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轻行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9 04:42:55

点击下载

作者:钱立青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青轻行走

青轻行走试读:

步履

地平线上浮起一层迷离的烟霭,浓淡变幻,梦境般的飘移。远方的朝霞透过薄雾云层,一轮红日跃然升起,似乎在驱逐着雾霭,无声无息地把远近草丛渐次地着染成浅黄色

牡丹之约

朋友客居蜀地,与我相隔千里,十年来花开花落,并没有因为空间距离之遥远而淡化那份挚情,彼此如初。每每浮想,心中欣慰的犹如拥有一笔不赖的财富。

只是近四五年来,没有直面交流了,仅从片片飞鸿中解读彼此的心境。草长莺飞时节曾相约共赴古都洛阳,大约由于洛阳是俩人空间距离的中点吧,各自走一半路就能相逢,彼此都有走出家门的感觉,且那里还有蜚声海外的牡丹花,当时就这么说定了。

记得当初都收拾好了行囊,一切准备就绪,最终因一念之差没能成行——千里迢迢,朋友相见却选择在极具伤感情愫的洛阳,是不是有点不合适?今春又到了花开季节,回想夙愿,愧疚难当,尤为怀念皇家风范的牡丹,便与朋友再次相约。

踏上北邙山下这座牡丹王城之前,我点击牡丹花会专题网站,认真浏览了几段十分煽情的文字,想象出人间四月国色天香的牡丹舒意张扬,将古都映染得古典而又繁华;想象那几经悲凉而萧索的大街,也会振奋地打起精神来,犹似承接天子车驾般地表现出大度的庄礼。

洛阳地处潼关外,源于关中的千里洛河和伊水迂回绕城,迤逦东去,融入滔滔的黄河。三川交汇的洛地,感受着穿越伏牛山峦的习习南风,比起关中的风沙炙燥,显得清新宜人。作为中原文化与经济的中心,洛阳“河山共戴,形势甲于天下”,汉魏据此兴建都城,造就了此地的繁华,也自然成为了河洛文化的积淀地。建都千年,奠定丰厚的文化底蕴,孔融、王粲汇聚“建安七子”,大江南北的文采铭刻于太学门前的石经;拓跋宏自平城南下,尊儒倡佛;王勃留恋洛滨风物,白居易终宿香山,更有西晋的左思,极尽夸饰地铺陈出一部《三都赋》,一时纸贵,如此颂荣的文风,千百年来弥漫着王城洛阳。

洛阳是文明的,是大度的,毕竟贵为都城。昔日皇城根下,多少还能拾掇些王畿遗风。故城断垣,依稀勾勒出一副雍容大度的模样,让人尽情地想象当年此地是何等地绚丽繁华。从东周的雒邑,到魏晋的故都,洛阳无一不是富冠海内。汉唐的安平与鼎盛,更是造就了一个盛极的京畿。细量今日脚下的残砖片瓦,似乎还驳刻着一段段传说中的宫廷往事,仿佛穿越时空隧道,走回风华盛世。

如果要真切地体验洛阳旧日的繁荣,须得前往南去数里的龙门石窟,那里呈现的虽是一块块冷冰冰的石头,却匠心地铺张着盛唐的风格与态度,谱刻出歌舞升平的世态景象。隔着伊水张望,穴穴石窟犹如蜂房,有序地排列出佛教的尊卑与序列。而临近细观每尊石像,造型都极具特色,尤其是奉先寺的主尊卢舍那大佛,健朗丰腴,安详平和的颜容流畅而自然,如同牡丹,一派富贵相。

要说我们此番仅仅是冲着牡丹而来的话,那便是一次迟到的约会。

国色天香的牡丹,虽如此丰艳,却也有凋零的时候。有道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即便是荣华富贵的象征,也难免有落红逐流的经遭。“行逢落花长叹息”,恰是此行中感受最多最深的,不免令人融入惜春伤感的意境,虽没有葬花的壮仪,也流露惋叹的追忆。据说城东门外的千年古刹白马寺里,还能见到盛开的牡丹,也许正是有着佛教释源之称的寺院里散发特有的灵光,映照了一代天骄的牡丹。即便如此,也只不过是稍稍拉长了一截繁华的背影。

事物犹花,回想那汉唐盛世,称荣天下,也有王朝气数消尽的时候。昔日洛阳城里碧琉红墙内,弥漫着王朝逐末的奢靡,最终花落残红,浮华事散,弥漫一地撒落苍凉的气息。

小时候喜欢依偎在父亲的怀里,聆听李汝珍的一段段《镜花缘》,神话传说里,我憎恨那个飞扬跋扈的武则天,尤其对关中的牡丹被贬谪至东都洛阳大为不解,如此违逆自然,终致徐骆讨武,天下大变,拍手称快。武氏费尽心机当上了皇帝,好端端地为什么与花过意不去?在传统的封建社会里,皇帝对臣民有生死予夺的大权,可与一介草木又有何相干?以为自己真的是“天子”了,耍一点威风看看,骄横无赖地指令“百花竞相开放”,可敬的是牡丹仙子顶住了压力,并不一味地恭顺和逢迎,竟矜持不发,贬后仍傲骨铮铮,显示出花中之王的果敢与率真。

此行虽没能赶上牡丹盛会,错过了光彩炫目、蜂蝶拥至的恢弘场景,但心中并不因此而滋生怅意。虽然只能给自己留下一些想象的空间,其实够了,如此景象正好喻示出自然的律性。我为牡丹而来,可不为牡丹而悲。四月的牡丹,光彩也好,湮暗也罢,都坦然了一段规程的告白。朋友说,赶上事物繁华人们都爱高亢颂歌,只有世事没落时才在不经意间道尽一份慧人的明哲。二〇〇〇年十月十八日

希拉穆仁草原上的守望

……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此等如诗如画的风景,对世代生活在江南的人来说,自然具有无比的诱惑。一句儿时诵吟的北朝民歌,让我足足做了二十多年的草原梦。

终于,期盼到天清日朗的夏季,飞度阴山,循着嘎嘎的雁鸣与回荡的牧歌,去找寻少年时憧憬的大草原。“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伴着德德玛动听的歌声,令人提前融入辽阔、美丽、神秘的草原意境。延绵的大青山脚下,如国画写意般点缀着淡红色的草原干梅簇簇相拥,虽不及南国春天的映山红明艳,也算有坦放一番朴素的绚丽。

渐而全景展现于眼前的是广袤的希拉穆仁草原,这里赫然显示出胡天的大气与塞外的浑然。略有起伏的丘坡延展着草的世界,视野里的天空突然间一下子低了许多。蓝得耀眼的蓝天,白得炫目的白云,似乎都与地面相距得那般近,甚至触手可及。举目远眺,仿佛天的尽头就在前方连绵的草岗外。

四周散布着蒙古包群落,乳白色的圈篱外面,成群的牛羊在悠缓地游走,远远看去就像大块绿毯上散落的一把黑白珍珠。几位肤色黑黝黝的牧民,跨骑着骏马,时而奔跑,时而朝牛羊群猛地抛起一声响鞭。花白相间的奶牛,悠闲自得地踱着步子,那旁若无人的神态,实在酷得很。相比之下,羊儿就显得比较胆小羞涩,见到生人,远远地“咩咩——”叫着跑开了,神情温顺,让人心生怜爱。

蒙古草原是游牧天堂。既然来了,就应该骑上骏马在草原上遨游一番。换上非常正式的蒙古式长袍服和马靴,真切地体会一番草原游牧生活。因为是生平第一次骑马,心里多少还是有点紧张。跨上马后,才发现坐在装饰精美的马鞍上并不安稳,随着马儿走起来左右直晃悠。起初,胯下的马儿还一点都不听使唤,不论怎么拍打、喊叫都不理会,只能由小马倌牵着缰绳,慢吞吞地迈着步子,成群结队地向草原深处行走。马通人意,相互磨合一段时间,渐渐地建立了感情后,就可以潇洒地挥鞭迎着刚烈纯净的草原劲风驰骋一番,那感觉犹如自己就是昔日的射雕行侠。同行的一群女孩子骑着马儿小跑两步,就吓得哇哇乱叫,担心从马背上摔下,哪里还有闲情欣赏周边的草原美景。

