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学生讲点谜语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8 04:41:53

点击下载

作者:快乐语文教研组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给小学生讲点谜语故事

给小学生讲点谜语故事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给小学生讲点谜语故事/快乐语文教研组主编.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4.10(快乐语文总动员)

ISBN 978-7-5183-0354-0

Ⅰ.给… Ⅱ.快… Ⅲ.谜语-中国-少儿读物Ⅳ.I277.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91415号给小学生讲点谜语故事出版发行: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安定门外安华里2区1号楼 100011)网址:www.petropub.com.cn编辑部:(010)64523558 发行部:(010)64523623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印  刷:北京晨旭印刷厂2014年10月第1版 2014年10月第1次印刷710×1000毫米 开本:1/16 印张:14.75字数:290千字定价:26.80元(如出现印装质量问题,我社发行部负责调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亲近语言文字 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可见语文的内容离不开文字、文章和文化,但语言文字是语文的基础,学习语文就是要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

但曾几何时,语文承载了太多的功能,教师注重把文本意蕴讲“深”、讲“透”,过于重视文本的其他教育功能,却忽视了对学生驾驭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导致语文教育收效甚微,让学生失去了更多和语言文字亲近的机会,失去了提升语文素养的本真。

近年来,教育专家们重新审视了语文教育的本质,认为语文应当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这一个核心。特别是中、小学生学习语文,应该多下工夫积累语言文字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和准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和外在体现,反过来,让学生掌握和准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1年,我国修订了新的语文教育课程标准,在新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加强汉字教育,并提出了汉字教育的新理念,要求不能以纯粹的工具观来看待汉字学习和教学,不能简单地把识字、写字的学习当作阅读、写作的附庸。应该认识到学习汉字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阅读的工具和书写的技能,而且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审美感受力,还有利于增强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汉字教育的新理念很好地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同样的道理,不仅汉字的学习如此,对于所有汉语中的字、词、句、典故,我们都应当有准确的理解和认识。只有深刻理解这些语言文字的意蕴,我们才能准确地感受到文本的意蕴。

因此,“快乐语文总动员”丛书所做的,就是引领我们回到语文的源头,重新去发现语言文字的魅力,享受语文学习最本真的快乐。全套书共分八册,包含了汉字、成语、诗词、俗语、谜语以及典故、人生哲理、亲情美文诸多内容,让我们尽情感受中华民族语言文字中的灵性与活力,饱览蕴含其中的多彩故事,以及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前 言

谜语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雅俗共赏。谜语源自我国民间,是古人集体智慧所创造的文化产物。由于其构思巧妙,又有着浓郁的趣味,所以一直以来备受人们的青睐。

在历代文人墨客中,就有很多爱好谜语的人,大家对谜语这一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都乐此不疲。同时,他们也为后人留下了很多趣闻轶事,使谜语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这些伴随着谜语产生和流传的故事,时至今日依然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具体来说,谜语故事这一较为吸引人的谜语形式,它是围绕着某种形式的谜语展开的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情节。

我们的编者正是为了让读者能够更系统地欣赏、品读这些谜语故事,从而特别策划了这本书。本书中的谜语故事涉及众多历史人物,故事中的谜语也包括拆字、谐音、诗和对联四大类,共179个,能够全面满足读者的需要。

另外,为了便于读者更全面、详尽地了解谜语及其所蕴含故事的含义,本书还专门开设了一个“谜语解析”小栏目。不仅如此,每小节之后还设有一个“经典灯谜”,在增加信息涵盖量的同时,也让读者增强阅读的乐趣。灯谜的答案附在每章的最后。

这些谜语故事及灯谜是从广为流传的诸多谜语故事中精选出来的,经过编者的悉心加工,整理成册。希望读者朋友们从这些有趣的故事中有所收获。编委会

主 编:张先勇 孔 涛编 委:潘厚荣 王文娣 刘小多 雷 莹 吴素红 张学琼 魏艳珍 冯 岩 张振强 阎晓霞 刘 锐 林贵舟 张映发 范海飞 吴国财 吴 娜 戴 菊 吕广田 汪和平 张 妍 贾梦婕 环 梅 孟祥鑫 杨小宝 周 丽 赵阿利 钮红卫 张 明 李 翠 李 群 张丰霞 孙永贞 王 芳 黄爱林 沙小钰 李 琳 周 霞 乔文生 孔燕萍 刘 颖 孙志宏 徐英广第一章◎拆字谜吕安一字讽嵇喜【谜语故事】

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嵇康是家喻户晓的大文豪,仰慕他的人数不胜数,他的朋友更是遍及五湖四海。有一天,嵇康的朋友吕安从万里之外的家乡跋山涉水,不辞辛劳地赶到嵇康家里,想要拜访一下这位老朋友,互相切磋切磋。可就是这么不巧,吕安费了好大的劲终于到了嵇康家,嵇康却在几天前出门游玩去了。

那时候交通不发达,出趟门没个十天半月是回不来的,嵇康家里就剩下他哥哥嵇喜在看家。吕安好不容易跑来一趟,没见到想见的人,心里本来就一肚子怨气,再加上嵇喜虽然是嵇康的哥哥,但他的才华却远不如弟弟,且嵇喜为人庸俗,令很多人不齿。

吕安一看嵇喜那副模样,心里便更加烦闷了,于是直接在嵇家大门上写了个“鳳”字,连正屋也没进就摆摆袖子大摇大摆地走了。

嵇喜看着自家大门上的“鳳”字,还以为吕安在夸赞自己是只凤凰,心里美得不得了。可嵇喜的朋友看见了,都连连摇头,嵇喜不知何故,连忙拉住友人细细询问。听完友人的一番话后,嵇喜羞得满脸通红,连忙派人把门上的字迹擦去了。【谜语解析】

原来吕安的用意是把“鳳”字拆开来看,“鳳”字是由“凡”字和“鸟”字组成的,合起来就是“凡鸟”的意思。吕安写的“鳳”字远没有表面意思那么简单,更没有夸赞嵇喜是凤凰的意思。相反,吕安是心有不愤,借此讽刺嵇喜是个平凡庸俗的人。【经典灯谜】

凤头虎尾。(打一字)妇人巧解皇帝字谜【谜语故事】

清朝的康熙皇帝不仅是个励精图治、勤政爱民的好皇帝,还是个酷爱文学,热衷于诗词歌赋的文人雅士。康熙皇帝每次出游,身边总是带着亲近的大学士,看见好山好水好风光,便会情不自禁地和大臣们吟诗作赋,风雅一番。

有一次,康熙贪恋西湖美景,带着大学士高江村前往杭州巡视。西湖边上杨柳依依,徐徐的清风吹在脸上让人心旷神怡。康熙一时兴起,突然出了一个字谜让高江村猜,谜面是“一大一小,一跳一跑,小的吃人,大的吃草。”高江村一会儿埋头苦想,一会儿仰天长叹,谜面在嘴里来来回回倒腾了十几遍,就是猜不出谜底是什么。

正当他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准备跟皇帝告罪的时候,西湖边上一个正在湖边浣洗衣服的妇人笑着说:“左边巨兽长鬃毛,载着将军战场跑。右边虫儿个头小,皇帝老子也敢咬。”妇人清亮亮的声音就像一泓清泉,一下让脑袋愁成一团糨糊的高江村开了窍。高江村前后一思量,终于猜出了谜底,他赶忙把谜底报给了康熙,这才没搅了皇帝的兴致。【谜语解析】

