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9 10:12:39

点击下载

作者: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名人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

世界名人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试读:

前 言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发现,虽然这些人物的成长背景都各不相同,但都或多或少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真正人生追求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名人有成功的契机,但他们决不仅是幸运和机会。机遇只给有所准备的人,这是永远的真理。因此,我们不要抱怨没有幸运和机遇,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好思想准备,开始人生的真正行动,这样,才会获得人生的灵感和成功的契机。

我们辑录这些影响名人人生成长的主要事件,就是为了让广大读者知道,名人在他们做好思想准备进行人生不懈追求的进程中,怎么从日常司空见惯的普通小事上,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获得灵感和启发的,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了较高的人生追求。

影响名人成长的事件虽然不一样,但他们在一生之中所表现出的辛勤奋斗和顽强拼搏精神,却是有相似之处。正如爱默生所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们拥有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怎样变化,他们的初衷与希望永远不会有丝毫的改变,他们永远会克服一切障碍,达到他们期望的目的。”

爱默生说:“所有伟大人物都是从艰苦中脱颖而出的。”因此,伟大人物的成长具有其平凡性。吉田兼好说:“天下所有的伟大人物,起初都很幼稚而有严重缺点的,但他们遵守规则,重视规律,不自以为是,因此才成为一代名家而成为人们崇敬的偶像。”这样看来,名人的成长又具有其非凡之处。这些都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

为此,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编成了《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外交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一位享誉全球的导演和制片人,他制作的巨片开创了电影业一个新的时代。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开始拍摄电影时,导演还算是好莱坞中最重要的人物,现在则是市场行销控制电影业的时代。然而他在两个时期竟然都稳居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人的宝座,这很能说明他的天才和适应能力。他制作了多部卖座电影,至今还没有哪个人能超过。然而除了那些供人消遣的大众娱乐片之外,他还拍出了诸如《紫色》、《辛德勒的名单》之类的艺术佳片。娱乐和艺术的水乳交融产生了《外星人》这部影片,它把大众的口味与大师的风格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斯皮尔伯格对现代电影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他的创见:如果用A级片的新颖手法去拍摄B级片的老掉牙的情节,再用最新的特技加强效果,就可以制造出能吸引大批观众的影片。瞧瞧这些电影你就知道了:《夺宝奇兵》与其他印第安那琼斯系列影片《第三类接触》、《外星人》及《侏罗纪公园》。让我们再看看由他担任制片人但没有亲自导演的影片:《重返未来》系列、《精灵》系列、《威探闯通关》和《龙卷风》,这些故事的情节像周六影集一样平淡老套,但它应用的拍摄技术却是最先进的,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电影一直承诺的目标:用一些前所未见的感人情景来打动欣赏者的心灵。

导演会谈到自己的主要意向。这些意向由于表达了他们对事物的基本看法,因而贯穿了他们拍摄的主要影片。有一次斯皮尔伯格言称,他的主要意象是《第三类接触》中从门口透进来的强光,它暗示了外面的光明与神秘。这种强烈的逆光手法还应用在他的许多影片中:《第三类接触》中的外星人从强烈的光环中走出来;《外星人》中太空船舱门也溢出了光;印第安那·琼斯经常用强力手电筒射出强烈刺眼的光束。

在斯皮尔伯格的影片中,光源中隐藏着神秘,然而对其他许多导演来说,黑暗才是暗藏神秘之处,这种差别在于斯皮尔伯格认为神秘带来的是希望而非恐惧。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成长过程中,他显然已开始具有这种倾向。在谈到他的童年时,他说出这样一个对他影响极深的经历。他说:“小时候,有一次爸爸带我去看流星雨。他在半夜叫醒我,我的心怦怦乱跳,非常害怕,因为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他也不告诉我,把我带到车上就径直出发了。后来我看到好多人都躺在毯子上,仰望着天空。我爸爸也铺开了毯子,我们也躺下来盯着天空,我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流星,当时叫我害怕的是半夜被叫醒后却不知道要被带到哪儿,但是这场壮观的宇宙流星雨却不会让我害怕,而且它还使我内心有一种非常宁静的感觉。大概就是从那时起,只要我抬头看着天空,就再也没有想过那会是个坏地方。”

这个故事包含了两个重要因素:惊叹与希望的感觉和认同儿童的纯真观点。斯皮尔伯格所创造的最好的角色,都是主角的延伸:勇敢地迎接一切挑战的大胆男孩。就连辛德勒的性格也带上了这种特质:小男孩那种顺利完成一项大胆的计划,随后又免于受罚的欢乐。

斯皮尔伯格电影中的主角并不经常陷入到错综复杂的情感纠纷中。《直到永远》是他少数失败的作品之一,故事描述一个鬼魂看着自己的女友爱上别人。典型的斯匹尔伯格式的主角受到吸引和启发而开始探索。他的许多电影的关键镜头就揭示了他本人曾有过的惊奇感,比如在《侏罗纪公园》中第一次看到恐龙时那屏息的一瞬吗。

斯皮尔伯格第一部重要的情节片是拍于1974年的《大逃亡》。当时一些才华横溢的大导演,如斯科塞斯、阿特曼、科波拉、狄帕玛和迪普曼克等人正纵横好莱坞。他们心目中的神是奥逊·威尔斯——他在完全没有电影公司干涉的情况下拍出《公民凯恩》这部经典之作,他们也都想拍出“最伟大的美国电影”。但是一年后《大白鳖》改变了现代好莱坞的历史发展方向。《大白鳖》空前轰动的盛况,使得电影公司的大老板们不再满足于稳扎稳打,他们都想击出全垒打。《大白鳖》在夏天上映,当时大电影公司通常都把这个放映期让给小成本的风险片。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大白鲨》的模式风行一时,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预算失控成为一种时髦,因为收益似乎是无穷无尽的;暑期动作片主宰了电影业;年轻的热门导演竞相拍摄“最卖座的美国电影”。

斯皮尔伯格不必对电影界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负责,因为《大白鳖》只是碰巧引发了这股潮流而已。如果那条鲨鱼一下水就沉掉了(拍摄期间困难重重,一度真有可能沉没),那么大概会由另一部电影来开启卖座大片的时代,可能就会是卢卡斯的《星球大战》。没有人比斯皮尔伯格更了解自己的弱点,有一次他在挑自己作品的毛病时,他笑着说了一大串:“他们说:哦,斯皮尔伯格的镜头切换得太快,剪接节奏太快,喜欢用广角镜,不擅长拍女人,花哨太多,喜欢在地上挖个洞。把摄影机放在里面朝上拍人,特别喜欢耍噱头,对镜头的喜爱甚于情节。”

这些都没有说错。但是他的优点可以列出更长的一串,其中包括他有办法直接触及我们的潜意识。斯皮尔伯格对影片质量的要求近乎苛刻。他的影片拍得好的时候,电影的每个层面的效果都很好。在堪萨斯影展上看《外星人》时,全世界最麻木的电影人也被弄得一会儿哭泣,一会儿欢呼。

在20世纪后期的电影史中,斯皮尔伯格是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无论是在好的方面,还是在不好的方面。在较差的影片中他过度依赖肤浅的情节,还有为特效而玩特效之嫌;而在他最好的影片中,他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善良本性所编织的梦想。

达·芬奇

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雕塑家、建筑家和科学家。

达·芬奇1452年4月15日诞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近郊的温切镇。他是一个私生子,他的生父母后来分别结了婚。达·芬奇是在他祖父的庄园中长大的。达·芬奇很早就显出了艺术才能,他从小爱好文学、音乐、数学等课程,还能弹奏一手好风琴,最擅长的是绘画。

父亲发现他在绘画方面的才能,在他十四五岁的时候,把他送到当时著名的画家兼雕刻家韦罗基奥的工作室去学画。

达·芬奇小的时候,兴趣极为宽泛,注意力也容易转移。他在各方面有与生俱来的天赋。他并不专于一事,任何事情都不持久,但在素描与雕刻的创作上却是例外。他学习美术,一向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韦罗基奥用数学、透视学、解剖学等应用科学,作大胆的艺术实验。由于在这里学习,达·芬奇受到了良好的、多方面的教育和锻炼。

达·芬奇在正式成为画家之后,仍然在老师韦罗基奥的工作室里工作。

这一期间,他和老师韦罗基奥以及同学合作了《基督受洗》这幅画。画中左边的两个小天使以及背景的大部分,被公认是达·芬奇的手笔。从这里虽然可以看出受到老师的影响,但在人物脸部和姿态的造型上,在卷发、衣褶的处理上,已经凌驾于老师韦罗基奥之上,显示出达·芬奇对人体和自然探究的独特的创造力。

达·芬奇早年独立创作的作品有《宾契肖像》、《持画圣母》、《受脂告知》等。在这些作品中,艺术家全神贯注于人体研究,人物的一丝一毫他也不随便放过。

达·芬奇的艺术才能固然有天赋的因素,但与他的勤奋也是分不开的。由于他超越了他的老师,韦罗基奥最后放弃了绘画,专门从事雕刻。

1482年,达·芬奇离开自己的故乡到米兰去。在米兰生活的17年,是达·芬奇在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上的成熟期。他以军事工程师、建筑师、画家及雕刻家的身份从事创作,在绘画、雕刻、建筑、水利工程和机械工程各方面展示出惊人成就。同时,他在研制、设计飞机和降落伞方面的发明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达·芬奇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有《圣·杰罗姆》(草图)、《博士来拜》(草图)、《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等。此时的达·芬奇已在探索自己独特的创作道路,他用素描、色彩、光线和明暗等艺术手段来达到他所称的“客观与主观的主题”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其中极负盛名的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具有纪念碑意义的《最后的晚餐》,场面简洁而紧凑,突破了表现这一体裁的传统手法,其卓越的艺术表现在许多方面都堪称典范。

1499年,因德国军队入侵米兰,达·芬奇回到佛罗伦萨,之后遍游米兰、罗马和意大利各地。

达·芬奇的晚期创作主要有《圣安娜》、《安加利之战》和《蒙娜丽莎》。其中《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最具典范性的古典作品之一,达·芬奇成功地塑造了文艺复兴时代一位资产阶级妇女的典型形象。

达·芬奇从40岁时开始写的手稿,除了有关绘画和雕刻外,大部分是解剖学、天文学、动植物学、地质学、力学、几何学等。晚年,达·芬奇主要从事整理这些手稿的工作。

1516年,达·芬奇受法王邀请,迁居法国。在法期间,他留下一幅素描杰作——《自画像》。1519年5月2日,达·芬奇在法国逝世,结束了他辉煌灿烂的一生,享年67岁。

