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育儿经——一本书读懂犹太家教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8 19:25:13

点击下载

作者:西蒙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犹太人育儿经——一本书读懂犹太家教智慧

犹太人育儿经——一本书读懂犹太家教智慧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犹太人育儿经——一本书读懂犹太家教智慧作者:西蒙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8-01ISBN:9787210085287本书由北京兴盛乐书刊发行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Preface

犹太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们拥有自己国家的历史并不长,却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迄今为止,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有17%是犹太人;美国富翁中,有2%是犹太人;世界十大哲学家中,有8人是犹太人;至于犹太艺术家,更是数不胜数。他们超凡的智慧和才能,令世人感叹折服。璀璨的犹太政坛巨子、艺术精英、科学巨擘、思想大师、巨富大亨,诸如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科学巨擘爱因斯坦、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音乐巨匠门德尔松、艺术大师毕加索、20世纪的著名犹太人“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传奇政商哈默、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好莱坞叛逆之星”霍夫曼、以色列的倔老头沙米尔、以色列总理沙龙等,这些人给犹太人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犹太民族为什么能造就这样一批空前绝后的伟人与名人,一切源于他们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成功的教子方法。

以色列国家教育法规定,所有家庭中5-16岁的少年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如果本人愿意,到18岁还可以享受国家免费教育。由此可见,重视教育是犹太人的基本特点。《犹太人育儿经》全面总结犹太民族教子方法和育儿经验,其中有故事有解读,内容通俗,值得中国父母参考借鉴。

书中难免错谬之处,敬请批评指正!第1章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犹太人如何进行财商教育理财有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你若理财,财可生财。理财是为明天的生活存储今天的财富。赚钱是你为金钱打工,理财是金钱为你打工。今日的准备,决定未来的30年。即便是一分钱也不乱花

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汇成河;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堆成垛。

犹太人从小就培养孩子学会节约。

犹太拉比经常这样讲: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孩子从小就应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如在幼儿园时应自觉爱惜食品、玩具、图书和衣物。小学阶段应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爱护公物等。中学阶段应养成生活节俭,不摆阔气,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出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要求等。

犹太父母经常通过给孩子讲故事来教育他们养成勤俭的好习惯。

有个犹太工匠手艺很好,做出来的东西不但精巧,而且耐用,所以生意很好,赚的钱也不少。可是工匠好吃、好穿、好玩,因而钱虽然赚得不少,却老是不够用。工匠有个邻居,是个大富翁。他听人说这个富翁原来很穷,后来不知怎么的,钱就渐渐多了起来。工匠便想去请教富翁,问他应该如何才能有钱?

到了富翁家,他先说明来意。富翁听了,微微一笑说:“这个嘛!说来话长,却也很简单,你且等一等,让我先把灯熄了,再好好对你说。”说着,顺手就把灯关了。工匠原也是个聪明人,一看这个情形,马上便明白了,立刻高高兴兴地站起来,说:“先生,谢谢你,我已经都明白了,原来致富之道就在于‘勤俭’二字,是不是?”

勤俭节约是美德,也是致富之道。勤是勤劳,俭是节俭。卖力工作固然能增加收入,但还要懂得当用则用,当省则省,才能积聚财富。

犹太人在勤俭节约方面是这样教育孩子的:一、利用各种机会,向孩子讲述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讲述自己家庭勤俭节约的家史,让孩子从小就受到启发和教育

让他们知道历史上有多少富翁勤俭节约,一心扑在事业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并且在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这些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和称道,是教育孩子的好教材。让孩子懂得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来之不易,都是人们辛勤劳动换来的。二、要让孩子真正地认识到勤俭节约的意义

要使孩子懂得,今天的好生活、好日子是来之不易的。教育孩子懂得节约一分钱、一粒粮食、一度电、一滴水的作用。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汇成河;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堆成垛。

教育孩子懂得浪费就是犯罪,节约就像是燕衔泥,浪费就好比是河决堤。如孩子从小不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将来危害社会不说,还会害父母、害自己。三、从小事着手,在实践中锻炼,严格要求

在家里,父母应做好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不要让孩子乱花钱,该给的钱父母给,不该给的钱不给,即使小孩自己的压岁钱也不能让其乱花。使用学习用品要节约,一张纸写错了字,擦掉还可以用;生活上也要讲节约,衣服破了个洞,补好了还可以穿,人离去灯要熄灭等等。同时,要让孩子学会利用废旧物品。比如可用易拉罐做个花篮,将旧凉鞋剪成拖鞋等等。这样既可培养孩子的节约习惯,又是一种手工劳动练习。四、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以实际行动感染孩子

家长要具有良好的勤俭节约的习惯,如不具备,就要自己与孩子一起来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勤俭治家,只有在勤俭节约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才能培养孩子节约的好习惯。五、指导孩子如何用零花钱

首先,家长给孩子零花钱要有计划,要限止数额,不要有求必应。其次,家长要过问孩子把钱花在了什么地方,每次给钱时,可让孩子说说上次的零花钱用在哪里。用得不当,应予批评,甚至暂停“援助”。另外,家长要鼓励孩子该用的地方要大大方方地用,能少用的就不要多用,能不用的尽可能不用。钱不过是一块石头一张纸

以金钱作为基础的现代文明,其福祉远远大于弊端。金钱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地位,但却改变不了一个人精神上的贫困。

犹太拉比在课堂上这样对学生说:经商思想是非常自由的,只要不违法,没有什么生意不可以做,没有什么钱不可以赚。金钱只有“辛苦钱”和“便宜钱”之别,并没有“干净”和“肮脏”之分。

一位无神论者来看望拉比。“拉比,您好!”无神论者说。“您好。”拉比回礼说。

无神论者拿出一个金币给拉比,他二话没说装进了口袋里。“你想让我帮你做什么事呢?”拉比问,“也许你的妻子不能够生育,你想让我帮她祈祷。”“不是的,拉比,我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人。”无神论者回答。

可是他又给了拉比一个金币,拉比二话没说就又装进了口袋。“但是你总是有些事情想问我吧,”他说,“也许你犯下罪行,希望上帝能饶恕你。”“不是,拉比,我一直安分守己,没有犯过任何罪行。”无神论者再次回答。

他又一次给拉比一个金币,拉比还是一句话没说又一次装进了口袋。“也许你的生意不好,没有赚到大笔的金钱,希望我为你祈福。”拉比期待地问。“不是,拉比,我从没有像今年这样赚如此多的钱。”无神论者回答。

奇怪的是,他又给了拉比一个金币。“那你到底想让我干什么呢?”拉比迷惑地问。“什么事都不干,真的什么事都不干,”无神论者回答,“我只是想看看一个人什么都不干,只拿钱能维持多长时间!”“钱就是钱,不是别的东西。”拉比回答道:“我拿着钱就像拿着一块石头、一张纸一样。”

