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2015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速记·幼儿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4 23:47:57

点击下载

作者: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2015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速记·幼儿园

中公2015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速记·幼儿园试读:

前言

自教育部2011年教师资格“国考”改革试点工作四年来,先后已有15个省份进入“国考”。按照教育部要求,2015年起全国将全面实行教师资格统一考试。从改革试点省市的考试情况来看,通过率不足三成。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组织数百位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在教师资格考试培训课程的基础上,于2012年推出了业界第一套具有实战意义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此后,丛书编写组不断研究考试,紧扣考试大纲和最新真题考点,分析命题规律和趋势,不断优化图书内容,提高课程质量,帮助越来越多的考生顺利通过了考试。

本套教材共172本图书,包括笔试教材系列35本,标准预测试卷系列32本,高频考点速记系列32本,真题大全系列3本,题库系列32本,考前命题预测试卷系列32本,面试系列6本。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携带方便 记忆有伴

本书针对广大考生需求,设计了64开版面,方便考生随身携带,充分利用点滴时间。版面设计活泼,双色印刷,彩色标注重要内容,使考生复习有伙伴,记忆有方案。

2.依据考纲 突出重点

中公教资团队专家以最新考试大纲为根本依据,深入研究了近几年全国统考试题,总结出了考试中的高频考点,使考生一书在手,重点全有,理解有思绪,作答有依据。

3.体系健全 预测精选

权威专家细致分析了教师资格考试的命题原理和命题趋势,从考试大纲出发,以“章”“节”为基本框架,体系合理健全。章后添加“精选考题预测”,使考生做题有方向,挑战有希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各位考生在本系列图书的帮助下,一定可以通过自己辛勤的努力,披荆斩棘,圆自己的三尺讲台之梦。2014年12月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考查考生学前儿童发展知识和了解幼儿的能力。要求考生熟悉婴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年龄阶段特征、个体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和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了解幼儿。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幼儿认知、情绪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在复习时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第一节 婴幼儿发展高频考点提要

1.婴幼儿发展的涵义;2.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高频考点速记一、婴幼儿发展的涵义

婴幼儿发展,是指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它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其中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心理的正常发展又会促进生理的发展。因此研究婴幼儿心理的发展必须以婴幼儿生理发展研究为基础。

身体的发展是指婴幼儿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包括形态的增长和功能的成熟。心理的发展是指婴幼儿的认识过程、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对学前儿童来说,其身体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儿童年龄愈小,其身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愈大。二、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一)遗传

1.概念: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2.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二)环境

1.概念: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2)环境制约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3)教育作为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三)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概念: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

2.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他们对环境的刺激有较强的选择性,并表现出作为独立的生命体所具有的能动性;(2)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儿童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3)从儿童的心理发展来看,儿童认识外界是儿童内部的主动活动的过程;(4)没有儿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其他因素的作用也难以完全得到实现。第二节 儿童发展理论高频考点提要

1.成熟势力说;2.行为主义的观点;3.精神分析理论;4.认知发展理论;5.文化历史理论。高频考点速记一、成熟势力说

成熟势力说简称成熟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格赛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他认为成熟与内环境有关,而学习则与外环境有关。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形式在环境影响下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过程。这个顺序与成熟(内环境)关系较多,而与外环境关系较少,外环境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成熟才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能推动发展。因此,当个体还没有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学习的效果是很有限的。格赛尔的经典实验“双生子爬梯”,就是这一观点很有力的佐证。

格赛尔认为,父母和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都应当了解儿童成长规律,根据儿童自身的规律去养育他们。如果成人以一种急功近利的方式教导孩子,往往会导致儿童成年以后的失落,甚至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二、行为主义的观点(一)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他提出的学习学说,本质上就是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联系。华生认为心理的本质就是行为,行为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已知刺激能预测反应,已知反应能推断出刺激,这就是“刺激(S)—反应(R)”理论。这一理论最突出的观点是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华生否认遗传的作用,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他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把环境和教育视为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因此,学习本质上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华生行为主义的基础上,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来解释行为的习得。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所谓正强化,是由于一个刺激的加入而增强了一个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作用。所谓负强化,是由于几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作用。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结果都是增强反应的概率。(三)班杜拉的社会认知

以华生和斯金纳为代表的老行为主义受到批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忽略了行为的社会因素。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一些不足。班杜拉着重研究人的行为学习,在他看来,儿童总是“张着眼睛和耳朵”观察和模仿那些有意和无意的反应。因此,他强调观察学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1.观察学习及其分类

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观察学习可分为三类:(1)真接的观察学习:它是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为直接的观察模仿学习;(2)抽象性观察学习:它是指观察者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从而能根据这些规则或原理表现出某种类似的行为;(3)创造性观察:观察者通过对各个不同榜样的行为特点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方式。如青少年从父母、姐妹、同学及朋友那里获得了不同的行为特点,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为风格。

