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1 15:44:05

点击下载

作者:金武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管理学

管理学试读:

编者的话

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对个人、企业、国家甚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的理论层出不穷,管理的工具日益增多,管理的方法令人耳目一新,管理学还在蓬勃发展之中。

本书抓住了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精髓,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全书共分10章,内容包括管理概述、管理理论的演进、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激励与沟通、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对国内外最新学术成果进行了综合、充实和完善,在展示本学科前沿成果的同时力求使内容浅显易懂,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能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框架。本书从培养学生管理技能的角度出发,构建内容体系,创新编写体例,增强管理理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1)在结构安排上,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为前提,以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为重点,并突出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以此构建内容体系,力求深入浅出,环环相扣。(2)在编写体例上,坚持形式为内容服务,并进行大胆创新。本书的编写体例具有以下特点:

每个项目的开始都设有“引子”和“本章内容提要”,提示学生注意把握知识要点;同时,精心选择导入案例,以增强对项目内容的导入力度,提升学生的求知欲。

内容讲解中,根据需要设计了“知识链接”、“管理故事”、“管理案例”、“课堂互动”等模块,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项目之后除了正常的“项目小结”和“思考与练习”外,还设计了针对性较强的“案例分析”和“综合实训”。其中,“案例分析”对“案例导入”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析,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训”则可有效地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有助于真正培养学生的管理技能。

本书由牡丹江大学的金武、朱庆宝、李贞任主编,曲岚、李柏权、李卫红、赵月霞任副主编。其中金武编写项目三至项目六,朱庆宝编写项目一,李贞编写项目二,曲岚编写项目项目七,李柏权编写项目九,李卫红编写项目八,赵月霞编写项目十。最后全书由金武统稿。

本书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但个别地方难免会有疏漏,敬请诸位专家学者谅解。在此,我们向参考过的文献的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与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1年8月项目一管理概述【引子】

管理作为人类社会协作劳动和共同生活的产物,其实践活动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协作程度的不断加深,管理活动逐步趋向于专业化和科学化,并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本章内容提要】

掌握管理的概念、二重性、基本职能和过程;

了解管理者的概念、分类、角色,以及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

了解管理学的概念、特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案例导入——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

郭宁最近被所供职的生产机电产品的公司聘为总裁。在他准备去接任此职位的前一天晚上,他浮想联翩,回忆起他在该公司工作20多年的经历。

郭宁在大学里学的是工业管理,大学毕业后就到该公司工作,最初担任液压装配部的助理监督。当时他对液压装配所知甚少,在管理工作上也没有实际经验,他几乎每天都是手忙脚乱。由于郭宁非常认真好学,加上监督长对他的指点,经过半年多的时间,郭宁已经掌握了每日的作业管理情况,能够独自承担液压装配的监督工作。

由于表现出色,郭宁被提升为装配部经理,负责包括液压装配部在内的4个装配单位的领导工作。当他担任装配部经理时,他发现自己除了要关心当天的装配工作情况之外,还得做出此后数周乃至数月的工作计划,还要参加很多会议,完成很多报告。此时,他没有过多的时间从事他过去喜欢的技术工作,而是要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规划工作和帮助下属,使下属的工作做得更好,也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会议、批阅报告,并完成向上级的工作汇报。

在他担任装配部经理6年之后,正好该公司负责规划工作的副总裁辞职,郭宁便主动申请担任此职务。他自信拥有担任新职务的能力,但由于此高级职务工作的复杂性,他在刚接任时遇到了不少麻烦。但他还是渐渐适应了,做出成绩之后,后来被提升为负责生产工作的副总裁,而这一职位往往是由公司最资深的人来担任的。

现在,郭宁又被提升为总裁。他知道,一个人当上公司最高主管职位之时,他应该自信拥有处理任何情况的能力,但他也明白自己尚未达到那种水平。因此,他不禁为以后的工作而担忧!问题

1.郭宁当上总裁后,其主要职责与过去相比有了哪些变化?

2.郭宁要想胜任公司总裁的工作,必须具备哪些管理技能?任务一 掌握管理的基础知识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指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或过程。

上述管理的概念中包含5个方面的含义:(1)管理工作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有效的管理必须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灵活应变。(2)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管理的对象和内容是组织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技术、时间、组织信誉和社会关系等。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体现在对这些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5)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知识链接】管理的各种定义

关于管理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世界百科全书的解释是:管理就是对工商企业、政府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各种组织的一切活动的指导,其目的是使每一行为或决策有助于实现既定的目标。

