裕生活,我便更加努力地干活,我总是给自己灌输一种信念,我要富裕,我要比别人生活得更好。在这种信念的引导下,我终于取得了我梦寐以求的财富、荣誉。”说完,1得意地笑着。“可是,你呢?你始终不愿外出打拼,躲在家里终日无所事事,只能在这乡间小道上闲逛,你不觉得你的生活过得很单调吗?”讽刺的话语落在0的身上。“但是,我很快乐,你快乐吗?”“我,我……当然很快乐了,你没看见我开跑车多么愉快吗?”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他清楚自己并不快乐,在他疯狂工作的时候,他曾抛弃自己的青春,抛弃自己的朋友,抛弃自己的亲人,这些使他变得孤立无援,怅然若失,使他变得猜疑、怨恨、骄傲自满。然而,当他获得自己所想要的一切时,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很空虚,他失去原本不该失去的。当他取得了这些“成就”后,却只能望着这金碧辉煌却空荡荡的房屋独自伤感徘徊。

夜渐渐抓上了山岗,田野里野花香弥漫着这柔和的夜色。“或许,我该下车回家了,今晚我很快乐。希望你也能每天都快乐。”说着,0摇摇摆摆哼着歌沿着小路回去了。

夜色里,只有1还独自兀立着。在这个夜晚,明亮的月光下,他知道了很多,其实生活并不需要成功与财富来装饰,平平淡淡的却也是快快乐乐的。

沉重而又渴望光明的思想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一个思考的灵魂,两句简单的哲理诗,三个各不相同的意象构成了顾城的《一代人》。这首诗,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印象,精巧的结构中是深刻的内涵,作者沉重而又渴望光明的思想在反复诵读中仿佛也变得清晰起来。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是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诗人。在他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满着一股淡淡的成年人的忧伤。顾城喜欢用语言去描绘一个时代的声音与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一代人》不仅是作者觉醒的忧伤,更是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从前,读这首诗总是觉得深刻隽永,意味深长,但又难以用言语表达。后来才知道这是作者在文革之后的作品,诗中的背景是黑夜,基本意象是光明。诗中用了两个“黑”字,黑是扼杀光明的结果,黑夜更是光的坟墓,作者在这个漫长的黑夜中得到了一双黑色的眼睛,然而,这双眼睛却是叛逆的,是对黑夜的叛逆,又充满着对光明的强烈渴望。黑夜是光明的对立面,从黑夜中叛逆出来的眼睛自然对光有着比任何色彩都要强烈的渴望,因为黑色有着对光全盘吸收的特性。因此从文革时期走出来的一代人,他们对这个黑色的时代有一种伟大的觉醒,使他们去追求思想的解放与愈加光明的生活。但是他们又不得不以黑色的眼睛去面对未来,因为他们身后是沉重的历史。对于历史,他们背负的是伤痛,但对于不断思想不断觉醒的人们来说,他们是不属于暗夜的,他们会挣扎,会拷问,他们会用黑夜赐给他们的写满惊恐但又渴望未来的眼睛,用信念与执著去刺破黑夜的胸膛,去寻找那象征人性与理性复活的光明。

因此,在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那段时期历史的反思与对灵魂的质问,又反映了作者对未来与光明的无限渴望。一代人的思想,挣扎与对今昔的追问在顾城的诗中反映了出来,诗歌的背景是沉重的,但格调并不低沉,而是充满了自觉意识与抗争精神,更重要的是作者把握那个时代的特征,赋予诗歌反思的性格。

从诗延伸开去,《一代人》表现了一代中国人历经了一段特殊的磨难之后对于命运与人生的追求,得到了更深刻、真切的彻悟。如果我们穿越时空,到了屈原、杜甫、鲁迅等不同的“一代人”身上,不难发现他们都曾在“黑夜”中生存,都有着特别敏锐的黑色的眼睛,在磨难之后,他们对于人生的思考更进一步,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我们不难读出他们对于人生、命运更深刻的见解,以及由个人到国家之间的过渡。这一切不正告诉我们不管在什么时代,磨难的经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陷入迷茫,甚至停滞不前,但只要我们能克服艰难,走出黑夜,我们对人生的思考,对于命运的追问就会更进一步。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我们的人生因此更有意义,生命也就更加精彩。《一代人》那沉重而又渴望光明的思想,给我们带来震撼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启示,激励着我们不断探求真、善、美的真谛。我想,这就是这两句短诗能够历经风雨,长期屹立诗歌之林而不倒的原因。

外公

外公独自坐在柴火堆前,落日的余晖透过旧木窗落在了他那爬满沧桑的额头上。正值村庄里炊烟袅袅的时刻,外公点起了烟草,衔着跟了他大半辈子的烟杆独自坐在柴火光与夕阳中想着那逝去的往昔。

