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方集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4 21:38:34

点击下载

作者:张伯礼,王志勇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验方集粹

验方集粹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学术传薪集.验方集粹/张伯礼,王志勇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ISBN 978-7-117-21531-2

Ⅰ.①中… Ⅱ.①张…②王… Ⅲ.①经方-汇编②验方-汇编 Ⅳ.①R2②R28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242159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验方集粹

主  编:张伯礼 王志勇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5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1531-2

策划编辑:马光宇

责任编辑:李剑光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学术传薪集》丛书编委会名单

编纂指导委员会

顾    问: 陈可冀 程莘农 王永炎 李连达 唐由之

路志正 陆广莘 刘志明

主 任 委 员: 张伯礼 王志勇 王 炼

副主任委员: 黄璐琦 范吉平 王申和 武 东 杨友群

刘保延 仇芙林 张为佳

委    员: (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 阶 王 忠 王 健 亢泽峰 仝小林

朱立国 李 浩 李宗友 杨洪军 张华敏

陈士林 胡晓峰 胡镜清 徐世杰 高 云

郭兰萍 唐旭东 曹 炜 常 暖 景向红

喻晓春 谢 琪 谢雁鸣编纂委员会

主    编: 张伯礼 王志勇

副  主  编: 王 炼 黄璐琦 范吉平 刘保延 姚乃礼

翁维良

委    员: (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 堃 王 忠 王 健 王申和 王燕平

仇芙林 亢泽峰 付建华 仝小林 冯 磊

刘 安 刘 焉 苏庆民 李 杰 李 浩

李 鲲 李金学 杨友群 杨洪军 宋 坪

张为佳 张华敏 张丽霞 武 东 岳广欣

赵海誉 荣培晶 徐世杰 高 云 郭兰萍

曹 玮 常 暖 彭 锦 景向红 焦拥政

谢 琪

编 写 人 员: (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义军 王莹莹 毛丽军 叶永铭 吕文良

朱立国 刘 颖 刘 静 刘如秀 刘宏潇

刘朝晖 李 汀 李亚俐 李秋艳 李彩芬

李鸿涛 杨 峰 杨 薇 杨秋莉 肖海燕

吴 洁 余仁欢 宋 坪 张 红 张 英

张 晋 张 维 张广德 张世民 张兴平

张志强 张京春 张润顺 陆永辉 陈子燕

苗 青 周彩云 孟 宏 赵兰才 胡镜清

侯 炜 侯小兵 饶向荣 徐世杰 高 峰

高 瞻 高荣荣 郭兰萍 唐旭东 崔 云

崔炳南 隋 峰 巢国俊 提桂香 蒋科卫

韩 斐 韩 颖 韩学杰 程 明 焦拥政

靳 冰 熊 云 潘 璐 薛燕星 魏军平

编委会办公室: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京生 王 凌 尹仁芳 白 玉 白卫国

李 亮 李 燕 杨 硕 张秀刚 张润顺

郎 娜 荆志伟 侯 乐 姜秀新 郭玉峰

彭 锦 董永丽 蔡静怡研究承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艾滋病中心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

张伯礼院士序

岁月如梭,甲子荣光。中国中医科学院自1955年成立以来,至今已度过六十年的风雨历程。作为中医药研究的国家队,几代中医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以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为己任,创造出令人自豪的辉煌业绩。在中医药事业和科研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骨干带头作用,担负起历史使命。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医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而有一种挑战来源于我们自身,即能否在发展中坚守中医的根基,传承中医的命脉,保障可持续发展。我们深知,在西医占主流的社会背景下,传承对于中医药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而理论传承创新却一直难尽人意。多年前,吴仪同志就曾指出,中医理论传承薄弱,理论创新滞后。要求大力加强古典医籍文献、历代医家医案、传统制药技术经验等系统研究,深入总结中医药学发展历史上重大学术创新的规律。

各个学科都有传承发展的问题,但对中医来说更加重要。传承是几千年来中医药发展的基石和形式,师徒相授、历代沿袭、薪火相传,延续了学术生命;传承是中医药的基础,没有了基础就如空中楼阁,就没了根基。重视传承工作就抓住了根本,事业越是发展,越要坚守住学术的本底,不能漂移无所依,不能忘了自我。王国强部长指出要高度重视传承工作,继承是坚守中医药精髓的前提,也是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不竭源泉。

作为国家级中医药科研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从建院之日起,就汇集了众多知名的中医药学家,经过几十年的积淀,中医科学院享誉海内外的专家遍布科研、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这些专家在各自的专业和学术领域潜心钻研,多有创见,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中医药理论与实践,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学术进步。如今,他们大多年事已高,不少老专家已经离世,而其宝贵的学术精华尚未得到系统整理,其学术传承面临断代、失传的危险。为全面系统整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特色经验,促进青年中医的培养和中医药学术理论提升,我院组织了第一批“名医名家传承”项目。通过充分调研和网上申报等程序,收集到118位名老中医药专家及其传承人情况,再经过二级遴选审核、专家把关等程序,共有47个课题被列为名医名家传承项目。“名医名家传承项目”属于研究型继承,重点进行名老中医特殊辨证方法、特色疗法、特效方药的整理和名老中医诊疗思路研究。研究人员从研究性继承视角更能把握名老中医临证思维方法,抓住本质,诠释内涵,升华理论。经过三年的辛勤工作,《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学术传薪集》丛书编撰完成,洋洋百余万言,整理了自建院以来部分名医名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既有名医名家们各具特色的临证病案,有观点鲜明的临证见解、鲜活的用药经验,又有师徒之间学术观点的切磋,更为可贵的是名医名家无私地献出了毕生的临床经验方,不仅为后学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也为年轻中医工作者树立了楷模,让我们倍感钦佩。在这里我也向为这套丛书做出贡献的老中青专家、名医的亲属、职能部门的组织者及出版社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

通过以上工作,也让我们对中医药传承工作有了更多的体会和感悟。主要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传承工作中的几种关系。第一、传承与文化自觉。

