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精进:成就极致领导力的21个管理细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7 09:07:35

点击下载

作者:(美)马歇尔•古德史密斯,马克•莱特尔(著),刘祥亚(译)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领导力精进:成就极致领导力的21个管理细节

领导力精进:成就极致领导力的21个管理细节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领导力精进:成就极致领导力的21个管理细节作者:【美】马歇尔·古德史密斯,马克·莱特尔(著),刘祥亚(译)排版:HMM出版社:文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5-25ISBN:9787549628339本书由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马歇尔的这些建议将会让你无往不胜!——阿兰·穆拉里,福特汽车公司CEO第1部分成功的苦恼

在本部分当中,我们将学到:

为什么我们眼前所取得的成就,会妨碍我们取得更大的成就。第1章你现在的位置

相信你一定很熟悉购物中心那些上面写着“您现在的位置”的地图,这些地图的作用就是指示方向。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它们可以让你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并告诉你如何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

有些人不需要这些地图。他们有一种天赋,能够自动指引他们找到路,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这些人总是能在适当的时候拐弯,并选择一条最简单、最便捷的路线来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有些人就是拥有这种能力,不只是在购物中心,在学习、事业、婚姻和友情方面都能如此。他们总是能找到自己的方向,游刃有余地规划好自己的生活,对生活中的一切都胸有成竹。他们知道自己现在的位置,也很清楚自己要去什么地方。跟这些人在一起,我们会感到非常安全。即便是他们的生活出现了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那也一定是意外的惊喜。因此,我们常常会把这些人奉为自己的偶像。

相信所有人心目中都有这样的偶像。对有些人来说,他们的偶像可能是自己的妈妈或爸爸——那些在你还是小孩子时就被奉为道德典范的人;对有些人来说,他们的偶像可能是自己的配偶——也就是俗语中所说的“更好的另一半”;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他们的偶像可能是第一个撕破我们伪装的大学教授(我就是一个例子,后面会详细谈到这一点)。我们的偶像也可能是那些我们工作中的导师、高中时的体育教练、历史教科书中的英雄人物(比如说林肯或丘吉尔)、宗教领袖(比如说释迦牟尼、穆罕默德或者是耶稣),甚至就连电影明星也可能会成为我们的偶像。我就有这样一位朋友,每当遇到自己无[1]法解决的问题时,他总是会问自己:“要是保罗·纽曼1遇到这个问题,他会怎么做?”

仔细观察一下那些被我们奉为偶像的人,你会发现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非常清楚自己是谁。正因为如此,在跟其他人打交道的时候,他们总是能很好地把握自己。

这些人不会成为我的客户,他们根本不需要我的帮助。

我在工作当中接触的,通常是那些感觉已经迷失了自己的人。举几个例子:

案例

卡洛斯(Carlos)是旧金山一家成功的糖果公司的CEO。他十分聪明,工作也非常努力,是糖果行业公认的专家级人物。他从一名工厂工人开始做起,先后做过销售和营销,一步步做到公司的最高管理者职位。简单地说,他亲身经历了糖果行业的所有环节。跟许多极富创造力的人一样,卡洛斯超级活跃。他脑子里藏不住任何想法,总是喜欢跟别人分享自己的观点。他喜欢四处巡视自己的公司,看看员工们都在做些什么,并不时跟他们聊几句。卡洛斯喜欢跟人打交道,喜欢交谈。总的来说,卡洛斯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家伙,只是有时候,他有些过于心直口快了。

大约1个月以前,他的设计团队向他展示了一套最新的巧克力包装方案。卡洛斯很喜欢他们的设计,但他还是忍不住提了一个建议:“你们觉得把颜色改成淡蓝色怎么样?”他说道,“我觉得蓝色会让人感觉比较高贵和新潮。”

1个月之后,设计者们又拿出了新的设计方案。卡洛斯对他们的设计成果感到非常满意,但他还是小声地嘀咕了一句:“我想红色可能会好一些。”

设计团队不约而同地翻起了白眼,简直要疯了,因为就在1个月以前,他们的CEO还说自己更喜欢蓝色。当时他们虽然有些不愿意,可还是按照老板的建议作出了修改,可现在这个人突然又改变主意了。他们垂头丧气地离开了会议室,对卡洛斯一肚子不满。

卡洛斯是一位非常自信的CEO,但他也有一个坏习惯:总是喜欢自言自语,常常一边想着,一边就不知不觉地说出声来。他并没有意识到,随着自己职位的不断升高,他的影响力也会不断增强。道理非常简单,一名小职员的牢骚可能并不会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可一旦CEO有所不满的时候,整个公司都会竖起耳朵。职位越高,你的话就越有分量。

卡洛斯认为自己只是在抛砖引玉,当他提出自己的建议的时候,他只是希望能够帮助下属进行思考,可他的下属却认为他是在直接下命令。

卡洛斯认为自己是在用一种非常民主的方式管理公司,所有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但他的下属们却认为他是在搞独裁,认为他是说一不二的暴君。

卡洛斯以为自己是在跟下属们分享多年的经验,可员工却认为他是在干涉下属的工作,结果只会让他们更理不清头绪。

卡洛斯根本不知道下属们是如何看待他的。

他身上所表现出的,是我在本书中所谈到的第2号恶习:太喜欢在别人的点子上“加分”了。

案例2

莎伦(Sharon)是一家大型杂志社的编辑。她精力充沛,干劲十足,浑身散发着一种迷人的人格魅力。虽然她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跟文字和图片打交道上,但是她在为人处世方面也很有一套。莎伦相信,只要自己愿意,她可以说服任何一个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她可以让那些总是拖拖拉拉的作者,在截稿日期到来之前最后一分钟交稿,也可以让自己的下属为了一些细节问题不惜在办公室鏖战到深夜。杂志的出版商常常邀请她去给广告商打推销电话,因为她完全可以凭借个人魅力,为杂志拉来大批的广告客户。

