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得不知的宋元明时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9 09:09:16

点击下载

作者:李睿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不得不知的宋元明时代

你不得不知的宋元明时代试读:

北宋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夺取后周政权的军事政变。后周世宗柴荣死后,年仅7岁的周恭帝继位,无法管理政事,国家政局开始动荡不安。赵匡胤任殿前都点检,即后周禁军统帅,掌握着后周的军事大权。公元960年春,他令人谎报北汉和辽会师夹攻,并奉命带兵北上。大军行至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在赵匡胤之弟赵匡义和谋士赵普的共同策划下,授意将士将黄袍强加于赵匡胤身上,欢呼万岁,拥立他为皇帝。正月初四,赵匡胤回师京城,部下强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建立了赵宋王朝。

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赵匡胤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在军事上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富有政治斗争经验的赵匡胤非常清楚,自五代以来,朝代的更替基本上是随着军权的得失而转移,为了防止“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类的事件重演,他就必须设法解除高级将领的兵权。

赵匡胤在即位第二年(961年)的秋天,在宫中专门宴请石守信等高级将领,劝他们不如多积金帛,独自享乐,放弃兵权,到地方上广置良田美宅,自己既可以享乐一生,又可以使君臣相安。这些将领们明白了赵匡胤此举的目的,于是纷纷上表称病,请求解除自己的兵权。太祖欣然同意,罢免了他们的军职。不久,太祖以同样的方法罢免了各藩镇的节度使。这样,禁军与藩镇的兵权都集中到了赵匡胤手里。

宋太祖借刀杀人

公元972年,北宋朝廷平定各地叛乱后,定下大计,要灭掉定都金陵(今江苏南京)的南唐。但是,北宋朝野内外仍顾虑重重。原来,当时南唐有一位出类拔萃的将领,他就是江都留守兼侍中林仁肇。林仁肇骁勇善战,足智多谋,主张和宋廷对抗,一定要较个高低。因此不除掉他,短期内是无法灭掉南唐的。怎样除掉林仁肇呢?宋太祖苦苦地寻觅良策,这时一位大臣向皇帝献计:“咱们使用离间计,借南唐主的快刀把他杀死。我看,可以利用林仁肇的画像做篇‘文章’。”宋朝廷暗中派出最能干的宫廷画师,乔装改扮,潜入林仁肇府中,将他的面貌形状偷偷画了下来。然后,这画师溜回朝廷,将画献上。皇帝一声令下,林仁肇的画像悬挂在了都城的一座新建的富丽堂皇的宫室里。

二月,南唐后主李煜的弟弟李从善出使北宋朝廷办事。朝廷官员特意领着李从善参观那座宫室,细看画像后,北宋官员装作不经意似的突然发问:“你看这是谁?”李从善心里一沉:“这是敝国江都留守林仁肇。他的画像怎么会挂在这里呢?”那宋朝官员先是吞吞吐吐,后又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说:“皇上甚爱林将军之才,想叫他前来奉职,林将军也不满李后主,愿意遵旨来归,快要来投降大宋了,先派人送来画像给我们做凭证。”言毕,他又指着附近一所漂亮的空房子告诉李从善:“你瞧,房子都准备好了,皇上将这所馆舍赐给林仁肇居住。像你这样有才华的人来大宋谋事,我们大宋天子肯定也不会薄待。”

李从善信以为真,心里暗暗恨林仁肇:“好个林贼,表面像个君子,原来满肚子坏水。”回国后,便将这一情况马上报告给了南唐后主李煜。李煜哪承想到这会是宋朝的离间计,一听说林仁肇身在南唐心在宋,拍案大怒,即传召林仁肇,问他是否受过宋太祖的诏谕。林仁肇当然不知道其中的缘故,回答没有。李煜不查明底细,怀疑林仁肇投降归宋,赐一壶毒酒给林仁肇喝。林仁肇一壶酒下肚,药力发作,七窍流血,命赴黄泉。这消息传到北宋都城,君臣都拍手称快:攻克南唐的障碍,终于让南唐人自己扫除了!宋太祖即下令向南唐进军,轻而易举地消灭了南唐。

王小波、李顺起义

北宋统一后,蜀地百姓的负担并未减轻。淳化四年(993年),蜀地大旱,饿殍遍野,官府的剥削并没有就此减轻,社会矛盾逐渐激化。四川青城茶贩王小波领导广大农民起义。他对民众说:“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均贫富”的口号,使起义军的队伍不断壮大,很快就达到了数万人,他们攻州克县,势不可当。西川大捷以后,王小波中箭身亡,其妻弟李顺继为统帅,率军攻取蜀、汉、彭、邛等州。994年,起义军攻占成都,建立了大蜀农民政权。五月,宋军将成都包围,没过多久便攻进城中,起义失败。

澶渊之盟

北宋前期,辽的力量逐渐强大。辽军常到黄河流域袭扰或掳掠。景德元年(1004年)闰九月,辽军对宋朝采取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萧太后率20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达澶州北城(今河南濮阳),矛头直指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当时东京与澶州仅一河之隔,情势非常危急,朝廷上下手足无措。宰相寇准极力劝说真宗御驾亲征。十一月,宋真宗来到澶州城,极大地鼓舞了宋军的士气,他们把几千个前来攻城的辽兵杀得落花流水。在随后的战斗中,他们又射死了辽军先锋萧挞凛,狠狠打击了辽军嚣张的气焰。辽军士气低落,寇准力主乘势进军,收复失地。但宋真宗不敢与辽军决战,于是宋辽进行议和。宋真宗派曹利用赴辽营谈判,条件是不准割地,岁币(北宋政府每年给辽、西夏的钱财等物)“百万之下皆可许”。寇准觉得岁币数太多,就对曹利用说:“不得过30万;过30万,我斩了你。”谈判最终达成协议:辽国皇帝称宋朝皇帝为兄;宋每年向辽进贡20万匹绸缎和10万两银子;双方各守现有疆界,不得相互侵犯,并互不接纳和藏匿越界入境之人。辽军将军队撤回去后,宋真宗也班师回京。

