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英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8 22:17:23

点击下载

作者:李锡琴,李艳蕾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文苑英华

文苑英华试读:

出版说明

为什么过年放鞭炮?为什么重阳要登高?为什么额前的头发叫“刘海”?为什么乱涂乱画叫“涂鸦”?……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乍一看平平常常,但要把来龙去脉说得明明白白,却未必那么简单。

就像每一条溪水都有源头,每一个今天的现象,都有历史的影子。了解现象,探究过去,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而一个“为什么”的解答,会牵出新的“为什么”,许许多多的“为什么”,消长连缀,可照出整个中华文化的轮廓——我们愿与读者分享这样的体验:寻找,回答,联想,生发。因此,我们推出了“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丛书。

本套丛书本着知识性、趣味性、时代性的原则,专注于解答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问题,编写时按照专题、领域进行分类,分别为华夏历史、地理名胜、礼仪称谓、中华智慧、神话传说、多彩汉语、人文思想、文苑英华、文化精华(2册)、民俗风情、节日节气、体育娱乐、科学发明、军事外交、园林建筑、衣食住行、学习教育、缤纷艺术、身体生命。共计20册,分辑推出。

丛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呈现。设问力求生动有趣、简洁通俗,贴近当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回答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语言风格明快活泼,不做繁琐考究,适量引用古代经典,在原题的基础上有所扩展。

问答配有插图与图注,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生僻字词标出汉语拼音,配以简注,帮助读者扫清阅读障碍。

本套丛书由精通中华文化、乐于分享知识的专业人士协力完成,感谢他们辛勤而有益的劳动。中华书局编辑部2013年9月

1 童谣中的“拉大锯扯大锯”与后面一句“姥姥家唱大戏”有什么关系?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妈妈去爸爸去,小宝宝也要去。

很多人都是唱着这首童谣长大的,但是未必每个唱过这首童谣的人都思考过,去姥姥家看唱大戏跟“拉大锯扯大锯”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这是起源于《诗经》的一种诗歌创作手法。《诗经》的创作手法主要有“赋”“比”“兴”三类。赋,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手法;比,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手法;兴,就是先写别的事物,然后通过这一事物产生联想,引出诗人最想要写的事物,或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手法。比如《诗经》中的第一篇《关雎》,就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雎鸟联想开去,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拉大锯扯大锯”就是用来起“兴”的事物,用它来产生联想,引出后面的“姥姥家唱大戏”这一主题事件。

用来起兴的事物与主题内容之间难道一点关系都没有吗?当然不是,只是它们之间没有直接联系罢了。比如“拉大锯扯大锯”与“姥姥家唱大戏”二者,首先可以看出“姥姥家”一定不是在繁华的都市,而是在相对偏远的乡间,因为只有乡间的人才清乾隆精刻本《诗经》会对唱大戏这样的事情特别感兴《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趣;其次,“锯”和“戏”是押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韵的,也许,最先创作这首童谣的人,一时找不到与“戏”押韵的事物,而眼前正好有人在“拉大锯扯大锯”,所以就顺口唱出来了。像这样偶然关联的情况,在民歌里是很常见的,比如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开头的歌词是“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啊,西瓜大又甜呀,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漂亮”,前面用“石路”“西瓜”作为起兴的事物,可它们与后面引出的达坂城姑娘的“辫子”“眼睛”并没有直接联系。

2 天下有李白也不敢写的诗吗?

我们都知道李白擅长作诗,几乎无人能及。杜甫就曾说“李白一斗诗百篇”,意思是他喝下一斗酒,就会诗兴大发,许多诗句就涌现到他的笔端。然而,即便是李白也会有遇到强敌而自动收手的时候。这是怎么回事呢?黄鹤楼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位于湖北武昌。另外三座分别是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原来,他遇到的对手是崔颢滕王阁以及山东的蓬莱阁(一说山西的鹳雀楼)。(hào)。有一天,崔颢去武昌游玩。他到了天下四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站在黄鹤楼上,崔颢向四面极远之处望去,长江在此与最大的支流汉江交汇,江汉平原一望无垠。眼前的景象引起了崔颢无尽的思乡之情,于是他提笔写下了给黄鹤楼带来美名、也使自己诗名永传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有两个传说:一个传说是古代有个叫子安的仙人曾经骑鹤经过此地,另一个传说是三国时的费文伟就是在此地驾鹤登仙的。所以人们在此建造了楼宇,寄托对于神仙世界的向往,而且将此楼命名为黄鹤楼。崔颢的诗就是以此地的神仙故事开篇的,首联写昔日的仙人已经乘着黄鹤归去了,只留下黄鹤楼伫立在这里,让凡俗之人心生惆怅。第二联诗人说,那黄鹤一去不复返了,千百年来,只有楼头的白云百无聊赖地飘浮在那里。后两联诗人写出了自己在黄鹤楼头所见的景色以及自己的情思。第三联,阳光下的江面波光粼粼,远处汉阳城中的树木清晰可见。江中的鹦鹉洲芳草依旧茂盛,而写《鹦鹉赋》(传说鹦鹉洲因《鹦鹉赋》而得名)的祢(mí)衡却已成为历史早已远去。第四联诗人即景生情,天色已晚,我的故乡在哪里呢?江面辽阔,烟波浩渺,怎么也望不到自己的故乡,徒增人的忧愁罢了。

崔颢这首诗境界辽阔,情思悠远,成为以黄鹤楼为题材的诗作的绝唱。传说李白来到黄鹤楼前的时候,也被这开阔又美丽的景色吸引,本想题一首诗在楼上,但是看到了崔颢的题诗,感觉自己想说的都被说尽,自己难以超越如此优秀的诗作,于是就此搁笔,并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3 近体诗离我们有多近?

为了更好地理解近体诗是怎么回事,让我们先从与它相对而言的古体诗说起吧。

古体诗是指隋末唐初近体诗出现前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没有格律约束,形式相对自由,不必讲究对仗、平仄,押韵的要求也较宽,不要求一韵到底,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体。言是每句的字数。如《诗经》中收集的古诗以四言诗为主,汉末诗歌集《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也就是萌芽于南朝,定型于初唐,成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的格律诗。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定,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遵守一定的规则。首先要明白的是,“近”或“今”的时间概念,不是针对我们当今,而是唐代人针对格律诗产生的时间晚于古体诗而言的。唐代人把远到《诗经》、近到初唐以前的非格律诗,都称为古体诗,而把诗人们按新的诗歌格律创作的诗歌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由此可见,“近”或“今”是唐代人的说法,而不是我们21世纪的当代人的说法。

那是不是唐代以后创作的诗歌都叫“近体诗”了呢?也不是。虽然“近体诗”最先得名与时间概念有关,但是,“近体诗”出现后,并不是诗人全都按“近体诗”的格律创作,还有不少诗人仍然创作古体诗。初唐时的张若虚留存下来的《春江花月李白手书《上阳台帖》《上阳台》是李白创作的四言诗,此帖是李夜》就是古体诗;诗仙李白虽然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帖上文字为:山高近体诗、古体诗都写,最有成就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的却是古体诗,如《蜀道难》《将进酒》等;杜甫则是近体诗、古体诗的成就都堪称卓越,而他的代表作“三吏三别”都是用古体写成;至于白居易的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也都是古体诗。这样看来,在我国诗歌最为兴盛的唐代,是一个近体诗与古体诗并驾驰骋的朝代,而近体诗与古体诗就从一个时间性的概念,演化为诗歌体裁概念了。就是在当代,也还有人用古体写诗,如2009年的一位高考生用古体写的诗《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获得满分后被破格录取。

所以,如果从时间上说,近体诗在唐代盛行,它离我们有一千多年;如果从体裁上说,至今的诗人们还在用它的格律创作诗歌,它就在我们身边。

4 《诗经》中的诗句为什么那么多重复?难道那时的作者喜欢偷懒吗?

