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一分钟悬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8 05:50:00

点击下载

作者:王丙杰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一分钟悬案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一分钟悬案试读:

前言

本书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与研究人类历史。编者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对中外重大历史悬案进行全面剖析,深入开掘掩藏于神秘表象背后的历史玄机。同时,本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等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打造出一个立体的阅读空间,引领读者进入精彩玄妙的未知世界,使大家在享受阅读快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审美享受和想象空间。

编者从文献资料、考古发现、民间传说、学术论证、最新观点等多种角度,全面详细地探讨悬案的来龙去脉,科学严谨地分析其成因,深入解读历史,力争给读者提供有关悬案最权威、最丰富、最全面的信息。通过阅读本书,您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而且还可以汲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进而坚定向未知世界挑战的信心。第一篇远古时代的奇迹大洪水:全球泛滥之谜

在远古人类流传下来的许多不朽的神话中,“大洪水”是最为悲壮的一幕。其水势之浩大,地域之广阔,破坏力之强烈,在世界各民族中留下了惨烈的记忆。

没有一个神话,能像“大洪水”那样,得到如此众多的世界各民族的广泛认同;也没有一个神话,能像“大洪水”那样,在世界各个民族的长期流传中,保持如此深刻的一致。

有趣的是,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把大洪水当作自己民族的开端——民族起源、生存和发展的起点。在大洪水之前,一切都浑浑噩噩,蒙昧无知;而在大洪水之后,各个民族都像雨后春笋一样,从远古的迷雾中冒出,有声有色地登上了历史舞台。先是英雄勇士,然后是帝王将相,然后是才子佳人……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洪水”是人类文明的催化剂,是人类从洪荒时代向文明时代转折的起点。尼尼微泥板

最早的洪水传说保存在尼尼微泥板上。

1850年,英国的业余考古学家亨利·莱亚德爵士在两河流域发掘了亚述王国的首都尼尼微,同时出土了24000多片破碎的黏土书版,上面镌刻着怪异的钉头文字。经过艰苦的解读,揭示出一段引人注目的洪水故事。

故事说,远古时代的人类触犯了天神,大护法神恩里尔决定发动一场洪水来消灭人类。水神艾亚是人类的朋友,他把这场灾难预先告诉了一个名叫乌纳皮斯汀的正直的人。

拆掉你的房子,建造一艘船,抛弃所有的财物,赶快逃命去吧!……听着,赶紧拆掉房子,依照一定的尺寸,按均衡相称的长宽比例建造一艘船,将世界上所有生物的种子储存在船中。

他对着一堵芦苇房的墙壁,反复地向乌纳皮斯汀叙述关于洪水的警告。

芦苇房呀,芦苇房!墙,墙!噢,听着呀,芦苇房!噢,听清楚呀,墙!……快拆掉房子,造一条船吧!

乌纳皮斯汀不敢怠慢,立刻动手建造了一艘大船。

那个可怕的日子终于来临了。破晓时分,天际涌现出一堆乌云;风暴之神阿达德策马驰骋,铁骑过处传出阵阵雷声。风暴之神将白昼转变成黑夜,摧毁大地如同敲碎一只杯子。一团黑雾昏昏暗暗,把空荡荡的天空塞满……

头一天,风暴席卷整个大地。四处引发山洪……天地间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众神也吓得仓皇撤退,纷纷逃奔到天神阿奴居住的天宫,蹲伏在宫殿四周,瑟缩成一团,有如一群受到惊吓的小狗儿……

一连六天六夜,暴风不断吹袭,波涛汹涌,洪水淹没了整个世界。暴风和洪水同时发威咆哮,有如两支对阵交锋的军队。

第七天黎明,南方刮来的暴风终于平息,海面逐渐恢复宁静,洪水开始消退。放眼瞭望,只见大地一片死寂。大海一望无际,平滑得如同屋顶的平台。地球上的生灵全都葬身水中……

乌纳皮斯汀一家活出来了,他们就成了新一代人类的祖先。

据考证,这批泥版是公元前700多年的制品。几十年之后,另一批记载大洪水的泥版在乌尔发掘出来,它的制作时间更早,大约是公元前3000年。

印度也有一段大洪水神话,主人公叫摩奴。摩奴曾经救过一条鱼,这条鱼把大洪水的消息告诉了他,叫他准备一条船,并且带着他逃过了这场灾难。后来洪水渐渐消退,地上的万物和所有的生灵都被这场大水冲刷掉了,只有摩奴一个人活着。一年之后,水里冒出一个女人,自称是“摩奴的女儿”,摩奴便娶她为妻,生儿育女,他们便成了人类的祖先。

中国神话传说的主人公是一对兄妹,男的叫伏羲,女的叫女娲。当铺天盖地的大洪水来临的时候,他俩躲在一个空心葫芦里,随波逐流,活出了性命。后来,他们结成了夫妻。一年之后,女娲生下了一块石头。他们生气了,把石头敲得粉碎,从昆仑山顶撒到山下。啊!奇迹发生了:跌落在山里的,变成了飞禽走兽;跌落在水里的,变成了鱼虾;跌落在平川旷野的,就变成了人。从此,天下又有了生灵万物。

远隔重洋的印第安人,也在他们的神圣经典《波波武经》里记载了一场洪水故事。故事说,天神们开天辟地之后,用木头雕制成了一批人类。终于有一天,这些木头们失去了天神的欢心。

于是,天神们发动一场大洪水,波涛滚滚,淹没了这批木头人……大地一片阴暗,黑雨倾盆而降,昼夜不息……木头人一个个被砸碎、摧毁、支解、消灭。

但是,两个被称作“大父和大母”的人,逃过了这场灾难,重建了灾后的世界,成了世世代代人类的祖先。

此外,还有埃及的、希腊的、罗马的,以及遍布于南美和北美土著部族中的洪水传说。至于《圣经》中的那段著名的“诺亚方舟”的故事,则早已传播得家喻户晓。

总之,在人类的远古记忆中,这场大洪水的浪涛扩散得非常遥远,非常辽阔。有关专家估计:全世界已知的洪水传说不少于2000则。安德礼博士从中抽出86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其中有62则是各自独立形成,与苏美尔及希伯来文化传统没有任何关系。记忆,还是臆测?

除了传说,还是传说。

这场弥漫世界的大洪水,是一段来自远古的残存的记忆,还是后世子孙虚妄的臆测?难道,在它恣意践踏的广阔大地上,竟没有留下一点儿痕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据逐渐显露出来。

首先,是高山作证。

在被认为是诺亚方舟停靠地的亚拉腊山海拔3000米处发现了贝壳,这表明,这些海洋群族曾经在这里生活;在海拔2500米处发现了盐块,这是积存的海水慢慢晒干的结果;而那些同大西洋底相同的“枕状熔岩”,则表明这里曾经是海洋,从海面上喷出的火山熔岩,在一定时期内曾经沉入这里的海底。

世界上的许多高山都发现了数量庞大的动物骨堆,其中包括鲸鱼的骨骼。在威尔士及英格兰南部丘陵地带的冰裂缝里,满满地堆积着鬣狗、河马象、北极熊,以及我们更为熟悉的许多动物的碎骨;在瑞士的阿尔卑斯山上,到处是鳄鱼、巨大的鸵鸟和白熊的骨骸。

地球上所有大陆,都发现了海栖动物、极地陆栖动物和热带动物骸骨混杂的现象。专家们认为,除了洪水,一场铺天盖地的洪水,使他们慌不择路之外,有谁,能把这生活习性各异的动物,麇集在高山之上,举行这场惨绝人寰的“死亡庆典”呢?

