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撷英——石家庄一中教育故事精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0 19:10:41

点击下载

作者:娄延果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杏坛撷英——石家庄一中教育故事精选

杏坛撷英——石家庄一中教育故事精选试读:

前言

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教育中。生下来就由父母教育我们,后来又接受学校教育,等上完学毕了业,有了工作,又开始从事对学生的教育。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还都时刻参与着更为重要的另一种教育活动,那就是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一个人的进步,要通过接受教育、教育他人等途径,但更重要的是自省,是通过自我教育提升自己。实质上,这已经不只是教育,更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一部分。

人的生命活动有三个向度,即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自然生命是我们生理肌体的新陈代谢,社会生命是我们的社会存在、社会角色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而精神生命则是最为复杂和丰富的生命活动。

人的精神生命是真、善、美三者的和谐统一。求真是生命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追求,是科学精神的体现;求善是生命对人与他人关系的追求,是道德精神的体现;求美是生命对人与自我关系的追求,是审美精神的体现,而且,审美精神是科学精神和道德精神升华和完美结合后自然产生的生命需求。

自我反思就是人与自我关系的处理方式之一,是人基于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为的自觉行动,是审美需求的必然,是人的求美行为。人正是通过对“我是谁”“我怎么样”的不断拷问,超越单纯的自然生命,进入生命的自由王国,成为自身的主宰的。

那么,该如何进行自我反思呢?

诚然,课后反思、教学日志、教学观摩等都是大家常用的方式,

而将自己经历过的、难以忘怀的教育故事写出来,也是一种很好的自我反思。正因为它具有特殊的意味,所以你难忘;因为它具有思考的价值,所以你能把它写出来。同时,写的过程也是梳理故事的来龙去脉、评估故事中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价值的过程,因而是我们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的生命价值实现的过程。

读着这一篇篇感人的故事,思绪不由得被带入故事中,感受到了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在同呼吸,在共同历经其中的一切。读完之后更被每一位教师对故事的评析,从故事中感悟出的教育原理、育人真谛所感动、所启发、所教育。我意识到,这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是教师们为了学生的成长、为了生命的健全发展、为了一中的育人目标辛勤的付出,每一篇故事又都是教师们对教育的探索,是教师们心灵的表达,是一颗心敲击另一颗心的共鸣!

我惊奇地发现,原来不仅写故事的过程是思考、总结,是一种自我超越,是对自我完美的追求,是一位教师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读他人故事的过程也是一种生活、一种自我反思,更是一个自身审美、求美的过程,是一个人精神生命的升华!

那就让我们,继续在每天的教学生活中“编织”自己与学生、与同组教师、与学科知识的故事,更多地把自己的教育故事写出来,也更多地去读一读别人的故事吧!让一中三百多位教师的心一起跳动,共同去感受、体味校园中似乎我们看不到,但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的、在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生活中存在着的故事吧,共同去追求每一个人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三个向度的和谐发展,追求精神生活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享受人生的幸福吧!2015年6月12日

教师成长篇

求真之路无止境

◎陈红艳“嗡”的一声,我的脑子顿时一片空白,紧接着脸不觉红了起来。

从教十余载,上过的课难以计数。这其中,有成功的滋味,也有失败的体会。但总的说来,初登讲台的胆怯与不安甚至无所适从的茫然渐渐被久经锻炼的自信从容所取代。这份自信从容固然与多年的打磨不无关系,但也和几年前的一次经历密不可分。

那是学校的一次展示课,我要上的是孙犁的名篇《荷花淀》。因为全校教师听课,其中不乏资深历久的前辈,所以我在准备时格外投入。从教学重点到教学方法,从教学环节到问题设计,从课堂节奏到突发状况的对策,我都做了充分的考虑和准备。所以整堂课上下来,环节清晰,重点突出,尤其以学生活动部分为亮点。从听课老师的表情中,我断定,这堂课很成功。几天的辛苦没有白费,我心里一阵安慰和放松,甚至小有得意。

可就在当天下午,一位听过我课的物理老师悄悄把我叫到办公室外。“小陈,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一下。”孟老师轻轻地说。“你说吧!”我边说,心里边犯嘀咕:“这孟老师我从来没打过交道,会是什么事?”“你上午讲的孙犁的籍贯是河北‘平安县’,我查了些资料,河北没有平安县,应该是安平县,而且我也是安平县人,你是不是弄错了?”声音还是低低的。

因为对孙犁的籍贯我也只是从资料上搬来的,没有研究过,把“安平”错看成“平安”极有可能。

之后,我带着愧疚之情认真核查了相关资料,确实是我错了。备课时,我见到这两个字,就想当然地当做“平安”,根本没有仔细看字的先后顺序,也没有认真核查。这错,我错得千真万确;这错,我错得万万不该。之后,我在学生那里做了更正。

这件事使我深受触动,我自以为已经准备得完美无缺,可是,仍有知识上的错误,而这错误,如果我再小心谨慎些,还是完全有可能避免的。可惜,我没有再认真些,没有逐一核查要讲的内容,我太过相信自己,以致铸成错误。“要对学生负责,对教学的每一点内容都不能大意啊!”孟老师的一番话让我不胜惭愧。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首要的就是求真。韩愈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既是传道,须传真道、真知,如此方能解疑释惑;从长远来看,知识才能薪火相传、留之久远。我的这次失误,虽说是一个小小的点,但如若任由这种大意马虎的态度肆意蔓延,必将贻害无穷,令我愧顶“灵魂之师”之冠。

作为前辈,孟老师给我的感动和震撼不仅是治学之严谨,还有为人之宽容。他没有当即指出我的错误,固然有一个求证求实而后相告的原因,但之后对我的指教既没有当之众人,也没有居高临下。那顾及年轻人感受的避人而语、温和商讨,更是让我这个晚辈体会到他的保护之意、关爱之心。

记得在孟老师退休之后,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老师提起孟老师时,曾说:“他就是一根旗杆,招展着一面无形的旗帜,那上面汇聚着我对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全部想象。”的确,在孟老师的身上,我感受到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魅力,有关治学,有关为人。他在我心里就是一面旗帜。

这件事已经过去好久了,但我对它的记忆却历久弥深。感谢从师之路上有这样一位前辈及时的指点,使我不至于在歧途开始时浑然不觉,以致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时至今日,严谨认真仍是我的工作原则,虽然有时我因此而身累,但我也因此而欣慰。

我将一如既往!