阿尔卜列希特·丢勒

公元1505年,威尼斯画派的开创者、提香的恩师乔凡尼·贝里尼接待了一位来自北方的客人,他很年轻,一头卷曲的褐色长发自然地披在肩上,脸上显现着圣徒般的洞察一切的高贵神态。这位年青的先生的登门拜访,让大画家乔凡尼·贝里尼深感荣幸与惊讶。在他认真地解答了这位年青人提出的一些深刻的问题之后,这位高贵的青年诚恳地问:“先生,如果我也能够为你做一些事,我会深感荣耀。”乔凡尼·贝里尼犹豫了一会,小心地提问道:“您能不能送我一支您用过的旧画笔?”乔凡尼·贝里尼知道这个问题是提得太唐突了。因为,在当时,艺术还带着手工特技和师徒秘授的风气,画家自制的颜料、画笔等常常带有保密性质。但是,乔凡尼·贝里尼对这位青年人的作品太惊讶了,尤其是人物的须发,特别的纤细,特别的流畅,简直就不是人类所能为的,于是,乔凡尼·贝里尼对于这位年青人的画笔便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但会不会被拒绝呢?他心里惴惴不安,人家要拒绝也是应该的,这是人家的秘密嘛,只是不要让人家怪罪才好,乔凡尼·贝里尼心里已经抱着失望的结果了。只见那位年青人沉默了片刻,说道:“好的!”他竟然同意了。乔凡尼·贝里尼简直要欣喜若狂了。

但是,当这位年青人抱来一大堆他用过的旧画笔时,乔凡尼·贝里尼失望了,他以怀疑的眼神望着这位年青人满眼的诚恳之色。因为,这位年青人拿来的画笔全都是最为普通不过的画笔。乔凡尼·贝里尼怀疑这位年青人在骗他。敏感的年青人当然立刻就感觉到了。他什么也没说,随便在这堆破笔中拿了一支,蘸上颜料为乔凡尼·贝里尼画出了一缕柔软、纤细、波浪式的女性秀发。乔凡尼·贝里尼看他真的是用如此普通的笔画出如此纤细柔美的秀发,这才相信了年青人。他失望地在那一堆中拣了一只画笔作为纪念,他心里却对这位年青人更为敬佩了。

这位能让大画家乔凡尼·贝里尼敬佩不已的年青人是谁呢?他就是德国文艺复兴运动中最杰出的画家——丢勒。

阿尔卜列希特·丢勒生于1471年5月21日,出生地为德国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潮中心纽伦堡。这个城市十分繁荣,科技文化也很发达。其父原为匈牙利的一个金银手艺匠。丢勒幼年时跟随父亲学手艺,但逐渐表现出对绘画的极大兴趣。1496年,丢勒跟随当地著名画家沃尔盖莫特学画,以后又拜了几位名师。1494年,丢勒回到纽伦堡,成立了自己的画室。不久,他在妻子的陪伴下第一次遍游意大利,回来后开始创作。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主要是德莱斯特与卡巴希的祭坛画《父亲的肖像》、《自画像》,铜版画《圣一克里索斯多姆》、《三农民》、《浪荡子》,木刻《男子澡堂》、《山姆逊》以及15幅木刻组画《圣约翰启示录》。《圣约翰启示录》本是圣经里最后一篇充满了恐怖奇想的经文。丢勒借用了圣约翰受到世界末日的启示,利用隐晦曲折的含义,影射了罗马的暴政必将遭受报应。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四骑士》。画面中最远处的一个正拉弓射箭骑马奔驰者代表“征战”;较近的一个手挥宝剑正纵马而行,他代表“战争”;第三个骑高头大马者,甩起空着的天平,表示罪恶的灵魂已不必再称了,他代表着“饥荒”;最近的一个枯瘦的老者身骑瘦马,手持钢叉紧紧殿后,他代表“死亡”。这四骑士在罪恶的人群中奔驰,无情地践踏着倒下的人群。在“死亡”的马蹄下,一个身着华服头戴王冠的皇帝正瞪着惊恐的双眼迎接着自己的末日,他的高贵的身体己被踏烂,他那高贵的头颅即将被地狱中的怪物所吞。此外,各阶层的罪恶深重者也都将受到严惩。天上乌云滚滚,雷电交加,神明的天使正在空中指出哪些是作恶者。整个画面充满了剧烈的变动。正义之剑无往不利,雷电也为之怒吼,任凭那些恶贯满盈者在惊乱、恐惧、哭泣中逃窜,“死亡”一个也不会放过。

此外,这一组木版画中,像《巴比伦的淫妇》及《天使米哈伊尔与魔鬼之战》等也非常有名。《圣约翰启示录》是丢勒这一时期版画的代表作。历史学家们历来都把这15幅无论是创作思想,还是技法上,都取得了杰出成就的版画,作为德国中世纪美术终结的标志以及新的艺术时代到来的里程碑。在这些杰出的作品中,丢勒开始使用自己那种新颖别致的签名——合(即A与D的组合)。《圣约翰启示录》一举成功,使丢勒名声大振,一跃而成为德国画坛上的新星。他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例如,在这一时期他的自画像中,丢勒把自己画成了一个圣使徒的样子,其造型设计则与基督耶稣相像。“一头极为精细的卷曲长发左右分开。脸上现出一种庄严、肃穆的神情,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饱含怜悯之情,他右手指向自己的胸膛,似乎在表明自己的心迹。”这其实就是一幅基督像,是丢勒心中的拯救人世的上帝模样。在丢勒心中,基督耶稣已不再是宗教意义上的至高无上者,而是一个正直的人,他有着一颗热爱祖国关心人民的心,这才是人间的上帝。而这也正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关心的从事变革、推动时代前进的崇高的品格。在这里,丢勒把自己画成基督的样子虽然有自我夸耀的因素在内,但同时也表明了丢勒思想的深刻及人格的伟大。他在那里,好像正说着马丁·路德的名言:“我坚定立场,我只能这样做。”

丢勒不但绘制了这种似乎带有一点神秘主义色彩且寓意颇深的自画像。而且,在他的大幅宗教题材的作品《罗塞库拉契的祝祭》与《圣三位一体的礼拜》中,他也以“旁观者”或“助手”的形象多次出现在画面上。

1500年以后,丢勒在绘画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与成就。例如《博士来拜》、《海之奇迹》、《复仇女神》、《圣玛丽娅祭坛画》、《亚当与夏娃》等都是比较优秀的作品。

1505年,正当纽伦堡瘟疫流行的时候,丢勒第二次游历意大利。他在威尼斯画派的大画家乔凡尼·贝里尼的指导下,对威尼斯的油画技法与色彩有了深切的感受,同时,他在艺术上的杰出成就也受到了意大利同行们的青睐与敬佩,从而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这一期间,丢勒主要创作了《威尼斯妇人》、《戴念珠的圣母》、《罗塞库拉契的祝祭》与《圣三位一体的礼拜》及《赫拉祭坛画》等,只是最后这幅杰作《赫拉祭坛画》不幸于1509年遭到焚毁。

丢勒经过两年的学习之后回到纽伦堡。这一时期又产生了不少作品,其中的《骑士、死神与魔鬼》、《在书斋中的圣哲罗姆》、《忧郁》等三幅被公认为他创作黄金期的三大铜版画。在《骑士、死神与魔鬼》中充满一种紧张的,令人不安的情绪,画面上是一个坚韧不拔、意志刚强的基督徒在恶势力中前进。丢勒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在这样一个动乱不安、充满痛苦的社会中,人文主义者应该如同“基督骑士那样向专制的恶势力宣战”。《书斋中的圣哲罗姆》刻画一个全力以赴地进行科学研究的学者形象。画面展现了一间狭小的书房内,圣哲罗姆正沉浸在自己的事业之中。地上是一群已被科学的力量驯服了的、打着盹的温顺的野兽。透过那彩色的窗子,缕缕阳光照射进来,呈现出安适的氛围。丢勒在这里鲜明地举起科学的人文主义大旗,并对科学必定战胜野蛮的伟大力量充满信心。《忧郁》所显露的情感思想更为曲折难解,被人们称作“一首听不明白的交响乐”。画面中的人物手中拿着圆规,她的脸上表现出一种犹豫、怀疑、失望的复杂表情。屋内到处散落着沙钟、天秤、锯子、刨子与钉子等。所有的一切都是安静的,似乎已经凝结。爱神停止了嬉戏,小狗也疲倦地睡为一团,屋内笼罩着一层昏黄的光,又似乎一切都已停止了很久,落了一层淡淡的灰尘。整幅作品既好像是展示了科学探索的庄严与伟大,又好像是处于激烈的思想矛盾的斗争中,无论怎么设想,《忧郁》依然是一个解不开的谜。

这三幅铜版画标志着丢勒版画艺术的高峰。其实,早在中世纪就已出现了铜版画,但一直没有得到发展。在丢勒的这三幅作品中,丢勒利用新颖的构图,采用平行线、交叉线及点线的结合来表现物体的不同质感与形体,从而获得了完善的效果,让17世纪带有匠气的铜版画黯然失色。

在丢勒的晚年,他的创作趋于圆熟。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四使徒》。《四使徒》创作于1526年,当时是赠给纽伦堡市参议会的。这是两幅狭长的巨幅画像,描绘了耶稣的四大门徒:约翰与彼得、保罗与马可。左边的一幅是仁爱与智慧的象征,身着柔软的红色斗篷的青年是约翰,他的身旁是身材魁伟的彼得正在俯着阅读。右边一幅是正义与力量的象征,身体高大的保罗穿着厚重的白色斗篷,一手拿书,一手拿剑,他的身旁是机警勇敢的马可。两幅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丢勒完全抛弃了意大利那种在宽阔的空间背景中展示人物的习惯方法。把四个人物紧凑地安排在画幅之内,从而使画面给人以更强烈的冲击力。

两年之后,即1528年4月6日,丢勒在纽伦堡去世。

丢勒是一位勤奋一生的伟大艺术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及理论著作,其中有350幅木版画、100幅铜版画、100多幅素描及60多幅油画。此外,他还留下了丰富的文字材料,除了他的自传、书信及日记外,丢勒还对艺术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完成了《测量指南》、《巩固城市之要求》与《人体比例论》三大著作,尤其是《人体比例论》更是美术史上的重要著作,丢勒在其中写道:“我们乐意观看美的事物,因为这能给我们以欢乐。”真的艺术,包含在自然之中,谁能发掘它,谁就能掌握它。

丢勒不仅是个伟大的艺术家,而且也是一个筑城学家、建筑家,丢勒的伟大足可以与当时最伟大的人物相比美。因此,德国的大诗人歌德说道:“当我们明白知道了丢勒的时候,我们就在真实、高贵、甚至完善之中,认识到只有最伟大的意大利人才可以和他的价值等量齐观。”

桑西·拉斐尔

桑西·拉斐尔,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罗马画派中最卓越的代表。拉斐尔的作品中以圣母像最为著名。