其次是,大海作证。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美国的两条海洋探险船分别从墨西哥湾底部钻出了几条细长的沉积泥芯,里面裹着一种微小的单细胞浮游生物的甲壳。海水的温度和含盐量,都准确地反映在这种被称为“有孔虫”的甲壳里。分析结果表明,曾经有大量淡水涌入墨西哥湾。迈阿密大学的地球化学家斯蒂普用放射性碳测定,这场大洪水涌人的时间大约是11600年前。

海滨沙滩,是应该出现在海岸线附近的。人们多次在高山和大海深处发现海滨沙滩遗迹,这说明,大水曾漫涨到高山之上,或者说,时至今日,它还没有完全退出它所吞噬的地域。

此外,人们在地中海海底、非洲大陆沿岸海底、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附近的海底,以及古巴和巴哈马群岛附近的大陆架,都发现有沉入海底的城市遗址。一个巨大的、像人工建造的墙壁,沉到了2000米深的深海处,一直延伸到秘鲁洋面下的那斯卡海沟。

第三,大地作证。

大洪水在大地上制造了许多短暂性的湖泊。例如,西半球最大的冰河湖泊亚格西兹湖,面积曾一度广达11万平方公里,涵盖了今加拿大的马尼托巴省、安大略省和萨斯喀彻温省,以及美国的一部分地区,但是,它维持的时间不到1000年。这表明,洪水来了又去了,大地又恢复了正常秩序。

乌尔是苏美尔古代的重要城市,它繁盛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英国考古学家伦纳德·伍利在远离地面约10米深处,发掘出了建立于大洪水之后的第一王朝的王陵。

伍利爵士相信,苏美尔文化不会凭空而来,在第一王朝之前,一定还存在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于是他继续向深处发掘,下面是沉积的细软河泥层,再挖3米之后,又出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燧石工具和陶瓷碎片。怎样来解释这3米厚的沉积层呢?用他妻子的话来说:“这当然是那场大洪水的遗迹了。”

有关专家估算,淤积泥层厚达3米,洪水水深至少要达到10米以上,而且要在这个高度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特洛伊的考古发掘也是一个奇迹,人们在一座不高的土丘上向下挖去,挖出一座城市,下面还有一座城市,重重叠叠,总共有九层之多。怎样来解释这一现象呢?人们不可能把一座好端端的城市用泥土填封起来,在上面再建城市。唯一的解释只可能是,一次次的大水,冲刷掉了一座座城市,后人在沉积的泥层上再建城市。如果上面的城市是毁于区域性洪水的话,那么最下层的,就可能是人类最早记忆中的大洪水了。大灭绝的罪魁祸首

伴随着大洪水的,是一场惨绝人寰的大灭绝。

据统计:从公元前15000年到公元前8000年之间,西半球有70多种大型哺乳动物遭遇到灭绝的厄运,其中绝大部分是在公元前11000~公元前9000年这短短的2000年时间内被消灭的。而在这之前的30万年的漫长时间中,整个地球上消失的动物不过20种。

在西伯利亚,冰冻的“巨象坟场”,从罗马时代以来,一直是象牙商人的开采基地。据估计,仅20世纪最初10年,从这里开采出的象牙达20000对。

天翻地覆,到处都留下了大动乱的证据。地球成了一个血淋淋的大屠场。

欧洲的大角鹿、洞熊、野牛、大种狼灭绝了!

南美的马、象、狮子、大树懒、雕齿兽灭绝了!

东南亚的30种象,以及除了两种犀牛之外的所有犀牛,都灭绝了!

是谁制造了这场特大洪水,主宰了这场无情的屠杀呢?

有人认为:大洪水是海啸引起的,而海啸的起因又是陨石撞击。据估算,一颗直径几十米的小陨石,可以发挥出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威力,一颗直径几百公里的大陨石,其威力则可以毁灭整个人类。地球上发现过许多直径超过100公里的陨石坑。最大的陨石坑在捷克,直径达320公里!

陨石坠落的结果,将使地壳变形,导致地壳漂移,引发地震和火山爆发,海啸将以“浩浩汤汤”之势席卷全球;撞击爆炸的热量将使阿拉斯加冰层融化,冰川解体,海水猛涨,于是,洪水淹没了全世界的平原和高山。

也有人认为,大灭绝是由地震和火山爆发引起的。

许多灾难神话都提到了那个气候酷寒、天空阴暗、含沥青的炽热黑雨倾盆而下的时代。在西伯利亚、阿拉斯加的“死亡圈”里,一层层火山灰散布在软泥中,覆盖着成堆的骨骼和象牙。可见,物种大灭绝和火山大爆发是同时发生的。

一起沉陷在洛杉矶拉勃里亚焦油坑里的动物遗骸,有野牛、马、骆驼、树懒、巨象、乳齿象和至少700只剑齿虎。还有人的骨骼和已经灭绝的兀鹰的骨骸。

圣皮德罗河谷挖掘出来的乳齿象,四肢仍然挺立着,但全身被厚厚的火山灰和泥沙包裹得严严密密。

第三种,也是最古老而又最广泛的一种说法是,天神惩罚。

几乎所有的洪水传说中,都有一位想要灭尽人类的万能的天神:出现在苏美尔泥板上的是大神恩里尔,出现在《圣经》中的是上帝,出现在中国故事里是雷神爷,出现在希腊传说里的是宙斯,出现在罗马传说里的是朱庇特,在美洲的《波波武经》里,就径直把他称为“天神”……

几乎所有的大洪水传说,都是一个惩罚故事。人类的堕落或者不敬,触怒了天神,天神便以他万能的权威对人类施行惩罚。然而总有一对男女侥幸得救,繁衍出新的人类,他们便成了当今人类的祖先。

这些传说大都在本民族的范围内独立形成,然而在情节上又是如此惊人的一致,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怀疑,这段遍及全球各个角落的故事,本来就是一段历史的真实!它是人类各民族的共同的记忆。

于是,就有人大胆假设:来自天外的智慧生物,对地球上已有的生物进行了一次残酷的筛选,在留下一些优良品种之后,把其余的全部淘汰,彻底消灭,就像我们进行某种生物实验时所做的那样。

经历了大洪水、大灭绝这场血和火的洗礼之后,现代人类才开始茁壮成长。

这个假设正确吗?许多敢于标新立异的科学家们正在求证。“诺亚方舟”:千古探索之谜

人类对“大洪水”真实性的不懈探索,突出地表现在寻找诺亚方舟的一连串的故事里。诺亚故事

根据《圣经·旧约全书·创世记》记载:上帝看到人类越来越放纵不羁和不图进取,而且犯下许多不可容忍的罪行,于是,便想以一场巨大的洪水毁灭人类。

诺亚是一个正直善良和笃信上帝的人,上帝对他说:“念你善良纯朴,与众不同,所以我决定帮助你和你的家人,你要用歌斐木造一只方舟,带上各种动物,每种一公一母,躲进方舟。然后,天将降下40天倾盆大雨。”