在商业社会中,人成功的标志和自身价值的实现,更多的是依靠财富的多少来衡量。犹太人更是此中的佼佼者。但犹太父母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说:要对钱保持一颗平常心,甚至把它视为一块石头,一张纸,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东西。这样我们尽管孜孜以求地去获取它,但当失去它的时候,也不会痛不欲生。正是这种平常之心,使犹太人在惊涛骇浪的商海中临乱不慌,驰骋自如,更易取得最终的胜利。

无论在过去还是当代,即使在最艰难的二战时期,犹太人也从未放弃过对金钱的追求。当然,犹太人也不讳言金钱的消极功能,不可否认许多人为了金钱会做出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的违背道德甚至违法乱纪的事情来。但是犹太人认为:以金钱作为基础的现代文明,其福祉远远大于弊端。金钱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地位,但却改变不了一个人精神上的贫困。

犹太人的思想是充实的,他们从来都只是把金钱看作一种手段而并不是命运的载体。尽管他们把金钱奉为世俗的万能的上帝,但他们并没有在金钱面前俯首称臣,成为金钱的奴隶。赚钱就是为了享受生活

赚钱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一个人如果只知道赚钱和工作,而不知道休息的话,他就会失去人性。因此在假日里,人们应该真正脱离所有的工作羁绊,快乐地享受生活。

如果你问一个犹太人:“人生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凭着我们对犹太人的认识,会认为他一定会回答:“还不是为了赚钱?!”那就大错特错了。

事实上,相当多的犹太人一定会这样回答:“人生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吃到美味可口的食物!”

如果你不服气,再进一步地追问:“那么,人到底为什么工作呢?”

犹太人会毫不犹豫地这样告诉你:“人就是为了吃到美味的食物而工作的呀!并不是为了储备做工的精力而吃东西!”

犹太人经常算这样一笔账:“如果一个人一天工作8小时不休息,那么一天可赚400美元,而那样的话我的寿命将减少5年,按每年收入12万美元计算,5年我将减少60万美元收入。而如果我每天休息一小时,那我除损失每天1小时50美元外,将得到5年每天7小时工作所赚的钱。现在我已经60岁了,假设我按时休息还可再活10年,那么我将损失15万美元,15万和60万比,谁大呢?”

犹太人亡国两千多年,四海为家,备尝迫害虐待之苦,但他们手握世界商业界及金融界的经济大权为武器,令全世界的人们只能望其项背。因此犹太人为了炫耀他们的雄厚财力,最理想的时刻就是在豪华的晚宴之时。犹太人为了对朋友表示最高的敬意和伟大的友谊,交易完成后一定会邀请客人共进丰富的晚餐。进餐的场所,可以在家中,但更多地选择高级的豪华餐厅。犹太人把吃当作人生的目的,而在一日三餐之中,又以晚餐为重点。

犹太父母总是这样对孩子说:人生的乐趣几乎完全集中在晚餐的饭桌上,因此绝不能够五分钟、十分钟就把所有的味道品尽,所以犹太人的晚餐至少花费两小时以上。他们绞尽脑汁,用尽一切方法把辛辛苦苦赚来的大笔金钱,毫不吝啬地花在丰盛的晚餐上,借此领略人生的乐趣,享受生活。

赚钱,是为了更好地休息和享受。所以,人应该在工作之余,学会好好休息。生活很紧张,有很多人常常为了努力工作赚钱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而逐渐远离自己本来所拥有的生活。犹太人认为,乍见之下,忙碌似乎是一种努力工作、努力学习的精神,其实并不是这样,忙碌并不值得称赞,只有有效率的工作学习才值得大家赞扬。为此,犹太人喜欢穿上笔直挺拔的晚礼服,温文尔雅地步入豪华的餐厅,享受一顿丰富的盛筵。

犹太人在工作时可以拼命地赚钱,但在闲暇时间则非常重视自己的度假。因为赚钱就是为了享受。犹太人恐怕是世界上拥有假日最多的民族,遍布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也很自然地把度假当成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在享受假日时,犹太人从不谈论有关工作的事,不阅读有关工作的书,不思考有关工作的问题,也不制定有关工作的计划,他们唯一做的事就是全身心地放松和娱乐。

在犹太人心中,赚钱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一个人如果只知道赚钱和工作,而不知道休息的话,他就会失去人性。因此在假日里,人们应该真正脱离所有的工作羁绊,快乐地享受生活。《塔木德》上写着:“由人来安排假期,而不是由假期来控制人。”因为在犹太人的心中,解放自己的日子,才是真正的假日。如果一个人在8小时的工作之余还在为工作烦恼,或者把工作带回家来做,他是很不幸的,因为他牺牲了和家人团聚和自己休息的时间,这是得不偿失的。要零花钱就必须好好干活

勤勉或懒惰很少来自一个人的本性,很少有人一生下来就是辛勤的工作者,也很少有人是天生的懒惰虫,而大多数人的勤勉或懒惰都是习惯所致。

犹太人认为,勤勉或懒惰很少来自一个人的本性,很少有人一生下来就是辛勤的工作者,也很少有人是天生的懒惰虫,而大多数人的勤勉或懒惰都是习惯所致。此外,孩童时期的家庭环境以及所受的教育,也都有很大的影响。

勤勉有两种:一种是外力强迫的勤勉,另一种是自愿的勤勉。

在贫穷时代里,犹太人为了生活,咬紧牙关辛勤工作,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地从事体力劳动,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便无法维持生活。

这是一种很让人不情愿的勤勉,唯有自觉的勤勉才能真正长久地坚持下去,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因而在犹太人的家庭里,犹太人的父母很注意培养子女的这种勤勉,比如父母们经常会给他们的小孩一份清单:“吉米拖地15美分,收拾好自己的床铺10美分,清除花园的杂草20美分。”“玛丽插花10美分,洗碗10美分,收拾房间30美分。”

父母告诉孩子们这就是他们的零花钱。要零花钱就必须自己好好干活,不然就不能得到他想要的零花钱。如果他想得到更多的零花钱,那他就只有在家里干更多的活,父母不会随便地给他们钱,目的就是鼓励他们多干活。

犹太父母们这样做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孩子们知道只有努力干活才可以得到收获,而懒惰的人是什么也得不到的。这样,等到这些孩子长大了,大多都能勤奋工作。

因而,犹太民族的勤勉和任劳任怨的程度是其他民族的人少见的,犹太人里有不少是“工作狂”,他们的敬业精神让其他民族的人敬服。

实际上,所有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经过超人的顽强奋斗,一般性的奋斗是很难成功的。

犹太民族是世界最努力的民族,犹太人似乎是一群从来不知道疲倦的辛苦工作的人,他们可以在长期的工作中忍辱负重地工作而没有丝毫的怨言。在犹太巨富的身上人们可以看到,他们一般都可以长期默默地埋头工作而不为外人所知晓,人们似乎早已经忘记了他们,而他们也似乎和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关系,然而有这么一天,他们却获得了意外的巨大成功。人们不能不为这些勤劳的人感到骄傲。贫穷比苦难沉重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苦难都集中到天平的一端,而贫穷集中到天平的另一端,那么,贫穷将比所有苦难都沉重。《塔木德》中说:如果世界上所有的苦难都集中到天平的一端,而贫穷集中到天平的另一端,那么,贫穷将比所有苦难都沉重。

犹太人除了自己理解并懂得金钱的价值之外,还把这些知识灌输给孩子,让他们认识到金钱对人生的重要性。

什么时候向孩子解释钱的价值与用途合适?

