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思维的半径(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9 07:56:59

点击下载

作者:杜梅编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扩大思维的半径

扩大思维的半径试读:

前言

一个患有严重恐惧症,甚至害怕保姆、害怕邮差的年轻人,某天毅然辞掉自己的工作,不带一分钱开始徒步旅行,靠打零工走了4000多公里路,这段路上,他将所有害怕的事情都做了一遍。

一个老者看到一个小女孩背着一把沉重的琴,兴高采烈地走在路上。老者很奇怪,平时看到那些背着琴的小孩子都是一副很痛苦的样子。他忍不住问:“孩子,你怎么这么高兴?是不是刚学完琴回来?”小女孩回答:“不,我正要去学。”老者一下子觉得豁然开朗。

一个是努力改变自己的心理病人,一个是对待事物无比乐观的孩子。他们并不比常人有更强的力量,却能做出比常人更有勇气的事情,活出比常人更快乐的生活。这是因为,他们比常人有着更宽的思维空间。在他们的思维中,再困难的事情也是可以被战胜的,再辛苦的事情也是可以乐观看待的。

相较之下,我们很多人的思维实在是太窄了:我们不敢挑战令自己害怕的事情,因此失去了很多机会和趣事;我们不敢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却总在抱怨工作环境不尽如人意;我们很少为身边的小事而感动,多半时间都在想着那些不满意的点滴;我们懒于改变,可总幻想自己有一天成为富翁⋯⋯

这种老且旧、顽固且负面的思维,总是让我们陷入人生的死角、低谷和窘境,怯于迈出勇敢步伐去尝试。所以,我们的工作长久没有突破,生活总是平淡无味,永远都困扰于烦恼和害怕的事情⋯⋯

然而,你相信吗?一切改变都不难!只要你肯舒展眉头、放松大脑,将自己的思维扩宽一点、再扩宽一点,你就会发现很多令自己惊喜的事情。例如,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当你改变思维,换个途径去解决时,它也许就是那么轻而易举地被化解了;很久都没有突破的工作,当你发散思维去思考,竟然也能发现一个让事业重新闪光的亮点;生活中的琐事、矛盾,当你进行思维换位,突然也可以理解别人、宽容万物了;努力已久却进展缓慢的项目,试着用跳跃思维思考一下,或许瞬间豁然开朗⋯⋯

当你试着去扩大自己思维的半径,那么,你能力范围内的方法必然也会变得多起来。相应地,你的事业发展也会因此更上一层楼,你的心态也会因此从容起来,而你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得到快速提升,你的生活会更加明朗,就连你身边的人都变得可爱起来。

这就是扩大思维半径的力量。它就像一个原本细小的水龙头,你拓宽它的半径,思想之泉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来,滋润你的工作、你的生活和你的身心。

你眼前的这本书,正是为了帮助那些被困在思维桎梏之中已久、正在苦苦寻求出路的人。当你认真地阅读它,你会发现,打开思维其实就是这么简单;获得一份成功和一个美丽的世界,同样如此简单。

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有:王超、杨少丹、李良、季慧、李洁等,特此感谢。  第一章自我认知思维:积攒正能量,热情放心上

职场不相信眼泪和卑微,从这一刻起,拓展你的思维,让它容纳更多的东西。每天给自己一点积极暗示,每天吸收一点正能量,积累你自身的潜在财富,唤醒工作热情,让自己成为工作的主人。你是这份工作的主人,未来的身价由你 自己决定

拿破仑曾说:“一个人能飞多高,并非由人的其他因素所决定,而是由他自己的心态所致。假如你对自己目前的环境不满意,力求改变,则首先应该改变你自己。”很多人常常在工作的过程中颠倒了过程和结果,被动地把自己当做一个“打工者”:清晨,当讨厌的闹钟响起,很多人开始抱怨为什么要去工作,为什么要替别人“打工”,然而为了生存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公司,上班时心不在焉、不情不愿……在这个心态的奴役下让自己沦陷为工作的“奴隶”。这种人普遍存在一种“打工者心理”——我只是在为别人工作,我的目的就是拿取自己应得的一份工资。拥有这种心理的人其实是可怕的,因为这种“打工者心理”往往会让他们产生对工作得过且过、应付了事的被动状态:老板吩咐的就做,没有吩咐的就不做,上班能偷懒就偷懒,时刻想着多拿钱少做事……这些心态都是不正确的工作态度,而形成这一心态的始作俑者就是“打工者心理”。总是听人说他在为某某公司打工,但是,扪心自问,你真的只是在为公司工作吗?说到底,我们都是在为自己工作。是否只做一个“打工者”,实际上完全可以由你自己决定。所以,是时候换一种思维了!也许你不是天生的高富帅或白富美,但成为一个逆袭的“屌丝”总能做到!摆脱被工作牵制的被动心态,把工作当做你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当你真正在内心建构起了“为自己而工作”的心态时,你也就能够克服工作中的懒散和不思进取,鼓足干劲。

提升自我身价,是每一个上班族需要慎重考虑和合理规划的事。激烈的市场竞争,注定了你要不断地自我提升,自我增值。而你的价值并不是由别人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自己的“增值”能力。

曾林堂1980年开始参加工作,最早任职于福特汽车销售公司,凭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他一步步从基层销售员晋升为公司总经理,曾先后任福特销售公司总经理、丰田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曾说过:“我是一个斗士!做人应该有目标,我永远不会把自己当打工仔看,而是希望在工作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其实,曾林堂出色的工作业绩,与他积极的工作态度是分不开的。据说,工作当中的曾林堂,非常勤奋、认真,就如他把自己比喻成一个斗士一样,他每天只睡很少的觉,作为一个经理,他从不会安逸地坐在办公室,而是一直奔走于基层,询问业务,检查工作。在员工眼中,曾林堂一直是一个精力充沛、热心于工作的人。对于工作,曾林堂目标清晰,正如他所说,他不是打工仔,而是彻底的工作主人翁。

如果每一个“打工者”都能怀有曾林堂的工作态度,那么,“打工者”会越来越少,为梦想而拼搏的成功者会越来越多。别以为“成功”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打造属于你的钻石身价,是每个人都能实现的目标,就看你能不能坚持以下这些能帮你“增值”的方法了。

1.学习

学习虽然是一件老生常谈的事情,但无论何时都不过时,从小学到大学,我们都在学习,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甚至到退休,我们同样需要学习,正如一句老话说的:“活到老学到老。”不可否认,学习是自我提升最有效的方法,读诗培养气质、读史提升修养,而读必备的工具书,则可提升个人技能。

