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人教子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9 05:52:55

点击下载

作者:田海国,郇志侠

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外名人教子故事

中外名人教子故事试读:

前言

人类社会自从有了家的存在形态,家庭就一直担负着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义务和责任,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在成长中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最根本、最持久的,甚至能够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轨迹。当一个新的生命诞生时,迎接这个幼小生命的第一个世界就是家,在家的呵护下,孩子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行走,生命成长的第一步从家开始了……

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易经》有这样一句话:“蒙养以正,圣功也。”《大学》云:“所谓治国必先治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黄宗羲也曾说过:“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这些都在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家庭教育要有正确的方法。同样,在国外的教育思想中,家庭教育也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便认为“对子女教育是社会的基础”。托尔斯泰曾说过:“家庭教育是社会肌体的一个细胞,孩子降生以后,第一个学校便是家庭,作为这个学校的第一任教师,便是他的父母。”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则进一步提出:“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这些也都无一例外地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里,对子女的教育几乎是所有家长关注的重心,家长们带着种种美好的愿望在努力培养和教育孩子,但让人遗憾的是,有些家庭的教育方法却收效甚微,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因此,一朵朵本该绽放的花蕾却因为错误的培育方法而枯萎了。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对子女过于娇惯溺爱,一味迁就。父母爱子女,这是人之常情。但是爱子女是有学问、有讲究的。有些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不遭一点磨难,一味地迁就,甚至对孩子纵容护短。这种过于溺爱的家庭教育方式,很容易造成孩子自理能力低下,社会适应能力弱,并且还可能会产生孤独、自闭等心理问题。二是家庭教育中重学业成绩,轻品德教育。家庭教育原本应该是多关心子女的健康状况和培养子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家庭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关注子女的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上来。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学习教育投资上面不惜血本,却忽略了对子女非智力因素的训练培养,尤其是思想品德的早期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早期养成。这种重知识轻品德的教育倾向,从长期来看,很难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三是疏于对孩子的关怀,亲子关系淡漠。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父母忙于工作、学习进修,无暇照顾孩子,只能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照看。亲子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影响,较多的亲子交流不但能加深亲子之间的情感,有利于孩子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是维护孩子健康情感的关键因素,是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之一。可是,由于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与年幼的子女缺少接触和互动,孩子长期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以致导致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四是不顾孩子实际,拨苗助长。一些父母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驱使下,从小就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不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不顾孩子实际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实际能力,任意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甚至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儿童的天性就是好奇、好玩的,过多地参加各种兴趣班、才艺班,高强度、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不但束缚了孩子的个性发展,更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五是单亲家庭增多,家庭教育环境恶化。单亲家庭随着我国离婚率的上升而逐年增多。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常常得不到父母应有的爱护和关怀,甚至有的经常遭到家长的训斥和打骂。还有的离异家庭里,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里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家庭教育和照顾,极易造成各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作为父母,节衣缩食、早出晚归,一心为的是子女成才,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切莫逼子“成龙”、逼女“成凤”,逼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孩子的家长。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爱因斯坦或者牛顿,之所以大多数人都成为平凡人,那是因为父母没有用正确的方法教育他。正确的方法是把“逼”字换成“教”字,变成教子成龙、教女成凤。那么,怎样才能教好子女呢?作为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须先了解孩子,并对一些家教方法和经验有基本的了解,才能对症下药。建议父母一定要多跟孩子沟通,不能光从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还要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这是父母们对孩子进行教育需要的必修课和基本功。《中外名人教子故事》虽然不是直接传授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但其中实实在在的成功事例,更具有形象的、真实的教育作用。从众多的个案中,家长们可以获得规律性的启迪,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成功地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从本能地“爱孩子”走向理智地“爱孩子”。

本书选编的典型人物很多,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有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理论家,也有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教育家。故事中既有成功的体会,也有失败的教训,蕴含着科学、蕴含着智慧、蕴含着艺术、蕴含着经验。作为父母或是子女,都有必要读一读此书。做父母的可以从中学到教子的艺术,做子女的可以从名人的经历中学到成长的经验。当然,这120多位名人由于其所处的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籍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和目的不同等原因,其教育方法也有很大差异,我们切不可盲目照搬照套,而应该科学地加以分析、取舍,从中获得借鉴与启迪。

编者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还参阅、引用了一些图书、报刊上的资料,由于作者地址不详,难以一一注明,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敬请作者与编者直接联系。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定有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2年5月

颜征教子学音律

颜征是我国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名丘,字仲尼)的母亲。由于她教子有方,培养出千古流芳的圣人,所以世人对其十分敬崇。

早在孔丘还不知事的时候,颜征就买回来很多乐器,有时自己为儿子吹弹,有时请人为儿子演奏,有时让儿子自己摆弄。邻里乡人不解其意,颜征就对人们说:孩子现在还不懂事,但天长日久,他就会喜欢这些乐器了。做人要讲根基,办事要按规矩,无规矩不能成方圆,礼器最讲礼仪与规矩,无章法演奏不出动听的乐曲。让孩子早点懂得礼仪、音律、等级,对他日后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在母亲的引导和教育下,孔丘对音乐有了浓厚的兴趣,很小就学会了吹、拉、弹、唱。邻里有了婚丧等红白喜事,他挟着乐器跑去奏乐。孔丘长大后,对音乐的爱好有增无减,简直胜过吃肉吃饭。他在齐国听了《韶乐》,一连学三个月,吃饭连肉味都觉不出来了。他说:“真没想到音乐会使人达到这种境界!”孔丘对音乐有很强的感悟能力。