2.观察学习的过程

班杜拉认为,新行为的习得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注意、保持、运动再现和动机作用四个具体过程。(1)注意过程: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景的过程;(2)保持过程: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他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以及存储;(3)再现过程: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的行为;(4)动动机过程: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

3.强化的种类(1)直接强化

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2)替代性强化

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3)自我强化

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三、精神分析理论(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奥地利的西蒙·弗洛伊德(1856—1939),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第一次从精神动力学和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幼儿的发展和行为进行了描述。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发展上存在三个主要的、连续的阶段,这些阶段主要反映在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发展过程中。

1.本我

弗洛伊德学派认为,婴儿的所有活动都是“本能冲动”(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倾向)以及原始的反射,是由大量不受约束的精神能量所组成,这些精神能量几乎不顾一切地追求欲望的满足。因此,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

2.自我

婴儿在生活中也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马上得到满足,当婴儿因饥饿啼哭时,母亲正在做其他的事情,婴儿愿望的满足总是被推迟或拒绝。在生活中婴儿逐渐知道了不能随时随地发泄。成人的要求与儿童之间会发生冲突,本我的冲动与现实之间的不断冲突导致了人格的第二种水平,即“自我”的发展。“自我”是人类人格中的理性水平,是在与环境的关系中儿童逐步形成的一种心理组织。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它是人格的心理成分,一方面使本我适应现实的条件,从而调节、控制或延迟本我欲望的满足,另一方面还要协调本我与超我的关系。

3.超我

超我是人格中的最高部分,超我在儿童早期已开始发展,并且主要来自于对同性父母的认同,儿童努力像他人一样,接纳别人的价值观与信念,将成人对他们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形成规则并自觉遵守。如果自己的行为符合自我理想,个体就感到骄傲,否则个体就感到焦虑。因此,超我遵循的是道德原则,是人格的社会成分。(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1902—1994)是一个出生于德国的精神分析学家,他改进了弗洛伊德的个性发展理论,并特别地强调幼儿的发展。他的八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是与弗洛伊德的发展阶段平行的,在每一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发展危机或任务,而这一危机是每个人在这一阶段必须解决的,每个阶段中,儿童都有主要要完成的任务。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8个月)

在生命的第一年,儿童必须与抚养者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这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任与不信任之间的冲突的成功解决方法主要依赖于婴儿与成人之间的关系,要让儿童在安全的、充满爱意的环境中寻求健康的发展。

2.自主对羞怯或疑虑(18个月~2、3岁)

在父母的支持下和对事物的模仿中,发展对行为的控制感,认识到能够将目的与意图付诸行动,父母要鼓励儿童尝试着对环境进行探究,并为他们提供独立自主的机会。过分的保护将导致他们今后在应对外界变化时表现出怀疑与不确定。

3.主动感对内疚感(2、3~6岁)

通过与父母认同的行为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而发展“自我”的意义。伴随着儿童对环境越来越多的探索活动,儿童形成了“进取”的感觉,他们不仅是自主的,而且也对他们的行为负责任。由于解决“进取对内疚”冲突的核心过程是一种认同行为,父母与家庭继续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产生最重要的影响。埃里克森认为,对幼儿而言,鼓励他们的进取感,并且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十分重要。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此时的儿童在与同伴进行交流中发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性,儿童努力利用所有的机会去学习那些他们认为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他们是勤奋的、努力的。解决这个阶段冲突要依赖于学校和教师,他们对儿童所付出的努力做出的反应将直接影响到冲突的解决。如果儿童的努力经常遭到贬低,并且很少得到表扬,其结果可能就是持续的自卑感。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1岁~青少年时期)

此时的任务主要解决发展对同一性——自我(自身)的强烈感觉,在各种各样潜在的自我中进行选择。同一感指个人的内部和外部整合的适应之感。同一性的混乱或角色混乱是指内外不平衡和不稳定之感,同一性的形成是个性的形成,即获得一致的、良好的、完整的个性。

6.亲密对孤独(成年早期)

完成与其他人之间发展亲近关系,获得需要做出长期承诺的亲密性。与配偶、同事、伙伴和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亲密关系。

7.创造对停滞(成年中期)

在社会中承担责任的成人角色,做出贡献,对社会有价值,此时人显示出创造力或一心专注自己而产生停滞之感。

8.完善对失望(成年晚期)

面对死亡,战胜潜在的绝望,反省生命的意义。

人格发展的上述各个阶段是互相依存的,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早期冲突的解决程度,而后期阶段仍有可能产生先前已解决的冲突。个体解决每一阶段危机的方式对个体的自我概念和社会观有着深远的影响。早期阶段中问题的不当解决所造成的损失,可能会在后期的阶段中得到修正,但却往往会对个体一生的发展造成间接而深远的影响。