我们先来看一首《诗经》中的诗:木 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木瓜》全诗54个字,共三段,每段中只有两个字不同。《诗经》中的305篇不都是经典吗?可是,它们为什么老是在重复?原来,《诗经》开创了一种很有意思的艺术形式,后人叫它“重章叠唱”。重章叠唱是一种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就是意义相同的句子前后呼应,反复重叠出现。它常常用于表现诗歌中人物内心佩玉中的琚古代士人和官员腰间常佩玉,一的一种回环往复、缠绵不尽或荡气回肠组完整的佩玉包括许多不同的部的强烈感情,给人以“百转千回”“绕梁分,琚是连接顶端横片和下部串珠的方形玉片。三日”的感受。《诗经》305篇中,有177篇采用了重章叠唱的结构手法,可以说重章叠唱是《诗经》创作结构的最主要形式。运用这一方法表达感情,在“国风”中尤为突出,177篇中,就有128篇出自“国风”。

重章叠唱的结构方式又分两种,第一种是整章每段都重复,每段的每个句式结构都差不多,甚至完全一样。各章的词句意思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只是少数词语发生变化,但大多是同义词或近义词,反反复复出现,为的是强调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如《木瓜》。

第二种是整首诗不是每段都采用重章叠唱的手法,只是部分段落重叠反复,如《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全诗共三段,前两段采用了重章叠唱的结构手法,两段共有三个位置的词有变化,主人公通过想起恋人的“衿”(服装)和“佩”(佩饰),生出无限思念之情,而且埋怨恋人为什么不主动来见她。最后一章的结构自成,直接表达了“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感情。从背诵的角度来说,前两段共有七个字不同,记住了第一段,差不多就等于记住了第二段,只需在第三段用点工夫就背下了。

其实,这种方法一直在中国传统诗歌里运用,有些现代歌词的创作也沿袭这种手法,尤其是儿歌中更常见,比如:小螺号小螺号,嘀嘀嘀吹,海鸥听了展翅飞;小螺号,嘀嘀嘀吹,浪花听了笑微微;小螺号,嘀嘀嘀吹,声声唤船归啰;小螺号,嘀嘀嘀吹,阿爸听了快快回啰;茫茫的海洋,蓝蓝的海水,吹起了螺号,心里美呦。

这首儿歌便运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表现了渔家生活的快乐,以及孩子对小螺号的喜爱之情。

5 中国古代最短的文学作品是什么?

鲁迅先生说“杭育杭育”是文学作品,这样说来,它应该是我国古代最短的文学作品了。“杭育”就是今天所说的“哼哟”,它是一种劳动号子,怎么会是文学作品呢?这得从文学的起源说起。

谈到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一般会说是《诗经》,准确地说,《诗经》是最早用文字记载下来的文学作品。文学的起源比文字要早得多。

当我们的祖先懂得劳动生产的时候,懂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的时候,文学就产生了。《淮南子·道应训》里说过这样的话:“今夫举大木者,前呼‘呀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意思是说,有两个人抬大木头,走在前面的人喊着“呀许”的号子,后面一个就应声随和着喊“呀许”,一方面为的是两人行动一致,好省力,另一方面也是相互鼓劲。“呀许”是劳动的号子,也是诗歌的萌芽。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一文中对《淮南子·道应训》中的这段话,作过生动的描述。他说:人类是在没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那时,我们的祖先还是原始人,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其中有一个第一次叫出了“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同伴听到后,感到佩服,便也借用起来,这就等于“杭育杭育”出版了;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那个最先喊出“杭育杭育”的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了。

文学常产生于劳动与生活,这几乎是符合任何社会任何时间的创作规律。

重庆到宜昌一千多公里的长江江段俗称为川江,川江航道艰险,险滩密布,礁石林立,水流湍急。川江上的船工们为了劲朝一处使,以一人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形式,经年累月,创作了劳动歌谣《川江号子》。重庆巫山县圣泉公园内的“川江号子”雕《川江号子》根据江河不同的水塑。势水性、明滩暗礁对行船存在的危险以及摇橹扳桡的劳动节奏,编创出一些不同节奏、不同音调、不同情绪的号子。歌词中有“嘿唑嘿,我们穿恶浪哦!嘿唑嘿唑嘿,一起迎激流哦!嘿唑嘿唑嘿,大家齐心协力!嘿唑嘿唑嘿,我们爬险滩哦嘿唑!”这也是“杭育杭育”劳动号子的一种风格,只是歌词表达要复杂得多了。2006年5月20日,民间劳动歌谣《川江号子》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 《唐诗三百首》中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八句或四句,是不是当时的诗人们统一了创作意见?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两首诗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可两位诗人怎么会像商量过了,统一把诗写成了一个格式:五字一句,共写四句,还都二、四句押韵?况且,王之涣生活在初唐时期,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他们生活的年代相差了一百多年,两人根本没法见面。其实,两位诗人的诗是按照一套固定格式写成的,这套格式叫格律。按格律写成的诗叫格律诗。格律诗不只是有句数和字数上的规定,还有音韵、平仄、对仗等的严格要求。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绝句和律诗两位于山西永济的鹳雀楼大类。绝句共四句,又分为五字鹳雀楼始建于北周年间,因常有鹳雀栖息而得名。唐代曾有不少诗人题咏。今天的鹳雀一句的五绝和七字一句的七绝。楼重建于2002年。律诗共八句,也分五字一句的五律和七字一句的七律。

诗歌创作的“格律”并非一夜而成,它有一个较长时期的酝酿、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南朝齐永明年间开始盛行“声律说”,就是诗歌创作讲究音调和谐,这种新诗体是格律诗的萌芽。这时期比较著名的诗人是谢朓,他的新体诗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如他的《玉阶怨》“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织罗衣,思君此何极”可算“五绝”的雏形。最早出现的律诗是隋末唐初的诗人王绩写的“五律”《野望》:“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当时并没有“律诗”这个名词,这首诗只被称为“五言四韵诗”。“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他们的诗使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初步定型,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盛唐时期格律诗完全成熟,产生了李白、杜甫等很多成就卓著的诗人。如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诗被称为七言律诗的典范。

所谓“格”和“律”,并不是什么人事先划出的框框,让大家“依样画葫芦”,而是诗人们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出来的。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格律诗的发展也有它的阶段性,而且发展变化永远不会终结。现代诗人闻一多创建了“新格律诗”的理论,他提出了著名的诗歌“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创建了“新月派”诗社,因提倡新格律诗而成为在诗坛上非常有影响的社团。

7 宋词虽然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但宋代的文人却非常轻视词,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历来是我们为之骄傲的文学遗产。唐代是诗的黄金时代,而宋代则是词的黄金时代,词是宋代文学的代表性文学体裁。唐人向来看重诗的创作。李白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杜甫说“诗是吾家事”,都在表达着对于诗歌创作的自豪。但是我们在宋人的言谈中却发现他们称词为“小道”“小词”“诗余”等等。很明显,他们有一种轻视词的观念。宋人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不可逾越的成就,自己却并不看重词这种文学体裁,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和词的产生背景有很大关系。中国诗歌的产生多与音乐有着极深的渊源,词的产生也不例外。唐代的时候,经济发达,唐人的娱乐生活丰富。在这种环境下,产生了一种新的音乐种类——燕乐。燕乐形式多样,其中有一部分是需要配词来演唱的,这歌词就是“词”的最初形态。它是伴随着唐人的娱乐文化出现的,是用在歌楼妓馆、宴乐场合娱乐大家用的。而到了五代的时候,又产生了一部词作《花间集》,这部词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描写男女恋情与女子的闺阁生活,情思缠绵,风格艳丽。词在产生的最初阶段特点和诗相比反差极大。诗自《诗经》以来,就被赋予经夫妇、美教化、厚人伦的教化作用,是属于大雅之堂的。而词只是用来娱乐的,风格艳丽,境界狭小,难登大雅之堂。所以虽然自产生之日起,文人们都会进行词的创作,但是大多数人并不尊重这种文学体裁。这种观念并不只表现在宋代。五代的时候,词人和凝当上了后晋的宰相,连忙找人将自己流传在外的词作收集起来焚烧掉,那些风格艳丽之词,仿佛就像他人生的一个污点一样。而到了北宋时代,作家们也是如此。欧阳修、晏殊等作家,虽然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依旧将词作为宴乐场合的游戏之作,写了也随之焚毁,免得留下让人诟病的污点。因为这种轻视的观念,他们将词称为“小词”,认为词就是不如诗端庄雅正,就将词称为“诗余”,表示是作诗之余产生的作品。所以宋代作家,即使是整理自己的词作,也会将这部分作品单独作为一集,不与诗文放在一起。有的直接以“诗余”命名,比如南宋时代就有一部《草堂诗余》。

虽然如此,宋词的发展却并非一直沿着男女恋情、婉约绮艳的方向走下去,像苏轼、辛弃疾等词人都创作出了意蕴深厚、情系家国、风格豪放、意境开阔的作品。这些作品改变了词的历史,为词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

8 李白、杜甫未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为什么没有人抱怨评选不公平?