孩子在三岁的时候,父母就可以向孩子解释金钱的用处了。解释为什么和怎样购买商店里的各种商品。向孩子说明金钱是必要的。金钱来自于劳动。钱不是通过魔术从自动取款机中变出来的。

需不需要向孩子说明储蓄?

在犹太人家庭中,90%以上的孩子在不到10岁就理解了储蓄的意义。父母鼓励孩子把他们的收入的一部分储存起来,父母还做同样的事情,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怎样向孩子解释支票?

孩子在15岁左右时,就可以拥有一个限额的支票账户和限额的信用卡了。父母在控制着孩子的金钱开支的时候,就可以教他们使用这些工具。

怎样教孩子自己赚钱?

对于孩子来说,让他们懂得金钱的最好方法是在他们到了打工的合法年龄之时,让他们通过自己去工作赚钱。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找一份安全、时间合理、劳动强度不大、同事友善的事情做。让孩子明白拥有自己的收入,是建立他们自尊的巨大基石。

需不需要设立财政目标?

讨论支付孩子们上大学的费用与各种计划;讨论孩子们大学中的奖学金和资助项目;让孩子学会计算学费和生活费。

怎样给孩子进行商品消费和售后服务方面的教育?

带孩子逛商店时,让孩子们比较各种商品的不同价格,说明你为什么会选择一些商品,通过一些图书和报纸,让孩子们明白各种广告,明白什么叫通货膨胀。教孩子在购物时货比三家,这也是一个省钱的办法。

怎样教孩子做家庭预算?

父母向孩子解释一笔不多的钱怎样被分派到食物、穿着、公用事业、物业管理、汽车开支等方面。包括家中年龄较大的孩子的财政计划,让孩子写下每个月各种家庭开销及他们自己的各种开销。不用金钱奖赏孩子

在给孩子的奖赏中,最好是提供特殊的权利或者是奖品。如果你提供的是金钱,那么数目最好是固定的,不要随着工作量的增加而增加。

伟大的犹太学者迈蒙尼德说:“宁可像伐木工人、扛木工人、花园水路制图员、铁匠那样工作,也别向他人伸手要东西。”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有必要让孩子明白,做家务是为全家人尽义务。

许多犹太教育学家认为,家长应该为做家务的孩子建立一个奖惩制度,做到恩威并施。

学龄前的孩子非常渴望从事那种能够给他们带来切实利益的活动。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要在需要孩子完成难任务时进行这种奖惩。这种奖赏间隔时间最好长一点:对于五到七岁左右的孩子,至少两个星期奖励一次;对于七岁以上孩子,至少一个月奖励一次。

不要因为孩子的一点点良好表现就奖赏。否则,在任何情况之下,只要你不提供这类实在的刺激,父母对孩子行为的影响力就会减弱。

在安排孩子做某件事时,要提供一个奖赏范围供孩子选择。提出你的安排后,根据当时的情况,还有孩子的情感成熟程度以及亲子关系,允许孩子讨价还价。但事先要明确你的限制,即使在你的安排最终不被接受时,也要坚持这一限制。

对孩子的奖赏最好不要用金钱。这样有助于孩子的脑海中形成更加富有感染力的画面,而且不会导致金钱至上的观念。尽管犹太人十分喜欢钱,但他们并不急于在这方面向孩子灌输金钱的概念。

在给孩子的奖赏中,最好是提供特殊的权利或者是奖品。如果你提供的是金钱,那么数目最好是固定的,不要随着工作量的增加而增加。

当孩子因为玩耍而忘记了干家务活,你可以把孩子关在家里一天,或者要求他在自己的房间中独自呆上一段时间。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让他严格执行你们之间的协定。如果每次孩子没有完成任务,他都会得到适当的惩治,这就会减少他接受惩罚的可能性。

在家务劳动中,有些事情是孩子必须要做的,有些事情是父母和孩子双方协商完成的,有些事情做不做完全取决于孩子。如果有必要父母可以把每个种类的事情列成一张清单,随着孩子年龄的逐渐增长,孩子所要完成的劳动也要随之增加,并通过建立责任感使孩子懂得为自己的行为举止负责任。没有结算单就甭想拿到钱

如果孩子们做了这些工作,他们就需要把一份工资结算单给家长,家长拿到这份单子就立即付款。如果没有这份单子,那么他们就别想拿到钱。

耶路撒冷的学校,一直在从事对孩子的全面教育,教授孩子们各种各样的技能,例如游泳、骑马、射击、舞蹈、网球等等运动。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可这种学校没有给孩子提供学习生活经验的环境,让他们掌握宝贵的生活技能,比如理财,这可是犹太家庭与社会都十分需要的一种技能。

理财方面的教育,是犹太人每个家庭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

学校如果没有这项课程,犹太人就自己在家庭中让孩子得到教育,让孩子获得理财的技能。一位犹太人母亲说:

我们的孩子从知道钱财的用处开始,我们几乎每天都给他零花钱。到六七岁时,他有着他们固定的零花钱,不过这些钱不是白得的,孩子需要用劳动来换取,就如在外面的世界一样,如果他们不干活,他们就得不到什么零花钱。

犹太父母经常在厨房中列一张登记表,表中列着孩子上学之前与放学之后应做的事项,其中还列几项工作以外的事情。如果孩子们谁想多获得一点零花钱,他就得做这些额外的工作。例如擦窗子、扫地、洗车、洗碗等等。所有这些工作都有相应的报酬。