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特别是随着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学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追求人和自然和谐共生,从整体上系统把握人体健康;在生理上,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基础,主张阴阳平衡,气血畅通;在治疗上以辨证论治为特点的个体化诊疗,重视个体差异和疾病的动态演变;在方药上,根据药物性味归经,运用七情和合的配伍法则,使用方剂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这些特点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理念和方向,其科学内涵不断得到诠释,彰显了中医药学的科学性、先进性。现代生命科学所遇到的诸多困难和挑战,将从中医药学中找到解决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幸运地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传承人和守护神。三年时间,几十位名医名家传承研究组的同仁们就是以这种高度的文化自觉,怀着敬畏虔诚的态度、以科学严谨的精神做好这项传承工作。文化自觉的前提是自信,只有怀着对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自信,才能自觉地去传承和发扬;在自觉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建立标准,才能使中医引领世界,使中医药为全球共享。第二、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早在20年前,前任卫生部陈敏章部长就提出“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指导思想。传承与创新是中医药发展始终不能偏离的主线,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传承的动力,必须传中有创,创植根于传,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裂。只有一手抓传承、一手抓创新,传承与创新共举,才能促进中医药事业的长久健康发展。中医药学博大精深,几千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伟大的宝库。我院屠呦呦研究员从《肘后备急方》记载的“绞取汁”中得到启迪,发明了青蒿素温提方法,并推动青蒿素系列制剂研制成功,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使亿万人免除疟疾的伤害,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这是成功发掘中医药伟大宝库的很好例证。当前,传承更有急迫性,甚至是抢救性的,先守住、不能丢,才能保障不竭的创新源泉。

这套丛书中比较集中体现了我院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的互动互补、相互促进的经验,这一点是最为可贵的。第三、传承与应用的关系。

中医药传承必须坚持面向需求,要在解决当前生命科学重大难题中做好传承工作。中医典籍浩如烟渺,中医理论百家争鸣,中医药经验更是不可胜数。从哪入手做好传承工作呢?基于实际需求,从问题入手。现代很多生活方式疾病仍没有好的解决办法,老年退行性疾病缠绵难愈,传染性疾病变化多样、时时来袭,中药从野生到家种有众多问题需要解决,针灸作用原理至今仍需要深刻揭示,养生保健技术仍有待规范和评价……

从临床难点入手,解决问题是最大动力。本书较全面反映了我院在近几十年来,针对重大临床需求的研究取得的一批成果: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甲流(H1N1)防治、扶正祛邪法治疗肿瘤、通络解毒方药治疗脑血管疾病、补肾方药治疗内分泌疾病等等。这些成果无一不是针对临床问题,学习、整理、挖掘历代典籍,潜心钻研、认真梳理相关知识,从而受到启迪、或理清了思路、或寻到了方向。带着问题研读经典,传承经验,按历史脉络进行梳理,不但看到学术发展演变的过程,还能掌握多种破题的思路和方法。由于历史时代和知识背景的不同,我们还会得到诸多新的感悟。

在传承工作中也应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传承的东西在应用中才能给予评价,加以取舍扬弃,才能深刻理解、更好应用,才能创新促进发扬。感觉到了的东西往往不能深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在实践中传承,在传承中提高。《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学术传薪集》正式出版发行,是六十周年学术院庆最宝贵的一件礼物。它一方面检验近些年来传承工作的成果,另一方面总结了临床人才传承培养的机制和经验,这不仅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传承工作,更是一份当代中医临床学术成果的集中展现。希望借丛书的出版,不仅能带动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学术传承发展,促进中青年骨干人才的成长,而且对全国的中医药学术传承发展和临床人才培养,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几千年来,中医药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在历史长河中,六十年时间虽然很短暂,但传承创新取得的成绩却是丰硕的。尤其在西医为主流的社会背景下,探索出一条中医药发展之路则更为宝贵!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医药充满了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认真做好传承创新工作,机遇大于挑战,成功胜于风险。面向医改持续深化、产业转型发展及行业科技进步的重大需求,既往开来,求真务实,努力工作,就会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医药大有作为,大有可为。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实现两个百年伟大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再铸中医科学院新甲子的新辉煌!

谨呈此文为序。中国工程院 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 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 校长2015·秋

王永炎院士序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中国中医科学院已完整度过了花甲岁月。恰逢中医药事业处于求生存奔向谋发展的转型期,于1955年以毛泽东、周恩来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英明决策鼎力支持,中央人民政府议决成立中医中药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机构,我院应势应时诞生,确是新中国的伟大创举,从全国调集的名医名家群聚我院,尽心竭力为国医国药之学翻开了崭新的篇章。追思上世纪1929年南京伪政府废止旧医案曾激发全国人民和中医药界的极大公愤,一辈先贤反击胜利,曾定“三·一七”为国医节。吾辈学人忆往昔当永志不忘,为国医国学之发展鞠躬尽瘁。

进入新世纪,一代学人当以文化自觉弘扬中华美德,致力中医药学学科进步与事业发展,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传承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华文明历久弥新,国医国药尤以国学为指针,尤其重视传承。中医药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是科学与人文融合得比较好的学科。《黄帝内经》灵素之学法于上古晚周,儒道互补,奠定了理论体系的基石,两汉至今其医学发展得益于坚持中医药学的自身发展规律,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对中医药学而言,仁心是灵魂,临床是根本,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归宿。先贤倡导的“继往圣,开来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道出传承与创新的真谛。人类的宝贵财富都需要这种传承以发扬光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又称之为“传薪”,在佛学中称之为“传灯”,两者表述有异,核心相同。“传薪”源于《庄子·养生主》。其云:“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传薪者,传火于薪,前薪尽而火又传于后薪,火种传续不绝,薪尽而火传,绵延不绝也。

因何以“传薪”“传灯”譬之?这缘于灯与火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一经点燃,就拥有了生命。火的使用最终把人和动物分开,使人类走出蒙昧,走向光明;传薪与传灯,使学问与技术得以升华,从一般的个体经验上升为完整的学术体系,使之具备完整的结构,普适的价值和永续的动力。譬如,金元大家刘河间自述“法之与术,悉出《内经》之玄机”,倡导“六气皆从火化”,阐发火热病症脉治,创立脏腑六气病机、玄府气液理论,是深谙经典,勤于临证,发皇古义,传承创新的典范,值得我们景仰与膜拜。“一灯能破千年暗,一智能消万世愚”。灯与火是智慧的象征,光明的使者。灯灯相传,心心相印,薪尽火传,绵延不绝。每个人心中拥有的无上智慧就是一盏明灯,它可以驱散黑暗,永葆光明。所以,以“传薪”“传灯”比喻中医药学术之传承,形象生动,贴切传神。中医药学源远流长,皆因于历代名家薪火传承。宏富的中医典籍,就是先贤们传给我们的“薪”与“灯”。他传递给我们知识,教会我们技能,开启我们的智慧,点燃我们心中的信念之火。历代名医大家无不循此路径而登堂入室,最终达到事业的高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家众多。他们不惟有扎实的理论、独到的经验和识证、组方、遣药的心法秘诀需要传承,其传承创新之举,悟道导航之功,甘为人梯之德,破策问难之论,诚心待人,博极医源,淡定淡雅,精进沉潜,惟仁惟学的精神,志笃岐黄,熟谙经典,汲取新知,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诸多美德,堪为师表,也是后学的典范,更值得薪火相传。