有一次,孔丘向鲁国乐官师襄子学琴,一支名曲,他一连弹奏了十日也不换。师襄子建议他换曲子,孔丘说:“我已经熟悉这支曲子了,但还没有领悟它的技术。”过了一些时日,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这支曲子的技术了,可以弹奏别的了。”孔丘说:“我还没有领悟它的用意。”又过了一段时日,孔丘仍在弹奏那首曲子,师襄子不耐烦地对他说:“你已经了解它的用意了,可以换曲子了。”孔丘说:“我还没有领悟它所描写的人物形象呢?”又过了些时日,孔丘终于停下不再弹了,他默然有所思,向远处眺望着,说:“我可能领悟到了,这个人又高又大,皮肤很黑,眼睛向上看,好像要统一四方,这不就是周文王吗?”师襄子听了非常惊讶,说:“这支曲子就叫《文王操》!”

从此,孔子对音乐钻研得更深了,在音乐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诣,他从音乐中能领悟出许多深刻的道理。在各种乐器的奏鸣声中,孔子懂得了音与音之间存在着节拍,符与符之间有着一定的规律,音律协调好了,才能演奏出悦耳的音乐。于是他告诉鲁国太师演奏乐曲的道理:“音乐是可以懂得的,开始起来的时候就是协调的,接着,五音是精粹的,节奏是明朗的,持续着缭绕不绝,终于就完成了。”孔子在音乐方面的造诣是精深的,他整理了“六经”之一的《乐经》。他从音与音之间存在的节拍,符与符之间有着的规律,联想到人与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想:音节调节好,才能演奏出悦耳的音乐;人际关系调节好,才能安守本分,克己复礼。正是在各种乐器音律谐调才能使乐曲动人这一道理的启示下,他领悟出了一个深刻的为政之道,使他逐渐形成了以“仁”为核心、以调整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为主体的儒家思想,成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对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姐妹、公私、义利名分等各种关系的阐释,有章有法,详尽而有力,实在是中国文化中极富价值的内容。

孔子教子学诗礼

孔丘(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今山东曲阜)人。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孔子之名“丘”即来源于此。他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自汉代起他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化有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相传他有弟子三千。

他的学生陈亢疑心孔子对自己的儿子有特殊的教育内容,有一天问孔子的儿子伯鱼:“你听到过夫子有什么特殊的教导吗?”伯鱼说:“没有。有一次,父亲一个人在那里,我走过前庭,父亲问我:‘学《诗》没有?’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诗》,无以言。’我后来就开始学《诗》。又有一次,我走过前庭时,又遇到父亲一个人在那里。父亲问我:‘有没有学《礼》?’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礼》,无以立。’我回来以后就开始学《礼》。我听到过的就是这两点内容。”

陈亢说:我问一个问题,得到了三个收获。知道了要学《诗》、学《礼》,又知道了孔子对自己的儿子并没有什么偏私。的确,《诗》和《礼》都是孔子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史记》上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孔子自己对学生也说过他的教育内容“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和他对儿子说的话是一致的。这也许可以算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致性的一个较早的典型事例。

现代人对于孔子为什么这样重视诗教,可能会觉得不好理解。古代文字结构比较复杂,纸张、印刷都未发明,书写也很不方便。人们在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取得的经验,许多都是靠诗歌流传的。“诗言志,歌咏言”,说的正是这种情况。所以,孔子对于用诗来进行教育特别重视。传说《诗经》305篇,就是他亲自删改编定的。

孔子对他的学生说过学《诗》的好处:“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也就是说,学了《诗》,可以启发思想,可以用历史经验的对比来观察得失,可以增进互相的团结,也可以用来进行批评,还可以学到许多自然知识,因此,无论处理家庭的内部关系,或是从事国家事务都用得着。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春秋战国资料,一些人在进行外交事务活动时,往往张口就两句诗,既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又比较婉转,不使气氛太紧张。

孔子特别强调要伯鱼读《诗经》中的《周南》和《召南》。他对伯鱼说:“汝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面对墙站着,那就什么也看不见,一步也不能走了。为什么孔子把问题说得这么严重呢?原来《周南》和《召南》是《诗经》开头的一些篇章的总称,内容多和修身、齐家有关。孔子认为,人的道德修养就应从这里开始。

孔子说的“不学《礼》,无以立”,比较容易明白。他所说的礼,就是他所处的那个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离开了这些,在社会上当然就站不住脚了。

后代的读书人,把孔子教育儿子的方法称作“诗礼传家”。当然,今天我们教育子女的内容和他们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需要培养的是能够担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的接班人。但是,孔子教子的经验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儿童的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发达,利用文艺形式对他们进行具体形象的教育,比干巴巴的说教往往有效得多。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又必须把道德品质放在首位。只有这样,孩子长大后,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间的关系,他的学习和工作才有正确和持久的动力,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正直而有成就的人。

鲁班示斧教子自立

鲁班(约前507~前444),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因是鲁国人(都城山东曲阜,故里山东滕州),“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他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鲁班是我国古代一位优秀的手工业工匠和杰出的发明家。相传他在机械、木工工具、土木建筑等方面有多项创造发明,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两千多年来,他一直被土木工匠们视为“祖师”,受到后人的尊崇。