重视管理者个人领导艺术的管理学家认为:组织中一切有目的的活动都是在不同层次的领导者的领导下进行的,管理就是领导。

重视决策作用的管理学家认为:组织中任何工作都是通过一系列决策完成的,管理就是决策。

重视管理职能的管理学家认为:管理就是对被管理对象实施一系列管理职能的过程。

重视协调工作的管理学家认为:管理就是在某一组织中,为完成目标而从事的对人与物质资料的协调活动。二、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具有二重性,这是由生产过程本身的二重性所决定的。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组成的统一体,这一性质决定着管理也具有组织生产力与协调生产关系两重功能,从而使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一)自然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由共同劳动的社会化性质决定的、与生产力相联系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的不同而改变的一种客观存在的性质,即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组织中都存在管理活动、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二)社会属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由共同劳动所采取的社会结合方式的性质决定的,是与生产关系直接相联系的。管理的社会属性实际上体现的是“为谁管理”的问题,因此,管理必然是维护生产关系的。三、管理的基本职能

管理职能是指管理者实施管理的功能或程序,即管理者在实施管理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具体作用及实施程序或过程。管理实践证明,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一)计划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管理活动从计划工作开始。计划职能的主要任务是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组织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并根据预测的结果和组织拥有的可支配资源建立组织目标,然后制定出各种实施目标的方案、措施和具体步骤,为组织目标的实现作出完整的谋划。(二)组织

计划的实施需要其他成员的合作,组织工作正是从人类对合作的需要中产生的。组织职能有两层含义:一是进行组织结构的设计、构建和调整,如成立某些机构或对现有机构进行调整和重塑等;二是企业为实现计划目标所进行的必要的组织过程,如进行人员、资金、技术、物资等的调配,并组织实施等。(三)领导

领导职能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中,是集中体现管理者素质和管理能力的核心环节。为了使领导工作卓有成效,管理者必须了解个人和组织行为的动态特征,激励员工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四)控制

控制职能是管理过程的监视器和调节器,其作用是检查组织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及时发现偏差、分析原因并进行纠正,以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控制职能与计划职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计划是控制的标准和前提,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计划的顺利实现。【课堂互动】

以你组织某次班级活动或社团活动为例,解释说明管理的四大职能。四、管理的过程

管理是一个各项职能活动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没有计划便无法控制,没有控制也就无法积累制定计划的经验。企业往往在进行控制工作的同时,又需要编制新的计划或对原有计划进行修改。同时,没有组织架构,便无法实施领导,而在实施领导的过程中,又可能反过来对组织进行调整。

就总体而言,管理工作一般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如图1-1所示。图1-1 管理过程循环图任务二 了解管理者的基础知识一、管理者的概念

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即在组织中担负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工作,以期实现组织目标的人员。

现代观点认为,管理者的首要标志是对组织目标负有责任,只要共同承担职能责任,对组织的成果有贡献,他就是管理者。此外,管理者除了指挥别人完成工作以外,其自身也可能承担某项具体的工作。二、管理者的分类

按照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划分,管理者可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如图1-2所示。图1-2 管理者的层次(一)高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是指对整个组织的管理工作负有全面责任的管理者。其主要职责是:制定组织的总体目标和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高层管理者在与外界的交往中往往代表组织,以“官方”的身份出现。(二)中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通常是指处于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之间的一个或若干个中间层次的管理者。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所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者的工作。与高层管理者相比,中层管理者更注重日常事务的管理。(三)基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又称一线管理者,是指组织中处于最低层次的管理者,他们所管辖的仅仅是作业人员而不涉及其他管理者。其主要职责是: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的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的有效完成。【管理故事】丙吉问牛

西汉宣帝时期,丞相丙吉十分关心百姓的疾苦,经常外出考察民情。有一天,丙吉到长安城外去视察民情,走到半路就有人拦轿喊冤,查问之下原来是有人打架斗殴致死,家属来告状。丙吉回答说:“不要理会,绕道而行。”走了没多远,随从又发现有一头牛躺在路上直喘气,丙吉下轿围着牛看了很久,问了很多问题。人们就议论纷纷,说这个丞相不称职,死了人不管,对一头生病的牛却那么关心。

皇帝听到传言之后就问丙吉为什么这样做,丙吉回答说:“这很简单,打架斗殴是地方官员该管的事,如果他渎职不办,再由我来查办他,我绕道而行没有错。丞相管天下大事,现在天气还不热,牛就躺在地上直喘气,我怀疑今年天时不利,可能有瘟疫出现。要是瘟疫流行,我没有及时察觉就是我的失职。所以,我必须弄清楚这头牛生病的原因。”一番话说得皇帝连连称赞。

管理启示:管理者应该清楚自己所处的层次,明白自己的职责,有所为、有所不为。三、管理者的角色

20世纪60年代末,加拿大管理大师亨利·明茨伯格提出“管理者角色”理论,他将管理者的角色分为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3个方面,这3个方面又包含着10种不同但却高度相关的角色,如表1-1所示。【课堂互动】

