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贫困动态演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视角(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4 11:12:54

点击下载

作者:姚毅

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城乡贫困动态演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视角

中国城乡贫困动态演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视角试读: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保持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其扶贫领域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当前的中国已整体达到小康水平,并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尽管如此,中国的贫困问题并未得到根本的解决,而是以更复杂的形式出现: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收入不平等的恶化,中国的贫困表现为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且相对贫困问题日益凸显的格局;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中机会与风险的同步增加,中国底层社会的收入脆弱性问题逐渐显现,贫困状况也随着时间不断变动,并表现出明显的动态演化特征;另外,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贫困问题不再是一种单纯经济现象,而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中国城乡的相对贫困问题,考察中国城乡贫困动态演化的状况及差异,并结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城乡贫困发生及其动态演化的机制进行解读,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新时期中国城乡贫困问题的理解,而且能为相对贫困的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解释和政策现实依据。

本文利用多维贫困指标体系以及转移矩阵的数理分析方法对中国城乡整体贫困状况及其动态演化特征进行考察;同时,本文结合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借助CGSS(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和CHNS(中国营养和健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t计量模型,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视角对中国城乡贫困发生及其动态演化机制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另外,本文的最后结合前文研究结论以及国际反贫困实践的经验和启示,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中国政府反贫困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本文共分6章,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

第0章导论。在该部分,本文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明确研究的主题和范围,提出研究的内容和逻辑,总结研究的方法,并指出研究可能达到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

第1章文献回顾及评介。在该部分,本文遵循国内外贫困研究的发展路径,着重从贫困内涵和贫困发生机制两个方面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进而提出贫困研究存在的不足,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第2章中国城乡贫困动态演化的现状及城乡对比。在该部分,本文着重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考察了中国城乡贫困的整体水平、变动趋势以及其动态演化特征,并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中国城乡贫困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

第3章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对中国城乡贫困发生及其动态演化的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第3章不仅考察了上述三类因素对贫困的作用机制,而且将其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下进而考察了贫困发生的联合作用机制。本文提出经济增长的“涓流机制”和“扩散机制”并不能自动的发挥作用;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的实现受到微观家庭层面的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但是从人力资本投资到人力资本的最终价值实现需要经历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的匹配——人力资本的最终价值实现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社会关系网络对上述三个阶段均产生重要影响,从最终影响到家庭层面的整体贫困状况及其动态演化特征。

第4章是对第3章理论分析的实证验证。在这部分本文借助CGSS(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和CHNS(中国营养和健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t计量模型,主要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对中国城乡贫困发生及其动态演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一是经济增长并不会自动的降低贫困发生率,但是会对家庭层面的贫困动态演化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在中国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来说,对于农村家庭,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降低非贫困家庭的返贫概率,而对贫困家庭脱贫概率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对于城市家庭,经济增长改善了其贫困家庭的脱贫概率,而对其非贫困家庭的返贫概率的降低作用不明显。二是人力资本中的教育、健康、培训等因素对城乡贫困发生率均产生显著的降低作用;同时,教育因素还对中国城乡贫困动态演化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不同层面的教育水平的作用存在一定的不同,且这种影响在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来说,对于农村家庭,教育因素都会影响其贫困动态演化状况。其中,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降低了农村非贫困家庭的返贫概率,但对农村贫困家庭的脱贫概率影响不显著;而高、初中教育不仅能降低农村非贫困家庭的返贫概率,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农村贫困家庭的脱贫概率。对于城市家庭,教育因素主要影响城市非贫困家庭的返贫概率,而对城市贫困家庭的脱贫概率作用不明显。其中,初中教育和大学教育能显著地降低城市非贫困家庭的返贫概率,但并不能有效地改善城市贫困家庭的脱贫概率;同时,高中教育对城市家庭层面的脱贫返贫概率均无显著的影响。三是,社会资本对城市能有效地降低城市贫困发生率。从中国城市致贫因素的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家庭层面的社会关系网络规模和网络水平是影响其家庭层面社会资本的重要因素,同时,对于中国城市家庭而言,贫困家庭和非贫困家庭之间的社会资本存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从中国城市致贫因素的实证分析中,我们还发现家庭层面的社会资本存量能有效地降低城市贫困发生率。