如果孩子们做了这些工作,他们就需要把一份工资结算单给家长,家长拿到这份单子就立即付款。如果没有这份单子,那么他们就别想拿到钱。

在现实生活中或工作中,我们常常看到不少的人因为不懂得要为自己所做的工作填结算单,而在工作上蒙受损失。

犹太父母们通过这种方式,教给孩子一个商业中的基本常识。

和孩子们一块购物时,犹太父母会跟孩子谈一谈买这样的东西的目的。父母向孩子指出杂志和糖果为什么要放在收银台附近——是因为可以使你产生即兴购买的欲望。不要上这种当。

父母在购物时所做出的决定将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如果想让孩子学到一些理财知识,父母就要做出一个好的表率与榜样。

今天是一个广告时代,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广告的狂轰乱炸之中,父母要鼓励孩子不要被广告华丽的外表所迷惑,教育孩子识别广告中的营销策略,从而使他们成为有基本常识的消费者。

犹太拉比说:

人生经历是一位严厉的教师,因为他会先让你考试,然后再给你上课。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先给孩子考试,然后再给孩子上课,最后让孩子接受社会的各类考试。只要劳动每个人都会有收获

当孩子们学习做各种家务时,他们就可以学习到独立生活的各种基本技能。让孩子用劳动挣钱是每个犹太人家庭常见的教育方式。

让孩子用劳动挣钱是每个犹太人家庭常见的教育方式。在犹太人家庭中,如果一个孩子不干完他责任中的杂务,父母就不会给他零花钱,或者是拿走他的零花钱作为惩罚。犹太家庭认为,孩子们应该懂得劳动和工作的价值。当孩子们学习做各种家务时,他们就可以学习到独立生活的各种基本技能。

在家庭劳动中,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工作或是责任,因为这有可能会引起孩子的不平与怨忿。父母教孩子完成工作比自己亲自完成工作要费更多的时间。对于孩子们的努力和完成得非常出色的工作,父母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让孩子明白家务事和日常的例行事务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家庭杂务之中,父母要先把各种小的责任分派给年纪小的孩子们,然后,根据孩子的年龄,再派给他们一些难度相当的活。

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大,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特权。

在家庭中自从有了为零花钱而劳动这个规定,就出现了把赚到零花钱的各种方法制作成图表在家庭中作为记录的方式。这种做法对于任何孩子都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效果更为明显。

父母可以为家中的孩子列一个家庭杂务和日常例行事务的清单,每件工作价值一定数额的金钱,完成这项工作的孩子得到一定数额的零花钱。把各种工作公平地分给家中所有的孩子,不要给孩子一笔零花钱,然后又把这笔钱拿走。有了这个图表之后,你就会发现你的孩子个个都很能干,至少比你想像的要能干。许多家庭杂务都是孩子们能完成的。劳动让孩子明白:只要劳动每个人都会有收获。

正如一位犹太母亲说的:

家庭劳动改变了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不再为家庭杂务而争辩不休。他们意识到,如果不按照父母所交代的任务而工作,就得不到零花钱。如果一个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你可以找别人家的孩子来做这件事,把这份钱让别人家的孩子挣走,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不是每个提款机都能取到钱

当你从一个经济危机滑向另一个经济危机后,会碰到更多危机,而且永远不得逃脱。你必须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理财能力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它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塔木德》中说:节约是生财之源,节约是理财之方。

拉撒亚是个十分聪明的孩子。他手中的零花钱总是不断增加,他父亲总是很慷慨地买冰淇淋、糖果给孩子。拉撒亚的教师发现这个情况后,找到拉撒亚的父亲,劝他不要惯坏了孩子,希望不要给孩子太多的零花钱。父亲只好不给孩子那么多钱了,可孩子总是能从慷慨的父亲手中弄到钱,而且花钱越来越大方。渐渐地这位父亲才叫苦不迭,可孩子已经养成了习惯,一旦不给他钱,他就恨父亲。

在生活中,大多数父母进商场或超市之前,总要塞上几张大额的钞票,这样才觉得在孩子面前有面子。

如果这样想就完全错了。当你把这么多钱暴露在孩子面前时,孩子心里会想自己的父母有很多的钱,这时他就会有着很多的欲望,一到了超市或者是商场,见到那些五花八门的商品,就会大胆地采购。原因是,他认为父母的口袋中有不少的钱,购买东西时从不知道选择。在他们看来,立即得到一件东西满足自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这种作法最容易弄巧成拙,这种摆阔气只能助长孩子的欲望。

孩子的这些费用不仅要由你来承担,而且金钱知识也是从你那里得到的。

听到过许多孩子都对他们的父母说:“从那个取款机中就能得到钱。”技术的进步让许多孩子在犯同一个错误,他们总是在认为取款机中的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应该对孩子说,取款机里的钱是要先存进去后,才能取出来。要在银行存钱,就得先挣钱。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很此为苦恼的父母,他们总是在向人询问,怎样才能让孩子懂得节约、不乱花钱?

谁也没有绝招来解除你的苦恼,除非你在每一天中都用你的言行、奋斗、你的成就向孩子灌输着有关金钱的知识。

孩子就是生活中的一双眼睛,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一个印象,并成了他们学习的参照物。为了让孩子养成不乱花钱,懂得节约的好习惯,父母在生活中就得让孩子理解金钱是来之不易的。

如有机会,父母可以把孩子带到工作的地方,让孩子看自己是怎么工作的,理解自己工作的辛苦,慢慢地然后给他讲,自己就是这样工作才获得金钱。孩子在乱花钱时,就会想起父母工作的辛苦,他就会养成节约的好习惯,除非他自己能挣钱了,他才会心安理得地花着自己的钱,去享受着他真正的人生。

犹太圣贤比特拉赫说:当你从一个经济危机滑向另一个经济危机后,会碰到更多危机,而且永远不得逃脱。你必须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与孩子签定一份备忘录

洛克菲勒建立了他的金钱帝国,但他决不任意消费这些金钱,也决不允许自己家族的成员躺在帝国的大厦里恣意挥霍。

洛克菲勒在教育子女方面非常严格,从小就锻炼子女吃苦耐劳和独立自主的能力。洛克菲勒建立了他的金钱帝国,但他决不任意消费这些金钱,也决不允许自己家族的成员躺在帝国的大厦里恣意挥霍。他仅仅把自己当作这个帝国全部财产的管理者,而不是拥有者。

他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继承了父亲的优点,同样把勤勉和节俭视为整个家族不可丢弃的传统。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的安排,1920年5月1日,在国际劳动节这一天,小约翰·D·洛克菲勒给自己14岁的儿子写下一封信,指定将来儿子要成为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主席,同时,与儿子签下了一份备忘录。

这份备忘录其实是一份关于教孩子约翰应当如何处理零花钱的,共计14项要求,现抄录如下:

1.从5月1日起,零用钱起始标准每周1美元50美分。

2.每周末核对账目,如果当周约翰的财政记录让父亲满意,下周的零用钱上浮10美分。

3.每周末核对账目,如果当周约翰的财政记录不符合规定或无法让父亲满意,下周的零用钱下调10美分。

4.在任何一周,如果没有可记录的收入或支出,下周的零用钱保持本周水平。

5.每周末核对账目,如果当周约翰的财政记录合乎规定,但书写或计算不能令爸爸满意,下周的零用钱保持本周水平。

6.爸爸是零用钱水准调节的唯一评判人。

7.双方同意至少20%的零用钱将用于公益事业。

8.双方同意至少20%的零用钱将用于储蓄。

9.双方同意每项支出都必须清楚、确切地被记录。

10.双方同意在未经爸爸、妈妈或家庭教师的同意下,约翰不可以购买商品,并向爸爸、妈妈要钱。

11.双方同意如果约翰需要购买零用钱使用范围以外的商品时,约翰必须征得爸爸、妈妈或家庭教师的同意。后者将给予约翰足够的资金。找回的零钱和标明的商品价格、找零的收据必须在商品购买的当天晚上交给资金的给予方。

12.双方同意约翰不向任何家庭教师、爸爸的助手和他人要求垫付资金(车费除外)。

13.对于约翰存进银行账户的零用钱,其超过20%的部分(见细则第八款),爸爸将向约翰的账户补加同等数量的存款。

14.以上零用钱公约细则将长期有效,直到签字双方同时决定修改其内容。

最后,是小约翰·D·洛克菲勒和他儿子约翰的签名。

这样一份合约,大概会让我们大大出乎意外,大跌眼镜。可是,这正体现了犹太人对孩子进行财富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第2章总有一次哭泣,让人瞬间长大——犹太人如何进行挫折教育上天没有给你的,不是因为你不配,而是因为你值得拥有更好的。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正在经历什么,坚持住,你定会看见坚强的自己。黑暗着开始,明亮着结束

与其明亮地开始,黑暗地结束,倒不如黑暗地开始,明亮地结束。

科学家烧开一锅油,把一只青蛙放在滚热的油锅旁边,那只青蛙在快到油里面的时候,竟然跳离了油锅。然而,把这只青蛙放进注满水的锅里,下面放火去煮,这只青蛙开始还觉得温热,后来水越来越热,它却不愿意离开锅里,最后被水煮死。

犹太人就像那只快到油锅的青蛙,他们时刻充满了危机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着警惕。许多犹太人的一生经历了非常多的痛苦和苦难,因此,当他们有了安定的生活的时候,他们是决不会忘记曾经受过的苦难的。在他们的心里,时刻充满了警惕,目的就是不让自己忘记过去。

为了不让自己忘却苦难,犹太人制定了各种规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纪念节日、假日甚至婚礼上,都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痛苦。

他们每周的休息日是从星期五开始,直到星期六为止,星期天规定为一周的开始。为什么要把周五的黑夜定为全家幸福愉快节日的开始呢?《塔木德》是这样解释的:“因为与其明亮地开始,黑暗地结束,倒不如黑暗地开始,明亮地结束。”这就提示人应该先吃苦再享受。

他们不仅在休息日提示不要忘记痛苦,即使在犹太社会的纪念日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逾越节”也同样作了规定。“逾越节”这天是犹太人纪念他们重返以色列的日子。在这一天,他们早早准备好精美的食品、华丽的服饰,大家快乐地度过这个美好节日,但是在这个节日上,犹太人规定每个人必须要吃一种很粗的面包,还有一种很苦的野菜的叶子,因为这些代表着屈辱和失败。

据犹太历史记载:犹太人早期的时候曾在埃及做奴隶,过着很悲惨的生活。公元前15世纪的时候,他们在自己的英雄摩西的率领之下,越过沙漠,由于来不及准备吃的,他们只有吃那些没有发酵的面饼和路途上的野菜,最终千里迢迢、千辛万苦地回到以色列。这件事距离现在已经有3500多年了,可是时至今日,犹太人仍然在纪念那段苦难的日子,让自己不要忘记苦难和屈辱。

即使在结婚这样喜庆、重大的事情上,他们也提醒新人不要忘记苦难。婚礼规定新人不能把酒喝完,把酒杯完整地放入盘中,而是喝完酒后把酒杯摔碎,这个动作表示两个人同甘共苦一起度过艰难的一生。希望两个人不要讲究享乐,并告诉他们一味享乐、忘记艰辛是败家的象征。

人们在评价犹太人的危机感及忧患意识时说:“每当幸运来临的时候,犹太人总是最后感知;而每到灾难来临的时候,犹太人总是最先感知。”

任何一个犹太人都知道他们是输不起的,他们只有成功,失败了就意味着很难有机会再来,因而,他们都异常努力。很多犹太人就是在别人看起来根本就不可能东山再起的时候,取得了成就。打开犹太名人的少年经历,就会发现在10个犹太名人里面,有八九个是从小在苦难、坎坷中长大的。犹太人的这种逆境成功的精神,永远为世人所敬佩。成功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我需要”,而是“我必须”。

这就是犹太人的危机教育——黑暗着开始,明亮着结束。最好的礼物是放手

没有比既能做事又能做学问更好的了。没有劳动的学问结不出果实,相反可能导致罪恶。

犹太人的一位领袖撒曼以色三世曾经说:“没有比既能做事又能做学问更好的了。没有劳动的学问结不出果实,相反可能导致罪恶。”

正因为有这样的教育,所以很多犹太学生很早就开始打工。他们有的在蔬菜店门口招揽生意,有的在印刷厂里干杂活,有些立志当教师的高中生还在夏天的时候参加夏令营,做中、小学生的领队。

犹太人从小就被灌输这样的思想:

如果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学会自己赚钱,不在经济上独立是不行的。如果一直由家人或是朋友提供经济上的援助,一个人要实现真正的独立是不可能的。你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固然是好,但一定要知道,人是绝对不可能靠别人来生活的。

有这样一个犹太人,他的名字叫来姆。他在16岁的时候考上了英国的一所大学,准备到那里去留学。临行之前,他的父亲只给了他100英镑的学费,并说,这些钱只算是借给他的,在他学成之后,必须归还。

要是在中国的父亲眼里,这样做简直是有辱斯文。父母对孩子所做的,应当是“无私”的奉献,哪怕做牛做马都应该,岂有借钱给孩子还要求他归还的!