张玲是一家造纸厂的厂长,这家工厂正面临着一项指控:厂里排泄的废水污染了邻近的河流。因此,张玲必须到当地的管理局去为本厂申辩。李刚负责厂里的生产管理,他刚接到通知:昨天向本厂提供包装纸板箱的供应商遭了火灾,至少在1个月内无法供货,而本厂的包装车间想知道他们该做什么。罗兰主要负责文字处理和办公室的工作,办公室的两个职工为争一张办公桌发生了一场纠纷,这件事情要由罗兰去处理。

在上述案例中,张玲、李刚、罗兰这3人都是管理者。请问,他们3人分别扮演了管理者的什么角色?表1-1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四、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管理者素质是指一个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内在的基本属性与质量。一般来说,管理者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一)思想政治素质

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指管理者在行为、作风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和品行等方面的特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② 现代化的管理思想;③ 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正直的品质、民主的作风;④ 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二)业务素质

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业务知识:① 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和基本理论;② 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方法、程序和各项专业管理的基本知识;③ 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三)工作能力素质

管理者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业务知识,还要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如较强的分析、判断、概括能力,组织、指挥和控制能力,沟通、协调组织内外各种关系的能力,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等。(四)身体素质

管理者的指挥、协调、组织活动,需要有足够的智慧,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因此,管理者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五)心理素质

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和各种不同类型的任务,管理者要想应付自如、游刃有余,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如有主见、非武断,有勇气、非鲁莽,有毅力、非固执,心胸豁达等。【知识链接】优秀管理者必备的“十商”(1)德商(MQ):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包括体贴、尊重、容忍、宽容、诚实、负责、平和、忠心、礼貌等各种美德。(2)智商(IQ):是一种表示人智高低的数量指标。(3)情商(EQ):是指控制自己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4)逆商(AQ):是指面对逆境承受压力的能力,或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5)胆商(DQ):是指一个人胆量、胆识、胆略的度量,体现了一种冒险精神。(6)财商(FQ):是指理财能力,特别是投资能力。(7)心商(MQ):是指维持心理健康、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理状况和活力的能力。(8)志商(WQ):是指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水平,包括坚韧性、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等。(9)灵商(SQ):是指对事物本质的顿悟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10)健商(HQ):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健康能力。五、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一)管理者的一般技能

管理技能是相对于管理者在具体管理方面的能力而言的,是对管理能力的概括和总结。一般来说,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3个方面。

1.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和知识来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经验、技术、技巧、程序、方法,以及运用工具的熟练程度等。

2.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是指管理者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人际技能要求管理者了解别人的信念、思考方式、感情、个性,以及每个人对自己、对工作、对集体的态度,还要掌握评价和激励员工的一些技术和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通常把组织看成一个整体,能把握组织之间、个人之间、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了解组织行动的过程和结果;能识别问题,发现机遇和威胁,并选定方案进行决策。(二)不同层次管理者对技能的要求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是各个层次管理者都需要具备的3种技能,只是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这3种技能的要求程度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越是处于高层的管理者,越是要制定全局性的决策,以便抓住问题的实质,并根据问题和实质果断地作出正确的决策。而作为基层管理者,他们每天的工作是从事具体的作业活动管理,及时解决基层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因此他们必须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与其工作内容相关的各种技术技能。

图1-3所示为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3种技能要求的比例关系。图1-3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3种技能要求的比例关系任务三 了解管理学的特点与研究方法一、管理学的概念

管理学是一门从管理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管理活动的日益丰富,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为全面、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和一般方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基础,从而使管理学的研究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二、管理学的特点(一)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每个组织的管理都涉及人、财、物、信息、技术、环境等要素的动态平衡。管理过程的复杂性、动态性和管理对象的多样性决定了管理知识、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因此,管理学也必然涉及众多的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等,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有广博的知识。(二)管理学是一门具有艺术性的学科

管理学作为一门指导人们从事管理工作的学科,不可能为管理者提供所有管理问题的标准答案。管理学只是探索管理的一般规律,提出管理的一般理论、原则和方法等,而要将这些理论、原则和方法应用到实践中,还要求管理者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加以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学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提示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相互补充的。不注重管理的科学性,这种艺术性就会表现为随意性;反之,不注重管理的艺术性,管理学就会变成僵硬的教条。管理的科学性来源于实践,而艺术性要结合具体情况并在实践中体现出来,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三)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

