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7 13:55:21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20年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2020年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试读: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7年北京大学65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科目代码:654

科目名称:社会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角色

2.单位制度

3.惯习

4.互动仪式链

5.亚文化

二、简答题

1.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以“项目制”进行,试问其对于农村社区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简述帕克人文区位学的主要内容。

3.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例,探讨技术与工作组织方式的关系。

4.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5.社会分类的体制化。

三、论述题

1.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的区别。

2.富兰克林的事例对于韦伯新教伦理的理论意义。

3.三位现当代社会学家的身体观。

4.从社会分工、人际关系、生产方式的角度谈谈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区别。

2017年南京大学61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科目代码:614

科目名称:社会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剥夺-满足命题

2.实践感

3.乌托邦

4.社会建构主义

5.自我实现的预言

6.价值理性行动

二、简答题

1.福柯权力分析的基本思想。

2.常人方法学如何理解方法论。

3.齐美尔的现代文化悲剧。

4.简单论述帕森斯的系统论。

三、论述题

1.生活世界的概念具有的社会学意义。

2.你如何理解社会科学中的科学与人文的方法论之争。

3.中国社会现阶段有哪些风险?如何化解?请结合理论进行解释。

2017年苏州大学613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

科目代码:613

科目名称:社会学原理

一、简答题

1.简述精英流动的两种观点。

2.简述城乡协调发展的观点。

3.简述中国老龄化的特点和后果。

4.以构思和作品为例,谈谈你对文化的理解。

二、论述题

1.论述当前中国社会中的越轨行为及其控制。

2.根据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论述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2016年南开大学740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科目代码:740

科目名称:社会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

1.首要地位

2.弱关系

3.情景定义

4.非现实冲突

5.鲍曼

6.《规训与惩罚》

二、简答题

1.简析戈夫曼对符号互动论的贡献。

2.简述科尔曼的法人行动理论。

3.试比较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的特性。

4.请简述人类历史上的四种社会结构制度。

5.试简述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

6.试阐述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来源。

三、论述题

1.试结合社会学前沿理论,论述在全球化进程,网络化时代下对社会学基础的发展有什么新的需求。

2.试析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有了什么变化?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种变化?

2015年山东大学613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科目代码:613

科目名称:社会学原理(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赫伯特·斯宾塞

2.网络社会

3.本土方法论

4.城市化

5.后工业社会理论

6.历史循环论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个人社会化的基本特征。

2.简述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3.简述社会均衡理论。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

1.联系中国现实社会,论述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

2.试述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及其功能的变迁。

3.你认为早发内生型现代化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有什么不同?

答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赫伯特·斯宾塞

答:赫伯特·斯宾塞,英国哲学家,“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提出一套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的学说。斯宾塞社会学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进行类比,他的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都是从这种类比出发,在类比思想方法的支配下展开的。他认为,社会的进化过程同生物进化过程一样,也是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生物界生存竞争的原则在社会里也起着支配作用。人类有优等种族和劣等种族、优秀个人和低能个人之分。劣等的、低能的种族与个体应当在竞争中被淘汰。他还认为,进化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应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而不应人为地干预。他既反对国家计划和社会福利,也反对社会改良和社会革命,认为这些都是违反自然规律的。

2.网络社会

答:网络社会是指信息时代的社会,由加拿大学者卡斯特创用,并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提出。他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网络技术作为新经济的重要力量,成为信息时代的经济与社会的重要动力,只有融入全球的网络互动中,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持续发展与竞争才能得以实现。信息时代,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知识的传递,主要依赖对象既不是人的体能,也不是物质能源,而是知识和信息,网络化与信息化是社会的基本特征,塑造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网络社会”,它以全球经济为主导力量,彻底动摇了以固定空间领域为基础的民族国家或组织的既有形式。

3.本土方法论

答:本土方法论是指分析人们在日常社会相互作用中所遵循的全部规则的社会学方法。其创始人是加芬克尔。本土方法论又称民族学方法论、民俗学方法论,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微观社会学学派之一。它的基本假定是:社会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社会仅仅在它的成员觉察到它存在时才存在,因此必须对社会成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所处的社会时所使用的方法进行详细考察。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组织社会活动,并使活动具有共同的意义。这套规则和程序就称为本土方法论。

4.城市化

答:城市化,又称“都市化”,是指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都市型转化的过程和趋势。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由农业型经济转变为工业型经济,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生活方式、组织体制和价值观念向农村地区传播。其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

①农业人口增加,耕地相对减少,加之技术进步,资本代替劳力,导致农业劳动力剩余严重,催生了农民入城就业的推力;

②城市工商业发展,劳动力供给不足,工资上升快,催生了农民向城市流动的拉力。城市化的形式主要有乡村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大工业的出现引起社会结构发生急剧的转型,城市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

5.后工业社会理论

答:后工业社会,又称“后工业化社会”,是指继工业社会之后的一种社会形态。美国社会学家贝尔在1959年首次使用该概念,1973年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作了全面阐述。他认为,人类社会是由前工业社会(包括渔猎社会和农业社会)经过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发展的。在后工业社会里,“理论知识的积累与传播”已成为革新与变革的直接力量。一般认为,后工业社会有五大特征,包括:

①经济上从制造业为主转向服务业为主;

②社会的领导层由企业主转变为科学研究人员;

③理论知识成为社会核心,是社会革新和决策的根据;

④未来的技术发展是有计划、有节制的,技术评估占有重要地位;

⑤制定各项政策需通过“智能技术”。

6.历史循环论

答:历史循环论是指一种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周而复始地经历同样阶段的理论。如中国战国末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说”,认为历史变化和王朝更替,是土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的相继更替,周而复始循环的结果。它是主张人类社会的变化是简单的重复循环过程的历史理论。历史循环论承认历史按一定秩序变化,但曲解了历史变化的客观规律。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循环”,更不是以资本主义为终点的封闭的圆圈,而是基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不断发展和上升的过程。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个人社会化的基本特征。

答:个人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个人社会化的基本特征包括:(1)社会强制性

从个体角度看,社会化是任何个体都必须经历的一种社会过程。个体从呱呱落地来到世界后,便把自身置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开始接受社会环境各种各样的影响和制约,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人的思想和行为均是由社会和社会环境所塑造。(2)个体能动性

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一方面接受社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又积极主动地认识社会,影响和作用于周围的环境。个体在社会化中的能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个体自身的知识、经验、价值观念和人格特质等因素影响、引导着个体的社会化,个体不仅有选择地将社会价值文化内化,还将内化了的社会价值文化有创造性地外化;

②社会化的个体之间相互作用,个体被社会化的过程中,也会影响其他个体的社会化,个体既是社会化的客体,也是社会化的主体。(3)终身持续性

个体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个体在适应社会、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社会性,完善自己的人格。由于社会总是处在不断变迁和发展之中,个体和社会交互作用,无法造就固定不变的模式,从而使人也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是一个终身不间断进行的过程,它贯穿于人的一生。(4)相互性

相互性是指社会化过程中主体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正向、反向和侧向三种影响类型。通常而言,正向社会化比较明显,而反向社会化则不易被察觉。在正向社会化中,施化者往往是主动地、有目地、有意识地去影响受化者。而在反向社会化中,施化者则往往是无意识地、无明确目的地对受化者产生影响。

2.简述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答: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包括艺术、慈善、教育、学术、环保等。非盈利组织的特征主要包括:(1)组织性

作为一个非盈利组织,必须是一种机构性实体。因此,这个组织必须有一个组织章程、组织运行规则、工作人员或其他一些相对持久的指标。正如作为盈利组织的公司在设立时必须有公司章程、固定经营场所、最低限额的注册资金等一样。(2)独立性

非盈利组织一般是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自身活动的组织,不是政府的下属机构,一般不受政府控制,有自己的董事会,独立地完成组织的使命。(3)自愿性

这种组织使命的完成通常是团体成员自愿参与的结果,特别是一些公益服务组织,其会员、成员从事服务时,通常是义务的、无偿的、自觉的。(4)不分配利润

非盈利组织并不意味着组织不能靠自己的经营行为创造收入、创造利润,而是不能把利润分配给那些管理和经营这个行业的成员或会员。非盈利意味着不为业主或管理者个人谋利,而是把多余的收人也用在完成组织的使命上。

3.简述社会均衡理论。

答:(1)社会均衡理论的含义

社会均衡理论是有关社会变迁的根源和机制的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均衡理论同社会进化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了进化的均衡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社会变迁是一种历史的进化进程,主要表现为社会系统适应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是社会必须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新的资源,由此导致社会系统新的分化,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整合,达到更高水平的均衡。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社会学家帕雷托和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等。(2)帕累托的观点

①社会系统的各种主要特征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如果其中某一特征发生变化,其他特征会做出相对的反应。这类反应可能有两种结果,或者消除变化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或者也做出相应的变化,达到一种新的均衡。

②帕森斯对社会系统所作的全部社会学分析中,中心问题就是社会系统的均衡问题。他认为,任何社会系统都有其组成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必须相互配合,以便使社会系统能够存在。社会系统的总趋向是系统内部的均衡问题,这种均衡既是社会变迁也是社会系统从一种均衡状态向另一种均衡状态的转变。(3)社会均衡论的基本观点

平衡是社会的常态,而变迁则是暂时的,变迁最终也是为了达到新的平衡。社会均衡有稳定的均衡和不稳定的均衡两种基本类型。

①稳定的均衡可进一步划分为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两类。

a.静态均衡表明社会系统的结构是固定的、无变化的。

b.动态均衡表明在均衡状态中含有活动和变化,但这类活动和变化并不意味着改变社会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基本关系,因而变化和活动将很快被均衡的趋势所矫正。

②不稳定均衡是指在社会系统中,一种轻微的失调将会引起没有任何调整性干预的进一步的失调,它将会逐步使社会系统本身或是毁灭,或是建立一种新的平衡结构。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

1.联系中国现实社会,论述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

答: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转型社会是一个有别于其他社会发展形态的独特社会,它围绕“变”这一基本特点,具有鲜明的转型时代的特征。(1)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利益结构的重组