拉斐尔出生在意大利中部地区的一个小公国乌尔比诺。他的父亲乔凡西·桑西是乌尔比诺公爵府里的画师。

拉斐尔8岁时母亲去世,11岁时不幸又失去父亲。从此,孤苦伶仃的拉斐尔受到公爵夫人叶列莎维塔·贡札柯的保护。由于生长于一个画师之家,从小受父亲的熏陶,拉斐尔小小年纪就表现出对艺术的喜好。父亲去世后,拉斐尔先后在提莫提奥、维蒂的画室学习,不久,又跟随彼鲁其诺学习绘画。

18岁那年,拉斐尔获得了“画师”的称号。在随后的四年间,他创作出了《骑士的梦》、《圣母加冕》、《圣母的婚礼》、《三仙女》等作品。

1504年,拉斐尔去了佛罗伦萨。佛罗伦萨是当时意大利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个中心。拉斐尔在这里感受到了艺术新鲜的气息,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他决心在佛罗伦萨好好学习。拉斐尔如饥似渴地研究大师们的作品,同时也进行着自己的创作。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以圣母为题材,画了《带金莺的圣母》、《草地上的圣母》、《花园中的圣母》等一系列圣母像。这些圣母像,人物恬静,视觉和谐,给人以极大的美感。

拉斐尔创作的圣母像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拉斐尔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向人们介绍他是如何创作出完美的圣母像的。他说,为了创作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必须观察许多美丽的妇女,然后选出那最美的一个作为模特儿。但由于美丽的妇女和真正的评赏者很少,所以还必须求助头脑中已形成的和正在搜寻的理想美的形象。可以说,拉斐尔不是凭空乱造,而是将身边美的原型加以艺术的加工,才塑造出那一个个深入人心的各具特色的圣母。

1508年,拉斐尔接受教皇朱利奥二世的邀请到罗马,委以重任,让他为梵蒂冈作装饰壁画,从此拉斐尔一直在罗马生活。

罗马是当时天主教的中心,在文化上比较保守。但是四周地方正在蓬勃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潮,使罗马也不得不发生一些改变。从意大利各地来的建筑师、雕刻家、画家齐集罗马。一时间罗马艺术也开始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邀请拉斐尔去罗马的教皇朱利奥二世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艺术爱好者,在他的主持下,罗马的文艺发展向人文主义方向转化。世俗化与宗教化的艺术相互融合,催生出了具有罗马地方特色的艺术,而拉斐尔细腻的画风、完善的绘画技巧正可以胜任在罗马的工作,罗马的艺术氛围也给了拉斐尔很好的艺术创作的空间。

拉斐尔首先为签字大厅作装饰壁画,这是教皇签发各种诏令的地方。拉斐尔为此创作了四幅构图宏大的巨作,分别是《争论》、《雅典学院》、《帕尔纳斯山》、《智慧、节制、力量》,各自代表神学、哲学、诗学和法学。这样几幅巨作,充分显示了拉斐尔作为装饰壁画家的巨大才能。各幅构图有独立意义,但又统一和谐,并和整个建筑物融为一体。

拉斐尔绘制壁画的第二个大厅有四幅画:《驱逐埃里奥多罗》、《波尔申纳的弥撒》、《拯救彼得出狱》、《列奥一世与阿捉拉的会见》。由于第一幅画的巨大艺术感染力,这个大厅也被人们称为“埃里奥多罗厅”。

拉斐尔为第三个大厅所作壁画,结构严谨,技巧娴熟,但在整体艺术水平上,不如前两个厅。

在为教皇服务期间,拉斐尔还创作了不少肖像画,有《椅中圣母》、《西斯廷圣母》、《卡切利翁像》等,其中《西斯廷圣母》是最为著名的一幅作品。

拉斐尔在37岁时去世,这正是他艺术创作最为旺盛的时期。由于深受希腊、罗马艺术的影响,拉斐尔被称为西欧艺术中古典派的先驱人物。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画家、建筑学家和诗人。

米开朗基罗生于佛罗伦萨阿雷佑附近的卡普拉斯小山镇,成长于佛罗伦萨的塞谛那诺,父亲是一个石匠。

米开朗基罗幼年就热衷于艺术。13岁时,他到当时的名画家吉兰达约的门下学画,14岁后转入佛罗伦萨长官罗伦索·美第奇艺校学习雕塑。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政治上四分五裂,其境内城市共和国、王国、公国、教皇领地同时并存,内战不断。并不安宁的局势没有妨碍意大利艺术的发展。在意大利,教皇、王公贵族、尤其是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都大力鼓励造型艺术家施展才华。

起初的米开朗基罗是以雕塑家的身份出现的。少年时代至青年时代,他相继创作了《大哭的半羊神像》、《阶梯旁的圣母》、《与半人马怪的战斗》、《哀悼基督》等作品。其中他23~26岁在罗马完成的《哀悼基督》,表现了对人文主义信仰的坚定信心。出于对这一作品的钟爱,米开朗基罗在圣母的衣带上刻上了自己的姓名,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29岁时,米开朗基罗完成了他极为著名的作品——《大卫》。这一作品,表现了米开朗基罗刻画英雄人物的特征:意志坚定、全神贯注,给人物形象添加了强大的、令人畏惧的力量,被当时的人称为“惊心动魄的风格”。《大卫》确立了米开朗基罗作为一个不朽艺术家的地位。

翌年,米开朗基罗应教皇朱利奥二世的聘请前往罗马,为西斯廷教堂的拱顶创作壁画。同时他还承担着“朱利奥二世陵墓”的建造工作;另外,他还受美第奇家族之托,建造“美第奇陵寝”。这样,米开朗基罗两头奔波,十分辛苦。

西斯廷教堂拱顶壁画总面积超过600平方米,人物有几百个。如此伟大、如此壮观的作品,都是米开朗基罗一个人完成的。拱顶作画,非要仰躺着画不可。教堂有18米高,几年之内,米开朗基罗每天站在脚手架上仰着头画,长久下来,把颈骨都弄僵了。在画作完成后的几个月内,他必须把信、书放在头顶上方才看得清楚。用水调成的颜料,在作画时不断滴落在他的脸上和衣服上,就寝时,他既不脱衣,也不卸鞋,因而他的房间里飘荡着一股怪味。

就是这样一个很费时日的工作,教皇却迫不及待,再三催促,经常问他何时完成,米开朗基罗答道:“当我画好时,就完成了。”对于教皇的无知,米开朗基罗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服气地写道:“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画制这幅壁画,仅收到500金币的报酬。”

自从完成了这幅拱顶的壁画,米开朗基罗便成了雕塑家兼画家。大约38岁时,米开朗基罗完成了雕塑《垂死的奴隶》和《被缚的奴隶》,他通过刻画在和敌对势力斗争中倒下的英雄形象,代替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形象,表达了艺术家对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命运的深层次的思考,寓以深刻的含义。

随后的《摩西》又表现了坚不可摧的力量,体现了他创作的一贯风格。其后他还为佛罗伦萨圣罗伦索教堂创作了一组雕像。

克雷芝七世出任教皇后,米开朗基罗又承担了西斯廷教堂前壁上作画《最后的审判》的工作。在近200平方米的墙壁上画数以百计的人物,又都是艺术家一人完成的。

晚年的米开朗基罗,专注于建造罗马圣彼得教堂,同时也勤奋地雕塑数尊《哀悼基督》。米开朗基罗终生热爱雕塑,他曾说过,雕塑是他的本行,还说:“我在吸吮乳母(一位石匠的妻子)的奶水时就拿起了雕刻人物形象的凿子和锤子。”

1564年,米开朗基罗去世。在他去世的一个星期前,他还从事着他的雕塑事业。米开朗基罗的遗体被运到佛罗伦萨,在圣罗陵札教堂举行葬礼,埋葬在圣大克劳斯。

尼古拉·普桑

尼古拉·普桑,法国绘画之父,17世纪法国最为煊赫的大画家,是“学院派”的先驱者。

普桑虽然被称为“法国绘画之父”,但是,这位法国画家一生中有大半辈子不在法国。他迷恋于“阿尔去迪”式的乐土,一生都在寻找那种宁静、完美、崇高的风范。因此,普桑从他30岁时起,便定居罗马,沉浸在古代希腊、罗马的古风之中。一直到死,他的灵魂也在追随着古典主义的完美。

但是,毕竟他生活在现实的社会,因此,现实社会中种种的不安情绪常常入侵他心目中的乐土。其中的典范之作便是《阿尔去迪的牧人们》。

画面上展现了这片乐土宁静的生活。天空是明净的蓝,温煦的阳光沐浴着这片宁静的土地,在优美的树木旁边,四个牧人戴着花冠拿着牧杖,围着一座石墓好像在探讨什么问题。

一个年老的牧人,手指铭文,跪在地上,试图读出墓石上刻着的铭文。他对面一个年轻的牧人,一脚自然地踏在一块石头上,他俯下身,似乎读出了铭文,他用手指着铭文以略显惊畏的目光回头看着一位女牧人。那铭文是用拉丁文写成的:“即使在阿尔去迪也有我。”近来的一些评论家认为,这个“我”代表“死神”,意思是即使在美好的世外乐园——阿尔去迪,“死亡”也是不可避免的,含有“人生无常,美景难再”的意思。所以,除中间二人颇似紧张之外,左边的青年一手抚着墓顶,脸上似现悲伤之色。而右边那位仪态庄严的女牧人,一面抚慰着那位年轻牧人的背部,似乎在安慰他不要惊慌,一面又陷入哲人般的冥想,平静的面容上浮现出感慨的微笑,似乎在说:“死又何惧?死在美丽的阿尔去迪,岂非幸福?”的确,画面上是一片宁静、优雅、牧歌式的抒情气氛,没有一丝悲痛恐惧的色彩。而构图的均衡对称,变化与对比的适度,姿态的从容庄重,显出一派希腊古风的典范。尤其是女牧人长袍上希腊雕刻式的优雅的褶纹,更能令人生发出思古幽情。因而,也有人认为这个女牧人是希腊神话中某位女神的形象。总之,那优美的风景,以及那神秘的铭文,让人在牧歌式的田园生活场景中感受到一丝不安。这种不安像个谜团一样,困扰着画家,也困扰着我们,但是,却永远也搞不懂。

普桑于1594年出生在诺曼底省一个优美的小村庄——安德勒斯。他从小喜爱幻想,喜欢坐在草地上,一边放牧牛、羊,一边沉浸在伟大的古希腊神话世界中去。于是,他自己学着画画,画那些典雅、静穆、崇高的古代神灵。但因为没有专业的老师教他,因此总是画得不太好。1612年,普桑抱着寻找名师的目的来到当时的繁华之都——巴黎。但是,名师没有寻到,却被巴黎人的生活习惯吓坏了。于是,他又逃回故乡,惟一的收获是研究了一些古代名家的作品。于是他开始自学。