鲁班有一个儿子叫伢子,孩子倒是很聪明,就是不爱干活。儿子到了15岁,鲁班觉得应该教儿子掌握谋生的本领了。古人认为,15岁正是人们立志学技艺的年龄。

有一天,鲁班问儿子:“伢子,你已经不小了,想干点什么呢?”儿子说:“种田。”鲁班就送儿子去学农活。只干了一年,儿子就回来了。鲁班问他:“怎么不干了?”儿子说:“种田太累。”

第二年,鲁班征求儿子的意见,又送儿子去学织布。只干了一年,又不干了。鲁班问他:“为什么又不干了?”儿子说:“织布这活儿把人给忙死了。”鲁班问儿子:“你究竟想干什么呀?”儿子想了想说:“跟您一样,当木匠吧!”鲁班把儿子交给他的大徒弟张班当学徒。不料,儿子又是干了一年就不干了。鲁班问他:“又怎么了?”儿子说:“师傅要求太严,活儿太苦,师傅也太狠了。我不干了。”鲁班听了,严肃地对儿子说:“不严,不苦,不狠,你能学出手艺吗?你既然什么都不想干,那么好吧,从今天起,你就别吃饭了,因为你不爱种田;从今天起,你就别穿衣服了,因为你不爱织布;从今天起,你就从这屋子里搬出去,因为你不想当木匠!”儿子一听呆住了,站在那里一声不吭。

这时候,只见鲁班搬来一把梯子,从屋子的顶棚上取出一个沉甸甸的木箱子,那里边装的都是用过的斧子,每把斧子的把儿都磨出深深的凹,刃也磨平了。

儿子感到很奇怪:父亲折腾出这些旧斧子干什么?

正在儿子感到莫明其妙的时候,只听父亲说:“伢子,你看,我用过了这一箱的斧子,还不能说我的手艺就尽善尽美了。你连一把斧子都没有磨到这种程度就不想干了,那怎么能学出手艺来呢?”

儿子理屈词穷,无话可说了。

最后,鲁班从柜子里取出三把新斧子,对儿子说:“伢子,要学到手艺,就得刻苦地去练;不下苦功夫,什么也学不成。给你这三把斧子,拿去练。这三把斧子的把攥不出凹,斧刃磨不到顶,就别来见我!”

儿子只好提着斧子又回到张师傅那里去了。这回他下了狠心,苦学苦练,终于把木匠手艺学成了,并且也成为一名能工巧匠。

曾子杀猪示诚信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有山东平邑县或山东嘉祥县之说,尚无定论)人。曾子生于东鲁,移居武城,16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曾子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占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子以他的建树,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共称为五大圣人。

曾子注重个人修养,严于律己,非常孝顺父母,也特别注意使自己成为一个称职的父亲。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教孩子忠诚老实,不说谎话,而且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榜样。其中,曾子杀猪教子示诚信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准备到集市上买一些东西,儿子哭喊着要跟着去。母亲就骗他说:“你回去,等一会儿我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儿,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我都快要馋死了。”

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杀猪呢?”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了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妻子急忙上前拦住丈夫,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

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了。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

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就心悦诚服地帮着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虽然曾子杀猪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诚实守信的孩子。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

但愿所有做父母的人,都能够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自己的子女。

孟母教子

孟母(?~前317),孟子的母亲仉氏。战国时人,以教子有方著称。她很有贤德,是一位颇有见地、善于教子的女性,居我国历史上三位伟大的母亲(孟母、徐母、岳母)之首。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兴儒学的“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与这样一位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孟母的“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

孟子的父亲孟激是一位怀才不遇的读书人,为了光耀门楣,他抛妻别子,远赴宋国游学求仕。但是,三年以后,一心盼望丈夫出人头地的孟母听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失去了丈夫的孟母,并没有气馁,她从悲伤中昂起头来,下定决心依靠自己的双手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完成丈夫的未竟之业。

孟母的伟大之处在于她能够在儿子的成长过程当中按照阶段给予儿子程度不同的教育。

孟子出生于现在山东省邹城市市北的凫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列女传》记载,孟家最初的住处靠近一片墓地。游戏、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由于经常看到出殡送葬的人群从附近经过,因此,孟轲与其他孩子就“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他们模仿送葬的人群,兴致勃勃地玩抬棺材、掩埋死人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的环境会影响孩子读书,会让孩子走向不健康的道路。

孟母决定搬家,毅然带孟轲迁居到远离墓地的庙户营村。庙户营村位于现在的邹城市西北部,当时,这里是一处繁华的集镇。孟轲置身于这人来人往的闹市之中,逐渐又同集镇上的孩子一起玩起做生意的游戏,与同伴们学习商贩叫卖吆喝,讨价还价,还学邻居屠夫杀猪宰羊。孟母觉得这里仍然不是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这样下去,孩子很容易受小商贩的影响而不认真读书。

在这个集镇上刚刚居住了半年的孟母,毅然决定再一次搬迁。他们搬到了学宫的旁边。这所学宫位于现在邹城南门崇教门外路东,是孔子之孙子思设宫讲学的地方,后人称它为“子思书院”。后来子思的学生在此授徒讲学。孟母想,孩子在学宫附近居住,必然会受到学宫气氛的影响,长大以后读书也方便。母子搬迁到这里后,天资聪颖的孟轲果然被书院里的琅琅读书声所吸引,常到书院里跟着学习诗书、演习礼仪。孟母很高兴自己终于找到了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从此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后来,孟母把孟轲送入学宫,随子思的弟子学习,使孟子从此走上学业之路。