转型时期的社会,其社会各阶层处于分化与组合过程中。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的分化,权力和财富的转移,社会制度和体制的转轨,原有的利益结构被打破,新的利益结构在重组,这种变化重组的利益结构既是社会转型的一项基本内容又是社会转型的基础。(2)传统权威的流失和社会权力的转移

当社会产生了新的因素和新的发展要求,传统的权威往往固守于传统的关系、规范和秩序,必然与这种新的因素及其发展要求产生冲突。因此,对传统权威的怀疑、诘难、挑战、批判、反叛从而导致传统权威资源的流失就成为转型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的特征。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传统权威的流失,必然要求一种新的权力结构来取代旧的权力结构。(3)社会制度(体制)的变迁和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

随着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和传统权威的流失、权力的转移,建立在原有利益结构基础上并用以维护这种利益结构的社会制度和体制开始向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和体制变迁,这是社会转型一个最突出的表现。随着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社会权威、权力系统的转移,社会制度和体制的变迁,社会价值取向的改变,使整个社会发展的目标、方向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新的方向与旧的方向在相互冲突中相互牵扯,可能使社会发展方向发生偏移,甚至后退。这就使得社会转型呈现一种振荡式、波浪式的变化曲线。(4)社会群体之间、个体之间、不同的社会力量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加剧

①代表社会转型方向和推动这一转型和变革力量的社会群体与代表旧有的社会形态并力图阻止社会转型和变革力量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

②在转型时期,由于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和流向的改变以及社会成员能力和机遇的不同,使得社会群体、成员之间对社会资源的拥有和职业安排方面的差异拉大竞争加剧。尤其要防止那种不平等、不公正的竞争、不正当的社会财富的积聚和剥夺,社会在协调和解决这种冲突时要考虑贫弱者的利益和少数人的权益。(5)信仰的危机和价值观的多元化

当社会处于转型变革时期,由制度、规范等变革深入到信仰价值体系的时候,社会转型开始真正地触及到人们的灵魂深处,其震撼力超过了社会转型的其它变项。在转型时期,社会发展出现新的变项,传统的信仰、价值体系无法把它纳入自己的诠释和整合体系中。当这种“反常”因素不断积聚、壮大,并从中孕育产生新的价值体系,传统的信仰价值体系不可避免地陷入危机甚至瓦解之中。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传统的价值体系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嬗变“打倒孔家店”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正是这种传统价值体系面临危机和瓦解的历史场景。(6)社会心理的焦虑和迷惘

从社会心理方面看,社会转型时期一个突出的特征是社会大众由于生活和未来的不确定以及竞争的压力带来的心理焦虑,由于对生活的目标、价值和方向的不明确带来的心理迷惘。

尽管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是一种理性的、有序的、稳步推进的过程,但与历史上所发生的社会转型一样,它不可避免伴随着社会失范现象,进而对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形成影响和冲击,引起普遍性的焦虑、浮躁心态和人文价值、意义方面的困惑。因此,上述关于转型社会一般特征的分析对于我们把握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具有同样的方法论意义。

2.试述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及其功能的变迁。

答: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的家庭结构仍保持着多样性。在社会变迁的影响下,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及其功能的变迁主要包括:(1)城市家庭结构及其功能的变迁

①家庭结构的变迁

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的社会变迁改变着家庭的收入水平与收入格局,改变着家庭成员的职业及与此相连的家庭成员的社会地位,改变着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这三方面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家庭的各个方面:家庭的诸项功能、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家庭的收入水平与收入格局、家庭成员的职业与社会地位、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是中间环节,即社会影响家庭的人口。

②家庭功能的变迁

城市家庭变化最显著的是其消费功能。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城市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社会经济的运行已带有明显的市场经济特征。随之而来的是处于不同地区的城市,以及城市中各类企事业单位之间剧烈的竞争和分化。这种竞争和分化的一个结果是一批国有企业职工的“下岗”和因企业不景气导致结构性失业。这一现象的出现强化了家庭与个人的收入分化,但同时也增强了居民的市场经济的意识与市场风险的意识。随着国家和作为国家代表的单位从个人私生活领域的退出,一种“个人隐私”的价值观在城市居民身上悄然滋长,从而使家庭日益变成一个私生活的场所而与社会的公共领域分离。这是中国城市家庭变迁的总趋势。(2)农村家庭结构及其功能的变迁

①家庭结构的变迁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大大加速。由于城乡一体化进程也在加速,所以以往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正在不断被打破。抛开地区之间的分化,中国农村家庭在经济上的变化可以用“非农化”来刻画。“非农化”的主要含义是农业不再成为农民家庭的主业。

②家庭功能的变迁

农村家庭变化最显著的是其收入构成。来自农业的收入已经不构成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农民的生活中,农业生产已经成为一种兼业,或者已经被农民看成是一种兼业;以往作为农民命根子的土地正因为各种原因日益减少,最终的结果是农民没有了土地,甚至农民完全与农业无缘,彻底转向其他行业,成为一个非农业劳动者;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日益趋同于城市居民。总之,中国广大农村虽然由于区域分化而在家庭变迁方面程度不同,但总的趋势则都是在家庭制度的诸方面向现代城市家庭靠近。当然,对仍处于单一农业经济的保持小生产的生产方式而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来说,这种家庭变迁或者可能还处于萌芽状态,或者是刚刚开始。

3.你认为早发内生型现代化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有什么不同?