李白创作的诗歌今存九百多首,他的诗充分表现了其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精神。李白多次以大鹏自比,他的诗歌题材多种多样,被誉为“诗仙”。杜甫是唐由盛转衰时期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保留至今的诗作有一千四百余首,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李白与杜甫“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并称为“李杜”,他们在诗歌上的杰出成就,至今无人能够超越。可是他们居然双双未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中,而且从来没有人出来为他们抱不平,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唐宋八大家”根本不是从诗歌创作成就的角度评选的,而是对我国唐、宋两代八位著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最初将这八位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是明朝初年朱右的《八先生文集》,后来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位唐宋作家的散文作品,明朝中期的古文家茅坤又对前两人编辑的书籍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唐宋八大家”之首是中唐时期的韩愈。韩愈等人举起“复古”的旗帜,提倡向先秦与两汉时期的古文学习,借此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儒家思想。他的主张得到了柳宗元等人的大力支持和社会上的广泛响应,逐渐形成了群众性的浪潮,压倒了当时盛行的骈文,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古文运动”。他们提出文章要以思想内容为第一,这是古文运动的基本理论;他们还重视作家的品德修养,重视写真情实感,强调语言不要陈旧,也不要空泛的独创精神。他们一方面亲自实践,一方面又培养了许多青年作家,使古文运动的声势日渐壮大。

到了北宋,以欧阳修为代表,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为主将的散文家极力推崇“韩柳”,掀起了新一轮的古文运动。他们一方面反对晚唐以来的不良文风,一方面提倡继承韩愈的道统和文统,强调“文道统一”,“道”先于“文”的观点,写出了大量平易自然、有血有肉的散文,使散文走上了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生活的道路。人们把唐代和宋代的两次古文运动称之为“唐宋古文运动”。

唐代古文运动的胜利,是我国散文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打垮了骈文的长期统治,开创了散文的新传统。韩愈、柳宗元不仅在理论上奠定了散文创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创作实践上作出了典范。他们不仅恢复了散文的历史地位,而且把散文的实用范围推广了,使散文在传统的著书立说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表现自己的写景、抒情、言志的广阔园地。“古文运动”对宋、明、清三代以及现代的散文发展与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9 屈原在诗中说自己喜欢佩戴各种芳香的花草,难道他有恋花癖吗?

屈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在长篇抒情诗《离骚》中写道:“制芰(jì)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意思是说,自己穿的是用菱叶荷叶制成的上衣,用荷花做成的下衣。如果真是这样,屈原全身都是花瓣,那不成了花仙子了吗?不但如此,他还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他又在告诉我们,自己早餐饮用的是从木兰花上取来的甘露,晚餐食用的是秋菊零落的花瓣。如果真是这样,屈原是不是要在花园里培植出每天都能开放的鲜花才能供给他每餐的食用呢?难道他有恋花癖?其实,屈原并非真的食用或穿戴花草,他只是在诗歌创作中运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而已。象征手法是用某种具体生动的事物,来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比如屈原在《离骚》中借用的事物是“芰荷”“芙蓉”“木“四君子”挂屏兰”“秋菊”等鲜花,他为什么挂屏是挂在墙上起装饰作用的屏条,常四扇或八扇为一组。梅花不惧严寒,兰草高洁脱不借用别的事物呢?在他看来,俗,竹子中虚有节,菊花凌霜怒放,古人将这些花草芳香、洁净,不染半点它们合称“四君子”,常以它们的品质自勉。污秽的东西,正好用来比拟自己的品质,但他不直说自己是品德高尚纯洁的人,而要通过那些花草来委婉曲折地表达,这就是艺术的表达方式。同样的例子还有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中写了青豆被放在锅里煮,灶堂里是豆秆燃起的熊熊火焰,青豆在锅里备受煎熬,青豆想到自己本来与豆秆是一脉同生的胞兄弟,豆秆竟然这样无情地迫害自己,感到无比的伤心,所以它在悲痛地哭泣。如果这首诗是写实的话,那谁还敢用豆秆来煮青豆吃呢?其实,曹植是借用“煮豆燃豆萁”来作象征,他真正想要说的是自己受到同胞哥哥曹丕的迫害,这是诗歌中的艺术表达,所以,只是一种虚写,实际上是表达自己对被亲哥哥迫害的气愤与伤心。

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在现代诗歌创作中也大量存在。比如,鲁藜的小诗《泥土》:“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有时时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难道人真的能把自己变成一条路吗?当然不能,这只是一种象征,诗人想表达的意思是,自己想做像路那样甘心为大家服务又甘心被人踩在脚下的有牺牲精神的人。

10 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他是想远离骚扰吗?

《离骚》是屈原晚年的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屈原用“离骚”为他的代表作命名,让人很不好理解,如果按现代白话从字面来理解的话,作者好像在告诉读者,他想远离骚扰。可是我们读过《离骚》后就知道,这肯定跟“远离骚扰”没有关系,那该怎么理解呢?

历代关于《离骚》这个名称的解释,据统计有六十六种说法之多,这里说说最有代表性的五种:一、东汉的班固认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意思是说作“离骚”是因为遭受了忧患和忧伤。二、清代的钱澄之认为:“离为遭;骚为扰动。扰者,屈原以忠被馋,志不忘君,心烦意乱,去住不宁,故曰骚也。”意思是说,屈原本来对国君一片忠心,却遭受了奸臣小人的馋言陷害,因此心烦意乱。三、现代人游国恩认为,“离骚”是楚国古曲《劳商》的别名。四、现代人林庚认为,“离骚”就是“牢骚”,“离”的意思等于“牢”,意思是说,屈原写《离骚》是在发泄内心的“牢骚”。五、西汉的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屈原是“忧愁幽思而作《离骚》”,意思是说他本来对国君忠心耿耿却遭受了忧患,对此,他作了深深的思考,然后创作了《离骚》。这么多的解释,究竟哪一种才更贴近作品的意思呢?司马迁这样说明《离骚》的创作背景:“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屈原洁身自好,楚怀王很宠信他,国内外大事都交给他办理,为什么又要放逐他呢?原来,屈原意识到楚国的危险处境,深知楚国只有改革政治才能富强起来,才能与强秦抗衡。而他的主张,与一群只顾眼前利益的朝臣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这些人就在楚怀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楚怀王昏庸浅薄,不辨是非,轻信小人的挑拨,不但不再采纳屈原的主张,还多明末陈洪绶的版画作品《屈子行吟图》次把他流放到边远的地方。

再来看看《离骚》的内容。屈原在诗歌的前半篇反复倾诉自己对楚国命运的担忧,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楚国政治的强烈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遭受厄运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书写神游天上的幻想与追求理想的实现,以及失败后想以身殉国的心愿,表达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见,说他写《离骚》只是为了泄私愤而发“牢骚”是不可信的;把《离骚》等同于《劳商》的古曲名,完全脱离诗歌内容来理解,似乎太狭隘了。我们可以将班固、钱澄之、司马迁的解说综合起来理解,“离”就是“遭遇”的意思,“骚”就是“忧患”“忧愁”的意思。这样的理解,无论从屈原自己的命运来说,还是从楚国因为小人当道、国君昏庸而逐渐走向衰亡的命运来说,都是很符合的。

11 美国的RAP音乐风靡全球,其实中国古代就已经有RAP了,它的发明者是谁呢?

一般地说,RAP是美国黑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街头文化的主要表现。这种音乐通常是指唱歌的人用口语化的节奏在器乐的伴奏下来讲述一个故事,从而表达某一种思想感情。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在80年代到90年代成为世界最风行和最具影响力的流行音乐形式之一。

可是,中国国学研究者认为,现在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流行的说唱音乐RAP,发明者不是美国之一。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的黑人,而是生活在中国两千多年前战人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说”比国末年的荀况。如果翻开他的著作《荀较。子》,其中的《成相篇》可以证明,这个观点倒不单纯是为了想制造惊世骇俗的新闻。

荀况,战国末年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人们尊称他为荀子。《荀子》是荀况的学术著作,全书共三十二篇。他的文章往往一气呵成,文辞优美流畅,语言铿锵激越,气势恢宏壮阔,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并且闪耀着理性思维的光辉。

让我们来看他的《成相篇》。“相”是一种打击乐器,“成相”是流行在荀况所生活的时代的一种民间歌谣,表演者在“相”的节奏的伴奏中,边说边唱,形式完全与现代流行的RAP相同。值得注意的是,荀况写《成相篇》不是为了娱乐,而是因为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就借用这种民间的通俗歌谣,把自己的治国理论唱出来,从而达到推广的目的。《成相篇》句式分两种,一是三字起的句式,节奏大致是“3+3+7(或9或11或13)”,二是四字起的句式,节奏大致是“4+7(或8)”,全篇五句押一个韵,至今诵读起来仍节奏清晰明快。这里试举两组句子为例: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意思是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礼制与法令,礼使君子修身,法使百姓生活安宁。崇尚美德慎用刑法,国家得到治理天下就会太平。听之经,明其请,参伍明谨施赏刑。显者必得,隐者复显民反诚。

意思是办理案件的关键,要明察秋毫,知晓国情民愿,错综复杂的情况辨析明确,谨慎施行赏罚。明摆着的事情必须做出实效,隐情要查明让百姓归心讲诚信。

第一组的句子是“3+3+7”式和“4+7”式,押的是“经”“刑”“宁”“平”的韵,第二组的句子也是“3+3+7”式和“4+7”式,押的是“经”“请”“刑”“诚”的韵。虽然现在没有了“相”这样的打击乐器来伴奏,但完全可以按现在流行的RAP演唱方式来说唱《成相篇》全文,效果未必不及现代流行的RAP作品。

这样看来,荀况早在战国末年就创作出了这么典型的RAP说唱作品,这比美国黑人创作的RAP作品早了两千多年。

12 文学作品里经常提到斑竹或湘妃竹,它们和湘妃有什么关系呢?