莎伦尤其为自己发掘和培养年轻编辑人才的能力感到自豪。在这方面,一个最好的例证就是她精心打造的那支活力十足的编辑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能征善战,而且对莎伦极其忠诚,以至于和她竞争的杂志的编辑们惊恐地称其为“莎伦军团”。他们都在一起共事多年,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这支编辑队伍对莎伦的忠诚从来没有动摇过,甚至有人感觉这种忠诚实在有些过头了。对于那些听命于莎伦,却又没能进入亲信团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在今天的编辑会议上,当大家都在为下一期的选题出谋划策时,莎伦突然提出了一个选题,并表示该选题说不定可以成为下期的封面文章。话音刚落,莎伦的一名亲信便立即大声支持,认为这个创意简直“太棒了”。于是莎伦立刻把选题分配给了这位亲信,然后会议继续进行。就这样,莎伦逐个给所有的亲信都分配到了美差——作为回报,亲信们又对莎伦大肆逢迎了一番,并对她所说的一切点头称是。

如果你碰巧是莎伦的亲信,你可能会觉得编辑会议上的“浓浓爱意”简直太棒了。可如果你并不是莎伦最喜欢的员工之一,或者说你碰巧不同意她的某个观点,你会明显地感到整个办公室充斥着一片露骨的谄媚。几个月之后,你就很可能会开始考虑向其他杂志社发出求职信了。

但莎伦对此毫无觉察,她总是对自己的领导能力充满了信心。她相信自己是在建立一支上下一心的团队,大家彼此保持高度的默契,工作时配合得天衣无缝。莎伦觉得自己是在激励下属进步,她甚至希望他们最后能比自己做得更好。而亲信团之外的人则觉得,她只是在鼓励那些毫无原则的逢迎者向其讨好。

莎伦身上体现的是我在本书中谈到的第14号恶习:偏袒下属。

案例3

马丁(Martin)是纽约一家大公司的投资经理,他的主要工作是为富人阶层管理资金。在马丁所服务的客户中,最低的起始账户金额也高达500万美元。马丁的工作能力很强,工作起来总是能够驾轻就熟。作为回报,他也得到了高达七位数的年薪。当然,跟他的大多数客户相比,他的收入并不算高,但马丁并不会嫉妒他们。他喜欢自己的工作。对他来说,投资就是他的全部生活。他还喜欢为那些高端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在他的客户当中,有些是大公司的CEO,有些是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有些是娱乐明星,还有些则是继承了大笔遗产的富家子弟。无论对方背景如何,马丁都能跟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他喜欢跟他们在电话里聊上半天,或者干脆一起共进午餐或晚餐——对他来说,与客户之间的交流跟取得高出市场4个百分点的业绩同样重要。马丁不需要任何助手,他在公司独来独往,总是单枪匹马地完成工作。对他来说,他唯一需要负责的对象就是自己的客户,所以他的全部工作重点,就是保证客户的利益,让他们每年对自己的投资组合所带来的收益感到满意。

今天是马丁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他受邀为美国最受尊重的商业巨头之一负责一部分投资业务。那些拥有巨额资产的人或机构都喜欢这样。他们喜欢把自己的资产打包分成几块,交给不同的投资经理来打理,从而把自己的投资风险降到最低。如果这次会面成功,马丁就很有可能成为这位商业巨头的投资智囊团成员。毫无疑问,这个消息将会给他带来不计其数的客户。就在今天,马丁将前往该巨头位于洛克菲勒中心的办公室会见对方。马丁十分清楚,这将是他唯一的机会,他必须在客户心目中留个好印象。时间只有1个小时,他必须把握好机会。一旦取得成功,他所得到的回报将会是成百上千万美元。

这已经不是马丁第一次接受这样的考验了。面对客户,他总是有着老手们特有的镇定与自信,而且迄今为止他所取得的成就,也足以让他感到自豪了。所以当发现自己对即将到来的会面,并没有感到特别兴奋的时候,他感觉这似乎有些不太正常。

一进办公室,那位巨头就开门见山地问道:“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吗?”于是马丁就像是打开了闸门一样,大谈自己的光辉业绩。他向这位巨头详细解释了自己的投资理念,以及他是如何打败自己的竞争对手的,还提到了自己一些比较有名的客户。他谈到了为这位巨头所设计的投资构想,其中包括不同类型的短线或长线投资。

就在马丁口若悬河的时候,预先安排的1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只见这位巨头站起身来,感谢马丁能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会见。马丁对此大感意外,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还没有来得及询问对方的目标、对方对于风险的态度,以及他需要什么样的投资经理。可即便如此,当事后回想起这次会面的时候,他还是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因为他坚信,自己一定在对方心目中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印象。

第二天,马丁收到了那位巨头的一张亲笔便条,他再次向马丁表示感谢,同时告诉马丁,他准备选择另外一名投资经理。就这样,马丁莫名其妙地失去了一个大客户。

马丁以为自己的骄人业绩一定能赢得这位巨头的青睐,可巨头却在想:“这家伙真是一个狂妄自大的笨蛋。他什么时候才会关心一下我的想法呢?我绝对不会让这样一个家伙来打理我的资金。”

马丁身上体现的是我在本书中谈到的第20号恶习:过于强调自我。

我了解这些人,他们正是我的客户。

我并不是说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去哪儿,或者是想达到什么目标,也不是说他们没有足够的自我成就感。事实上,他们大都是一些非常成功的人(而且有时候,他们的自尊甚至会有些过头)。真正的问题在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会对那些重要人物——比如说他们的上司、同事、下属和客户——产生怎样的影响。不仅在工作上,在家庭生活中,他们也会存在同样的问题。

他们以为自己无所不知,可其他人却只会把他们的这种想法看成是狂妄自大。

他们以为自己是在“抛砖引玉”,可其他人却感觉他们是在多管闲事。

他们以为自己是在大胆放权,可其他人却觉得他们是在推卸责任。

他们以为自己“少说为妙”,可其他人却觉得他们是“毫无反应”。

他们以为自己是在让别人学会独立思考,可其他人却觉得他们是在不闻不问。

过了一段时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就会蚕食掉他们在工作和生活当中付出的所有努力,并最终演变成一场大危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许多时候,出现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是他们的“内部行为导航系统”出了问题,因此对自己在同事当中的位置感到迷失。[2][3]

塞维·蔡斯曾经因出演哈罗德·雷米斯的大作《疯狂高尔夫》[4]而一举成名,可随后不久,这位巨星的事业就开始走下坡路。对于这种情况,哈罗德·雷米斯解释说:“你们知道什么是‘本体感受’(Proprioception)吗?就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当前的处境,对自己的前途保持清醒认识的一种能力。塞维之所以走下坡路,就是因为他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感受’能力,他不知道该如何把握自己在别人面前的形象。他总是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他在所有人面前都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我是塞维·蔡斯,而你们不是。’”

在为成功人士进行指导的时候,我发现,在我所面对的人当中,有相当多的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这种“本体感受”能力。他们总是在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每当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他们总是会在内心深处夸大自己的成就。就好像塞维·蔡斯一样,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总是充满强烈的优越感:“我是成功人士,而你们不是。”所以他们自然也就有理由这样想:“既然这样做也能够给我带来成功,为什么还要改变呢?”

