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9 02:31:51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一章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本章概要】

本章梳理了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的相关知识,重要程度三颗星。

本章须记忆和理解的考点包括:传播的定义、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传播与信息、社会信息系统、精神交往理论、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本章的重点包括:传播与传播学的定义、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形态、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传播 ★★★

1传播的定义(见表1-1)表1-1 传播的定义

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考点二:传播与信息 ★★

1信息(见表1-2)表1-2 信息

2社会信息(见表1-3)表1-3 社会信息

3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贡献(1)把信息的概念引入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2)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把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考点三:社会信息系统 ★★★

1社会信息系统(见表1-4)表1-4 社会信息系统

2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形态(见表1-5)表1-5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形态

考点四: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

1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1)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见图1-1)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提出了精神交往理论。

①人类的总体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一类是交往。交往是一个体现人的总体活动之关系性的概括性范畴,它既包括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关系,也包括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关系。交往与生产密不可分。

②人类的生产活动可以分为两类:a.物质生产,即生产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此相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活动;b.精神生产,即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生产,与此相应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构成了人类生产活动的总体,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则构成了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两者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发展。

图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为确立科学的唯物主义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理由如下:

①“精神交往”概念与现代的“传播”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②精神交往理论作为理解人类传播现象的基本出发点,可以克服既往传播学研究,特别是行为主义传播学研究视野的局限性。

③精神交往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离开了精神生产,也就谈不上精神交往。精神交往关系也与一定阶段上的精神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密切相关。从这个观点出发来观察人类的传播活动,首先要考察精神生产力的水平对社会传播发达程度的制约,其次要考察人们在精神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对传播关系的制约作用。

④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它的产品,即信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行业称为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或内容产业。信息产品与物质产品的不同点是: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是其本身,而信息的消费则是其精神内容(意义)。精神内容的生产与一定的思想、观念、意识、道德、政治、法律、宗教和意识形态相联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3)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启示

不能孤立地考察传播,而应该把它放在人类生产和交往活动的总体(社会大系统)中加以考察;不能抽象地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互动,而应该把它放在具体条件下,放在与其他社会因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中加以考察。

2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1)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

①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前提。

a.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

b.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c.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

②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是一种辩证的相互作用关系。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除了受到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制约以外,还具有其独立性和能动性的一面。

a.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

b.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之际,精神生产的状态如何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c.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具有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不同的特殊规律。(2)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既不能忽视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基础作用,也不能无视作为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信息生产与传播的特殊规律。仅强调前者,会导致一种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仅强调后者,也只能使传播学成为一种“头重脚轻”的理论。只有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统观点出发,才能对人类社会的信息生产与传播做出科学的阐释。

1.2 课后习题详解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答:“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是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提出的观点,这一观点概括了社会信息的本质。社会信息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即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1)社会信息具有物理载体

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社会信息也是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即精神内容的载体,无论是语言、文字、图片、影像,还是声调、表情、动作(广义上的符号)等,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这些讯号以可视、可听、可感的形式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经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得到处理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2)社会信息具有精神内容

社会信息及其传播又有其他信息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质,这就是它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自然信息的传播通常表现为一定的物理或生物条件的作用和反作用,满足了一定的条件,必然会引起相应的反应。而社会信息则不同:

①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

②即便是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的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人对符号意义的赋予和解读,与人的社会属性是分不开的。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即社会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把握这个定义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这些方面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它是一个将单个人或少数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这里的共享概念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即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任何一种传播都必然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将传播理解为“行为”的时候,是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考察人的传播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的关系。当把传播解释为“过程”的时候,着眼于传播的动态和运动机制,考察从信源到信宿的一系列环节和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当把传播视为“系统”的时候,是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集合体”,不但考察某种具体的传播过程,而且考察各种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引起的总体发展变化。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答:“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是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理解这一观点是理解传播的前提。(1)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施拉姆说:“传播一词和社区(community)一词有共同的词根,这并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社区就是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人类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它只能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没有社会关系也就不会有人类的传播活动。(2)传播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4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答:系统科学认为,世界上一切的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人类社会的传播同样也具有普遍的系统性。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区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即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这五种类型既相互区别,具有各自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又作为社会传播总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相互衔接和交织,其总体运行构成了社会传播系统的大运行。(1)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它具有典型的系统性。这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它既有接收装置(感官系统),又有传递装置(神经系统);既有处理装置(记忆、思维系统),又有输出装置(语言、动作、表情等)。人内传播正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组成部分所构成,执行个人信息处理功能的有机整体。(2)人际传播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的相互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接受,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3)群体传播是更大的系统。这里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4)组织传播中的组织是一个结构秩序十分严密的社会集合体。组织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其结构和分工都是为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而设置的,因此,组织本身就是一个执行特定功能的传播系统。(5)大众传播是伴随着近现代印刷、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大众传播是指通过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面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公开的信息传播。

