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华民《社会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赠10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9 19:33:05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彭华民《社会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赠10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彭华民《社会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赠10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试读:

第一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任务

1.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社会学的基本问题(1)社会学定义三大类型

①侧重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

这类观点的主要代表是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等人。其中,孔德、斯宾塞在研究整体社会时,强调的是一般社会现象,而迪尔凯姆则强调特殊的社会现象,即社会事实。这种观点形成了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

②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

这类观点的主要代表是韦伯等人,主张对人们的主观行为进行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以理解和解释的方法来认识社会。形成了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

③马克思主义从个人和社会的辩证统一角度来为社会学下定义

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应当避免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人借以产生社会关系的总和。(2)社会学理论流派分析社会的基本视角

①由孔德创立,经斯宾塞、迪尔凯姆发展起来的早期结构功能学派,主张从社会的整体方面而不是从个人方面去研究社会进步的法则。

a.孔德的观点

孔德要建立的社会学是研究整个社会的学问。在孔德的科学分类中,他把天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和化学归为研究无机物的科学,而研究有机物的科学有生物学和社会物理学(即社会学)。

b.斯宾塞的观点

他的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总论,着重强调社会分工论和社会进化论。

c.迪尔凯姆的观点

他坚信社会决定个人的存在,他认为社会现象的本质就是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是先于个人而存在的。

②从齐美尔开始,由韦伯发展起来的形式社会学和理解社会学。这派学者不同意把社会整体当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而把社会互动形式和社会行动者在社会互动中赋予自己行动的主观意义当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③在美国形成的由库利初创、米德发展、最后由布鲁默命名的符号互动理论,主张从自我的形成入手去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秩序。

a.库利著名的“镜中之我”理论认为,一个人只有获得一定人格才能成为自我,而人格和社会不可分离,人们在交往中想象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才能产生自我意识和自我形象。

b.米德提出“社会我”的概念弥补了库利的“想象自我”太抽象的缺陷。他认为“社会我”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是“主我”和“宾我”的统一。在社会互动中对于符号的使用和共同理解是十分必要的。

c.布鲁默继承米德的学术遗产,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互动的。而社会互动是由行动者不断协商建立起来,又通过再协商再建立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④戏剧分析理论是由戈夫曼提出的,他把社会看作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要走上舞台扮演各种角色。社会就是角色扮演过程。

⑤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功能分析理论,它的创始人帕森斯继承欧洲社会学的传统,把社会学的研究方向放在较大社会结构上面,从功能分析入手建立了社会行动结构理论,并试图用这一庞大理论体系中的抽象概念去分析一切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去解释整个社会的主要特点。

⑥在帕森斯之后,霍曼斯和布劳创立了交换理论,主张以人们之间的交换行为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并从行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特点出发,重新恢复了社会学的微观研究。

社会学可以分为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前者认为社会结构决定个人行动,个人行动必须从社会结构中求得解释。后者主张个人行动决定社会结构,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建立了一种秩序性的安排,即社会结构。因此可以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2.社会学的基本视角(1)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一些重要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变化看作是受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支配的。这些规律中最基本的规律是: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发展,是科学技术的进步。(2)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

①古典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迪尔凯姆

迪尔凯姆从社会结构方面去分析个人行为,他认为个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拥有的越多,欲望也就越大。社会不可能用满足个人欲望的办法来解决需求,只能对个人需求施加约束和控制,使每一个人都感到不可以过分追求,这样成员就有了共同目标,社会就有了秩序。

假如这种秩序被打乱,社会对个人意愿的控制失效,就会出现“失范”现象。在“失范”状态下,人们会有更多的异常行为。

②当代的结构功能分析理论的代表是帕森斯和默顿

结构功能分析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一个协调的、各部分之间互相整合的行动体系。行动体系包括:

a.对行动目标的选择和获得;

b.对环境的适应;

c.对手段的选择和规范、价值的整合等;

d.行动的动机取向和价值取向在内的模式变量。(3)符号互动论的观点

人类社会是建立在人们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基础之上的,没有沟通和互动也就没有社会生活。而互动是通过符号(包括语言、手势、表情以及其他象征符号)进行的。(4)冲突论的观点

冲突论者认为所有的社会组织都是建立在权力等级制中的,是不断地进行争夺权力和权威的斗争过程和场所。

①《权力精英》的作者米尔斯被认为是美国较早的冲突论者,他认为对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是掌握社会权力的统治者之间以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斗争。

②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被认为是辩证冲突论的代表,他认为社会稀有资源(如权力、权威和财富等)的分配是不平等的,掌权的人总是用高压统治才使无权的人服从,无权的人要为争夺权力和利益而斗争。所以,斗争是普遍存在的,是不会被消灭的。社会就是在冲突中存在和更新的。社会冲突不仅有负功能,而且还有社会整合的功能。(5)女性主义视角

女性主义的研究者主要是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进行研究的。在思考社会学的研究是否是用男性的观点替代了女性的观点,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是不是影响了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他们认为性别视角不仅仅影响了社会学的研究,也影响到了文学、政治学、管理学等领域,它还影响到了社会政策的发展。性别不仅仅是生物的意义,它还有社会建构的意义。被社会建构的性别是社会性别。

3.社会学的知识结构(1)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理论包括宏观理论、微观理论和中层理论(或称中间理论)三个层次理论。