今天草原上的牧民已不再逐草而居了。走进定居的蒙古包里,憨厚的牧民依然好客。厚厚的羊毛地毯上摆着盛有奶豆腐、羊肉干、奶酪和炒米等诸多盘碟,每人面前还斟上一碗地道的奶茶,我并不习惯这种味道,只是象征性地品尝一口,算是做一回蒙古包的客人。

草原风格的晚餐颇受人青睐,丰盛的涮羊肉、烤羊腿、烤羊排、手扒羊肉和血肠等特色肉食,可以体验大咬大嚼的快感,只是无法模仿草原侠士们举起大碗豪爽地痛饮马奶酒的模样。屋子里弥漫的是烤全羊和奶酒的混合香味,身着长袍的蒙古老人抱着一把马头琴,绷起布满皱纹的脸,诉说往事般地拉奏起略显沙哑的琴声,乐曲在欢乐的行酒令中荡漾。

当繁星点缀天穹时,别开生面的草原篝火晚会开始了。夜晚的草原虽然凉风习习,又飘了一阵小雨,但丝毫不挡来客们的兴致。大伙自然地围成一圈,心儿如同牛粪篝火一样在熊熊燃烧。高耸的旗杆上喇叭传送着听起来颇为耳熟的草原情歌,夜色里一群身穿蒙古服的小伙子表演剑术,格斗场面精彩热烈。两位蒙古族姑娘翩翩起舞,曲子终时,其中一位面容姣好的姑娘,端起斟满奶酒的银碗,伴着一曲《我从草原来》,拖着长裙,踮着步子面带微笑地朝我径直走来,举杯向我敬酒。我回顾左右,一番宠惊,围成一圈子的几百号人中唯我享此殊荣,坦然接过银碗,立马回报一次草原式的干杯:先用食指沾酒弹向天空,再沾酒弹向草地,继而沾酒抹在额头上,然后举碗仰头一口饮尽。这个场景爽爽的样子亦让我自豪。接下来情歌齐唱,蒙古族姑娘与来客们一起手牵手,围着篝火跳起了欢乐舞,掀起了狂欢高潮。

入夜极凉,极静。平卧在蒙古包里,感觉偌大的草原除了心跳声,就是安静和自由,一时难以入眠。好奇中,悄悄地从蒙古包里探出头来,茫茫的夜色笼罩着草地,惟有旗杆上的旌幡在风中娑娑着响。谁家的狗儿时不时地叫上两声,寂夜中平添几分野气。抬头仰望,满天繁星一眨一闪,明亮清澈。难得见到如此美丽的星空,于是在璀璨的银河中尽力地寻找着自我定义的明星,一颗一颗地数着,装满心中。

起床时天已蒙蒙亮了,发现地平线上浮起一层迷离的烟霭,浓淡变幻,梦境般地飘移。远方的朝霞透过薄雾云层,一轮红日跃然升起,似乎在驱逐着雾霭,无声无息地把远近草丛渐次地着染成浅黄色。废弃的木栅栏与粗制的马厩都映上了壮美的金黄,犹如一幅重彩的风景油画。清晨草原的空气清凉如水,我尽情地做了几次深呼吸,迈开双腿,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狂奔而去,感觉身轻如燕,飘飘欲飞。

依恋中要离开这片美丽的草原,临行前导游告诉我,“希拉穆仁”的蒙古语意为“黄色的河流”。秦汉时期这里曾是匈奴人的发祥地,当年此地水草丰美,群鹰搏击,万马奔腾。而千年之后,依然广阔的草原上再也难觅河水的踪影了,大片大片的天然草场不断地退化成荒漠式草原。俯首而视,脚下的草丛矮小而稀疏,无法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观景象,难道这就是我梦想中的大草原吗?即便如此,数年以后,不知还能否见到这一望无际的草场,还能否回荡着草原牧歌?蓝天、白云、牛羊、篝火……是我要带走的记忆,但也留下一个深切的愿望——在飘着旗幡的敖包前,我虔诚地祈祷,把一个梦想与草原连在一起,但愿草原上空将永恒地回荡着腾格尔那苍凉的嗓音:

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二〇〇四年八月七日

一品天柱

还是上小学的时候,对“天柱山”这个字眼就有些特别的记忆与理解,记得当初好像是作为一家报纸文学副刊的栏目名称。其实那时候识字还不够多,好在这三个字都很容易认得,望文生义吧!在心中,想当然地就给这座山定义了一份神秘,一座比天高的山。

岁月流连,一直想去见识这座神奇的山,恍惚中那高耸入云的天柱总是浮现在眼前。深秋的日子,我背负清晨的阳光,也背离浮华喧嚣的城市,秉着心中的依恋,轻快地踏上了大别山南麓,与皖水迂绕的大山有了一个照会。

踩着秋日的露水,山上的空气里有一股甜丝丝的味道,给人一片清新的感觉。路上游人不多,显得格外宁静,只有林间飞鸟在雀跃,“扑通扑通”声也让游人的心情舒展开来。这个季节的早晨似乎显得有些凉意,前两天还下了阵小雨,天愈发湛蓝,阳光下山体也显得格外清朗。“青藤紫葛绕门楣,奇花异草洞内生。”弯弯的石阶顺着山势盘旋,两旁的萝蔓攀生峭壁,与石缝里的涔涔细流相映成趣。

数尾凤竹,几簇野菊,把崎岖山路点缀得如诗如画。大山的灵性淌泻于石道两旁的流溪水凼里,流水清冽见底,几尾浮游的娃娃鱼留人驻足,不时地让山谷里回荡着久而未闻的童嬉声。

伫立山坡,迎着阵阵爽人的秋风,仰首远望,峰映蓝天,我心头一阵潮涌,立马便放声呼唤起来,声音在山谷中伴着阵阵松涛回荡。近了,心中的“天柱”就在眼前。

顺着林中延伸的小径山行,时而横跨潺潺的涧水,时而挤过陡峭的岩坎,一步一步地体验着登高的喜悦。慢慢地爬上青龙背,猫着身子越过试心桥。举目望去,心仪很久的天柱峰状如笋尖,一柱擎天,群峰兀立,拱拜回环。峦壑丛中,白雾缕缕,霁岚万千。远方的天格外高,格外蓝,眼前雄奇的天柱峰犹为挺拔,众石鼎峙垒起我心中的天柱,任凭世事幻变,却沉稳地撑起一方天空。

与我童年好奇不同的是,古往今来的文人名士对这座山都出于一种理性的憧憬。关于这一点,余秋雨先生在《寂寞天柱山》中已泼墨叙述,不过他讲得有点玄乎,所列的一批人物都似乎对天柱山有一种超然的归宿感和依赖性,甚至提升为“家”的理念,使天柱山成就一种精神意义上的家园。其实秋雨先生过多地停留于文献检索,止步在文化的反思里,没有真正地直击大山全面目。我承认,他说的天柱山有宗教,有美景,有诗文,但这些不足以成为这座山的经典,不能完全作为历代名士钟情于斯的权威性诠释。

真正让人折服于天柱山的,还是由于其山体富有极至的内涵。几千年来文明的承接,汇聚阵阵思潮,一次次激荡了岁月的积淀与厚实的文化底蕴。山麓薛家岗的陶片,绳纹着人类发迹的符号;狼烟四起的诸侯纷争,皖伯公袒护属地百姓偏安一隅;迎来皇家浩浩荡荡的车驾,迎来了信步登山的刘彻,封禅南岳以山作证地炫耀了大汉的“文治武功”;隋文帝诏移南岳衡山后,兵燹祸及大山,热血黄土让树木生长得挺立而悲壮。从狩猎到硝烟,繁盛到湮没,现都化为一块块冰冷的摩崖石刻。千年的风骚,千年的平淡,岁月轮回里,大山已黯然潜下。