人们通常把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得到确定结果的学科成为精确学科(如数学、物理学等),只要给出足够的条件,按相关法则运算就能得到确定的结果。管理学则不然,在已知条件完全相同时,有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要时刻注意密切结合实际,而不应该生搬硬套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四)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管理不可能脱离实践,管理理论必须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管理者要想有效地实施管理活动,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理论,而且要能灵活地将所掌握的管理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这就要求管理者在掌握管理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应用,培养灵活运用管理知识的技能。【管理故事】南风的威力

北风要和南风比试威力,南风说:“好吧,我们就比一比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首先舞动霜剑冰刀,搅得周天寒彻,结果行人为了抵御严寒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南风则徐徐吹动柳枝,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

管理启示:管理学既是一种遵循规律、照章办事的科学,同时更是一门讲究方法、注重感情的艺术。有时,艺术的方法、真挚的情感比科学的制度更为有效。三、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管理学主要研究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性,即如何根据客观规律的要求来建立一定的理论、原则、组织形式、方法和制度,指导管理的实践,实现管理的预期目标。具体来说,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基础部分

基础部分主要从一般意义上对管理学进行总体描述,为管理学的学习与研究构建总纲和基础,其内容包括管理的概念、性质、职能,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特点等。(二)原理部分

原理部分主要从管理规律的角度阐明管理应遵循的各项原理与原则,研究反映管理活动本质内容的基本管理理论,并分析由这些理论派生出来的各项管理原则的内涵、要求等内容。(三)职能部分

职能部分主要从管理过程的角度分析“管理是什么”的问题,奠定管理学学习与研究的世界观或认识论,并具体分析每一职能的内涵、功能、过程及要求。(四)方式部分

方式部分主要从方法论的视角揭示各种管理方式的适应性问题,探讨管理者应如何根据管理环境、组织性质等变量的综合分析,选择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四、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是由管理学的特点决定的,这些特点是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来的,从而也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历史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归纳演绎法4种。(一)历史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是指运用有关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文献,全面考察管理的历史演变、重要的管理思想和流派、重要的管理案例等,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寻求对现在仍有重要意义的管理原则、方式和方法。(二)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在学习与研究管理学的过程中,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总结出管理的经验、方法和原则。(三)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是指把不同或类似的事物加以比较和对照,从而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的一种研究方法。(四)归纳演绎法

归纳和演绎是两种不同的推理和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归纳法是指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推理方法;演绎法是指由一般到个别、由一般原理到个别结论的推理方法。实际研究中,人们通常将归纳法与演绎法结合起来运用,即为归纳演绎法。案例分析——从助理到总裁的跨越

郭宁从助理监督到装配部经理,再到副总裁,直至公司总裁,实际上是从基层管理者逐步上升到高层管理者的过程。

郭宁当上公司总裁后,其主要职责与过去相比有了以下变化:担任助理监督时,他只需关心产品是否合格,此时他所做的是纯技术性的工作;当上装配部经理后,他还要管理好下属,制定一些短期的工作计划,并向上级汇报工作;副总裁最为关心的也只是自己所管部门的技术、生产等工作,使本部门工作与其他部门的工作协调一致;而当上总裁后,郭宁的工作重点就得转向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企业外部交流,从战略层面上保证企业的稳步前进。总之,郭宁的职位不断上升,管理职责也在不断扩大,从管理一个团队到一个部门,从部门之间的协作到整个企业的进步,反映了3个管理层次之间关注目标的差别。

总裁是企业的最高层管理者,郭宁要想胜任该职位,最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概念技能,要具有战略发展眼光,能准确、快速地判断企业今后可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能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纠正。

从郭宁在该公司工作20多年的经历来看,他善于学习和用人,具有计划、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也正是一个合格的总裁所必须具备的。要想使公司有进一步的发展,郭宁还必须了解生产、人事、财务等部门的详细运作情况,掌握这些部门的工作方法和方式,协调好各个部门的运作。此外,企业是由多个部门和人员组成的大系统,只有用全局的观点处理该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才能够胜任该职位的工作。综合实训 企业调查与访问【实训目的】

1.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管理的感性认识与理解。

2.初步培养学生的现代管理者素质。【实训要求】

1.由学生自愿分组,每组6~8人,并选出小组负责人。

2.调查前的资料收集。调查前要搜集企业的性质、经营业务、发展历程等资料,以便调查与访问的顺利展开。

3.重点访问一位管理者,了解其职位、工作职能、胜任该职位所必须的管理技能等情况。

4.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本次实训,并撰写调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训过程、总结、感想等。

5.调查访问结束后,组织一次课堂交流与讨论。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对本次实训活动进行归纳与总结,将调查访问所得的重要资料(如照片、文字材料、影音资料等)做成PPT进行演示。【实训考核】

由教师根据表1-2所示的考核成绩表对学生作出考核与评价。表1-2 考核成绩表项目小结

本项目主要介绍了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学的基础知识,以便为以后的各个项目做好铺垫。