①宏观理论

从总体上阐述社会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理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迪尔凯姆和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都是宏观社会学理论。

②微观社会学理论

从组成社会的最小单元——个人入手去阐明社会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理论。这种理论生动、具体,概念可操作性强,可以直接用经验证明。符号互动论、戏剧论、民俗学方法论、交换论等,都属于微观社会学理论。

③默顿提出了中层理论这一概念

他认为,关于社会体系的一般理论距离特定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的类型太远,它不能详细说明经验观察到的事物,所以要有一个中间层次的理论来指导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失范与社会结构理论,就属于中层理论。(2)社会学方法和技术

①社会学方法领域的知识可概括为三个层次:

a.关于方法的理论,简称方法论;

b.收集资料的各种方法,即各种调查方法;

c.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技术和手段。

②社会学的方法论

a.社会学的范式

方法论中的范式既包括最高层抽象理论中的概念和命题,也包括具体研究的理论框架。范式是用于研究的一套概念工具体系。

b.社会学研究的指导原则、评价标准等

c.最高层次的方法论

第一,社会的本质;

第二,知识的来源;

第三,知识的可能性;

第四,知识的评价等元理论。

d.社会学方法论的三大种类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第二,实证主义的方法论;

第三,主观主义的方法论。(3)社会学的经验研究

这是指对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变迁的调查研究,包括客观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估预测等调查报告。这些经验研究既不属于理论,也不属于方法一类的知识,而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是知识的积累和发展。

二、社会学的性质和任务

1.社会学是一门社会科学(1)社会学的(性质)特征

①综合性

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综合性特征表现在:

a.社会学不是仅仅研究某一类社会现象,而是以研究社会生活一切领域的社会现象为己任,并且在研究这些社会现象时不是从某一社会关系中去研究现象或事物的某一种属性,而是要联系多种关系、多种因素对某种社会现象作综合分析;

b.它在研究某一领域的社会现象时,不可避免地要借用这个领域专门学科的观点和概念,使其与社会学的观点联系起来,对现象作综合考察。

②经验性

社会学是一门经验科学。经验性特征表现在:

a.社会学知识体系中的经验研究是这个学科的基础,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理论和方法,没有经验研究就不会有社会学;

b.它最初是在实证主义原则的指导下把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变成一门科学。实证强调确实的存在,反对思辨,经验强调感性知识,而确实的存在是要用感性经验证明的。

③应用性

社会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社会学的应用性是指它的知识可以直接普遍地应用于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生活的组织领导者和社会生活中的一般行动者,都要自觉不自觉地应用社会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2.社会学的任务

社会学的任务包括两个方面:(1)教人们怎样学习做人。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帮助人们认识清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②帮助人们认识自我,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群体的关系;

③帮助人们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④帮助人们选择自己的行动。(2)教人怎样管理社会。社会管理实质上是对人的管理,是把人当作社会的成员来管理。研究个人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学,可以给社会管理提供的帮助有:

①帮助建立和完善社会行为规范;

②帮助提高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的水平;

③可以为管理者提供信息和行为模式。

从总体上讲,社会学对于管理的作用包括上述三个方面。从部分来讲,各分支社会学的知识对于各行各业的管理都是不可缺少的。

1.2 课后习题详解

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认识?

答:(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应从三个方面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①应当把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这两种视角结合起来,选取他们共同关心的个人与社会视角并将之结合起来,选取他们共同关心的个人与社会关系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②把社会学定义为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学科,不能把学科中某一学派的理论观点和它所要达到的目的当作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

③学科的研究对象应是它的研究客体,无论学者们从什么角度去研究,无论得出什么结论,他们所研究的对象仍是同一个,这个对象是整个学科的对象,而不是某一学派的研究对象。所以,我们把社会学研究对象界定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社会学的基本视角有哪些?

答:社会学的基本视角主要有:(1)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一些重要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变化看作是受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支配的。(2)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

当代的结构功能分析理论的代表是帕森斯和默顿。结构功能分析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一个协调的、各部分之间互相整合的行动体系。

古典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迪尔凯姆。迪尔凯姆从社会结构方面去分析个人行为,他认为个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拥有的越多,欲望也就越大。社会不可能用满足个人欲望的办法来解决需求,只能对个人需求施加约束和控制,使每一个人都感到不可以过分追求,这样成员就有了共同目标,社会就有了秩序。假如这种秩序被打乱,社会对个人意愿的控制失效,就会出现“失范”现象。(3)符号互动论的观点

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建立在人们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基础之上的,没有沟通和互动也就没有社会生活。而互动是通过符号(包括语言、手势、表情以及其他象征符号)进行的。(4)冲突论的观点

冲突论者认为所有的社会组织都是建立在权力等级制中的,是不断地进行争夺权力和权威的斗争过程和场所。(5)女性主义视角

女性主义的研究者主要是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进行研究的。在思考社会学的研究是否是用男性的观点替代了女性的观点,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是不是影响了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

3.社会学的知识结构是什么?

答:社会学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1)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理论包括宏观理论、微观理论和中层理论(或称中间理论)三个层次理论。(2)社会学方法和技术

归纳起来,社会学的方法论有三大种类:

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②实证主义的方法论;

③主观主义的方法论。(3)社会学的经验研究

是指对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变迁的调查研究,包括客观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估预测等调查报告。

4.社会学的特征是什么?