天柱山又称潜山。一个“潜”字,让天柱山沉寂几多岁月,少了点喧闹,远离了繁华。然而只有如此淡泊清幽,才顺应了文人的禀性,于是有了黄山谷躲进“石牛古洞”,李公麟临石绘刻,也有了徐霞客的真言,苏东坡的虔诚,王荆公的迷恋。

翻阅《尔雅·释言》,“潜,深也。”言简而隽永,由此深深体味古人把天柱山称之“潜山”的妙处。同一座山,却有两个风格迥异的名字,一个是张扬与喧哗,一个是蕴涵与内敛。说实在的,真正看好天柱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灵性与秀气,更是因为“山品”如其形,把主峰深藏于群山之中,透出一种无谓的淡泊。“幽岩邃谷,穷之益深,潜之取义也。”我很喜欢“潜山”这个名称,喻示深藏的美丽。现在看来,要说自己年少时与天柱山留下难解的情结是出自于一种好奇的话,二十多年后的亲临才是从心灵深处至真地崇敬山品。

山上归来,顺着山谷流泉,细细地品味着白居易的诗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轻声问自己,如此一品天柱,我心中真正能理解几何?什么时候重来细读,再次感悟天柱的灵秀,天柱的雄浑,天柱的飘逸,天柱的俊朗。一九九九年晚秋

桂河上,架起一座桥

从曼谷向西几百里远的北碧府,是一片茂树繁花覆盖宁静而安详的土地。葱茏环抱的山峦间,自北向南缓缓地流淌着一条河——桂河。

宽阔的河面上凌空飞架一座石柱铁梁大桥。这便是闻名遐迩的泰国桂河大桥。

一座看似普通的桥,却有着极不寻常的经历。由于年代久远,整个桥身已铁锈斑斑,桥面也显得残缺不全,虽是掩映在素妆淡抹的河湾里,依然显现几多岁月的沧桑。符号般的桥体定格了一段厚重、悲愤的历史。也许,只有晓谕这段史事的人们,走在桥上,才会背负这份悲壮,才能真切地理解和平的意义。

六十多年前,日本突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继而为控制整个南太平洋地区,迅速派兵侵占了马来半岛的大片土地,本来还期望走和平救国路线的泰国很快就全部沦陷了。当时日军为了扩大战果,打通通往南亚印度的陆上要道,以便把战略物资运送给印缅战场上的日军先遣军,便开始着手修建东起泰国叻丕府的班磅,西抵缅甸萨摩佛塔地区的泰缅铁路,这就是被后人称之的“死亡铁路”。1942年底,日本军队驱使数十万名盟军战俘和抓来的泰华劳工,在皮鞭和枪托的胁迫下,夜以继日地赶修铁路。而桂河大桥,正是“死亡铁路”的咽喉控制部位,连接着泰缅两国边境。当时自然环境十分恶劣,面对毒蛇猛兽和瘴气疟疾,日军惨暴驱使,致使修路的战俘及劳工横尸遍野。为了不让日军轻易得逞,盟军利用空中优势,通过飞机轰炸进行顽强阻遏,因而大桥时修时断,一直未能通车,日军为此又报复性地杀害了战俘劳工多达数万人,桂河大桥根根枕木下也因此缠上了不散的冤魂……

浸透了汗水与鲜血的大桥,正因为曾经有过一段惨烈悲愤的历史,才被世人永远地铭记。法国作家彼埃尔·布尔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部小说BRIDGE ON THE RIVER KWAI(《桂河大桥》),随后又被英国著名导演大卫·里恩改编成同名电影,并荣获了第三十届奥斯卡金像奖。正是这部被誉为世界电影史中的经典电影,使得过去鲜为人知的桂河大桥变得家喻户晓。

站在桂河边,眼前的桂河大桥简陋而狭窄,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雄奇壮丽。桥体映衬在青山绿水的明媚中,显得格外地凄怆,犹如饱经沧桑的老人,向前来参观凭吊的游人诉说着不可遗忘的战争悲剧。桥旁有座非常简朴的纪念馆,形同当年盟军战俘营,承载着桂河大桥和“死亡铁路”全部的苦难历史。馆内陈列着许多当年战俘和劳工们使用过的简陋劳动工具、破烂衣物和各种生活器皿。墙上挂着的一幅幅老照片,真实地记录了这里发生的一切。数十万条宝贵而又无助的生命,在被榨尽最后一滴血后,无影无踪地消失在莽莽的荒山野岭里,只有少数幸运者的白骨留在大桥不远处墓园里一座座凄凉的墓碑下。其实,这里埋葬的主要是英军战俘和盟军将士,而更多的华籍劳工尸骨都铺垫于冰冷的铁轨下,或抛于滚滚的河水中。

缓步行走在墓地的甬道间,凝望着夕阳余晖温暖地洒在静谧的墓碑上。每孔墓穴里原本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他们也都曾风华正茂,有过美好生活的憧憬,如今却永远躺在了异国他乡,静静地长眠。有些墓碑前摆放着几束鲜花,也许,献花者是专程前来寄托哀思的亲人和朋友,也可能是与死难者毫无关系的游人过客。这些年轻的殉难者,他们的生命和他们的努力抗争,气壮山河地关联着一个令人刻骨难忘的特殊年代。

如今,象征时代苦难的桂河大桥,已经演变成人们向往和平的圣物和精神支柱。“二战”结束后,为了纪念这段历史,泰国政府重修桂河大桥。这座今天依然屹立在桂河上的大桥,俨然成为了一座没有墓志铭的战争纪念碑。倚在窄窄的栏杆旁,看着桥头盛开着一簇簇殷红似火的凤凰树,橘红的斜阳将河岸映照得斑斓多彩,令人难以想象如此幽静平和的桂河上曾经发生过一段悲惨的往事。只有安放在桥头的那枚不曾引爆的重磅炸弹,像一个巨大的感叹号,警示和告诫人们,同时也祈愿战争的灾难永不再现。

夕阳西下,轻轻作别桂河大桥。

远望横卧在粼粼碧波上的铁桥,渐次地消逝于视野中,霭霭暮色里显得苍茫而凝重。别了,永远留在记忆中的桂河。心生愿望,此行归去要轻轻拨开岁月的尘埃,码起刚正的方块汉字来祭奠桂河上的华人英魂……二〇〇四年仲夏

雾里看黄山

那年朋友从荆西远道赶来,说是来看我,其实也慕名黄山。

相约在黄山脚下,不巧正值雨季,霏霏细雨把我们困在汤口的一家小旅馆里,窗前听雨发愁不能登山,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旅店的老板好言相劝,说雨天的黄山水雾濛濛,山上白茫茫的一片,要耐心住下等天晴。困在山下,抬头就可见那被云雾弥漫半截入云端的秀峰,美轮美奂,如此的诱惑,朋友说耐不住了,等下去也许就上了旅店老板的当。

翌日清晨,天空依然云雾弥漫,我们收拾好行囊,逆着哗哗的溪流,踏着古道向前海方向进发。没有一丝风,早晨的空气显得有些闷燥,也许是心情激荡的原因吧!感觉浑身热气腾腾,额头上的汗珠不时地滚落下来。

穿过慈光阁后,天空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雨虽不大,可一把小伞难撑两人的天空,我的裤管朋友的裙,更不必说脚上的登山鞋了,全都湿漉漉一片。这些已经顾不上了,谁都没有怨言,而极有信心地向前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绝妙的风景也许就在雨雾后。

很欣喜雨渐渐地停了,可白雾却涨起来了,如同潮水一样,说来就来,所到之处全是白茫茫一片,几步之外就难辨人影,好一个雾锁黄山。我们手牵手地在云雾中探行,幸好是简单地顺着石级向前走,要不然也许就迷路了。