如果上帝能够赐给我魔力,我就会打个响指,让这些人立刻意识到自己必须改变这种想法了。我希望自己能把他们变成《土拨鼠之日》(Groundhog Day,雷米斯的另一部电影,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中的人物,让他们不断重复某一天的生活——可能是重复他们感觉最糟糕的一天,直到他们最终彻底修正自己的做法。我希望自己能够有勇气用力抓住他们的肩膀,摇醒他们,让他们看清现实到底是怎样的。我希望我能把他们的缺点变成可能会夺去他们生命的顽症——因为只有在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候,他们才可能会被迫作出改变。

但我不可能,也不会这样做。我只能告诉这些人,他们的同事是怎样看他们的,我把这种看法称为“反馈”。我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人们:这就是你现在的处境。在这本书里,我会让你看到,你可以怎样用这种武器来帮助你自己和你身边的人。

要想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或者说,要想回到正确的道路上,你并不需要付出太高的代价。我们在本书当中所要讨论的,也并不是什么生死攸关的问题(当然,长时间忽视这些问题也会给你的职业生涯带来严重的影响)。它们也不是什么疑难杂症,不需要用长期的治疗或大量的药物来治愈。事实上,它们只是一些行为习惯——一些我们每天在工作中都会不自觉地重复很多次的坏习惯。要想克服这些习惯,你只需要:

(1)找出问题;

(2)明白这些问题对你周围的人所产生的影响;

(3)意识到其实你只需要在行为上作出一些细微的改变,就可以取得截然不同的效果。

这就好像是在表演喜剧一样。有些喜剧演员总是会不小心说错一句关键的台词,而破坏了整场演出的效果。导演的工作就是注意到这个问题,并相应调整演员的表演,从而使演出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观众不笑,整场演出就毫无意义;同样,如果演员不能成功地调整自己,导演就不得不另请高明。

你可以把我想象成那位导演。

一位记者曾经告诉我,做记者这么多年,他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哪怕把一个逗号放错了位置,整个句子都会变得面目全[5]非。”作为一名记者,你可能具有极高的天赋,你可以像一支CSI团队那样展开调查,可以让你的采访对象一见面就把你当成老朋友;你可以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疾恶如仇,一心想着惩恶扬善;你还可以在截稿日期之前写出美妙的文章,手法娴熟地使用各种精妙的修辞技巧,让你的读者们对你崇拜得五体投地。但是,一旦你把一个逗号放错了位置,你的所有努力顷刻之间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所以,你不妨把我想象成一名严格的语法专家。我能帮你找出所有的语法错误,帮你大大提高自己的语法水平。

圣地亚哥有一家我最喜欢的餐厅,那里的大厨告诉我,他最拿手的那道菜里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菜的成败完全取决于一种关键的作料(当然,跟可口可乐的神秘配方一样,这位大厨也拒绝透露这种作料的具体名称)。如果没放这种作料,盘子端回厨房的时候就会有一半剩菜;而一旦加上这种作料,客人就会把盘子吃个底朝天。

那么,不妨把我想象成一位挑剔的食客,一旦发现你的菜里没放那种作料,我就会原封不动地把菜退还给你。

演员会说错台词,记者会放错逗号,厨师会忘掉一种关键的作料。这就是我们在本书当中所要讨论的问题:大部分人在工作时总是会有一些小失误(但又没有意识到这种失误的严重性),他们很可能会因为这个小小的失误而功亏一篑。而且更糟的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

(1)自己的确有些小失误;

(2)他们完全可以消除这些失误。

本书就是你最好的导航系统——一张能够帮助你不走弯路,直奔巅峰的路线图。

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你还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

但你必须明白一点:那些帮助你取得眼前成就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帮你取得更大的成功。

旅行已经开始,让我们启程吧!第2章先谈谈我吧

先来谈谈我自己吧。我是谁?我到底有什么资格来告诉你们,应该如何改变自己呢?这一切都要从一个电话说起。

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有一次,我为一家名列“《财富》杂志100强”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作了一场关于领导力的培训。当时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告诉他们该如何在自己的公司里寻找未来的CEO,如何通过设计一些有用的培训项目,来帮助公司的员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培训结束之后,这家公司的CEO给我打来了一个电话,正是这个电话改变了我的人生。

这位CEO也参加了培训,他说自己在这次培训当中,听到了一些让他为之一振的话。他之所以会拨通我的电话,就是因为这些话“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马歇尔,我公司里有一个主管,他负责的是一个很大的部门,而且他的部门几乎每个季度都能超额完成任务。”这位CEO说道,“他年轻、聪明、执著、有冲劲、勤奋且富有创造性,十分具有个人魅力,但同时又有些狂妄自大、倔强顽固,总是以为自己无所不知。”“可问题是,我们是一家强调团队合作的公司,而这位经理一直无法融入团队。我给了他一年时间让他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否则就请他离开。可你知道吗?我发现,要想让这个家伙作出改变,我的公司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一听到“代价”这个词,我的耳朵立刻竖了起来。要知道,长期以来,我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改变自己与周围的人相处的方式。我以前从来没有对一位高管级别的人物进行过培训,更没有对一家市值数百亿美元的公司的CEO进行过单独辅导。

我并不认识这位CEO所说的这个家伙,但从他的描述当中,我可以想象出那位经理的大概情形。首先,这个主管应该是一个很成功的人,一个凭着自己的能力,一步步获得高升的人。无论是在工作中,在橄榄球场上,在玩扑克游戏的时候,还是在跟陌生人进行辩论的时候,他很可能总是占据上风。他可以靠自己的个人魅力争取客户,也可以在公司会议上舌战群雄,说服所有的同事接受自己的观点。他还能够得到上司的青睐,在公司里平步青云。从他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起,这个人的脑门上就贴着四个字:前途无量。这样的人往往并不需要钱,因为他的钱已经够多了,而且他实际上并不需要工作。这种人之所以工作,原因只有一个:他喜欢这样。

所有这些因素——他的天分、个人魅力、聪明才智、无与伦比的成功记录,以及银行里的大笔存款,都让他可以目空一切,所以这样的人往往会变得既固执、高傲,又对身边的人充满戒心。怎样才能改变一个这样的人呢?要知道,他的整个生活——从他的收入到他的头衔,还有那成百上千个对他俯首听命的下属——都在告诉他:“你是成功的!”

