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贴一敷小妙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7 01:45:05

点击下载

作者:王富春,赵树(明)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贴一敷小妙招

一贴一敷小妙招试读:

前言

F O R E W O R D

穴位敷贴疗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之一。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几乎历经了整个人类文明。现代大多数人由于无法抽出太多的时间进行针刺治疗,或者出于对针刺的恐惧心理,所以不能接受针灸的治疗与保健,而穴位敷贴无痛、无创、易于操作,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更受到人们的青睐。

随着目前国际上提倡的自然疗法和“中医热”的逐渐兴起,《

一贴一敷小妙招

》一书选取了44种临床病证,涵盖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个方面。每种疾病均以“小案例”“小妙招”“小提示”的方式进行讲解,详细介绍疾病的穴位贴敷治疗及注意事项,并有大量的真人彩图,方便读者直观掌握“小妙招”。

本书图文并茂,以真人彩图展示,可操作性强,疗效确切。编写语言通俗易懂,更贴近百姓,不仅可以作为中医爱好者、中老年健康保健者的业余生活读物,也可以作为青年医师、医学生的课外拓展读物。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广大读者朋友解除常见疾病的困扰带来一定的裨益。王富春 2014年10月一贴一敷小妙招

1 流行性感冒

“小案例”——吉祥小区的小瘟疫

社区医院里挤满了吉祥小区的居民,他们的症状竟然出奇的相似,均是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眼结膜炎症明显和轻度呼吸道感染症状。社区医院的王大夫在给大家诊治的同时,开始教授大家一种防治流行性感冒的方法。居民们纷纷效仿,将家中的绿豆磨成绿豆粉,加入生鸡蛋搅拌均匀,调成糊状,放在冰箱里保存。临睡前取出一小块,将其做成圆形的药饼,用纱布缠裹在脚心涌泉穴,外用绷带固定好,贴好以后便可睡觉,早起取下即可。本方法可连续贴敷几天,同时可以在白天煮些绿豆水来喝,也可起到预防作用。

“小妙招”——绿豆的新用法

小小的一颗绿豆,作用还是很强大的,其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抗过敏、抗菌、抗肿瘤、增强食欲、保肝护肾等作用。绿豆中的某些成分可以直接起到抑菌的作用,还能通过提高免疫功能间接起到抑菌的作用。在使用前,首先要分清自己是流行性感冒还是普通的伤风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常伴有高热、肌肉酸痛,并可出现多种并发症,病死率也较高,常常大规模传染。流感的防治很重要,须区别进行治疗,以防耽误病情。

涌泉穴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处,屈趾时凹陷处便是,为全身腧穴中位于人体最下部的一对穴位,也是足少阴肾经的首穴、井穴,属于人体贴敷的常用穴位。首先是因为涌泉穴作用明显,其次是因为贴敷涌泉穴易于操作,居家保健常常在此穴位进行操作。

“小提示”——强身健体预防流感

● 流行性感冒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北方多发生在冬季,南方也可发生在夏季。在流感集中爆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室内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 若家中有流感的病人,应及时对病人的用具进行消毒、曝晒处理,尽量避免其与儿童、老人等体弱者接触。必要时需接种流感疫苗。

● 平日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作息时间。

● 饮食清淡,多做运动,保持手脚温暖。绿豆

2 风寒型感冒

“小案例”——刘先生流涕难解

夏季的炎热总让人异常焦躁,忙碌一天的刘先生把车里的冷气开到最大,回到家贴心的老婆早将空调打开,舒适的温度让刘先生胃口大开,吃饱喝足后便睡下。第二天早起,刘先生感觉自己一直在流鼻涕,也并不放在心上。妻子看见刘先生这般流鼻涕,便将家里的生姜和大蒜取出来,用蒜臼捣了捣。出门前嘱咐刘先生白天尽量避免将空调对着自己直吹,温度也不要调得太低。晚上刘先生下班后,妻子将捣成膏状的药膏用纱布贴到刘先生颈部两侧的风池穴,贴敷半个小时,又嘱咐其用热水好好泡了泡脚。