读经感悟:“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名医名家犹如一盏指路的明灯,具体而言,他们的经验和智慧,能让人少走弯路,寻捷径而登堂入室;大而言之,他们开风气之先,启智慧之门,引领着中医药学术的发展。名医名家似火种,在燃烧自己的同时,还义无反顾,去照亮、点燃莘莘学子、同仁同道,以期“灯灯相传”,实现中医药学术的光明灿烂,服务人类健康。“传薪”与“传灯”是保持中医药学术长盛不衰的关键。《大智度论》云:“为令法不灭,当教化弟子,弟子展转教,如灯燃余灯”。其终极思想与核心目标都是在以正法传人育人,传递永恒的真理之灯,传播不灭的精神之火,传承无上的智慧之光。生生不息的生命历史长河,需要“传灯”以指引,高尚的思想与人文情操、伟大的智慧、优良的品质、精湛的技能需要“传薪”以留存。“天长地久有时尽,薪火传承无绝期”。

一门技术、一个学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忘记历史,忽视传承,前景堪忧。诸多先贤警示:“见传灯之欲灭,感大宅之先坏。”中医学人当有危机意识,必须传承与发展并重。崇尚国故,追思前贤,立德修身不断提高“悟性”,以期完整准确继承;慎思明辨,融汇新知,凝练理论内涵,提高临床疗效,成为新一代明医再图创新。

俗话说“道门深远,传承不易”。作为具有独特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知识体系的中医药学,做好“传薪”“传灯”“传承”工作,还需要吾侪同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以筚路蓝缕之力,期投石问路之功,方能探微索赜,触类旁通,精勤修学,证法实性,穷儒释道学理,业已达如灯传照的境界。“世界开新逢进化,贤师受道愧传薪”。今天中医药学欣逢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乍暖还寒,期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人文和合共进。中医药学天人相应、辨证论治、形神一体的理论精髓与原创优势,蕴藏着丰富的哲学、史学、逻辑、心理等学科内涵,而体现在中医中药的理法方药之中。因此,自立自强、我主人随,加强中医药学知识体系、学术本质、理论精髓、特色优势的阐述和传承,引导中医药学术创新的方向,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高国际影响力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欣逢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60年华诞,院方组织编写《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学术传薪集》,这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此项工作,继往圣、开来学、弘医道、造福祉、利众生,必将国学国医国药发扬光大,彰显薪火相传之效力,亦将培养出更多的中医药名家。

回首建院60周年的历程,早期西学东渐在还原论盛行时,中华传统的农耕文化遭遇冷漠的年代,我院前辈学者于坎坷中负重而奋勉前行。今天13亿人口的大国复兴时代的到来,东学西学兼收并蓄,高概念的核心是生命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通,为中西医学整合创造了条件,中医原创象思维与临床辨证论治的优势,将为中医药学的科学研究拓宽了时空间,整体论能以包容还原分析成果。直面复杂系统科学多基因组学网络,可能促成学术的进步和学科框架的更新。在整体论设计的前提下,以大数据技术的支撑,寻求中医、西医学理上的契合点,可能遇到数以千次的擦肩而过,付出百年以上的努力,一旦突破则有望为实现统一的新医药学奠基。“悬记千秋事,医王亦有初。”冀望中医界学人,中道和合,青出于蓝又胜于蓝,事业中兴发展,学科首善常青。让吾辈追思前贤,立德养性,唯道是从,团结一切关心、参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相关学科的智者仁人,互相勉励,倡导勤奋治学迎难而上的精神,为人类健康事业与生命科学的发展,向着光明未来迈进。《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学术传薪集》业已完成,主编及整理编纂团队邀我作序。感编者之仁心,念传灯之迫切,澄怀以观道,积学以储宝,厥功甚伟,幸甚至哉,不敢懈待,自我励勉,寥志数语,乐观厥成。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2015年5月16日

编写说明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皆因于历代名家薪火传承。中国中医科学院作为国家级中医药科研机构,从建院之日起,就汇集了众多全国知名的中医药专家,经过六十年的积淀和学术积累,享誉海内外的专家遍布科研、医疗、教育等领域,这些专家的从医、从研、从教经验是我院的宝贵财富。为促进学术传承,中国中医科学院“十二五”期间实施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系统地整理挖掘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的学术观点、临证经验,为我院学术传承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支撑。“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的传承方法汲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传承系列项目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成熟经验,遵循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结合、个体经验总结和群体规律探索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采集名老中医诊疗、成才、养生等综合信息的基础上,从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医德医风等多个方面,研究其临证经验、思辨特点和学术思想,挖掘个性特点,总结共性规律,提炼学习观点,进而开展临床应用研究,为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和理论创新研究奠定基础。该项目经过反复调研论证,于2012年启动,首批立项43位名医名家传承研究组,其中36项在2013年获滚动支持,2014新增立项20项,每个研究组6至8名传承人,总计约460位传承人,围绕我院63位名医名家的学术思想、经验方、典型医案、特色诊疗技术、传承脉络等进行系统地传承,在两年的时间,累积收集临证医案4670例,经验方90例及相关视频与音频资料。

在传承研究过程中,各研究组悉心接受名医名家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无论是从师病历、成才要素、学术流派等信息的获取,还是典型医案和经验方的整理、临床辨证诊治方法的制定,都与传承老师充分沟通与交流,研究结果得到名医名家的认可。同时,为了确保传承工作质量,中国中医科学院加强组织协调,成立了名医名家传承研究平台的优化与技术服务、名医名家学术传承专辑及临证思辨系列丛书出版指南研究组,建立了名医名家项目在线工作平台,为传承团队进行病案整理与学习、临床数据分析提供了便捷和实时共享的条件。

项目实施以来,名医名家学术经验得到了系统整理和抢救挖掘,通过跟师学习和传承项目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典型医案、经验方、传承脉络、成才之路、策论等多种形式的传承成果,探索了中医药科研院所名医名家传承的新模式。