其实康熙帝和妇人的谜语是同一个谜底,康熙说的“一大一小,一跳一跑”分别是马和跳蚤,这两个可不就是“一个吃人,一个能跑”!高江村没猜出来的谜语却让村妇猜中了,村妇照着谜底出了个简单的谜语点拨高江村。又长鬃毛又上战场的无非是马,能咬皇帝的小虫那就剩跳蚤了,这两个合起来就是谜底“骚”字。【经典灯谜】

一支棍子地上敲,两只跳蚤左右跑。(打一字)迟到【谜语故事】

宋代有个王秀才,为人博学幽默,是村里人人敬佩的先生。这天,王秀才正准备像往常一样给村里的几个小孩子讲授《论语》,却突然发现少了两个学生,原来是李大虎和李小虎兄弟俩还没到,王秀才背着手在学堂里走了一圈,正好看见这兄弟俩气喘吁吁的往学堂跑。

李家兄弟俩知道自己耽误了先生授课的时间,低着头站在王秀才面前等着先生的训诫。王秀才拿着戒尺正准备惩罚这两个淘气包,突然他看见学堂的大门口来了位不速之客,原来是村长家的黑狗又跑到学堂来了。

王秀才心生一计,他指着晃着尾巴吐着舌头的黑狗对李家兄弟俩说:“我出个谜语,猜出来的话就姑且放过你们一次,谜面就是它!”李大虎和李小虎一听能够逃掉责罚,两人的眼睛立马亮了起来,齐齐回头找先生的谜面,两人拧着眉头想了一会,突然,李小虎恭恭敬敬地向王秀才施了一礼,然后背着自己的书包进了教室,只剩下李大虎摸着脑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指着李小虎大声说道:“你怎么进去了!还没猜出谜语呢!你赶紧回来,先生你看他连谜语都不猜就进去了!”王秀才笑眯眯地说道:“小虎是猜出了谜底才进的学堂,行了,别猜了,赶紧进去上课了。”说完王秀才领着李大虎一起进了教室。

李大虎一到座位上就问小虎谜底到底是什么,小虎小声地跟自己大哥说了几句,李大虎这才恍然大悟,赶紧收了心思专心听课。【谜语解析】

其实谜底很简单,王秀才指的就是闯进学堂的黑狗,黑狗就是黑犬,加起来就是“默”字,小虎猜出了谜底,什么话也不说不正应了谜底“默”,所以是小虎猜出了谜底。【经典灯谜】

上下一体。(打一字)小丫鬟难倒老秀才【谜语故事】

古时候,肚子里有点墨水那可了不得,谁家里要是出了个秀才,全村的人对他都得客客气气的。胡秀才是白水村唯一的秀才,算是村子里最有学问的人,于是村民们便凑钱办了个私塾,请他当教书先生。被乡亲们捧得久了,胡秀才就有点飘飘然了,根本不把普通的村民放在眼里。

这天,胡秀才去拜访村里的大财主,刚走到人家门口,开门的丫鬟就礼貌地问道:“请问贤翁尊姓大名,找我家老爷有何贵干?”

胡秀才见开门的是个丫鬟,还是个不认识自己的丫鬟,心里有点不高兴,就想刁难一下她,出出气。他摸了摸胡须,眼睛斜斜地上挑,略带鄙夷地说道:“老夫本姓‘十字路口,嫦娥路边走’。”

丫鬟见门口的客人口气不善,知道这是故意在为难自己,她不以为意,侧身让开了门,躬身施了个礼说道:“原来是胡先生,我们老爷恭候多时了,快快请进。容我给胡先生带路,路上无趣,不如先生也猜猜奴婢的姓吧,权当消遣。”

胡秀才想了想,觉得未尝不可,自己堂堂一个秀才,还能让一个使唤丫头扳倒不成?丫鬟见胡秀才点头,清清亮亮地说道:“一点一画,二点又一画,目字少一画,上字无下画,已字画三画。”

胡秀才听完谜语后搜肠刮肚地猜,可一直到丫鬟带完了路,他也没猜出来,于是便询问谜底。丫鬟清脆地说了句:“奴婢姓龍”,就笑着退下了,胡秀才羞得满脸通红,匆匆拜访完就狼狈地逃回家了。【谜语解析】

其实这谜语说难也不难,只要自己比划着写一遍“龍”字,就会发现跟谜面分毫不差。但是要说这谜语也挺难的,单凭想象谁能想得到这个字该怎么写呢!【经典灯谜】

点之则飞。(打一水果)曹操发糖【谜语故事】

三国时期,群雄纷争,但最出彩的莫过于一代枭雄曹操。许劭曾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有勇有谋,就连文学造诣也胜人一筹。

有一天,有人给曹操送了一盒酥糖,曹操一向不是很喜欢这些甜食,便随手在糖盒上写下了“一合酥”三个字,然后命人把糖给在座的部下们传着看。

大家看着传下来的一盒糖,不知道丞相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敢乱说话,唯恐触了曹操的逆鳞。只有几个平时受到曹操青睐的将士敢开口说话,有的夸曹操的字好看,有的夸糖盒制作精美,更有的人夸进献糖果的人忠心不二。

曹操笑眯眯地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是不吭声。过了一会儿,他竟然直接摆摆手出去了。

大家不明所以,只好带着糖盒去找曹操素来器重的主簿杨修,请他帮着参谋参谋。谁知杨修看到糖盒后,啥也没说,揭开盖子就咬了一大口酥糖,自己吃过了还让大家都尝尝。

大家一下就傻眼了,丞相一直很喜欢杨修,吃这一口糖可能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自己可不像杨修那样受宠,万一丞相怪罪下来,吃亏的肯定不是杨修。想到这一层,大家都犹豫着不敢接过酥糖。

杨修看出大家心里的想法,哈哈大笑道:“是丞相让我们吃的。”他指着曹操写的“一合酥”,干脆利落地说了五个字,大家这才恍然大悟,纷纷品尝酥糖。【谜语解析】

原来,杨修说的就是“一人一口酥”。曹操写的“一合酥”拆开了看正是这五个字,杨修看出了曹操的用意,所以才让大家分吃丞相的食物。【经典灯谜】

李渊立国凭三尺。(打一字)康熙寻父【谜语故事】

顺治帝一心遁入空门,两手一摊就把偌大的国家丢给了八岁的儿子康熙,自己潇潇洒洒地去五台山潜心礼佛。可怜康熙,亲爹还健在,却不能见上一面。等康熙长大一点,心里对父亲的思念也越来越浓,他好不容易从堆积如山的政事中抽开身来,亲自登上五台山,想要再见父亲一面。

康熙怕被人认出来,便乔装打扮成一个上山许愿的秀才。他刚登进门就看见一个穿着朴素僧袍的和尚在打扫院落里的落叶,康熙连忙上前去打听父皇顺治帝的消息。和尚停下手里的活,定定地看了康熙半晌,然后双手合十念了一串佛号,最后淡淡地说了句:“这佛门里没有名姓,只有法号,贫僧法号八叉。”说完便转身带着扫把走了。