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同孟母三迁一样是母亲教子的典范。

孟轲虽然天性聪颖,但是也有一般孩子的顽皮。到学宫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开始的新鲜劲头过去了,贪玩的本性露了出来,有时就逃学,对母亲谎称是找丢失的东西。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知道他又逃学了。孟母把孟轲叫到跟前,把织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断。孟轲问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回答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她教育孟轲,学习就像织布,靠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废。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学,必然学无所成。

孟轲幡然醒悟,从此勤学苦读,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孟轲娶妻以后,对自己的妻子不喜欢,认为她太过倨傲。有一天,天气十分炎热,妻子从田间劳作回家,进了房间就脱衣纳凉,正巧孟轲突然推门进来。看到妻子光着身子在房间里凉快,孟轲异常生气,认为妻子行为放荡,不守礼节,当即就有了休妻的念头。孟母知道后严厉斥责了孟子,说:你进门之前应该先敲门,问屋里是否有人后才能进去,你没有敲门就推门而入,是你先失礼节,并不是你妻子的过错啊!听了母亲的话,孟轲深感自己过于鲁莽,也惭愧于自己没有把所学应用于生活当中,自此对妻子芥蒂尽除,与妻子和好如初。孟母用家庭小事教育孟子“万事礼为先”的做人道理,其识见令人敬仰。

孟母对于家庭一生操劳,尽管孟轲已经长大成人,但对孟轲的教育和督促从来没有放松过。在齐国,孟轲多次向齐宣王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齐宣王虽然以年禄十万钟酬谢孟轲,但是却不肯积极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他非常想去愿意采纳他政治主张的宋国,可是又担心母亲年事已高无人照料。

孟母知道了儿子的心事,对儿子说:“故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孟母的一席话把孟子的担忧和犹豫一扫而空,孟子遂离家周游列国,受到各国的空前欢迎,他的政治主张在许多诸侯国得到顺利推行。

就在这个时候,为儿子倾尽毕生心血的孟母,在亲眼看着儿子成功的时刻,满怀着一个成功母亲的欢欣,一病不起后离世。在归葬故乡的途中,无论民众还是官员,无不争向路旁祭奠,表达对这位伟大母亲的尊敬和哀思。

田母责子

田稷是战国时齐国的相国,位高权重。田稷属下有个小吏,无才寡德,而家境富有。他为了谋求官职,就把家中卖货所得的黄金百镒,悄悄送给田稷,请求照顾。田稷收下后,派人送给老母。

田母为人贤德,教育甚严。她见儿子派人送来黄金百镒,感到十分奇怪。当田稷向她请安时,她就严肃地问道:“你为相三年,从未有过这样多的俸禄,一下子得到这么多的黄金,究竟是哪里来的?”

田稷见母亲追问,只好实说:“是属下一个小吏送给儿子的。”

田母继续问道:“一个小吏,哪来这么多的黄金?他又怎能无缘无故地送给你呢?想来必有所求。你答应了他的要求吗?”

田稷见母亲追问得紧,知道难以隐瞒,便低声答道:“他请求儿子给他一官半职,儿子已经答应了,准备有合适的官职出缺,就授给他。”

田母听了,勃然大怒,厉声说道:“我听说君子要注意修身养性,不义之财,不入于家。你身为相国,官高爵显、俸禄丰厚,理应忠心报国,廉洁公正,才能上无愧于君亲,下无愧于百姓。可是你却违背母训,倚仗权势,收受贿赂,卖官鬻爵,假公济私,如此不忠不孝之人,不是我的儿子,你给我出去!我不要再看见你!”说完,又指着桌上的黄金,要田稷马上拿走。

田稷见母亲斥责自己不该受贿,义正词严,句句在理,不由满面通红,两耳发热。他马上捧起桌上的黄金,亲自送还给小吏。他觉得自己身为相国,受贿违法,愧对君亲,又上朝向齐宣王请罪。

齐宣王一向尊重相国,见他上殿之后拜伏在地,不敢抬头,使问道:“相国何事面见寡人?”

田稷诚惶诚恐地说:“小臣身犯死罪请大王明正典刑!”

齐宣王问:“相国犯了何罪?快快奏来!”

田稷说:“小臣收受属下小吏黄金百镒,为他谋求官职,触犯王法。老母责臣不忠不孝,理应处死。请大王将臣治罪,以为贪赃枉法者戒!”

齐宣王方知田母贤德,十分赞赏。得知田稷已把赃金全部退还,便婉言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卿身为相国,却受贿卖官,实犯大罪。但赃金既已退还,又有悔改之心。姑念卿过去辅佐寡人,治国有功,这次又是初犯,恕卿无罪,仍居相位。望今后能廉洁奉公,切勿重蹈覆辙!”

田稷想不到齐宣王竟如此宽宏大量,感动得连连叩头:“谢大王不斩之恩,臣今后一定忠心报国,廉洁奉公,再不敢做这种触犯国法的事了!”

