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1小时高清视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5 07:23:29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1小时高清视频】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1小时高清视频】试读: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李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博士,主讲政治经济学相关课程。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很深的功底,熟悉马克思理论以及后来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拓展研究。在多家辅导机构、高等院校讲述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经验丰富、理论功底雄厚。

授课特点:知识结构清晰,善于把握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精于理论间的比较分析。

第一部分 教材及真题精讲[21小时视频讲解]

导 论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一、“经济”的最初含义

1.经济一词的起源

古汉语中的“经济”一词,是“经邦济世”、“经国济民”,即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与西方语言中的“经济”一词并不相同。

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在《经济论》一书中,首次用“经济”一词,意指家庭管理。现在西方语言中的“经济”一词,就是从希腊文“家庭管理”这个词演变而来的。

2.经济的含义(1)指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2)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交换、分配、消费等生产和再生产活动。(3)一个国家国民经济部门或总体的简称。(4)指节约、精打细算之意。

二、经济学的出现

色诺芬《经济论》的问世,表明西方开始出现了经济学。他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善良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问题。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第一篇详细探讨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认为“经济”是研究家务,即奴隶主经济问题。

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形成

蒙克莱田1615年出版了《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论述问题涉及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政治经济学”一词逐渐被广泛使用,表示对整个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

重商主义者最先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但它们研究的范围仅局限于流通过程。

古典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并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联系,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继而接触到剩余价值问题。

到了19世纪30年代,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占居统治地位。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强烈地呼唤着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空想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但他们既不能阐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又不能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阐明了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它第一次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性作用(1)人类要生存需要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2)只有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了,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活动才能得到发展。

2.劳动过程三要素

人们为了实现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进行劳动。一切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在三个简单要素中,人的劳动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要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称为生产资料,它是生产中的客观要素,是物质生产必备的物质条件。随着社会生产和劳动过程的发展,会在简单要素的基础上逐渐加入某些新的要素,如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等。

二、社会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1.生产力

在生产力的构成中,包括着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它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在当代社会生产中,科学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会渗透到生产资料和劳动能力之中,引起它们的优化:(1)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技能。(2)革新、创造新的生产工具。(3)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4)改进和变革工艺过程。

2.生产关系

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们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就形成了社会生产关系。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和人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就是指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3.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关系(1)直接生产过程是再生产过程的起点,起着决定作用

一方面,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只能是生产的结果。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但是,分配、交换、消费也不是单纯被决定的消极因素,而是会反过来积极反作用于生产。(2)对生产资料的一定占有方式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特定结合方式,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从根本方面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是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生产资料所有制总是要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方面关系得到实现,而且后者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也有反作用。

三、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1)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决定或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2)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2.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当生产关系的新的变革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如果生产关系滞后或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对生产力考察的重要意义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力经常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它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总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过时的生产关系,迟早要被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超越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人为地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不可能长久保持下去。因此,政治经济学应当非常重视对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考察。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上层建筑。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政治经济学虽然不直接以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为研究对象,但决不意味着可以离开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而孤立地、抽象地研究生产关系。只有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才能正确揭示它的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第三节 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

一、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

1.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生产力自身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它自身的内部矛盾,包括:(1)在一定条件下,生产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不适应劳动者的新的需要的矛盾;(2)劳动者尚未掌握新的科学技术及新的生产工具的矛盾;(3)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而形成的新旧生产资料之间不配套、不协调的矛盾;(4)劳动者之间由于在技术、知识等素质上的差异造成在生产过程中不相适应、不相协调的矛盾。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的反作用,是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

二、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原始社会基本生产关系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决定了原始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集体劳动,这就产生了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原始公有制,并实行产品平均分配的原则。在氏族中,实行原始的民主与平等的原则,任何人都没有特权,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

在原始社会末期,金属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个体劳动成为可能。随着社会生产劳动逐渐由集体劳动过渡到个体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也逐渐从公有财产转变为私有财产。

2.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演进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畜牧业和农业分离出来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和尔后出现的手工业和农业相分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出现了剩余产品,商品交换由偶然变成经常的事情。当交换渗入氏族内部时,氏族成员也把自己的产品当作私有财产来交换。一旦土地也成为买卖对象,使历来公有的土地也被私有化,公有经济的最后阵地也终于失去了。