康熙听得莫名其妙,没想到还有这种法号,但他急着找顺治帝,也没多想。康熙在山上来来回回地绕了好几圈,遇到一个和尚就问一次,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父亲。到了关闭寺门的时间,他只好怀着一肚子的不甘心打道回府了。

回到宫里后,康熙把五台山上的经历说给太皇太后听,太皇太后听完拍着康熙的手说:“乖孙子啊,那个‘八叉’法师就是你父皇啊!”【谜语解析】“八叉”合起来就是父亲的“父”。其实老皇帝一看见康熙就认出他是自己的儿子了,但是自己已经皈依佛门,红尘的一切理应忘却,所以就没有跟自己的儿子相认。但是康熙帝一片孝心,千里迢迢只身赶来五台山,老皇帝心里也是很感动的,就忍不住给了儿子一点小暗示,点拨过儿子才离开。【经典灯谜】

半导体。(打一字)问路【谜语故事】

唐伯虎才情斐然、诗画双绝,仰慕他的人数不胜数,他自己也有不少切磋技艺的好友。这天,唐伯虎技痒难耐,便想找个旗鼓相当的画友比划比划。

唐伯虎兴致一上来,谁也拦不住,他抬脚就往友人家走。谁知走到一个三岔路口,一向号称过目不忘的大才子却迷了路,面前的三条路,他不知道该走哪一条了!这可急坏了唐伯虎,迷路这事要是传出去,还不得让他那几个损友笑翻天。唐伯虎一筹莫展,一会儿这条路走上两步,又立马退回来,一会儿伸头往另外一条路上瞄上两眼,就是不敢下决定。

就在这时,一个打着碎花小伞的姑娘从唐伯虎身边经过,于是他只好硬着头皮向姑娘问路。

姑娘抬眼一看,问路的竟然是唐伯虎,害羞得连忙拿帕子遮住了脸。她拿起路边的树枝,在地上写了个“句”字就走了。唐伯虎看着姑娘留在地上的字,细细思量了一会儿,就选定了一条路,最后终于在路的尽头找到了画友的家。【谜语解析】

那位姑娘虽然没有亲口给唐伯虎指路,但她留下的“句”字已经给了唐伯虎提示。这个“句”字其实就是“向”字少了一笔,少的就是左边的一竖,姑娘的意思就是左边的一条大路,一直走到底就到了。【经典灯谜】

祝福。(打一字)苏东坡的回信【谜语故事】

苏东坡可以称得上是北宋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他学识渊博,诗词恣意豪情,别具一格,是文坛的巨擘。而且苏东坡对年轻、有上进心的后辈总是大加赞赏,尽力提携,所以很多学子都以能见他一面、得他提点为荣。

这天,又有一批学子聚在一起想要拜见苏东坡,但大家都知道苏东坡是一代文豪,害怕他不愿见自己这样的籍籍无名的小学子。于是他们一起写了一封情深意切的拜帖,在信中,他们由衷地表达了自己对苏东坡的敬仰和想要见他一面的拳拳之心。

苏东坡看了拜帖,当即亲笔写了一封信回给他们,学子们没想到苏先生还会亲笔回信,于是欢欣雀跃地打开了信纸。谁知偌大的信纸上只有一个“笕”字,学子们郁闷了,大家根本不知道苏东坡是什么意思,这到底是见他们还是不见啊?还好,一个心思活络的书生猜出了先生的意思,便给大家重新写了“笕”字,又在字上遮遮盖盖了几下。众人这才反应过来,于是共同起程前去拜见苏东坡。【谜语解析】

苏东坡写的“笕”字拆开来看就是“个个见”。书生把“笕”字重新写了一遍,并依次遮住其他部分,把“笕”字拆解给大家看,大家这才知道苏东坡的用意。了解到心中仰慕的先生愿意见自己,学子们当然心花怒放。【经典灯谜】

再见。(打一字)邦殿讨东西【谜语故事】

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大名鼎鼎的文人叫吴邦殿。此人之所以有名,不是因为他多有学问,而是因为吴邦殿这个人特别幽默,非常善于制谜猜谜。认识吴邦殿的人都知道他这个爱好,嘴里冷不丁就蹦出一个谜语让大家猜,平时见到或听到什么新鲜的谜语,他也总要猜出谜底才肯罢休。

夏季的某一天,外面骄阳似火,待在家里的吴邦殿突然想喝点什么东西解暑,于是他打发仆人头戴草帽,脚穿木屐到邻居家讨一包东西。

仆人压根不知道吴邦殿要讨的是什么,又不敢追问太多,就按照他的吩咐依样打扮一番,带着一肚子的疑问来到隔壁。他敲开邻居的大门,可人家问他来干什么他又说不清楚,只好把他家主人的话原样说了一遍。

邻居听完摇摇头笑了两声,让仆人在门口等着,他马上就回来,仆人还是一脸茫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一会儿,邻居果然带着一包东西回来,仆人接过来一看,这才明白主人要的是什么。他向邻居道了谢,然后就带着主人心心念念的东西回家了。【谜语解析】

其实吴邦殿想要的就是茶叶,他让仆人头戴草帽,就是草字顶头,穿着木屐就是一个“木”字,再加上仆人本身是“人”,往人家门口一站可不就活脱脱是个“茶”字。仆人再把吴邦殿的话照搬过来,邻居当然就明白他这是来讨茶叶了。【经典灯谜】

人在残花败柳中。(打一字)巾帼不让须眉【谜语故事】

南北朝时期,有一位才女叫刘淑娴,她不仅博览群书、伶牙俐齿,而且酷爱猜谜,每逢猜谜灯会,都能看见她的身影。

有一天,刘淑娴哥哥的好朋友登门拜访,有刘淑娴这么个才女妹妹,当哥哥的文采自然差不到哪去,结交的朋友也都是饱读诗书的文人雅士。刘淑娴向来对诗词歌赋很有见解,跟哥哥的朋友倒也聊得来。三个人聊得一时兴起,这位好友不免多喝了几杯,趁着酒兴,他就想出个诗谜难难这个妹子,挫挫她的锐气。他心思一转,便想出了个“绝妙”的诗谜:“竹做栏杆木做墙,只关猪来不关羊,三个孩童来捉猪,吓得猪儿乱撞撞。”

好友本以为淑娴怎么也要想上一会儿才能猜出谜底,谁知她刚听完就随口说出了谜底“算盘”。刘淑娴也不是好欺负的主儿,她也出了一个诗谜:“砍去左边是树,砍去右边是树,砍去中间是树,只有不砍不是树。”这位好友左思右想,就是猜不出谜底,最后只好拱手认输,老老实实地给刘淑娴赔礼道歉,淑娴这才告诉他谜底。【谜语解析】

其实谜底很简单,就是彬彬有礼的“彬”字。“彬”字去掉左边或中间都是杉树的“杉”,去掉右边就是树林的“林”,这三个都是树不假,但若什么都不缺,完完整整的“彬”字可就不是树了,所以谜底就是“彬”字。【经典灯谜】

权作一对离又和。(打一植物)农夫考孔子【谜语故事】

有一天,孔子闲来无事,便想趁着大好的天气出去踏青,他带上干粮就朝着郊外出发了。

正值春回大地的好时节,万物复苏,郊外一派生机勃勃,孔子心里很高兴,连小曲儿都哼上了。一个挑着扁担的农夫与孔子擦肩而过,农夫发现走过去的竟然是闻名乡里的孔夫子,便想考考他。