更为重要的是,即便我知道该怎样才能改变这个人,我为什么一定要去钻这个牛角尖呢?

可我喜欢接受这个挑战。在那以前,我曾经对许多中层经理进行过辅导。他们大都是一些极有潜力,但暂时还没有取得成功的家伙。我的那些辅导方法,能用来帮助这个有高管天分的精英吗?我能让一个已经非常成功的家伙,变得更加成功吗?这可能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但事实上,真正吸引我的还是那个字眼:代价。

于是第二天,我搭乘返程航班回到纽约,去会见这位CEO和他提到的那位部门主管。

回想起来,那已经是20年前的事情了。如果从那天算起,我至今已经培训了超过100个情况类似的高管。他们个个都很聪明、富有,也都很成功,可即便如此,他们每个人身上还是至少有一处足以让他们的职业生涯毁于一旦的人际交往缺陷。

这就是我的职业。我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拿到了心理学博士学位,拥有29年分析和评估一个人在组织机构当中的行为的经验。如今,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对那些成功人士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当然,我的目的并不是让他们变得更聪明或更富有,我只是要纠正他们,找出他们在与同事交往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恶习,并帮助他们纠正这些习惯,从而使他们能够继续为自己的组织作出贡献。我会帮助他们意识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些让他们取得当前成就的做法,未必能帮他们走得更远。

但我并非只跟高管们打交道。没错,跟他们交往是我工作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但我的大多数时间,都跟那些尚未到达职业巅峰的人在一起。他们也需要我的帮助。一个人在公司金字塔中的位置,跟他与同事的人际关系并没有必然联系。中层经理们也同样会被自己的同事或下属看成是一个狂妄、粗暴,而且总是“误以为自己无所不知”的家伙。我的目标对象,是那些感觉自己已经是成功人士,但又想取得更大成就的人——几乎所有组织中都有一大群这样的人。

我可以帮助他们在工作场合表现得更加得体——我会告诉他们一套简单而实用的方法。

首先,我会对他们的同事进行一次“360度反馈调查”,尽可能多地对他们的上司、下属、同事,还有家庭成员进行访谈,以此来对他们人际交往的长处和弱点进行一个全面评估。

然后我会直接告诉他们,周围的人是怎样看待他们的。如果他们能够接受我的结论,那就表明他们承认自己的确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愿意去努力改进自己的行为。这时,我就会告诉他们应当如何改进。

我会先让他们向自己周围的人道歉(因为我的调查结果很可能会让他们产生一种愧疚感,而道歉是帮他们消除这种愧疚感的唯一方式),并请求对方帮助自己改进。

我还会告诉他们,一定要让所有人知道自己正准备改进。因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周围的人可能根本不会主动注意到他们的变化。

然后,我会让他们每个月都不断跟进,告诉同事们自己正在进行一项改进计划。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从同事的反馈当中了解到自己的进展,并督促人们继续监督你的改进。

在进行跟进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要学会客观地聆听同事、家庭成员,以及朋友们的反馈——一定不要打断对方,更不要试图作任何辩解。

我还会告诉他们,无论别人给出了怎样的反馈,你都应该表示感谢。具体来说,我让他们向那些提出反馈意见的人说声“谢谢”——我一向认为,感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态。

最后,我还会告诉他们前馈(feedforward)的力量,这是我在征求改进建议时最常用的一种“独门武器”。

对于这些成功人士而言,刚开始的时候,他们通常会感到十分委屈,可过了12~18个月之后,他们的行为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不仅是他们这样认为,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同事们也会清楚地感觉到这一点。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想:“这听起来非常简单,但是你怎么把它写成了一本书呢?”我要说的是,这本书不仅是为那些超级成功人士而写的,它还可以帮助很多人。这就像一名高尔夫教练不可能只为那[6]些PGA选手写书一样——虽然这是一项非常有趣的运动,但能够成为巡回赛选手的人毕竟少之又少,所以专门为他们写书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我并不是随便拿高尔夫作为例子的。我家附近就有一座高尔夫球场,我每天都可以看到人们在打高尔夫,而且我相信,在“如何帮助成功人士取得更大成功”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比高尔夫课程更能带给人启发了。一般情况下,打高尔夫的人身上几乎体现了成功人士所具有的全部特点。

他们会盲目夸大自己的成功。他们认为——甚至可能坚信——自己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哪怕偶尔打出一杆好成绩,他们也会很容易就相信那是自己的正常水平。

他们还经常对自己取得成功的方法过于迷信。正因为如此,在第一杆出错之后,他们很容易就会再“奖励”自己一杆(这一杆被称为“自行重打”)。他们会刻意忽略自己的失误,只记录较好的成绩,并把这些好成绩当成自己的真实水平。

跟商务人士一样,高尔夫球手们常常认不清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缺点,所以总是花费大量时间,去练习那些自己本来就已经擅长的动作,却不肯用心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那些总是好大喜功、夸大其词的成功人士不也是如此吗?

