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的号手:刘半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7 21:20:52

点击下载

作者:齐芳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革新的号手:刘半农

革新的号手:刘半农试读:

前言

一份爱国的热忱,一颗高傲的灵魂,一场孤独的旅程,一生洒脱的性情。在这世上,鲜有人可“触多方而俱有成”,能在某一点上有所突破,已是不枉此生的。然,有这样一人,在其所涉及的众多领域中,都能游刃有余地行走,许多旁人望尘莫及之事,他均可做到成绩斐然。

这个人,就是刘半农。

刘半农,是一个不俗之人,他的名字前,应当冠上许多个“家”,但称其为“杂家”是最恰当不过的。刘半农在文学创作领域徜徉多年,对于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杂文等的创作非常熟悉,且有十分独到的认识和见解,其对语言文法亦是很有研究,颇有心得。而其在语音学上精耕多年,所获佳绩更是不必赘言了。

只是,如此之贡献极大之人,早年却因学历太低,善写“打油”而被称太“浅”,着实令之大受挫折。

刘半农的一生丰富多彩:天生勤奋,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之心,却因学历太低遭到无视;自小成家,却能和妻子贫富相依,钟爱一生;自尊心强,却能为了梦想受尽艰苦而在所不惜;热爱生活,却甘愿为了事业和祖国放下安逸,贡献此生。

刘半农的路,走得太曲折,但他却一直昂首阔步地前进着。一路的坎坷波折,也自有一路的满满收获。

由最初的投稿被拒,常常被人指责和批评,到最后成为五四运动的倡导者,成为《新青年》的主力,成为文学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刘半农依旧是“半农”,而勇敢、活泼、好学,也逐渐让他的“浅”蜕变,进而成了一种优势。

鲁迅在《忆半农君》中这样评价刘半农:“不错,半农却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杂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他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是的,刘半农的人生是逐渐由“浅”入“深”的。

在学术研究上,他孜孜不倦。5年多的欧洲留学生涯,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血汗,承受着难忍的艰辛,可也在语音学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发表的《四声实验录》填补了我国在此项专业上的空缺,在国际上也是新的突破。

其时,刘半农拿到了博士学位,载誉而归。回到国内,积极筹建语音实验室、研究精密仪器、参加考古、保护文物、抵御列强……

在教育行业中,回国后的他于北京大学任教,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煞费苦心。其参与了辅仁大学、女子文理学院等学校的改革。在师资管理、校园建设、教育方向和理念上,他更是亲力亲为,多所大学都在他的影响和努力下步入正轨。

在文学艺术上,他的广泛爱好为其助力良多,民歌、白话诗、摄影等领域,也因此多了个不俗之才。一首《教我如何不想她》,开始让人彻底认识了他。而后其在《语丝》上书写了无数篇战斗檄文。他亦担任过《世界日报·副刊》的主编,出版了《扬鞭集》和《瓦釜集》等重要作品。

刘半农一生诗歌无数,经典文章亦是无数。他思维活跃,敢于直言,直率的性格虽招来很多骂声,可也交到了很多挚友。

而在生活中,他是一个幸福的男人。结发妻子,两女一儿,相伴一生,其乐融融。

遗憾的是,美好的生活在不知疲倦的刘半农的执着下戛然而止。在去绥远一带考察民歌时,不幸被毒虱咬后感染,患病而亡,享年44岁。

刘半农离去了,他的作品和精神延续在时代的记忆里,如浩渺的夜空中,点缀在黑幕上的耀眼星宿一般,永远闪烁!编 者第一章书香门第,少年才俊1.品味书香,苦难成长

刘半农的老家在江苏省无锡市附近的江阴,是个自古就出名人才俊的地方,如果刻意追溯,是可延伸至春秋战国时期的。

古时候,江阴被称为暨阳,是个枕山负水、襟带三吴之地。春秋时期,吴国的公子季札被册封在此地;到了战国时期,这里的主人是春申君黄歇,所以这里也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使命。

追溯刘家的家谱,可以发现刘家自曾祖父刘荣开始就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刘半农的曾祖父刘荣生于嘉庆十一年,死于同治三年,为人慷慨重义,是当地有名的“忠义”之士。咸丰元年,也就是1851年,洪秀全连同杨秀清、萧朝贵、冯云等人发起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了一场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反抗清朝的封建统治。在此期间,刘荣和他的长子刘汉因组织当地的义民剿除逆匪,双双遇难,被杀害的时间相隔不过十几天。刘荣死时59岁,而他的长子刘汉年仅33岁。刘氏父子慷慨英勇的行为,受到乡邻的赞颂,均被列入当地的“忠义祠”之中,受百姓的香火供奉,以示敬畏。

刘半农的父亲并不是祖父的亲生儿子。刘汉,也就是刘半农的祖父,在遇难之时,并没有留下子嗣,刘汉的妻子夏氏在他去世十几年之后,想在乡下的本家之中过继一个孩子,承袭香火,奉养终老。

夏氏是个心地非常善良的人,她选中的是一个家境比较贫困的本家,他家中共有四个孩子,三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夏氏希望能选个大一些的男孩,带回来直接可以送到私塾去读书,也方便照顾。

夏氏去领孩子的时候,看到三个男孩子都躲在床底不敢出来,而那个女孩子也躲在母亲的怀中啼哭不止,这样的场景让夏氏心里非常难受,她一再向几个孩子的父母保证不会亏待孩子,并对几个孩子说:“我们本来就是本家,以后还可以经常往来,还可以常回家来看望父母和兄妹,并且还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我老了之后也有个依靠。”

之后,又对着哭泣不止的女孩说:“别哭,别哭!你的哥哥到了我们家,你也可以常来玩,我也有了侄女不是吗?”在夏氏一再的保证和规劝之下,孩子的父母稍有安慰。夏氏希望可以带老大走,但是老大死活不肯,这时只有5岁的老三从床底下爬出来,说道:“我去,这样家里也少了一个人吃饭。”

这个懂事而又听话的孩子叫刘宝珊,他就是刘半农的父亲。就这样,刘宝珊被夏氏带回家去悉心抚养,并送入私塾读书。当时,夏氏的家境也不富裕,可她希望这唯一的儿子能够有学识,受人尊敬,于是便靠纺纱织布赚钱来供养刘宝珊读书。好在刘宝珊十分上进,且聪明好学,在1896年——他26岁的时候,考中了江阴县(现为江阴市)儒学生员,从此在家中办起私塾,教书育人,养家糊口。

刘半农的母亲蒋氏也同样有着一段辛酸的经历。蒋氏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出生没多久父亲就去世了,她的母亲由于没有经济收入,无法抚养嗷嗷待哺的女儿,只能忍痛把她扔弃。