斑竹是竹子的一种,因为它的秆和分枝上都有紫褐色的斑点,就像点点的泪痕,因此而得名。据传说,斑竹上的紫褐色斑点是湘妃的泪痕。

原来,在我们中华民族有一个古老而凄美的传说。舜帝听说九嶷(yí)山上有九条恶龙,住在九座岩洞里,经常到湘江里戏水作乐,弄得洪水暴涨,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苦连天。舜帝于是动身前往南方,决心帮助百姓消灭恶龙。舜帝一去多年,音讯全无。

舜帝有两个爱妃,一个叫女英,一个叫娥皇。娥皇和女英非常牵挂丈夫,于是两人拔山涉水,前往南方寻找丈夫。一天,她们来到了一个叫苍梧的地方。那里翠竹围绕,有一座珍珠贝壳叠成的高大坟墓,她们感到十分湘妃竹臂搁惊异,就问当地百姓这是谁的坟古人写字时将手臂放在“臂搁”上,既能防止墨迹沾衣,又便于腕部用力。竹制臂搁更墓,乡亲告诉她们说,这是舜帝能祛暑宁神,被称为“竹夫人”。的坟墓。

听到噩耗,女英和娥皇悲痛欲绝,抚竹痛哭,足足哭了三天三夜,把眼睛哭肿了,把嗓子哭哑了,眼泪流干了,后来,眼睛流出的是殷红的血滴,血泪一点点洒在竹秆上,风干后,就成了累累的褐色斑痕。血泪都流尽之后,女英、娥皇便投入湘水,双双为丈夫殉身,后人尊奉她俩为“湘夫人”,也称“湘妃”。所以,就把沾有她们血泪斑痕的竹子叫作“湘妃竹”。

在古典诗词中,很多文人墨客,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引入了“湘妃竹”这个典故。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潇湘神》一诗中写道:“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用斑竹上的泪痕点点来抒发相思情。唐代另一诗人刘长卿也写过《斑竹》一诗:“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沅。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这是用诗歌的形式在向后人讲述关于湘妃竹的传说。在《红楼梦》第八十四回,也有“林黛玉泪洒湘妃竹”的内容。

13 古代民歌是怎么留传到现在,让我们也能欣赏到的呢?

民歌,顾名思义是平民百姓唱的歌,它来自平民百姓的劳动生活,是通过集体不断加工完善而成的。所以,它属于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有很强的地域性。比如,在《诗经》的“风”中,就分周南、召南、邶、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今天在民族歌曲演唱中,也会有不同地方的民歌,如陕北的“信天游”,甘肃、青海、宁夏的“花儿”,内蒙西部的“爬山调”和山西西北部的“山曲”等等。

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为了劳动生产的需要,喊出号子,这就是最原始的民歌,而这种最原始的民歌产生时,是没有文字的,根本无法记载,即使后来有了文字,也只有贵族才能读书学习,普通百姓根本不识字也不会书写,那么,这些民歌是怎样留传下来的呢?《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民歌“国风”是怎样收入《诗经》的呢?有两个途径,一是当时的周王室为了了解各诸侯国的民情,从朝廷派人到各地,一边考察一边收集,这就有了在朝廷把各地民歌汇总的机会,另一条途径是各诸侯国在向朝廷递交属地民情民俗等方面的材料时,也可能将本国民歌抄送给朝廷。不过,无论是采集而来的还是抄送而来的民歌,往往是粗俗浅陋的,朝廷会安排专人进行整理与加工。比如,传说孔子就参与了《诗经》的整理修改工作,最后结成集子,再下发到各地。于是,此地的民歌就可能传到彼地,超越了地域的限制。西汉末年的刘向,也曾将先秦时期楚国的民歌收集整理成了民歌集《楚辞》。既然有了文字的记录,当然也就有了在时间上长久留传的可能。

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朝廷设立了专门管理音乐的官署,称为“乐府”,这一举动就是国家有意识收集和保存民歌的行为了。到了汉武帝时期,朝廷大规模扩建乐府,从民间搜集了大量诗歌,后人把这类诗歌统称为“乐府诗”。目前保存乐府诗最明代汲古阁刻本《乐府诗集》完备的总集为宋朝郭茂倩辑录的刻本即在整块木板上刻字印刷的图书。汲古阁是明末藏书家毛晋的藏书处,他刻的书校《乐府诗集》,收集了从传说中勘精良,在当时流传很广。的陶唐氏时期的作品到五代时的歌谣与乐府,共计100卷。《乐府诗集》将乐府诗大体以民歌的内容、创作的时间、演唱的场合、演唱的方式等为标准,分成了12个专集。这很像我们现在的音乐制作公司制作的一张张专集,只是那时还只能用文字记录在纸帛上,不可能有MV碟片,也不可能有CD和DVD,但有了文字辑录,就能够世代留传下来了。

14 《诗经》原来叫《诗》或《诗三百》,为什么现在叫《诗经》呢?

通常所说的《诗经》,全书收集了周朝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共305篇。《诗经》的每篇作品都是没有作者的,那它们是怎么来的呢?

班固的《汉书·食货志》上记载,周朝在农闲的时候,朝廷会派出专门的采诗官,到全国各地采集民歌,由史官汇集整理后给周天子看,目的是为了解民情。据说,最先搜集的诗有三千多篇,那时称“诗”。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上说,孔子对三千多篇诗做过再删选整理,成为后世所见的305篇的定本,所以,在《论语》中,孔子多次称“诗”为“诗三百”。《诗》被称为《诗经》是从西汉开始的。

汉代初期,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与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在政治、思想上的斗争相当激烈。儒家主张建立统一的大国,并推崇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这些思想与汉武帝时的国家形势和治国目标相适应,于是,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等人的建议,下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全国实行了废除道家等其他学术思想,只保留和推崇儒家思想的统治政策。从此,儒家的地位得到空前提升,凡是记载、传承儒家思想的著作都称为“经”书,《诗》或《诗三百》因传说孔子参与了编修,所以,也被认定为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从此被称为《诗经》,并成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之首。《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共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雅”是宫廷宴会时唱的乐歌,共105篇。“颂”是周王室在宗庙祭祀时唱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诗经》自从被尊奉为“经”以后,对我国后世思想和文学的影响都非常大。单说文学上的影响,我们常常会在一些诗文中看到“诗云”二字,这就表明作者在引用《诗经》的语句。尤其是作为《诗经》核心内容的“风”这一部分,对后世抒情文学的影响很大。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写到,在深闺中生活的小姐杜丽娘在诵读《诗经》中的《关雎》一篇时,产生了对爱情的向往与渴求。台湾女作家琼瑶的笔名“琼瑶”就出自《诗经》中的名篇《木瓜》的诗武英殿本十三经唐代增“五经”为“十三经”,即《诗经》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她的作品中时常可以看到《诗《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乾隆年间经》的身影。比如,小说《在水刊刻的武英殿本质量尤为精良。一方》的书名就直接出自《诗经·蒹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5 电影《花木兰》根据“乐府双璧”中的一首诗改编,那么,还有一“璧”是什么呢?

2009年,中国大陆上映了电影《花木兰》。内容讲的是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女孩,名字叫“花木兰”。身为花家的大女儿,花木兰在父母开明的教育下,一直期待自己能给花家带来荣耀。此时北方匈奴来犯,国家大举征兵,木兰年迈的父亲竟也被征召上战场,花木兰害怕父亲会一去不已故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扮演回,便趁着午夜假扮成男装,偷走父亲的花木兰的盔甲,代替父亲上战场去……这个故事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不是编剧凭空创作的,而是根据北朝民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歌《木兰诗》中“木兰替父从军”的故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事改编的。《木兰诗》的开头是这样的: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意思是说,木兰在家织布的时候,得知父亲被征兵,父亲年纪大了,家里弟弟又小,于是,木兰女扮男装,代替父亲上了前线。木兰在军中与男兵们一样行军打仗,还立了战功,皇帝要奖赏她,但她不要,最后回家与父母弟弟团圆了。《木兰诗》号称“乐府双璧”之一。“璧”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的玉质环状物,但不是任何玉都能称为“璧”,只有整块璧的边宽是内孔直径的两倍,并且是环状的玉器才能称为璧。可见,“璧”是特别稀罕珍贵的。乐府诗有很多经典的作品,“乐府双璧”用的是比喻,意思是乐府诗中最优秀的两篇作品,因此并称为“双璧”。“乐府双璧”的另一“璧”是汉代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品《孔雀东南飞》。故事讲述了东汉末年建安年间,一个名叫刘兰芝的女子为爱情殉身的故事。刘兰芝美丽、善良、聪明而勤劳,她与丈夫焦仲卿结婚后,夫妻俩互敬互爱,感情深挚,不料偏执顽固的婆婆焦母却横竖看她不顺眼,百般挑剔,并威逼焦仲卿将她驱逐回娘家。焦仲卿迫于母亲的威严,无奈之下,只好送刘兰芝回娘家暂时缓解婆媳矛盾,并许诺日后再设法接她回家。二人分手时双双盟誓,永远不违背对方。可谁知,刘兰芝回到娘家后就被趋炎附势的哥哥逼迫,要她改嫁做太守的儿媳妇。焦仲卿闻讯赶来,两人约定生不成夫妻,就到“黄泉下相见”,最后在太守儿子迎亲的那天,双双殉情而死。《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目前知道的最长的叙事诗,这个凄美的故事脍炙人口,世代相传,被誉为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曾被改编为36集同名电视剧。

16 《短歌行》并不短,《长歌行》并不长,古人是不是在为诗歌拟题时出了错呢?