真题再现【2014年上半年真题】照料者对婴儿的需求应给予及时回应是因为: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生命中第一年的婴儿面临的基本冲突是( )。A.主动性对内疚B.基本信任对不信任C.自我统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性对害羞【答案】B。解析: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婴儿期(0~1.5岁)面临的基本冲突是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四、认知发展理论

瑞士的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是当代国际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他对儿童思维和智力的研究闻名于世。(一)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儿童的发展方面,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既不是先天结构的展开,也不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在他看来,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这四个因素分别是:

1.成熟:主要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

2.自然经验:主要是通过与外界物理环境的接触而获得知识。自然经验可分为两类:一是物理经验,如物体本身的大小、轻重、软硬、颜色等;另一类是数理逻辑经验,是主体对一系列动作之间关系协调的经验,是在反复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3.社会经验:在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主要有语言、教育和社会生活等。

4.平衡化:平衡,是主体发展的心理动力,是主体的主动发展趋向。皮亚杰认为,儿童一生下来就是环境的主动探索者,他们通过对客体的操作,积极地建构新知识,通过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达到符合环境要求的动态平衡状态。皮亚杰认为主体与环境的平衡是适应的实质。

图式即认知结构,图式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粪、改造和创造,以使主体有效地适应环境。认知结构的建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进行的。

同化,是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同化过程是主体过滤、改造外界刺激的过程,通过同化,加强并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使图式得到量变。

顺应,是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顺应使图式得到质变。(二)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年龄阶段: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在这个阶段,幼儿还没有语言和思维,逐渐形成了客体永久性。

客体永久性,即当某一物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物体仍然存在。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恒性。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表象或内化了的感知或动作在儿童心理上起着重要作用,词的功能开始出现,使儿童能用表象和语言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扩大了儿童生活和心理活动的范围。本阶段思维主要有三个特点:(1)以自我为中心,幼儿认识周围的事物只能站在自己的经验中心来理解事物,认识事物;(2)幼儿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有感知、有情感、有人性,如儿童说“你踩在小草身上,它会疼得哭”,即泛灵论;(3)不可逆性,突出表现为没有守恒概念;(4)相对具体性,儿童开始依靠表象思维,但是还不能进行运算思维。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概念的形成,儿童思维具有可逆性,开始独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正确的逻辑运算(如分类等),但还离不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这时儿童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不断发展,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真题再现【2014年下半年真题】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具体运算阶段B.形式运算阶段C.感知运算阶段D.前运算阶段【答案】D。解析:前运算阶段(2~7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五、文化历史理论

维果斯基是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

维果斯基的主要理论观点:(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的实质,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为中介的,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维果斯基提到的工具有两个层次:物质生产的工具和精神生产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

维果斯基认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二)心理发展观

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有四个方面的表现:

1.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

2.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

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个性的形成是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个性特点对其他机能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维果斯基强调了三点:(1)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2)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从而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3)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三)内化学说

维果斯基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具体地说,在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化过程中,语言符号系统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四)最近发展区

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因此,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即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五)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般而言,支架式教学包括了三个环节:

1.创设问题情境。

2.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儿童积极主动地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不断进行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而教师则在观察的基础上,为帮助儿童跨越学习中的障碍,提供不同的“支架”。

3.儿童独立学习。第三节 婴幼儿的身心发展高频考点提要

1.婴幼儿发展的一般特点: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2.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趋势。高频考点速记一、婴幼儿发展的一般特点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进程、顺序或者水平等是因人而异的,但从总体来看,身心的发展具有一些共性的规律,体现出一些基本的特性。(一)连续性与阶段性

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高级的心理是在低级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连续性、累积性。同时,心理发展又是一个逐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也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儿童发展的阶段,往往以年龄为标志,所以又称“年龄阶段”。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具有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称为年龄特征。(二)定向性与顺序性

个性的身心发展在正常的条件下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而且这种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三)不平衡性

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进程不是千篇一律地按照一个模式进行,也不总是匀速发展。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相同。例如,身高体重在出生后一年发展最快,以后缓慢,到青春期又高速发展。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阶段就能达到较高水平,有些方面则要成熟得晚些,例如,感觉、知觉在少年期之前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而逻辑思维要到青年期才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四)差异性

发展既有共同规律,又有个别差异。一般来说,一个正常儿童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同属正常范围内的个体,在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发展的优势领域、发展的类型及时间上往往是千差万别的。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有人善于空间想象;有人能说会道,有人沉默寡言。二、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趋势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趋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期。(一)婴儿期的年龄特征(0~1岁)

1.新生儿期(0~1个月)(1)心理发生的基础:本能动作。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它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建立并遗传下来的,是那些为数有限的固定的直接刺激作用于一定的感受器引起的恒定的活动,基本上是皮层下中枢的活动。幼儿先天就有许多应付外界刺激的本能,天生的本能表现为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建立条件反射的基础。(2)心理的发生:条件反射的出现。儿童的各种心理活动,即用以应答外界环境刺激的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心理的支配。

