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鉴:从瓜岛到冲绳的溃灭之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12:47:54

点击下载

作者:指文军鉴工作室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日本军鉴:从瓜岛到冲绳的溃灭之路

日本军鉴:从瓜岛到冲绳的溃灭之路试读:

出版寄语

《日本·军鉴》聚焦各个时期的日本军事风云,在专业性与可读性之间取得巧妙的平衡,进而找到了一条通往历史深处的秘径。——作家魏风华,著有《抗日战争的细节》等

以史为镜可知兴亡,以邻为镜可知短长。我们对邻国日本的了解或许不能说不多,但永远不能说足够。期望《日本·军鉴》能够成为更多读者深入日本史研究领域的一个起点和窗口。——纪录片《争雄三八线》、央视《互联网时代》导演郭威

作为所谓的邻邦,日本这个国度对于国人而言既熟悉又陌生,尤其是在其军事方面更谈不上知根知底。相信大家能够通过军鉴这一系列出版物,了解对面那个国家军事历史的方方面面。——资深制服徽章文化研究者、指文号角工作室主编reichsrommel

虽然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之一,近邻日本在历史上却多次与中国发生战争,无论过去、今日,还是未来都是中国不可回避的对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必须对日本的历史、文化和军事等一切方面都加以最深刻的研究,才能避免悲剧重演,开辟东亚美好未来。由指文军鉴工作室编著的《日本·军鉴》,便是读者研究日本的最佳途径。——战史作者王子午,著有《日本武士战争史》等

长久以来,国人对日本的观感似多有偏颇之处,其实我们更应该用客观的眼光看待这个国家。希望广大读者能够通过《日本·军鉴》了解我们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邻邦。——军史作者赵国星,有《装甲司令:艾哈德·劳斯大将东线回忆录》《意大利空战1943-1945:欧洲软肋上空的殊死争夺》等作品

卷首语

先贤有云:“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个说法固然不无道理,但也并不全面。至少在那场半个多世纪前席卷太平洋的战争之中,我们便看到了诸多来自失败者的总结和回忆。而缘于特殊的民族文化和战后地缘政治的变迁,在这些以日文著就的战史之中,不仅充斥着各种粉饰和私货,更有一些诸如“命运之5分钟”“栗田回旋”等流毒甚广的说法。

当然作为胜利者,美国方面的史料也并不“干净”。最有趣的例子莫过于当美国政府将日本的“不宣而战”描述为极端卑劣无耻行径之时,作为奇袭珍珠港行动中日本海军航空兵空的指挥官渊田美津雄却在战后反唇相讥道:“要把问题往深处再挖一下:美国究竟干了什么,竟逼得日本袭击了珍珠港呢?”

为了凸显自身的正义性,美国描述这场战争时,始终不遗余力地矮化或妖魔化着自己的对手。一如近期上映的《血战钢锯岭》中,为了掩饰冲绳战役的损兵折将,好莱坞娴熟地运用镜头语言,将日本士兵描述成了一群不知畏惧的“畜生”。在日、美双方这两种极端的历史观的影响下,国内有关太平洋战争的著作难免受其影响。

有鉴于此,指文军鉴工作室将首次站在相对中立的角度之上,为读者系统的梳理太平洋战争中后期三场决定性的战役,并以日本陆军航空兵轻型轰炸机部队的兴衰为视角,展现日本军队从太平洋战争前期的磨刀霍霍到最终穷途末路、倒行逆施的心路历程。

作为日本历史的著名作者,萧西之水此次为大家呈现的《“饿岛”军略:瓜达尔卡纳尔补给战》,不仅是其个人长期致力于太平洋战争研究后,首度以全新的视角解读瓜岛战役的鸿篇巨制,更是对日、美双方的战史资料进行了深入剖析,相信会带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为宏大的海、陆、空立体交战,有关莱特湾战役的相关著作其实早已汗牛充栋,但《日美天王山:1944年莱特岛战役的全景展现》一文,却是可谓另辟蹊径,从日美双方的国内政治博弈、海陆相争的将帅争衡、电报往来中的一些不为人所注目的小细节,重新为诸多所谓的“不解之谜”寻找真正的答案。

军鉴工作室主编——快马浊酒先生所撰写的《走向自灭:旧日本陆军轻轰炸机队莱特战役覆灭记》除了具有丰富的故事性之外,还带给了读者一个有趣的命题:神风特攻队那样的自杀式攻击,究竟是一种超乎理性的疯狂?还是深思熟虑之后的最优选择?

本辑《日本·军鉴》还隆重邀请到了昔日国内著名的网络军事小说家、今天的历史文创从业者顾小白先生,为我们带来《钢之雨:冲绳战》。他曾经那些生动而细腻的战场描写为读者留下过深刻印象,相信这次也能带给大家阅读的快感和身临其境般的享受。

长期以来,《日本·军鉴》的成长都离不开广大读者的支持和鼓励,工作室的全体作者除了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之外,也将会在2017年全力以赴地呈现更多优质作品。敬请期待。指文军鉴工作室副主编 赵恺2016年12月27日

“饿岛”军略 瓜达尔卡纳尔补给战

作者\萧西之水

引子:为何是瓜岛?

1568年夏天,日本正处于战国时代末期,风云儿织田信长刚刚攻克京都,迎立足利义昭为第15代将军。而在太平洋的另一边,西班牙探险家阿尔瓦罗·德·门达尼亚(Álvaro de Mendaña)率领2艘帆船从秘鲁起航,在新几内亚岛东部发现一大片岛屿群——所罗门群岛。他期盼着可以发现黄金,便引用《圣经》里“黄金之国”为其命名。

每当新发现一个岛屿,他就顺次让手下船员为其命名,轮到佩德罗·德·奥特加(Pedro de Ortega)时,他便喊出了自己家乡之名:瓜达尔卡纳尔。

这个名字,最早属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的一个小镇。但在命名之初,恐怕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在阿拉伯语中象征“运河之川”的名字,会因日语谐音而异化为“饿岛”;更不会想到,这片太平洋中一块面积尚不及上海市大小的小岛,将会在一场持续5个月的战役中吞噬日美两军近3万条性命。

对于这片小岛,日本海军在战前几乎没有调查,所持地图也是错的,陆军高层更是在战役爆发之后才知道当地还有日本人,比起扎根数十年的中国大陆,瓜岛实在是一片“化外之地”。即便是美国人,作战前也对瓜岛缺乏了解,毕竟在欧美文化里,大西洋与欧洲才是世界中心,至于所罗门群岛、新不列颠岛、俾斯麦群岛、圣克鲁斯群岛等看似很“欧美”的名字,美国人也是知其名而不知其实。甚至美国海军陆战师指挥官亚历山大·范德格里夫特在出航时,只有“几张破航海图与一部杰克·伦敦的探险小说”。