1.管理

管理是指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或过程。

管理具有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职能是指管理者实施管理的功能或程序,即管理者在实施管理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具体作用及实施程序或过程。管理实践证明,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管理是一个各项职能活动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2.管理者

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即在组织中担负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工作,以期实现组织目标的人员。

按照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划分,管理者可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管理者的角色可分为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3个方面,这3个方面又包含着10种不同但却高度相关的角色。

管理者素质是指一个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内在的基本属性与质量。一般来说,管理者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

管理技能是相对于管理者在具体管理方面的能力而言的,是对管理能力的概括和总结。一般来说,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3个方面。

3.管理学

管理学是一门从管理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

管理学具有以下特点:①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② 管理学是一门具有艺术性的学科;③ 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④ 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基础部分、原理部分、职能部分和方式部分4个方面。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历史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归纳演绎法4种。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管理 管理职能 管理者 管理学

二、填空题

1.按照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划分,管理者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

2.管理者的角色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3个方面。

3.一般来说,管理者的素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

4.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4种。

三、选择题

1.管理的本质是( )。

A.计划 B.组织 C.控制 D.协调

2.一般认为,管理的4大基本职能是( )。

A.计划、组织、协调、领导 B.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控制

C.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D.计划、组织、控制、协调

3.( )在与外界的交往中,往往代表组织,以“官方”的身份出现。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作业人员

4.管理者举行董事会议或向媒体发布信息时,充当的是( )角色。

A.联络者 B.传播者 C.发言人 D.企业家

5.( )是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

A.专业技能 B.技术技能 C.人际技能 D.概念技能

四、简答题

1.管理的二重性是什么?

2.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技能有何要求?

3.管理学的特点有哪些?项目二管理理论的演进【引子】

随着管理实践活动的日益丰富,人们逐渐归纳出了一些对管理实践的认识和见解,即管理思想;通过进一步的总结与提炼,逐渐把握了其中的规律和本质,最终归纳出了管理活动的一般知识体系,即管理理论。这些管理理论对管理实践活动起着指导和促进作用,使企业的管理活动变得更有效率。【本章内容提要】

了解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了解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和麦格雷戈的“X-Y理论”;

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的各个学派的主要观点;

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管理从15世纪末才开始形成一门学科,但管理的观念和实践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纵观管理理论发展的全部历史,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古典管理理论,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形成的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管理理论,其代表人物有泰罗、法约尔、韦伯等。

第二阶段为行为科学理论,早期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以后发展成为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中叶,又发展成为组织行为学。其代表人物有梅奥、巴纳德等。

第三阶段为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时期,管理界非常活跃,出现了一系列的管理学派,这些学派在历史渊源和理论内容上互相影响、互相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互相争荣的局面,被形象地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案例导入——赵助理的烦恼

利达公司是一家生产汽车配件的公司,前些年有过骄人的业绩。但近几年来,公司的盈利水平不断下降,为此,公司上下人心浮动,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一天,张经理把新来的助理小赵叫到办公室,给他简单地介绍了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然后交给小赵一项特殊的任务:深入调查造成本企业盈利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小赵曾系统学习过管理理论,对古典管理理论与现代管理理论都有较深的认识。他对总经理交办的这项任务高度重视,决定应用所学的管理理论分析与解决本公司的实际问题。

在确定产品研发、销售等环节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小赵又深入车间了解一线生产情况。车间里,生产线运行正常,员工们工作也比较认真,但是有些员工积极性不高,工作节奏缓慢。车间主任抱怨道:“去年每个人都涨了一级工资,现在,咱厂在本地工厂中工资已经是最高的了,可是工人的积极性一点也没提高。”谈到严格管理的问题时,车间主任又说:“其实咱厂的管理是很严格的,有那么多的管理规章制度。我本人也提倡严格管理,对那些迟到早退、浪费材料的工人从不客气,可是这些现象就是屡禁不止,生产率就是上不去。有些工人好像是在专门跟厂里作对。”

调查的情况千头万绪,小赵决定应用管理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案,以出色地完成总经理交办的任务。在小赵看来,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比较适用于公司目前的状况,但还需要进一步理顺。问题

1.针对利达公司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哪个更为有效?