需要说明的是,高尔夫球手们有一个非常值得称道的地方:无论取得了多么好的成绩,他们总是不会满足,总是希望能够做得更好。因此他们会不断地练习,不停地给自己安排课程,尝试新的设备,调整挥杆技巧,还拼命阅读相关杂志或图书,希望得到更多的建议。

这也正是本书的意义所在。本书的目标读者,是那些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家里,或者是在任何环境中,都希望能够做得更好的人。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通过这本书,能够让你相信:自己虽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但仍然可能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只要能找到适当的方法,就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好了,关于我就说这么多。下面让我们谈谈你吧。第3章成功的幻觉,或者说我们为什么会抵制变化

成功人士通常抱有的四个信念

几年前,有一家保险公司曾经刊登过一条广告:一头力大无比的灰熊正站在小溪里,脖子努力地向上伸着,一对硕大的熊掌在空中挥舞,还龇着一口白森森的牙齿。在灰熊的面前,一条毫无戒心的三文鱼从溪水中一跃而起。灰熊蓄势待扑……

广告标语写道:“可能每个人都想做那头熊,可我们建议你做那条三文鱼。”

这是一块宣传“伤残保险”的广告牌,可它却让我意识到,在工作当中,人们很容易会对自己的成就、自己当前的地位,以及自己对组织的贡献作出错误的判断。具体来说:

(1)我们可能会过于高估自己对某个项目所作的贡献;

(2)我们可能会把那些并不属于自己的功劳,部分或全部算到自己头上;

(3)我们可能会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以及自己在同事心目中的地位作出过高的评价;

(4)我们可能会刻意地忽视自己那些让公司损失惨重的失误,以及那些让自己一筹莫展的难题;

(5)我们可能会过于夸大自己的项目对整个组织的影响,因为我们总是会刻意忽略整个组织对该项目所提供的支持。(换句话说,我们只关心成绩,而根本不会考虑到成本。)

所有这些幻觉的直接根源都是你当前所取得的成功,而非失败。因为人们一般都会从以往的成功当中,得到一些正面的肯定和鼓励,所以他们会很自然地坚信,自己在未来仍将取得更大的成功。

这不一定是件坏事。这种疯狂的幻觉会让你感觉自己像上帝般无所不知,而且它会让你充满自信,帮助你打消疑虑,让你暂时忽略工作中的风险和挑战。事实上,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看清现实的真面目,每天都要面对赤裸裸的现实的话,我们很可能会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生活。要知道,在我们的社会中,那些最现实的人常常也是最严重的抑郁症患者。

但另一方面,当我们需要改进自己的时候,这些幻觉又会成为一个严重的障碍。我们会固执地停留在那种上帝般的自我满足当中,一旦有人试图向我们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我们就会立刻对其嗤之以鼻。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反应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我们会认为对方搞错了。我们会认为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或者是他们弄错了对象,把我们当成那些或许真的需要改进的人了。

其次,当我们慢慢意识到对方可能并没有搞错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抵制心理。我们会坚信对方所提出的批评并不适合我们,否则我们不可能取得像今天这样的成功。

最后,当我们发现自己的确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完美时,我们就会开始攻击对方。我们会想尽办法打击对方的自尊心,比如说我们会反问对方:“为什么一个像我这么聪明的人,要在乎你这么一个失败者的看法呢?”

这些还只是最初的表面反应。除此之外,那些已经有所成就的人还会:

(1)拼命地强调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

(2)坚信自己的成就都是因为自己的个人能力而取得的(他们绝不会把自己的成功看成是运气);

(3)坚信自己在未来还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4)坚信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命运(而不会相信自己的命运是受外力控制的)。

毫无疑问,你很难说服一个这样的人去改进自己的行为。

所以,在帮助这些人实现改进之前,我们首先必须深入分析一下他们的内心世界。一方面,正是这些信念帮助他们取得了现有的成就;而另一方面,这些信念也会让他们变得故步自封,拒绝改变,从而为他们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一般来说,成功人士通常会抱有以下四个信念。

信念1:我已经是一名成功人士了

那些已经有所成就的人总是会对自己的能力和天分充满自信。

成功人士的骨子里整天都会流淌着这样一种信念:“我已经取得了成功,我现在是成功人士了!”他们总是会告诉自己:“是我所掌握的技能和我的个人天赋,让我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它们还会让我继续成功下去!”

你可能并不相信,可能觉得只有自大狂才会有这种想法。看看你自己吧,如果你感觉自己每天早晨都能充满自信、精力旺盛、斗志昂扬地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当中,不妨问问你自己:你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我相信,如果总是想着自己以往的失败,你根本不会如此充满自信;相反,你会有意识地忘记那些失败,你会不断地回忆那些往日的辉煌。如果你像我所认识的那些人一样,你就会不断地提醒自己:“我已经是一名成功人士了!”你会不断地回忆起那些最让你兴奋的辉煌时刻:可能是你在一次会议上作出精彩发言的那5分钟,(说实话,当所有人都在屏气凝神地听你讲话的时候,你难道不会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吗?)也可能是你的一份让上司大加赞赏的备忘录——结果这份备忘录在整个公司里广为流传,并引来无数赞叹。(你难道不会在闲暇时反复欣赏自己的这一杰作吗?)你总是会在自己的大脑中一遍又一遍地回放那些让你心旷神怡的场景,并不断地向周围的人讲述你在那一刻的风采。

我的一位朋友曾经参加过一次会议,会议主要讨论在线播放体育节目的问题。会议当中,一位高管提出了一个非常微不足道的问题:1964年的时候,美国全国橄榄球和棒球联盟中最有价值的运动员的队服编号是相同的。这个编号是多少?运动员叫什么名字?大家立刻回答说是32号运动员。记得当年一共有4名运动员当选为最有价值运[7][8]动员,其中3名分别是:吉姆·布朗、桑迪·科法克斯,以及埃尔斯[9][10]顿·霍华德。但只有我的朋友知道第4名是谁,他就是布法罗比尔[11]队4的后卫库奇·吉尔克里斯特。结果这件事从此成为我这位朋友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回忆之一。每当需要提醒自己有多聪明的时候,他就会回想起这件事情。我是怎么知道这一点的呢?因为他在我面前提到这件事情不下60次。

相信你周围的那些成功人士也会有同样的心态——这点你可以从他们不断重复的故事里看得出来。他们反复念叨的,是那些失败的经历还是以往的辉煌呢?如果你的朋友是位成功人士,我相信他一定选择后者。

就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想法而言,没有人会贬低自己,我们总是会刻意夸大自己的个人能力。这是件好事,否则我们很可能根本没有勇气去面对每一天的生活。

我曾经跟一位著名的棒球运动员谈起过这件事情。在棒球比赛中,几乎每一位击球手都有一位自己很熟悉的投球手——因为他总是能够打败这位投球手。这位击球手告诉我:“每次当我面对这位曾经是我手下败将的投球手时,我都会有意地轻视对方,这可以让我充满自信。”