综上所述,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答:社会信息系统是社会的一个基本系统,对社会的环境适应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既有其他一般系统所具有的共性,又有一般系统所不具有的特殊性。其特点主要有:(1)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与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由此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因此,它必须对内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开放性是社会信息系统执行其功能的一个重要前提。(2)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子系统如果根据信息类型加以分类,可分为经济信息系统、政治信息系统、文化信息系统等。如果根据传播形态分类,则有个人信息系统、人际信息系统、群体信息系统、组织信息系统、大众信息系统等。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子系统互为环境;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其总体运动形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3)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是指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4)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人作为社会的主体,能够主动地发现社会自身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不平衡,并主动地进行调整使之实现平衡。作为社会系统之组成部分的社会信息系统也具有相同的性质。日本学者太田敏诚认为,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是以人为主体不断生产、传达、加工和储存信息的活动,而人的认知、记忆、学习、传播、推理都具有可塑性。有了这种可塑性和创造性,人类就能不断发现和克服社会信息系统的障碍因素和传播隔阂,使之不断走向完善。

6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答:“双重偶然性”(double contingency)是由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在自然界系统中,系统各部分、系统与系统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都是依据既定的条件进行的,满足了既定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条件,便会引起预期的反应。而人类社会则不同,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及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

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什么是“传播隔阂”?

答:(1)传播隔阂是指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系统的参与者具有不同的价值观、特定利益、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而产生的传播上的无意误解或有意曲解。它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2)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但其存在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传播学的价值就在于引导人们从信息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分析和解决信息系统中的传播隔阂。

8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是唯物论传播观的出发点?

答:(1)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提出了精神交往理论,他们认为,人类的总体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一类是交往。交往是一个体现人的总体活动之关系性的概括性范畴,它既包括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关系,也包括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关系。交往与生产密不可分。

人类的生产活动可以分为两类:①物质生产,即生产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此相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活动;②精神生产,即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生产,与此相应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构成了人类生产活动的总体,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则构成了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两者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发展。(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为确立科学的唯物主义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理由如下:

①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概念与现代的“传播”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②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作为理解人类传播现象的基本出发点,可以克服既往传播学研究,特别是行为主义传播学研究视野的局限性。

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精神交往是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离开了精神生产,也就谈不上精神交往。精神交往关系也是与一定阶段上的精神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密切相关的。从这个观点出发来观察人类的传播活动,首先要考察精神生产力的水平对社会传播发达程度的制约,其次要考察人们在精神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对传播关系的制约作用。

④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它的产品。精神生产的产品在现代社会更多地表述为信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行业称为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或内容产业。信息产品与物质产品的不同点是: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是其本身,而信息的消费则是其精神内容(意义)。精神内容的生产与一定的思想、观念、意识、道德、政治、法律、宗教和意识形态相联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9试述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

答:物质生产、物质交往与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包含以下两个基本观点:(1)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

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前提。这里包含了以下几个要点:

①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

②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③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2)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对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还说明,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并不是简单的物质决定精神的关系,而是一种辩证的相互作用关系。辩证的相互作用,意味着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除了受到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制约的一面以外,还有其独立性和能动性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

①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

②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之际,精神生产的状态如何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③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既然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区别,就意味着它具有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不同的特殊规律。在考察现代社会的信息生产和传播之际,在考虑到它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它作为人类精神和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10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在于看待研究对象的眼光和视角不同。

在行为主义传播学那里,传播基本上是被作为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来看待的,他们往往单纯地就信息研究信息、就传播研究传播。而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则不同,它要求把精神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不但要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而且要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所观察的视野更加宽阔。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1.3.1 概念题

1传播学(北京师大2009年研;华东师大2007年研)

2传播(华农2011年研;辽宁大学2008年研)

3信息(浙工大2019年研;中南财大2018年研;复旦大学2016年研;华南理工2016年研;湖南大学2016年研;中传2013年研;上海大学2013年研;北京师大2012年研)

4双重偶然性(湖南大学2016年研;北邮2009年研;武汉理工2008年研)