第5章国际反贫困政策的经验及启示。在该部分,本文对一些典型的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政策进行了阐述,并总结出国外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带来的启示。

第6章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的政策建议。在该部分,本文基于前文的分析结论并结合国际反贫困政策的经验和启示,提出了新时期中国城乡反贫困的政策建议。本文从政府反贫困总体战略选择和具体策略设定两个层次,分析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中国政府反贫困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本文研究可能在以下三个方面有一定的创新:一是超越了贫困发生机制研究中的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单一分析视角,提出贫困发生和动态演化的三因素联合作用机制,并对这种联合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验证。二是,在本文的贫困现状和实证验证过程中,结合贫困指标束和转移矩阵的数理分析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并从这两个角度对中国城乡贫困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弥补了现有研究侧重贫困静态分析而对贫困动态分析不足的现状。三是,借助大型微观面板数据构造Pool样本数据对中国城乡贫困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较为详细的体现了贫困的异质性。这在某种意义上解决了现有研究将贫困群体作为同质性群体,而较少反映其异质性特征的问题。同时,由于数据的缺乏,现有研究主要采用宏观数据进行分析,因而可能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所以借助家庭大型微观面板数据的统计和计量分析能有效地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同样,由于本人理论水平的限制和数据可得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本文对贫困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经济贫困的考察,而对非经济贫困的分析不足。二是,由于数据可得性的影响,本文在实证验证中对于社会资本因素的分析未能涉及其对城乡贫困动态以及农村贫困发生的影响。

关键词:相对贫困;贫困发生机制;贫困动态演化机制;反贫困政策

Abstract

Since the Great Reform, China has remained high economic growth; furthermore, it has got a great progres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At present, China has wholly got into the society of xiaokang, and the economy of China is changing for the better. But, the poverty in China isn’t fully resolved, besides, it happens in a more complicated way. On the one hand, the relative poverty is more obvious as the worseness of income unfairness. On the other hand, since the opportunities and risks are growing simultaneously, the income of the people in the lower class is more frangible; moreover, the poverty in China is changing as time goes, and behaves in a dynamic way. What’s more, as the reform of market-orientation goes, poverty is not a problem of pure economics; it is more like a comprehensive result of economy society politics and culture. Thus, analyzing the relative poverty in China, studying the difference of poverty dynamics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researching the mechanism of poverty dynamics based on a multi-disciplinary angle, which are solved that is good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overty in China, and provides the realistic basement for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whole poverty condition and its dynamics based on the poverty indexes and the transition matrix; besides, based on the newest analysis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we propose a theoretical and econometrical research on the poverty mechanisms from the angles of economic growth human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by using the Logit model on the data from CGSS and CHNS; furthermore, built on the research and experienc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we propose some suggestion for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last part of this paper.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it goes as follows:

Chapter 0 is the introduction. In this part, we introduce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meaning, define the subject and scape, propose the content and logic, summarize the methods, and put forward the creative points and shortage.

Chapter 1 focuses on the theory ev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poverty analysis in the foreign countries, we summarize the content and mechanisms of poverty, and put forward the shortage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Chapter 2 describes the poverty condition in China. In this part, we mainly analyze the poverty condition from the angle of statistics and dynamics, and compare poverty of Urban and Rural.

Chapter 3 constructs the theoretic frame. In this part, we firstly propose the functional mechanisms of economic growth human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Secondly, we bring those three factors together and construct the theoretical frame for this paper. Since the economic growth is influenced by the human capital of the family, it can’t affect poverty automatically; as to human capital, its effects are decided by three stages: investment—matching—implement. And social capital which is an institutional social network would be functional in the three stages mentioned above.

Chapter 4 is the econometric proof of the mechanisms proposed in Chapter 3. In this part, we check up the mechanisms by using the Logit model on the data both from CGSS and CHNS. It concludes: First, Economic Growth doesn’t decrease the poverty simultaneously, but it would influence the poverty dynamics. Specifically speaking, it mainly decreases the poverty entrance of the rural family and increases the poverty exit of the urban family. Second, the human capital such as education training and health could help alleviate the poverty in both statistics and dynamics, but the effects are different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family. For the Rural family, education is important for the poverty dynamics, the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decreases the poverty entrance, besides the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is influential for both poverty entrance and exit. For the Urban family, education mainly influences the poverty entrance but is not so important for poverty exit. The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decreases the poverty entrance, but completing high school doesn’t affect the poverty dynamics. Thirdly, social capital would decrease the poverty emergence. I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we find that the scale and level of social network are important factors of the social capital in the urban family, meanwhile,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in social capital between the poor and the non-poor; in the econometric analysis, we can figure out that social capital in the urban family could decrease the poverty emergence effectively.