回家后,田稷把自己请罪的情况向母亲禀明,田母也很高兴。从此以后,田稷廉洁奉公,忠心为国,成为百姓敬重的贤相。

在封建社会里,为官者,贪污受贿司空见惯。田母心中有数,对儿子的不义之财一算便知,所以教训起来态度坚决,把清白与否提到是否忠孝的高度。田母教子清白做人、不贪不义之财的品德,在今天,是每一个做父母的人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司马谈引导激励司马迁写《史记》

司马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前145或前135~?)的父亲。汉武帝初年,司马谈担任了太史令。太史令的官职并不高,俸禄也不丰厚。可是这对于司马氏族来说,却是一个特大的喜讯,因为他们家祖上曾经当过周朝的史官。太史令在他们族人的心目中地位是十分高的。

司马迁自幼好学,长大后,他决心继承父亲修史的事业,立志写一部传世的史书。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决定到全国各地游览山川及名胜古迹,增加自己的阅历,为他今后写史书做准备。他出关后,先去南阳,又到长沙,来到浙江绍兴会稽山凭吊大禹陵。离开会稽山后,他又到了姑苏山,考察当年吴越争雄的古战场。在名将韩信的故乡,他收集了韩信年轻时的坎坷经历。到了沛县,司马迁才知道,汉朝的开国元勋们,原来都是地位低下的贩夫走卒,使他确定了“将相无种”的思想。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而太史公司马谈因病未能参与此事,他心急如焚。这时,司马迁正好从西南回归长安,见到生命垂危的父亲,司马迁泪如雨下,跪倒在父亲的床前。司马谈老泪纵横,拉着儿子的手说:“照父死子继的规矩,你要任太史令。做太史令可千万不能忘记我所要写的史书啊!”司马迁跪在父亲的病榻前,痛哭流涕,连连点头。司马谈强打着精神,继续说道:“从孔子之后,四百余年了,可是诸侯争霸、相互兼并,写史书的事放弃了,以至不再修史。现在汉室兴盛了,海内统一了,有明主贤君,忠臣义士,可是作为太史官的我却不能记载他们了,荒废了天下的文章,我感到非常的害怕和不安,你要牢牢地记住啊!”司马迁泣不成声地说:“父亲,放心,孩儿虽不聪明,但我一定遵照你的教诲把史书写出来,您老就放心吧!”司马谈听到儿子这句话,闭目归天了。

司马谈逝世后的第三年,司马迁被朝廷任命为太史令。从此,使他有机会阅读、整理国家的藏书和史料,为他写《史记》做了进一步的准备。就在这时,司马迁遭到一场横祸。他为与匈奴作战、不得已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说他是寡不敌众才投降的。汉武帝一怒之下,将司马迁逮捕入狱,对他处以腐刑(一种侮辱人格的惩罚),遭到这种打击的司马迁恨不得一死了之。他想到父亲临终的遗言,想到自己作为史官的责任。他决定放弃轻生的念头,忍辱活下去,完成自己未竟的大业。

郑玄的《戒子益恩书》

郑玄(127~200),字康成,东汉北海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市)人。著名经学家,世称“后郑”(以区别于东汉另外两位经学家郑兴、郑众父子)。青年时曾入大学学习,先后从师经学家张恭祖、马融,博览群书。40岁时,聚徒讲学,弟子有成百上千人之多。当时,李膺、杜密等人同宦官结仇、发生了党锢之祸,宦官将二百余人拘而下狱。郑玄是杜密的故吏,也被牵连下狱。后来,他潜心著述,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因此,被称为“通儒”。他所注之书有《周易》《尚书》《诗经》《论语》以及《三礼》等,还撰写了《诗谱》三卷和十五国风、三雅、三颂的谱系等。郑玄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学生众多,影响很大。郑玄在古文经学的基础上,吸收今文经学,破除家法传统,广采众说,遍注群经,汇集汉代经学之大成,基本结束了今文、古文之争。所以,人们不仅把他称为“通儒”,还把经学中的郑玄学派称为“郑学”,视为“天下所宗”的儒学。

郑玄一生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经学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把他这种治学精神传给后人,希望儿子也像他那样追求学华,在晚年,他撰写了《戒子益恩书》一文。“吾家旧贫,为父母昆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获觐乎在位通人,处逸大儒,得意者咸从捧手,有所授焉。遂博稽六蓺,粗览传记,时睹秘书纬术之奥。年过四十,乃归供养,假田播殖,以娱朝夕。

遇阉尹擅埶,坐党禁锢,十有四年,而蒙赦令。举贤良方正有道,辟大将军三司府,公共车再召。比牒并名,早为宰相。惟彼数公,懿德大雅,克堪王臣,故宜式序。吾自忖度,无任于此;但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亦庶几以竭吾才,故闻命罔从。而黄巾为害,萍浮南北,复归邦乡,入此岁来,已七十矣。

宿素衰落,仍有失误,案之礼典,便合传家。今我告尔以老,归尔以事,将闲居以养性,覃思以终业;自非拜国君之命,问族亲之忧,展敬坟墓,观省野物,胡尝扶杖出门乎。家事大小,汝一承之。

咨尔茕茕一夫,曾无同生相依,其勖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己志,若致声称,亦有荣于所生,可不深念邪!可不深念邪!

吾虽无绂冕之绪,颇有让爵之高,自乐以论赞之功,庶不遗后人之羞。末所愤愤者,徒以亡亲坟垄未成;所好群书,率皆腐敝,不得于礼堂写定,传与其人,日西方暮,其可图乎!