为了使我院众多名医名家宝贵的学术思想得以薪火相传,推广传承成果,并作为向我院建院六十周年的学术献礼,我院组织力量编撰名医名家传承项目系列丛书——《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学术传薪集》,该系列丛书包括《杏林耕耘录》、《医案集》、《验方集粹》,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临证精要》。《杏林耕耘录》整理、汇集我院名医名家63位,以人物为主线,根据名医名家的特点,从成才之路、策论、传承脉络等方面进行编撰。《医案集》精选、研究了我院52位名医名家,典型医案794则,涉及病症209种,按学科分类编辑成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肿瘤科及五官科、针灸推拿8个分册,计88万字,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当代名老中医临证思辨特点和处方用药特点。《验方集粹》分析、撷取我院名医名家50位的经验用方240首,按照统一内容和格式,依“方名”、“处方来源”、“组成”、“功能”、“方解”、“主治”、“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验案举要”、“注意事项”及“参考资料”等内容进行整理研究,既是实践经验的凝炼,也是理论认识的结晶。《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临证精要》,为名医名家个人单行本,以临床经验为主,根据专家特点分为医论医话、方药心悟、医案精选等方面,重点收载名医名家关于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知识及部分疾病治疗经验的论述,以及名医所经治的内、妇、儿科疾病及其他杂病案例,附有简明按语,反映名家学术思想和诊疗特点。

名老中医和名老专家是将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实践相结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将他们毕生积累的学术经验进行传承,是中医药学术进步的重要内容。中国中医科学院高度重视名老中医专家学术思路传承工作,《中国中医科学院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路传承,将《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学术传薪集》丛书出版作为落实《规划》的重要举措与重点工作之一。《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学术传薪集》是学习、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的范本,对指导临床、培养中医临床学科带头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加强中医药学知识体系、学术本质、理论精髓、特色优势的阐述和传承,引导中医药学术创新的方向,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编委会2015年4月12日第一章 内科疾病第一节 外感时令疾病1.三拗苇茎方(薛伯寿经验方)来源:

三拗汤与苇茎汤合方化裁。组成:

炙麻黄6~8g、杏仁6~9g、连翘8~10g、生薏仁8~15g、冬瓜仁8~12g、桃仁6~10g、桔梗6~10g、生甘草6~8g、芦根10~15g。水煎2次,取汁200~400ml,分3次温服。功用:

宣肺开闭,清热化痰。方解:

三拗汤由《伤寒论》麻黄汤去桂枝而成,主治鼻塞声重、咳嗽痰多、头痛目眩等外感风寒咳嗽证,长于开宣肺气、治咳平喘,后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收录;苇茎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清肺化痰,逐瘀排脓,为治疗肺痈之良方。方中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咳喘;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化痰;连翘宣肺解毒;冬瓜仁能清上彻下,肃降肺气,与芦根相配清肺宣壅,涤痰排脓;薏苡仁甘淡微寒,上清肺热而排脓,下利肠胃而渗湿;桃仁活血逐瘀,可助消痈;甘草不炙,乃取其清热解毒。主治:

寒郁肺闭,痰热壅肺证。症见发热不退,咳嗽痰多色黄,甚则咳吐腥臭脓血,或流黄脓涕,鼻塞声重,无汗或汗出不畅,声音嘶哑,伴胸闷胸痛,头痛身痛,舌红苔黄腻,脉浮滑数。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薛伯寿临床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鼻窦炎等属于寒郁肺闭,痰热壅肺者。

若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表证明显者,可酌加桔梗、防风等;痰黏咯吐不爽者,加浙贝母;胸闷不舒者,加瓜蒌;咽痒痛加蝉蜕、僵蚕;热重痰黄稠者,加黄芩、鱼腥草、芦根;痰湿重加二陈汤等。验案举要:

卓某,女,11岁。发热、咳嗽2周。2周前时值冬季小雪前一天,加之近期学习任务较重,不适寒温而发热,最高体温达39℃,伴咽痒、咳嗽黄痰,夜间咳嗽重影响睡眠,就诊于儿童医院,查血常规正常,CRP正常,诊断为“支气管炎”,曾用阿奇霉素及解热镇痛药治疗后身起皮疹,散发四肢,色红。现症:发热,体温38℃左右,咽痒,咳嗽重,有黄痰,口渴,胃胀,纳呆,大便干,两日一行。舌质红,舌尖红点多,苔腻微黄,脉浮滑。证属外邪袭肺,肺闭热壅。治以宣肺透邪,清肺化痰。予方药:三拗苇茎方化裁。冬瓜仁10g,生薏仁12g,桃仁8g,芦根15g,桔梗8g,鱼腥草15g,炙麻黄6g,杏仁8g,黄芩15g,连翘10g,栀子8g,淡豆豉10g,生甘草6g。7剂。二诊:药后体温下降,咽痒、咳嗽减轻,黄痰已少,耳内发胀,影响听力,口苦咽干,尚有胃胀、纳少,大便尚偏干,舌尖红,苔薄微黄,脉弦滑。治以和解少阳,升清降浊。予方药:小柴胡汤合升降散加减。柴胡10g,黄芩8g,法夏8g,薄荷6g,蒲公英10g,栀子8g,桔梗8g,蝉衣4g,僵蚕6g,姜黄6g,酒军3g,胆南星6g,防风6g,浙贝8g,枇杷叶8g,连翘10g。7剂。药后随访,患者发热止,咳嗽基本消失,大便通畅,纳食、听力恢复正常。注意事项:

注意清淡饮食,以蔬菜五谷杂粮为主,忌辛辣。相关论著:

薛伯寿.蒲辅周学术医疗经验─继承心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整理:薛燕星 审阅:薛伯寿)2.小柴胡汤加减(高荣林经验方)来源:《伤寒论》小柴胡汤。组成:

柴胡30g、法半夏9g、黄芩10g、党参10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4枚。功用:

和解少阳,条畅枢机。方解:

本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解表里邪气,疏达气机;黄芩清泄邪热;法半夏和胃降逆;党参、甘草扶助正气,抵抗病邪;生姜、大枣和胃气,生津液,诸药共举,使邪气得解,少阳得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得和,得气机条畅,枢机和谐之功效。主治:

用治感冒半痊,外邪未尽,肺气失宣。症见咽嗓不适,声哑,夜间咳嗽,痰白量少者。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咽嗓不适加僵蚕、蝉蜕;痰结不清加前胡、陈皮;咳甚加紫菀、百部;热重于寒者加桑白皮、知母;寒重于热加麻黄、桂枝。验案举要:

刘某,男,51岁。恶寒伴咳嗽5天。患者于5天前因受凉出现恶寒,咳嗽。经对症治疗症稍减,刻下症见咽中不适,流涕清黄黏,夜间咳嗽,声哑,痰白量不多,伴心烦阵热汗出,精神一般,纳少,眠可,大便秘结,日一行,小便可。四诊:神清,精神一般,声音沙哑,舌红裂颤苔薄,脉沉细右寸稍浮。医书每将《伤寒论》中“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称为小柴胡汤之“四大主证”。将“口苦、咽干、目眩”二三证称为“提纲证”。然《伤寒论》原文又有“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文。患者感受风寒,寒邪内侵,肺失宣降,郁而化热,故见外寒内热咳嗽之象。治疗以解表化痰为法,予方药小柴胡汤疏肝清热、和解表里。柴胡、法半夏、黄芩、党参、僵蚕、蝉蜕、桑白皮、知母、前胡、牡丹皮、白芍、酒大黄。服七剂,流涕、心烦阵热汗出,纳少便秘,诸症皆消,但余少咳,上方去大黄、牡丹皮,稍填紫菀、百部继服3剂而愈。注意事项:

本方善治外邪未尽,肺气不宣之正虚邪不盛者,若外邪壅盛,内郁化火之大青龙汤证者应辨证选用。相关论著:

刘俊玲,卢建新,章波,饶向荣.高荣林治疗呼吸重症经验浅析[J].北京中医药,2011(08):583-584.(整理:饶向荣 审阅:高荣林)3.热甚速解饮(薛伯寿经验方)来源:

升降散合栀子豉汤等加减而成。组成:

僵蚕6~8g、蝉衣4~6g、姜黄5~8g、酒军3~8g、栀子6~10g、豆豉8~12g、银花8~12g、荆芥穗5~8g、葱白2~3寸、蜂蜜1~2匙。水煎2次,取汁200~400ml,分3次温服。功用:

升清降浊、上下分消、透邪清泄、表里双解。方解:

本方根据蒲辅周先生治外感热病经验所创,其论曰:“温病最怕表气郁闭,热不得越;更怕里气郁结,秽浊阻塞;尤怕热闭小肠,小便不通,热遏胸中,以致升降不灵,诸窍闭滞。治法总以透表宣肺,升清降浊,而清小肠,不使邪热内陷,或郁闭为要”。僵蚕,辛咸平,祛风解痉,化痰散结,升阳中之清阳,散逆浊结滞之痰,辟一切怫郁之气;蝉衣,甘辛凉,散风定痉,宣肺透疹,祛风而胜湿,涤热而解毒;片姜黄,辛苦凉,行气消散,活血通经,除风热,消肿痛,辟疫;大黄,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化瘀破积,推陈致新而安五脏,有斩关夺门之力,号为将军;栀子,泻火除烦,凉血解毒,清利郁火,利湿除黄,既可清解,复可导热下行利尿;豆豉,主寒热除烦,瘴气恶毒,邪在卫气,与葱白、栀子同用,邪入营血,尤可与生地同施,透邪而不伤正气;银花,解温疫、秽恶浊邪,散热解毒,轻宜疏散,而少凉遏伤胃之弊;荆芥穗,散风热,利咽喉。银花辛凉,荆芥芳香,散热解毒,相须相协。诸药配伍,有上下分消,表里双解之功。温病热变速,卫气同病者多;温疫亦多里热甚,表气郁热不得越,故皆可用本方速解之。主治:

四时温邪上受。症见发热而烦,始微恶风寒,或有短暂寒战,随则但热不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扁桃体红肿、甚则化脓,舌质红、苔薄白黄、脉浮数或滑数。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本方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等属温邪上受而有表里郁闭,且里热较重者。

风痰甚加胆南星;口渴重加天花粉;咳嗽加桔梗、杏仁、黄芩等。验案举要:

沈某,男,6岁。高烧伴咽痛3天。患儿3天前出现高烧,体温39~40℃,咽喉疼痛,充血红肿,扁桃体Ⅱ°肿大,咳嗽轻微,有时恶9心,血检白细胞4.4×10/L,胸透未见异常,起病即用青霉素及阿司匹林等,仍高热不退,咽痛甚,汗出不畅,时觉微寒,病后纳呆,大便数日未行,目赤面红,口渴微烦,舌质红稍绛,苔黄少津,脉滑数。风温上受,表里郁闭,宜疏风泄热,表里双解。处方:银花6g,连翘6g,荆芥5g,薄荷3g,豆豉9g,桔梗5g,芦根15g,牛蒡子5g,竹叶6g,蝉衣3g,僵蚕6g,酒制大黄5g,姜黄3g,射干6g,2剂。药后便解,全身有微汗,咽痛明显减轻,饮食增加,体温降到37℃左右,后用竹叶石膏汤加减调理而愈。注意事项:

风寒郁闭,内热未起不可用此方。相关论著:

薛伯寿.流行性感冒诊治一得[J].中国中医急症,1999(01):4。(整理:薛燕星 审阅:薛伯寿)4.银柴五黄汤(张贻芳经验方)来源:

效法吴鞠通银翘散和张仲景的泻心汤,化裁成此方。组成:

金银花20~30g、柴胡15g、黄芩15g、黄连10g、黄柏12g、生黄芪15g、玄参12g、知母12g、防风12g、桔梗10g。功用:

清热解表,和解清里。方解:

关于风温,《伤寒论》有如下记载:“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说明风温来源有两途,一者外感风寒太阳表实发汗后病不解,汗出当风而成,一者阴虚阳亢,郁而化热,更感于风,转变为风温,殊途同归,既成风温,治疗则同,《伤寒论》中未明确对证方药,只提出禁忌火熏和下法。张老师深研风温的成因和病机,拟定清热解表,和解通腑的治法,创立银柴五黄汤,补充仲景有论无方的缺憾,方中银花、柴胡为君,疏风解表,透邪外出,黄芩、黄连、黄柏为臣,清三焦之热,直折上逆之火,壮火食气,生黄芪以补益肺气之亏,知母、玄参滋肾水而润肠通便,防风为风中之润药,助君药透表疏风而不伤阴,桔梗为使,载药引经上行,诸药共奏外透表邪、中和少阳,下滋肾水,则三阳之症迎刃而解,兼具银翘散、泻心汤之功。主治:

外感风温风热或太阴风温。症见热势鸱张,正邪交争剧烈,高热口渴,不恶寒,咳嗽咽干,口干口苦,汗出热不解,身痛便干,舌红苔黄干,脉弦数。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里热较重便秘,口苦口臭,加连翘12g、生大黄6g,用至便通为止。肝胆热重口苦胁痛黄疸者加茵陈20g、栀子15g,以利胆退黄。咳嗽咳痰重加川贝母、紫菀、炙百部各12g。验案举要:

王某,女,47岁。2013年2月5日初诊。发热半个月。患者于2013年1月17日因家人感冒传染出现发热无汗头身痛,体温最高37.5℃,自服阿奇霉素片,治疗3天,症状无好转,其后坐飞机到美国,症状加重,伴有咽痛身感烘热,美国医生给予口服萘普生500mg,日两次。2天后返回国,在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就诊,诊断为病毒性感染,予输液利巴韦林0.1g/d,喜炎平375mg/d,并静点赖氨匹林,口服蓝芩口服液等,治疗六天,症状无缓解,出现咳嗽,咽痒,后到眼科医院就诊,服用中医大夫的汤药(小柴胡汤合三仁汤加味)三剂,体温仍不降,体温最高39.0℃,夜间热重,伴有乏力腰痛,咳嗽口渴。形体稍肥胖,面色微红。舌微黯,苔白腻,脉弦小。辅助检查:2013年2月2日,EB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肺炎衣原体抗体均阳性,抗体滴度值分别为688.0U/ml、7.21U/ml、31.70U/ml、30.60U/ml、92.10U/ml。辨证分析:素体偏虚,兼操劳伤气,出差耗神,外高热毒,渐侵入肺,损伤气阴,肺宣降失常,气逆而咳,火蒸为热。诊断为:外感发热(风温),证属气阴两虚。治疗以宣发肺气,扶正逐邪,兼清热养阴。西医诊断:呼吸道病毒感染。予银柴五黄汤加减。金银花15g,柴胡12g,防风10g,生黄芪15g,黄芩12g,黄连9g,黄柏10g,知母12g,百合15g,连翘12g,川贝12g,香附12g,百部12g,锦灯笼12g,荆芥12g,白术12g,苏叶12g。7剂,水煎服,日一剂。二诊(2013年2月19日):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服上方一剂后,热退,心烦、燥热感大减。舌微黯苔薄白腻,脉弦小。予方药:银柴五黄汤加减。生黄芪15g,白术12g,防风10g,黄芩12g,黄连6g,黄柏12g,川贝12g,紫菀12g,百部12g,桔梗12g,甘草6g,生石膏12g,柴胡12g,赤芍15g,金银花12g。7剂,水煎服,日一剂。中成药:牛黄蛇胆川贝液3盒,每日3次;双黄连颗粒3盒,每日3次,口服。三诊(2013年2月26日):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周身阵发烘热减轻,仍自汗出,咳嗽减轻,后背腰痛。舌黯红苔白腻,脉细滑。予方药:玉屏风散加味。药物如下:生黄芪12g,白术12g,防风10g,金银花15g,连翘12g,荆芥10g,苏叶10g,香附10g,蝉蜕10g,白鲜皮12g,蒺藜12g,萆薢12g,公英20g,黄芩12g,黄连6g,败酱草15g。7剂,水煎服,日一剂。四诊(2013年3月5日):患者病情好转。体温正常,腰痛乏力明显减轻,咳嗽消失。停经数月后近几日来月经,经色经量正常。舌嫩红苔薄白,脉细滑。玉屏风散加减善后。(整理:赵兰才 审阅:张贻芳)第二节 脑系疾病1.加味红龙夏海汤(周文泉经验方)来源:

经验方,在红龙夏海汤基础上化裁。组成:

川怀牛膝各15g、地龙12g、夏枯草12g、海藻12g、天麻12g、钩藤15g、葛根12g、川芎12g。功用:

滋阴潜阳,镇肝息风,活血祛痰。方解:

方中怀牛膝滋养肝肾,川牛膝活血化瘀,通脉散结,共为君药;天麻、钩藤平肝息风潜阳,祛风除湿,活血通经为臣药;枸杞子滋补肝肾阴以防阳燥之品太过伤阴。川芎行气活血,地龙咸寒入肝,平肝清热通络。夏枯草苦寒入肝,清肝火,化痰散结。海藻苦咸寒,软坚消痰,利湿泄热。另以葛根相合,升阳举陷,使清阳得升,浊阴下降,共为佐使药。主治:

肝肾阴虚,痰瘀互结证。症见眩晕头痛,肢体麻木,烦躁易怒,脉弦细。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加味红龙夏海汤可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尤以收缩期高血压为宜。

肝阳亢甚者加石决明、代赭石等;肝火旺盛者加黄芩、龙胆草、茺蔚子等;肝风内动明显者加白蒺藜、僵蚕等;肝阴虚明显者加枸杞子、杭白芍、龟板等;肾阴虚明显者加生地、熟地、山萸肉等;脾气虚者加党参、白术等;心气虚者加生脉散;气虚者加黄芪、大枣等;血虚者加当归、鸡血藤等;阳虚者加仙茅、仙灵脾等;痰重者加胆星、天竺黄等;血瘀重者加益母草、丹皮等;湿浊重者加豨莶草、蔓荆子等;胸闷心痛痰浊明显者加瓜蒌、薤白、半夏等;胸闷心痛气滞明显者加延胡、郁金等;胸闷心痛血瘀明显者加丹参、红花等。验案举要:

贾某,男,72岁。2010年4月28日初诊。高血压病5年,头晕2个月余。患者于5年前诊断为高血压,现服拜新同30mg,每日一次。血压控制尚可。近1~2年发现耳鸣,服药无效,近2个月觉头晕,血压收缩压150~160mmHg,舒张压正常。自觉上坡时觉如踩棉花感,看书或看电视半小时即视觉模糊,更换眼镜无效,纳食、二便、睡眠均正常。口干不明显,饮水一般,口唇紫黯,舌质淡黯,舌苔白腻,脉弦细。西医诊断:高血压病1级。中医诊断:眩晕。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阳亢盛,痰瘀互结。予加味红龙夏海汤加减。川怀牛膝各15g,地龙15g,夏枯草12g,海藻12g,天麻12g,钩藤15g,川芎12g,葛根15g,生龙牡各30g,半夏10g,炒白术12g,杭菊花12g,茺蔚子12g,蔓荆子12g。服药7剂。2010年5月5日二诊:服药后大部分症状消失,无特殊不适症状,收缩压140~150mmHg,舒张压正常。舌苔薄黄腻,舌质淡黯,脉细。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腔隙性脑梗死。方药如下:加味红龙夏海汤加减,川怀牛膝各15g,地龙15g,夏枯草12g,海藻12g,天麻12g,钩藤15g,川芎12g,葛根10g,寄生15g,茯神12g,炒山栀12g,夜交藤30g,茺蔚子12g,蔓荆子12g。服药7剂。2010年5月12日三诊:无头晕,血压收缩压正常,130~140mmHg,走路时无踩棉花感,无视物模糊,纳食、二便、睡眠正常。无口干,口唇紫黯,舌质淡黯,舌苔薄白,脉弦细。予加味红龙夏海汤加减治疗,服药2周,血压稳定,停中药后,血压仍在正常范围,无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注意事项:

对方中地龙等异体蛋白敏感者禁用或慎用。临床参考:

加味红龙夏海汤是在既往红龙夏海汤基础上加味而来,适用于老年期高血压,尤其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临床应用并观察数十年,收效甚好。2010年在我院老年病科及门诊进行了加味红龙夏海汤治疗老年期高血压的临床研究,采用1︰1随机分组、尼莫地平胶囊对照的方法,评价其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血压流变学及中医证候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显示,实验组经过1个月的干预治疗后,降压有效率达到70%,与尼莫地平降压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比切黏度、全血比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值、红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对于中医症状如眩晕、头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唇发绀等均有改善(P<0.05或P<0.01)。相关论著:

[1]郭明冬,崔玲,周文泉.周文泉教授从肝论治原发性高血压经验[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9):168.

[2]刘方.周文泉用加味红龙夏海汤治疗高血压病经验[J].世界中医药,2010,5(5):320-321.

[3]刘方.加味红龙夏海汤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8):895-897.(整理:韦云 审阅:张晋)2.补肾生髓汤(刘志明经验方)来源:

自拟方。组成:(烊化)

熟地15g、当归12g、生杭白芍9g、阿胶12g、川断12g、桑寄生12g、桑椹15g、党参12g、珍珠母24g、酸枣仁9g、白茯苓12g、炙甘草6g。功用:

补肾填精、养髓止眩。方解:

方中以熟地、桑椹、桑寄生为君,补肾填精,取“乙癸同源”、“精血互生”之义;臣以当归、芍药、川断、阿胶,补血益精;以党参、白茯苓,健运脾胃,佐制君臣,防其滋腻生湿;更增珍珠母、酸枣仁,平潜肝阳,佐助止晕定眩之效;甘草为使,调和诸药。主治:

眩晕之肾精不足型。症见:头晕,精神萎靡,耳鸣健忘,头重脚轻,腰膝酸软,遗精阳痿,舌质淡红,脉象沉细。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补肾生髓汤可用于老年高血压病、脑血管病的肾阴亏虚、髓海不足型眩晕患者。

肝阳上亢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夹痰者,合用二陈汤;夹水者,加用猪苓、泽泻;心痛者,加瓜蒌、薤白、枳壳。验案举要:

袁某,女,49岁,阵发性头晕伴心慌1年余。一年来头晕时犯,头中轰鸣,心慌,夜寐多梦,腰酸且痛,月经量多,苔薄,脉细弦而弱,此属肾阴亏虚,髓海不足之证,治疗以补肾益精。予方药补肾生髓汤。服10剂后,眩晕证减,继以上方出入再进10剂,眩晕证愈,余证亦消除。临床参考:

刘老指出,此型眩晕者,多为年老、久病以致肾虚体衰之人,肾虚精亏,无以充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海论》)肾精不足为此型眩晕证之病机根本,针对于此,刘老遵《难经·十四难》中“损其肾者,益其精”之论,以补肾填精、养髓止眩为法,创制补肾生髓汤治疗。相关论著:

刘志明,刘德麟,梁菊生.眩晕证治[J].中医杂志,1983,(7):12-14.(整理:刘如秀 审阅:刘志明)3.降压四味汤(沈绍功经验方)来源:

自拟方。组成:后下

钩藤15g、川芎10g,泽泻10g,生莱菔子10g。功用:

清热祛痰,平肝降压。方解:

钩藤清肝泻火、平肝息风为君,治肝风之标;川芎透窍上提、升清降浊为臣,泽泻清热渗湿、利尿通淋为臣,生莱菔子祛痰利湿、引热下行。泽泻与生莱菔子通利二便,使邪从二便而解。主治:

高血压病。症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口干,口苦,两胁疼痛,小便黄赤等。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后下

清肝,可选加夏枯草10g,薄荷10g,栀子10g,生地黄10g,冲服后下羚羊角粉0.1g;平肝,可选加钩藤15~30g,石决明30g,灵磁石30g,龙骨30g,天麻10g;疏肝,可选加柴胡10g,香附10g,川楝子10g,炒橘核10g,沉香粉3~5g;滋水,可选加枸杞子10g,女贞子10g,生杜仲10g,桑寄生10g,川牛膝10g。验案举要:

韩叟,71岁。右侧肢体活动不利3个月。3个月前因情绪刺激,晨起发现右侧肢体活动不利,抬举受限,神志清晰,言语含混,头晕头痛。曾在西医院就治,CT报告:左侧基底节部散在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给予静脉点滴活血通络之品,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故前来求诊。刻诊:慌张步态,右侧肢体活动不便,舌强语涩,头晕目眩,头胀且痛,腰酸膝软,偶有耳鸣,遇情绪刺激则诸症加重。检查:舌紫黯,苔黄腻,脉细滑。血压150/100mmHg,心率72次/分,律齐。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2级,位置觉迟钝,膝反射减弱,左侧浅感觉消失,其他病理反射未引出。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眩晕。证属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西医诊断:脑梗死,恢复期;高血压病。治疗以滋水后下潜阳、祛痰通络。予“降压四味汤”加味。钩藤15g,泽泻10g,川芎10g,海藻10g,天麻10g,葛根10g,菊花10g,莱菔子10g,丹冲参30g,决明子10g,三七粉3g,石菖蒲10g,郁金10g,枸杞子10g,黄精10g。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14剂。脑立清胶囊,每次3粒,每日2次。代诉:肌力增加,血压降为120/80mmHg,腰酸耳鸣解除,头胀苔腻依存,夜寐不佳,肾阴渐复,痰浊未除,上方去枸杞子、黄精、钩藤,加茵陈、龙骨、牡蛎、夜交藤、炒酸枣仁祛痰安神;山楂消导活血。1个月后复查CT:基底节部梗死灶明显减少。血压稳定在120/80mmHg,行走较前灵活,肌力提高为3~4级,位置觉及浅感觉恢复正常,夜寐转佳,头胀减轻,伸舌稍右偏,舌黯,苔黄微腻,脉沉滑。痰浊已减,心神得宁,再增祛痰清热之力,上方去夜交藤、炒酸枣仁,加全瓜蒌、连翘、三七粉,汤药改为2天1服,续服脑立清胶囊,巩固治疗1个月,病情稳定,未来复诊。相关论著:

韩学杰,李成卫.沈绍功验案精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整理:韩学杰、沈宁、刘兴方、王凤、刘大胜、于潇 审阅:韩学杰)4.降压宁心汤(陈鼎祺经验方)来源:

自拟方。组成:

天麻10g、白蒺藜仁10g、钩藤12g、夜交藤20g、灵磁石20g、生龙牡20g、生石决明20g、珍珠母20g、夏枯草10g、炒酸枣仁(打碎)10g、远志10g、柏子仁10g。用法:日1剂,煎2次,分2次服。或制成丸药,将上药30倍量,研成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g,每日3次,每次1~2丸。功用:

平肝潜阳,宁心安神。方解:

天麻、钩藤、白蒺藜平肝潜阳息风,共为君药;灵磁石镇惊潜阳,安神纳气,益肾补血,治头晕失眠,肾虚耳鸣,癫痫;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平肝阳;生石决明平肝清热,明目止晕,镇惊安神共为臣药。生龙骨潜阳止汗,镇惊安神,治惊悸烦躁,失眠多汗,脱肛遗精;生牡蛎清热潜阳,软坚固涩,治头晕失眠,心悸多汗,遗精脱肛,结核瘰疬,胃酸过多;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镇惊,治惊痫目翳,失眠多梦,耳鸣眩晕;炒酸枣仁养心安神,治失眠头晕,惊悸健忘,心虚神疲,自汗盗汗;远志补心益肾,安神化痰,治失眠易惊,心神恍惚,神呆健忘,痰迷心窍;柏子仁养心安神,益脾润肺,治心神不宁,惊悸失眠,血虚津少,便秘盗汗。夜交藤宁心神,养经络,治失眠多梦,体倦血虚,共为佐药。主治:

高血压(血压高于140/90mmHg),伴失眠,多梦,心悸,耳鸣等症。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本方适用于高血压症见头晕,头痛,耳鸣,失眠,多梦,心悸,惊恐,舌黯苔白,脉沉弦。

伴有颈项僵、耳鸣、目花,加葛根30g、石菖蒲10g、枸杞子15g、山萸肉15g、生地15g;烦躁、易怒、口苦、目赤,加玄参15g、丹皮10g;更年期妇女,五心烦热、燥热汗出,加二仙汤(仙茅、淫羊藿各9~15g,当归、巴戟天各9g,黄柏、知母各4.5~9g)。验案举要:

钱某,女,50岁。5个月来头晕、头痛、心悸、气短、烦躁出汗,汗时面赤,汗后背冷,失眠多梦,纳可,二便调,月经刚绝半年,测血压多在(150~165)/(96~110)mmHg之间,服降压西药倍他乐克不效,心痛定服后出现头胀、面热等反应,服开博通效差而来诊,血压162/102mmHg,舌黯苔白,脉沉微弦,属心神不交,治宜宁心益肾。予降压宁心汤加仙茅、仙灵脾、当归、黄柏、巴戟天各10g,7剂后复诊,头已不晕、不痛,心悸气短减轻,烦躁出汗也减,睡眠好转,舌脉同前,血压140/88mmHg,原方再进7剂,诸症大减,血压130/78mmHg,嘱服降压宁心汤做为丸剂,早晚各1丸以巩固疗效。1个月后血压控制在126/70mmHg,仅偶有心烦出汗外,头晕及失眠等症均消失而愈。注意事项:

无心悸、失眠等心神不宁者不宜用。(整理:张润顺,刘宗莲 审阅:陈鼎祺)5.葛根天麻汤(翁维良经验方)来源:

天麻钩藤饮合葛根汤化裁。组成:

天麻12g、葛根12g、钩藤10g、赤芍10g、郁金10g、夏枯草10g、黄芩10g、杜仲10g、珍珠母12g。功用:

平肝潜阳,滋补肝肾。方解:

此方取材于天麻钩藤饮和葛根汤,经过加减化裁合成此方。翁老治疗高血压以天麻、钩藤平肝潜阳为主。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本草纲目》认为:“钩藤,手、足厥阴药也。足厥阴主风,手厥阴主火,惊痫眩晕,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于肝木,风静火熄,则诸症自除”。天麻、钩藤常配伍为用,平肝潜阳。珍珠母,镇肝息风,珍珠母性味咸寒,《中国医学大辞典》:“珍珠母滋肝阴,清肝火。咸入肾,肾属水,水能生木,咸寒清火,兼养肾阴,滋水以涵木”。诸药合用共奏平肝潜阳之功。翁老补肝肾常用杜仲平补肝肾。《玉楸药解》:“杜仲,益肝肾,养筋骨”为平补肝肾之要药。翁老清肝火常用黄芩、清肺热,佐金平木以清肝火。主治:

高血压,属肝阳上亢者。症见:头晕目眩,头痛,耳鸣,视物模糊或眼分泌物多,脾气急躁,舌质红,苔黄,脉弦数。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此方体现了翁老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点。高血压病中医多从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论治,翁老认为高血压病在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基础上广泛存在血瘀证,血瘀证在高血压病中占有重要地位。翁老认为高血压病其本在肝肾,但高血压病毕竟是血脉之病,其标在血脉。肝阳上亢气血逆乱,扰动血脉,易成血瘀;肝肾阴虚,心脉失养,易成血瘀。从临床上看,高血压病也多表现出血瘀证,如在临床中高血压的病人,多会有舌质黯红,舌有瘀斑,另外高血压的病人多合并有冠心病、脑血管病,这些疾病也多属于中医血脉瘀阻的范畴。因此翁老在临床治疗上,除了常用平肝潜阳、平补肝肾的治法外,翁老常用活血化瘀之品,如郁金、赤芍、丹参,《本草备要》云:“郁金,行气解郁,泄血破瘀,凉心热,散肝郁”,疏肝活血,以助肝之条达之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