2.请你帮助赵助理制定出解决该公司问题的对策方案。任务一 了解古典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该阶段的管理理论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企业的效率问题。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和行政组织理论等。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泰罗是最先突破传统管理格局的先锋人物,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泰罗认为,落后的管理是造成生产率低下、工人“磨洋工”和劳资冲突不断的主要原因,因此,泰罗提出了通过改进工作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的基本理论。一般认为,泰罗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是科学管理理论正式形成的标志。【知识链接】泰罗个人简介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1856—1915),美国著名发明家和管理工程师。他从一名普通的车间杂工干起,先后被提拔为工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

1881年,泰罗开始进行工人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的研究;1898~1901年,泰罗受雇于贝瑟利恩钢铁公司,完成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实验和铁铲实验;1901年退休,开始从事无偿的咨询和演讲活动,宣传其科学管理理论;1906年,当选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主席,获得宾夕法利亚大学的名誉科学博士学位;1915年,在费城逝世,终年59岁。(一)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其主要观点如下。

1.制定工作定额

泰罗认为,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合理的日工作量”,就必须进行工时和动作研究。具体方法是选择合适且技术熟练的工人,把他们的每一项动作、每一道工序所使用的时间记录下来,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其他延误时间,就得出完成该项工作所需要的总时间。然后据此制定出一个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这就是工作定额原理。

2.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泰罗认为,“第一流的工人”是指那些自己原意努力工作,而工作对其又合适的工人。管理者的责任在于为雇员找到最合适的工作,并按照生产需要对工人进行选择、分工和培训,使其成为“第一流的工人”。【课堂互动】

有人认为,在现代企业尤其是一些民办中小企业中,只要科学地挑选工人,就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对工人进行培训,因为即使对工人进行了培训,他们也有可能跳槽。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3.实施标准化管理

泰罗的标准化原理是指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为此,泰罗亲自做了大量实验,如在米德维尔钢铁厂进行的金属切削实验,以及在贝瑟利恩钢铁公司进行的搬运生铁实验和铁铲实验。【知识链接】铁铲实验

泰罗通过观察贝瑟利恩钢铁公司工人的劳动过程,并使用秒表和量具来精确计算工人铲煤的效率与铁铲尺寸的关系,发现每铲重量为21磅时的效率最高,从而得出铲煤效率最高时的铁铲尺寸大小和铲煤动作的规范方式,并相应设计出12种规格的铁铲。工人每次工作时,除指派任务外,还要根据材料的比重使用指定规格的铁铲(确保每铲重量为21磅),以提高劳动效率。

4.实行差别化的计件工资制度

为了最大限度地刺激工人的劳动积极性,泰罗提出了计件工资制度,这一制度包含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① 通过工时研究和分析,制定出一个有科学依据的定额或标准;②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定额,并使计件工资率随完成定额的程度而浮动;③ 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即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作类别来支付工资。

5.劳资双方进行“精神革命”

泰罗认为,劳资双方要想从生产中获得各自的收益,就必须进行一场“精神革命”,变互相指责、怀疑、对抗为互相信任和合作,为共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

6.实行“职能工长制”

泰罗主张实行“职能管理”,即将管理工作加以细分,使所有的管理者只承担一种管理职能。他设计出8个职能工长代替原来的1个工长,其中4个在计划部门,4个在车间,每个职能工长负责某一个方面的工作。工长在其职能范围内,可以直接向工人发出指令。

7.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泰罗主张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调研、计划、培训,以及发出指示和命令;所有工人和部分工长只承担执行职能,即按照管理部门制定的操作方法和指示,使用规定的标准工具,从事实际的操作。

8.实行例外原则

泰罗认为,规模较大的企业管理必须应用例外原则,即企业高层管理者把例行的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者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定权和监督权。(二)科学管理理论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是使管理成为科学的一次质的飞跃。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理论体系,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对管理实践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启示:(1)管理活动不是一门不可传授的艺术,而是一种可以传授的知识和科学;管理活动不是单纯依靠经验进行的,而是要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行。(2)企业开展管理活动的目标是追求效率的提高,因此,企业内部需要广泛地进行分工与合作。(3)企业应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专业的管理职能和组织体系。(4)通过对工人的培训可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三)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在20世纪初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影响很大。因此,在他同时代和以后的年代中,很多人也积极从事于管理实践与理论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管理理论。其中,代表人物主要有以下几个。

1.卡尔·乔治·巴思

巴思是泰罗最早、最亲密的合作伙伴,为科学管理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他是一位很有造诣的数学家,其研究的许多数学方法和公式为泰罗的工时研究、动作研究、金属切削实验等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2.亨利·甘特

甘特是泰罗在创建和推广科学管理理论时的亲密合作者,他与泰罗密切配合,使科学管理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甘特的重要贡献之一是设计了一种用线条表示的计划图表,称为甘特图,主要用于编制进度计划。甘特还提出了“计件奖励工资制”,这种制度补充了泰罗的差别计件工资制的不足。此外,甘特还很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强调“工业民主”,这对后来的人际关系学说有很大的影响。提问