不久之后,普桑第二次出征,这一次他去了古典文化荟萃的圣地意大利,他深为这些古典精品所感动。终于在1624年,普桑决定定居罗马,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离不开这里了,好像他天生就该呆在这里,这里才是他真正的故乡。

此后,普桑的画艺突飞猛进,很快就以一种纯净的古典美风格扬名天下了。法国人都知道他们有一位著名的画家住在意大利罗马。

时间久了,法国国王始终觉得这样自己很没面子,1640年,法国皇帝路易十三下诏把普桑请回法国。但是,在巴黎,普桑对一切都感到陌生。一切他都不喜欢,尤其是宫廷生活及染有那种庸俗风趣的艺术家们更让他别扭。

于是,普桑只在巴黎呆了两年,便又回到了罗马。一直到他1665年去世,普桑再也没有离开意大利,也再没有回过他的第一故乡——那个优美的小山村。或许,他早已把那个故乡给忘了,他头脑中只有他的“阿尔去迪”,只有他的理想了。

普桑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重要代表作中,除了《阿尔去迪的牧人们》之外,还有《诗人的灵感》、《基督治愈盲者》、《所罗门法庭》、《哀悼基督》、《解放了的耶路撒冷》、《花神之国》、《冬》等,大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高贵、优雅的古代雕像的风格。

例如《解放了的耶路撒冷》,画面安排得很有匠心,多情的少女在战场上寻到了自己英勇的武士,但全身铠甲的英雄已重伤倒地,一位战友扶着他起身,少女则割下长发为他裹伤。

画面选择的正是美丽的少女一手握住发夹,一手举剑断发的情节。从实际着想,用头发裹伤口远不如割下一条衣衫更合用。但是,从情感上看,在普桑的想像中,温柔的金发为英雄裹伤,更富有“崇高的古典诗意”。这正体现了普桑一生的追求。

因此,普桑的作品具有一种宏大的气度与端庄的美感,法国人忘不了这位不爱故乡的故乡人,至死,也要用一顶“法国绘画之父”的桂冠来抓住他,不让这位伟大的灵魂太逍遥。

乔治·亨德尔

1685年2月23日,乔治·亨德尔出生在德国哈勒一个富裕的宫廷理发师兼外科医生的家庭之中。本来,这个家庭与音乐并无缘分,可亨德尔却偏偏迷上了音乐。父亲认为,儿子应该学习法律将来才能出人头地,而音乐对一个像他这样中等阶层的后代来说,显然不是理想的职业。小亨德尔得不到父亲的赞许,每天只好在三更半夜偷偷躲在阁楼上练琴。后来,当他的管风琴演奏水平受到人们的普遍称赞时,父亲才勉强同意他兼学音乐。

亨德尔17岁时当上哈勒礼拜堂的风琴师,并开始了音乐创作。18岁,移居汉堡。从21岁起,他在音乐之乡意大利广泛游历、考察与学习,达4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写下许多宗教音乐、意大利风格的康塔塔(大合唱)等等。1709年,在威尼斯上演了他的意大利歌剧《阿格里皮娜》(Agrippina),引起意大利观众的狂热欢呼——亨德尔已出色地掌握了意大利歌剧的艺术风格。

1710年,25岁的亨德尔回到了祖国,被任命为汉诺威宫廷乐队指挥。同年秋天,他第一次访问英国。在此期间,他写了一部意大利歌剧《里纳尔多》(Rinaldo),以优美清新的格调征服了英国听众。当时的英国宫廷贵族非常崇尚意大利歌剧,英国女王安娜将亨德尔视为杰出的意大利音乐家,给予优厚的待遇。后来,他干脆定居英国并加入了英国国籍。

1720年,英国皇家歌剧院创立,亨德尔成为该院的音乐指导之一。随着他在英国艺术界的地位愈来愈高,再加上他天性固执,脾气暴躁,他的敌人也逐渐增多。有一次,当他指挥一部歌剧的排练时,不知为什么,女高音歌唱家库佐妮拒绝演唱一首咏叹调!亨德尔在盛怒之下,一把抓住她的腰部,当众威胁说,如果她再敢无理取闹就把她扔出窗户!库佐妮吓坏了,只得就范。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英国观众对意大利歌剧的兴趣逐年降低。1728年,伦敦的舞台上首次出现了用英语表演的轻松幽默、大众化的歌剧——《乞丐歌剧》,立即博得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这部作品不仅无情地嘲笑了意大利歌剧,而且将矛头直指亨德尔本人。当剧中出现一群盗贼从舞台上走过时,作者竟然配上了亨德尔初访英国时的成名作《里纳尔多》中的《十字军进行曲》!

在《乞丐歌剧》的沉重打击下,本来就已很不景气的皇家歌剧院被迫停业。然而,这并未使亨德尔一蹶不振。当他看清了前进的方向,便以加倍的努力开始创作使用英语、由英国人表演的新的清唱剧。在一系列英语清唱剧中,《弥赛亚》当推首位。

亨德尔66岁时不幸双目失明。可是,他依然满腔热情地积极参加各种社会音乐活动。

按照亨德尔的惯例,每年生日过后的春季都要举行一连串的演出。1759年春,74岁的亨德尔一如以往,连续亲自指挥了10场大型作品的公演(尽管他早已双目失明),并场场爆满,座无虚席。4月6日,是拟定的最后一场演出——清唱剧《弥赛亚》。演出结束时,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积劳已久与过度兴奋的亨德尔昏倒在地。几天之后,亨德尔与世长辞。

亨德尔是一位多产作曲家,写有大量的歌剧(46部)、清唱剧(32部)、大合唱(100部)以及许多器乐作品。在声乐与器乐这两个领域中,前者的成就更大一些。他的代表作有:清唱剧《弥赛亚》、《扫罗》、《参孙》、《以色列人在埃及》、《犹大·玛卡贝》、《所罗门》、《耶弗他》,大合唱《加冕赞歌》,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焰火音乐》等等。

约翰·巴赫

约翰·巴赫,18世纪德国杰出的音乐大师,他的作品对欧洲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人们称为“欧洲音乐之父”。

巴赫出生在德国中部图林根的一个音乐家庭。他的家族世代都出音乐家,他的高祖、曾祖都是远近闻名的乐师,他的祖父这一代出了三个音乐家,他的父亲是小提琴家;巴赫有三位兄长,都是音乐家;巴赫有了个儿子也是杰出的音乐家。这在音乐史上是罕见的。

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巴赫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而且还受到当地民间音乐的熏陶,使他酷爱音乐。不幸的是,在巴赫还不到10岁时,父母就双双去世,从此巴赫就由哥哥抚养,并送他继续上学。

巴赫不满足哥哥所传授的知识,他对兄长保藏的许多著名音乐家的乐谱极感兴趣。在被哥哥拒绝后,巴赫每晚趁哥哥熟睡后偷出乐谱,在月光下抄写,花了半年时光将所有乐谱全部抄完。后来哥哥知道后拿走了他所抄写的乐谱,然而巴赫已将这些乐谱牢牢地记在脑海中了。

巴赫在哥哥身边生活、学习五年后,决定独立谋生。他虚心地向当时的名家求教,不辞辛苦。有次他听说汉堡有著名音乐家的演出,决定不放过这个学习的机会。由于没钱坐车,他便自带干粮,徒步前往,来回竟走了60公里。

1704年,巴赫成为阿恩斯塔特新教堂的风琴师,在这里学习钻研管风琴的演奏技巧。当他听说一位德国音乐家在距此之外300公里的卢卑克时,于是请假四周前往求教。在卢卑克,巴赫对大师的高超技巧十分敬佩,陶醉于大师的音乐而流连忘返。他忘记自己只请了四周的假,一连呆了四个多月才返回阿恩斯塔特。

教会早就对巴赫平日的行为不满,这次更是借故对他进行审判,并给予降薪处分。巴赫气愤至极,于1707年离开了阿恩斯塔特教堂。

巴赫在米尔豪森教堂呆了一段时间后,于1708年受聘于魏玛宫廷乐队任管风琴师,不久又升任乐长。巴赫在魏玛期间,事业上有了巨大的进展。为了适应宫廷频繁的需要,他不得不尽快地创作,并采用各种演奏方法,由此广泛地接触了世俗音乐。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管风琴曲,如《帕萨卡里亚》等等。

此时,巴赫的演奏才能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717年,法国著名古钢琴家玛尔香被邀请前来表演。巴赫将玛尔香刚表演过的曲目用新技巧变奏了12次,使一向拜倒在外国人脚下的德国贵族大为震惊,连声叫好。巴赫提出与玛尔香举行比赛,当众分出高低。玛尔香表面上答应,晚上就溜之大吉了。这样一来,巴赫名声大振。

尽管巴赫在音乐方面有如此才华,但还是遭到了公爵不公正的待遇。他曾被监禁一个多月,于1717年底离开魏玛。

1717年到1723年,巴赫担任哥登宫廷的乐队指挥,由于这里条件极差,巴赫更多的是从事管弦乐曲的创作。这期间他的著名作品有《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勃兰登堡协奏曲》等。

1723年后,巴赫到莱比锡工作,担任汤玛斯教堂的合唱团团长。巴赫在莱比锡工作了27年,一直到去世。这是他一生中音乐创作的巅峰时期,著名作品有《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等等。

晚年的巴赫在一次中风后双目失明,此后病魔缠身,健康状况日益恶化。但他仍顽强地坚持创作,通过口述,由妻子或学生记录写出作品。1750年7月28日巴赫逝世,一颗巨星陨落了!

直到死后近80年,巴赫的创作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并受到尊敬和推崇。他被音乐史家称为“欧洲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枢纽人物”。

加埃里·维斯特里

一天,在一条繁华热闹的街上,高贵的先生与优雅的妇人们正怡然自得地在街上慢慢散步。这时,从街的另一端急急忙忙冲过来一位妇人,她身材很胖,但一脸焦急的神情使她脚下沉重的步伐加快。人们都惊奇地望着她,纷纷为她让路。突然一位年轻的先生躲闪不及,只听他“哎哟!”一声大叫,蹲在了地上,原来那位行色匆忙的胖妇人踩了他的脚,妇人再着急,也还是懂礼貌的,她连声不迭地道歉,希望没踩伤他的脚。年轻的先生慢慢站起身,用一种嘲讽的语气说道:“我高贵的夫人,您这轻轻的一脚已经使整个巴黎陷入了两周之久的黑暗之中!”妇人满脸通红,她知道这位先生的鼎鼎大名后,更加不安。还好,年轻人并没有继续纠缠下去。妇人又急匆匆地走了。年轻人也迈着轻快的脚步离去。其实那一脚根本没有伤着他,他只想让别人注意一下他的脚。

他的脚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值得如此兴师动众?其实更让人惊讶的还在后面。

有一次,他的一位学生对他大放赞美、景仰之词。这位先生大为满意,他突然脱下他的皮鞋,把脚伸到学生的面前,说:“既然你这么崇拜我,就让你当第一个幸运者吧!”那个学生一脸犹豫之情。“难道你不愿意吻一吻它吗?”先生一脸不悦,那位学生无力地辩解道:“我是怕弄伤了您的脚。”然后不得不双手捧着这只大脚,假装受宠若惊的样子吻了几下。先生满意而去。学生却大为不满,本来想与他亲近亲近,没想到却吻了一只脚丫子,而且是男人的脚丫子。

是谁这么狂妄自负?竟把他的脚当作了圣物,炫耀于天下?

