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地、宋冬林《政治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0 11:21:58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谢地、宋冬林《政治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谢地、宋冬林《政治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试读:

导  论

一、概念题

1生产力

答: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它反映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包含三个要素,即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人的劳动是生产力的决定性要素。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建筑物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起到划分时代作用的生产工具。

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技术不仅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并使劳动者创造出新的劳动资料和工艺方法,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社会生产的组织或制度安排也会形成生产力,在社会化生产中,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意识的监督和调节,对生产者及生产资料在社会不同劳动部门中合理分配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生产组织或新的制度安排是提高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2生产关系

答: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即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组成的有机联系体系。生产关系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成的系统,既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又包括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中的关系。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所决定、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历史上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共产主义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五种生产关系。

3经济范畴

答:经济范畴是对经济现象的普遍本质的概括,是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工作的结果。有了经济范畴系列,就可以构筑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4经济规律

答:经济规律又称“经济法则”,是指经济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和条件性。经济规律依一定的条件而发生作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当经济事物本身的性质和其存在的条件发生变化时,经济规律也就发生变化。经济规律可分为以下四大类:(1)在一切社会经济形态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规律;(2)在几个社会经济形态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商品和市场经济规律(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等)、社会大生产规律;(3)在某个社会经济形态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的按劳分配规律等;(4)在某种特定经济领域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它主要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变动关系,如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反映收入和消费之间变动关系的恩格尔定律等。

5科学抽象法

答:科学抽象法就是运用人们思维的抽象力,从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抽去外部的、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找出内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形成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科学抽象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运用科学抽象法能够深刻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以阐明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

科学抽象法,包括两个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方法,即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1)科学抽象法的研究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都是具体的、复杂的。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要从实际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经过思考作用,从生动的直观进到科学的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形成概念、范畴系列和理论系统。(2)科学抽象法的叙述方法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本质说明现象的逻辑方法。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工作完成之后,还要把理性认识推向前进,运用研究结果的各种经济范畴进行理论叙述,使客观存在的具体经济关系在思维上正确地反映出来。叙述经济范畴系列和理论体系的思维逻辑进程,不能从具体到抽象,而必须倒转过来,采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二、问答题

1什么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答:(1)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这里讲的生产不仅涉及物质资料生产,也涉及在服务领域提供服务。政治经济学对象以生产为出发点,反映这样的事实: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现在服务领域因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而进入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范围。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领域中经济关系分析的逻辑和方法同样可以用于服务领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生产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不是生产的自然属性,而是生产的社会属性。但对生产的社会属性的分析不能脱离生产的自然属性,原因是反映自然属性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生产的社会属性。(2)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以生产为对象但不是一般地研究生产,而是研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任何生产都是连续不断的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它们是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因此,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既要研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要研究人们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3)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研究生产力。社会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这也是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的生产所包含的两方面内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总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发展阶段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而且,研究生产关系的目标也是要使生产关系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政治经济学不是一般地研究生产力,而是要研究影响和制约生产关系发展的生产力,特别注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各个社会都会存在多种层次的生产力水平,政治经济学依据的是该社会占主导的生产力,并特别关注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因为先进社会生产力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主要是指先进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试述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答: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学科,在经济学科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学习和掌握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经济学科中的基础理论学科,政治经济学是学习其他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会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问题。政治经济学透过纷纭复杂的经济现象,研究经济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学好经济学的起点和理论基础。不仅如此,随着时代发展,政治经济学不仅研究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也研究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在研究经济运动的本质的同时,也要注意剖析经济现象,学好政治经济学可以为学习和掌握各门经济学提供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阐明经济关系的本质和经济规律,对于培养学生扎实的经济理论功底,增强经济学学习能力和经济工作中的适应能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经济学对于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不可或缺的。政治经济学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阐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我们树立社会主义事业必胜信念,解放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一篇  商品经济

第一章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一、概念题

1自然分工

答:自然分工首先是反映人们按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在纯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劳动分工。自然分工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在地域资源的差异性从而自然产品差异性基础上形成的分工,即自然地域分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分工逐渐确定和巩固下来。例如成年男子专门从事打猎、捕鱼和制作工具,妇女专门采集果实和管理家务,老人和孩子从事辅助性劳动,等等。