答:社会学的特征主要包括:(1)综合性

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综合性特征表现在:

①社会学不是仅仅研究某一类社会现象,而是以研究社会生活一切领域的社会现象为己任,并且在研究这些社会现象时不是从某一社会关系中去研究现象或事物的某一种属性,而是要联系多种关系、多种因素对某种社会现象作综合分析。

②它在研究某一领域的社会现象时,不可避免地要借用这个领域专门学科的观点和概念,使其与社会学的观点联系起来,对现象作综合考察。(2)经验性

社会学是一门经验科学。这是因为社会学的经验性特征比较突出。经验性特征表现在:

①社会学知识体系中的经验研究是这个学科的基础,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理论和方法,没有经验研究就不会有社会学。

②它最初是在实证主义原则的指导下把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变成一门科学。(3)应用性

社会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社会学的应用性是指它的知识可以直接普遍地应用于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生活的组织领导者和社会生活中的一般行动者,都要自觉不自觉地应用社会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5.社会学如何为社会服务?

答:社会学主要从两个两面为社会服务:(1)教人们怎样做人

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帮助人们认识清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②帮助人们认识自我,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群体的关系;

③帮助人们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④帮助人们选择自己的行动;(2)教人怎样管理社会

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帮助建立和完善社会行为规范;

②帮助提高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的水平;

③可以为管理者提供信息和行为模式;

④社会学的各分支社会学的知识对于各行各业的管理都是不可缺少的。

第二章 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

2.1 复习笔记

一、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

1.前社会学的社会哲学(1)古希腊自发的唯物主义开始用科学的眼光说明人类生活现象

这种唯物主义是西方最早的反对宗教意识、反对神造世界的思想成果。(2)“黄金时代说”

它是由无阶级社会向有阶级社会过渡中出现的第一个朴素的社会理想,它是对古代社会变迁的理性思考,也是对社会不平等与不公平的抨击。(3)奴隶制繁荣时期,社会思想家不知道奴隶制会消亡,会被另一种制度所代替,他们鼓吹人生的不平等、主权划分的天然合理性和奴隶制社会的永恒性。所以,古代社会思想家大多致力于寻找建立理想城邦的灵丹妙药。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小康社会”都是为治理奴隶制社会城邦所开出的药方。(4)西方的中世纪是上帝至上的时代,这个时期统治人类思想的是基督教神学,神学观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神学思想认为,人的一切活动不是为了现世的幸福,而是为了来世上天堂。中世纪神学思想尊重神,不尊重人,只重视社会整合,不重视个人的权利和尊严。(5)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运动,是对宗教神学思想的全面挑战

宗教改革是发生在基督教内部的思想改革运动,它的目的是将封建的基督教改造成为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新宗教。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社会思想家向封建势力发动的第一次大进攻,它们为西欧近代社会思想的发展准备了思想基础。(6)17、18世纪是西欧资产阶级革命和胜利的时代,也是资产阶级社会思想繁荣的时代

资产阶级的社会思想家反封建斗争的最有效的思想武器是社会进步理论。它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神学的创世说和社会秩序永恒不变的观念,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繁荣作了舆论准备。社会进步理论的表现形式包括:

①以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为代表的社会契约论

公开承认人具有“天赋权利”,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进步过程。

②以维科为代表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从神道时代经过英雄时代再到人道时代的不断循环的周期。

③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地理环境理论

论证了地理环境对社会生活的决定作用,证明了社会制度不是唯一的和不变的,而是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各异,因地理环境的改变而改变。(7)由莫尔创立的、到19世纪初达到高潮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在理论上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主张,在实践上进行了大胆的社会改革与实验。(8)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它找到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社会力量,即无产阶级。同时,它对社会现象的解释也是从物质生活条件方面而不是从精神方面去寻找根源。

2.社会学产生的背景(1)社会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对抗和由此而产生的社会政治斗争。(2)社会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辉煌成就是社会学产生的重要前提。

①在牛顿时代,经验的自然科学开始真正地摆脱哲学的束缚。牛顿的力学定律也已成为当时人们思考一切问题的原则和评价事物的尺度。

②19世纪的欧洲是科学的繁盛时代,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近代科学开始走向实际的应用

a.从19世纪开始,人类对自然宇宙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们认识到,人类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同样要服从已知的物理定律和物理过程,而观察归纳演绎与实验的自然科学方法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领域。

b.19世纪自然科学对社会科学的影响,集中体现在社会科学同样应该运用自然科学的不带任何情感的研究方法,把观察、逻辑推理和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到19世纪中期,这种认识已经相当普及了。

c.19世纪,数学方法和物理学方法已经明确地被应用于保险和社会学。到了19世纪末期,进化论的观点已经深深地改变了人们对人类社会的看法。生物学的知识毫无例外地适用于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假说对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3.社会学的产生与形成(1)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

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因为他第一个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孔德的不懈努力和他的影响使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西方学术界把孔德尊为“社会学之父”。

①孔德的生平

孔德曾任圣西门的秘书,他的早期著作大多以圣西门的署名发表,他的社会学思想受圣西门的影响很深。孔德对科学与技术的坚定信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法国进步社会思想家杜尔哥和孔多塞的影响。而孔德的社会有机论思想更多是接受了以博纳尔和梅斯特为代表的“不朽学派”的影响。孔德的社会学思想产生于法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即大革命后旧的封建统治体系已经解体,而新的资本主义工业体系正在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旧的封建贵族阶级价值观仍然十分流行。孔德的社会学思想代表的正是在旧的价值观念中顽强崛起的法兰西资产阶级的文明。