农夫拦住了孔子,说想向他请教一个字,孔子欣然同意,让他把问题说来听听。但农夫只是把扁担放在路边的井口上,却一个字也不说,就是笑吟吟地看着孔子。

孔子看到这一幕,不假思索地说道:“是‘中’字,井口上一竖!”农夫听了,径直拿起扁担,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原来你孔夫子也是浪得虚名,这怎么能是‘中’字呢?你只看得见眼前的东西,却看不见我这个大活人。你自己好好琢磨琢磨吧!”说完,农夫头也不回地扛起扁担走了。

农夫走后,孔子愣了一会儿,这才明白农夫话中的含义。他没想到一个农夫竟有如此智慧,不由得心生敬意。他向着农夫远去的背影拱手长揖,直到再也看不见他的身影,这才直起身来。孔子当下没了游玩的心思,便灰溜溜地打道回府埋头苦读去了。【谜语解析】

农夫的谜底其实是“仲”字,孔子只猜对了一半,没想到农夫立在井边是个单人旁,孔子求胜心切,没有考虑周全,这才猜错了谜语。农夫以孔子的表字仲尼作谜,正是想要让孔子潜心修学、谦虚内敛,实则是一番好意。【经典灯谜】

二形一体。四支八头。四八一八。飞泉仰流。(打一字)聪明的牧童【谜语故事】

一个老翁和一个牧童在山间偶遇,老翁见牧童眉眼清奇,一双水溜溜的大眼睛透着精灵,心下欢喜,就想收这孩子做自己的学生。

老翁准备考考牧童,看着西边即将下山的太阳,他灵机一动,便背起双手叫住牧童说道:“小孩,我问你一个字谜,看你能不能猜到:雨天没有阴天有,田里没有湖里有,河水没有潮水有。你说这是个什么字呢?”

牧童听完,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了两圈,歪着头想了一会儿,张口答道:“老先生,其实您说的这个字谜不难猜。这个字,单个太冷清,要成双才是好伴侣呢!您说是不?”

老翁听完,心里啧啧称奇,这孩子年岁不大,倒是顶顶聪明的,不仅片刻就猜出了谜底,还能以谜制谜,若是好好培养,将来必成大器。老翁越想越开心,好像已经把小牧童收到自己门下。老翁看着牧童渐行渐远的身影,忙不迭抬脚就追。【谜语解析】

老翁出的谜语的谜底其实就是月亮的“月”字。雨天见不到月亮,可是阴天却不一定没有,湖水里可以倒映出月亮的影子,但田地就没这个本事,大海的潮涨潮落都跟月亮有关,但月亮却影响不了河水。这几句话联系在一起,不难猜出谜底就是“月”字。牧童说的“成双便是好伴侣”也是“月”字,因为两个“月”合起来就是朋友的“朋”字。【经典灯谜】

太阳西边下,月亮东边挂。(打一字)猜谜吃果子【谜语故事】

几个同乡的读书人相约一起上京赶考,一路上骄阳似火,几个人渴得嗓子直发干。正巧路边有个农夫刚摆出新鲜的水果,果子像刚在井水里冰过一样,淋漓的水珠挂在上面,让人垂涎欲滴。

书生们一窝蜂似地凑了上去,想买几个果子解解渴、去去暑。卖果子的农夫也是个有趣的人,看到这么多上京赶考的年轻后生都围在自己身边,争先恐后地买果子,就给他们出了个谜语,还说猜出来的人可以免费吃果子,猜不中就不用开尊口买果子了。诗谜就是:“上看像不,下看像不,不是不上,就是不下。”

书生们一听猜对诗谜可以白吃果子,一个个都铆足了劲想要拔得头筹。可他们左思右想,把想到的都猜了个遍,也没猜对。

这时,一个从远处走来的村童挥着柳叶笑嘻嘻地说:“此物世上不算少,没有此物不得了,年纪活到八十八,还是人人都需要。”

农夫听了,连连说牧童猜对了,并把新鲜诱人的果子给了牧童不少。而之前百思不得其解、愁眉苦脸的书生们自觉连个孩童也比不过,脸上无光,这下连果子也不买,便灰头土脸地忍着饥渴继续赶路了。【谜语解析】

其实谜底就是我们每天都要吃的大米。“米”字正着看,反着看都是个“不”字,牧童猜到了谜语的关窍,他说的谜语的谜底也是我们生活必备的大米,所以农夫把果子给了猜出谜底的牧童。【经典灯谜】

八十八个人,挂成八卦阵,如果没有它,大家活不成。(打一字)铁拐李遇智童【谜语故事】

八仙过海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据说八仙之一的铁拐李曾在九华山上遇到一个孩童。他见孩童长得粉雕玉琢煞是可爱,就凑上前去问孩子姓什么,今年多大了,想要把这小孩子收作自己的仙童。

孩童听了铁拐李的问话,眼皮也不抬,细声细气地说道:“我的姓,就是我的岁数。我的岁数又正好是我的姓,要想知道我名姓年龄,自个猜去吧!”

铁拐李听着小孩的回答,有些不高兴,心想:“你一个毛还没长全的小屁孩,竟然用这种口气跟我说话。”于是便想呵斥孩童几句,消消堵在心口的闷气。可突然一个念头闪过铁拐李的脑袋,他再定睛一看,眼前的奶娃娃虽然身量小,但举手投足之间无不透着一股大气,周身也隐约围绕着祥瑞之色。铁拐李仔细想了想孩童说的谜语,可一时之间也猜不出谜底,但他凭借这么多年的眼力,觉得这孩童肯定不是等闲之辈,于是便恭恭敬敬地向孩童告了罪,然后连忙招来祥云腾空而去。【谜语解析】

其实,铁铁拐李想得没错,那孩童的确不是凡人,他其实姓“王”,今年11岁。因为这“王”字从上往下拆开来看,念做一十一,正好是他的岁数。这孩童看起来也就五六岁的光景,也许早就得了仙人点化,修得仙身。还好铁拐李跑得快,不然还不知道得罪哪路神仙呢!【经典灯谜】

刃。(打一字)内人来了【谜语故事】

一天,明代才子徐文长到一家酒楼吃饭,他见掌柜的为人和气,是个老实人,就忍不住想要逗逗他,开开玩笑。他撩起衣摆,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下来,然后叫来掌柜的,对他说道:“把你的内人拿来是问!”

掌柜的一听这话,开始还认为是自己听岔了,连忙又问了一遍,于是徐文长照着原话又说了一遍。掌柜的这下傻眼了,吃饭就吃饭,我们又没得罪你,你要我内人出来干什么呢?掌柜的心里很憋屈,可见徐文长衣着华丽,透着一股贵气,他也不敢冒犯,无奈之下,只得嘴上应着徐文长,然后一头钻进后屋找妻子商量。

掌柜的把徐文长的话给妻子学了一遍,妻子一听完就笑了,掌柜的忙问妻子笑什么,这外面的客官都要拿她是问了,她倒好,还自顾自地笑个不停。

妻子看见他紧张得一脑门子汗,也没卖关子,直接附在他耳边说了几个字。掌柜的听完一拍大腿,高兴地说道:“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还以为这人是专门来找茬的呢!”于是,掌柜的掀起帘子,阔步走到后厨,亲自装了一大盘徐文长要的东西,一路稳稳当当地走到徐文长面前,喊道:“客官,您要的内人,您请慢用!”