剩余产品的出现,使无偿占有别人剩余产品的剥削成为可能;同时,私有制和交换的发展,导致财产占有上的不平等,最终为剥削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当奴隶劳动扩展到一切生产部门,人类社会也就进入奴隶社会。

奴隶制度的历史进步性在于,它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1)将俘虏保存下来作为奴隶,减少了对劳动力的破坏。(2)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大量集中在奴隶主手中,有利于实行分工和协作,推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3)城市的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科学和艺术的发展。

奴隶占有制生产关系给予生产力发展的余地很有限。奴隶制度对作为社会基本生产力的劳动者奴隶实行野蛮的残酷的统治与剥削,因此奴隶没有丝毫劳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表现为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激烈的阶级斗争。这种斗争达到一定程度,就要爆发奴隶起义。

三、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1.封建社会基本生产关系

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占有了大部分土地,农民要通过向地主缴纳地租,才能取得土地的使用权。封建社会的农民人身依附于地主。同昔日的奴隶相比,他们有了一点人身自由,并有自己少量的生产资料,有自己的利益追求,这就使劳动者的积极性有了相应的提高。

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形式是封建地租,经历了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三种形式。

2.封建生产关系的解体

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中一些条件较好的手工作坊的行东日益富裕起来,终于转化为最初的资本家;而一些帮工和学徒则成为雇佣工人。商业资本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而且还采取各种方法控制小商品生产者,最终使其完全丧失独立地位,实际上变成了雇佣工人,而包买商,则变成了工业资本家。

在封建社会末期,货币地租代替了实物地租,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变为单纯的契约关系,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农民变成独立的小商品生产者。大多数农民贫困破产,少数人发财致富,成为农村的资产阶级——富农。农村中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这样逐步产生了。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

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研究社会经济,就要研究、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所包含的矛盾,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和途径。

运用量变质变规律来研究社会经济,则要分析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局部的量变积累到何种程度,才能达到以及如何达到质的变化,并对经济过程的发展,产生什么样根本的影响。

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来研究社会经济,是要揭示出社会经济的发展绝不会停留在某一阶段上,而是经历着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

二、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研究政治经济学,还必须运用科学的抽象法。科学的抽象法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的统一,它是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进行的。

三、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逻辑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经济范畴的逻辑关系,从比较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逐步上升到比较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阐明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逻辑发展进程。历史方法,则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时,按照它的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来把握其规律。

四、对现代科学和经济方法的借鉴

研究政治经济学时需要借助于数学方法、现代自然科学中的系统分析方法等。第五节 政治经济学的性质、任务和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运动规律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换的。这是因为:(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换的。

2.经济规律的特点(1)自然规律是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而经济规律主要是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动。(2)其次,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3)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1)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武器;(2)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基础;(3)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

第一篇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第一章 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1.1 重难点解读第一节 商品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1.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指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一个物品要成为商品,它首先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对物品的有用性,可以从质和量两个角度来考察。

使用价值只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是属于商品学和其他学科研究的对象。物品的使用价值与特定的社会形态无关,它并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2.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马克思指出:“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生产商品的劳动不是指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有用性质的劳动,而是指共同的人类劳动,即抽象的人类劳动。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或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

3.两种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就构成了商品。其统一表现在:构成商品的二因素是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的。其对立表现在: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他生产的商品是为了交换,对他有意义的是实现商品的价值;对于商品购买者来说,他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消费,对他有意义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二、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也称为有用劳动。具体劳动的多样性,形成了使用价值的多样性。具体劳动不以社会形式的变化为转移的,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必然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需要的变化,具体劳动的种类和形式也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马克思强调指出:具体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要生产某一种使用价值,总要有一定的自然物质为条件。所以,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总是以自然物质的存在当作前提的。

2.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当把各种劳动的具体活动形式撇开,人们的生产活动就只剩下一点:都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马克思把这种撇开了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称之为抽象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正是抽象劳动的凝结,形成了商品的价值。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差别(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而抽象劳动则是抽去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2)不同的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而生产价值的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只有量的不同。(3)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永恒范畴,而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历史范畴。(4)具体劳动虽然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而抽象劳动则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

三、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而劳动量是由劳动的自然尺度——劳动时间来计量的,所以价值量便决定于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因此,只能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从以上含义可以看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他们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能否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直接关系到他们在竞争中的成败得失。