孩子,你就是我的那株腊兰

◎卞玉玲

不久前读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山中隐士很勤劳。每年春天,台阶上的野草刚探出头便被他清理掉了。偶有一天,隐士需远游,请朋友帮他看守庭院。这位朋友很懒,从不修剪台阶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疯长。暮夏时节,一株野草开花了,五瓣的小花散发阵阵幽香。其花形与林地里的那些兰花一样,不同的是花边呈蜡黄色。这位朋友怀疑它也是兰花中的一种,便采撷了一些叶子和花朵去请教一位植物学专家。专家仔细地观察了一阵儿,兴奋地告诉他:“这是兰花的一个稀有品种,许多人穷尽了一生都很难找到它,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这种腊兰的单株价至少是一万元。”“腊兰?!”这位隐士听说后惊呆了。其实那株腊兰每年春天都会破土而出,只不过它刚发芽就被拔掉了。

读罢,掩卷而思。要是隐士能耐心地等待它开花,那么早就发现它的价值了。教师经常被人喻为园丁,孩子们经常被誉为祖国的花朵。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是否曾像故事中的隐士一样,忽略了“腊兰”的存在呢?我们是否能耐心地等待那些“腊兰”花开艳丽,弥散幽香呢?

初为人师,曾以为只要知识渊博,授课出色,学生成绩优异、能考入一流大学就可以桃李芬芳了。然而随着年龄和教学经验的增长,不惑之年的我渐渐意识到,优异的成绩只是家长、老师和学校追求的重要目标,它只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一个方面。而就每个成长的生命而言,让每个孩子像“腊兰”一样浸润关爱,享受花开,或许才是教育的真谛。

故事中的“腊兰”使我想起了我班的一位女生琪琪(化名)。初为班主任时,像很多人一样,我偏爱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喜欢遵规守纪的学生,关注班干部的培养,注意规范和调教调皮的学生。这些学生吸引了我的绝大部分注意力。然而我却忽略了那些成绩中等并且性格安静的学生。琪琪就是这样一位女生,她的平凡和沉默几乎使我忽略了她的存在。直到有一天,学校让班主任组织班里经济困难的学生申请助学金。首先我向全班公布该助学金项目和申请事宜,让同学们自愿报名,但是为了切实把这笔钱发放给有需求的学生,我翻看了我班入学时的学生基本信息登记表。结果,我发现琪琪的信息登记表中父亲那一栏竟然是空白,没有填写任何信息。我隐隐感到这其中可能有某种原因。于是我私下给琪琪的妈妈打了电话。沟通过程中,我了解到琪琪的父亲在她上初三时因病去世了,琪琪和爸爸感情深厚,所以她一直没有能够摆脱失去父亲的痛苦,妈妈的安慰和劝说似乎也无法抚慰孩子的心灵。妈妈是普通的企业工人,收入一般,因此,喜欢跳舞的琪琪放弃了课外舞蹈班的学习。

听了这些,我很惭愧。半个学期都快过去了,我都不知道她的这些情况。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善待她,真心地关爱她。助学金申请表收上来之后,我发现琪琪并没有提出申请。我能感觉到她是一个内心很敏感的孩子,她肯定不想让其他人知道自己的生活窘境和内心的悲伤。但这种掩饰恰恰表明,她的内心渴望关爱,渴望理解与支持。于是我私下里找到她。首先,我很真诚地对她讲述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并且为自己对她关心不够表示歉意,希望她在自己遇到困难时,要学会求助,不要一个人默默承担生活的不幸和种种压力。我真诚地告诉她,我愿意帮助她,我会努力让她在我的班里快乐地学习、生活和成长。听到这里,琪琪默默流下了眼泪,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压抑在心中的痛苦与无助随之而宣泄。我轻声地告诉她,她不是孤独无援的,周围的朋友和老师都很关心她,愿意帮助她,大家希望她快乐、从容地生活。我与她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曾经遭遇的困惑,和她谈母亲的担忧与呵护,希望她多多理解母亲的苦楚,默默支持自己的母亲。接下来,我建议她申请这份助学金,一方面减轻母亲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让母亲能感受到她的支持和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关心与帮助。随后我递给她一份空白的助学金申请表,同时告诉她,是否申请由她思考后决定,无论怎样,我都理解和尊重她的选择。最后我向她保证,对于我们的谈话内容我会保密。

第二天,琪琪提交了申请。我很高兴,立即特意向学校相关负责人说明琪琪的情况,最后帮助她申得了一等助学金1500元。领到助学金时,琪琪的脸上绽开了灿烂的笑容。我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开心极了。我明白,受助数额大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将是琪琪走出自我封闭的情感领地,勇于敞开心扉,接纳友情和帮助的开始。关爱所传递的温暖一定会滋养她的身心。自从那以后,在一些特别的日子里,比如说她的生日、春节、元旦等,我都会给她送上一份有意义的小礼物。比如说,同学们军训、参加运动会、元旦联欢和红歌比赛时,我会特意抓拍她一些照片,我把她的照片做成贺卡,写上自己的寄语。有时,会为她写一首优美的英文诗,或者和她分享一篇励志美文,抑或一首好听的歌曲。寒冷的圣诞节,我让邮局快递一条厚厚的围巾或一副温暖的手套,总能在枯燥的季节里为她增添几分快乐的色彩。我所做的这一切只是希望琪琪快乐。每当看到微笑像春日的湖波在她的脸上舒展、荡漾开来,我由衷地感到欢欣与幸福。

时光在指缝间悄然流逝,琪琪的改变也在悄然发生。她微笑的时候多了,沉默的时间少了,主动和同学老师交流了。后来学校要组建健美操队,我特意向体育老师推荐了她,让体育老师“无意”地发掘她这个具有舞蹈天分的人才。琪琪训练时表现很好,参加了校队,后来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市的健美操比赛,并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我在班会上对她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进行了表扬,她腼腆而幸福地笑了。后来,高三时,由于我本人遭遇车祸,糟糕的身体健康状况使我不得不辞掉了班主任工作。但我做任课教师时,依然在牵挂着她。高三学习压力逐渐增大,每当我看到她情绪低落时,我会在她的铅笔盒中放一些小字条,写下鼓励的话语;每次模拟考试后,我会和她一起分析成绩,调整学习目标和计划。渐渐地,她变得沉着冷静了,学科成绩逐渐攀升,由原来班级排名40左右提升到了15名左右(我班共56名同学)。最后,她考入四川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在大学的第一学期结束后,她回母校看望我时告诉我,她已经顺利地通过了英语四级,担当了舞蹈社团的负责人,期末拿到了一等奖学金。言语间,快乐的神情洋溢在眼角眉梢。

孩子,你知道吗,你就是我教育生涯中的那株“腊兰”。我很感激你的出现,你为我提供了审视教育的新视角,使我对生命教育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你的健康、快乐、进步和幸福就是让我陶醉的花香——沁人心脾,历久不散。

我愿意用我的一生寻觅并耐心地培育“腊兰”,静待花开!