2.向前辈“取经”

职场上的前辈可以说就是一本活教材,比书籍的能量传递更生动、更直接。没听过牛顿是怎么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的吗:“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找对职场中的榜样无疑是你立足职场的最佳捷径。当你因某件事绞尽脑汁甚至抓耳挠腮时,可能前辈的一句指点就能让你茅塞顿开。不要不好意思向前辈“取经”,你认为张口困难、没面子,但要知道,它总比唐僧西天取经容易得多。

3.制订长远的计划

工作的方向、事业的规划、人生的安排,这些都要列入你思考的范畴。“打工者”和“梦想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把下班当做一天工作的结束,而后者则把下班作为一个思考的节点: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离梦想近了多少,明天我希望到达哪个高度,为了一年后的目标,我明天应该做些什么。塑造属于你的阳光心态

有人说,心态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会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便朝你哭。成功总是青睐于能承受生命之重的乐观者,那些因为一点点挫折和磨难就选择放弃的人,永远只能徘徊于成功的大门之外。身处职场,每个人都会经历工作不顺利的时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学会宽容别人,善待自己,让阳光常驻心中。

乐观者都拥有一颗健康、积极的心,在各种挫折、失败面前,永远都能表现出一个王者的超脱和斗志,失败永远不会将拥有阳光之心的人打倒,而只会催生他重新奋发的勇气。而悲观者一旦遭遇失败,就如同跌落了悬崖,即使手边有救命的藤蔓,他们也不会想到要去抓住。最终扼住我们命运咽喉的,往往都是我们自己。

工作中,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员工:他们对工作热情不高,面对困难任务就互相推诿;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总是担心完不成工作任务;他们不敢承担责任,遇到问题就想逃避;他们害怕失败,一旦工作任务完不成,就感觉到了世界末日;他们无法承受压力,只要压力过大,他们就抱怨连连,愁眉苦脸。这种悲观、阴郁的心态让他们陷入事业的恶性循环,想要改变他们这种状态,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转换思维,把消极、悲观情绪从他们心中剔除。当一个员工能够用阳光心态去面对工作时,他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增加,在拥有积极心态的员工眼中,压力根本不会成为桎梏身心的枷锁,而只会转化为一种向上的动力,拥有了这种动力,工作也会变得容易完成。

小韩是一家广告创意公司的员工,性格内向,想问题喜欢钻牛角尖,生活和工作中只要有一点不如意,她就哭丧着脸,好像世界末日一样。她虽然进入公司已经两年多了,但一直业绩平平。

一次,主管安排她给一家著名公司做广告策划。一个星期后,小韩提交自己的策划案给主管,但主管看完之后并不满意,提出了一堆意见请小韩修改。小韩懊恼地改完后又给主管,但主管还是觉得不满意,责怪小韩没有自己的想法,只会照着意见死板修改,要求她再次修改。其实,主管并不是有意刁难小韩,因为这次合作者是知名大公司,所以主管才格外严格。

策划案几次被打回,小韩的信心也被打击得体无完肤,当她的策划案第四次被要求重做时,她郁闷得在办公室里大哭起来,她从内心认定,自己没有能力做好这份策划案了,她甚至想到也许自己会被开除,所以,更没有心情去修改策划案了。

最后,主管把策划工作交给了员工小刘,小刘天性乐观,每天都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别的同事看到他接手这个“烫手山芋”,都不觉为他捏了把汗。但小刘却一副轻轻松松的样子,虽然和小韩一样,他的策划案也被打回了两三次,但他每次都乐呵呵地修改,重新提交。最终,小刘的策划案通过了,得到了合作公司的一致认可。其实,小刘的策划能力并不比小韩高多少,但他乐观的心态总能让身边的人也像他一样轻松地投入工作。

从那以后,只要有大型的策划案主管都交给小刘去做,很快,小刘就当上了策划总监,而小韩还是默默无闻的小员工。

其实,小韩并不是没有工作能力,否则主管也不可能一开始就把这项重要的策划交给她去做。但小韩最终由于承受不了压力,轻易地否定了自己的能力,甚至在办公室大哭,这种悲观的情绪任谁也不喜欢。事实上,任何一个领导看到这样消极的员工,都是不会想要重用的。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信心、遇到一点点挫折就打退堂鼓的人,再有能力恐怕也难以有大的成就。

与小韩性格形成鲜明对比的小刘,他就赢在了心态上,乐观、积极,如同和煦阳光一般的心态,总能使人安心。因为乐观的心态,小刘从容地承受住了压力,一遍做不好,就做两遍,两遍做不好,就做三遍、四遍……小刘坚持着,因为他坚信,最终他能做好。

可见,想要在职场中出类拔萃,练就能“抗压”的阳光心态是一项基本功,你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试试。

1.自我激励

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一旦遇到难关,就告诉自己,“你可以,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失败时,站在阳光下,让炙热的阳光晒干你的悲伤和气馁,并告诉自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重新开始,我能够成功。”

当压力重到使你感觉喘不上气时,不妨望着蓝天深呼吸,告诉自己:“既然我还可以呼吸,我就能坚持下去。”

不断地激励自己,向内心灌输积极能量,这是练就阳光心态的基础要素。

2.不要忘记微笑

笑容,会使一个人充满令人愉悦的气场,高兴时开怀大笑,悲伤时破涕为笑,失意时淡然一笑,让笑容教给你宽容和释怀。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如若能够看淡这些得与失,微笑视之,那么,你就将拥有最大度的胸怀,最超脱的心态和精神。自此,工作中的一切小难关,自然不能再左右你的情绪。

3.不做“林黛玉”

品读《红楼梦》,最令人揪心的就是林黛玉的眼泪,心思过细的林妹妹,因为一点点事情,就会哭得梨花带雨。虽然柔情似水的林妹妹招人疼爱,但在职场里,一个动不动就洒泪的“林妹妹”型员工,想必只能被人说成是矫情。想要拥有阳光心态,就告别一切消极的词汇,不要把“我好痛苦”、“我郁闷”、“我不行”等挂在嘴边,更不能让泪水主宰你的心。客观认识自己,泥巴雕的翅膀终究无法翱翔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是声名赫赫的“古希腊三贤”,时至今日,他们的哲学思想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世人,而苏格拉底的一句“认识你自己”,更是值得每一个人沉思和铭记。你,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吗?