徐文长吃着掌柜端上来的东西,哈哈大笑道:“还是你的内人好!”俩人一唱一和,倒叫店里的其他客人听得莫名其妙,不知所云。【谜语解析】

其实,徐文长要的哪里是什么内人,他要的就是普普通通的肉。内人内人,两个字加起来不就是“肉”字吗?徐文长只不过是和掌柜开个玩笑,猜个字谜罢了。【经典灯谜】

兔子请老虎。(打一成语)苏东坡吃饭【谜语故事】

苏轼一家人才辈出,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其实,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也是女中豪杰,难道一见的才女。他对这个小妹妹特别宠爱,即便是苏小妹成亲之后,他也经常到小妹家做客,与妹妹妹夫畅饮一番,谈谈人生、谈谈理想、谈谈家长里短。

这天,苏轼照例提着酒到苏小妹家做客。三人坐在桌上吃饭喝酒时,苏轼的妹夫秦少游咂了一口小酒,吟出一首绝句字谜诗:“我有一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离水难活命,半边入水命难保。”

苏轼一听也来了兴致,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接着吟道:“我有一物分两旁,一边好吃一边香,一边上山吃青草,一边入海把身藏。”

苏小妹见那哥儿俩一来一回说得甚是欢畅,她也不甘示弱,脱口而出:“我有一物生得奇,半身生双翅,半身长四蹄。长蹄跑不快,长翅飞不起。”苏小妹一说完,三人你看我,我看你,一起笑出声来,然后各自斟满酒杯,继续谈天说地,一醉方休。【谜语解析】

其实三人说的诗谜猜的都是“鲜”字。秦少游最先吟的绝句,半边有鳞甲又不能缺水的就是“鲜”字左半部分的“鱼”字;另外半边有毛的就是“羊”,两个合在一起就是鲜美的“鲜”字。苏轼一听就猜出了谜底,还依样制了个诗谜,苏小妹也是明知谜底,技痒难耐,这才比着谜底吟了谜面。【经典灯谜】

王祥卧冰,苏武牧羊。(打一字)鲁班收徒弟【谜语故事】

鲁班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想跟他学手艺的人数不胜数,鲁班见前来拜师的人太多,自己肯定教不了那么多人。而且他的手艺也不是一般人想学就能学的,他也想找些机灵、合他心意的徒弟。于是他便把想要拜师的人聚在一处,让他们第二天清晨再到自己家门口,自己再挑选几个称心的徒弟。

其实鲁班一早在心里打好了小算盘,第二天天还没亮,他就从床上爬起来,收拾收拾往河边钓鱼去了。等大家赶到鲁班家门口的时候,早就不见了“师父”的身影,唯有门上的“今日可不见”五个字孤零零地守着大家。好几十号人聚在门口议论纷纷,大家认为鲁班这是存心不收他们,给他们吃闭门羹,几个火气旺的小伙子忍受不了,便骂骂咧咧地走了。剩下的人左等不见鲁班露面,右等没人知会,也嘟嘟囔囔地走了,只留下几个一门心思求学手艺的人还苦守在门口等着鲁班回来。

就在这时,一个小伙子指着门上的五个字大声地说道:“看门上那几个字,兴许先生在河边呢!反正在这边干等也是等,我们不如去河边碰碰运气!”余下的人一看说话的小伙子甚是年轻,都有些不相信,便问他其中的原因。小伙子神采飞扬地说了一串,众人听了连连点头。于是几个人结伴往河边走去,果然看到鲁班正在那里悠闲地钓着鱼。【谜语解析】

鲁班写在门上的“今日可不见”其实就是个字谜。河的一边就是“可”字,“不见”两个字合起来就是“觅”,这五个字分明是让人去河边找他。小伙子猜出了鲁班的谜语,这才带着几个有恒心、有耐心的人找到了鲁班,成功地拜他为师。【经典灯谜】

十字街头。(打一字)猜字修门【谜语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大乡绅,他在自家后院修了一个大花园,花园里种着各色名贵花种,一年四季花开花落美不胜收。

时间一长,乡绅有些审美疲劳了,便琢磨着把花园再修葺修葺,好好装点一下。于是他找来工匠,让他们把花园休整一番,工匠们辛辛苦苦地干了一个多月,终于顺利完工了。花园修完这天,乡绅背着手在里面来来回回地转了几圈,一句话也没说就离开了,走之前他还顺手在花园门上写了个“活”字。工匠们见老爷没发话,便都慌了神,他们想不说话就是不满意,不满意就不给钱,那他们这个月不是白干了吗!可是这当家的也没说花园到底哪里修得不好,他们也没法改啊!工匠们急得团团转,不知如何是好。

在一旁伺候的丫鬟见工匠都是老实人,便有心帮他们一把,于是就悄悄地让他们去请教家里的西席先生。丫鬟说西席先生博闻强识、才高八斗,说不定知道老爷是什么意思。工匠们一听这话,就跟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连忙去请教西席先生。

先生听完工匠们的话,微笑着向他们解释了老爷的意思。工匠们恍然大悟,连夜赶工,按照西席先生说的法子重新修了花园。

第二天,乡绅又去了花园,这一次,他乐呵呵地夸赞了工匠们的好手艺,当即让账房结清工钱。工匠们拿到了辛苦钱,向西席先生诚挚地道了谢,然后心满意足地走了。【谜语解析】

乡绅在门上写的“活”字其实正是“门”里添“活”,正凑成“阔”字。原来,乡绅是嫌花园的门修得太宽了,工匠们向西席先生请教才知晓字谜的谜底,这才把花园修得合乡绅的心意。【经典灯谜】

不是门,也是门。(打一字)一弓一箭传捷报【谜语故事】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姓张的秀才上京赶考,考完后他就住在郊外的白龙寺等待揭榜。可是张秀才一连等了几天,都没有一点儿消息,他越等越寒心,认为这次自己必定名落孙山。心中郁闷难消,于是他决定出去走走,找老朋友聊聊天,换换心情。

张秀才走之前,还不忘叮嘱寺里的住持,如果有什么消息一定要立马通知他,他就在城中的友人家里。张秀才一路走走停停,终于在晌午的时候到了好友的家。他刚和老友寒暄一番,板凳还没坐热,白龙寺的小沙弥就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张秀才连忙起身,询问小沙弥怎么了。

小沙弥胡乱地喝了口水,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住持大师让我来报喜!”接着,便递上一个包袱。

张秀才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袱,可是哪有什么喜报,只有一张小小的竹弓和一支系着红绸条的羽箭。张秀才一头雾水,抬头看了看小沙弥,又回头看了看老友,失笑道:“这报的是哪门子的喜啊,大师这是作弄在下吗!”

老友顺手接过包袱,看了一眼,便大声地说道:“恭贺先生状元及第!”

张秀才哭笑不得:“怎么连你也捉弄我!”

老友哈哈一笑,说道:“小民哪敢捉弄状元爷,你再看看这弓箭,可不是高中状元了!”