诺亚按照上帝的意思,建造了一座长300米,宽50米,高30米的方舟。他和妻子以及他的三个儿子、三个儿媳都住进了方舟,他又把成双成对的鸟、兽、昆虫分门别类地关进舱里。

在接连40天的倾盆大雨里,人类居住的地方都被淹没了,方舟从地上漂起来,在水面上漂来漂去。好多好多的高山都淹在水里,地上有血肉的动物,就是飞鸟、牲畜、走兽和爬在地上的昆虫,以及所有的人都死了,诺亚的方舟在一片汪洋之中漂到了亚拉腊山山顶。

再后来,雨终于住了,洪水慢慢消退,诺亚方舟便停留在亚拉腊山上。

诺亚想知道洪水后的世界到底怎么样了,便放出了鸽子。

第一次,鸽子飞回来了,因为洪水还没有消退,鸽子无处停留;第二次,鸽子仍然飞回来了,嘴里含着橄榄枝嫩芽,表明洪水已经消退,树枝长出了新芽;第三次把鸽子放出去后,鸽子再也没有回来,这表明,洪水已经退净,大地已经复苏,一场崭新的生活正在开始。诺亚一家及所带动物便从方舟出来,重新创建洪灾劫后的世界。

为了纪念这场劫后新生,后人便把鸽子和嫩橄榄枝看成和平的标志,而诺亚所造的方舟,便永远地停在亚拉腊山上了。

诺亚方舟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距今约6000年。现代科学证明,这一时期是第四纪全新世多雨的大西洋期,可能产生过巨大的洪水。上下而求索

最早寻找诺亚方舟的是一些虔诚的基督教徒,但他们没有得到任何结果。后来,一些探险家也加入这一行列。1792年,1850年,1876年,探险家们多次登上亚拉腊山山顶,但仍然是一无所获。

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刻在1883年。当时,一次大地震使亚拉腊山脉的一个地段裂开了,开裂处露出了一条“船”。当时,有一个在亚拉腊山区考察和评估地震灾情的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所有成员都亲眼看到过那条大船。

据说,船身有12~15米高,有的人还走进了木船的船舱。因为木船的大部分还嵌在冰川里,无法估计它的长度。

这个消息震惊了当时的世界。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飞行员罗斯克维斯基在飞越亚拉腊山时,发现山顶上有一个巨大的船体,他联想到“诺亚方舟”的故事,便立即拍下了它的照片。

他说:“我们在飞机安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降低高度,飞近那艘奇怪的船只,绕着它盘旋了几圈。当我们在飞行中观察它时,我们惊奇地发现,这只奇怪的船简直是一个庞然大物,足有城市中的一条大街那么长,也可以与现代化的战舰相媲美而毫不逊色。”

后来,他把此事报告了俄国政府,政府马上派出两个连的兵力去寻找方舟。一个月后,他们找到了方舟,并且进行了全面的测量,拍摄了大量的照片。

20世纪40年代,一位土耳其的飞行员也在飞机上拍摄到了一张方舟照片,测出的船体长度是150米,宽50米。

遗憾的是,这些照片和测量始终没有获得最后的确认。人们按图索骥,上山寻找,也没有找到方舟的下落。那巴拉和他的歌斐木

1955年,法国探险家那巴拉带领着12岁的儿子拉斐尔,冲破重重阻碍,从亚拉腊山西侧进入了山区。他们在严寒的山顶度过了可怕的四个昼夜,经受了狂风暴雪的袭击。有一次,那巴拉被飞石击中,掉进充满积雪的冰洞,他在洞中呆了13个小时之久。为了不让自己冻僵,他不得不在涧里疯狂地跑跳。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时刻,那巴拉在一处深达八九米的冰缝里,发现了一道由尘埃堆积所形成的冰封的线体,他接受了儿子拉斐尔的建议,砸开冰层,看看那道冰线下面掩盖的到底是什么?不久,一段被平平整整地截断的木材呈现在他们眼前。很明显,它是经过手工加工的,似乎还同什么东西连在一起。那巴拉认为,这段木材就是船梁,同它连在一起的就是船体。

那巴拉同他的儿子费尽了气力,才从那道横梁上截下一段长约1.5米左右的木片,为了把这段木片顺利地带出土耳其国境,那巴拉又把它分成三段,分别装进三个行李包里。

那巴拉首先把它带到了考古经验丰富的埃及,开罗博物馆考古学部对这些木片进行了科学鉴定,得出的结论是惊人的,这块木料的确是“歌斐木”,年龄在5000~6000年之间,这与《圣经》中记载的方舟年龄完全一致。

这个结果又一次地轰动了世界。

那巴拉很快成为了世界名人。他们把这块木头带到德国、法国、西班牙和埃及展出,随后又用放射性元素碳14对这段古老的歌斐木进行了测定,大多数学术机构认定,它的确是四五千年以前的物品。“山体方舟”

1959年,土耳其空军对亚拉腊山进行了空中测量,在他们拍摄的许多照片中,意外地发现了一处不同寻常的地形。

这是一处平滑的、长椭圆形的山丘,边远部分隆起;而它的周边地区,全都是冰川和侵蚀谷地。

土耳其空军司令部的一名负责照片分析的大尉经过仔细分析后认为,这个椭圆形的山丘很像一只船,四周隆起的部分就像船舷。他很快就联想到了“诺亚方舟”,尽管它坐落在亚拉腊山以南约27公里的地方。“神”对诺亚曾经说过:“方舟要做成长300米、宽50米、高30米。”老实的诺亚当然会一丝不苟,按照“神”的指示办事。

土耳其的工兵部队对这段奇妙的地形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测量,这座“山体方舟”长约150米,中间最宽处约45米,“船舷”高约14米。这与《圣经》记载的数字大体一致。

由于“方舟”内部充满了沙土,并且被熔岩覆盖,“船舷”有可能向两边裂开,所以,“山体方舟”比《圣经》的记载宽出了许多。

不久之后,一支美国探险队奔赴现场,他们没有足够的耐心进行细致地发掘,只是简单地在这个船形结构的侧边用炸药炸了一个洞,发现了一些木材形状的石块,他们的结论是“没有任何考古学价值”,因为,这些木材状的石块上没有年轮。

但是,这个结论立即遭到了反对。反驳者说,大洪水之前没有季节变化,没有年轮才是当时木材的本来面貌。

1960年,一支由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家、研究专家、记者、实业家组成的调查队,对这座“山体方舟”进行了调查,再一次地证实了山丘尺寸同《圣经》的记载大体一致。

1984年,“国际探查协会”会长斯坦芬兹率队探查后认定:这个化石化了的“船体地形”,就是真正的“方舟”。迪布德·法索尔德

迪布德·法索尔德是美国的一名经验丰富的潜水员和打捞员,长期以来,他所从事的就是使用断面扫描水下雷达来确认沉船的工作。尽管他习惯于在水下作业而不是山上,但他仍然说,不管是水下还是陆地,“只要看上一眼,我就知道出现在眼前的是不是一条船”。

朱迪亚山位于亚拉腊山以南300公里。1985年3月,法索尔德携带着最先进的“分子振荡扫描仪”对那座神秘的山丘进行了扫描。扫描仪显示:山体里每隔40厘米就有铁的成分,很有规律,如果把这些金属点连接起来,形成清晰的横线和纵线,正好勾勒出一只巨型船体的轮廓。船体有九个隔档,这也同古老的巴比伦传说吻合。

在同一地区,法索尔德还找到了11块古代航海者常常使用的压舱石。“如果不是诺亚方舟,”法索尔德理直气壮地反问,“这些用于航海的压舱石,怎么会出现在亚拉腊山群山之中呢?”