答:现代化是自16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梯次展开的大变革过程。依据一个国家现代化起始的时间以及现代化的最初启动因素的来源,可以将现代化分为两类,即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和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二者主要在现代化的启动时间、所需条件、推动力量、发展手段、发展过程等五个方面有所区别,具体内容如下:(1)现代化启动的时间

①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启动的时间较早。如世界上最早启动现代化的国家英国,早在1500年左右就开始了现代化的萌芽。法国、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欧国家也在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掀起了第一次现代化浪潮。

②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启动的时间较晚并且有明确的以电气化为代表的时间。此外,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不仅现代化的起始点在时间上相当明确,而且这种起点往往以某一届政府、某一个或某一批领导人为标志。(2)现代化启动所需的条件

①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具有明显的内生性。这些国家开始现代化发展的时候,世界上还没有其他的现代化先例存在。对于这种“原生型”现代化而言,既没有明确的“既定的”前景,也没有可供借鉴的现代化道路,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制度和组织形式上,都要带探索和创新。推动这种现代化的,都是来自社会内部,是社会内部自身力量产生的内部创新的结果,具有自发的自下而上的特点。

②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最初现代性因素不是发端于本国社会内部,其现代化的启动多是源于外部的刺激与挑战。俄国、日本和中国这些后发现代化国家都是在国际环境影响下,社会受外部冲击而引起内部的思想和政治变革,开始了现代化的启动。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启动普遍具有防御性的特点。(3)现代化的推动力量

①早发内生型现代化主要是自己内部的现代性因素不断生长和积累的结果,现代性的成长带有明显的、自发的、渐进的特点,其推动力主要来自民间。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很少直接介入社会生活。

②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在其现代化建设之初,起点都比较低。缺乏现代化的积累和民间力量的支持。政府不仅要直接介入现代化过程,而且往往成为现代化的实际组织者,并且在政府的干预下自上而下地进行现代化建设。(4)现代化的发展手段

①创新在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创新既包括科学技术层次的创新。也包括在组织和制度层次上的创新。前者通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与提高,而后者则为这种进步与提高提供了基础和制度上的保障。

②后发型现代化的主要手段是采借,并在采借的基础上创新。当后发型现代化开始启动的时候,早发国家的现代性已经积累到相当高的程度,无论在制度层次还是在组织管理或技术层次上,都已较为完善。这就使得后发国家不必重复同样的创造过程,可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通过直接模仿或采借来迅速推进自己的现代化进程,从而节约了人力、物力的投入,避免了不必要的探索过程,提高了社会发展的效率。(5)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①早发内生型现代化的现代化发展较为顺利,不存在大的失调与错位。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发展是一种内源性的发展,是传统中的现代性因素不断孕育、成长的结果。在现代性不断积累的同时,传统因素被渐渐被削弱,现代性在传统的土壤里渐次成长。所以,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的现代性成长是其社会内部因素的替换过程,是一种近乎自然的过程,不存在大的失调与错位。

②在后发型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内部和外部的特殊条件制约,会出现诸如错位、失衡、畸变、两难窘境等难以解决的特殊问题。

201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23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卷)

科目代码:623

科目名称:社会学原理

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评比性文化

2.城市社区

3.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

4.社会解体

5.社会网络

6.集体心智

二、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总计60分)

1.社会分层对人际社会交往的影响。

2.人的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3.塞林的文化冲突理论。

4.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

5.转型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特征。

6.简述布鲁默的循环反应理论。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联系实际,谈谈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运行的协调作用。

2.联系实际,谈谈虚拟社区的特征。

3.联系转型社会的实际,论述社会建设的主要关怀。

答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评比性文化

答: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诸如科学技术、教育、良好的服务、完善的医疗以及公平、正义、民主等,都可以作为可评比性的文化类型进行比较,而对于一些风俗、仪式、生活习惯,因民族的差异而表现的差便没有优劣之分,自然也就缺乏可比性。

2.城市社区

答:城市社区,又称“都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相对,是指在一定的城市地域范围内生活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是产生于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基础上,是由城市地域内的人群及其社会关系、社会组织机构、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等要素构成的社会实体,也是城市的社会关系的区位体系。其基本特征包括:①经济活动和人口高度集中;②劳动分工复杂,职业专门化程度高;③社会流动频繁;④个体的异质性强,阶层结构复杂;⑤生活节奏快速;⑥精神文化生活较为丰富;⑦人际关系业缘化。随着城市社区的不断发展,其基本特征也产生着相应的变化。

3.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

答: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是指由于社会结构存在某些障碍或病变而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因此,产生了社会问题。社会结构是根据社会需要自然形成或人为建立起来的,社会结构运行过程也就是社会结构发挥其功能的过程。当社会结构运行遇到某些障碍或产生某些病变时,社会结构预定的社会功能就会随之遭到破坏。或该功能萎缩退化,或该功能扭曲变形,偏离预定的轨道,或该功能嬗变转化等,这些都是功能性失调,而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被称之为失调性社会问题。

