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云往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8 11:45:47

点击下载

作者:王学文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烟云往事

烟云往事试读:

序言

光阴荏苒,岁月匆匆,如白驹过隙。眼见年齿渐长,阅事日多,而人生也像流水般慢慢消逝。尤其是近三年来,投闲置散,以书为伴,以书为友,可谓“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有时会毫无意识地走进书本,浮想联翩。有时又会情不自禁地掩卷沉思,回首往事,在检索记忆的碎片中发现,有些本该记着的,虽冥思苦想却似云烟消散,淡忘得了无踪影;而似应忘却的,却如铁板钉钉,牢牢印在脑海,清晰可见。有时也会冷眼看世界、看社会、看人生,做出自己的价值评判,往往有感而发,与二三挚友进行只言片语的议论,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有同志认为我阅历颇丰、感悟良多,鼓动我诉诸笔端。而我却迟迟未动,这倒不是由于懒惰,而是因为那样只会使自己沉迷于虚幻的泡沫之中。其实,我考虑最多的,也是顾忌最深的,是“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但凡为文者,须有厚积薄发之创见,须与世道有补益,与人心有润泽。显而易见,这是多么难以企及的。

然而,在时间的递嬗中,越来越情不自禁地回忆往事,几乎成为我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了。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那些陈年往事就会蹦蹦跳跳出现在大脑的屏幕上,甚而清晰如昨历历在目:既有一夕十顾惊且伤不堪回首的日子,也有阳光普照雨露滋润风光无限的岁月,还有那如歌的激越和无比充盈的青春年华。纵观我走过的路,既漫长,又艰难,有坦途,也有坎坷,每走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也都要以百折不回的精神砥砺前行,驰而不息。这就是生活,是每一天必须面对的生活,而且必须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过好每一天的生活。

值得庆幸的是,吾侪有幸生活在共和国明媚的阳光里,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亿万人民热情高涨地从事着轰轰烈烈翻天覆地的伟大事业。我和我的同辈们正是在先辈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怀和培养下,依靠人民群众的信任和鼎力支持,才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我辈则以知恩图报的赤子之心,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忠诚态度,在每个工作岗位上力求恪尽职守,努力工作,把实现个人价值融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尽量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好高骛远,不追逐名利,永远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忘本来,才可开启未来。回顾往事,盘点人生,审慎对待过往之事,我意识到,对于有些事,就像那报晓的雄鸡,该鸣时则不遗余力地引吭高歌,而对有些事,则三缄其口,默不作声。于是我选取了童年生活、读书学习、灵武岁月、交通时光几个片断,记录下几个重要节点和值得回味的事情,审视一下自己走过的道路、亲力亲为的工作,不揣冒昧地写下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自己的点滴感受,做一番朴实无华的梳理、思考、总结。尽管有些是管孔之见,但“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总还可以从中汲取一点历史的经验教训,探取一些历史的智慧吧,这既是自慰自勉,也还可作为攻玉之石。在我拙作的有些字里行间,充满热切的企盼,企盼后辈即使是在市场化的浪潮冲击下,在物欲横流的波涛汹涌中,依然坚守好人生操守,保持那种艰苦奋斗、清廉自守的定力。绝不可因贪图享受、玩物丧志而虚度年华,更不可因追求钱财、权势、美色,一失足而悔恨终生。慎重初始,坚持一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天的事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奋斗!

乡韵悠悠

难忘的家乡,永远的根基

几十年了,我走过很多很多地方,足迹遍布祖国的名山大川。我还到过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其中大多是欧美那些有着得天独厚条件、十分富足的国家。尽管这些国家有的地方很美很美,如果用山清水秀来形容,似乎那是老生常谈,如果用鸟语花香来描绘,也有点落于俗套,那简直是流光溢彩,气象万千了。此景此色,令我陶醉过、激动过,我也曾写过文章,出过书,由衷地赞美过。尽管如此,我心心念念的还是我的家乡,那是养育我的一方热土,那是给予了我一切的我心目中的天堂。她,才是我心向往之的永远的根本所在!一、我的家乡梨花桥

吴忠市金积镇梨花桥村是我曾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那里有我太多的梦想、太多的记忆,尽管有些是甜美的,有些是苦涩的。

梨花桥村,村以桥名。这梨花桥虽无任何特别之处,也就是说,它与其他桥梁毫无二致,但在《光绪宁灵厅志》第八卷“关梁志”中,第一条就记载“梨花桥在厅东南二里”。可见这桥也非同凡响了。

说到“宁灵厅”,究竟它又为何物,当今之人大多不甚了了。因为它只存在了40年,尽管时间极其短暂,但它又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渊源。

早在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始皇派将军蒙恬统率30万大军,北征匈奴,收复河南地,沿黄河筑城防守。在今宁夏平原首修秦家渠,贯通了天下黄河与河东大地的血脉亲情,肇灌溉农业之先河,从此改变了亘古荒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发展走向;并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在今宁夏北部,建立了第一个县——富平县,所筑富平城,大约在金积城南(或西南)十余里处。富平县隶属于北地郡,另置北地都尉与富平同治一城。至东汉永初元年(107年),北地郡由庆阳马岭移治富平县。后来由于滇零羌反叛,于永初五年(111年),东汉朝廷将富平县连同北地郡内迁陕西池阳。18年后,于永建四年(129年)归治。之后又由于羌人再次反叛,东汉朝廷复于永和六年(141年),再迁富平县及北地郡至冯翊(今陕西大荔县),从此之后,富平县与北地郡再未迁回,而金积地区一直属灵州辖区。

由于金积地区农业发达,又据诸路上游,战略地位重要。北宋时期,又役夫修筑了金积堡城,城南为马莲渠,城北紧靠波浪渠。四周皆系平畴沃野,凭着黄河水自流灌溉之利,麦稻年种年收,是难得的五谷丰登的鱼米之乡。至清朝道光年间,年久失修的金积堡城墙坍塌倾毁,无法修复,便在金积堡老城西南一里处,修建了金积堡新城。同治十一年(1872年),清政府又从灵州划出西南半壁土地,析置了宁灵厅,金积城则为宁灵厅治所,并筹措银两,再次重修了宁灵厅城。民国二年(1913年),民国政府改宁灵厅为金积县。宁灵厅城金积城为金积县治所,县政府就设在东大街。1960年金积撤县,峡口以西划归青铜峡市,金积以东并入吴忠市,金积城变为金积公社(今金积镇)机关所在地。这就是“宁灵厅”和“宁灵厅城”的历史沿革。

据老人讲,很早以前,在马莲渠以北、大路以东有一片园子,有20余亩,园里有杏树、桃树,还有枣树等各种果木树,但园中最多的还是梨树,占十之六七,每逢春季,满园梨花盛开,一片雪白,恰似唐代诗人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句所描写之意境。故前人便把这诗情画意拿来,命名架于马莲渠之上,沟通大路南北的这座桥为梨花桥。园中之树几经更新换代,但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这座园子渐渐颓废,先是辟为农田耕种,大搞园田化时,又规划为居民点。但以园中梨花命名的桥名,一直流传下来。

自古以来,这条大路一直是河东地区通往中宁、同心、固原以及中原地区的通衢大道,梨花桥在交通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桥通则路畅。在幼时的记忆里,南来北往的行人,驮夫驱赶着骡、马、毛驴,车夫扬鞭驾着马车、老牛车,行色匆匆地穿梭于大路之上,不时扬起一阵阵尘土。尤其是每逢金积二、五、八(吴忠为三、六、九,灵武为一、四、七)大集,四面八方的人提着鸡、拉着猪,赶上车,急急忙忙涌入金积城。农村的小媳妇、大姑娘,还有小脚老太太跨着备有鞍子、或搭着花红柳绿被褥的毛驴,也熙熙攘攘赶到集市,买东买西,热闹非凡。而有些人进城只是为了下顿馆子,改善一下生活。或到机器面馆,吃碗“洋面”,尝尝鲜而已!

