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6 12:12:40

点击下载

作者:于海峰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试读: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研究与实践作者:于海峰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10-01ISBN:9787509515228本书由中财数据网络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广东商学院是广东省属重点建设院校,是广东和华南地区经、管、法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从2001年始,我校就确立了“培养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围绕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研究—规划—实施—评估—反馈—改进”的工作程序,系统实施了以素质教育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分层分类教学改革和教学信息化工程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凸显。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我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奖11项。2011年,“广东商学院经管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获批为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我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得到国内同类院校的高度关注和普遍认同。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我校于2012年4月召开了第六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会前组织开展了以“深化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响应,踊跃投稿。我们从众多来稿中精选102篇结集出版。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组织的系统推进,更需要广大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本书汇集了近年来我校一线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与改革、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是我校广大教职员工在教书育人中孜孜以求、锐意进取的真实写照。我们希冀本书能够为我国高校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贡献微薄之力。

本书的编写、出版工作得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财政分社的大力支持,在此特致谢意。编者二〇一二年六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商学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验与示范效应

刘红红 谭明华 赖丹 曲博(广东商学院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广东 广州)

广东商学院于2008年开办了“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潜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并于2009年获得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立项。这一旨在商学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的创新实验区三年多的建设运行效果明显,本文拟对其创新实验的成效与举措略作归纳,并探讨这种创新实验的示范效应与应用推广问题。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成效显性

实验区自创办以来已招收2008级、2010级和2011级三个年级的近200名学生,2008级98名学生已临近毕业。学生是实验区创新实验的全程参与者,更是创新实验的直接获益者。正是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以及创新实验在他们身上打下的烙印,尤其第一届毕业生的不俗表现,为我们测度创新实验教育的显性成效提供了几个基本的视角。(一)继续深造的规模:验证拔尖创新人才集聚所形成的高地效应

学生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是观察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侧面。作为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创新实验教学单位,这一继续深造的规模更为人们所关注。实验区2008级毕业生中有12人已经考取国内外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一考取比例已经远高于学校和其他相关学院的毕业生考研录取比例。录取学校中包括英国伦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曼彻斯特大学、卡迪夫大学、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加拿大康歌迪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等等,说明选拔具有创新潜质、学科特长和学业优秀的学生,培养、激发和提升他们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更易于形成拔尖人才集聚所产生的高地效应。(二)就业结构与层次:诠释企业家精神和潜质的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宗旨

实验区以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潜质的人才为宗旨,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对这一宗旨是否得以贯彻落实的严苛检验。令人欣慰的是实验区2008级毕业生在毕业时,除了12人读研,3人高分考上公务员,3人在外贸、餐饮、房地产等行业自主创业之外,已有55人被知名大型国企和世界500强企业录取。这些企业包括宝洁、联合利华、麦德龙、拜尔、可口可乐、三井住友银行等外资企业,也有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珠江啤酒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这种毕业生的就业结构层次分布正是实验区强调培养优秀现代经营管理人才宗旨的本意所在,其就业质量在学校不同学院的就业态势中有着相对突出的标杆意义。(三)各类竞赛的奖项:凸显复合型、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特色

实验区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潜质的人才的宗旨注定了它复合型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特点。实验区高度重视学生对各类校内外实践活动的参与,积极提倡和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学生科研立项和挑战杯等一系列创业竞赛,以体现商学本科拔尖人才培养复合型能力和应用型技能的兼修特色。实验区学生2009年获校级科研立项6项、2010年获校级科研立项9项,2009年17支队伍获校级暑期社会实践立项、2010年19支队伍获校级暑期社会实践立项,2010年11支队伍获广东省首次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立项。几年来,实验区三届学生参加的各类挑战杯、数学建模等省级以上的正规竞赛活动就达13个种类,获得各类省级以上奖项56人次,其中国家级奖项11人次。此外在国际上获得较高规格的赛事奖项9人次。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举措(一)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创新

实验区不断探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需要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聘请企业代表、知名学者和专业教师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实验区着力于对学生企业家精神和潜质的培养,压缩整合学生的课内学时,加大社会实践的课时比重。试行通过课程招标制度,吸引优质的教学队伍和教学资源进入实验区,促进重点课程的建设和成果固化,为教学教研的深入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实验区课程体系突出综合性、开放性与创造性特点,构建融“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实践训练”于一体的教学内容体系,实验区创新课程体系设置理念,使得原有的“认同性”课程转向“创造性”课程,“专业化”课程转向“综合化”课程,将知识体系设计为四大模块,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系统;通过教与学的关系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关系;改革传统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组建课程学习、项目开发、拓展训练等多元教学组织形式;构建以教师管理为主转向以学生管理为主、从注重结果评估转向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兼顾的教学管理模式。(二)教学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创新

1.实行双导师制,强化导师队伍的要求和建设。

实验区采取项目驱动式导师制,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给每5—6名同学配备一名导师,导师对学生学习观念、学习方法、专业发展方向、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进行指导;并根据学生课程学习、科研竞赛、项目开发的需要,实行群导师制。实验区根据完成职责任务的情况对导师实行一年一聘。导师已参与实验区内部18支队伍的科研立项以及11项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立项,组队参加多种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并获奖。

