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学素质教育阅读丛书:他们不是弱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4 07:00:35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版中学素质教育阅读丛书:他们不是弱者

新版中学素质教育阅读丛书:他们不是弱者试读:

内容提要

不知是哪位哲人说过:“人的不幸程度,是由人对不幸的理解决定的。”确实如此。当为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和抢救国家财产全身83%被严重烧伤,经过半年时间抢救、大小20多次手术才脱离危险的战士徐效钢从一碗红枣汤中第一次看到自己变形的脸时,他感到了巨大的不幸和痛苦,他觉得自己有手不能做,有脸不能见人,活着简直没有一点意思。他恼怒得一下将盛有枣汤的碗砸碎。可是,当他慢慢冷静下来,想起救火时因油桶爆炸壮烈牺牲的那7名战友,他又觉得自己虽然落下一身伤残,但毕竟是奇迹般地活下来了,这样说来,自己还算是不幸中的幸运者。

烈火中炼就的徐效钢

不知是哪位哲人说过:“人的不幸程度,是由人对不幸的理解决定的。”

确实如此。当为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和抢救国家财产全身83%被严重烧伤,经过半年时间抢救、大小20多次手术才脱离危险的战士徐效钢从一碗红枣汤中第一次看到自己变形的脸时,他感到了巨大的不幸和痛苦,他觉得自己有手不能做,有脸不能见人,活着简直没有一点意思。他恼怒得一下将盛有枣汤的碗砸碎。可是,当他慢慢冷静下来,想起救火时因油桶爆炸壮烈牺牲的那7名战友,他又觉得自己虽然落下一身伤残,但毕竟是奇迹般地活下来了,这样说来,自己还算是不幸中的幸运者。

徐效钢1954年生于江西南昌,受伤时是驻江西吉水县松油加工厂附近的一名解放军战士。他对自己不幸的这种理解,不仅减轻了他的痛苦程度,帮助他克服了自卑心理,勇敢地面对现实,而且成为他战胜困难、自立生活、不断进取的坚实基础和永恒动力。

经过4年多的精心治疗和艰苦的机能恢复锻炼,体无完肤、死去活来的徐效钢伤情基本稳定下来。22岁的他被评为一等伤残军人,退伍后将被安置到伤残军人疗养院长期休养。

徐效钢不想仅仅是简单地活着。他对组织和领导说:“我还年轻,应该再为国家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因此,坚决不去疗养院。”母亲担心伤残的儿子无法工作,对他说:“你既然不愿去疗养院,妈妈可以提前退休照顾你。”他回答母亲道:“妈妈再好,也不能照顾我一辈子啊!我还年轻,我要工作,要自立。以后的路还长,要靠自己去走。”

徐效钢的态度很坚决,也很诚恳,组织和领导被感动了,决定为他联系工作。于是,他来到庐山图书馆。工作是看守图书馆的大门。

头一天上班,徐效钢就遇到了一个困难。入夜了,馆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他必须把大门的顶门杠安上,可是,他拿不起来。他的双手爪状畸形,手掌粘在一起,无法抓住粗大的杠子。“无论如何要把顶门杠安上!”徐效钢暗下决心。他用两臂夹住杠子,用膝盖抵住大门,再用胸口硬是把杠子顶了上去。烧伤处新长出的嫩肉裂了,血渗了出来。徐效钢忍着,没叫一声。

就是凭着这股劲头,徐效钢独立地工作着,自立地生活着。图书馆需要保持清洁,徐效钢必须经常搞卫生。拖地时手握不住拖把,他就在拖把杆上用麻绳结两个活扣,把手套在里面带动拖把拖地,有时则干脆用牙咬着拖把杆拖。他每天开门、关门,开窗、关窗,扫地、拖地。他自己生炉火、冲开水、做饭、洗衣服。他心中充满了喜悦。

时间一久,徐效钢不满足只做一个受人敬佩的“看门人”。他开始学习文化知识。图书馆是一个知识的海洋,他在这个大海洋里奋力地遨游。慢慢地,他对图书馆的业务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其他人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主动帮助接待读者,找书、翻卡片什么的,都干得很在行。后来,他还在馆内开办了重点咨询业务,为读者提供急需的资料。

一年夏天,我国著名文学史家唐弢先生到庐山休假,在校订一篇文章的清样时发现“如坐春风”的典故给弄错了,于是便来到图书馆寻找资料进行核对。徐效钢进到书库,找来《佩文韵府》,一气翻检了400多条“风”字条目,终于查到了这个典故的出处和正确解释。唐弢先生非常高兴,欣然为徐效钢挥毫题字,第二天还专门邀请同在庐山休假的著名学者吕叔湘、张岱年等到图书馆来参观。

徐效钢的图书馆专业知识不断增多,他要求馆领导让他多做一些图书管理方面的工作。馆里满足了他的要求,他成了图书馆的一名采编人员。

一次,图书馆把5万余册民国时期出版物的整理工作交给了他。这一次,徐效钢遇到了更大的难题。清理图书得登记造册,登记造册得用笔写字,可是他的两只手,手指关节都已全部僵死,手指粘在一起,根本就没有缝,连筷子也夹不了,哪能握住笔呢?他不想退缩。他开始想办法。他先试着用绳子把笔绑在手上,但绑紧了血脉不通,手会麻木,绑松了笔会动来动去,字就歪歪扭扭。他不想这样凑合,他要改变手的现状。他硬是把右手粘成一片的手指掰开一条缝,然后把笔塞了进去。顿时,鲜血顺着笔杆往下淌,滴到稿纸上,立即一片殷红。他疼得差点昏死过去。但他还是不愿退缩。为了让伤口按握笔的位置愈合,徐效钢用布条把笔固定在伤口上,睡觉时也不解开。没过几天,伤口感染了,一动笔便会有脓血从指缝中冒出来。他用水将脓液冲掉,又把笔固定好,忍痛继续练习写字。一位医生读者看到这种情况,告诉他这样很危险,弄不好会引起整只手的坏死,劝他不要硬拼。可徐效钢想,自己这样的身体条件,不硬拼怎么行呢?他必须承担正常人不愿承担的风险。他挺过来了。三个多月,化脓、结痂,再化脓,再结痴,就这样反复十几次,伤口终于按照徐效钢的意志长好了。他的字越写越好。除了写卡片、编目录,徐效钢还能写美术字,写黑板报,甚至还能刻钢板。他由一个“看门人”变成了一个“多面手”,而他右手握笔的地方,也磨出了一层老茧。

徐效钢继续在他喜爱的图书管理业务上不断攀登。1978年,有关部门要求庐山图书馆将馆藏的6万册善本书编目整理出来。做这种工作,需要有历史学、文字学、文学史、版本学、目录学及古汉语等多方面的知识,一般都是由有相当水平的专家承担。然而当时的庐山图书馆却没有这样的人才。徐效钢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多年来的努力自学和实际锻炼使他对自己充满信心。“让我试试吧。”他向馆领导请战。领导决定放手让他去干,而有人也提出了怀疑:一个动乱年代毕业的初中生,能干好吗?徐效钢认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是回答别人疑问的最好方法。