2.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是指那些事先不需要经过任何专门的训练和学习,每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那些需要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才能从事的劳动。

马克思指出:“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从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在同一时间内大于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

3.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

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或者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表明劳动生产率越高。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主要因素有:(1)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2)科学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3)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5)自然条件。

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来说,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多,则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因此,马克思总结道:“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第二节 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一、简单的价值形式

1.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对立统一

左边的商品处于主动地位,要求把自己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因此称为相对价值形式;而右边的商品则处于被动地位,它是等价物,起着表现左边商品价值的作用,因此称为等价形式。

二者的统一表现在:它们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在同一价值关系表现中,处于等式两边的商品都只能或处于相对价值形式,或处于等价形式;而不能同时既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又处于等价形式。

2.相对价值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是: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的产品,都耗费了抽象的一般人类劳动,都具有价值。从量的方面来考察,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的价值量相对地表现在处于等价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上;商品的相对价值量取决于相交换的两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相对价值形式价值量的变化,取决于等式两边的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因此这只是一种相对的价值量,即价值量的相对表现,而不是其绝对的表现。

3.等价形式

等价形式具有三个特点:(1)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2)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3)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4.简单价值形式的整体考察(1)一个商品的简单价值形式包含在它与一个不同种商品的价值关系或交换关系中。(2)商品的价值形式或价值表现,是由商品价值的本性产生的,即商品价值的本性决定商品价值形式。(3)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的矛盾,外化成为两个商品之间的对立。(4)简单价值形式是与劳动生产物的简单商品形式相适应的,是在原始社会后期,在公社产品刚刚转化为商品的时候出现的。

二、扩大的价值形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原始社会末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公社之间以至公社内部的产品交换变得比较经常了,一种商品已经不是偶然地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了,而是与许多商品经常交换。价值的表现由简单价值形式发展到扩大的价值形式。用等式表示为:

扩大的价值形式与简单价值形式相比较,价值表现的范围扩大了,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一个质变,是一种进步。但是,也反映出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和局限性:就商品全体来说,它们的价值仍然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表现,它们还没有一个一般的为大家所公认的等价形式。

三、一般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和交换的发展,逐渐从无数商品中分离出一种商品来,其他一切商品都愿意和它相交换,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这样一来,扩大价值形式便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用等式表示为:

从扩大价值形式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这是又一次质变。因为在一般价值形式上,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一种和它们分离出来的商品来表现,因此,它们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这种性质,便完全地、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唯一商品,就成了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为商品价值的一般形式;生产这种商品的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一般形式;生产这种商品的私人劳动,直接当作一般的社会劳动而存在。

四、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是指用某种商品(主要是金)固定地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形式。其等式为:

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式。货币产生以后,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都作为特殊的使用价值存在,要求转化为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直接作为价值的化身而存在,随时可以转化为任何一种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于是,原来商品内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现在变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统一关系。第三节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

一、商品交换的矛盾

1.商品交换中面临的矛盾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决定了商品必须进入交换过程才能得到解决。商品在能够作为使用价值实现以前,必须先作为价值来实现;另一方面,商品在能够作为价值实现以前,必须证明自己是使用价值。

每一个商品所有者都想让渡自己的商品,来换取别种具有能满足他本人需要的使用价值的商品,从这方面说,交换对于他只是个人的过程;另一方面,从他想把他的商品作为价值来实现,交换对于他又是一般的社会过程。但是某一商品所有者的个人过程,是别的商品所有者的社会过程,而他的社会过程,又是别的商品生产者的个人过程。

2.矛盾的解决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交换的扩大,为解决交换过程中的矛盾,在人们的交换实践过程中,使一种特定的商品成为一般等价物。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成为被分离出来的商品的特殊社会职能。这种商品就成为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商品内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现在成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货币产生以后,商品交换中的个人过程与社会过程的矛盾获得解决,对商品购买者来说,他用货币购买有特定使用价值的商品,只是个人过程;而对商品出卖者来说,他要把自己的商品实现为作为价值化身的货币,是一种社会过程。

二、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尺度来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通过一定量货币表现出来,就是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或货币形式,同商品的所有价值形式一样,只是观念的或想象的形式。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与货币本身的价格标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1)前者是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后者则是代表一定的金属重量。(2)前者是在商品经济中自发地发生的,后者则通常是由国家以法律规定的。(3)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其价值随着生产货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而作为价格标准则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