②孔德的主要著作

孔德的主要著作是6卷本的《实证哲学教程》和4卷本的《实证政治体系》。“社会学”一词是从1838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开始出现的,在此之前用的是“社会物理学”。

③孔德的社会学理论

孔德的社会学理论主要包括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④孔德规定了社会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孔德认为,科学的发展首先始于天文学,依次出现的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学。每门科学都受复杂性递增和普遍性递减规律的支配,在其前代的基础上获得发展。社会学的直接前代是生物学。生物学是整体论的科学,它从有机整体开始,不像物理学和化学从孤立的元素开始。社会学也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研究社会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与反作用。所以,社会学是对以往科学的知识综合,是最高的科学知识体系。

⑤孔德规定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孔德称历史法是社会学独有的研究方法。历史法是对社会过程进行经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将各种社会状态同社会演化联系起来,研究社会发展的动态规律。孔德认为,社会学不是一门只管收集资料的科学,而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学是一门“解释性的科学”。社会学“既不是经验的,也不是编年的,而是概念的和理想的”。

孔德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为社会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理论基础。但是,孔德的社会学理论仍带有思辨的历史哲学特征。孔德以后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发展逐渐抛弃了它的这一特征。(2)迪尔凯姆使社会学成为一门学术界公认的学科

①迪尔凯姆的主要社会学思想

a.迪尔凯姆的早期社会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1893年发表的《社会劳动分工论》中。迪尔凯姆特别强调社会整合的程度取决于社会劳动分工状况。社会劳动分工越细致,社会整合程度越高。

b.迪尔凯姆后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外在的控制力量内化于个人的问题上。迪尔凯姆发现,宗教可以有效地约束个人的行为,并成功地维系社会道德和秩序,是一股反个人主义的力量。

②迪尔凯姆的主要著作

a.1893年,迪尔凯姆发表《社会劳动分工论》。迪尔凯姆特别强调社会整合的程度取决于社会劳动分工状况。社会劳动分工越细致,社会整合程度越高。他还区分了“机械的团结”和“有机的团结”两种社会团结形式。

b.1895年,迪尔凯姆发表《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原则》,标志着迪尔凯姆在社会学界学术地位的确立。迪尔凯姆指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外在于人的意识的“社会事实”,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以经验观察为基础的实证研究。

c.1897年,迪尔凯姆发表《自杀论》。迪尔凯姆将他所创立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运用到经验研究中,开创了实证研究的先河。

由于迪尔凯姆明确规定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并且为社会经验研究提供了研究范例,所以人们普遍认为,迪尔凯姆是现代社会学的真正奠基人。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对近代社会学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3)对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综合:韦伯和齐美尔的理解社会学

①韦伯的社会思想

韦伯的社会学是“理解社会学”。

a.韦伯建构了各种各样的“理念型”,作为他理解社会行动的意义的理性工具

韦伯的理念型是一种主观思维建构,是一种理论架构,是对某种现象的单方面的加强和对离散现象的综合之后得到的思维形式。它是纯粹的概念,现实中找不到其原型,是一种乌托邦。历史研究的任务只是在于确认现实在何种程度上与这种思维形式相似还是相异。理念型只有在与现存事物作比较时才有意义。

b.韦伯的理念型与经验现实作比较时,确定的不是经验现象间的现实联系,而是借助于理念型这个乌托邦对经验事实的本质特征的完全有根据的,客观上可能的,与逻辑知识完全符合的纯逻辑判断。

c.韦伯在运用理念型时,表现出强烈的对实证主义和唯心主义独断论的拒斥。韦伯的理念型是一种看待社会历史文化现象的特殊角度,他企图通过理念型的社会透镜来达到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和理解。

②齐美尔的社会思想

与韦伯同时代的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对社会学和实证主义的理解与韦伯的立场相类似。

a.他认为社会学可以划分为一般社会学、形式社会学和哲学社会学,而形式社会学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

b.在齐美尔看来,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为人们的相互作用及其形式。社会是由相互间具有多重联系的个体的人构成的复杂网络,个体的人处于经常的相互作用之中。社会只是由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的人群的名称,所以人们的相互作用及其形式是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c.社会学的任务就在于把性质不同的相互作用现象用同一形式的概念联系起来,抛开历史现象的特殊性,阐明这些现象的同一形式。齐美尔详细考察了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因此他的社会学被称为“形式社会学”。(4)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学

①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

在孔德提出社会构想的同时,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萌芽已经形成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指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劳动为中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人的劳动本性产生了异化,劳动的解放将标志着人性的复归和社会的人性化。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运用了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考察,最终提出剩余价值学说。

②马克思唯物史观社会学本质

马克思唯物史观社会学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科学,它与孔德强调秩序、均衡、常态,目的在于维护和改良现存制度的社会学形成鲜明的对照。马克思唯物史观社会学是早期社会学三大传统之一,它对以后批判社会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二、社会学在美国的发展

1.芝加哥学派的兴起(1)芝加哥学派的兴起的背景

1892年,斯莫尔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社会学系之后,先后聘用了文森特、托马斯、帕克、伯吉斯等人,形成了强大的教学阵容。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帕克的努力下,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形成了以研究城市问题为中心的社会学研究群体。(2)芝加哥学派的定义