从形状来看,所罗门群岛类似一条双纵队军舰编队,西边连通新不列颠、新爱尔兰等岛屿,乃至延伸到新几内亚岛,东南部则与圣克鲁斯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瓦努阿图)、斐济、新喀里多尼亚等岛屿隔海相望,共同形成一条完整岛链,拱卫澳大利亚东北海域。瓜达尔卡纳尔岛正是“双纵队”从南向北的第二个岛屿,处于夏威夷群岛通往澳大利亚凯恩斯的航线正中央。

还要注意,日本在南太平洋的最大据点——拉包尔港在瓜岛西北部1000公里左右的距离,续航能力最强的零式战斗机(2200公里)也只能勉强打一个来回。一旦日本人占领瓜岛,就能与拉包尔港形成连动,将续航能力在1000公里左右的九七舰攻、九九舰爆纳入攻击编队之中,既扩大了航运范围,也激活了新的战斗力,既可以帮助日本取得新几内亚岛制空权,也可以彻底封锁美国与澳大利亚的直航航线。

1942年6月16日,日本派遣第11工兵队前往瓜岛修筑机场。“饿岛”地狱,肇始于斯。

向东?向西?1942年中旬日本海军东进战略解析

1941年12月8日日本时间3点20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6艘航空母舰偷袭珍珠港,正式宣告太平洋战争爆发。但就在偷袭前1小时50分,日本陆军以第18师团步兵第56联队为主力,在师团长佗美浩少将率领下于马来西亚哥打巴鲁强行登陆,开启日本军队的“南方作战”。

虽然偷袭珍珠港名气更大,但从战略本身来讲,此举无非是要维持日美海军力量均衡,确保美军在开战后一段时间内无法掌握太平洋制海权,以便日本实行“南方作战”:即以陆军分别从美属菲律宾(第14军)与英属马来亚(第25军)两方面同时进攻,继而从东西两面登陆荷属东印度领地,最终占领爪哇岛(第16军);陆军第15军则看准时机和平进入泰国,继而向西进攻缅甸;海军则趁英美等国立足未稳,抢占关岛、香港、威克岛乃至于拉包尔等重要港口,建立军事基地。

对于南方作战,陆军可以抢地盘,海军可以抢航道,同时双方还都可以抢到“南方石油”,以确保日本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见双方虽然在具体战术上有些摩擦,但对于战略没有争议。凭借着开战一鼓作气,南方作战成为太平洋战争中唯一一次“一边倒”向日本的军事行动。

马来西亚战场上,佗美支队经历少许挫折之后,在1941年12月8日成功登陆哥打巴鲁,紧接着第5师团、第18师团主力部队配合坦克部队从泰国出发,迅速攻克尚未完工的吉打(Jitra)要塞,联合后续跟进的近卫师团沿着马来亚中央山脉西侧的道路一路南进。

开战初期大胜,大本营固然高兴,却也颇有些迷失。

按照1941年11月5日《对英美荷蒋战争终结促进的相关腹案》规定,日本作战“要领”在于“摧毁东亚与西南太平洋的英、美、荷据点”,确立“长期自给自足态势”,而对于美国占据优势的海军舰队则“适时诱致击灭”。“方针”规定,日本主要战略目的在于:一是“蒋政权屈服”,二是与德意两国联合,三是“英国屈服”,四是“让美国丧失继续作战之意”。

从《腹案》可以看出,日本战前设定的战略主要是“西进”,降伏中国重庆政府,等待德国击溃苏联、降伏英国,再与美国议和。所以对于日本而言,战争终结有三个好机会,第一个是南方作战结束,第二个是中国作战结束,特别是重庆政府投降,第三个是欧洲形势“变化”即苏德战场进展顺利。

1942年3月7日,日本政府大本营联络会议重新分析世界局势:“(美英)必首先将轴心国战争重点放在欧洲……一旦拥有优势兵力,就试图一举实行对日反攻……企图实行大规模攻击的时机,大体将在昭和18年(即1943年)以后。”

开战仅仅数月,日本就等到《腹案》第一个战争终结点,自然可喜可贺。但德国逐步陷入苏联战场泥潭,日本若想继续维持“西进”战略,就必须撕毁《苏日中立条约》,同苏联开战。可在日本人看来,《苏日中立条约》是日本在亚洲独立面对英美等国的基础,一旦开战,不仅是将苏联彻底推向了英美方面,也会造成日本战线进一步拉大。

美国当然是日本面对的最强大对手,也是当时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然而美国这个工业王国若想将其生产重心全面转向军事,造出一支足以反击日本的军队,仍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从史实来看,虽然日美之间在太平洋地区互有攻守,但美军的全面反击确实拖到了1943年11月吉尔伯特群岛之战。那么在剩下一年半的喘息时间里,日本就更有余力帮助德国减缓苏联方面的压力。

实际上在后世出版的《战略与外交(1890—1945)》(1983年出版)一书里,英国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就提出:日本应将航母主力派往印度洋,封锁英军的红海补给线,帮助德国北非军团进攻英属北非殖民地。若能成功,日德军队在中东会师也绝非不可能。

然而日本不但没有提及“西进”,反而在《今后应采取的战争指导大纲》里提出:“为了让英国屈服、美国丧失战意,须扩充既得战果,确立长期不败的政战态势,寻机采取积极策略(议和)”。可事实上,由于美国工业能力早晚会弥补日美军力间的差距,“长期不败”可谓幻想,于是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扩充既得战果”这一层面。

1942年4月15日,日本海军率先提出“第二段作战”四种设想:一是击溃印度洋的英军舰队,孤立印度(锡兰海战);二是“遮断”美国与澳大利亚的联系,攻击斐济群岛、萨摩亚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岛,为进攻澳大利亚做准备;三是进攻中途岛与阿留申群岛,阻止美军从南太平洋、北太平洋两个战略方向空袭日本本土;四是夏威夷外围要地作战。

这就让日本陆军颇为难受,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田中新一就是其中一人。陆军抵制与海军换向

早在战前,田中新一就促使日本结成轴心国同盟,提出应在“首战中给予美国太平洋舰队彻底打击”,之后促进“南方资源”的开发与获取,尽可能“确立日本的自给自足体制”,促成日本陆军一致倡导对美开战。

实际上早在1941年12月末,田中新一就围绕“第二段作战”制定出5条陆军思路:一是对苏开战(进攻西伯利亚),二是对华继续作战(进攻重庆),三是进攻印度,四是印度洋日英作战(“锡兰冲海战”),五是西亚作战。其中第4项“锡兰冲海战”与海军第1项“击溃英国舰队”不谋而合,然而面对海军“第二段作战”四面开花的思路,田中新一却评价其为“海军的太平洋攻势会成为战争指导的主导者”“战争指导很可能迎来令人恐惧的转换”。

田中新一虽然极力主张对美开战,但如果对美作战是由海军完成,那“战争指导”或许就会由陆军转向海军,这位负责制定全局战略的作战部长的确会面临“令人恐惧的转换”。

从1942年1月缅甸作战打响以来,田中新一就将目光投向中国东北,意图对苏联开战。而针对海军印度洋方面的作战,陆军表示要投入更多兵力在缅甸,所以进攻印度洋“时期尚早”,所以4月锡兰海战虽然是日本海军大获全胜,但日本陆军并没有继续跟上,印度洋作战自然无法继续推进。

