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下的经济类人才培养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5 07:13:56

点击下载

作者:葛金田,邢乐成,原雪梅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学分制下的经济类人才培养研究

学分制下的经济类人才培养研究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学分制下的经济类人才培养研究作者:葛金田;邢乐成;原雪梅排版:燕子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5-01ISBN:9787504764881本书由中国财富出版社(电子书)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代序 对中国经济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经济学本科及研究生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经济学类专业成为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1000余所普通本科院校中,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财政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大约分别为416所、380所、613所和161所,另外,多所大学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博士、硕士授予权。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提供的数据,2015年,全国经济学类本科专业共招生22.7587万人,毕业生为21.9365万人,在校生达92.3866万人;经济类研究生毕业人数为26344人(博士2184人、硕士24160人),招生30019人(博士2861人、硕士27158人),在校研究生达81127人(博士13351人、硕士67776人)。鉴于经济类专业学生报考成绩高、占在校生比重大、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等现实,特别是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经济学教育近年来饱受争议,其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日益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经济学领域以开放姿态,引进和吸收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许多概念、理论范式和分析工具,增强了经济学对社会现象和中国改革发展中实际问题的阐释力,推动了中国经济学的进步。在经济学教育中,我们把“西方经济学”等课程引入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提高了中国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水平,推动了中国经济学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学高等教育基本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育与西方经济学教育并存的二元格局。面对当前国际、国内新的形势变化,总结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学教育历程,深入思考我国经济学教育发展的方向和道路问题,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和创新经济学教育模式,培养系统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了解中国国情、具有国际视野、德才兼备的经济类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面对当今世界经济社会新环境、新变化、新趋势,创新中国经济学教育要特别注意和处理好以下问题。

1.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主导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这实质是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主导地位。为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强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课程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处理好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即西方经济学)及中国经济改革与实践三大板块间的关系。

2.要处理好经济学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问题

一是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及发展创新。当前国际经济危机对西方主流经济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反映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教育模式存在的根本缺陷。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用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前沿意识对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重大问题进行经济学解释和理论创新,从而使经济学成为一门“面对真实世界”和“学以致用”的经济学。二是经济学教学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脚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要关注中国改革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问题,也要关注像环境、全球气候变暖等这样的全球性问题,要认真反思经济学教育偏数理化倾向,让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与中国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要处理好基础理论教学、科研训练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着力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专业能力和科学精神,推进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培养过程中,应重经济学思想,重经典文献阅读,重创新思维和方法,重实践,处理好基础性和应用性的关系。要对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其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4.要处理好经济学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间的关系

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是照搬照抄“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学教育既要立足本土培养自己的一流经济学人才,更要立足全球视野培养国际化经济学人才。我们要吸收西方经济学的精华,不断发展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教育体系,力求使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成为21世纪经济学主流,承担起中国大学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济南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经济学教授管理学博士葛金田2016年5月学分制导师制学分制下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安同信 原雪梅 曾庆美

[摘 要]学分制是中国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的重要体制,虽然目前中国的许多高校已逐步开始实施学分制,但是部分高校在学生管理和学生专业发展方面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推行学分制下的本科生导师制,可构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导师制运行模式,加强导师团队建设,强化服务意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善管理机制,将学分制与导师制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导师制在学分制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作用,有利于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键词]学分制;导师制;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引言

培养大学生成才是大学的重要使命。培养大学本科生的根本目的,是既要使其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广开视野,更要锻炼和培养其独立思考、积极参与、探索创新的理念和意识,努力使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材。传统的大学教育教学模式,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有用人才,为中国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也存在着诸如上课满堂灌及抹杀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性的问题,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亟须努力探索、创新。所谓本科生的学分制,是把学生毕业需要达到的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课,实行有弹性的学习年限(3~8年),修满规定的总学分即可毕业。理论层面上讲,本科教育阶段推行学分制教育改革,辅以导师制、选课制等辅助措施,有助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创新能力,有利于大学生成才。但是,在现实层面上,在继承欧美知名高校导师制内涵要义的前提下,务必要立足于我国高校教育环境和现有教育资源,以广纳师生建议为基础,不断修正探索、完善选课制,并坚持推进大学生成才的原则,采用自由民主、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学生选配导师,逐步建立起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的立体网状运行模式,积极推动学分制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学分制下加强对高校本科生开展导师制的必要性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使高校教师全方位地参与教育教学,除了常规的教学、科研外,高校教师还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同时,通过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师生关系,有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最优组合,有利于实现本科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从而实现由个人创新向师生共同创新的转变。通过导师制的实施,教师的工作性质由原来的“单一的教学型、科研型”转变为“复合型”,由原来单纯的教学科研转变为在教的同时力争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目前在我国高校本科生培养教育中,特别是对于经济管理类的本科生来说,推行学分制下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利于落实学分制