曹操的《短歌行》全诗共32句,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共10句。如果说二者的标题是按诗句的多少而定的话,显然不符合事实,那这里的长和短指的是什么呢?中国邮政1994年发行的邮票我们今天学习古代的诗歌时,都是“横槊赋诗”“有表情地朗诵”,而在古代,这些诗歌“横槊赋诗”是《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段,曹操在月明之夜宴都是唱出来的,就像今天的流行歌曲。请诸将,慷慨作歌,即《短歌《短歌行》和《长歌行》就是两首歌,这行》。里的“短”和“长”指的是演唱时声音的长短。“短歌行”演唱时声音要短促、激昂、铿锵、有力。如曹操在他的《短歌行》中以“周公吐哺”自喻,抒发他广揽天下奇才,想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试想,有着这样主题的诗歌,怎么可能用绵长的音调唱出呢?而《长歌行》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开头,用“葵”这一种植物为意象起调,托物起兴,借景抒情,委婉曲折,如果用“短歌行”的激昂之声来唱,恐怕就有失这首诗的本色了。

所以,“短歌行”与“长歌行”是乐府诗中两类不同的唱法,本来已经有了曲调,创作时直接填歌词就可以了,而填的歌词的字数与“短”和“长”是不相关的。

17 如果设立中国古代寓言创作奖,应该颁发给哪一位寓言创作大师呢?

《辞海》对寓言这一概念的定义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结构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生物或非生物。主题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

寓言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最早把寓言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来创作的是唐代的柳宗元,他有寓言故事集《三戒》,其中《黔之驴》的故事几乎人人皆知,但此书已经失传。现今能见到的历史上最早的寓言专集是《艾子杂说》,但没有留下作者姓名。明朝刘基的《郁离子》和宋濂的《龙门子凝道记》《燕书》都收录了大量的寓言。再后来,明代的方孝孺、江盈科、冯梦龙的作品中也有不少寓言,清代纪晓岚所著《阅微草堂笔记》和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等也有许多寓言。

虽然我国古代有众多的优秀寓言家,但如果要颁发寓言创作大奖,庄子当之无愧。庄子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有大量寓言故事,像我们熟知的“朝三暮四”“井底之蛙”“邯郸学步”等都出自《庄子》。为什么说古代寓言创作大奖应该颁给庄子呢?首先,据《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语文卷》记载,《庄子》中共有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继承和寓言二百多个,单从量上PK,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就可以独占鳌头;其二,寓言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就应独立成篇,而《庄子》中的寓言正呈现独立成篇的趋势,这为后来寓言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其三,《庄子》中的寓言故事想象丰富奇特,为寓言创作开拓了浪漫主义新路;其四,《庄子》中的寓言自觉运用了各种艺术手段塑造形象,如虚构故事,将动物、植物及其他非生命的物体拟人化等也都是《庄子》开创的;其五,寓言的特点在于“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而《庄子》中的大部分寓言均是用来论述庄子所崇尚的“道”,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作了多方面观察后概括出来的东西,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18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代的七位名士,他们为什么单与“竹林”有缘,而不是“松林”或别的什么林?

魏正始年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七人,后世称为“竹林七贤”。为什么要称他们为“竹林七贤”,而不是“松林七贤”“枫林七贤”或别的什么呢?

汉末魏晋时期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的时代。魏帝曹睿(ruì)死后,朝廷危机重重,司马氏集团和曹氏集团夺皇位的争斗已暗中涌动。七位名士为了躲避这场迟早都会到来的腥风血雨,常常聚集在一起开怀畅饮、放歌长啸、抚琴赋诗、谈玄论道,他们的生活看似过得潇洒飘逸,实则是以这样的方式来抗议当时黑暗的政治。他们的作品主要以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为主。

西晋后期开始有了“竹林七贤”之说,但这一称谓在西晋时期并没有得到广泛流传。到了东晋,“竹林七贤”之称才广为流行。东晋史学家孙盛在《魏氏春秋》中说,嵇康与阮籍、山涛、向秀等很友好,常共游于竹林,号为七贤。现代学者陈寅恪却认为,“竹林七贤”是先有“七贤”而后有“竹林”,东晋之初,因印度佛教的传入,人们便取古印度佛教著名寺院“竹林精舍”中的“竹林”之名,加于“七贤”之上即成为“竹林七贤”。但更多研究者认为,竹林七贤相聚于山阳,与山阳的地理特点和竹林的象征意义不无关系。竹子寒风中不变终身气节,其品质可与君子相比,是“岁寒三友”松、竹、梅之一。嵇康在其隐居地种植了竹林,这是他出于对竹子象征意义的认同。阮籍等人与嵇康畅游于竹林,说明他们对竹林象征意义也是心有灵犀的。“竹林七贤”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方式,曾经令许多人不满。批评者有之,指责者有之,攻击者亦有之,但竹林名士风流却愈煽愈炽,流及百代之后,并逐渐演化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只要一提及魏晋,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起“竹林七贤”,想起他们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方式,想起那个时代的名士风流。明代画家仇英的《竹林七贤图》

19 《世说新语》叫“志人”小说,《搜神记》叫“志怪”小说,哪一本中的故事更精彩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这两本书。《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的一部笔记体小说集,是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原八卷,传到今天的有三卷,共一千多则故事,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每则故事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世说新语》有着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特点。《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唐代王方庆的《续世说新语》,宋代王谠(dǎng)的《唐语林》,明代冯梦龙的《古今谭概》等,都深受其影响。《世说新语》中的《谢女咏雪》《子猷(yóu)访戴》《割席分坐》《身无长物》等故事,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另有一些故事则成为戏剧家小说家创作的素材。还有许多被广泛应用的成语也出自此书,例如难兄难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卿卿我我等等。《世说新语》对后世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不仅模仿它的小说不断出现,而且不少戏剧、小说也都取材于它。《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全书共二十卷,有四百多个故事。作者想通过搜集前人著述及传说故事证明鬼神确实存在,所以《搜神记》中所讲的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不少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杂糅佛道思想。文章想象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鬼神信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搜神记》是我国鬼神传统故事集大成的作品,内容十分丰富,有神仙术士的变幻,有精灵物怪的神异,有妖祥卜梦的感应,有佛道信仰的因果报应,还有人神、人鬼的交往恋爱,等等。其中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西汉时期流传下来的历史神话传说和魏晋时期的民间故事,优美动人,深受人们喜爱。《搜神记》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唐代传奇故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话戏剧《天仙配》及后世的许多小说、戏曲,都和它有着密切的联系。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六朝小说内容为“搜奇记逸”,在表现上处于“粗陈梗概”的阶段。所谓“搜奇记逸”,就是搜集奇闻、记载逸事。《搜神记》属于前者,《世说新语》则是后者的代表。没有六朝小说,也不可能有唐代的传奇,所以《搜神记》和《世说新语》在我国小说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么看来,倒是无从判定《世说新语》和《搜神记》的优劣了,如果细细地去阅读,会发现它们各有各的精彩。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剡(shàn)溪访戴图》《世说新语》中记载了王子猷雪夜造访好友戴逵(kuí),未见面却兴尽折返的故事。元代大画家黄公望以此为题,绘《剡溪访戴图》。

20 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被称为现代嫦娥,中国古代也有一位人间嫦娥,她是谁呢?