为了争取更多存在感,日本海军早在1月29日就发布了“大海指47号”,正式提出“美澳遮断作战”(“FS”作战),其中一大计划便是从海路攻击新几内亚岛首府——莫尔兹比港(“MO”作战),切断美、澳之间的一条航路;另外“MO”作战还计划攻克所罗门群岛的航线重地——图拉吉岛(瓜达尔卡纳尔岛正对面),切断所罗门群岛内部航路。

从这份计划开始,日本海军就形成一种固定思维:既然主要战略目的是切断美、澳联系,那么相关海域,无论新几内亚还是所罗门群岛,都属于同一战场,服从于同一指挥体系之下。这种想法当时看来无伤大雅,但随着日后美军向瓜岛增兵,日军也被迫在两处用力,使得局部战场内部力量不再平衡。

3月10日,美军派遣航母“列克星敦”“约克城”编队轰炸新几内亚东北部的莱城(Lae)、萨拉莫阿(Salamua)两地日军,日军损失4艘轻型舰艇,战死130人。虽然伤亡不算太大,但执行“MO”作战的日本陆军南海支队长堀井富太郎(1890-1942)陆军少将却于3月20日提出,在该地区光靠1艘轻型航母“祥凤”根本无法阻挡美军航母攻势,需要增派正规航母。

4月16日,联合舰队司令部将第5航空战队(航母“翔鹤”“瑞鹤”)从南云忠一机动部队之中拉出来,编入执行“MO”作战的日本海军第4舰队(指挥官为井上成美海军中将),4月25日战队抵达特鲁克岛。

但针对航母如何使用,井上成美与联合舰队有点冲突。在第4舰队最早的命令里,井上成美提出“MO 机动部队在未判明敌军海上部队所在地区之时,需要尽快突袭汤斯维尔(Townsville,澳大利亚东北部港口),歼灭所在航空兵力”。这一命令要求机动部队出入澳大利亚东部海域——珊瑚海,然而这片海域的制海权与制空权都仍处于争斗之中,不顾美军航母可能存在而贸然前往,必然存在风险。

联合舰队连忙发布命令:“关于MO 机动部队作战事宜,机动部队应以同敌军机动部队作战为第一要义,而针对澳洲要地空袭,应考虑到机动部队兵力与澳洲北方海域(珊瑚海)情况而慎重采用。”没办法,井上成美只好将命令更正为“第5航空战队只在珊瑚海方面出现敌军的情况下歼灭之”。

井上成美虽与山本五十六、米内光政在战前组成“反战三人组”,个人魅力也相当出众,然而他在具体用兵方面却缺乏实战经验。1941年12月,进攻威克岛便苦战多日,如今“MO”作战更是急于将本就有限的航母部队用于轰炸陆地,险些酿成致命后果。不得不说,井上成美这位优秀的英语教师与海军官僚存在于第4舰队,是日本海军最大的不确定因素。珊瑚海战与教训

按照“MO”作战计划,日军第一步是进攻图拉吉岛。

1942年4月30日,第19战队(指挥官为志摩清英少将)从拉包尔港出发;5月3日,战队进攻了图拉吉岛与附近的加布图(Gabutu)、塔纳博哥(Tanabogo)两岛。由于盟军正在从所罗门群岛撤回军队,日军顺利登陆几个岛屿,并开始建设水上机基地。

得知日军登陆图拉吉岛,弗莱彻少将率领美国第17特混舰队(航母“列克星敦”“约克城”)于5月4日起航,一边起航攻击队,一边前往图拉吉岛海域,当日击沉了日军驱逐舰“菊月”与3艘扫雷艇,也损失了2架F4F“野猫”战斗机、1架TBD“毁灭者”鱼雷机,损伤6架SBD“无畏”。

第4舰队司令部听闻美军来袭,立刻催促机动部队“尽可能迅速派遣掩护飞机前往图拉吉岛”。

这一举动虽然看似没有错误,却也难说正确。毕竟美军已有多机种混合编队前来轰炸,意味着美军已经出动航母部队。无论按常理、还是按日军一贯军事原则,机动部队都不应该再护卫岛屿,而是主动出击决战;后续水面舰艇也应该延迟出发,以免遭受空袭损失。

恰好同一时期,联合舰队司令部对“MO”作战并不上心,相反由于4月16日杜立特编队空袭东京,日本陆海军都把目光投在中途岛作战,“MO”作战便鲜有人关心。一旦井上成美提出修改乃至于推倒重来,联合舰队必然会增加工作量,考虑到山本五十六不仅是井上成美的老上司、老大哥,也是老朋友,在这个关键时期,与其给山本添麻烦,不如把计划可能出现的问题自我消化了为好。5月4日晚间,“MO”攻略部队从拉包尔港起航;5月6日,“MO”攻略部队在肖特兰岛补充燃料后再度出发。

5月6日10点,日军巡逻飞机发现美军“空母1艘、战舰1艘、重巡1艘、驱逐舰5艘”,10点47分该电报传入“MO”机动部队耳中,也迅速派遣飞机南下侦察。不过“翔鹤”派出的九七舰攻却在距离美军航母仅仅70海里(飞行时间20~30分钟)之处突然返航,也丧失了先发制人之机。

战后回忆里,时任第5航空战队指挥官原忠一少将聊到“(之所以未能继续侦察)是担心自己被发现,同时信赖基地航空部队的侦察”。不过从当时日军作战守则出发,一旦发现美军航母,必须要立即起航攻击队。然而当时太阳已经落山,夜间空袭必定艰难万分。16点30分,航母“翔鹤”“瑞鹤”先后北上。

5月7日,井上成美命令MO机动部队出发歼灭美军航母部队,拉包尔港第25航空战队起飞一式陆上攻击机3架,图拉吉岛横滨海军航空队起飞九七式飞行艇4架,“翔鹤”“瑞鹤”各起飞6架九七舰攻加入侦察队伍。不过原忠一推断美军航母不可能在西方,所以将全部侦巡逻飞机派往了南方。

5月7日5点30分左右,“翔鹤”侦察机发现“美军航母”,原忠一立刻在6点15分起飞78架攻击机,在空中编队后飞向南方美军。然而在7点15分第一次攻击队抵达预定海域以后,却仅仅发现驱逐舰“西姆斯”、加油船“涅奥肖”(USS Neosho, AO-23),攻击队没有理会这两艘小舰艇,继续寻找美军“航母”。

实际上就在第一次攻击队抵达战场之前,6点50分,第6战队水上侦察机就在西方海域发现美军“‘萨拉托加’级航母”。但原忠一坚持认为美军主力在南方,于是要求先歼灭南方“美军航母”,再回过头来进攻西方航母。然而到8点,“翔鹤”巡逻飞机终于发现所谓“航母”其实是加油船,于是日军只留下36架九九舰爆轰炸两船,其余飞机迅速返航。