商品价格的变动,既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变动,又取决于货币价值的变动。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的规则只能作为一种平均化的趋势来为自己开辟道路。其次,价格形式不仅可以在量的方面与价值背离,而且可以在质的方面完全背离,即价格可以不是价值的表现。

2.流通手段

货币出现,商品交换过程分为卖和买两个阶段。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这种中介作用,就是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 商品流通过程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1)流通公式解读

第一形式变化是W—G,即从商品形式变为货币形式,这一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商品的第二形式变化是G—W,即从货币形式变为商品形式。这一变化一般说来可以顺利进行。但是,由于商品流通过程分为卖和买两个阶段,这两者在时间上和地点上可以分离,这就包含了商品相对过剩危机的可能性。(2)货币的流通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不断地作为流通手段实现商品的价值,同时它自身也不断地从买者手中转到卖者手中,这种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与各种商品更换位置,就构成了货币流通。可见,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并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商品流通的性质本身造成了相反的假象,似乎商品流通不是由商品本身的形式变换引起的,而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引起的,即把商品流通看成是货币运动的结果。

3.贮藏手段

货币之所以能成为贮藏手段,是因为它是一般等价物。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生产商品和购销商品都要一定时间,为了使生产不致中断,需要有一定量的货币贮藏。此外,在求金欲的支配下,人们也会在出卖商品后把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绝对形式贮藏起来。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贮藏好比是一个蓄水池,可以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量。

4.支付手段

在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中,由于各种商品的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各不相同,这就必然会出现赊销赊购现象,从而在买者和卖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债务和债权关系。在这种用延期支付方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在清偿债务时,就是执行着支付手段的职能。

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时,首先要完成两种职能:(1)对所卖商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2)执行观念的流通手段的职能。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出现后,一方面解决了现金交易中买者暂时不能支付货币的矛盾,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随着支付手段的发展,商品生产者和交换者之间会形成错综复杂的债权和债务关系,形成货币危机的可能性。

5.世界货币

随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于是货币便具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

贵金属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表现在:(1)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2)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3)充当财富的绝对社会化身,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三、货币流通规律

1.简单的货币流通规律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量,取决于需要流通的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它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而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

2.考虑支付功能的货币流通规律

在货币充当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公式为:

3.纸币的流通规律

纸币流通规律仍以贵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根据这一前提,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相当于商品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则纸币与金属货币具有同等购买力;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则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贵金属货币量就会减少,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四、货币形式及其发展

1.银行券

银行券是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发行银行发行的用以代替商业票据的银行票据。银行券是不定期的,持票人可以随时向发行银行要求兑现,解决商业票据流通的局限性和银行现金不能满足商业票据持有人贴现需求的矛盾。

2.银行券和纸币的区别(1)纸币是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中产生的,是价值符号的完成形式;银行券却产生于信用关系,是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的基础上形成的。(2)纸币是由政府发行,依靠国家权力强制流通;银行券是由银行通过短期商业票据贴现而发行的。(3)纸币不能兑现,银行券则可以随时兑现。(4)纸币如发行过多就会贬值,而银行券不会贬值,如果它停止兑现,就变成了纸币。

3.现代纸币制度的主要特点(1)通过信用程序,由国家的中央银行垄断发行。(2)它是一国流通中的合法通货,其发行数量与黄金准备没有联系。(3)国家对货币流通的管理和调节日益加强。

4.现代纸币的形式和电子货币

现代纸币的形式主要有钞票和支票存款两种。钞票就是纸币,又称现金;支票存款也称为存款货币,是指存在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

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货币形式的发展从有形到无形,现代纸币将逐渐发展到电子货币,即贮存于电子计算机中的存款货币。这样,一切交易都不需要现金,可以通过银行电脑转账。

电子货币是一种纯粹观念性的货币,它不需要任何物质性的货币材料。这种无形的货币,既迅速又简便,可以节省银行处理大量票据的费用。

5.货币量的计量

M=通货+所有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1

M=M+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21

M=M+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32

M=M+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商业票据、短期公司43债券、人寿保单等)

五、商品拜物教

1.商品神秘性的来源

随着劳动产品取得了商品形式,人类劳动的同一性质便表现为商品的价值;用时间计量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便表现为商品的价值量;而人们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则表现为商品与商品之间的物的关系。