Chapter 5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anti-poverty policy. In this part, we choose some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m, and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anti-poverty policy.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would be creative in facets as follows: First, we construct a mechanism of multi-factors and test it in the econometric part. Second, in the analysis of poverty condition and mechanism, we pursue the research in an angle of both statistics and dynamics. Third, we use data of micro economy, which reflects the difference of the poor and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nclusion.

Meanwhile, restricted by the theoretic level of mine and the data, there are some shortages in this paper: First, we mainly study the poverty of economy, it is not sufficient in the analysis about poverty of non-economy. Second, in the econometric research of social capital, we don’t include it in the study of poverty dynamics in China and statistics for the rural family.

Chapter 5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anti-poverty policy. In this part, we choose some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m, and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anti-poverty policy.

0.导论

0.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0.1.1研究背景

贫困是人类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无论是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还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贫困一直是人类挥之不去的噩梦。然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贫困有着不同的意义,并呈现出不同的本质属性和特征。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贫困主要表现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存状况,此时绝对贫困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相应的反贫困对策也集中地体现为通过不断的财富积累来解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这种贫困现象属于典型的物质贫乏现象,也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历史阶段。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大大增强,其物质生存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绝对贫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有所缓解。但同时贫困现象并没有随着绝对贫困的缓解而最终消失,反而以更复杂的形式出现,它不仅表现为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渗透到人类的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当中。此时的贫困不单纯是人类基本物质生存条件得不到满足,而是在既有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下,在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不断恶化的时代背景下,当前的贫困问题更多地变现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并存且相对贫困日益凸显局面。此时的贫困问题已不再仅仅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而更多地表现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不协调。正如阿玛蒂亚·森(2002年)所指出“即使我们的世界已变得空前的富裕,这个世界也是极其贫困和惊人的不平等”。因此,在贫富阶层对立和不平等日益恶化的背景下,贫困日益演变为一种“相对缺乏”的生存状态。在此意义上,贫困问题的解决不能局限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冲突和矛盾,而更应该关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调整。然而,我们并不否认绝对贫困重要性,而是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对贫困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解决。

从中国的现实经济状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市场化改革,当前的中国面临着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在此转型过程中,中国保持着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经济实力不断地增强,人们的生存状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中国城乡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中国已经整体实现了小康水平,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但同时中国的收入不平等状况不断恶化,社会冲突和矛盾日益凸显,在此情况下,相对贫困问题会日益显现,并逐渐成为政府反贫困工作的核心。然而,长期以来,中国主要实施“亲增长(Pro-growth)”的发展战略,相应的反贫困工作也是在“增长式扶贫战略”指导下,着重通过经济增长来提高贫困者的收入,并最终解决贫困问题。实践证明该发展战略能有效的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但对于相对贫困的作用并不明显。同时,在人类发展其他方面的不平等依然存在。长期以来,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偏向性发展策略下,在东中西的梯度发展格局中,中国城乡之间以及各地区之间的公共基础设施、医疗卫生保障以及教育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另外,在农村,土地投入的边际效用不断递减,农业的减贫效果逐渐弱化;在城市,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劳动力的重组问题日益突出,失业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和长期性。这一切都预示着相对贫困将演化为更为棘手的社会经济问题,值得深入的研究和解决。

0.1.2研究意义

对本文研究意义的分析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展开:为什么要进行贫困分析?为什么要分析相对贫困问题?为什么要考察贫困动态演化?为什么要研究贫困发生机制?以下本文从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两个方面回答了上述四个问题。0.1.2.1现实意义