芝加哥学派就是指以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研究群体。(3)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形成标志

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帕克。1926年,帕克撰写了实用主义的论文《城市:都市环境中人的行为研究建议》,成为芝加哥学派真正形成的标志。此后,芝加哥学派制定了自己的研究计划并出版了大量有价值的专著,在美国社会学界占据了主导地位。帕克的社会学思想是芝加哥学派从事社会学经验研究的理论支柱。(4)芝加哥学派的突出特点

芝加哥学派的突出特点是把城市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它不仅对城市的社会问题感兴趣,而且对社会学所涉及的其他问题也给予了应有的关注。(5)芝加哥学派的贡献与瓦解

芝加哥学派的贡献在于对新兴的芝加哥城市的社会问题展开了实证研究,从而开创了美国社会学经验研究传统。20世纪30年代中期,由于学派成员研究范围的扩大和兴趣的差异,导致芝加哥学派的瓦解。

2.帕森斯与结构功能主义(1)结构功能主义的形成背景

结构功能主义是二战后在美国崛起的社会学流派,到20世纪60年代一直居于美国社会学的主导地位。结构功能主义这一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帕森斯于1945年提出来的。由于他的倡导和努力,结构功能主义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的社会学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2)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

①早期社会学关于社会有机体的基本思想和由文化人类学发展起来的传统的功能分析方法。

②文化人类学提出的功能普遍性、功能不可缺少性和功能统一性假设对功能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人类学中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方法正是经由帕森斯的介绍和发展才在美国传播开来的。(3)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层次

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层次强调“系统”范畴。

①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单位

结构功能主义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把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上。

②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方向

结构功能主义强调和侧重研究社会系统的现存结构和维系系统生存中结构具有的社会效果。

③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对象

a.结构功能主义致力于回答的基本问题

一个社会系统为了维持其存在,必须满足哪些基本条件和如何满足这些条件。

b.结构功能主义的回答

任何现存社会都有自己的制度模式(结构),制度模式之间存在着相互支持的关系(功能),从而保证了社会系统的生存。统一结构功能主义流派的不是一些普遍使用的范畴和理论模式,而是一种共有的功能分析方法。(4)帕森斯的理论

帕森斯的全部理论可以分为以社会行动理论为中心的早期阶段和以社会系统理论为中心的后期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帕森斯的分析层次和研究重点有很大的不同,帕森斯的后期理论中的许多概念都发源于早期理论。

①行动的三要素

帕森斯的“行动”概念不同于行为主义的“行为”概念,帕森斯赋予行动以意志性和目标导向特征,即行动是主体朝向目标的动作。因此,他的具有目的性、意志性、主体性的行动理论又被称为“自觉的行为理论”。帕森斯认为,构成行动的最重要的三要素是:

a.行动的目标;

b.实现目标的环境(手段和条件);

c.规范取向;

②行动理论分析的重点

行动理论分析的重点不是单位行动,而是行动系统。

a.行动系统的概念

行动系统即行动者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某种稳定的相互作用关系。

b.行动系统的子系统

帕森斯将一般行动系统区分为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和行为有机体系统四个子系统。他把分析重点放在社会系统上,并指出它的核心是制度化的角色关系。

②社会结构

a.社会结构的定义

社会中每个地位角色之间存在着的稳定的制度化关系。任何社会系统总以制度化的价值体系来代表自己的特征,帕森斯认为,维护某种制度化的价值体系,使行动者对同一组价值规范有共同的理解,是维持社会系统稳定性的最基本的前提。

b.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

行动者的地位和所承担的角色。

c.社会结构发生偏离的原因

第一,社会新成员尚未掌握所担当角色的本领;

第二,社会成员没有完全按照角色期待行事。

因此,社会系统需要具备社会化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这两种机制来调整社会成员的偏离行为。

③模式变量理论

a.模式变量理论的五个方面的选择(五对范畴)

第一,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二,扩散性和专一性;

第三,情感性与中立性;

第四,先赋性与自获性;

第五,私利性和公益性。

b.帕森斯的AGIL分析框架

AGIL代表了行动系统的普通功能要求,即适应(A)、目标达到(G)、整合(I)、维模(L)。AGIL是帕森斯对各个层次行动系统的功能分析框架。

3.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多元化(1)多元化产生的背景

结构功能主义衰落后,美国社会学没有再出现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学理论,代之而来的是多种理论并存的局面。(2)多元化理论的内容

这个时期在美国比较活跃的理论有冲突论、交换论和符号互动论等。

①科塞认为,冲突不仅具有破坏社会体系均衡的作用,而且还具有社会整合的作用

社会体系的均衡一方面依赖于体系内各部分之间的调适,另一方面也依赖于它们之间的冲突。科塞的冲突论被称为功能冲突论,它与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互相呼应,成为当代社会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②帕森斯的学生布劳与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一起被称为交换理论的代表人物

这种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行动者之间的资源交换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以己的资源去交换对方的资源。交换理论总是用资源交换的平衡与否来解释社会行为的过程。这种理论是对商品交换原则和行为主义原则的推广与应用,是当代社会学中很有影响的理论之一。

③渊源于库利和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是当代极具影响的社会学理论

它认为,社会的典型特征是人际间的符号互动,这种互动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而是相互之间对对方的行为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定义。