这种简单的分工形式的出现,使劳动生产率获得某种程度的提高,但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还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实行更广泛的、多样化的分工,因而不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2社会分工

答:社会分工是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方面,在氏族部落共同体和后来的家庭内部纯生理的自然分工基础上,随着共同体的扩大,人口的增长,特别是各氏族之间交往的发展,这种分工的范围也扩大了。另一方面,不同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在相互接触时引起了产品的相互交换并使其产品变成了商品,这样就使具有不同生产条件的氏族从事活动的不同生产领域,逐渐变成社会生产过程中具有某些相互依赖关系的生产部门,出现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的生产分工,即社会分工便由此开始产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畜牧业和农业逐渐分离,有的部落以农业为主,有的部落以畜牧业为主,于是形成了畜牧业和农业相分离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和奴隶制度的产生以及金属冶炼技术的出现,专门从事生产工具制造的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而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相分离的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为适应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需要,社会上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阶层。商人阶层的出现及其与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分离,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3自然经济

答:自然经济也称为自给自足经济,是指为满足生产者家庭或经济单位(如原始村社、奴隶主庄园、封建主庄园等)的直接消费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以自然分工为基础,主要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只能结合成一个自然经济单位从事生产,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在这个自然经济单位内部形成了按性别、年龄等纯生理意义上的自然分工,其劳动产品是为了满足自然经济单位内部成员的需要,其劳动互换也是直接进行的。

4商品经济

答: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

5私人劳动

答:私人劳动是指由于商品经济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完全是他们的个别行为或私人行为。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是生产者私人的事,生产什么、如何生产,都由生产者自己决定,产品归生产者私人占有和支配,耗费在商品生产上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私人劳动。

6社会劳动

答:社会劳动是指在商品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社会分工又使商品生产者互相依赖,商品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的需要而是用来交换,并在商品出售后才表现为社会劳动,从而使得商品生产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

二、问答题

1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自然经济虽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方式,则具有共同的一般特征,使它与商品经济区别开来。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1)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自然经济中社会劳动产品绝大多部分都是为了满足自然经济单位内部的直接生活需要而生产的,而不是为了出售和交换,即不是为了他人而生产的。即使生产者的劳动是为了他人而进行的,其劳动产品从生产者手中转让给把它作为使用价值使用的人手中,也不是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来实现的,而是直接的转让或索取。一种形式是通过生产单位内部的直接分配,如原始氏族部落共同体内部即是如此;另一种形式是少数人通过某种超经济的强制直接占有生产者的劳动产品,如奴隶主对奴隶生产的产品的占有、封建主对农奴所生产的产品的占有。个体农民家庭的生产,更是直接地为了满足家庭成员的消费需要。总之,自然经济是没有或很少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2)自然经济是封闭型经济。自然经济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条件下产生的。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经济活动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无论是氏族部落共同体、奴隶主庄园或封建主庄园,还是农民家庭,都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封闭式的经济单位,处于分散、孤立的状态。生产规模狭小,生产工具简单,生产技术落后,其劳动成果的大小更多地取决于自然环境条件。自然经济单位内部的自然分工,虽然对提高劳动生产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十分有限。人们的经济活动也主要局限在自然经济单位内部,不与或很少与外界发生经济联系。这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环境险恶,交通条件很差,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由这种经济活动方式自身的封闭性决定的。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虽然社会分工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并没有从总体上改变这种分散、孤立的封闭式状态,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广泛的交往和经济联系。从总体上说,自然经济是一种封闭型经济。(3)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的闭塞性造成了生产者的陋寡闻、因循守旧、易于满足和不思进取,必然阻碍和影响先进技术的传播、应用和发展,使社会经济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状态。(4)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为获得供自己消费的使用价值而生产,即使是奴隶主、封建主对剩余劳动的榨取也要受到剩余劳动实物形式的限制,生产基本上是在简单再生产的水平上维持的,即使生产规模有所扩大,也是异常缓慢地进行的。从一定意义上讲,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5)自然经济中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在自然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者的劳动成果直接满足自身或经济单位自身的需要,其私人劳动也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而不需要经过商品交换转化成社会劳动。无论是氏族部落共同体的集体劳动,还是奴隶主庄园的集体劳动,都具有直接的社会劳动形式。自然经济单位内部成员之间的劳动互换是直接的。