首先,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贫困分析?近年来,中国制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并提出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然而,在现实经济中,贫困现象的存在严重的妨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并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贫困者而言,贫困伤害涉及到他们的所有基本人权。贫困使贫困者生活在匮乏、不安全感和对未来的恐惧之中。贫困也使贫困者饱受他人的歧视,无法有效地参与群体生活。贫困剥夺了贫困者受教育的机会,使他们无法与他人公平竞争,也使他们无法争取自己应得的生产就业机会,还会带来家庭生活痛苦。贫困甚至把贫困者逼向犯罪。贫困使贫困者实际上成为社会群体中的弱势成员,大大限制了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权利。总之,贫困是一种社会之患。所以,假如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消除绝对贫困,逐步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那么贫困人口的“相对剥夺感”就极易倾向于各种异常行为甚至暴力行动,从而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进而妨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有效地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进一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关心贫困群体的生产和生活,保障所有成员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保证增长效率的同时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在此情况下,贫困研究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其次,说明为什么要分析相对贫困问题?从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已经解决了基本温饱问题,整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并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在此时代背景下,研究中国的相对贫困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这种经济增长状况下,中国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生存状况大大改善。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一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策略,收入分配也相应实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模式。在此经济发展方针下,中国的贫困问题表现为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且相对贫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凸显的格局。因此,更多地关注相对贫困问题,并采取措施缓解相对贫困问题自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再次,说明为什么要考察贫困动态演化?从中国的现实经济状况来看,中国城乡家庭面临着剧烈的收入冲击,这使得贫困脆弱性日益凸显,并严重地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大。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一系列的市场化改革:如20世纪80年代初期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地区创造有利于乡镇企业崛起的发展环境,它的发展壮大到90年代中期吸收了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尔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又面临着向城市转移的巨大压力;90年代后期城市国有工业部门改制重组,下岗失业涌向社会;以及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又出现当前的流动性过剩等。在这些改革过程中,中国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和福利状况比改革前有了大幅度地提高,但同时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及其低收入家庭又面临着巨大的收入冲击,收入差距迅速拉大,并使得贫困脆弱性问题日益凸显。世界银行2009年的研究报告指出,在2001—2004年间中国农村有1/3的人口至少有一次陷入贫困。该报告还指出,在任何一个给定的时间内,与观察到的贫困发生率相比,面临着返贫风险的人口比例更大。另外,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收入风险的存在使得贫困家庭的储蓄率居高不下。例如,农村地区的人均收入低于每年888元的世行贫困线的农户中,有43%的农户进行储蓄,而且处于贫困线和两倍于贫困线标准之间的低收入户的中位储蓄率超过了17%。在此意义上,贫困的动态分析对于全面地解决贫困脆弱性问题,进而有效地刺激内需,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后,说明为什么要研究贫困发生机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战略,着重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双重转型。在此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中国的反贫困也主要是通过促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以此来带动贫困者收入提高,并最终实现贫困的缓解。“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以及“国家级贫困县”的设置和反贫困的“区域开发战略”到“整村推进计划”都是在此扶贫战略指引下实施的。实践证明,这种扶贫战略有效地缓解了中国的绝对贫困问题,使得中国整体实现了小康水平,并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然而,在新时期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增长的扶贫效果不断的弱化。同时,随着收入不平等状况的不断恶化以及收入冲击现象的日益凸显,贫困的内涵发生巨大的变化:相对贫困问题逐渐严重,贫困脆弱性状况逐步明显。在此情况下,如何在不妨碍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同时,有效地应对新时期反贫困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就成为反贫困工作的重心。在此意义上,贫困发生机制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0.1.2.2理论意义

首先,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贫困分析?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他指出“世界上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中许多重要的原理。”由此看来,关注贫困人口,研究贫困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至于为什么要考察相对贫困问题?其原因在于当前学术界对于贫困问题的分析则主要侧重于绝对贫困的考察,相对贫困作为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虽然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国内很少有学者对其进行详细和深入的论述,这不利于把握中国新时期贫困内涵及其发展态势,也不利于贫困问题研究的深入进行。由此看来,在中国经济转型和贫困动态演化的过程中,本文就相对贫困的分析可能更为准确地把握贫困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深化对贫困的理解和认识,并为应对新时期反贫困工作的挑战提供有效政策。