2.婴儿早期(1~6个月)

这个阶段心理发展的突出表现为视听觉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依靠定向活动认识世界,眼手动作逐渐协调。(1)视觉、听觉迅速发展。半岁内的婴儿认识周围事物主要靠视听觉,因动作刚刚开始发展,能直接用手、身体接触到的事物很有限。(2)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手眼协调动作,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即能抓住看到的东西,这只手眼协调的主要标志。(3)主动招人。这是最初的社会性交往需要。(4)开始认生。婴儿5~6个月开始认生。这是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明显表现了感知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表现儿童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上的重大变化,出现对人的依恋态度。

真题再现【2013年上半年真题】婴儿手眼协调的标志性动作是( )。A.无意触摸到东西B.伸手拿到看见的东西C.握住手里的东西D.玩弄手指【答案】B。解析:手眼协调的标志是能抓住看到的东西。【2012年下半年真题】婴儿喜欢将东西扔在地上,成人拾起来给他后,他又扔在地上,如此重复,乐此不疲,这一现象说明婴儿喜欢( )。A.手的动作B.重复连锁动作C.抓握动作D.玩东西【答案】B。解析:该现象叫做重复连锁动作。婴儿这个动作多半发生在9个月以后。婴儿通过这个重复动作,达到主动和他人交往的目的。

3.婴儿晚期(6~12个月)

这一阶段的明显变化是动作灵活了,表现为身体活动范围比以前扩大了,双手可模仿多种动作,逐渐出现言语萌芽,亲子关系、依恋关系更加牢固。(1)身体动作迅速发展。抬头、翻身(在半岁前学会)、坐、爬、站、走等动作形成。(2)手的动作开始形成。五指分工动作和手眼协调动作同时发展。(3)宣言开始萌芽。这时发出的音节较清楚,能重复、连续。这时期的婴儿已能听懂一些词。(4)依恋关系发展。分离焦虑,即亲人离去后长时间哭闹,情绪不安,是依恋关系受到障碍的表现。开始出现用“前语言”方式和亲人交往,孩子理解亲人的一些词,做出所期待的反应,使亲人开始理解他的要求。(二)幼儿前期的年龄特征(1~3岁)

幼儿前期(1~3岁)也称先学前期或先幼儿期。这时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表现在儿童在这时期学会走路,开始说话,出现思维,有了最初的独立性,这些都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因此可以说,人的各种心理活动是在这个时期才逐渐齐全的。许多心理学家认为:1~3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期,期间出现了许多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事件。

1.言语的形成

婴儿期是掌握本族语言的准备期,而幼儿前期则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言语的形成和发展也促进了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概括性的发展。

2.思维的萌芽

思维的发生,不仅意味着儿童的认识过程已基本形成,同时也引起原有的低级认识过程的质变:知觉不再单纯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也开始反映事物的意义和事物之间的关系,成为“理解性的知觉”,即思维指导下的知觉;记忆的理解性增强了,有意性也出现了;情绪情感逐渐深刻,意志行动产生了;儿童的心理开始具有最初的系统性。

3.自我意识的萌芽

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2岁左右,孩子知道“我”和他人的区别,在语言上逐渐分清“你”“我”,在行动上要“自己来”。掌握代名词“我”是自我意识的萌芽最重要的标志。(三)幼儿期的年龄特征(3~6岁)

1.幼儿初期(3~4岁)的心理特点

3岁,对于多数儿童来讲,是生活上的一个转折年龄。从3岁起,儿童开始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生活范围扩大,心理发生了很多变化。

处于幼儿初期的幼儿心理具有以下特点:(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2)爱模仿;(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2.幼儿中期(4~5岁)的心理特点

4~5岁属于幼儿中期,幼儿在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以下心理特点:(1)爱玩、会玩,活泼好动;(2)思维具体形象;(3)开始接受任务;(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3.幼儿晚期(5~6岁)的心理特点

5~6岁属于幼儿晚期,这一时期幼儿注意表现为以下心理特点:(1)好学、好问;(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3)个性初具雏形;(4)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真题再现【2012年下半年真题】

材料: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不,一百种是在那里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还有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有一百种快乐,去歌唱去理解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一百种世界去探索去发现一百种世界去发明一百种世界去梦想(1)你能从诗中读到幼儿心理发展的什么特点?(2)依据这些特点,教师应该怎样对待幼儿?【参考答案】

瑞吉欧理论体系创始人马拉古兹创作了《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这首诗歌。诗歌的标题饱含了瑞吉欧创办者对儿童无限潜能的尊重、赞赏和期待,要追随儿童,真正尊重、体现并维护儿童的权利。瑞吉欧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真正地追随儿童,真正地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他们十分强调要尊重、体现并维护儿童的权利。