2.试行大小学期制以确保有质量、有内容的社会实践教学。

大小学期制即在维持原有两学期教学周数的基础上,调整学期为“两长一短”的学期制。保证在一年内的两个16周长学期和一个8周短学期中,两个长学期主要开设专业课程,短学期偏重于社会实践和拓展活动,学生可将8周的短学期和7周的暑假结合起来,可以有一个长达15周的时间进行实践,参与教师科研活动,进行社会调查,深入企业,接触社会,有利于学生弹性安排时间,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和推行学习成效综合考评方法体系和淘汰机制。

建立“知识、能力、素质”为考核内容的综合评价体系,改变以往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式,通过学生自主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完成对学生的综合考核,包括相应的学分替代制度,建立学生学习成效综合考评方法体系和淘汰机制,建立起对学生的管理评价、激励与约束机制。

4.尝试建立课程招标制度。

实验区在课程建设管理上,对条件成熟的课程尝试实行课程招标制度,相对集中有关教学院系的优质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平台。对于实验区教学计划中的部分专业必修课程,实验区定时以课程招标通知的形式公布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及其它课程具体信息,接收教师个人或教学团队的竞标申请。实验区通过资料评审、教师试讲和专家审议,确定中标个人或单位,予以公布,并颁发课程任课教师聘书,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5.成立实验区建设指导委员会。

实验区聘请多名教育专家、优秀企业代表、知名学者、专业教师和实践导师,共同商讨实验区的建设与发展,并成立了实验区建设指导委员会,核定审议实验区的重要建设事项。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涵盖了学院相关学科的二级学院领导,这对于实验区的发展设计和资源协调发挥了重要作用。(三)课程建设的开发与整合创新

实验区实施“课程开发”,进行“课程整合”。课程开发要求老师事先整合同一课程模块的相关内容,如整合运筹学、企业生态理论与管理理论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从多角度形成现代管理理论素养;整合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加大有限课时内授课的信息量和提高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鼓励教师结合商学院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课程建设与课程学习模式。

实验区重点建设的人文社会科学系列专题、自然科学系列专题和方法论系列专题课程,多次召开各学科专家(包括校外专家)课程建设研讨会,对课程建设内容、建设成果的固化、课程开课方式、考核方式等都进行了多次深入的探讨。目前实验区三大专题课程都已完成课程教学和讲义编写工作。此三大专题都采用名家联合开课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从多角度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教研与教改活动创新

实验区每学期初、期中和期末组织跨学科教研活动,并要求任课教师开课前提供课程改革方案,课程结束后提供课程改革总结,在跨学科教研活动中共同分享改革心得。跨学科教研活动中各学科老师交流教学经验,互相取长补短,从不同学科角度了解学生的潜力和不足,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实验区还成立了学生全程参与教学的“学生教学支持中心”,学生全程参与课程教学改革,协助教师进行课程网站维护和前沿资料更新等辅助性工作。

通过专家评审、论证,按照实验区教学改革的需求,实验区已对“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潜质的人才培养综合考评体系研究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等5个教研项目进行立项。所有教研项目均围绕实验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进行,研究实验区内部新型的师生关系、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新型教学模式、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潜质的学生能力指标、学生综合素质考评方法等与实验区发展紧密相关的内容,为实验区教学改革、制度建设提供依据。(五)实践教学体系创新

实验区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理顺实践教学内容,精炼和完善企业参观、企业家故事会与研究会、户外拓展、商务谈判等实践教学内容,形成满足不同教学阶段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验区在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之外,还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坚持项目开发、社会实践、企业见习等项目四年一贯制,鼓励学生进行从社会实践调研到学生科研立项、到项目开发再到毕业设计的一体化项目立项。

实验区正在多方搭建学生与业界的交流平台。建立校外教学基地,建设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基地、项目实习基地和学生全过程参与管理的实习基地,全方位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与知名企业和决策咨询机构建立深层次联系,继续聘请知名专家、企业家与学生定期交流、担任客座教授及学生导师。实验区还努力推进学生赴国(境)外带薪实习项目,已于2011年9月输送了第一批赴国(境)外带薪实习的学生。通过此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将部分学生送到国外本土企业进行实习,并了解国外文化、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六)学生课外活动创新

所谓课外活动是构建基于“三个转变”的二、三课堂活动。为引导学生养成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从个体素质发展到群体素质提高、从整体要求到个性塑造等三个方面的转变,实验区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型学生课外活动。譬如学生自主举办了12期品牌实践活动“企业家研讨会”、学生自筹赞助经费编辑出版发行了6期实验区报刊《莘报》、3次户外拓展活动、3期 “领袖训练营”活动、“英语角”活动和英语演讲比赛及每年暑期的读书笔记评选活动、仿真模拟商务谈判大赛及名家学术讲座和每年进行的假期公益活动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等。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的示范效应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改革除了突显它诸多的创新点之外,更重要的价值是其创新举措能够复制借鉴、应用推广。广东商学院是省属的地方性财经类院校,如何合理定位,发挥长项,整合有限资源,在所在层次和所在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一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探索试验、示范推广,不失为事半功倍有益尝试。(一)创新实验教育示范效果的联动效应