人们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却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形成了物对人的统治关系。马克思把人的社会关系被物的关系所掩盖,人的关系颠倒地表现为物的关系并反过来支配人们的命运的现象,称为商品拜物教。

2.商品拜物教的来源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世界的这种拜物教性质,是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及其矛盾。私人劳动,是指每个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进行生产,社会劳动,是指每个商品生产者又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员,是为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而生产商品的。

私人劳动必须表现为社会劳动。一旦商品卖不出去,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正是这一矛盾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命运,成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也正是这一矛盾,使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的社会性,不是表现为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而是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货币产生以后,又形成了货币拜物教。

马克思的商品货币学说第一次揭露了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这种拜物教的性质,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各种各样的拜物教观点。第四节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也就是说,价值规律既是价值如何决定的规律,也是价值如何实现的规律。

个别劳动时间形成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商品的交换是按社会价值进行的。同一部门内部生产同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该种商品的社会价值,是部门内部的竞争和比较的结果。“另一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即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某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这就是说,商品要按照社会价值进行交换,就必须使社会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总量时间,和根据社会需要应当使用的必要劳动时间相适应。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表现价值,不仅取决于商品的价值量,而且取决于货币本身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和生产货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商品的价格水平还与商品的供求关系紧密相关。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从而调节商品的生产和流通。

价值规律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调节作用,是通过竞争和市场价格的波动来实现的。在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这种自发的调节作用,虽然能够使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之间保持一种暂时的大体平衡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的建立是以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和损失为代价的。(2)价值规律能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会促使小商品生产者向两极分化。1.2 历年考研真题解析【例1.1】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南开大学2006、2009研,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研]

答: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1)商品经济中的其他矛盾,都是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基础上产生的,并且都是由它所决定的。私人劳动的社会性只有在商品交换中才能表现出来,而进行商品交换,就必须要求对生产商品的劳动量进行比较和计算。为此,必须把不同的具体劳动还原为无差别的抽象劳动。这样,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表现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生产出来的,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这样,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又表现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因此,简单商品生产的一切矛盾都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能否卖出去,意味着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能否被社会承认,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从而决定了小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交换过程中,生产者之间的激烈竞争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少数人发财致富,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变成为资本家,大部分人贫困破产,沦为无产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在简单商品生产基础上产生的。(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随着简单商品经济发展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例1.2】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南开大学2002研]

答: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这是贯穿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决定着商品经济活动的一切方面,贯穿于商品经济的整个发展过程。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上有不同的表现。(1)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阶段价值规律的表现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商品只能按价值进行交换。商品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价值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即商品交换关系中表现出来,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只能通过一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表现出来。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产生了货币,一切商品的价值就都通过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价格作为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不仅反映价值,而且还反映商品的供求关系,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这是由于价格是以商品和货币交换的量的比例来相对表现商品价值的,这当中就必然存在着一种供求关系。在市场上,商品代表供给方,货币则代表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方。商品价格的这种规定,决定了价格和价值有可能发生量的不一致。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即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经常是不一致的。但是,价格偏离价值,不意味着破坏了价值规律。这是因为:第一,从一个孤立的交换过程来看,商品的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而从长时期看,涨落部分会互相补偿,彼此抵消的,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趋于相等的。第二,不同商品的不同价格,无论怎样涨落,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

价值规律正是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运动中,作为一个平均数、一种倾向、一种趋势存在并贯彻下去的,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2)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阶段价值规律的表现

在机器大工业阶段,形成了自由竞争的环境,资本和劳动力可以在各部门之间自由转移,在这种条件下,利润才能转化为平均利润,从而价值才能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形成之后,商品不再按照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价格出售。因此,价值规律就以生产价格规律的形式发生作用。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基础、为中心,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这就是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作为价值规律的转化形式的生产价格规律。这时,生产价格规律取代了价值规律发挥着以下的作用:

①生产价格规律调节资本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资本家之间的激烈竞争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资本在各个部门的分配也是极其不平衡的。当一个部门的商品供过于求时,市场价格就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平均利润就有一部分不能实现;而在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就要高于社会生产价格,不仅能实现平均利润,而且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这样,生产价格规律就通过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自发地调节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起着调节社会生产、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