他先到省古籍学习班接受了一次短暂的培训,回来后便一头钻进书库干了起来。他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国书史简编》《中国目录学史》等上百本古籍工具书和专著搬出,一字一句地啃了一遍。在这个基础上,他又对6万册古籍一一进行翻检、鉴别、著录。半年时间里,他从这6万册古籍中鉴定出4000多册善本书,并对每种善本书的成书经过、刊行年代、纸张墨色、款式装订,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说明。他向国家编目委员会上报的1300种善本书,全部通过了国家验收。同时他还做了十几厘米厚的资料记录,制作了近千张卡片。所有这一切,都来之不易。徐效钢残指的指甲盖被磨掉了3个,视力从1.0下降到了0.1。

自徐效钢成为图书馆的采编人员后,除了认真做好业务工作外,还特别注意通过撰写论文对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十多年间,他发表的图书馆学方面的论文就有近30篇。1980年10月,他以自己的论文,作为江西省的唯一代表,参加了中国图书馆第二次科学讨论会。他被吸收为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后来,他又当选为学会的理事。为了能更好地做好工作,在事业上有更大的成就,徐效钢决心把自己的文化知识全面、系统地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经过努力,他考取了电大中文专业。他没有离开工作岗位,而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3年中,他从来没有在晚上12点以前睡过觉。受过伤的眼睛看书时间一长就灼痛难忍,受过伤的皮肤汗腺基本闭塞,大夏天也出不来汗,可他仍然坚持着刻苦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从电大毕业。他的长达2万多字的毕业沦文《慧远初论》,被收进江西省电大优秀论文集中。

1984年,庐山图书馆的看门人变成了庐山图书馆的馆长。

过去,徐效钢这位铁汉曾以自己的英勇无畏,以自己身体的严重伤残赢得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现在,这位庐山铁汉又继续用自己的心血,用自己的伤残之躯,为人民、为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做着更大的贡献。

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

青年人的楷模张海迪

1983年5月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出通知,号召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向张海迪学习。

从此,张海迪这个名字迅速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深入亿万人民群众的心中。张海迪的事迹成为人们交谈的一个重要话题。

有人说,张海迪真是太光荣了。

有人说,张海迪真是太不幸了。

有人说,张海迪真是太不容易了。

有人说,张海迪真是太有能耐了。

有人说,张海迪真是太坚强了。

……

每一种说法都有道理。

我们确实可以从张海迪不平凡的生活轨迹中,看到和学到许多许多的东西。

张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东济南。她本来有着一个幸福的童年,父母亲都很喜欢她。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5岁的小海迪突然患上了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5年中她被迫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就这样,原本天真活泼的小姑娘,现在只能整天病卧在床上了。看着小伙伴们高高兴兴地一起跳皮筋,高高兴兴地一起背着书包上学校,张海迪幼弱的心灵,被痛苦压碎了。她狠狠地捶打着自己失去知觉的双腿,悲伤地哭喊着:“妈妈,我要走路!我要上学!”

爸爸妈妈深深地知道女儿正经受着痛苦和折磨,深深地理解女儿正忍受着孤独和寂寞。他们给了她无私、无限的爱。他们也已经被女儿的疾病拖得疲惫不堪。但是他们还要继续想尽一切办法为女儿治病,无微不至地关心她的生活起居,但是他们为女儿着想的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想方设法鼓起女儿生活的勇气,鼓励她奋发向上,同命运做斗争。于是,爸爸给她买来书籍、本子、铅笔和橡皮,妈妈给她讲高玉宝刻苦自学的故事,讲奥斯特洛夫斯基瘫痪后写小说的事迹。

在父母爱心的抚慰下,在勇敢者精神的感召下,张海迪面前出现了一幅广阔的生活图景。她决心做一个勇敢面对生活和有所作为的人。

异常艰苦的自学开始了。张海迪克服重重困难,顽强地坚持着、坚持着。即使是刚刚做过大手木,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病床上,她也没有停止学习。就这样慢慢地,她学会了汉语拼音,学会了查字典,学会了越来越多的字。就这样慢慢地,她能读小说了。小说给了她丰富多彩的生活,给了她许多新的知识,给了她精辟透彻的道理。她到了手不释卷的地步,常常是捧起一本书就不肯放下,她觉得应该把书中那些有用的东西摘录下来,以便随时查阅。于是她开始趴在床上用胳膊支撑着身体大段大段地抄书,抄名言警句,抄那些她认为重要的知识。

常年卧床使海迪上身长了大面积的褥疮,而手术造成的肋间神经痛也不断地折磨着她,但她从一本本催人奋进的书中得到了更多的勇气和力量。她从这些书中,逐渐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病倒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进取的信心和力量;只要精神不倒,就能战胜困难,创造出美好的生活。就是靠着这种精神上的力量,张海迪以惊人的毅力,系统地自学完了初中和高中的课程。

她没有就此止步,她还要继续学习,她要学到为人民群众做事的本领。她报考了县工会夜校。考试的那天晚上,天下起了小雨,她没能在现定时间内到达考场。夜校老师对她说:“别考了,你有特殊情况,找们收下你!”可张海迪已经在生活的磨难中养成了坚强的性格,她不要人们的怜悯和照顾,她要靠自己的成绩取得入学资格。她说什么也要参加考试。为了不影响考场秩序,她硬是在院子里借着手电筒的光亮,做完了考题。

看到张海迪如此这般地学习,有的人无法理解,问她:“你一个瘫巴人,整天学呀,写呀,画呀,有什么用呢?”在日记里,她这样回答这些人的疑问: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

1970年,张海迪15岁,父母被下放到山东一个贫穷偏僻的小村庄。她只能跟随父母来到了这里。她看到村里缺医少药,人们得了病都必须跑到十几里外的公社卫生院去,于是便产生了一个想法:找不能下地干活儿,但可以学着给人看病呀。她在昏暗的油灯下开始攻读一本本的医学书,还让父亲给她买来体温计、听诊器和针灸用的银针,当起了乡村医生。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她给当地人治病达1万多人次。一位患脑血栓后遗症多年,瘫在炕上不能说话的老人,经她银针治疗后站了起来,并能开口说话了;一个有脑膜炎后遗症,炕上吃炕上拉的孩子,经她针灸后能够下地抱柴禾、收拾院子了……她的针灸技术在当地出了名,前来看病的人也络绎不绝。由于她是靠在轮椅上给人治病,每当给病人扎针时间一久,她的肋间神经便会剧烈地疼痛起来,而脊椎更是弯曲成了“S”形,久而久之就定型了。由于坐得太久,她的褥疮也严重感染,脓血每天都要把褥子浸透,身上总是冷一阵热一阵。为了不让父母担忧,张海迪每次都要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自己对着镜子换药。伤口一个个溃烂发黑,必须及时清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她颤抖着拿起剪刀,心也跟着剧烈地颤抖起来。她让心平静下来,告诉它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为了能继续给人治病,必须忍受这暂时的痛苦。她的手不再颤抖,握住剪刀一下一下地剜去那带血的腐肉。她为了给别人解除痛苦,自己却得忍受着如此多的痛苦,但她却因为找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而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

1974年冬天,张海迪和父母一起回到济南。返城的年轻伙伴们一个个都有了着落,有的进了工厂,有的参了军,有的上了大学。她不愿让父母养自己一辈子,而且经验告诉她,只有工作才会快乐,她也要去找份工作。她手摇轮椅,四处寻找。可从冬到夏,没有结果。人家还说:“多少好胳膊好腿的都找不到工作,哪有地方安排你!”