甘特的“计件奖励工资制”的基本思想是,除了按日支付有保证的工资外,超额部分给予奖励;而完不成定额的,只能拿到原定日工资。这种制度可以使工人感到收入有保证,从而激发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3.吉尔布雷斯夫妇

美国工程师弗兰克·吉尔布雷斯与夫人在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方面做出了特殊贡献。他们采用以下两种手段进行时间与动作研究:① 将工人的操作动作分解为17种基本动作,吉尔布雷斯将其称为“therbligs”;② 用拍影片的方法记录工人的操作动作,寻找合理的最佳动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与泰罗不同的是,吉尔布雷斯夫妇在工作中开始注意到人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试图把效率和人结合起来。吉尔布雷斯毕生致力于提高工作效率,即通过减少劳动中的动作浪费来提高效率,被人们称为“动作研究之父”。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和泰罗是同一时代的人,是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最杰出的代表,被誉为“管理过程之父”。由于所处地位的关系,法约尔研究的对象与泰罗有所不同,泰罗着重于车间、工厂的生产管理研究,而法约尔则着重于企业全面经营的研究。法约尔于1916年问世的名著《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是对其一生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的总结。【知识链接】法约尔个人简介

亨利·法约尔(1841—1925),法国著名管理学家。1860年,法约尔从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毕业后进入康门塔里福尔香堡采矿冶金公司,成为一名采矿工程师,并在此度过了整个职业生涯。1885年起,任法国最大的矿冶公司总经理达30年。法约尔根据自己50多年的管理实践,于1916年发表了《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提出了适用于一切组织的五大管理职能和有效管理的14条原则,奠定了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一)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归纳了企业经营的六大基本活动、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和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

1.企业经营的六大基本活动

法约尔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析,将企业的全部活动概括为以下6种:(1)技术活动——指生产方面的系列活动,如生产、制造、加工等。(2)商业活动——指流通方面的系列活动,如购买、销售、交换等。(3)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集、运用和控制等。(4)安全活动——指维护设备和保护职工的安全等。(5)会计活动——指清理财产、计算成本、编制资产负债表、统计各种经营数据等方面的活动。(6)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

2.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

法约尔将管理活动与其他5种活动分开讨论,强调管理的重要性。具体而言,管理有以下5种基本职能。(1)计划。法约尔认为,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制定行动方案。任何任务的完成都依赖于计划,管理活动的主要表现和明显标志也是计划。(2)组织。组织是对企业计划执行的分工。组织一个企业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为企业提供所有必要的原料、设备、资本、人员。在配备了必要的物质资源以后,人员或社会组织就应该能够完成其6项基本活动。(3)指挥。指挥就是使组织人员发挥作用,是一种以指挥人员对管理原则的了解为基础的艺术。法约尔要求指挥人员透彻了解自己的下属,知道如何去指挥别人。(4)协调。协调就是结合、统一、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使企业的一切工作配合得当,以便于企业经营的顺利进行。协调的另一方面是使职能机构和物资设备机构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这是组织高效、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保证。(5)控制。控制就是运用各种手段使一切活动都按已制定的计划和命令进行。控制可以指出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以便纠正并避免重犯。【课堂互动】

法约尔概括的企业六大基本活动与管理五大职能在今天看来是否仍然严谨、科学?你能指出现实管理中未被其包括的活动或行为吗?

3.管理的14条原则

法约尔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归纳出简明的14条管理原则。(1)劳动分工原则。法约尔认为,劳动分工属于自然规律。劳动分工不只适用于技术工作,而且也适用于管理工作,所以应该通过分工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2)权力与责任原则。法约尔认为,要贯彻权力与责任相符的原则,就应该制定有效的奖惩制度,即“应该鼓励有益的行动而制止与其相反的行动”。(3)纪律原则。法约尔认为,纪律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没有纪律,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兴旺繁荣。(4)统一指挥原则。是指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5)统一领导原则。是指对于组织内部目标相同的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一个计划。(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即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不能超越组织的利益,当二者不一致时,管理者必须想办法使二者相统一。(7)人员报酬公平原则。是指工人的报酬与支付方式要公平,给雇员和雇主以最大的满足。(8)集中原则。主要是指组织权力的集中与分散问题。法约尔认为,集中或分散问题只是一个简单的尺度问题,问题在于找到适合于该企业的尺度。(9)等级链原则。等级链是指从最上级到最下级各层权力连成的等级结构,它是一条权力线,用以贯彻执行统一的命令和保证信息传递的秩序。(10)秩序原则。是指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有相应的岗位,做到“人皆有位,人称其职”。(11)公平原则。主管人员对其下属仁慈、公平,就可能使下属对上级热心和忠诚。(12)人员稳定原则。如果人员不断变动,工作将得不到良好的效果。(13)首创精神。这是提高组织内部各级人员工作热情的主要源泉。(14)团结精神。是指必须注意保持和维护组织中团结、协作、融洽的关系,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管理故事】由“取暖需要”诞生的新式服装