嫦娥本是神话中的人物,传说是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因偷食不死药而奔月。

如果说嫦娥的故事寄托了古人飞天的梦想,中国第一颗绕月卫星被命名为“嫦娥一号”,第一位上天的女航天员刘洋被称为“飞天嫦娥”,确是说明了当今中国人已经实现了祖先们的飞天梦想。

但这里要说的是南朝陈时被人们称为“人间嫦娥”的女子。她不会飞天,因为头发又长又黑,容貌美艳,举止飘逸,宛若神仙,被称为“人间嫦娥”。陈后主陈叔宝见到她惊为天人,遂纳为妃妾。她叫张丽华。陈后主穷奢极欲,沉湎声色,是一个典型的昏君。当时,北方强大的隋随时准备渡江南下,陈这个江南小王朝正面临着灭顶之灾,可陈后主不但毫无防备之心,却整天与张丽华等贵妃一起饮酒嬉戏、作诗唱和。还专门筑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阁内花园中栽植奇树名花,供他们享乐游玩。陈后主通音律,能作曲写歌,曾专门为张丽华作了《后庭花》一曲。“后庭花”本是一种花的名字,这种花生长在江南,因多是在庭院中栽培,故称后庭花。后庭花花朵有红白两色,其中开白花的,盛开之时使树冠如玉一样美丽,故又有“玉树后庭花”之称。陈后主所谱曲中唱道:“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他用华丽的词藻来描绘张丽华的美貌。正如陈后主写的另两句歌词“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一样,他的好日子就像玉树后庭花一样短暂。陈后主在位前后不足七年,隋兵在大将韩擒虎率领下攻入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灭了陈。传说韩擒虎率兵从朱雀门攻入金陵时,陈后主还在与宠妃张丽华在结绮阁上寻欢作乐,乐队还奏着《后庭花》,于是,后人称《后庭花》为“亡国之音”。

在后来不少表达亡国之思主题的诗词作品中,许多引用“张丽华”为典故,如杜牧《台城曲》中的“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苏东坡《虢(guó)国夫人夜游图》中的“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也有以“后庭花”为典故的,如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孔唐代阎立本绘《历代帝王图》中尚任《桃花扇·骂筵》中的“出身希贵的陈后主宠,创业选容,《后庭花》又添几种”等。《历代帝王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人物画代表作,现藏美国波这些诗词引用“张丽华”或“后庭花”士顿美术馆。作者按等级森严的为典,无不是告诫统治者要以陈后主的封建伦理观念来处理画中人物,所以帝王高大,侍从矮小。亡国悲剧为教训。

如此看来,张丽华这位“嫦娥”,与传说中的嫦娥备受世人传颂完全不一样,而是成为了亡国的象征。不过,作为一个封建时期的女子,世人把亡国之罪推到她的身上,实在让她委屈,真正应该引以为鉴的是统治者的荒淫导致亡国。

21 在古典文学中“传奇”是两种文学体裁,是哪两种呢?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两大“传奇”分别是唐代的传奇小说和明清时期的传奇戏剧。

为什么唐代小说不直称小说而要称传奇呢?这得从“小说”这个概念的发展演化说起。“小说”一词最先出现在《庄子·外物篇》里:“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意思是说,想靠修饰琐屑的言论来求取高名美誉,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远了。这里的“小说”指的是“浮夸的言论”。东汉桓谭在《新论》中说:“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他认为小说就是琐碎、零乱的俗言小语。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写道:“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在班固看来,小说是稗官从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搜集来的小知、小道。以上种种,都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究竟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呢?一、《孟子》《庄子》《韩非子》等书中有不少寓言故事,它们已经带有小说的意味,被视为小说的萌芽;二、《左传》《战国策》《史记》《三国志》等史书描写人物性格,叙述故事情节,为以后的小说提供了叙事经验,被视为小说的发展;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和干宝的《搜神记》等记载一些轶事、掌故,被视为小说的雏形。隋唐时期被视为小说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不寻常的传奇故事,“传”有传说的意思,强调了故事的虚构性;“奇”指奇异事迹,强调了情节的曲折跌宕。虽然没有“小说”之名,但这与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概念很相近了。

唐代小说被称为“传奇”,一种说法是来自中唐元稹(zhěn)所写的恋爱故事《传奇》,一种说法是来自晚唐裴铏(xíng)编的小说集《传奇》。但不管是哪种原因,唐代的传奇就是中国古代小说成熟的标志,这是无疑的。

唐传奇是小说,而明清传奇则是戏曲剧本了。明清传奇取唐传奇“无奇不传”之意,虽然是舞台艺术,但人物与情节追求唐传奇的特点,所以,人们把与南“柳毅传书”邮票曲戏文有着密切的继承关系的明“柳毅传书”故事来源于唐代李朝威的传奇《柳毅传》,讲的是书生柳毅为解救洞庭龙清戏剧也称为“传奇”。女,入水传书,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22 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写道“客舍青青柳色新”,为什么不写别的树呢?难道客舍周围只栽柳树?

先来看一首现代歌曲《灞(bà)桥柳》中的歌词:遮得住泪眼牵不住手我人在梦中心在那别后

歌词写“送别”,歌名为《灞桥柳》,这二者怎么牵扯在一起了呢?原来,在西安(古长安)城东有一条灞水,又名灞河,其上有灞桥。在汉代,灞河两岸广植柳树。从汉代起,人们从长安送别亲友去往东都洛阳或是江南等地都要送行过灞桥,并折柳相赠。因“柳”谐音“留”,有留恋不舍之意,希望被送走的亲友勿忘长安旧情,能够速去速回。所以,“灞桥柳”有了“送别”的象征意义,并被历代诗人引入诗作之中。“折柳赠别”这个习俗到唐代更为盛行,而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折柳之礼”。唐代的人们十分重视这种送别文化,一般身份较高或者文人雅士之流离开长安,都要在灞桥之上行折柳之礼。一时间自长乐门到灞桥这段大道上人们络绎不绝,都是来送人的。一般女眷送别亲人,都是先到达灞桥,静候离人过桥,然后在河边折柳相赠,泣诉离别之愁。若是男人送别好友则是在长乐坊先设饯行宴,然后边走边河南焦作云台山风景区内的王维塑像送,最后到达灞桥,行“折柳之礼”。于是,折柳赠别成为中国古代诗文中最常见的文化现象之一。

其实,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起,柳就与中国赠别诗结下了不解之缘。汉代“折柳赠别”习俗不断传播开来,不再只限于在长安的灞桥,也不一定要有形式,而成为一种意象引入诗词成为象征。所以,古代的赠别诗,大都会写到“柳”。这样看来,王维在送朋友元二西出阳关时,虽然没有折柳,但以客舍旁的“柳色新”来烘托送别饯行宴劝酒时的离愁与感伤之情,就是源于“折柳赠别”的传统习俗与文化。到后来,不只是写送别的诗词才写柳,就是游子看见他乡之柳也会生出思乡之愁,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白居易《青门柳》的“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以及当代词人刘清莲《诉衷情·烟柳》中的“依依烟柳挽行舟,鸥鹭逐潮头”。

23 写作文经常要“推敲”文字,难道推一推、敲一敲,就可以写出好文章?

“推”在字典里的意思是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比如推车,顺水推舟;“敲”的意思是打,或击,如敲边鼓,旁敲侧击。写作大师说,在写作文时,字词句要严谨地推敲,文章才会精彩。这真让人犯疑,文章难道被推一推或者敲一敲就能写得精彩吗?当然不是!“推敲”可不能只从字面去理解它的意思,它和一个典故有关。“推敲”的典故出自唐代诗人贾岛和文学家韩愈的一段故事。贾岛把诗当作生命:“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他写诗以刻苦认真著称,被称为“苦吟诗人”。贾岛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在驴背上正琢磨一首新诗《题李凝幽居》,其中有两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想把“敲”换成“推”字,又想把“推”换成“敲”字,一时间定不下来,便在驴背上反复吟咏,还伸出手来做推敲的姿势。当时,代理京城地方长官的韩愈正带着一班人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韩愈的仪仗队里,可还在不停地作着手势。韩愈的侍从便把这个张狂之徒推到韩愈面前问罪。韩愈也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当他听说贾岛正在为诗句该用“推”还是“敲”犯愁时,一时来了兴致,下马思考了好一会儿,对贾岛说:“用‘敲’字好。深夜里的门‘推’是不能开的,所以只能用‘敲’。而且,一声一声的‘敲’门声,也清代画家林纯贤《贾岛行吟图》能更好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贾岛听了,欣然接受。于是,韩愈骑马,贾岛骑驴,两人并排回到韩愈的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此后,“推敲”就用来形容写作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最初为“春风又到江南岸”。写完后,王安石觉得“到”字太死板,就提笔把“到”改为“过”字。又觉得“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满”等。这样改了十多次,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走出船舱,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突然灵感闪现,最后用上了“绿”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了出来。从此“春风又绿江南岸”不但成为千古佳句,还留下了前面这一段推敲文字的佳话。

24 有一种化妆品品牌叫“露华浓”,这是依唐代哪位诗人的诗句命名的?