5传播隔阂(湖南大学2017年研;兰州大学2016年研;南京大学2014年研)

6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

1.3.2 简答题

1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制的意义之网之中的动物”,请谈谈这句话对传播学的意义。(北大2011年研)

2简述宣传与传播的异同。(人大2003年研)

1.3.3 论述题

1论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北邮2009年研)

2传播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在实证范式中:(北大2009年研)(1)你认为,传播理论主要是解释传播过程中的“是什么”和“为什么”,还是“应该如何”的问题?(2)你认为传播理论能够对价值观作出好坏的判断吗?(3)你认为传播理论与研究问题之间关系是什么?(4)你认为研究问题与文献综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5)在定量研究中,你认为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4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1.4.1 概念题

1传播学(北京师大2009年研;华东师大2007年研)

答: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传播学的研究任务是通过对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的发展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2传播(华农2011年研;辽宁大学2008年研)

答: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包括: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即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任何一种传播都必然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⑤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信息(浙工大2019年研;中南财大2018年研;复旦大学2016年研;华南理工2016年研;湖南大学2016年研;中传2013年研;上海大学2013年研;北京师大2012年研)

答: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这是广义的信息概念。在这个概念下,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指出,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4双重偶然性(湖南大学2016年研;北邮2009年研;武汉理工2008年研)

答:“双重偶然性”(double contingency)是由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在自然界系统中,系统各部分、系统与系统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都是依据既定的条件进行的,满足了既定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条件,便会引起预期的反应。而人类社会则不同,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及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5传播隔阂(湖南大学2017年研;兰州大学2016年研;南京大学2014年研)

答:传播隔阂是指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系统的参与者具有不同的价值观、特定利益、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而产生的传播上的无意误解或有意曲解。它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但其存在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传播学的价值就在于引导人们从信息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分析和解决信息系统中的传播隔阂。

6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

答: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理论,该理论为确立科学的唯物主义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该理论认为: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是一种辩证的相互作用关系,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除了受到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制约以外,还具有自己的能动性和相对独立性。

1.4.2 简答题

1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制的意义之网之中的动物”,请谈谈这句话对传播学的意义。(北大2011年研)

答: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是现代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其所著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社会学的经典著作之一。“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制的意义之网之中的动物”这一观点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在信息社会中的基本属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个体在社会中可以获得各个方面的信息,同时亦可以自己生产信息、传播信息,在广义的维度上,这些信息的生产传播都是由人完成的。因此,人类社会的信息是人自己所编制的。(2)信息不是中立的,信息的传播也不是中立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被赋予意义,信息的传播过程正是信息本身被不断赋予意义的过程。因此意义的构建与人类生产、传播信息同时发生。在这一意义上,信息的交叉互动过程也是意义的交叉互动过程,这一过程可能产生拟态环境的效果,影响受众对于社会的理解和认知。因此,人生活在复杂的意义社会之中。(3)人并不能在意义的社会中得到完全的自由,而是必然会受到其自身所编制意义的影响和限定。因此,人是悬在意义之网中的。

2简述宣传与传播的异同。(人大2003年研)

答:(1)宣传与传播的含义

①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②传播是人类对现实进行的象征性表述,以及使这种表述得以成为可能的物质手段和制度条件,它直接表现为信息的社会流动和信息系统的运行。(2)宣传与传播的相同点

宣传本质上是传播的一个范畴,是一种特殊的传播形态。宣传的主要元素与传播一样,包括传者、媒介、信息、受众和效果。(3)宣传与传播的不同点

传播是一个一般的范畴,它概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信息传递活动,包括新闻、娱乐、广告、书刊评论、公关、宣传、演讲等。而宣传则是一个特殊的范畴,它特指那些借助于各种手段来对受众施加一定影响的有目的的传播形态,一般强调其政治含义。

1.4.3 论述题

1论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北邮2009年研)

答:(1)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的必要性

①传播学只有和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相适应才能发展。传播学最先出现在美国,对于引进这门学科的其他国家来说,传播学是舶来品。但是,引进不是照搬也不是移栽,而只是一种手段、一种途径,最根本的是要通过引进达到系统了解、分析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造、为我所用的目的。如果传播学不与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相适应,不在一定的民族土壤上生长出来,不与所在国家传播实践相结合并为其服务,而只是简单地照搬,那必然不会有长远的发展,甚至会遭到人们的拒绝和反对。