母亲是被外公养大的,直到嫁给了我爸爸。母亲跟我说她三岁时没了妈妈,从小就不曾有母爱的她是跟着外公一路长大,说这些时她满眼的泪花。外公是一个朴素的农民形象,在他身上看不到世俗的功利与荣华,面朝黑土背朝天的日子塑造了他那泥一样黝黑的皮肤。他从不曾关注自己的形象,除非逢年过节,儿女给他多添了一些穿戴。常年为了家中的儿女在烈日下打拼的外公,有着内敛和沉默的性格,他不爱把曾经的往事放到桌上让我们这些后代翻看,然而母亲却无法掩藏她对艰辛岁月的回忆与对外公的爱,常常对我提起那段辛酸却快乐的日子。

外公家里有三个儿女:我的舅舅、阿姨和我的母亲。小时候,三个儿女放学回到家中,外公常常还在田间耕作,于是我的母亲与她的兄妹就开始煮饭。说煮饭是不确切的,因为当时煮的是地瓜米。每当外公回到家,在一脸疲惫与满身的汗味中他总是露出那少见的微笑。吃饭之前,他总是乐意点一根烟,独自一人坐在青石的板凳上,在斜阳中独自看着那半山的暮色。

在学校放假的日子里,兄妹三人为了减轻外公的负担,每天早晨天还没亮,就带着镰刀与竹条去深山砍柴,常常是早上出去直到傍晚才能回来。有一次,兄妹三人在砍柴途中迷路了,入夜了还没回家。外公很着急,二话没说,提起旧式手电筒便往山上赶,由于地形熟悉,很快就到了平常砍柴的地点,看到兄妹三人在那里抱头痛哭,就微笑着摇了摇头,点着一杆烟,带他们回去了。

我的母亲与舅舅都有高中学历,这得感谢外公。以前的学费在现在看来简直微不足道,但在那个时代,却是一笔不菲的钱财。外公常说再穷再累也要让孩子上学,于是便把日常喂养的鸡、鸭拿到市集上变卖,换钱充学费。这时我的母亲与舅舅便在家中焦急地等待着,如果卖的钱不够学费,他们便垂头丧气。外公吓唬他们上不了学了,他们俩就哭着、闹着。每当这时候,外公总是默不言语,点起一杆烟,想着如何筹钱让儿女上学。

我舅舅念高中的时候,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尤其作文深得老师赏识。高中毕业那年,舅舅得知外公早就给他结了娃娃亲,由于叛逆心理作祟死活也不去参加高考。外公很固执,说出来的话从来不曾收回,谁知他的儿子也很固执,于是父子两个就这么僵持着。高考那天,外公拉着舅舅赶考,在考场外舅舅坚持不进考场,外公满眼的怅然,点起一杆烟,父子两人就这么对视着,最后外公抚摸着舅舅的头说:“孩子,我们回去!”

外公是个农民,没有什么文化,可是却不想让后代也像自己一样。现在他的愿望终于进一步实现了,今年夏天他的孙子考上师大音乐系,我好几次看到他衔着烟杆偷偷地乐呢。

在那段没有母爱的日子里,外公用自己宽大的肩膀为儿女遮风挡雨。就在这宽大的臂膀下,他的儿女茁壮成长。人们说生活是一本大书,在我的心中,外公以他那平凡的人生为这本书写下了一页不寻常的注释。

一个没有小偷的城市

济州,是韩国西南海上最大的岛屿,1955年建市,是一座有30万人口的港口城市。人称济州“无乞丐、无小偷、无大门”。

一天晚上,我们来到了济州闹市,在一个拐弯的路边角上,发现了一个水果摊。我本想买点水果带回宾馆,可是,售货主人却怎么也找不着。问了韩国朋友,他告诉我们,这里每个水果都标了价,如果售货摊主人不在,你拿多少就把钱算好,放在一个固定的铁桶里。我问,拿了水果不付钱的有没有?他摇摇头。这个水果摊我们先后转了两遍,的确,没有发现水果被人偷的现象。

联想起白天,我们在公路边看到树上垂下的许多鲜红的桔子,举手可摘,济州的桔子味道极其鲜美,却没有发现有人去动它。

在济州民俗村,我发现此地的农户院有门框,而无大门,门框内有三根活动的横木栏杆。据介绍,三个栏杆都横置放着,表示主人已出远门,暂时不会回来,来客就不必等了;如果两根栏杆横着,放下一根木棍,说明主人出去办事,稍晚才能回来;如果横着一根栏杆,放下了两根,说明主人就在附近串门,一刻就会回来;如果三根栏杆都斜着放下,说明主人在家,来客可以进去了。这种习俗延续至今。

济州人虽有贫富差异,但却以盗用为耻,以劳动守法为荣。这可能就是“无小偷文化”的历史渊源。

50元的杀伤力是多大

一名老人中暑晕倒,三名大学生急忙拨打120。但急救中心的人员赶到后,清醒过来的老人执意不肯去医院,径自离去,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抓住这3名学生不放,硬向他们收了50元的出车费和出诊费。发生在上海的这件事让许多人疑惑:凭什么让善良学子掏这50元钱?