就这般腾云驾雾,所经之处不曾见到任何可观的景致,装好胶卷的照相机压根儿就派不上用场。一路上听到游客们的唉声叹气,也有人忍不住诅咒这鬼天气。我们默默地蹚过石级上的流水,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虽然雾越来越浓,却遮不住彼此鼓励的微笑:总有云开雾散的时候。

在迷茫中摸索行走了两个多钟头,算是到了玉屏楼,站在山上四望,依然大雾弥天,就连仅几步远的迎客松,在照相机的镜头里也犹如在浴室里取景一般。如此的景象使人不免流露出一份淡淡的怅意。人又累又冷,只好倚坐在潮乎乎的石头上,对着茫茫的白雾,大口地啃起面包来。一阵风吹来,吹起地上的食品包装袋,在那一瞬间,我和朋友同时叫了起来,周围许多游客也一片雀跃,那是北边云雾中露出了半截山峰,宛如芙蓉出水,清秀绝伦。我想这该是“花瓣敷陈色翡翠,芳根挺立质瑶琼”的莲花峰了,一时兴致大增,刚才那又饿又累的狼狈相与失意的心绪似乎已随这阵风逍遥遁去。前面山间的云雾忽地又被一阵风撕开,顿时那千峰叠峙、万壑纵横的前海袒露眼前。刚刚还在骂天怨人的游客们这回都“哇——”地一声,个个脸上都有露出欣慰的笑容,举起照相机紧张地抓拍,只一悠间,浓雾又从山间谷底快速地弥漫上来了。

每一阵风吹来,都给我们带来一份惊喜,在云雾的隙缝里偷窥黄山,增添了一份难寻的魅力,那股激情又是何等地坦怀。风儿一次次地撕开雾帘,掀起山峰的盖头来,露出游人张张笑脸,也响起诗一般的赞美声。

行至光明顶,正值中午,雾似乎稀薄了些,但不时从四面八方无声无息地涌上来,丝丝缕缕、团团垛垛,变幻莫测,时而是风平浪静的一片汪洋,或似波涛汹涌、雪浪排空的大海;时而如奔泻千里的急流,又像倾注山谷的瀑布,随意组合,把黄山装点得仙乎神兮,非是人间。临对黄山的云雾,郭沫若先生曾诗兴大发:

松从岩上出,峰向雾中消。

峭壁苔衣白,云奔山欲摇。

区区二十字,却真正点出了“黄山虽奇,非云雾不足增其美”的山岳风光的内涵。

我们在云中漫步,感受大自然赏赐的人间仙境,真是太美了。一团清爽的白雾漫过,如同对心灵进行了一番洗礼,简直叫人忘乎所以。白茫茫世界里,唯闻松涛阵阵,似潮汐拍岸,游人犹临海听潮。远近峰峦在浩瀚的云雾中,虚无缥缈,若隐若现,如蓬莱仙境,海岛礁石。有人说,云雾中的黄山,如同羞涩的初恋姑娘,心里想把自己的花容月貌和妩媚姿态让情人看一眼,又不好意思地让他看个够。置身此景,才叫人算是领悟了一番黄山云海的妙处。

我平生爱玩,寻访过不少山水名胜,都挑晴朗的日子,尤其是登山,身伫高处四顾,一览无余,美景尽收眼底。但现在回想起来,那似乎缺少了一种激情,收获也只是一份平淡。而这次有幸在雨雾里登临黄山,乐山乐水中,找寻出一股追踪大自然的力量和超脱的山野情趣。一九九六年七月十六日

雨意江南

说起江南印象,少不了源于少时诵读的诗词中一番懵懂的领悟。

一段段唯美的诗句里,江南若比一位轻烟含愁的女子,轻舟摇荡于接天莲叶间,抚舷轻哼《采莲曲》,悠悠里滋生一份水乡的柔媚。

一川烟草,满目飞絮,可借工笔,水墨,或写意于心中,其实这些并非纯属想象。

倘若须真切地体味杏花春雨江南骨子里的那份柔情,不妨在宛若丝绸、柔似无骨的细雨中,漫抚心弦,踮着脚尖,轻提裙裾,沿踏纤尘不染的青石板路,与拱起的云桥,步入江南独显古朴风韵的村落。

运河岸,太湖畔,新安江的桥头上,都因雨,触目的是一片丰盈润泽:温和、俏丽、富饶、风流……一笑一颦,一歌一吟,朦胧烟雨中演绎着温润不老的传说。

回首处,极目诗意的雨色布景是淡淡的,稍瞬又迷离起来……乌镇雨色

清明时节,春雨霏霏,一路迎着飘忽的雨丝,钻进江南水乡,融入乌镇的濛濛雨色。

如丝如梦的细雨,把乌镇周遭的景致都交织在一片迷蒙的水雾中,远近的石桥、水阁、廊棚若隐若现,与水中的倒影渐融一色……眼前缥缈的水乡,逗引游客们诗性大发,试图想吟拈几句诗文,可是一番竭力后,才发现脑子里所有的词汇用在这里似乎都显得苍白而生涩。有位名人曾说过,真正的风景,只能用心去感受。水乡的人文景观正深层次地透析和演绎着一种闲适、从容与惬意。一切都是那么柔美,那份淡然,独特的韵味如水波一样缓缓地散开。

雨中的乌镇分外清丽,脱俗。流淌的河水倒映着粉墙黛瓦,荡延一轴绵长的烟雨水墨。眼前场景正似浣纱女子一样婉约可人,亦如李清照的词阕般清新雅致,即便再缺乏情调的人,也能淡品出此地的诗意流散。

女友在街头买了一把蓝印花布伞,因为雨,也不因为雨,悠然地撑起来。蓝白相间的伞面,如同雨点快乐地飘动起来。而更多的行人迎着雨丝,“咔吱——”地踩着脚下青石板,顺着“三白酒”糟坊飘扬的馥郁香气,随意地走进铺陈着江南旧事的东栅大街。细雨已淋湿了一扇扇拙朴的木板门,飘落在雕工精美的窗棂上,地面雨水顺着道道车轱辘辗印的青石板凹槽汇聚成流,涔涔地淌过,纳入经年不变的溪河。微风轻拂,雨丝斜织起来,也捎来一许凉意,女友下意识地挽紧我的胳膊,一副依人的模样,很配搭此时的背景。站在应家桥上,俯看水波荡漾的车溪河,雨点轻轻融入河面,漩出圈圈涟漪,好像有数不清的水乡女子潜在水里浅浅地笑,露出一个个诱人的酒窝。

泊在岸边的乌篷船,缆绳轻解,船夫抬起粗壮的胳膊稍稍一点长篙,船儿“嗖”地荡到河中央,轻巧地钻过了一拱又一拱的桥洞,挨着一亭又一亭的水阁,驶向雨色深处。渐渐地,雨中的风景也变得朦胧起来,似乎时空在此一瞬间被雨水连接在一起了,一下子就溯返至遥远的过去。

河埠头有家傍河临街的茶馆,是当地蛮有名气的“访庐阁”,传说当年“茶圣”陆羽也驾船前来这里品茶。茶馆陈设处处体现江南特有的精致,大厅里几簇人落座,四周弥漫着水气、茶客交谈声和角落里哼出的越剧小调。没有开灯,阴雨天光模糊了人群表情不一的脸。肩头搭着白毛巾的小伙计,提着长嘴铜壶不停地为盖碗杯中添水,茶香袭袭飘起,在雨雾中倾放着芬芳。蹬着木楼梯,来到楼上挑一空座,推窗凭河,舒适惬意。泡一壶杭白菊,一边等着一颗颗菊花在开水中慢慢地浸透、沉落,一边闲眺溪河风光,还可以清清静静地侧听碎雨击打芭蕉叶的淅沥声。说是来品茗,更是品味雨景。女友仿着别人老道的模样抿了一口茶,似乎很有感悟地说,雨天喝茶才能喝出茶的韵味与温和。当然啰,江南水乡的风情韵致,就一点一滴地在大小茶馆袅袅的水烟中慢慢展开。不知不觉天色灰暗了下来,雾气也不时地由窗外弥漫。河水映着云影天光,重重叠叠阁楼的倒影已模糊一片,波光里,自己情感的影子和柔软的心事不知不觉地随风吹皱了……