4.社会解体

答:社会解体是指社会组织程序受到妨碍,发生分裂、崩溃直至瓦解的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它较之社会改组在速度上更迅猛,在程度上更剧烈,在范围上更巨大。该词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克姆提出,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因相互交流、彼此影响而形成社会一体化,缺乏这种交流和影响,就是社会解体。

5.社会网络

答: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它是由许多节点构成的一种社会结构,节点通常是指个人或组织,社会网络代表各种社会关系,经由这些社会关系,把从偶然相识的泛泛之交到紧密结合的家庭关系的各种人们或组织串连起来。社会网络作为一种社会学视角发端于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社会网络分析不把人看作是由个体规范或者独立群体的共同活动所驱动,相反它关注人们的联系如何影响他们行动中的可能性和限制。即社会网络关注的是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社会互动会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

6.集体心智

答:集体心智是指个体进入群体后,独立的个体意识通过无意识、传染和暗示等心理过程转变为的趋于统一的心理状态。这一概念由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提出,他认为,聚众在革命过程中的行为逻辑上的情绪化、非理性、破坏倾向就是由集体心智造成的。在集体心智的作用下,个人的才智和个性会削弱,人格意识会降低,从而变得野蛮、残暴而  狂热,通过“集体心智”凝聚而成的聚众自然也容易冲动、多变、急躁、夸张、单纯、偏执、专横、狂妄、拙于推理而急于行动。

二、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总计60分)

1.社会分层对人际社会交往的影响。

答: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社会分层对人际社会交往的影响体现在:(1)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倾向于和那些与自己同质因素较多的人交往,而社会差别所造成的人们之间的异质性则构成人际交往的障碍。分层是根据同质标准而划分的,同一层次的人很容易在某一方面产生共同兴趣、共同爱好、共同的价值评判标准。(2)分层差异给人们的交往带来隔阂,各层次间距离越大,这种隔阂就越大,他们之间也就越是缺乏共同兴趣、爱好、价值观,他们在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方面的社会表现也就越不相同。(3)对于分层与交往的上述关系,可以用交换理论加以解释。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交往实际上是一种资源交换过程,每个人在交往中总会有意无意地考虑自己的报偿能力和对方的回报能力。而社会地位恰恰是交往各方用以识别各自资源交换量的象征。这意味着,社会地位相近的人所拥有的交换资源大体相等,因此他们之间的交换过程也更加合乎公平原则和对等原则。而社会地位差距悬殊的人则在资源交换量上差距显著,因而,层间交换的频率远远低于层内交换。

2.人的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答: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英克尔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人的现代化”的角度进行持续的探讨,把现代化看做是一种心理态度和价值观的改造过程。人的现代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英克尔斯认为,以往的现代化研究,往往只注意了经济的发展,以为只要解决了经济现代化,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国家的现代化问题。他认为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观点。如果人民没有实现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向现代性的转变,再完善的技术、管理方式和制度,也会在传统人手里变成一堆废物。当现代性深入到大多数国民性格中去时,会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巨大动力。(2)英克尔斯从两个角度上探讨了形成现代人格的环境因素,即:

①对促成个人现代化的环境因素作横向分析

a.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同人的现代性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学校中,孩子学会阅读、书写、参与各种公共活动,学会克制和约束自己。通过教师的言行激发起学生接受新思想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校教育向学生提供了现代化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

b.工厂环境

工厂是培养和促成个人获得现代性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英克尔斯认为,现代工厂里蕴藏着改变人、迫使人适应现代社会的力量和条件。

c.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也是促成个人成为现代人的一个主要条件。一个现代人经常与大众传播媒介接触,并且对于新的现代大众传播工具比较相信。

②对促成个人现代化的环境因素作纵向分析

a.城市生活的经验

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人们工作性质决定了经常要与公众和各种不同的人进行接触、交往,这种交往提供了更多的取得新知识的学习机会,听到不同的观点,提高了表达意见和作出判断的能力。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发展一个人的现代性。

b.家庭

父亲的受教育水平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对一个人现代性形成并无直接影响。那些来自家庭教育条件较差的人,通过以后的学习和教育可以取得同那些家庭教育条件优越的人在个人现代性方面的同等地位。

c.农业合作社

英克尔斯通过对孟加拉和以色列的农业合作社的调查,认为合作社是促成农民现代化的有利环境。合作社给人们带来新的知识和新的观念,有助于培养个人的效率感。

现代人的上述特征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是现代制度和现代组织的性质所决定的。同时,人们在现代制度和现代组织中的经历,会有助于形成上述现代人的特征。由于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和程度不同,人的现代性也会有相对的差别。

3.塞林的文化冲突理论。

答:文化冲突理论将引起社会越轨的原因归结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因而将注意力集中到民族、宗教、职业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认为不同民族、阶层、地域的人,信仰、信念、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各不相同,当不同集团的利益和目标发生矛盾时,往往会引起冲突,这种冲突往往导致越轨。文化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塞林。赛林的文化冲突力量的主要观点包括:(1)文化冲突的分类