还让我跟她坐同桌吧

◎孙夫振

那年,我班有个同学叫杨琳琳(化名),学习非常认真努力。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她和同桌在自习课上有说话的现象。于是,就在课下单独找她谈话。

我问她为什么上自习课不安静学习,时常跟同桌说话。

她红着脸,低着头,很不好意思,说:“老师,我错了。”“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我并没有罢休,希望找出问题的根源。

她说:“是她总是找我说话。”“说什么内容?与学习有没有关系?”我又进一步问道。“关系不太大。她总是有很多心事,很苦恼,爱跟我说。”

她的同桌叫方芳(化名),是个小性子的女孩儿,平时动不动就爱发个小脾气,说起话来娇滴滴的,还爱哭鼻子。看来她俩不适合在一起,总在一块说话可不行,影响学习,破坏班级的纪律。于是我说:“既然这样,那我就把你俩调开吧,不要坐在一起了。时间长了会影响学习的。”

她连忙说:“别,别,不要调开了。”

我很纳闷,就跟她解释说:“这样做是为了你好。既然是她主动跟你说话,你就应该离她远点儿,不要跟她走得太近,以免影响你的学习成绩。”“唉!”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我知道您是为我好,但是老师您还是让我跟她坐同桌吧。”“这是为什么?”“老师,方芳的性格,您是知道的,她特别小心眼,爱跟别人计较,别人不经意的事,她都可能觉得受了伤害。我告诉您吧,咱们班好多人都不愿意跟她玩,不敢招惹她,除了我,没有人情愿跟她坐同桌。”“真是个麻烦!”我很无奈地感叹了一句。“老师,您不能这么说呀。其实方芳这个人还是很不错的,心地特别善良。”她的这句话让我顿时感到很惭愧。我只是考虑了班里的纪律,学生的学习,而没有去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内心,还没有做到为每一位学生着想。

我沉吟了一会儿,问她说:“那你说该怎么办?”

她用商量的语气跟我说:“老师,要不这样吧,您就还让我俩坐在一起吧。如果我也离开她,她就一个好朋友也没有了,那样她就太可怜了。总得有人跟她坐同桌吧,我不帮她,谁帮她呢?”

她的话,让我深受感动。“那还回到自习课说话这事儿上来,怎么办呢?”我还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她抬头望着我说:“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上课说话了!我让她有什么话课下再说,或者我课下主动跟她多交流,把她的问题都在课下解决。这样行不行?”

还有什么不行呢?学生想的、做的都比老师设想的要好!

其实,在道德,在品行上,任何职业、地位都没有天生的优势,当老师的并不是一定就高尚,就有资格训导学生。教学相长,不仅是体现在知识方面;在品德方面,学生也可以做老师的表率。

杨琳琳同学与方芳同学坐了三年同桌,最终并没有因此而影响学习成绩,高三毕业,杨琳琳同学考上了黑龙江一所重点大学。

虽然我不相信什么“善有善报”之类的话,但一个人美好、善良的人格,会促进他各方面的提高与发展,这是一定的!

一场不该发生的冲突

◎李凌起

事情还要回溯到去年。

刚进高三,同学们的学习压力骤然增大,尤其是理科综合起来以后,学生明显更加紧张。在“得理综者得天下”的口号下,同学们明显在理科方面下的功夫多了。但这也给语文学科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由于同学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科学习上,语文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的现象越来越频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想了个办法。

有一天上课时,我和同学们约定,我理解大家在理科方面的投入,所以语文作业一定给理科学习让路,我保证每天的语文作业量在半个小时以内,如果超出了这个时间,你可以不做。当时同学们都欢呼,对我的宽容和体谅表示欢迎。我顺势又提出一条惩罚措施,如果多数同学都能完成,而你却不能,那么就意味着这个作业对你没有价值,那我就要将这些无价值的作业销毁。对此同学们也没有异议。

我当时觉得自己的处理方式还是不错的,既照顾了同学们对理科学习的需求,又用“民主”的方式做了一个约定,“软”“硬”兼施,这一下应该能够解决问题了。但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我的预料。

第二天,仍有几个同学没能按时完成作业,我心中开始有些火气,但仍压下去,以缓和的语气告诫说:“可能是刚开始,部分同学对自己时间的分配与安排可能还不太科学合理,我再给大家一次机会,先免于处罚,但下不为例。”我觉得自己很宽容,这样应该能够“感动”学生了。

第三天,作业收上来,一查,竟然又有两位同学未完成。我心中的火便一下子蹿了上来。当时,正是我的辅导课,就想来个“杀鸡儆猴”,于是就将两位同学叫到讲桌前,呵斥他们对作业态度不认真,并当众宣布,按约定应将这无价值的作业销毁,说完就将他们未做完的作业撕掉了。两个同学沉默着回到了座位,我也以为我惩罚的目的达到了。可是,没过两分钟,其中的一位同学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狠狠地将自己的语文练习册扔到了垃圾桶里。另一位同学可能也受了这位同学的激发,也“腾”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满脸通红地大声质问:“老师,你有什么权力损毁我们的书?”看着两位同学的激烈反应,我刚平息的火气一下子又烧了起来,厉声呵斥道:“不完成作业,你倒有理了!”没想到那两位同学并没有服软,仍然气呼呼地站在座位上,同我对峙着,课堂上立刻僵住了,同学们都瞪着眼睛看着我,等我做出更激烈的反应,空气好像在那一瞬间凝固了似的。

就在这一瞬间,我反倒马上冷静下来,第一个念头是,别发火,一旦再激化,学生的情绪可能进一步失控,那么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就大了;第二个念头就是,我的做法不妥,正是因为我当众的激烈批评伤到了孩子们的自尊心。想通了这些,我反而微笑起来。我走下讲台,拍了拍那位质问我的同学的肩头,又走到垃圾桶里,捡出那本练习册,双手捧着放在了那位满脸怒气的同学的桌上,然后又返身走上讲台,郑重地鞠了一躬,道歉说:“对不起,在这件事儿上,首先是老师做得不对,我对给二位同学造成的伤害,表示真诚的歉意,希望你们原谅!”也许是我的做法大大超出了两位同学的预料,那两位同学的眼圈竟红了……