每到黎明时分,有时就会听到丁零当啷的驼铃声由远而近,把人们从梦中惊醒,大人们收拾停当之后,便在日出前下地干活,而我则背上书包上学堂。当走在大路上,时不时看到拉驼人,一人拉着十几峰骆驼,每个骆驼的鼻孔穿着一根小木棍,木棍上面系根缰绳,头驼由拉驼人牵着,后面的骆驼的缰绳,则系于前一头骆驼的驮架上。这些骆驼呈一路纵队排开,相互保持一两米的距离,不紧不慢鱼贯而行。它们始终不离不弃,不超越也不落后,显示了这些牲灵的群体性和组织纪律性。

需要休息时,拉驼人发出“吁吁”指令,只要头驼前腿双膝跪地,收回后腿卧地休息,后面的骆驼也依次卧地休息。这些骆驼身负重物,一面休息,一面倒沫,悠闲自得,泰然处之。休息时间一到,拉驼人同样发出“吁吁”指令,头驼艰难爬起,其他骆驼也照样依次爬起,依然保持恒定的间距,一前一后晃动着高大笨拙的身躯,摇动了颈项的驼铃,“叮当叮当”作响。它们不疾不徐,一步一个脚印地又开始了新的征途,正所谓“不用扬鞭自奋蹄”。这些沙漠之舟千百年以来,一直承载着塞上人的希望,承载着沧桑岁月,承载着雪雨风霜,以其坚韧不拔的品格,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默默行走在坎坎坷坷的旅途上。

幼时的我,对这庞然大物心有敬畏,始终不敢近距离接触。不仅仅是怕踢怕咬,更直接的原因是,听大人们谆谆告诫,小娃娃不敢靠近骆驼,因为骆驼看见娃娃靠近它,一发怒,吐你一头沫子,娃娃的头发就会被蚀掉,慢慢变成秃子。于是很长时间,我都是“明哲保身”护头要紧。直到长大后方知,这些说法毫无科学根据,也未曾见哪个娃娃由于被骆驼喷了一头沫子,而变成秃子的。我想大人们如是说,主要是为了娃娃的人身安全着想吧。

1958年,在“大跃进”中,建设青铜峡水电站,修筑拦河大坝,包兰公路改道,遂将我家门前的千年大道,改建成铺有砂石的公路;梨花桥也由浆砌片石的木梁木板大桥,改建成条石护坡,混凝土桥板的大桥,后来又在裁弯取直、整修马莲渠的基础上,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的永久性大桥。自1958年始,梨花桥是包兰公路(国道109线)的重要桥梁。公路上行人依旧,自行车、摩托车川流不息,但骡马、毛驴渐行渐少,木轮的马车、老牛车渐行渐远,终至绝迹,尤其是驮运货物的骆驼,摇摇晃晃地走进了历史的博物馆。这就是时代的变迁,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公路上的公共汽车、运货汽车、小轿车风驰电掣,呼啸着从路上驶过。每逢春夏季节,马莲渠两岸杨柳婀娜,芳草依依,鲜花竞放。桥下流水潺潺,不时打着漩涡,有的挤入斗口,流入田野,滋润庄稼;有的继续它们的旅途,一路向东而去。而桥的四周是人烟辐辏的居民点,鳞次栉比的农舍不时飘出袅袅炊烟,三五成群的村夫村妇聚在一起扯磨闲谝,既显示了他们生活的衣食无忧,也显示了他们农忙之余的安闲自在。

我家的老宅就在公路的西侧,桥的北面约200米处。向北100多米处则是“三道街门”,这是因这里居住的王、姚、孙三家的街门,而约定俗成的一个名称。公路从中穿过,十几户人家分居公路两侧。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农业学大寨”,大搞田园化,公社统一规划居民点,我的家又向南迁移到梨花桥北的居民点上,与祖辈一样,后辈人与梨花桥日日夜夜相守相望,彼此相互依存。二、无忧无虑的童年

唐朝诗人李白在《长干行》一诗中写道:“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描写的是男女儿童天真无邪、亲昵嬉戏的情状,后来衍化成妇孺皆知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成语。现在拿根竹竿当马骑的儿童游乐活动已属少见。但我们那个时代依旧流行。儿时的玩伴聚在一起,有竹竿的就用竹竿,因为竹竿光滑轻便,但在北方较少。有时只好拿上家里的填炕叉叉子。如果是一个人,可以用叉叉子“种西瓜”,也就是把有叉子的一端按在地下,其原理就像圆规画圆一样,将叉一头作为定点,另一头以定点为中心,旋转一圈,画出一个有中点的圆,这就是所种的西瓜,当然是中看不中吃了。

玩伴多了,就把竹竿或填炕叉叉子当马骑,杆子一头拉在地下,左手握住杆子的另一头,右手则作鞭打之状,口中还不停地“嘚啾”“嘚啾”地吆喝,煞有介事了。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前,交通工具不发达,人们出行常以马、驴等牲口作为交通工具的社会现实,它还是来源于生活的。今天出行有汽车、火车、飞机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城里娃娃几乎没有近距离接触过骡、马等牲畜,甚至不知道马、骡、驴为何物了,又怎能做此游戏。由此可见,儿童游戏也是来源于生活的。

有时玩腻了骑马,就换个花样再玩。跑到有树荫的地方或是在屋檐下,抓籽籽,即将至少七个以上的杏核或光滑的小石子,作为籽籽,先攥在手中,举起后手放开,籽籽自然落地,只用一只手把地下的籽籽先捡起一个,抛向空中,在这个籽下落的当口,依次一个一个或一次数个,也可以一把将地下的籽籽全部揽入手中,然后再接住将要坠地的那个籽;如果从地下揽起的籽籽掉下一粒,或没有接住抛上去的那个籽,那就算输。这个活动锻炼的是眼尖手快,主要是手的灵活性。

男娃娃一般玩拣棍棍较多一些,很多娃娃都有一把棍棍,有的是把扫帚中的比较粗壮的芨芨,折成12~13公分长的棍棍,一般需要备齐二三十个。后来有冰棍吃了,大家把冰棍吃掉,把棍棍留下,等积攒够所需棍棍后,便邀集几个小伙伴,一起玩拣棍棍。先是打砂锅(砂锅、石头、水),分出先后次序,取得第一者,将一把棍棍握在手上,上下蹾齐,一头立于地上,将手猛然松开,棍棍自然散落,然后便由易到难,将地上的棍棍逐一拣起。在拣的过程中,如果撞动了别的棍棍,就得中止下来,让下家来拣。如此轮流,最后看谁拣得最多,谁就是赢家。这不仅锻炼娃娃手的灵活性,拣拾东西的技巧,更是训练一个人的耐心和细心。

