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容斋随笔精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9 18:43:26

点击下载

作者:洪迈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试读:

前言

《容斋随笔》是南宋文学家洪迈(1123~1202年)用时40余年写成的一部巨著,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被历史学家一致公认为是研究宋代历史的必读之书,该书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被称为宋代三大最有学术价值的笔记。

洪迈出生于官宦之家,父亲洪皓、哥哥洪适、洪遵都是著名的学者、官员,洪适官至宰相,洪遵官至右丞相,洪迈本人先后在地方上做过知州,在朝廷做过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同修国史、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等职位。由于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一生阅读大量的书籍,并养成做笔记的良好习惯。读书的时候,每当有所心得,便随手记录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读书笔记积少成多,便形成了《容斋随笔》。《容斋随笔》是一部关于历史、文化、艺术、哲学、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笔记小说,以考证、评论、记事为主要写作内容,书中既有夏商周三代以来的一些历史事实、政治杂谈和文坛轶事,更有对宋代典章制度、官场见闻、社会风尚的记述。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内容丰富、评论精彩、考证严谨,其价值远远超越同类书籍,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容斋随笔》是全书的总名,共《五笔》,74卷,1220则。其中,《容斋随笔》16卷,329则,历时18年;《容斋续笔》16卷,249则,历时13年;《容斋三笔》16卷,248则,历时5年;《容斋四笔》16卷,259则,历时不到一年;《容斋五笔》10卷,135则,未完成,洪迈即去世。

明代河南巡抚、监察御史姚瀚于弘治十一年(1498年)十月十六日对此书有这样的评论:“此书可以劝人为善,可以戒人为恶;可使人欣喜,可使人惊愕;可以增广见闻,可以澄清谬误;可以消除怀疑,明确事理;对于世俗教化颇有裨益!”

可见,《容斋随笔》不仅仅具有史料价值,更对人们在为人处世方面有着极大的帮助,让人们通过书中的各种事例,从中吸取教训和规范自己的言行。由于《容斋随笔》全书50万字,我们从中遴选出其精华部分进行分类和编译,从而形成白话版《容斋随笔》,结构虽与原书有一定差别,但更有助于读者阅读。之所以选译《容斋随笔》,主要是出于分担读者在阅读文言部分时所耗费的精力这一考虑。《容斋随笔》起到看天下、知天下、品天下、论天下的作用,同时书中传递的历史信息,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读者的知识广度和个人修养。有理由相信,读者阅读此书,不仅仅是与历史对话,也是一次心灵的洗涤。

一、千古美谈

大义感人

道理与正义能够打动人心,能够渗入肌肤和骨髓。有时不过是仓促之间说的话,并非多么的高超和绝妙,照样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吴王阖闾带兵攻打楚国,一路攻城略地,楚昭王被逼无奈逃亡他乡,楚国的子民都赶来为他送行。楚昭王说:“父老们,回去吧,不要担忧你们没有君王!”楚国的父老们说:“再也遇不到您这样英明的国君了!”于是子民们就跟随楚昭王一起逃亡了。申包胥逃到秦国,在秦王的宫殿中含泪恳求秦国出兵救援楚国。秦王答应了他的要求,楚国因此得以复兴。

汉高祖刘邦率领军队进驻关中以后,集结各县的英雄豪杰,并对他们说:“百姓长时间忍受着秦朝残酷的刑罚,现在我占领关中,只和老百姓们定下三条法律。我进入关中,是为了替父老们除掉灾祸,而不是为了欺凌和掠夺老百姓,大家放心好了!”于是,刘邦就派人与秦朝的官吏一起去各地巡行,向老百姓说明真相,秦朝的老百姓们知道了实情以后,很开心。不久以后,项羽的军队进入关中,到处凶暴地虐待百姓,使人们非常失望。刘邦因此笼络了人心,从此奠基了四百年的大汉江山基业。

唐玄宗李隆基为躲避安禄山的叛乱,逃离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他走到扶风(今陕西宝鸡东)时,跟随他的士兵都很想逃走,并且制造谣言,行为也蛮横无理,有企图叛乱的动向。唐玄宗把士兵们召集起来,对他们说:“我用人不当,招致胡贼安禄山的叛乱,现在必须到远处躲避叛军的锐气。大家仓促之间跟随我出走,来不及与父母妻子告别,我非常惭愧,现在请大家都回到自己的家去吧,我自己要和家眷子弟前往四川,现在就和大家告别。你们回去见到父母及长安的父老们,请代我向他们致意问候。”随从的士兵们听后都很感动,流着泪说:“是死是活我们都跟着皇上。”从此谣言便消失了。

张巡在雍岳(今河南杞县)遭到安禄山的围攻,手下的大将劝张巡投降,张巡把唐玄宗的画像拿出来,带领将士朝拜,将士们在玄宗的画像前抱头痛哭。张巡把劝他投降的六位将领带到将士们面前,用忠孝大义斥责他们,然后斩首示众,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抗敌的决心。

唐德宗时,河北四镇发动叛乱,王武俊称赵王,田悦称魏王,李纳称齐王,朱滔称冀王。李抱真派贾林劝说王武俊,假借唐德宗的话,说:“我以前确实做错了事。朋友之间有不同的意见,还能够道歉认错,何况我是一个大国的君主呢?”于是,王武俊倡议先服从朝廷指挥。等到唐德宗在奉天(今陕西乾县)颁布诏书后,王武俊又派人对田悦说:“天子正为国家大事忧愁费心,还用恩德安抚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悔过自新、归顺朝廷呢?”

王庭凑割据成德(今河北正定)时,韩愈奉命前去安抚。王庭凑剑拔弩张,迎接韩愈。到旅馆后,王庭凑在朝堂上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韩愈面不改色,讲论安史之乱以来背叛和归顺朝廷的利害祸福,王庭凑害怕军心动摇,就挥手让韩愈出去。他最终还是做了唐朝的地方长官。

占领长安之后,黄巢宣告的赦诏传到了凤翔(今陕西凤翔),当音乐奏响时,将领们都痛哭流涕。黄巢的使者觉得非常诧异,节度使郑畋的幕僚说:“由于郑畋得了手脚麻木的病,无法前来接受,因此他们感到伤心。”老百姓听说了这件事后,没有一个人不流泪。郑畋说:“我就知道人民还不讨厌唐朝,强盗们很快就会被砍掉脑袋。”于是他出师起兵,领导各地的唐军,一同收复了京师长安。

田悦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叛变唐朝打了败仗,逃回去以后,也能够用语言使人心感动,使众人誓死与之在一起。

陆贽劝唐德宗下罪己诏,深刻检讨自己的过错,用真挚的言语向天下人认罪自省。诏书发下去以后,即使是武夫悍卒,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宋朝在靖康、建炎年间遭遇的灾祸已经够悲惨了,却没有听说用情义感动人心的事情,这是为何呢?