连着两天,刘先生的流涕症状越来越轻,精神也清爽多了。

“小妙招”——常见食材的妙用

大蒜作为常用食材,其中含有“硫化丙烯”,对病原菌和寄生虫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而生姜辛温,能够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风池穴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具有祛风解毒,祛邪清热的功效。在此期间还可以将生姜洗净,切成细丝,加入红糖,用沸水冲开溶化后,一定要趁热喝下。生姜有发汗解表的功效,加上红糖可以温中和胃,对风寒型感冒有很好的疗效。

“小提示”——天热莫要贪凉

● 平时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和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本病所需要的药物多为辛散的药物,注意不要弄进眼中。

● 夏天温度很高,切忌长时间吹冷风,注意添减衣物。空调的温度不宜太低,也不宜对着人体直接吹风,尤其注意不要在风口睡觉,以防中风面瘫。

● 暑季炎热,家中应常备藿香正气水,以防外感风寒、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

3 头痛

“小案例”——反复发作的头痛

邻居杨叔叔是一名公交车司机,常年早上四点多就起床去公交总站开始一天的忙碌工作,夏天倒还好,早上很凉爽,可天气一转凉,杨叔叔的头痛开始犯了,每年都得有那么几次。杨叔叔这次本来不想吃药,但是头痛连着犯了好几天了,休息后一点也没有好转,只能吃止痛药,可还是没什么效果。于是去请教坐堂医生王大夫,杨叔叔便在家里忙活起来了,把从药房买来的干艾叶和白胡椒磨成粉末,用鸡蛋清调成了糊状,晚上看电视的时候把药敷在头顶正中间,用纱布包好,临睡前摘下来。连着敷了一周,头痛竟再也没犯过。

“小妙招”——胡椒、艾叶消头痛

胡椒与艾叶均是温热之品,胡椒气味芳香,是人们喜爱的调味品之一。胡椒大部分都生长于高温和长期湿润地区,性味辛热,因此其温中散寒止痛的作用比较强。我们所用的白胡椒的药用价值稍高一些,调味作用稍弱,它的味道相对黑胡椒来说更为辛辣,因此散寒、健胃功能更强。艾叶在我国很早就被广泛应用,内服、外用均很成熟,而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胡椒、艾叶合用对风寒型头痛具有很好的疗效,贴敷在头顶的百会穴即可。百会穴位于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中医经络学认为,头为精明之府、百脉之宗,人体的十二经脉都聚会在此,是全身的主宰,而百会穴位于头顶部正中央,是人体众多经脉会聚的地方,是头部保健的重要穴位,它能够通达全身的阴阳脉络,连贯所有的经穴,对于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提示”——头痛虽小也是病

● 平时注意天气变化和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药物敷贴的时间不宜过长。

● 注意精神情志的调节。

● 午睡时注意避开风口,以防受寒。

● 头痛发作时应减少咖啡、茶、巧克力、酒等易诱发疼痛的食物,平日饮食的口味也应以清淡为主,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而生冷的食物在头痛期间也应减少食用。艾叶

4 失眠

“小案例”——睡眠问题折磨多

张女士已经被她的睡眠问题整整折磨了15年,每当夜幕降临,她都会莫名的紧张,夜里的多梦,让她的丈夫也因此备受折磨。起初张女士并不认为失眠是一种病,直到她已经完全不能离开安眠药,才到处寻医问药。在中医门诊处,医生给她开了中成药归脾丸,且嘱咐她回家好好休息养病。回家后,张女士遵医嘱,将归脾丸和少许酸枣仁捣碎,填入肚脐,连续一周后,睡眠问题已基本改善。

“小妙招”——巧用归脾丸

归脾丸一般都是用来服用,但是将归脾丸与酸枣仁一同捣碎后填入肚脐的方法却对失眠有奇效。归脾丸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常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而酸枣仁入心、肝经,味酸,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肚脐处的穴位就是经络中位于任脉的神阙穴,是中医的保健要穴之一,常被称为人体的长寿大穴。除了应用成药捣碎贴敷,还可以直接贴敷镇静安神贴。适用于因原发性失眠、考试紧张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睡眠节律障碍、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抑郁症等引起的入睡困难人群。使用方法为,在睡前一小时贴于腕部神门穴或下肢三阴交穴,晨起揭下。