②生产价格规律调节着剩余价值在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的分配。随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各部门的生产价格经常同价值发生背离。在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就会多于本部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反之,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就会少于本部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这样,生产价格规律就通过部门间的竞争、资本的转移,自发地调节着剩余价值在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的分配,使他们都能以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③生产价格规律自发地刺激企业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由于同一部门内各个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不同,个别成本价格不同,因此由个别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所形成的个别生产价格也就不同。而在市场上都按照社会生产价格出售商品,生产条件好的企业,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因而能获得超额利润。这就加剧了部门内部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刺激他们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而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自发地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价值规律的表现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价格形成,从而价值规律表现为垄断厂商以价值为基础,制定高于商品价值的垄断高价或者低于商品价值的垄断低价。

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依靠自己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所制定的能够带来垄断利润的价格。垄断价格由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垄断利润构成。在垄断价格体系中,首先包括垄断组织在出售商品时制订的高于商品价值的垄断价格,简称为垄断高价;其次包括垄断组织在购买和倾销商品时所制订的低于商品价值的垄断价格,简称为垄断低价。

源于经济垄断的垄断价格不同于源于自然垄断或稀有物垄断而产生的垄断价格,在客观上受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一般条件的限制。所以,垄断价格的高度以及垄断利润的大小从长期来看都是有限度的。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一般基础上形成的垄断资本,以及市场经济中的垄断价格运动,最终不能超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即价值规律。【例1.3】为何说“劳动的二重性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中国人民大学2010研]

答:(1)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有用的具体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又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即撇开了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的决定条件。(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以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也曾提出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但没有认识到价值是抽象劳动而不是具体劳动创造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奠定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劳动二重性学说还为政治经济学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正是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的基础上,马克思进而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和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等。

第二章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2.1 重难点解读第一节 资本流通总公式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是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这可以从资本流通总公式和商品流通公式的区别看出来。

资本流通公式是:G(货币)—W(商品)—(更多货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公式则是:W(商品)—G(货币)—W(商品)。由于它们都是以商品货币形式进行运动,表现形式有相似之处。但是,它们有本质的差别——体现的生产关系不同。

二、资本在生产与流通相统一的过程中增殖价值

资本的价值增殖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的过程,它不能在流通中增殖,只能在以流通为媒介、以生产为基础的统一过程中增殖。这个统一过程用公式表示:G—W(买)……P(生产)……W—(卖)。

流通过程的购买仅是资本在生产中增殖价值的准备阶段。资本之所以会发生增殖,是因为资本家在流通中购买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其使用价值是当它发挥作用即劳动时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多的价值。

三、劳动力商品的买卖关系

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一是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二是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能将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是形成价值的源泉。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特殊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价值的决定有历史和道德的要素。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便采取了资本与雇佣劳动相结合的形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资本和劳动力相结合进行生产的必要条件。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来源

一、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首先是劳动过程。劳动过程必然与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相联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

第一,劳动者的劳动力归资本家使用,劳动者在资本家监督下为资本家的利益而生产。

第二,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资本主义生产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生产,任何商品生产过程都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资本家生产商品,目的不是价值,而是价值增殖,即生产剩余价值。

二、总体生产劳动者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生产劳动是指直接和间接参与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

随着劳动过程本身分工协作的发展,生产劳动和生产劳动者的概念也必然扩大。在现代企业中,直接和间接参与生产劳动的人都是生产劳动者,他们是由分工协作关系构成的生产劳动者总体。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总体生产劳动者的直接和间接生产劳动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三、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的特殊表现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体现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劳动的物化形态是剩余产品。剩余劳动的出现和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当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出现剩余劳动。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表现为剩余价值。

四、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变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称为不变资本。

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是再现于新产品,而是再生产出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由货币形式变为劳动力形式,而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可形成比其自身价值更大的新价值。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一、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是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都受剩余价值生产的支配。资本的流通过程,实际上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准备阶段和实现阶段。资本主义的分配过程,主要是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剥削者之间分配的过程。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以剩余价值生产为基础,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为了继续生产剩余价值而恢复劳动力。

二、剩余价值率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价值包括三个构成部分:第一,作为不变资本的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过来的部分,用C表示;第二,新价值中补偿可变资本的部分,用V表示;第三,新价值中的剩余价值部分,用m表示。

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来表示。工人全部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劳动时间,称为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称为剩余劳动时间。或者用物化劳动来衡量:

剩余价值率不能表现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剩余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1)剩余价值率;(2)可变资本量。