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产生的一些标志性成果,吸引了学校相关学院教学系部的关注。实验区特有创新实验功能带来的一些教学质量指标的迅速改观,激发起校内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实验区的相继兴办,形成围绕提升教学质量相互借鉴、联动竞争的创新实验热潮。如在“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潜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于2009年获得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立项之后,受到启发和鼓舞的相关学院已经成功申报立项了三个省级和六个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目前还有两个团队正在申报省教育质量工程的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项目。(二)办学资源向拔尖人才倾斜的集聚效应

实验区在学生考研、高级别竞赛、国际化培养等方面的突出表现,给在办学资源、生源和师资条件、专业设置等方面受到限制的商学地方院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路径选择上有了更多的启发。不同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定位,发挥优势,整合资源,集中发力,重点突破,在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同样可以争创一流。这一创新实验的启示已成为教学管理者的共识。有观点认为实验区的成效主要归功于它生源的优选,殊不知人才的遴选制度设计改革本身就是教学管理体制与机制的重大创新。而且拔尖人才聚集培养的效应,是与传统的散放培养模式截然不同的。(三)教学模式改革先行先试的伸延效应

实验区为适应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的需要,在课程模块设置中加大了实践教学比重,在三学期制条件尚未成熟时率先在学校试行集中社会实践的小学期制。经过两年的实践检验,证明了这是商学本科应用型人才获取社会实践经验和养成复合型能力的可行途径。这一改革力度适当、简明易行,从2012年暑期起全校开始推广集中社会实践的小学期制。(四)试点课程培育探索成果的衍化效应

实验区在培育一些重点通识课时进行了试点探索。譬如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讲座、自然科学系列讲座和方法论系列讲座等的开设就采取了一些探索性的做法。这三门重点建设课程的开课形式和建设成果尝试在实验区开课一到两轮后面向全校推广,进一步促进全校公选课的建设和改革。这些课程的培育探索,也为后来学校在新生中开设素质教育大讲堂等项目的推广提供了参考借鉴。(五)复合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辈出的涌浪效应

实验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大量的公益活动、创新竞赛和国际带薪实习的参与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学生中具有国际视野和企业家潜质、熟悉岭南区域经济和文化的“有创意、能创造、善创业”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不断涌现。实验区学生能够在强手林立的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数个一等奖和二等奖,能够在剧烈竞争中打进在法国举办的施耐德电气公司全球绿色城市节能大赛决赛的25强,能够只身过关斩将获得中国雅虎主办的“环游地球80天”大型环保公益活动中唯一在校大学生的免费资格等等,都极大地激发了实验区和学校其他专业学院学生的创新热情。近年来,广东商学院的学生在国内外一些高级别竞赛和项目竞标中屡获佳绩,无疑是与学校重视和推广拔尖人才培育的创新实验及其示范效应所营造的创新氛围分不开的。参考文献

[1]毕雪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J].中国大学教学,2008(8).

[2]杨菊仙.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路径与发展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3]陈仲庚.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结构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8(1).

[4]吴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探索[J].大家,2010(4).

[5]李祖超,别雪君.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评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

经管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析

吴金椿(广东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大学生人才培养是一个长久不衰的话题,从当前我国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情况来看,高校的改革力度和取得的效果不尽相同,没有出现标杆式的改革模式,各校还在继续摸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广东商学院也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着大胆的探索,在实验教学方面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取得不俗的成绩,为继续优化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经管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一)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经管类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按照理论学习、案例学习、实验实习的模式来进行,其中以理论学习为主,部分地辅助实验和实习。归纳起来,我国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1.纯理论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经管类专业纯理论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从21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当时刚从国外引进这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只能从纯理论教学开始;2000年以后,国内高校开始逐渐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途径。然而受条件的制约,不少高校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以纯理论教学为主。

2.理论教学与企业实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采取专业课用理论教学,同时开设毕业环节的校外企业实习。这种模式试图通过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前进行短时间的企业实习,来促进大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由于受时间和组织层面的限制,这种毕业环节的校外实习效果非常有限。

3.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和毕业实习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经管类专业纯理论教学的培养模式在人才素质上存在显著的短板,即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工作能力,用人单位在聘用后还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费用进行业务培训,导致用人企业更愿意到人才市场上去招聘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开始关注校内大学生专业能力素质的培养,由此兴起了利用企业管理软件来模拟企业业务流程运作的实验课程,这种培养模式对提升经管类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再加上毕业环节的校外企业实习,使人才培养的质量有了显著提升。(二)存在的问题

1.专业理论学习的时限偏短。大学4年,专业理论学习时限多的3个学期,少的2个学期。从时间分布情况看,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的时限偏短,在这么短的时间段内要学习大量的专业理论,学生显然有些力不从心。