这种心态毫不奇怪。成功人士总是会把以往的成功看作序幕而已——而且在他们的心目中,以往那些辉煌的时刻永远是玫瑰色的。但这位击球手不同,他又往前进了一步。“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位曾经打败过你的投球手,你会怎么想呢?”我问道。“一样。”他回答道,“我会告诉自己:‘你一定能够打败这个家伙。别忘了,你以前曾经打败过比他还要强的对手。’”

换句话说,他不仅会用自己过去的成功来维持自己的成功心态,甚至就连那些不太成功的表现——那些可能会打击他自信心的事情——都会给他带来信心。

即使是在进行团队作业的时候也是如此。他们不仅相信自己的团队一定会取得成功,而且总是会高估自己对团队成绩的贡献。

我曾经对一家公司的3名合伙人进行过调查,让他们评估一下自己对整个公司年度利润的贡献。由于我本身就是这家公司的高级合伙人之一,所以我非常清楚真实的数字。可当他们3位估计的结果出来之后,我发现,3个数字相加之和,居然是公司年度利润的150%!换句话说,每个人都相信,在公司所实现的利润当中,有一半是来自自己的贡献。

我相信,不仅我身边的这些人如此,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种情况。如果你让同事评估一下他们对于公司的贡献,评估的结果之和也许会超过100%。但这并没有什么不对,你总是希望自己身边的人能够个个充满自信,对吧?(事实上,如果他们评估的总和不到100%,我会建议你考虑重新寻找新的同事。)

这种“我已经是一名成功人士”的信念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带来积极的结果,但当一个人的行为需要进行一些改进的时候,这种信念就会成为一种障碍。

成功人士总是会拿自己跟同龄人进行比较——而且他们常常会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进行比较。如果你让一些事业有成的人,以同行的成绩为标准给自己打分(我曾经先后要求超过2万人做过这种练习),有80%~85%的人都会认为自己“应该拿到好名次”。在那些公认为社会地位比较高的职业(比如说外科医生、飞行员、投资银行家等)当中,这一数字甚至还会更高。也就是说,在这些职业中,至少有90%的人认为自己处于本行业的前列。

医生可能是最容易高估自己的一个群体了。我曾经在一家医学院发表演讲,告诉那些未来的医生,根据我的调查,有一半的医学院学生的毕业成绩会低于中等水平。当时就有两位学生坚决认为:“这根本不可能!”

想象一下,要向这样的人指出他们的缺点并建议他们改进,那该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信念2:我一定能成功

成功人士总是在告诉自己:“我一定能成功。”

他们总是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虽然并不会相信自己能像魔术师那样,只凭意志力就可以移动桌子上的物体,或把金属扳弯——他们还没有自大到那种地步,但也差不多。成功人士总是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凭借个人的力量、天分或聪明才智让事情按照自己预先设想的方向发展。

正因为如此,每当上司询问“有谁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总是会有人立刻举手:“算上我一个!”当然,还有一些人会蜷缩在角落里祈祷,但愿上司不会抽到自己。[12]

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效能感”的表现。那些坚信自己会成功的人,总是能在别人感觉危险的地方看到机会。他们并不害怕不确定性,反而会接受这种动荡变换的感觉。他们喜欢承担更大的风险,得到更大的回报。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甚至会把自己的全部身家拿来一博。

成功人士总是有一种很强的“内部控制感”(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换句话说,他们不会把自己当成命运的牺牲品。他们坚信,一个人要想成功,就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勤奋和个人能力,而不是运气,或者是任何其他外部因素。

即便纯粹是因为运气而作出了一些成绩,他们还是会坚信“那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努力”。我曾经碰到过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几年前,我的6位合作伙伴想发展一笔非常庞大的业务。由于我是公司的高级合伙人,所以他们一定要事先征得我的许可。我最初表示坚决反对,告诉他们那个想法简直太愚蠢了。可在他们的全力说服下,我最终还是勉强地同意了。7年之后,那笔投资给我带来了滚滚财源——我的收益高达数百万美元。我没有作出任何努力,纯粹是靠运气。可我的许多在事业上非常成功的朋友都不这么认为。他们坚持认为,这次投资之所以成功,纯粹是我多年努力的结果,跟运气并没有太大关系。这是成功人士的一种典型心态。他们总是相信,一个人的成功完全是他的勤奋和个人能力的结果——即便事实并非如此。

当然,这种想法跟那些明明是靠继承巨额财产而暴富,却坚称自己是白手起家的人的想法一样。如果你本来就是含着金钥匙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么你就不应该认为,自己是靠努力才取得今天的成绩的。可很多有钱人显然并不会这么认为,他们相信,自己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完全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即便二者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事实并非如此,但这种想法确实能让人感到巨大的鼓舞。

虽然不符合实际,但这种心态显然比坐等天上掉馅饼要好得多。就拿那些喜欢买彩票的人来说吧,大量统计数据表明,彩票实际上可[13]以被看成是政府变相征收的一种“递减税”。可尽管彩迷们都知道彩票本质上只是一种运气游戏而已(大多数成功人士的想法则截然不同,所以你很少看到百万富翁买彩票),却几乎都坚信,只要买足够多的彩票,就会增加自己中奖的概率。而研究表明,那些抱有这种信念的人,收入通常不会太高,而且他们往往也不会有很大的成就。

更加糟糕的是,那些通过买彩票中了大奖的彩民,并不懂得该如何用自己的奖金进行投资。中了大奖之后,他们就会断定自己在购买彩票时所采用的策略是正确的,所以他们在接下来的投资活动中也会奉行同样的策略。于是,他们会不断作出一些非理性的投资决策,考虑那些看起来漏洞百出的投资项目。这些人往往对自己并没有太大的信心,所以他们只好再次寄希望于运气。

相比之下,成功人士则会选择相信自己——可对于那些想要向他们提出改进建议的人来说,他们的这种心态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成功人士的最大错误之一,就是他们会不断地告诉自己:“我现在已经是成功人士了,我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是因为我长期以来都做了很多正确的事情,所以只要坚持长久以来的做法,我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大成功!”可我想指出的是:有时候这些人所取得的成功,跟他们的做法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信念3:我一定会成功