宋真宗不顾爱国将领的反对,为了一时的苟安,屈服投降,签订了协议。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宋代的谏院

公元1032年,宋廷改门下省为谏院,开设谏院之始。

宋初沿唐制,设左右谏议大夫、补阙、拾遗;988年,将左右补阙改为左右司谏、左右拾遗改为左右正言。其虽为谏官,但无诏旨并不任谏职。谏院的职责为掌供奉谏诤,凡朝政阙失、大臣至百官任用不当,三省至各官处事有违失,皆可谏诤,大则廷议,小则上封。

谏院与御史台合称“台谏”。知院官以司谏、正言充任,如他官兼领则称知谏院,司谏、正言也有领他职而不予谏诤。1044年,规定不用现任宰相、执政推荐者为谏官。元丰改制,废谏院,以左右谏议大夫为谏院长官,左隶门下省,右隶中书省,司谏、正言也专掌规谏讽喻。1093年,规定不用执政官亲戚为谏官。1126年定制,台谏官须由皇帝亲自任命,宰相不得荐举。1129年,诏令谏官不再分隶门下、中书两省而另立官署为独立机构,准许谏官与两省官相见议事,并命谏议大夫主管登闻检院,司谏、正言主管登闻鼓院。1132年,改为中书、门下省的下属机构。

庆历和议

公元1040年至1042年,西夏连续对宋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每次都大败宋军,宋军遭受了重大的损失。宋在屡屡失利之后,虽表示要整军决战,但实际上仍想与西夏言和。西夏虽胜,但受的损失也非常大,其战争的消耗要比掳掠所获大得多,与先前依照和约及通过榷场贸易所得物资相比,实在是得不偿失;另外,由于民间贸易中断,使得西夏人饮无茶、衣帛贵,老百姓怨声载道;而此时,西夏与辽之间也出现了矛盾,所以西夏也同意议和。十月,双方达成协议:宋册封元昊为西夏国主,西夏取消帝号,名义上向宋称臣;宋每年“赐”西夏银5万两、绢13万匹、茶2万斤。另外,每年在各节日和赵祯、元昊生日时共“赐”银22000两,绢、帛等23000匹,茶1万斤。宋夏重开沿边榷场贸易。

庆历新政

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升任为参知政事(副宰相),调回京都,与枢密副使富弼、韩琦等人一起主持朝政。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已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积贫积弱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管理层内部黑暗腐败,且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在军事上将帅分离,战斗力大减;百姓的赋税沉重,各地不断爆发农民起义;同时,国家财政入不敷出,一些少数民族乘虚而入。国家内忧外患,处境艰难。宋仁宗心急如焚,多次召见范仲淹等人,希望以改革扭转国家的危局。范仲淹总结了从政28年的经验教训和酝酿已久的改革思想,针对当时“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指辽、夏)骄盛,寇盗(指农民起义)横炽”的现象,向宋仁宗呈上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主张“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覃恩信、重命令、减徭役”以整顿吏治、选拔贤能、发展生产、巩固国防等措施缓和社会矛盾,稳定阶级统治。宋仁宗十分赞同,于是,命范仲淹主持了北宋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

在范仲淹的严格考核下,大批贪官污吏被革职除名,同时,起用了大批精明能干的官员,官府办事效率大大提高,北宋政权开始有了起色,新政大受称赞。但同时,范仲淹的改革措施也限制了大官僚和大地主阶级的既得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于是,这些人集结在一起,掀起了一股反对新政的浪潮,使宋仁宗不免有些恐慌,执行新政的决心发生了动摇。庆历四年(1044年),宋仁宗下诏废止改革,解除范仲淹的职务,并将他贬至邓州(今河南邓州市),富弼、欧阳修等主张革新的人士也都相继被逐出京城。仅持续了一年零四个月的新政随之宣告失败。

王安石变法

1068年,年轻有为的宋神宗即位,决心要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而此时的北宋,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少数民族的政权也逐步加强了攻势,封建统治岌岌可危,变法势在必行。神宗对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早有耳闻,于是,熙宁二年(1069年),神宗将王安石从江宁调回京都,并提升为参知政事(副宰相),熙宁三年又将其提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主持变法事宜。

王安石看到国家内忧外患,社会矛盾重重,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口号,引起了当时包括

司马光

在内的保守派的猛烈抨击。他们崇尚“祖宗之法不可变”,认为王安石的思想主张是大逆不道。王安石据理力争,与反对派进行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辩论,最终赢得了神宗的支持,开始了持续16年之久的熙丰变法运动。

为了富国强兵,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王安石的变法始终围绕着“理财”和“整军”两大主题。理财富国方面主要推行了青苗法、均输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等,一方面限制了豪强的高利贷盘剥和大商人操纵、控制市场的局面,一方面使得农民能够专心生产,大大增加了国家的收入;整军强兵上主要是推行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使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北宋的边防力量。

王安石的一系列变法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到元丰年间,不仅改变了原来积贫积弱的现象,还使得府库充盈。而在军事防御上,在熙宁年间收复了唐朝中期以后就失守的旧疆域,使2000多里的领土重新回归。