天气实在太热了,就一窝蜂地跑到房后的渠子,挽起裤腿跳到渠子中打水仗,你泼我,我泼你,不一会儿都成了落汤鸡。一边嬉水,一边踩踏淤在渠边的泥沙,看着经过反复踩踏之后,从泥沙中冒出的气泡,或从泥沙中浸出的细若游丝的水线,就好像见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一样,又蹦又跳,兴高采烈,喜不自胜。乘着余兴未尽,再抠上几团泥巴,回到院子摆锅锅家,闹得两手是泥,满脸也是泥,浑身上下都是水渍和泥土,简直像个泥鳅。

傍晚时分,不管是男娃娃,还是女娃娃,来到场院,排成一字长蛇阵,玩叼鸡溜溜,也就是叼小鸡的游戏,这是一个充满童趣的保留“节目”。现在有些娃娃,甚至有些小学校,也还做此游戏。

再就是玩藏蒙蒙,也叫捉迷藏。既可多人藏一人找,也可一方藏,一方找。柴草垛、磨坊、碾坊,就连茅房、驴圈都是较为隐蔽的藏身之所,一般不易被对方发现,往往搞得一身柴草,灰头土脸,有时还搞得周身异味纷呈,但大家依然感到其乐无穷。

有时玩兴正浓的时候,一阵清风掠过,便淅淅沥沥地下起了毛毛细雨,我们站在雨中,一边玩一边大声喊:“雨、雨,大大地下,精沟子娃娃不害怕。”这个时候,一个个已经淋成了水老鼠,才打着冷战,匆匆跑回各自的家。

我也曾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诸如挑野菜、拔猪草、喂鸡食、看粮田、喊麻雀之类的活计,但主要是耍,甚至是带点野性的耍。尽管那个年代,没有什么买来的玩具,能够有个拨浪鼓,就算是唯一的高档玩具了。但是,我们能够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废物利用,因时因地地用来玩乐。虽然我们的玩项是单调的,有的甚至土到了不能再土的程度,但我们又生活得很充实,生活得丰富多彩。在七色阳光的照耀之下,我和我们的同龄人,就是这样无忧无虑地、尽情地享受着自己的童年时光。三、记忆中的金积城

我的童年与金积城有着不解之缘。我刚满6岁时,母亲便急切地让大我7岁、刚上二年级的堂姐带我去上学。我所上的小学,正是金积县城的金积县完全小学。当时的教育状况是,金积县尚无中学,就是小学,在金积城周围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了。说起这所小学,也颇有些来历。1873年,宁灵厅成立伊始,首任同知赵兴隽在厅城东南部创办了一所钟灵书院,招收厅城与周边子弟入院读书,“宁灵学界自此萌芽”。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同知成谦奉文改书院为高等小学堂。自此,家族子弟包括一些女童,均在此校完成启蒙教育和初等文化教育。20世纪70年代,大队办小学,大队在梨花桥之东北部,距桥约400米处创办了一所小学——梨花桥小学。从此之后,学龄儿童大都就近入学,而不再上金积小学了。

现在梨花桥和金积城几乎连成一片,进出方便多了。而20世纪50年代,冬春走小路斜斜穿过一片农田,跳跃跨过清三沟,至城东南角上大路,而夏秋庄稼长出后,只能走大路穿过三道街门一路向北,至岳家小湖南岸,拐一个90度的大弯,一路向西,走到金积城东南角,再沿东城墙向北,自东门进入东大街,然后自柴市巷方可到校。七拐八弯,绕行一大圈,路途就不算近了。当时的金积城尚是完好,城墙虽为黄土夯筑,但墙体敦厚结实,就连城墙上面的女儿墙,也大多完好无损。金积城仍只开东西二门,东门名曰“叠翠”,即取自金积(宁灵)八景之一的“蠡山叠翠”之意,西门名曰“飞霞”,亦取自八景之一的“牛首飞霞”之意。很有点诗情画意了。但是,东西门的月城已不复存在,护城河上的吊桥也已“光荣退休”。东西二门用土填埋了护城河,修成进出城门的通衢大道。一条直街分为东、西大街,贯通全城。1958年之前,包兰公路自岳家车门拐一个90度大弯,沿岳家小湖北岸一直进入东门,穿过东西大街,出西门,一路向西而去。

城墙每边有多长,是否有谁一尺一尺丈量过,不得而知,只是俗称每边二里半,但实际长度,据文献记载是“周围一千一百三十丈”,合3800多米,也就是每边长约二里。护城河初开时,“宽二丈五尺,深五尺”,“引水畅流,居然雄堑”。至宁夏解放初期,西、北护城河大多干涸,有的已被平为农田,东、南护城河尚存,但也不复初开时的模样,宽窄深浅各不相同。东城门以南之东护城河,俗称“城海濠”,宽达四五十米,深处达两米有余,而四周浅处,丛丛芦苇,株株蒲子蓬蓬勃勃生长,清澈澄明的水面上,几只野鸭,还有几只其他水鸟来回游弋。有只青庄在东岸用嘴叼着身上的羽毛,有时扑腾一下翅膀,是那样的悠闲安详。

金积城东南角,在城墙转角处,其上建有一座十余米的高阁,名曰“文昌阁”。阁体呈六边形,外观上下约四层,其实内空,并无层隔。此阁应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地方,但其一层,却泥塑周仓,一手拿青龙偃月刀,一手牵赤兔马。那“周仓”虽遭分雨侵蚀,却依然威武雄壮,那“赤兔马”尽管久经岁月,却似乎仍旧志在千里,此又不知何意?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它的倡导者和建造者,意在祈求金积(宁灵)地区文化昌盛,芸芸众生道德教化了。然而,由于文昌阁年久失修,已是破败凋敝,不仅彩画剥落,面目全非,而且有些椽檩失却,阁体稍倾。望着残破的文昌阁,令人多少生出几分失望和沮丧。好在深置于城墙之中的六根粗壮立柱,昂首挺立岿然不动,艰苦卓绝,苦苦支撑着高耸的阁体,依稀可见其斗角飞翘,檐牙高啄,重檐斗拱,傲骨铮铮。仰观飞阁凌空,气势宏伟,巍然屹立在云天之中。清风徐来,风铃悠悠,叮当作响,依然可见昔日的雄姿了。

出于好奇,我与两三名同学,试着顺立柱攀援向上,并试着采取鹞子翻身的姿势,翻上吱呀作响的挑檐,直达顶部。尽管阁体呈圆锥状,下大上小,但其平稳的斜坡状顶部,足可以坐上数人,中间还装有类似瓷瓶的饰物,在阳光下,依然燿燿生辉。我们立于上边,俯瞰金积城,东西大街如一条凹槽,刘公祠就在脚下,县政府、军粮局、老爷庙、地藏寺、城隍庙、娘娘庙尽收眼底,位于城西北的天主教堂也清晰可见。极目远眺,董府依稀可见,就连九曲黄河也呈一条白练,静谧地蜿蜒北去,一河碧水在阳光照射下,像银链般闪闪发光。一望无际金黄色的麦子,绿油油的水稻,随风轻轻荡漾,有几处向日葵向着灼热的日头致意,在日光下流淌着一片金黄。连片的房舍,星罗棋布的农家小院,掩映在万绿丛中。凝望天空,天圆如盖,几朵悠然飘动的白云,从头顶掠过,似乎伸手即可撕扯一片。有只老鹰在东南上空,来回盘旋,寻寻觅觅。只有在此时此地,才真正地体会到什么是登高望远,什么是苍茫大地,什么是宽广,什么是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切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质朴,那样的美不胜收。塞上江南如诗如画的景色,让人陶醉,甚至让人忘了安危,忘了年幼的我,正置身在一个险峻的地方。四、平生第一次坐自行车