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1)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人,是处于不断发展的积极个体,是一个主动的环境探索者。(2)儿童有其自身发展的差异性,每个儿童心理发展都有自身的优势领域,如有的儿童有良好的语言能力,有的儿童在动作发展上有着相当强的协调能力。在同样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每个儿童在其发展水平上呈现出差异性。

给教师的启示:

我们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现代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告诉我们,儿童是人,他们具有生存权,具有人的尊严以及其他一切基本人权;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人,他们具有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权利。教育不是教教材,而是教儿童,儿童有其特有的身心发展特点,学前课程必须遵循这些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课程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第四节 幼儿身体发育与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高频考点提要

1.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和特点;2.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高频考点速记一、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和特点(一)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

婴幼儿身体发育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身长中心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下移。

2.体围发育的顺序是由上而下,由中心而末梢。

3.婴幼儿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平衡,有先后快慢的差别。(二)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

身体发育规律就是大多数正常人在身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般规律。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幼儿身体发育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2.幼儿身体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

3.幼儿身体发育是具有程序性的。

4.各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统一协调的。

5.生长发育是有个体差异的。二、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一)儿童动作发展的特点

1.儿童头部动作的发展

头部动作是儿童最早发展,完成也较早的动作。头部动作的发展顺序,大体是这样的:出生时,仰卧时头会左右转动,俯卧时会抬头片刻。这时如果不用手接着他的头,头就会下垂。1个月,头仍不能竖直,俯卧时能抬起下巴。2个月,抱着时头能竖直,但还是摇摆不稳。3个月,头能竖直而且平稳。4个月,头能平稳竖直;俯卧时能抬头,抱着时头能保持平稳。7个月,仰卧时能抬头。

2.儿童躯体动作的发展

躯体动作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翻身和坐的动作的发展。2个月,能挺胸。3个月,能从侧卧翻到仰卧。4个月,能扶着坐。5个月,能从仰卧翻到侧卧。6个月,会坐在有扶栏的椅子上;坐着时身体前倾,会用手支撑身体。7个月,能从仰卧翻到俯卧;能不靠成人或其他东西的扶持独自坐一会儿。10个月,能毫不费力地从躺着坐起。12个月,站着时能自己坐下。

3.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

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要经历爬行、站立和行走三个阶段。7个月,试着爬行,主要依靠膝盖和大腿的移动。8个月,匍匐爬行,腹部贴地,用腹部、手臂带动身体和两腿前进;扶着能站立。10个月,用手和膝盖爬行,身体不着地,手臂和腿交替移动;能扶着东西自己站起。12个月,能扶着行走。14个月,能独自站立。15个月,能独自行走。18个月,跑步不稳,容易摔倒。2岁,行走自如,能大步稳跑,会踢皮球,能自己上楼下楼。2.5岁,能双脚跳,会用单脚站立片刻(2秒钟左右),能踮着脚,用脚尖走几步,能从椅子上跳下。3岁,能单脚站立;会踮着脚走,跑步稳当;会骑三轮脚踏车。

4.儿童抓握动作的发展

抓握动作的发展,是手的动作发展的重要标志。抓握动作的发展,以眼睛注视物体和手抓握物体动作的协调,五个手指活动的分化为特点。因此,婴儿出生后6个月,抓握动作才开始发展。3个月以前的婴儿,手基本上是握成拳头,手脚一起乱伸乱动;4~5个月的婴儿,虽然会伸手抓身旁的东西,但往往是整个手一把抓,拿不住。这种手的动作带有很大程度的不随意性,手接触到什么就抓什么。6个月,捏物体时还是一把抓,不会使用拇指,能够把东西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手眼协调,看到物体后能用手抓住它。8个月,抓握物体时能将大拇指和其他四个指头分开,使用五指抓握住物体。10个月,能协调地配合手眼动作,把一样东西放到另一样东西上。18个月,能将2~3件东西搭叠起来,能推拉玩具。会同时使用四个手指和拇指,抓握动作得到充分发展。2岁,能用手一页一页地翻书。2.5岁,手与手指的动作相当协调,手指活动自如,会用手指拿筷子、拿笔。3岁,能用手拿笔画圆圈,会自己往杯子里倒水,能自己解开和扣上纽扣。(二)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儿童身体的动作和手的动作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每个儿童动作发展的顺序大致相同,时间也大致相近。其规律是:

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散性的。以后,儿童的动作逐渐分化,向着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儿童最先学会抬头,然后俯撑,翻身,坐和爬,最后学会站和走。这种发展趋势可称为“首尾规律”。

3.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儿童最早出现的是头的动作和躯干的动作。然后是双臂和腿部的有规律的动作,最后才是手的精细动作。这种发展趋势可称为“近远规律”,