总之,自然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经济形式。它既是社会生产力不发展的产物,又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人类社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生产力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2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使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或行业,各个生产者依照社会需要生产不同的产品。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前提,是一切商品生产的一般基础。没有社会分工,人们就无需交换各自的劳动产品,也就不存在商品经济。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曾有过三次社会大分工。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也不断发展,出现了各行各业。在存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各个生产者专门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使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彼此需要对方的产品作为生产资料或消费资料,从而产生相互之间的产品交换。社会分工越发展,需要交换的产品数量和品种也就越多,人们之间的经济联系就越密切,交换活动也越频繁,并且不断扩大。

但是,如果仅有社会分工,还不能决定相互交换的产品必须采取商品形式,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这个决定性条件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在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家庭和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从事不同产品生产的不同财产权利主体(包括所有权、占有权及使用权主体)都具有各自经济利益,他们利用归自己所有或占有、使用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或者支配他人进行劳动,作为劳动结果的物质产品也就归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占有支配。由于人们占有生产资料的数量不同,生产条件也存在着差异,决定了他们获得的物质产品的多少也各不相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经济利益的差别性。为了维护各自的经济利益,不同所有者之间需要通过等价交换的原则相互有偿地交换劳动产品,这样,产品便必然表现为商品,产生了商品交换。从事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的生产就是商品生产。

由此可见,社会分工造成了不同的物质资料生产者之间发生经济联系的必要性,成为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造成了物质资料生产者之间经济利益的差别性,使商品经济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必然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即使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者由个人发展为共同体,但只要这种共同体间或共同体内部的各个经济单位之间还存在着经济利益的差别性,商品经济就将依然存在,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都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最终也必将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归于自行消亡。所以,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经济原因。

3商品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商品经济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具有与自然经济不同的特征:(1)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的全部或大部分都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商品生产者以追求价值为目的,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2)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人与人之间、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紧密,范围也日趋扩大。(3)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商品生产者为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并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必然竞相改进技术或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经济利益的内在动力和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不断地激发着商品生产者的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4)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商品生产者为获得更多的价值实现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然不断增加投入、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从而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总之,商品经济是与较为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经济形式。它既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余地,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具有自然经济无法比拟的作用。

4为什么说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答:商品经济作为几个社会共同存在过的人们互相交换其活动的经济形式,既可以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同样也可以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尤其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取得革命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逾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绝不可能逾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这是因为:(1)商品经济的存在最终与社会生产力有关。商品经济既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尚未达到更高阶段的产物。迄今为止,商品经济的历史作用并未发挥到尽头。实践表明,商品经济发展将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全过程。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阶段,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共有和个人消费品能够实现按需分配,商品经济将走向消亡的问题,只是对未来的一种预见,尚需实践来证实。在社会主义现阶段,如果逾越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阶段,就是超越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而实践证明,超越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搞生产关系的“穷过渡”,不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消灭贫穷的奋斗目标,只会败坏共产主义的名声。(2)商品经济作为社会生产的经济形式,反映社会生产力的连续、继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商品经济是在社会分工体系条件下通过商品交换这种间接形式来实现的生产社会化经济。自然经济排斥社会分工和限制生产社会化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冲破孤立个人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实行社会分工的商品经济的生产方式,推动生产社会化的大发展;商品经济充分发展,使生产社会化发展到更高程度,才有可能由商品交换的间接形式实现的生产社会化经济,进到马克思、恩格斯所预想的那种“直接社会化”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形式,即所谓产品经济。这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连续性、继承性和不断变化的序列和客观规律性的过程。

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经过革命变革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会使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并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对此我们必须利用和继承,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是根本对立的,但对资本主义造就的社会化大生产和发达商品经济的先进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经验和一切科学文化成果则要继承、吸收和加以利用,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在自然经济与“直接社会化”的产品经济之间横着一个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果违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试图逾越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阶段,进入“直接社会化”的产品经济,如同“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一样,只能事与愿违。相反保护了落后于历史时代的自然经济,延缓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章  商  品