这50元很可能就扼杀了三名学子的善性。50元钱对三学子来说不是小数目,付出了代价,他们学到什么?三人很可能后悔不迭,为自己不谙世情后悔,为自己多管闲事后悔等。后悔之后是反思,50元钱让他们重新认识社会,重新为自己的行为定位。助人为乐的美好品德,也许会因为这区区50元钱被抑制或扼杀,这实在是一种悲哀。

更可怕的是,50元钱事件通过媒体传播后,一些人同样会产生共鸣,一些家长也许会以此教育子女:看看吧,多管闲事有啥用?许许多多的传统美德教育,不及这50元现象来得实在和深刻。这家医院毫发无损地得到了50元,却让很多人失去了珍贵的美德,这是不是道德教育的悲剧?

假如急救机制完善,假如医院不“冷血”,也许一切都不会出现。当假如都成了现实,善良人的善行也就有了保障。

骑马思维

国王为挑选继承人,给两个儿子出了道难题:“给你们两匹马,白马给老大,黄马给老二,你们骑马去清泉边饮水,后到者胜。”

老大想运用“拖”的策略,而老二则抢过老大的马飞驰而去,结果,弟弟胜了,因为骑对方的马冲到前面,自己的马自然落后。

此种“骑马思维”用于商界,就成为一种另类的营销手段。

一外商想在中国寻求代理人,而前来应试的人都不能令他满意,他听说民间有位经商奇才,就亲去拜访,结果却让他失望。他找到那奇才时,那人正对着对面一家商店叫骂,原因是同样的商品,对方的价格更低,因而抢了自己的生意。外商摇摇头,遗憾地走了。可是不过三天,外商又回来了,并带来了聘书。道理很简单,两家商店都是那“奇才”开的。

相似的例子还有,美国海茵茨公司从不做广告,却在婴儿食品市场上有着极高的占有率,其奥秘在于与儿童医院合作是该公司一项重要的业务,而消费者每寄回一张海茵茨食品标签,公司就捐助儿童医院6美分。

可见跳出平庸,打破常规就是运用“骑马思维”的实质,它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创新思维。如果能将“骑马思维”恰当地运用到营销策略中去,其意义无疑是重大。(17)小河里的流水

佛陀旅行经过一个森林,那一天非常热,刚好在中午,他觉得口渴,就告诉他的弟子阿难:“我们刚走过一条小溪,你去取一些水来。”

阿难往回走,但是他发现那条小溪非常小,因为有车子经过,溪水被弄得很污浊,本来沉淀的泥土都浮了上来,现在这水已经不能喝了。他回到佛陀身边,告诉佛陀:“小河里的水已经很脏,不能喝了,请你允许我继续走,我知道有一条河就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我去那里取水。”

佛陀说:“不,你到刚才那条小溪去取水。”

阿难知道那条小溪里的水取来也无法饮用。时间不必要地被浪费,而他又感到口渴,但是佛陀说了,他就必须去,然后他再次回来。

当他第二次回来的时候,阿难问佛陀:“你坚持叫我去,但我是不是能做些什么使那些水变纯净?”

佛陀说:“请你什么事都不要做,否则你将会使它变得更不纯净。不要进入那条溪流,只要在外面、在岸边等待,如果你进入溪流,你将会把水弄得更浑浊……”

佛陀说:“你再去。”

当阿难第三次回到那条溪流边时,水已经很清澈了,泥沙也流走了,枯叶也消失了。阿难笑了,他取了水快活地回来,对佛陀说:“你教导的方法真是有效。”

佛陀笑了,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只需要耐心。”

互相挑剔

有两位雕塑家在国际上都享有盛名,可是两人谁也不服对方。

两人时常对着记者互相批评:“他最近的一部作品,手部的雕塑太匠气了!”要不然就是:“他的刀法过于粗糙,不知道是在表现什么!”这两人不相往来,却又密切注意彼此的一举一动。

有一次,其中一位雕塑家为了赶上一个国际大展的展出时间,在工作室中夜以继日地连续雕塑了三天三夜,除了工作之外,什么都不闻不问,甚至连吃饭睡觉都在工作室里。

就在工作接近尾声的时候,有一位朋友来看他,这时雕塑家正在用雕刻刀修饰雕像的肩膀。

朋友似乎有话要说,但是还未开口。雕塑家忽然大叫出声:“我那个死对头,一定又会在这鸡蛋里挑骨头的!”朋友不解地问:“你既然知道他会批评这个地方,却又为什么不先修正好呢?”