当时正值严冬,河流表面都冻上了冰,蒋氏就被扔弃在冰面上,恰好此时刘半农的祖母夏氏从河边路过,便把她捡回家中与刘宝珊做伴,她也就成了刘宝珊的童养媳。

蒋氏的母亲对女儿非常愧疚,可因为没有经济来源,也无能为力。后来,她无处可以居住,便留在刘家附近的圆通庵中,默默忍受内心的自责和痛苦,却也偶尔能看到女儿的状况,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在当时社会,刘半农母亲幼年时期被遗弃的悲惨遭遇不是个别的现象。封建旧社会时期,弃杀女婴是一个社会问题,归根结底是当时的经济生产与人口生产之间的一种矛盾,男孩作为主要的劳动力被允许生存,而女孩因劳动力不足则被遗弃或者杀死。

许多年之后,已成年并且对社会有一定认知的刘半农,曾经与弟弟刘天华讨论过母亲的问题,他说:“对于外祖母遗弃母亲这件事,不能完全怪外祖母,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些悲伤的事情,后来也成为刘半农小说和诗歌的题材之一,为的是通过这些故事反映一些残酷的社会问题,让人重视,给人警醒。

父亲是在远方亲戚处领养的孩子,母亲是被遗弃的孩子,在善良坚强的祖母的抚育下,这个拼凑起来的家庭建立了起来,刘半农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中出生的,虽然贫穷,但接受的教育却并不比别人少,甚至更多。

刘半农年幼时期就接受到来自父亲关于江阴文化的启蒙教育。刘半农,原名刘寿彭,后改名刘复,初字伴侬,有时用瓣秾,后改字为半农,号曲庵。自改名“半农”之后,一直沿用。他出生于1891年,也就是清朝光绪年间。

寿彭是父亲给取的名字,父亲希望他能够像古时候的彭祖一样长命百岁,健康成长。他的出生,为这个苦难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命的活力,婴儿时期的他白白胖胖,大眼睛黑白分明,深得父亲喜爱。

父亲刘宝珊常常在教课之余抱着他四处走走逛逛,教他分辨大自然的各种物象,哼唱各种儿歌和家乡的民谣,于是聪明的阿彭在3岁的时候,已经能够咿咿呀呀地背诵儿歌了。看到儿子如此聪慧乖巧,刘宝珊喜不自禁,也更加认真地教导他读书识字并更多地汲取江阴地区的传统文化。

年幼时期父亲关于方言、儿歌甚至是地方文化的教育,是刘半农最早的启蒙教育,也是他对这个全新的世界最初的认识来源,这对他后来的语言学成就有很深远的影响。日后,他对于方言和儿歌的偏爱,以及后来对这些的研究工作,正是源于此时的积累。

春来春往,时光飞逝,在优美的儿歌的陪伴下,小阿彭又迎来了新的小伙伴——他的弟弟寿椿出生了。刘半农的弟弟刘寿椿,也就是后来著名的民族音乐家、作曲家和演奏家刘天华,他被称为“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一代宗师”。

二弟寿椿名字的由来也寄寓了父亲的厚望。在刘宝珊家居住的西横街上,有一棵非常茂盛的香椿树,香椿树的嫩叶是可以食用的。在春天,香椿树抽出嫩绿的枝芽,把它摘下来可以做成极具特色的土菜香椿饼卷或者香椿拌豆腐;夏天的时候,枝芽长成翠绿的叶片,形成绿荫,可供街坊和乡亲纳凉遮阳。如果碰上荒年,这香椿树更成为人们救命的粮食,所以说香椿树是造福于人的象征。

父亲给二子取“椿”为名,就是期望他能够福寿绵长、造福他人。两个儿子的名字都别有寓意,可见刘宝珊对于两个儿子都寄寓了深厚的期望。

寿椿的出生,在为家庭增加喜悦的同时,也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生活从此变得更加困难了。此时的刘半农虽然仍旧年幼,但是相较于摇篮之中的寿椿,自然算作是大孩子了,他也开始要帮母亲承担起一部分家务和责任了。2.寓教于乐,童年生活

幼年时期的刘半农,家境贫寒,只靠父亲微薄的收入度日,因此,常常是一天仅能吃两顿饭,而且饭食还不多,所以小时候的刘半农常常要饿肚子。

刘半农家的对面有一片宽阔的场地,很多小孩子经常在这里玩耍,在他吃不饱饭的时候,因为没有力气,只能坐在门槛上望着小孩子玩耍。

一天,有个卖豆花的小贩来到这里,很多小孩子都围着豆花担子吃豆花,担子上的小火炉煎着香香的酱油,香味远远地飘过来,引得刘半农更加饥饿,他跑进屋子里问母亲:“为什么我们不吃豆花呢?”

刘半农的母亲只能说:“我们现在吃了豆花就不能吃晚饭了。”

懵懂的刘半农其实并不太理解母亲这句话的意思,但他还是懂事地点点头走开了。

天色渐渐变暗,孩子们吃完豆花都回家了,卖豆花的人也挑着担子走了,刘半农孤单地坐在门槛上望着远处的一处破塔,饿得发慌,他又回到了院子里,母亲正在替别人洗衣服,一只脚还在摇着摇篮里饿得啼哭不止的弟弟。

母亲看到他又回来,只得再次把他撵出去自己玩,因为家中没有米可以下锅。无奈,刘半农只得再回到门槛处坐着,他已经饿得呼吸不平稳了,全身瑟瑟发抖,但是他并没有哭,坚强地等着父亲买米回来。

到了晚上,父亲终于买回来一些米,吃饭的时候刘半农想再添半碗,却被父亲喝住,嫌他吃得太多了。

母亲于心不忍,眼泪流了下来,哀声对着父亲说:“让他多吃一口吧,你少喝一点酒,再不然,就当我多吃了一口。”

幼年时期的苦难经历,造就了刘半农坚韧的性格,在以后的生活中,无论再遭遇怎样的苦难,他都能坚强地挺过去,从不放弃。

后来,刘宝珊与别人一起办了一间私塾,渐渐地在当地小有名气,家里的条件也慢慢有所好转,刘半农也终于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不用再忍受饥饿了。此时,他已经6岁,在父亲办的私塾里读一些启蒙书籍,课余时间就带着弟弟和小伙伴们到处玩耍。

幼时的刘半农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江阴的四季有着不同的景色,对于小孩子来说更是蕴藏着无穷的乐趣,春天可以采鸡头菜、在山坡上骑水牛;夏天上树采桑葚、摘野桃、捉蟋蟀;秋天在湖边挖菱角、捞螃蟹;冬天在池塘里挖莲藕、下网抓鱼,刘半农觉得好像总有玩不够的趣事,有一首民谣,似乎正是为了描述他这个年纪的孩子的状态而作:网鱼漉鳌,在河之洲;咀嚼菱藕,捃拾鸡头;蛙羹蚌臛,以为膳馐;布袍芒履,倒骑水牛。