其次,说明为什么要考察贫困动态演化?贫困动态(povertydynamics)分析是贫困研究最新成果,它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在演化经济学出现之后,贫困研究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在演化经济学出现以来,经济学者对经济现象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经济学分析也不再侧重于经济变动结果的考察,而是着重分析经济变动的过程。就贫困分析而言,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现实经济中的贫困是处在不断的变动和演化的过程中的,单一时点上的贫困状况(如某一年度的贫困状况)仅是贫困动态变化的结果。此时的贫困分析不再局限于某一年度整体贫困状况的考察,而是着重分析贫困的跨期变动过程。这种分析方法通过对同一考察对象在不同时点上贫困状况的比较分析,从而得到贫困动态演化相应指标来反映贫困跨期变动的实质。贫困动态演化的分析深化了对贫困问题的认识,它不仅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当前的贫困状况,而且有助于反映贫困变动的特质。

再次,说明为什么要研究贫困发生机制?贫困发生机制的分析历来是贫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分析我们能有效地把握贫困的影响因素,并为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当前对于贫困发生机制的分析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一部分学者强调经济增长因素的重要性,倡导经济增长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手段;一部分贫困研究者则主要强调人力资本对于贫困发生机制的重要性,并提出提高贫困家庭的人力资本存量来解决贫困问题;另外,在经济社会学出现之后,特别是在世界银行对社会资本的反贫困功能的一系列研究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社会资本对于反贫困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出“构建穷人的社会资本”的反贫困战略。上述学者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贫困发生的机理,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以及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过去的研究往往过分的强调某一因素对于贫困的影响,这种分析缺乏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对于贫困的认识,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文对贫困发生的联合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以期对于贫困问题有一个全面综合的理解,并为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0.2研究的主题和范围

0.2.1研究的主题

当前的中国面临着经济高速增长和收入不平等状况恶化的双重发展格局。同时,中国的贫困问题也有了新的变化:城乡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缓解,相对贫困问题在日益突出;且社会阶层加速分化,贫困跨期变动过程中。另外,传统的“增长式扶贫”的反贫困政策难以长期有效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也不能应对收入脆弱性所带来的贫困动态演化问题。在新时期,把握中国城相对贫困乡现状,分析贫困跨期变动特征,系统地研究城乡贫困发生和动态演化机制,并及时地调整政府的反贫困政策,就成为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时代背景下,本文以中国城乡贫困动态演化为选题,其中将相对贫困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贫困指标体系和转移矩阵的数理分析方法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贫困的整体变动趋势及其动态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以及社会经济学对贫困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构建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联合作用机制,并借助二元Logit回归的计量分析工具对其进行实证验证。最后,结合国际反贫困政策经验及本文分析结论提出新时期中国政府反贫困政策建议。

0.2.2研究范围

长期以来,贫困问题一直是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心之一,对于贫困的研究也是汗牛充栋,不同的学者由于其学术背景的差异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的不同,对于贫困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使得本文的研究更加深入和更加切合全文主题以及更具针对性,在这里本文对研究的范围进行了界定。

首先,本文贫困分析主要是收入贫困的考察。之所以选取收入贫困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其一,收入贫困是贫困内涵的核心内容或者说是贫困的硬核,收入贫困问题得不到解决,能力贫困、社会排斥等非经济贫困也就无从谈起。因而对于收入贫困的分析是贫困分析的核心范式,也是非经济贫困分析的前提。其二,从中国的实际经济状况来看,中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中国人均收入状况仍处于较低水平。在此情况下,收入贫困的缓解仍然是政府反贫困工作的重心。

其次,本文以中国城乡家庭作为考察对象。不同学者在贫困分析中,其考察对象的选取存在较大的差异。有选取国家作为对象来分析国家贫困问题;也有以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区域贫困问题;也有以个人作为对象来分析贫困人口问题;还有以家庭作为对象来进行。本文是以家庭作为考察对象的,其原因在于:其一,中国是一个强调家庭观念国家,家庭式社会最基本的组织细胞,家庭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以家庭作为考察对象符合中国国情;其二,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中国的贫困人口日益分散,“剩余贫困”现象日益突出。因而,当前再以地区或国家作为考察对象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而以家庭为单位,有助于反映贫困的异质性特征,易于深化对贫困的认识,并为相应反贫困措施的制定提供有益支持。

0.3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逻辑框架

0.3.1研究的主要内容

大体来说,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中国城乡贫困状况的考察;其二,中国城乡贫困发生和动态演化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其三,国际反贫困政策的经验启示以及转型期中国反贫困的政策建议。