2.实验教学的不足。目前开展的实验教学包含理论课程内含实验和专门的实验课程两类。理论课程内含实验是针对理论课程内知识点展开的,目的是帮助理解和学习理论课程;专门的实验课比较综合,目前主要有专业综合实验课、软件业务模拟、沙盘企业运作推演、校内企业运作仿真实习等实验课程类型。这些实验课的共同特征是基于信息流的企业运作业务流程模拟,其不足表现为:实验内容过于抽象,业务流程不好理解,只见数据不见“实物”,规则条例繁多等。这些问题使实验效果大打折扣。

3.校外企业实习广度和深度不足。一是集中实习的容量非常有限,二是集中实习的效果常常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要求。这两个问题是长期困扰高校人才培养的很大因素。二、经管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为了解决当前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短板,有必要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本文设计的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图1 经管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图

本文将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为三个板块:专业素质培养、专业能力培养和德育素质培养。教学管理板块是为前三个板块服务的,目的是保障前三个板块顺利和有效运行。其具体内涵说明如下。(一)专业素质培养模块

1.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创新思路:根据当前经济发展需要在一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不同人才需求的培养方向,形成既有专业的共同理论基础,又凸显专业内人才异化的特征。例如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可以考虑制造业人才、服务业人才、创业人才等方向;市场营销专业可以考虑产品营销人才、服务营销人才、国际营销人才等方向,通过产异化的专业内人才培养,形成就业的产异化,从而提升就业优势。

2.专业导师团队。专业导师团队是目前许多高校推行的一种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辅助性做法,其主要职责和任务是辅助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以专业理论学习辅导为主,建立可观测的考核体系,配套奖励机制。

3.与境内外大学建立战略合作。与境内外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互认学分(或单向确认学分)机制,学生有机会进行横向的学习交流,拓展学生专业理论学习空间,有利于人才的综合性成长。

4.数字化学习资源。通过构建数字化学习资源,拓展了专业理论的宽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空间,形成自主学习的环境,有利于学生专业理论知识面的拓展。(二)能力素质培养模块

1.校企战略伙伴关系。通过与专业领域的行业、协会及规模性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促进校企互惠互利。企业接收学生进行专业能力训练,选派有经验的中高层干部到学校课堂串讲,教师有机会到企业进行轮训,通过项目制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难题等,以此达到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目的。

2.基于实物流的企业运作仿真模拟实验教学。以实际产品引入实验教学,形成产品需求、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库存管理、销售管理、财务核算等一系列企业运作仿真模拟的条件,利用真实的产品流(物料流)经营运作达到学习和掌握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目的。

3.基于能力评价的竞赛与科研活动。构建学生能力评价体系,以参加“挑战杯”竞赛和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在校四年学习的能力评价结果,对能力优秀和其他条件达到规定要求的学生给予优秀毕业生荣誉和颁发证书,以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

4.优秀毕业生证书。在专业素质评价、能力素质评价和德育素质评价三者加总达到优秀等次的,将发给优秀毕业生证书,增加其荣誉感和就业竞争力。(三)德育素质培养模块

德育素质培养是培养合格大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培养模式从两个方面衡量:

1.社会责任意识与诚信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社会人,有着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诚信意识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2.参与公益活动。现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很高,由于成长环境优越,不少学生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导致心智的成长受到扭曲。参加公益活动可以塑造学生的爱心,有利于其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四)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教学管理是人才培养成功的保障,良好的教学管理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反之不一定成立。现今高校教学管理基本沿袭着一般的事务性管理模式,采用推式(职能部门制定推行)和约束性法则,学生和教师是被动性的管理对象,管理行为是单边(学校)主义。这种管理模式由于体现的是一种集权,其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都有欠缺。工商管理学院试图从管理制度的重新设计和关键绩效指标设计方面来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方法。

1.教学管理制度设计创新。

教学管理制度设计的对象包含三个方面:教师、学生和教辅管理人员。目前教学管理制度设计都是以职能部门为主来进行的,缺少来自教师、学生和教辅人员的共同参与,教学管理制度是基于管理对象需要“管”这样的认知来制定的,制度制定的结果只体现制定者的意志。工商管理学院教学管理制度设计创新如下:(1)设立制度设计小组,成为构成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教辅人员代表。(2)制度设计小组提出制度设计议题。(3)制度设计小组提出制度草案。(4)草案向教师、教辅人员和学生征集修改意见。(5)优化制度草案。(6)制度草案在教师、学生和教辅人员中表决,过半数票才能通过实施,未过半数票经修改后继续表决,直到表决通过。

制度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图2 教学管理制度设计流程

2.教学管理制度实施运行的关键绩效指标考核。(1)教师管理关键绩效指标。

及时完成率:对学院布置的工作任务按期限完成比率。该指标面向全院教师时,可以是每一项任务的及时完成率,也可统计每学期、每年的及时完成率;该指标面向单个教师时为统计一个学期或一年期限内的及时完成率。

差错率:考核教师执行教学管理工作过程发生差错的比率指标,时间期限为一个学期或一年。

及时完成率和差错率将作为教师教学管理工作考核的指标,计入绩效考核。教师的关键绩效指标考核与个人的评先评优、绩效津贴、评聘职称、进修学习等待遇挂钩。(2)教辅人员管理关键绩效指标。