“小提示”——生活规律好处多

● 应养成每天按时上床睡觉,按时起床的习惯。

● 在睡前可以做些简单的运动,例如瑜伽、拉伸等,来放松肌肉、神经。

● 睡前6小时内禁止和咖啡、酒、茶、香烟等刺激品接触,且晚餐不宜多量。

● 保持心情愉悦是很重要的,睡前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来放松。

● 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临睡前应将其放在卧室外,避免睡前玩电子产品兴奋神经。

● 睡前可以看一些纸质版的书籍,避免看一些情景类的小说、悬疑故事等。归脾丸酸枣仁

5 眩晕

“小案例”——心惊胆战的王大爷

王大爷前几日起床忽然觉得天旋地转、头重脚轻,还有点眼花,王大爷的大儿子带他去医院做了许多检查,但也没检查出具体出了什么毛病,只让王大爷回家静养。邻居赵大娘知道后,给王大爷支了一招,让王大爷儿子去药店买来冰片和吴茱萸,用1︰2的比例磨碎研成细末,混合均匀,用醋调成糊状以后,贴敷在双侧太阳穴,用胶布固定,每晚睡前贴敷,早上睡醒以后摘下来,连续7天。一周后,王大爷觉得自己仿佛又生龙活虎一般。

“小妙招”——脑穴所在,主治所在

眩晕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但目前对此症状的发病机制了解的并不够透彻,一般认为与脑血管运动功能失调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关系。在中医理论中,太阳穴邻近脑区,在太阳穴贴敷药物常可治疗头晕、偏头痛、牙痛等头面部疾病。本方中用的吴茱萸,味辛,性热,入肝、脾、胃、大肠经,具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止泻等功效,并且具有显著的透皮作用,在贴敷疗法中应用十分广泛。冰片清香宣散,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加入吴茱萸中,能够促进药物的吸收,以缓解眩晕症状。

“小提示”——从小事防大病

● 平日里若喜爱麻将等长时期坐着的活动,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并有意识地多起来活动一下筋骨,牌友间应互相提醒,在娱乐的同时保证自己身体的健康,预防颈椎病型眩晕。

● 在自行治疗前,需上医院做全面的检查,排除一些继发性眩晕,以防意外发生。

● 在平日里,应多做运动,可以早晨或傍晚进行体育锻炼,发病期间应减少大幅度运动。

● 对于长时间伏案工作的年轻人,也应有意识地常起来走动一下,以缓解颈椎、腰椎的压力。

6 外感风寒咳嗽

“小案例”——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上大学的楠楠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物,一早便穿了一身清凉的连衣裙出了门,寝室好友忙拦下楠楠,说天气预报今天有雷阵雨,要楠楠多穿些衣服、带把伞,楠楠看了眼窗外艳阳高照,并不把室友的话放在心上。上午的专业课一下就上完了,准备去食堂吃饭的楠楠一抬头,便觉不妙,刚刚还是艳阳高照的天空,短短几分钟的工夫,便是乌云压境,雷电风行。无奈食堂与寝室在学校的两头,跑回寝室的楠楠也是落汤鸡一枚了。回到寝室后忙换下湿透的衣服,擦干头发,还没缓过来,咳嗽也跑来捣乱,楠楠忙翻来一头大蒜,捣碎后敷在自己脚心,用保鲜膜包起来,自己便躲在被窝里喝热水。寝室好友回来后,楠楠便开始吐槽这多变的天气,并意识到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小妙招”——简单一味大蒜法

外感咳嗽是由于六淫外邪侵袭肺系,使肺气塞遏,宣肃失司,而产生咳嗽。患者淋雨后,感受风寒之邪,伤及肺卫,而大蒜辛温,善入肺经。大蒜作为常用食材,其中含有“硫化丙烯”,对病原菌和寄生虫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涌泉穴属足少阴经之井穴,足少阴经循行从足小趾下边开始,经涌泉穴从退内侧上行通过脊柱与肾相连系,从肾向上通过肝进入肺中。用蒜泥敷涌泉穴,循经感传后可温暖肺肾,使肺气宣散,以调整肺的宣肃功能,则咳嗽自除。大蒜泥局部应用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使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血管扩张,通过神经反射,使交感神经兴奋而抑制副交感神经活性,并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纤维的末梢,从而达到止咳目的。