他就是18世纪的三位巨人之一。那个时代产生了三位巨人。一位是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一位是法国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另一位就是这位狂妄自负的意大利舞蹈家加埃里·维斯特里。当然,这顶“时代巨人”的桂冠是他自己给自己加封的,别人并没有把他抬得如此之高。但是,在当时的舞蹈界,他那完美的舞步,几乎无人能够企及,他这双神奇的脚为他带来另一顶桂冠——“舞蹈上帝”。

维斯特里于1728年4月18日在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降生。这是一个音乐舞蹈世家,在其小时候,父母带着姐弟8个四处流浪,漂泊不定,当维斯特里进入巴黎歌剧院舞蹈学校接受正式训练时,他已经是20岁的大小伙子了,按说他已经不可能在舞蹈方面有什么作为了。但是,因为他遇到一位出色的老师杜普雷,再加上他的刻苦、聪慧,这个问题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他的艺术水平超过了所有的同学。

1751年,维斯特理第一次登台,与姐姐泰蕾兹同台表演了一段双人舞,立刻名声大振。不久,他的老师杜普雷退休。加埃里就替代了老师在剧团里的位置。

维斯特里的舞蹈风格优美、典雅而且精致。他的舞步透露着一种炉火纯青的单纯与高贵。人们称之为得到了诗艺之神阿波罗的灵魂。在舞台上,他确实是一位高贵无比的神的化身。

但是,台下的维斯特里却完全是另一种样子:没有修养、鲁莽粗暴、骄傲、嫉妒,除了舞蹈他几乎什么也不懂。他在巴黎歌剧院担任首席芭蕾男主演时,曾几次与领导、长辈们大吵大闹,为谋得一点私利吵得天翻地覆。几次被驱逐出门,关入监狱。但由于他那完美的舞技,领导们很快作出让步,把他请回去。这使得他更为得意洋洋、自命不凡。

当时,剧团里还有一位著名女演员安娜·海涅尔。她以独具风采的单脚旋转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心,成为与维斯特里一争高低的“舞蹈女神”。这使得维斯特里妒火万丈,他经常暗地里阻挠这位女演员登台演出。有一次,在一个很重要的剧目中,维斯特里又成功地用别人替换了安娜·海涅尔。这位小姐独处台下暗自垂泪。她再也不能忍受这个趾高气扬的自以为高贵、优雅的大男人了。安娜·海涅尔勇敢地向观众述说了自己的委屈与不满。观众了解真相后都愤慨万分,当维斯特里又在台上展示他那高贵、美妙的身姿时,观众们大声地起哄抗议,为那位受委屈的小姐叫不平。

一曲终了,那高贵的阿波罗立刻变成了一位“男性泼妇”,他走下台来当众大声辱骂安娜·海涅尔,由此这位男士的人品尽为人知。

1779年,发生了著名的“歌剧院造反”,在这次造反中,维斯特里却又对高贵、美貌的安娜·海涅尔大献殷勤,而奇怪的是安娜·海涅尔竞好像忘记了他对自己的侮辱,安心成为维斯特里的爱情俘虏。1782年5月12日,两人双双退出舞台,同居一处。

1792年6月16日,两人正式结婚,这时他们的儿子已经一周岁了。若干年后,当他们两人安稳地度着晚年的时候。

这时在舞台上星光四射的新人是维斯特里与另一位妻子的杰作——玛丽·维斯特里。这位年轻的男演员比他父亲的演技更高一筹。他不仅擅长父亲的骄傲——古典舞,而且能跳性格舞,而这是维斯特里所不能的。

玛丽·维斯特里最为拿手的是又高又轻盈的跳跃。这位儿子一直让维斯特里引以为豪。青出于蓝嘛!不但舞技青出于蓝,而且人品也比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

1800年3月1日,维斯特里家族在巴黎歌剧院写下辉煌的一页。已经72岁的祖父加埃里·维斯特里,40岁的父亲玛丽·维斯特里与14岁的阿尔芒·维斯特里同台共舞。老的雄风依在,小的也渐露锋芒。每个人的表演都独具特色,又融为一体。

1808年9月23日,加埃里·维斯特里在巴黎逝世。

维斯特里一生有许多杰作。例如他最为拿手的《夏空舞》,其他的如《罗朗》、《达耳达诺斯》也非常有名。尽管加埃里·维斯特里的人品为人所不齿,但他那优美的舞姿依然被人们怀念。

佛朗西斯果·戈雅

1800年,杰出的西班牙画家佛朗西斯果·戈雅完成了查理四世让他画的《查理四世全家像》。戈雅小心地把这幅画呈献给查理四世,查理四世看后极为满意,于是,他正式授予了戈雅一个“西班牙第一画家”的称号。本来戈雅就是当之无愧的西班牙的伟大画家,现在竟然成了“名副其实”的西班牙第一画家了。戈雅在高兴之余,禁不住暗自窃喜。这个称号可完全出乎意料啊!

在这幅《查理四世全家像》中,戈雅可算是费了不少心机。如今成功了,他怎么能不高兴呢?画面之上,戈雅故意以单调的色彩配以有点呆板的构图。国王一家人分列国王的左右,都自负地、官气十足地排列在艺术家面前。戈雅巧妙地表达出节日的衣服、勋章、珠宝的鲜艳色泽,这些东西都透过整个背景的金黄色的烟雾闪着光,整个眩目的色调特别表现着国王与王后的面貌的猥琐与庸俗。胖胖肥肥的愚蠢的国王,得意洋洋地昂着头,蠢笨地看着前方,活像一只大雄鸡。而旁边的王后扭动着自己的头,以她那庸俗、贪婪与凶狠的眼睛警惕地望着四周。其他的人有的傲慢自负,有的手足无措,有的疑神疑鬼,都或多或少地继承了一些国王与王后的丑恶的相貌及丑恶的精神。查理四世竟然对这样一幅作品满意,由此可以看出这些统治者如何的愚蠢与自我欣赏了。而那个“作恶得福”的戈雅,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更加伟大了,谁还会去稀罕那顶“西班牙第一画家”的荣冠呢?如果戈雅是凭这样的作品得到如此高的称誉,那才成为一个杰出的笑话啦。

但是,这个喜欢“作恶”,喜欢与统治阶级对着干的戈雅大部分时间却是在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中度过的。这样,戈雅对统治阶级的愚蠢与残暴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举起自己犀利的画笔,用自己的一生在与罪恶的势力斗争。

戈雅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1746年3月30日出生于萨拉果沙城。童年的戈雅是在当牧童中度过的。大约在1760年,小戈雅14岁的时候,一位牧师发现了他的绘画才能,便把他送到当地著名画家荷塞·马蒂尼的画室中学习,这成为小戈雅的启蒙课。但是,年轻的戈雅总是不安分地呆着,他从小喜欢斗牛打架,喜欢处在一种战斗的激情中。1765年,戈雅参加了反宗教的斗争,成为其中很活跃的一分子。斗争失败后,他被宗教组织四处追捕,戈雅不得不逃到了马德里,并隐居下来。在这里,他深入地研究了著名艺术大师们的作品,他的风格渐渐形成。但是,戈雅总是不安分的,他在一次争斗中刺伤了一位国王聘请的画师,戈雅不得已又流浪到意大利。

在罗马,戈雅的艺术水平开始显露出来。他在帕尔马画了一幅油画《汉尼拔登临阿尔卑斯山》,获得了该城美术学院的二等奖。但忘乎所以的戈雅又惹了一身麻烦,费了很大的力气,在西班牙大使的帮助下,这个惹是生非的小伙子才逃回了家乡。

1775年,戈雅又回到了马德里,开始为宫廷工作,戈雅创作了两小组木板油画,为他赢得了声誉,其中较出色的有《阳伞》、《陶器市场》、《春》、《受伤的石匠》、《葡萄熟了》等,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

1780年,戈雅被批准为皇家画院会员,杰出的戈雅不久便成为画院副院长。1789年,戈雅成了宫廷的首席画师。这期间,他对统治阶级的丑恶面目认识得越来越深刻。虽然他遭受了两耳失聪的打击,但他以更为尖锐的画笔同封建宗教统治阶级展开了斗争。这一期间,他便创作了那幅《查理四世全家像》。此外,他所作的《法国大使费迪南·吉尔马德》也表现了戈雅对于革命人物的同情与敬爱。还有最让人争论不休的《着衣的马哈》与《裸体的马哈》。这是两个姿态与面貌完全相同的少妇。曾经有人说这个少妇就是与戈雅相好的阿尔巴女公爵,从而被人编造了许多恋爱插曲。但是近来有证据表明,这个少妇与阿尔巴女公爵的身材很不相同。戈雅在这两幅画中展示了女性的纯洁、善良与文雅。尤其是《裸体的马哈》更是对禁欲的封建天主教的直接宣战。后来,戈雅曾因这幅裸体女人画受到宗教裁判所的质询。

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历来以严酷闻名于世。有人统计过,到戈雅时代的查理四世统治期间,300多年间,宗教裁判所烧死了34万人之多,许多追求真理者被当作异端而投入到烈火之中。

但是,戈雅并不惧怕他们,这一期间,他又创作了一套为数达80幅的腐蚀铜版画,名为《加普里乔斯》,又称《狂想曲》,严厉地揭露批判了宗教的伪善、残忍,以及僧侣们的贪欲愚蠢,表达了人民在宗教统治与封建专制下的苦难与不幸。例如其中的一幅,一个驴子医生正在为一个垂死的病人摸脉,上面写道“是什么要了他的命。”又如两个人背上各压着一匹驴子,题为“你自己不会?”再如,画面上一个树桩穿着一身僧侣袈裟,伸着双手,头巾下露出一副似脸非脸的黑影,前面跪着一群受惊吓而哭泣的妇女儿童,题为“那是裁判所能办到的。”它揭露了教会僧侣对人民的残暴及自身的空虚无能。又如一幅画面,几个驴子学生在驴子老师面前听讲,书本上全是写的“A”字,题为“学生能否知道得更多一点”。此外,还有一幅,一个人俯桌而睡,背后许多妖魔在飞舞,题为“理性入梦则群魔丛生。”人民在睡梦中也不得安宁与幸福。