当你还沉迷于对他人品头论足的乐趣时,其实,许多职场精英已经换了一种思维——开始窥探自我内心,客观地认识自我。古语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无论你是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混迹多年的“老人”,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都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你只有准确地掂清自己的斤两,明了自己的优劣,才能在竞争激烈且英雄辈出的职场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很多人总是羡慕那些业绩优秀、能力突出的精英,甚至到了羡慕嫉妒恨的程度,但是除了围观吐槽,你有没有想过让自己也成为其中的一员呢?“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职场是深不见底的汪洋大海,是辽阔高远的万里高空,而你是一条鱼、一只鸟,能游多远、飞多高,依靠的只能是你的鳞和翼。刚刚进入职场的时候,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满腔的豪情壮志,这种豪情虽然不能让你一蹴而就,但也足以促使你发愤图强,这种壮志虽然不足以感动他人,但起码能感动自己。

但一天天过去,工作的厌倦感、乏味感都逐渐浮现,而当初的踌躇满志已经无处可寻,这就是当今很多上班族的真实写照。我们难道真的失去了热情、失去了展翅高飞的斗志吗?也许不是,面对同事的高升、面对成功人士腕上璀璨夺目的金表,我们还会嫉妒恨,虽然这种卑劣的情感令人难于启齿,但也正道出了我们心底最真实的声音,那就是我们还有高飞翱翔的夙愿,我们还没有彻底甘于平庸和失败。

绝地反击,我们需要枪弹,在职场里,能够横扫千军、所向披靡的“枪弹”只有一样,那就是能力。没有能力,一切理想抱负无疑都是空谈,是的,我们需要一副坚强的羽翼,一副不是用泥巴雕的足以承载梦想的羽翼,一副可以飞跃沧海的羽翼。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不断提升自我能力,这是职场生存的法则。有时候,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而不思进取、浑浑噩噩的工作态度才真的可怕。不要惧怕挫败,因为只有适度的挫败感,才能让你知道自己的才艺不精,才能让你重新充满斗志。

韩辉在一家设计公司就职两年了,一直从事家居设计工作。刚进入公司的时候,韩辉工作很努力,不仅常常主动参与设计,而且有时候工作做不完,还主动加班。

然而,两个月过去了,虽然韩辉工作热情很高,但并没有设计出太出色的装饰方案。后来,公司新聘了一个海归,此人在国外学习装潢设计多年,进入公司后,他设计的中西方结合的装饰风格,受到了顾客的热烈反响,两个月后,他就得到了晋升。

看到一个新人得到重用,韩辉刚开始感到很不服,但认真看了对方的设计后,韩辉不得不甘拜下风。是金子总会发光,通过此事,韩辉终于认识到,自己显然还不是金子,但他相信自己是块璞玉,只要稍加打磨,是能够受到重视的。之后,在上班的同时,韩辉也报了学习班,他希望不断增加自己的设计造诣,因为唯有如此,他才能够获得事业上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当你的事业停滞不前时,在抱怨公司慧眼不识珠的同时,你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自己:你究竟有多少能力,你是否能担当重任?

职场上,人人都想成为“白骨精”,但显然有许多自以为聪明、不可一世的职员,只能被人笑为“蛋白质”。想要摆脱“蛋白质”的标签,就要从认识自己开始,把自己的优缺点摊在眼前,正视优点、直视不足,然后想方设法提升自我,这才是职场生存的永恒王道。

1.学会反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适时地反省是一个人认识自我的基点。对于某件事,你究竟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对于某种错误,你是不是常常会犯?对于某项工作,你是不是并不具备所需的能力?对于激烈的职场竞争,你是不是感到力不从心?如果这些你都能认真反思,那么,你就能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做到初步地了解自我。

2.学会倾听

倾听他人的声音,是客观了解自我的一个有效途径。忠言逆耳、良药苦口,有时候,他人的批评、指责,恰恰能指出你的不足,当然,如果是恶意中伤,那么,也不能盲目听信。父母、老师、朋友,把这些可以信赖的人都当成自己的镜子,时常“照照自己”。而在职场里,上司的批评,很多时候并不是空穴来风,在伤心、难过甚至委屈的时候,不妨也想想上司的逆耳忠言。

3.学会比较

通过比较,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某方面的不足。在职场里,不要害怕与其他同事去比较,他人的闪光点往往能照出你的薄弱点,而他人的失误恰恰也能折射出你的优势。承认别人比你能力强,也许很丢面子,但技不如人却强出头,则更失面子。以人为镜,扬长避短,这样更能让你在职场中反败为胜。享受工作乐趣,做事才有效率

在石油界,洛克菲勒是名副其实的大亨,这位缔造了亿万财富帝国的石油大亨在写给儿子的信中曾说过:“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天堂与地狱比邻,那么,你是生活在天堂,还是地狱?

新时代,什么最靠谱?无非就是稳定的工作、不错的收入,这是一切生活的基础,而你的工作态度正是决定你工作效率、事业高度的关键因素。

纵观现在的上班族,对工作的态度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只把工作当成养家糊口的手段,对工作缺乏热情,甚至把工作当成是囚禁身心的笼子,终日愁眉不展;第二种把工作仅仅看做“职业”,虽然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但时间一久,工作热情也消磨殆尽,只是做天和尚撞天钟地干工作,因此业绩平平,整日哀叹怀才不遇;第三种是把工作当做事业,这类人有时又被称为“工作狂”,他们不再仅仅为饭碗而工作,而是享受工作以及工作带来的成就。你属于哪一种呢?

其实,只要调整一下思维,从“打工”的思维中抽离出来,认识到你是在为自己而工作,那么,你就能够找到工作的乐趣,完完全全享受你的工作,并把它做到最好。只有挖掘工作的乐趣,才能明白工作的意义。任何一种工作,时间长了,都会变得令人厌烦,所以,寻找工作的乐趣就变得至关重要。

在职场里,神马都是浮云,只有业绩是王道,不能做出业绩的员工,没有哪个老板会喜欢,而业绩节节高升的员工,就如同一块宝石一般,走到哪儿都是炙手可热。

张婧是一家服装贸易公司的小职员,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查验订单、配货、发货,与她一样从事这个工作的员工有十几人,他们负责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各司其职。

然而,每天近乎重复的工作使张婧的许多同事都感到很倦怠,他们一上班就愁眉苦脸,巴不得立刻下班,还有人表示很想换一种工作,但又不知道做什么。此时,张婧却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她劝慰大家说,工作都是一样的,干久了都会感到烦躁,自己找找乐趣就好了。张婧每天工作都热情似火,那么多的订单,别人一看就烦,不是推三阻四就是磨磨叽叽,但她每次都是乐呵呵、有条不紊地检验着,在别人抱怨的空挡,她就能把所有订单都处理好。

到了年底,公司主管在年会上,表彰了张婧的工作,夸她工作做得又快又好,号召大家向她学习,还给她包了一个大红包。在张婧工作的第三年,她就成功晋升为经理,当同事们纷纷向她询问工作心得时,她只是笑着说:把顾客期盼的物品及时发给顾客是种责任。当她一想到顾客怀着期盼的心情在等待时,她就觉得自己的工作很重要,所以做着也很开心,而且干劲十足。

所以说,无论工作职务高低,只要找到属于你的那份乐趣,即使再平凡无奇的工作,你都能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那么,除了发现工作乐趣,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提高工作效率呢?