一场意外的冲突就这样解除了,当然,后续的故事也就是“老套”了,两位同学又找我道歉,保证完成作业,此后语文作业的情况真的好转了。

事情过去这么长时间了,留给我的印象仍然很深,给我的思考和触动更多:孩子们的自尊,比黄金更珍贵,不是你能以任何理由来伤害的;老师要学会对学生低头,也许低头能达到出人意料的教育效果;永远不要自以为是,要时刻警醒自己“孩子们的心事,有时你真的不懂”;体谅、宽容,远比批评、苛责更有效……

我眼中的外教故事

◎郭惠青

古语说:“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我一次次地在外教的课堂上体会到这一点。Nick的原则

我从教二十来年了,自以为是个很温和,很尊重学生的人。但是在Nick的课堂上,我不止一次地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强硬,太粗鲁了。Nick 2011年3月第一次来中国,这个28岁的美国小伙子来自偏僻的美国山村,一个在地图上几乎找不到名字的荒凉小村镇,他说那个地方在美加边境,冬季最低气温近零下40摄氏度,是美国相对落后的地区。在来中国之前,他没有任何从教经验,他一开口,总是谦虚地说“我这个小地方来的人”。记得第一节课下来,他紧张得汗水湿透了衬衣。可这个憨厚腼腆一说话就脸红的小伙子赢得了全体学生的爱,走的那天,学生送的礼物几乎将他埋了起来,“Nick,we love you”同学们不停地冲他喊。

孩子们爱他什么呢?我一遍遍地回忆在Nick的课堂上的点点滴滴。

他每次跟学生讲话时,一定是走到他们的身边,凝视着对方的脸,而且蹲下身子,开始,我以为他刚开始教学紧张、新鲜,后来,我发现他是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他总是称呼学生先生,“我没听清楚,麻烦你再说一遍,先生。”而且这种尊重不是形式上的。一次,Nick让大家谈谈中国的文字。大家七嘴八舌开讲了,我在后面听着听着,觉得他们讲得不过瘾,再加上我是教语言的,就忍不住走上前去在黑板上写了一系列的形声字,讲它们的形音义关系。我正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听得目瞪口呆之时,瞥见Nick的温和的脸上带着少有的淡淡的失望、不满。我赶紧下来。之后,我不解地问Nick:“你怎么了?我做错了吗?”我想,我就是特别想把祖国的文化准确、生动地表述出来,再加上Nick正在学中文,这不是一举两得吗?而Nick却认为,我侵占了学生的表达时间,我准确的表述侵占了学生犯错误的宝贵机会。当时我愣在那里,特委屈,心想我一共才讲了两分钟,这种口语小班的课学生平时浪费的何止两分钟,但这就是Nick的原则。Ross的喷嚏

我儿子的外教口语老师叫Ross,纽约人,有点像朋克,他打着耳环、鼻环,右胳膊上满是乌青乌青的文身,乍一看像是黑社会的。他外表狂野内心温柔,据说还多情,刚一来没多久就追上了一个性感的中国女孩儿,两人开始同居。所以我总是犹豫,还要不要让他教。

但是Ross,有着美妙,纯正,清晰的声音,每一个音节饱满,响亮,读文章如刀切豆腐,水洗沙石,那叫一个利索,那种带着美国骄傲的纽约第五大道的口音,抑扬起伏,掷地有声,还有点纯爷儿们的范儿,真叫人割舍不下。

乍暖还寒,这位不知冷暖、一有时间就胡跑乱窜的Ross感冒了,老打喷嚏。但这厮是这样打的:小手臂屈到胸前,脸埋进肘弯里,一次又一次。开始我以为这是Ross个人的前卫习惯,后来,我发现其他的外教Titi(克罗地亚人),Mathew(加利福尼亚人),都是这样。

之后,我看到一部美剧《实习医生格蕾》,剧中人物都是这样打喷嚏的。他们说,这样可以最有效地防止飞沫传播。而我自己不是完全对外开放式打喷嚏,就是用手捂鼻子和嘴打,然后手又不知道摸哪里去了,细菌岂不顺势传播?

我推测,一定有一本公民普及性卫生读物或类似课程教过这些洋人,要不然动作何以如此规范、一致?

文明常常在文化交流碰撞处诞生,在生活细节处彰显。它们不经意中走进我的生活,像一只只蝴蝶翩翩地飞进我的窗口,轻盈美好。

敞开心扉 真情涌动

◎张晓多

从事教育工作已有11年,我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有苦有乐,有感受也有困惑,感受比较深的就是:只有当老师与学生敞开心扉,当老师与学生真情交流,才能为教育注入生机。

那是我刚进学校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我急于在学校有一番好的表现,以便站稳脚跟,于是虚心请教老教师们。听他们讲,在校教书,首要有一条就是管住学生;要想管住学生,就得先给学生一个下马威,不然的话,学生不怕你,以后你的工作就开展不下去了。我也决心在班级里先给一些“刺儿头”点颜色看看,好在全班同学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一次,我正和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讨论练习中的一道思考题,大家说得头头是道,我也暗自高兴。当我请了一位同学说出解题思路时,我发现刘小溪同学正低着头,瞧她的神态,思想已游离于课堂之外。顿时,我内心深处涌起一丝不满,决定借此机会“杀鸡儆猴”,以达到威慑全班的作用。于是,我放慢讲话速度,慢慢走到她的身边。全班同学都明显感觉到我的变化,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凝固起来了。刘小溪也感觉到了这种变化,看到我就站在自己的身边,他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身子也不由自主地轻轻颤抖着。我请她回答刚才的问题,真实的想法是“惩罚”她一下。听到我叫她,她连忙抬起头环顾四周,然后扭扭身子,慢腾腾地站了起来,低头看了看书,又抬头看了看我,课堂上出现了短暂的沉默。我暗自思索:是让她坐下去了事呢,还是继续?对,关注一切学生的发展,我只要加以引导,她一定会知道。“那先说什么?”我降低问题的难度。原以为教学即将顺利进行,可谁知她抬起头,我看到她的脸涨得通红,牙齿咬住嘴唇又低下了头。我耐住性子,重复了我的问题,这下她的脸更红了,眼圈中有泪花转动,但仍旧没吐出半个字,周围却响起了窃窃私语声。我暗自提醒自己:耐心!“那你是怎么想的?”我满怀希望,因为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我拼命压住心底的怒火,说:“你能把题目读一遍吗?”我知道,我的声音变得严厉了。“快读呀……”旁边的同学也觉察到了不对劲,开始悄悄提醒她。可她抬了一下头,看了看我,又低下了头,我分明看到了有一串泪珠滴在了她的本子上。教室里寂静无声,我明显感受到了全班同学噤若寒蝉的表情。我在生气之余,内心深处隐约有个念头一闪:难道我错了?最后,我以“我们找个机会谈谈!”结束了这段“对峙”。