这一组高达80幅的作品是对宗教统治的强烈的揭露与控诉。刚陈列出去,立刻遭到宗教裁判所的干预与禁止,戈雅也被宗教裁判所所注意,后来,戈雅伪称是献给查理四世的,才免遭迫害。

1808年,法国拿破仑的大军侵入马德里,西班牙人民奋起反抗,但终因寡不敌众,鲜血浸染了马德里大街。戈雅心中充满了愤怒。这一期间,戈雅创作了《普埃尔塔·德里·索里之战斗》(即《1808年5月2日之巷战》)与《法军枪杀起义者》(即《1808年5月3日之屠杀》),此外还有一组80多幅的腐蚀铜版画《战争组画》,表达了对西班牙人民英勇斗争精神的赞扬及对侵略者的残暴的揭露。

例如《1808年5月3日之屠杀》更体现了西班牙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及法国侵略者的残暴。侵略者只敢在深夜来杀害起义的爱国者。地上已经倒下了一批被枪杀者,死状惨不忍睹,这一批中有神父、僧人、市民与农民们。他们表现出愤怒、不屈与仇恨及面对死亡的哀痛。一个对着枪口的白衣黄裤的起义者,像受难的基督一样,把双臂张开,似乎要保护与他一起受难的人,又像是高喊着口号或对侵略者的痛恨的咒骂。那种宁死不屈的眼神表现出一个爱国者的高贵品质。在地面的方形灯的照射下,地面上已经被触目惊心的鲜血染红,那种红白的强烈对比,烘托出惨烈的氛围,而处在阴影中的侵略者,只是一排黑乎乎的“杀人机器”的象征。背景是马德里皇宫附近的太子山,表达了戈雅对勾结外敌,引狼入室的统治阶级的罪恶行径的揭露与批判。

1824年,戈雅为了躲避新国王费迪南七世(查理四世之子)的迫害而侨居法国的波尔多城。晚年的戈雅仿佛又回到了童年,他回忆起下层劳动人民的勤劳、正直、善良的优秀品质。其中他的名作《卖水少女》中那个怀抱瓦罐,衣衫破旧的农民姑娘,以其纯朴健康的生命力与青春的活力,压倒了他曾画过的所有宫廷贵妇。戈雅感受到生活的希望。

1828年,戈雅在波尔多去世,终年82岁。临死前不久,他所作的最后一幅作品《波尔多的卖牛奶女子》,成为他的最后的名作。其中的技法,已经是印象派的笔法了。

戈雅逝去了,他以自己一生的斗争激情与高超的技艺为人们留下了无比珍贵的杰作。他忠实于现实,并以其不屈的精神对统治阶级封建宗教势力的罪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批判。而且以极大的热情赞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及无比坚强的生命力。人们尊之为近代现实主义艺术的伟大奠基人。“近代欧洲的绘画从戈雅开始。”美术史家们如是说。

沃尔夫冈·莫扎特

沃尔夫冈·莫扎特,18世纪奥地利伟大的天才音乐家,欧洲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音乐神童”。莫扎特出生于萨尔茨堡城,这是一个文化发达、风景优美的小山城。莫扎特的父亲李奥波德是一位音乐家,他在萨尔茨堡大主教宫廷乐队任乐师。

莫扎特很小就显露出罕见的音乐才华。有一次,父亲教姐姐弹钢琴,年仅3岁的莫扎特在一边细心聆听。姐姐弹完后,莫扎特便爬上琴凳,把姐姐刚弹完的曲子重新弹了一遍。他的天赋让父亲十分惊奇,父亲决心把他培养成一个音乐家。

莫扎特4岁时,父亲和一位朋友聊天,看见莫扎特正聚精会神地在五线谱上写东西。父亲问他写什么,莫扎特非常认真地回答:“我在作曲!”父亲将信将疑,拿过莫扎特写的东西仔细一看,发现不仅形式完全正确,而且还挺不错。还有一次,父亲和朋友一起演奏四重奏,小莫扎特央求父亲让他拉第二提琴。父亲没办法,只好让他和拉第二提琴的人一起演奏。拉第二提琴的音乐家拉着拉着慢慢停止了演奏,发现独自在拉的莫扎特准确无误,这使音乐家们大为惊讶。

6岁时,莫扎特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演奏家和作曲家了。他演奏钢琴技巧娴熟,出神入化,被誉为神童。大他五岁的姐姐玛丽亚安娜也是钢琴好手。父亲带着他们进行旅行演出,以期引起人们的注目。他们在当时的欧洲音乐中心维也纳演出,莫扎特所表现出的超人的音乐才华震惊了维也纳乐坛,一时间“音乐神童”的名称到处传颂。奥地利女皇特地请他们表演,莫扎特的即兴演奏和用布蒙着琴键演奏的绝技使女皇惊叹不已,他们也因此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和盛名。

第二年,父亲又带着姐弟俩旅行演出,历经德国、瑞士、法国、英国、荷兰等国,所到之处都受到人们疯狂的欢迎。莫扎特风靡全欧,被喻为“18世纪的奇迹”。在伦敦,莫扎特逗留了一年,受到了杰出作曲家约翰·巴赫(德国著名音乐家巴赫的儿子)的悉心教导。

三年的旅行演出使莫扎特开阔了眼界,增加了知识,为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基础。他的父亲深刻体会到,要使莫扎特从一个音乐神童跻身于欧洲第一流音乐家的行列,必须对他进行音乐理论和写作技巧方面的系统教育。从此,莫扎特又在父亲的指导下进行了严格而广泛的训练学习。莫扎特学习十分刻苦,有时候练琴一练就是十几个小时。由此可见,莫扎特的巨大成功除了天才之外,更重要的是勤奋的因素。

莫扎特的父亲带领莫扎特到意大利演出,这是扩大他在欧洲音乐界知名度的一个重要步骤。莫扎特以其非凡的音乐才能征服了挑剔的意大利观众。具有悠久音乐文化传统的意大利人民也给予14岁的莫扎特以极高的荣誉。赫赫有名的波伦亚学院和维伦音乐学院先后授予他为院士,罗马教皇给他颁发了“金距轮”奖章,并授予他“金马刺”骑士称号。

22岁后莫扎特曾在萨尔茨堡大主教宫廷当乐师,后来因不甘忍受凌辱和压迫,于1781年毅然离开萨尔茨堡。此后十年是他一生中音乐成就最辉煌的时期。他以自由音乐家的身份从事创作,写出了大量作品,有大型交响乐、钢琴协奏曲、小提琴曲,还有小夜曲,以及各种器乐的奏鸣曲,都是非常优美的杰作。其中以《EB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和《A小调第四十交响曲》三部交响曲和《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三部歌剧最为著名。

由于穷困生活和繁重工作的双重因素,莫扎特健康状况日益恶化。1791年12月4日,他在贫病交困的情况下结束了生命,终年45岁。莫扎特短暂的一生完全被音乐所占有,他的英名也因为音乐而流芳百世。

路德维希·贝多芬

路德维希·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在德国美丽的小城波恩市降生。他们家是音乐世家,祖父路易是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约翰也在宫廷里任职,是个高音歌手。当时,音乐家在德国的地位是特别低的。尤其是在宫廷中任职的音乐家,被蔑称为“音乐仆役”。微薄的薪金,使得贝多芬一家不得不干一些别的副业才能勉强度日。幼年的贝多芬视此为“最大的不公平”,养成了他高傲、圣洁的禀性。贝多芬的一生充满着战斗的激情,他幼小的心灵立志要改变这个不平等的世界。

1773年,贝多芬的祖父路易去世。家境更为窘迫,母亲不得不出外帮佣。小贝多芬被父亲带到乐团里去玩。在那里,小贝多芬表现出对音乐极强烈的爱好,在其他乐手哄着小贝多芬玩时,他很快学会弹奏羽管键琴,父亲被儿子的天赋所震惊,他觉察到儿子将来一定会成为出众的音乐家。于是,约翰开始正式教儿子学钢琴。在父亲严格的教导下,小贝多芬进步很快,在他6岁时,他已能弹出完美的作品,并且学会了演奏小提琴等多种乐器。1778年,贝多芬由父母带领到科隆与荷兰的鹿特丹等地作巡回演出,很受观众欢迎,这是小贝多芬的首次出台演出。外地美丽的风光,独特的风俗令贝多芬大开眼界。

幼年的贝多芬很小就退学专门学习音乐。1780年,幸运的贝多芬成为当时德国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的学生。聂费看出这个聪明伶俐的学生有很高的天赋,便以一套独特的训练方法倾囊而授。贝多芬在这里开始接触广阔的艺术世界。聂费引导贝多芬去欣赏文学名著与美术杰作。这为贝多芬的音乐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聂费蔑视权贵的刚烈性格对高傲的贝多芬也有很大影响。1782年,贝多芬也开始了“音乐仆役”的生涯,他在瓦尔特斯坦伯爵的乐团担任管风琴师助手。这样,贝多芬的表演机会多了,他天才的演奏技艺很快传遍波恩,许多贵族慕名而来,请他去演出。高傲的贝多芬并不知足,他知道,自己还有很大的潜力。1787年,贝多芬自己弄了点路费来到维也纳,经朋友的介绍拜访了当时音乐之都最耀眼的名星钢琴之王莫扎特,当时,莫扎特正在与几位高贵的客人谈话,丝毫没有在意这个貌不惊人的年轻人,随手抓了几张乐谱让他去弹。高傲、倔强的贝多芬受此轻慢,暗下决心一定要引起这位大师的注意。于是,他以莫扎特的作品旋律为主题,即兴发挥,优美的琴声立刻吸引了莫扎特,他抛下这几位贵客,又拿过一张乐谱对这位年轻人说:“这是我刚作出的一支曲子的主题,你根据它弹个即兴曲吧!”贝多芬拉过来,粗略地看了看,便弹了起来,莫扎特被这位年轻人的才华惊呆了,就是自己也不能如此轻易地弹出这么美妙的旋律呀。莫扎特听完后激动地向那几位尊贵的客人介绍道:“大家注意!将来震惊世界的人一定是他。”于是,莫扎特欣然收下了这个优秀的学生。但不久,贝多芬最爱的母亲去世了,他匆匆返回家里。由于母亲去世,父亲情绪低落,整日酗酒,养活一家人的重担落在了少年贝多芬身上。为了挣钱糊口,贝多芬只好又去歌剧院演奏,并给贵族担任家庭教师,但是傲慢的贵族少爷根本瞧不起贝多芬。一次,贝多芬去给一个贵族学生上课,学生竟让老师在前厅等了两个小时。贝多芬非常恼火。在上课时那个学生又弹错了键,贝多芬用木板重重地打了他的手心。那位贵族学生摸着通红的手掌,可怜地望着贝多芬,说:“今天您怎么这么急躁?”贝多芬平静地答道:“我的耐心已在前厅消耗尽了!”由于他的脾气他丢了很多份工作,一家人又陷入困顿。更不幸的是,惟一的小妹妹由于没有人照顾夭折而去。贝多芬也染上了天花,虽然死里逃生,但脸上落满斑点。顽强的贝多芬没有气馁,他帮助两个弟弟找了工作,自己去波思大学哲学系作旁听生,继续深造。这时,法国大革命爆发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统治也摇摇欲坠。革命的浪潮让贝多芬激动不已,他不能再在这个小城呆下去了。1791年,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顿路过波恩,发现了贝多芬的才华,于是希望贝多芬去维也纳。经过多方努力,1792年11月,贝多芬带着简单的行李直奔维也纳,他拜师于海顿门下,并且在维也纳定居下来,一直到他去世。