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从四肢动作看,先是学会臂和腿的动作,即活动幅度较大的“粗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手和脚的动作,特别是手指的“精细动作”。这种发展趋势也称为“大小规律”。

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儿童动作发展的方向是越来越多地受心理、意识支配,动作发展的规律也服从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从无意向有意发展的趋势。第五节 幼儿认知发展高频考点提要

1.幼儿注意的发展;2.幼儿感觉的发展;3.幼儿知觉的发展;4.幼儿观察力的发展;5.幼儿记忆的发展;6.幼儿想象的发展;7.幼儿思维的发展;8.幼儿言语的发展。高频考点速记一、幼儿注意的发展(一)注意的概述

1.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2.注意的分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1)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不仅人类有,动物也有。(2)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它是有着自觉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并在有意注意之后产生的,它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注意。(二)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

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三)注意的规律

1.注意的选择性

注意具有选择信息的功能,这就是注意的选择性。在众多的信息刺激中,注意的选择性表现为偏向于对一类刺激注意得多,而对另一类刺激注意得少。

儿童最初表现出来的注意的选择性是原始的、先天的,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后天习得注意的选择性就产生了。幼儿注意选择性的发展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规律:(1)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幼儿的兴趣和情绪引起的;(2)幼儿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理解水平和幼儿的经验有密切关系;(3)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受强化方式的影响。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有如下几个点:(1)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注意的稳定性逐渐提高。(2)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

实验证明: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3~5分钟左右,4岁幼儿可持续注意10分钟左右,5~6岁的幼儿能保持注意20分钟左右。幼儿的注意稳定性比较差,与幼儿的自制能力差有密切关系。(3)培养幼儿注意的稳定性

①注意的对象新颖、生动,形象鲜明;②活动的游戏化;③注意与幼儿操作活动的结合;④幼儿的身体状况。

3.注意的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这就是注意的分配。注意分配的条件:(1)有熟练的技能技巧。在同时进行的多项活动中,只能有一种是活动生疏的,需要集中注意于该活动上,而其余动作必须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可以不假思索地稍加留意即能完成。(2)有赖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如果它们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同时进行几种活动要困难些。当它们之间形成某种反应系统后,组织更加地有合理性时,注意分配才容易完成。

注意的分配还与注意对象的强度、个人的兴趣、控制力、意志力的强弱等因素有关。

4.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它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觉察和把握对象的数量。如“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指的就是注意的范围。

幼儿注意的范围比较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的范围在逐渐扩大。(四)幼儿注意的发展策略

1.设立良好的环境,防止幼儿分散注意。

2.选用新颖的教具,吸引幼儿注意。

3.明确活动目的,帮助幼儿发展有意注意。

4.注意个别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所发展。二、幼儿感觉的发展(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讲台具有色、形、凉、滑、硬等属性,这些个别属性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就是感觉。感觉是一切高级的心理现象的基础,它起着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基本桥梁的作用,是个体认识世界的开端。(二)幼儿感觉的发展

1.视觉的发展(1)视敏度

视敏度即视觉敏锐度,是指人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就是人通常所称的视力。

①视觉敏度发展的机制

视觉敏度的发展,首先依靠眼的晶状体的变化来调节,其次依靠中枢神经系统对视觉信号加以辨认,此外,还依靠控制眼动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依靠原始的视觉反映。

②视觉敏度发展的年龄特点

A.新生儿的视觉敏度

新生儿最佳视距在20厘米左右。相当于母亲抱着孩子喂奶时,两人脸对脸的距离。

B.婴幼儿的视觉敏度

我国有的研究指出:1~2岁,视力为0.5~0.6;3岁,视力可达1.0;4~5岁后,视力趋于稳定。

③视觉敏度的测定

视觉敏度测定结果的差异,取决于不同的测量方法,也取决于不同的测量条件。比如,只有在觉醒的状态下,视觉能力才明显地表现出来。情绪状态也会影响儿童视觉敏度的表现。室内的光线,对测定视力也有影响。室内喧哗,不利于视觉集中,影响会测量结果。因此,测查儿童视力应注意创设适宜的条件。(2)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俗称辨色力,即区分颜色细微差别的能力。研究表明,幼儿的颜色视觉发展有如下特点:

①婴儿的颜色视觉

研究表明,婴儿出生后第三个月开始区分红绿两种光刺激,但不稳定,第四个月比较稳定。

②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

幼儿期,颜色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区别颜色细微差别能力的继续发展。与此同时,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和掌握颜色的名称结合起来。

3岁儿童还不能认清基本颜色,不能很好地区分各种颜色的色调。4岁开始区别各种色调细微差别的能力才逐渐发展起来。5岁儿童不仅注意色调,而且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能够辨认更多的混合色。6岁儿童在按明度和饱和度选取相同的图片中,正确率已达80%,7岁可达90%。