雨丝清奇,与水乡契合的应该是眼前这份恬淡、宁静和古朴的意境。听着訇訇的流水,此刻人世间的烦躁与世俗,一切的一切,似乎都离得远远的。脚踏湿漉漉的石板路,在幽深绵延的雨巷里,用自己的步履,更是用心丈量了一段如梦的旅程。秋雨同里

天气稍凉了些的时候,与友结伴前往苏州同里。不算是刻意,心中期望挑一个阴霾的天气,诚心就想淋淋那秋日江南如丝如梦的细雨。

还真妙,白天云淡风轻,正好迎合了出游的心情。华灯初上,天空竟飘起了小雨,细细的,如愿所致。一番欣喜之余,在秋雨凉意的背景里,几许悱恻悄上心头。

次日清晨,站在细雨温润的青石板大街上,整个同里似乎沉潜于惺惺然的梦境中。放慢脚步,不知不觉地转入细窄的深巷子里,临街的阁楼,旧色的雕檐,造型多变的石桥,不经意间铺陈出古镇昔日的缤繁之风范,犹如启封一坛陈年的佳酿,就着雨气散透出醇香。

贯穿整座古镇的是一条民居簇拥的小河。浸染过千百年生活气息的河水,把驳岸的青石浸润得光滑泛青。水岸相依,始终惘然地宁静着,寂寥无声。碎雨细细地飘洒在河埠头,衣着清丽的女子斜打着雨伞,光着白生生的小腿,半蹲在石阶上浣洗。水面上传开了一声声说笑,笑声穿过桥洞,飘进对岸刚刚打开的窗棂,探出半张清水一样的面容,接过话茬,又添一阵嬉笑,和着声声的棒槌击打,飘洒在寻常生活气息中。

小雨轻轻下。打开侧窗,听着树丛枝叶上滴落的碎雨声,别有情趣。微风拂过,雨丝淋湿了黑色的檐瓦、灰淡的门楼,整个古镇被秋雨漂洗得净洁清新。

一把杏黄色的油纸伞探出巷口,转眼间,伞儿一圈两圈地多了起来,好像雨中盛开的朵朵莲花。也许很多人都用猜疑的目光询问,不知道伞下的她从哪座庭院走出,又将走进何处的深宅。目光锁定,随着一道木门轻轻一掩,门环咣当一声,所有的猜测都挡在了黑漆漆的门外,留下的只是无边的幻想。

远远地听见屋后船桨拖划水面的起起落落声,驶过来的一只乌篷船,原本水中倒映的景物便被船头生生剪碎。高耸的马头墙,低矮的廊棚,和无数的莲花女子的笑靥,都融入小河悠悠地流淌。

烟雨朦胧,雨后同里变得幽暗起来了,细雨中徜徉静沐,全息地感受柔美、淡然。如此的通感,更好体味江南早晨的情分。

走出“退而思过”的任家花园,随意地转过三桥,立桥头而望。水乡宛若梦中一般,雨丝轻融河面,水上泛着青黄色的光晕,拱桥、阁楼和行人的倒影,渐而淡淡成模糊一片。

沿河岸边排列着一家家小餐馆,都挂着风味小吃的招牌,小馆子名字起得也十分讲究,一个个都蛮诱人的,叫游人一时难以选择。临河吃顿早饭想必风雅,两个地方最为理想,一是坐在河边支起的小方桌旁,头顶绿阴,凭风小吃,当有风味;再就是到收拾得整齐的小雅间,摆着旧气光滑的木质桌椅,铺着蓝印花布的桌帏上,入目的还有青花瓷的茶具等旧物件,感觉相当匹配。起先,雨还未落下时,我们自然地选择了临河而坐,吃的是芡实米稀饭,自小就喜欢被誉为“水中人参”的芡实,口感不错,等吃完两碗时,天空渐而下起了小雨,滴答答嗒答落在水面的荷叶上,也落在面前的小瓷碗里。这时,不慌不忙,又如愿地撤回到小雅间里,坐在干燥燥的木椅子上,听雨喝茶,吃点心,好景美食一时两全。夜雨屯溪

暑日欲登黄山,却让雨给逗留在屯溪了。

正逢雨季。雨是连绵的,一大早就劈头盖脸地下起来,看没完没了的样子,只好借着雨声,午饭后倒头好好地睡了一觉。

天擦黑时分,雨才渐式微,等小到可以撑伞也可不撑伞的时候,我来精神了,披件厚衣服出门走一走。

山城屯溪不大,慕名的地方有条老街。

青山绿水间的屯溪,素有“小上海”之称,婺源、祁门、黟县、休宁等地众水汇聚于此,自然成就了一片繁华地。而商业孵化地老街渐起于宋代,古朴典雅,店铺林立,保留了旧时“前店后坊”的经营格局和特色,让人脑海里一时浮现出一轴“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

走向瞑瞑夜色中的老街,背倚的群山缓缓地退隐了依稀的轮廓。从街口的牌坊顺着窄窄的街道而行,脚下是清一色条石铺砌的石板路,平滑而富光泽,夜色里像一面面古时的铜镜并排着。两旁廊檐上悬吊着一串串红灯笼,映照深褐色的墙板木门,都散发着湮远沧桑的气息,混合在潮湿的雨水里,犹如一轴笼罩在烟雨濛濛中淡雅的水墨画。“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郁达夫先生面对脚下流淌着的新安江水,表达了他对山城恬静安逸的感受和秀美景色的赞许。

恰似如此般的诗意描绘,我缓步踏走在石板路上,心灵似乎都穿越了明清,溯游至遥远的年代。

雨不大,但依旧在下。夜幕下的老街显得悠闲而清静,幽深的街巷窄窄地延伸,恬静得犹如一位养在深闺中的处子,内敛而文秀。街上有些店铺还敞开着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最入眼的是色泽温润叩之有声的歙砚,质地细腻墨香扑鼻的徽墨,还有檀絮芊芊薄而柔韧的宣纸……当地特色的文房四宝为老街平添了不少文化沉淀的韵味。

雨夜的老街湿漉漉,不紧不慢地踱步于被岁月磨得光滑的石板路上,像毛笔轻滑过墨润的砚池。街头的灯光在雨幕中,橘黄朵朵,把一排又一排老屋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少许的光线从店铺门缝里透射出来,门前的石板路上似乎流光溢彩,也给夜幕下古朴的老街增色了几分灵动。

细雨迎面吹拂,雨滴落在门窗前支起的雨篷上,叮叮作响。用手抹一把发梢间的细水珠,抬头看夜色灯火映照下的马头墙、小青瓦,老街愈发典雅、飘逸,石板路上灯光阑珊的倒影点点,恍惚中犹如新安江上夜渔的灯火,载着梦想与憧憬在悠然荡漾。

时而有撑着雨伞的行人,拨开雨帘匆匆而过,卷起的裤管上还是沾了些雨渍,顺着深深的街巷远去。隐隐约约的背影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代代勤劳的徽商,如同骆驼般奔波在大江南北街巷的深处,而善良贤淑的徽州女人留守家中,潮起潮落里,企盼与续延徽商昔日的繁华。

无喧无扰地走过了不算长的老街,站在街尽头的老大桥上,回首雨中的老街安详宁和。缠绵的细雨,洗刷了黛色的瓦,雕镂的廊,翘翘角的飞檐。洗尽铅华后的老街清新雅致,质朴怡然,一下子就吻合了心底的某种期待。