下课后,我独自生着闷气。和班主任老师聊天时了解到刘小溪同学是一名心思细腻、内心世界很丰富的女孩儿,只是平时性格内向,难得听到她的声音,即使说话也是嘤嘤细语,和人交流更是“惜字如金”。我又反思着今天的一幕,应该说是在情理之中,可我为什么非要逼着她说话呢?是为人师者的脸面吗?还是我的撒手锏用错了对象……这时,那双含泪的眼睛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一种不安和自责悄悄袭上心头,我真的错了!我不该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而那样做!虽然我有一百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作解释,我的出发点全是为了我教的孩子。当天下午,我特地和她母亲见了面,在和她母亲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刘小溪同学在家也是沉默少言,尤其是你越要她说,她越说不出来。我决定找她谈话,解开她心中的那个结。那天晚上,我们坐到了一起,她不安地搓着手,话未说,眼先红:“老师,我不是故意的。真的,我不是故意的。”她的声音有些哽咽。我为之一震,不知说什么好,却不由自主地连连点头。“有什么原因吗?”我带着歉意和悔恨问道。依旧是惯有的少言,“我也不知道,就是说不出来。”我知道我已伤害了她,我得弥补我的过错。“这样吧,”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们来个约定,下一堂课,我还要请你发言。当然,我更希望你自己举手。”她诧异地抬起头,似乎不相信谈话就这样结束了,虽然依旧沉默,但从她的点头中,我还是发现了她眼睛后面隐藏着的一丝笑意。

第二天,我带着一份激动和期盼走进课堂,因为我将实现一个约定。上课之余,我分了分神,偷偷观察她的“动静”,等待着……她的眼神不时地和我交会,我则向她颔首示意。终于,那只手悄悄地举起了一小半,虽然内心已急不可待,可我故作平静地请她回答问题,尽管声音还是细若蚊叫,但已足以引起同学们的诧异。我俩会心一笑。我如释重负,我真不该那样逼她!从那时起,我懂得了,成长中的孩子关注自我,追求理解,他们希望与老师交流,渴望和真情互动,从而获得成长的资源与养分。

老师的呵护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一位优秀的教师要有一颗关爱童心的心。在你年年月月、朝朝暮暮和学生相处时,要更多地呵护童心,关注学生生命的进程。当老师与学生敞开心扉,当老师与学生真情涌动,才能为教育注入生机。给学生一个机会,可以让学生创造辉煌;给自己一个机会,让我们看到奇迹的发生。老师的一份童心、爱心与耐心,可以使铁树开花,顽石说话。

因“生”生感

◎马平

昨天晚上和老公吵架了。

因为高中的晚自习要到10点才能结束,吵架便是由于此。平日老公的工作也很忙,但我基本上是早上6点30分从家里出发,中午在学校吃食堂,晚上7点多回去。结婚后老公对我的这种“披星戴月”的生活表现出了不满。这不,昨天同事有事,我就临时帮着盯了一个大晚自习,老公的意见就更大了。

我心中也很难受:谁让自己是老师呢?!自己工作劳累不说,为家奔波忙碌老公也不理解,怏怏不乐的我便很不情愿地拿起书本上课去了。

班里漆黑一片,真是烦人,连电也没有,真倒霉。我在心里埋怨道。“老师,节日快乐!”

我刚踏进教室,五十个学生便齐刷刷地站起来,每人手中握着一个小蜡烛向我鞠躬问好。哦,原来今天是教师节,我把自己的节日都忘了,我的学生竟然记着老师的节日。顿时一股暖流便涌上了我的心头。

然后学生便纷纷向我表达祝福。“老师,祝您越来越年轻漂亮!”“老师,祝您事业有成!”“祝您家庭幸福!”“家庭幸福?”怎么能幸福呢?我心里掠过一丝伤心和无奈。但是学生们这一张张纯真的脸已经让我感动不已了。“说说你们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吧。”我临时改变了上课的内容,想听听学生的心里话,或者说我想知道我的职业是否选择对了。“老师的职业是令人骄傲的、神圣的!”我的课代表说道。“老师是最无私的,因为老师是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生平所学的知识传授给我们的人!”“老师是我们的顶梁柱,因为老师是在高中最艰苦的三年陪伴我们,在我们的高考的天平上增加筹码的人!”“老师是最辛苦的人,因为为我们这些之前素不相识的人劳累才更显伟大。”班里最调皮的学生如此说更让我感动,顿时我便觉得鼻子里酸酸的。

是的,这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抱怨教师的生活很忙碌,很无聊,薪资还很低。可是现在想想和在社会上打拼的同学比较起来我幸福得多了,因为我收获了学生的祝福,享受着一种毫无心计的生活。

我灵机一动,在黑板上画了一颗大大的心,然后我与学生将我们的梦想写在纸上,贴满这颗心。在这过程中学生送给了我好多礼物,堆满了讲台桌。

的确,我承认,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也有过太多太多的功利思想,但是在这个三尺讲台上与纯真的学生为伍、与纯洁的文字为伴的日子,我的心绪很坦然、很平淡,或许我本该属于这里吧。不,不是或许,而是肯定。

我奔跑回去,告诉老公我的生活是如此值得与精彩。

我的“单克隆抗体”那节课

◎何万红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我从教快二十年了。回首我的教学之路,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可歌可诵的光荣事迹,一切都是那么平平常常,但是在平淡的教学中,却也会发生一些故事。这些故事看似很小,但正是这些小故事使我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促进了我的成长。