2.听觉的发展(1)听觉感受性

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绝对感受性是指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差别感受性则指分辨不同声音的最小差别的能力。

幼儿的听觉感受性有很大的个别差异。有的幼儿感受性高些,有的则低些。这种个别差异并非天生不变,实际上,幼儿的听觉是在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下不断发展的,听觉感受性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完善。(2)言语听觉

幼儿辨别语音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幼儿中期可以辨别语音的微小差别,到幼儿晚期,几乎可以毫无困难地辨别本族语言包含的各种语音。

教师要注意幼儿听觉方面的缺陷,尤其注意“重听”现象。“重听”是指有些幼儿虽然对别人所说的话听得不清楚、不完全,但是他们常常能根据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嘴唇的动作及当时说话的情境,正确地猜到别人所说的内容。这种现象是幼儿听力缺陷的表现,对幼儿的言语知觉、言语及智力的发展都会带来消极影响。

3.触觉的发展(1)口腔探索

美国罗恰特对1~4月婴儿的口腔触觉进行了实验研究,他把婴儿那种有明显节奏的吸吮活动同其他无规律的口腔活动区分开来,并把后者称为“口腔探索活动”。1岁前,尤其是手的活动形式之前,口腔探索实质上是婴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2)手的探索

儿童的触觉探索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手来进行的。真正的手的探索活动大约出现在出生5个月左右。而眼手协调动作的出现,使婴儿手的探索活动更加准确。积极主动地触觉探索,是在7个月左右发生的。

当婴儿学会了眼手协调之后,他逐渐会用手去摆弄物体,把东西握在手里,挤它或把它转来转去。再大一些的婴儿,能够用双手去转动物体,而且动作都有视觉相伴随。这时,婴儿还可以从多个角度认识物体,视触觉协调,真正起到探索的作用。手的探索是继口腔探索之后婴幼儿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三)感觉规律

1.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由于刺激在时间上持续作用于某个感受器,导致对后来刺激的感受性发生变化,因此,适应现象就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也会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嗅觉、肤觉、视觉、听觉、味觉等都会在适应后出现感受性降低的现象。

根据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教师在组织教育和生活活动中,要有效利用幼儿的各种感觉适应现象。幼儿园各班活动室都应有通风换气设施和制度,以保证空气清新。由光线较强的室外进入光线较暗的室内时,要让幼儿有暗适应的过程,以避免幼儿发生摔跤、踩踏等安全事故。播放音乐给幼儿听不应声音过大,以免幼儿的听觉感受性下降,甚至损失听力。在教育活动中避免单一的刺激持久作用于幼儿,否则会使幼儿对其变得不敏感,影响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指不同性质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相互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根据刺激呈现时间的不同,一般把感觉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同时对比是指两个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感觉对比现象。例如,灰色的图形放在白色的背景上,就显得比较暗,而放在黑色的背景上就显得亮一些(如下图)。继时对比是指两个刺激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感觉对比现象。例如,喝糖水后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很酸;吃了苦的食物之后接着喝白开水,会觉得白开水有点儿甜。

掌握对比规律对幼儿教师在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提高幼儿感受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比如,用颜色对比,可以使活动室的美术装饰互相衬托;制作多媒体课件可以利用视觉对比,突出要演示的对象,使幼儿看得清楚,印象深刻。此外,为幼儿准备膳食也要考虑味觉的对比现象。

3.联觉

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联觉是感觉相互作用的表现,常见的有颜色与温度联觉、色听联觉和视听联觉。在颜色感觉中容易产生联觉,如红、橙、黄等颜色类似于太阳和烈火,往往会给人温暖的感觉,又被称为暖色。色听联觉是人在听到某种声音时产生的鲜明色彩形象。视听联觉是人在声音的作用下产生某种视觉形象。如形容某人有“甜蜜的嗓音”,弹奏“绚丽的乐曲”等。

4.感觉的补偿作用

感觉的补偿作用是指某种感觉缺失后由其他感觉加以弥补的现象。比如,盲人的听力一般都特别灵敏,可以通过脚步声或拐杖击地的回响来辨别附近障碍物、房屋、河流、马路等地形;聋哑人的振动觉会比较发达,他们甚至可以通过地板的振动来感受和欣赏音乐。三、幼儿知觉的发展(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其实质是回答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的问题。(二)幼儿知觉的发展

1.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人们对物体形状的感知能力。对幼儿期形状知觉发展的研究,往往是通过让幼儿用眼或手辨别不同几何图形进行的。实验表明,3岁儿童基本上能根据范样找出相同的几何图形,5~7岁儿童的正确率比3~4岁儿童高。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有所不同,由易到难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菱形。

当视觉、触觉、动觉相结合时,幼儿对几何图形感知的效果较好。幼儿形状知觉的发展逐渐和掌握形状的名称结合起来。幼儿在还不能准确称呼图形或物体名称的时候,会在感知图形或物体过程中,自发地用语词来称呼它们。