尽管王安石的变法于国于民都大有好处,但却触动了一大批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连两宫太后都与反对派结成同盟,共同反对变法。如此强大的压力,让神宗有些犹豫。一天,他问王安石说:“有人说我们不怕天变,不听舆论,不守祖规。你看该怎么办呢?”王安石坦然道:“圣上用心打理朝政,就是防止天变;圣上早已征询意见,就是照顾舆论;至于祖规,本就应顺应时代。”但神宗依旧犹豫不决,再加上熙宁七年(1074年),河北大旱,反对派势力硬说是王安石把天下搞乱了,使得新政迭遭阻碍,困难重重。王安石气愤之余,上书辞职。次年,神宗又召王安石回京当宰相,但没几个月,天上出现了彗星,又被反对派说成是不吉利的预兆,趁机攻击新法。1076年,王安石再次奏请告老还乡,回到江宁府。

1085年,神宗去世,不满10岁的哲宗即位,以宣仁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得势,新法在不到一年内几乎全部废除,变法宣告失败。同年,王安石也在无限的忧愤中与世长辞。

乌台诗案

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

苏轼

回朝任职。恰逢王安石变法,苏轼虽主张变法,但其改革思想却与王安石格格不入,因而卷入了上层政治冲突之中。因其主张未被采纳,遂主动要求外调,先后被任命为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知州。虽是地方小官,但苏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惩办贪官污吏、赈灾济民、抗洪保堤,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其间,苏轼在文学创作上逐步走向了成熟。《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以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都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然而,元丰二年(1079年),40多岁的苏轼任湖州知州时却险些丧命。当时,苏轼一片赤诚,曾作《湖州谢上表》以忠告神宗要任人唯贤,远离市侩小人。诗中也不免对一些以权谋私的新贵予以揭露,其中“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被一些新贵断章取义,说苏轼“指斥乘舆”,“包藏祸心”,遂将其拘捕,送交御史台(又名乌台)审讯,欲置苏轼于死地,酿成了北宋有名的“乌台诗案”,好在神宗并不算昏庸,只说:“他写桧树,关我何事?”在狱中被折磨了130天后,经多方营救,苏轼出狱,被贬黄州,过上了近乎流放的生活。

蔡京擅权

公元1102年,蔡京如愿当上了右仆射,后任太师。他年轻时为了能够早日出头,曾一度参与王安石变法,官职得到迅速提升。神宗死后,旧党掌权,蔡京见风使舵,又极力向司马光靠拢,他曾先后四次任相,前后达十七年之久。当权期间,他不仅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而且把持朝政,排除异己,公然受贿,卖官鬻爵。金军南下之际,为了躲避战乱,蔡京携重金逃出开封,引起朝中大臣的攻击。1126年被贬去官职。

方腊、宋江起义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睦州青溪农民在方腊的领导下聚众起义。方腊自称圣公,建立了政权,任命了一批官吏将帅。两浙地区的农民纷纷响应,起义队伍很快就扩大到了数万人。次年二月,义军占领了睦、歙、杭等6州52县,起义斗争达到了高潮。北宋朝廷任命童贯为江淮荆浙宣抚使,率领15万精锐禁军南下镇压。宣和三年,起义失败,方腊被俘,就义于开封。

在方腊起义之前,宋江就已经在河北和京东地区起义,义军转战于青、齐、单、濮各州,所到之处,宋官军无人敢撄其锋。宣和三年(1121年),义军为沂州(今山东临沂)知州蒋园所败。转而南下攻淮阳军界,入沭阳、海州。宋廷命海州知州张叔夜镇压和招降起义军。张叔夜设兵埋伏,起义军中伏,副将被擒,宋江受招投降。宋江起义军的规模虽不大,但战斗力很强,所以颇有影响。宋人话本曾述其事。后施耐庵据此段历史创作了《水浒传》。

“教主道君皇帝”

宋代皇帝大多信佛,唯真宗赵恒与徽宗赵佶迷道。赵恒在位时,大兴道教宫观之事,赵佶与赵恒相比,则显得更为痴迷。公元1113年9月,赵佶赐方士王老志号“洞微先生”,赐王仔昔号“通妙先生”。之后,又诏求道教仙经于天下,迷信道士,厚待道徒。赵佶对道教的崇奉已趋狂热。公元1116年正月,徐知常推举方士林灵素入朝,赵佶赐林灵素号“通真达灵先生”,并在自己出生地福宁殿东建玉清神霄宫,铸神霄九鼎。林灵素在宫中聚道士讲道,赵佶在旁设帐听讲。赵佶自称“朕乃上帝元子,为神霄帝君”,诏令道令院册封他为“教主道君皇帝”。十二月,又加林灵素号“通真达灵元妙先生”,另一道士张虚白为“通元冲妙先生”。其官阶相当于中大夫,出入与诸王争道,京城人称为“道家两府”。

赵佶在位,道教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公元1116年闰正月,赵佶采纳林灵素的建议,依科举制度设立道学,自元士至志士凡13品。又听从蔡京之言,汇集古今道教事为纪、志,编为“道史”,诏令各地修建道观。公元1118年八月,赵佶还御颁《御注道德经》,又诏太学、辟雍各置《内经》、《道德经》、《庄子》、《列子》博士2员。公元1118年十月,又置道官26等,道职8等,道士皆领取俸禄。每一道观可得上千顷田地。凡设大斋,往往费钱数万贯。