前代晋监

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百家战国七雄,经常是后世君臣饶有兴趣的话题。这就叫作引述古代,劝诫今天。

对于引古劝诫,应当从接近的前朝选择事例。因为二者相距不远,容易与当前的形势紧密地连接起来,说话的人有真凭实据,听的人就能够以之为鉴。《诗经》中说:“殷朝的教训不远,就在夏代。”《周书》上有:“如今我们灭亡殷商的过程还历历在目,怎么能够不引以为鉴呢?”又说,“我们不能不借鉴殷的教训啊”,等等。周公撰写《无逸》劝诫周成王,列举的事例就是商朝中宗、高宗、祖甲的事。

汉高祖刘邦胜利后,有一次让大臣们讨论治国大事,讨论的其中一个话题就是项羽为什么得不到天下?我为什么会得到天下?并且诏命陆贾论述秦亡天下的原因。陆贾的十二篇《新语》被刘邦称为善论。公车令张释之为汉文帝评论秦、汉之间的事,就是说的秦亡汉兴的各种条件和原因。贾山为孝文帝讲治乱的方法,也是用秦朝做比喻,被孝文帝称作“至言”。

贾谊建议请君主阅读有关商朝、周朝和秦朝的史书。魏徵在给太宗皇帝的上书中说:“当隋朝尚未发生动乱的时候,自以为天下必定不会乱;当隋朝尚未灭亡的时候,也自以为必定不会亡。我希望现在的举措应以隋朝为鉴。”马周说:“隋炀帝嘲笑齐、魏亡国,可是今天看隋炀帝,也如同炀帝看齐、魏一样。”张玄素对唐太宗整修洛阳宫进谏说:“乾阳宫修成,隋朝瓦解,我担心陛下的过失比隋炀帝还要严重。”太宗听了这话,便取消了修建洛阳宫的计划。后来张玄素被魏徵评价为有回天之力的大臣。

看汉、唐各位名臣的论述和《诗经》、《尚书》所记载的这些评价,真的是圣明君主整治国家的明镜。后代的大臣,有辅佐君王、劝诫君王的职责,在讨论朝政时应当时时刻刻注意仿效古代贤臣们的观点和方法。

汉武赏功明白

卫青和霍去病都是汉代的两位杰出将领。卫青出名比较早一些,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当卫青当上大将军的时候,霍去病还只是一名校尉。在与匈奴的一次战斗中,霍去病战功赫赫,受封为冠军侯。卫青却战事不利,随从他的六位将军之中,有一位遭受到了军法制裁,另一位将军翕侯赵信叛变汉军,向匈奴投降了。因此,这次战争中卫青没有受到赏赐。

后来,两人各率领五万骑兵深入匈奴腹地。结果霍去病增封五千八百户,所属偏将、校尉被封食邑的共六人,而卫青没有得到增封,手下的吏卒也没有得到封赏。汉武帝不以贵贱取人,论功行赏,真不愧是一位明君。

在后人眼中,卫青做大将军时间久了,几次冒着生命危险率领军队出塞,即使军功不大,也应当给予薄赏来慰藉他的良苦用心。否则,再发生战事,还如何再派遣别人呢?这必定是不正确的看法。

任安田仁

汉朝益州刺史任安和京辅都尉田仁,都是武帝时非常有才干的大臣。

褚少孙说:“两人都是大将军卫青的门客,卫青的管家藐视他们,让他们去养马。”田仁非常生气地说:“这个管家眼拙不识人啊!”任安说:“大将军都不重视有才干的人,何况是他的管家呢?”后来皇帝下诏从卫青的门客中挑选人进宫侍候,正好是有名的贤大夫赵禹来办理此事。他将卫青手下的百十多人都叫到一起,一个一个地问话,偏偏挑选了这两个不起眼的人,并说:“只有这二人可用,其他的都不行。”卫青就上书举荐他们二人,汉武帝一见到他们二人就留下了。

后来,田仁查到“三河”太守的劣迹并揭发了他们。这三河太守分别是,河南(即今河南洛阳)、河内(即今河南武陟西南)的太守是廷尉杜周的子弟,河东(即今山西夏县禹王城)的太守是丞相石庆的子孙。结果这三位太守都被下狱治了罪。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汉武帝采用有才能的人是不以地位贵贱为根据的。武帝时人才云集,一派兴盛景象,实在是后世所不能相比的。

班固的《汉书》中有这样的说法:“霍去病功成名就之后,卫青以前的好友和门客有许多都攀附了霍去病,只有任安不肯去。又说是卫青主动奏请举荐任安、田仁二人为侍从官。这样的说法都和诸少孙说的不同。”《汉书·杜周传》中说,任安、田仁二人隔河分为郡守,治国都非常残忍,但是也没有记载他们后来的情况如何。这些都是缺乏史料而无法证明他俩善恶的原因。

汉武留意郡守

汉武帝刘彻天资聪颖,能力高超。他在位之时,国家大政方针均由自己做主,因而非常不注重宰相大臣的选拔任用,宰相大臣们只要根据他的决定施行便可以了。但是,汉武帝对于任用地方高级长官——郡太守,却十分重视。

庄助任职会稽郡(今浙江绍兴)太守时,好几年没有与中央取得联系,汉武帝就写了一封信给他,信上面说:“你不愿意在朝为官,怀念家乡,我让你任职会稽太守,好长时间没有你的消息了!”

吾丘寿王任东郡(今河南濮阳西南)都尉,武帝鉴于有寿王任都尉,就没有再设置郡太守,后来又写了一封加盖御玺的书信说:“你在我面前的时候,足智多谋,有很多建树,可是现在到地方上治理十几个城池,肩负着郡太守和郡都尉两项重任,你却荒废了所有的政事,使得盗贼横行,民不聊生,这样的表现与在我面前时很不相称,究竟是什么缘故?”

汲黯被任命为淮阳太守,却不接受印绶,汉武帝说:“莫非你看不起淮阳?我现在任命你,是因为看到淮阳的官民关系很不融洽,所以特意借重你的威名,卧而治之。”

从上面三个例子中可以看到,汉武帝对地方各郡的事情,不论大小,都一清二楚。担任地方长官的人,常常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都逃不掉皇帝的视野,他们怎能不竭尽全力呢?汉武帝在位的后期,频频发动战争,劳民伤财,生活中骄奢淫逸,使人们的负担加重,人们得不到利益,这太惋惜了!

汉采众议

有史以来,纳谏兴国的实例很多。以汉代为例,安帝、顺帝、灵帝本是庸庸碌碌的君王,但是在关键时刻,也常常集结群臣商议,然后选择可行之人的方案实施。

汉元帝时期,珠崖郡(今海南琼山东南)山南县聚反叛朝廷。当时,很多大臣提议朝廷派兵征伐,唯有待诏贾捐之反对,他认为:珠崖民众起事,主要是由于饥荒导致的,不如趁此机会取消珠崖郡,然后开仓放粮,救援百姓,如此一来,叛乱活动就会终止,根本不用派兵征伐。汉元帝听取了贾捐之的提议,取消了崖郡,一切风波也就随之平息了。

匈奴呼韩邪单于多次上书汉元帝,希望双方在沿边一带裁减军队,与民休息。汉元帝让群臣商议此事。大家都认为休兵为良策,郎中侯应对边防军事很熟悉,独持异议。他认为,如果边疆守军解甲归田,匈奴万一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并向汉元帝陈述了十条理由。汉元帝觉得有理,下诏加强边备,不得懈怠。

成帝时,匈奴派遣使者来汉,表达归降的愿望。许多大臣认为可以受降。光禄大夫谷永认为匈奴素来居心叵测,不能轻易受降。汉成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后来,许多迹象表明匈奴果然是诈降。

哀帝时,单于欲向朝廷进贡。群臣认为,与匈奴打交道枉费钱财,得不到什么实惠,以后最好少与之来往。匈奴使者听罢,悻悻而去。黄门郎扬雄上书进谏,规劝哀帝答应匈奴的要求,以免引起对方的误解。哀帝恍然大悟,连忙召回使者,允许匈奴定期来汉朝觐见。

汉灵帝时,战事频繁,朝廷屡次派兵平息战乱,效果很不理想。当时,以司徒崔烈为首的一批群臣,认为不如放弃凉州,留下也会是一个负担。而议郎傅燮认为,留下凉州肯定利大于弊,他的建议最终得到灵帝的采纳。

贾捐之、侯应、傅燮只是平常的士大夫,也算不上有什么显达的地位,但是他们能在关键时期提出救国的妙计,并得到君主的采用,这在当时也算得上是很可贵的了。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汉灵帝都不是贤明的君主,但是却能听取建议,为了采纳好的意见,宁可违背众人的论断,也算得上是不糊涂、有主见的皇帝。假如皇帝处理每一件事之前,都能够听一听大臣的意见,然后择善而行,天下不就稳定了吗?