②本土化建设是走向世界的前提。越是本土的,就越是世界的。对于中国传播学而言,本土化建设既可以增强其学科个性和民族特点,也可以推进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适应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化趋势。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的、能够解释中国社会的传播现象和传播问题的传播学研究必然会成为国际主流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2)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应采取的做法

①辩证地学习西方传播学。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既不是一概排斥西方传播学,也不是照抄照搬西方传播学,它实际上是“迎中有拒、拒中有迎”,即迎新不迎旧,排污不排外,努力把内面和外面两个世界的优点和精华都收归己用。

②针对中国国情,联系传播实际,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学术中吸取营养。只有适应中国的社会特征、文化积淀和受众的心理态势、意识取向等条件,传播学才能真正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才能真正融入中国的主流文化,成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才能参与国际传播研究的沟通与交流,取得与国外学者平等对话的地位与权利,并为国际传播学术作出贡献。

2传播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在实证范式中:(北大2009年研)(1)你认为,传播理论主要是解释传播过程中的“是什么”和“为什么”,还是“应该如何”的问题?(2)你认为传播理论能够对价值观作出好坏的判断吗?(3)你认为传播理论与研究问题之间关系是什么?(4)你认为研究问题与文献综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5)在定量研究中,你认为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1)社会研究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回答“是什么”,即把现象描述出来;第二个层次是回答“为什么”,即对现象进行解释,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而第三个层次“应该如何”则涉及价值判断,解释理想的状态应该呈现的样子。

在实证范式下,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传播学,主要是对传播现象的本质特征、运作及效果进行陈述,通过对大众媒介和媒介影响进行系统和客观的观测与解释,如解释电视和攻击行为的因果关联的研究。所以,传播学在实证范式下主要是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很少涉及“应该如何”的问题。(2)实证主义者主张自然科学的“价值中立”原则,认为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判断好坏和善恶,而在于判断真假和是否。因此研究者必须采取客观的态度,排除个人的价值观和主观偏好。而人文主义者反对“价值中立”原则,认为社会研究应当像人文科学(如哲学、美学、伦理学)那样为人类提供规范和价值观。

这个争论涉及到社会科学的真理性问题,尽管社会研究可能会受到研究者个人因素的影响,但只要研究是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之上的,那从科学的程序上看,就能够保证研究的客观性。韦伯指出,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在选择研究课题和研究角度上受其价值观的影响,但当进入研究阶段之后就应当排除个人偏好和价值取向。这样,社会研究同样能做到“价值中立”,能得到客观的认识。

因此,传播学应该对价值观进行判断,因为它关系着人的生存、社会的发展,对价值观进行判断能使媒介向着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的方向前进。当然,研究者只能在选题和研究角度上进行价值观判断,当进入研究阶段之后就要价值中立,以使研究能得出准确的结果。(3)在确定研究方向并进行文献检阅之后,研究者必须以一种可检验的假设或研究问题的方式对面临的问题进行陈述。研究问题是关于某件事情的某些方面的一个正式问题,它不限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当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性质不是很清楚时,采用研究问题就比较合适。传播学研究就是从研究问题出发开始进行研究,并且整个研究都是围绕着研究问题而进行资料收集整理的,而且应该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4)在文献综述的最后必须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文献综述在研究者对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之后,须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文献综述保证了研究问题是在一定的理论知识的积累上提出的,这样研究问题才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而写文献综述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提出有意义的研究问题。(5)假设是关于变量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定量研究之前,通常要提出有关研究问题的一些可检验的假设。假设和研究问题一样都应该是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被提出来的。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本章概要】

本章梳理了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的相关知识,重要程度两颗星。

本章须记忆和理解的考点包括:动物传播和人类传播、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本章的重点包括:人类传播活动发展的四个阶段、哈特的传播媒介分类。【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动物传播和人类传播(见表2-1) ★表2-1 动物传播和人类传播

考点二: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

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可以区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见表2-2),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并不是各种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见图2-1)。表2-2 人类传播活动发展的四个阶段

图2-1 人类传播发展的历史进程

考点三: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

1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1)哈特的传播媒介分类(见表2-3)表2-3 哈特的传播媒介分类(2)传播媒介进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①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其核心思想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因此,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

②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进一步增加了信息和信息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信息社会由此产生。

2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1)信息爆炸

媒介发达带来的最为直观的社会结果是信息的绝对量的增加。信息爆炸所产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并迎来全新的信息社会。(2)信息社会(见表2-4)表2-4 信息社会

2.2 课后习题详解

1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语言?