“小提示”——保暖喝水保健康

● 患病后卧床休息可减轻病情,所以咳嗽患者要注重休息。

● 感受风寒后一定要保持身体温暖,使身体不要再感受风寒。

● 风寒咳嗽者要注意多喝水,可补充身体消耗过多的水分。

● 感冒或咳嗽不是小病,不能忽视,要及早治疗,不要拖延。

7 哮喘

“小案例”——刘女士的哮喘病

刘女士患有支气管哮喘已经有8年了,每次发作都有呼吸困难和双肺哮鸣音,曾多次用药物治疗后症状可暂时缓解,但发作次数由原来的2~3个月1次,发展到每月1~2次。刘女士忙去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患者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口唇发绀,X线片显示双肺纹理增粗。医生建议在给予吸氧、氨茶碱治疗的同时,用百部、杏仁、栀子、白胡椒、白芥子捣碎后敷贴于肺俞、中府、膻中穴位处。刘女士遵循医嘱进行治疗,次日复诊时刘女士的症状有所减轻。为巩固疗效,医生嘱咐刘女士每日换药1次,7天为1个疗程。随访3年,未见复发。

“小妙招”——贴敷巧治哮喘病

刘女士从证型上看属于热哮,而百部、杏仁、栀子、白胡椒、白芥子都是滋阴清热,润肺缓痉的药物,上药研末,以蛋清调成糊状,分成5等份,分别在肺俞、中府﹑膻中位置敷贴,12小时后将药物去掉。隔12小时后便可开始做第2次贴敷。敷药后,如局部出现疱疹者,需停止用药,1周后继续用药。此法对于哮喘属热哮者效果明显,另外通过肺腧、中府等具有针对性的穴位给药,直达病所,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提示”——预防和调护

● 预防方面,注重宿根的形成及诱因的作用,故应注意气候影响,做好防寒保暖,防止外邪诱发。

● 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及易致过敏的灰尘、花粉、食物、药物和其他可疑异物。

● 戒烟酒,饮食宜清淡有营养,忌生冷、肥甘、辛辣、海腥发物等,以免伤脾生痰。

8 原发性高血压

“小案例”——高压下的顶梁柱

张先生是家里的顶梁柱,夫妻双方的老人,家里的吃吃喝喝所有开销都压在张先生的肩膀上。孩子上了大学以后家里的负担更重,张先生只能更加埋头苦干。近年来时常头晕难受,便去医院检查,才知道自己是因为血压过高才导致的各种头晕,便开始尝试服用各种降压药,但由于副作用大而未能坚持服药,血压一直上下波动在(22~24)/(14~16)kPa的范围。儿子得知父亲如此辛劳,便带回了清肝降火贴,睡前让父亲贴在了涌泉穴上,第二天早晨起床后摘下,连续贴了一个月,血压慢慢地降了下来,头晕症状竟也慢慢缓解了。

“小妙招”——来自罗布麻的召唤

高血压在中医辨证多属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病在肝肾,故用苦寒入肝经之龙胆草、罗布麻、夏枯草,三药相伍以达清肝泻火,平抑肝阳之效。川芎、丹参、牛膝三药相须,升降相宜,以利气血之调和,肝阳之平降。艾叶温中开瘀,吴茱萸补益肝肾,佐以朱砂安神定志,宁心安眠;明矾外用,防诸药峻烈起泡出血;取穴肾经井穴涌泉,旨在滋肾水,平肝木,通降浊阴,调和阴阳,药穴同用,根据其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之作用,通过药物归经,循经传导,使药气直达病所,从而共奏平抑肝阳,通降浊阴,调和气血,清肝降火之效。

“小提示”——降压还需缓慢来

● 本药物仅限于外用,禁止内服。本品不能代替药品。

● 饮食宜清淡忌生冷,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盐、糖还有动物油脂。生活习惯上,不抽烟喝酒,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等。