家今差多于昔,勤力务时,无恤饥寒。菲饮食,薄衣服,节夫二者,尚令吾寡恨。若忽亡不识,亦已焉哉!”《戒子益恩书》向儿子介绍了作者一生为治学奋斗的经历和精神,以启发、勉励儿子深入钻研,勤于治学。文章既简明又含蓄,为后世学者所赞誉。清朝刘熙载撰写的《艺概》一书称《戒子益恩书》“雍雍穆穆,隐然涵《诗》、《礼》气”。《戒子益恩书》全文分为两部分。一、自述追求学业的经历

郑玄首先向儿子追述了自己一生的经历。他说,家里过去生活贫寒。我年轻时,曾任乡中掌管听讼、收赋税的小吏啬夫。我不喜欢走做官的道路,而乐于追求学业。后来,经父母和兄弟允许,我辞去官职,外出游学。曾经到过周、秦两朝的都会西安、洛阳、咸阳等地,来往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各地。在周游求学的过程中,我不仅有幸拜见了在官位的博古通今之人,还受教于隐居民间的、有学问的大儒学者。见到这些学业上颇有成就的人,我都虚心求教。他们对我都热心给予指导,使我受益匪浅。这样,我广泛地考察和研究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典籍,也粗略地阅读了一些传记,还时常参阅外面不易得到的藏书,领略到一些天文方面的奥秘。

过了40岁以后我才回家赡养父母,租田种植,以使父母欢度晚年。后来,遇到宦官专权,捕禁异党,我也受牵连被捕入狱,坐牢14年之久,直到朝廷大赦,才得到自由。

恢复自由后,恰逢朝廷选拔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大将军三司府征召我做官。与我同时一起被征召入朝的,早就做了宰相。我觉得他们几位有美德、有高才,配得上为王臣,适宜于在重用之列。而我反复考虑自身的条件,觉得自己不适宜去做官。我念念不忘做的是,记述先代圣贤的思想,整理、注释诸子百家的典籍。我渴望在做学问上施展我的才华。因此,朝廷一再征召我,我也未应召去做官。

郑玄追述自己的经历,其语言虽然很平淡,但却充分表现了他一心追求学业的坚定意志。他有官不做,当朝廷征召他做官,他坚辞不应召;身陷囹圄十四载,追求学业的志向毫不动摇;他不辞劳苦,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广拜名师,四处求学,博览群书。他这种坚忍不拔的治学精神,无疑对儿子是极大的激励。二、教子做人1.教子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郑玄撰写这个家训时,已年届七十。他感到自己老了,于是把主持家事的责任交给儿子。他希望儿子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他说:“咨尔茕茕一夫,曾无同生相依,其勖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已志,若致声称,亦有荣于所生,可不深念邪!可不深念邪!”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想到你孤孤单单一人,没有同胞兄弟可以相互依靠,你更应该勉励自己努力探求君子之道,深入钻研,不要有丝毫懈怠,要恭敬、谨慎、威严,讲礼仪,以便做个有道德的人。一个人要能显耀而有名誉,要靠朋友的推崇,然而,要成为有高尚德行的人,能立足于世上,则要靠自己有志气、去努力。假如一个人因此自立于世上,名声称著,对他的父母来说,也是一件荣耀的事。这些,你能不认真、深入地思考吗?2.教子继承父业做学问

他说:“吾虽无绂冕之绪,颇有让爵之高,自乐以论赞之功,庶不遗后人之羞。未所愤愤者,徒以亡亲坟垄未成;所好群书,率皆腐敝,不得于礼堂写定,传与其人,日西方暮,其可图乎。”这是说,我平生虽然没有做显贵的高官和骄人的业绩,但颇有谦让爵位的高风亮节。使我感到欣慰是,我在论述先圣典籍的原意和褒赞先圣思想方面,还做了一些事情。在这方面,我没有留下让后人可指责而感到羞愧的地方。使我放心不下的,只是亡故亲人坟墓尚未建造完毕。我一生所特别爱好的这些书籍,都很破旧了,现在我也无力到书房去整理,只好传予后人。我已年迈,日薄西山,我还能做什么呢?

郑玄情恳恳,意切切,热切地希望儿子继承父亲一生为之奋斗的学业。3.教子勤奋、节俭、自立

他最后告诫儿子说:“家今差多于昔,勤力务时,无恤饥寒。菲饮食,薄衣服,节夫二者,尚令我寡恨。若忽亡不识,亦已焉哉!”这是说,我们现在的家境大不如从前了,只有你勤奋努力,不荒废大好时光,方能不必担忧温饱问题。你要节衣缩食,俭朴度日,就可以使我没有什么可以惦念的了。这些你要牢记。如果你忽视、忘却了我的这些话,那只好算我白费口舌了。

郑玄在《戒子益恩书》一文中,通篇对儿子没有一句命令、强制的话语,但在字里行间,却饱含着深沉的父子之情,充满着父亲对儿子热切的期望。文字平实无华,但情深意切,这是一篇“以情动情”的好家训。

从曹操教子看成功家教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曹操共有25个儿子,长大成人的诸子中,文有曹丕、曹植,武有曹昂、曹彰,大都表现出杰出的才能。曹操诸子的成才,跟曹操的成功家教是分不开的。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曹操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对后世很有启发意义。一、勤奋好学

曹操曾被鲁迅先生称为“改革文章的祖师”。据《魏书》记载,在统帅军队30多年的时间里,曹操始终“手不舍书”,常常白天里忙着讲论武略攻伐之事,夜晚则勤学经传不倦。并且在戎马倥偬之际,“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正是由于曹操身体力行的率先垂范和影响,次子曹丕“下笔成章,博闻强志”,除代汉建魏的政治功业外,在文学方面还留下一百多篇诗作,其中《燕歌行》为现存最早的七言诗;《典论·论文》为我国探讨文学问题最早的、较为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如“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论断,则更是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子曹植,幼时就能“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十几岁时所写的文章竟使得曹操不敢相信,当面测试多次后才不得不相信。后来,曹植虽然在政治上不如曹丕,但在文学上则与曹丕并驾齐驱,对后世的影响甚至高过曹丕。南朝宋著名诗人谢灵运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对曹植文才的评价虽然有些夸张,但曹植之才令后人敬仰的程度可见一斑。二、激励成才

曹操提倡唯才是举,对子弟也唯才是用。

曹操对儿子的激励,一方面是现身说法。《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载有一篇《戒子植》,很能看出曹操的一片殷殷爱子之意。“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欤!”