答:语言是人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传播手段,它的产生是人类传播摆脱动物状态的决定性的一步。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其原因分析如下:(1)劳动中的相互协作产生了对语言的需要。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因为它使互相支持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这种相互协作需要凭借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由此产生了对语言的需要。(2)劳动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正是劳动中的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经过漫长的进化和发展,终于出现了分音节的语言。而在这个过程中,脑髓和感觉器官也不断趋于发达。脑和为它服务的器官,越来越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劳动和语言,为这二者的进一步发育不断提供新的推动力。人类社会及其以语言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正是在这种永不枯竭的动力的推动下,不断走向更新更高的发展阶段的。

综上所述,正是劳动产生了对语言的需求,并促进了语言产生所需要的人类器官的发达。因此是劳动创造了语言。

2人类语言具有哪5个特点?

答:(1)从外部现象上看,人类语言有以下五个特点:

①人类语言是一种具有音节区分的声音符号体系;

②与本能相关的声音较少,发音和语句在结构上具有逻辑性;

③具有自由模仿其他声音的能力;

④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发声;

⑤能够自主地赏娱音声的节奏和韵律。(2)从本质上看,人类语言的特性包括:

①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

②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

③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

④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3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答: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的特征是能动性和创造性。

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动物的信号系统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人类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表现出无穷的创造力。人类不断创造出新词语、新概念、新含义和新的表达方法,并且能够将声音语言转换成文字或其他符号体系加以记录和保存;人类不仅创造了自己的生活语言,而且创造出了科学语言、艺术语言以及以手语、计算机语言为代表的各种人工语言。语言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历史。

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的特征。人类的语言活动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能动改造这一总体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它还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身,不断开创着崭新的语义世界。

4人类传播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答: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包括: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与电子传播时代。(1)口语传播时代

人类传播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是指从人类开口说话到用手写字这一漫长时期。

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

①口语传播的意义

a.语言的发展伴随着人类对周围世界认识的深化。

b.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

②口语传播的局限性

a.口语是靠人体的发声功能传递信息的,由于人体能量的限制,口语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

b.口语使用的音声符号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记录性较差,口语信息的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于人脑的记忆力。

因此,口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只能适用于较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播。(2)文字传播时代

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文字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更高的文明发展阶段。

①文字发明的意义

a.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够长期保存信息。

b.文字能够打破空间和距离的限制,扩大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c.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②文字传播的局限性

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文字信息的生产规模小,加上教育的普及程度低,文字传播基本上还是属于政府、官吏以及统治阶层的特权。(3)印刷传播时代

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掌握文字信息的复制技术,并有了批量生产意识。古登堡印刷术和印刷机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现实。印刷技术的进步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书籍和报纸等印刷媒介的普及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引起了巨大变革。(4)电子传播时代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录音、录像、计算机、卫星等电子媒介的出现和普及为人类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子媒介还在另外三个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①电子媒介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

②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

③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

5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什么?其产生有什么意义?

答:(1)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文字

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里程碑,它是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从文字的出现开始,人类不再单纯地依赖体内信息系统来传播信息,而开始向一个功能更强、效率更高的体外化信息系统发展。(2)文字产生的意义

①文字打破了时间对人类传播的限制。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它能够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

②文字打破了空间对人类传播的限制。文字能够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了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③文字的出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承。文字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有利于文化的积累和习得。

④文字的产生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以文字为核心的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形成和扩展,大大推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这种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使得大规模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成为可能。

⑤文字的出现改变了口语时代的社会结构。由于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这种以听觉为基础的传播决定了拥有高超记忆的人成为社会中的特权人物,掌握了社会的控制权。而文字的产生打破了这种社会秩序,读写能力构成了人类社会中最重大的知识垄断,只有极少数有机会掌握这种技能的人才能成为统治者。

6试论述中国的印刷术的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和古登堡印刷术的意义。

答:(1)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

①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进入印刷传播时代提供了技术基础。印刷时代的到来是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上的,这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做出的两大贡献。公元105年,中国东汉时代的蔡伦就制造出了结实耐磨的植物纤维纸。在公元7世纪的唐代,中国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1045年,宋代的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到了元代和明代,中国又先后出现了木活字和锡、铜、铅活字。

②推动了欧洲的金属活字印刷法的发明。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广泛流传到东亚和西方各国,15世纪40年代,德国的古登堡在中国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标志着人类进入印刷传播的新时代。