2.大小知觉

大小知觉是头脑对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在量方面变化的反映。它是靠视觉、触觉和动觉的协同活动实现的,其中视知觉起主导作用。

2.5~3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按语言指示拿出大皮球或小皮球,3岁以后判断大小的精确度有所提高。据研究,2.5~3岁是孩子判别平面图形大小能力急剧发展的阶段。

幼小的婴儿已经有对物体大小的恒常性。儿童判断大小的能力还表现在判断的策略上。4~5岁的幼儿在判别积木大小时,要用手逐块地摸积木的边缘,或把积木叠在一起去比较。而6~7岁的幼儿,由于经验的作用,已经可以单凭视觉辨别出积木的大小。4岁以后,幼儿能用语言说出图形有大小,如说“这个第一大,这个第二大……”

3.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是指人对深度的知觉,深度知觉是距离知觉的一种。

婴儿已经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物体和自己的距离,并能区分物体是朝向自己还是明显不会碰到自己。研究表明,6个月大的婴儿已有深度知觉。

4.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位置和方位的反映,婴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辨别方面。(1)空间定位能力的发生

孩子出生后就有听觉定位能力。婴儿出生后,已经能够对来自左边的声音向左侧看或转头,对来自右边的声音则向右侧转。(2)空间关系的掌握

一岁多初会走路的儿童,已能辨别室内的方位,知道某些用品或食品所在的位置,也知道出门的方向。研究表明,儿童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认识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3岁儿童能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能正确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由于幼儿只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因此,幼儿园教师面向幼儿做示范动作时,其动作要以幼儿的左右为基准,即“镜面示范”。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早于对方位词的掌握。当幼儿还不能很好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和方位词的时候,幼儿园老师往往把左右方位词与实物结合起来。

真题再现【2013年下半年真题】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辨别方向,在动作示范的时候应该( )。A.面对幼儿,采用正常示范B.背对幼儿,采用正常示范C.背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D.面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答案】D。解析:题干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动作示范时,应面对幼儿,同时采用镜面示范的方法来帮助幼儿更加形象、立体地理解方位关系。

5.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时间本身没有直观形象,人们也没有专门的时间分析器,所以我们无法直接感知时间,而只能通过一些中介来感知。成人与幼儿借助的中介是不同的,成人用表、日历,而幼儿掌握这些工具则需要一些时间。

由于时间的抽象性,幼儿知觉时间比较困难,水平不高。研究表明,幼儿的时间知觉表现出以下特点和发展趋势:(1)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精确性越高。7~8岁是时间知觉迅速发展的时期。(2)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婴幼儿往往以自身的作息制度作为时间定向的依据。如“早上是去幼儿园的时间”“上午是上课的时间”“下午是爸爸妈妈接自己放学的时间”“晚上是在家准备睡觉的时间”。严格执行作息制度,有规律的生活有助于发展孩子的时间知觉,培养时间观念。(3)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大量研究表明,幼儿先能理解的是“天”和“小时”,然后是“周”“月”或“分钟”“秒”等更大或更小的时间单元。在“天”中,最先理解的是“今天”,然后是“昨天”“明天”,再后才是“前天”“后天”“上周”“下周”。对于“正在”“已经”“就要”三个与时间有关的常用副词的理解,同样也是以现在为起点,逐步向过去和未来延伸。(4)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包括计时工具)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小孩子常常不能理解计时工具的意义。研究表明,大约到7岁,儿童才开始利用时间标尺估计时间。(三)知觉规律

1.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受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等因素的影响,有意或无意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的想象。

把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受到以下几种因素影响:(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别出来;反之,对象则容易消失在背景之中。教师应擅于运用对象与背景关系的规律。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2)对象的活动性

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对象。婴幼儿爱看活动的东西,也与此规律有关。根据这个规律,教师应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以及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3)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

刺激物本身的结构常常是分出对象的重要条件。在视觉刺激中,凡是距离上接近或形态上相似的各部分容易组成知觉的对象。在听觉上,刺激物各部分在时间上的组合,即“时距”的接近也是我们分出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根据这个规律,教师在绘制挂图时,为了突出需要观察的对象或部分,周围最好不要附加类似的线条或图形,注意拉开距离或加上不同的色彩。

2.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此来把它标志出来,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不同的知识经验背景和理解力会影响人对同一客观事物的知觉。根据这一规律,要使幼儿对当前的知觉对象能够正确而迅速地理解,平时就必须从各方面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并注意通过联系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样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3.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是人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与知识经验有关。知识经验越丰富,越能识别出事物的关键性特征,从而精确地把握知觉对象。因此,这一规律仍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各方面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常见的知觉恒常性有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等。例如,学生坐在第一排和坐在最后一排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