1.建立工作列表,不要瞎忙

想要提高工作效率,首先就要做到有条不紊,要记住,不要太过于相信你的记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身携带一个工作记录本,随时记录下你所要准备完成的工作,记录的方式要一目了然,内容要注意轻重缓急。当一项工作完成后,就及时在本上划掉,以防重复去做一件事。

需要注意的是,你可以把工作安排得紧凑些,但绝不能没有喘息的时间。事实上,持续工作不一定能出效率,劳逸结合,才能让你以最佳的状态和精神投入工作。

2.掌握沟通技巧,不要单打独斗

在职场里,想要避开同事一个人去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团队合作在如今的职场无处不在,只有学会良好的沟通,才能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与同事沟通,没有比谦虚、微笑和真诚更能够打动人心的了,即使发生争执,也要微笑着、心平气和地解释,用自信和严谨的论据去说服同事,让对方心服口服。

3.时刻学习,不要不懂装懂

在工作中,人人都会遇到不懂的问题。当工作遇到问题,无法向前推进时怎么办?是不懂装懂地让工作停滞,还是放下面子,找人帮忙?这时就要发挥厚脸皮的精神,多向前辈请教,如果你碍于面子,不主动请教,不仅于工作无益,还会落得不善与人交流的“口碑”。

当然,请教的目的是要学会,职场可以允许你刚开始时业务不熟、技术不精,但不会容忍你一个月、两个月之后还是一无所知。学过之后要学会,才能真正地提升工作能力。

4.学会拒绝,不要事事都揽

在职场里,好好先生能换来好人缘却不能换来高效率,更不能换来好业绩。面对别人的请求,一定要学会适当拒绝。因为在任何时候,做好本职工作都是首要的,我们提倡在做本职工作游刃有余的同时适当帮助别人,若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两把金刚钻,还是别揽别人的瓷器活儿了。遭遇“瓶颈期”,跳槽不如“住槽”

当工作遭遇七年之痒,你该何去何从?身在职场,不可避免都会遭遇事业的“瓶颈期”,此时,许多人按捺不住,开始准备暗度陈仓,但殊不知看似平坦的前路,也可能只是黄粱一梦。

你是职场里那头“老黄牛”吗——从踏进职场的那一天起,你便年复一年,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耕耘在职场,但多年过去了,你还是跻身在职场里的一个小角落,你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你还是没有成就名利双收的事业梦?

与职场“老黄牛”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司马他”,何为“司马他”?他们就是职场里拼搏奋进、乐观向上的职场精英。他们睿智,有着不服输的奋斗精神,他们立身在职场、游刃在职场,谱写着斗智斗勇的职场三国。

其实,无论是职场“老黄牛”,还是高智商的“司马他”,在工作几年后,都逃脱不了“瓶颈期”的桎梏。能力平平的“老黄牛”,工作几年后,职务得不到提升,工资得不到上涨,此时,他们就有了跳槽的计划。而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司马他”,工作几年后,职务和工资都可能有所提升,但继续提升的可能性已然不大,由此,他们也会产生跳槽的念头。

但是,跳槽真的能跳出“瓶颈”吗?下面这则故事值得我们反思。

李健大专毕业后进入一家销售公司从事销售员工作。工作第一年,李健的每月工资底薪是2000元,干了半年,上调为2500元,到了第二年,每月工资底薪涨为3000元。底薪加上业绩提成,李健的工资基本维持在3500多元,到了第三年,李健的月工资事实上没有太大变化,到了第四年,李健依然从事着基本的销售工作,工资再没有任何涨势。

在3500多元的工资待遇下,李健在公司一直工作了六年,此时,他再也干不下去了,他感到自己在公司已经没什么发展了。于是,他辞职去了另一家性质差不多的销售公司,但跳槽后的境况事实上也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工作内容依然是推销产品,而工资也并没有李健期望的那样有所增长。由此,李健感到很失望,对于未来发展,依然没有方向。

可见,面对工作瓶颈,跳槽显然并不能解决问题。事实上,有很多工作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而一个人具备什么样的专业能力,对于所选工作也是有一定限制的。所以,面对工作瓶颈,与其指望调换工作来寻求发展,不如换一种思维方式,从自身入手,让自己努力去适应工作,想方设法拓展现有事业。

如果说工作能造就人,那么,人也能造就工作。面对工作的停滞不前,是选择责怪公司,还是选择从自身找原因,这两者其实有本质区别。有时候,换工作是懦弱者的一种逃避,在公司工作了几年,得不到老板器重,真的是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吗?还是你根本就不是千里马?

如果你是千里马,就应该勇敢地向老板证明自己,当老板看到你的才能时,自然会大力栽培你;如果你不是千里马,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开始努力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一匹良驹。

其实,在一个公司从事同一项工作很多年,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感到疲惫和厌倦。这种疲惫有时候并不是源于能力欠缺,而是一种内心精神的倦态。

当心情进入低迷时,一点压力就会让你紧绷的神经彻底瓦解,如果此时工作再遇到一点不顺心,你可能就会产生换工作的想法,不得不说在这种时候产生的跳槽想法更多是一种冲动。适时地放松身心,调适工作和生活压力,找些愉悦的事情来做,你就不至于把自己逼到死胡同。

心情开朗之后,对待工作的态度也会变得更客观。当你一味在想公司无法满足你某些要求和需要时,不妨再反过来想一想,公司能够带给你什么,你留在公司,还占有哪些优势和有利因素?事实上,“跳槽”一旦失败,你将要损失的要比你想象的更大,所以,“跳槽”还需慎重。而反过来看,“住槽”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识时务的大智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段恼人的“瓶颈期”呢?