光武仁君

汉光武帝刘秀通过攻伐打下了天下,但他还是把仁爱、施恩、招抚、安慰作为立国之根本。

原汉臣西州(今陇西地区)大将军隗嚣,起先攀附王莽,而后归附光武帝。光武帝封给他原级的官,后来他又叛离光武帝,投奔了自立蜀王的公孙述。公孙述封其为朔宁王。光武帝下诏书于他,说:“假如你投靠我,我确保你不会受到任何惩处。”但隗嚣不识时务,抵抗到底,最后亡命异乡,死于异国。

公孙述先后派人刺杀了征讨西蜀的汉将来歙、岑彭,盘踞蜀地要抗衡到底。本已是穷途末路,不堪一击了。汉军发兵即可消灭他。在这种情况下,光武帝还是下诏书告诉公孙述:“不要因为岑彭、来歙被你杀害而担心,今天如果你审时度势来归顺,我可以保证你的家族不受任何伤害,我的亲笔手记不可多得,绝不欺人,我不会食言的。”但公孙述还是选择了顽抗到底的路,最终也没逃脱覆亡的下场。

光武帝派闯异西征,告诉闯异以安抚民心为上策,对偏将军吴汉滥杀投降的人非常生气,斥责他违背了杀首恶吊平民的大义。光武帝可以称得上是位贤仁的人主了。

萧铣想要复原后梁,失利后将荆、楚两地交给唐高祖,并向唐投降,然而唐高祖嫉恨他和自己抢夺江山,不除他难平心头的愤慨痛恨,竟不听劝阻将萧铣杀掉了,并杀光了萧铣全族,使人愤恨不已。唐高祖如此嫉贤妒能,心胸狭窄,而《新唐书》还将唐高祖写为圣明仁慈之君王,这符合实情吗?

曹操用人

世人称曹操为“鬼蜮”,说其奸邪狡诈,因此正人君子都排斥他,关于他的忠奸善恶不用细说,而他任人唯贤的用人之道的确是后世之人无法比拟的。

荀彧、荀攸、郭嘉都是曹操的韬略重臣,每次遇到大事总会与他肝胆相照,共计大业。他也能使手下其他人各显其能,用权行事,无论大小,都是功绩卓越,各有千秋。

曹军收复关中以后形势不稳定,马腾、韩遂并没有死心塌地的跟随曹操,曹操便派司隶校尉钟繇坐镇关中;枣祗、住峻两人勤恳用心,曹操任命他们为屯田校尉,一时军国富裕;任命卫觊镇抚关中,尽收官盐以壮国势;河东(今山西西南)不稳定,早晚是害,派杜畿任太守,卫固和危先这二位政治家束手被擒;并州(今山西太原)刚刚平定,便派梁习出任刺史,从此边境安定;扬州被孙权占据,唯有九江属于曹操,便交给刘馥治理,他把那里治理得很好;闯翊(今陕西大荔)常被盗贼骚扰,就派郑浑出马,立即民安寇灭;代郡(今河北蓟县)乌丸三单于掠财敛资、放纵骄横,派裴潜上任,顺利地使单于敬服;刚刚取得汉中(陕西汉中西)后,让杜袭当督抚,杜袭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马超的军马刚投降又想叛变,派赵俨为护军威慑各部,因而东迁两万多人,做了合理安排。这十件谋治方略,为曹操的统一起到很大作用。

张辽在合肥大胜孙权;郭淮在阳平(陕西勉县西)抵御蜀军;徐晃在襄樊遏止关羽,这些良将都曾以少胜多,替曹操独当一面。曹操傲视群雄,纵横四海,全依靠这些人的文韬武略。

五代滥刑

五代十国之时,小国林立,互相攻伐,各国的皇帝均是武人出身,残忍好战,视人民如草芥,因此众叛亲离,立国都不长久。但是其中并不是所有皇帝都这样残暴,后唐的第二个皇帝唐明宗李嗣源就不同凡响,他颇有仁义之心,并能改过自新。

比如,他登上皇位的第二年,即天成三年(928年),京师(当时定都洛阳)巡检军使浑公儿向他口头奏说:“外面有两个百姓,用竹竿当作武器练习战斗武功,居心叵测。”

明宗听后,下令将这两个百姓逮捕,并起来,交给石敬瑭处理(石敬瑭当时为明宗的女婿,七年以后,他投靠北方契丹,推翻后唐以后自己当了皇帝),石敬瑭不问青红皂白,就将这二人给杀掉了。

到了第二天,枢密使安重诲上奏说:“昨天逮捕的两人,实际上是在一起玩耍的两个幼童,并不是什么练习战斗的百姓。”

明宗听后大惊,知道自己错杀了人。于是下诏向全国检讨自己滥用刑罚的过错,并且减少自己十天的食品,以向冤魂谢罪。石敬瑭不细心审理,也被罚了一个月的俸禄。浑公儿诬告陷害,被削官,杖打脊背后流放到登州(今山东蓬莱)。赐给两小儿的家人各五十匹绢、一百石麦、一百石粟,并由官府出钱用隆重的仪式为两小孩办理了后事。

为防备今后再次出现类似事件,唐明宗又下诏全国州府官吏说:“从今以后,但凡有死刑案件,必须严加审理,绝不能随便草菅人命。”

这真是当时鲜有的一位仁慈君主。

这一事件记载在《旧五代史》中,但是之后的《新五代史》却将此事删除了,实为一大憾事。

下第再试

宋太宗赵光义雍熙二年(985年),科举考试完毕后,已有一百七十九人考中进士。有人说:“落榜的士人中还有不少值得录取的人才。”太宗就下令让落榜的士人重新参加考试,考试完毕,又录取了七十六名。其中有个叫洪湛的进士,文章非常优美,文采斐然,被特升为第一录取人员中的第三名。

端拱元年(988年),主持科举考试的官员录取了二十八人为进士。有一个叫叶齐的读书人认为考试不公正,击鼓上告。于是,朝廷对落榜人又进行复试,这次又录取了三十一人,加上学习经书的诸科士人因复试而得官的多达七百人。这对读书人可以说够优待的了。

可是,在之前的太平兴国末年,孟州(今河南孟县)举人张两光考试不及格,心存怨念,就肆意酗酒,并在大街上辱骂皇帝,说了一些大不敬的话。太宗盛怒之下,下令将他抓起来杀了,而且和他一组参加考试的其他九人,也被下令从今以后不准再参加考试。