靖康之变

宋徽宗时期,原本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女真族开始兴起。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了金国。当时,北方的辽国已江河日下,逐渐走向了衰落,宋朝乘机联合金国攻辽。但是,宋朝长期实行“重文抑武”的国策,所以在宋、金联合击辽的过程中,主要依靠金军强有力的作战能力获得胜利,而宋朝的军队则显得缺乏战斗力。因此,1126年,金国灭辽后,便决定向宋朝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强大的金国军队很快打到了宋朝京城东京(今开封)。宋徽宗对此非常恐慌,赶忙退位,让太子赵桓继位,自己则逃到南方的镇江去了。宋钦宗即位,年号“靖康”。主战派代表李纲主持开封事务,得到军民的支持,士气高涨,金兵败退。

金兵北撤后,宋朝统治者以为万事大吉,又过起了醉生梦死的生活。金军在经过一个夏天的休整后,再次南侵,这时,控制朝政的是主和派,他们根本不组织力量进行抵抗,一心只想求和。没过多久,开封陷落,宋徽宗与宋钦宗皆被俘。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金军将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宗贵戚等3000人全都带往北方。当时的开封城中几乎被席卷一空,北宋王朝也从此灭亡。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

长翅帽

长翅帽是宋朝大小官员戴的帽子,其发明者是宋太祖赵匡胤。他当上皇帝后,对当年一起闯天下的同僚很不放心。特别讨厌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头接耳,评论朝政。一天,赵匡胤上早朝,在听取某个大臣奏章时,发现两侧有不少官员窃窃私语,赵匡胤非常生气,但不露声色。退朝后,他经过仔细思考,终于想出了一个好的对策,于是便传旨在属官纱帽后面分别加上长翅。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一顶帽子两边铁翅各有一尺多长(以后越来越长)。这种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场正式活动时须戴上,一般场合是不戴的,因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非常不便。戴上它,官员要并排坐着交谈就困难了,只能面对面交谈。从此大臣上朝,就不能交头接耳,影响朝堂严肃性了。

包拯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生于999年。天圣五年(1027年),28岁的包拯进士及第,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县)县令,但父母年岁已高,不愿离开故土,他便立刻辞官回家,陪伴父母直到双亲去世,守孝期满,才又重入仕途。包拯曾先后出任天长县知县、端州知州、监察御史、龙图阁直学士(包拯又称包龙图即由此而来),以及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开封知府等。他任职期间,不畏权贵、刚正不阿、执法严明、廉洁奉公,备受百姓景仰,被称为“包青天”。

包拯一生为官清廉,洁身自好。康定元年(1040年),他曾出任端州知州。当地生产一种砚台,叫端砚,这种砚台石质坚实细润,令书写流利生辉,每年要向朝廷进贡。当地的很多官吏都趁机向百姓层层盘剥,而包拯到任后,严格按照数额定做,从不多收一块,甚至到他离任时,自己都没有一块端砚。百姓的负担一下轻了许多,生活也有了很大转机。到后来,他虽然官至副宰相,但衣食住行与百姓无异,他还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孙后代要光明磊落,不要贪图百姓的钱财。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在开封病逝。千百年来,包拯的名字已经成为了清官的代名词,其铁面无私的不朽形象也为世代所敬重和景仰。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卒谥“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欧阳修幼年丧父,在母亲的教导下读书。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也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庆历五年(1045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太守。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奉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嘉祐五年(1060年),拜枢密副使。此后相继任参知政事、刑部尚书等职。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上表请求外任,未获批准。此后两三年间,多次请辞,都未获准。熙宁三年(1070年),授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同年,改号“六一居士”。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以太子少师致仕,居颍州(今属安徽省)。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闰七月二十三日,在颍州家中逝世。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另外,欧阳修的诗歌、赋也都很有特色,但成就均不及散文。著名的作品有:散文《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秋声赋》,诗歌《食糟民》《答杨子静祈雨长句》《奉答子华学士安抚江南见寄之作》等。

司马光

司马光出生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其父司马池曾官至天章阁待制。司马光的家教很严。

20岁时,司马光参加会试,中进士甲第,第二年被任命为华州判官,从此走上了仕途。后来,由于父母相继去世,便回家服丧。25岁时,再入仕途,任滑县县令。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38岁的司马光再次进京任职,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被提升为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指正君臣的过错。

然而,这位博学多才的史学家却偏于保守。他曾于嘉祐七年(1062年)七月向仁宗上书长达五千余言的《论财利疏》,以驳斥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并坚决反对变法,而只主张改良。公元1068年,年轻的神宗即位,渴望北宋能够国富兵强,还认为“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因此,对王安石的主张极为赞赏,遂决定让王安石主持变法。

司马光感觉自己再在朝廷待下去,也难有作为,于是于熙宁三年(1070年)主动上书辞职,决定远离政事,专心著述。之后,司马光六任闲职,避居洛阳15年,集中精力组织人员编撰《资治通鉴》。

元丰七年(1084年),《资治通鉴》撰写完成,全书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共1362年,294卷,《目录》、《考异》各30卷。司马光先写好提纲,然后由助手编撰材料,修成“长编”,最后由司马光定稿。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开始,至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成书,前后历时19年。

元丰八年闰二月,神宗病逝,10岁的哲宗登基,一向反对变法的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政治形势大变。在高太后的支持下,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政治主张得以施展,为相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神宗时施行了16年的新法一概废除。

司马光全盘否定新法,确实有偏激之嫌。然而,一部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又给他增添了无数光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其中采用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又将原来史料中的不实之处加以剔除,使读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历史的风云变幻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苏轼

