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赶考行:365百姓故事汇优秀故事集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0 00:20:42

点击下载

作者: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梦·赶考行:365百姓故事汇优秀故事集锦

中国梦·赶考行:365百姓故事汇优秀故事集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中国梦·赶考行:365百姓故事汇优秀故事集锦作者: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3-01ISBN:9787202109625本书由河北冠林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让百姓走进故事汇讲述价值观

每个人都有故事,虽不华美,但足够真实。

每个人都有梦想,未必波澜壮阔,却悦耳动听。

为了交流如何把昨日的梦想变成今日的故事、借鉴如何把今日的故事化作明日的梦想,2014年,河北省委宣传部搭建了百姓故事汇群众宣讲平台,全省20多万名干部群众参与其中。2015年2月,河北省又组织开展了第二期百姓故事汇群众宣讲活动,全省上下讲身边的故事、听身边的感动、看身边的变化、悟身边的道理,形成了浓浓的追梦逐梦圆梦的社会氛围。

智慧在群众,力量在基层,高手在民间,小小故事汇也演绎时代主题。河北省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探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进一步落细落小落实的新路径,尝试用群众喜欢的宣传形式、贴近地气的语言表达、源自生活的真实故事,搭建群众讲述自己努力追梦、实干筑梦经历的平台,谋划开展百姓故事汇群众宣讲活动,强化百姓价值认同。

2014年,河北省委宣传部成功组织了第一期百姓故事汇群众宣讲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省落地生根,滏阳小学童谣传唱核心价值观等经验做法得到刘云山等中央领导批示肯定,核心价值观建设亮点频出、精彩频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实践系统化具体化,省委宣传部进一步灵活组织形式、丰富宣讲内容、扩大参与程度、激发参与热情、加强宣传报道,于今年初组织举办第二期百姓故事汇大型群众宣讲活动,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实践相结合,与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相结合,与先进典型选树和政工师队伍建设相结合,横向覆盖全省11个设区市、省直管县(市),纵向扩展到省直机关、省管高校、省属国有企业,层层发动、层层宣讲、层层选拔、层层播出、全面开展。组织省直媒体共同发力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制作百姓故事汇公益宣传短片在媒体媒介持续播出,编印系列《百姓故事汇优秀宣讲材料选编》在全省发放,系列举措助推活动深入开展。我部按照“爱岗敬业、创业进取、自信自强、诚信友善”4个专题,筛选出44名优秀选手进行省级预赛决赛,比赛实况在河北电视台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念,在基层干部群众的宣讲中得到了鲜明体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在宣讲活动中被大力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准则被广泛传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国梦不是遥不可及、事不关己的,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实现中国梦河北篇章,需要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弘扬赶考精神,付诸实干。省委宣传部组织的百姓故事汇群众宣讲活动,突出“梦在心中·路在脚下”主题,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着眼点,重点反映基层干部群众通过实干奉献所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新成果。活动开展以来,各界群众代表积极参与,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选手在活动中讲述全省上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的生动局面,群众宣讲员所体现出的报国为民、实干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精神,引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鸣,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成效,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汇聚起磅礴精神力量。邯郸、廊坊、张家口、衡水等地还筛选事迹扎实、故事感人的宣讲员,组织各类巡回宣讲,在全社会特别是基层群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活动不追求高大全,始终牢记故事汇的主角是人民群众,听众是身边百姓,在接地气上下功夫,十分切合广大人民群众需要,激发群众干劲,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宣讲群众既有基层乡镇干部、村支书,也有自主创业的普通农民;既有扎根基层的大学生村官,也有发挥余热的社区服务志愿者,还有钻研业务、创新科技的新型产业工人,白手起家、发展壮大的工商户,有献身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有自立自强的大中专学生,有执法为民的基层干警,有醉心文艺的文化工作者。百姓故事汇给广大群众提供了圆梦舞台和出彩机会,一大批来自基层的百姓故事吸引了现场和电视观众的目光,一大批优秀群众宣讲员和百姓好故事脱颖而出。来自基层的鲜活事迹、宣讲员的真实感受深深影响和教育着广大基层干部群众。

据不完全统计,第二期活动开展以来,全省组织现场宣讲活动1000余场,宣讲选手4000多人次,直接受众30万人,网上转载超过30万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深入人心,实干实现个人梦、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社会共识不断增强。

为了认真总结第二期百姓故事汇活动的成功经验,我们组织编写了本书。该书集中体现了这次活动的优秀成果,体现了全省广大宣传教育工作者为深化中国梦活动的高度热情,体现了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发展,充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热爱美丽家乡、建设美丽河北,为我们学习交流提供了十分有益的材料。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宣传处2015年11月在“中国梦·赶考行”第二期百姓故事汇启动仪式上的讲话(节选)(2015年3月12日)艾文礼

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更是我们百姓的梦。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只有把普通百姓的梦与民族的梦、国家的梦联系起来、融合起来,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为什么要开展“中国梦·赶考行”的主题实践活动,为什么在“中国梦·赶考行”主题实践活动中开展百姓故事汇活动,主要基于以下四点考虑。

第一,开展“中国梦·赶考行”百姓故事汇的目的是弘扬赶考精神,凝聚起“三个河北”建设的正能量。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从西柏坡率中央领导机关前往北京时提出,我们是进京赶考,决不当李自成。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满怀深情地讲,我们党面临的赶考还远未结束。河北是赶考精神的发源地,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中国梦·赶考行”诠释好、宣传好、践行好。去年的百姓故事汇活动有声有色又有彩,石家庄市是全省的缩影,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我们继续开展第二期百姓故事汇群众宣讲活动,就是要进一步弘扬赶考精神,凝聚起“三个河北”建设的正能量,鼓励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筑梦追梦圆梦。

第二,开展“中国梦·赶考行”百姓故事汇是为了接地气。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都有故事。百姓故事汇讲述的就是群众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个人筑梦追梦圆梦的经历,很接地气,十分切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去年的百姓故事汇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大家讲的故事非常接地气。我们要把这个活动不间断地开展下去,让广大干部群众都能够融入进来,都能有圆梦的舞台,有出彩的机会。