张海迪心如死灰。她觉得自己的生命价值已经完结,没有必要再这样拖累父母,忍受痛苦活下去了。一天傍晚趁父母不在,她吞下了大量的安眠药,然后闭着眼睛平静地坐在轮椅上。但平静顷刻即过,海迪的心开始翻腾,她想起了父母亲养育自己十几年的心血,想起了乡亲们给予自己的快乐和厚爱,想起了自己在日记里写下的话语……突然,她想起了保尔的那句名言:即使到了生活无法忍受时,也要善于生活下去!一个坚定的想法出现在她的脑海中:“不!不!我不能死!还有多少事情等着我去做啊!”“来人啊!救救我……”张海迪扯起自己的头发,大声呼喊。

死神被吓跑了。

张海迪还怕什么呢?以病残之身坐在轮椅上的她又开始了新的奋斗。

她学习无线电修理技术,当修理工;她学习英语、德语、日语和世界语,做翻译工作;随后她走上了文学之路。

虽然,张海迪在此之前已有了较好的文学基础:她看过很多书,其中很多是文学作品;她有记笔记、写日记的习惯,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但是,文学创作既需要脑力又需要体力,既需要灵感又需要持久的耐力,即便是对于正常的人,也是一件极艰苦的事情,何况她的身体是这样一种状况呢。她凭着自己对生活特有的激情和执著,凭着早已炼就的坚强毅力,很快便战胜了这些困难。她从早到晚坐在书桌前,不断地写,不断地改。由于缺少活动,她的两腿开始浮肿,浮肿得连鞋都穿不上,身体也异常地疲劳,可她硬是不肯放下手中的笔,咬着牙继续不断地写,不断地改。

一次一次的失败并没有吓倒这位残疾姑娘,而一次一次的失败却构筑出她走向成功的道路。1983年后,张海迪的创作和翻译作品陆续问世。其中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可以作为她的代表作,它圆了海迪的文学梦,也圆了海迪一次次生命拼搏的梦。

1983年,海迪还圆了一个人生之梦,有了一个志同道合、相亲相爱的丈夫。好强的海迪要努力成为一个称职的妻子,她争着洗衣服、洗被褥、拖地……她说:“自己什么都能做才是我的快乐!”

是啊,一个从小就失去了完满身躯的人,又是多么渴望生活的圆满,渴望自己能够做成生活中应该做的一切事情啊!我们,不!全国人民,都祝愿海迪健康、快乐、心想事成!

海迪获得了很多荣誉,但她没有躺在荣誉上睡大觉。她把荣誉当作是党和人民对她的鞭策和鼓励,她继续同命运做着顽强的斗争,拼命地工作着。长期的劳累,体质的全面下降,使凶恶的病魔再一次有了可乘之机。海迪几年前鼻梁被眼镜压破一块,伤口不断溃烂出血。忘我工作的海迪对此并不特别在意,在家用手绢捂捂,出门用眼镜遮起来,以致出现病变症状。后经专家察看、提醒、催促,才于1991年初在丈夫陪同下赴上海医治。医院确诊为:鼻梁基底细胞癌。

张海迪面对着病魔,面对着厄运,已不再感到惧怕,她没有悲伤,没有哀叹,她无所畏惧地迎接命运的又一次挑战。她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对于她来说,已成家常便饭,在她生命的历程中,光是大手术,就已经五次了。可是这第六次大手术——癌变切除和植皮手术,医生们有些替海迪担心,担心她挺不住。因为她有高位截瘫的特殊病情,手术不能使用一点麻醉药物,以防癌变组织扩散。没想到,海迪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海迪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剧痛,手术顺利完成。事后她风趣地对守候在自己身边的丈夫说:“我都快成为‘忍痛专家’了。”

海迪不仅是忍受肉体痛苦、热爱生命的“专家”,她更是忍受生活痛苦、顽强战斗、努力奉献的英雄。这位英雄至今仍在以自己的病残之躯继续为杜会奉献着。

海迪,我们——当代中国的青年,向你致敬!

海迪,我们——当代中国的青年,向你学习!

生活的磨难,往往是产生杰出艺术品的沃土。

《二泉映月》与瞎子阿炳

在中国民族音乐宝库中,有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它就是在我国广为流传的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每当人们听到那如泣如诉、凄婉、悲凉的曲调,眼前就会浮现出这样一种场面——

皓月当空,夜深人静。一位双目失明的穷苦艺人,坐在一个破败院落的门口,面对着冷冷的水,拉起二胡,向上苍诉说着自己一生所受的苦难,表达着自己心中的愿望,声凄凄,音切切。然而艺人的脸上是平静的,没有愤怒的呐喊,没有痛苦的表情,就像平静的夜。

这位艺人不是别人,正是阿炳——瞎子阿炳。

阿炳出生在1892年,时值清末。

他并不天生就是瞎子。

他小的时候,也有一双水灵灵惹人喜爱的大眼睛。

可是贫寒的家境,始终是阿炳眼前的阴影。父亲是无锡雷尊殿道观一位只能糊口的当家道士,家里的生活重担全部落到了母亲的身上,阿炳不满周岁的时候,母亲便不堪重负、忧郁成疾离开了人世。父亲只好把小阿炳送到乡下老家弟媳处,让其代为抚养。小阿炳顽强地活了下来。5岁时,他被父亲接回道观当小道士。后来,父亲又让阿炳念了3年私塾,盼望他成人后有更大的出息。

贫寒的家境,卑下的职业,养成了阿炳孤僻好静、少言内向的性格。可他从小便受到了很浓厚的音乐熏陶。道观里的生活,使阿炳从小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民间乐器;他的父亲一向喜欢摆弄这些乐器,鼓、笛、笙、萧样样都会,对琵琶尤为精通,被当地人冠以“铁手琵琶”的雅号。父亲看到阿炳十分喜欢音乐,又对乐器到了入迷的程度,知道他是一个有音乐天赋的孩子,便决定亲自对儿子加以精心指导。训练是严格而艰苦的。冬天,阿炳要用冰块摩擦双手,以锤炼弹琵琶的指功;夏天,阿炳把双脚浸在冷水里拉二胡,以此提神醒脑和避免蚊虫叮咬;吹笛子时,阿炳必须在笛尾挂上一个秤砣,有时必须迎风吹奏。到十三四岁时,阿炳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能代替司鼓的老道士击鼓,被人称为“小天师”了。到了十七八岁,阿炳成为无锡道教音乐界一个技艺超群的人才。