在小河附近的沙洲上,网鱼捉鳖;饿了的时候随手在河边捞菱角、挖莲藕吃;捉来的蛙做羹汤,吃食蚌肉,在当时的年纪来说简直是难得的珍馐佳肴;穿着布袍草鞋,倒着骑在水牛上看这个世界,简直奇妙无穷。

这首短短的小歌谣,竟然把刘半农一众小伙伴的趣事都惟妙惟肖地描写了进来,实在难得,即便是在长大之后,离开了家乡,再唱起这首歌谣,也同样能想起当时的妙趣,所以刘半农喜爱歌谣,收集歌谣,并希望将歌谣传承下去。

年少的孩子,对于世界充满了好奇,即使在草棚中住一晚也好像充满无穷乐趣。因此,童年的时光对于刘半农来说是难忘的记忆,有些也成为他日后创作的源泉。在异国他乡求学之时,他还曾谈起童年的生活,写过一首《稻棚》来怀念当时与家人、舅舅一起在稻棚中住宿那一夜的场景:凉爽的席,松软的草,铺成张小小的床;棚角里碎碎屑屑的,透进些银白的月亮光。一片唧唧的秋虫声,一片甜蜜蜜的新稻香——这美妙的浪,把我的幼年的梦托着翻着,直翻到天上的天上!回来停在草叶上,看那晶晶的露珠,何等的轻!何等的亮!

这首诗是刘半农在伦敦求学期间所作,正是为了纪念童年时期美好的记忆和快乐的时光。那些岁月虽然远去了,但那些美好的回忆却永远停留在他的心中。

除了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这些游戏,刘半农还有个秘密的去处——后院的井边。刘半农家中的后院有一口小井,位于厨房的屋檐下。当写作业累了,他就喜欢趴在井边向下看,井水深不见底,水波涌动千变万化,好像蕴藏着一个神秘的世界,让幼小的他浮想联翩,觉得很有趣。由于井口很小,他的母亲很担心他会掉下去,所以在看不到他的时候就知道他又跑去看井,经常要把他喊回来。

多年之后,刘半农在巴黎看当地小孩子过圣诞节,遥想起当年在家乡看井的情形,写下了《看井》一诗: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是看井;——深——深——深——一块美丽的天。映着个我自己的小圆脸。“阿彭快来,你又去看井了!”这是我母亲的声音……

小小的一方水井,并不见得多深,却寄托着小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探知欲望,加之大人的渲染也为这事件本身涂抹了神秘的色彩,长大后再回忆起来,别有一番乐趣。

在玩乐的同时,刘半农也渐渐显露出他的聪慧和好学。1898年,刘半农8岁,他非常喜欢画画,还把小动物画在床侧的墙壁上,父亲看他如此喜欢涂画,就买了两本画谱让他学。自此之后,他常常照着画谱画个不停,时间长了,不仅画得熟练,而且还能自己画出写意画来,比如把“人”字倒着写代表大雁;一个重笔画上面加个轻笔画代表船只;画一个小点加一个大点代表小鸭子等。

有一次,刘半农父亲的一位懂绘画的好友来访,看到了他画的画,觉得他非常有潜质,便有意指点他几句,便对年幼的他说道:“画山水画最重要的是要有水。如果画中有水,即使没有山也可以;但是画中只有山没有水,那这幅画就会显得死板,令人透不过气来,因为正是水表现出了聪明和秀媚,一幅画中如果有了水,就显得意境悠远了。”

父亲这位好友的一番话对刘半农的影响不小,也得到了刘半农的认同。他后来对水都非常喜爱,其一是因为他出生在水乡,令他怀念;其二就是因为这位伯伯关于“水”的一番话。

刘半农在绘画上的这点喜爱和钻研,对于他日后研究声韵、绘制声音曲线图的事业有很大的帮助。

至此,在快乐、自由的氛围中,刘半农的童年接近了尾声,1901年时,他已经11岁了,即将进入父亲创办的学校读小学,开始全新的求学生涯。3.拔得头筹,进入中学

刘半农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纪,顺理成章地来到了父亲和友人杨绳武创办的学堂。

该学堂是个新旧体制相结合的学堂。何为“新旧体制相结合”?其实也就是新式的西方教学和传统的中国旧式教学并存,学习的内容较旧式学堂要丰富得多。

这种新旧式体制相结合的学堂的存在,在当时也是环境的产物。此时的中国处于光绪皇帝统治的时期,连续经历了鸦片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入侵等几场战争,清廷均失败,与多个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社会形态已经呈现出一种扭曲的状态——一方面,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重农经济状态被打破,外国列强强行闯入中国的市场,经济受到空前的打击;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又要在中国掠夺劳动力、生产资料,中国的经济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封闭的中国被强行撕开了一道口子,被迫面对外面的风雨,面对如此窘迫的处境,清政府即使昏庸无能、闭目塞听,也终究意识到了先进科学文化的重要性,毕竟他们真正经历过西方洋枪洋炮对战中国的刀戈剑戟的战争,科技的差距显而易见。因此,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统治权,清政府的革新派也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措施,并派出优秀的学生前往西方国家学习,以图自强,此所谓:“师夷长技以自强。”

翰墨林小学,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其也是旧式学堂向西式学堂过渡时期的一个产物。学校的课程安排结合东西方的课程特点,中国传统的教学内容包括:《古文观止》、《三苏策论》、《纲鉴易知录》、《五经备旨》、《四书味根录》等,当然也包括科举考试的八股文的练习;西式的教学内容包括了英语和算术,每天的课程内容非常充实,晚间还有自习。

刘半农在功课上非常认真,再加上天资聪明,所以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幼年经历过贫穷,因此十分珍惜学习机会,出色的成绩中尤以国文和英文更胜一筹。

学习中,刘半农不是个人云亦云的孩子,他很喜欢独立思考,并且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有一天,担任国文老师的杨绳武为学生们讲了春秋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的故事。

孟尝君田文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广纳人才,很多人都慕名前往做他的门客,因此有“孟尝君食客三千”之说。孟尝君爱惜人才,网罗门客,但是这些门客却良莠不齐,甚至有鸡鸣狗盗之辈。

针对这个故事,杨绳武要求学生们做一篇文章。

大多数的学生都称赞孟尝君的爱才之处,认为他是“得士”之主,但是刘半农却有着不同的见解,他认为:有鸡鸣狗盗的人出入的门庭的主子难道就算“得士”了吗?鸡鸣狗盗的人根本就不能算作是“人才”!