第三,“中国梦·赶考行”百姓故事汇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近年来,随着“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全省上下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力量越来越大。“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普通百姓都知道的道理。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有载体来支撑,河北的载体就是“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和“中国梦·赶考行”宣传教育活动。自“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省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道德模范和河北好人,大家的善行善举和先进事迹,影响和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在全省形成了善意浓浓、善心涌动、善行如潮、善曲高奏、善果累累的局面。智慧在群众,力量在基层,高手在民间。我们开展“中国梦·赶考行”百姓故事汇群众宣讲活动,就是要让更多的草根英雄和平凡百姓当主角,让大家讲述身边的感动或者自己的故事,推动全省形成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

第四,开展“中国梦·赶考行”百姓故事汇的实质是用大白话讲清大道理,用小切口突出大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要通过“中国梦·赶考行”百姓故事汇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宣传阐释,以大白话讲清大道理,深刻把握讲话的精髓和真谛,更好地用讲话精神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善行使者在行动河北省善行使者公益协会 任红璐

我是来自河北省善行使者公益协会的任红璐,今天很荣幸参加“中国梦·赶考行”百姓故事汇活动。

今天我想讲的故事和我们于2013年4月12日开展至今的“善行使者·圆梦行动”大型公益活动有关。以善行使者·走进西藏的活动为例,我们集合了道德模范、艺术家、企业家,计划用四年的时间,分阶段从河北省会石家庄,途经36个县市,行程4000公里,徒步到达西藏,在行走中捐助和帮扶,在行走中传播善行和爱。在行走西藏的路上,我们赢得了沿途政府领导的信任与尊重,收获了希望和感动。

我们走到陕西省时,当地文明办提供了一些贫困户的相关资料。有这么一户,让我们印象很深刻,用一句话形容他们的家庭情况:一家四口人,三口是智障。

当拿到这样的资料,善行使者们沉默了,大家一致决定去看望这户人家。这户人家住的地方很偏僻,只记得在黄土飞扬的土路上走了好几个小时,天气燥热,风沙很大,就这样走到嘴唇发干,双腿快失去知觉,才来到了这户人家。

敲门后,是一个60岁左右的老大爷,老人得知我们来意后,把我们领了进来。走进了院子,我们看见一个青年男子和一个青年女子衣服脏兮兮的,目光呆滞,在院子的土地上跌坐着,不知在玩着什么。院子里的灶台上放着一碗已经放坨了的面皮。院子破旧,墙也不完整,可是却还是比较整洁,有一种家的感觉。

由于是中午,老大爷的老伴睡觉了,老大爷在一张已经破的掉漆的木桌子上,给我们倒上水,为我们讲起了他的故事。

小时候,老大爷的家里很穷,讨不到老婆,可也不能给家里断了香火,便娶了村里一个智障姑娘。姑娘娘家也是看他老实本分,想着把女儿嫁出去还可以有一口饭吃,便把女儿嫁给了他。那时候老大爷身体还算壮实,一边照顾着智障的老婆,一边干农活,也能勉强混个温饱。可是当两个孩子陆续生出来后,老大爷的日子更加拮据了,最让老大爷揪心的是,这两个孩子居然也都是智障。刚开始,老大爷觉得天都快塌下来了,可是看着两个孩子,虽然智障,但是当给他叫爹的那一瞬间,他又觉得有了力量,就这样,照顾着三个智障人直到今天。

我们的心突然揪了起来,问老大爷是怎么坚持到的今天。老大爷抿了抿嘴说:“我知道我现在每一天的日子都很艰难,可是我的老婆需要我照顾,我的孩子也需要我照顾。只要我能多撑一天,他们也就能过一天的日子。更何况现在政府和乡亲也对我们有一些帮助,咬咬牙,一切总会过去的。”

我们强忍着泪水,将几千元的爱心款和一些物资送给了老大爷家,向下一户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家走去。路上,我们感叹着,老大爷这么艰难,还这么勇敢地走下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充满希望地迎接明天?

这一路上,我们已徒步了1750公里,到达了青海湖,高原反应的缺氧、寒冷与酷暑的交替,看着身旁疾驰呼啸而过的车辆,多想搭个车歇歇走肿了的双脚!但我们担心搭车会遗漏需要帮助的人,坚持不搭便车,还是一点点克服,风餐露宿,一路善行,一路行善,沿途资助的贫困孩子、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总计400余人,资助福利院3个,孤儿院2个,残障学校3个,捐助善款100多万元。

值得我们欣慰的是,在我们对贫困家庭进行帮扶的过程中,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和当地爱心人士的关注。经过我们的回访得知,一部分家庭已经申请了低保,还有一部分家庭在当地爱心人士的帮扶下,已能解决温饱问题。而2015年7月,我们还要继续前行,要将“善行河北”的精神沿途洒向各个我们能到达的地方。

为响应“春雨行动”,我们于2015年1月与民革河北省委、团省委、省妇联、省工商联、省民政厅、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省志愿服务基金会等联合举办了以“春雨行动·牵手孤困女童”为主题的公益拍卖会,募集善款140余万元。2015年2月,我们开展了“暖春行动”,向我们长期资助的石家庄周边地区201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送去新年的问候和爱心物资。

当我们将爱心物资和助学款送到赞皇的一户人家时,孩子的父亲刘大哥却拒绝了我们的帮助,他说:“过去由于我生病,家里状况确实不好,可是现在我的身体情况有所好转,也可以工作了,虽然我们家不富裕,但是也可以自己生活,你们把这些用到更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吧。”刘大哥领路,我们来到了另一户人家,刘大哥把物资和爱心款送给了这户人家。原来这户人家由于看病,家里已经入不敷出,刘大哥还经常力所能及地接济着这户人家。在这里,我们因爱的延续而感动。

自“善行使者·圆梦行动”活动开展以来,总计捐助善款已达300多万元,捐助贫困学生、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孤儿以及特殊人群1500余人次,受益人数3000多人,开展大小公益活动60余次。

最后我想说,让我们在行走中播洒爱心,在行走中集聚爱的力量,让我们高举“善行河北”的旗帜,弘扬社会正能量,为“中国梦”而行动!把青春留在大山 做山里娃的老师妈妈石家庄市鹿泉区白鹿泉乡水峪小学 刘 娟

我叫刘娟,来自大山深处的一所小学,石家庄市鹿泉区白鹿泉乡水峪小学,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给大家讲讲我的故事。我演讲的题目是“把青春留在大山 做山里娃的老师妈妈”。