贝多芬在海顿门下刚呆下不久,就对海顿那种墨守陈规的教法不满,于是师徒两人分道扬镳。但海顿依然十分满意这位学生,他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贝多芬迟早会攀登到欧洲最伟大的作曲家之列,而我将为能把自己说成是他的老师而感到自豪。”海顿热情地向科隆推荐贝多芬。此后,贝多芬又跟维也纳的几位有名的音乐家学了交响乐、四重奏与歌剧的创作方法。贝多芬经过刻苦的学习,技艺非凡。后来,贝多芬投身于李希诺夫斯基公爵门下,年俸600盾。在维也纳,贝多芬充满激情的即兴演奏很快迷住了维也纳人。各地都邀请他去演出。贝多芬名声大振。但是,由于“音乐仆役”的出身,他依然被别人低看一等。1801年,贝多芬与一位伯爵小姐朱丽叶·琪查尔迪相爱。但她父亲因为贝多芬低贱的身份,硬拆散了这一对情人。遭受恋爱失败的打击,贝多芬情绪变得恶劣,更为不幸的是,他患上了神经性耳聋,听力逐渐衰退。贝多芬断绝一切来往,独自隐身于维也纳一个偏僻的地方。终于,高傲顽强的贝多芬又抬起了头。在给朋友的信中,他这样写道:“我将扼住命运的咽喉,不容许它毁灭我。哦!能把生命活上千百次那多美好啊!”1802年夏天,他在医生的指导下到维也纳郊外的海里根什塔特村疗养,但情况更糟,弹琴是不可能的事了,于是他改为创作,陆续完成了《D小调奏鸣曲》(也叫《暴风雨奏鸣曲》)、《第二交响曲》、《第二小提琴钢琴奏鸣曲》等一系列作品。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他的三部杰作《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及歌剧《菲台里奥》。《菲台里奥》是贝多芬一生中创作的惟一一部歌剧,大受欢迎。但贝多芬依然过着穷苦的生活,甚至有一次被警察当作流浪汉抓了起来。但贝多芬依然如痴如狂地创作,丝毫不在意这些。一天,贝多芬走进一家饭店要吃午饭,突然灵感出现,美妙的旋律在脑中回荡,他随手拿过菜单便写起谱来,很久,侍者立在他旁边等待他叫饭。写完之后,贝多芬抬头猛然看见了侍者,说:“结帐吗?”周围的人都知道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善意地笑起来,侍者笑道:“您还没有叫饭呢!”贝多芬这才觉出,自己的肚子确实很饿了。由于拿破仑大军攻打奥地利,维也纳人纷纷外逃。贝多芬不能演出,日子更加艰难,最终被房东赶出来,他不得不去求助一个朋友。1806年,贝多芬去好友弗朗茨那里,碰到弗朗茨美丽、大方的妹妹丹兰莎。两人又坠入爱河。丹兰莎得到哥哥的同意与贝多芬订了婚。沉浸在幸福之中的贝多芬创作了(第四交响曲》,但是,不久两人的婚事又告吹了。原来,丹兰莎也出身贵族,她父母坚决不同意这桩有辱声誉的婚事。贝多芬再次经历爱情的打击。1808年,拿破仑大军践踏欧洲各国,遭到各地人民的反抗,如火如荼的人民解放战争开始了。在革命热情的鼓舞下,贝多芬联想到自己所遭到的不幸,他以愤怒的激情完成了他的(第五交响曲》,即《命运交响曲》。乐曲共分四个乐章,表达了战斗的激情,坚定而有力。

写完《命运交响曲之后》,贝多芬为了逃避城市的庸俗,经常到郊外田野中散步,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寻找到欢乐。于是他又奋笔完成了《第六交响曲》即《田园交响曲》以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

1809年10月,拿破仑大军攻占了维也纳。李希诺夫斯基公爵迎接了拿破仑的军官。他们听说名扬世界的贝多芬就在此地时,惊喜万分,纷纷表示要见一见这位世界一流的音乐家。公爵便把贝多芬叫来,这几位军官诉说了景仰之情。可是贝多芬却非常冷漠,因为他们是侵略者。当公爵为了讨好来宾,要求贝多芬演奏一曲时,贝多芬一口回绝。他看不起公爵这种下贱的样子,更痛恨公爵命令自己的傲慢态度。他冒着倾盆大雨愤然离去。回到家里,贝多芬给公爵写了一封信,其中说道:“公爵,你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所以成为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是的,岁月无情,它记住的只是那些伟大的人。此后,贝多芬离开公爵府,但是当时贵族阶层狼狈为奸,他们再也容不得这个敢于反抗的贝多芬。后来,洛勃科维支用年俸4000弗洛林招贝多芬去做了“音乐仆役”。高傲的贝多芬为了生存不得不仍走父辈的老路。但是,贝多芬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屈辱,他渴望着战斗,身体中充满着反抗的激情。1810年,贝多芬为歌德高昂的《哀格蒙特》配曲,曲中饱含着为自由斗争的精神。1812年,贝多芬在捷克的泰普里茨见到了这位让他崇敬已久的大诗人。但已成为魏玛公国枢密顾问的歌德已一心为官了,他再也不是那个高喊战斗、高喊自由的歌德了。一次,他与歌德在城外散步,遇到一群贵族迎面走来,歌德摘下帽子恭敬地闪到一旁让路,贝多芬恼怒地说:“您不该让路!”说完背着双手高傲地向贵族迎面走去。贵族都知道是大名鼎鼎的贝多芬,客气地向他致意,贝多芬这才还礼作答。但他对歌德的行为却大为不满。歌德虽然也很欣赏贝多芬的才华,但他却对贝多芬音乐中的战斗激情非常反感。两人不欢而散。

1815年,欧洲各国开始了对拿破仑的反攻。贝多芬被胜利的消息鼓舞,接连完成《第七交响曲》与《第八交响曲》。贝多芬同时也积极地支援前线斗争,为救济伤员筹办大型义演活动。这是贝多芬最为高兴的时期。但是,不久贝多芬自由的理想破灭了。君主拿破仑被打倒了,各国的封建势力纷纷上台,人民依然被践踏在社会的底层。自由的思想艺术纷纷被取缔,激进的贝多芬更是首当其冲。贝多芬被迫退出乐坛,他的生活更为艰难。

在沉寂的日子里,贝多芬的耳朵完全失聪。作曲也更难了,但战斗不息的贝多芬知道自己不能放下笔,不能离开音乐。他请人特制了一支小木棒。在创作时,他把小木棒的一端插在钢琴箱里,用牙齿咬住另一端,利用小木棒的振动,来“听”自己弹出的旋律的效果。1823年,贝多芬便靠这独特的装置完成了规模庞大的《庄严弥撒曲》,献给大主教鲁道夫,以求取世界的和平。全曲严格按照弥撒祭曲的程式写成,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为“我主怜我”、“荣耀归主”、“我信我主”、“圣哉、圣哉”、“神之羔羊”。随着世界斗争局势的发展,贝多芬看到了群众的力量。凭艺术家的敏锐的直觉,贝多芬把目光投向了人民。“人民艺术家的作品,应该为穷苦的人们服务。”贝多芬这样说。

1824年,贝多芬在新的激情下完成了《第九交响曲》(也称《合唱交响曲》),这是贝多芬最后一部力作。它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于封建专制的反抗与斗争,对于自由的追求与渴望。贝多芬的朋友听说他完成了《第九交响曲》,纷纷写信要求欣赏一下,贝多芬答应了。剧场选择在维也纳的卡德剧院。1824年5月7日,沉寂多年的贝多芬出现在乐池中。久违的观众报以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当时,国王出现人们也只给以3次鼓掌欢呼。伟大的贝多芬一出现,人们都狂热起来,欢呼竟达5次之多,从未出现过的盛况把维持秩序的警察都惊呆了,好一阵过后,才纷纷跑出来制止过分狂热的场面。贝多芬虽然听不见,但也被眼前的场面所感染,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演出开始了,贝多芬情绪激昂地站在乐队前。虽然他听不见任何一种乐器的声音,也听不见歌者的演唱,他只凭自己的记忆,凭着自己的激情全力指挥下来。听众完全被这久违的充满激情的音乐所陶醉。他们如痴如狂,为之歌为之泣。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

1825年,贝多芬搬进了一幢名叫“黑西班牙人”的大厦,贫困的生活使这位已进入暮年的伟人常常生病。虽然身受疾病与饥饿的折磨,贝多芬依然紧捏着笔,捍卫着这片自由的王国。他还要写《第十交响曲》,还要为《奥德赛》与《浮士德》配曲,他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但是,上帝已不忍心再让这位伟人在世间受苦。1827年3月26日,维也纳上空阴云密布,狂风卷着乌云,惊雷挟着暴雨,贝多芬在床上安然睡去。伟大的音乐家逝世的消息让全世界痛惜不已。葬礼那天,几万人来到“黑西班牙人”大厦前默立。但是,由于贝多芬出身低贱而且没有留下财产,他只能葬在一个很小的公墓里。奥地利著名戏剧家格里尔帕策在他的墓前致词道:“从今天起,他将成为历代的伟人之一,永世长存。”

贝多芬离去了,他以自己勤奋的一生留下了256部作品,包括交响曲、奏鸣曲、歌剧、协奏曲、合唱曲以及改编的民歌等。

1888年,出于对贝多芬的热爱与怀念,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会员自愿捐资,在中央公墓买了一块墓地,把贝多芬与另一位穷苦一生的音乐天才舒伯特一起迁葬进去。贝多芬墓前那块洁白的大理石墓碑上,刻着一把镀金的竖琴,写着“贝多芬1770-1827”,没有一丝浮华,人们不愿用那种庸俗的东西打扰这位巨人。