那一刻,感觉好比远离了俗世烦扰,迎来一份宁静的坦然,顿感幸福。二〇〇五年初秋

响沙湾

两年前读过一篇文章《阴山鹿鸣》,作者曾宪东先生是一位旅居内蒙多年的湘楚人士,他以自己亲身的感受,竭力地想改变他人对塞外风光的成见:广阔的蒙古大地,不仅显现出大漠孤烟、戈壁驼铃的粗犷景象,更有呼呼朔风里的鹿鸣声声,蒙古的山山水水里幽藏着南国的画意与诗情。《诗经·小雅》中“呦呦鹿鸣”之句,有人考证疑似出自于河套地区。可以大胆地臆想,阴山南北一带,如果时光回溯至千年之前,曾经呈现一片良好的自然生态,满眼入目的也许是碧绿,是嫣红。巧合的是,此行所经临的城市包头,其名字在蒙语里意思为“有鹿的城市”。有名就有实,但同行的伙伴们怎么说都难以置信这样荒瘠的土地上会奔跑着鹿群,要说是追逐鹿群的豺狼还差不多。

由于行程匆匆,从大青山到希拉穆仁草原,沿途几百里的确没有见到奔跑的鹿,更不需说什么鹿群。但是,“有鹿的城市”这几个字眼却给予了我无限的美好想象,不知是曾经的浮影,还是令人鼓舞的期许。其实,从南方不远千里赶到蒙古,并不是想看什么成群的牛马,也不是想去听什么鹿鸣,而是奔向榆林,想去那里体验一下库布其沙漠。

从来没见过沙漠,古诗歌赋中对瀚海描写佳句甚多,在文字中可以肆意地感受沙漠的广袤和静寂,也能想象一下其所展现出的恢弘气度。中学课本选有科学家竺可桢撰写的《向沙漠进军》一文,阐述了当今沙化东移严峻的形势,多少年后,许多城市农田都将湮变成沙漠,防沙治沙成了一项重要的生态抢救工作,这让长期生活在温润南方的我相当地震撼。

车子由包头向南,穿越黄河大铁桥,此段的黄河虽然还未流经黄土高原,但举目一望,河水已是一片淖黄,呼啦啦黏稠状。目睹“天上来”的黄河之水变得如泥浆一般,心中不免一阵酸楚,触目惊心的生态环境,我想沙漠是不是离此不远了。

穿过一段崎岖的山路,发现道路旁边的植被越来越稀少,连地上的草棵都开始呈星星点点状了,猜想是临近沙漠的边缘地带了。时值八月天,窗外白花花的太阳炫得人睁不开眼,地面上也是星星发光似的。遍地都是白白的细沙,填在草丛间。成片但不算高的新生树林也蔫得没有精神,只听见车窗外的劲风呼呼的响。

约中午时分抵达了坐落在山坡上的沙漠宾馆,这是一组穹顶式的伊斯兰建筑,又好似三只大大的蒙古包,房子外立面和顶棚饰有许多彩绘,彰显着民族风情。入住的房间里装备都相当现代,一应俱全。但是留心一看,就是没有空调,起初还担心酷热难熬,可入住以后,一点也不觉得热,即使外面炎炎烈日,而屋内依然阴凉无比。

沙漠宾馆临河而建。脚下有一条看似宽阔的河流,可是两三百米宽的河床里几乎见不到流水,只有低洼处静静流淌着一小股清澈的水流,真正有水的地方窄得甚至可以一步跨过。水流似沙泉,缓缓流动,风拂水面,远远地就深觉一股清凉质感扑面而来。

河床对面就是位于达拉特旗的响沙湾,这尽管被认为是库布其沙漠的边缘地带,但也是一望无边。对我来讲,这是平生第一次见到的沙漠。站在河边高地上远看沙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射出黄晶晶的光亮。一河之隔,我脚下却是芦苇丛丛,白杨林立。不得不令人感叹沙漠清泉相邻,绿洲黄沙映衬,这恐怕是深得天地神韵造化之神奇吧!

前往沙漠要乘坐横跨在河床两岸的索道。索道呈弧形从河床上空悠然滑过,索道上的座椅行到低处时,可以俯身顺手采摘河坡上盛开的紫色小花,这些不知名的野花生长在沙漠里,以顽强的生命与艰恶的风沙长期作斗争,极不容易,手刚伸出去旋即缩回来,让人不忍心采撷。

跨过河床就是著名的响沙湾。乘索道过来,双脚一落地,就真正地体验沙漠了。踩在沙堆里时,感觉绵绵细沙的柔劲,叫人难以自拔。进一步,退半步,似乎行而无进,却乐在其中,悟在其中。坚持走几步,那真叫举步维艰,惟艰难,才坚行。尤其是面对沙坡,攀越需要一定的体力与毅力,有时费力地直冲坡顶,但稍有不慎还会从沙坡上滑落下来。河边有一片沙坡高约有一百多米,坡度大约四十五度,呈弯月状。在坡顶若坐在特制的木板上,借助势能,身子微微前倾,整个人就会顺沙流而下,那真是两肋生风,呼叫中体会飞沙直下的快感。如果天气干燥,从沙坡顶端下滑的时候,还会听到飞机轰鸣般的响声。响沙湾名字即源于此,据说这一点可与敦煌的鸣沙山齐名。

行走沙漠中,我没有凭“沙漠之舟”的骆驼,而是想更多地与沙漠亲密接触,迈着双腿闯入沙漠深处。翻过道道峰峦般的沙丘,攀至高处,踩着软软的沙子,可以极目远眺。眼前沙丘一个挨着一个,连绵的沙峰如大海中金色波浪的瞬间定格,气势磅礴。沙丘随风会慢慢地移动,细看那山坡上的沙浪如轻波荡漾的涟漪,时而湍急,时而潺缓,也会萦回涡旋,真是跌宕有致,妙趣横生。沙子很细软,阳光下水晶般闪亮,忍不住伸手捧一把,看着沙子从手指缝间缓缓漏落,仿佛时光如同落沙一般在无情地消逝。我沉浸于其中,感慨于其中,信口念吟几句:

沙坡映蓝天,芦湾带玉泉。

驼铃洒细浪,坎坎知深浅。

眼前金黄一片,几乎没有绿色,没有生命,空寂中只听到风声呼呼,深感一望无垠的沙漠展现出无言的震慑力。我默然无语,回首一看,身后是一行歪歪的脚印,远处已渐而被飞沙掩埋,痕逝,一丝凄凉顿袭全身。

太阳还高,顺着沙坡向上走,举头远望,发现前方的沙岗上,朝南的坡面生长着稀稀拉拉的绿色植物,不大,但在博大的黄色海洋背景中还是相当夺目的。我听说,那就是内蒙人一棵一棵种下治沙的红柳。别看现在还零散不成阵形,只要坚持不懈地种植下去,总有一天会覆盖整个沙漠,会把这里还原成树木葱茏的绿洲。

看前方,沙坡滩头游人如织,这些兴致盎然的游客大都从高楼耸立的城市,从绿意盎然的平原涌来欣赏沙漠奇观。突发奇想,如果哪一天真的失去了这个荒漠景点,也并不担心或遗憾,当作今天人战瀚海成绩斐然的经典吧!