意思是说:我二十三岁的时候,已经做顿丘(今河南浚县北)县令,如今回想起当年的所作所为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现在你也长到二十三岁了,能不努力吗!

曹操激励儿子努力成才的另一做法是激励竞争。这一点,从他所下达的《诸子令》中可以看出。

当时寿春(今安徽寿县)、汉中(今陕西汉中市)和长安(陕西西安市)是军事重镇,曹操准备各派一个“慈孝、不违吾令”的儿子去守卫。于是他下了一道《诸儿令》,公布了挑选的标准。“今寿春、汉中、长安,先欲使一儿各往督领之,欲择慈孝不违吾令,亦未知用谁也。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

意思是说:现在寿春、汉中、长安三个地方,我打算先派一个儿子前往督率治理。我想选择慈善孝顺不违背我的命令的,也不知用谁好。儿子们小的时候虽然受到宠爱,长大后是人才,我也一定重用他。我说一不二,不但对部属不徇私情,对儿子也不想有所偏爱。

曹操此举,无疑给儿子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成长环境。也正是这样的竞争机制,使得诸子各展所长,曹丕、曹植尽展文才的同时,习武的曹昂则一直跟随曹操征战沙场,经受了战火的锻炼和考验,并随曹操南征张绣,在身负重伤、“不能骑”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战马送给曹操,自己却因救父而死。另一个儿子曹彰,直到曹操死后,还一直为国家戎马倥偬,屡立战功。三、爱好高雅

据张华《博物志》载,与曹操同时代的人中,安平的崔瑗的儿子崔寔,弘农的张芝、张昶兄弟,都擅长草书,而曹操的草书水平与他们也不相上下;另有桓谭、蔡邕等人擅长音乐;山子道、王九真、郭凯等人擅长围棋,曹操在乐、棋方面则都能与这些人一较高低。

曹操的这些业余爱好有着不凡的造诣,应该与自己平时的勤学苦练分不开;而作为家长,有这样高雅的爱好,无疑在儿子们休闲娱乐方式的选择上有所影响,进而对儿子们的心灵和情操的陶冶大有益处。四、躬行节俭

据史书记载,曹操“雅好节俭,不好华丽”。后宫的宫女们不穿用锦绣做成的衣服,侍御妃妾们穿的鞋子也多是单色,没有多余的彩饰;帷帐屏风之类的生活用品,用坏之后就反复修补;取温用的茵蓐坐垫之类物品,也从不做任何装饰。甚至为自己预备下的丧衣,也只有春、夏、秋、冬四季衣服。女儿出嫁时陪嫁的帷帐都是简单的黑色布帐,陪嫁的奴婢也不超过十人。

帝王之家,子弟们最易陷身于物质享乐而碌碌无为。曹操节俭的习惯,包含有在战乱的社会环境中为天下垂范的苦心,但客观上也很好地熏陶和塑造了子女的优良品德。

曹操在家教方面的成功可以概括为一个词,那就是言传身教。“言传”,是适时的点拨、点化,是对父母行为的内涵的说明,也是再次强调对子女的明确要求;而“身教”是不言而教的示范,也是对子女最有说服力的教育。

曹操的儿子们最终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同时也说明曹操的教子之道是科学的,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徐母大义

在中国历史上,被后世尊为“三大贤母”的母亲中,三国时期徐庶之母是处于第二位的贤母。

徐庶,字元直,三国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徐庶的出生年月因史书无载而无法考证,但依据史籍记载其活动情况来看,他出生于汉灵帝建宁年间。早年与诸葛亮、庞统同为好友。后徐庶受司马徽劝,投奔刘备。刘备非常器重徐庶的才干和人品,当即委以重任。徐庶投奔刘备的时候,正值刘备孤军落难之际,兵不过千,城仅新野一座,将只有关羽、张飞、赵云、关平、周仓等人。徐庶做了刘备的军师后,大展才华,在数月间连施妙计,杀吕旷,斩吕翔,大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取樊城,刘备的士气军心为之一振,曹操的嚣张气焰为之一寒。曹操的谋士程昱对曹操说:徐庶的才能比他程昱要高出十倍。但令人惋惜的是,就在徐庶越战越勇之时,他不得不激流勇退。在三国初期这些谋臣智士纵横捭阖的较量场上,为此失去了一位极其重要的军事家,失去了许多可令后人学习和效仿的用兵之法。而令人高兴的是,在徐庶辞别刘备之时,向他推荐了诸葛亮,于是就有“三顾茅庐”这一幕。

徐庶正施展才华的时候,为什么要突然离开刘备?都是因为曹操的谋士程昱。徐庶是有名的孝子。当曹操听谋士程昱说徐庶在为刘备出谋划策时,就想纳为己用。程昱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骗至许昌,请徐母写信召唤徐庶。没想到徐母是忠奸分明、深晓大义的老人,徐母识破曹操的奸计,坚决不从。程昱就进一步献计,伪造徐母一封信,招引徐庶。徐庶是个孝子,收到这封假信后,只得辞别刘备投曹。徐庶临别刘备时,二人洒泪相别。徐庶指心对刘备说:“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玄德哭着说:“元直去矣!吾将奈何?”徐庶推荐了诸葛亮,说:“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