学分制是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中引进的一种教学管理运行模式,它以选课为中心,以学分积累为毕业考核目标,是目前国际上广泛流行的一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以自主选课模式为中心,承认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和学生的个性需求,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独立性和生活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专业的兴趣爱好、自身的特长合理地选择自己的学习进程,在学校办学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自主选择自己的学习时间、修读的课程和任课教师,甚至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年限,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其获得大学期间最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许多学生对学分制这种培养模式缺乏深入的了解,他们认为学分制就是简单地积累学分,自己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只要拿到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了,完全不顾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专业需求,有意逃避难学的专业课程,选择那些比较容易通过、难度系数小的课程。笔者在调研中也发现有些学生选修课程时会选那些不够严格、比较好说话的教师所教的课程,也就是说,有些学生简单地把获得学分作为自己学习的目标。另有许多学生把就业作为唯一的目标,忽视传统人文方面的教育,违背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初衷,把大学教育作为职业培训。综上所述,在高校学分制选课层面上,高校迫切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导师进行专业指导,以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选好课程,较好地落实学分制。(二)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相长

学分制下的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不仅仅体现在导师与学生之间,也体现于团队导师之间。对团队而言,导师之间也能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对导师个体而言,每个人的能力、素质有差别,为了更能胜任导师这个岗位,或者为了在进行导师与学生的双选过程中不被淘汰,教师需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不断地充电学习,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以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从而吸引学生选择自己,进一步优化教学相长的局面,促进大学生成才。(三)有利于提高本科学生的科研能力

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校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落脚点更多地体现在学生应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而此能力的提升必须依托于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主持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或课外科技作品项目,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发表论文和获得课外科技活动奖项等。本科生学分制下导师制实施的根本目的是在学分导向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参与导师的课题过程中,导师要指导学生参与文献查询、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问题分析与解决、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论文写作等,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研作风,培养其实验技能和思考能力,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式和方法。(四)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

导师制要求每位学生每周与导师见面1~2小时,交流学习、生活、工作等,导师会对学生提出问题,不断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导师通过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充分展示学生的动手能力,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在某一领域获得成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特别是当学生的创新成果得到认可时,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促进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同时,在一个导师组的其他学生会以此为榜样,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欲望,实现自我突破,从而实现良性互动。(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大学生在二年级可以进入导师研究室,从事一些科研工作,这可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有效巩固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考研或就业中更胜一筹。(六)有利于推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大学生早日成才

在传统教育教学中,高校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知识传输,忽视了作为专业教师对学生思想的引导,特别是大学生科研创新理念的指导。学分制下导师制的实施,既能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又能让学生懂得学习的重要性,通过教学相长,使学生在学业、思想上都能有长足的进步,促其成才。

三、学分制下开展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分制下导师制的推行,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了较好的成效。学分制下导师制与辅导员制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生教育工作机制。导师制有利于密切和优化师生关系,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加强对学生学习和成才的全面指导,促进学风建设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联系,优化同学关系,发挥榜样和带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学分制下的导师制有利于保证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提高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但是,各高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师生的数量比例失调,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生数量增加而专业任课老师的数目并没有增加多少,导致导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如某高校的一个二级学院,全院1241名学生,教职工58名(包括行政及教辅人员)。从大三开始实行学生导师制,每位教师需要指导12~15名学生。教师之间存在差异,比如刚入校的助教,他们的教学及科研能力稍微弱些;又如行政岗位人员,从事的专业与本学院学科、专业无关,作为本科生导师,无法开展学生的课外科技指导活动,难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影响了导师制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况且,每位导师指导12~15名学生,从精力和时间上都很难做到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同时,导师制的实施,使得已经形成一定科研氛围的导师,少部分大一、大部分大二的学生便开始主动联系导师,进入导师的研究室开展科研工作,导致师生比例进一步增大,师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二)考核体系不健全,职责不明确