记得那是我到一中的第三个年头,市里组织青年教师评优课的活动。由于市里每两年才组织一次评优课,学校非常重视这次活动,还专门设置了评选委员会。报名参赛的人选需要经过层层选拔——先在组内报名,报名老师需要在组内公开讲课,然后组内教师进行投票选出一人,参加学校选拔。各组教师在校内上公开课,通过学校评选委员会评选,才能获得代表学校参加比赛的资格。我说的这个小故事就发生在学校公开课上。记得那次我讲的课题是“单克隆抗体”,在讲完教学内容后,我问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这时一名同学站了起来,他说:“我奶奶有糖尿病,所以对胰岛素非常关注。我知道过去胰岛素是从牛、猪等动物的胰脏中提取出来的,产量低,并且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从动物体内提取的胰岛素和人胰岛素不完全一样,人使用后可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那样的话,用小鼠的肿瘤细胞和B细胞融合后得到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虽然既可以像肿瘤细胞一样无限增殖,又可以产生特异性比较强的抗体,但这样制备的抗体,毕竟是从小鼠体内提取出来的,那人在使用时会不会像牛胰岛素一样有副作用呢?”当时他问完问题,同学和听课的评委都纷纷鼓掌,把目光集中在我的身上。那节课对我来说很重要,一是只有这节课讲好了我才有可能获得参加市级评优课的机会,二是这毕竟是校内公开讲课,既不能丢自己的人,更不能丢生物组的人。所以我课前花费了大量的心思精心准备,并且考虑到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我还进行了一些教学预设。可是没有想到半道上出现了这么个小插曲,根本不在我的预设之内。面对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了讲解,最终获得代表学校参加市级评优课的机会。

课后我去找评委评课。一个资深老教师对我说:“你今天的课讲得不错,你提前做了一定的预设,但是学生突如其来生成的问题不在你的预设之内,看得出来,你有些紧张。面对那么多的老师和学生,紧张是正常的,虽然你最后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可是你想过没有,面对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不一致时,除了你自己去一问一答地回答问题,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也许你可以顺着学生的问题往下走,把问题交给全班同学,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共同思考,比你自己着急回答完学生的问题的效果会更好。当然如果课堂上意外的生成不在自己的预设之内,并且也一时无法解疑时,你可以承认自己无法解决,但可以请同学们就此问题在课后进一步探究。这样既能妥善地处理课堂上的意外生成,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又能把课堂探究与课外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听完了这位老教师的话,突然之间我明白了,教学是没有止境的。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老师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自己也在学习和提高。老师和学生之间就是通过这种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达成共识,最终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进步吧。

换位思考 理解学生

◎李海霞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每天工作的对象是正值青春期的学生,这个阶段是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认识自我并急于肯定自我的人生阶段。当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性发展受到阻碍时,他们往往表现出反抗的行为。再加上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的不平衡,容易对周围的人和事反应敏感和强烈,易产生冲突。

以前我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出现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劝导时,学生要不就是顶撞,要不就是不说话,表面上看好像是听了老师的话,实际上内心并不认同(即使我们说的都是对学生成长有帮助的建议和观点)。面对这种情况,我自己也会有挫败的感觉,导致自己觉得当高中老师价值感低。

那么,我要怎么做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为学生以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并且也让这份职业给我带来愉悦、幸福和高价值感呢?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心中萦绕,我不明确自己是否有真正的答案,可是某日发生在我课堂上的一件小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某天我的课是上午的最后一节,当我正在讲台上讲题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学生偷偷地在吃东西,而当我问问题让大家回答时,他借着张嘴的时机,又往嘴里放了点吃的,他觉得老师是看不出来的。看到这些我真有点哭笑不得。当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出现行为偏差时,老师肯定是需要干涉一下的,可是怎么管呢?这个学生比较敏感,如果我直接走过去提醒他,大家就会把眼光全部集中在他身上,这样会触及他的自尊,面子上过不去,也很容易让他产生抵触的情绪,起不到教育的作用。于是借助我写板书的空隙,我在全体同学面前问了一句:“临近中午了,有些同学肯定饿了吧?”同学们回答:“是。”我接着问,是不是想吃东西了?只剩下几个同学说是,其中就有这位同学。并且他还加了一句:“对,老师我们饿了,真的是想吃东西了。”我接着说:“嗯,我知道有的同学饿了,坚持一下啊,因为上课不能吃东西。”我把目光投向他,看了他一眼,他明白了我是什么意思。接下来的时间,我能感受得到他听讲听得很认真,参与课堂积极,情绪也很好。

回想课堂上这一幕,整个过程也就几分钟的时间,在处理这个事情的过程中以及事后,我内心是舒畅的,那位学生就在我的几句提醒下,自觉地积极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

之所以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我觉得首先是因为我站在了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了一下,现实情况是最后一节课学生饿了,饿了一定是不舒服的,偷偷拿出东西来吃,学生就是想满足一下自己饥饿的胃,可以理解。我们从内心要真正接受或者是允许一些不是我们期望的事情发生,这样才不至于出现立刻把学生或者事情放在我们的对立面上,如果对立,那后面的工作怎么做也是很难做进学生的心里的。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青春期的学生,他们想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获得自我认同,肯定自我的角色,获得自主性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学生时给他们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要能做到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我认为前提是清楚这一时期学生的特点,要有尊重生命的意识,有足够包容的心,能接受学生出现的种种有偏差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再去做学生的工作。就像我的课堂上这个学生一样,如果一看到他吃东西我立刻蹦出来一句话:“你必须遵守纪律,不可以这样。”其实就只是把纪律放在了最前面,而忽略了学生这个人的存在,更谈不上考虑这个学生自身的一些特点和他的需求。忽略了人的存在进行的教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反倒会适得其反。

我们时刻都要记得我们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独立的有鲜明特点的生命个体。

我的感悟是:当我能先从理解学生、接受学生开始时,其实也就理解了、接受了我的工作;当我足够尊重学生时,也就能够尊重我自己了;当我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时,也给我的工作留下了发展空间。

说到这里不由得回味一下:我每天是在为谁工作呢?只是为了学校吗?我教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可以说帮助了学生的成长,为学校尽了一份力。而在工作中不断的反思和提升,不也是促进了自己的成长吗!

小投入大回报

◎蔺政贺

终于争取到去河北师大新校区听国培讲座的机会。多名教育专家轮番上阵,精彩讲座惊喜不断。其中,心理学教育专家刘毅伟老师的讲座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从多角度阐述了提高教育智慧的方法及必要性。她举的关于著名学者斯霞老师巧设情景,让学生轻而易举地牢记汉字“灭”的形和义的例子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全班学生面前点燃一支拿在手里的火柴,任其熊熊燃烧。眼看火焰就要烧及手指,全班学生惊呼:“快弄灭,快弄灭!”不慌不忙的老师把火柴头放在讲台上,拿起一块儿板擦顺势一压,火就“灭”了。于是老师胸有成竹地在黑板上写下了“灭”。

试问,经历了这样形象的教学过程,学生还会轻易地忘记“灭”这个字吗?这种方法是否比直白地告诉学生“‘灭’字是火上加一横,回去写十遍”来得有效呢?