我喜欢故地重游,若有机会一定会再来,但并非企望看羊奔、听鹿鸣。心中真切地期盼的是,再次脚踏沙漠一定要比今天向西行得更远更远。二〇〇四年夏秋之交

走近敬亭山

客居江南多年,多次前往皖南山区,途经“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宣城时总忘不了把头伸出车外,看看心仪已久的敬亭山。火车从东,公路绕西,虽不能远望见那突兀山麓的双塔,却视感那茂林修篁间掩映着一股山的灵气,让人转首目敬。

每每都这般轻易地擦肩而过,一次又一次,心中积淀了难言的怅意和执著的期盼。今秋伴着飒飒爽风,一路品味着山野飘逸的芬芳,我欣喜地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与敬亭山共赴一次心灵之约。

敬亭山古称昭亭山,又名查山,何谓“查”,不曾详考。翻看厚厚的线装本《宣州志》,悉知该山早年入册,屡次易名,直至南朝大诗人谢脁行游查山,借景吟咏不少佳作,使山名一时大振。正如刘禹锡所咏,“宣城谢脁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谢氏成了山水诗的开山祖,查山也因游客纷至沓来而更名为敬亭山。

我对敬亭山最早的印象,是由于这一带盛产被称为“敬亭绿雪”的茗茶,曾有位朋友馈赠与我,冲泡后形如雀舌,叶碧汤清,醇香隽永,久久余味不绝。有人说得好,茶是中国文化的溯源。茶林覆山的敬亭山之所以有今日名气,也许与昔日文人品茗致雅有关。

顺着曲曲的山道,绕过几条流水潺潺的山涧,爽爽的秋风伴着我来到山腰,举目张望,感觉山势不高,却揽尽大山的风范与岩丘的别致。慢慢地爬到了山顶,四周重峦叠嶂,连绵逶迤,从山巅西眺黟山诸峰,南望宣州城郭,皖南入画。秋日的水最为清美,缓缓迂回的水阳江与大山相映成趣,这经年不变的流淌,如同弹奏一章轻快的乐曲,却流不尽敬亭山不变的诗韵。

行进在古木丛林、断岩叠石间,似乎总想在古文明的痕迹里,寻访一些文化遗韵,给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留下点沉思,可传说中的亭阁庵寺大多已湮灭了,残垣断壁只不过在延展一段文明的底蕴。山的南麓耸立着广教寺双塔,东西相峙,伟岸质朴,俨如华表。有人说,双塔如此毓秀钟灵,只缘千百年来牵缠着谢李的诗魂。

山上人迹稀少,显得异常寂静,只有阵阵秋风吹摇枝头上垂吊的枯叶,和山坡上已发黄萎败的蒿草,目及此景我却没有多少萧秋的悲悯,反而感觉自己远行在另一个世界,迹化入自然。长时间生活于尘浮喧嚣的都市,格致了崇尚返朴自然的心态,期望能营造一个放松自我的时空。在敬亭山,不会找不到与心灵契合的地方,一片草色,几树茶林,都会给人一份心旷神怡的喜色。

李白最为看好敬亭山,他登高望远,流连江南的山色溪景“敬亭惬素尚,弭棹流清辉”。“诗仙”浪迹江湖,独坐吟诗,感怀身世,望着碧霞尽染的山峰,望着绿树丛间惊起的飞鸟,望着来悠悠去亦悠悠的朵朵白云,写下了一句句千古绝唱。暮年常居此地,李白把风华千载的诗情,归结在山中的闲云庵外。“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流露出“诗仙”内心深处对敬亭山是何等的钟爱。

秋日的太阳让人昏昏然,点点阳光撒落在丛林里,仿佛在精心地布点着秋韵,把诗山装扮得有点苍茫。我找了块平整的石头坐下,深深地吸口气,似乎闻到一股异香,让人回味犹长,正想再深深地嗅一阵,可香气偏又淡远,若有所失。我想起一位画家朋友曾说过,心静闻妙香。也许脱离了尘世的浮躁,搁置了人间的纷扰,沉浸于清幽淡泊的境界里,才能顿悟出大山小草的妙处,昔日多少名人雅士都有过类似的悟彻吧!一九九八年四月十一日

大明湖上

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齐为济南三大名胜,世人皆知。

秋风乍起的日子,顺次游览了历城的泉湖山色,行游中也归理出一个基本逻辑,那就是山、泉、湖三者的内在关联:必先由四周高耸的千佛山,储备了充沛的地下水,才使盆地结构中处处涌泉,而泉水溢流又自然汇集成湖。

学生时代有一位莫逆之交,高中毕业后投笔从戎,成为蓝天卫士,驻守济南,两年后他就读于西安的一所军事院校。因为深爱济南的景致,毕业后不愿生活在清冷的陕上,又费劲地折回济南,并娶了一位山东姑娘,做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济南人。算起来他在那边生活有六七年光景了。每次回乡相聚,他都与我提及大明湖,大谈湖上的荷花莲叶不让家乡江南。应他之邀,就着初秋温和的阳光,我真切地体察了一番济南的山山水水。“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济南以泉名城,随处涌泉,相传名泉七十二,其实真正有多少不得而知。知名的有趵突、金线、珍珠、濯缨、无忧、漱玉和柳絮诸泉等,每一处泉名都极富诗意,说不定每一眼泉水背后还深藏一段古老的传奇。这些清澈灵透的泉水,涌出地表后,溪流迂回,最终纳归大明湖。

众泉汇流的大明湖掩于繁华城域,因天然而多了几份灵动,千百年来一直被世人称道。今天湖城相连,一湖烟水,杨柳荫浓。放眼湖面,碧波间菡萏映日,远山近水与晴空朗云融为一色,犹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画卷。湖上鸢飞鱼跃,画舫穿行;岸边游人如织,笑语欢歌。沿湖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参差有致,而历代文人墨迹错落其间,处处风雅令人流连。

其实大明湖湖面并不算大,但湖中的水独有一份清澈,大约是与其丰富的地下泉水资源分不开的。说实话,许多北方的城市,尘沙飞扬、拥挤不堪的城中难得有一方水面,即便积水成塘,也会污浊得难以入目。同样在北纬35度以北地区,大明湖就自然格外,正是清泉活水来,条条支流汇入,湖底又生泉眼。北宋名士曾巩为官济南时,综治大明湖,修建北水门将湖水引汇小青河,顺流注入渤海,因而湖水恒雨不涨,久旱不涸。

清波湖面上,北洋洲、翠柳屏、汇泉寺等岛屿如同颗颗明珠,布撒其间。湖心岛上耸立着著名的历下亭,红柱碧瓦,八角重檐。相传杜甫与大书法家、北海太守李邕曾在此相会燕饮,酒逢知已千杯少,杜甫即兴赋诗《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提笔留下“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佳句。亭周碧波荡漾,绿柳飘拂,游人至此多系舟登岸小憩,一轴“人从锦迴文里过,舟在画屏风上行”的图景自然而来。

鸟瞰大明湖全域须登汇波楼。站在楼上,明湖四周柳树成荫,荷叶相连。“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看得专注时,眼前似乎水岸相连,绿树青荷与湖水共一色。

湖边共有十亭,而最能体现大明湖风格的当数小沧浪。沧浪亭面山傍水,绕以长廊,三面荷池,境界清幽。登亭四眺,全湖入目,晴朗之日可望数十里外的千佛山影。清末刘鹗在《老残游记》里曾作描述“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说得真够形象逼真。

由此而看,大明湖可以想象成为何等充满诗情与画意的湖。那是“尽兴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中的如梦令;那是传说中乾隆偶遇夏雨荷的泉湖……太多的故事和传说,怎能不让人用心去体味一下。从湖心岛乘船至北岸,向东走就到了“雨荷厅”。据传,乾隆皇帝行游大明湖时,曾与年轻貌美女子雨荷在此结有一段情缘,留下浪漫的宫外情事。琼瑶先生凭灵性的湖水,挥笔成就了神气十足的还珠格格。

大明湖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周遭古迹甚多,行走其间,令人发思古之幽情。湖边的稼轩祠最为显目,一进祠门便看见郭沫若题写的抱柱联: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前句盛称辛词豪放雄浑开一代文坛新风,后句感慨辛公报国无门抒千古悲愤。我一直很喜欢辛弃疾的长短句,学生时代还常把其词句抄录在精致的笔记本上,方便随身携带,闲来翻阅研读,总觉得是件怡情的事。今天来此,可以更好地瞻谒,追忆幼安当年“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袒突骑渡江初”的豪迈与激情,也回味着“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悲怆与无奈。宋元以来,人们爱把东坡和幼安并列为豪放派代表,在我看来,辛词似乎能撇开文气,豪放得更为彻底些。