一、概念题

1使用价值

答: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作为交换的物品,首先必须是一个有用物品,能够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使用价值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考察: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它可以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要;从使用价值的量的方面看,任何使用价值都可以用一定单位来衡量,用数量来表示其大小、多少。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还具有其特殊性:第一,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他人的需要,因此,它是社会的使用价值。第二,它供给别人满足需要,不是无代价地奉献或赠与,而是通过交换转移到别人手里,因此,它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价值

答: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价值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价值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与商品相交换,在表面看来,是一种物品同另一种物品相交换,是物与物的交换,但实质上是人们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是劳动产品,但不是任何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只有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内在基础。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但劳动本身并不就是价值,不是人类劳动的任何生产性支持,都会形成价值。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凝结在商品上的人类劳动才会形成价值。劳动形成价值,是商品经济关系赋予人类劳动的一种特殊社会形式。所以,价值是商品区别于其他劳动产品的决定性因素,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商品经济最基本的范畴。商品、价值是在物的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点。

3具体劳动

答: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在劳动目的、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操作方法、劳动成果上都各不相同。这种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称为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具体劳动的种类和形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需要的改变相应地发生变化。具体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具体劳动只有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使用价值来。具体劳动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条件。

4抽象劳动

答: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当我们把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特定性质撇开,把各种劳动的形式撇开,人们的生产活动就只剩下一个特性:它们都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即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的生产耗费,都是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这种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各种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彼此比较和相互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凝结了这种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反映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和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5个别劳动时间

答:个别劳动时间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对称,是指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由个别劳动时间形成的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商品交换是在商品的价值量相等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如果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则这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耗费就可以得到完全的补偿;如果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这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耗费不仅可以得到完全补偿,而且还可以得到更多的盈利;如果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这个商品生产者就会因为有一部分劳动耗费得不到补偿而亏损。商品生产者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和更多盈利,就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以缩短个别劳动时间。这将在客观上促进社会生产力和市场的发展。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一定量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其中,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社会现有的平均生产条件,一定量使用价值是指一定数量的质量相同的使用价值(即商品)。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

生产每一种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是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一定量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凝结在等量使用价值中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低,生产一定量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凝结在等量使用价值中的价值量就越大。

7简单劳动

答:简单劳动是“复杂劳动”的对称,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区分标准,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这个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昨天的复杂劳动在今天可能就是简单劳动。由于复杂劳动本身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是较高级的劳动,所以在同一时间内,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要高。复杂劳动折合为简单劳动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的。

8复杂劳动

答: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对称,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本身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是较高级的劳动,所以在同一时间内,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要高。复杂劳动折合为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是在反复的交换实践中自发形成的。

9劳动生产率

答: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或能力。它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以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二是以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生产中的各种经济和技术因素,如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分工协作、劳动组织、生产管理等)形式、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自然条件的优劣等。

10价值规律

答: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其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为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二、问答题

1怎样理解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答: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缺一就不成为商品。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之中。另一方面,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不同的、相矛盾的。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

2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答: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有用的具体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又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即撇开了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因素的决定条件。

生产商品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以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也曾提出劳动创造价值理论,但没有认识到价值是抽象劳动而不是具体劳动创造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奠定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劳动二重性学说还为政治经济学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正是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的基础上,马克思进而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等。

3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是什么?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要求相交换的商品的价值量要相等,即要求进入交换领域的商品交换价值与价值一致。但是,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价值相一致只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而交换价值与价值相背离的情况则是经常发生的。这是因为,交换价值虽然以价值为基础,但还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条件下,商品交换价值表现为价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市场中存在着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对比关系,即供求关系。当某种商品在市场上的供给量不能满足需求量,即供不应求时,商品的购买者为了获得商品,必然竞相购买,价格就会涨到价值以上。反之,当某种商品的供给量超过需求量,即供过于求时,商品销售者必然竞相出售,价格就会跌到价值以下。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是盲目进行的,因而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经常存在不平衡,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也就经常地不一致。