工作及时布置率:一定时期内,及时布置的教学管理工作占全部布置的教学管理工作的比率。

工作及时完成率:及时完成学院布置的工作占全部布置工作的比率。

工作差错率:一定时期内,出差错的教学管理工作占全部工作的比率。

满意度:由被服务对象来评价的服务满意度,以考察教辅人员工作的外在质量。

教辅人员的关键绩效指标同个人的评先进、绩效津贴、奖金等挂钩。(3)学生管理关键绩效指标。

及时完成率:学生及时完成学院布置的教学工作的比率。

课堂出勤率:课堂教学学生到课比率。

迟到率:迟到人数占到课总人数比率。

早退率:早退人数占到课人数比率。

学生关键绩效指标的考核同班级、个人评先进及各种荣誉、奖学金挂钩。

关键绩效指标是组织实施目标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方面关键绩效指标能够确定组织目标管理的关键所在,避免了管理的无边界现象,也就是什么都抓什么都管,结果往往都管不好。采用了关键绩效指标也就确定了组织管理的重点和关键点,使管理高效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需要有有效的管理机制做保障。另一方面,关键绩效指标管理容易被误解成是对人的强制性管理,将人作为管理对象,抹杀了人作为管理主体的作用,限制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会形成僵化和机械的管理状况。为了消除这种误解和误操作,关键绩效指标设定时一定要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人的主体作用,使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符合人在学校组织运作活动中的自然结果,减少和消除教师、教辅人员及学生的抱怨。

本文对经管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了探索,这些思路是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及教学管理实践进行的总结,也参考了国内高校的一些经验。这种探索永无止境,文中所提的一些思路是个人一管之见,其中部分观点借用了企业的做法,是否可行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参考文献

[1]肖娥芳.财经类专业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实例分析[J].商业时代,2012(3).

[2]蔡新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1).

[3]程宇.校企合作视角下的卓越经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会计之友,2012(1).

[4]顾康静.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12).

[5]陈新武,彭代武.省属高校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商界,2012(1).

[6]周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规划[J].新远见,2011(12).

班级导师制:分校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创新模式——以广东商学院为例

林慕华(广东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成倍增长,从精英教育逐渐发展到大众教育。尤其是90后学生进入大学,给我们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因此需要探讨如何对这些本科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以帮助他们顺利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过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下,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采取了分校区的建校模式。广东商学院于2000年开始采取分校区的建校模式,一、二年级在三水校区,三、四年级在广州本部。分校区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低年级学生在课余时间,缺少专业老师、高年级学生的引导与帮助,对进一步深入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广东商学院积极探索分校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创新模式,从2010年开始正式在本科一二年级实施班级导师制。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该制度实施的情况如何?应该如何完善相关制度设计及配套措施?围绕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广东商学院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实施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在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逐一展开分析。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从2011年6月到8月,课题组面向广东商学院2009级、2010级两个本科低年级学生,共发放1 0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35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3.5%。调查样本的选择,是根据按各二级学院在校生比例分配问卷数额,再由调查员采取便利性原则确定实际发放对象。受调查者的性别及年级分布情况见表1。表1 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如表1所示,在受调查的学生中,有30%是男生,女生则达到70%。这是由于广东商学院是一所以文科为主的高校,因此其在校男女生的比例基本是1∶2。此外,由于大一和大二的学生人数差别不大,因此两个年级的问卷调查数量也分别控制在50%左右。根据统计,此次调查的学生,分别来自13个二级学院的37个专业,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表2 受调查者所在学院的分布情况

此外,从此次接受调查的学生所填写的怕在班级专业导师的基本信息来看,一共涉及80名专业导师,占全部班级专业导师的35.2%。综上所述,此次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覆盖面,所获得的数据具有统计推论意义。二、班级导师制实施的基本情况

在各级部门和领导的重视下,广东商学院三水校区本科生班级专业导师制得到了全面的落实。(一)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组织、人员和制度情况

在组织建设方面,所有二级学院均成立了以二级学院院长或书记为组长,副院长或副书记为副组长的导师制工作小组,定期召开导师工作小组会议,交流经验,督促工作。三水校区管委会非常重视对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落实,为导师配备的工作站已于10月中旬交付使用,每个工作站均配备了较为齐全的办公设备。

在人员配备方面,2009级和2010级的227个班级均已配齐专业导师,每班配备1名导师,共计配备227位专业导师。每个学院指定1名在三水校区工作的辅导员负责联系导师工作。根据课题组的调查,这些专业导师都具有非常好的专业素质,对学生工作有较高的热情。专业导师的职称涵盖了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一方面说明专业教师对该项制度的参与面较广,另一方面也说明专业导师的人员构成结构较为合理。

在制度建设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资源与环境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学院和数计学院等二级学院专门制定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方案》,在导师遴选、工作职责、工作方式以及具体实施等操作层面作出详细规定,以引导更多高水平教师积极参与到本科生指导之中。(二)本科生导师与学生的互动情况