④现象学社会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反实证主义的社会学理论,它的思想来源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中的主观意义和符号互动理论的角色扮演。

a.现象学社会学的创始人是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美国社会学家舒茨;

b.现象学社会学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不是实证主义所说的“社会事实”,而是社会事实的“意义”。

⑤20世纪80年代以来,继社会学理论多元化发展之后,社会学在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上出现了相互对话、彼此借鉴和相互渗透的综合趋势。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特点

1.微观——宏观的整合(1)早在古典社会学理论家那里,就开始注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

①迪尔凯姆关心的是宏观层次的社会事实对微观层次的个人或个人行为的影响;

②韦伯担忧的是个人在由目的理性的社会而构成的“铁笼”中所处的困境;

③齐美尔主要的兴趣在于宏观性的客观文化与微观性的主观或个人文化之间的关系;

④马克思的兴趣之一则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对个体(如工人)产生的作用和异化。(2)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以库利和米德为代表的早期芝加哥学派注重微观层次的个人及个人之间的互动。(3)到了30年代后期,帕森斯发展出了他的结构功能主义,从宏观层次上对社会结构或系统进行阐述。默顿等人作为帕森斯的弟子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但是,霍曼斯却指出他的老师帕森斯忽视了对人及其行为的研究,他在斯金纳心理学的行为主义基础上提出了微观层次上的交换理论。(4)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开始关注社会学理论的这种微观与宏观的分裂。(5)到了80年代,美国社会学理论界开始关注微观社会学理论与宏观社会学理论的整合研究。这一研究是20世纪后20年来美国社会学理论界所关注的中心问题。

2.能动性——结构的整合(1)吉登斯提出的结构化理论将能动性和结构看成是“二元性”,强调二者相互关联不能彼此分开。他认为,行动者不仅受制于结构,在结构面前,行动者具有使动性。(2)阿切尔拒绝吉登斯的二元性主张,认为能动性和结构能够而且应该是分开的,为了区分这二者,我们要有能力去分析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3)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他的理论中以惯习和场域的关系来讨论关于能动性和结构的主题。

①惯习是一种内化的精神结构或认知结构。人们通过惯习来与社会世界打交道。惯习既能产生社会又能由社会而产生。

②场域是各种客观位置中的一种关系网络,场域的结构,限制着能动者。布尔迪厄主张的是方法论上的关系主义。(4)德国社会思想家哈贝马斯则是在“生活世界殖民化”的题目下讨论关于能动性和结构这一主题

生活世界是一个人们互动与交往的微观世界,系统植根于这一世界,来源于这一世界,但是系统最终却发展出自己的结构特征。当这些结构产生出独立性和权力,这些结构就会对生活世界施加愈来愈多的控制。在现代世界,系统已经“殖民”于生活世界,亦即对它施展出控制力量。

四、社会学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发展

1.社会学在苏联

从十月革命胜利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是苏联早期社会学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社会学发展的特点是批判从沙皇俄国沿袭下来的资产阶级社会学。(1)十月革命前,社会学在俄国已经具有相应的学科地位,一些比较著名的社会学家的理论和研究对西欧的社会学也有一定的影响。(2)十月革命胜利后,开始用历史唯物主义替代社会学原理,把历史唯物主义当做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一般理论。这个时期被称为“等同论”时期。(3)从20世纪30年代后期到50年代是苏联社会学的停顿时期。由于斯大林的教条主义和个人迷信的增长,社会学作为“资产阶级伪科学”受到严厉的批判,甚至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学也被取消了。(4)50年代后期,苏联恢复社会学教学和研究。这个时期,苏联社会学围绕社会学体系的结构问题展开了争论。争论中出现了三种观点

①“等同论”,这是传统的观点。

②“引进论”,这种观点认为,应当直接引进西方社会学的概念和理论,拒绝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

③它包容了前两种观点,认为社会学体系结构分三个层次:

a.社会学一般理论——历史唯物主义;

b.专门社会学理论;

c.具体社会学理论,即“三层次结构论”。该理论调和了前两种观点,称为“调和论”。“调和论”者的“三层次结构论”是苏联的社会学界绝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理论,它的最先提倡者是社会学家雅多夫。(5)随着苏联的解体和意识形态的西方化,独联体各国的社会学也一步步地开始向西方靠拢,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学开始遭到批判和否定。

2.社会学在东欧各国(1)在南斯拉夫,社会学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1945~1956)开展了关于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地位的大讨论,讨论的中心是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关系。

a.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学,在历史唯物主义之外没有必要再搞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学。

b.历史唯物主义不等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学,二者不能画等号。

②第二阶段(1956~1963)是南斯拉夫社会学实现学科化时期

社会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被社会承认,而且它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了。南斯拉夫社会学家对农村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③第三阶段(1963年以后)是南斯拉夫社会学蓬勃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大量新培养出来的社会学专业工作者走上工作岗位,开始了正规的社会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丰硕成果。南斯拉夫拥有了一支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社会学专业队伍。(2)自50年代后期起,在波兰、民主德国、保加利亚、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与苏联大致相同的过程。在这些国家中,社会学主要被用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社会管理等社会的现实问题。