在制定的导师制实施办法中,虽然规定了导师制的考核办法,但体系不健全,在实际上,很多考核内容无法真正量化,大多数只能停留在形式上;而且,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在短时间之内很难体现。因此,对导师工作的考核,有时可能很难做到公平、有效的衡量。同时,在激励措施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与导师承担的教学、科研工作量相比,做导师基本成为义务工作,学校对于表现突出的优秀导师,只能是在精神上鼓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三)导师能力差异大,效果参差不齐

导师的学术水平、工作态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如青年教师缺少实践工作经验,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有工作经验的教师,由于教学和科研的压力,不愿意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身上;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由于年龄、体力的缘故,也难以胜任导师的工作。(四)学生能力差异大,影响了导师制的有效实施

实施导师制的目的是希望导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使学生从导师那里学到更多知识,包括思想、学术道德、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等,但是有的学生导师制意识淡薄,只是为了修完学分,能拿到学位证,很少甚至从来没有主动与导师联系过,这直接影响了导师制的实施。(五)互动意识淡薄,无法有效促进教学相长

传统的师生交流观念为师道尊严,师教生学。老师习惯于谆谆教诲,学生习惯于洗耳恭听,互动意识淡薄。如此,学生被动地听,老师一味地灌输,师生之间难以建立双向互动关系,难以活跃课堂气氛,造成了老师一言堂,无法有效促进教学相长。(六)运行模式多样,优势意义模糊

导师制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班级导师制、社团导师制、专业导师制、学生导师制、心理咨询导师制等,不管采用何种导师制,都应有利于管理、引导和直接指导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就业指导、心理疏导等都是导师应该履行的职责,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但是,导师制运行模式多样化后,没有把导学、导研作为其主要的内涵,导致导师制的优势不能充分体现。

四、学分制下促进高校本科生开展导师制发展的措施建议

坚决遵循“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理念,重构学分制下导师制的运行模式,侧重“实践取向”,突出“学用合一”,分层次(能力水平、专业类别、兴趣爱好)、分阶段(意识培养、专业巩固、能力训练、全面深化)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对大学生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分层分类培养,形成以激发鼓励为导向的大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管理体系,从而保证创新活动的持续进行,努力促进大学生成才。(一)大力加强课程建设

1.要丰富课程数量

实行完全学分制,必须要有足够的课程供学生选择。选课制的有效实施基于质量高、数量多的课程,开设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选修课,是学分制赖以生存的基础。

2.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

学分制下的选课,选课人数只有达到一定比例后才开课,不然会导致本来就不足的课程资源闲置或浪费。

3.要提高选修课比例

完全学分制下,要建立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教学计划,降低必修课的比例,提高选修课的比例,给予学生自由选择和安排课程的权利。

4.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网络课程平台,将优质课程纳入学生可以修读认定的学分范围

学生通过修读网络平台课程、MOOC课程、资源共享课程获得的学分,计入所修学分总数。

5.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改变灌输式授课方法,根据学生兴趣,通过设立专题教学,学生自主查阅相关文献,开展PBL(Problem-based Learning)、CBL(Case-based Learning)、TBL(Team-based Learning)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而不是主宰。(二)强化服务意识,既要指导,又要引导,其中都应含有服务意识

教师育人原是教师的职责,但是学分制后,教书育人分成教书、育人两条平行线,专任教师教书,学工教师育人,教书与育人分家了,这将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导师应通过转变自身的角色,充分发挥课堂内外的指导和引导作用,强化教书育人的服务意识,更好地为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服务,特别是要服务于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等。(三)积极构建导师团队,努力提升导师的专业水平

一年级实施学业导师制,按照专业(方向)配备一名导师,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和学习指导。二年级实施专业导师制,基本按照专业配备导师。通过导师与学生互选、初步确定名单、导师学生见面、最终确定学生名单等四个步骤,以双选的形式确定师生关系。由于师生比大,应结合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将原来一个导师带多名学生的分散式改成一个团队带一部分学生的团队式,即以科研创新团队为单位,团队中的导师组成导师组,以导师组的方式对所有学生进行共同指导。这一方式既可以实现专业互补,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又可以弥补个别指导的不足,努力提升导师的水平,加强导师之间、学生之间、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实现教学相长。(四)完善学分制下导师制的管理机制

学分制下,为保障导师制的顺利实施,保证其长效性和有效性,需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配套一系列相应有效的机制,如建立健全运行机制、评价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运行机制重在建设导师科研创新团队和全面配备低年级学生导师;评价机制重在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量考核方式;保障机制重在提供组织、经费、政策、人才等方面的保障;激励机制重在肯定导师工作的质和量,可考虑给予适当的奖励。(五)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导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与学生的成绩挂钩,由导师根据学生参与导师制活动及取得的成果等进行打分,计入学生的综合评定成绩或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学分。

本文为济南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学分制下导师制的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1418)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安同信(1968—),男,山东临朐人,济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

原雪梅(1966—),女,山东莱州人,济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

曾庆美(1969—),女,山东临朐人,济南大学经济学院,从事教学管理。参考文献

[1]董小倩,崔晓明.学分制背景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14(1):19-20.