宋太宗就是这样,对读书人恩威并施。

祖宗亲小事

皇帝国事繁忙,且不说要决定内外政务等大事,单是要与每个在朝官员谈话,听取他们的进言或建议,就是很繁重的事。有一天,轮到一批官员上殿进言,很多犯过错误贬职派到闲散职位上的官员,对着皇帝声泪俱下,痛诉由于俸禄被缩减,生活困窘。轮到由开封府判官贬为卫尉少卿的吕端之陈述之时,态度却截然不同。只听他说:“我罪过重大,但是皇帝恩深义重,如果派我做颍州副使,就心满意足了。”

宋太宗心里很高兴,说:“我是了解你的。”不久以后,吕端官复原职。一个月之后,又被提携为副宰相。

对于朝廷财政问题,宋太宗很关心。一天,把财政部门的吏人李溥等人都召到崇政殿,要求他们畅所欲言,谈谈财政方面的问题和建议。李溥等二十七个吏人受宠若惊,请求给些笔、纸,当场写成报告,提出了七十一条建议。宋太宗看了,选出四十四条切实可行的批转有关部门采用,另十九条批转主管财政的官员陈恕等人进一步研究讨论,并派知杂御史出席监督。对于李溥等人,不但赏赐钱财,还都升为朝廷命官。“李溥这些人,”宋太宗对宰相说,“所提的建议颇有用处。我曾对陈恕等人说过:若论文学和史学,那些人比你差远了;而钱粮等事,他们从小就接触,十分熟悉,你应虚心请教,对你一定会有帮助的。”可是陈恕不肯放下架子,结果本职工作没有搞好。这时,宋太宗又召见陈恕并指责一番,陈恕才叩头承认错误。

按规定,监军不准携带家属上任。但王宾到亳州任监军后,他那位极爱吃醋、极凶悍的老婆擅自尾随而来。王宾拿她没有办法,赶又赶不走,只好上书报告此事。宋太宗知道后,居然亲自召来王宾的妻子,当面训斥一番,让两个卫士打了她一百廷杖,然后让她离开王宾,嫁给一个士兵当妻子。当天晚上她就死了。

陈州百姓张矩,杀死同乡王裕家两条人命,知州田锡没有解决好,导致王裕家跑到京城控诉。宋太宗派遣两位朝廷官员审理,事后都说:“张矩并没有杀人”。之后,王裕的儿子入伍当兵,趁机见到宋太宗说:“我并不想当兵,只是为了找到机会申诉我家的冤情!”宋太宗大怒,下令御史台重新审理此案,最终将张矩依法处置。那两位朝廷官员和陈州知州田锡、通判郭渭,全部被贬职!

宋太宗如此全力以赴,国家哪会得不到整治呢?

一定之计

为人臣子的遇到贤明的圣主,在初次见面的时候,一定会讲出一些谋略,然后,接着根据这些谋略,再提出一些处理的方法,并将其贯穿到具体的实践中。当这段历史载入史册后,他的事业和英明便永世留存。苏东坡为范仲淹的文集所作的序言中已经讲了这个问题。

伊尹归隐于有莘,商汤三次邀请,才出来辅助他伐桀。要使人君变成像尧舜那样的圣德明君,使人民像尧舜时期一样安居乐业,商汤在伊尹的辅佐下做到了。商汤的圣明,像尧舜一样,流传百世。

在北海附近的虞、虢之间有一个叫傅岩的地方,高宗在那儿找到了傅说,于是封他做丞相,傅说写了说命三篇,来辅助高宗整治天下。他的功绩就像日月星辰一样明亮照人。高宗攻伐鬼方,出征荆楚,商朝得到很好治理,商代的其他君主从没有这样的盛况。

管仲助齐桓公成就霸业,商鞅辅佐秦成强国,虽然后世的圣儒提到他们就感到厌恶,看不起他们,然而考察他们施政的情况,不曾有一点违背他们开始的谋略。

韩信劝汉高祖任用天下勇敢的人,用城邑褒封功臣,发义兵攻楚军,平定三秦之地。攻下魏国后,立即北面拿下燕、赵,东面攻下齐国,南面断绝楚军粮道,西面与汉王会军以至于消灭楚王。后来没有一句话不成为现实的。

新野的邓禹在河北觐见光武帝,他知道更始帝刘玄一事无成,就劝说光武帝召集天下英雄,做任何事都要顺乎民心,重建高祖的帝业,解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光武帝和他共同定下了大政方针。他终于帮助光武帝成就了大业。耿弇和光武帝一同讨伐王郎,平定了彭宠,夺取了张丰,还收了富平、获索等。东攻张步,平定齐地,光武帝常常以为他的打算不能成功,到后来竟能实现。

诸葛亮见先主刘备通论天下形势,分析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因素,指出了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后来的历史变化正如他当时指出的那样,世人称他为未出茅庐三分天下。至于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结果,这是天定的。

房玄龄捧策见太宗,帮太宗收罗天下的有识之士,和众将密切合作,共创唐室基业。到他当宰相后,国家的典章制度都是他一手制定的。虽然几百年过去,仍然产生着良好的影响。

五代时期天下大乱,王朴以“平边策”上奏周世宗,他认为:“当朝丢失吴蜀,晋朝丢失幽、并,我们从中应该了解平定那些地方的策略。现在吴地轻易夺得,几千里山川任我军策马扬鞭,我们将所向披靡,江北的各个州郡都是我们的天下。夺得了江北,江南也不在话下。拥有吴地之后,桂、广当然就成了我们的属地。岷、蜀这些地方用一道圣旨就可以让他们俯首称臣,如果他们不归顺,我们还可以四面并进,包举蜀地。吴蜀平定,幽地就自然来投降,只有并州一定要死战到底才可以得到,等时机成熟,便可以一鼓作气除掉他们。”周世宗用王朴的计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功业未成就死了。到了我朝,宋太祖赵匡胤横扫四方,先后的顺序都不出赵普的“平边策”。只有幽州那一场战乱,已经到了兵临城下的地步,而诸将却没有打胜仗。

前代英杰的智谋策略,真是令人佩服啊!

狐突言辞有味

晋献公十七年(前660年),朝廷让太子申生去讨伐东山皋落氏,并命他十二月出兵,穿上左右不同颜色的衣服,佩带上镶金的玉佩。《左传》记载了狐突说的建议,虽然只有八十多个字,内容竟包含五个层次的转折。第一层说:“时间是事情的征兆;衣服是身体的花纹;佩饰是内心的旗帜。”第二层说:“假如真的郑重其事,就要命他在一年的开头行动,真要想让他驯服,就应当让他穿纯色的衣服;要想让他内心忠诚,就应当让他佩带合乎礼度的饰物。”第三层说:“现在让他在年末出征,是想让他的事业不顺利;让他穿杂色的衣服,是想表明与他非常疏远;让他佩带镀金的玉佩,就是要抛弃他内心的忠诚。”第四层说:“让他穿杂色的服色说明要疏远他;让他出师的时间表明要让他不顺利。”第五层说:“杂色意味着凄凉;冬天意味着肃杀;金属意味着寒气;块佩意味着火一般的燥热。”语言婉转有味,极其耐人咀嚼。《国语》中也有大量这种文字,有的转折竟达到六七层之多,但是大多数语气舒缓、结构松散,而且不太切近主题。

陈翠合齐燕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人陈翠想让燕、齐结盟交好。按照当时的规矩,盟国之间一定要互派人质到对方国家,陈翠就想让燕王的弟弟到齐国当人质。可是燕王的母亲太后听到这件事情后大发雷霆,并说道:“陈翠这人不能治国也就罢了,怎么可以想方设法让我们母子分离呢?真是莫名其妙!”