然而阿炳20岁的时候,不幸又降临到了他的头上。自己的严师、与自己相依为命的慈父去世了。阿炳悲痛欲绝,无法遏止,不久便患上了眼疾。由于无钱治疗,不到半年功夫,他的右眼就看不见了,左眼视力也明显下降。

打击接踵而至。因为阿炳学习和演唱民歌,被认为是触犯了道规,雷尊殿道观将他赶了出来。因为阿炳常到人群中表演,民间吹鼓手组织也认为他有失尊严和体面,将他排除在外。由于无处谋生和生活所迫,阿炳不得不卖掉了父亲留下的两间房子,从此过上穷困潦倒的日子。

阿炳35岁那年,左眼也看不见了。

阿炳彻底绝望了。他万念俱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死。这时,好心的亲友们来到他身边,想尽办法劝慰他、鼓励他,要他坚持活下去。但他不愿靠着别人生活。他们说:“你的演奏大家都爱听,你可以靠卖艺为生嘛。”

阿炳经人一提醒,马上觉得这倒是一个办法,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不骗人,也不求人。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

从此,阿炳背上二胡、琵琶,摸索着在无锡街头卖艺为生。他不仅拉二胡,弹琵琶,也唱民间小调。

他唱的小调,唱出了人民的心声。一段时间内,阿炳几乎每天都要去无锡崇安寺的“三万昌”茶馆前,设场“说唱新闻”。军阀混战时期,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大胆揭露军阀的丑恶嘴脸。他唱道:“前门送走老虎后门来了狼,齐燮元赶走了卢永祥呀,又来了狗肉将军张宗昌,接着又是孙传芳,走马换将,鸡鸭鱼羊一抢光!”“九·一八”事变后,他歌颂抗日英雄马占山。1933年,他唱出《十九路军英勇抗击敌寇》。他在歌声中谴责豪强们的恶行,为穷苦人鸣不平,表达老百姓的美好愿望,诉说他们的不幸命运,维护了正义。他用他的歌声赢得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每当阿炳来到街头,身前身后便会簇拥着一群人,他们心甘情愿地为他充当手脚耳目,替他指路,帮他维持场子的秩序,代他收取人们给的酬金。

1932年,已经40岁的阿炳,终于得到了爱情的温暖。一位富有同情心,在烟馆当女佣的寡妇,和阿炳结为夫妻。妻子和阿炳形影不离,精心照料着阿炳的生活。她每天搀扶着阿炳上街卖艺,回来后再忙着做家务事。妻子的善良、温柔、体贴、照顾,温暖了阿炳那颗孤寂寒凉的心。他更加热爱生活、热爱音乐。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阿炳和妻子一起到了上海。他在昆曲班“仙霓社”担任三弦琴师。抗日战争时期,也正是阿炳音乐生命中的全盛时期。他在这一时期内,创作、整理了近300首乐曲。它们有的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有的表现了人们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有的表现了人民与敌人战斗到底的坚强决心,有的给人们精神上以慰藉,有的鼓舞着人们去战斗,有的旋律优美,婉转、低回,有的曲调壮美,激越、高亢。其中,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昭君出塞》《龙船》《大浪淘沙》等,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阿炳自己的身体却因生活的磨难,在这一时期每况愈下。新中国成立时,阿炳已是重病缠身,咯血不止。党和人民非常关心他,帮助他治病,协助他整理乐曲。1950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两位教师的大力协助下,将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等6首乐曲录了音。他因此而兴奋异常,并旦希望自己身体好些的时候,把自己熟悉的二三百首乐曲都演奏一遍,录成录音带。然而阿炳的身体没能好起来,他没能实现自己的这个愿望。

就在1950年的年底,这位饱受生活折磨的中国杰出民间音乐大师,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阿炳走了,可他留下的《二泉映月》将永远在人间回响。

当琴断了一根弦的时候,要坚持继续演奏下去,不要灰心,不要丧气。

一流的数学家陆启铿

广东佛山过去只是一座美丽的小镇。平直的街道,弯弯曲曲的小巷。街道是青石铺成的,岁月长久了便光溜溜的,有雨有薄雾的时候更显得可爱。小巷有的地方很浅,不到几步路便直通那高大堂皇的人家的大门。有的地方很深很深,转一个弯,看到侧边的红瓦檐,再转一个弯,又看到侧边斑驳的门墙内露出几朵小花,幽幽静静地。小镇有几千户人家,不少人家日子过得非常殷实,镇西头红檐碧瓦的人家,显然就是其中的一户。

1927年,陆启铿就出生在这户人家里。盼望着人丁兴旺的父母,从那位慈祥的接生婆手中接过“哇哇”叫的小孩时,都满意地笑了,夸小伢将来一定很有出息。全家人都把希望寄托在这个新生命上,可是不久,一场大病差点夺去了这条生命,谁也不知道是什么病,远近的医生都看遍了,好不容易保住了性命,但他的下肢却永久地瘫痪了。

陆启铿并不记得这些事,因为他当时还太小太小。

小启铿开始懂事了,他要上学,但他不能走路。怎么办?还好,家里有钱,就请了一个保姆专门背他上学。小启铿就这样摇摇晃晃地在小保姆的背上开始上学了。他读的是私塾,先生不把他当回事,顽童们经常取笑他,他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哭泣。这时,保姆就哄他,背他到村外的小河滩上,到草丛中,逗他玩,给他讲故事,虽然保姆讲的故事并不多,也不很好,但他从保姆身上却享受到了儿童应得的乐趣。这些乐趣伴他读了几年私塾,在他11岁时,日本鬼子侵占了广东,他们家都逃难到澳门,小启铿失学了。旁人的轻蔑,不懂事的孩子们丢来的石头、瓦块……所有这一切,他都忍受了,可是他不能忍受失学带来的痛苦。他跌跌撞撞地找到了堂姐,借课本读;又磕磕碰碰地缠着哥哥教他英语、中文、史地、几何。特别是几何,这个数学王国的神秘领地,深深地吸引了小启铿。