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地不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更不表明价值规律失去作用。这是因为:(1)从孤立的—次商品交换来看,商品的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价值;但从商品交换的总体来看,也就是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跌落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因而一定时期内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相等的,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2)从不同商品各自的价格变动来看,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而变动的。例如,一辆普通自行车的价格不管怎样波动,它的价格总是低于一辆汽车,原因就在于自行车的价值低于汽车的价值。

可见,价格的这种上下波动,既不是无限制地上涨,也不是无限制地下跌,它始终是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上涨后又下跌,下跌后又上涨。这正表明,商品的价格归根到底要受价值的制约。所以,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且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使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成为现实。

4试论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主要的作用是:(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即自发地调节、配置社会资源。

正是价值规律自发进行调节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存在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按一定比例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客观趋势,保证了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价值规律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竞争和价格的波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供求关系的变动来实现的。价格的涨落直接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利益。供不应求的商品,价格会高于价值,生产者由此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而使得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竞相投入到这些生产部门中去,这些部门的生产就会扩大;反之,供过于求的商品,价格会低于价值,生产者获利减少,甚至赔本,就会有一部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竞相从这些部门转移到有利可图的其他生产部门中去,这些部门的生产就缩小。正是由于价值规律通过价格的波动和竞争,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供求关系的变动,调节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按一定比例进行分配,从而使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各个生产部门大体上保持一定的比例。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这种调节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破坏性。因为商品市场价格的涨落是自发的,这种自发涨落的价格对生产的扩大和缩小,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也是自发的,商品市场价格的涨落是在已经形成了商品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条件下发生的,是一种事后的调节。调节的结果也不会是恰好达到供求一致时立即停止,而是经常使供给扩大到已经超过需求或缩小到不足以满足需求的地步。所以,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从而调节社会生产与需求的平衡,只是在不断的不平衡中实现的一种趋势。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自觉利用价值规律的这一作用创造了一定条件。(2)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不同,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从而个别价值不同,都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出售商品,必然会产生经济利益上的差别,这关系到他们在竞争中的胜败、存亡和命运。那些劳动生产率高、单位商品中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少的商品生产者,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可以获得较多的利益;而那些劳动生产率低、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商品生产者,其较多的个别价值只能转化为较少的社会价值,从而只能获得较少收益,甚至赔本。因此,商品生产者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尽量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方法,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其结果,必然会促使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这一作用后果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价值规律的这种自发地刺激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是以一部分生产企业倒闭和一部分社会生产能力遭受损失为代价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则为利用价值规律的这一积极作用克服其负面影响提供了可能性。(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不同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是有差别的,那些资本雄厚、生产技术设备好、劳动熟练程度高、劳动生产率也高的商品生产者,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有可能迅速发展壮大,并富裕起来;而那些资金欠缺、生产技术设备差、劳动熟练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商品生产者,其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在竞争中会处于不利地位,有可能破产。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引起商品生产者的贫富两极分化。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引起的商品生产者的贫富分化是客观的经济现象。价值规律在为商品经济运动提供一种优胜劣汰机制的同时,也造成分配领域的一系列难以克服的社会矛盾。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应该能够在充分利用价值规律优胜劣汰机制的同时,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章  货  币

一、概念题

1价值形式

答: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商品的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须在两种商品的交换中,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价值形式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的,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马克思对价值形式发展的考察,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指出货币的出现和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一经产生,商品内部的矛盾就转化为商品与商品、商品与货币的矛盾。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2简单价值形式

答:简单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地、偶然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是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物物交换相联系的。例如:

1只绵羊=2把石斧

在这种价值形式中,等式两端的商品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等式左端的商品“绵羊”处于主动地位,它的价值在石斧这一商品体上相对地表现了出来,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而等式右端的商品“石斧”则处于被动地位,用它自己表现出“绵羊”的价值,起着等价物的作用,处于等价形式上。

3扩大价值形式

答:扩大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原始社会末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分工的出现,原始公社之间以至公社内部的产品交换变得比较经常了,一种商品已经不是偶然地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了,而是与许多种商品经常交换。这样一来,价值的表现也就由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发展到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实际上是许多个简单价值表现的总和,或简单价值表现的扩大。