五、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1.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的进化论和天赋人权说被介绍到中国,沉睡的中华民族开始觉醒了。(2)中国社会学先驱严复首先翻译了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中译名为《群学肄言》。维新派不仅把社会学作为变革社会的主要理论依据,还用社会学来培育变法的人才。康有为早在1891年就将“群学”列入“万木草堂”的教学大纲和教育的基础课程。(3)20世纪初,中国向日本、欧美派出大批留学生,他们许多人回国后成为中国社会学的先导。他们不仅在中国传播社会学理论,还带领学生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4)到了20年代,中国社会学的教学与科研队伍逐步形成,中国社会学开始向实证研究发展。

2.中国社会学的建设与发展(1)中国社会学的真正开端应该是1930年。因为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社会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面貌。(2)1930年在上海成立中国社会学社,这是全国性研究团体。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学进入发展阶段。

3.中国社会学的重建与发展(1)20世纪50年代初,受苏联影响,中国在高等院校停止讲授社会学,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1979年,伴随中国科学的春天的到来,中断了30年之久的中国社会学开始重建。(2)几十年来,社会学在中国得到很大的发展。1979年成立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会,1982年改名为中国社会学会。(3)目前,中国社会学教学机构和研究机构已遍布全国,社会学专业的教学和研究队伍基本形成,每年为国家培养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硕士、博士上千人。近几年来,社会学工作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许多调查研究活动,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工作。目前,我国社会学工作者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和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2.2 课后习题详解

1.前社会学的社会哲学主要有哪些观点?

答:前社会学的社会哲学主要包括以下观点:(1)古希腊自发的唯物主义,它开始用科学的眼光说明人类生活现象

这种唯物主义是西方最早的反对宗教意识、反对神造世界的思想成果。(2)“黄金时代说”

由无阶级社会向有阶级社会过渡中出现的第一个朴素的社会理想,它是对古代社会变迁的理性思考,也是对社会不平等与不公平的抨击。(3)奴隶制繁荣时期,社会思想家不知道奴隶制会消亡,会被另一种制度所代替,他们鼓吹人生的不平等、主权划分的天然合理性和奴隶制社会的永恒性。所以,古代社会思想家大多致力于寻找建立理想城邦的灵丹妙药。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小康社会”都是为治理奴隶制社会城邦所开出的药方。(4)西方的中世纪是上帝至上的时代,这个时期统治人类思想的是基督教神学,神学观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神学思想认为,人的一切生活活动不是为了现世的幸福,而是为了来世上天堂。中世纪神学思想尊重神,不尊重人,只重视社会整合,不重视个人的权利和尊严。(5)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运动,是对宗教神学思想的全面挑战

这个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都是勇敢的斗士,他们把人们的生活愿望和理想从对天堂的幻想拉回到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宗教改革是发生在基督教内部的思想改革运动,它的目的是将封建的基督教改造成为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新宗教。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社会思想家向封建势力发动的第一次大进攻,它们为西欧近代社会思想的发展准备了思想基础。(6)17、18世纪是西欧资产阶级革命和胜利的时代,也是资产阶级社会思想繁荣的时代

资产阶级的社会思想家反封建斗争的最有效的思想武器是社会进步理论。它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神学的创世说和社会秩序永恒不变的观念,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繁荣作了舆论准备。社会进步理论的表现形式包括:

①以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为代表的社会契约论

公开承认人具有“天赋权利”,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进步过程。

②以维科为代表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从神道时代经过英雄时代再到人道时代的不断循环的周期。

③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地理环境理论

论证了地理环境对社会生活的决定作用,证明了社会制度不是唯一的和不变的,而是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各异,因地理环境的改变而改变。(7)由莫尔创立的、到19世纪初达到高潮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上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主张,在实践上进行了大胆的社会改革与实验。(8)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它找到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社会力量,即无产阶级。同时,它对社会现象的解释也是从物质生活条件方面而不是从精神方面去寻找根源。

2.简述社会学的几位创始人的理论。

答:社会学几位创始人的理论包括:(1)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

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因为他第一个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孔德的不懈努力和他的影响使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西方学术界把孔德尊为“社会学之父”。

①孔德的社会学理论主要包括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②孔德认为,科学的发展首先始于天文学,依次出现的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学。每门科学都受复杂性递增和普遍性递减规律的支配,在其前代的基础上获得发展。社会学的直接前代是生物学。生物学是整体论的科学,它从有机整体开始,不像物理学和化学从孤立的元素开始。社会学也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研究社会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与反作用。所以,社会学是对以往科学的知识综合,是最高的科学知识体系。

③孔德规定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④孔德称历史法是社会学独有的研究方法。历史法是对社会过程进行经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将各种社会状态同社会演化联系起来,研究社会发展的动态规律。孔德认为社会学不是一门只管收集资料的科学,而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学是一门“解释性的科学”。社会学“既不是经验的,也不是编年的,而是概念的和理想的”。(2)迪尔凯姆的主要社会学思想

①迪尔凯姆的早期社会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1893年发表的《社会劳动分工论》中。此书“以实证科学的方法,研究道德生活的社会事实”。书中特别强调社会的“集体意识和共同道德价值对个人行动的意义”。迪尔凯姆的这个思想是对当时欧洲大陆弥漫的“自由放任”和个人功利主义思想的大胆挑战。迪尔凯姆特别强调社会整合的程度取决于社会劳动分工状况。社会劳动分工越细致,社会整合程度越高。他还区分了“机械的团结”和“有机的团结”两种社会团结形式。