法索尔德继续解释说,《圣经》里的“亚拉腊山”使用了复数形式,因此,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泛指亚拉腊山区。而《古兰经》第10章第44节却是明确写道:(那时天命降临)道:“大地啊!吸掉水吧,苍天啊!止住(雨吧)!”水降低了,大事已定了。方舟停泊在朱地山。(天命)说道:“那些为非作恶(不义)的人消逝了。”

库尔德斯坦传说,方舟并没有停留在亚拉腊山上,而是漂到东边高处的一个山洞里,然后滑落了大约300米左右,到了现在的地点。这与《圣经》中的方舟在“亚拉腊的群山之中”的说法完全吻合。至于扫描仪显示的金属点,正是诺亚方舟中固定横梁的大铁钉,或者是分隔动物的铁栏。

在此前后,有关诺亚方舟的报道时时见于新闻媒体,比如:1974年,土耳其卫星在亚拉腊山拍到了方舟的照片;1989年,美国人阿伦驾驶直升飞机,在亚拉腊山上空也发现了冰川覆盖的方舟;据新华社安哥拉1986年4月9日电,土耳其官方通讯社宣布,已在山顶发现方舟遗迹,方舟船头呈洋葱形等等。

很显然,同这些报道相比,法索尔德的扫描更具有权威性。传说中的“方舟”是否真的存在?

最近,探险队在土耳其锡诺普的黑海沿岸90米水下,发现一系列长方形结构的建筑物,以及一些散乱的石材。考古学家认为,那里曾是陆地,是一场古代的大洪水淹没了它。

这似乎又为“大洪水”和“诺亚方舟”找到了佐证。

尽管如此,许多专家还是认为,就此作出“诺亚方舟已经找到”的结论,还为时过早。这主要因为:

1.许多被探险家认为是“诺亚方舟”化石的奇特的山丘,也许只是大自然开的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并没有得到严格的科学鉴定。

其中,有的在鉴定中已被否定,例如:1989年美国人阿伦拍下的照片,土耳其的地质学家就认为,这只是一块经过了数千年风化的顽石罢了。

2003年,“全球数据”公司公布了一幅由“快鸟”商业遥感卫星拍摄到的亚拉腊山西北山麓的高清晰度照片,其中有一块颇为引人注目的“不规则区域”,很像是一片船形山体。这片“神秘物体”距探险家那巴拉找到歌斐木的地方不过几百米,这更加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好奇。美国卫星图像分析专家波尔谢·泰勒参照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公布的亚拉腊山区全景照片,加拿大太空署公布的亚拉腊山雷达卫星照片等资料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个物体有180多米长,也许是古老的土耳其要塞,或者是一架飞机的残骸,当然,还有可能就是“诺亚方舟”。

这种模棱两可的阐述,显然不能当作科学结论。

2.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几千年不过是一瞬间的事,以歌斐木为主要材料的方舟,不可能变成化石,或者“石化”成坚硬的山体。

3.洪水涨上亚拉腊山的事实根本不能成立。

亚拉腊山海拔5165米,如果洪水真的淹到山顶,或者淹到附近的某个较矮的山头,那么,就是把南极、北极的冰雪全部融化也不够。这样多的水从哪里来呢?

至于《圣经》所说,方舟里要装下世界上所有的动物品类,根本不值一驳。把它当作一段远古神话则可,当作事实则非。

尽管如此,方舟的探索者们仍然兴致勃勃,信心百倍。前赴后继,此起彼伏。一美国学者甚至建议:将方舟从冰川内整个地发掘出来,搬进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供人们研究、参观,缅怀往古。

我们正拭目以待。

假如这一切是真的,那么,我们这些当代的你争我斗的芸芸众生,岂不都是因善良而硕果仅存的诺亚的子孙?“大西洲”:众说纷纭之谜

文明史上最大的谜,是关于“大西洲”的。

据说,这是一片产生过历史奇迹的远古神秘大陆,在一场无法抗拒的灾难中沉没于大海。它是否真正存在过?又是在何时,沉没于何处?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苦苦寻觅,却始终没有找到它的遗踪。柏拉图和他的《对话录》

最早报道这场灾难的是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他在《对话录》的《提玛友斯》篇和《柯里西亚斯》篇中,两次通过柯里亚西斯的转述,保存了这个有趣的传说。

柯里西亚斯说:公元前12000多年,直布罗陀海峡之外的大西洋中,有一座很大的岛,叫做“亚特兰提斯”。这是一个美丽的岛国,总面积比北非、小亚细亚加起来还要大,沿岸多山,中间是一片开阔肥沃的大平原,矿产丰富,动植物繁多。岛中心有一条180米宽的环城运河,外围是一圈宽360米的陆地,陆地外又有一条宽360米的运河,然后又是一圈宽540米的陆地……这些运河和陆地把整个岛屿划分成由五个同心圆构成的行政区域;另一条运河则从中心贯穿各区,直通海洋。

市区石砌的公共建筑物都以红、黑、白三色为基本色调,看上去整齐和谐。岛的中心是王宫和供奉海神波塞冬的神殿,富丽堂皇,外墙用纯银裱贴,尖顶用黄金装饰,内墙与地面则以黄金铺设,还装饰着象牙和神秘而珍奇的“山铜”,像火焰那样闪闪发光。

亚特兰提斯以强大的船队著称,它的目空一切的军队,以恢宏的气势和野蛮的行径侵入了欧洲大陆,欧洲的部族纷纷投降。只有希腊进行了有效的抵抗,并且最终解救了海峡内已被征服的城邦。

最开始,“这里的人只要道德,藐视一切俗事,视眼前繁华如浮云。可惜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下去。”柯里西亚斯继续说,“到了后来,他们的圣洁逐渐被玷污,被凡俗魔障压倒。”“物欲横流的时候,亚特兰提斯人变得腐败无能,不能再保有齐天洪福。他们明显地日趋堕落,上天赋予的美德原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也逐渐丧失了……他们利欲熏心,只知争权夺利。最后,主神宙斯决定惩罚亚特兰提斯人,以摧毁他们的世俗欲望。”

于是,一场毁灭性的地震和随之而来的铺天盖地的海啸,使整块亚特兰提斯岛陷入深渊。它的都市、寺院、道路、运河以及全体国民,在一夜之间沉入海底,消失在滔天的波峰浪谷之中……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警戒故事,然而,历史上真有这么一个庞大而显赫的大西洲吗?亚速尔群岛说

柏拉图记载的大西洲是否真正存在过,历来就有不同看法。

据柏拉图说,这个故事是从他的表弟柯里西亚斯那里听来的;柯里西亚斯又是从他的曾祖父卓彼得斯那里听来的;卓彼得斯说,他是听古希腊哲学家梭伦亲口讲的;而梭伦说,他公元前590年到埃及游历,在萨以斯城遇到一位老年祭司,故事是那位老祭司讲述的。

为了考证故事的真实性,柏拉图曾亲赴埃及,询问过埃及最有学问的僧侣,得到的都是肯定的回答。

但是,年代这样久远,传说的中间环节这样曲折,能保证这种传说准确无误吗?