从毕业走进大山的那一天到现在有14个年头了,2001年9月1日,第一天上班,因为山路坡度太大了,我推着自行车走了一个来小时,终于到了梁庄小学,校长腾出一间仓库,搬来一张办公桌,用8条凳子支起一张床板,就成了我的办公室兼宿舍。和我一起来的同学,只待了3天,就悄悄地离开了。当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求知的大眼睛时,心头一热就留了下来。当时的我没有想到,这一留,就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全都留在了大山里。

2003年9月,我被调到更偏远、更贫困的水峪小学。从家到学校要走20多里的山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遇着下大雪,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步行。学校老师少,我带一个班,还教着另外两个班的英语,每天的课都满满的,虽然累,却很充实。我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

2010年9月,我被任命为水峪小学校长,我们确定了“同享阳光,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开展多种活动,把学校北墙辟出做成小块的黑板,成了师生的快乐涂鸦墙。带学生去北京看升国旗,去西柏坡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多次走进河北省科技馆。

一直舍不得离开大山,是心疼这些山里娃。一次,班里的小倩说家长去城里看病了中午回不来,我就留她一起吃饭,饭菜刚端上桌,小倩的爷爷就找到了学校,原来小倩撒谎了,她只是想跟着我吃一顿饭,因为别的同学说我做的饭好吃。小倩的父母都有残疾,爷爷身体也不好,那时家里做饭有烧柴火烟熏的味。只不过是普通的大米饭,蒜薹炒鸡蛋,小倩边吃边哭:“老师,你做的饭真好吃啊!你要是我妈妈该多好啊!”听了以后,既心疼又感动,抱住小倩说:“以后你在家有一个爱你的妈妈,在学校也有一个爱你的老师妈妈。”

有一年冬天下了一夜大雪,上课近20分钟了,家住荷莲峪的一个孩子还没来,往家里打电话没人接,我心急如焚,生怕出事,因为他上学要经过一个大水库,而且全是山路,请其他老师帮着照看班里的孩子,冒雪来到学生家,原来孩子肚子疼,刚从诊所看病回来。孩子的奶奶看到浑身雪白的我,赶忙倒了一大碗开水一下子放进了半袋红糖,非要我喝了暖和暖和。当我走出老远了还听到婆婆的叮咛:“闺女,下雪路滑,小心点儿……”

儿子2015年上一年级,上学都是奶奶接送,没有陪他度过一个儿童节,没有给他开过一次家长会。让我欣慰的是,多年来,全家人都很理解我,支持我,包括今年7岁的儿子。正是有了领导和家人的支持,14年来,我身边的老师换了一个又一个,我却把根深深地扎在了大山里,不改初衷,一路前行。中国梦·供销情石家庄市供销社“红满楼”连锁超市李村店店长 姚会敏

我叫姚会敏,现任石家庄市供销社“红满楼”连锁超市李村店店长。今天,我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作为一个供销社人的平凡故事。“红满楼”鹿泉李村超市是供销社系统面积最大的一个超市,我经过层层选拔,竞争上岗,被选为店长。当我第一次来到李村的时候,感觉简直就像是四五十年代的地方,没有路灯,没多少人口,没有水泥路,看到的远比我想象的还要差得多。李村的现状顿时让我感到压力很大,“超市不赚钱怎么办”?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思想斗争,天生不服输的我告诉自己,既然要干就必须干成、干好,这样我才不后悔,才能对得起企业对我的信任。

拿定主意后,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李村店距离市区有20多公里的路程,每天往返明显不现实,唯一的选择就是把家搬到李村。当我给家人提出这个想法时,全家都不同意:“人家都往市里走,你却往农村走,人生地不熟,不要爹娘,孩子你也不管了?”经过我反复做家人的思想工作,最终得到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让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李村建设的第一线!

就这样,2011年正月二十六,当人们还沉浸在新春佳节的祥和氛围时,“红满楼”李村超市改造工程破土奠基。由于还在数九寒天,经常寒风刺骨,我和参与筹建工作的员工们吃的是铁锅、柴火做的饭,住的是没有暖气、没有空调的冷屋子。刚到我们不知道,早上限时放水,其他时间不放水,等到中午再去接水时,自来水管就成了摆设。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仍然干劲十足,经常忙得错过吃饭时间。白天还好,晚上有时候等饿了想泡一袋方便面都买不上,因为大街上一片漆黑,没有一家商店开门,只能饿着肚子睡觉。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吓倒大家,反而更激起大家的干劲!在大家的奋力拼搏下,短短40天时间就将这几间破旧不堪的门脸和后院变成了一个面积1200平方米的大卖场,4月15日盛大开业,日营业额突破10万元。

当年8月份,李村超市根据市场需求启动第二期,对卖场进行装修扩建、调整布局,这次的任务更加艰巨,需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最重要的是不能影响白天正常营业,好多工作只能等到晚上闭店后突击干出来。作为一店之长的我更是吃不好睡不着,一天只眯糊三四个小时,嗓子喊哑了说不出话了,员工就看嘴型,或者用笔写下来安排工作。虽然累瘦了,我却是精神百倍带领员工们干得热火朝天。2800平方米的大卖场,仅用了2天时间调整开业。9月29日,“红满楼”李村店二期成功开业,创下一年内一个卖场两次开业的纪录。

创业难、守业更难,我时常告诫自己责任重大:企业信任我,把这么大的超市交给我来经营管理,我必须要有所作为。为此,我根据当地的市场需求,拓宽经营思路、搞好商业服务,把服务客户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每逢周边各村有庙会,李村超市都会提供下乡送货上门服务,提高销售额的同时扩大了“红满楼”超市的知名度。假日节庆正是超市最忙的时候,2014年春节前夕,我和员工们一起忙着为超市备年货,突然得到我母亲昏迷不醒、被送到医院进行抢救的消息。等我赶到医院后,母亲已经被推进手术室,我再也抑制不住难过的心情放声大哭。父亲却安慰我说:“这时候店里最忙离不开你,赶紧回去吧。”我含泪拜托家人替我照顾母亲后,又回到李村一头扎进超市的紧张工作当中,迎接节前销售高峰。这个春节,因为备货充足、各项准备工作到位,超市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30%,我只能以此成绩告慰至今还躺在病床上、无法言语的老母亲。

这就是我一名普通供销社职工的难忘经历。我愿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和责任,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岗位筑梦 纺织人生常山股份恒盛分公司织造车间操作技术员 杨 普