而中国的孩子面对这样的情况,恐怕也会感到不悦和难堪。报上曾经有过这样的报道:某重点学校有来自贫困家庭的一名女学生,父母一年的收入不过两万余元,可她一进校门,就花数万元买了苹果6、Ipad,还说过段时间要买苹果手表。

按照我们的观点,犹太人来姆父亲的做法无疑是荒唐的、绝情的,可按照犹太人的观点,这正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独特的关心和爱护。因为,正是这样带有压力性的要求,才能让孩子尽快成长、成熟并独立起来。

果然,来姆到英国后,一边学习,一边熟悉情况,很快就想到了很多赚钱的好点子。在伦敦读书的四年里,他实际上全部用自己赚的钱交纳了学费,在从伦敦大学经济系毕业的时候,他回到父亲身边,将100英镑交还给父亲。

放开手让孩子学会独立生存,是犹太人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有人或许会说,像来姆这样的例子也许是偶然的吧?天下哪有这样的父亲,连自己的子女读书还要死抠!多给他讲道理,让他心里明白不就行了吗,难道非要做得那么绝对吗?

按照我们的思维习惯,也许是这样的,但按照犹太人的思维就不是这样的了。犹太人深知“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在商业领域,只有经历过亲身的实践和体验,才能够获得宝贵的经验。灾难是好事

与幸福相比,人在苦难时更应该欢欣。因为,如果一个人终生幸福,这说明他也许犯过的罪尚未被宽恕。

有人类就有苦难。

犹太历史就是一部苦难史。生活的磨难,身体的疾病,生存的险恶,到处被排挤,流离失所……无不折磨着犹太人。

在迦太基的一家著名博物馆,有一幅画,题名为《将军》,画面上是一个人正在和魔鬼下棋,而且危在旦夕,魔鬼正在将军。这一盘棋正是人类命运的象征,苦难就是那个正在将军的魔鬼。那么,人类还有希望赢吗?每一个犹太人从小受到的就是“磨难教育”,磨难转化为生命的财富。人类正是在同魔鬼的战斗中,锻炼了自己。

有这样一则关于犹太人“磨难教育”的小故事:

一个研究《塔木德》的犹太学者,刚刚结束他的学习生涯,到艾黎扎拉比那里,请求给他写封推荐信。

艾黎扎拉比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我的孩子”,拉比对他说,“你必须面对严酷的现实。如果你想写作充满知识的书,你就必须像小贩那样,带着坛坛罐罐,挨门挨户地兜售,忍饥挨饿直到40岁。”“那我到40岁以后会怎样?”年轻的学者满怀希望地问。

艾黎扎拉比鼓励地笑了:“到了40岁以后,你就会很习惯这一切了!”“逾越节”就是犹太人关于“磨难教育”的最重要的节日。“逾越节”是专门纪念摩西带领犹太人逃出埃及而设立的,通过讲祖先的艰难历程和吃特殊的食品,来进行忆苦思甜和认识生命艰难的教育。

逾越节家宴桌上的食品主要是三块无酵饼。当年犹太人逃离埃及时,来不及准备路上的干粮,只能吃不发酵的饼,三块的说法是为了纪念犹太人的三位祖先。

一盘食品,五种食物。这五种食物指的是:烤羊腿、烤鸡蛋、哈罗塞斯、一碟苦菜、一碟盐渍芹菜。

烤羊腿是逾越节的祭品,犹太人失去圣殿后,无处献祭,在宴席上用烤羊腿(或烤肉)代替。

烤鸡蛋,犹太人习惯在正餐前吃鸡蛋,逾越节的鸡蛋是烤的,烤的蛋很坚韧,很难咬碎,犹太民族就像烤的蛋,受苦难的时间越长越坚强,犹如蛋烤的时间越长越坚硬一样。

一碟哈罗塞斯,这是一种水果、香料和酒混合的食品,呈泥状。以色列人在出埃及前,法老为难他们,命他们做砖,又不给草料,从而责打他们,这一碟泥状的哈罗塞斯,使人想起做砖用的泥。

一碟苦菜,是纪念犹太人在埃及受的苦。

一碟盐渍芹菜,犹太人出埃及时,喝过红海带苦涩味的海水,吃盐渍芹菜,意思是要犹太人永远记住出埃及之苦难。

逾越节家宴的程序,由四杯酒串连:第一杯酒,一家之长举杯祝福,家宴开始。第二、第三杯酒在家宴中间,在讲“哈伽达”前后喝。第四杯酒,感谢上帝的保佑,宴会结束。

几乎每个犹太伟人的成功都是和苦难分不开的。1933年4月,在德国纳粹党徒蓄意制造了国会纵火案之后两个月,希特勒发出了第一道排犹命令:凡是担任警察、军官、法官、政府公职和教师职务的犹太人,一律开除;两年后,又把犹太人宣布为“次等公民”,禁止德国人和犹太人通婚,又过了两三年又毁掉所有犹太教堂,还陆续将犹太人关进集中营,并掠夺和没收了犹太人的资产。

在那些黑暗而恐怖的岁月中,正是一种奋发图强的心理,使磨难转化为动力,不止一个犹太人在苦难中飞翔。

与幸福相比,犹太人认为人在苦难时更应该欢欣。

面对苦难不光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精神和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战胜苦难,并使苦难升华为人类的礼物。让孩子自己说出答案

世界从来就不是绝对公平的,你们要早早适应这种待遇。

一位犹太父亲一次带他的儿子去澡堂。当他们跳进池子,孩子冻得发抖,不由得大叫:“哎呀,爸爸,哎呀!”

父亲于是把他抱出来,用毛巾擦干了他身上的水,给他穿上衣服。“啊哈,爸爸,啊哈!”小家伙愉快地叫着,身子暖洋洋地蜷缩在毛巾被里。“艾什卡,”父亲深思着说道,“你知道冷水浴和犯罪之间的距离吗?”“当你跳进冷水池的时候,你第一个发出的声音是‘哎呀’接着才是‘啊哈’。但当你犯罪的时候,你第一个发出的声音是‘啊哈’,然后就是‘哎呀’了。”

犹太人对小孩的美德教育,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他们寓道理于比喻中,形象、生活、活泼,给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记忆犹新。就像上述故事中的父亲,他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不要犯罪,而是用冷水浴比喻犯罪,告诉孩子犯罪开始的感觉是“啊哈”——高兴坏了,而最后的感觉就是“哎呀”了——难受死了,从而启发孩子最好不要犯罪。另一方面用言传身教的办法,同样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犹太大作家托马斯•曼的女儿艾丽卡从小就爱撒谎,也许是为了好玩儿,也许是为了摆脱困境不得已而为之。一般来说,托马斯•曼家的教育是由妻子来承担,妻子对付不了孩子时,托马斯•曼才出面。