雕塑家微微一笑回答:“我就是故意要让他挑剔才这么雕刻的,如果他不再批评,我的创意也就没有了。”

朋友这才开口说:“可是,他昨天忽然心脏病发作去世了。”

雕塑家手里的工具“锵”的一声掉到地上。

从此,这个雕塑家再也没有独具创意的雕塑作品出现了。

从一次活动看中外教育的差异

这是个让中国老师不知道是喜还是忧的场景。

今天,北京农业展览馆,第三届亚太经合组织青年科学节的开幕式。领导在主席台上热情洋溢地讲话,下面却是截然不同的情形:中国学生头顶着骄阳,排着整齐的队伍,认真倾听;而来自APEC其他国家的学生,却三五成群,一堆一堆地聊开了,有的人甚至已经坐到了地上。

一个中国学生说:“集会场合就应该遵守集会的纪律,这是我们从小就培养的习惯。”

一名来自新西兰的学生说:“青年科学节本来就是一次交流的活动,不能不让人说话,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感受。既然演讲很长,就应该给我们坐的地方。在我们国家,很少有这么长的演讲,除非是专题讲座。”

观念和思维的碰撞,让一位老师显得有些尴尬,“也许这是中国教育和国外教育不同的体现”。

今天,以“科学、青年、未来”为主题的APEC青年科学节在北京举行,并将持续一周时间。将科技主题与青少年主体结合的大型APEC活动,还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由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举办的本届青年科学节,有1200多名境内外代表参加,成员以14—18周岁的青少年学生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代表团选拔的学生代表,都是热爱科学、品学兼优、动手能力强、善于交流、熟悉计算机、能用英语进行日常沟通及简单写作的优秀学生。

让中国学生和老师没想到的是,这样一次相互交流的好机会,细节上的碰撞,却从开幕式就看出来了。

而有趣的差异,还远远不止这些。

为了加强交流,青年节组委会决定安排中外学生混住,而在各个论坛、科技参观、文化交流和游览等多项活动中,也是安排中外学生混合搭配。

8月2日,是各国代表团报到的日子。青年节的多项活动包括住宿,都安排在北京第八十中学。

从吉林来的高一学生张亦衡,在自己的宿舍里,碰上了从新西兰来的高一学生史蒂文。刚一见面,拿着彩屏手机的张亦衡就惊奇地发现,史蒂文的手机竟然是白屏的;同时,史蒂文的相机也是十几年前的老款,市场上都已经很难见到。“这对于我们的同学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穿鞋时,张亦衡发现了更为“恐怖”的问题。史蒂文的鞋垫开裂了,却不买新的,每天背的书包也都用了好几年,参赛作品是用废品制造出来的,吃剩下的东西,也都放在书包里下次再吃。闲逛时,看见外面有垃圾,史蒂文都放在书包里,拿到宿舍才扔进分类垃圾箱里。而在活动中的“市长讲坛”上,许多中国学生都听得直打瞌睡,可史蒂文却一直认真地听完。

到燕莎商城买东西时,张亦衡更觉得不能理解了,明明史蒂文的鞋坏了,可是他只给父母买了礼物,而自己却什么也没要。

下午2时左右,记者刚进八十中就看见史蒂文穿着大裤衩、背心,光着脚在烈日下散步。很多中国学生用奇怪的眼光盯着他。“这在新西兰很正常。”史蒂文说。

对外国学生生活上的“意外”发现,不仅仅是张亦衡一个人有,前来参加青年节的中国学生都有这种巨大的发现。

除了生活,学习上的不同似乎也有一堆。

今天下午,青年节学生论坛开题。因为离论坛开始还有一段时间,大部分中国学生到了教室,就趴在桌子上打瞌睡;而史蒂文似乎对教室充满了好奇,到处张望,尤其对课桌上的插座产生了兴趣,研究了半天,要弄明白这个插座的线路究竟是怎么走的。

讨论会上,中国学生一般都是拿着稿子从头念到尾,有的甚至还准备了中英文双份的材料,字里行间写满了注解,而很多外国学生连一张稿子都没有准备,他们说,稿子都在脑子里。

别人作报告时,外国学生都会盯着讲演者,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地点头或提问,与讲演者形成很好的互动,可中国学生都在做自己演讲前最后的冲刺。

行为习惯上的细节,肯定与学校培养有关,可中国老师更愿意谈论的,却是中外学生在科研上的差距,也许他们认为,这才是差距最核心的地方。

一位姓陈的指导老师说,美国学生的科技创意,往往建立在实际生活中,他们的创意随着时代变化,比如在营养学话题上,有的美国学生已经探究到了微观营养方面,在考虑食物废弃后的分解问题。而中国学生的创新,与几十年前没有太大变化,仍旧建立在科幻小说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