①纵向文化冲突是指随着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时期的文化互相冲突时产生的法律规范的冲突。

②横向文化冲突是指在同一时期内,由于两种文化准则对立而产生的法律规范的冲突。塞林认为,文化准则的冲突必然导致行为的冲突,而犯罪就是行为规范之间的冲突。(2)容易产生文化冲突的情形

①当某个文化集团的文化规范被扩展至另一个文化集团的领域之时;

②当某个文化集团的成员迁移到另一个不同文化的区域时;

③在相邻两种文化领域的边界接合处;

④当社会结构由简单趋于复杂化、文化价值由单一趋于多元化之时。

塞林的文化冲突理论是极富启发性的。他从文化冲突的角度指出了社会越轨的相对性,并将社会越轨归结为文化冲突的产物,这一理论对于现代社会的社会越轨状况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各种文化交流、融合都很迅速的时代,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化,这时,文化冲突日益激烈,人们从心理到行为都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文化,难以承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犯罪率上升就是这种变化的副产品之一。用文化冲突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城市里外来人口的犯罪率较高”之类的问题。

4.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

答: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资金来源、保障对象、保障内容、支付方式等方面来看,都有很大的差别,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其中的主要模式包括:(1)就业保障制

这是一种与工作相关联的保障制度。职工享受养老金和其他保障项目主要取决于工作的年限和交纳保险费时间的长短。个人领取养老金、伤残恤金、遗属恤金和失业救济金、病残补助、生育补助、工伤补助等通常与职工在事故发生前的收入水平有关。这种保障制度,通常由国家通过立法来实行,具有强制性。(2)普遍保障制

普遍保障制又称人头补助制,即每一个公民或居民,无论其是否就业,是否有收入和收入多寡,政府按统一的标准发给现金补助。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从财政收入中的拨款,也有一部分资金来自雇主和雇员交纳的保险费。(3)以经济状况调查为基础的补偿制

政府根据当地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水平,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制定一个最低生活需要标准,又称“贫困线”。然后,逐个调查那些生活水平较低的个人或家庭的收入和经济状况。凡低于贫困线的,给予一定的现金或实物补偿,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4)储蓄基金制

一种强制性的储蓄保险基金制度。政府通过立法,要求雇主和雇员按工资的一定比例交纳储蓄保险费。这些费用在银行建立专用账户,当雇员发生法定保险事故时,将这笔专用基金连本带利一次性付给受保人,或按规定分期支付受保人年金或支付给其遗属。这是一种自助式社会保障模式,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5)雇主责任制

政府用法律规定,雇主对雇员有保险责任。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其保险费用由雇主直接承担:职工年老退休、伤病医疗、工伤事故、生育或家属津贴等。雇主没有和其他人合伙保险的可能,只能向保险公司为自己保险。近年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有加强雇主责任保险的趋向。

5.转型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特征。

答: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往往是由于自身生理、家庭环境或地域等特征形成的。而转型中的弱势群体则主要是指在改革开放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个群体因其较弱势的社会地位,思想相对比较复杂,带有一定的消极情绪和负面色彩。转型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相对剥夺心理较突出。由于改革开放以后,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打破了传统的平均主义。物质上的差距,必然会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习惯于平均主义的思想很难一下子调整过来,就会产生一种相对被剥夺的心理。(2)他们可能把自身的弱势地位主要归于各种客观原因,必然导致一种对社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当然也不能简单化,需要实事求是的分析,对他们的不满心理要给予正确的引导。(3)保守消极心理。在社会转型中,认为自己在竞争中失败了,不如别人,于是就容易产生保守消极心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有的下岗职工不是主动地去融入市场寻找机会,而是一味地依赖社会和政府。有的贫困农民习惯一起过一种保守的生活,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这往往容易导致他们处于一种不利的状态,对个人和社会发展都是不利的。(4)怀旧心理。由于自身的弱势地位,心理上的不平衡,就容易产生怀念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人人平等的“吃大锅饭”的怀旧心理。如果自己以前处于较高社会地位而如今降到弱势地位的人,这种怀旧心理更加明显。(5)浮躁心理。在现在的信息社会里,形势是突飞猛进,因为自身的弱势地位,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奋起直追想改变自己地位的想法。但如果不冷静分析情况,正确把握自己,就会产生一种浮躁心理,干出许多急功近利的事情。如有的进城民工受到城乡巨大差距的冲击,想自己也像城里人一样生活,但有时把握不住自己,不是通过诚实合法劳动,而是幻想一夜富起来,于是铤而走险,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产生就不足为奇了。

6.简述布鲁默的循环反应理论。

答:“循环反应”概念是帕克最早提出来的,布鲁默将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1)循环反应的含义

循环反应是指这样一种社会互动过程:个体甲的行为作为一种刺激,引起个体乙的模仿,而乙对甲的模仿,反过来又作为一种刺激进一步强化甲的反应。布鲁默认为,“循环反应”的基本特征在于,人们不是经过一个仔细的思考和解读过程后再做出反应,而直接针对他人的行为即时做出反应。(2)循环反应的阶段