突然有一天,托马斯•曼把艾丽卡召到他的书房,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孩子,你已经7岁了,不再是个孩子了,你自己也明白你做了些什么,整天都在说谎话。你看,如果大家都这样,将会是什么后果呢?大家根本不能互相信任,完全用不着互相倾听,一切都会变得无聊透顶,生活将不成其为生活了。我相信你会明白的,你今后再不要干这种蠢事了!”据艾丽卡回忆说,这次训话给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此后,她再没撒过谎。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食品奇缺,托马斯•曼家的食品是按数学方法平分给四个孩子的,而且精确无比,连豌豆也要按粒分,任何人都不能多吃多占。有一天,风和日丽,家中仅剩下一个无花果,按托马斯•曼的妻子和四个孩子的想法,肯定是要平分这个无花果。结果呢,托马斯•曼把无花果只塞给艾丽卡一个人,并让她一个人吃。艾丽卡狼吞虎咽地吃掉了无花果,其他三个姊妹惊讶地瞪圆了眼睛。托马斯•曼郑重其事地说:“孩子们,世界从来就不是绝对公平的,你们要早早适应这种待遇。”这句话给四个孩子的心中同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们在任何不公平的时候也能保持平衡的心态。

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也是一名犹太人,9岁时,有一天他在商店的橱窗中看到了一双边缘有皮毛的皮鞋,他非常喜欢,吵着让大人给他买下。他父亲不同意买,认为这双鞋不适合他穿。大卫•李嘉图哭闹着,执意要买,父亲同意了,但是有一个条件,买了就必须穿。穿上皮鞋后,大卫•李嘉图发现,这是一双木鞋,穿着在街上走起来喀哒喀哒直响,惹得所有的行人都回头盯着他瞧。本想穿一双独特的皮鞋,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结果却穿着木鞋每天去丢脸。为了摆脱这双鞋子,他真愿意付出一切代价,但他又没有别的鞋子可穿。任何人都无法想象他穿这双鞋有多痛苦,他每次走路都要小心翼翼,以免发出那丢人的喀哒声。从此,大卫•李嘉图再也不敢任性和贪图虚荣了,这对他日后的成长起了重要的影响。

教子的方法很重要。让孩子自己说出答案,就可以收到奇妙的效果。饥饿才能唱出动听的歌

苦难是人生的一位良师,它能教给孩子学会用感激的心情、积极的态度对待一切问题,养成坚强的意志,勇敢地参与社会竞争。《圣经》中说:从没有人发现智慧存在于什么地方,或曾经进入过智慧的宝库。你想要得到智慧,就得用你的身躯去接受命运的考验。

人的一生中,遇到挫折是十分正常的。

苦难是人生的一大财富,不幸和挫折可能使人沉沦,也可能铸造成人的坚强品质,成就一个人充实的人生。苦难是人生的一位良师,它能教给孩子学会用感激的心情、积极的态度对待一切问题,养成坚强的意志,勇敢地参与社会竞争。

一个人的道德意志与他的品格完全是一致的:道德意志越是强大其品格的形成越快,越牢固。意志是一个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概念。一个人在达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意志活动的过程,强大的意志正是在这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一个人如果具备了坚强的意志力,那么他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直到成功。因此,坚强的意志力是人行为的持久动力,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力,让孩子能吃苦。

今天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富有的年代,优越的生活条件已经使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贫穷与艰难。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是今天不少父母的通病,也是今天的父母所面临的一个真正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的问题。

在许多国度,吃苦是孩子的必修课之一,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的家庭中,家长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并拥有这种精神才能出人头地。

在今天不少的犹太家庭中,为了锻炼孩子,每逢冬天,幼儿都要赤身裸体地在冰雪中滚爬跌打一定时间。天寒地冻,孩子冻得嘴唇发紫,浑身发抖,但父母们硬起心肠,决不会提前抱起自己的孩子。他们明白,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孩子的意志,使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在一些富有的犹太家庭,还鼓励学生到车间去进行学工教育,并写出学工报告。在那里孩子们认识到诚实劳动、团结协作和坚强的意志的真正价值。

在以色列的国土中有一所“鲸鱼学校”,这所学校就是让孩子们乘上帆船在一年之内横渡两次大西洋,游遍三个岛,这期间除了要经受住大风大浪,还要忍饥挨饿。这所学校的孩子必须学会驾船、捕鱼、做饭,还要完成考察、读书、讨论等课程。同时他们还要与当地人打交道,熟悉当地风土人情。孩子们经过这样一番磨炼,大都会成为一个智勇双全的人。

爱孩子是父母的责任,也是父母的天性,但在爱之中要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怎样才能爱得有意义、有价值。人生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给孩子苦难的教育与适当的磨难,教导孩子正确对待失败、挫折,从失败和挫折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是困难与挫折,每位父母都有责任让孩子明白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了爬不起来。把惩罚的目的告诉孩子

惩罚的目的是减少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举止,如果这种不良行为和举止不改变,那么这种惩罚就没有发挥作用。

每个孩子都有蛮横任性、不讲理、打架骂人、对长辈无礼、破坏公物的时候。这是因为孩子的感情很脆弱,容易被激怒,内心有种无法遏制的冲动。孩子发怒时什么都忘了,内心被任性所控制。

这时严格的教育是应该的。不过,父母尽量不要打骂、吓唬和体罚孩子。即便需要惩罚孩子时也要使用以下几种办法:

给孩子表情和语言的暗示。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他会从父母的语气、音调、表情、态度中觉察出父母对他行为的不满、伤心和失望。一个爱父母的孩子,会为了重新得到父母亲的欢心和爱,而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剥夺游戏的机会。如果孩子随便乱扔东西,乱砸玩具,不听劝阻,父母就应该把玩具藏起来,使他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玩玩具的机会。又如在游戏时,孩子欺侮了同伴,父母可以禁止他与同伴游戏,直到他觉得寂寞并请求父母允许他和小朋友一起玩。如果孩子说脏话,屡教不改,父母可以通过不让他看电视、假日不带他出去玩、不和他游戏、不给他讲故事、不买已经答应好给他买的玩具和图书等,以示惩罚。

轻打孩子的屁股。在教育中孩子实在不听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父母打孩子的屁股以示惩罚也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不要打孩子的脸,或用棍子狠打孩子,这会使孩子感到屈辱而对父母怀恨在心。

打骂孩子很难使责罚真正奏效。责罚孩子时父母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光听孩子口头认错,而要他用行动改正。

不要很快原谅孩子。只要有一两次原谅了他,他就会一件事还未了结,又大胆地去做另一件错事。因为孩子知道,他只要一求饶,父母就会轻易地原谅他。

父母要认识到惩罚是一种否定性的后果,在使用得当的时候,惩罚能消除或减少孩子的不良行为。正确使用惩罚并不容易,它需要父母从一而终。父母首先要知道对孩子的惩罚是有害的,它会制造令人不快的感情,同时还耗费人的精力。

惩罚的目的是减少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举止,如果这种不良行为和举止不改变,那么这种惩罚就没有发挥作用。

许多父母聚焦于惩罚,而不是孩子的不良行为、举止。如果你为孩子的不良行为、举止,一天惩罚他六七次,这种惩罚毫无意义。

大约10%的父母打孩子的屁股,而且看不出打屁股有什么不对。大约20%的父母从不打孩子的屁股。大约70%的父母打孩子的屁股,但他们并不愿意这样做。很多父母承认说:“我打他们的屁股。尽管我知道那样做不对。我总是生气,然后又生自己的气,可我又有什么别的办法呢?”