1942年,陆启铿靠自学考取了澳门中山县联合中学高中一年级,后又转到中德中学。那个学校离他家很远,每天他天不亮就起来,自己穿衣、洗漱,自己做早点,然后从门边取过拐杖,6点钟准时出门。对陆启铿来说,从家到学校的那段路,是那么遥远,他常常跌倒,跌倒了又自己爬起来,流血了,就擦一下,头碰晕了,就歇一下,他常常偷偷地流下伤心的眼泪。可他总是大汗淋漓地第一个来到教室。让陆启铿感到安慰的是,他的顽强的求学精神,感动了班上的词学,他们都愿意帮助他。那位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数学老师也很喜欢他这位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1945年,陆启铿的家里变得一贫如洗。就在这时,陆启铿考取了广州中山大学先修班。第二年又考取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可他无法像正常人那样跑进工厂打工,他只好在佛山借了间亲戚家的房子,靠在那里辅导中学课程,挣出学费。每到周五,他就架着双拐,从中山大学出发,换六次公共汽车,再乘小火轮到佛山,周一再原路返校。他把所有的假期都用来做家教。整整四年,为了求学,他在广州到佛山,佛山到广州的路上,不知流了多少汗,费了多少劲,摔了多少跤,受了多少苦。

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陆启铿一直在艰难地奋斗着,可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能成为大数学家华罗庚的学生。

那是1950年,华罗庚到中山大学讲学,这位独具慧眼的教授意外地发现了一篇名为《模函数》的学生毕业论文,他被文中显露的机敏分析和深刻的理解力吸引住了,于是请求有关部门,把陆启铿调到了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工作。

华罗庚教授对陆启铿要求很严。有一次,已是深夜了,劳累了一天的陆启铿正在床上酣睡,突然“笃笃”的敲门声把他惊醒,他没好气地问:“谁?”传来了华教授的回答声,他赶忙下床,开门向教授道歉,教授没有因此而责备他,只是慈祥地注视着憔悴的学生。他知道启铿今天刚从一个学校讲学回来,拄着双拐在台上站了两个小时。但科研上,他不能让自己的学生有半点含糊。进屋后,他严肃地指着一篇陆启铿的文章说:“我看了一下,这里面有些错误,我明天早上有工作外出,所以现在来找你,这样改一下……”然后,教授扶着启铿走到台灯前,细细地讲了起来。就这样,华罗庚教授以他严谨的治学态度、高超的教学技巧,循循善诱地诱导着陆后铿,为陆启铿后来进一步深造和取得辉煌的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陆启铿也因此更加刻苦地在他喜爱的数学领域里耕耘着。

1961年,他的研究专著《多复变函数引论》,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他成为我国这方面的权威。1963年,他参加由华罗庚担任主编的《现代数学丛书》的编写工作,撰写其中的《典型流形与典型城》一书。1966年他研究了一个课题,写出《关于常曲率的kahler流形》一文。文章被美国的《中国数学》翻译转载后,不断引起数学家们的讨论。1969年,波兰数学家M·斯卡津斯基把陆先生那篇文章里提出的观点称为“陆启铿猜想”。陆启铿成了国际知名数学家。1982年,他的另一本专著《微分几何学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另外,他还在《中国科学》《数学学报》《科学通讯》等国内重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60多篇论文。

陆启铿既是一个残疾人又是一位一流的数学家,但所有熟悉陆启铿的人都很少谈到他的残疾。他的学生杨宏昌说:“我从未感到他是一个残疾人,他从不需要照顾,他可以架着双拐站在黑板前连续讲两节课,他可以从一楼拄着双拐上到五层,再往返数次为我们办出国手续。”

而陆启铿自己却说:“我是一个残疾人……我不是天才,做出一些工作完全是下苦功夫的结果。”

现已70多岁高龄的陆启铿一生都在下着苦功夫,今天还在下着苦功夫。只要大脑还能思维,我就一刻不离开我的科学研究。

盲眼科学家侯永庚

侯永庚先生是中国一位从事物质晶体结构研究的科学家,一位盲眼科学家。

物质晶体结构是什么东西呢?值得一位双目失明的科学家苦苦探求吗?原来,我们所感受到的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它们的宏观表现都是由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的。这个微观结构就是晶体结构。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同为碳元素的石墨和金刚石,为什么一个能在纸上写下或画下东西、百年甚至千年都不会退色,为什么另一个却能制成锐利的玻璃刀呢?要了解这其中原因,就得深入到晶体结构的微观世界之中去。侯先生就是为了要给我们解开这许许多多的谜而深深痴恋物质晶体结构研究的。

侯先生年轻时眼睛是好的,也和咱们正常人一样能看书、写字、打球、游泳。但家境不好,7岁时就没有了爸爸,8岁时就和妈妈外出逃荒讨饭。那时,他是多么想读书啊。可是,没有钱交学费,他们一家还常常没有钱买粮食吃呢。一直到10岁,侯先生家境好了一些,不再逃荒讨饭了,他才第一次捧起书本,进了学堂。从那时起,侯先生就知道了刻苦学习,那时是没有电的,侯先生是怎样苦读的呢?他家门外有一片菜地,菜地里种了很多东西,侯先生那时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里面捉迷藏。晚上小菜园里有许多许多萤火虫,侯先生就把萤火虫一个一个地捉起来,放到一个很大的瓶中。于是,一闪一闪的瓶子就成了侯先生的月光下苦读的灯了。到了第二天凌晨时分,侯先生又把萤火虫放回菜园中。他就是这样刻苦学习的。小学三年级时,他在课外把四年级的课程都自学完了,学校便让他从三年级跳级到了五年级。上了中学后,由于他成绩好,学校又把他推荐到了北京大学。

大学毕业后,候先生就想,要研究他向往的晶体结构,读的书还不多,他的知识还不够。于是,他又去考试了,并考上了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的研究生。从此他如痴如醉地搞他的研究。终于他病倒了,连着发了好几天高烧,高高大大的人慢慢地消瘦了。医生告诉他,他患的是Ⅰ型糖尿病,这种病会导致眼睛中视网膜剥离,最后人会双目失明,要他好好休息不要再搞科研了。然而,侯先生实在无法承受壮志未酬的痛苦,也实在离不开他所眷恋的科研事业,他说:“人生能有几回拼搏。”

他又钻进了实验室和图书馆。1980年,侯先生正在搞一次重要的科研攻关,他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他兴奋不已地说:“这相当于在成功的大门上撬开了一道细缝。”可就在他要把这喜讯告诉别的科学家时,他眼前突然一黑,什么也看不见了,他双眼失明了。这对他是多么可怕的打击啊。他再也不能在显微镜下看细菌了,再也不能看电脑上的图像了,再也不能在他心爱的化学实验室中做实验了。可是,侯先生没有为自己的不幸而痛苦,他深知他作为一个科学家的使命和责任。他不能因此而抛弃他的科学研究。“有办法,”侯先生说,“咱们人不是有个可能的大脑吗?只要大脑还能思维,我就一刻不离开我的科学研究。”

眼睛看不见了,侯先生就用大脑思考深奥的科学问题。有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法叫“系统论”,一次侯先生在广播里听到了,他心里为之一振,“我就用系统论的方法来改造原来不科学的物质晶体结构测定方法。”说干就干,侯先生让爱人把他的想法记下来,整理成文字稿,交给他的导师,导师看后称赞侯先生说:“明眼人没能看清的科学道路,却被你这个失明的人看清楚了。你少了一双明眼,思维却比明眼人多了一维。”