杨绳武看过他的文章惊叹不已,没想到年仅11岁的孩童竟能有如此思考,并且得出自己的见解,实在难得,不禁向其他的老师夸赞刘半农:“此小子不同凡响,前途不可限量。”

在学堂学习的日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白驹过隙一般,刘半农热爱学习,兴趣广泛,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取了数不尽的乐趣,也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

后来,刘半农参加新文化运动,尝试用白话写小说、写诗歌、写散文,就是因为他有着深厚的文学写作功底,不仅知识渊博,博古通今,而且对于各种文体更是驾轻就熟,了如指掌,因此在找到了新的文学形式的时候,他便更能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骨干和先驱了。

彼时的挥洒自如,文思泉涌,正是他少年时期在学堂的刻苦学习、善于思考得来,扎实的基本功加上独立的思考能力,是刘半农日后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父亲的悉心教导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大。刘半农的父亲本身是个读书人,并且有功名在身,曾考中秀才,担任过私塾的先生,后来又自己创办学校,对于教育孩子颇有经验,他将那些优秀的教育方法潜移默化地用在教导自己的儿子身上。

刘半农年幼时,他教导儿子念儿歌、读方言,学习家乡的传统文化,长大后又教导儿子如何思考学问,如何做人,如何学习,这让刘半农受益匪浅,对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刘半农一生都保持着记日记的习惯,这个习惯正是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养成的,此令其受用终身。《论语》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时期的刘半农谦虚好学。翰墨林是中西体制结合的学校,学校的氛围也相对要开放一些,招募了很多有进步思想的人做老师,这其中有一位叫刘步洲的老师,他在标点方面的独到之见,对刘半农有极大的影响。

刘步洲当时在翰墨林小学担任国文老师,常常要教导学生阅读和学习古文,但是他对于文章竖写且没有标点符号不太认同,因此他自定了标点符号。这种独立、创新的思维模式对刘半农的影响非常大,可能正是刘步洲的这一举动启蒙了刘半农,所以他后来参加新文化运动,成为文字改革的先驱。

刘半农随时都谨守一颗学习之心,他的老师并不仅仅是学堂的老师、私塾的先生或者悉心教导和耳濡目染的父亲,还有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

刘半农家附近有座破庙,他和弟弟经常在那里玩耍,此处住着一个卖萝卜的穷苦人。有一天,庙里来了警察,说这座破庙已经标卖了,轰撵着卖萝卜的人:“你快走,这可不是你待的地方。”

卖萝卜的心中害怕,口中赶忙应着:“是!是!”可是他没有家,也没有地方可去。

第二天,警察又来了,把卖萝卜的人赶出了破庙,还把他的东西扔到外面,砂锅打碎了,席子、萝卜担子都扔在地上,担子里的红萝卜滚到了泥沟里,全都变成了黑萝卜。

此时,刘半农和弟弟,还有一起玩的孩子们都站在旁边,他们都被吓坏了,怔怔地看着发生的一切。

警察走了之后,弟弟说:“真可怕!”

刘半农心中难过,回答道:“我们要当心,一定不要做卖萝卜的。”

年纪尚小的刘半农可能不知道卖萝卜的人为什么会有如此遭遇,但是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待他稍稍长大了一些,才明白了穷人生活的艰辛,对卖萝卜人的悲惨遭遇十分同情,见多了穷苦人所受的苦难,他也逐渐形成了疾恶如仇的性格。

真实的生活残酷而血腥,同时也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让他们能尽快揭开生活美丽的面纱,直面真相。

6年的学习生涯,让刘半农无论在学习,还是为人处世方面都更加成熟,学习的乐趣让他也向往着更高的知识学府。1907年,刚刚成立的常州府中学堂举办考试,招考中学学生。这是一所新式的学校,在常州城东门内,占地30余亩,有300多间校舍,招募学生的要求也非常高,考试的内容也偏西式,分国文、算术、历史、地理等,刘半农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参加了这次入学考试。

当时参加考试的有180多人,年龄大小不一,上至五六十岁、下至十多岁的都有,刘半农在这些人之中脱颖而出,以江阴考生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进入学校就读。因他考试成绩突出,学校将他分在二年级第一班,毕业的年限也较其他的学生早一年,其他的班级要5年毕业,而他所在的班级只需4年。

自此,刘半农离开家乡,有了新的学习环境。常言道,“男儿志在四方”,这也是他向着心中志向所在的方向更进一步的证明吧。4.崭露才名,拜师名家

常州府中学堂是一所八县联办的学堂,在当时颇负盛名,是一群敢开风气之先的人共同创办的新式学堂,由屠元博担任校长。

屠元博当时只有28岁,博学多才,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满腔抱负,与志同道合的革命党人创办学校,是为了实现他的革命理想。他是同盟会的会员,一直追随孙中山,他心怀天下苍生,想通过现代的教育方式来振兴中华,他的教育理念融合了西方的教学观念。

为了让常州府中学堂更好地发展,屠元博亲自编订学校的管理细则,聘请有名的老师编排教学课程,出题考试、遴选新生,所有事务都亲力亲为,摒弃旧式教学理念,开创新式教育的先河,使常州府中学堂的盛誉快速提升,成为国内一流的中学堂。

因为被创办者寄予厚望,常州府中学堂在创办之初,就肩负起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神圣使命,故而它对学生的甄选非常严格。

事实证明,常州府中学堂的确为国家输送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从这里毕业的许多学生后来都有一番建树,比如与刘半农同一时期考入学校的国学大师钱穆,以及比他要晚几届的、被称为“中国会计学之父”的潘序伦;刘半农的弟弟、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等。

1907年11月15日,17岁的刘半农同其他学生一起开始了令人难忘的学习生活,这段时光不仅丰富了他的学识,对他看待世界的眼光也起到了“聚拢”的作用。

在常州府中学堂学习的日子充实而忙碌,由于校长屠元博以“整肃”的原则来管理学校,并将其作为校训教导学生,因而对各方面要求都十分严格:比如,学生们进出学堂要排列成队;上课期间要认真听讲;课余时间活动1小时,晚上还要有2个小时的自修;所有的学生必须住在学校里,只有星期日才可以回家,离校和返回学校都要登记点名,如果违反规定就会受到处罚。

常州府中学堂是中西式结合的学堂,教授的课程丰富而全面,中西方的课程都有所涉猎。刘半农非常喜欢这里,在此除了能学到国文、算术、体育、音乐、图画、会话、读经讲经、修身等,还可以学到兵操、英语、日语、中外历史、中外地理、生物等更多新鲜的知识,拓展见识,丰富学识。