[2]朱雪波.高校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113-118.

[3]李霞.学分制条件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1):107-110.

[4]唐建兵.学分制视阈下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9):115-118.基于“导师制”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实践陈宁宁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创新思维。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我国高校逐渐摒弃传统的只重视传授知识的教育思想,提出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21世纪人才战略,这无疑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的思想革命,本科生“导师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的。

[关键词]导师制;创新能力培养;本科生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

在外国教育史上,“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用于研究生的培养,造就了众多具有创新精神、成就卓越的人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牛津、剑桥等高校开始推行原用于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制”并将其用于本科生的培养,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推行,并为人才培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我国已有近百所高校正在试行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在实行班级制和辅导员制的同时,在师生双向的前提下,组织科研、教学的骨干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品德及心理等进行个别、具体指导的教学制度。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自己的学习和能力培养计划以及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在于互动开放,整合创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共享“导师制”平台的必要性

指导教师是实现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在大力推进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的几年间,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问题,指导教师的“指导不力”就是导致项目不能顺利进行的难题之一,这既有指导教师重视程度不高、自身科研能力有限、责任心不足等方面的主观原因,也有出于师生间沟通不足,教师外出进修深造,工作量认可度不高等方面的客观原因。目前,“导师制”的实施,将学业指导与科研指导、创新训练同时纳入“导学”的范畴,可以极大地缓解这一问题。(一)“导师制”是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导师制”的实施,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有益补充与完善,聘请教学态度认真、学术造诣深厚、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担任导师,有针对性地指导本科生进行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导师可以鼓励、带领并指导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由“看”到“做”,在循序渐进中让学生对科研工作产生直观的了解,从“什么是科研”到“怎样做科研”,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科研与创新实践能力,由此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二)“导师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的主要渠道“导师制”的实施,让学生从入校开始就可以接受相对稳定的专业指导,学生从导师的言传身教中获得的收益显而易见。首先,“导师制”延伸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时间与空间。学生与老师直接的交流增多,在教学相长的氛围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师生间可以建立和谐、默契、互信的良好关系。导师的热爱科学、严谨治学、富于创新的工作态度以及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情操,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导师制”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高等教育不只局限于传授给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能解决所学专业领域内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最后,“导师制”拓宽了学生“实践创新”的范围与途径。(三)科研指导是提升教师素质,树立师德风范的重要举措

教师担任导师的同时也会有所收获。首先,导师严格的选聘条件要求教师不断提高,努力完善自身在修养、育人与科研方面的综合素质。其次,在与学生“亲密接触”的指导过程中,教师能够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提高师德风范的意识;同时,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也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发学习动力,促进自己再学习、再提高。最后,让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在锻炼学生的同时也可以分解掉部分基础性的科研工作,减轻工作负担,还也可能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中得到灵感与启发,拓宽研究思路,对科研工作有所促进。

三、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方法(一)新生入学阶段

在开学阶段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学生热爱本专业,激发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的热情,使学生萌发浓厚的参与科研工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加强实验室软件环境、硬件环境的建设,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学习条件,为进一步参与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1.招收学生

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公布招生条件(含不同的导师及其研究方向);学生自愿报名;通过笔试和面试择优录取品学兼优的本科学生,录取采用双向选择的原则;本科生导师制的培养年限为每届2年,指导学生采用类似指导研究生的方式进行。

2.让学生明确培养目标

用3~4个课时集中所招收的本科生进行集体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明确本科生导师制的培养目标以及查阅文献、科研选题、科研课题申报、科研课题结题、撰写科研论文等内容。(二)基础训练阶段

这一阶段是学生自身业务能力提高的关键阶段,学生在此阶段应学习和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和专业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开展科研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应鼓励学生辅助参与科研工作,多听相关专业的课题讲座,激发学生对某一领域的兴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学生分组