金积城的东、南城墙根,靠护城河一侧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在土路与城墙之间,大多被辟为坟场,有的是新坟新土,有的坟头棺材板一头已裸露在外。凡遇亡人祭日,或每逢清明、十月初一等节日,都有人带上烧纸、香表,到坟地祭奠亡人,或给先人上坟。偶有小妇人一身素妆,跪在坟头,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呜呜咽咽、悲悲切切地哭诉,恰似那《小寡妇上坟》里的情节,闻之令人心酸。在这样的地方不要说夜深人静时行走,即使是大白天,独自一人行经这里,也会感到空灵幽静,阴森恐怖。胆小者,或我辈小小书童立时毛骨悚然,甚至起一身鸡皮疙瘩,尽管是蹑手蹑脚地前行,老觉身后有窸窸窣窣的声响,似乎是有个什么鬼在跟着自己,往往会吓出一身冷汗。所以,我们常常是结伴而行,特别是每天天蒙蒙亮上学的时候。

现在的小孩上学要大人接送,近者步行,稍远者有骑自行车、电动车,或开小汽车接送。不管哪种接送方式,家长的心情是一样的。主要是为了孩子的安全,生怕磕着碰着。有的则是怕“小皇帝”“小公主”夏天晒着,冬天冻着,雨淋了身,风迷了眼,总之是精心呵护,关怀备至。

我们那个时代,不管什么样家庭的娃娃,一样的皮实,一样的耐寒耐热耐磕碰,总而言之是没有这样的金贵,也没有这样的娇嫩的。冬天天麻麻亮起来,洗把脸,背上书包,拿点馍馍,或拿点炒面(总之家里有什么现成的就拿点什么,没有了就什么也不拿),风急火燎地出门。西北风呼啸着一阵紧似一阵,风沙刮在脸上,就像刀剐一样,寒彻肌骨,只好把空筒子棉袄裹紧一点,再裹紧一点,一路小跑着,走到学校已是手脚冰凉。教室同样也不暖和,用坷垃和砖头垒砌的火炉,几块石沟驿的包灰炭半死不活,散发不出几多热量。先来者捂住炉口取暖,后来者也伸着冻得发紫的小手,搭在上面向下挤压,冻僵的手感到些许热气,但浑身依旧冷冰冰的。

在寒气逼人的教室里,好不容易上完一节课,当听到下课的铃声之后,同学们似乎接到了放风令,一起涌向教室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约而同地到向阳的墙角挤暖暖。南边的同学拼命地向北边挤,北边的同学也使出吃奶的力气向南顶,正在挤得不亦乐乎,中间的几位同学恶作剧般地猛然向前跨出几步,两边奋力拥挤的同学,就会在毫无防备之中轰然倒地,滚得浑身上下全是土,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身上也就有了一些暖意。有时上课,脚实在冻得难以忍受,如果有哪一位胆大的同学“咚咚咚”一跺脚,其他同学也跟着跺脚,老师实在无法讲课,只好停止讲课,允许同学们跺跺脚,活动活动一下身子。老师也哈着热气,搓着双手,来回走动走动,调整一下冻僵的肌体和冰凉的手脚。记得我们班有一名姓姚的同学,这个同学本身有点憨,所以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半腾子”。有一天凌晨,他鼻子含水地跑到教室,还嚷嚷着“我的耳朵冻掉了”,同学们凑近一看,他的耳朵已经冻得硬邦邦的,有好心的同学,要用烤热的手给他捂耳朵。有个大同学赶紧制止,说:“让我眊眊。”他凑近姚同学端详了一下,半是疼惜半是嗔怪地说:“我的腾,你咋冻成这个样了。”又对那个要给捂耳朵的同学说:“碎,冻硬的耳朵就像冻硬的树叶,轻轻一碰就会掉下来,只能让耳朵慢慢回暖,才不会碰掉。”

20世纪50年代,金积地区难见汽车,就连自行车也是稀罕之物。有一次下午放学,我们一行五六名同学结伴而行,当出了东门,走在城墙根,饥饿、疲乏袭击着我们每一个人。这时从后面上来一位骑自行车的人,这人穿一身整齐的中山装,头戴蓝色帽子,足蹬毛布底的黑色布鞋,看上去像个机关干部。他骑到我们前面停了下来,回头询问我们:“哪个小同学来坐我的车子走?”其他几名同学一拥向前,争先恐后地央求这位叔叔把他捎上。可是这位叔叔左手扶着车把,右手指着我说:“这个娃娃最小,来,我把你捎上。”那个时代坐上自行车,尽管走在高低不平的土路上,异常颠簸,但毕竟是平生第一次坐自行车,就如同大姑娘上花轿一样,那种美妙,那种舒坦,那种惬意,比几十年之后坐宝马、奔驰亦有过之而无不及。快到家了,我从自行车上跳了下来,千恩万谢告别了这位叔叔,目送他骑上自行车,越过梨花桥远去之后,我才兴冲冲地甩着手中的书包,连跑带跳地回到家中,逢人便炫耀:我今天终于坐了一回自行车。

冬天奇冷无比,夏季又酷热难当,求学的路十分艰难。我们也曾想过,如果不是高大的城墙阻隔,我们上学、回家至少可以少走一半的路程,我祈盼着有朝一日能够走上捷径。就这样,我们苦苦熬过了几个寒暑,这一梦想果然成真。

那是1958年,为了能够多、快、好、省地发展农业生产,金积城东南角有个生产队,他们为了种植城外土地的方便,准备扒开城墙走近路。有一天早上,社员都在等待队长派活,有个哑巴也拄着铁锹站在一边等着。等其他人都走完了,罗队长一边打手势一边喊:“嘈,哑巴,你过来。”哑巴嗫嚅着走过来。队长说:“我看你有把子蛮力气,你到城墙东南拐子眊眊,看哪特特好刨,你给俺们扒开一道两丈宽的口子,以后送粪、拉粮食就走捷路子了,再也不走东城门了。”领受任务后,这个哑巴不言不语,拿上铁锹、洋镐,从东南角的“马道”登上城墙,经过反复踏勘,最后选择从城墙东南角文昌阁向西约三十米处,先从城墙上面推倒女儿墙,然后一锹一镐,自上而下辛勤开挖,大约干了有几个月工夫,终于挖开了一个宽六七米的豁口。生产队又从队部向新开的缺口,修了一条简易生产路,与南城墙的路联通,从此生产队送肥下地,运粮回队,再也不用绕行东门,节省了许多路程和时间,而我们也得以从新开的通道进城上学,终于走上了梦寐以求的近道。五、学习之余,尽情地玩乐