首先,中国城乡贫困动态演化状况的考察。一般来说,经济学研究总对从经济现象的分析和考察入手的,只有对经济现象的产生、发展以及变动的状况有一个较为详细和准确地把握之后,才谈得上从理论研究上对经济现象的产生、发展和变动的机制的分析,并为相应的经济问题的治理提供相应的现实依据。因而,本文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贫困动态演化的现状进行了相应的考察。该部分的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国城乡贫困的整体变动趋势的分析。在这里本文采用贫困发生率、收入缺口率、贫困群体收入变异系数和FGT指数对中国城乡贫困的广度、强度、深度以及综合状况的整体2变动趋势进行了考察。同时,我们还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对中国城乡贫困的整体变动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二是,中国城乡贫困动态演化状况分析。对于该问题本文着重采用转移矩阵的数理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城乡贫困动态演化状况和状态依赖特征。同时,我们也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中国城乡贫困动态演化状况和状态依赖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

其次,中国城乡贫困发生和动态演化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贫困发生和动态演化机制的分析历来是贫困研究的重心也是反贫困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基础。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其一,贫困发生机制理论阐释。对于该问题的分析本文着重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展开的。在这里本文首先结合已有研究分别对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下的贫困发生机制进行了考察,同时在单一因素的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将上述三类因素纳入统一的框架下分析了贫困发生的联合作用机制。其二,贫困发生机制的实证分析。该部分的分析主要是对贫困发生机制理论分析的实证验证,因而其分析也主要是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展开的。在这里本文结合中国二元经济特征,分别对中国城市和农村贫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同时,由中国城乡贫困的现状来看,中国的贫困不仅在整体上表现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动,而且对于单个家庭来说其面临的返贫风险和脱贫机会也各不相同。在此情况下,本文对贫困发生机制的实证验证也是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进行的。在贫困发生机制的静态分析中,我们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所提供的中国城乡样本数据,从统计描述和计量分析两个角度考察了中国城乡的致贫因素;在贫困发生机制的动态分析中,我们使用“中国营养健康调查”(CHNS)数据,采取多元Logit模型着重从计量分析角度对影响中国城乡贫困动态演化的因素进行了考察。同时,在实证分析中,我们充分地考虑到中国二元经济特征,对中国城乡贫困发生机制进行各自分析的同时还对中国城乡贫困发生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

再次,国际反贫困政策的经验启示以及转型期中国反贫困的政策建议。在上述两个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比了国际反贫困政策,并结合前文分析结果和中国实际经济环境,提出了转型期中国反贫困的政策建议。在国际反贫困政策经验和启示的分析中,我们不仅选取美国、英国、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政策回顾,而且对印度、巴西、孟加拉等发展中国家进行了相关考察。在对这两类国家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总结了反贫困政策经验和教训。另外,我们还对转型期中国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0.3.2研究的逻辑框架

由上述本文的分析内容来看,本文的分析是按照文献回顾与评介—现状描述—理论阐释—实证验证—政策建议展开的,其逻辑路线如图0—1所示:

根据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本文的篇章结构安排如下:

第0章导论。在该部分,本文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范围,提出研究的内容和逻辑,总结研究的方法,并指出研究可能达到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

第1章文献综述。在该部分,本文遵循国内外贫困研究的发展路径,着重从贫困内涵和贫困发生机制两个方面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进而提出贫困研究存在的不足,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第2章中国城乡贫困动态演化的现状及城乡对比。在该部分,本文着重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考察了中国城乡贫困的整体水平、变动趋势以及其动态演化特征,并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中国城乡贫困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

第3章中国城乡贫困动态演化的一般理论框架。在该部分,本文着重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的视角对贫困发生机制进行了分析,不仅考察了上述三类因素对贫困的作用机制,而且将其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下进而考察了贫困发生的联合作用机制。

第4章中国城乡贫困动态演化的实证研究。该部分的分析主要是对第3章理论分析的实证验证。在这里本文使用CGSS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和计量分析方法对中国城乡致贫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我们还使用CHNS数据对影响中国城乡贫困动态演化的因素进行了考察。

第5章国际反贫困政策的经验及启示。在该部分,本文对一些典型的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政策进行了阐述,并总结出国外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带来的启示。