1.为自己充电

人贵有自知之明,任何时候,都不要过分估量自己的身价。现代职场,竞争如此激烈,没有一身绝技,想要游刃其中,恐怕只会遍体鳞伤。想要自己不受伤,就要练就一身真本领。当你自以为工作多年、可以立身于职场而不败时,你就已经输了。

你究竟有多少含金量,可能你自己都不如公司主管知道得更清楚,所以,不要再抱怨不被提拔,也不要再徘徊于“瓶颈”,为自己充电,韬光养晦,丰富专业知识,及时更新知识,全力提升自己的身价才是明智之举。

2.找准契机,扶摇直上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如果你是真英雄却无用武之地,此时你就不能一味沉默、坐等机遇降临了。在公司人事变动的关键期,你要时刻盯准你理想的晋升职位,然后找准契机,借助东风,扶摇直上。

3.职业顾问的建议不可不听

遭遇瓶颈,面对“跳槽”还是“住槽”的纠结时,找职业顾问咨询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认识都不够准确,无论对自己的能力还是对未来的发展方向,都存在一定的迷茫和困惑。职业顾问可以说是阅人无数,是因为发展空间不够、薪资不高,还是专业技能受限,职业顾问都能找出困扰你的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地为你指点迷津。寻找自己的优势,你没有想象得那么糟

每个职场人都希望得到发展,也希望自己越爬越高,直到抵达事业的顶峰。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往往有很多人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遇,因为在职业探索期缺乏定位规划,使自己长期处在职业路线的徘徊中。探索和徘徊的时间越长,所遇到的职业危机就会越大。同时,因为没有明确的方向,也必然会导致职业能力的分散和竞争力的匮乏。

缺乏方向的发展会使人慢慢产生厌倦和懈怠情绪,没有明确的职业路线,就不可能拥有核心竞争力,最终会被人才市场所淘汰。人需要学习,不断跳跃、横向转移,偏离职业目标或是没有方向都是事业即将陷入停滞的危险信号。

其实,很多职场人与理想发展的差距只有那么一点点,但这一点点究竟在哪里,却连自己也说不清。所以,找出自己的职业优势,找准努力的方向,才能有的放矢,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在自己擅长的方面,获得职业的成功。

张蕊今年30岁,工作6年了。她大学时就读英语专业,毕业后到了一家制造型企业从事翻译。一年以后,她感觉没什么发展,于是凭借过硬的英语水平跳槽到一家贸易公司担任外贸业务员。初到这家公司时,由于公司业务量较大,她直接分配到了一部分客户,工作也比较出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类公司纷纷涌现,她所在的公司业务量不断下滑,领导进行了战略调整,让员工去开拓业务。张蕊的个性不太适合销售开拓,于是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她辞职了。

再找工作时,她把目标锁定在执行和操作类型的职位上,就这样找了两个多月,她最终到了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从事内勤,主要负责收集资料、接听咨询电话,向别人介绍公司以及其他部门内的事务。她在这家公司做了两年,直到2013年,公司又招聘了几个这个岗位的员工,全是刚毕业不久的人,年龄也比她小很多。这时,张蕊感受到了年龄和发展不匹配所带来的压力,她想再换一个好一些的职位,却感觉力不从心,但是不换,又会面临淘汰。她很烦恼,不知道如何处理。

张蕊用了近七年的时间经历了行业、企业、职业种类、职位等各方面的转换,但是她对职业目标缺乏明确的定位,只考虑到哪些不适合自己,却忽略了哪些才是能够让自己快速成长和找的机遇。如果没有好的职业规划,只是一味地为了找工作而找工作,那么这种危机会越来越严重,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彻底崩盘。

出现这种状况,当务之急就是先为自己确认发展目标,找出自己的优势所在,让自己的学历、经验、年龄、能力很好地匹配工作。

就拿张蕊来说,她的优势在于有非常强的英文水平,劣势则主要体现在能力、工作经验的分散。所以,她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找到看得见可发展空间的公司,如外企等。

世界上的路有千万条,但是找到适合自己走的,则需要根据自身的特长量力而行,根据环境和条件,努力寻找有利条件,主动创造机会,而不是坐等机会。企业关注的是你的价值,对很多不能得到满意发展的人来说,他们并不是能力不够,而是在目前职位中不懂得灵活运用积累的知识,不会挖掘自己的含金点。

那么,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并找出自己的优势呢?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1.自我判断

当你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你的心里是否感到了一种满足感?如果领导交给你一件任务,你是否能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你是否非常喜欢去做某些事情,做的时候没有一丝不情愿和抱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这就是你的优势所在了。

2.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能做什么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却不简单。很多人有时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什么都能做,有时又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了。其实,你能做什么,是基于对自身能力即生存技能的认识。比如,你能说会道,热衷于人际交往,那么可以从事销售行业,并在这方面寻求突破;喜欢代码,擅长软件开发,那么可以做网络技术,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强化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有生意头脑,目光敏锐,善于捕捉机遇,那么可以“下海”,积累经验,历练本事。你能做什么,就是你的优势,找到优势,就等于找到了自己成功的起点。

3.征询别人的意见

俗话说“旁观者清”,如果不是很了解自己,那么你可以问问别人眼中的你是什么样子的,以便认清自己的特点。你可以询问自己的父母、亲人、同学、朋友、师长、同事,明确他们对你的看法和评价,让周围的人指出你的优势所在。

4.通过事实验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比如,你想验证自己有没有经商的头脑,不妨先摆个地摊试试。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发现自己总能涌现出一些比较有创意的点子,而且热情很高,不怕挫折,有很强的信心,这就说明你做这方面或许是合适的。

有研究发现,人身上有400多种优势,这些优势数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得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工作,能胜任什么样的工作,才能增加成功的概率。清洗“情绪污染”,不让坏情绪如影随形

除了家庭之外,人的一生在办公室度过的时间最长。办公室既能为我们带来薪酬、福利、升职、成就感、同事的肯定与尊敬,同时也可能会使我们感到压抑和郁闷。当负面的情绪不断上升,就会影响到工作的积极性。

比如,经过一个假期再上班时,很多人会感觉全身乏力,丝毫没有工作热情,担心这周的工作无法完成,莫名地紧张、焦虑、暴躁不安,与领导或同事关系不和谐,难以融洽相处……这种负面情绪往往要到周末才会有所缓解。