大家好!我叫杨普,是个80后,来自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恒盛分公司,是织造车间的一名普通操作技术员。眼下,大家都爱谈论“中国梦”,我以为中国梦是全中华民族正在书写的一部宏伟巨著,而每一篇章,每一个字都要靠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普通劳动者来谱写,只有每一个中华儿女都用心一字一句写好自己出彩的追梦篇章,“中国梦”这部伟大巨著才能熠熠生辉。

我来自农村,毕业于纺织技校。2000年,17岁的我怀揣着想要一纸城市户口的梦想和一颗不安的心,步入了常山股份棉四分公司的大门。一进厂,师傅就教导我,技能是工人的本钱,干好了,行行都能出状元。我深知,黄金有价,青春无价。在劳动强度极高的布机挡车工岗位上,我立志无悔青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别人机下接头练500遍,我就要练1000遍;别人花前月下享受青春生活,我大多把时间用来练基本功。最终换来的是我接头成绩达到每分钟35~38个,比部颁标准提高了一倍多。干挡车工,我总结出机下打结要领口诀,点梭、滑筘等操作方法,还自学了《棉织基础》《纺织材料学》《织布质量控制》等教材,攻读了业大,拿到了大专文凭。在9年多的挡车工岗位上我累计超产棉布近20万米。在省市各级操作技术比武中多次夺得冠亚军。先后荣获省市技术状元、石家庄市青年标兵、燕赵技能大奖、河北省建功立业标兵、河北省五一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众多荣誉称号。

随着省会石家庄市跨越赶超、绿色崛起的步伐加快,我所在的常山股份加快了搬迁改造、转型升级的步伐,市内几大棉纺织厂逐步搬迁到正定常山纺织工业园。2009年7月,企业给了我一个施展才能更为宽阔的舞台,选调我来到正定常山股份恒盛分公司,负责培训和管理学员的工作,后来又当了值班长。新园区织造车间的600台喷气织机全部为引进的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纺织设备。在新岗位上,为使学员早日掌握操作法,早日上车顶岗,在培训过程中,我坚持做到勤动嘴、勤动手、勤教练、勤分析、勤总结。遇到不好掌握的操作,我就上车手把手示范,在织机上言传身教,并拿出自己多年的学习笔记,供学员参考,直至新工学懂弄通为止。为了多培养学员,我怀孕没歇过一天班,一直在岗位上坚守到生育的前一天。干值班长,我所培训的学员优一级手率达到90%,轮班效率提高了2%,车间三班中人员流失率最少,二次入司最多,生产成绩月月位居车间榜首。在值班长的岗位上,我又获得第十一届中华技能大奖,成为2012年度全国纺织新闻人物。

两年前,我又成为车间操作技术员,企业以我的名字命名建立了“杨普工作室”,我以工作室为教室,车间机台为练兵场,进一步总结了自己的操作法,我将“杨普操作法”以及“七字”断经处理法、“八字”断纬处理法等自创的操作技巧和绝招倾囊传授给青工,在“杨普工作室”下面建起了21个操作辅导站,仅2014年,我亲自培训达到160多课时,培训798人次,结合企业研发的新品种,又总结新品种操作法共计13项,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干技术员,“杨普工作室”不仅成为省市和全国财贸轻纺烟草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还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去年五一荣膺全国“工人先锋号”殊荣。

2014年五一前夕,我和我们公司的10位各级劳模登上了央视“星光大道”,当主持人要我代表劳模们向全国劳动者节日问候时,我感到无比的自豪。我自豪,普通纺织女工也能梦想成真;我自豪,“中国梦”巨篇中也有我书写的一笔。

出了名了,荣誉多了,我始终清醒,自己还是个普通纺织女工。不断有记者在各种场合问我,下一个梦想是什么,我说:“扎根基层,立足岗位,不断创新,发挥自身的操作技术特长,带动更多的姐妹们比、学、赶、帮、超,让我的梦变成更多兄弟姐妹大家的梦。”

让我们共聚在“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片神奇的热土上,在省会绿色崛起的大道上,挥洒汗水,用青春和智慧在本职岗位上铸就个人梦、常山梦、纺织梦,汇聚力量助推中国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我们这代人应有的贡献。用爱的雨露滋润残疾孩子的心田承德市平泉特殊教育中心教师 付文金

我叫付文金,今年37岁,中国共产党党员,1998年我到平泉特殊教育中心上班,成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特殊教育中心是一所集听障教学、智障教学、视障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学校里听障孩子多数残余听力少,家庭有能力给佩戴助听器的更少。智障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有些孩子上厕所也要老师帮忙。这里的孩子有的饿了就哭,有的见人就打,有的叫也不应,有的无缘无故地笑,有的面无表情。面对这样的孩子们,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多做事情,成为听障孩子的耳朵,智障孩子的大脑,视障孩子的眼睛。

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暑假,学校安排我任听障一年级的班主任。班里的孩子都只有八九岁,多数要食宿在学校,家长们送孩子们上学要离校时,他们抱着大人的双腿,哇哇哭叫。我尽力掰开他们的小手,把他们抱在怀里,他们的双手在我脸上、头发上乱抓,望着家长擦着眼泪离开的背影,我的心在震颤:我要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感受到老师给他们的爱;也要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学校里。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洗脏衣服,给他们洗沾满尘土的双手,给他们洗带着汗臭味的小脚丫。一次次的洗脸喂饭,一夜夜的同床而眠,让他们在学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享受到了如父似母般的爱。

学生刚入学时,多数都想家,小勇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个。每天放学,他一看到我下班,就拉着我的手,哭着用手指着远方,我知道他是要找爸爸妈妈。看到幼小孩子的纯真举动,我的心异常难过。因此,每天下班之前我都是想尽办法跟他玩儿,让他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老师就是他的亲人,哄着他吃完饭,我再回家。晚上,我还要来学校完成这一天的最后一项工作,把我们班的孩子全部哄睡。望着他们熟睡中微笑的脸庞,我感到欣慰。想到家中还有需要照顾的老人,想到与自己是同行的妻子的过重家庭负担,也有些内疚。

我校实施的是二十四小时“无缝隙”管理,值晚班时,每个残疾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身体状况,我都要记在心中。学生中有起夜习惯的,我就要夜间把他们从床上喊起;学生中有身体不舒服的,他们表述不清,我要靠悉心的观察,为他们送水服药,遇到重症者还要随时送他们去医院;学生把大便拉到裤子里时,我要亲手给他们处理干净……一个晚班下来经常彻夜未眠,当看到孩子们在我值班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想到孩子们一听是我值班时那高兴的表情,早就忘记了累和苦。