20世纪50年代,人民政权刚刚建立几年,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如前所述,作为年幼学子的生活依然是清贫而单调的,没有多少游艺活动,也缺少像模像样的娱乐活动。初次听到大喇叭里播放《东方红》《我们的军队向太阳》《社会主义好》等歌曲时,我的心情又愉悦又激动。以后金积县普及广播,我家门口也安上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匣子,晨昏会自动发出声音,播报新闻,也播放歌曲、戏曲等声乐节目,给农村群众带来了几多欢乐,也给予了几分惬意。当时,大家既感到神奇,又有几分好奇,你也猜猜我也想想:那个方匣匣怎么会说话、又会唱歌?大家觉得里面一定装着个人头,是那个人头在唱歌、在说话。再后来可以看上露天放映的电影,更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怎么挂上一方白布,就会有各色人等又唱又跳、又打又闹,既放枪又开炮,这是什么魔幻法术?莫名其妙。

但是,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政治上翻了身的人民群众,无论大人小孩,尤其是天真烂漫的学生,十分需要文化体育活动。

20世纪50年代末期,金积又开通了北大街,还在北大街建了一座戏园子,戏园子摆放了满满的长条木椅,木椅后面装着一块带边的长条木板,可以摆放自带的瓜子、洋糖、落花生。这在当时已属不错的设施了。人们都想着享受一下现代化的设施。学校放暑假后,母亲带着我第一次走进戏园子,一边目不转睛地观看吴忠剧团七龄童、贺舜民、叶益民、肖信中等名角演的戏,一边津津有味地嗑着红色或黑色的瓜子。那份自如,那份快活,那份享受,真是不似神仙胜过神仙了。自此,这戏园子就像一座巨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了我。有时偷偷光顾戏园子,爬在台口看戏,看戏看得入了迷,浑然不觉站得腿酸,站得疲乏;有时花上一毛钱,买张电影票,坐在长条椅子上舒舒服服地看场电影。

学校开学后,学生回归校园,心也自然要收进课堂。学习归学习,但是小孩天性贪玩,玩什么?那个时候也打篮球、垒球、乒乓球。打篮球,我倒是挺喜欢,可是挤挤抗抗,身体接触多,危险性大,由于我年龄小,当时个子也小,没有优势,所以只好退避三舍了。说起打乒乓球,不像现在有体育场,有乒乓球馆,还有专门教练辅导。一般学校都是规范的球桌、球网和球拍。那个时候很多地方,只有用坷垃砖头砌的球台。就是偶尔见到一张木质的球桌,也难得有球网,同学们便就地取材,捡来砖头码在球桌中线,权作球网。球拍很难买到。假若手里有一副球拍,那也是光板子,或仅在一面粘一层红色或绿色的橡胶。因为那个时候,至少是在金积还未时兴贴有海绵的球拍。为了缓解无拍打球或争抢球拍的窘况,同学们自己动手,找来松木板,或干脆用柳木板制作成球拍,就用这些简陋的器具,打起球来也玩得热热火火,十分开心。

有时也滚滚铁环,但人多环少,不敷分配,只能你滚几圈,再让我滚一会儿,很难尽兴。于是当年的学生,为了丰富自己的玩乐活动,挖空心思、独出心裁地编排了不少属于那个时代的玩乐活动。(一)“官兵捉贼”

这种游戏需用七人,男女同学均可参与。我们先用硬纸做成七张二寸见方的卡片,在卡片上分别写上“官、兵、捉、贼、罚、保、打”七个字,由一人将这七张卡片撒向空中。由于微风的作用,卡片四散开来,七人分别各抢一张。先由抢到“官”的同学发布捉贼命令,由抢到“兵”字的同学协助抢到“捉”字的同学捉“贼”。捉“贼”的同学要善于察言观色,从剩余的四名同学的面部表情和行为举止的细微反应,去思考,去判断。如果发现哪个同学心虚气短,目光游移,躲躲闪闪,他就会敏锐地判定,这个同学就是他要捉的那个“贼”,于是他就毫不客气地把“贼”捉出来,再交给“兵”看押起来。抢得“罚”字的同学“依法”判罚打几下。判罚决定一旦做出,“官”还要征求抢得“保”字的同学,是保还是不保?如果不保,则由抢到“打”字的同学去执行。若是保人要求保“贼”,那么一切作罢。如果捉错“贼”,那么“兵”便将“捉贼”之人拘押起来交给“官”,然后由“官”按照“罚、保、打”的程序予以处置。

这种游戏,简便易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也可以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机智、应变的能力。同学们都乐于在课余时间聚在一起,玩上几把。(二)弹城

有时上学早走一会儿,到校后,志趣相投的三五个同学凑在一起,在地上画上曲里拐弯的若干方格,作为方城,每人自备一颗底部磨平的大衣纽扣,然后由进攻者把纽扣放在入口处,用拇指和中指握成一个圈,趴在地上,从入口处一步一步向城里弹。能否成功,取决于弹动纽扣的手法和功夫,弹得劲小了,纽扣弹不到位置,就算失败;若弹得劲大了,把纽扣弹出界外,也告功亏,弹者就要下台。然后由下一位,依然从入口进攻。当进行第二轮时,便从上一轮进攻到达的位置,继续进攻,谁先攻入城中,谁就是胜利者,就是赢家。(三)踢毽子、踢家

有些女同学喜欢踢毽子或踢家。踢毽子这项活动延续至今,不仅学生踢,就是有些成年人也三五成群地在广场、公园踢。作为健身活动,你踢给我,我再踢给他,踢来踢去踢得毽子长盛不衰。不同的是,现在的毽子,商店有卖,已是工厂化生产、商品化出售;而那个时代,要自己找材料,自己动手做,完全依靠自我动手完成。先找来两三个麻钱子(外圆内方的铜钱币),一根鹅毛管,若干白色、红色或花鸡毛。先把一段5厘米左右的粗鹅毛管,用布缝制固定在两三个一摞的麻钱上,然后再向鹅毛管插上几只鸡毛,并将其插紧插牢实,不使其轻易脱落,这样一个毽子就算做成了。

那个时代,几乎每个女同学都有自备的毽子,这小小的毽子虽不能说是她们的唯一,至少是她们的最爱。下课以后,踢上几脚毽子,自娱自乐;或数人进行竞技性比赛。有的女同学不仅善于用右脚,一口气踢几十下乃至上百下而脸不变色气不长出;有的还会用左脚踢,或是左右脚交替踢,左右开弓,正踢反踢,前踢后踢,或一脚踢出数米高,然后又稳稳当当落在脚面上,动作自如潇洒。毽子上下翻飞,左右盘旋,让人目不暇接,直看得人眼花缭乱。

至于“踢家”,现在难觅其踪了。有些女同学用结实的布,缝制成白色的、蓝色的、黑色的或是花色的小布袋,里面装上小石子、豆子或其他五谷杂粮,再将袋口缝上。每逢课余时间,他们在地上画上40厘米大小,两排或三排,每排五至八个方格,将布袋放在第一格的外面,踢者向后盘起左腿,然后用右脚依次向每个方格踢布袋,将布袋踢不到位,或是踢出界便下场,别人再从头踢。谁先踢到“家”,踢完所有方格为谁赢。(四)“打拐”