美军“约克城”巡逻飞机也在7点35分发现日军“航母2艘、重巡洋舰4艘”,旋即发送92架飞机前往轰炸,两航母一共只留下30架飞机护卫本队,可见对胜利是胸有成竹。然而8点32分,从澳大利亚本土飞来支援的2架B-17轰炸机发现“航母1艘、运输船10艘、其他舰艇16艘”(“MO”攻略部队)正朝着图拉吉岛方向进发。正在弗莱彻犹豫之时,“约克城”巡逻飞机回到母舰,报告之前“航母2艘、重巡洋舰4艘”实际上是通信误报,正确情报应该是“巡洋舰2艘、驱逐舰4艘”。

日军水上侦察机发现美军航母以后,旋即通过电报告知“ MO ”攻略部队,指挥官五藤存知少将当机立断,要求运输船队立即撤退。然而美军已经发现“MO”攻略部队轻型航母“祥凤”,并认为这是“翔鹤级航母”,调动“约克城”28架SBD 俯冲轰炸机进攻攻击,但“祥凤”将其全部躲过。紧接着美军“列克星敦”TBD 鱼雷轰炸机又发动鱼雷突袭,最终“祥凤”被7枚鱼雷命中,之后又陆续被13发炸弹命中,于9点31分沉没。

由于“祥凤”沉没,“MO”攻略部队等于没了空中掩护,第4舰队司令部立刻命令残存部队与运输船队全部退回特鲁克岛。

日军处境不算太妙,自开战以来,日本海军第一次损失航母,虽然当时海军明面还叫嚷“战舰主兵”,但随着山本五十六、井上成美等航空派占据高位,航母事实上早就成为日军主要作战力量。一旦按这种结果回去,无论井上成美还是山本五十六都说不过去。

11点,机动部队开始回收第1次攻击队,到13点15分回收完毕,期间原忠一详细分析各攻击机的情报,确定美军航母距离自己380海里,考虑到偷袭珍珠港时期,日军机动部队距离珍珠港为230海里,后来的空袭中途岛则为210海里,这段距离自然很长。当日已经进入下午,而珊瑚海一带又是在16点左右开始天黑,不易再度发动攻击。

不过原忠一并没有放弃,随着侦察机不断放出,日军又得知美军航母的航向从西北转向东南,这意味着他们与美军的距离有可能缩短。14点15分,日军2艘航母再度起飞27架攻击机,并在16点10分抵达战场,趁着日落前对美军发起攻击,但由于美军起飞20架F4F 战斗机拦截,日军16架九七舰攻在10分钟之内报废8架,日军只好全员撤退。

20点40分,井上成美宣布调整莫尔兹比港登陆为“X+2”日(5月12日),并要求机动部队在5月8日继续“捕捉歼灭敌军”。

第二天一大早,美军便派遣18架SBD担任巡逻任务,日军也投入7架九七舰攻,双方在6点半左右发现对方。为了增加航空力量,双方各自向陆基航空兵求援,但均以“天气不佳”遭到拒绝,考虑到美国陆军与海军之间关系不睦,日本第4舰队与拉包尔第25航空战队不属于一个指挥系统,出现这种情况也就在所难免了。

6点48分,美军出动73架攻击机飞往日军;7点30分,日军出动69架飞机飞往美军。“天气不佳”也不是个托词,由于风暴影响,美军22架飞机出发不久就被迫返航,日美两支攻击队在空中相遇之时,双双无视,各自选择执行任务。

9点开始,美军飞行编队进攻“翔鹤”,在损失3架SBD之后,2枚450公斤炸弹命中“翔鹤”,舰首前甲板与升降机遭到毁坏,舰身被黑烟笼罩;“列克星敦”攻击机又再度袭击,又1枚炸弹击中“翔鹤”机库。3枚炸弹使得“翔鹤”飞行甲板损坏,无法执行飞行起降工作。

相比之下,日军也取得成果。9点15分,日本69架攻击机发现美军第17特混舰队,立刻组织编队冲向美军。虽然“列克星敦”雷达已经于20分钟前发现日军,但由于无线电沟通不畅,美军护航飞机并不知情,直到日本飞机冲来,美军才如梦初醒,但已无法阻止。“列克星敦”在15分钟里被2枚鱼雷、2枚250公斤炸弹命中,5枚炸弹近失,引爆了燃料库;“约克城”虽然只被1枚250公斤炸弹命中,但却击穿了飞行甲板,直接引发内部大火。最终“列克星敦”自沉,“约克城”被拉回珍珠港修理。日军则认为这2艘美军航母都沉没了。

两天激战下来,5月8日18点日军可用飞机为零战24架、九九舰爆9架、九七舰攻6架,几乎没有可战之兵。原忠一作为第5航空战队指挥官,自然明白再想继续进攻根本不可能,于是提请“战线整理”,第5战队指挥官高木武雄中将立刻电报联合舰队司令部“本日第二次攻击难以为继”,不等回复便立刻北上。

井上成美一直在后方,前线电报反复更改,搞得他也难以决断,最终听说“两艘航母击沉确实”以后,本想让机动部队继续追击,怎知却接到机动部队“我等北上”的撤退电报,无奈之下井上成美只好加以认可,并宣布将“MO作战”推迟到7月3日。

然而联合舰队司令部却认为撤退命令来自井上成美,于是严令追击,第4舰队只好再度下令要求“瑞鹤”追击敌军,不过原忠一这时候已然无心恋战,也恰逢美军正在撤退,双方只是象征性派遣了巡逻飞机。

战役之中,井上成美的学院派指挥风格遭到了诟病,甚至连山本五十六也不得不表示“井上不太会打仗”,海军大臣岛田繁太郎更是表示“这人不能做(海军)大将”,昭和天皇也提到“井上是学者,不太会打仗”,因此井上成美在1945年5月15日才成为海军大将。而这时候日本已经在谋划停战事宜,把井上成美这个反战派拉出来,更像是找个吉祥物。

不过抛去井上成美个人问题,珊瑚海海战事实上也暴露了日军体制的一些问题。比如选人不看战绩如何,而是看资历,导致南云忠一这种水雷部队出身的将领指挥着世界上最为庞大的航母部队;又比如航母战斗需要涉及上百海里距离,总指挥官基本上只能退居二线——山本五十六即将在中途岛战役中体会到完全相同的处境。中途受挫:错误的AF作战与短期影响

1942年5月27日,南云忠一率领机动部队出发,5月30日美军第16特混舰队(“企业”“大黄蜂”)与第17特混舰队(“约克城”)中途岛东北方面的“幸运点”会师,并开始起飞侦察机,寻找日军踪影。

东京时间6月5日1点30分(夏威夷时间6月4日4点30分),日军出发108架攻击机(零战、九九舰爆、九七舰攻各36架),3点30分至4点10分之间对中途岛实施空袭,炸毁重油油罐、水上飞机机库、发电站等一系列设施。不过指挥官友永丈市大尉认为炸岛仍不完整,便给南云忠一发布3个连续的“KAWA”,表示需要再度攻击。中途岛海战示意图。