● 如果使用后局部皮肤出现红斑肿胀、瘙痒,应立即停用、洗净,必要时向医生咨询。

● 本品应放在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 患者还需注意保持心情愉快,不要整天郁郁寡欢,您的情绪也是会影响血压的。还有就是面对疾病也不用紧张,紧张的情绪也不利于血压的降低。

● 定期测量血压。1~2周至少测量1次。若出现血压升高或过低,血压波动大;或出现眼花、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肢体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9 面瘫

“小案例”——突如其来的灾难

年近40岁的肖女士,近日忽觉左侧耳后有些不适感,轻微有点疼痛,但并未放在心上。夏季炎热,肖女士夜间觉得燥热,便跟老公一起吃了一盒冰激凌,晚上睡觉前洗漱的时候,发现刷牙时口角漏水,对着镜子观察,发现自己左眼闭合不上,这可吓坏了肖女士,忙去医院就诊。医生只给肖女士开了一味药——白芥子100g,嘱咐肖女士回家后将白芥子捣碎,加入适量的白开水调匀,平摊于纱布上,待纱布上药粉的温度接近体温时,将药布敷在患侧的面颊部,用绷带固定好,贴敷期间注意保温,切勿再次吹风。2小时后取下,隔日贴一次。面部情况好转后停止贴敷。

“小妙招”——单味白芥子巧治面瘫

面瘫在西医里称为面神经麻痹,临床可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大类型,通常为急性发病,一般发病前多有受风寒、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部分患者会在发病前出现耳前、耳后、乳突区及面部部分区域的疼痛等不适症状。本法利用白芥子性辛温,能疏散,入肝肺气分而能利气豁痰、宽胸膈、通经络,并且能够祛皮里膜外之痰。常见的面瘫多由风痰阻络经脉络道所致,使用白芥子贴敷患病部位,能够祛风通络、利气豁痰以达到治疗的目的。针灸治疗面瘫效果显著,针灸对神经损伤、肌肉瘫痪一类病症,在治疗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法主要适用于对针灸抗拒的患者,面瘫是针灸疗法的优势病种,其疗效显著,若患者畏惧针灸,害怕疼痛,即可采用此法进行治疗。

“小提示”——早发现、早治疗、早痊愈

● 平时一定要保持心情愉悦,轻松,劳逸适度,充足睡眠。

● 减少外界对面部神经的刺激,注意不要用冷水洗脸(温水最好)。

● 平时不忙的时候多做一些面部的基本锻炼,可以适当地做一些按摩。

● 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10 胃痛

“小案例”——长年累月的伤痛

59岁的李阿姨有老胃病,长年累月都会觉得胃部不舒服,3年前查出来患有萎缩性胃炎,这两年总觉得胃部隐痛,饱胀感,喜温喜按,上腹部饱胀感更明显,吃了凉的东西以后就会发病,也吃过很多中药,但李阿姨的病一直反反复复的没好利索。李阿姨最近得到了一个小偏方,也快到三伏天了,便紧锣密鼓地开始张罗。先买来了一袋生姜榨成生姜汁,将买来的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生甘遂、生附子以4∶3∶1∶1∶1的比例进行混合,打成细末后用生姜汁和蜂蜜调成糊状,贴敷在足三里、中脘处,之后症状逐渐缓解。

“小妙招”——巧用三伏贴

胃痛常见的病机有寒邪客胃,饮食所伤,肝气犯胃,脾胃虚寒。本案例中李阿姨常年吃冷的食物便会犯胃病,治疗时当用补肾健脾、温肾散寒法进行治疗,用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生甘遂、生附子,混合生姜、蜂蜜进行贴敷治疗,药性辛温,贴敷在足三里进行治疗。足三里是强壮保健要穴,在小腿前外侧,当外侧膝眼即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常按摩此穴,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民间有句俗语:“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而在三伏天进行贴敷,药物吸收的效果更佳,耐受力强者可以稍微延长贴敷时间,以便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

“小提示”——规律生活,心情舒畅

● 注意日常饮食与保健,多食清淡,少食肥甘及各种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谨防食物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