成功人士相信:“我对成功有足够的动力。”

如果“我已经是一名成功人士了”指的是过去,“我一定能成功”指的是现在,那么“我一定会成功”指的就是将来。成功人士通常对将来有一种坚定的乐观心态。他们不仅相信自己能够制造成功,而且坚信自己必将走向成功。

正因为如此,成功人士总是会用一种别人似乎难以理解的热情去寻找机会。当设定并公开宣布了某个目标之后,他们通常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实现这个目标。这是一件好事,但也很容易演变成一种过度的乐观。正因为如此,许多成功人士才会极度忙碌,并且很容易作出一些自己根本无法兑现的承诺。

对于一个野心勃勃的人而言,由于总是抱有一种“我一定会成功”的心态,所以他们很难拒绝那些对自己有利的机遇。我所接触过的大多数高管每天都十分忙碌——有时甚至一天比一天忙。我从来没听到任何一位客户告诉我:“我的日程表排得不够满。”这倒并不是因为他们手头有太多工作需要处理。当我问这些高管,为什么要给自己安排那么多工作的时候,从来没有一个人回答说是因为公司里出现了重大危机。他们之所以忙个不停,是因为他们感觉“自己眼前的机遇实在太多了”。

或许你也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一旦你在工作当中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立刻就会有很多人聚集到你身边,希望能够从你的成就中分一杯羹。他们通常的想法是:你既然已经创造了奇迹,那就一定能够为他们再次创造新的奇迹。(这样想的确很符合逻辑。)所以这时你就会感觉到无限的机遇正在向你扑过来,简直让你目不暇接。而你呢?你可能根本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自然也没有足够的自制力来抵制各种诱惑。所以只要一不小心,你就会深陷其中——那些当初让你冲上巅峰的因素,在未来很可能把你推向深渊。

我最喜欢的客户是一位欧洲公司的执行主管。他所管理的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权服务组织之一,他的任务是向世界上那些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提供帮助。不幸的是(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他的生意蒸蒸日上。当人们来向他寻求帮助的时候,他没有办法,也从来没有想过表示拒绝。无论遇到任何难题,他都会告诉自己:“我们会成功的。”就是因为这种心态,他作出了许多即便是最勤奋的员工都无法完成的承诺。毫无疑问,如果这位主管不调整自己的这种心态,他的员工就会变得极度疲惫,人员流动性就会大大增加,整个团队的凝聚力也会越来越弱。所以,从一名领导者的角度来说,他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避免作出无法实现的承诺。

这种“我一定会成功”的心态,会在我们矫正自己行为的时候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障碍。坦白说,我经常会对我的客户作一些跟踪调查,我想知道他们使用了我的方法之后,是否真的会有一些改进。几乎所有参加过我的领导力培训的人都打算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而且一旦应用之后,他们也的确会变得更好。可另一方面,我们的研究(下文将详细讨论此事)显示:很多人根本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他们甚至认为,与其花时间来参加我的培训课程,还不如在家看肥皂剧。

我问这些人:“为什么你没有按照你所承诺的那样,把课程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呢?”他们所作出的最普遍的一个反应是:“我本来是打算那么做的,可我真的没时间。”他们还是在让自己忙个不停,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想改变,也不是因为他们觉得没必要改变,只是因为他们实在太忙了,没有时间。他们总是在告诉自己:“等以后有时间吧!”——可这个“以后”永远都不会出现。

信念4:我选择成功

成功人士相信,自己之所以会做当前的事情,是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意愿。一个人越成功,他的这种意愿就会越强烈。当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时,我们就会变得更加有决心;而当我们被迫做自己必须做的事时,我们就会变得消极被动。

只要观察一下那些不会按照业绩来进行奖励的工作,你就会看到其中的区别。

记得在肯塔基上中学的时候,就连像我这样玩世不恭的捣蛋鬼都能看得出来:有些老师的确是在把教师当作一种神圣的职业,而有些老师只是把教书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罢了。前者往往能够成为最出色的老师,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学生抱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而不只是在混口饭吃。成功人士都不喜欢那种被控制或被操纵的感觉。我在工作当中每天都可以遇到这样的现象,即便我的方法已经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换句话说,很多人都觉得我的确能够帮助他们时——仍然会有人对我有一种心理上的抵触。

我现在已经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了。我承认自己不可能强迫人们作出改变。我只能帮助他们,在他们愿意的地方做得更好。[14]

著名篮球教练里克·皮蒂诺曾经写过一本名为《成功是一种选择》(Success Is a Choice)的书。我非常同意他书中的观点:没有人能够“被迫”取得成功,成功都是他们选择的结果。几乎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如此。

不幸的是,让一个人自己主动改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越相信成功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我们就越难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

这种现象的根源可以用心理学上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来解释,那就是认知不和谐(cognitive dissonance)。所谓“认知不和谐”,就是指人们大脑中相信的东西和他们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的东西总是会有些脱节。这点从理论上来说非常简单,我们越是坚信某个想法,就越难接受那些跟它不同的想法——即便事实就摆在面前,我们也会视若无睹。打个比方,一旦相信同事比尔是个浑蛋,你就会用这种想法去过滤比尔的所有行为。无论比尔做了什么,你都会觉得他的行为更加证明了他的确是个浑蛋。即便他的某个做法一点都不浑蛋,你也会觉得那只是一个例外。从比尔的角度来说,他可能要用许多年时间才能改变自己在你心目中的形象。这就是人们在看待他人方面的“认知不和谐”。而这种“认知不和谐”一旦出现在工作场合,它就很可能成为一种破坏性的力量。

许多成功人士都会按照一种对自己有利的方式,利用这种“认知不和谐”。他们只会相信跟自己想法一致的事情。正因为如此,那些有所成就的人绝对不会在困难面前退缩,他们总是对自己实现目标的能力充满信心,这种信心会让他们戴着玫瑰色的眼镜,诠释自己所遇到的一切。

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心态是非常有益的。它可以鼓励人们“坚持方向”,无论情况有多么艰难,也不轻易放弃。

然而,当成功人士需要“改变航程”的时候,他们的这种心态又会成为一种巨大的障碍。

我们的成功是怎样让我们变得迷信的

成功人士的这四个信念——自己拥有足够的能力、足够的自信、足够的动力和足够的意愿取得成功——都会让他们变得迷信。“谁?我?”你会说,“不可能!我才不相信这一套呢!我的成功完全是我勤奋努力的结果。”

如果有人告诉你,当你遇到的某些事情——比如说有黑猫从你面前经过——可能会给你带来噩运,你可能会觉得这纯粹是一种幼稚的迷信思想。而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认为这只是那些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会有的愚蠢想法。在内心深处,我们会告诉自己:“我才不会有这些怪念头呢!”