但在航母起飞攻击机同时,担负侦察任务的重巡洋舰“利根”却未能按规定时间(1点30分)起飞,“利根”4号机甚至拖了半个小时才最终起飞。不过相比“利根”, “筑摩”1号机的错误更加明显,这架飞机在3点15分~30分左右途径美军航母编队上空,却因云层遮挡而未能发现美军。

由于没有得到任何警示,南云忠一的思维惯性认为面前是一片坦途,下令让第二次攻击队将鱼雷全部更换为陆上攻击炸弹。然而也就在这一时刻,第16特混舰队接连起飞117架飞机,之后第17特混舰队于5点30分开始也起飞35架攻击机。

4点28分,“利根”4号机发来电报:“发现敌军模样之物10艘,中途岛方位10度,240海里。”一时间让机动部队陷入一片慌乱之中,4点45分机动部队暂停更换鱼雷,并要求“利根”4号机“明确舰种”。就在这段时间里,中途岛陆基航空兵的16架SBD、12架B17四引擎轰炸机双双袭来,虽然均未成功,却也让日军航母队形开始混乱。

美军开始盘踞在日军头顶。5点20分左右,“利根”4号机发来情报:“敌军有1艘航母模样之物殿后,中途岛8度,250海里。”出于对“利根”4号机的不信任,南云忠一早便命令航母“苍龙”起飞2艘十三式舰上爆击机(最高速度较零式水上侦察机快150公里/小时),不过由于“利根”4号机汇报位置有误,这2艘高速飞机也并未寻到美军航母踪迹。

既已发现美军航母,那么迅速发动攻击队便成为要务。然而,当时友永丈市指挥的第一次中途岛攻击队已经回归,弹药与燃料耗尽,必须立刻回收。第2航空战队指挥官山口多闻少将提出,应放弃回收飞机,立刻起飞第2次攻击队进攻美军航母。由于山口多闻在珍珠港突袭时期提出过放弃航距较短的2艘航母“苍龙”“飞龙”,他的建议在南云忠一看来无异于痴人说梦,因而未受理会。

南云忠一随即下令,5点37分开始,日军航母一边回收友永丈市的攻击队,一边重新将已经更换为炸弹的飞机重新换回鱼雷。虽然南云忠一反复无常的命令为航母运转带来了很多麻烦,但鉴于美军攻击队已经在途中,即便立即起飞第1航空舰队剩下的70架左右飞机也不可能全部阻拦,倒不如先收容旧飞机,徐图良策。

美军飞机依然源源不断从各个方向飞来。7点20分之后,麦克拉斯基、莱斯利两人率领攻击队分别攻击航母“赤城”“加贺”“苍龙”,3艘航母立即燃起大火,其中“加贺”舰岛甚至被彻底夷平,局势对日军来说极为不利。“飞龙”由于身处云层之下,并未受到美军攻击,山口多闻随即“掌控航空战指挥权”。8点,“飞龙”起飞第一次攻击队(指挥官为小林道雄大尉)派出零战6架、九九舰爆18架袭击美军,并向飞行途中的攻击队发布了两次最新的美军位置情报,帮助第一次攻击队在9点10分左右对航母“约克城”狂轰滥炸。虽然第一次攻击队认为他们击沉了1艘“企业级航母”,但事实上在11点左右,航母“约克城”大火熄灭,速度也恢复到了20节。

10点30分,“飞龙”起飞第二次攻击队(指挥官为友永丈市大尉)。不过当他们在11点30分发现“约克城”之时,这艘航母已经灭火完毕,航行顺利,他们便认为这是“未受损伤的其他航母”,便迅速发起攻击,这艘倒霉航母的左舷又被2发鱼雷命中,失去动力,无法航行。

不过前来袭击的“飞龙”攻击队也损失惨重,不仅两次攻击队指挥官小林道雄、友永丈市双双战死,日军派出的40架各式攻击机也损失了24架。虽然“飞龙”拼死一战为日军击沉了一艘美军航母,但也让这艘联合舰队仅存的航母陷入了危险之中。更麻烦的是,由于友永丈市一开始认为第二次击毁的航母不是“约克城”,日军便以为自己击沉了美军2艘航母——考虑到美军只剩下1艘航母,山口多闻便决定再等一等,在修理数架飞机之后发动傍晚突袭。

然而美军没有给予他们这个机会。13点45分,加莱赫少校率领美军24架SBD编队突入日军阵营,4颗炸弹命中“飞龙”。要知道,早在上午10点,山本五十六就下令执行攻略任务的第2舰队前来驰援,改以战舰炮击岛屿,然而“飞龙”一旦沉没,日军就更缺少空中力量支援,反攻计划也将彻底泡汤。

美军空袭全部结束以后,重巡洋舰“筑摩说”2号机又发来情报“起火美军航母后方还有4艘航母”,这无疑让受尽刺激的南云忠一又一次备受打击。这次情报表明了美军的规模超乎想象,南云忠一也终于可以叹息“敌军航空母舰拥有预想之外的优势”,21点15分,日军全面停止中途岛作战。不过由于永野修身临时插入阿留申作战,日军得以占领几乎无人防御的阿图岛、基斯卡岛,使得日军还是能够宣扬自己获得了“伟大的胜利”。

中途岛海战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航母编队决战,无疑吸引了大量军史爱好者关注。这场惊天战役无疑为航母作战提供了极为优秀的范本,也成为美军日后步步取胜的基础。但即便如此,中途岛海战的意义还是遭到人为拔高。

从国家战略本身来讲,日美两国本来就无从比较,太平洋战争的战略结构一定是“日军优势—战略相持—美军反攻”这样一个公式,所以山本五十六才会在战争伊始以偷袭珍珠港为开端,又在1942年6月寻求与美军航母编队决战。

美军虽然在中途岛海战挫败了日军的战略谋划,但鉴于中途岛作战本身就错得十分离谱,美军从战略上一直占据胜面。正因为战略优势,美军飞行员拙劣的飞行技术、低下的配合能力全部被胜利所掩盖,由此也没有人会意识到,如果不是日军一线指战员千锤百炼、善于应对变化,也不可能与美军整整僵持一天。如果将日美两军一线作战人员换位,恐怕中途岛作战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虽然中途岛作战本身日本并不占据胜面,但中途岛战役本身也更像是一个单纯的里程碑,而不是转折点,毕竟无论中途岛是成是败,日本都无法阻止美国日后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所以长期来看,这场世纪之战其实无关紧要,但从短期来看,中途岛败仗无疑对日本有着负面影响,直接导致了日本面临瓜岛窘境。毕竟要是中途岛战役没有进行,那么日本就依然留有第1航空舰队全部6艘航母,依然是无可替代的作战力量。即便美军想在所罗门群岛打下桩子,日军强大的航母战力与威慑力也会让美军畏首畏尾,不敢突进。

双雄对峙:日美在新几内亚与所罗门群岛军事的展开

双向叩门:日美两军对峙西南太平洋双方战略有何不同?