1993年,是侯先生科研生涯中最难忘的一年。8月份,“国际结晶学大会”在中国的首都——北京举行,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从世界各地赶来,有美国的、英国的、澳大利亚的、日本的。他们都是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他们聚精会神地在听侯先生宣讲晶体结构的科学论文,这些国际晶体化学的权威、泰斗们都惊叹不已,他们奇怪:世界上无数科学家苦心研究而始终没有获得的重大成果,竟诞生在一个中国盲人手中。

双目失明的侯先生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可在家里,他仍然做着各种各样的家务。他怕自己成为家人的负担,就努力学会自理。他练习划火柴,练习点煤气灶,练习做饭。他不知为此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同时侯先生仍坚持不懈地学习,他叫妻子帮他读文献资料,陪他上图书馆查阅资料,与他一道操作计算机。为了学习他已用坏了四台录音机,桌子上书柜里堆放着数百套学习用的磁带。

侯先生曾为盲人协会设计盲字化学符号,盲人协会要给他报酬,他不要,他说:“为盲人兄弟姐妹们做一点分内的工作,不足挂齿。钱,我坚决不要。”侯先生的这种高尚情操,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现在,在侯先生看来,他的晶体结构的研究工作还未获得最后的突破。前方,还有许多难题在等待着他去攻克……

让我们一起为这位可敬可爱的盲人科学家呐喊助威吧。

只要根是留在土壤中,就会发芽、开花、结果。

战斗在死亡线上的姜德明

自古中国就有一句俗语:民以食为天。自古中国就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大国,中国农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勤劳的人民。而“农技铁人”姜德明则是他们中优秀的代表。他是县里的农技推广站的负责人,常常戏称自己是“七品衙门”中的“小户簿”;虽享有“国家干部”的殊荣,可他做的事都是为着农民兄弟们的。就是在当他患有骨癌、肺癌,截去左腿,切去两根肋骨和肺叶,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想到的仍然是农民。

姜德明是个农民的儿子,他对农技推广事业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一种执著的追求。在他任镇农技推广站主任时,左腿经常酸疼,他以为是关节炎、小毛病,没在意。但随后却发现左腿膝盖处起了一个小疙瘩,慢慢地竟长成鸡蛋大小。到医院检查,专家会诊后得出一个残酷的结论:骨癌,必须高位截肢;并断言,最多只能活6个月。他不想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但又不能不接受。此时,他渴望的是到农民尤天华的棉花地里看看,他离开老尤来医院时,老尤就拉着他的手说:“姜主任,你要好好回来,你看,地里的棉苗需要你呢。”是啊,在这片棉花地里,他和老尤在旁边的小窝棚里睡过多少个夜晚,拍死了多少只叮在身上的蚊虫,为的是研究怎样控制棉苗的疯长,增加产量。可这关键时刻,老天爷竟叫他躺进医院的手术台上。他还想到,今年特大的水灾,不知淹了多少棉田,不知农民弟兄们怎样应付,要是他在的话,他一定要奔到受灾地区,为农民弟兄们出出主意,与他们一同谋划谋划。但是,现在他却躺在病床上。“不,我一定要出院,一定要好好回去!”他心里升起了一个信念。手术台上,他一次次被痛惊醒,又一次次被剧痛折磨得昏死过去。他的手被紧紧固定在手术架上,但铁架子几乎被他摇断了,他的嘴被含上浸湿了的毛巾,以免痛苦而咬破嘴唇。……他终于熬过了手术,并闯过了六个月的死亡期,医生感慨地说:“奇迹!奇迹!你创造了骨癌治疗史上的奇迹。”

他又回来了,农民尤天华来给他报喜:“姜主任,年底棉花亩产足增长10多公斤。”他欣慰地笑了。成功的喜悦鼓舞着他,他本想在工作岗位上再干一番事业,但组织上考虑到他的身体,把他调到农业局机关,这下他急了,接连打了三份报告,要求继续做农技推厂工作。在他的一再恳求下,组织上任命他为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此后,他一面顽强地与病魔做斗争,一面继续他的农技推广事业,通过无数次的实践、操作,他在蒜、山药、棉花的栽培技术上有了独到的经验和技术。他想:“我要把我知道的全部奉献给农民,千千万万的农民掌握了它,就等于我的生命得到了延伸。”为此他决定把自己掌握的农技知识,积累的经验全部写出来。

1992年底,姜德明开始撰写《高效经济作物优化栽培》一书。由于高位截肢,写书时只能侧坐着,半个小时下来身子就麻木了,加之时常化疗,身体十分虚弱,他常常累得头晕目眩。妻子见他拖着病体,白天下地观察、试验,夜里伏案写作,心疼地劝他休息。他却说:“我的时间太宝贵了,等我的东西写完了,那时就可以安心休息了。”就在这部30万字的书稿即将完成时,死神又一次来叩他的生命门扉。

他又要上手术台了,书稿还缺2万字,他决心最后一搏,在10天时间里把最后两万字全部写完。病房里没有桌椅,他就伏在床沿上写。肺部剧烈疼痛,他就用手捂着胸部或用茶杯盖子抵住,胸部常常被压出一道道血印。有几次,医生从他手中夺走钒笔,抢走稿纸,可他恳求医生说:“算我求你们了,让我把书写完吧,否则,我心里不踏实。”上手术台的前一天,他把两万字如期写完。

第二天上午,姜德明坦然地再次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前,领导问他还有什么要交待的,他说:“开刀后如果是一两个瘤就切除,若已广泛转移,就把刀口缝起来,让我多活几天,将手里的事情处理处理。”

幸运的是,他又一次从死亡线上闯了过来,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更加珍惜生命,恨不得一天当作两天用。他在日记中写道:“党和人民不惜代价花费巨款,两次把我从死神手里夺回来,我没有别的报答,只有抓住眼前的分分秒秒,为农民兄弟多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这样生命才有价值。”

姜德明,这位战斗在死亡线上的残疾人,在死神面前想到的仍是多为农民做些实事。

生命是灵魂载体,我们要完成的不是生命本身,而是一个因真诚而闪光的灵魂。

追求完美的孙长亭

孙长亭,我们并不陌生。

14岁参军,南京部队足球队的主力队员,在绿茵场上屡建奇功的“最佳射手”。

17岁赴老山前线,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荣立赫赫战功,重伤致残,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人民功臣。

在全国残运会、远南残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上几次打破世界纪录,夺得多块金牌的奥运冠军。

创办“天津长亭假肢公司”,邀游商海后再创奇迹,当选天津“十杰青年”的全国劳动模范。这就是这位残者的赫赫人生。

然而,孙长亭也走过弯路。

1992年,孙长亭从巴塞罗那凯旋归来。在巴塞罗那运动场上,他以1.70米的身高抗衡着最矮也是1.85米的欧美选手。比赛前,五大三粗的欧美选手们的确是很轻视他的。他被激怒了,激怒了的他将标枪投出了,投出的标枪超过上次世界纪录的48.48米,上帝垂青于他的居然是52.26米,也就是说,下次世界赛场上人们将把他的52.26米作为要破的世界纪录。体育场沸腾了,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都在狂热地呼喊着3个简单的汉字:长亭——孙!长亭——孙!