张秀才一看老友不像是骗人,这才仔细地看了看包袱里的东西,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谜语解析】

住持让小沙弥送来的包袱其实大有文章。竹弓的“竹”是及第的“第”字的头,“弓”是“第”的身,笔直的羽箭就是“第”下面的那一竖,而那根飘飘扬扬的红绸正是最后的一撇。这一弓一箭正是及第的“第”,住持送来这个包袱就是恭喜张秀才高中。【经典灯谜】

何谓状元。(打一文学名词)小匾额大门道【谜语故事】

元朝灭了南宋取而代之后,很多文人名士立志退隐,誓死不做元朝的官。著名诗人、画家郑思肖就是这些志士的精神领袖。在元兵的铁蹄踏进中原的那一天,郑思肖就带着一家老小隐居苏州,再不问国家大事。郑思肖自号“忆翁”,借此来表达自己对故国的思念。

虽然郑思肖隐居在山野,但还是有很多人不远万里慕名而来,请老先生指点一二。书画家赵子昂早已仰慕郑思肖许久,一有空就前往苏州拜会郑老先生。其实赵子昂也是个积极好学、乐观向上的大好青年,但郑思肖就是看他不顺眼,谁让他当了元朝的官呢!就算一般人出仕元朝,郑老先生都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何况赵子昂还是宋室血脉,在郑思肖的眼里,他就是个卖主求荣的人!所以,当郑思肖听说是赵子昂要见他时,立马怒目圆睁,直接让下人传话给赵子昂:“我家老爷说了,要想见他,就请公子猜出这门匾的隐意。”

赵子昂抬头仔细观看头顶的匾额,门匾上写着:“本穴世界”四个字。一眼看上去好像是隐居洞穴的意思,但是赵子昂心念一转,立马明白了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尴尬不已的赵子昂只好默默地转身离开了。【谜语解析】“本穴世界”这四个的关键就在笔画的顺序,如果把这几个字移个位置,就变成了“大宋世界”,赵子昂既已做了元朝的官员,自然没有脸面再走进这“大宋世界”。【经典灯谜】

宋字去了盖,不做“木”字猜。(打一字)范仲淹赋诗解字谜【谜语故事】

宋代大才子范仲淹小时候就勤奋好学,但是范仲淹家徒四壁,根本无力支付学费。为了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便到山上的寺庙里借读,并在那里打杂,勉强糊口。范仲淹虽然家贫,但他学习刻苦、谦逊上进,寺里的人都很喜欢他。不知不觉,他已经在寺庙里度过了三个寒暑。

这三年里,范仲淹的努力都被方丈大师看在眼里,他也经常帮助这个苦命的孩子,还时常教他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这天傍晚,方丈大师召来范仲淹,一老一少伴着夕阳的余晖在山间散步。方丈大师看着眼前的一草一木,给范仲淹出了一个字谜:“竹林高高留僧处。”

三年来,方丈大师时不时就出题考考范仲淹,范仲淹早已司空见惯。他刚听完方丈的谜面就已经猜到了谜底,若是早两年,范仲淹肯定迫不及待地说出谜底,但是山中苦读的日子已经渐渐磨掉了他的浮躁。他微微一笑,向方丈大师略一躬身,说道:“想必大师也是触景生情,不如晚辈也以诗做谜底,来解大师的字谜。”

方丈看着眼前愈发沉稳持重的青年,笑眯眯地点了点头。范仲淹见方丈点头,随即轻轻吟道:“竹下一寺院,天天把人盼,久候人不来,空把香火燃。”方丈大师听完后,频频点头,暗道这孩子将来定能出人头地。【谜语解析】

方丈大师出的字谜其实很简单,就是“等”字。“竹林高高”说的是竹字头,“留僧处”当然是寺庙,所以合起来就是“等”字。范仲淹所说的诗谜的第一句跟方丈的字谜有异曲同工之妙,剩下的三句诗则恰恰写出了等待的心焦和落寞。【经典灯谜】

日落西山。(打一字)绝妙好辞【谜语故事】

东汉有个女子叫曹娥,她14岁时,父亲在祭河神的仪式中不幸落水淹死了,曹娥为了找到父亲的尸首,沿着河整整哭了17天,可最后还是没找到。伤心之下,她一头栽进了江水之中,追随父亲而去。

后来,曹娥家乡的县令听说了这件事,被她的孝心感动,便决定把这条江改名为曹娥江,并在江边为她建了寺庙、立了石碑。既然立了碑,就要撰写碑文,县令专门请名家来为曹娥碑撰写碑词,可名家还没交稿,就有一个未及弱冠的小书童向县令呈上了自己写的碑词。县令看过小书童写的碑词后赞不绝口,当即传给身边的人赏读,大家读罢都交口称赞少年的碑文写得好。于是,县令直接命人把小书童的碑词刻上了石碑,也不去求什么名家之作了。

后来,大学士蔡邕听说这碑文写得特别精彩,就绕道去曹娥的家乡上虞去观赏这碑文。可是不凑巧,蔡邕赶到时天色已晚,于是他只好用手指一点点摸着读完了碑词。走之前,蔡邕在碑上写下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但当时没人能猜出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

直到后来曹操带着亲信杨修出巡路过上虞,看见了碑上的这几个字,才猜出了它们真正的含义。说到曹操和杨修猜这字谜,背后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这里暂且不提。后来,曹娥碑在战乱中被毁,直到宋代重建此碑时,蔡卞书又另写了碑文,但是“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却仍旧刻在了碑文之末,成了曹娥碑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谜语解析】

蔡邕写下的八个字其实是褒扬碑文是“绝妙好辞”。首先,“黄绢”即为有色的丝,实则为“绝”。第二,“幼妇”是为少女,就是“妙”字。第三,“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合起来是“好”。最后,“齑臼”就是接受捣辛辣之物的器具,受辛为“辞”,故而这八个字的隐意为“绝妙好辞”。【经典灯谜】

墓碑。(打一成语)金圣叹改名【谜语故事】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有名的文人,他不仅是个文学家,还是个文学批评家,他一开口就是犀利的评判,他看过的书就没有不被细细批评一番的。其实金圣叹原来并不叫这个名字,他名采,字若采,直到明朝灭亡后,他才改名为人瑞,字圣叹。这里面还流传这一个字谜故事呢!

据说,亡国后的一年春天,姑苏城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城里的花朵开得娇艳欲滴,浓郁的花香随着春风飘到四面八方,河边的柳树也抽出了新芽,丝丝缕缕飘在湖面上,令人心旷神怡。金圣叹走在和煦的春风里,不禁想起故国往事,当下没了踏青的兴致,一个人怏怏地来到人烟稀少的乡野,排遣胸中的烦闷。

正当他埋头走路的时候,一个牧童突然从牛背上跳了下来,拦住了他的路。牧童站在牛的左边,淘气地说:“我这啊,是个哑谜,你猜对了才能从我跟前过去。”一向自诩为圣人的金圣叹这回真被难住了,他想了半天也没猜出来,只好原路返回。

回到家后,金圣叹想着牧童出的谜语,边想边在纸上写写画画。突然,他看着自己写的字,恍然大悟,猜出了牧童的谜语。虽然金圣叹猜出了谜语,但却一点儿也不开心,相反还十分惭愧。他想起孔夫子也曾被孩童难住,便摇摇头苦笑道:“圣人又怎样,还不是一样会被难住!”于是他就把自己的金若采改成了金圣叹。【谜语解析】