想想看,我们繁重的实际教学任务是多么需要多一些巧妙设计有效情景教学的教育智慧啊!

高中英语教学中有一个难点就是对“让步”状语从句的理解和掌握。一开始我严格地把语法书中该从句常启用的引导词及结构上的注意问题一字一板地告诉给学生。第二天进行复习性提问时,学生也能够用恰当的引导词造出呈让步关系的主从复合句。但是课下有一个女同学问了我一个问题:“老师,对于时间或原因状语从句我很容易就理解了它们的含义和功能,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昨天我们学的那些从句要被称作让步状语从句?”我愣了一下,想想自己阅读的诸多语法书中确实没有专门介绍过这个问题,但我觉得对“让步”两个字的理解对该从句的透彻把握真的很重要。于是我对她说:“你让我想一想,今天晚自习的时候咱俩针对这个问题详细地谈一谈吧!”

下午,我坐在办公室中,盯着手中的多个包含让步状语从句的例句:Boy as he is,He acts as a girl;He failed the exam though he tried really hard;Wherever you go or whatever you do,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发现主从句一般翻译为“虽然……但是,即使……还是,无论……仍然”,也就是说从句虽然叙述了一个情况或条件,但主句内容的存在或发生不受其影响;换句话说就是从句的内容要为主句内容的存在或发生“让步”。唉,也真难为给这种从句起名字的语法研究者了。晚上我给那位女同学这样解释了一下,她表示清楚多了。那天晚上回到家我又多准备了一些更典型的表示让步关系的例子,并润色了一下自己的教学语言。第二天我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详细地阐述了“让步”的含义,同学们听得很认真,我作为老师也很有满足感。这个过程让我觉得自己也开发了一回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育者探求教育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育者教育理念、知识修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育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

“Polish”计划

◎王忻瑜

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因此,我们唯有用热情、豁达、耐心、开明这串钥匙,融入浓浓的爱,才能打开学生的心门。这是我从事教育事业以来一直秉承的理念。当学生手捧各类竞赛的奖状向我微笑时,当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我们一同欢呼时,当已毕业的学生欣喜地告诉我她获得八千元的国家级高校奖学金时,当我得知美国著名院校向他伸出橄榄枝时,我更加坚信,教育是一项事业,是值得我倾注全部的事业。

回顾自己的从教之路,可以说,我与学生共同成长着。曾经有过的成功与挫折、纯真与苦涩、欢笑与泪水都让我对教育事业、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教育是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工作,要不得急功近利,也没有灵丹妙药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个故事发生在我任教初期,之所以选择这个故事,是因为它承载着我和学生共同的成长,些许青涩,但满怀真诚,执着,热忱。它时刻提醒我:莫忘初衷。教育是我所热爱的事业,不仅为知识的传播,更为美好心灵的浸润;不仅为收获的喜悦,更为彼此付出的感动;不仅为桃李的芬芳,更为生命音符的跳动、成长和壮大。“Polish”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我任教于高三年级A班。听一些老师说A班比较“活跃”,我心里明白,这个活跃的含义很丰富。为了尽快缩短磨合期,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我在假期时收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对学生的成绩和层次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未见其人,先熟其名。

经过三天的“交锋”,我把A班的情况总结成两大方面:第一方面是优势,体现在热情,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上高三以后,很多同学主观上非常想尽快提高成绩,这是值得肯定并加以推广的因素。第二方面是劣势,体现在学习态度浮躁,学习习惯欠佳,知识层面建构不完善。其中前两点又是导致第三点的直接原因。因此,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成绩,解决前两项是关键。根据这三天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来看,学生李明(化名)在班内比较“突出”,但学生缘颇好,很有号召力,应该是首先要攻克的目标。俗话说,追赶马群就要先捕到头马。如果能使他在学习上活跃起来,一定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对促进整个班级成绩的提高意义重大。

李明,男,性格活泼,反应敏捷;学习主动性欠缺,学习习惯有待改进。我发现上课时虽然他看似漫不经心地坐在那里,但当我讲到某些重要内容时,他总会突然认真地抬头看着黑板,生怕落下什么。从他这下意识的行为,我可以肯定,他很要强,很想提高成绩。于是我决定正式对李明实施“Polish”计划。

Polish(to make smooth;to remove flaws from;to refine or to perfect),意为抛光,去除缺点,使变得优雅或完美。我坚信,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点,都有优势,因此,从某个角度来看他们都是金子。是金子,就要让他们发光。这就是我的“Polish”计划。“Polish”计划第一步:正面交锋

从情感上和心理上和学生取得沟通,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信任,选择一个好的契机是至关重要的。一次检查作业的时候,李明没有完成。由于我之前的强调,大多数同学完成得比较好,这使李明显得很孤立,他当时的态度不是很好。我知道如果这个时候批评他,他的抵触情绪很强,效果一定不好,但这为我找他谈话创造了好机会。于是课后,我把他叫到我的办公室,进行了一次平等的对话,而不是老师的训话。一开始,他的防备心里很重,以为我要因为课上的事批评他。出乎他意料的是,我说:“你很会听讲,反应很快,老师一讲到重要的地方,你就能及时地捕捉到那些信息。”他先是一愣,随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知道他领会了这种既是肯定又是批评的话语。多了份默契,少了些隔阂后,我又说:“你很自私。”他又是一愣,我继续说:“你舍不得付出你的时间真正开始学习,你舍不得施展你的能力去完善和提高自己。”他沉默了一下,赞同地点了点头。接下来我们的交流很顺利,在思想上取得一致后,我耐心地从学科特点,高三的学习重点和他的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并一同制订了一套近期适合于他的学习和复习计划。

整个交谈中没有出现一个“你应该”或“你必须”的字眼,但效果是很显著的。

李明脸上往日的不屑和桀骜不驯的表情褪去了,取而代之的是谦虚和真诚。谈话结束后,我对他说:“一个人的定位很重要。我不管你以前的定位是什么样,但是从今天起,你要做咱们班的亮点,学习和进步的亮点。”“老师,我会努力的!”听到他自己亲口说出“努力”这两个字,我感到格外的欣慰。“Polish”计划第二步:密切关注