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籍贯、不同省区、不同民族,根据多专业多学科相交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个科研小组,每组4~5人,每个科研小组就是一个科研团队,分组时要考虑尽可能地兼顾到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籍贯、不同省区、不同民族的学生,并且要注意考虑男女搭配,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互相学习和交流,也有利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科研进行多专业、多学科的融合与协同。

2.具体指导学生选题

导师给出不同的研究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不同的研究方向选题,自拟科研题目,也可以在导师给出的研究方向以外选题(当然在导师的知识领域内)。(三)项目参与阶段

前面两个阶段是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的基础,这一阶段学生在导师的帮助下结合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全面参与科研工作。这一阶段要充分体现导师的角色,为学生选择合理的研究课题,制订合理的研究计划。导师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学生选择难易适中、方向明确、要求具体的课题,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对于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急功近利,要有系统的培训方法、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因材施教的培养理念。在科研过程中,引导学生本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展开科研工作,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确定实验设计方案及申报科研课题。要求学生独立查阅文献包括外文文献,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写出实验设计方案。方案包括项目名称;研究原理;研究方法;所需要的数据、资料;具体的研究步骤;研究数据的处理方法;参考文献等。研究设计方案写出后交导师审阅和修改,再进入实施阶段。同时,教会学生如何撰写申报科研课题的申请书,并且帮助学生修改标书。(四)创新实践时期

这一阶段是体现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阶段,结合毕业设计、各类科技竞赛,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创新方法和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经过大学几年科研创新的锻炼,基本上掌握了创新方法和创新技能,能独立完成科研工作,这为个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科研论文的撰写及投稿

学生完成实验后,整理原始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独立写出研究论文,包括研究原理、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步骤、数据的处理、结果讨论及分析等,从理论上分析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学生完成科研论文的撰写后交导师修改,最后导师教学生如何选择投稿刊物、如何按刊物要求排版、如何投稿等,选送优秀的学生科研论文参加科研论文竞赛等。

2.课题结题

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开展结题工作。

四、本科生“导师制”在大学生科研创新培养方面的作用(一)真正体现教书育人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只教书不育人,根本不能算达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然而,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大幅增加,课堂教学规模越来越大,学生与教师的接触和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弥补大课教育的不足,导师们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指导和思想引导,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导师制”有利于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导师制”集双向互动式、参与式、启发式教育于一体。“导师制”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发生重大的改变。“导师制”下,学生直接面对教师的机会大大增加,师生之间交流的隔阂随之消失,教师指导和启发学生的机会也随之增加,从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学习的习惯,变过去“要学生学”为“学生自己要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性,激发专业兴趣,拓宽知识面。“导师制”其自身特点决定它的实践性,因此在学生知识能力的转化过程中“导师制”可以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和催化作用。(三)以导师为核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本科“导师制”的实施,让大学生能更多地享用科研平台,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有利于导师为学生量身定制相应的研究计划,全方位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开展科研的兴趣,让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拓展知识面,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科研中的自主性,使其获得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导师制”将教师由传授型转为指导型,将学生由被动接受验证型转为主动参与探索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相长,培养科研创新的人才。

1.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导师制”能激发大学生开展科研项目或创新实践项目的兴趣,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其次,让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增加自身综合知识的储备,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角色由传统的被动接受验证型转为主动参与探索型,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由单一传授型转为综合指导型和全面引导型,有效地促进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形成教与学的双赢。

2.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导师制”的引导下,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大学生创新项目”或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不仅能巩固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有大量实践操作的机会,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无疑是提高自我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这种实践操作,并非是传统实践教学中在实验室按部就班地单纯去验证某一现象或结果。在科研项目的实践中,充满了未知和挑战,学生的能动性很容易在无形中被激发。

五、本科生“导师制”面临的挑战和建议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导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慢慢渗透,导师面对的是本科生,实施“导师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了解学生的思想、兴趣、特长等,合理选择课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一)提高导师队伍建设是开展“导师制”的重要条件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开展“导师制”的重要条件。首先,要完善导师队伍的培训机制。可以通过集中学习、经验交流、问题研讨以及兄弟院校进修互访等方式对导师进行有计划的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实践能力。其次,可以选择院外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担任导师。(二)启发学生特长、精心选题是开展“导师制”的关键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导师也有各自的专业和研究领域,这就要求在开展“导师制”时首先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选择”,确保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去选择导师。导师要对课题的创新性、应用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选择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从中得到提升。(三)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是开展“导师制”的根本