父母首先要认识到,对于孩子重要的不是惩罚,而是可以改变孩子这种不良行为、举止。如果它不能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父母可以尝试其它的方式。娇宠不是一件好事

孩子在一岁左右时是不是需要类型教育,能不能顺利进行,这是关系到母婴之间能否建立牢靠的心理纽带的问题。

著名的犹太拉比耶雷赫说:

藏身于宫殿深处的美人,在她的朋友或爱人经过时,才悄悄打开一扇隐蔽的窗子,让朋友或爱人看到她绝世的容颜,然后就闪身不见了,窗门紧闭,下一次的相见又不知何时了。知识就如这美人一样,只向她所选中的人展示,但又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展示。

教育孩子也是这样,机会在任何时候都是一闪而过。

作为人,作为社会的一员,为了生存,就要在可能的时期里,通过类型教育培养一种求生的能力,一种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犹太人特别重视孩子这方面的发展。也许是他们有着深重的历史与苦难的经历,他们总是认真对待家教问题。

一说到家庭教育,似乎会给人一种责怪和哄劝孩子的想法。只让孩子这样做,不许孩子那样做。其实,父母没有必要这么辛苦。如果父母早在孩子一岁左右时,就开始给他一种良好环境或让他不断地接触这种环境,那么孩子长大以后就会自然有家教。这样一来,家教的问题就变得简简单单了。

教育家们认为,孩子在一岁左右时是不是需要类型教育,能不能顺利进行,这是关系到母婴之间能否建立牢靠的心理纽带的问题。其实,母亲对孩子满怀爱心的接触,这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类型教育。

因此,教育家说,母亲对孩子的娇宠不是一件好事。

犹太人教育家弥塞亚说:

在家教方面,教育孩子什么事是不能做的,非常重要。因此,有时候也要对孩子严厉一些。

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日常生活,本身便是“家教”。批评前先说优点

批评前,先说说他的一些优点。这样,孩子对大人的批评会心悦诚服,更易于接受。

约瑟是个不到七岁的孩子,当父母亲对他要求一放松,他就会不好好吃饭,并损坏东西、说脏话、不讲卫生,总之是一副很不听话的样子。每当约瑟出现这种情况,父亲就带他出去玩,在他开心的时候再指出他的错误。小约瑟有一天明白了,不得不吐舌头,以示悔意。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批评是必不可少的。家长在批评孩子时,一定要注意:

批评自尊心强的孩子,最好是单独进行,不要让孩子当众丢脸,不要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批评的重点只对事不对人,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过失,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帮助孩子改正上。

批评前,先说说他的一些优点。这样,孩子对大人的批评会心悦诚服,更易于接受。

父母批评孩子时,态度要和善,切勿居高临下,咄咄逼人,使孩子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

父母批评孩子时切不可啰嗦,简明扼要,找准错误的要害,严肃认真进行教育。

孩子的同一错误,绝不可因为父母亲的情绪时而批评,时而放任,这样会使幼儿难辨是非。

孩子一旦有错,要立即批评纠正。如果错误发生已久,再进行批评,孩子会觉得莫名其妙。

不要以为一次批评,孩子就会彻底改正。如果孩子重犯错误,要坚持耐心说服教育。

只要孩子领会了批评的意思而又有悔改之意,就要原谅他,终止批评。每次批评都应该以爱护孩子、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为出发点,并充分相信孩子能改正错误。利用业余爱好培养坚韧精神

在孩子沮丧泄气时,父母纵容他们,就等于损害了他原有的优点,再恢复就难了。

一本犹太教育书籍上说:利用业余爱好,可以教会孩子社会和情感技能。注意确定爱好的难度,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注意力不能持久或缺乏动力时,更应该如此。

首先要确保爱好与孩子的水平相适应。如果太难,孩子会失去兴趣。如果太简单,挑战性不强,那么就不能让孩子长久保持兴趣。

其次,父母要挤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起从事孩子的业余爱好。如果你希望孩子具有持之以恒的品质,掌握其他与工作有关的技能,用你自己的兴趣及独特指导,为孩子树立榜样,这样做的效果最好。

比如,你正帮助孩子学习一种魔术,你自己应该先掌握,然后再去教孩子,进而鼓励他练习甚至表演。如果是年龄再大一些的孩子,那么你就应该带他去图书馆寻找关于魔术和魔术家的书籍,看这方面的电影和录像,帮助他造一个简易表演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断地赞扬和鼓励孩子,以增强他的耐心和耐力。在他灰心时,可以让他休息5分钟,但其后要立即投入游戏。不能因为自己不感兴趣或疲劳就让孩子轻易结束。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天性顽强,有弹性。在孩子沮丧泄气时,父母纵容他们,就等于损害了他原有的优点,再恢复就难了。爱与尊严并驾齐驱

仅有爱是不能培养和教育出优秀的孩子来的,只有把热爱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孩子茁壮成长。

有爱是不能培养和教育出优秀的孩子来的,只有把热爱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孩子茁壮成长。

美国第32届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总统。他的业绩在全美国民众中是有口皆碑的,人们在谈论他所受到的家教时也同样津津乐道。

罗斯福出身于富豪家庭,父亲是美国有名的商人,家里很有钱。罗斯福的父亲和母亲年龄相差26岁,当罗斯福出生时,父亲年纪已经很大。罗斯福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很早就离家在外。罗斯福的降生,给这个本来就十分幸福和睦的家庭带来了无比的欢乐。幼小的罗斯福自然成为父母关注的中心。然而,罗斯福的父母并不娇惯他,而是严格地管束他,特别是罗斯福的母亲。她为小罗斯福安排了严格的作息时间表:7点起床,8点吃饭,然后跟家庭教师学习二三小时才可以休息,下午1点吃饭,午饭后再学到4点才能够自由活动。

小罗斯福玩游戏时总习惯于自己是赢家。为了教育他,有一次母子二人玩一种棋类游戏时,母亲故意不让着他,接连几次赢了儿子。小罗斯福生气了,母亲故意不理他,并坚持让儿子向自己道歉。结果,小罗斯福认输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