生活上照顾好他们并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怎样让聋哑孩子学到知识、掌握技能、自立自强。

每上一节语文课,我的脸上都要始终洋溢着鼓励的笑容,尽量放慢自己的语速,用手语同步表达我所说的每一句话,就是简单的一句“吃完了饭”,学生也要写成“吃饭完了”,不知经过多少遍的纠正,才能让他们掌握。为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我经常利用幻灯片、动画等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在我们课堂上,没有普通学校课堂上那朗朗的读书声,没有普通课堂上学生清脆的回答声,只有老师的授课声和如跳动的音符般的手语。一节课40分钟下来,我的双臂又酸又痛,休息十分钟之后,又走进下一节课的课堂,依然要充满饱满的激情,依然要舞动那酸痛的双臂。

我校学生的家庭有许多因为给孩子治病,导致生活困难,有的学生刚上几年,就不想继续上学了。小唐同学的家位于我县平泉镇于营子村,他在我们班读到三年级时,曾一度辍学。为弄清他不来上学的原因,把他劝回来,我便骑上自行车去了他家。那是一个严冬时节,寒冷的北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的痛,开始时骑不了多远,手脚冻得麻木了,实在受不了就停下来跺跺脚、搓搓手,暖和点后继续前行,到后来就全身是汗了。快到他家时还要走二三里的山沟路,说是路实际就是河水冲出的沟沟,当时“路”面上结了一层薄冰,我只能用脚踩着露在冰面外的石头,小心地推着自行车向前走,即使这样也难免滑倒。每次滑倒,身体都要磕到石头上,站起来用手揉揉痛处继续走。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艰难行程,我终于到了学生的家。当我浑身冒着热气、双眉挂满哈气结成的冰晶,出现在小唐家中的时候,他的家长很是激动,小唐得知我的来意后,只是静静地靠在炕的一角,用手语表达着不想上学了。我问他为什么时,他用手语说家里穷,爸爸、妈妈太辛苦了,他要打工挣钱,供妹妹上学,还直说“谢谢老师,你回吧”。看到懂事的学生,我的心里十分难过,如今是知识的世界,没有文化,很难找到工作,劝他重返校园是我的责任。我对他说:“你现在还小,需要多学知识,掌握一技之长,才能有工作的本领。现在你不要想挣钱的事,老师会供你上学的。”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苦口”劝说,他才勉强答应明天去上学。第二天,我走进教室,发现他的座位还是空空的。我又一次骑上自行车直奔他的家,这次他终于跟着我回到了学校。在我力所能及的物质帮助下,小唐又上了三年学,顺利地把小学的课程全部学完。他上学晚,小学毕业已经快20岁了。走出校门后,小唐学习了烹饪技术,现在做了一名厨师,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挣钱贴补家里。

15年来,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教过的每个孩子都学有所成。从我班里走出来的优秀学生一个接一个,有考上山东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的,有去企业上班的,有从事个体经营的,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自食其力,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我班的白欣同学,她上学时只有7岁,是个中重度的聋哑孩子,只能说出几个简单的词语。当时妈妈拉着孩子的小手,眼含着泪水问我:“付老师,你说我这孩子就真的一辈子不能说话了吗?一辈子都是哑巴了吗?那我该怎么活呀?”看着这可怜的妈妈和眼前聪明漂亮的女孩,我在想:是呀,白欣真的就一辈子不能说话了吗?我是科班出身的老师,根据她的听力状况,我有能力教会她说话。想到这,我肯定地回答了孩子的母亲:“她能。”妈妈带着满意的回答欣慰地走了,而我要为我的承诺付出行动。每天我无数次对着镜子教她模仿我的口型,无数次把她的小手放在我的嘴前感知发音时气流的强弱,无数次地把她的小手放在我的咽喉上感觉声带的振动。为了教好拼音“h”的发音,我带着她在操场跑了不知多少圈,直到把我们累得呼呼大喘时,我告诉她现在喘气的口型就是发“h”时的口型,现在怎样呼气,发“h”就怎么呼出气流。就是这样我教会她一个个拼音,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通过长达七年坚持不懈的口语训练,2007年时她已能和正常人进行语言沟通,我也完成了家长的一份心愿。由于白欣已经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加之有舞蹈特长,2008年,她参加了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永不停跳的脚步》和闭幕式《千手观音》的演出,2009年,她已正式成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一名专业舞蹈演员,多次随团出国演出。孩子能有今天的成绩,我感到万分荣幸,我虽然不能像正常学校的老师那样桃李满天下,但看到自己精心培育的残疾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归宿,我感到无比的快乐。

我是一名平凡的教师,没有突出感人的事迹,更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我用行动践行我的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友善学生。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特教工作者,我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时一事做起,用爱去描绘一笔笔精彩的写意,用爱去谱写一曲曲和谐的音符,用爱去浇灌那些迟开的花朵,用爱的雨露滋润残疾孩子的心田。教书育人,共筑中国梦廊坊市安里屯学校教师 张喜凤

每个人都有梦想,“中国梦”不仅是国家梦、民族梦、百姓梦,也是每个教师的梦。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的梦就是与时俱进,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为“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我有一个梦,让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有用之才的责任。陈海潮书记曾说:“要提高我们滩里镇人民的文化素质,招商引资,让滩里镇富强起来,让滩里人民富裕起来。”古人云:“三岁看老,百岁瞧小。”我深感校园教育的重要性。我立志从德育入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之栋梁。