学校要从制度上保证“导师制”的实施,并重点加强导师考核制度与激励机制的建设。一方面,要完善考核体系:考核的主要依据是科研指导工作计划,平时对学生的指导及完成情况,指导工作总结和学生的表现及所取得的成绩。同时,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要建立客观反映大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的评价体系,此外,还要强调社会认同。另一方面,要建立激励机制:根据导师历年工作的考核结果,对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从而充分调动导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高等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生活和工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科研创新能力,鼓励大学生尽早参与科研创新活动,而“导师制”正好符合这一现代化的教育思路。专业教师都有自己特色的研究领域,这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参加一定的科研活动,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掌握科研创新的能力。“导师制”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探索模式,值得我们提倡和探讨。

作者简介:

陈宁宁(1979—),女,江苏宜兴人,济南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硕士。参考文献

[1]黄锁义,李容,潘乔丹,等.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1.

[2]刘桂芬,谭丽燕.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有效探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6).

[3]黄锁义,黄世稳,李容,等.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要素[J].广东化工,2011,4(38):246-247.

[4]靖国女.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5(5).

[5]李农.本科生“导师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D].学习月刊,2006(7).

[6]丁龙华.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激励约束机制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4).

[7]冯斌,祝江斌.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模式研究[J].高教研究,2007(1).

[8]应腾.“导师制”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5).

[9]虞红,邢文华.以导师制为核心的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18(1):130-132.

[10]凌芳芳,张丽萍.护理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护理研究(下旬版),2006,20(10):2804-2806.

[11]黄成华.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其对策[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2):28-31.学分制下学生选课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陈业彤

[摘 要]学分制是学校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教学计划规定的累计平均学分绩点来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对于在全国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国高校正稳步推进学分制改革,而选课是实施学分制的重要环节,分析影响学生选课的主要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推进学分制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学分制;选课制;教学管理

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选课环节设计与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学分制的实施效果。选课制既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交互作用,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学习空间,又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学生的个别要求,尊重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和特长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进程,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年限和任课教师,主动、灵活地选修课程,以求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一、影响因素(一)教学管理制度

过去高校实施的学年制对选课几乎没有要求,其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比较静态和单一。当高校实施学分制后,学生必须选课,教学管理的环境和要求发生许多变化,管理模式较过去更加强调应变性和灵活性。这些变化又引发学校人事、科研、财务、后勤等部门管理环境的变化,它们的政策和措施如不适时进行调整,势必会影响选课和学分制的推行。因而,推行学分制下的选课受到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教学管理制度的制约。(二)选课管理技术

学分制下选课管理中,教师、学生、课程、时间四者之间呈现出复杂的关系:同一门课程、同一个班级不同的学生可能会对应不同的教师;一个教师的同一课程可能会对应全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同一年进校的学生未必会同一年毕业。不同的学生选择的所有课程、取得的所有成绩以及取得成绩的时间均需要作出记录。这种管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计划,如果通过教学管理人员手工操作,显然无法完成。因此,选课管理不可避免地要利用计算机、网络设备等现代化工具。(三)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文件,体现办学思想、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它是实施教学管理的源头,是教学管理与教学组织安排的基本依据。选课的实施程度与教学计划的弹性有直接的关系。教学计划规定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学分结构比例,规定学生毕业的最低学分要求。现在多数高校教学计划缺乏弹性,限制了选课的实施,主要表现为必修课比例过高,选修比例过低,选修课的数量和质量限制了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四)教师的指导工作

实行选课制,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更大,但学生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适应性差,对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缺乏应有的了解,容易陷入不知所措的状态;有的学生缺乏自我认识和自我选择的能力,选课往往凭个人兴趣或随大溜;有的学生不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课时贪多,造成时间和精力不够,致使多门课程不及格;有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采取投机心理,偏向选择那些容易拿到学分的课程,造成课程学习不系统、专业结构不扎实等。这些都需要有教师的指导。(五)师资力量

近年来,由于高校连续扩招,高校师资数量不足,特别是一些公共基础课教师和一些热门专业的教师,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对大多数高校而言,师资力量不足已经成为制约选修课开设的重要因素,存在一门课程只有一个任课教师的情况,甚至存在一个教师同时上几门课程的情况,学生选择教师的余地小;部分教师由于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原因,尚不具备连续开设新课的能力,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不大,选课的灵活性受到限制。