为了全面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学校对于教材的选择偏向于经典著作。在读经讲经课上所使用的教材有《春秋》、《左传》、《周礼》等;英语课则直接使用经典的英文小说原本,比如《鲁滨孙漂流记》、《天方夜谭》等;修身课的教材则是“五种遗规”,也就是《养正遗规》、《训俗遗规》、《教女遗规》、《从政遗规》、《在官法戒录》。

任课的教师很多都是从西方留学回来的,对西方的教学方式非常熟悉,故而教学方式也非常新式、自由,学校甚至还会聘请外籍老师来任课,教导器械和柔术等。

有一些课程没有合适的讲义,就由当时的任课老师来编写,比如国文课的讲义《楷书习字帖》,就是由童伯章老师亲自撰写的《说文》,其他比如化学教师恽福森、历史教师吕思勉、美术教师吕凤子等均使用自己编写的讲义来教导学生,这使得课程的学习与老师的经验也更加贴合,对学生来说受益匪浅。

除了教学课程之外,屠元博还会将一些先进的思想观念传授给学生们。屠元博身为同盟会成员,参加革命,亲眼目睹了社会动荡不安之下的民生凋敝,人们流离失所,祖国正忍受着痛苦的时刻,他百感交集,便希望振兴教育,以图救亡国家。他希望培养出更多能救国救民的人才,为国家的存亡而努力。

屠元博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社会的现实为教材,向常州府中学堂的学生们介绍了孙中山、章太炎、邹容、陈天华等革命党人的革命思想,不仅学生们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思想的熏陶,就连学校的教职员工也深受其影响,常常和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成为积极的革命分子。

身为一校之长,屠元博并不古板守旧,虽然治学严谨、校规整肃、要求严格,但他崇尚思想的自由,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注重学生的成长,为学生请来名师教学,因此受到师生的尊敬。

在如此良好的教学环境下,刘半农畅快地吸吮着知识。无论哪一门课程,他都非常尽心去学习,加之他天资聪颖,喜欢学习,每科成绩都很优秀,平均成绩均在90分以上,屠元博很喜欢他,常常称赞他的勤奋好学,这也使得刘半农在学校之中小有才名。

勤奋之人,自有宽广之路。刘半农勤奋好学、才识匪浅,便入了著名史学家屠敬山的眼,并成其爱徒。屠敬山原名屠寄,字敬山,是屠元博的父亲,系清朝末期非常有名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屠敬山学识渊博,淡泊名利,一生致力于研究历史、地理,尤其对西北地区的历史特别喜爱,在蒙元史方面有划时代的成就。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半农去拜访校长屠元博,恰逢屠敬山在家中,于是便交谈起来。在交谈过程中,屠敬山发现刘半农知识广博,又有见识,对待事情还很有自己的见解,是个非常难得的人才,对他颇为欣赏,于是便破例收他为徒弟。

本就小有才名,又被远近闻名的史学名家收为弟子,这件事在当时被传为佳话,刘半农一时声名鹊起。然而,树大招风,外界有人赞誉,就有人诋毁,赞誉者称刘半农的学识好,诋毁者则言他是运气好,并善于经营,讨好师长。刘半农听闻此言非常气愤,从此更加勤奋,决心用自己的实力让谣言不攻自破。

很快,机会来了。时任常州府知府黄步是个非常喜欢旧文学的人,也是位重视教育的官员,在一次视察常州府中学堂的时候,一时兴起,当场为学子们出了一道作文题目,想看一看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如何。

如此突如其来的考试,学生们自然没有准备,没有长时间的思考和周详的思虑,只能依靠平时的真才实学应对,最终的考试结果是:曾经的“江阴魁首”刘半农再次夺魁,赢得了第一名。

对于这个结局,旁人自是心服口服,更加佩服刘半农的才学。自此之后,学校的学生对刘半农都非常敬佩,连先前对他怀有嫉恨之心的人也不得不暗竖大拇指。

在中学学习期间,刘半农成绩优异,几乎每年考试都能获得第一名,因此被学校列为优等生行列,更有甚者以结交他为荣。5.才子佳人,传奇姻缘

1910年,20岁的刘半农也迎来自己人生中的另一件重要的喜事——成婚。

刘半农与妻子朱惠在1910年6月初仓促举办婚礼,此时刘半农高中还没有毕业。为何会仓促呢?因为此时刘半农的母亲蒋氏病危,旧时的江阴地区有“冲喜”一说,认为喜庆的事情能够将病人的厄运冲走,刘家也希望能通过“冲喜”的方式免除灾祸,让蒋氏的疾病有所好转。这种方法如今看来完全是一种迷信的做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但对于旧时医疗落后的人们来说,这是一种希望,一种精神寄托,刘半农是一个孝子,为了挽救母亲的生命,他自然同意结婚。

刘半农的婚姻虽是旧式的包办婚姻,可他与妻子并非不曾谋面,夫妻俩也不是旧式包办婚姻下产生的怨偶。对于新娘朱惠,刘半农并非一无所知。刘半农11岁时与朱惠订婚,他早就知道在家乡那条河的对岸,住着他的小小新娘,每次在河边玩耍、骑水牛,都会牵动小小的思绪,隔着对岸的青山绿水,少年时代朦朦胧胧的爱就在潜意识里暗自生长。他后来创作的作品中,曾经有一首诗——《山歌》中有这样的诗句:小小里横河一条带,河过边小小里青山一字排。我牛背上清清楚楚看见山坳里,竹篱笆里就是她家格小屋两三间。

这一段简单的诗句,把当时小少年暗自萌生的情愫表露出来,一间小屋,一个竹篱笆,仿佛都充满了不一样的色彩,这就是情人间一种奇异的感情。显然,少年时的刘半农对自己的未婚妻还是充满期待和情谊的。

按照旧时封建礼教的规定,未婚的男女是不能见面的。然多时的情感寄托化成了实际行动,终日寄情思于竹篱笆和屋舍的莽撞少年,终于在一个融融的春日,不顾违背礼教敲开了心上人家的门,来到朱家,想见一见终日相思的未婚妻。

此时的少女,正那样俏生生地站在院子里晾衣服,不远处的桃花正开得灿烂,此可谓“人面桃花相映红”。此时的朱惠见到不请自来的未婚夫,霎时红了脸庞,惊慌失措地躲入屋中。

匆忙之间,刘半农并未仔细瞧见未婚妻的面容,只是一对裹着的小脚在匆匆一瞥间闯入他的眼帘。按照旧时的规定,女孩子到了一定年纪要开始裹小脚的,否则就会遭人耻笑,而刘半农却对这种令人痛苦的规定不以为然。回家之后,他便让母亲传话给未婚妻的家人,让朱惠放开裹脚布,不要受这种苦难。对于未婚夫的这一关怀,朱惠感激不已,也正是刘半农的细心关怀,令朱惠可免去这种束缚。