公元1037年,苏轼出生在北宋一个书香门第,父亲苏洵已是当时颇有名气的文人,母亲程氏,贤惠多才,能教他读《汉书》。因此,苏轼从小就研读经史,深受儒学影响,青年时的苏轼就已在文学和艺术方面崭露头角。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一同进京赶考,不料三人同时及第,一时名震京城。嘉祐五年(1060年),苏轼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制科考试,进入三等,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后来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出狱后被贬黄州,过上了近乎流放的生活。

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去世,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苏轼被重新起用。但由于苏轼认为王安石变法中也有一些可取之处,与当权者再次发生冲突,于是上书请求外放。随后,辗转于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任地方官。

此后,苏轼依旧在宦海沉浮,他的不合时宜,使得其在“旧党”与“新党”之间两面遭贬,最终被贬到岭南。苏轼在岭南待了整整七年,直到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宋徽宗即位,大赦旧党,他才获准北归。然而,长期的“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的流放生活,加上艰辛的长途跋涉,64岁的他不堪病魔侵袭,客死常州,后追谥文忠。

苏轼虽然在政治舞台上连连受挫,但在北宋文坛上却独领风骚。

苏轼的诗是他的文学作品中比例最大的一部分。其诗题材广阔,富含哲理,既表现出他对事物的独到见解,又不乏诗的韵味。苏诗风格自然奔放,挥洒自如。“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其诗情景交融,诙谐幽默,因物寓理,令人回味无穷。

苏轼的散文,功力扎实、才情奔放,既学习古人,又不囿于传统,给人以清新的感受。苏轼以其突出的成就跻身于“唐宋八大家”之列,天下士人争相效仿。

苏轼的词思路开阔,语言流畅,感情豪迈,胸襟洒脱,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贡献。词在苏轼的笔下有了本质性的变化,成为宋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其流畅的词句、豪放的感情生动地描绘了长江边上古战场的奇伟景象;《江城子·十年生死》中,一句“不思量,自难忘”情真意切,读罢不禁让人泪水涟涟。

苏轼一生留下诗、词三千余首,数量之多,行文之美,题材之丰,形式之多变都为北宋作家之冠,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文学大家。

交子

宋真宗时期,在四川出现了代替金属货币的纸币,这种纸币称为“交子”。它不仅是中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自唐中期以后,四川的商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北宋初期,在四川成都地区仍流行铁钱。铁钱有大、小两种,大铁钱每贯重二十多斤,小铁钱每贯也有六斤多,携带起来极不方便,影响了商业发展。宋真宗时,在政府的许可下,成都16家富户共同印制纸质的“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作为现钱使用,使用交子的人可以向交子铺兑换现钱。后来,交子改由官办,流通渐广。

中国最早的商标

我国最早的商标,可追溯到北宋时期。当时,济南有家姓刘的针铺店,以白兔为商标,颇负盛名。这个商标是用铜版印刷的,近似方形,中间绘有白兔捣药图,画像鲜明突出。图画的上端横写着店名“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两侧写有“认门前白兔儿为记”的条幅,图下摆从左到右写着有关于经商范围、方法和质量要求的告白。这件历史文物现存国家博物馆。国外最早的商标是1473年出现在英国伦敦街头的张贴印刷商标,比我国刘记针铺商标要晚好几百年。

苏门四学士

北宋时期,出自大文学家苏轼之门的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在当时号称“苏门四学士”。四人中,黄庭坚文学成就最高,是江西诗派的领袖,其诗与苏轼并称“苏黄”,其词与秦观并称“秦七黄九”。他的诗形神兼备,内容丰富,具有瘦硬老辣、新奇峭拔的风格。张耒也以诗出名,他的诗注重思想性,但忽视了艺术形式,缺乏感染力。秦观以词著称,晁补之的主要成就也在词上,他发展了豪放词派。

张载的“天人合一”观

张载是北宋哲学家,他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观点是:天和人都是实在的,天与人是统一的;天和人都以变化为本性。张载所说的天是指无限的客观世界。张载用天人合一的观点来解释《中庸》的“诚明说”,他认为,如果不承认人的作用就是天的作用,就不是诚;如果不承认“知天”与“知人”的统一性,就不是明。诚明就是肯定天道与人性的同一性,即人道与天道因诚明而融为一体,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人性论上,张载提出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说法。“天地之性”即人的本性、天性;“气质之性”指的是人对物欲的渴望。张载认为“性于人无不善”,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善的,而“气质之性”则是善恶相混的,要想重归“人性之善”,必须要经过人后天的道德修养才能完成。所以他主张“穷理尽性”,以完成人道,实现天道,最终达到“天人合一”。《梦溪笔谈》

北宋沈括撰。26卷,并有《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沈括博闻强识,晚年居住润州(今江苏镇江)著成此书,书名取自其居地梦溪。全书共分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等17目,共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医学、地质、气象、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记述了我国古代许多科技成就,也包括沈括自己的一些发明创造。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一幅作品,画面宏伟壮阔,笔法严谨精细,把社会风俗画推进到更高的阶段。全图长528厘米,宽24.8厘米,全卷共有人物1643人,208头牲畜,船只、车轿各二十余。通过对清明时节北宋都城开封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岸的世俗生活场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示了北宋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