陈翠听说太后发怒的消息后,就要求晋见太后,太后听到禀报后,就说我正要找他算账,没想到他竟送上门来了!快让他进来。陈翠进宫后,太后并没有平息心中的怒气,对陈翠不冷不热地说:“听说你要让我把儿子送到齐国做人质,是吗?”陈翠回答道:“启禀太后,正是。”太后听完恶狠狠地说:“告诉你,那是绝对办不到的。”陈翠见此情景,不慌不忙,上前一步深施一礼,然后缓声说道:“太后息怒,您听我说,为什么要派公子去齐国做人质。听说太后爱子还不如一般的平民百姓,不仅不爱自己的女儿,更不爱自己的儿子。”太后听后连连皱眉说道:“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陈翠沉默了一会儿才说:“太后您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诸侯,还知道陪送多达千金的嫁妆。现在大王想封公子一官半职,群臣就会说,公子没有什么功劳不应该受封。现在让公子做人质,这是让他立功的大好机会。而太后不同意,所以说太后不爱儿子。况且太后和大王幸而健在,公子可以很高贵。太后和大王不幸百年之后,太子继承了王位,那么公子就有可能比一般平民百姓还要低贱。如果太后在世时,公子不能受封,那么他以后有可能终生再也不会受封了。”

听到这里太后不禁吃了一惊,说道:“老妇鼠目寸光,不知长久之计,还是陈爱卿深谋远虑。”于是就准许儿子前往齐国当人质,并立马下令准备前去的行李物品。

这件事和赵国的触龙说赵太后大致一样,而《史记》不记录,《资治通鉴》也没见有记载,学者也不曾提。

徙木偾表

战国时期,商鞅准备在秦国变法,担心老百姓不相信,于是想出一个计策。有一天,他命士兵在都城的一个城门前面放置一根高三丈长的木头柱子,并四处张贴布告说:“有谁能将城门前面的那根木头运走,官府便赏其黄金五十两。”老百姓看到布告纷纷议论开来。有人说:“不会是骗人的吧?”此时一位年富力强、身材魁梧粗壮的小伙子瓮声瓮气地说:“大家都看着,我去将城门那根木头运走,如果官府给赏钱,就证明他们讲信用,以后我们就听他们的;假如他们不给我赏钱,就证明他们欺骗我们,纯粹是一派胡言,他们以后讲得再好,我们都不要去相信。”说完就来到城门前将那木头运走了。商鞅听到看守士兵报告有人已经把那根木头搬走的消息后,马上命令赏给那人五十金。那位壮汉看到自己果真得到了五十金,不禁开怀大笑,一边炫耀那五十金,一对围观的老百姓说:“看来官府还是讲信用的啊!”这事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就传遍了整个秦国,商鞅这才下令变法。

吴起在魏国做西河(今陕西大荔)长官时,为了取信于民,就在一天夜里,派人在都城南门外立了一根标杆,并在城中公开宣布:“谁能将这根标杆推倒,就任命他做长大夫的官。”老百姓听到这些宣传,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绝对不可相信的,哪有这样的好事。”也有人说:“不管是真是假,不妨去试一试,如果将那根标杆推倒,最多得不到赏赐,也没有什么妨碍。”说完,就来到都城的南门外,一下子就把那根标杆推倒了。之后,他去求见吴起,告诉自己推倒了南门外的标杆。吴起当即宣布任命他为长大夫官。经过这件事之后,魏国的军民对吴起实行的改革法令及赏罚不再怀疑了。

我觉得,商鞅原本是魏国人,后来才去了秦国,他的搬木示信的计策,可能是效法吴起的,而吴起的事情却没有广泛流传。

谏说之难

韩非子煞费苦心地写下《说难》一文,名噪一时,并流传后世,可他自己呢?正是由于进言引来灾祸,从古至今,向君王进言劝谏简直是太难了。

再来看另外一种人,原本就知道对方要讲什么,一开始并不情愿听取,直到明白了人家进言的道理后能够听从谏言,这样的人着实难得。

秦国和晋国在韩原交战,秦国俘虏了晋惠公。秦国要晋国派人来协商和解,然后接回晋惠公。晋国派了吕甥去见秦穆公。秦穆公问:“晋国人想要和解吗?”吕甥答:“不议和。没有胆识的人对失去君王感到耻辱,因此要整修兵战器械,拥立惠公的儿子,务必雪洗这丧君的耻辱;而有胆识的人敬爱君王,知道自己的过失,因此要接回惠公,回报秦国的恩情。”穆公又问:“晋国人对惠公被囚禁这件事是如何看待的呢?”吕甥回答说:“没有胆识的人们觉得惠公被扣押免除不了灾祸,而有胆识的人觉得惠公一定能够重新登上君主之位。所以,秦国会让晋君回去。这是秦国使臣服的国家感怀恩德,使不臣服的畏惧秦的威严,进而成就霸业的方法。”秦穆公当然是希望晋国以怨为德了,就把晋惠公给放了。吕甥巧言答辩、绵里藏针,不失国体又达到了目的。

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请求援救。齐国提出要让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作人质,赵太后不肯,说:“有再说让长安君作人质的,老妇一定要向他脸上吐唾沫!”左师触龙表示希望晋见太后,太后气呼呼地请他进来,知道他必定是因为这件事而来的。左师从容落座,先询问太后身体有无病痛,接着请求让自己的小儿子当个宫廷黑衣卫士。太后问:“男子汉也爱怜自己的小儿子吗?”触龙答:“比女人们更爱怜。”后来话题涉及太后的女儿燕后,接着又深入探讨赵王三代以下没有功绩而封侯的子子孙孙,灾祸将涉及他们自身的情况。太后省悟之后,触龙就问:“长安君凭什么把自己托身在赵国?”在这种情况下,太后说:“任凭您支派他吧!”长安君于是被派出国去做了人质。

范雎在秦国受到冷落,蔡泽来到秦国,让人公开讲一些激怒范雎的话,说:“燕国来的客卿蔡泽是天下的善辩之士,他只要一见到秦王,一定会使范雎丧失相位。”范雎说:“诸子百家的学说,我全都懂得;众人的论辩,我都挫败过他们,这样还怎么能使我失去相位呢?”让人召来蔡泽,问他说:“您扬言要取代我任相国,有这事吗?”蔡泽答道:“是的。”接着又引据商鞅、吴起、大夫种(越国大夫文种)的事例。范雎知道蔡泽要用游说之词难为自己,故意心口不一地说:“牺牲性命,成就名声,为什么不可以?”蔡泽拿生命、名声都要保全的道理诱导他,以闳夭、周公的忠贞圣明为他树立榜样。忠告他当今秦王并不加倍优遇功臣,不像秦孝公、楚越王那样,你范雎的功劳也比不上商鞅等三人。规劝他归还相印,把相位让给贤者。范雎对蔡泽肃然起敬,抛却了原先的恼怒,失去了原有的辩才,恭恭敬敬听他的意见,把他请到家中待如上宾。最终取代范雎做了秦相的就是蔡泽。

秦始皇和他母亲有矛盾,要流放他的母亲。下令说:“谁胆敢因太后的事进言劝谏我就杀了他。”因为此事,他杀害了二十七个进言的大臣。齐人茅焦要见秦王,秦始皇知道他也是来说此事,命人搬来一口大锅,预备烹杀他。茅焦上殿看此情形,心中早已有数,他一一列举夏桀、殷纣王狂妄悖逆的行为,话还未说完,秦始皇就幡然醒悟,便收回成命,母子破镜重圆。范雎当年放逐华阳,废黜穰候,置之绝境,渐渐开始谋反。茅焦为何不像蔡泽那样咄咄逼人呢?这是由于形势不同,此一时彼一时,对此,后人不应该相提并论。