化妆品“露华浓”其实是从英文名翻译过来的,它的英文名是Revlon。“露华浓”一词出自李白《清平调》(其三)中的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在贺之章的推举下被召至长安做官。他因诗才过人享有盛名,进了朝廷,唐玄宗不但亲自接见,还设宴招待他。一天,唐玄宗骑着心爱的照夜白马,杨贵妃则乘着小轿,一同到沉香亭品赏牡丹。同行乐师李龟年看到唐玄宗与杨玉环兴致盎然地在赏昆剧名家俞振飞表演的《太白醉写》花,便令他那班梨园弟子拿出乐《太白醉写》讲的是李白应召入宫时,以酒器,准备奏乐吟唱为皇上与贵妃醉为由,迫使宠臣高力士为自己拂纸、磨墨、脱靴的故事。助兴,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爱妃,哪能还听这些陈词旧曲呢?”于是急召翰林学士李白进宫作新词。

李白应召进宫后,下笔如飞,一挥而就,在金花笺上写了三首《清平调》诗送上,其中一首的前两句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两句诗把杨贵妃的衣服写成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面容。“想”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杨贵妃的衣裳,见花而想到杨贵妃的容貌,也可以说把她的衣裳想象为云,把她的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杨贵妃的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娇艳,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施给贵妃的恩泽,使花容人面更见精神。

25 “杜甫很忙”纯属搞笑,作为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呢?

2012年3月,微博上流行一组“杜甫很忙”的图。杜甫的一张图片被加上了各种涂鸦,有端着狙击枪的,有开着坦克的,有戴着墨镜骑电动车的,有骑着自行车的,有吃着洋快餐的,有打篮球的,有切西瓜吃的……这组图片让已经享有一千二百多年盛名的“诗圣”杜甫,以另一种形式成了“微博红人”。

其实,杜甫的一生很辛酸。

杜甫从小下苦功读书,十四五岁时就因诗文崭露头角,但他的文才并没有让他的一生顺风顺水,因为他生在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杜甫曾两次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希望能实现报国理想,可是朝中奸臣掌权,丞相李林甫怕读书人当了官对他不利,就欺骗唐玄宗说应考的人没有一个够格的。杜甫在长安呆了十年,好不容易被封了一个官职,没多久就爆发了“安史之乱”。杜甫一家也挤在难民的行列里。杜甫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百姓忍辱负重参军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一组不朽的史诗——“三吏三别”。

战乱中的杜甫已经穷得衣不蔽体,他主动找到逃离京都的唐肃宗求职,唐肃宗对他长途跋涉投奔朝廷非常赞赏,给了他一个左拾遗的官职,可不久他就被权贵排挤陷害,被贬出朝廷。杜甫穷得实在过不下去,便带了全家流亡到成都,依靠朋友的帮助,才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边造了一座茅屋(即“杜甫草堂”),在那里过了将近四年的隐居生活。有一个秋天的下午,大风怒号,把他苦心经营的茅屋吹破,杜甫在《茅屋当代画家蒋兆和画的杜甫像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了他的民生理想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忘我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令人赞叹不已!

又一次陷入困境中的杜甫,得到严武将军的关照,在军幕下做起了参谋,可是,严将军不幸病逝,这让杜甫再次陷入困境。杜甫不得不带家人乘船东下到达云安,又因病不能前进,直到病势减轻,才迁往夔(kuí)州。在夔州居住的近两年中,疟疾、肺病、风痹等不断缠绕他,他的健康情况越来越坏。他本想北归洛阳,又因河南兵乱不能成行。杜甫生活的最后两年,居无定所,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唐朝大历五年(770)冬,杜甫死于湘江上的船中,终年五十九岁。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大半生漂泊游荡,连基本的生活都没有保障,他一生追求理想,却至死没有实现。他一生写了一千四百多首诗,内容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百姓疾苦,被誉为“诗史”;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和差不多同一时代的李白齐名,世称“李杜”。这也许是他一生的安慰。

26 为什么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杜甫却说生男不如生女好呢?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男尊女卑”思想的形成过程。

在远古母系氏族社会,因食物主要靠妇女采集,妇女居于支配地位。到了父系氏族社会,男子以体力优势逐渐在生产及战争中占据重要地位,男尊女卑意识开始萌生。黄帝时期至周朝,宗法社会形成,男子从属于家族,女子从属于男子。东周以后,贵族阶级实行一夫多妻制,到了春秋,儒家的礼教对女子的行为作了种种规定和限制。东汉女学者班昭所著的《女诫》系统地列出女子的行为纲常,体现妻子从属于丈夫的道理。直到如今,男尊女卑的意识仍然在一些人思想中残存。

可是,杜甫却在自己的作品《兵车行》中写到“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确实出人意料:他为什么会在人人都信奉“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发出这样的悲叹呢?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为扩边频繁征战。朝廷大举征兵,补给兵力。《资治通鉴》里记载,杨国忠(时任宰相)派遣御史官到处抓人入伍,把抓到的人用枷锁押解到军营充军,父母送子,妻子送夫,场面凄惨。

杜甫把这一历史镜头写进了《兵车行》中。“归来头白还戍边”,这是在控诉丁壮们无限期地超期服役;“边庭流血成海水”,这是在控诉千百万战士战死沙场;“千村万落生荆杞”,这是在控诉因男丁充军,全国一片凋敝;“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这是在控诉百姓连生计都不保,却还要承担沉重的赋税;“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这是在控诉战死沙场的将士们没有人收尸,都做了野鬼。当代画家徐燕孙所绘《兵车行》“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生个女儿,好歹还可以嫁给近邻;生个儿子,只能被征去沙场,战死荒野做野鬼。在这里,生儿生女“好”与“不好”,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能否活下来。这种异样的心态,揭示了朝廷发动长期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莫大灾难与痛苦,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控诉。

27 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那些大漠风景,在唐代诗人笔下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这时虽是十月天时,但北国奇寒,这一日竟满天洒下雪花,黄沙莽莽,无处可避风雪。三百余人排成一列,在广漠无垠的原野上行进。正行之间,突然北方传来隐隐喊声,尘土飞扬中只见万马奔腾,无数兵马急冲而来。

看后似乎感觉到,大漠边塞刺骨的雪寒与扑面的风沙,就是为战争而存在,为英雄而存在的。那种壮丽、阳刚之美,令人感到一种向上的生命力。不只是《射雕英雄传》的作者金庸对大漠这种壮美有着不解的情结,历来不少诗人骚客也有如此情结,尤其在诗歌最为兴盛的唐代,几乎每位诗人都写过“边塞诗”,总量有两千多首,是各代边塞诗的总和。

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艰辛的诗为边塞诗。这类诗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如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可以描写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思妇对戍边丈夫的思念,前者如李白的《关山月》“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后者如陆龟蒙《孤烛怨》“坐想鼓鼙(pí)声,寸心攒百箭”;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如骆宾王《军中行路难》“阴山苦雾埋高垒,交河孤月照连营”;可以宣泄对朝廷扩边的不满,如张说《巡边在河北作》“人生在世能几时,壮年征战发如丝”;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前者如严武《军城秋早》“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后者如王维《凉州郊外游望》“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

由于国力强弱不同,在对外战争中的胜负不同,初盛唐边塞诗中多昂扬奋发的格调,中唐前期尚有其余响,而中唐后期及晚唐只有对昔日盛况的追慕以及对凄凉现实的哀叹。如李颀(qí)《古从军行》“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玉门关遗址外,空将蒲桃入汉家”。诗中抒小方盘城坐落在今甘肃敦煌西北约90公里处的一个沙石岗上,有学者认为,这里就是写了因长期征战而产生的哀怨和汉代的“玉门关”,张骞(qiān)就是从这愤懑。里出使西域的。

总体来说,边塞诗是唐诗中思想深刻、想象力丰富、艺术性强的部分,其代表人物有王昌龄、王维、王翰、王之涣、岑参、高适、李益等。

28 在古代,文学作品是怎样发表和传播的呢?

最早,人们的语言与思想靠口口相传。从人类开口用语言交流,到用文字记录,这是一段相当漫长的历史。后来即使有了文字与书写工具,在民间,很大程度上仍然使用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因为那时只有贵族才能读书学习。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刻在甲骨和钟鼎上的甲骨文和钟鼎文,这是文字记录的开端,由于材料的局限,还难以广泛传播。直至殷商时期,能够掌握运用文字的人在整个国家只有上层社会的百余个,这种情形极大地限制了文化和思想的传播。直至竹简的出现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竹简也称简牍,起源于西周,是战国至魏晋时代用来书写的主要材料。竹简的制作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它有切竹、刮青、书写、钻孔、编辑等一系列的工序。成语“韦编三绝”就是说孔子勤奋读书,把“韦”(即用来编辑竹简的牛皮绳)都翻断许多次了。竹简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它的出现,才有了手抄传播的可能,才有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毛公鼎化盛况,同时也使孔子、老子等名家名清道光末年陕西出土的毛公鼎是西周晚期器物,上面刻有32行流的思想和文化得以流传至今。但诗文铭文,共499字,是迄今为止出写在竹简上毕竟是很麻烦的,一般的文土的青铜器中铭文最多的。稿是难以再抄录实现广泛传播的,更由于竹简有相当的重量,携带很不方便。所以,与竹简同时并用的有绢绸,但因为材质稀少昂贵,只有富贵之人才能用得起。

东汉时期有了纤维纸并被广泛使用,简牍才逐渐被纸抄本所代替。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完全取代了简牍甚至绢绸,手抄传播广泛应用。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我国古代文学得到空前的发展繁荣,相关书籍的传播速度加快,数量加大。宋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使个人著作和藏书量大大增多。

现在我们经常使用的成语“长篇累牍”“人手一册”中的“牍”“册”,本义都是指竹简,而“鱼传尺素”“握素披黄”中的“素”就是指用来书写的绢绸。

29 要想诗歌连不识字的老奶奶也能听懂,应该向唐代哪位诗人学习?