瘦金书

宋徽宗赵佶在政治上虽为一代昏君,但在艺术上却是才华横溢。他不仅擅文辞,通音律,尤精书画。后人称赞他“书画精妙,亦古今首屈一指”。他的书法楷、行、草书无所不工,而最有名的则是他独创的“瘦金书”。这是一种具有瘦细、劲挺特色的楷书。它全用外拓法,如画兰竹,运笔遒劲有力,轻落重收,书虽细瘦而有腴润飘逸之感。结构上既圆满秀丽,又法度森严,犹如众宫女和乐起舞,翩翩穿梭而顺序不乱,充分反映出宫廷生活的特色。“瘦金书”不仅能在宋代诸多书家中独树一帜,也是亘古未有,它使得宋徽宗虽不能称雄政坛,却得以独步书坛。

活字印刷的发明

在发明活字印刷之前,传统的雕版印刷术一直占领着印刷市场的主导地位。雕版印刷最早出现在隋朝。先是把木板刨平,然后在木板上涂一层浆糊,再把写好的文稿翻贴在版面上,刻字工人把字一个个刻出来。待到印刷时,将油墨涂在制好的文字版上,再盖上白纸,用刷子轻轻刷平,文字就印在纸上了。雕版印刷比手工抄写方便很多,对我国早期的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雕版印刷的不足越来越明显了,不仅笨拙费力,又浪费材料,每一版只能用一次,而且存放不便,如遇错别字又极不易修改。据史料记载,在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一部《大藏经》的印刻,历时12年,雕版达13万块之多,可见工作之烦琐。

毕昇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印刷工作的人,更是越发感到雕版印刷的弊病亟须改进。他认真总结前人和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反复琢磨,试图找到更先进的方法,但却一直未能有所突破。直到有一天,他看见一群小孩子在他家门口捏泥巴玩,才豁然开朗。孩子们把泥巴捏成动物、树木、房子、椅子等形状,然后,再把这些各具形态的泥巴随心所欲地进行排列,编出不同的故事来。毕昇看着看着,脑海中灵光一现,心想:如果把泥巴捏成一个个的字,然后再排列成句子,不就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效率了吗?

想到这一方法后,毕昇立刻着手实践。他经过不断实验,反复摸索,最后还是决定用泥巴。不同的是,他在泥巴里面加入了一些胶水。这样,既容易刻又刻不坏。他先把泥巴切成小方块,在上面刻上字,烧硬,冷却,再将刻好的单字按韵排好,以便查找。印刷时,按文章找出活字,将其排列在铁板上,四周用铁框固定。除此之外,他还在铁板上预先铺一层纸灰、松脂和蜡混合成的黏合剂。然后,把活字版放在火上烤,黏合剂熔化时,就用平板将单字牢牢地压平,等冷却后,每一块活字版就成了一个坚固的整体。接下来,只要在版上刷上油墨,敷上纸,轻轻一压就可以了。等印完后,再用火将铁板烤热,黏合剂熔化后,就可以将活字取出来保存,以备下次使用。为了提高效率,毕昇采用两块铁板,一板印刷,一板排字,交替使用,使印刷速度大为提高。

毕昇发明的这种胶泥活字印刷术概括起来有五大步骤,即制作活字、排版、印刷、拆版和活字归韵。比起雕版印刷,这种方法制版迅速,印刷质量高,而且可以重复使用,节约了材料又缩短了印刷周期,堪称印刷史上划时代的突破。

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更是印刷史上的伟大创举,为全世界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漕运四河

北宋都城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市)有汴渠、黄河、惠民、广济四水,可通漕运,时称“漕运四河”,是当时汴京的重要交通要道。

一说四水中有金水河而无黄河,不过金水河虽流过开封,但是不通漕运,仅供皇城内苑用水和城民汲用。所以应该以黄河为漕运四河之一。

南宋

韩世忠大战金军

公元1130年,金兀术率军攻打南宋,宋高宗渡海南逃,金兀术焚临安城后北还。三月丁巳,金军至镇江,受到韩世忠的阻击,金军水战失利,不得渡江,最后被堵在了黄天荡。黄天荡是条死水港,金军实施了数次突围,但都没有收到成效。后听说有老鹤河故道可以通秦淮,金兀术便用了一个晚上开渠数十里,才得以逃往建康(今南京),但仍不得过江。四月,金兀术依福建人王某之计,才将韩世忠军击败,退还镇江,渡江北归。韩世忠以8000宋兵抗击金兵十万之众,历时48天,虽败而使金军从此不敢轻易渡江,南宋都城临安和半壁江山得以保全。

岳飞抗金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宣和四年(1122年)应募入伍,因作战勇敢,很快升到留守司统制。金兵南下时,岳飞的上司降敌,兵将溃败,岳飞却坚持抗敌,屡败金军。

岳飞带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是南宋对金作战的主力和中坚力量。岳家军以训练严格、赏罚公正、号令严明而闻名。公元1140年的颍昌府大战中,岳家军与金军血战几十个回合,战士都成了血人,战马成了血马,但岳家军抱着死守勿去的决心,顽强固守,终于扭转了战局,杀死了金军统帅金兀术的女婿,使金兀术连连惊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曾预言,如果中原各路大军妥善部署,互相配合,他的这支岳家军就可以勇往直前,完成恢复中原大业的使命。

但正当岳家军士气高昂,收复失地的时候,宋高宗和秦桧却急于求和,害怕岳飞继续进攻,陆续下令将各方部队拨回,逼迫岳飞回朝。秦桧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风波亭。岳飞死时,年仅39岁。