金圣叹在纸上写的就是牧童出题时的场景,一头牛再加上一个人,他这么随便一写就写出了答案,谜底可不就是“件”字。【经典灯谜】

日解一牛。(打一字)王冕智斗地主【谜语故事】

元代大画家王冕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生计,他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小小年纪就吃过很多苦头。

小王冕曾经给一户地主放牛,那地主不仅吝啬,还是个小肚鸡肠的无赖之徒。小王冕勤勤恳恳地给地主家放了一年的牛,为了每天都让牛吃到最新鲜的草,他不惜多跑几里路找点好的草料。但是到了年底该结算工钱的时候,地主却三番四次地找各种理由推脱,就是不给大家发工钱。

小王冕眼看年关就要到了,没有工钱连年货也置办不了,于是便找了几个被地主拖欠工钱的难兄难弟一起去讨工钱。可是到了地主家,地主却跷着二郎腿,嘬着茶壶说道:“想要工钱啊?成!先猜出我的字谜再说。从前有几个穷鬼,挖到了一个宝罐子,这几个穷鬼为了分钱,就把罐子砸碎成好几半,最后宝贝变成了破烂,不值钱了!这就叫‘穷人分宝还是穷’,你们猜猜,这是个什么字?”王冕聪明绝顶,当即明白地主说的是“贫”字,是在嘲笑他们贫穷。

王冕窝着一肚子的火,回答道:“我也有个谜语,不知老爷猜不猜得出。从前有个财主,跟朋友一起赚了一箱金银财宝,用马驮回家。第二天,财主的朋友上门要求平分金银,财主却说昨天回家时,马匹受了惊吓,把金箱子给踩扁了,这就叫‘马受惊吓踏扁箱’,不知老爷是否知道这是什么字?”财主明知王冕在讽刺自己,却也不好呵斥王冕,他总要给自己留点儿面子。于是财主赶紧给王冕等人结清工钱,打发了事。【谜语解析】

原来,“马受惊吓踏扁箱”说的就是“骗”字。左边是“马”,右边是“扁”,王冕讽刺财主狡诈悭吝。【经典灯谜】

良心一点没有。(打一字)石头指路【谜语故事】

明朝第一才子解缙15岁时参加了全县的秀才考试,并取得第一名。第二年,他带着全县城人的期望只身赶往南昌城参加乡试。解缙带着满满一箱的书本,一路上翻山越岭,好不辛苦。

这一天,解缙像往常一样啃了两口干粮,勉强填饱了肚子就背着包袱继续上路了。当他走到一个岔路口时,停住了,他不知道该往哪边走,究竟哪边才是通向南昌城的路呢?

解缙左顾右盼,想要找个人问路,可是荒郊野岭的,哪有人路过。正当他准备随便选一条路碰碰运气时,一个牧童横坐在水牛背上,吹着短笛,缓缓走了过来。解缙心下大喜,立马迎上去,礼貌地拱了拱手,问道:“小兄弟,请问去南昌城,该走哪条路啊?”

牧童见解缙上来就先施礼,心中不禁对他生出几分好感,他心想:“这大哥哥看着人挺和气的,看他背那么多书,想必是去南昌城赶考的书生,不妨试试他的学问,看他到底几斤几两。”想罢,牧童也没回答解缙的话,直接一个翻身,从牛背上灵巧地跃下,然后一蹦一跳地走到路边一块大石头的后面,微微伸了伸头,还冲着解缙调皮地眨了眨眼睛。

解缙心领神会,躬身又施了一礼,说道:“谢小兄弟指路之恩!”说完就朝着牧童指的一条路走去。【谜语解析】

牧童指的路就是最右边的一条小路。因为“石”字伸个头就是“右”字,牧童藏在石头后,伸个脑袋就已经给解缙指明了路。【经典灯谜】

喝一半,流一半。(打一字)难言之症【谜语故事】

从前有一个秀才,肚子里的墨水没有多少,但穷酸规矩倒是多得很,嘴上整天挂着之乎者也,尤其是对男女授受不亲这一套特别讲究。

有一年,秀才的老婆得了一种怪病,整天坐也坐不安,睡也睡不稳,连正常的吃喝拉撒都成了问题,成天唉声叹气的。这可急坏了秀才,老婆就是他的宝贝,他甚至想替她生病。看着老婆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脸色也变得蜡黄暗淡,秀才真想冲到街上去拉个郎中回来给老婆看病,可他又怕老婆被其他男人看去了重要的地方有伤大雅。他也想直接报个症状给郎中,请药房师傅直接配了药拿回家自己给老婆煎服,可又害怕多嘴多舌的下人们传出去,坏了老婆的清誉。

心思辗转间,秀才为难得不知如何是好,还好这书不是白读的,他肚子里的那点墨水终于派上了用场。于是他提笔写了几个字,然后装进信封让家仆带着去药铺,并叮嘱仆人见到掌柜的就说:“我家夫人染了一种怪病,老爷请你照着抓点药。我家夫人若是痊愈,到时候付您十倍药钱。”掌柜伸手接过仆人手里的信封,打开一看,只有寥寥数字:“佛庙盖库房,摘顶格。”

片刻之后,掌柜把信重新折好放进信封里,他提笔写好药方,再起身亲自把药一一配齐,然后交给仆人。后来掌柜果然拿到了十倍药钱。【谜语解析】

想必大家也猜到秀才的夫人患的是痔疮,其实谜语的谜底也是这个。【经典灯谜】

放下心,病就好。(打一字)雨中对诗【谜语故事】

一天傍晚,诗人皮日休和好朋友陆龟蒙一起在郊外散步,一路上时而欣赏美景,时而吟诗助兴,好不快活。走着走着,皮日休眼前出现了一面迎风招展的酒旗,原来是一家用茅草搭成的小酒坊。皮日休做了个“请”的手势,对陆龟蒙说道:“陆兄,这山野间的酒坊虽然简陋了点儿,但也别有一番情趣,不如你我二人小酌一番,不知陆兄赏不赏小弟这个面子?”陆龟蒙欣然同意,于是俩人信步走进酒坊。

进了酒坊,俩人随便拣了个干净的桌子落座,唤来店小二点了一壶佳酿、几碟小菜,你一杯我一杯地畅饮起来。六月的天就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艳阳高照,没想到一盏茶的工夫,黑压压的乌云就遮住了太阳,天上竟飘起了牛毛细雨。

雨水把夏日的烦闷一扫而光,皮日休精神一振,随口吟了一首小诗:“细雨洒轻舟,一点落舟前,一点落舟中,一点落舟后。”吟罢,他转头看着陆龟蒙问道:“陆兄可知我这诗谜的谜底?”