从世界比赛场上回来,冠军开始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那时候,他住在天津。那时候,天津的大邱庄还威风八面,高档歌厅里时常为这个小村儿的驻津办事处设有专座,没人敢抢座,可孙长亭不怵。“老子就要坐这儿,谁不服叫他来找我,死都死了,还怕什么!”

出入从来都是星级饭店,一顿饭花几千从来不皱一下眉头,给洗手间侍者的小费,一次就出手几百元,以至见多识广的侍者也愕然地睁大了眼睛。到外地去玩,坐飞机必是头等舱;坐火车,一定要把软卧里的4个床位全部买下。

一年以后,孙长亭开始了反思。

一次酒后驾驶摩托车撞车后,使他想了很多很多……

那一年,他年仅17岁。年仅17岁的他就加入了攻克140高地的尖刀班。战斗打响了,尖刀班首先冲了出去,快接近主峰了,这时出现了敌人的火力点,6名战友一下子全倒在了血泊中,只剩下他和另外一名战友未被射中。他身体素质好,跑得快,就对战友说:“你掩护我一下。”说完绑好4颗手榴弹,利用3个鱼跃头顶球的动作,接近了敌人的火力点,点燃了导火索。他知道越南人作战经验丰富,怕手榴弹被投回来,就等了两秒钟才扔进去,炸毁了部队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就在他准备再次发起进攻的时候,踩响了地雷。等他从爆炸声中清醒过来,摸了摸身上,发现左腿下半截已经没有了,血呼呼地往外涌,全身剧烈疼痛。他想,“这下完了。”求生的欲望使他支撑着残肢艰难地往回爬,大约40米,右腿又被敌人的弹片炸了3个洞,他昏了过去,醒来后又继续爬。他终于爬回了1153高地,找到了自己的队伍。

失去了腿,他退伍回到天津市南开区体委。他萌生了要在体育竞技场上当一条腿冠军的念头。冠军需要不同寻常的苦练。伤腿还在渗血,还在流脓,只当没看见;腾空跳起时,假腿掉下来了,咬牙捡起来再安上去。一次,他穿着跑鞋练习跳高,腾空飞起往下落时,由于假肢不好控制,跑鞋的钉子扎进了好腿里面,扎出好几个血洞,教练吓坏了,背起他就往医院跑,可他挣脱下来,从地上抓起一把沙子,堵上血窟窿又接着练……

非凡的苦练,获得了辉煌的成绩。第二届全国残运会上,他作为天津的参赛选手夺得了4枚金牌,打破了两项世界纪录;之后,他又入选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在1988年汉城举行的残疾人奥运会上,参加了跳远、标枪、100米等6项比赛,获得了3枚银牌。

他还想到了家,幸运的家。他有一位慈爱的母亲,有一位爱他的妻子。妻子是一位教师,他做报告时认识的,那时妻子要嫁给他,老岳父不同意,妻子长跪不起,直到老人被感动得泪流满面。他问妻子为什么要嫁给他,妻子只淡淡地告诉他说:“我嫁给你,不是因为你日后可以显赫,我觉得,你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

不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今天,大概没有人想到孙长亭会这样说:“昨天的辉煌已随流星而去。”是啊,今天的太阳西下了,尽管明天还会升起,可长亭似乎已经明白,在东方地平线上,在天地之间相接处,他必须寻找并支撑起另外一个新的太阳。

他开始了新的事业,长亭假肢公司成立了。一次宴会上,他与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并肩而坐,邓朴方问:“长亭,办企业也不比拿世界冠军容易吧?”那时,他还未开口,泪已流下。

眼下,他孙长亭正在筹划两件事。

一是他要将自己所获得的奥运金牌拍卖,所得资金全部捐献给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以作为他和残疾人体育的最后告别。二是办一个新的企业,这个企业和死有关,搞一条龙殡葬服务。他,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解悟。

一度沉溺于享乐的孙长亭现在最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企业生产所得除了用于扩大再生产外,几乎全部回报给社会。每逢春节,他总要带上许多吃用的东西到残疾儿童孤儿院去看望孩子们。

……

孙长亭正在超越30岁的起点。

不做懦夫死,要当勇士生。

向残疾挑战的王涛

王涛现在是一个很有影响的摄影家,几十家报刊发表过他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还在全国或国际性的摄影比赛中获奖。可是,许多人都想不到他是一个残疾人。

王涛三岁时患小儿麻痹症而瘫痪,从小便拄上了双拐。一个瘸腿的人可能受到的羞辱、欺凌,他都领受过了。到了“十年动乱”,父亲由于是摄影界的权威,被划入“黑五类”,王涛更是成了街坊邻里孩子们辱骂的对象。学校毕业后,就业又遇到了困难,他东找西找,处处看到的都是白眼。他无法再忍受了。他心灰意冷,觉得与其这样忍受屈辱和歧视,一事无成地活下去,还不如痛痛快快地一死了之。他来到运河边,默默地来回走着,回想着过去的一切,思索着人生的意义。他想起了母亲慈祥的面容,想起了父亲忧郁深沉的表情下面所蕴含的坚强执著,想起了他们为他所付出的一切。王涛突然意识到:他不能就这样丢下父母,他对家庭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他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坚定的意念:不做懦夫死,要当勇士生。

他马上回到了家里。

经过反复思考,王涛决定首先要用丰富的知识来弥补自己身体上的不足。他一头钻进了书籍的海洋,在知识渊博的父亲指导下,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并自修俄语。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之后,他借助字典,把俄文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译成了中文,书中主人公保尔那非凡的坚强毅力和勇于献身的精神,给王涛的生命中注入了新的力量。

后来,王涛经人介绍,在一家修表店得到了一份工作,他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努力钻研,很快便掌握了修表技术。生活上能够自食其力了,王涛开始不满足于现状,他认为自己还有力量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我国高考制度恢复后,王涛心里做起了考大学的梦。但是,一般大学的门对残疾人是关着的。他只能考那些特殊的大学,于是他一下子报考了北京市东城区业余职工大学中文专业和电视大学英语专业。两个专业都学上了,可这需要学习者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啊。王涛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坚持不懈地刻苦攻读,硬是把两个专业都拿了下来,而且被职工大学评为优秀学员。