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与帮助,必须以彼此的交流和互动为基础。根据调查,有62.5%的学生表示曾经与导师交流过。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与导师之间保持着较为良性的交流与互动。

1.学生与导师交流的方式。

交流的方式相当多,包括有直接面对面的交流、电话交流、手机短信交流、QQ交流、MSN交流、飞信交流、电子邮件交流、书信交流、打竞技游戏等多种方式(见表3)。表3 学生与导师交流的方式

如表3所示,学生最经常与导师交流的方式仍以见面为主,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也有多种形式,例如一对一的对话式交流、一对多的座谈式交流、班会、讲座等等。交流方式的多样性,既可以增强交流效果,也可以有效弥补分校区所带来的空间和时间障碍。

2.学生与导师交流的频率。

根据调查统计,有明确填答交流次数的607个学生,在2010学年中,72.8%的学生与导师的交流不超过3次,但交流最多的达20次,交流的平均次数为3.3次(见图1)。图1 学生与导师交流的次数

我们进一步分析学生与导师交流的情况。如表4所示,2009级的学生平均交流次数为3.67,2010级的学生平均交流次数为2.95,说明大二的学生与导师的交流更频繁。根据我们的调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大一的学生主要上基础课程,而导师是专业教师,因此大二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专业教师交流,相应的交流次数也就更多。此外,女生的交流平均次数有3.36次,也略高于男生的3.19次。这与课题组的现实观察相吻合,女生往往更愿意寻求导师的指导。表4 学生与导师交流次数分性别、年级的描述性统计

由于分校区建校模式的客观存在,导师与学生的交流势必会受到明显的影响。根据调查,导师有任课的学生,与导师的交流次数明显多于导师没有任课的学生。如表5所示,导师任课的学生,平均与导师交流的次数为3.78次,而导师没有任课的,平均次数为2.87次。表5 学生与导师交流次数与导师是否任课的描述性统计

3.学生与导师之间互动的主动性。

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互动,首先需要双方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否则,就很难产生效果。根据调查,双方的主动性都有一定的欠缺。仅有208名学生表示有主动联系导师,而表示导师有主动联系的只有125名学生。表6 学生是否主动联系导师与所在年级的交叉互联表

如表6所示,相较于2010级的学生,2009级的学生与导师联系的主动性更强。与此相反,如表7所示,导师主动联系学生的情况,则是2010级更为常见。这是由于2010级是一年级的新生,导师会更为关心其是否能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同时也担心学生主动与其联系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就更主动地与学生联系、交流。表7 导师是否主动联系学生与学生所在年级的交叉互联表(三)学生与导师的关系

在互动与交流的基础上,学生与导师之间会形成某种关系。不同的关系状态,既是学生主观感受的反映,也能说明导师制实施的情况。如表8的统计,28.6%的学生表示与导师有着良好的关系,大多数的学生(占40.5%)则与导师关系平淡,但还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与导师的关系或陌生(占20.8%)、或疏远(9.5%)。这说明,从目前导师制实施的情况来看,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表8 学生与导师的关系(四)学生对导师的评价

学生对导师的评价,虽然是主观上的判断,但却是反映目前导师制实施情况的最重要量化指标。如表9所示,64.8%的学生对导师的评价较高,仅有6.5%的学生对导师的评价较低。这说明,三水校区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一年多以来,学生对导师的整体评价还是相当不错的。这与导师们的努力付出是分不开的。表9 学生对导师的评价情况三、进一步完善班级导师制的对策建议

从问卷调查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广东商学院三水校区班级导师制的实施情况良好,制度运作较为顺畅,制度受益群体反映较好,基本达到了制度设计的初衷。可以说,班级导师制确实有助于在现有的学分制教育体制下,更充分地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促进本科生素质教育,尤其是对分校区所带来的学生缺乏专业教师日常关心与指导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加大力度确保相关配套措施的落实到位,从而实现分校区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一)完善班级导师制的相关制度设计

现有制度虽然对导师制实施的指导思想、组织机构、导师的任职条件、导师的工作职责、导师的聘任以及对导师的考核等等方面都作了规定,但是缺乏对学生义务的相关规定。导师制对学生没有任何的约束力,结果导师成了摆设,成了学生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一部分。因此,有必要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明确学生在导师制实施中的权利与义务。(二)加强本科生与导师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本科生导师制发挥作用的核心是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这样才能使导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策略,促进本科生导师制效果的提高。不仅要通过提高导师的责任心,促使导师更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而且要通过大力宣传,引导学生主动联系导师。根据调查,学生与导师交流的次数与二者之间的关系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交流次数越多,学生与导师的关系越好。因此,既要动员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与导师联系、沟通,也要加强导师的责任心,要求导师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与指导。(三)落实对班级导师的激励机制

在调查中,不少导师表示,相比于其他未担任导师的教师,他们不仅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却得不到应有的肯定,这就挫伤了一部分导师的积极性。如果一项制度仅仅是依靠个体的热情和责任感才得以实施,那么制度就会缺乏长久的生命力。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使导师们拥有更多的权利,其付出有更为对等的回报。尤其是当我们进一步完善导师制,提高对导师的要求时,更应该考虑加大激励机制,否则制度就无法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四)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完善导师队伍建设