年少时突破礼教,闯入未婚妻的家中一睹其芳容,不仅让未婚妻免予痛苦,而且还留下一段关于爱情的唯美记忆。在刘半农留学伦敦期间,他曾经忆起这段往事,写下民歌《河边浪阿姐你洗格啥衣裳》,其中有这样几句:河边浪阿姐你洗格啥衣裳?你一泊一泊泊出情波万丈长。我隔仔绿沉沉格杨柳听你一记一记捣,一记一记一齐捣勒笃我心浪。

这首民歌,缘起于刘半农对未婚妻第一次的匆匆一顾,那时少女在自家院子中洗衣、晾衣,仿佛每一个动作都如一记重拳,深深印入少年的心中。刘半农后来曾说,当日在未婚妻家看到的桃花、晾衣服的衣杆,还有未婚妻晾衣的身影,都深深镌在他的记忆中,成为回忆当时情景的甜蜜影像。

与心爱的未婚妻成婚,刘半农心中自是高兴而甜蜜的,只是结婚的缘由和婚事仓促,让这份甜蜜之中增添了一丝苦涩。婚期定在夏季,正是炎热的时节,因家中不宽裕,新郎刘半农也并没有一件新衣可穿,仅仅在头上戴了一顶亮蓝顶子,便算作与往日有所区别。吹上几声唢呐,放上几声鞭炮,刘家便把新娘子接进门,这婚礼就算完成了。

揭开簇新的红盖头,终于能够仔仔细细瞧见心上人的模样,朱惠皮肤白皙,面目清秀,在眉心还有一颗“美人痣”。对于这颗“美人痣”,刘半农曾作诗打趣道——“妻有眉心一点麻”,却并非嫌弃,而是一种宠溺地喜爱,他解释说:“我妻子两眉之间有一点麻子,此外却是光秃秃的,并非满天星斗。”

新人相聚,可这喜事并没有起到该起的作用,蒋氏在刘半农结婚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刘半农和妻子脱下婚服之后立即就穿上了丧服,送走了母亲。幸而,结婚仓促,但并不影响小夫妻的恩爱。

刘半农很感性,对于情感专注而细心。在蜜月之中,他用自己的小镜箱为心爱的妻子拍了一些照片,并亲自到暗室中冲洗,这是对新婚最好的记忆。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婚时发生的事情可能会渐渐淡忘,但看到照片就会想起当时的甜蜜。十几年后,当刘半农再次寻出这些新婚时的照片,忆起当时为妻子照相的情形,吟诵出“暗红光中的蜜吻”的诗句来怀念,并将其写在照片背面,后来被刘半农的大女儿刘小惠看到,她对着父亲哈哈大笑,刘半农不禁摇头失笑。当时只顾着感怀和记录新婚时难忘的记忆,没想到却成为女儿的笑柄!

刘半农与妻子虽不是自由恋爱结合,却也两情相悦,婚后有着无尽的甜蜜,但据说这姻缘背后却有另一段隐情。

据后来刘半农的女儿刘小惠说,他父亲最初的订婚对象并不是母亲,而是母亲的妹妹。刘半农的母亲蒋氏信仰佛教,经常到附近的寺院烧香拜佛,而朱惠的母亲也是虔诚的佛教徒,也经常到这座寺庙,两人在庙堂中经常相见,便成为无话不谈的佛友。

一次,蒋氏带着刘半农去庙里拜佛,碰巧遇到朱惠的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到庙里游玩,这让两个女儿有了意外惊喜。朱惠的母亲见刘半农相貌端正,又很聪明活泼,便萌生了将长女朱惠许配给他的念头,于是便同蒋氏提起。此时朱惠14岁,比刘半农要大3岁,亭亭玉立,温温婉婉,蒋氏非常喜欢,便各自回家同丈夫商议。

不想,刘半农的父亲听闻此事却极力反对,他认为与朱家门第有所差别,就以朱惠年龄偏大且属相不合为借口拒绝了,然朱家大概对刘半农十分满意,遂又提议将二女儿配给刘半农。话至如此,刘半农的父亲无法应对,只得答应了,却没想到朱家的二女儿在不久之后患病去世了。刘家很是惋惜,也很同情朱家的遭遇,因此在朱家再次提出将大女儿许配给刘半农时,并没有反对,于是才成就了此段佳话。

对于妻子,刘半农十分爱护。婚后的朱惠吃苦耐劳,勤勤恳恳地经营家计,在刘半农出外闯荡的几年间努力支撑家庭,还因劳累过度两次流产未能生育,刘半农的父亲对此非常不满,想要为刘半农纳妾,以继承刘家子嗣香火,刘半农却极为反感,因他接受新思潮的影响,对于婚姻观念有了新认识,并且与妻子感情甚笃,不希望妻子因此受委屈,破坏两人的感情。为了避免与父亲产生正面冲突,刘半农悄悄将妻子接到上海与他一起生活。

到了上海,虽然生活仍旧辛苦,但能在爱人身边,辛苦也变成了甜蜜。1916年,刘半农的大女儿出生,为这个小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幸福,考虑到家乡重男轻女的思想,刘半农将女儿女扮男装养育,直到1920年到伦敦留学,才让女儿恢复身份。可见刘半农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对妻子和女儿都格外珍视,如此心挂亲人,又怎能不怀有一颗柔软之心,去悯怀黎民呢?第二章横空出世,文坛魁首1.为谋生计,远走他乡

双十年华的少年,娶得心爱的女子,虽已成家,却未立业,刘半农还要继续未完的学业。日子依然与往昔岁月无二,缓缓而过,然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如此安稳求学的日子也随之结束了。

战争爆发,政局动荡,依靠政府支持运营的常州府中学堂,因为经费不足不得不宣告停办,刘半农和一同在学堂上学的弟弟及众多学子一样,不得不暂停学业。中途辍学,非他所愿,可摆在眼前的现实便是——刘半农的中学时代结束了。

告别学堂,刘半农虽然心中有万般不舍,但回到家之后却立即投入新的身份中。

回到家乡的刘半农,凭借求学时期的优异成绩和良好的口碑,得到母校校长王翊唐的垂青,受邀担任翰墨林小学的老师。

靠着自身的努力和才华,刘半农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承担起养家的重任。这时的他,心中还是十分欢喜的,在教书之余,他还有精力与同乡吴趼因共同创办具有家乡特色的杂志——《江阴》。

人生中的每一种经历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也许正是此时的契机和经历,奠定了刘半农日后成就学者之路的基础,并为文坛革新积累了经验。