秦桧擅权

秦桧,字会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宋徽宗时官任御史中丞,于公元1127年被掳到金国。1130年,秦桧被放回南宋,得到宋高宗的信任,官至宰相。1140年,秦桧怂恿宋高宗将主战将领岳飞的军权解除,并诬陷岳飞谋反,将其杀害,促成了绍兴和议。秦桧在担任宰相期间,独揽朝政,排除异己,大兴文字狱,大力打击主战大臣,压制抗金舆论,篡改官史,奖励歌颂和议的诗文。他还推行经界法,丈量土地,重定税额,又密令各地暗增民税,致使许多人无家可归,最后家破人亡。

宿州大捷

公元1162年冬,金朝派兵10万屯驻河南,扬言要攻取两淮。公元1163年,宋孝宗赵昚即位。同年二月,金军统帅纥石烈志宁要求宋朝割地和输纳岁币。孝宗召见张浚,张浚劝孝宗出兵北伐金军,收复国土,右相史浩则反对出兵。孝宗在听取了一些朝臣的意见后,同意张浚出师渡淮的主张。四月,张浚派兵北伐。

五月,李显忠自濠梁渡淮水至陡沟,打败金右翼都统肖琦的军马,收复灵璧。李显忠部入城不杀一人,宣布朝廷的恩德。中原不断有人归附。邵宏渊自泗州围攻虹县,不能下,李显忠派灵璧降卒,招降虹县金军守将。李显忠军又渡濠登城,入城后展开巷战,杀敌数千,将宿州成功收复。宿州大捷,鼓舞了士气,孝宗亲自写信给张浚说:“近日边报,中外鼓舞,十年来无此克捷。”灵璧、虹县、宿州等地的胜利,取得了北伐第一战的成功。

隆兴和议

绍兴十九年(1149年),金廷发生宫变,金熙宗完颜亶被海陵王完颜亮所杀,完颜亮自立为帝。绍兴三十一年(1161)九月,完颜亮起兵大举进攻南宋,进逼至长江北岸。高宗随即传位给养子赵昚,是为孝宗。孝宗力主抗金,启用主战派张浚等人,并为岳飞父子昭雪,斥逐朝中秦桧党人。隆兴元年(1163年)五月,在张浚等人的倡议和策划下,宋军北伐,曾一度将宿州(今安徽宿县)等地收复。但因副招讨使邵宏渊消极退却,北伐以失败告终。宋廷内投降派借机对主战派进行攻击,张浚等人辞官。第二年,在太上皇赵构等人的压力下,孝宗被迫与金订立和约:改金与南宋的君臣关系为叔侄关系;改“岁贡”为“岁币”;双方疆界仍以绍兴和议为准。史称“隆兴和议”。

嘉定和议

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孝宗赵昚传位给太子赵惇,是为光宗,自己做太上皇。光宗即位后,受制于李皇后,不问政事。宗室赵汝愚、外戚韩侂胄借机逼光宗退位,立其子赵扩为帝,是为宁宗。此后韩侂胄大力排除异己,独柄朝政。开禧二年(1206年),北方蒙古起兵反金。韩侂胄事先没有作好战前准备,就贸然出兵伐金。宋军大部分将领无心抗金,在收复部分失地后,遭金军反击,宋军大败而逃。北伐失利,投降派又向金朝乞和。后来,礼部侍郎史弥远遵照金朝要求,勾结其他人等,秘密处死了韩侂胄。事后,史弥远任同知枢密院事,朝政大权又落到了投降派手里。嘉定元年(1208年),史弥远刨棺割取韩侂胄首级呈献金朝,与金重订和约:改金、南宋叔侄关系为伯侄关系;岁币由银20万两增至为银30万两、绢30万匹;南宋另付金犒军银300万两;两国疆界仍以绍兴和议为准。史称“嘉定和议”。

联蒙灭金

南宋晚期,蒙古族为求向南发展,想利用南宋与金国之间的矛盾,联合南宋攻打金国。公元1232年,蒙古可汗窝阔台派使来到南宋,商议共同伐金。双方协议,灭金后黄河以南的土地归宋。1233年,宋发精兵与蒙古共同攻打蔡州(今河南汝南),这是金国最后的战略据点。很快蔡州城破,金国灭亡。但蒙古军不肯如约将黄河以南的土地归宋,双方由此引发了战事。

贾似道乞和

公元1258年初,蒙古蒙哥汗(元宪宗)发动三路大军侵宋。蒙哥亲率主力军向四川进发,命忽必烈率军攻打鄂州(今湖北武昌),又命侵入云南的兀良合台军北上攻潭州,企图在鄂州与忽必烈会师。蒙哥准备侵入四川后,东向与诸路军会师,围攻南宋首都临安,旨在一举灭宋。公元1259年八月,忽必烈率领大军渡淮南侵,直抵长江北岸。九月,举兵渡江,向华中重镇鄂州进逼。此时,宋理宗赵昀用吴潜为左相兼枢密使,贾似道为右相兼枢密使。赵昀命贾似道出兵汉阳,对鄂州进行增援,吴潜也调集诸路兵援鄂抗蒙。

七月,蒙哥在作战中负伤,回营后死在军中。蒙哥军围钓鱼城5个月不能下,蒙哥汗战死,大军只好撤退。忽必烈率军用尽一切办法,还是不能将鄂州攻陷,而兀良合台又在潭州被困。忽必烈闻阿里不哥在和林阴谋自立为汗,正准备退兵北还,而贾似道对敌情并不知详,竟遣使乞和,自愿称臣,岁奉银、绢各20万。忽必烈自然应允,然后匆匆北返。