徐庶被一封假造的书信轻易骗到了许昌,此举使深明大义的母亲痛极而自尽,造成了徐庶终生的遗憾,他因此痛恨曹操,曹操也只落得一场空欢喜,得到的是一位终生不为其设一计的旁观者。徐庶感到,老母亲为他的愚蠢而含恨九泉,心灰意冷的徐庶,不由地仰天长叹:“我徐某,报国有心,却无力回天;不忠、不孝,枉为人臣。”

在那个时代,曹操名为汉相,是仕途正宗,但是徐母却能够区分奸伪,认为儿子投奔曹操是明珠投暗,足见这位母亲的大德高义。

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走出隆中,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正直忠义、神机妙算,赢得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最终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动人而有趣的故事。《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够静下来,则不可以有效地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宁静的环境。

现代人大多数终日忙碌,你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人生方向?“俭以养德”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

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要成为物质的奴隶。

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你有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细心计划将来。“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帮助,如果再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

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

在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淫慢则不能励精” 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地掌握要点。

快人一步,理想更易实现,而且你有没有想过,这样还会有更多时间去修正及改善。“险躁则不能冶性” 诸葛亮忠告孩子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

心理学家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做出种种平衡,要“励精”,也要“冶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 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意志力又会随着时间消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管理”是个现代人的观念,细心想一想,时间不可以被管理,每天24小时,不多也不少,唯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当自己变得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已于事无补。

你有没有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脚踏实地,规划人生呢?

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86字,精简地传递了具体的讯息。

精简的表达源于清晰的思想,长篇大论的内容容易令人生厌,精简沟通更有效果。

陶母教子爱惜财物

陶侃(259~334),字士行(或作士衡),本为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后徙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东晋名将,大司马。初为县吏,渐至郡守。西晋永嘉五年(311),任武昌太守。西晋建兴元年(313),任荆州刺史。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陶侃在东晋的建立过程中,在稳定东晋初年动荡不安的政局上颇有建树。《晋书》《世说新语》等史书中,记载着不少有关他的遗闻轶事。

陶侃的母亲湛氏(243~318),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贤母,她与孟母、欧母、岳母齐名,是著名的四大贤母之一。

陶侃的父亲不幸早逝,家贫无所依托,湛氏只好携陶侃由鄱阳回外祖父家。陶母即以纺织谋生养子,供陶侃读书。湛氏家教严谨,教子惜阴读书,树建功立业之志,还以忠顺勤俭为美德熏陶其子。在陶母的教诲下,陶侃养成了勤俭、正直、善良的品质。

陶侃长大后曾在荆州等地做官。他勤于政务,待人恭谨,对人对己都要求细密、节俭,一物一件都十分爱惜。有一次出门,他见一个人手中拿一把未成熟的稻子,就问:“你拿它做什么?”那人说:“我路过田边看见了,闲着没事就薅了一把。”陶侃听了,十分生气,责问那人说:“你自己不种田,还不知道爱惜粮食,竟然拿别人的庄稼玩儿,这怎么能说得过去?”陶侃掌管造船工程时,看到锯下来的木屑和砍掉的竹头都被扔掉,觉得实在可惜,于是就命人把这些东西装起来放进仓库。在冬天雪后天晴时,厅堂前面、人行路上,满是雪水泥浆,行人路过十分艰难。他叫人把留起来的锯末铺在路上,人们这才理解了他的用心。有一年桓温率兵伐蜀,紧急造船需要大量的竹钉,又来不及去买。这时,陶侃又叫人从仓库里取出竹头,制成竹钉,船造好了,节省了费用,又解了燃眉之急。

陶侃在收复中原时立下战功,被封为征西大将军,又任荆、江二州刺史。他身居高位,重权在握,仍旧遵循母教,从不收礼,也从不赌钱、饮酒。一次庆功宴上,他说:“我少年时,曾因醉酒误事,母亲为我规定,每次饮酒,不可超过三杯。现在我已经饮过三杯,不能再多饮而违背母训了。”官兵为此肃然起敬。

王羲之教子习书法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12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少时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学习前辈大师的书法。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他是我国晋代以前书法艺术的集大成者和优秀代表之一,他继承传统书道精华,博采众长,尤擅正楷和行书。字势雄强多变,宛转自如。他的书法艺术造诣极高,被公认为“书圣”;其《兰亭序》为历代书法家敬仰,对后世书法艺术影响深远。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绘画。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墨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众人常对献之的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

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十八大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五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儿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显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的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五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三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十八大缸水,书法技艺大有长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陶渊明写诗教子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诗人、文学家。陶渊明少年时期家境贫困,但他努力研读儒家经典,29岁起担任江州祭酒,后辞官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今留有诗歌120多首,辞赋、散文10多篇。他的诗歌基本上可分为咏怀诗和田园诗两类。咏怀诗表现了他对现实社会政治黑暗的不满和抨击,田园诗则歌颂劳动,赞美农村生活,同时也反映农民的疾苦,如《杂诗》《咏贫士》《归园田居》《移居》等。其诗对后世的影响巨大,李白、杜甫、白居易、柳宗元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

陶渊明希望子女将来能够成为很有出息的人。他给长子取名为俨,字子思,就是希望儿子像孔子的后代子伋(字子思)那样继承家学。他常常写诗文教子。陶渊明曾写有一首《责子》诗: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