③使信息大规模批量复制成为可能。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德国工匠古登堡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并把造酒用的压榨机改装成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2)古登堡印刷术的意义

①古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经过欧洲工业革命的推动,印刷技术不断革新,迅速跨越了人力生产而进入机械动力和电力生产的阶段。

②印刷机的出现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伴随着读写能力的普及,印刷媒介开始在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③印刷事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同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它本身也日益成长为一种规模宏大的产业,并成为现代信息经济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7试论述电子传播的发展在人类传播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答:电子媒介为人类带来的变革不仅仅是空间和速度上的突破。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子媒介还在另外三个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随着摄影、录音和录像技术的进步,人类不但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和大量传播,而且实现了它们的历史保存。这两个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形成,使人类文化的传承内容更加丰富,感觉更加直观,依据更加可靠。总之,他们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2)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电脑兼有信息处理、记忆和传输功能,其信息处理的速度快、精度高,记忆也比人脑更加牢靠和准确。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进程,这个革命性变革为人类传播开创了无限的可能性。(3)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数字技术把分散发展的文字、音声、画面、影像媒介都整合到一个有机互联的传播系统中,迎来了多媒体传播的新时代。

8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媒介进化是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的过程,是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社会发展的信息需求是媒介进化的基本动力。

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史,是人类从自然赋予的传播能力出发,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动力推动下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过程。(2)传播媒介的进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新的媒介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指出:每一个时代所使用的媒介工具都有它自身的性质,媒介的性质及它所开创的可能性,是一个社会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从而造成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改变。

②新的媒介会形成新的信息分配秩序。每一次传播媒介的进化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信息沟”或“知沟”,形成新的信息秩序,而信息秩序的变化将导致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改变。比如网络媒介兴起后,掌握网络技术的人就比不掌握这一技术的人获得更多的信息,原有信息富裕阶层和信息贫困阶层的划分就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改变。

9试述传播学家哈特对媒介系统的分类。

答:美国传播学家A. 哈特在1911年出版的《Understanding the Media》中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主要指人类的口语,也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它们是由人体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2)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在这一类系统中,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3)机器媒介系统。包括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等。这些媒介,不但传播一方需要使用机器,接收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

这三类媒介是按照先后顺序依次累积出现的。从不依赖任何机器手段的“示现媒介”到部分依靠机器的“再现媒介”,再到完全依靠机器的“机器媒介”,这是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的过程,也是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

10什么是信息社会?它具有哪些特点?

答:(1)媒介发达带来的最为直观的社会结果是信息的绝对量的增加。信息爆炸所产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并迎来全新的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概念的产生于:

①美国社会学和未来学家D. 贝尔,《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

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大阶段,并认为:a.前工业社会里,占压倒多数劳动力从事采集作业,生活主要是对自然的挑战;b.工业社会是生产商品的社会,生活是对加工的自然的挑战;c.后工业社会是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因此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体力劳动或能源,而是信息。

②美国社会学和未来学家A.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托夫勒认为,到目前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历了两次巨大浪潮的冲击:第一次是从原始的渔猎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的变革,第二次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革。目前人类社会正在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电子传播科技、遗传工程、太阳能等新的高科技的发展,必然会极大地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创造出一种新的人类文明。(2)信息社会的特点

①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信息和知识产业。

②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

③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④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11体外化信息系统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正在迎来一个重新统合的时代。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答:媒介的发展就是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的过程,是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人类体外化信息系统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正在迎来一个重新统合的时代。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如下:(1)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类体外化信息系统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

人类传播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类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不断创造和使用新的传播媒介,使社会信息系统不断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语言符号系统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彻底摆脱了动物传播状态。文字、印刷、电子媒介等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形成,意味着人类传播的能力不断扩展和效率的不断提高,这个过程也是社会信息系统的相对自立性不断增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和制约作用不断增大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如视觉系统、听觉系统、保存和记忆系统、处理和传输系统、私人信息系统和公共信息系统等;从媒介而言,则有信件、书籍、报刊、电话、广播、电视、传真、计算机、人造卫星等。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些分散的媒介系统在各自的领域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功能也越来越强。(2)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媒介功能出现融合趋势。

自90年代以来,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各种不同的媒介功能出现了融合的趋势。换言之,过去由分散的媒介系统所执行的不同功能,今后将会统合到数字这一综合的信息传播系统当中。人类的社会信息系统已经超越了高度分化和多元发展阶段,迎来了重新统合的时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