2000多年以来,研究“亚特兰提斯”的学者,代不乏人,而且高潮迭起。但因为大多是人云亦云,所以,很多有理智的学者都认为,“大西洲”的故事,只不过是柏拉图创作的一篇警世寓言罢了。

最先用现代观点考察“大西洲”的是美国学者唐纳利。

唐纳利并不是考古工作者,也不是探险家,而是美国国会议员,曾出任明尼苏达州副州长。1882年,他出版了《亚特兰提斯——洪水前的世界》一书,运用考古、语言、人种、地质、植物、动物等学科知识,对“亚特兰提斯”进行了审慎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大西洋中过去的确曾存在这个显赫的岛国。

他认为,这个帝国的中心位于直布罗陀海峡以西的一个四面环水的大洲上,连绵不断的小岛和山脊犹如陆桥,把欧、非大陆和美洲大陆连接起来。墨西哥的各种形式的金字塔、庙宇,和埃及、中东的金字塔、庙宇非常相似,中国人的象形文字,和印第安人的象形文字非常相似,尤其是埃及人同印第安人木乃伊的保存方法,以及以365天为计算单位的历法非常相似,都说明了有这样一个中介大陆的存在。

它是人类社会从野蛮状态向文明演进的第一个地区,曾向世界各地传播文明火种。它是雅利安和印欧民族祖先的发祥地,也是巴比伦人、亚述人、希伯来人和腓尼基人祖先的发祥地。埃及和秘鲁神话代表着亚特兰提斯的原始宗教信仰——崇拜太阳。他们创造着非常先进的铜器时代文化,到大难临头之时,他们已掌握了铁器制造技术。

唐纳利的最后结论是:位于欧洲以西1200公里的亚速尔群岛,是这片淹没大陆的唯一尚未沉入大海的一部分,它们原本就是环绕王城的山脉顶峰。

唐纳利的结论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同。星球碰撞与记忆残存

1930年的空中摄影显示,在北美的卡尔斯敦地区,有3000多个椭圆形洞口,所有这些洞口的东南方,都有直立的高壁,这说明,洞穴是由来自西北方向的重物撞击形成。不远的海中有一处被称为波多黎各海沟的地方,深9218米,长1550公里,平均宽约120公里。德国物理学家穆克和维立考夫斯基都认为,这是“星球”碰撞的结果。

据推测,这颗脱离了轨道的天体,很可能是来自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群,它在一颗偶然经过的彗星引力作用下,进入了地球的引力圈,从西北方向,带着恐怖的呼啸声闯入地球。根据在海底造成的大洞穴,它的直径应该有9.6公里,冲进海中造成了波多黎各海沟,它的一些小碎块,则溅落到加罗林那州的地面上,并且引爆了地球的一个极敏感的地区——亚特兰提斯山脉的火山区。

这是一幅极其可怖的末日画面,火山爆发引起整个亚特兰提斯岛的大地震。一瞬间,所有的房屋、宫殿、庙宇……全成为一片废墟,陷入火海。灼热的岩浆由地底冒出,流入大海,到处是癫狂的飓风和黑色的蘑菇形云柱。亚特兰提斯开始向海底沉没,只有九个岩浆覆盖着的小山峰残存于水面。这就是今天称之为亚速尔群岛的地方。

处在灾难边缘地区的极少数人,驾着船只和木筏逃了出来,把这个可怕的灾难消息带到了东方和西方。

有趣的是,欧洲西部地区的高卢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因为一场灾难,从西边大洋的中部迁移来的;南北美洲地区的印第安人则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从东边的大洋中来的。这似乎也为“大西洲”的存在与消失,提供了一些间接证据。

对故土的记忆和怀念,也残存在一部分动物的基因里。

挪威有一种叫做旅行鼠的啮齿动物,每当它们繁殖过多、食物缺乏的时候,便几十万、上百万地成群结队,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死亡大军,逢沟填沟,逢水过水,直奔西边的大海,入水以后,径直向海洋中心游去,直到全部淹死为止。

这是怎么回事呢?对此,有人猜想,它们是想游回它们祖先居住过的地方,因为,在它们遗传的记忆基因里,那里有丰富的食物。

有一种候鸟,一年一度越过大西洋从欧洲到南美,每当它们飞临亚速尔群岛时,都要绕岛一周,在上空呈环状飞行,然后继续前进,这是否是对祖先故居的一种凭吊呢?

马尾藻海是大西洋中的一块奇特的水域,被称为“洋中之海”,有人认为这里正是大西洲沉没之处。有一种欧洲鳗鱼,每当繁殖期来临之际,便离开它们栖身的池塘、小溪、河流,进入大海,花四个月的时间游到这里,在这里产卵后,雌鱼死去,它们的儿女——幼鳗再游回欧洲。如此循环往复。这是否也是一种恋乡情结,支配着它们在繁殖时期一定要重返家园呢?比米尼之墙

1933年,美国著名预言家凯西预言:“亚特兰提斯”大陆会因地壳变动再度隆起而在海底出现。时间是1968~1969年,地点是巴哈马群岛附近的比米尼岛一带。

对于这段预言,正统的科学家大都嗤之以鼻。随着1945年凯西去世,人们早已把他的预言忘得一干二净了。

1967年,美国飞行员罗伯特·布拉什飞越佛罗里达州海外的比米尼岛上空,发现附近海域的水面下几米深的地方,有一些类似于人工建筑物的实体。

在迈阿密博物馆工作的华伦坦先生组织了一支探险队,对这片可疑水域进行了实地考察。许多著名人士参加了这项考察工作,其中包括法国著名的摄影家和发明家雷彼科夫、宇航员埃德加·米切尔和法国潜水员雅克·马约尔。

考察结果表明:在水下4~5米的地方,的确有一道“T”形结构的石墙,高约0.9米,长约70米,它穿过海底淤泥继续以10米宽的模样向远方延伸,断断续续,直到540米远之处仍有发现。石墙由整齐的条石组成,条石边长约5米,厚50厘米到150厘米不等,是用一种类似水泥的东西胶合起来的。

人们把这道宏伟的水下建筑物叫做“比米尼之墙”。

雷彼科夫在《另一个世界》杂志上撰文说:“这道墙的正面十分挺拔,墙上的石头砌得十分平整,使整个建筑牢固平稳。”

对于“大西洲派”来说,这是亚特兰提斯存在的确证。

但是,许多严肃的科学家都提出怀疑,他们认为,这只是“因为靠近海岸,岩石受到海水侵蚀所形成的自然现象”,人类在比米尼大墙的形成过程中没有起任何作用。

对于这种怀疑,另一位热心的考古学家艾尔曼博士通过实地调查,作了正面的回答:

1.在自然侵蚀状态下,那些石头不可能变成这般模样的鱼卵状石灰岩。

2.大小一定的石板,排成540米的直线,尤其是正方形与长方形石块的交互排列,除了人工,别无可能。

3.如果是水的侵蚀或者岩石龟裂等自然现象,它必定是岸边岩棚的一部分,其底部必然和岛屿连接。然而,比米尼石墙独立于海底滩涂,与岩岸毫无关联。

4.如果是波涛侵蚀的结果,它的走向就应该同海岸线平行,而事实上,它的一端却向海洋倾斜。

5.尤其重要的是,艾尔曼的实地测量表明:比米尼之壁平面的任何一个地方,水深都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它的表面在一道水平线上,可见,它确实是一个人工建筑。

后来,艾尔曼又在海底发现了许多长10米的四方形长柱子,其质地肯定不是石头,它由一种我们还不了解的未知材料所构成。

有一位叫库斯托的法国机长亲自下海,用一架小型排泥器在岩石下排除淤泥后发现,全部岩块都建筑在一系列的由小型柱子构成的基座上。他把现场拍成电影带回法国放映,让好奇的法国人大开眼界。

此外,巴哈马群岛有许多海下洞穴,大多在海面50米以下,里面有许多钟乳石和石笋。我们知道,石钟乳、石笋只能由带石灰质的水,在空气中,经过几千年的滴落,凝聚而成。可以肯定的是,洞穴所在之处曾经是高出海面的陆地。它们是什么时候沉入海底的呢?专家们从洞壁上取下海底沉积物化验,结果表明,它们是在12000年以前形成的。

华伦坦博士断言:“这一定是在古代拥有超级文明的亚特兰提斯大陆的遗迹!”

这也正好印证了超级预言家凯西的“亚特兰提斯将在比米尼岛一带浮起”的预言。

有人认为,巴哈马群岛一带才是大西洲的沉没地。克里特大西洲说

有的专家指出,柏拉图的叙述有两个明显的矛盾。

第一,是时代和生产水平发展上的矛盾。

已知的最早农耕,出现在公元前7000年的伊拉克;我国有原始农业萌芽的河北磁山新石器文化,则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间。最早的埃及象形文字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而我国殷墟甲骨文仅仅出现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梭伦生前9000年为公元前9600年,那时,不可能有如此发达的文明。

第二,是地质证据上的矛盾。

一个有十个城市的岛屿连同它众多的殖民地在一昼夜沉没大海,这在地质学上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大陆板块的漂移,或者因地质构造运动而导致的地块升降,都是缓慢的过程,每年不超过厘米量级。就目前所知而言,陷于地震时地面裂口中的最大物体,不过是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时的一头母牛。

随着考古新成果不断出现,大多数考古学者宁愿相信,大西洲并没有传说的那么大,它很可能沉没在地中海东部海域。

早在1909年,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教授弗罗斯特就已提出:柏拉图描述的亚特兰提斯,很可能是希腊克里特岛上延续到公元前1400年左右的米诺斯文明。

弗罗斯特说:当时,克里特帝国势力最大,它通过贸易和武力控制了古代地中海一带。此外,米诺斯王城是爱琴文化的主要遗址,北部有著名建筑家戴达鲁斯为米诺斯国王建造的王宫,千门万户,曲折相通,装饰华丽,古希腊神话称之为“迷宫”,这与柏拉图的描述极其类似;而克里特岛居民的几种仪式,特别是斗牛,与《柯里西亚斯》内所描绘的也基本相同。

米诺斯人使用复杂的线形文字,有许多体育运动,如拳击、摔跤、斗牛等等。米诺斯人使用抽水厕所,懂得把凉风引入室内调节空气,还制作了许多精致的花瓶、装饰品和壁画,他们的使节和通商船队曾经遍布古代世界各地。

然而,他们高度发达的文明却在鼎盛时期突然消失了,给世界留下了一个不解之谜。

1939年,希腊考古学家马里纳托斯指出:公元前1470年的一次火山爆发,毁灭了克里特以北约100公里爱琴海中的圣多里尼岛:巨大的辐射能量,连绵不断的地震,铺天盖地的火山灰,以及火山塌陷所造成的海啸,危及到克里特岛,从而结束了米诺斯文明。

梭伦是古雅典政治改革家和诗人,他在公元前590年访问埃及时,埃及的一位祭司告诉他说:“古时候,贵国一带有过一个有史以来最俊美、最高贵的民族,阁下和贵国全体居民,不过是他们的孑遗而已。但那时发生了剧烈的地震和洪水,下了一天一夜暴雨之后,你们那些骁勇善战的祖先都一齐沉入水下去了。亚特兰提斯岛也就从此消失在海底。”

考古学家纷纷指出:埃及祭司所指的“亚特兰提斯”。显然是希腊附近的海域,而不会在遥远的大西洋之中。由于传闻的讹变或者翻译的错误,柏拉图听到的大西洲有200万平方公里,大得连整个地中海也放它不下,所以,柏拉图就把它说成是在“海格力斯之柱”(今直布罗陀海峡)以西。

实际上,它的面积应该是20万平方公里,缩小10倍,这正好与地中海东部诸岛的范围吻合;年代也应该缩短10倍,是900年前,这正好同公元前15世纪的圣多里尼火山爆发的年代吻合。

有趣的是,在接近克里特岛的希腊海岸,有两个岬角,也叫做“海格力斯之柱”,这使得传说和现实在地理方位上也接近吻合了。

劫后余生的米诺斯难民把拼音字母、艺术、箭术和各种体育运动传人希腊,帮助他们建造陵墓和宫殿。从此,迈锡尼文明蓬勃发展。

考古学家在爱琴海的克里特岛上已经发掘到青铜时代的文物和多层宫殿遗址,在西拉岛发现了丰富的火山灰和烧黑了的石屋,屋里有两块烧焦的木头和一男一女的牙齿。放射性碳14测定:它们死于公元前1400年左右,覆盖在他们身上的火山灰竟达30米。

很多人认为,“克里特岛说”是比较合理的。

此外,还有“里海大西国说”、“北极大西国说”、“非洲大西国说”等等,虽然也列举了种种根据,大多牵强附会,不必一一细录。

这块失踪的土地到底在哪里?我们只能说,至今还没有确切的根据,说我们已经找到。大西洲第四说:塞浦路斯海底

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私家研究人员罗伯特·萨尔马斯斥资25万美元建造一艘船,并花了2年的时间,用一种特别的雷达——声纳仪来对塞浦路斯和叙利亚之间的地中海海底进行了考察,他声称,他获得了令人信服的结果。

罗伯特·萨尔马斯发誓说,他在塞浦路斯以东110公里的海底发现了绵延数公里的城墙、有土墙环绕的高丘、多条深沟和一条流经阿特兰提斯的河流的河岸,其中有70多个点绝对符合柏拉图所详细描写的亚特兰提斯卫城高丘。据罗伯特说,所有的量度和坐标都准确无误,如果这不是亚特兰提斯,那只能说世界上竟有如此相似的东西。

可惜的是,他现在还不能提供像砖块或水泥块这样的物证,因为它们至今还埋在多层的淤泥下面。

他现在正在筹钱,以便投入更多的力量去开展水下考察工作,因为这个地带水深有500米左右。

然而,许多考古学家目前仍对萨尔马斯的这一说法持怀疑态度,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但萨尔马斯坚信,科学的真理往往不被大多数人掌握,他将最终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大多数人证实这一点。“姆大陆”:一夜沉没之谜孤立的群峰

与“大西洲”假说情景相似的,是“太平洲”的沉没。

在辽阔的太平洋上,星星点点地撒布着几百座大大小小的岛屿。它们之间距离非常遥远,在探险家发现它们之前,岛上绝没有可供越洋的船只,但奇怪的是,这些远隔重洋并且没法沟通的岛民们,却有着相同的文化,相通的语言,共同的神祇和相同的习俗。

怎样解释这一奇怪的现象呢?