这里所说的打拐,与现在所开展的“打拐”——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里所说的“打拐”,在当时是男同学的最爱,因为它极具挑战性、刺激性,符合男性好勇斗狠的性格特点。但它纯粹是一项小学生的游戏活动或体育活动。

这项活动一般是单挑,也有多人对抗。由于这项活动简便易行,又不需要多大场地,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有时就在说说笑笑之间,某两个同学就各自盘起一条腿,用双手托着,另一条腿单腿着地来回跳跃,从几米之外用单腿蹦跳着向对方展开进攻,一旦靠近,双方用盘起的腿相互顶撞,就像两只斗红了眼的公鸡,成胶着状态,你想着怎样击败他,他也谋算着如何顶垮你,二人斗智斗勇也斗狠。一个正面硬顶,另一个则由上向下猛击,对方变换策略,由下向上使劲抬升……这比的就是勇气、智慧、体力和耐力。当然人高马大、身强力壮者占有先天优势。但光靠先天优势,仅凭蛮劲并非一定取胜。四两拨千斤,有时看似弱小者一方,凭借自己的机智、勇敢,避实击虚,迂回打拼,经过打“持久战”,来消耗对方的体力,消磨对方的意志,使其失去应有的耐心;或面对对方凌厉的攻势,虚晃一枪,做一个欺骗对方的动作,致使对方扑空,身体失去重心而倒地。只要盘起的腿着了地,即算失败,胜利有时候是出人意料的。这项活动危险性小,对于争强好胜的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所以,参与活动就多了一些。(五)跳人格

课间休息,抑或上体育课,同学们三五人一群,或七八人一伙,自由组合,经过打砂锅,最后的输者作为人格,被其他同学依次跳跃。第一轮是蹲姿,其他同学单腿即可跨越。第二轮是半立姿双腿直立,向前弓腰呈90度,双手握住自己的脚脖子,侧身而立。其他同学站在近旁,双手在人格背上轻轻一撑,即可跳过去。第三轮是双手叉腰,上身呈45度躬身站立,这时高度增加,难度也相应增加,其他同学需要离开一定距离,经过几步助跑,双手撑在人格背部,借势弹跳跃过。第四轮是立姿人直立,双手十指交叉,扣紧放在脖子上。当此之时高度增加,难度更相应增加,其他同学则站在稍远的地方,经过七八步的助跑,借助冲劲,猛然弹跳起来,双手还要准确无误地撑在人格头部,跨越过去。如果全部跳跃过去,再循环反复一次。

但是,如果在某一轮中,有哪位同学没能跨过去,这个同学就作为人格,站在前一个人格的位置上,任人从头跳跃。有时候,有同学没能跳过去,便指责人格动了姿势,挪了位置,或是摆了脑袋,而受到指责的同学反责对方“搅勾子”,“搅了勾勾不长命”。这时会有人,一般是身强力壮能够震慑同伴的人,站出来裁决。要么判定跳者输,要么让人格重新摆好姿势,让有争议的同学再跳一次,以此再判定输赢。

这种游戏,颇具当年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味道。所不同的是,韩信在落魄的时候,是被逼无奈,而这是同学之间的游戏,是建立在自觉自愿前提下的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可以锻炼同学的胆魄,跳高和跨栏的功夫、技巧和能力。我虽喜欢这一活动,但是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只是偶尔为之。(六)碰钟

还有男同学玩得较好较多的是碰钟。碰钟用的是一块大铜圆。20世纪50年代,铜圆虽然不作为货币在市面上流通,但小学生可以用铜圆换洋糖、花生、糯米蛋、梨膏糖、豆瓣糖和糖果子等小食品,也可以换铅笔、橡皮、生字本等学习用品。所以,一般情况下,不难找到五十文以上的大铜板。当时,金积城东西大街,一家紧挨一家的商号,商号的木板门正好是碰钟的好战场。所以,我们便找来大铜板,两人一起或三人一伙,相约到已打烊上了门板的商号的大门上去碰钟。

由于商号门板多用上好松木制作,不仅光洁,而且弹性极好,而铜圆越大,则受力越大,碰到门板上,反弹也就越远。我们站在距离门板大约两米的地方,把手中已经磨得金黄发亮的铜圆,使劲砍向门板,砍的劲越大,铜圆反弹得越快越远;而反弹的铜圆发出嗡嗡的声音,就像敲钟的余音,飞速旋转着,一道金光落入尘埃,待到几个人的铜板先后落地,看谁的铜圆落地最远,就由谁拣起地上的铜圆,站在铜圆落地的地方,投入近处的铜板,投准则为赢,可以赢下这枚铜圆,或赢回一块洋糖;如果投不中,则由第二个较远者依次再向近者投……第一轮结束后,重打锣鼓新开张,再进行新一轮碰钟。

久而久之,铜圆磨得金黄锃亮,闪闪发光,而商家的门板也是遍体鳞伤。其中,上部分是被铜圆砍出的印子。尽管这样,商家也从不干涉,任由学生们尽情地玩乐。然而,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对于争强爱好脸面的学生来说,这种游戏绝非输掉几个铜板或几块洋糖那么简单。输得惨的时候,会输掉身上所有的铜板或洋糖,双手空空如也地回家。由此产生的惆怅、懊恼和失落感可想而知。严重者还会生上半天的闷气,责怪自己手气不好,触了霉头。六、与水有缘

传统的人类起源说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20世纪又有一个颠覆性的理论,说人类起源于一片汪洋的江河湖海的水里。孰是孰非,难于评判。但是,有一点是十分肯定的,人类从它诞生起,就十分亲近大自然,不仅喜爱花草树木,更喜好清澈温润、浩浩渺渺的水。人们的生活不可一日无水,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从天真无邪的孩童开始,就眷恋着水,与水结缘。夏日游泳,冬日溜冰,得空总想到水里嬉戏一番,在水中童趣盎然,在水中心花怒放。(一)游泳

游泳对于孩童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又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挑战性,既刺激感官又能挑战自我,还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是极好的游乐和健身运动,是男同学最喜欢的活动。

金积虽然地处黄土高原,但却是西北少有的水乡泽国、塞上江南。这里沟渠纵横,水网密布,大大小小的湖泊更是星罗棋布。所以,川区人称山区人为“山汉”,而山区人则戏称川区人为“水鸭子”。即使是川区人,如果发现哪个人不会凫水,大家会讥讽其为“旱鸭子”。因此,川区的男娃娃一般都会几下狗刨。

我学习游泳是在老宅南面的马莲渠,初次下水战战兢兢,双手紧紧抓住渠边的毛柳,扑腾扑腾几下。谁说是“山汉洗澡,柳毛子抓好”。“水鸭子”初学游泳,也还是要抓牢柳毛子的。而且,初学游泳,不可避免地要呛几口水、憋几回气的,这也算是练练胆,尝试尝试水里的滋味。时间久了,说来也怪,身体在水中自然而然地有了浮力,借助浮起的身体,双手使劲交替划水,双脚不停地用力拍打水面,竟然由浅入深,慢慢再到深水区,游几米,还上下浮沉,之后一口气可以游十几米、几十米、几百米了。