②迪尔凯姆后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外在的控制力量内化于个人的问题上。这样,他开始对宗教问题感兴趣。迪尔凯姆发现,宗教可以有效地约束个人的行为,并成功地维系社会道德和秩序,是一股反个人主义的力量。法国大革命以后,宗教的权威动摇了。这股力量正在消失,社会道德体系濒于瓦解,什么东西能取代传统宗教的功能呢?圣西门的新基督教、孔德的人道教,都是企图在传统宗教之外寻找和建立新的道德的约束力。迪尔凯姆的宗教社会学正是对这个问题所做的社会学思考。(3)韦伯的社会思想

社会学家韦伯继承了德国历史学派的传统,吸收了英法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精神,开创了一种新的社会学思想。他主张社会学的基本研究单位是人的社会行动,社会学家通过把握人的行动去理解行动者的动机,即行动者的主观意义。所以,韦伯的社会学被称为“理解社会学”。(4)齐美尔的社会思想

与韦伯同时代的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对社会学和实证主义的理解与韦伯的立场相类似。

①他认为社会学可以划分为一般社会学、形式社会学和哲学社会学,而形式社会学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

②在齐美尔看来,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为人们的相互作用及其形式。社会是由相互间具有多重联系的个体的人构成的复杂网络,个体的人处于经常的相互作用之中。社会只是由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的人群的名称,所以人们的相互作用及其形式是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③社会学的任务就在于把性质不同的相互作用现象用同一形式的概念联系起来,抛开历史现象的特殊性,阐明这些现象的同一形式。齐美尔详细考察了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他的社会学被称为“形式社会学”。(5)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学

马克思唯物史观社会学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科学,它与孔德强调秩序、均衡、常态,目的在于维护和改良现存制度的社会学形成鲜明的对照。马克思唯物史观社会学是早期社会学三大传统之一,它对以后批判社会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3.美国社会学家对社会学发展的贡献是什么?

答:美国社会学家对社会学发展的贡献主要包括:(1)芝加哥学派

①1892年,斯莫尔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社会学系之后,先后聘用了文森特、托马斯、帕克、伯吉斯等人,形成了强大的教学阵容。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帕克的努力下,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形成了以研究城市问题为中心的社会学研究群体。芝加哥学派就是指以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研究群体。

②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帕克。1926年,帕克撰写了实用主义的论文《城市:都市环境中人的行为研究建议》,成为芝加哥学派真正形成的标志。此后,芝加哥学派制定了自己的研究计划并出版了大量有价值的专著,在美国社会学界占据了主导地位。帕克的社会学思想是芝加哥学派从事社会学经验研究的理论支柱。

③芝加哥学派的突出特点

芝加哥学派的突出特点是把城市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它不仅对城市的社会问题感兴趣,而且对社会学所涉及的其他问题也给予了应有的关注。

④芝加哥学派的贡献

芝加哥学派的贡献在于对新兴的芝加哥城市的社会问题展开了实证研究,从而开创了美国社会学经验研究传统。20世纪30年代中期,由于学派成员研究范围的扩大和兴趣的差异,导致芝加哥学派的瓦解。(2)结构功能主义

①结构功能主义是二战后在美国崛起的社会学流派,到20世纪60年代一直居于美国社会学的主导地位。结构功能主义这一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帕森斯于1945年提出来的。由于他的倡导和努力,结构功能主义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的社会学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美国社会学中帕森斯一直是功能方法的杰出代表。”

②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

a.早期社会学关于社会有机体的基本思想和由文化人类学发展起来的传统的功能分析方法;

b.文化人类学提出的功能普遍性、功能不可缺少性和功能统一性假设对功能主义后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人类学中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方法正是经由帕森斯的介绍和发展才在美国传播开来的。

③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层次

a.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层次强调“系统”范畴。结构功能主义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把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上。结构功能主义强调和侧重研究社会系统的现存结构和维系系统生存中结构具有的社会效果;

b.结构功能主义致力于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为了维持其存在,必须满足哪些基本条件和如何满足这些条件。结构功能主义的回答是:任何现存社会都有自己的制度模式(结构),制度模式之间存在着相互支持的关系(功能),从而保证了社会系统的生存。应当看到,统一结构功能主义流派的主要不是一些普遍使用的范畴和理论模式,而是一种共有的功能分析方法。(3)帕森斯的理论

帕森斯的全部理论可以分为以社会行动理论为中心的早期阶段和以社会系统理论为中心的后期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帕森斯的分析层次和研究重点有很大的不同,帕森斯的后期理论中的许多概念都发源于早期理论。

①行动的三要素

帕森斯的“行动”概念不同于行为主义的“行为”概念,帕森斯赋予行动以意志性和目标导向特征,即行动是主体朝向目标的动作。因此,他的具有目的性、意志性、主体性的行动理论又被称为“自觉的行为理论”。帕森斯认为,构成行动的最重要的三要素是:

a.行动的目标;

b.实现目标的环境(手段和条件);

c.规范取向;

②行动理论分析的重点

行动理论分析的重点不是单位行动,而是行动系统。

a.行动系统的概念

行动系统即行动者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某种稳定的相互作用关系。

b.行动系统的子系统

帕森斯将一般行动系统区分为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和行为有机体系统四个子系统。他把分析重点放在社会系统上,并指出它的核心是制度化的角色关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