参加工作19年来,我大部分时间带毕业班。四年前,我为实现自己的梦想,申请教一年级。这个班就是我的试验田,我不单单抓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首先,我从普通话抓起。刚开始,个别学生会嘲笑说普通话的同学,我没有直接去批评这些同学,我用我们滩里镇地方方言讲课,学同学们回答问题的声音,引得哄堂大笑。我让温州的陈文博同学用家乡话回答我的问题,所有同学都目瞪口呆,听不懂。让学生知道,说好普通话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桥梁。班里再也没有人会嘲笑谁说普通话了,慢慢地,大家都习惯用普通话回答问题,用普通话交流。由于普通话说得标准,我班刘珈硕同学从一年级就开始担任学校“六一”儿童节汇演的主持人了,成为学校的小偶像;刘家毅同学在学校组织的《弟子规》朗读比赛中,荣获第一名。有一位家长打来电话说,她家孩子读课文读得可好听了,感谢张老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我们每周利用两节课讲解《弟子规》。为了让学生爱学、易学,我们的课堂设计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故事,有动画,有互评,有感动,有改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会做人的道理。在讲述《入则孝》时,我播放了几组现实生活中的“小皇帝”,还有几组汶川地震时那些无私母爱的图片。当孩子们看到那些母亲为了保护孩子献出自己生命的图片时,一个个眼睛都瞪圆了,嘴巴也张大了,他们幼小的心灵被这些强大的母爱图片所震撼。讲到这里,我也突然想起我的老母亲,由于年岁已高,不能下床走路,每天守着电话盼我回家,妈经常打电话问我,孩子,这个星期有时间回家吗?妈给你做你最爱吃的排骨。我十次有八次回答:“妈,这个星期有点忙,我下个星期再回家吧。”现在想想,感觉自己很不孝,以后我一定会常回家看看的,不能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时,追悔莫及。再看看孩子们,此时的刘涵已经泪流满面了,当我问她此时想对妈妈说些什么时,她抽抽噎噎地说:“妈妈,我爱你!”课下好几个学生跟我交流说,当时他们其实心里都想说:“妈妈,我爱你!”这真是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啊,一切尽在不言中。

同学们学会了感恩,在生活中他们知道如何孝顺父母,邻里和睦。在学校,他们懂得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他们更懂得要学好文化知识,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

我们班平时各种活动很多,有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歌舞表演等活动。好多人认为这样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不如多些时间来学习课本知识。可是恰恰相反,我们班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全面发展,个个有爱心,有上进心,学习劲头十足,赶、比、拼的学习精神在每个同学身上都可以看到。在全镇期末统考中,全镇前100名,我们班入围24名,并且第一名和第三名都在我们班。学校组织活动,只要需要学生参加,肯定是选我们班的学生。学校其他老师讲公开课,都借用我们班学生,就是因为他们的综合素质要比其他学生高。

追梦的路上,有付出也有收获,参加工作19年来,我曾被评为廊坊市优秀教师,廊坊市骨干班主任,廊坊市道德模范教师,廊坊市新长征突击手,多次被评为文安县优秀教师、嘉奖等荣誉称号。虽然得到了一些荣誉,但我明白,所有的付出都是应该,所有的荣誉都是过去,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梦想,未来的路还很长。

在赶考的路上,追梦无止境。让我们携起手来,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真诚的态度、更加扎实的行动,共建“和谐滩里”,书写辉煌篇章,助推“中国梦”!春蚕到死丝方尽,甘为烛光照童心沧州市献县河城街镇黑风张小学教师 田爱霞

自从踏上教师岗位,兢兢业业工作在教学第一线,21年的班主任工作,细细碎碎,纷乱复杂,很多事在我的记忆长河里慢慢地沉淀、凝固、最终定格。一直以来,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一直坚信:教师的道德修养是衡量教师的基础,师德状况决定是否堪称教师的最低底线。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真钻研《教师的教学究竟靠什么》《校本研修》《给教师的一封信》等多本关于教学方面的书籍,充分认识到各个学科不是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科的整合性,提高学生的素质,不能靠单一学科的单向发展。我撰写《学科整合性教学的探讨》一文,获得市级教科研教学改革论文一等奖。并把我的这一研究运用到我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成绩是我教学改革中感触最深的,也是教学中最受益的。但我更明白: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风范,才会育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我爱我的学生,在我眼里一视同仁,真诚对待我的每一个学生。我记得我教的学生中有一名叫林豆豆的同学,特殊的家庭造就了他古怪的脾气,我曾经一度感觉这孩子无可救药:衣服鞋子自己用刀子划得七零八落,上学带着双节棍……我用了近一年时间,言行身教,爱心感化,最终他步入正轨,成了我眼中一名好学生。那一刻我流泪了,我坚定地对自己说:我有益于更多的人!我作为一名教师,我骄傲!

常言道:“医生的功夫在病床,教师的功夫在课堂。”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师要使学生能融于社会,具有各方面能力,首先自己要认真钻研业务,自己要有更高层次的内涵,合理利用开发各种资源,拓展延伸课堂,打造各种形式的动态魅力课堂,多元化教学势在必行。教学中突出:动态生成,课程评价,人文关怀,多元整合,三维目标……已不再是口号教学。在我的教学中讲台不是教师的专用,是联系教师学生的平台。在那里我不仅让他们感受老师的感觉,更是让孩子增强人格魅力,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讲述20年后的辉煌。科幻作品从那里诞生,讲演能力从那里培养,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学习,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学习,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学习,让学生在角色转变中学习,让学生在宽松环境中学习,让学生在情景活动中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动脑,敏捷思维,调动他们的感官,学习信息技术,利用课余时间我带他们到微机室,查阅资料、图片,自主开发学习资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积累更丰厚的知识。在艺术节表演会上,我的学生得到领导和教师的赞扬;在乡镇组织的全体教师节大会上,学生用他们完美的表演赢得阵阵喝彩。我欣慰,我高兴,我看到祖国的未来与希望!

当然,作为教师本人来讲,应该不断为自己充电。我师范毕业后,自学大专课程、本科课程,在2003年取得本科学历,并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能力强化自己,用严谨要求自己,用规范整合自己,用未来鼓励自己,借他人之长鞭策自己,提高自身素养,渊博自身内涵,在自己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培养新时代的人才。

对于后进生,我从舍不得放手,而是课余时间辅导,针对性地个别“开小灶”,进行一帮一教学。使学生端正思想,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一句知心的话语,一个很小的行动,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声最真的关爱,都会在孩子的心中激起阵阵涟漪,实践自己的人格魅力。

总之,在潜心研究自己的教学中,蓦然回首,走过了21年历程,有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打造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何不把这些记录下来,供大家参考呢?我撰写的《教育改革学生要陪着前进》荣获市级一等奖;在研究如何改观学生心理问题上,我所撰写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获沧州市教育局三等奖;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的诗歌《思忖》得到领导一致好评;在沧州日报教育专栏中我撰写的《让人物从课本中走出来》《让每堂课成为精品》荣登榜首;《让课堂充满生机》被河北省《基础教育研究》录用;《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朴实的语言呈现在《大众阅读报》;我所撰写的《加强思想教育,防止学生道德上抛锚》成为教研专题。