先别着急,听我慢慢解释。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都有些迷信。一般来说,一个人在组织里的职位越高,他就会变得越迷信。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之所以会迷信,是因为当某件事情紧随着某种行为之后发生时,他们就会认为,前面的行为导致了这件事情的发生。无论是否真的是自己的行为在发挥作用,一旦在我们做过某件事之后出现了一个好的结果,我们就会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因果关系。随后,我们就会不断地重复这种行为,以期得到预期的结果。[15]心理学家B.F.斯金纳是第一个研究这种现象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用鸽子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刚开始的时候,只要鸽子一扭脑袋,他就会往鸽笼里放上一大把谷子。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每当想吃谷子的时候,鸽子就会拼命地扭脑袋——因为它们坚信扭脑袋可以给自己带来谷子。这些鸽子会告诉自己:“扭扭脑袋,你就可以得到吃的。再扭一下,你就会得到更多。”

这听起来非常可笑,不是吗?我们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我们总是以为自己要比B.F.斯金纳养的那些鸽子聪明多了。可根据我的经验,许多人都在不断重复那些其实毫无意义的行为,日复一日。因为他们相信,这种行为一定能够给自己带来大把的金钱和更多的荣誉。

大多数人之所以迷信,就是因为他们把因果关系和关联关系混为一谈了。跟斯金纳的鸽子一样,任何人都会重复那些曾经给自己带来良好感觉的行为。一个人的成就越大,他就越会这样做。

许多成功人士所犯的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他们总是会假设:“我那样做了以后,就得到了这样一个结果。所以,肯定是因为我做了那件事情,才得到这样一个结果的。”

有时候这种假设是正确的,但它并不总是正确。这也正是本书所要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正是我会说,“那些让我们取得当前成就的做法,可能并不会让我们走得更远”的原因。在我看来,在我们所取得的成就当中,有些的确是因为我们的某种行为而取得的,但有些则与我们的行为毫无关系。

毫无疑问,我所遇到过的所有成功人士,他们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做了许多正确的事情;同时正是由于他们做了许多正确的事情,所以即便他们偶尔犯了一些错误,也并不会让他们走向失败。

在跟众多成功人士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所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帮助领导者们看清那些“会导致良好结果的行为”和“并不会导致良好结果的行为”之间的区别,并帮助他们避免陷入“迷信陷阱”。

这一点在我的客户哈里(Harry)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哈里是一位极其聪明,而且非常勤奋的主管,他总是能够完成各种指标。哈里能看到许多公司里其他人根本看不到的事情,几乎整个公司上下都承认这一点。他所提出的许多极富创造性的想法,都帮助公司实现了突破性的进步,并赢得了全体同事的一致赞赏。哈里还在许多扭转公司命运的重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哈里还有很多其他优点:他会时刻把公司、员工和股东的利益放在心上;他还有一位很出色的妻子、两个在名牌大学读书的孩子。他们在高档社区里有一个漂亮的家。总的来说,哈里的生活简直就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但美中不足的是,哈里不懂得怎样聆听别人的意见。虽然他的下属和同事们都非常尊重他,可他们觉得哈里并没有在听他们说什么。而且虽然同事们也承认哈里的脑袋很好使,极富创造力,可他们还是觉得哈里的做法太过分了。同事们经常感觉到,一旦哈里在某件事情上下定了决心,他就根本不会听取其他人的意见——我对整个公司上下都进行了调查,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的。对他的家庭成员的调查结果也是一样,他的妻子和孩子们也觉得,哈里根本听不进别人在说什么。我怀疑,如果他家的狗能表达意见,它也会给出同样的反应。

哈里也承认,的确曾经有人向他提过类似的建议,认为他应当改掉坏习惯,成为一名更好的聆听者,但他并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样做。因为他相信,自己之所以能够取得眼前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现在的聆听习惯。跟许多成就斐然的人一样,他开始拼命为自己的迷信观念辩护。他告诉我,有人经常会向他提出一些非常糟糕的想法,他并不想让这些想法来污染自己的大脑,所以他需要把这些想法过滤掉,他不能为了要让对方感觉好一些,就假装重视他们的想法。“我不能对那些愚蠢的想法表现出欣然接受的样子。”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是一副傲慢的神情。

这是第一种自卫性的反应。那些深陷“迷信陷阱”的成功人士经常会有这种反应。他们坚信,自己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自己采取了某些特定的行为方式——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稳妥的还是冒险的,合法的还是不合法的。他们拒绝相信,自己的成功其实跟他们的某些行为并没有太大关系——有时候二者之间甚至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而我的工作就是帮助哈里看到他的这种逻辑背后的漏洞。当我问他,是否真的以为自己的同事和家人都是傻瓜时,他尴尬地承认,这么说可能确实有些过分了。他其实很尊重这些人,也很需要得到他们的帮助。事实上,哈里承认,要想取得成功,他必须依靠这些人。“仔细想一想,”他说道,“可能有时候我才是个大傻瓜。”

这是哈里向前迈进的一大步——他承认其他人的想法有时确实有道理,并且认识到自己有时的确像个大傻瓜。

但哈里很快就产生了第二种自卫性反应:担心自己会纠正过度。他担心,如果聆听太多,自己很可能会因此变得自闭,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想法,并最终导致创造性思维的枯竭。我告诉他,对于一位已经55岁,而且一直都不善于聆听的人来说,这种纠正过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向他保证,他其实完全可以打消掉这种顾虑。我告诉他,我们只是在纠正一种不良的行为方式,而不是在改变他的宗教信仰。最后哈里决定,与其花费时间来为自己辩解,还不如试试看。

哈里的故事并不是一个特例。几乎所有人都会有些“迷信”,他们会过于重视那些不好的行为对于自己成功的意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