布鲁默把循环反应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磨动、集体兴奋和社会感染。

①磨动是指某些个体在那里漫无目的地动来动去,以至目击者都很好奇和不解。磨动的一个基本效果,就是让人们对彼此更加敏感,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到彼此身上,而渐渐把社会制度和常规抛在脑后。

②集体兴奋是磨动的加剧和加速。在集体兴奋过程中,人们的行为更容易受冲动和感情的驱使,从而更加不稳定和不负责任。

③一旦集体兴奋强烈和扩散到一定程度,某种情绪、冲动和行为方式就会非常快速地、无意识地和非理性地释放,这就是“社会感染”。经过社会感染,许多原本表现得超然和漠不关心的旁观者也被吸引到集体行为中来,从而扩大集体行为的规模,推高集体行为的激烈程度。

布鲁默认为,正是通过这样一个循环反应过程,个体性的烦躁才演变为社会性的不安,从而引发集体行为。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联系实际,谈谈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运行的协调作用。

答:分层结构是一种冲突性社会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着社会的良性运行。然而,冲突性社会结构并非必然导致现实的社会冲突。人们在不可能完全消灭社会分层现象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通过某些方法缓解它的消极影响,实行合理的社会流动就是主要方法之一。具体地说,合理的社会流动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协调作用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1)形成开放、动态的分层结构取代封闭、固定式分层结构,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社会流动的功能弱化了地位与人之间的联系,赋予这种联系以短暂性特点,促使占据各层次社会地位的群体成员处于不断更新轮换的过程中,变分层集团间的隔阂与冲突为个人间的竞争,从而破坏了地位差异与人的差异之间相互强化的中介条件,使两种差异得以分离。因此,合理流动有可能在无法消除分层地位差异的情况下,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实际差异。合理流动由于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缓解了由地位差异而产生的隔阂和冲突,从而发挥着稳定社会的功能。(2)合理流动能够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各层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联系,加强了社会整合程度。社会流动可以分为一生中的流动和代际流动,这两种流动都能有效地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

①一生中的流动意味着个人同原有社会地位相分离并同新的社会地位相结合。地位变化只是个人的一部分而非全部社会关系的变化。就个人来说,这种流动往往意味着个人人际接触界面的拓宽、人际关系网络的扩大。

②代际流动意味着家庭中相邻的异代成员处于不同社会层次,使家庭内部的血缘关系变为社会层次之间的联结纽带,可以充分利用家庭所特具的凝聚力和整合性来弥合社会层次间的隔阂。此外,大范围的异向代际流动有可能促进各家庭之间相对平等的实现,进一步消除个人之间垂直差异带来的消极影响。

总之,社会流动所带来的具有新质的广泛接触无疑是加深层次间相互理解、消除心理隔阂、加强层间联系、提高社会整合程度的催化剂。(3)合理流动能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给社会系统注入活力,从而推动实现高水平的社会良性运行。封闭式社会分层结构把人们终身乃至世代束缚于某一社会地位层次,很容易依不同地位而形成利益集团,这些集团与社会总目标的利益相关程度是不同的,因而在提高社会整体功能方面所表现的积极性也各不相同。合理社会流动使得人们有可能通过改变自身地位来改善切身利益同社会总目标的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封闭式分层社会中地位差异抑制人的积极性这一弊端。在提供平等流动机会的社会中,分层地位的差异不仅不足为害,反而能有效地激发人们的内在潜能,能促使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和才智,发展自己的个性。合理流动所带来的社会成员积极性的普遍高涨,对于实现以系统整体功能不断提高为特征的社会良性运行,无疑是必要的。

2.联系实际,谈谈虚拟社区的特征。

答:虚拟空间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人类提供的一个崭新的数字化空间与符号化交往环境,虚拟空间里的虚拟社区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对传统日常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观念进行消解与重构的过程。与实在社区相比,虚拟社区主要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1)交往具有超时空性。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立超越地域限制的社区成为现实。在虚拟社区中,人们可以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瞬间实现跨国界、跨地区的互动,这种压缩时空的交流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和沟通方式,为人类交往提供了革命性的新形式。(2)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虚拟社区成员的身份是匿名的,交往以符号作为中介,同时还有“身体缺场”的特点。

①成员可以随意地选择进入社区身份的标识,性别、年龄、种族等各种身份的区分已没有实质意义。

②人际互动的匿名性使互动有了更多的互塑性和建构性的色彩,成员可以尝试充当不同的角色,塑造不同的行为模式和自我。

③人际互动的匿名性还为人际互动创造了更多自由的空间,摆脱了实在社会中真实身份的羁绊,人们可以自由、随意地表达观点,宣泄自我。网民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使用符号的动物”,他在上网的同时更把自身化为符号。(3)人际关系较为松散,社区群体的流动较为频繁。虽然在频繁的互动中社区成员会形成共同的价值意识和对社区的归属感,但是这种凝聚力是建立在松散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之上的。

①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选择进入还是退出社区,而且不同的社区具有不同的功能,人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不同的社区内流动,以实现购物、交友、娱乐等目的。