回眸这些,我对自己微微一笑:作为平凡教师“中国梦”赶考路上,我正在奋力前行,“善行河北”的队伍里有我勤奋的身影,我以我燃烧的身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践行“三个倡导”并努力为“三个河北”尽我绵薄之力。这是我的心声,也是我们河城街镇所有教育战线人们的共同心声!梦想,让生命如花绽放邯郸市成安县实验小学教师 王红霞

生命如花,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像花一样,会绽放,会美丽,会凋谢。虽说我的生命之花历经风雨,但钟爱三尺讲台的梦想让我的生命之花绽放得多姿多彩。

2008年春季,我被检查出患有乳腺癌,需要立即动手术。那是一段怎样的回忆,我已经记不太清。只知道那时死亡离我很近,几乎是触手可及。手术后也不知昏迷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的耳畔传来了一个稚嫩的声音:“别说话,让老师好好休息。”我听清了,是我的学生。简单的一句话却温暖着我的心。完全清醒后,母亲对我说:“你手术时有许多学生在手术室外等候,孩子,你一定要坚强。”那一刻,凝视着学生们送来的鲜花,我泪流满面。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活着,因为我的生命不仅仅属于我一个人。术后两个月我就上班了,学校领导考虑我的身体状况,要给我安排轻松的工作,我谢绝了,我热爱我的职业,享受我的梦想。我喜欢迎着朝阳走进学校,伴着晚霞漫步校园;我喜欢书声琅琅的教室,传道授业的讲台;我喜欢聆听孩子们稚嫩的声音,那是春天旷野里一曲天籁般的童谣,我喜欢凝视他们纯真的笑脸,那笑脸是世界上最美的画卷。

就这样,我像手术前一样,坚持出满勤,上满班,全身心投入教学之中。可是让我不安的是2010年3月,我的左臂上又长了一个肿瘤,虽然我十分担心,但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习,直到五一放假我才去做了手术。开学后,学生们看到我的左臂缠有绷带,问我原因。我怕学生们担忧,说是被玻璃划破了。为了我深爱的职业,每天我依然微笑着走进教室,我的课依然那么精彩。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那段日子心中的不安,在焦急、忐忑中等待命运之神再次对我的宣判。几天后,检查结果出来,臂上肿瘤是良性的,感谢命运的眷顾,让我再一次扬起了生命的风帆。

尽管这几年来我身体处处潜藏着危机,需要定期复查,依然需要吃药、化疗,忍受病痛的折磨,但当我看到孩子们的笑脸,看到他们的进步,我觉得这比任何药物都有效。每天早上7点半我都会准时到校,等待着学生们的到来;每节课我都会认真对待,享受能站在讲台上的时刻;手握粉笔,和孩子们朝夕相处,为孩子们授业解惑,这个美丽的梦想给了我与病魔斗争的勇气和动力,让我懂得了生命的价值所在,让我的人生更加精彩。

2014年5月份,我的76岁的母亲做了一次大手术。看着被病痛折磨的母亲,我的心里涌起了太多的悲哀,我10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含辛茹苦抚养我们兄妹长大成人。现在母亲病了,照顾好她是我当时最大的心愿,可我又不忍心耽误那些孩子们的课。一边是重病需要照顾的母亲,一边是全班60多个孩子,哪个都难以割舍。于是每天上完课之后,我就匆匆奔入医院的病房,精心照顾母亲。刚做完手术的那几天,母亲每天打点滴总会到凌晨三点,这个时间,对于很多陪护的人来说是多么难熬,可是我却能坚持下去,因为我把孩子们的作文本带在了身边。母亲在沉睡,液体在输液管中静静地滴落,我坐在马扎上就着床沿,认真地批改着学生的作文。那一刻,我忘记了疲劳、哀伤,沉浸在和学生无声的交流中,感知他们的快乐,感知他们的收获,感知他们的成长……在这一段最为辛苦最为脆弱最为难熬的日子里,我依然每天面带微笑地上课,我的课依然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正因为我爱我的事业,才有了无限的动力和激情,促使我在困难中奋力前行。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努力地创造着自己独特的人生,编织着自己和孩子们的梦想。连续几年,我所带的班级语文成绩总会稳居全年级第一,我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公开课大赛,我还被评为感动邯郸教育十大人物;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河北省“榜样妈妈”“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特色教师”,这些荣誉对于一个身患重症的人来说,是多么大的安慰与激励啊。花无从选择自己生死,而我们却能用梦想改变命运,我时常告诉自己:用坚强战胜怯懦,用工作的充实驱散病痛的阴霾,在下一刻命运之神裁判前好好活着,认真工作,尽情享受生活赐予我的幸福,就像一首歌中唱道:即使生活给我无尽的苦痛折磨,我依然觉得幸福更多……

感谢梦想,让我坚强,让我的生命如花一样美丽地绽放!汇济济小善 集涓涓大爱承德市隆化县爱心联盟 杨 艳

我叫杨艳,来自于美丽的山城隆化,是“爱心联盟”的发起人。说起“爱心联盟”的发起,那还是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时候,这场地震牵动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心,各地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以各种方式奉献着爱心,为抗震救灾出力。各界朋友的善行善举触动着我的心,我就想:“我用什么方式来为抗震救灾出点力呢?”我想到了互联网,利用网络平台,把大家的爱心凝聚到一起,比自己单薄的力量要强大得多,于是我在网上成立了“爱心好友团”。没想到成立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网友100多人报名参加,仅用一天多的时间,就为汶川受灾群众捐款2500多元。网友的热情和爱心,深深打动了我,从那一刻开始,我就下定决心,要沿着慈善捐助的道路走下去。从那以后我和这些爱心网友再也没有停止过爱心奉献的探索脚步。

爱心捐助活动初期,我们主要是在隆化当地进行。2009年3月,我得知一户家庭急需帮助。当我来到他家了解情况的时候,看到的情景令我心酸。这是一户极其贫困的家庭,炕上连一块炕席都没有,生活着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妇,因常年体弱多病,早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其中的大娘还患有白内障13年,双目失明,一直躺在炕上。另外,家里还有3个因智力问题不会说话的孩子,孩子的妈妈也是个智障,这几个孩子生活没人料理,常年没有洗过脸,没有换过衣服。看到这些以后,我立即把消息发布到了网上爱心QQ群,随即便有隆化当地和北京、天津等外地的爱心人士汇来捐款,我们买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送到老人家里,老人非常感动,一直攥着我们的手,久久不肯松开。后来,还有肝癌晚期的刘大哥、没有父母的王同学、家庭困难的赵同学……都接受过我们的捐助。