王卫尉

萧何辅助汉高祖刘邦出生入死,是一位难能可贵的定邦贤才。汉立国后,萧何见长安附近的地太少,正好御苑上林有空地,就请奏刘邦要将这块地交给老百姓耕种。这下可把刘邦惹恼了,盛怒之下,把萧何给囚禁了。王尉卫问他为啥这样做,刘邦说:“李斯辅佐秦始皇时,有好的政迹都归秦始皇,有过错的时候就自己担责。而他可好,拿我的御苑去巴结老百姓,恐怕是接受了人家的贿赂了吧?我一定要治罪于他。”

王尉卫知道这是皇上在生气,就劝告他说:“对国家和老百姓有利的,就请求执行,这是宰相的职责。萧相国这样做是对的。陛下拒楚多年,相国为你守关中,他却不去邀媚收利,今天他可能去干那事吗?秦皇就是听不得别人的批评,独断专行才亡国的,李斯去为他分担错误,更助长了秦皇的骄横,有啥值得效法的呢?”

唐太宗李世民怀疑三品以上的大臣轻视魏王,责备说:“我看隋朝的各王,一品以下都没有好结果,我是不容许我的儿子们随意放纵的。”魏征说:“隋高祖不懂礼仪教子,宠爱放纵他们,使他们干下那些不合礼法的事,不久都被废黜。所以,不能效法这种做法。”

汉高祖、唐太宗肆意妄为,一时满口胡言,失掉了尊仪。但王尉卫、魏征两位大臣,能就他的过错及时进行纠正。他们的话开门见山,在激切中又不失婉转,既能够直率地批评又能使他们心服口服。他们二人的做法,称得上是掌握了谏事的大义。即使不是这两位明君,换做其他人,谁能不虚心听取呢?

周亚夫治军

汉文帝时,周亚夫向来以从严治军、骁勇善战而闻名。

有一天,汉文帝的车马声势浩大地来到了周亚夫的军营外,遭遇卫兵的拦截。“皇上驾到,请赶快开门。”侍从官喊到。“没有周将军的命令,任何人不许擅自闯入。”士兵们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最后,周亚夫出营接驾,汉文帝才得以进入军营。根据军中的规定,车子进入边门之后,都要下车步行,任何人都不得例外,汉文帝也只好从命。事后,汉文帝赞扬周亚夫治军严谨,号令严明,这样的军队能够做到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汉景帝时,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是这次叛乱的主谋和首领,他倚仗吴国冶铜铸钺等优越的条件,早已蓄谋夺取皇位,并联合了胶西王卬、楚王刘戊等七个郡国,共同起兵。为了平叛,景帝派太尉周亚夫前去迎击。

周亚夫率领大军迎击吴楚叛军。他采用众兵坚守,用轻兵断绝吴楚粮道,使吴楚军不能持久作战。下邑(今安徽砀山东)一战,叛军大败,周亚夫率精兵追击,吴王刘濞仅率四人南逃,在东越被杀死。其他诸国见吴楚失败,再也无心恋战,很快就被周亚夫所率领的军队打败。

不过,《汉书》的其中一段记载值得研究。意思大概是:周亚夫带兵与吴楚僵持之时,坚壁不出。一天夜晚,汉军夜惊,人喊马叫,吵吵嚷嚷,直闹到了周亚夫帐篷前面,而周亚夫始终没有起床治理。作者这样叙述,大概是赞扬周亚夫沉着稳重,镇定持重。事实上并非如此,这从他治军严谨这一点可以推断出来。

虎臣辛庆忌遗事

汉成帝登基后,有意废除许皇后而立赵飞燕为皇后,大臣刘辅认为这样做违背了祖训,冒着被处死的危险谏言劝阻皇上,汉成帝勃然大怒,将刘辅关进监狱,准备处死。左将军辛庆忌认为刘辅忠正敢言,便上书为刘辅求情,汉成帝认为辛庆忌说得很正确,就豁免了刘辅。

又有一次,向来以狂直敢言、不拘小节著称的官员朱云上书,他认为宰相张禹碌碌无为,应该罢免。皇上觉得朱云以下犯上,要怒杀朱云。辛庆忌又站出来为朱云求情。他摘下官帽、解下官印紫绶,在大殿上叩头流血,诚恳地说:“朱云向来以狂傲直言闻名,我敢以死担保,朱云绝对没有犯上作乱的企图。”

皇帝看辛庆忌语气非常坚决,怒气才平息,赦免了朱云的死罪。辛庆忌这两次以死进谏拯救忠臣,真的可以与汉初的名臣汲黯、王章相提并论。可是班固的《汉书》中没有提及辛庆忌的这两件事,只是说辛庆忌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虎臣”,匈奴、西域各族都十分佩服他。当辛庆忌为朱云求情,希望皇帝赦免朱云的罪时,满朝文武都在,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帮他一把。

田叔

楚汉相争之时,刘邦曾封张敖为赵王。建立西汉以后,丞相赵午、贯高怂恿赵王,杀掉汉高祖,篡位登基。

汉高祖听到这个惊天的消息后,立马下令缉拿赵王及其党羽,并颁布诏书:“随从赵王叛逆者,罪及三族。”赵王一看形势不对,就带着大臣田叔、孟舒到长安请罪。

刘邦见到赵王,顿时气得火冒三丈,将赵王骂得狗血淋头,最后贬为宣平侯。接着提审田叔、孟舒。二人被押上朝堂,大义凛然,没有丝毫的惧怕。刘邦看此二人非同一般,便询问事情的缘由。二人的韬略智谋让刘邦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想到,小小的赵国还隐藏着这样的奇人!于是,封田叔为汉中守、孟舒为云中守。

汉文帝即位后,曾问田叔:“你可知道当今天下德高望重的长者是谁吗?”“愚臣以为云中守孟舒才是德高望重的长者。”田叔回答道。

文帝摇摇头:“匈奴进攻云中,孟舒不能坚守,损兵折将数百人,这也算得上德高望重的长者?”

田叔跪下叩头辩解道:“贯高谋反时,高祖曾诏谕全国,凡追随赵王者,罪及三族。孟舒自知罪过难免,便随赵王到长安请罪,本来就已打定要死的主意,他也不知道日后要做云中守,更不会料到战事失利。”

田叔越说越来劲:“做了云中守后,孟舒能尽心尽责。他爱兵如子,兵也敬他为父,上下拧成一股绳,交融甚欢。匈奴每次进攻,孟舒能够身先士卒,士兵们也争先恐后地猛打猛冲,觉得为郡守而战,死也值得。这难道是孟舒瞎指挥,逼士兵去送死么?事实上,他心里很清楚,将士们连日征战,疲惫不堪,但望着奋力争杀的士卒,他能说什么好呢?”