在唐代有一位诗人,他写的诗,不仅文人一读就懂,就是读给不识字的老奶奶,也能听得明明白白。这位诗人的诗具有浅显易懂的特点,他是谁呢?

他就是中唐时期的大诗人白居易。白居易五六岁时就开始学写诗,九岁时就懂得声韵。二十岁以后,读书学习更加勤奋。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自己“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意思是白天学辞赋,晚上读经史,间隙的时间学习诗歌,没有闲暇休息的时间。他读书、背书到口舌生疮,写诗作赋到手肘起茧。白居易初到长安时,把诗卷送给名士顾况去审阅,顾况起初瞧不起这个初出茅庐的少年,但看到诗卷上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又生”二句如此的平白,却又那么的富人,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有诗意,便肃然起敬,连连称赞,从翁》《琵琶行》等。此,白居易声名大振。

白居易能写出令名士惊叹的篇章不是偶然的,他作诗不仅勤奋,而且创作态度非常严肃,一直追求平白浅显的诗风。他在《诗解》中写道:“新篇日日成,不是爱声名;旧句时时改,无妨悦情性。”意思是说自己每天坚持创作诗歌,并不是贪图名气和声誉;经常修改以前写的诗句,是因为这是一种乐趣,可以陶冶性情。他把精益求精的过程当作是一种艺术享受。北宋诗人张耒(lěi)见到过白居易的诗稿,上面满是涂改的痕迹;有些诗稿,几乎改得面目全非。他不但自己改,还写信给诗友元稹,约他共同讨论,痛加删削,以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宋人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记载:“白乐天每作诗,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意思是说,白居易每作一诗,先读给一位老婆婆听,读完便问:“听懂了吗?”老婆婆说“懂了”,他就抄在诗稿本上;如果说“没懂”,就要立即修改或重作。浅白的诗风让白居易获得了更广大的读者。

30 如果在苏东坡时代就有互联网的话,他肯定是“微博达人”,为什么?

苏东坡的《东坡志林》一书谈天说地,其洒脱豪放的性格在这本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在为苏东坡的奇情逸志叹服的同时,发现他在书中所写的文字,大都是随手记下来的几十个字,最多百十来字,都很短小。从内容上看,从朝廷政治到地方民生,从梦里作诗到神仙鬼怪,从养生到乐死,无所不包,无所不及。苏东坡的学生黄山谷在谈到《东坡志林》中这些既短小又富有激情的文字的由来时说,苏东坡突发灵感或偶有所感,都会随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局部)苏东坡居“宋四家”之首(其余三人是黄庭手记下来。这就像如今的网民们坚、米芾、蔡京),书法造诣极高,他的利用电脑或手机写微博,写完就《黄州寒食诗帖》被认为是继王羲之《兰亭序》和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通过互联网发表在私人的微博行书”。上,实现与网友共享的目的。只是,苏东坡那时没有电脑、手机和互联网,只能把偶感写在纸上。

如今,有人把《东坡志林》称为苏东坡的微博。《记承天寺夜游》这则微博写道:“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以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是苏东坡被贬谪到黄州的时候写的,他没有写自己的失意与困厄,却把月夜不眠,去找朋友一起乘月游承天寺的悠闲与快乐记录下来。寥寥八十二字,写尽了苏轼的豁达洒脱。

苏东坡到哪里都爱写一段。游沙湖作诗:“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游庐山作诗:“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无论谁人,只要拿到苏东坡的诗文,立即就会传抄起来,一时遍及大江南北,这好比是博文与无数网友共享。传说,宋神宗进膳时举箸如停住不动,那一定是在看东坡妙文。

苏东坡虽遭贬谪,但他是个性情豁达的乐天派。《东坡志林》中随手记下来的千奇百怪、妙语连珠的“博文”,或许会让现在互联网上众多口水微博主人备感羞愧。

31 人们常用“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来赠缅友人,原作者李之仪将如此深情诗句写给谁呢?

李之仪在《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中写道:“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这首词是李之仪在晚年时向他的女友表达自己倾慕之情的作品。全词以长江水为线索,把自己对女友倾慕的感情寄托在滔滔长江水之中,写出了作者的相思之情以及与恋人的离别之恨,也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情怀。开头写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喻相逢之难,见相思之深,犹如流水滔滔不绝,表现了思恋之久。“共饮一江水”字浅意深,以水贯通两地,以水沟通两心;融情于水,以水喻情,情意同样绵长不绝。虚的心灵与实的事物合二为一。全词如一首情意绵绵的恋歌,以长江之水起兴,抒恋情,构思新颖,比喻巧妙,明白如话,处处有江水,又处处有深情,质朴清新中又显得曲折委婉,含蓄深沉。这不是单单只有高超的艺术技巧就能达到的,它必须有作者发自内心的真切情感不可。

这样的深情是李之仪倾诉给谁的呢?据考证,李之仪五十七岁时被贬至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妻子儿女五人相继染病亡故,自己也差点染病死去,当时景况极为悲惨。

一日,他乘船游览,刚上岸,忽听一阵曼妙的琴声随江风飘荡过来。这琴声来自姑溪河边的一艘画舫,李之仪走近画舫,坐在北宋名琴“鹤唳清宵”岸边,静静聆听。那是一位女子“操”是古代琴曲的一种体裁,古人所弹的琴是桐木或杉木斫成的七弦琴,它历史悠在弹唱,弹奏的是一首古曲《履久,孔子就曾向师襄子学习过弹琴。霜操》。李之仪听得神清气爽,快意之极。这名女子叫杨姝,她得知眼前这位老者就是著名的词人李之仪时,万分崇敬。此后,李之仪常来听杨姝弹唱,有时杨姝自己编曲,李之仪填词。一个月明风清的夜晚,杨姝在弹奏一首新编的曲子时,李之仪听得心潮汹涌,提笔便写下了这首《卜算子》,后来便成了历代传诵的名作。《卜算子》一唱开,人人喜爱。当涂县志记载,李之仪在当涂自被贬到去世,时间长达二十年,其间,与杨姝育有一子二女。

32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作品中数十次用到“瘦”这个字,她是不是在疯狂减肥?

据不完全统计,李清照在她的诗词作品中,用“瘦”字的句子多达四五十句。如:《凤凰台上忆吹箫》: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醉花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点绛唇》: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

李清照生活在距我们八百多年前的宋朝,我们至今无法查据她是否刻意减过肥,也无法清晰地近距离观赏她的姿容是雍容还是清瘦,但根据她在诗词作品中大量运用“瘦”这个字,似乎可以确定,她也许真的身型很瘦。当然也未必真是如此,因为,诗歌一般不写实,而是以“写意”为主。写意是诗歌创作的突然特点,也就是说,写进作品中的形象,一般不能按实情去理解,只能通过所写的意象抽象地去赏析,就像“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一样,坐船而行,能一日千里吗?这不过是诗人李白觉得顺流而下,那船真是快如飞,便夸张地这样说而已。那么,李清照的“瘦”也就未必是身型瘦,但她反反复复地这样说一定有原因。

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婚前生活十分优裕,婚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夫妻恩爱,爱情生活其乐融融。自从金人占领中原之后,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再加上丈夫赵明诚病逝,这些给她带来沉重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逃亡途中,行至乌江时,联想到了在被刘邦四面楚歌的包围中自刎而死的项羽,便写下了有名的《夏日绝句》。

李清照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统治者腐朽无能,不思抗金,只顾偏安一隅,苟且偷生,这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经历了国破家亡夫丧的李清照,在晚年,还殚精竭虑地编撰了《金石录》,完成了丈夫生前未竟的遗愿。

我们无从一睹多年背井离乡的李清照,其身型是否被生活压得“人比黄花瘦”,但是,从她一生的经历与后期作品易安小像中不难想象,无依无靠的她,呼告无门李清照号易安,宋代欧阳小更曾的她,贫困忧苦的她,在流徙漂泊中,绘易安小像,此图为清代画家吴那颗被煎熬的心已不是“瘦”能够形容的了。最后,怀着一颗残损得不知成什么样子的心,寂寞地死在异乡江南时是多么的悲惨,这真如她在《声声慢》里写的那样“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