二、对策(一)改善教学管理制度

学籍管理是教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组成部分。选课制的施行对高校学籍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学年制下只规定了学生学习的量,规定了各门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学分数,但只用学分很难衡量学生学习的质量,为了克服学生选课重量不重质的偏差,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可采用绩点制或绩分制来全面衡量学分制下的学习质量。在学籍管理改革中,应适当增加学制的弹性,允许学生提前或推后毕业以及中途创业,允许部分学生制订和实施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二)开发以选课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

没有一个适用的选课软件和相应的管理技术,就不能保证学分制的有效实施。选课软件是选课自动化管理的实际载体,选课模块的结构和功能决定了选课的方式及选课的灵活性、公正性、安全性。选课系统依托最新的网络技术,实现学生网上自主选课,学生可以在连接到校园网上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上进行选课。在规定的选课时间截止后,教务处集中处理选课信息,保证选课的公平性,处理结果通过校园网进行反馈,学生可以上网查询选课是否成功,如不成功,参加第二轮选课等。(三)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学分制要通过合理的教学计划来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这就要求制订的教学计划要注重知识内容的相互渗透、配合,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进行课程整合,提高课程综合化、系统化的程度。课程设置应形成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体系。必修课是保证学生必备的培养规格和要求所必须学习的课程,这类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做了明确规定,学生不得以其他课程的学分来替代。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任选课,一是通过设立专业选修模块向学生提供若干不同发展方向的选修课,明确学生选修的学分须达到一定比例;二是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内容涉及专业发展的前沿问题、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方面,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讲座或学术报告,并记相应的学分。(四)健全导师制

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特点是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前提下克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积极推行导师制。学校应建立对导师的培养、选拔、聘任、考核等一系列较完善的运行机制,从政治思想、业务、职业道德等方面对导师提出更高要求。导师应承担学生选课和学习方面的咨询和指导的责任,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发展方向及前景,了解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各课程之间以及各相关专业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和特点、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选修课程和安排学习进程,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生活上,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掌握思想动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五)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

一方面,要在数量上保证有足够的教师,能够开出足够的课程。可以通过实行有效措施吸收国内外的优秀硕士、博士来充实教师队伍,也可以聘请校外专家、知名学者走进课堂;另一方面,要在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上下功夫。选课制将在更高的水平上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有所改变,而且要求教师掌握本专业的前沿知识以及相关专业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知识,以满足学生知识面的需要。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和注重继续教育,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要做好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多学科交叉型教师的培养,并为教师营造终身学习的环境和条件。

作者简介:

陈业彤(1963—),女,山东济南人,济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大学学士。参考文献

[1]孙维君.高校学分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3(3).

[2]原梅生.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1).

[3]李静.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学分制 [J].教育与现代化,2013(1).学分制下的导师制对于金融教学的意义汉桂民 毛丽丽

[摘 要]学分制下导师制的实施,是对于学分制的重要补充。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课程,制订学习、就业甚至人生职业规划,会使学生在学分制下获得更大的收益。导师制无论是对于教学改革,还是学生培养,都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导师制的实施会提高学生在校选课的能力,会明确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方向,会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会深刻影响学生人生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学分制;导师制;金融教学

一、导论

学分制是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高等教育效率,优化对学生的培养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多年以前发达国家就已经实行学分制,有效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此相呼应的是导师制,在西方发达国家,导师制也有较长的历史,有效地促进了学分制的发展,使学生在主动修学分,自我管理的时候有了相应的指导人员。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引进了学分制度,但是制度并不完善,与真正的学分制度还有较大的区别。

济南大学较早就引入了学分制,2014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济南大学吸收中外大学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度并设立了导师制度。济南大学自2014年开始正式实行实行学分制、导师制。学分制是以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为核心(自主选课制),以学分与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与质的计量单位,以取得一定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绩点制),允许学生在较长时间内灵活选择学习进程(弹性学制),由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辅导(导师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主要特征是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学绩考核的精确性、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和培养过程的指导性。作为学分制的组成部分,学校将在全校推行导师制,由学校委任优秀教师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俗称顾问教师),在从选课到毕业的全部发展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和业务、思想等方面的指导。凡我校专任教师都有义务承担顾问教师的工作。顾问教师由学院负责管理,各学院应从政治表现、敬业态度、教学经验与能力等方面遴选优秀教师担任顾问教师。顾问教师一般应具有讲师职称并具备3年以上高校教龄(《济南大学学分制实施意见》,2014)。导师制的建立不仅适应了学分制的发展,而且使学生在修学分、选课程,尤其是跨专业修学分、选课的过程中,可以有人指导,避免了因经验不足错误选择课程,或者无法科学地制订大学学习计划的情况的出现。导师制是在大学生人生关键时期建立的较为重要的制度,这项制度无论是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发展还是教学的发展,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本文由4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导论;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为导师制对于促进金融专业教学的意义;第四部分为结论。