11 胃下垂

“小案例”——20年的老病号

陈阿姨20年前做过X线检查,显示胃小弯角切迹在髂嵴连线下4cm,提示有胃下垂。这些年来,陈阿姨一直食欲不太好,胃中常感觉压重膨满,大便燥结,夜间入睡困难,期间服用了各种中西药物治疗均无效。一次偶然的机会,陈阿姨了解到蓖麻子与五倍子按49∶1的比例,打成烂糊,制成每颗约10g、直径1.5cm的药饼备用,用时将药饼紧贴百会穴上,纱布绷带固定,每日早、中、晚各1次,以搪瓷杯盛半杯开水,将杯底置于药饼上进行热熨,每次10分钟左右,以感觉温热而不烫痛皮肤为度。治疗了两个疗程后,X线检查胃的位置已经恢复正常。

“小妙招”——蓖倍膏巧提胃

胃下垂属于中医“胃缓”病范畴,基本病机是中气下陷。饮食不节、饥饿无常、劳伤过度、生育过多等均可损伤脾胃。蓖倍膏中的蓖麻子与五倍子均是治疗脏器下垂的重要药物,而百会穴是手足三阳经和督脉之会穴,在针灸治疗上有升阳固脱之疗效。用蓖倍膏外敷百会穴,并加温治疗胃下垂,取其药性的升浮,通过经络的通达,对内脏起到牵引的作用。制作时,应将蓖麻子外壳剥去,剔除瘪的、灰的,选用饱满而洁白的;将五倍子壳内外杂屑刷净,研成细末过筛。初次使用时,使用者会觉得胃蠕动增强,上升感越明显,效果越好。

“小提示”——热敷好用防烫伤

● 热敷期间需松衣带,取仰卧位。固定搪瓷杯,避免意外烫伤。

● 生活有规律,定时定量用餐,远离烟酒。

● 如有吐血、怀孕或头部皮肤病者忌用。

● 此法一般无副作用,如有不适感觉,立即除去药饼,停止治疗。

● 天热汗多,需要大量饮水,胃内容量增加,以致胃的升提受到阻力。天热涂药,复经热熨,易于干燥脱落。因此,本疗法不宜于夏天进行。

12 便秘

“小案例”——李阿姨的困扰

李女士的习惯性便秘已有10余年,平均每3~5日解一次大便,平日里小便也常常短赤,经常伴有腹胀、腹痛、不欲饮食等各种症状。李女士为此很困扰,多方寻求治疗,均未收到满意疗效。随着时间越来越久,李女士觉得自己身体状况一直在下降,只觉得是由便秘引起的,便下决心进行系统治疗,询问中医院的大夫以后,在家中将大葱与豆豉捣碎拌成药饼,贴于神阙穴上,再用热水袋热敷于葱饼上,贴敷一两个小时后便开始排气,连续贴敷3个疗程后,便秘症状已消失。

“小妙招”——葱豉饼巧治便秘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必须结合粪便的性状、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等来判断,如病程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神阙在经络里是任脉的重要穴位,在脐中部,而就脐的部位而言,内为小肠和大肠的居所,位于人体正中,是上下左右交通之枢纽,是升降出入的关键部位,气机的中转站。在现代研究中,外敷药物在神阙穴,更利于药物的吸收和发挥作用。葱白归为肺经和胃经,在古籍中记载,葱白有发散通气的功效,可通利上下阳气,即行气通便的作用;淡豆豉作用为下气调中。葱白与豆豉相配,对便秘腑气的通降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小提示”——多吃粗粮防便秘

● 要注意从饮食方面调节,不能过食辛辣。要多吃水果蔬菜,常食用粗粮。注重运动和休息,调整精神状态。

● 避免滥用泻药,滥用泻药会使肠道的敏感性减弱,形成对某些泻药的依赖性,反而加重便秘。

● 注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生活有规律,定时定量用餐,远离烟酒。

● 大部分人常常不去特别在意便秘,认为它不是病,不用治疗,但实际上便秘的危害很大。便秘的“报警”征象包括便血、贫血、消瘦、发热、黑便、腹痛,以及肿瘤家族史等。如果出现这些报警征象应马上去医院就诊,做进一步检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