大明湖在城野之间温和地过渡,淋漓尽致地展现独有的湖泉风光。日暮时分,夕阳如撒金般地倒映在湖面上,格外地炫亮。游人稀少了,沿湖岸小路走走,微风送来清新的气息,树上的秋蝉声声,韵和着行者的脚步。真是太美了,我止步回望湖面,粼波、飞鸟、落叶,难得在纷繁嘈杂的尘世中找到如此一处清静的地方,让汩汩如泉的思绪沉淀一下,定一定神,别有一番滋味。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三日

桃花源里西递村

大约是那次观看了应天齐的西递村版画展,让人深有感触。这个以古村落为主题的巡回画展,不论画家的艺术造诣,还是其自然显露出的一股殷实的文化气息,无不在营造一份高品位的视感,循着黑白相映的景深,欣喜中我融入这片心怡的意境里。

地处皖南山区的黟县,人称“桃花源里人家”,晋代陶侃先生描述的那个理想的大同世界,在这里可以情真地去寻觅与猜想。昔日桃花流芳的漳河,依然缓缓倒映着两岸绮丽。“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好游的李白寻访过这烟霞百里间,恬然的山水中传递出一种陶然自在的性情。今日置身于此,所有的情致都如一地归结于霭峰麓下的一处村落。

西递,来不及细细地去探究这个村落名字的由来,就背着落日余晖,把身影斜斜拉长在光滑的青石板上,柔柔的夕阳色泽融和于一片粉墙墨瓦的寂然里。沿着幽深狭长的巷弄,抚着两旁木漆斑驳的楼铺,似乎触及了那久远的年代。曲径如弯弓,连墙若比邻。抬头可见层层叠叠独显风格的马头墙,人字形轮廓屋顶上袅袅的炊烟与瓦缝里铺满的苔萦相映成趣。透过谁家的漏窗,好一个“深院尘稀琴韵静,月明风定墨花香”的庭院,一丝静幽,几份安然,如同转入一轴民间村落工笔图。院子里盘生着一株老树,枯叶随风飘入空荡荡的天井里,无声地落下了一息苍茫。风抚墙头蓬草,和明砖清瓦叮叮作响,岁月的沧桑和凝重,让人仿佛坠入时间的隧道,顿发思古之情。“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古徽州是程朱理学的发源地,受传统文化思想和风水理论的影响,西递其所处地貌、山水与村落整体轮廓上取法和谐自然,形成天人合一的村落格局。

徜徉在村头阡陌交错的古道,穿行于高墙深巷,一切都如同在历史的长河中逆流而上,一种似真亦幻的境界里突出西递的形胜风情。这里虽不及王家贵族的气派,却揽尽了人间百姓的情趣,恬淡、清新的田园风光背景里,少不了的是牌坊、石桥以及互和的山歌。岁月更迭,村里民风依然古朴而纯真,日出而作,日落归息,寓性情于自然中。处身此地,让人迹化为一抹淡绿,或一缕清风,自由自在地沐浴在悠然流淌的古韵里。

庭院深深,幢幢老宅子都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走入寻常百姓家,一位淳朴的宅主吐了口浓浓的烟圈,憨厚地道出了家底:西递是胡氏宗族聚居之地,晚唐时期祖先避难来此,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当时宫廷混乱,时有新安人胡三宦游商于陕,就将落难的皇子抱回徽州,为躲避官兵追查,将其改姓为胡。百年之后,其后人举家迁至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的西递。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数代繁衍生息,经商课田,几经跌宕,使家族于晚明时期鼎盛起来。“无徽不成镇”,祖先们足迹遍天下,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并以商促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在号称东南邹鲁的徽州传统文化氛围里,西递人对文化十分尊崇与包容,精要异乡文明。传承于村落的建筑,千百年来的诸家经典都有其精炼的展示,宗祠的建构,水井的选址,绣楼的造型,以及那精细如工笔描摹,粗犷似图腾象征的徽派三雕,都无不凸现出传统文化的蕴涵。“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每副楹联,块块题额,都映照着悠久而尘封的史事,让人从中去慢慢地解读文化厚重的徽州。

我秉着依恋的心情钻出这片时光凝练的砖木群落,内心深处升起无限的缱绻情思,久久不能释怀。思量身心浸淫在如此冷峻肃穆的意境里,昨日世俗的纷扰与喧嚣,都悄悄地消遁于西递河那一片流淌的清纯。

轻轻地作别,是担心自己脚步声打破这里的幽宁。一九九五年深秋

九华面佛

那年夏天,正是高考刚刚结束的日子,又值雨季,繁芜的心绪把自己缠在家中,好闷好闷。一日,同科年兄鹏拉我出门,匆匆中随他南渡长江,挤上前往九华山的班车。

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与我的故乡隔江相望。记得儿时经常在晴朗的午后,站在高处眺望重峦叠嶂的江南,正南方向那几组淡青色的山曲,便是九子诸峰。而有关九华山的种种神奇传说我差不多都耳熟能详,这大约归于宗教文化的招徕吧!我的外婆虽不是地道的佛家信徒,却也算是虔诚的善女,生活在老人家的身边多年,耳濡目染诸多佛家事典,于是乎,佛在脑海里留下了法力无边,至高至上的神秘感。尤为归属地藏王菩萨道场的九华山,在心中就是一片圣地净土。

前来九华山的行人络绎不绝,大多是三乡八里的香客。为了表达对佛的虔诚,许多信男善女自二圣殿开始,就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徒步上山。漫步九华街,对于长时间生活在校园里的学子来说,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片新天地,一派新景象。举目张望,四周群峰宛如屏障,顺山势弯弯的街道两旁,一律徽派粉墙墨瓦掩映在苍翠的树丛中,错落有致如同铺开一轴设色的山水画。

拾级古道登山,一路上可谓鸟语花香,山涧水流潺潺。登高远眺,奇峰竞秀,移步换景,美不胜收。无怪乎当年李太白信手拈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佳句。

慕名已久的九华山庙宇极具特色,倚着山势而建,或深藏于绿树修篁或岩洞石丛间,营造一处处空静之境。沿途三步一庵,五步一庙,檀香缭绕,晨钟暮鼓,好一派莲花佛国仙境。置身于此,昨日的苦闷忧郁,今天的旅途劳累,全随那袅袅香烟,逍遥遁去。

烈日当头,我们边走边躲进路旁寺院中纳凉,寺院殿堂高高,习习爽风穿堂而过,阴凉无比。诸多寺院里掘有井泉,或由细长的竹筒相接导引山泉。路经一处曰“金沙泉”,泉水看似清冽,赶紧弯腰掬水洗漱一把,清凉宜人。泉后寺院里有一排长厢廊,廊下排列着一块块功德碑,还有两位工匠正弯着腰在石碑上刻字。我与鹏站在后面轻读,原来大凡施主捐上一笔钱,就能让名字“不朽”地铭刻在功德碑上,与九华山同享岁月。碑文上还详细记述了南洋新加坡的一位华侨回国捐赠巨资为庙里佛像镀金的事迹。可能被这种善意感染,我读罢感喟:等有钱时一定也要大大地捐上一笔,来修缮庙宇。鹏点头附和,说功成名就后要独自捐一尊玉佛。说是轻声地说,可不巧被身边清扫树叶的和尚听见了,他回过头来朝我们笑了笑,但笑容里却夹杂着一丝漠然,我说不可以吗?他用力扫着地上的落叶,操着当地口音说,在这里天天都能听到各方施主感叹这样那样的豪言壮语,只怕是真的有钱时,你们的想法又不会这么单纯了。我愕然地望着这位看起来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