一旦学会了游泳,则不拘沟渠还是湖泊,只要天气炎热,只要有水能够游泳的地方,我们都会去畅游一番。每逢盛夏,奇热难当时,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便相邀去波浪渠或马莲渠游泳,还曾在秦渠、汉渠小试身手。有时为了图个就近方便,也去城海濠、西湖或其他湖泊耍水。由于湖泊是“死水”,游泳费力,苇叶、蒲草容易划破皮肤,更由于天气炎热,水质变坏,洗后身上容易起痒疙瘩,蚊子、牛虻叮咬不说,若遭遇皮条虫叮咬,则奇疼奇痒难忍,皮肤不好或叮咬严重者还会起包溃烂出水,所以一般不去湖中游泳。

当然,俗话说得好:水火无情。游泳确确实实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它既可以全面地锻炼身体,又可以陶冶人的心志,益处之大,广为人知。同样游泳的危险性也是非常大的,稍有不慎就会葬身鱼腹,被水吞噬。“淹死的都是会水的。”因此,我们时时刻刻汲取教训,凡要游泳都是数人共同为之,以便相互照应,以防不测。(二)溜冰

北方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俗话说得好:“小雪叉湖,大雪叉河。”“三九三,冻得野狐子没处钻。”每逢隆冬季节,金积地区也是冰天雪地。黄河结冰厚达三尺,不仅人畜可以履冰而行,就连汽车也可以畅行无阻。渠道、沟壕也结了冰,低洼田冬灌之后,剩余残水也结了冰,晶莹剔透,光可鉴人。湖泊的冰更是平整光洁,如鉴似镜,最是溜冰的好去处。

溜冰,一种是不用任何器具来溜。如果是穿着平底鞋,在冰面上助跑几步,双脚一用劲,可以在光滑的冰面上侧滑出几米甚至十几米。另一种是要靠器具来溜。器具之一是冰车。一块六七十厘米的方板,或是长方形木板,下面装上小轮子,或装几根铅丝,使其能够行走自如地转动。滑冰时,一人或是两人坐于冰车上面,由一人在下面助推,然后靠着惯性,可以滑行很长一段距离;也可以一两人坐于上面,自己用两根带铁钉的小撑杆,左右手交替撑在冰上,使冰车滑行于冰面上,这且无需赘言。器具之二是冰鞋。我们那个时代,所使用的冰鞋和现代的冰鞋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那个年代,不要说买双冰鞋,一是因为无钱购买,二是即使有钱,也无处购买,不仅商店没有出售,一般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商店出售的冰鞋,到底是个啥样子?但是,溜冰对于我们来说,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吸引力,于是我们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先找来一块十几毫米厚的松木板,两三毫米粗的一段铅丝,一根三四十毫米粗的柳木棍,以及一根大洋钉子、若干小洋钉子。再找来锯子、斧头,按照自己脚的大小,把木板锯成两块20厘米长、12厘米宽的小木板,再锯4根3厘米宽、12厘米长的小木条,把木棍也按照自身需求锯成1.5米左右的长度,再在木板距板头、板边各2厘米的地方用烧红的火锥钻4个孔,把4根小木条分别钉在钻孔的内侧,用石头砸着,把铅丝截成长各20厘米的4截,分别穿于钻孔之中,在鞋面处向里窝回,砸平,固定结实,再在冰鞋上面拴上细麻绳,或者是布带子。最后再将那根大洋钉子打入木棍大头截面的中间,在砂石上磨光钉帽,再将铁钉磨成尖状。这样一套自制的冰鞋和撑杆便做好了。

天寒地冻,大地冰封。在这个时节,来到“溜冰场”,穿上自制的冰鞋,拄上撑杆,便可以来回自如地滑冰。初次穿上冰鞋走在光滑的冰面上,总是摇摇晃晃,前前后后地打滑,站立不稳,就像蹒跚学步的幼儿。我刚开始学习溜冰,由于未曾掌握滑冰技巧,难于控制力度、速度,用力过小,滑不出多远;用力过大过猛,双脚嗖地向前窜去,身体失去平衡,人就会摔倒在冰面上,身体还向前滑行几步,然后爬起来再滑。为此,摔过不少跟头,有几次还摔得鼻青脸肿。我有一个同学,就曾因溜冰摔伤右臂,落下终身残疾,大家送他一个雅号:“别胳膊”。尽管如此,本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反复练习,不断琢磨,时间长了,就会熟能生巧,就会像《林海雪原》里小分队的勇士们,驾上雪橇,如长了翅膀,滑行自如,行走如飞了。(三)打“老牛”

除了溜冰之外,男同学最喜欢玩的冰上运动,莫过于打“老牛”了,也就是后来所称的“陀螺”。现在的“老牛”,登堂入室,成为令人们瞩目的商品,在文化体育用品商店或学生用品商店,一般均可买到。但在那个时代一是无工厂化生产,二是“老牛”还登不了大雅之堂,它只是顽童的心爱之物。有的男同学打“老牛”十分着迷,为了满足这种嗜好,他们就地取材,自己动手,把4~6厘米粗的柳木棒,锯成6~8厘米长的大小不一的木头段,将一头削成尖状,为了光滑耐磨,有的还在尖端装上一粒小钢珠,或打入一颗钉子,磨去钉帽,再制作一个小鞭子。平时将“老牛”和小鞭子装在书包里,随身携带。一有时间,找块合适的地方,从书包里掏出“老牛”和鞭子就打上一通。无冰的季节,我们在平整光洁的土地上玩。而到了冬季,冰雪覆盖大地的时候,也正是同学们一展身手的黄金季节。冰面上到处是飞速旋转的老牛,同学们穿着蓝色或是黑色的笨重的棉衣棉裤,头戴棉帽子,放下耳檐,甚至来不及系上耳檐带子,就急切地挥舞着小鞭子,使劲抽打“老牛”,直打得“老牛”飞速旋转。有时不挪动位置,可以连续旋转几分钟而不倒。尽管一阵阵冷风吹来,就像一瓢瓢冰冷的水泼在脸上,同学们的脸冻得通红,鼻尖发紫,也不稍停片刻,几至忘了回家,忘了吃饭。

金积中学二三事

金积中学是当时金积县唯一的一所中学,所以,当时金积县所属十里八乡的有志学子,不论远近都云集这里寒窗苦读。1960年,金积县撤销,金积中学又改名为吴忠二中。当时的教学条件较差,但师资力量雄厚,有很多大学毕业的有志青年自愿报名支援宁夏。其中,有的来到草创的金积中学任教,教者悉心教授,诲人不倦,学者也大多孜孜向学,刻苦努力,所以教学质量尚是好的。

金积中学尽管这个响亮的名称存在极短,但是,至今我们依然习惯于这样称呼我们的母校。在金积中学求学数年,甘苦共尝,它对于我们品格的养成、精神的修炼、知识的获取,是至关重要而永志难忘的。一、勤工俭学

1956年,金积县县委、政府决定,利用金积城东南角(今金积小学东侧)的刘公祠,创立金积中学。这在当地来讲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此结束了这一地区没有现代中学教育的历史。然而,往往万事开头难,创办一所现代中学绝非易事,尤其是按照金积当时的社会条件、经济状况,更是难上加难,困难重重了。