有了上面的成果之后,接下来的战略部署就是密切关注李明的表现和发展动向,及时纠正,适时引导,从行为上加以规范,让这叶小舟始终能够在正确的航线上行驶。因为李明的性格比较要强又比较敏感,所以我特别注意场合和措辞。一次在课上,李明和同桌在小声嘀咕着什么。我恰好在讲一个短语keep one's word,于是我故意语速很慢,但语气很重地说道:“守信很重要,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呀,是不是啊李明?”他的脸一下子红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听得很认真。后来,他的听课状况越来越好,偶尔有心不在焉的时候,只要他碰到我询问的目光,就会明白我的用意,变得专注起来。

鼓励和赞美在教育中总是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单元小测,李明做得比平时好很多。我特意在上课时单独表扬了他,一来是对他的激励和鼓舞,二来把他的形象树立起来,自然而然地把他定位在榜样的位置上,让他“别无选择”,主观和客观条件都督促他前进。“Polish”计划第三步:穷追不舍

态度得到转变,行为得以规范之后,我从学习上对李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首先帮他分析了目前的学习状况,自身在各个学科的优势和差距;其次,详细讲解了学科具体的特点和重点、难点,使他领悟到不同类型的知识要有不同的学习方法,着重强调了理解、识记和总结的重要性。

这次交谈我的态度很严肃。他听得很认真,还特意在本子上作了详细的记录。李明说他有了危机感,因为以前耽误了太多的时间。但他不会像以前那样懒惰和放弃,通过这些日子的努力,他发觉果真像老师说的那样“会者不难”,他有信心能做好。我对他说:“你现在是班里的闪亮之星了,如果课上同学们遇到什么问题,我可要请你来解答了。你要做好准备,不要让我失望呦。”他使劲点了点头:“我会做到的。”果然,从那以后,李明非常勤奋,经常主动问问题,再也看不到他下课打闹或是上课说话的情景。他的记忆力好,理解能力强,这种优势发挥出来以后,使得他在学习上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在高三第二次考试中,他整整进步了十名。李明很高兴,因为他的付出有了回报。

我当然更高兴,但我没有忘记我的计划。我深知以后的路更难走,需要加倍的付出和努力。如果李明这时松懈或是自满的话,再遇上困难,情况就严重了,是难以修复的。于是,我趁热打铁,穷追不舍,在试卷讲评后的那一周,我再次找到他谈话。这次,我既没有像第一次那样欲擒故纵,也没有像第二次那么严肃系统。我对他说:“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座山,以前的你,只在山下走平路,舒适安逸但是到不了山顶;现在的你,经过努力已经到了山腰,这时你需要付出双倍的努力,一份用来支撑你自己,站稳脚跟,不滑下去,另一份用来向上攀登,直达山顶。”李明听完后若有所思,他说:“老师,我明白。”几个字简短,但铿锵有力。在随后的第三次模拟考试中,他又前进了十二名。

李明仍然在努力着,进步着,我的“Polish”计划也在继续。在班主任老师的帮助和配合下,我把“Polish”计划的范围逐步扩大,根据目标学生的特点,量体裁衣,制定适合他们的并能为他们所接受的计划。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不但要详细掌握学生信息,了解学生个性特点,还要分阶段、分层次制订计划,从心理上加以沟通和引导,从行为上加以规范,从学习上加以辅导,并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

学生的思想是多元的,我们不可能完全改变他们,但我们可以正确引导,根据他们的特点来辅导和帮助他们。高中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我们要让他们像美玉一样,经过打磨之后,祛除杂质,变得完美;像阿拉丁神灯一样,越擦越亮,实现自己的人生神话。

我深信,每个学生都是金子。是金子,就要发光。这就是我的“Polish”计划。

送人玫瑰 手留余香

◎王艳军

走上教师这条道路,说来也有点儿阴差阳错。那时候青春年少,还处在逆反期,所以就愿意离家越远越好。曾经在哥哥房间里见过一本杂志,里面介绍过陕西师范大学,那花团锦簇的校园,外墙爬满爬山虎的图书馆深深吸引了我,于是在没有和家里人商量的情况下,偷偷地将志愿改成了陕西师范大学,从此和学生打起了交道,当起了“孩子王”。

人人都说教学苦,在古代有“家有五斗米,不做孩子王”的说法。确实,做一个老师挺苦挺累的,做一个好教师就更苦更累了,但这是我选择的职业,我得对得起这份工作,尤其是对得起我面对的孩子们。

备课、查资料、写教案、做题、上课、答疑、判作业、阅卷……每天早出晚归,不断重复着这些工作环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送走了一拨又一拨的孩子,换来的却是脸上的皱纹和头上的白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来歌颂教师这个职业真的一点儿都不夸张。说起来自己任教也已二十多年,人已步入中年,也越来越爱叙旧,越来越爱回忆。手机里一个祝福的短信就能让我想起当年那些孩子的点点滴滴,微信里一个加群的邀请就能让我想起当年一个个孩子的音容笑貌……

记得曾经带过一个班,在高二时,突然一个学习很不错的男生被确诊得了白血病,同学们立即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经常有同学去医院看他,给他抄笔记,给他讲故事,甚至班委们还组织全班同学为他捐款,最后这个爱心捐款活动竟扩大到了全年级甚至全校。后来我还让全班每位同学为他说段话,或者唱首歌,总之让他在病床上能听到同学的声音,不断给他精神上的鼓励。只可惜最后还是没有挽回他的生命,现在想起心里都是酸酸的……

记得曾经带的班里有个女生化学总是学不好,她主要问题是基础不好,学习态度还是非常认真的。于是我跟她说,你只要有不会的一定要问老师,千万不要攒着,时间长了问题越来越多,你就无法驾驭这门学科了。之后她开始主动问问题,每次问题结束之后看着她一脸轻松地走向自己的座位,我也觉得很开心,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实现。记得是个夏天的周六,她打电话给我说:“老师,我有问题要问你,电话里说不清楚,我能到你家里去吗?”我答应了。在家里解决完问题之后,外面突然狂风大作,一场暴雨要来了。我让她等一会儿再走,可是等雨过天晴之后,马路上一片汪洋,所有的公交车、私家车都困在路上,更别说骑自行车了。于是我留她住了一晚,那天晚上这个平时腼腆的女孩子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跟我说了那么多,说她的父母、爷爷奶奶,说班里同学之间的小秘密,最后还嘱咐我,老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