德国有个叫伦格尔的小伙子,为了养家糊口,即使在寒冷的严冬,也得在大街上行走叫卖。由于寒风凛冽、衣衫单薄,他常常想把手插在大衣的口袋里取暖。当时的大衣口袋都是方方正正的,因为设计者和一般穿大衣的人都认为,大衣口袋是用来装东西的,必须是方形的才方便。

伦格尔则从“想把手插进大衣口袋里取暖”的需求出发,感到有必要将方口袋改成斜口袋。于是,他便设计了斜式口袋的大衣,经他和家人试穿后,人们纷纷效仿,不久这种大衣便流行起来。后来,斜式口袋的大衣风行欧洲和美洲,并由大衣推广到各式各样的上衣和下装。

管理启示:首创精神可以开辟一片新的天地。伦格尔获得成功,是由于他具有首创精神,他从“满足取暖需要”的角度出发,顺利地设计出新型的斜口袋式大衣。(二)一般管理理论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管理实践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管理理论可以指导实践。(2)管理者必须善于预见未来,制定长期的管理计划。许多企业缺乏战略管理的思维,没有制定长期规划,结果丧失了长远发展的后劲。(3)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这是企业得以良性发展的重要基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员工培训,正是他们主动提升管理能力的结果。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韦伯是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其观点对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在组织管理方面有关行政组织的观点,是他对社会和历史因素引起的组织变化的研究结果,也是其社会学理论的组成部分,因而在管理理论发展史上被人们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知识链接】韦伯个人简介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1882年进入海德堡大学读法律,之后又就读于柏林大学和哥丁根大学。1896年任海德堡大学经济学教授,1919年任慕尼黑大学社会学教授。其主要著作有《经济和社会》、《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一)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核心是理想的行政组织形式。他对组织形式的研究是从人们所服从的权力或权威开始的,其主要观点包括以下3个方面。

1.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是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理想的行政组织结构分为最高领导层、行政官员和一般工作人员3层,企业无论采用何种组织结构,都具有这3层基本的原始框架。

2.权力的分类

韦伯指出,任何一种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为基础,才能实现其目标。韦伯把权力划分为以下3种类型:① 合法权力,是指依法任命,并赋予行政命令的权力,对这种权力的服从就是对确认职务或职位的服从;② 传统的权力,是指古老的、传统的、不可侵犯的权力,以执行者地位的正统性为依据;③ 超凡的权力,是指建立在个人崇拜和迷信的基础之上的权力。

3.理想行政组织的管理制度

韦伯认为,每一个官员都应该按照一定准则行使职能,这些准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任何组织都应该有确定的目标;② 为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实行劳动分工;③ 按等级制度形成一个指挥链;④ 组织人员之间是一种指挥和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由职位所赋予的权力来决定的;⑤ 承担每一个职位的人都是经过挑选的,人员必须是称职的,同时也不能随便免职;⑥ 管理人员只是企业或组织的管理者,但不是所有者;⑦ 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和严格的考核制度;⑧ 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的法规和纪律。【课堂互动】

韦伯阐述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是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行政组织形式,你认为这种理想的组织可能实现吗?(二)行政组织理论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对管理实践活动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企业的组织体系应按照不同的职务划分为高、中、低3个管理层,每一层都对应不同的管理职能。(2)管理人员必须遵守组织规则,自己的行为要受规则的制约,同时他们也有责任监督其他成员服从这些规则。(3)理想行政组织的几项准则,可以作为企业内部机构改革的基本准则。【管理故事】如何补充国库

有一次,安东尼皇帝派使者到朱丹·哈·尼撒拉比那儿,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帝国的国库快要空了,你能给我一个补充国库的建议吗?”

朱丹听后,一句话也没说,直接把使者带到他的菜园,然后默默地干起活来。他把大甘蓝拔掉,种上小甘蓝,对甜菜和萝卜也是如此。使者看到朱丹无意回答他的问题,心中大为不悦,没好气地对他说:“你总得给我一句话吧,我回去也好有个交代。”“我已经给你了。”朱丹不紧不慢地说。使者满脸的愕然,无奈之下,只得返回安东尼那儿。“朱丹给我回信了吗?”“没有。”“他给你说什么了吗?”“也没有。”“那他做了什么?”“他只是把我领到他的菜园里,然后他把那些大蔬菜拔掉,种上小的。”“噢!他已经给我建议了!”皇帝兴奋地说。

第二天,安东尼立刻遣散了所有的官员和税收大臣,换成少量的有能力、诚实的人。不久,国库就得到了补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