我们这个团体在团县委的大力支持下,于2009年8月举行了“爱心联盟”成立仪式,由此,“爱心联盟”成了隆化县第一支民间爱心团体。“有爱就有希望”是“爱心联盟”的宗旨。我们以QQ群为联系平台,可以用网名或真实姓名参加活动,加入和退出都是自愿。每次活动首先在QQ群里发布消息,公布活动计划,爱心人士自愿参加。活动时,使用的车辆及产生各种费用都是由志愿者自己掏腰包。外出下乡吃饭、购置衣物、包装袋等经费由志愿者AA制解决。对爱心人士所捐款物,实行来款来物登记并在网上公开,发送款物须两个志愿者以上经手,送达受助者后,需受助者实地签收并拍照留存。每个月在群里集中总结,进行财务收支公开。

在慈善捐助的道路上,“爱心联盟”经过不断的探索,创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捐助方式,有“十加一”工程:十个人每人捐助100元钱,帮助一个贫困儿童;“一加一”工程,一个人帮助一个贫困学生;“一加X”工程,一个人帮助几个贫困学生;还有“临时捐助”,针对那些患重大疾病、遭遇意外事故等造成的贫困家庭进行及时救助。

在“爱心联盟”慈善捐助的工作中,我们看到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行业的人寄来的爱心捐款,我们每个成员都深受感动!大家默默地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份爱心不打折扣地送到每一个最需要的人手里!

临近开学,爱心成员“快乐心”提议为农村的孩子们募捐买点书包、文具盒、本笔等学习用具。经过组织募捐,50元一份的学习用具送到了一大批贫困孩子的手里。

一天晚上,我接到一个手机短信,“你好,请问是杨艳姐姐吗?我是存瑞中学高三的学生,父亲三年前重病去世,现在妈妈也病了三年了,她以前一边上班一边治病,可是现在厉害了,住院靠输血维持;我妈妈现在已经没有钱再输血了,昨天大夫下了病危通知单。杨艳姐姐,我实在走投无路了,几经犹豫实在没有办法才偷偷给您发这个短信,求求你们帮帮我吧!”接到短信的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去了医院看到了学生李木子的母亲张丽华,她已经虚弱得不能大声说话,如果没钱输血,回家里干等着,就意味着死亡!张丽华说,她已经没有家人了,回家别说是吃药,就是喝水,都没有人给她倒,只有死路一条。当时我和“爱心联盟”志愿者商议后,在王晓东的支持下,租下了距离医院很近的一家楼房,大家24小时照顾她,她从原来的3天必须输血,到后来27天输血一次,输血费用,都是爱心人士出。她的最大愿望就是看着女儿高考,当她看到女儿走出考场那一刻,眼里满含着感激和欣慰的泪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每次活动发起后,我的微信、电话、短消息、QQ群、微博,全都有爱心人士进行咨询和捐款,在我的日志及微信里,每天都在发着这样的信息:“隆化蓝旗镇西头营村乔国信,妻子离家出走,父亲有眼疾,母亲瘫痪,大女儿8岁,小女儿6岁,在西头营小学上学。用‘十加一’方式资助助学金500元。有愿意一对一帮助他们的请联系我。”

一天天的忙碌,有时也感到疲惫,也有体力不支、力不从心的时候,但是每当脑海里浮现出那一张张渴望救助的面孔,想到那些受助者得到救助时那份感激的面容,想到捐助者无私奉献的慷慨,就忘记了疲惫,而感到我们肩上责任重大,我们就是再苦再累也值得!仅2015年1月份,“爱心联盟”就募捐善款43000元左右,组织活动百余次,最多的一天达7次之多,参加人员几百人次。每一笔爱心记录汇成一股涓涓细流,浸润着那些急需帮助的人,温暖着我们的每一个日子。“爱心联盟”的每一个人,都在默默地奉献!很多人都比我做得好。论捐款,有一次就捐款5万元的红姐;论精力,有每天为了及时公布收到和发放爱心捐款忙到半夜的“快乐心”;论能力,有会策划、做档案记录的“飘雪三千里”;有每天默默地整理爱心库房募捐到来的衣服的“美丽有约”;有为孩子们一次次捐款的“厚德载物”……是爱心的感召、大家的共同努力,才使“爱心联盟”的一次次活动圆满完成。因为有了大家共同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爱心联盟”的不断成长。

到2014年,“爱心联盟”从开始几个人的团队,已经扩展到全国各地2000多成员,有学生、有老师、有企业家、有公务员,不管是什么身份,他们都用自己的力量在帮助别人。2014年3月28日,承德“爱心联盟”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爱心联盟”从一个网络QQ群,成长为网络民间组织,正式成为注册的爱心志愿者协会。同时又与外地特别是京津等地志愿者协会合作,使得隆化“爱心联盟”的力量不断壮大,爱心捐助的范围扩大辐射到其他省市。六年来,共捐资助学500多名学子,扶贫助老80多户,为23所大、中、小学校更换了新桌椅,为3000多名学生赠送了新书包,为5万多学生赠送了《弟子规》。“爱心联盟”经过六年来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形成了5种常规活动:第一,建立“爱心联盟”“日行一善”微信群。从2014年1月1日起,我们开通了“日行一善”微信群,保证在微信群里每天公布最少一件爱心事情,让大家可以参与,没有时间参与的可以感受爱心故事。微信群已经开通3个,每个100人,在微信里,更能让大家在第一时间看到爱心活动,以便及时参加。第二,联手承德联合盛大广告举办“爱心墙”。5月16日开始,与承德联合盛大广告联手,在每周周五版的报纸中,开辟“爱心墙”,用“爱心墙”板块,发布爱心故事,求助消息,和线下爱心人士形成互动,“爱心墙”举办到第三期的时候,就有承德市民看到报纸上的爱心活动,打电话捐赠米面扶助孤寡。第三,开通承德新闻综合频道“891”大家帮。5月中旬,“爱心联盟”和承德新闻综合频道联手,每周一上午10点左右通过电话联系,进行爱心活动现场直播及活动总结。第四,每年高考帮助5名贫困学生走进大学的校门。第五,开通微信公共平台及“爱心联盟”官方网站。“爱心联盟”在2014年5月同时开通微信平台及官方网站,借此扩大捐助范围,让爱心和善行传播得更远。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回顾“爱心联盟”6年来走过的历程,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