陆龟蒙本就是博学多才的大才子,怎会猜不出谜底,于是他笑着说道:“我这也有一个诗谜,‘月伴三星如弯镰,浪花点点过船舷。’老弟你猜不猜得出谜底啊?”皮日休听完陆龟蒙的话,一个劲儿地赞叹他才思卓绝,频频向他敬酒。俩人越聊越畅快,一直喝到夜半,才互相搀扶着离开了小酒馆。【谜语解析】

皮日休之所以听完陆龟蒙的话就接连向他敬酒,是因为陆龟蒙猜出了他的诗谜,以谜制谜,说出了俩人的心声。他俩的谜语的谜底都是“心”字,轻舟上落三点正是“心”字,船上三星也是“心”字,俩人的诗谜看似大不相同,实则都是射中一个“心”字。【经典灯谜】

拆除磁石。(打一字)乾隆的忠心侍卫【谜语故事】

人人都知道乾隆皇帝爱下江南,但这民间可不比紫禁城安全,为了保住性命,每次出行,乾隆都会在自己身边多安排几个得力的侍卫以防万一。相传有一次,乾隆又悄悄溜到江南去了,一路上,他边微服私访探查民情,边游山玩水,恣意快活。

这天,乾隆在周庄转了一圈,把苏州的美景又挨个看了一遍。傍晚时分,他站在苏州郊外的小路上,眼前的美景让他暂时忘记了堵在脑子里的国家大事,他突然侧身问跟在身后的侍卫:“朕如果遇到危险,你怎么护卫朕啊?”护卫一听这话,直挺挺地跪了下去,低着头说道:“卑职‘点点成金,打断念头’,拼死护卫皇上!”乾隆听完这话,点了点头又背过身去,把心思全放在了江南如画的景色上。之后,这个侍卫便一路高升,成了皇帝面前的红人,庙堂之上风光无人能出其右。【谜语解析】

侍卫听见皇帝的话,就知道皇帝是在考验自己,要是说错一句话,这项上人头可能就保不住了。于是他斟酌再三,终于想出了“点点成金,打断念头”这几个字。“点点成金”就是“全”字,“打断念头”就是“念”字去头,就剩下“心”字。侍卫说的寥寥几个字其实是“全心护卫皇上”的意思,情深义重又不流于表面,乾隆听了自然十分高兴。【经典灯谜】

皇帝的新衣。(打一字)小气鬼互相请客【谜语故事】

从前有两个“铁公鸡”,一个叫王大,一个叫李丰,别人都不愿意和他们做朋友,因为他们俩实在是太抠门了,只进不出,不管别人对他们怎样好,他们从来不会想着回报一下。久而久之,大家见到他俩就避着走,这两个人无奈之下只好互相结为兄弟,做彼此的好朋友。

有一天,王大寄了张请柬给李丰,请柬上说请李丰吃“半个鲁”。李丰想来想去,也没想出这个“半个鲁”到底是什么好菜,但他还是高兴坏了,因为终于有不要钱的东西吃了,好久都没人请他吃过饭了。

到了约定的这天,李丰整整一天没吃饭,就等着到王大家饱餐一顿。于是他兴冲冲地跑去了王大家,谁知等上桌的只是一盘手指般粗细的小鱼。王大脸上堆满了笑容,大声说道:“兄弟别客气,快来尝尝‘半个鲁’。”李丰这才明白过来“半个鲁”指的是什么,他气得脸色发青,连苦等了一天的晚饭也没吃,就气冲冲地回家了。

回到家里,李丰越想越气,决定原样整整王大。于是他也给王大送去了一份请柬,内容跟王大写给他的一模一样。王大也没多想,第二天就登门拜访,准备吃李丰家的“半个鲁”。

时值七月末,烈日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王大站在院子了等了一会儿,却不见李丰的身影,只有一张饭桌空空落落地摆在院子中间。就这一会儿的工夫,王大就已经汗流浃背,热得头脑发昏。这时,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便立马反应过来,想找李丰好好说道说道,可是又觉得自己理亏,于是只好甩着汗珠子回家了。【谜语解析】

王大请的“半个鲁”指的是“鲁”的上半部分“鱼”,而吃了瘪的李丰如法炮制,请王大吃了另外“半个鲁”,也就是“日”,李丰摆上餐桌,让王大在太阳下吃足了“日”。【经典灯谜】

桁。(打一成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谜语故事】

在某个偏远的小县城,有三个秀才相约一起上京赶考。有一天,他们来到一家客栈投宿,客栈的老板娘见来的都是读书人,就礼貌地上前招呼招呼他们:“三位客官远道而来,不知几位怎么称呼?”

三人见老板娘十分客气,不禁有点儿飘飘然,就想在老板娘面前卖弄卖弄肚子里的那点酸墨水。

最矮的秀才先说道:“四个山字山靠山,四个口字口对口,两个川字川连川,四个十字颠倒颠。”

旁边的高个秀才不甘示弱,接口说道:“千字不像千,八字排两边,有个风流女,却被鬼来缠。”

最后一个秀才见两个伙伴都出了字谜,自己也不好落了下风,便摇头晃脑地说道:“孔明借箭草人充,曹操北兵走西东,一口想吞孙吴地,却遭周郎用火攻。”

老板娘看着站在自己面前装腔作势的三个人,笑着说:“原来是田先生、魏先生和燕先生,里面请。”

三个秀才见老板娘不费吹灰之力就猜出了他们的姓氏,脸上也有些挂不住。还是矮个秀才最先说话,他给老板娘施了一礼,问道:“不知老板娘贵姓?”

老板娘脸上笑容不改,说道:“我也随客官说个字谜罢了。三斗三,四斗四,二斗三升共个字。”说完就叫来伙计招呼秀才几个,自己施施然地走了。三个秀才大眼瞪小眼,就是猜不出来老板娘姓什么,最后问了伙计才知道谜底。碰了一鼻子灰的秀才们再也不敢趾高气扬了,于是三人便灰溜溜地钻进了客房。【谜语解析】

老板娘的姓氏其实是“石”。古时候十斗为一石,三斗三加上四斗四,再加上二斗三正好是一石,故而老板娘姓石。【经典灯谜】

废话连篇不对题。(打一《三国演义》人名)芳心暗许【谜语故事】

从前有个姓张的老员外,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年方二八。老员外唯一的心愿就是女儿能嫁个好人家,虽然女儿的样貌称不上闭月羞花,但也是方圆百里数一数二的,而且性格也好,从小饱读诗书。

张员外忙着给女儿挑选佳婿,一般的人他根本看不上眼,自己的宝贝女儿可不能随随便便就定下了终身大事。可是张员外横挑竖挑就是找不到满意的女婿。

这天,张员外照例在一堆青年才俊的资料中挑选着顺眼的候选人,突然门房伙计说门口来了一位书生,张员外连忙派人请进来。只见来人一表人才,张员外和青年一见如故,俩人谈得连时间都忘了,直到月亮爬上树梢才想起来吃饭。张员外对这个书生十分满意,想让他做自己的女婿,于是便让夫人去问女儿的意见。

其实张小姐早就听说家里来了位文武双全、相貌堂堂的书生,已经偷偷躲在屏风后窥看多时了。张小姐一见母亲来问自己的想法,立马羞得满脸通红,她默默地坐在桌边,在信笺上写下了:“雀屏选佳婿,双亲询女意。元宵去观灯,怎奈方除夕。”

张夫人看不懂女儿写的是什么意思,就把信笺拿给张员外。张员外看完后笑着说:“看来我的眼光不错,女儿也看上那小子了!”张夫人一头雾水地看着他,张员外笑眯眯地向夫人说明了女儿的心意,张夫人这才明白,当即欢天喜地地带着下人出去置办嫁妆了。【谜语解析】

张小姐的四句诗其实是个诗谜,关键就在诗的后两句。正月十五元宵节本是赏灯的时节,可张小姐却说“怎奈方除夕”,指的是明天才是正月,“正月”两字去“一”就是“肯”字,张小姐这是借诗谜说出自己羞于说出口的话。【经典灯谜】

皇。(打一成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