本科生导师制是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专业学习而设计的整体制度,因此,有必要从受众的要求和特点出发,根据学生的期望和需要,进一步完善导师队伍建设。

第一,导师应注意与学生的平等交流。根据调查,43%的学生希望导师能做他们的朋友。这说明,他们对导师这一角色的认知,更强调情感层面上的平等,强调交往方式上的对等。

第二,增强导师的工作经验及综合素质。在调查中,课题组向学生了解“如果让你选择导师,你最看重有关导师的哪些特征”。统计结果显示,在923名学生的选择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经验”(有62.9%的学生选择),第二位是“性格”(占50.6%),第三位是“专业”(占26.37%)。相反,学生对导师的学历、职称等方面,却不是很看重。

第三,增强导师的责任心,注意指导态度和方式。根据调查,75.5%的学生认为,“导师的指导态度及责任心”是影响其评价导师指导工作的最重要因素,并且有11%的学生认为,“导师的态度”是阻碍其与导师交流因素。与此相应的,在现阶段,只有50%的学生觉得导师的态度比较热情或非常热情,也就是说还有一半的学生未能感受到导师的热情对待,因此,还应该进一步增强导师的责任心,使更多的学生可以感受到来自导师的“春天般的温暖”。

第四,赋予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的权利。如前文所述,在学生与导师的互动过程中,彼此之间的主动性非常重要。但是,主动性的增强既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在最初配备导师时的自主性。调查统计显示,67%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安排导师时,应该让老师与学生双向选择。只有真正做到“你情我愿”,才能使双方在之后的指导过程中,更具有主动性。

第五,认真听取和回应学生对导师制的意见与建议。任何一项制度,都会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因此,要让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需要不断地了解与制度关系最密切的利益群体的意见与要求。在本次调查中,有606名学生对我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提出了各自的建议。这些建议,是完善制度设计最鲜活、最真实的素材。而且,广大学生对于学校是否重视他们的意见以及他们的意见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也有较好的期待。受调查的学生中,有62%认为,他们对导师制的评价,能够引起学校的重视;并且49%的学生认为,他们对导师制所提出的意见,能够改变学校对导师制的实施方案。换言之,他们相信,学校会听取他们的心声,对制度作进一步的完善。

政企校互动 培养财税应用型人才

庞磊(广东商学院 财税学院,广东 广州)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财税应用型人才。我校财税类专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注重政企校互动、产学研合作,强化实践教育。实践证明,政企校互动可以打破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导、实践教学为辅助的教学模式,对财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财税学院在专业建设中一直强调政企校合作,认为政企校互动是提升办学水平、凝炼专业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一、政企校互动的内涵

政企校互动、产政学合作教育是一种由学校、社会用人单位、企业、政府机关、学生四方合作共同参与的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等教育模式,是培养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这意味着教学活动由封闭转向开放,将人才培养过程融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财税学院自成立以来,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上就积极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交流,将“为广东省培养财政税务专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始终紧紧依托财税部门及相关单位的各项资源,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与财税部门、企事业单位相链接,在财政税务类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不断进行着新的实践。

政企校合作交流的关键在于“互动”二字。经过实践,我们认为互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合作的方式上,一方面学校在办学上要走出校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突出学生实践性、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强调办学服务社会的职能,充分调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多地为社会输送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政府、企业在科学研究、干部职工的培养、政策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其次是在政企校合作的效果上,强调政企校各方的共赢与互利,只有共赢和互利,才能使政企校的合作具有坚实的基础和长期合作的根本保障。

政企校互动的办学模式需要将实践系统化、制度化、创新化,形成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进而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财税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政学互动、产学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理论上将之系统化、思路上将之创新化、管理上将之规范化、实践上将之制度化。二、政企校合作的模式(一)“订单式”培养模式

所谓订单式培养模式是通过学校与政府、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在办学中注重社会经济发展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强调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用人标准相结合,能力培养与岗位要求相结合,经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应用才。(二)“三明治”模式

三明治模式主要是以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为基础,以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掌握技术与方法、培养工作技能为目标,强调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互动,实行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在学习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即实践—理论—实践。(三)“项目+基地”模式

学校与社会部门之间以项目、课题等为纽带,以政企校合作为平台,充分利用政企校各方在人才、条件与能力等的优势,在给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知识更新、能力培养环境的基础上,直接服务社会。三、政企校互动的实践

一直以来,财税学院为了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中的各个环节强调政企校的合作与互动。(一)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学院着重于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共同提升,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在本科的四年中,三年完成专业理论教学任务,一年进行创新性实践教学),新增了资产评估专业和注册税务师专业方向,并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财政税务理论与实务、财务会计知识与技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方法的“三位一体”的专业知识构架,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的建设,将实验、实践教学融于财政学专业各主干课程教学中,加大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的力度,按照学校统一的部署,不断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突出专业教育与广东经济发展相结合,培养熟悉地方实际、具有宏观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二)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院注重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等的优化,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以专业(方向)、课程为依托,打造教学团队,培养教学名师,力求建设一支既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有较高业务能力的“双师型”或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