第6章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的政策建议。在该部分,本文基于前文的分析结论并结合国际反贫困政策的经验和启示,提出了新时期中国城乡反贫困的政策建议。

0.4研究的方法

本文立足于中国的实际经济状况,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贫困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具体来说,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如下:

首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考察了中国城乡贫困的现状,进而基于现状分析结果,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对中国城乡贫困发生机制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最后,基于前文实证分析结果,并结合国际反贫困政策的经验和启示,本文提出了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的政策建议。通过这种研究方法,我们不仅能对中国城乡贫困状况有一个全面地把握,而且为政府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本文在贫困发生机制的分析中,不仅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而且使用CGSS数据库以及CHNS数据库所提供的城乡家庭样本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和计量分析的方法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经验验证。这种分析方法使用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问题的认识,而且能够有效地保证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和客观性。

再次,比较分析方法。本文结合中国二元经济的特征事实,在分析过程中对城乡贫困的差异性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在城乡贫困的现状分析中,我们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比较了城乡整体贫困水平、变动趋势以及其动态演化特征;在贫困发生机制的经验验证中,我们也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考察了城乡贫困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同时本文还从世界范围内选择了一些典型国家的反贫困实践及其制度安排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这种分析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中国城乡贫困问题充分认识,而且能为具体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

0.5研究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0.5.1研究的可能的创新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中国城乡贫困的现状和发生机制,并对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在以下三个方面可能有一定的创新:

首先,本文在对贫困发生机制的理论分析中,不仅分别考察了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下的贫困发生机制,而且还将上述三个方面纳入统一框架下,进而考察了贫困发生的联合作用机制。这种联合作用机制的分析更加贴近于现实经济状况,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于贫困发生机制的认识。

其次,本文在对中国城乡贫困的实证分析中,不仅从静态的角度对中国城乡整体贫困状况和发生机制进行了分析,而且从动态的角度考察了中国城乡贫困动态演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同时,我们还对贫困动态和静态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这种分析不仅使得我们对于贫困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而且能为政府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手段。

再次,长期以来,由于微观数据特别是微观面板数据的缺乏,国内学者对于中国城乡贫困的分析主要是纯理论分析,鲜有从微观层次的验证和考察。即使有贫困相关的实证分析,也主要是采用统计年鉴的年度宏观数据或较小样本的调查数据进行。这不仅限制了贫困分析的内容,而且其分析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也得不到保障。在此情况下,本文对于家庭贫困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贫困研究中实证分析的不足,并大大地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依赖性。

0.5.2研究的主要不足

由于本人研究水平的局限以及相关数据的限制,本文在以下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

首先,本文对贫困的分析主要是基于收入贫困的考察,而对于非经济方面的贫困分析不足。这一方面在于学术界对于非经济贫困方面的研究争议较大,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数据的限制而无法对其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

其次,由于相关数据的限制,本文对于动态贫困的影响因素以及农村致贫因素的实证分析中,未涉及社会资本变量的考察。这使得本文对于社会资本视角下的贫困发生机制的分析存在一定的不足。

1.文献回顾与评介

贫困是长期以来困扰着人类发展的重要经济社会现象。随着对贫困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贫困的内涵、影响因素以及其发生机制也在逐渐的拓展,经历了从物质资本范式,到人力资本范式,再到社会资本范式的转换。

1.1关于贫困内涵的理论演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迁以及对贫困问题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对贫困内涵的理解也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过程,即从单纯的物质生存层面,扩展到权利、发展、环境、文化及精神等层面。基于这种变化,学者们对贫困内涵的解读也从“物质贫困”视角进一步扩展到“能力贫困”和“社会排斥”视角。

1.1.1“物质贫困”视角

20世纪初朗特里在《贫困:有关城镇生活的调查》中首次从物质贫困的视角对贫困的内涵进行了解读。他通过估算在英国约克镇“获得仅够维持体能所需要的最低必需品”的预算,以各种食品的营养成分以及它们当地的价格为基础,加上住房、服装、燃料以及杂项支出得到一个“社会可接受”的货币量。由此开创了从收入不足或物质资源缺乏的角度研究贫困内涵的视角,此后,有许多学者从物质的视角对贫困加以定义:如史密斯(Smith)提出“贫穷是指生活必需品的缺乏”;汤森认为“所有居民中那些缺乏获得各种食物、参加社会活动和最起码的生活和社交条件的资源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就是所谓贫困的”;雷诺兹提出:“所谓贫困问题,是说在美国有许多家庭,没有足够的收入可以使之有起码的生活水平”;还有世界银行在《198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在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另外,中国国家统计局在《中国城镇居民贫困问题研究》课题组和《中国农村贫困标准》课题组研究报告中指出“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即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他们缺乏某些必要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生活处于困难境地”。