其实,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情绪污染”,大部分职场人士都或多或少地有此困扰。将坏情绪带进办公室,就等于给自己的工作戴上了隐形枷锁。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只要遇到一件倒霉事,一系列的倒霉事都会接踵而至……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踢猫效应”:男人在公司受到老板的批评,心情很糟,回到家就对正在做饭的妻子发脾气;妻子觉得莫名其妙,心里委屈,就把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骂了一顿;孩子不高兴,狠狠朝身边的猫踹了一脚;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为了避让,把路边行人给撞伤了。“踢猫效应”足以说明,情绪是一种有渲染力的东西。好的情绪像阳光,可以使周围的人受到感染而愉快起来;而坏情绪则像感冒病毒,使别人也受到传染,让心情变得越来越糟糕。

在职场,尤其需要提防坏情绪。从个人的发展来说,任由坏情绪蔓延下去而没有正确的心理疏导方法来应对,那么,当工作中的情绪问题被不断地放大之后,就像被蛮力拉扯至最大限度的橡皮筋,很难恢复“弹性”,将无法在下一时刻及时调整正常。坏情绪的副作用虽然眼前看来并没有很严重,但如果你的防御能力过于微弱,并发症就会一个接一个地出现,你的职业生涯也会险象环生。

奥斯特瓦尔德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有一天,他牙痛发作,情绪很差,正好有一位不知名的青年寄来了一份论文,他拿起来粗略看了一下,觉得满篇都是奇谈怪论,顺手把这几张纸丢进了垃圾桶。

几天以后,他的牙不痛了,情绪也好了,突然想起那几页论文上奇怪的观点,急忙从纸篓里拣出来重新读了一遍,结果发现这篇论文很有科学价值。他不禁为自己因情绪不好险些埋没了天才而懊悔,于是写信给一家科学杂志,加以推荐。果然,这篇论文发表以后,轰动了学术界,论文的作者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

可以想象,如果奥斯特瓦尔德的情绪没有好转,那篇论文的命运就会在纸篓里结束了。同样,在职场中也是如此,如果工作时遇到不良的情绪,而且又难以控制,那么影响的不仅是你自己的声誉,还会影响全局。而你就会成为情绪污染源,对其他的同事形成一种巨大的伤害,从而使你变成办公室整体情绪的破坏者。

试想一下,你本来心旷神怡,但早上去办公室迎面遇到面无表情的“扑克脸”或是阴沉的“包公脸”,或者有人莫名其妙地对你恶言相向,相信你的心情一定会大打折扣。

就像电脑病毒会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行、细菌病毒会引起身体不适一样,办公室内如果存在情绪污染,就会涣散人们的工作信心,继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污染有两个关键时间,一是吃早餐前,二是晚上就寝前。在这两个关键时间段里,我们应该尽量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引起情绪污染。

任何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每当这时,要有点忍耐和克制精神,学会情绪转移,做情绪的环保者而非污染者。当心情不好的时候,你需要转换一下思维,随时Hold住自己的情绪。

1.创造一个健康、舒适、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噪声、光线、桌面的整洁程度,都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因此一定要注意这些因素,尽量避免噪声和强光,并随时保持桌面的整洁。

2.跟朋友发发牢骚

心情不好时,发一通火可能会好受一些,发泄完了,心里也就轻松了。但是要记住,情绪是会相互影响的,你的负面情绪也会传染给别人。如果你真的无法自我调节情绪,就应该找值得信赖的好朋友聊一聊,或者找专业的心理医生聊聊。多选择一些健康的活动来转移自己的郁闷,比如,出去吹吹风,做做运动等,这样会锻炼你自我消化情绪垃圾的能力。

3.讲一些幽默的笑话

幽默的天分不是任何人都具备的,但勇于讲话是第一步。谁都愿意和办公室里幽默的人相处,所以不妨从今天开始,苦练几招幽默的本领,就算学不会,当办公室同事讲笑话时,也勇敢地参与其中吧!

4.走出心理自虐式的想法

因为薪水不满意,同事对自己冷脸,或是上司批评你,心情总是被乌云笼罩。如果你总把自己想成全世界最悲惨的人,那么工作时就会委委屈屈。久而久之,你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真的很悲惨。为什么不想象自己是个幸运的人?想想当初得到这份工作是多么不易,学会感恩和珍惜,这样你的心情就会好很多。

5.公私区域要一视同仁

情绪污染者中有一类人,他们收拾自己的家时,务必整理得干净整洁,不留一点瑕疵,但是在公众场合,却往往肆无忌惮地破坏环境。虽然办公室是公众环境,可是更需要你的悉心爱护,把办公室当成你的第二个家,心态转变了,干劲也就上来了。坚决不做“职场草莓族”

每到周一上班心里就发怵,遇到一点困难就想哭,领导稍稍一批评就想辞职,同事一挤兑就想找父母诉苦……如果你的身上已经有这些症状,那么很不幸,你已经加入职场“草莓族”的大军了。“草莓族”一词最先流行于台湾地区,是指一些职场人看似外表光鲜亮丽,“质地”却绵软无力,抵抗不住压力,很容易变成一团稀泥。“草莓族”并不是个别现象,如今已经越来越多,尤其以刚步入职场的“80后”和“90后”最为常见。心理专家认为,“草莓族”的主要特点就是抗压性弱、稳定性低、操作能力差,重视外表与享乐,个人权益优先于群体权益。

不少用人单位抱怨,“草莓族”命令不得,不然就会郁闷、闹情绪,甚至可能寻短见,遇到问题容易退缩、甩手不干。这类人要钱多、做事少,工作没什么定性,只要有更好玩、更高薪的工作,就会马上跳槽。

其实,之所以成为“草莓族”,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没有工作责任感,把自己当成公司的“过客”,是被动地工作,而没意识到这是在为自己工作。

林宇是某知名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去一家私营企业做总经理助理,但是从未接触过类似工作的他工作起来很吃力。面对完全陌生的领域,他每天小心翼翼,生怕出错,连做梦都梦到自己被经理骂。在一次培训前,他安排会议室时,由于疏忽,将培训和另一个重要会议安排在了同一间会议室,导致培训紧急转移地点,这让他遭到了领导的批评。他特别不服气,马上决定辞职。

而另一个销售人员思淼也有很大的困扰,她从事销售行业两年了,可是业绩始终不高。看到别的同事销售额直线上升,而自己总是拖后腿的一个,心里特别沮丧。她主动向同事讨教工作经验,但同事都不怎么理她,这让她很郁闷。无论她怎样努力,这个团队似乎都不接纳她。思淼几乎每天回到出租屋就大哭一场,接着给父母打电话诉苦。