汉文帝听过田叔的这一番辩驳,幡然大悟:“孟舒果然是一位贤臣。”此时,孟舒由于战败,已被罢免查办,听候发落。不久以后,一道诏令又将孟舒召回了云中,接着做他的太守。

田叔在文帝面前直抒胸臆,解救孟舒。使汉文帝如梦初醒,摒弃前嫌,重新重用孟舒,也不愧为一位贤德之君啊。君臣之间,都应该以诚相待。

钟繇自劾

东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封钟繇为司隶校尉,掌管关中的军队。后来皇帝下令召集河东(今山西夏县)太守王邑回京,同时派遣杜畿任河东太守。河东郡的下属官吏到钟繇那里请求继续留任王邑,钟繇没有答应。王邑到许昌后私自回家了。钟繇认为这是由于自己监督下属不力所造成的,于是上书朝廷状告自己说:“侍中兼司隶校尉东武亭侯钟繇,侥幸蒙受朝廷的恩泽,虽才识短浅,仍被提升进用,成为朝廷的亲近大臣,奉命督使关中。明明知道朝廷诏书痛恨地方长官政治教化的疲软、督察下属无法,法令长期得不到执行,各项工作处于瘫痪状态,处理公文失当,不重视国家法度,不与朝廷同心同德。作为臣下对皇上不忠,实为罪大恶极。我请求皇上下诏,让司法机关审查钟繇的罪行。让大鸿胪削去钟繇的爵位,收回他的封地。我即刻把文书交付给州郡的属官,俯首等待朝廷依罪处斩。”结果朝廷下诏,予以驳回。

我认为现在的官吏上书弹劾自己时,只不过是请朝廷将自己放逐他乡,闭门待罪罢了。像钟繇的这篇奏章,基本被别人揭发没有什么区别,难道是由于钟繇自己身为掌管刑狱的司隶校尉,职责就是察举不处,所以才这样做的吗?

汉士择所从

东汉末年,汉朝土崩瓦解,士大夫们纷纷以退为进,很多人弃明投暗,耽误了前途。而仁人志士都善于保护自己,普通人或平庸的人就很难躲避祸害,甚至性命难保。

荀彧的家乡颍川(河南许昌东)是兵家必争的战略之地。年少的时候,荀彧劝说地方老百姓尽快迁移,但是这些人依恋故土,不愿意离开,后来大多死于战乱,而荀彧却带着宗族逃往冀州(今河北临漳一带)。袁绍早就听到他的名气,将他奉为座上嘉宾。但是荀彧看到袁绍优柔寡断,难成大器,最终还是投靠了曹操。乡人宗族中留在袁绍这里的,后来大多被贼寇杀害了。

汝南(河南平舆北)士大夫大多投奔了袁绍。唯独和洽奔荆州(湖北襄阳)刘表,刘表非常重视他。他看到刘表昏庸无能,身边小人当道,如果不离开必定会被小人的谗言所害,于是他毅然决然地离开刘表,投靠了曹操。留下来攀附刘表的士大夫,后来大多被刘表杀害了。

曹操任兖州牧,陈留太守张邈和曹操很亲善。郡士高柔认为张邈早晚瞅机会背叛曹操,要率乡人离开这里,免受刀兵之苦。很多人都认为张曹关系和睦,不会反目,就不愿离开。高柔带全家迁往河北后,张邈果然起兵反曹。

郭嘉初见袁绍,发现他势虽强,却是个犹豫不决的人,难以和他共济大业。不久便去投了曹操,和曹操促膝畅谈天下形势后,便感慨:“曹操真是明主啊!”

杜袭、赵俨、繁钦到避乱荆州。繁钦对刘表很佩服,刘表也看重他。杜袭劝他说:“我们三人一起出来,是为保全自己等待时机,你如果是这样见人依人,我们就不是好友了!”到了曹操拥汉献帝迁都许昌时,赵俨说:“曹操必能统一华夏,我知道我们的出路了。”杜袭等三人就投靠了曹操,后来建功立业,也不枉活一生。

孙策夺取丹阳,吕范要求暂领丹阳督都的职务。孙策说:“你现在已经拥有很多兵马,怎么能再委屈你做这小官呢?”吕范说:“我舍却本土托身于将军,就是同你一起共创大业,我们就好像是同舟涉海存亡相关,稍有不慎就要遭到失败。这也是我的忧虑,不单单是您啊!现在丹阳这样重要,关系全局,还计较官职大小吗?”孙策非常感动,就把丹阳交给了吕范。周瑜同孙策论天下大势,英雄所见略同,结有生死之交。孙策死后,孙权接管江东,周瑜看出孙权能成大事便忠心相随。赤壁一把大火,定下了天下三足鼎立的事业。

诸葛亮身居襄阳,刘表却没有本事得到他。刘备三顾茅庐,便得到了一位殚精竭虑、名垂史册的辅佐之良才。

以上这些人见识广大,虽然身处乱世,他们是不会被乱世所埋没的。

孙吴四英将

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氏占据江东,凭借长江天险与西蜀的刘备、中原的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孙策、孙权兄弟二人有立国的雄才大略,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又是吴国的豪杰人士,可称得上是立国之栋梁,对吴国的兴旺盛衰起着很大作用。自古以来的文臣武将,多数自认为能力超群,嫉妒比自己强大的人,而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可以使这样的人自愧不如。

孙权刚执掌政务时,鲁肃打算返回北方,周瑜把他劝住,推荐给孙权说:“鲁肃的才能可以辅佐您得天下,应该广泛寻求像他这样的人,以成就功业。”后来,周瑜临终给孙权的信上说:“鲁肃忠诚刚正,遇到事情从不随便马虎,如果能代替我周瑜,我就死而无憾了!”周瑜死后,鲁肃就代替他执掌了吴国的兵权。

吕蒙原来学识浅薄,名声不佳,后来听了孙权的劝告,学识有很大的长进。鲁肃代周瑜做了兵马大都督,常到吕蒙那里计议大事,很赏识吕蒙的才华,而吕蒙却很自卑。鲁肃看他这样,便宽慰夸奖他:“我原认为老弟你只有武略,今天看来你学识渊博,不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了。”鲁肃就和吕蒙结为金兰之交,吕蒙也就接替了鲁肃的职务。吕蒙坐镇陆口(今湖北嘉鱼西南),因病告退,孙权问他谁能代他当此重任,吕蒙推荐陆逊,说他深谋远虑,才能足以托付重任。陆逊因此代替了吕蒙。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人相继代替,驻守吴国边关几十年,都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闻名一时的名将,曹操、刘备、关羽都曾败在他们手里。他们四人虽然相互交替,孙权都能听取他们的意见,将军中大事交给他们。吴国之所以成为三国之一,绝对不是没有原因的。

太史慈

乱世三国,英雄层出不穷,龙虎相争;英雄好汉,纷纷登场,盛况前所未有。他们之中的太史慈是值得赞颂的一个人物。

太史慈起初任职东莱郡(山东黄县)的奏曹吏。当时,郡与州之间有误会,州牧上章揭发郡守,太史慈用谋略挫败了州牧阴谋,使郡守免受冤屈。孔融在北海(今山东昌乐)被黄巾军包围,太史慈为了向刘备请求援助,先使计麻痹敌人,孤身一人冲出敌营搬来救兵,帮孔融解围。