王涛不再把自己身体的残疾放在眼里,他不断地奋斗着,不断地迈向更新、更高的目标。

他开始进行文学创作,经过不断的努力,他的作品不断地发表出来。他被调到《桥》杂志社工作。在这里,他想到了摄影。

摄影,是父亲的老本行,王涛从小便受到了这方面的熏陶,距离、层次、用光、色块……,早已在他心中扎下了根,并且摄影同文学创作一样,也是表现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仅仅是因为他那双脚的缘故,所以至今他还没有涉足过真正的摄影。而现在,生活的磨难和成功的经验以及工作的需要都告诉他,他应该去试一试。他又向身体的残疾,开始了新的更大的挑战。

王涛摇着轮椅,在北京的街头寻找着有意义的瞬间和画面,在北戴河的海滩上迎接着喷薄欲出的红日和色彩斑斓的霞光,在那些常人不可能去的地方调试着相机的镜头……有一年的春节,他甚至自费去了一趟云南,拍下了石林、蛇骨塔、鸡足山、蝴蝶泉的美丽风光,拍下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他在昆明至大理的长途汽车上度过了那年的除夕之夜。同车的除他之外,全是外国游客,王涛用熟练的英语和他们交谈起来。当那些外国人知道这个拄着双拐的青年人是干什么的时候,先是惊讶不已,接着便长时间地欢呼、鼓掌,称赞他的勇敢奋斗精神。

王涛喜欢快节奏,他读书、工作、著述、摄影,他看球赛、拳击、赛车……王涛喜欢不断进取,他心中已有一个计划,要到黄山、西藏、吐鲁番、内蒙古大草原……他认为值得一去的所有地方,去寻找美的自然、美的人生、美的世界,然后办个人影展,出个人影集。王涛还有一个计划:拍一百双健美的腿。这就是王涛,自己没有健全的双腿,却甘愿用自己的艺术把别人健全双腿的美表现出来。

这就是王涛,正视自己的残疚,不向残疾低头,用自己的拼搏与奋斗战胜残疾。

残疾人有比健全人更广阔的天地。残疾人的宣言更为掷地有声。

没有双臂的冠军宫宝仁

残运会,是残疾人拼搏的旋转舞台,

残运会,是残疾人值得骄傲的家园,

残运会,是残疾人有声和无声宣言的讲台。

1996年8月24日21时,美国乔治亚州理工大学游泳馆内,第十届残疾人奥运会男子SB7级100米蛙泳决赛即将举行。第四泳道,站立着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游泳队员宫宝仁。

8个泳道的出发台上并排站立着8个来自不同国家的残疾人选手。论个头,宫宝仁最矮,最高的足超过他20厘米。论残疾程度,宫宝仁最重,双臂齐肩截肢,而其他运动员要么有双臂,要么有单臂,要么没手但有前臂。在高手云集竞争激烈的奥运赛场,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差异在比赛中却能起到异常重要的作用。20厘米,哪怕只有10厘米甚至只有1厘米,谁先触及终点的池壁谁就获胜,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宫宝仁身短在这个项目中自然就处于劣势。

没有双臂,游泳仅靠双腿蹬水。问题还不只那么简单,蛙泳需要不时地把头抬上俯下换气或潜行。有臂者可以在行进中利用臂压水的姿式把头自然撑出水面,而无臂的宫宝仁则只能靠膀、脊、腰的协调运动才能把头扬起。总之,宝仁身体上处于劣势。

场区的观众也都把关切的目光投向这位黄皮肤的中国运动员。发令枪一响,宫宝仁就像一柄出鞘的利剑,嗖地一声刺进泳道劈波斩浪,奋勇争先。前50米他一直遥遥领先。临近折返触接时,他毫无畏惧,速度不减,用头咕咚一声撞在池壁上,顺势把头一扬,反身一个转折,又不顾一切奋力向前游去,仍是一马当先,终点冲刺时又是把头重重地撞在池壁上。成绩是1′15″92,他超过了第二名2米多的距离、2秒多的时间,无可置疑地获得了这个项目的冠军,并打破了世界纪录,成为名副其实的“无臂蛙王”。

其实宫宝仁那两次触壁不只是撞在池壁上,也撞击着观众的心。人们震撼了,情不自禁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太阳帽,扯着嗓子向他欢呼,为他加油,向他祝贺。雷鸣般的掌声响彻了整个体育馆,经久不息……

这就是宫宝仁在亚特兰大显露的锐利锋芒,体育馆上空飘起了中国的五星红旗,奏起了中国的国歌,他站立在领奖台上本身就是高高地扬起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旗帜。残运会的宣言不就是由许许多多像宫宝仁这样的残疾人谱写的吗?

不要忘记,荣光后面的艰辛和泪水。

更何况残疾人……

宫宝仁1971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健康、活泼,快活地和其他的小伙伴无忧无虑地嬉戏于山乡的大自然之中。

1979年的一天,8岁的小宝仁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看见落地的变压器瓷瓶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那种神奇的魔力诱惑着小宝仁天真的童趣,他钻过棘荆围成的栅栏,伸出双手去摸那瓷瓶。刹那间,他那两只稚嫩的手臂被1.1万伏高压电烧得焦黑。小宝仁从此失去了双臂。

因为失去双臂,宝仁错过了入学的年龄。看见别的孩子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去上学,他羡慕极了,他央求爸爸也带他去报名。学校见他的学习和生活都存在着许多困难,怕给本来就人手紧张的学校增添麻烦,没有接收他。宝仁只好常常溜进学校,趴在窗外听课。一位姓曲的老师,无意中发现了窗外这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破例收他为旁听生。

在学校,宝仁是个要强的孩子,凡事只要能做的都力争自己去做。为了不让别人喂他午饭,他请妈妈每天做一个锅巴团子,中午就叼着慢慢啃。一开始,老师照顾他,让他只听讲,不写字。他想,不写字怎能像个学生呢?于是,他试着用嘴衔着铅笔写字,不久又改用脚写字,并且坚持不懈地练习。

上体育课,老师允许他不参加,宝仁执拗地跟老师说:“我行,别人能干的,我都能干!”即使像接力赛跑这样的运动,他也参加,用嘴叼着或用下巴夹着接力棒接来传去。课间活动,同学们玩丢手绢游戏,他也绝不只当看客,用脚趾夹着手绢和同学们你追我赶。跑步时,经常摔倒,有时摔得鼻青脸肿,他也不哼一声,爬起又跑。

宝仁学游泳,始于刚上小学不久。他常脱光身子泡在家后边的水库里,一来消暑纳凉,二来躲避蚊虫叮咬。看到小伙伴们鱼儿一样在水中穿梭,他也试探着浮几下,身子没浮起来,连喝了几口水。小伙伴们劝他别再冒险了,可他不听,总憋着那股劲:别人能干的我也能干。几天,十几天、一个月、两个月,不知练了多少回,喝了多少水,终于有一天,宝仁浮了起来。既然会游,他就要游得比别人更好,直游到小伙伴们都不再是他的对手。

1986年,他有幸进入了省游泳馆,由于训练方法科学,他的成绩提高很快,百米蛙泳由最初的2′02″提高到1′52″。紧接着,他随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