上述两个案例中,无论是刚步入职场的新鲜人,还是工作了一段时间的老员工,内心都十分脆弱,经不起任何打击,而且有非常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希望生活按照他们的理念进行,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优点,如果别人指责他们的错误,就会引发他们的情绪大崩溃。同时,工作中的一点点困难就把他们吓倒了,习惯以辞职来逃避困难。“草莓族”的思维是僵化的,抗压性弱、受挫感强,因此会受到很多负面评价。其实他们中间也有很多人有着优点,比如,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好学上进、富有爱心等。只不过,这些优点被掩埋在了负面标签之下,很难被人发觉。

很显然,哪个老板都不喜欢聘用这样的员工,即使他们有超高的学历、超强的能力,恐怕也没人会聘请一个一捏就软的“草莓”。

职场永远不相信眼泪,公司也不是无私的慈善机构,老板更没有义务为你的过错埋单。因此,作为职场中人,尤其是初入职场的新人,一定要改变观念,学会坚强,练就“金刚之身”。只有吃得苦,顶得住压力,才能成为企业精英。

从客观条件来说,帮助“草莓族”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父母放手

有一些父母,不管孩子年龄多大,总是喜欢做“空降部队”,只要子女一有压力马上接管,这样自然就会使他们缺乏抗压能力。而且,如果父母给了子女超过他们力所能及的期望,不但不会激发他们的潜能,反倒会导致他们自我放逐。若子女对工作挑三拣四、频繁跳槽,父母应该用冷静的态度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处境,而不要用情绪化的词语指责他们。他们需要父母的鼓励来建立自信。

2.公司指导

企业中如果出现“草莓族”,领导要用引导的方法,直接告知完成工作的目的,使员工明确如何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当工作出现问题时,需要先耐心指出其问题所在,之后要严肃告知对方以后不能犯这样的错误,如果再犯,就需辞职。适当的时候,领导可以给员工推荐一些书籍,让他们慢慢提升,不可操之过急。

当然,除了上述外界帮助以外,“草莓族”主要还需要靠自己完成转变。一旦一个员工被归为“草莓族”,只这一项弱点,就可能导致其工作难以突破,进而带来竞争力不足的危机。若想“脱胎换骨”,就必须首先转换思维,把这份工作当成自己前进的阶梯,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培养正确的职业心态

工作中遇事就抱怨是一种丧失最起码的责任心的表现,也会逐渐削弱工作积极性。员工一定要明确:老板聘请你来是为了帮他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更不是遇到问题就临阵脱逃,把烂摊子留给他收拾。你是在为自己工作,责任感是最基本的素质。

2. 在学习中进步

学会放低姿态,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完善这份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从而不断提升自己。

3. 处理好人际关系

不要因为同事说一两句不合自己心意的话而生气怨恨,多宽容、多谦让是与人相处的法宝,也是让自己心情放松的关键。宽容别人能强大自己的内心,帮你营造更好的人际关系。

4. 坚定职业目标

目标是前进的动力,先给自己制订一个短期目标,然后再制订长远的职业规划。这个目标的关键一点就是:不做“草莓”,要做“坚果”。  第二章适应力思维:环境融不进,你还怎么混

如果你一直承受不了快节奏的工作、复杂的职场人际关系,这就说明你的适应力思维有些落伍了。在职场中,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是每个职场人必备的工具。其实,适应职场并不难,但必须调整好心态,才能获得强势“反弹”。四面镜子看出你的职场适应能力

进入职场,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身份的转换,尤其是职场新人,更要经历从校园到社会、从学生到职员的巨大角色转换。很多人用“断奶期”来形容新人初入职场所需经历的蜕变,可谓再生动不过。从踏入职场的那一刻起,也就意味着你要告别对校园的依赖,学会独自承受和成长,更要慢慢学会适应暗藏玄机的职场生涯。

在职场中,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随机应变。职场就是“小社会”,永远别指望让环境来适应你,而是你必须适应环境。所以,培植立足职场的适应力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你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透明”吗?你是那个整天做错事、被上司责骂之后委委屈屈的“小可怜”吗?你会为办公室里复杂的人际关系头痛吗?如果答案都是“Yes”,那么很抱歉,你的职场适应力正处于很低的水平。

检测你是否已经适应职场的第一面镜子就是看你能不能迅速、有效地处理问题。合格职员和不合格职员的最关键区别,就在于前者能够把“有问题”变成“没问题”。对于工作,他们总能找到方法予以完成。见招拆招,是他们的看家本领,化危机为转机,更是他们混迹职场常胜而不败的生存法则。

检测职场适应能力的第二面镜子是个人的学习能力。混迹职场,最“杯具”的就是让自己“折旧”。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这是自身增值的需要,更是不断适应更多工作任务的需要。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你的知识、学历只能帮你打开进入职场的第一扇门,但想要在“门内”生存下来,就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它将是你适应职场的必备“神器”。

检测职场适应能力的第三面镜子是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也就是指你与同事、上司在工作当中是否能够和谐共事。身在职场,你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职场生存的命运。一个能够与同事及上司建立信任关系的职员,一定深谙处世之道。在职场里,与同事和上司相处其实大有讲究。同事虽然是建立在平等的关系上,但因为个性和工作需要的不同,你也不能用同样的态度来与他们相处。比如,与你共事的同事性格直爽,做事雷厉风行,那么你与他共同负责一项工作时,态度就不能有丝毫的怠慢;如果对方是缺乏主见、犹疑不决的性格,那么你就要在工作中起到领导的作用,该做决断时就做决断,否则可能会影响工作进度。

总体说来,与同事相处还相对轻松,而与上司相处就更需小心,有一句话说得好:你是上司的人,但上司未必是你的人。对于上司吩咐的工作,一定要坚决执行;对于上司的表扬,则要谦虚感谢。正所谓“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检测职场适应能力的第四面镜子是抗压能力。现代社会,每个职场都充斥着业绩的压力、升职的压力,如果不懂得调适压力,你将很难长久地混迹于职场。

再难的工作总有解决的办法,正所谓“谋事在天,成事在人”,只要你有毅力和决心,那么任何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陈锋在一家化妆品公司做销售代表,刚进入公司时,他满怀干劲,对于公司规定的业绩也能按时完成。但工作了一年后,他开始感到压力越来越大,客户越来越难找,业绩难以完成,一到月底,他就成了领导当众批评的“典范”。

渐渐地,他产生了辞职的念头,当他把这想法告诉一个业绩不错的同事时,同事建议说:“我之前也经历过业绩不佳、难以提升的阶段,那时虽然也产生过辞职的冲动,但转念一想,就算换到了新的公司,也会有工作压力。所以我就冷静下来,开始分析自己业绩不佳的原因,然后寻找补救措施,就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我的工作又顺利起来。其实,现在你最需要的是用平常心去看待压力,心情郁闷是无法高效率工作的。”

听了同事的话,陈锋感到轻松多了,他按照同事的指点,静下心来分析工作失败的原因。不久之后,他的业绩就有了明显起色。

从陈锋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到,面对职场压力,逃避是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的,唯有放松心态,冷静地寻找解决方法,才能最终战胜一直欺压在你头上的巨大压力。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更好地适应职场呢?