后来刘繇当扬州刺史时,太史慈去求见,正好孙策领兵来攻扬州,有人劝刘繇任命太史慈为大将军,抗拒孙策,刘繇觉得太史慈资历太低,便说:“我如果用子义(太史慈字)为将,恐怕天下将要笑话我部下无能人。”于是仅派太史慈一人一马去前方侦察孙策军队的实力,在神亭的地方与孙策相遇,双方便打起来,与孙策恶斗一场,将孙策的头盔夺了回来。后来刘繇失败逃往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史慈被孙策擒获,孙策握着他的手说:“还记得咱二人在神亭时那场恶斗吗?”又称赞太史慈忠义勇烈,是当今天下有才能的人,便为太史慈松绑,任用他为将,并让太史慈去安抚刘繇的儿子,安排好刘繇家属的生活。孙权代替孙策在东吴执政后,任命太史慈为建昌(今江西奉新)都尉,遂委派他管理吴国南方的军政事务,设衙门于海昏(今江西永修)。他去世时,年仅四十一岁,葬在新吴,当地人为他建立祠庙,进行敬奉。宋孝宗时封他为灵惠侯,诏词上说:“神(太史慈)早年营救孔融,被人敬称为青州的刚毅之士,后来追随孙策,成了吴国的信任大臣。你为民惩恶扬善,后人为你建立祠庙直到今天。按照你的表现,选择两处纪念你的地方进行封侯。现在人们还记得‘神亭’的故事。”

诸葛公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董卓之乱,袁术称雄,袁绍、公孙瓒、刘备、曹操、孙权又角逐中原。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即使心怀大志,也只是仰人鼻息,漂泊无定。自徐庶走马荐诸葛,刘备三顾茅庐,孔明才离开隆中,结束了他的隐居生活,全心全意辅助刘皇叔成就雄伟霸业。他用灵敏的观察和准确的事实分析,一语道破当时的时局,明确了刘备今后的战略方向:不能与曹操针锋相对,联合孙权而不能谋图江东,同时占领荆襄、益州的“隆中对策”,历史的进程实际也就是这样。

诸葛亮也正是遵循着他的最初意向为刘备鞠躬尽瘁、奋斗终生的。在他掌权的二十多年里,国君信任他,士大夫仰慕他,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百姓信服他,敌人畏惧他。对上,他以忠诚取得君主的高度信任,所以刘备临死时以至于对他说:“我的儿子没有才能,你可以自取帝位。”后主刘禅虽平庸懦怯、无所建树,也把整个国家交给他而毫无怀疑。对下,他的才德威望被部属信赖,所以长水校尉廖立与骠骑将军李严虽都被除名为民,但听到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后,廖立垂泣不已,李严病发死去。后主左右奸佞之臣充塞宫中,却没有一个人有嫉恨暗害诸葛亮之心的。当魏国完全占领中州之地以后,还挟有曹操、曹丕父子生前的积威,军中勇猛的将士如林,却不敢派一兵一卒到蜀国,而诸葛亮却率领大军六出祁山、讨伐魏国,致使魏国上下畏惧蜀国如同畏虎。敌帅司马懿仔细考察诸葛亮军营壁垒后,叹服他是天下奇才。

后来,诸葛亮死后,曹魏大将钟会进攻蜀汉,特意派人到汉川祭祀诸葛亮庙,严禁他的军卒在诸葛墓附近伐木砍柴。钟会恐怕不仅仅是因为叹服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才这么做的吧?

六出祁山伐魏的时候,蜀汉大将魏延屡次请求率一支人马,或东出荆州,或循秦岭向东与诸葛亮成两下夹攻之势,直捣长安。诸葛亮认为不妥。关于这一点,后世史臣认为诸葛亮把魏延的计策当作一种冒险之策而不用。实际上是诸葛亮所谓“义兵不用诈谋奇计”的思想在起支配作用。当时,蜀汉拥数十万精兵,打着兴复汉室的正统旗号,大张旗鼓直捣魏都,其气势之浩大,根本不用诡秘行踪偷袭长安。这正体现了诸葛亮在大的道义方面光明磊落的品质。

司马懿比孔明大四岁,令人惋惜的是,司马懿活在世间,而孔明却由于身心交瘁而去世,死的时候诸葛亮才五十四岁。这只能说明上天不降福于蜀汉吧!唐朝诗人杜甫写了一首诗,有两句是这样的:“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诗中披露了对诸葛亮早逝的哀婉以及对蜀汉未能统一中国的遗恨之情。

谢朏志节

荀彧辅助魏武帝曹操,刘穆之辅助宋高祖刘裕,高德政辅助北齐文宣帝高洋,高颎辅助隋文帝杨坚,刘文静辅助唐高祖李渊,直到他们分别夺取了汉、晋、魏、周和隋的政权,这些人可称得上是为建立新的国家或为改朝换代立大功的人了。可是,只要皇帝手握大权,他们就没有什么好结局了,荀彧由于未及时告知曹操伏皇后的事和劝阻曹操封魏公,最终被迫服毒自杀。刘穆之驻守丹阳(今江苏镇江)时,刘裕北上攻伐,诏书下到丹阳封刘穆之“九锡”,刘穆之因为受之有愧和惶恐而死。高德政因为踌躇满志而遭到杨愔的谗害,高颎因纳妾的谗害,刘文静由于妾弟反叛,而被裴寂谗言。这些人最终为未能免去祸害而被杀害。

齐高帝萧道成当初阴谋篡夺宋时,曾请谢朏参与,屏退左右与他私下商量。但谢朏默不作声以表示拒绝。后来萧道成一定要谢朏参与政治,封他为左长史(南北朝时,刺史带将军称号者,其幕府所设的官职。相当于秘书长),并以石苞的例子讽刺他,谢朏还是不肯听从。等到萧道成做了齐高帝时,谢朏还是坚守志节,不肯解掉做宋代侍中时印章上的丝带,甚至枕着它睡觉。有一天他走在街上,萧道成的儿子萧赜看见后非常气愤,想杀掉他。萧道成因为害怕舆论的谴责而阻止说:“如果杀掉他,则正好成全了他的高名。我们不如宽恕他,以表示我们的大度。”后来,萧道成把他贬回了老家。

海陵王萧昭文称帝时,又封谢朏做侍中。不久之后,宣成王萧鸾又谋权篡位,并收买了一大批朝廷侍臣。谢朏不愿参与,就要求去吴兴(今浙江吴兴南)去做太守。临别时,他和时任吏部尚书的弟弟谢治一同饮酒。酒醉中,他举起酒杯对弟弟说:“可以畅饮,不要参与政务纠葛!”他可能是非常反感萧鸾谋权篡位的行为又束手无策吧?

可见,谢朏的气节真可称得上廉洁清高。可是,司马光还曾嘲笑他,真是难以理解!

轻浮称谓

南齐时期,有一名叫陆慧晓的人,为人肃静,有礼节,曾经做过几个王的长史,可是说是达官显贵了。即使一般的僚属部下来拜访他,他也必定很有礼貌地起立迎送。有人看到这种情形就劝言:“长史官位已经足够高贵了,你可不能过于恭谨,屈尊大驾啊!”陆慧晓听后淡然自若,说道:“我生来厌恶人们无礼,怎么能够不时时刻刻以礼待人呢?”陆慧晓从未称呼一般士大夫为卿,有人诧异地问其中的缘由,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达官显贵不可随便称呼为卿,一般人倒是可以随便称呼卿,人生在世怎么能够忍受这样以己之见擅自分高低呢?”因此他一生行事时,常常敬称别人的名位。

现在世俗中一些行为比较浮夸的年轻人,即便自己职位卑微,在和长辈谈话,提及他们的同辈人时,必定说“某某先生”,而谈及他的上级长官,也是如此,甚至在别人的尊长前谈到他们的儿孙甥婿时,也说“某某先生”。有的随意称呼宰相执政达官贵人的字号。这些都是不了解上下尊卑名分高低的人,习惯使然,原不是他们思维简单,态度傲慢无礼所导致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