通过政企校合作,依托现有师资队伍,聘请财政、税务部门以及中介机构内具有较高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同志作为特聘教授,聘请财政税务部门、协会以及会计师、税务师、资产评估等事务所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骨干为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并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一线单位学习锻炼,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水平。近年来,先后有4名教师到广州市地方税务局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锻炼学习,有10余人次到财政、税务、事务所等单位调研学习。目前,学院逐渐形成了以校内教师为主,与校外特聘教授、实践指导教师相结合,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政产学研联合教学团队和教师团队。(三)课程建设

在课程建设上,学院以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三位一体”的专业知识构架为基础,以课程体系结构优化为出发点,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本着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重点建设与基础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优化课程体系的同时,通过政产学相结合,在课程内容建设上,加强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践性,积极与相关单位、部门联系,保证教学内容与教学案例与社会实际密切相关。(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一方面加强与已有校实践基地合作与交流,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校外实践基地。近年来,新增了广州市地方税务局和中山永信税务师事务所等校外实践基地,“广州市瑞海税务事务所”建设成为了校级示范校外教学基地,2011年学院学生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各项实践活动累计近千人次。另外,进一步加强与税务师事务所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强化具有更高实践性的学习过程。如拟组织高年级学生,在保证校内正常学习的基础上,更多地到校外实践基地调研学习甚至挂职实践,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直接进入到相关业务的工作中,更好地体现实践教学的“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往复循环思路。(五)合作教学科研平台与项目建设

学院重视校外教学科研平台与项目建设工作,以学科专业共建、合作成立研究中心、定期组织论坛或讲座等形式,广泛开展政企校合作。

一是积极开展与广东省财政厅的财政学学科与专业共建工作,本着“兴财兴粤、和谐发展、共赢共惠”的原则,使学科与专业建设更好地立足于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推进和提升财政理论研究水平,提高广东财政学学科与专业在全国财政学学科与专业中的地位。通过共建财政学学科与专业,逐步使之成为财政人才培养培训的基地和财政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二是获得了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广东公共财政研究创新平台”,现正与广东省财政厅及相关高校密切联系,争取能够联合组建成立“广东商学院公共财政研究院”,使之成为广东政产学联合的科研与教学平台。

三是通过“广东商学院财税信息化研究中心”这一平台和载体,实施了产政学研的合作与交流,整合财政税务部门、高校、信息企业等各种资源,深化广东财税信息化的研究及其成果应用,积极为广东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并不断地将相关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中。

四是积极与省财政部门、国税系统、地税系统、注册税务师协会、资产评估师协会以及相关事务所合作,筹备组建“广东纳税服务研究中心”、“政府采购研究中心”等。这些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是政产学合作的成果,对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进一步突出应用性与实践性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五是通过税法宣传平台,积极服务广东税务部门,积极发挥学生充当税法志愿者的积极性,积极为广东税务部门做好税法宣传服务。自1991年以来,学院连续20年配合国家“税法宣传月”的需要,联合广东省税务系统在校内外开展各类税法宣传50余场,举行专业讲座、征文比赛、税法知识竞赛、校外大型文艺晚会等活动宣传税收法律法规。(六)合作科学研究,科研促教学

政产学互动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合作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学。一是鼓励教师与财税部门联合进行科学研究,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加强合作或委托项目的建设,并力争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体现的教学活动中。二是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参加广东财税部门的政策制定,积极为广东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三是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科研平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如举办了数次由财政、税务、企业、高校共同参与的“南方财税论坛”,形成常态化的学术交流活动。四是邀请校外兼职教授、财税部门领导及业务骨干、企业家来校讲学、座谈,使广大教师及学生扩大视野,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有了更及时、更好的了解和认识。(七)对外培训

财税学院一直注重对外培训工作。2011年,学校与广州市地方税务局成立了“广东商学院税务干部进修学院”,这是政校合作业务培训社会化的成果,也是高校服务社会的具体表现。财税学院积极参与其中的相关工作,并充分利用各类培训项目,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合作。一是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在培训中优化知识结构。在市地税局的支持下,2011年组织了4位青年教师到基层税务机关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学习锻炼,收集教学案例,提升教学的实践性。二是与市地税局签订了共建实习基地的协议,已安排学生校外毕业实习等实践活动近200人次。三是通过参与税务干部进修学院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扩大专业建设的影响力。近年来,财税学院承担了财政、税务部门的各类培训项目十余项,培训人员近千人。(八)加强对政企校互动模式的研究

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分析总结开展政企校合作的经验与不足,加强政产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与模式研究。我们认为,在社会上,政企校互动已经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模式相对固化,如“三明治式”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项目+基地”式模式等。但在教学实践中,不能教条地应用这些成果,需要从系统性、综合性出发,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结合财税应用型人才的特征以及学院自身的条件,才会逐步形成一条社会满意的、可操作性强的、务实的、政企校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