1.察言观色

想要在职场中混得游刃有余,首先就要学会察言观色。有时上司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很可能就别有深意。最机灵的员工,一定是能第一时间读懂上司“潜台词”的员工。在工作中,最忌讳只做上司吩咐的事,而不懂得去做上司暗示的事。

2.低调处事

在职场里,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最笨的,真正聪明的人都是含而不露的。在工作中取得一丁点成绩时,不要过分宣扬,更不要在一项工作中强出风头。工作时,低调一些尤为必要,如果自视甚高,处处显得比上司或同事高明,那么说不定迎接你的只有他们的反感和“白眼”。

3.微笑诚恳

任何时候,微笑都是打开他人心扉的一把关键的钥匙,再冷冰冰的人,面对你真诚的微笑,想必也不好意思泼冷水。在职场中与人交往,以诚待人是首要前提,真诚的态度不仅会让你获得好人缘,也会让你的工作更加顺利。没有平凡的环境,只有平凡的人

著名的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说:“我曾经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在平时的工作中,很多人实际上都存在着纪伯伦描述的这种状态,即工作不思进取,没有拼搏的斗志。其实,问题的根源就是自视甚高。

在职场上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参加工作已经一两年,从最初的满怀热情到现在的满腹牢骚和抱怨,他们开始对工作不满,并为前途担忧。在工作中,他们总感觉自己的才华没有得到发挥,甚至感觉怀才不遇,因为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他们因此陷入苦闷和沮丧当中。

其实,不停地抱怨这个抱怨那个,正是思维的局限性所致,他们把薪水、职位不能提升的原因都归结于外部因素,因此也就不能真正从失意的处境中得以摆脱。此时,不如换个思维想一想,也许真正不合格的恰恰就是你自己。

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都能创造出非凡的业绩。所以,无论你的工作环境如何,在抱怨之前,请先自我反思一下:为何你只能平庸,而无法成就不凡?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甘于平庸和不思进取感到羞愧,如果你满腹才华,就从现在起,不要一味抱怨自己怀才不遇,而是端正自己的思维态度,以能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周凯是一家大型零件设计制造有限公司的一名小职员,他的工作就是设计零件,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调试角度、对比数据,任谁看来,这份工作都够无聊和枯燥。

工作了几个月后,周凯的内心也开始不平静了。他认为自己的工作不仅没有意义,未来也没什么大发展。此后,他开始迟到早退,工作态度懒懒散散,虽遭主管多次批评也不知悔改。

就在周凯对这份普通的工作心怀不满时,他的同事却突然受到了市里领导的大力表扬。事后周凯才得知,原来之前他们设计制造的一批零件,是用在政府紧急救灾的装甲车上的。装甲车上的这款零件总是容易松动,而同事的最新设计改掉了零件松动的弊病,使其变得非常紧固。

通过这件事,周凯明白了,虽然自己只是小零件的设计者,但小工作却有大意义。自此,周凯又开始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从周凯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即使你所处的职位看似微不足道,但只要你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平凡的岗位也可以造就不平凡的业绩。

没有平凡的环境,只有平凡的人,当你能够用这样的正面思维去思考问题时,你也就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了。那么,究竟如何培植内心的正面思维,使自己拥有超越平凡的上进心呢?

1.摆脱抱怨情绪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但平凡绝不等同于平庸。

抱怨,是最不能解决问题的一种负面情绪。少些抱怨,多些正能量,让你的行为跟上你的思维,用热情积极的思维迎接工作。

2.偶像激励

为自己找一个偶像,此偶像并不是指那些闪耀在荧屏的“女神”或“男神”,而是指平凡岗位上的“明星”。比如,在平凡的公交乘务员岗位上十年如一日微笑服务的李素丽,她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乘务员,但她从没有觉得这份工作无足轻重。她工作努力、认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当你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时,不妨从身边找一个自己钦佩的榜样,学学对方是如何在和你一样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的。好坏只在一字之差,做高EQ的沟通达人

在职场上,除了会“做”,还要会“说”,要学会从do well 到 speak well。成为“沟通达人”,虽然不能保障你事事顺利,却可以让你不至于频繁“中箭”。很多时候,一句话让人笑,一句话让人跳。混迹职场,不仅 IQ 要高,EQ 也必须高。何为EQ?简单来说,就是情绪智力,看你处理事情时,是做情绪的主人,还是做情绪的奴隶。IQ能测出分数,但EQ却没有分数,你的EQ究竟怎样,只能通过你在职场上的表现来一探究竟。

学会沟通,既是为了避免“祸从口出”,更是为了在职场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和性格不同的同事或领导沟通,说话方式也要因人而异。

比如,你的上司是个完美主义者,和他沟通时就不要太直率了。如果你想纠正上司的一些想法,不妨采用迂回和委婉的方式,你要让上司感受到一个信息:你不是在质疑他的能力,只是想把工作做得更好。简单来说,也就是你不能让上司丢面子,必要时你还要为他找一个台阶下。

而与同事沟通,虽然表面看起来不至于像与上司沟通那般“如履薄冰”,但如果口不择言,也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在和同事沟通时,一定要学会尊重对方,倾听对方的意见,不要自大地只以自己为中心,这也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基础。此外,要学会控制情绪,避免所谓的“气话”和“糊涂话”。有人说,恋爱中的人智商为零,其实,愤怒中的人,智商也几乎等于零。在工作中,如果同事的话不小心激怒了你,你能做的绝不是用更加激烈的话回应他,而是要冷静下来,做个三秒钟的深呼吸,从对方的立场来分析冲突的根源。必须记住,不要让情绪牵着你的思维,而是要让你的思维主导你的情绪。

张瑞是一家化妆品公司的业务员,他推销产品的业绩在公司数一数二,总结他的推销秘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那娴熟且富有技巧的沟通能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