直到我们进校时,金积中学建校已有几年,但学校仍在艰难的初创阶段,不仅没有图书室、阅览室,就连教学使用的实验室也没有,实验仪器寥寥,不仅教室、宿舍不敷使用,就连像样的操场也没有,更别说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和体育用具了。(一)背坷垃背砖头

要说金积中学还有什么记忆深刻的事情,那就是广大师生教和学的热情,靠自己的双手,靠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来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在勤工俭学的历史背景下,学校的扩建,教学条件的完善,都压在了在校师生的肩上。为了扩建校舍,我们曾去城外的芦沟闸背坷垃,每个学生30块。当时,我们尚小,体力不支,每次大块的只能背一块,小块的勉强背两块。每次用绳子或结实的草葽子,把坷垃捆绑好,左胳膊套入绳内,用左肩单肩背挎,这样往返大约20趟,才能完成任务。半途即使到了学校,如果一不小心,打碎了坷垃,打碎的坷垃都不能算数,再到坷垃田里背来坷垃补齐数目。尽管这样,同学们也毫无怨言,有时还要搞点小小的劳动竞赛,大家也就忘却了劳累,反而是一片欢声笑语。

我们还去北门的砖窑上背过砖。每个学生100块,一次背6块,来回背运十几趟,尽管学生们细皮嫩肉的背部磨破了皮,露出了丝丝红印,肩膀也勒得红肿,手上、胳膊上伤痕累累,但我们依然毫无怨言,宁愿挣死牛,也不翻了车,硬是靠自己稚嫩的瘦弱之躯,靠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卓绝的劳动,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劳动任务。后来学校雇请泥瓦匠,就用我们背来的砖和坷垃,盖上了崭新的教室和宿舍。看着拔地而起的校舍,同学们油然产生了一种成就感。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暗自思忖,多日的辛苦,心血和汗水没有白费,为了自己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付出得再多,也是值得的。(二)割小麦收水稻

我们到板桥公社插过秧,还到中滩公社割过麦子,那是一个五黄六月,小麦丰收了,需要大量劳动力加紧收割,否则到了阴雨季节,就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学校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派学生下乡,帮助人民公社收割小麦。由于中滩公社地处黄河以西,地广麦子多,而劳动力少,所以我们便背上行李卷,手拿镰刀,步行来到黄河边,乘坐着羊皮筏子,渡过黄河,前往中滩。因为那是第一次乘坐羊皮筏子渡河,面对滔滔黄河,心生几分胆怯,上筏子时,一不小心,一只脚又从浑脱之间踩入水中,心里更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筏子行进到河心,又遇上大漩涡,筏子来来回回地打转,看着茫茫大水,我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而筏工却脸不变色,遇险不慌,泰然处之。只是再三提醒,安抚我们坐稳,不要慌张,也不要挪动。他们硬是靠着丰富的行水经验,高超的驾驶技术,左划几浆,右扒几板,将筏子驶出旋涡,把我们安全地送到彼岸。

到了目的地,我们放下行李卷,就投入了紧张的劳动。同学们冒着一浪高过一浪蒸笼般的腾腾热流,一镰刀一镰刀地收割着小麦,脖子上围着的毛巾擦湿了,汗流浃背,饥渴难当。但看看身后,一大片倒地的小麦,同学们还是带着一身疲惫,会心地笑了。

晚上睡到铺着稻草的地铺上,尽管腰酸背疼,浑身的骨头就像散了架似的难受,但只消一会儿工夫,大家便进入了梦乡。就在我们睡得正香的时候,隐隐约约感觉有个硬邦邦的东西直向嘴上戳,朦朦胧胧之中,我们发现是随行的学校炊事员老马,给我们偷偷送黄瓜来了。这个老马,人称马淌鼻子,因为此人鼻涕特多,有时正在擀面,鼻涕又像两条黄虫爬了出来,老马实在忍不住了,便左手扶着擀面杖,抽出右手捏着鼻子,侧着身子,使劲一擤,一堆鼻涕便乒的一声砸在地上,然后他迅速地把右手在围裙上,马马虎虎地来回蹭几下,又接着擀他的面。学生看到他不讲卫生,但也只好听之任之,反正有句话说:不干不净吃上没病。但是此人心地善良,他见我们小小年纪,收割小麦十分辛苦,于是乘着夜深人静,偷偷从伙房拿了些黄瓜,给同学们每人悄悄塞了半根。我们也心领神会,不声不响地躺在被窝里,“嘎嘣,嘎嘣”地三下五除二,把半根黄瓜给消灭了,那份清脆,那份清香,甭说有多美气了。吃完之后,同学们咂吧着嘴,打心眼里感激老马,似乎他送的不是黄瓜,而是王母娘娘的仙桃。

有一年,我们还到巴浪湖农场去收水稻。由于巴浪湖农场多是低洼湖田,稻田里的水排不出来,也控不干,同学们只好卷起裤腿,站在水中,或踩着泥泞收割水稻,其辛苦自不待言。更令人惊诧的是,曾发生了一起意外事故。一天上午下地前,同学们卷裤腿,磨镰刀,正在紧张有序地做着各种准备工作,突然听到“哇”的一声撕心裂肺的叫声,大家扭头一看,原来还是在前面曾提到过的那个姚姓同学,他的脚一不小心踏到了地下的镰刀把上,镰刀弹起来后,不偏不倚地砍到了这个同学的小腿上,当时血流如注,小腿的肉也向外翻开,像一张小嘴。见此情景,同学们各个毛骨悚然,有同学小跑着赶紧找来医生,清洗,止血,消炎,包扎,一切处理妥当,这个同学也止住哭声,咧开大嘴,“咯咯”地笑了。看到他破涕为笑这副模样,同学们又心疼又好笑,有人小声嘀咕:“随哭呢,随笑呢,一屁打得狼叫呢。”但是,说起来这个同学的身体确实皮实,只是稍稍休息,他又下地干活了。(三)刨城墙垫操场

如果说此前的勤工俭学劳动,同学们付出的是辛劳、汗水和鲜血,那么,后来我们曾多次进行的刨城墙、垫操场的劳动在付出汗水和辛劳的同时,却付出了更为惨重的代价——一个鲜活的、年轻的生命的代价。这是令我们刻骨铭心的、有着痛苦记忆的勤工俭学劳动。

学校的初衷非常之好,其目的就是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给学生修一个宽敞的操场,以便于上早操,上体育课,以及课余时间学生有一个好的活动场所。于是老师带领学生,轮流到学校南边刨城墙,再把刨下来的城墙土,用背篼背到200多米学校北门里边东侧的大坑里。这个大坑有一米多深,半个足球场那么大,要填得与学校其他地方一样平,实属不易。但是,同学们都没有被巨大的工程量吓倒,而是拿出拼命三郎的劲头,一班接着一班干,一级接着一级干,每天刨城墙土不止。其先还是循规蹈矩,一板一板往下刨,但时间一久,同学们感到费时费力,速度缓慢,为了提高工效,学生们一边从城墙底下,拣被水浸湿的地方挖土背运,下面掏空之后,城墙上面的同学顺着裂缝,再用铁锹、洋镐、钢钎撬动墙体,使其纵向坍塌。

这一天轮到四班劳动,同学们干劲十足地来到城墙根,下面的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