历史的车轮缓缓前进,人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永远不可或缺。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革命的火种已遍及中国大地。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革命的浪潮空前强大,革命的火种也吹进了江阴大地。作为一名有思想、有理想的知识分子,刘半农受到革命浪潮的鼓舞,踌躇满志,他决定离开家乡,加入革命的行列,成为一名革命党,他期冀在新政府的统治下建功立业,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事业。

自古文人都有一个通“病”,以为建功立业如池边饮水一样简单,功名利禄唾手可得;即使命丧沙场,也可得个英雄之名,从此名垂青史,百世流芳。

像刘半农这样的文学才子也未能免俗,凭借一腔革命热忱,不顾父亲和妻子的反对,投笔从戎,毅然踏上了他心中革命的战场,就像盛唐时期的李白一样,畅想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现实总是残酷的。刘半农单身匹马来到清江,怀揣着成为都督的梦想,投身军营,在一位军人的麾下担任文牍一职,奔波于淮、泗之间,经历过几次战争,终于认清了一个现实:一介文人,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拼杀救国,也就无法担任军队中的要职。

梦想幻灭,他开始失望、沮丧,然更让他灰心的是,仅仅过去不到两个月,孙中山就辞去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由军阀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一职,革命的果实还没有分享,就已经被窃取了。

刘半农带着惆怅的情绪,沉浸在革命之殇中无法自拔,无意中与人发生冲突,打了起来,最后也落了个惨败。他终于明白:他作为文人,不仅无法承担起当兵打仗的重任,而且连与人打架也不能赢,“武”并不是他所擅长。故此一肩行李,起程南旋,回到了家乡江阴。

返家恰逢临近旧历新年,家中开始忙碌起来,这多少将他失望的情绪略略冲淡。新年刚过,上海的一位友人听闻他回了家乡,来信邀请他到上海去,如此,他便带着弟弟刘天华搭上前往上海的船,希望在上海觅得可一展抱负的新天地。2.投身文界,以笔为生

初到上海,面对陌生的环境,刘半农也感到茫然,但很快他就凭借自己擅“文”的优势找到了方向。他先后做过短期编辑、短期杂役等工作,随后不久在开明剧社稳定下来。

加入“开明剧社”是刘半农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开明剧社在当时颇具规模,有独立的乐队,负责人是当时非常有名的话剧表演家李君磐,主要表演当时极为流行的洋装戏剧,刘半农在这里担任编剧一职,他的弟弟在乐队担任乐手。

编剧,是刘半农喜欢的职业,他不仅自己写剧本,有时也自己参演。有一次,在他的剧本上映的时候,团长带着一个人来后台参观,正赶上他在等着化妆。团长笑着对来参观的人说:“这是个顽童,请你帮他化化妆吧!”

原来,当时的刘半农虽才气纵横,却对化妆不擅长。在来人帮他化妆的过程中与之交谈,他才知道此人是徐半梅,在《时事新报》担任编辑。这次会面并不简单,徐半梅不仅带领他开启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而且也改变了他的人生。

这次会面之后,刘半农开始关注一些文学杂志。不久,刘半农在《时事新报》中看到徐半梅翻译的一篇小说,该小说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托尔斯泰的作品。他对此颇有兴致,便向徐半梅询问这篇小说的事。徐半梅对刘半农印象很好,也乐于与他交流,就告诉他小说是从日文翻译而来。

刘半农闻言,心中大喜。他在中学读书之时,非常喜欢英文,也学得很好,此时的他便想自己是否也可以试着翻译一些外文小说。说干就干,他很快翻译出了两篇短篇小说,并寄给了徐半梅。

刘半农翻译的作品用词准确,篇章连贯,引人入胜,得到徐半梅的认可。徐半梅将其中一篇自己留用,刊登在了《时事新报》上,将另一篇推荐给了杂志——《小说界》。

这两篇译稿,为刘半农开启了一条新的道路。是年夏,刘半农有了一份新的兼职,在《中华新报》担任特约编辑,主要从事翻译工作。这份工作的由来,仍然是得益于徐半梅的引荐。

多次的通信和交往以及文学上的探讨和交流,让刘半农和徐半梅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因此,在去往文学界开疆辟土的路上,徐半梅无可厚非地成为刘半农的引路人。

相较于之前从戎的经历,刘半农在文学方面要更游刃有余一些。在开明剧社从事编剧工作,业余翻译小说,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应付,而且似乎更乐于从事这些工作。

刘半农有记日记、写札记的习惯,这得益于幼时父亲的教导。他心思细腻,观察入微,常常喜欢把身边发生的见闻记录下来,或是当作趣闻,或是一种谈资,而这种习惯也为他积累写作的素材奠定了基础。在他开始尝试写小说之后,这些日记和札记成为他笔端的灵感来源,也充实、丰富了他的小说。

在开明剧社,他还凭借这个习惯和自己细致的观察,为自己积累了小说素材,甚至还为自己和弟弟洗清了“不白之冤”。

当时,刘半农负责创作剧本,需要安静的环境,便同管理道具的小唐一同住在储藏室。宽敞的储藏室一分为二,前面用作宿舍,后面则用于储藏剧团里的道具。里面储存的道具价值几千元,有些还是托人从国外带回来的物品。谁料,刘半农和小唐都很粗心,常常门不闭户,来去自如,有时小唐甚至连装道具的柜子也忘记锁上。储藏室本来就是人杂之处,每天很多人来来往往,不久,果然出事了。

这天,刘半农的弟弟刘天华到剧社来看他,见他忙着写信,便在房间里随便翻看。看到装假发的盒子时,发现里面的假发没有了,便拿着盒子问:“这假发怎么没有了?”

刘半农听闻也立即放下手中的笔过去看,假发真的不见了!这盒子里装的假发价值不菲,是剧社特意请人从法国带回来的。

一开始,刘半农并没有把假发的失踪放在心上,他以为是被别人借走了,四下问问总会找回来。不料,问了很多人都说没借,大家听说假发失踪了,都聚集到储藏室来帮忙寻找,但翻箱倒柜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假发的踪迹,一会儿的工夫,这些人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写完了信,刘半农有些累了,便躺在床上休息,这时刘天华见哥哥一副完全不在意的样子,很是焦急,推醒正在小憩的刘半农,说道:“大家都说是咱们兄弟偷了假发,你怎么还睡的这么安稳?”

刘半农性情坦荡、随意,为人光明磊落,自己没有偷东西,也并不把这些事放在心上,于是回道:“岂有此理?不必理会他们。”

刘天华说:“这怎么行?他们说的好像证据确凿的样子,我们怎么能这样稀里糊涂地毁了名誉?”

听闻此言,刘半农坐了起来,终于开始认真对待此事,便问刘天华:“他们都说了什么证据?”