1942年6月7日,百武晴吉中将准备从东京出发前往马尼拉,指挥新组建的第17军去南太平洋执行“FS作战”任务。然而就在他要走之前,参谋本部却突然发来电报——“暂缓出发”。百武晴吉与属下一下子摸不着头脑,赶忙前往参谋本部打听消息,得到一个最终回复:“中途岛作战一时中止,‘FS作战’开始时间延期约两个月。”“FS作战”延期,意味着陆军不会过多支援南太平洋地区战事,但海军依然需要保护航路,海军只好自己解决。6月13日,日本海军在经历中途岛战败之后,立刻定下《当面作战指导方针》,准备在未来进攻新赫布里底群岛,对斐济、萨摩亚继续保持威胁态势。

不过,新赫布里底群岛距离日本在南太平洋的大本营拉包尔港太远(2400公里左右),考虑到零式战斗机有效航程只有2200公里,需要在两者中点附近寻找一个合适的地区建立陆基航空基地。

瓜达尔卡纳尔岛西北部的伦加河流域有一片开阔的冲积平原,其成为修筑机场乃至基地的首选。7月6日,日本海军第8舰队派遣第13设营队1221人(指挥官为冈村德长少佐)登陆瓜岛,与先期进入的第11设营队1350人(指挥官为门前鼎大佐)一起建设机场。到8月初,瓜岛设营队达到2700人左右,另外警备兵力240人。

到了7月11日,大本营发布大海令二十号,宣布“FS作战”正式取消,完全放弃对新喀里多尼亚、斐济、萨摩亚作战,同时命令第17军“协同共战、确保莫尔兹比和能随时征讨新几内亚东部要地”。日本在中途岛战败后收缩战线,将努力重点投向新几内亚岛。

虽不需要进攻,但瓜岛航空基地依然对维护拉包尔港外围有着重要意义,因而并未停建。8月5日,一期工事完工,一条长800米、宽60米的飞机跑道出现在冲积平原上。

美军当然很早就注意到日军的举动,从7月底开始就不停地派遣B-17轰炸机进攻瓜岛,冈村德长迅速向7月14日刚刚设立的日本海军第8舰队(指挥官为三川军一中将)提出申请,要求迅速派遣战斗机部队到前线援助。

然而问题在于,第8舰队主力部队配置在遥远的拉包尔港,主要任务是在未来配合第17军进攻新几内亚,这就使得他们不太可能过多重视所罗门群岛方面的防务。唯一起作用的“援助”,是佛罗里达诸岛图拉吉岛(瓜岛北部12海里)泊地的十余架飞机。一旦打起来,还不够给美军塞牙缝。

据第8舰队次席参谋大前敏一中佐回忆,当时参谋部门认为美军空袭瓜岛无非是震慑性攻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击,并没有认识到美国已经铆足力气,要在所罗门群岛留下一个“突出部”。

由此,第8舰队并没有增派任何空中援助。然而这时,美国太平洋舰队第61特混舰队与第1海军陆战师已经踏上了征程。

也是在中途岛战役之后,6月25日,美国海军总司令欧内斯特·金元帅下达了命令,要求太平洋舰队准备进攻圣克鲁斯群岛、图拉吉岛及附近其他相关岛屿。

美国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上将更希望由退守澳大利亚的麦克阿瑟主导对日反攻,陆海军也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上互有不悦。最终,美军决定以东经159度为界,西边归属陆军麦克阿瑟,东边归属海军尼米兹。

美军这条线一经划出,就说明日美两军看待战事本身就已经有所不同。东经159度恰好处于瓜岛西边,这就等于把瓜岛与新赫布里底群岛、斐济、萨摩亚、圣克鲁斯群岛看作一个战场;而日本海军却将新几内亚群岛、所罗门群岛全部划在第8舰队防区,这也就是将新几内亚战事与瓜岛战役看作联动之战。

这个细节看似不起眼,却让日美对待瓜岛战役产生了本质的思维差异。瓜岛与图拉吉岛

1942年8月7日5点30分,第8舰队司令部接到报告:瓜岛与图拉吉岛正处于敌人海空炮火猛烈轰击之下。这便是美军所谓的“瞭望塔行动”(Operation Watchtower)。美军第61特混舰队指挥官弗兰克·弗莱彻(Frank Fletcher)中将率领26艘军舰出兵瓜岛与佛罗里达诸岛;两栖部队23艘运输船则满载第1海军陆战师1.7万人,在里奇蒙·特纳(Richmond Turner)少将率领下紧随其后。

实际上,美军上下在战前并不看好这次“瞭望塔行动”。舰队总计有82艘各类舰艇,在大海上不可能隐藏行迹,只要日军设置观察哨就一定能发现。一旦日军设置了完备的防御计划,乃至于将剩余主力部队集中在附近,那么一场血战便不可避免。

7月26日,美军在航母“萨拉托加”上召开作战会议。第1海军陆战师指挥官亚历山大·范德格里夫特(Alexander Archer Vandegrift)提出:1.7万人登陆部队全部上岸,大概需要5天时间。然而弗莱彻却认为,太平洋舰队在相继丢掉“列克星敦”“约克城”两艘航母之后,一次性出动“萨拉托加”“企业”“黄蜂”3艘航母已经很为冒险,所以“航母群从登陆开始只能呆48小时”。

特混舰队与两栖部队爆发了激烈争执,最终弗莱彻让了一步,愿意等到“登陆开始后第三天”,但由于护卫时间还是太短,美军上下弥漫着一种“战役进展可能不顺”的气息。

8月7日3点10分,美国舰队在瓜岛附近分为两个分队,分别着手进攻北部的佛罗里达诸岛与南部的瓜岛。虽然战事已经开始,但瓜岛与图拉吉岛岸防部队没有任何反应。

日本人并没有盘算什么,他们虽然意识到美军来了,但已然乱作一团。3点30分,瓜岛响了第一次空袭警报,4点刚过则响了第二次,美军炸弹与炮弹立刻砸向日本营地,很多士兵还在吃早饭就被炸死了。

相比之下,由于第13设营队距离美军登陆地较远,而且已经起床整队,得以迅速撤向内陆地区;但第11设营队距离美军登陆地太近,加之大半没有起床,很快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最终第11设营队只有门前鼎本人与十几名部下冲出炮火,逃到内陆。

6点51分,美军航母派出85架俯冲轰炸机,掩护第1海军陆战师第1团、第5团登陆。由此看来,美国人事前的担心纯属多余,他们的登陆未受任何影阻挠,好似登陆演习一样顺畅。美军攻占图拉吉岛等岛屿。

当天下午,陆战师第1团抵达刚刚修好的瓜岛机场,旋即将日本方面的标志物全部拆除,宣告着美军第一波瓜岛进攻取得了成功。后来如大家所知,美军为了纪念中途岛海战中阵亡的洛夫坦·亨德森(Lofton Herderson)中校,这个机场被命名为“亨德森机场”(Herderson Field)。

北部佛罗里达诸岛一带的攻击也颇为顺利。4点10分,美军航母就着手轰炸佛罗里达诸岛的日军基地,守岛的横滨海军航空队本想立刻出动7架九七式大型飞行艇迎战,但猝不及防,与9架二式水上战斗机一道,在起飞之前就全部遭到摧毁。