唯一的解释是,曾经有一块陆地把这些零星的岛屿连缀在一起,它们都曾是傲立于这块古大陆之上的山峰;而一旦这块大陆沉没,它们便变成了孤立于茫茫烟涛之上的岛屿,尽管岛民们老死不相往来,但他们仍然各自保存着自古相传的文化和习俗。

人们把这块假想的古大陆叫做“太平洲”。

早在19世纪中期,达尔文的亲密朋友华莱士和赫胥黎曾经认定:太平洋中所有远离大陆的岛屿居民,都是大洋人种的后裔。他们的祖先就长期住在这块沉没的大陆上,所以,直到现在,太平洋岛屿中的绝大多数居民身处海中,却完全不熟悉航海。

动物地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新西兰和地处太平洋中部的马克萨斯群岛上有淡水鱼;四周是一片汪洋的斐济群岛和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栖息着巨蜥;远离大陆的萨摩亚、汤加等地,生活着蜥蜴、蟒蛇和蛙类。太平洋诸岛上还有各种美洲和亚洲所特有的昆虫、蜘蛛、软体动物和蝴蝶。在这样一些狭窄而封闭的小岛上,单独地进化山如此众多的物类——而且是与遥远的大陆完全相同的物类——完全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没有陆路(或者称为“陆桥”)把这些岛屿同大陆连通,这些动物根本不可能越过数千里之遥的大海,来到这些岛屿上。

植物地理学家发现,在夏威夷群岛和波利尼西亚诸岛上,生长着与亚洲大陆、美洲大陆、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相同的植物群落,这意味着,太平洋中曾经存在过一块广阔的陆地,与上述地域隔海相望,或者,至少有许多断断续续岛屿,充当了植物迁徙的陆桥。从故纸堆发掘出来的“姆大陆”“姆大陆”的概念,是从故纸堆里发掘出来的。

西班牙殖民者征服美洲时期,有一位随行的神父,名叫狄埃戈·德·兰达,他有幸看到玛雅人丰富的图书、典籍。但他认为,这是与上帝唱对台戏的异端邪说,下令把它们付之一炬。

正是因为这位先生的无知和偏见,导致了辉煌的玛雅文化彻底毁灭。

正像所有的事物都可能呈现出两面性一样,这位先生也有两面性。在稍后一些时候,此公又觉得玛雅人的许多有趣的事情就此湮灭,似乎也有些可惜。他于是又撰写了一册题名为《尤卡坦纪事》又称作《尤卡坦事物考证》一的手稿,记载了许多玛雅人罕为人知的文物故实。特别是他记下了玛雅人繁复的象形文字的发音,为破译玛雅文字留下了重要的线索。

1863年,法国学者德·布尔布尔在马德里皇家历史学会图书馆里,读到了狄埃戈·德·兰达的《尤卡坦纪事》,并且根据他对玛雅文字的提示,阅读了另一部玛雅文献《特洛阿诺抄本》。在这些残存的手抄本中,描述到一块因为火山爆发而沉没海底的大陆的时候,常常用到两个特别的符号,它们很像兰达大主教保留下来的字母表上的“M”和“U”,于是,他把它们拼合在一起,为那块沉没的大陆命名。“MU”中文翻译作“姆”,这个命名被保留下来,成为了“太平洲”的另一种叫法。

不过,布尔布尔认为,这个“姆大陆”存在于大西洋中,这与现在所说的“姆大陆”位置并不相同。

另一位法国学者奥-普伦金(1826~1908)根据《特洛阿诺抄本》和玛雅遗址奇钦·伊查壁画等材料,也写了一本题名为《姆大陆女王和埃及斯芬克司》的书,对“姆大陆”的故事作了有趣的推想。

他说:古时候的人近亲结婚比较普遍。当时的姆大陆由女王姆当政。为获得女王的爱,她的两个亲兄弟科(美洲狮)与阿克(龟)展开了生死搏斗。最后,阿克杀害了科,霸占了女王姆,并且最终从女王手里夺取了对姆大陆的统治权。女王羞愤交加,逃奔到了埃及。为了悼念死去的兄弟科,她兴建了斯芬克斯像,并把自己的名字改叫“伊西丝”。“伊西丝”是埃及传说中最早的女神。在她的指引下,埃及人创建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同布尔布尔相同的是,奥·普伦金也认为,这个“女母大陆”存在于大西洋之中。至于玛雅人为什么能记下这些有趣的故事,奥·普伦金认为,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姆大陆”的移民。《太平洋之谜》

不过,更多的学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太平洋上……

最令人奇怪的是位于太平洋中心的小岛——复活节岛,离它最近的陆地是南美洲的智利,至少有3300公里;离他最近的有人岛屿,也至少有2300公里。可它上面却有人居住。不只有人,而且有着同几千里之外的岛上居民相同的语言和习俗。

他们绝不可能在一座孤零零的海岛上独立发展成人类。据考察,他们也绝没有可供远洋航行的船只。可他们是怎样到这座远洋孤岛上来的呢?又是怎样同远隔数千里的岛民进行文化沟通的呢?这实在是一个未解之谜。

而且,它的面积仅120平方公里,土地贫瘠,仅能维持2000人生存。可是岛上却雕刻了几百尊巨石神像,石像几十吨、几百吨不等,最重的竟达400吨。岛上土著居民口头流传,该岛从前本是一块称为“希瓦”的大陆,后来由于某种突发灾难而使大部分地区沉沦于洋底,只留下了这座孤零零的海岛。

无独有偶,在西太平洋波纳佩岛的东南侧,有一个长1100米、宽450米左右的珊瑚礁,上面矗立着89座巨石堆垒的建筑物,当地土著称之为“南·马特尔”,意思是“环绕群岛的宇宙”,也有人根据它的形状和传说,认为这是“古墓”。

每座古墓都是用巨大的玄武岩石柱水平叠砌,平面呈四边形,边长约18~20米,高2~4米不等。石柱多为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总计用石材100万根左右。

这些神秘的石柱建筑物,远看如嶙峋的石林,近看像群立的城堡,无盖的神庙,或者坚实的谷仓。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据考察,石柱是从遥远的采石场开凿、加工后,再用木筏运到这里施工的,其工程之浩繁,不可想象。石材每根长3~9米,重约10吨。粗略估算,即使投入1000个劳动力,日以继夜地采石,加工,运输,建筑,需持续1500年。可是,该岛的土著居民数量不过2万,他们有能力完成这样艰巨的工程吗?