刘天华便将众人猜测的说辞复述一遍:储藏室外人不能进来,一定是剧社内的人偷盗的,而对储藏室的情况最了解的,除了仓库管理员小唐就是刘半农,况且刘半农还住在这里,一定是他偷盗出来,再由他的弟弟刘天华偷运出去卖掉。

甚至有人仔细考究:刘半农写信,刘天华的到来,甚至是假发丢失由刘天华发现,这种种举动都是为了偷盗行方便,或是为了掩盖偷盗的行为。

刘天华听到众人这样诬陷自己和哥哥,自然气愤,一定要哥哥认真调查此事,刘半农便应了下来,刘天华听哥哥答应,便先行回去了。

他走后不久,管理储藏室的小唐走了进来,小唐对刘半农说:“昨天我整理储藏室的时候,假发还好好地在盒子里,谁知道今天就不见了。刚刚社长说要我赔,我哪里有那么多钱赔呢?你想想看……”

刘半农听小唐的言外之意,分明是在指责他偷了假发,这也坚定了刘半农调查此事的决心。

分析众人说的话,刘半农觉得也有几分道理:既然储藏室没有外人可以进来,那么一定是剧社里的人偷的,回想起早上的光景,只有在8时左右他出去散步没有锁门,可以断定来人只有在这个时间可以进来偷盗。东西偷到之后,一定会立即拿出剧社转手卖掉,这样才不会被人发现,露出马脚;而买赃物的人应该是新近开张的剧社。

心细如尘、思维缜密的刘半农理顺了思路,便开始从“赃物”开始查找。

带着振奋的心情,刘半农走出剧社,恰巧有几个社员回来,其中一位姓童的男子说刚从城隍庙得意楼喝茶回来,刘半农便与他攀谈了几句,没想到这几句闲聊却得到了一条线索。

原来,在假发丢失的时候,大家都在帮忙寻找,有位姓方的男子恰在此时约童某出去。童某本来打算帮忙找假发,却被方某拉了出去,方某人的行为的确是有些古怪的。

刘半农便与方某攀谈,看到他的帽子是新的,便问起帽子何时买的,方某回答:“今日新买的,花了一元二角。”刘半农以观看为由,将帽子借过来看,却发现帽子虽然很新,里面却注有标记,显然不是全新的帽子。这引起了刘半农的怀疑。

为了能尽快找到假发的线索,告别了方某的刘半农不得不典当自己的戒指和弟弟的手表,雇了一辆黄包车将街上所有的剧社跑了一遍,遗憾的是没有收获。

走到惠芳茶楼的时候,他坐下来歇脚,却无意中听到一个人说花了120元买了一顶假发,并要在今天晚上看货,而兜售假发的人姓金。

听到这个消息,刘半农喜出望外,他开始回想剧社中有哪个人认识姓金的:或许之前可疑的方某认识姓金的人?

非常时刻,刘半农记札记的习惯大派用场,他翻看札记,里面的确记载方某有个朋友姓金,并且常常被方某指使做一些不太光彩的事情。

从这些线索可以判断,当晚要验货的假发,必定是剧社丢失的那一顶。如此想来,方某在假发丢失时拉着童某去吃茶,一定是借机将赃物带出门去;而方某那顶内衬带有标记的帽子,也是为了转移赃物而借来的掩饰物,如此说来,赃物很有可能还在方某家中。

推测出这些,刘半农便明白了事情的大概,剩下的就是如何让方某将赃物交出了。

刘半农摸清了方某的想法,便费了一番功夫想出了计策,最后终于带着剧社社长一起将方某与假发一并带回了剧社,证实了他自己和弟弟的清白。

这件事情给刘半农带来很大震撼,但也为他的小说提供了重要素材。一年之后,他将这个真实的事件描摹成小说,名为《假发》,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此番波折的正“不盗”之名之举,亦能为他本人在文学之路上供给些许动力,倒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3.活跃文坛,小说新秀

刘半农在开明剧社工作的日子,并不见得是舒心的,但这对他而言,是在上海生活的开始,是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生活体验。这种体验,在1913年春天结束,缘由是:开明剧社终因经营不景气而关门。

开明剧社关闭,也就意味着刘半农失业了,幸而他有好文笔和在开明剧社时期结识的朋友,故而在徐半梅的推荐下,他进入了中华书局,在编辑部担任编译员。

工作之余,刘半农仍旧笔耕不辍,继续拟写小说投稿,一方面是自己兴趣在此,一方面是为了多挣得一点稿费,以继生活。

他文笔极佳,小说内容充实,很有思想,创作的小说也渐有佳绩。他的一篇揭露张勋镇压“二次革命”的小说《秋声》,在徐半梅主编的《时事新报》中,荣获已经悬赏第三十三次的“一等奖”,虽仅有百字,却思想深刻,发人深思。

这次奖项的获得,不仅是对刘半农创作的小说的表彰,也是对他写作的一种认可,自此,刘半农才确定:自己大概可以在上海继续待下去。

打这以后,刘半农便觉得找到了自己前进的道路与方向,开始在小说界奋勇前行。他的小说多取材于身边真实发生的事件,读起来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很受欢迎,而这一点也成了刘半农作品的特色。

1913年夏,刘半农将在回乡避暑期间的见闻,写成了一篇侦探小说《匕首》,投稿给由“新鸳鸯蝴蝶派”主笔的《中华小说界》,并获得良好反响。此后,刘半农走入了“新鸳鸯蝴蝶派”的阵营。

迎合了大众口味而兴起的“新鸳鸯蝴蝶派”,融合了很多种小说题材,包括缠绵悱恻的言情小说、扑朔迷离的侦探小说、金戈铁马的武侠小说、诡秘猎奇的社会小说等,这类小说虽然一直被文学界所诟病,但却非常受市民的喜爱。《中华小说界》正是这个流派的主要刊物,在1914年1月创刊。这个文学流派的领军人物包括包天笑、徐枕亚、张恨水等人,他们也是这个刊物的主要作者。

在与“新鸳鸯蝴蝶派”有了首次接触之后,刘半农发现了这个新的阵地,便陆续投稿翻译小说《黑行囊》、《顽童日记》、《洋迷小影》等,仅1914年一年之内,他就在该刊物上刊登了9篇翻译作品,获得了不菲的成绩。

在与“新鸳鸯蝴蝶派”的主要作家接触之后,他又在1914年底与“新鸳鸯蝴蝶派”的另一重要刊物《礼拜六》有了第一次碰撞。

为了迎合大众读者的口味,刘半农也像其他“新鸳鸯蝴蝶派”的作者一样,给自己起了几个非常俗艳的笔名:寒星、半侬、翻瑞奴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