以上贫困内涵的界定都是从物质层面来理解的,这是最传统、最基本也是最普遍接受的方式。这种从物质层面对贫困内涵地界定抓住了贫困的基本内核,也与通常情况下人们对贫困的认识一致。然而,在物质贫困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复杂的人文环境和政治经济因素。因而,物质贫困视角过度的集中于贫困的物质表象,忽视了物质贫困背后所隐藏的“能力”、“机会”、“权利”、“文化”和“精神”匮乏的贫困拓展,难以从贫困问题有更为全面的把握。

1.1.2“能力贫困”视角

按照阿玛蒂亚·森基于可行能力对贫困问题的研究,不仅限于物质状况的衡量标准,而更倾向于考察“那些导致个人无法达到起码人文标准的因素。”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贫困是“缺乏达到最低生活水平的能力。”阿玛蒂亚•森也认为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缺乏创造收入的能力,缺乏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其根本原因是他们的能力受到剥夺或机会的丧失。并指出“对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可以表现为过早死亡、严重的营养不良(特别是儿童营养不足)、长期流行疾病、大量的文盲以及其他失败。”在缪耶鲍尔看来,可行能力的视角“强调人体指标,强调健康与否,强调技能教育以及居住环境之类。”国内学者叶普万等(2003年)认为:人力贫困(能力贫困)是指“缺乏基本的人类能力,包括识字水平、足够营养、预防疾病、健康长寿。”

基于可行能力对贫困的研究,超越了贫困的收入和物质缺乏的内涵,而将其拓展到贫困主体能力不足,并由于可行能力不足,从而导致收入低下,陷入贫困。由此看来,以可行能力的视角研究贫困扩大了评价贫困的信息基础,不仅关注贫困主体获得的资源和机会,而且更加关注由于贫困主体的个体差异而造成的把资源和机会转化为能够享有“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能力”。同时,结合到中国现实经济来看,中国的贫困问题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如都阳和蔡昉(2005年)的研究指出,中国农村贫困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由于体制性因素的限制所导致的物质生存条件的低下;二是,改革进程中的区域性贫困的产生;三是,当前中国农村存在的缺乏能力而致贫的问题,并提出通过扶贫政策从创造机会向直接救助的转移来实现能力贫困问题的解决。但是也有批评者指出虽然能力贫困将个人的异质性因素引入到贫困分析之中,但过分的强调个人因素的作用,而忽视了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汤森(1970年)在关于外部性、看不见的社会力量的分析中指出个人力量不能再独立于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决定自己的生活状况。

1.1.3“社会排斥”视角

社会排斥的概念首先流行于欧洲特别是法国,它最初是被用来指许多人因为长期失业而被排斥在市场之外。在20世纪90年代,社会排斥的内涵被拓宽,并用于指某些群体部分或全部排斥出局,享受不到人类权利(Strobel,1996年)。社会排斥视角下的贫困的内涵界定更加侧重于考察由于多重不利条件使得个人或群体表现出一种封闭性和边缘化的贫困状态。如欧洲经济共同体(EEC,1993年)的研究认为:“贫困应该被理解为个人、家庭和人的群体的资源(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如此有限,以致他们被排除在他们的成员国的可以接收的最低限度生活方式之外。”同时,世界银行在《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也指出:“贫困不仅仅指收入低微和人力发展不足,它还包括人对外部冲击的脆弱性,包括缺少发言权、权利和被社会排除在外。”这表明贫困群体在排斥过程中还表现出脆弱性状态。另外,国内学者唐钧(2002年)的研究将贫困的内涵分为物质生存条件的缺乏、相关能力的欠缺以及社会排斥三个层次,并提出作为社会后果层面的“社会排斥”因素是造成贫困的深层次原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