佛罗里达诸岛一带布防还要更加严密一些。不仅是图拉吉本岛上拥有第84警备队(指挥官为铃木正明中佐)200人左右的兵力,附近的加布图(Gabutu)、塔纳博哥(Tanabogo)两岛还各配备了50名、342名守备力量,互为犄角。

5点40分,美军海军陆战队第2团第1营B连登陆北部的佛罗里达岛,绕到图拉吉岛背后;8点,美军突击队与陆战队第5团第2营正式登陆图拉吉岛,与日军激烈交锋。图拉吉岛日军固守在岛南部的208、280两个高地上,美军先是在早上10点左右占领了208高地,又在晚上击退了日军从280高地的突围。

根据美军战斗日志记载,图拉吉岛在“8月8日13点完全压制”。加布图、塔纳博哥两岛也在当天17点左右攻克。“瞭望塔行动”基本获得成功。日本陆军及大本营动向

对比二战其他战役规模动辄成十万上百万人,“瞭望塔行动”基本都是千人级别对战,而且全部都是海军陆战部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陆军参与。美军方面比较好理解,先前提到陆海军之间存在领导权争议,因而划定东经159度以东为海军地盘。可日本大本营却并没有这种明确分工,那为什么日本陆军没有配合海军,派驻军队登陆呢?

需要注意,直到机场建成时为止,日本海军从未向大本营陆军部汇报过瓜岛机场事宜,所以制定战略时,陆军大本营与第17军司令部一直专心于新几内亚战线,根本不知道瓜岛发生了什么。事后首相东条英机大发雷霆,却依然无可奈何。

近代战争中,“陆海不和”算不上稀奇事,即便美国也不能免俗,麦克阿瑟、尼米兹不睦甚至持续到占领日本时期。但再怎么不和,美军基本的信息交换与共同决策还是大体存在,也大体能够做到令行禁止。然而日本陆海军之间却长期存在敌视态度,战略构想也各行其是,缺乏日俄战争时期山县有朋这种强有力的元老级人物凌驾于两个军种之上,自然会导致问题丛生。

早在1942年7月21日,日本第17军就派遣横山与介大佐率领先遣队(主力为独立工兵第15联队)登陆新几内亚东北部的布纳(Buna)附近。横山先遣队的作战任务是修缮道路,为后续部队登陆与进攻莫尔兹比港提供便利,因而一边修路一边前进,率先占领了道路要地科科达(Cocoda)。澳军第39营曾一度夺回科科达,但在7月28日夜间战斗之后让出,先遣队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

由于完全不了解瓜岛附近的情况,7月31日当天,日本第17军便继续以自我为中心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登陆作战方案,明确要求“‘海军航空部队’尽快将航空基地推进到布纳附近,努力确保舰船锚地的制空权”。更加讽刺的是,日本陆军将后续南海支队(主力为步兵第41联队)登陆时间定为8月7日,也正好是美军“瞭望塔计划”所定登陆瓜岛之日。正因如此,瓜岛附近完全得不到有效的航空火力支持,丢失自然在所难免了。

8月7日当天,第17军与第8舰队收到美军进攻瓜岛、图拉吉岛的报告,旋即将报告转给东京的日军大本营,用服部卓四郎(时任参谋本部作战课长)大佐的话说,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

在当时日本军部,尤其是陆军眼中,美国反攻应该会在1943年下半年以后到来,自然疏于防范。更重要的是,日本陆军对海军的情报了解过少,并不知道海军经历中途岛战败以后已经丧失了南太平洋制海权。

于是瓜岛情报传到大本营之后,不仅陆军,连天皇裕仁都震惊了。他当时正在栃木县日光离宫避暑,听闻瓜岛事态立刻决定返回东京。这一下彻底惊动了军部,于是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连忙前往日光离宫觐见天皇,好歹让天皇暂时打消回京之念。

经过短暂分析,大本营对形势做出判断:一是美军很可能在东南方向开始反攻,但从战备与航母规模看,反攻可能没有超出侦察登陆的范围;二是即便美军正式登陆,以我陆海军部队夺回两岛并不困难;三是如果瓜岛机场为美军所用,那么日军作战会受到严重影响。

这份形势判断很有趣,其背景分析(美军未反攻、夺回瓜岛并不难)错得非常离谱,让人咋舌;但结论上,却认为瓜岛机场很有威胁,要求陆海军迅速集结兵力夺回瓜岛,这却是非常正确的判断。这也是日军官方辞令的一种特点:表面上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最初的判断有错,但在疯狂堆砌日式政治正确的语言以后,还是能根据既有情报做出一些正确的战略判断。

由于二战存在鲜明的价值观色彩,军史写作也多有一种结果论倾向。无论提到何场战役、何种史料,都会向着“日本狂妄自大”“美国精明睿智”的方向分析,最终以一句“日、美国力相差悬殊,日本必败”为结束。具体到日军每一份军事文件,大量军史作家也会截取前一半日式政治正确的语言,判定日本人“狂妄自大”,却对后面的判断不置一词。

不过,正确的战略判断却并不一定带来正确的战略对策。

8月10日,大本营陆军部电令驻扎关岛的一木支队(指挥官为一木清直大佐,主力为第7师团步兵第26联队)归属第17军指挥,并将第14军青叶支队(指挥官为那须弓雄少将,主力为第2师团步兵第4联队)也调往第17军统辖。8月13日,大本营陆军部进一步制定《关于适应形势的新几内亚东部、所罗门群岛方面作战的陆海军中央协定》,要求第17军在继续进攻莫尔兹比港的同时,抽出一部分兵力“协同海军歼灭瓜岛敌军,夺回该岛要地,尤其是机场”,并“争取迅速夺回图拉吉岛”。

虽然大本营已经了解到瓜岛战线受压,但具体到对策上,大本营依然认为莫尔兹比港比瓜岛要更为重要,仅将瓜岛作为保障新几内亚作战的次要目标。然而对于美国海军而言,瓜岛就是他们的主要目标,新几内亚战线由于处于东经159度以西,属于美国陆军所管,海军自然不会投入精力。

也就在大本营疲于制定新对策之时,8月7日下午,第8舰队从拉包尔港出发——第一次所罗门海战即将打响。海峡夜战:第一次所罗门海战航空兵突进

8月7日7点53分,第25航空战队第1部队(台南海军航空队)17架零式战斗机与第2部队(第4航空队)27架一式陆上攻击机从拉包尔港起飞。

为了配合第17军进攻新几内亚,日本第25航空战队本来要在8月7日当天进攻新几内亚东南部的莱城(Lae)美军机场,因而给所有飞机装配了航空炸弹。然而由于攻击目标从莱城机场变成了美军航母与运输船只,日军就面临着是否更换鱼雷的问题。

第25航空战队没有拖沓,硬是让17架零战与27架一式陆攻带着航空炸弹起飞(第一波攻击机)。之后不到一个小时,第3部队(第2航空队)也派遣9架九九式舰上爆击机随之进攻(第二波攻击机)。