②在有些情况下,成员的交流对象具有不稳定性,交流过程也具有短暂性。

③社区内维系社区组织和制约社区成员的制度和机构的力量都较为薄弱。(4)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的准则。虚拟社区成员的身份获得不再受地域、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的局限,世界各地的人都可能成为同一社区的成员,成员之间基本上都是平等的关系。由于网络人际互动的匿名性和人际关系松散,传统社会里的权威地位和等级属性近乎消解;成员共享社区文化、信息资源、人际资源,网络上每一种文化产品都具备“世界性”与“全民性”。同时,社区实行民主化与自治性的管理。虚拟社区为成员在社区管理中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创设了自由、民主的环境。一方面,虚拟社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和投入,每一个成员都拥有贡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的权利和负有为社区发展尽责的义务,社区成员成为创造信息、资源和发展设施的主体力量。另一方面,社区成员在社区的管理和建设中享有充分的民主和自治权利。

3.联系转型社会的实际,论述社会建设的主要关怀。

答:目前社会学界对于社会建设概念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但是,从现有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一些有代表性的理解,这些理解体现了对社会建设不同方面的关怀,主要包括:(1)对社会建设的秩序关怀

①秩序关怀强调社会建设主要是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追求社会秩序与和谐。

②我国政府在提出社会建设实践问题时,表现出明显的秩序关怀,这种关怀充分反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中。在学术界,很多学者也从强调秩序建设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建设。例如,郑杭生指出,社会建设就是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就当代中国社会而言,就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些关系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体间行动关联及其模式化结构达到最佳状态。(2)对社会建设的民生关怀

民生关怀主要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的实际情况,强调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社会进步以改善民生质量的重要性。由此,社会建设的重点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并且得到了很多学者的支持,一些学者还作出了更为全面、细致和深入的理论和政策回应。事实上,前辈社会学家孙本文也将社会建设与发展社会事业联系起来:“依社会环境的需要与人民的愿望而从事的各种社会事业,谓之社会建设”。(3)对社会建设的风险关怀

①风险关怀与对社会建设的秩序关怀、民生关怀密切相关,在实际政策中,有时也被整合到秩序关怀与民生关怀中。

②对社会建设的风险关怀直接受到2003年“非典”危机的影响。那次危机促使人们关注中国高速经济成长过程中的社会风险,并寻求相关的理论支持,尤其是以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和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为代表的风险社会理论。这种关怀认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涵是反思现代化进程,建立健全社会风险的识别、处理和防范机制,改进国家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以确保社会安全。(4)对社会建设的结构关怀

结构关怀主要是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快速和失常的结构分化现象,强调优化社会结构的重要性。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社会建设实际上就是指优化社会结构或者协调社会关系,其中主要又是优化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的三大部门结构。(5)对社会建设的价值关怀

①价值关怀主要针对的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客观出现的价值观念多样化以及某种程度上的信仰危机,强调建设主流价值观念对于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整合的重要性。

②有的学者强调我国社会建设的深层理念,指出中国社会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共赢互利等基本理念。(6)对社会建设的历史关怀

①历史关怀强调社会建设的历史性,也就是说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社会建设进行具体分析。社会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社会建设是一个普遍的实践过程。另一方面,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传统和制度背景下,社会建设的路径和效果有很大差异。

②由此,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就不能忽视历史。

a.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建设的实践一直进行着,不过在不同的阶段遵循不同的模式,取得了不同的效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为突破口,带动社会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也存在突出的问题。进入21世纪,政府在新的基础和条件下提出要更加注重推动政府和社会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推进社会建设,这是对以往社会建设实践的延续。

b.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应当看到它与以往社会建设,特别是与前社会主义各种制度条件下的社会建设,有着很大的不同。最为突出的就是社会建设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发挥人的能动性,建设一个和谐社会才有了真正的可能。

201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23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卷)

科目代码:623

科目名称:社会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社会唯名派

2.群体关系

3.文化的传递性

4.开放性角色

5.女权主义

6.文化震惊

二、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总计60分)

1.社会学关于家庭的分类

2.乔治•米德的“自我”概念

3.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4.家庭对于人的政治社会化的意义

5.性的阶层规定

6.社会分化及其后果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结合网络谣言的传播,谈谈网络谣言的加工方式

2.阐述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分层对人际社会交往的影响

3.结合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谈谈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理论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社会唯名派

答:社会唯名论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经验哲学的非正统派,是指一种关于社会学思想性质的理论观点。唯名论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特殊、殊相)才是真实存在的,而一般事物(概念、共相)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的东西的名称;个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则是逻辑的对象。以唯名论的哲学思想看待社会,就形成了社会唯名论。

2.群体关系

答:从社会关系的水平和层次上看,社会系统可以区分为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三个层次。群体关系,是指在社会的群体或组织的层次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中间层次。与个人关系相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持久性,它受到社会群体的规则、规范的约束

3.文化的传递性

答:文化的传递性,是指文化一经产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它通过各种方式向周围辐射。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代际传承,即子代通过社会化学习生活技能、谋生技巧、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将社会的文化内化于己。文化的内容不能通过遗传方式来获得,只有以人为载体,通过人的基本社会化,才能一代接一代地向下传递。文化的传递不是简单复制或全盘接受。

4.开放性角色

答:从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可以将角色划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开放性角色,是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

5.女权主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