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工作日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就会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此外,提高劳动强度也是资本家用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常用手段。

资本家在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力图延长工作日。工作日是一个可变量,但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变动。工作日不能缩短到与必要劳动时间相等的程度,也不能无限延长,它受以下两方面制约:(1)生理的界限(2)社会的道德界限

四、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相对剩余价值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称为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在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劳动者的生活资料价值变动就会使劳动力价值变动。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这类生产资料的价值变动,也会影响劳动力价值和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动。

2.超额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单个资本家提高自己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一般不能降低劳动者生活资料的价值,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通过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来实现的。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的直接目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其社会结果。

3.绝对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一般基础。同时,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又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因为只有在工作日已分割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基础上,资本家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在资本主义早期,资本家主要依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剥削工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就逐渐成为主要的剥削方法。第四节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与确立的三个阶段

一、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

1.协作形式

协作是指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或在互相联系的不同生产过程,有组织地协同劳动。它有两种形式:(1)简单协作

在没有固定专业分工的条件下,许多人共同进行同种操作的协同劳动。(2)复杂协作

劳动者在互相分工的基础上有组织地协同劳动。

2.简单协作优点(1)产生的新的集体力大于参与生产的单个劳动力的总和;(2)使劳动对象在短时间中通过同一空间,或在不同空间上同时被加工;(3)激起劳动者的竞争心;(4)可扩大或缩小劳动空间,积聚众多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5)可在短期内完成急需完成的工作;(6)共同使用生产资料可节省耗费;(7)使单个劳动力的差异抵消,形成平均劳动力。

二、资本主义分工的工场手工业

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劳动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它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混成工场手工业,另一种是有机工场手工业,由同行业的手工业者集合在同一工场里,实行分工。

工场手工业的分工协作使劳动者从事单一的专业劳动,成为协作总过程的局部工人,不断重复同样的操作,既提高了熟练程度,又节省了转换工序和转换工具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劳动工具分解成各种专门的工具,也提高了劳动效率。

工场手工业的劳动分工,使雇佣劳动者成为局部工人,只具备片面的专业劳动技能,只能在资本家工场中互相分工协同劳动,离开工场难以独立生产,失去了独立生产的技能。

三、机器大工业

机器大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确立。在应用机器的生产过程中,机器体系的严密分工协作,使劳动者只能随着机器运转而劳动,劳动者离开机器就无法独立劳动,成了机器的附属物。机器大生产技术性强,经营资本限额大,个体私有者无法经营机器大生产,纷纷破产成为雇佣劳动者,扩大了雇佣劳动队伍。第五节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及其形式

一、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资本家在工人劳动之后按劳动时间或劳动成果支付工资。从表面看,好象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力而是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不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其原因是:(1)劳动要当作商品出卖,在出卖之前必须已独立存在。(2)商品的价值是人类一般劳动的物化,价值量的大小由劳动时间的多少来决定。(3)如果劳动是商品,按等价原则交换,资本家支付的工资,就等于劳动者全部劳动创造的价值。

资本主义的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把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削关系掩盖起来。

二、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及其派生形式

1.计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按照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即按劳动时间支付的劳动力价值。计时工资是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一种手段。分析计时工资对工人的剥削情况,不能仅考察计时工资量的多少,还必须考察工作日长度和劳动强度对计时工资的影响。计时工资每小时的劳动价格=计时工资额(劳动力日价值)/工作日时数。

资本家利用计时工资加强剥削工人,会产生两种后果:(1)劳动价格越低,工作日就越长。(2)工作日越长,劳动价格越低。

2.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是按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而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是以计时工资为基础的。计件工资单位价格=一日计时工资额/一日生产的产品数

计件工资在资本主义社会,被资本家用来作为剥削雇佣劳动的一种手段,具体表现为:(1)计件工资是资本家“克扣工资和进行资本主义欺诈的最丰富的源泉;(2)计件工资为资本主义的家庭劳动和资本主义的双层剥削制度;(3)计件工资是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的一种手段;(4)计件工资还是压低工资的手段;(5)实行计件工资提高了劳动强度和延长了工作日,失业工人难以就业,加深了工人之间的竞争。

3.派生工资形式(1)刺激工资;(2)雇员利润分成;(3)福利金。

三、实际工资、名义工资、相对工资和工资的国民差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