在一个四顾茫茫的海中孤岛上,在生产力低下、衣食维艰的岁月里,他们有必要进行和完成这样艰巨的工程吗?

这是太平洋中孤独岛屿上的又一个不解之谜。

1924年,新西兰人种学家麦克米兰·勃劳乌发表了《太平洋之谜》,全面论证了占太平洲的存在。他认为,波纳佩岛附近,有古太平洲的首都,而复活节岛只不过是太平洲的墓地。

潜水考古学的发现,也为这块已经消失的古大陆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的依据。譬如,波纳佩岛上居民世代相传,附近海底有一片沉没的古陆。潜水人员果然在附近海底发现了保存得相当完整的街道、石柱、石像和住宅。他们还从当地海底捞起十分珍贵的黄金和珠宝饰物。

值得注意的是,太平洋中的许多岛屿上都留有巨大的石头平台、石头城遗址、石头雕像,一些地方还留下了准备使用的巨石或雕刻尚未竣工的石像。这表明,当地的古代居民富有成果的劳动是突然结束的,复活节岛上就清楚地留有这种迹象。这不能不使许多探索者猜测:这一地区曾经存在着一个高度文明的种族,他们以杰出的工艺建成了大规模的城市、雕像与港口之后,因为某种我们迄今尚不知道的原因,集体撤离或者集体灭绝,留下了壮观的建筑遗迹。《消失的姆大陆》

更有趣的是,1931年,一位名叫杰姆斯·邱奇尔的英国人出版了一本名为《消失的姆大陆》的书。这本书在纽约出版,并且立即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

他自称曾向一位印度僧人学习过一种叫做“纳卡尔”的古代文字,在印度的古代文献中发现了有关这块沉没大陆——“姆”的复杂记录。

他声称:伊甸园不在亚洲,而在这个太平洋中沉没的陆块上,人类大约在200万年以前开始在这里繁殖,从而进化成为比较先进的文明,人口最多时曾达到6400万。这里生活着黄、白、黑等各种肤色的人种,他们和睦相处,没有优劣、贵贱之分。圣经中的创造地球和人类的故事,也起源于“姆”。“姆”,才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他这样论述。

这块古大陆拥有较高水平的文化技术,在建筑和航海方面尤其出类拔萃,他们的航船驶向四面八方,从事贸易和掠夺。他们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的殖民地。

姆大陆上有七大城市,首都设在希拉尼普拉。宽阔的道路向四方辐射,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港口樯橹云集,商旅不绝。

大陆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植物繁茂,虫鸟幽鸣,出产丰富,市场繁荣,人们在安谧、祥和的气氛中过着幸福、安乐的生活。

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使这场文明夭折。火山喷发,熔岩流溢,山呼海啸,地陷山崩,姆大陆在一夜之间沉入了大海,只有几处突兀的高地残存在海面。生活在高地上的人们尽管逃脱了灾难,但由于幅员的狭窄,资源的贫乏,以及千里烟波的阻隔,他们逐渐退化成为了原始时代的野蛮居民。

正在执行外事任务的幸运者,也从此无家可归,成了世界各地永恒的文明的使臣。

邱奇尔自称,他所依据的最重要的文件之一是在中国西藏某寺院发现的《拉萨记录》,这是一本有关占星术的文献。《拉萨记录》提到,姆大陆沉没的时间是8064年前。《拉萨记录》是4000年前的作品,据此可以推知,姆大陆沉没于12000年之前,这与亚特兰提斯的沉没时间大体相当。

太平洲真是一个历史的存在吗?它的沉没与大西洲的沉没,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真是这样,让两块幅员数千里的大陆同时沉没的神秘力量,又是什么呢?南极:绿洲冰化之谜

南极洲地处地球最南端,陆地面积约1200万平方公里,长年冰封雪盖,冰原平均厚度为1700米,最厚处达4200米,储冰总量占世界总冰量的90%。如果把它融化成淡水,将是世界淡水总量的两倍多。想当年绿鬓婆娑

这么多的冰是怎么来的?它从古至今都是处于这种无死无生的冰雪封盖之下吗?

事实的回答是:否。

地质工作者在南极的考察表明:在6000万年以前,南极大陆没有任何一处有冰河存在的证据。

谢克顿爵士在距南极点320公里处,找到了丰富的煤层。

1990年12月25日,地质学家麦克凯维和哈乌在离南极点400公里的地方,发现了200万~300万年前的落叶树森林化石。

1935年,由英国海军上将伯德领导的探险队从海底采集的堆积物显示,直到6000年前,南极河川的水仍保持着流动状态?

特别重要的是:我们拥有皮里·雷斯1513年绘制的南极地图,以及类似的多种地图,这些地图正确地展示了冰封雪盖之前的南极的地形、地貌。

人类发现南极大陆是1818年的事。但是,我们无法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因为它从发现至今,始终覆盖着1公里多厚的坚冰。

那么,它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从绿鬓婆娑的森林之地,变成了白雪皑皑的冰冻之地呢?地壳移置

美国查理·哈普古德教授作了一个有趣的假设。

他认为:南极大陆并非一直都被冰雪覆盖,在某个时期,它的气候比现在温暖得多。它的位置也不在南极圈内,而在南极以北大约3200公里的地方。

什么原因使得它到了现在的位置,而且变得如此严寒呢?

他断言:是“地壳移置”。

他认为,厚度不到50公里的地壳层,搁置在被称为“滑润层”的岩流圈上,假如受到某种外力的影响,它就会在大约12000公里厚的地球中心核上趔趄一下滑到哪里算哪里。

南极位移,正是这一滑动的结果。“地壳移置”的假说,不同于已被科学界广泛承认的“大陆漂移”学说。大陆漂移是缓慢的、渐进的,地壳移置则是迅速而强烈的。

有什么力量能使得如此平稳的地壳,产生如此激烈的变动呢?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解答说:

在南极和北极地区,冰雪不断积累,但分配并不均衡。地球的自转在这两个重量不均衡的冰帽影响下,产生了一股离心力。离心力传到坚硬的地壳上,强度不断增加,聚集到一定的力量后,便会形成一种地壳与地球本身之间的反动,从而造成两极地块往赤道方向移动。

据推算,现在的南极大陆上覆盖着1000多万立方公里的冰层,其重量约有19000000000000000吨。更严酷的是,每年还要增加400多立方公里的冰层,这就等于每年要在南极大陆加上一个相当于安大略湖大小的冰山。在岁差运动、黄道的倾斜、公转轨道的偏心率、地球自转离心力,以及太阳、月亮等天体的引力的共同作用下,两极不断增加的冰块重量,可能会成为地壳大规模移动的最后的决定性因素。

伴随着“地壳移置”的是各种天灾:海啸、飓风、雷雨、火山爆发、地球断层等等。

本来堆积在地球两极的厚厚的冰层,突然移动到比较温暖的地带,开始迅速溶化,于是,大洪水铺天盖地而来,大灭绝也就开始了。

哈普古德教授的模拟模型显示:南极大陆在最近一次“地壳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