考虑到九九舰爆续航能力不足,日本海军特地派遣水上机母舰“秋津洲”与二式大艇来到所罗门群岛西北端的肖特兰岛(Shortland Island)以接受燃料耗尽的飞机及飞行员。另外,第8舰队也派遣驱逐舰“秋风”带着工作人员与燃料来到布卡岛(距离瓜岛直线距离750公里左右),迅速将该地清理出一块便于降落的空地,为零战提供一个回归拉包尔的中转站。

虽然日本攻击机部队是临时起意,但盟军却也事先知情。在从拉包尔港飞往瓜岛途中,日本攻击机部队需要路过布干维尔岛(距离瓜岛直线距离680公里左右),而岛上恰好有一名澳大利亚海岸警备队的军人保罗·梅森(Paul Mason)在山里实时监视日军动态。

他看到飞机影子掠过,立刻给瓜岛东部的马莱塔岛(Malaita)打去电报:“STO(梅森的识别码)发送:鱼雷轰炸机24,正在开向你方。”布干维尔岛的海岸警备队。

梅森并没有正确地判断所有飞机数量,但这个警报依然很为有效。马莱塔岛美军接到情报,立刻转发给相关人员,美军“企业”“萨拉托加”“黄蜂”3艘航母迅速派遣62架舰上战斗机升空。

10点20分日本第一波攻击机飞临图拉吉岛上空之时,美军战斗机已经虎视眈眈。在美军干扰与云雾遮蔽下,日军并未发现美军航母,只能对着运输船队及护卫驱逐舰投下炸弹。下午1点,第二波攻击机也飞抵瓜岛一带,但也只是攻击了美军驱逐舰。

根据日军战况报告,第一次攻击击落了“格鲁曼G44战斗机48架(8架不确定)、轰炸机5架、中型机1架”,第二次攻击造成“敌大型巡洋舰2艘大破”。而美军方面记载,两次攻击一共造成美军损失“战斗机11架、俯冲轰炸机1架”,此外“驱逐舰‘马格福德’(USS Mugford)中弹,船员22名战死”。

另一方面,日军损失零战2架、一式陆攻5架、九九舰爆4架,另外5艘九九舰爆因为燃油不足而在海中降落。从这个角度看,日美双方各损失了飞机总数的一半。然而考虑到美军占据地利与飞机数量优势,又有海军舰艇对空火力支持,却最终只是拼了个平手,可见到这段时间为止,日军飞行员在飞行技巧上仍然占据很大优势。

8月8日6点,第25航空战队再度派遣飞机进攻瓜岛海域,23架一式陆攻、15架零战轰鸣升空。这一次美军依然得到了布干维尔岛发来的警报,继续严阵以待。经过一番激战,美军损失驱逐舰“贾维斯”(USS Jarvis, DD-38)与运输船“乔治·F. 艾利奥特”(USS George F. Elliott AP-13),5架战斗机与1架侦察机被击落,然而日军自身也损失了18架一式陆攻与1架零战。

两次攻击给美军指挥官弗莱彻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他本来就非常担心自己的航母攻击群受损,结果开战刚刚两天,日军飞机就让美军损失了18架飞机。考虑到美军3艘航母只有各式飞机99架,如果日军再维持相同密度的进攻,那么美军也只能再打个一星期。

更重要的是,弗莱彻发现日军航空部队里有零战与水上侦察机,这就意味着可能有日军航母在近海巡逻。美军一边要执行占领岛屿的任务,一边又要警惕来犯日军航母,等于美军就处于中途岛海战里日军的位置,一旦疏忽大意就会引起严重后果。

于是8月8日,弗莱彻向直属上级戈姆利发电:“我舰队正面,日本鱼雷轰炸机技术与性能均十分优秀,请求立即撤回航母部队。”不等戈姆利回信,弗莱彻率领第61特混舰队独自离开了瓜岛海域,将制空权拱手让予日军。到下午4点,他已经撤到萨沃岛北部的圣伊莎贝尔岛(St.Isabel)。如果把后来莱特湾海战的栗田健男称为“栗跑跑”,恐怕这位“弗跑跑”也早已被美国海军陆战队无数次问候过家人了。

就在航母刚刚离开之后数小时,日本第8舰队突袭瓜岛。第8舰队出动“本官率‘鸟海’,自‘拉包尔’出发,与‘布卡’东部的第六战队合同,向‘所罗门’方面东方海面的‘瓜岛’南下。”

8月7日14点30分,第8舰队从拉包尔港出发。

第8舰队司令部认为美军并非反攻,只是强袭侦察,因而认为日军可以通过强行登陆来击退美军。就在出发之前,三川军一特地向第17军发布了增援申请,然而陆军还是认为作战重点在新几内亚,不予理睬。

海军本想动员自己在拉包尔港的陆战队1个大队,但很快第25航空战队的报告发来,发现敌军有巡洋舰4艘、驱逐舰9艘、运输船15艘,继而推断敌军登陆兵力大体为1个师,那么单凭陆战队1个大队(营)便不可能取胜。最终海军没有带上陆战部队,准备只以手头的海空力量进攻对手。

8月8日8点20分,第8舰队发现澳军“哈德森”双发警戒轰炸机(澳军第32飞行队)正在头上盘旋,立刻炮击驱散。日军明白自己丧失了奇袭之机,为了迷惑对手,第8舰队临时变更航向回拉包尔港(西北),稍候又继续向东南方向行驶。很快美军2艘“哈德森”飞机也发现了第8舰队的踪迹。

美军判断也出现失误。第一位侦察机驾驶员观测时,发现日军重巡洋舰正在接收水上侦察机,因而认为其中有2艘水上机母舰,还搭配“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2艘、小型舰1艘”;但第二位驾驶员一通巡逻之后,却只汇报了“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2艘、小型舰1艘”,美军因而判断日军分为两队,其中巡洋舰编队回归拉包尔港,只有水上机母舰来袭击瓜岛,这就使得他们多少放松了警惕。

随着日军侦察机回程,三川军一认为美军兵力为“战列舰1艘、装甲巡洋舰4艘、驱逐舰7艘、改装航母1艘、运输船只15艘”。既然不存在正规航母,那么短期内便不会存在敌军大面积空袭之险。11点,第8舰队再度转移航向,通过狭窄的布干维尔海峡东进。

13点30分,第8舰队越过海峡并沿着所罗门群岛的中央海域进军瓜岛海域。17点20分左右,天色逐渐昏暗下来,三川军一向整个舰队发布训示:“帝国海军传统之夜战已近,期求必胜,决定突入。各员须冷静沉着,竭尽全力。”

很明显,既然行踪已经暴露,那么与其在白天进攻,不如夜间发难,还可以达到一定的突袭效果。第一次所罗门海战日方战力

21点左右,日军派遣3架九四式水上侦察机升空,一来是要了解美军行踪,二来也是预备在日军发动袭击之时发射曳光弹。22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