4一般价值形式

答: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和交换的发展,逐渐从无数商品中分离出一种商  品来,其他一切商品都需要和它相交换,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并且在换到这种商品以后,能用这种大家都愿意接受的商品去换到任何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这样一来,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便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

5货币形式

答:货币形式是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最终固定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上,这些贵金属就成为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产生于手工业与农业和畜牧业分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之后。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并没有本质区别,所不同的地方仅仅在一般等价物已经固定地由金银等贵金属来充当了。金银等贵金属排除了一切其他商品而取得了单独表现价值和抽象劳动以及直接代表社会劳动的独占权。

在货币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是用金银等贵金属货币来表现自己的价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因而,商品的相对价值形式便转化为价格形式。处于等价形式上的货币,便成为社会公认的唯一的一般等价物。

6货币拜物教

答:随着货币的出现,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都作为特殊的使用价值存在,要求转化为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直接作为价值的化身而存在,随时可以转化为任何一种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这样就使原来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为外部的对立,即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了。货币出现以后,所有的商品都必须换成货币,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具体劳动才能转化为抽象劳动,私人劳动才能取得社会的承认而表现为社会劳动。因此,货币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成为商品世界中至高无上的权威。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拜倒在它的脚下,把它看作是决定自己命运的神秘莫测的力量,这种现象称为货币拜物教。

7货币流通规律

答: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要不断地在流通领域内发挥作用。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不断地运动就是货币流通。货币流通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为商品流通服务。为了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流通中需要一定数量的货币。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就是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流通中待售商品的数量;二是商品价格水平;三是货币流通速度。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这就是货币流通规律。用公式表示如下: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发生变化。因为在本时期内用延期支付方式赊购的商品无须支付货币;前一时期内用延期支付方式赊购而在本时期内到期的货款需要支付货币,但交易双方互相赊购的商品则可以彼此抵消。这样,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就需要有如下的改变:

8纸币流通规律

答: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作为法定流通手段的货币符号。纸币作为价值符号,其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所以,纸币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的。根据这一前提,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金属货币量的计算公式为:

9通货膨胀

答: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通货膨胀降低了一国货币的购买力,引起货币贬值。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中才会出现,因为金银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量中的货币量。宏观经济中,通货膨胀主要指价格与工资的普遍上涨。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引起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引起价格的扭曲,进而影响经济效率。严重的通货膨胀还将对社会稳定产生不良影响。

10通货紧缩

答: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相对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等要素减少而引致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和经济衰退等现象。它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概念,通货紧缩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在实体经济中的根源是总需求对总供给的偏离,或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当总需求持续小于总供给,或现实经济增长率持续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则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通货紧缩的特征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持续与普遍地下跌。这个物价水平,严格说来应包括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房地产及商品和服务在内的价格指数,但碍于统计上的局限性,一般在国内用全国零售物价目上涨率,在国外用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度量指标。如果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率在零值以下,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人们通常在理论上就将其界定为典型的通货紧缩。

11信用

答:信用是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如赊销商品、贷出货币,买方和借方要按约定日期偿还货款并支付利息。信用与商品买卖不同,商品买卖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双向等量转让运动,信用是定期的单方面转让有价值物,到期再偿还。所以,信用是定期的以偿还为条件的单方面价值转让运动。

12商业信用

答:商业信用是指以赊账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以这种方式买卖商品,在商品转手时,买方不立即支付现金,而是承诺在一定时期后再支付。这样,双方形成一种债务关系,卖方是债权人,买方是债务人。卖方所提供的商业信用,相当于把一笔资本贷给对方,因而买方要支付利息。赊销的商品价格一般要高于现金买卖商品的价格,其差额就形成赊购者向赊销者支付的利息。商业信用具有以下特点:(1)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处在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循环一定阶段上的商品资本。(2)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3)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

13银行信用

答: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货币资本所有者向职能资本提供贷款而形成的借贷关系。银行信用是适应产业资本循环周转和再生产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再生产过程中,在各企业之间会出现货币资本余缺不均的状况,为了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保证资本循环中资本形态依次转化,需要企业之间进行货币余缺的调剂。银行通过借贷关系,将再生产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和社会上的闲置货币集中起来,再把它们贷给需要货币的企业。银行信用的主要特点有:(1)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的数量和周转的限制。(2)银行信用的对象不是商品资本,而是货币资本。(3)银行信用的债务人是职能资本即工商及农业企业,债权人是银行。