卡尔·韦柏

卡尔·韦柏是欧洲早期浪漫乐派的先驱者之一,然而他的一生却无惊人壮举,又无动人逸事。

1786年11月18日,韦柏诞生在德国汀堡。他的父亲是一位热心的戏剧家,自己组织了一个流浪者的家庭剧团,在德国与奥地利各地巡回演出。韦柏自幼对音乐绘画甚感兴趣,生活环境的熏陶使他不仅有机会广泛接触多种多样的民间音乐,而且还自然而然地积累起丰富的戏剧舞台知识,一切对他日后的音乐创作,特别是歌剧创作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韦柏10岁开始学习作曲,12岁公开出版了6首小赋格曲,岁时已是一位拥有很多作品的小作曲家了。

从1804年起,韦柏走上职业音乐家的生活之路,他曾先后任过布拉格李比希歌剧院、德累斯顿日尔曼歌剧院的指挥。

韦柏为打破意大利歌剧独霸欧洲舞台的一统天下,在德国立本民族的歌剧而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821年,他一生中成功的代表作《自由射手》。这部歌剧轰动了整个德国,它的诞生成为德国歌剧史上一个里程碑。

1826年初,应英国柯文特花园剧院之邀,韦柏前往伦敦亲指挥他新上演的歌剧作品《奥伯龙》(Oberon)。过度的劳累使来就体弱多病的韦柏支撑不住,于6月5日逝于伦敦,年仅40岁。

韦柏一生中写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歌剧《自由射手》、《优利安特》、《奥伯龙》;歌曲集《诗与宝剑》;钢琴曲《邀舞》。

让·安格尔

“永恒的美和以自然为基础的艺术才算艺术,而希腊人的艺术都是那样精美无瑕,使人感到‘希腊的’这个形容词简直变成了‘美的’同义语了,世上惟有他们是绝对的真实,绝对的美”,让·安格尔如是说。

为了追求这种“希腊的”永恒的美与自然为基础的艺术,安格尔终其一生,寻找到了美的钥匙,这就是他于70多岁时画出的《泉》。《泉》是安格尔的代表作。在深色的背景下,一个裸体的少女正扛着一个水罐在洗澡。她柔嫩的脚下是质感很坚硬的青灰色岩石。周围零星地点缀着几朵娇小的野花,从而烘托出一种安静、纯洁的氛围。少女的身体以米洛的维纳斯的姿态反立,同样以柔美的曲线变化展现在眼前,少女用两手扶持着左肩上的水罐,那清澈的流水正流过那玉雕一般的躯体。没有表情的脸上,现出一种纯洁、无邪的神态,尤其是那双美丽的大眼,更充满了童稚,如泉水般宁静、清亮。从整幅画面来看,那洁白无瑕的裸体与深色的背景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少女纯净的形象更为突出,好像她一下子就能走到我们世俗的中间,作品取名为《泉》,即纯洁、宁静之意,也是万物之源的意思。这两层意义包涵其中,使这位裸体少女更体现出古代希腊雕刻的风范。应该说,《泉》的确是艺术中的珍品。但是,安格尔终其一生,只得到了这一件神灵工作,他的其他作品大多体现了女性一种富贵、慵懒的媚态,这方面的代表,主要在《土耳其浴室》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土耳其浴室》也是安格尔晚年的作品,安格尔说:“美的形体——在这里一切都是富有弹性的和饱满的。”由于柔和的圆线,在人的视觉与心理的感觉上不受任何阻力,故能引起舒适的快感,安格尔在女性的饱满柔软的肉体上,找到了他的这种“美的理想”。《土耳其浴室》的轮廓就采用了一个完满的圆形。展现在其中的,是一间土耳其浴室,在这间看起来非常宽阔的浴室中,安格尔以裸体的女性几乎将画面填满,留下的上下两个空间,也是完美的半月圆形,其中的裸女,身体丰满,给人一种强烈的肥腻的“肉感”,她们姿态各异,有坐着的,有躺着的,有站着的,有的弹奏着音乐,有的在凝神细听,有的做着各种各样的姿态,她们全都神情冷漠、平静,但那种慵懒的媚态依然透过那丰满的肉体展现出来。可以说,安格尔的这幅《土耳其浴室》展现了一种低级的肉体美,也可以说它展现了当时社会中那种停滞不前的懒惰的风气。

但是,要是说安格尔是关心现实、追求社会进步的,那便是高抬了他了。

安格尔出生于1780年。他从师于当时著名的艺术家大卫。他成名之后,一直是法国古典主义学院派的首领,多年担任美术学院的领导工作。但是,安格尔对现实的革命斗争却是一点兴趣也没有的。他斥责籍里柯的作品应该从博物馆中扔出去,他对德拉克洛瓦更是厌恶至极,把这位浪漫派的大师当作一个“怪胎推销员”而不屑与之为伍。这种顽固的保守态度正是典型的古典主义学院派的作风。安格尔追求的是一种唯美的古典主义。他于是高喊“要创新,要跟上我们时代的步伐,一切都在变,事物已在起变化”这一正确言论是“荒唐的格言”,是“诡辩”。因此,安格尔的“艺术与美”已成了脱离时代,徒然追求形式的空洞的美。这位学院派大师已把美带进了死胡同。但是,安格尔以其87岁的高龄对艺术孜孜以求的精神是可贵的,他一直顽强地坚守自己的立场,直到他1867年去世。此外,安格尔作为一个古典主义的伟大巨匠,在其长寿的一生创作的大量作品中,也不乏优秀之作,尤其是他的素描与肖像作品。他在这方面,无愧于一个大师的称号,但他创作的其他作品,如《荷马的礼赞》、《路易十三的誓言》、《拿破仑的凯旋》及《圣女贞德》等,艺术成就都不太高。安格尔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但不是一个杰出的“人”。

卓阿基诺·罗西尼

意大利是歌剧的摇篮,优秀的歌剧艺术家总是源源不断地从这儿涌现出来。在他们的行列中,有一位引人注目的代表人物——卓阿基诺·罗西尼。

1792年2月29日,罗西尼诞生在意大利威尼斯湾上的一个小镇彼萨罗。他的父亲朱捷普·罗西尼曾是一家屠宰场的检验员,后因拥护民主共和政体,在封建政权复辟后被革职。朱捷普的妻子原是剧院里的歌唱演员,丈夫被解职后,夫妻双双成为流浪艺人。

小罗西尼自幼跟随父母到处漂泊,过着四海为家的巡回演出生活。

1806年,罗西尼考入波伦亚音乐学院学习大提琴演奏。校方很快便发现这位年青的彼萨罗人具备出色的音乐天赋,于是又给他增加了两门艰深的理论课程——对位与作曲。任课教师马泰神父无论布置难度多大的作业,罗西尼都能轻而易举地完成。不仅如此,他的音乐创作显得毫不费力、多产而神速,这使他常常成为全校师生惊奇的对象和谈论的话题。

罗西尼富于生动的音乐情趣,而马泰神父的教学体系却极为古板、烦琐和枯燥,两者之间必不可免地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年青的彼萨罗人不得不一头扎进藏书丰富的校图书馆,从前辈大师的著作中汲取营养。

1810年,18岁的罗西尼毕业于波伦亚音乐学院。如同他的父母一样,他也成为流浪剧团的一员。在剧团里,他既是演员,又是乐队指挥,同时还担任作曲。

为了应付演出的需要,罗西尼在一年之内要写出五六部歌剧来。由于事务繁多和时间紧迫,他无法对每一部作品、每一个细节都精心构思与仔细推敲,因而在许多地方留下了粗糙和匆忙的痕迹。

当时,有地位的作曲家大都拚命地诋毁罗西尼,因为他们深深感到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无疑是他们的劲敌。那不勒斯音乐学院院长明令禁止该院学生参阅罗西尼的总谱。一位“名家”甚至指责罗西尼是个“放荡的音乐家,不懂艺术的规则和缺乏高尚的趣味”。

马泰神父气势汹汹地给他的这位大名鼎鼎的学生写信骂道:“停止,不要再作曲了!倒霉的你,给我的学校丢了脸。”对此,罗西尼在回信中风趣地答道:“敬爱的老师:请忍耐一下吧!我现在为了糊口,不得不一年写五六部歌剧,手稿字迹未干就送给了抄谱员,连看一遍的功夫都没有,将来等我不再像这样忙的时候,我再开始写无愧于您的音乐吧!”

罗西尼并不因这些严厉的批评而困惑不安,他十分清楚自己作品中的欠妥之处是由于匆忙与缺乏经验所致。在自己的总谱上,他亲笔用十字叉标出所谓音乐文法上的错误,并在旁边注明:为了满足学究的要求。

1813年,罗西尼的正歌剧《唐克莱蒂》(Tancredi)获得了巨大成功。大街小巷,城市乡村,到处都传唱着剧中的旋律。法国文学家司汤达写道:“在意大利有一个人,大家谈论他的时候比谈拿破仑的时候还要多,这个人不过是一位才20岁的作曲家。”

1815年,应著名的那不勒斯圣·卡罗剧院之聘,罗西尼担任了该院专职作曲家。流浪生活结束了,职务的薪金是丰厚的,他的地位逐渐稳固起来。

1816年,这位职业作曲家的代表作《塞维利亚的理发师》问世。这部作品被誉为意大利喜歌剧中登峰造极之作。

1822年,罗西尼开始出国周游,两年的时光,他走遍了欧渊各国。维也纳、伦敦、巴黎都争先恐后地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大大小小的剧院都纷纷上演他的作品。当贝多芬用他的秦鸣曲勉强换得一点报酬,舒伯特在赤贫中挣扎,柏辽兹为维持生计而疲于奔命之际,罗西尼却获得了数目令人难以置信的钱财!这极不协调的反差之形成来自一个简单的缘由——各国皇室对罗西尼与意大利歌剧的恩宠。

从1824年起,罗西尼定居在巴黎。

1829年,他创作了一生中最后一部歌剧《威廉·退尔》。

有人说,罗西尼来到人世唯一的意义,就是不断攀登歌剧艺术的高峰。此话言之有理。这位年轻有为的作曲家在37岁时已拥有38部歌剧,真可谓硕果累累,前途无量。《威廉·退尔》的问世标志着歌剧大师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鼎盛时期,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年轻力壮、精力旺盛的罗西尼却猝然止笔,隐退乐坛。他20岁即轻易成名,30岁便风靡整个欧洲大陆,声名之大,使人们几乎忘记了贝多芬和舒伯特的存在。他最后一部歌剧正是他生命的中途,此后,他又平安、健康地生活了近40年之久,但已不再是一位作曲家。在欧洲音乐史上,这是一个奇特的例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