二、文献综述

随着国内高校开始实施学分制,高校在学生管理和学生专业发展上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导师制是对学分制的重大补充,无论是对于教学的改革还是对于学生的培养都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国内的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李婷(2007)认为,本科生导师制是学分制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学分制的保证。文章阐述了学分制条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职责、特点和作用以及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推行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和建议。王萍霞等(2008)认为,在平等交往中应用型本科高校采用的班导师制是新时期崭新的育人模式,其师生关系具有主体性、社会交往性、双向建构性等特质,由于其师生角色重新定位,有利于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顺应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个性化教育,有助于应用型本科人才核心能力的提升。刘济良等(2014)认为,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化,有利于扬弃学分制的内在流弊,有利于师生建立起良性的沟通机制。深入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应进一步彰显其核心价值观,加强制度建设,创新指导模式,构筑科学的激励和评价体系。闫涛等(2015)认为,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是学分制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行学分制下的本科生导师制,应进一步构建导师团队,强化服务意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善管理机制,真正将学分制与导师制相结合,充分发挥导师制在高校学分制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结合学者们以往的研究,本文从导师制的实施会提高学生在校选课的能力,会提高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方向性,会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会深刻影响学生人生的发展和进步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三、导师制对于促进金融专业教学的意义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公司、个人、政府与其他机构如何招募和投资资金的学科。传统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金融学的学科体系是由从不同角度研究金融系统的各个方面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各分支学科综合构成的有机体系。黄达教授认为,按通常理解的金融口径,金融学学科体系应大体分为宏观金融分析(macro-financial analysis)和微观金融分析(micro-financial analysis)。微观金融分析有两大分支——金融市场分析和金融中介分析,在金融市场分析与金融中介分析之下是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的学科。伴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学科交叉成为突出现象,金融学概莫能外。实践中,与金融相关性最强的交叉学科有两个:一是由金融和数学、统计、工程学等交叉而形成的“金融工程学(Financial Engineering)”;二是由金融和法学交叉而形成的“法和金融学(Law and finance)”。金融工程学使金融学走向象牙塔,而法和金融学将金融学带回现实(MBA智库百科,2015)。我们认为,除了以上两个交叉学科,还有一个方向也非常重要,那就是行为金融学,它是金融学与心理学交叉而形成的新学科,是在对新古典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希勒教授因为在这一领域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

金融学本身就是一门涉及学科极广的科学。它与法学、数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紧密相连。因此,学生在选课的时候会感到迷茫。也正是金融学这种属性,使导师制在金融教学中的地位变得更为重要。无论是对于有志于深造的同学还是对于毕业后工作的同学来说,既能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知识,又能掌握与金融有关的跨专业知识,都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学生无论是知识还是经验都较为欠缺,在面临自选课程时,学生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因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对人生有较大的把控力度,还要对不同的专业有较深的理解。不仅如此,学生还要对未来就业市场有较好的预测。而导师此时相对学生而言,其优势是明显的。学生可以在导师那里得到宝贵的建议。(一)从在校生选课角度进行分析

比如说,有的同学毕业后想从事与法律相关的职业,那么充分利用其金融学背景是非常有利的。在从事法律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优势,将精力集中于与金融有关的案件。随着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化,各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金融法律人才“一将难求”。世界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中,10%以上的人口从事金融业,而我国目前最大的金融城市——上海却只有1%的比例。张亚美律师介绍,律师对国家各项制度法规最了解,也熟悉法律边界,无论是投资还是金融创新,均应让法律服务提前介入,提前防范风险。胡涛律师则指出,从审核制到注册制颠覆式的改变,使律师行业将实现全面逆袭。在注册制推行的资本市场,律师可以在参与制定规则、股改和监督实施3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金陵晚报》,2014)。基于以上分析,学生可以在选课的时候选修一些法律课程,为自己的职业做好准备。另外,现在金融市场中的收购与兼并,也是公司金融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如果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金融学的知识,又能掌握法律的知识,那么作为工作过程中的跨专业人才,其在市场上就是非常稀缺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