14国家信用

答:国家信用是指国家直接向公众进行的借贷活动。国家在这种信用关系中处于债务人的地位。国家信用在国内的基本形式是国债,通常以发行公债券和国库券的形式来实现。公债券是由政府发行的一种长期债券,发行公债筹措的资金,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其他非生产性开支。公债通常向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股份公司和个人推销。国库券是由国库直接发行的一种短期公债。发行国库券主要是为了解决短期急需的国库开支。

15企业信用

答:企业信用是指资本所有者与企业作为资本使用者之间建立起来的直接融资关系。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就会产生企业信用。其中,债券到期需要还本、付息。股票售出不退,不存在本金返还问题,但要以获得股息、红利等形式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16消费信用

答: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向缺乏货币购买力的消费者提供贷款的活动。消费信用的形式主要有:赊账、分期付款和发放消费信贷等。赊账是利用结账信用卡,凭信用卡先购后支付。分期付款是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先支付部分现款,然后根据签订的合同,分期加息支付余下的贷款。在货款未付清前,商品所有权属于卖者。赊账、分期付款都属于商业信用的范畴。分期付款多用于耐用消费品的交易。发放消费信贷时,根据接受贷款的对象不同分成两类:一是买方信贷,银行直接对商品消费者发放贷款。二是卖方信贷,由银行凭分期付款单据并以此作抵押,对销售商品的企业发放贷款。消费信贷是推销商品、扩大销路的一种手段。它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刺激消费和促进生产发展,暂时缓和生产过剩的矛盾,但是,消费信用使消费者提前动用了未来的收入,会使将来的购买力缩小,加深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二、问答题

1价值形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答: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由于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因此它也就相应地具有自然形式和价值形式两种表现形式。与商品交换的发展相适应,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的价值形式。其中,被表现的商品处在相对价值形式的位置,主动地要表现价值;表现的商品处于等价形式的位置,起被动的作用。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是对立统一关系。二者的统一表现在:两者互相依存,少了一方就不能成为价值形式。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在同一价值关系表现中,处于等式两边的商品不能同时既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又处于等价形式。(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上,一种商品的价值已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这样,商品的价值本身才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与简单价值形式相比较,扩大的价值形式价值表现的范围扩大,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就商品全体来说,其价值仍然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表现。(3)一般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逐渐从许多商品中分离出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交换中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这一商品来表现,从而使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为一般价值形式。

从扩大价值形式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是一次质变。在一般价值形式上,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一种分离出来的商品来表现,因此,它们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这种性质便充分地表现出来。(4)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是指用某种商品(主要是金)固定地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所不同的只是黄金处于固定地充当其他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地位,它排除了一切其他商品而取得了单独表现价值和抽象劳动以及直接代表社会劳动的独占权。

2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答: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表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货币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货币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货币在执行此职能时,只是观念的货币。(2)流通手段

货币的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既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价值符号,而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4)支付手段

货币的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账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货币用作偿还赊购欠款时,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5)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是在前几个职能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当商品流通越出国界产生国际贸易关系后,货币便在世界经济关系中发挥作用。

上述的货币五种职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不同方面共同表现着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其他职能是在这两种基本职能的基础上,随着商品经济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3货币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形式?

答: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随着价值形式的发展而产生的。货币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以下几种形式:(1)金属货币

货币形式最初是采用金银条块的形式,每次商品交易都需鉴定其成色和分量,十分不便。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为了交换的方便,逐渐产生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标明面额价值的金属铸币,货币的金属条块形式发展为铸币形式。它一般由国家铸造,作为法定的货币在市场上流通。(2)纸币

铸币在长期流通过程中逐渐磨损,由足值的货币变成不足值的货币,但这种不足值的铸币也和足值的铸币一样流通。这种情况表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可以由价值符号来代替,于是就出现了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它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我国的宋代和欧美的近代出现了纸币以后,纸币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货币形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