蒙古军队退去以后,贾似道隐瞒求和真相,并向赵昀伪报大捷,赵昀不明事实真相,擢贾似道为少师,致使其此后专权多年,导致民怨沸腾。

厓山殉难

公元1276年,益王赵昰在福州被拥立为帝,是为宋端宗。1278年,端宗因病逝世。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又立8岁的卫王赵昺为帝。张世杰驻兵于新会的厓山,据守天险。1279年,元将张弘範率水军入海攻厓山,张世杰力战后溃败,陆秀夫背起赵昺投海自尽,张世杰也因船翻而死。南宋灭亡。

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出生于书香门第,仕宦之家。少女时代的李清照便能诗善画,显露出与众不同的艺术才华。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18岁的李清照与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结婚。当时的赵明诚也只有21岁,还是太学的学生。婚后,夫妻两人经常在一起唱和诗词,欣赏金石拓片,过着和谐幸福的生活。1103年,赵明诚结束太学求学生活,在父亲的荫庇下出仕为官。

1107年,赵挺之死于京师,赵明诚三兄弟也随之被免官罢职,回到老家闲居。李清照陪伴着赵明诚一起回到山东的青州老家居住。这一次回青州,李清照与赵明诚乡居了10年的时间。

大约在1117年前后,赵明诚再度踏入仕途。1121年,他出任莱州郡守,两人开始编写《金石录》,并继续收集古物、碑铭,一起鉴赏、考订,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124年,赵明诚又转守淄州(今属山东淄博)。

靖康年间,金兵南侵,北宋丢掉了淮河以北的大片土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次年,赵明诚的母亲又在金陵病故,赵明诚南下奔丧。李清照随后携带一小部分文物逃至建康。不料,青州兵变,青州故宅十余屋的书册石画付之一炬。两年之后,赵明诚赴任湖州,不幸在途中中暑病故,李清照悲痛欲绝。此时,金兵加紧进逼,“仅存喘息”的她,手上还有从青州故居运出的书2万卷、金石刻2000卷,及其他文物家产。李清照先派人将书册金石送往洪州(今江西南昌),打算投奔那里的妹夫,但洪州又失陷,大部分文物在战乱中散失殆尽。李清照痛惜万分,又有人诬陷赵明诚生前曾献玉壶给金人。亡国、丧夫、通敌,灾难接踵而来,身体羸弱的李清照,想捐出家中所有铜器,以求洗刷罪名获得解脱,于是就追随宋高宗逃难路线,从越州到四明,再经奉化、台州,又经温州返回到越州。最后,终于在绍兴二年(1132年),移居到杭州定居下来。

李清照晚年孤苦无依,十分凄凉,直到去世。

李清照的词委婉含蓄、感情真挚,被视为婉约派之宗主,又以其独特风格,在词坛中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她的词被后人收录为《漱玉词》,其抑扬顿挫的韵律、淳朴流畅的语言、真挚自然的感情无不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为爱国知识分子。受家庭影响,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25岁左右,陆游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匪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陆游赴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中原)”,遭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被除名。秦桧死后三年(1158年),陆游才得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陆游被召见,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宋光宗时,为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弹劾去职,回山阴故乡。回到乡间的陆游,“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同农民结下深厚的情谊。嘉定二年(1210年),陆游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憾,离开人世,终年85岁。

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存诗近万首,词130首和大量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陆游的诸多作品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其前期作品多为爱国诗,风格豪迈奔放,气势雄浑;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自然。陆游的词多飘逸婉丽,也有慷慨激昂风格者,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在《放翁词跋》中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更似稼轩耳。”陆游的散文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其他的诸如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练,结构严谨。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陆九渊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存斋,世称象山先生。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他的思想经后人充实、完善,成为明清以来的主要哲学思潮,一直影响到近现代中国的思想界。

陆九渊一生的辉煌在于传道授业,创立学派。其与朱熹同时,都是理学家。不同的是,朱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而陆九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在陆九渊的哲学中,“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为核心,宣扬精神的能动作用。陆氏的学说在当时独树一帜,与朱熹的学说分庭抗礼。二人曾两次会晤,切磋治学方式和态度。1175年,二人会晤于江西上饶的鹅湖寺。在这次会晤中,朱熹持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主张通过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持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所谓“心即是理”,毋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地费工夫。结果谁都没有说服对方。陆指责朱“支离”,朱讥讽陆“禅学”,两派学术见解始终争持不下。这就是史学家所说的“鹅湖之会”、“鹅湖大辩论”。1190年,陆九渊被任命为荆湖北路荆门知军,千里迢迢从江西赴任。当时,金兵时常来犯,荆门地处边防前线。陆九渊见荆门没有城墙,认为该地南面捍卫江陵,北面支援襄阳,东面守护随州,西面扼守宜昌,四通八达,如不牢固,必会腹背受敌。于是下令修筑城墙。随后,陆九渊又大刀阔斧地实施改革,从变更税收到完善体制、革除陋习,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由于措施得当,荆门较之从前有了很大改观,商贩纷纷前来做生意,税收大增。陆九渊用人、执法都很公正,录用官员不限资历与出身;断案事必躬亲,无不亲自接见受理。他擅长调解,每每能劝说告状人自动撤回上诉。他到任的第二年,来打官司的每月仅有两三起,社会风气越来越好。陆九渊还在象山东坡筑亭讲学,阐释理学,听者多达数百人。当地曾经闭塞的民风有了很大改观。由于政绩卓著,各级主管官吏纷纷列举陆九渊的事迹奏报朝廷。益国公、左丞相周必大曾强调,荆门军治理成效突出,可做地方长官“躬行”的榜样。1193年,陆九渊在荆门病逝,谥号“文安”。入殓日,官员百姓痛哭吊唁,送葬者达数千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