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雇佣到自由人――新经济模式下的分工3.0革命(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4 15:48:42

点击下载

作者:吕廷杰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从雇佣到自由人――新经济模式下的分工3.0革命

从雇佣到自由人――新经济模式下的分工3.0革命试读:

内容简介

借助互联网等新技术,社会分工发生变革,社会资源获得最高效配置,劳动者会告别工业时代的相对固定单一化的分工角色,逐渐拥有多种职业,社会分工更加细化,新生职业不断涌现,人的身份也会日趋复合化,这是“新经济”的必然结果。本书将带领我们一览这些新事物出现背后的逻辑脉络,从早期最简单的小作坊式分工1.0模式,到工业生产的流水线分工2.0模式,再到如今更加多元化和复合化的分工3.0模式,我们正处于全新的身份革命之中,每个人都将重新定位自己的职业身份。

读过此书,我们每个人都将更加明白自身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信息技术颠覆了传统的社会和企业组织形态,也解放了每一个个体劳动者,从受聘于一个公司的传统雇佣工,到拥有自我选择权力的专业化自由人,这将会成为分工3.0时代下的一个新趋势。

本书适合年轻的创业者和学生,渴望拥有自由平台的职场人士,以及正在思考转型的企业管理者和政府人员。

人人向往自由的人生。面对未来,只有把握住时代脉络,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推荐序1

“互联网+”和“共享经济”是当下最热门的词汇。探讨信息经济时代商业变革的书籍,随处可见;特别是关于“互联网+”的畅销书,更是不在少数,可谓汗牛充栋。然而,《从雇佣到自由人:新经济模式下的分工3.0革命》这本书却与众不同,以其对时代敏锐的观察和新颖的思维给读者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使本书具有很高的可读性。

本书以独到的眼光,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观察和论述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行业变迁、企业发展和个体角色演变。作者独辟蹊径,从“分工”这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经济学概念入手,站在每一个个体的视角,一步步推演出由新技术引发的一场巨大的“角色”革命,阐释了在这新一轮技术变革的推动之下,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将会遇到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重塑每一个人的角色定位和竞争力。作者抽丝剥茧,娓娓道来,极富启发性。

纵观人类社会千年的发展,不难看出,人类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的劳动“分工”的不断细化和深化。分工导致专业化,而专业化带来劳动的高效率和工作的高水平。可能正因为如此,人类关于“分工”的意识和概念自古就有萌芽。例如,无论在东方和西方的古典时代,都有相似的关于不同的人、不同的物应当“各司其职、各安其位”的思想,只是古人没有使用“分工”(division of labour)这一概念罢了。

分工作为经济学范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这个时期的经济思想家色诺芬,最早论述了劳动分工的必要性。然而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系统地分析分工的经济学家应该是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其划时代的巨著《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研究的中心问题就是国民财富的增长。在亚当·斯密看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原因是劳动分工的日益深化和不断演进,分工带来的专业化导致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产生报酬递增,而市场范围的扩大又会进一步促进新的分工。

亚当·斯密之后,经济学家杨格更加细化了对“分工”的理解。与之不同的是,杨格站在产业而非企业内部协作的层面来理解“分工”。杨格认为,随着人类社会劳动分工的不断演进,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产业分工链条随之不断变长。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同的专业化分工链条之间的相互协调,最终带来产品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市场交易的增加,进而扩大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又进一步推动分工的发展。然而,杨格的理论也有不足,他同样没有找到分工的根源在于何处,他只是解释了分工发展和深化的原因,并没有解释分工产生的原因。而且,他也没有从社会分工与企业内部分工两个层次上探讨分工背后的利益机制以及两种分工之间的相互作用。

专业化经济与劳动分工才是经济进步的最重要的源泉。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人想吃鱼,在最初的时候,无论是捕鱼工具还是鱼的吃法,都会比较简单,与之相关的整个产业链也就会很简单。随着分工协作的持续细化,到了今天,捕鱼工具和吃鱼的方法都达到了非常丰富的程度,与“捕鱼和吃鱼”相关的产业链也变得异常“繁琐和复杂”。虽然看起来比较“费劲”,但是,实际上人的“捕鱼和吃鱼”的效率和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分工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人类分工协作程度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的进步发展一直是相伴而生的。我们之所以能够从洪荒蒙昧的远古时代,一路经过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走向如今的信息时代,也是由于我们学会如何分工,从社会化的大分工,继而在具体的行业、具体的组织内进行精细化的小分工,由此产生了专业化的发展模式,带来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也在细分领域中出现了不可计数的发明创造,带来了显著的技术革命。

同时,这一过程也意味着不同个体的身份、资源配置方式以及人的交往方式在不断演化。这里所谓个体的“身份”,实际上指的是不同的人或组织在分工协作网络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即“产业分工链条”上的位置。从古至今,界定一个人的身份往往离不开他的职业,特别是在古代农业社会,人的社会流动性远远低于现在,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到了工业社会,更加广泛的分工带来了众多职业的出现,也随之产生了众多新的身份名称。从小作坊里面的鞋匠、锁匠、铁匠等,到大工厂里面的钳工、轧工、刨工,再到公司内部的工程师、分析师、营销师等,职业身份的多样化,反映了分工不断细化的时代大趋势。

澳大利亚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和博兰曾试图从内生角度阐述分工产生和深化的原因,认为分工如同自然界事物发展一样,是一个自动演化的过程。他们认为,分工的深化能带来经济效率的提高,但分工又会导致交易费用。分工是一个自发演进的过程,在演进的初级阶段,经济增长较低,当分工演进到一定水平后,增长大幅度提高,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当分工的潜力被挖掘后,增长率又会下降。但该模型同样没有区分社会分工与企业内部分工,企业作为市场的替代物,相对于市场上的交易费用来说,其内部的交易费用是很小的,否则企业就不会出现。

如今,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出现,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对于个体而言,互联网为我们营造出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同态的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我们可以进行沟通、生产、合作、消费等活动,几乎是将现实生活复制了一份。很自然,我们会发现,在虚拟世界里,我们还可以有着另外的职业身份,一个现实世界里的技术员,在虚拟世界中可能是一名淘宝店主、一位知乎达人、一个博客写手等,每个虚拟的职业都可能为他带来额外的收入,以及建立新的社交圈子。于是,我们发现,互联网时代下,每个人都可能兼顾多种职业角色。

另外,由于互联网等新技术带来的实时交互的能力,也让以前很多专业门槛较高的专有职业,变得更加普世化和大众化。例如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利用“众筹”的模式,去扮演一名兼职的“投资家”;也可以利用“众创”平台,成为一位“产品设计师”;抑或通过“知识分享”,让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更多的分享和传播,变成一位“讲师”和“培训师”,等等。你会发现,如今每一个人都可以不再局限于一类职业,一种身份,而往往是若干种职业、复合化的身份集合。这正是信息经济时代,每个人都会获得的一种新的身份解放。

因此,从一般的经济学分析出发,结合当前新经济时代的社会现实,将“分工”这样一个古老而常新的经济学概念与个体“身份”联系起来注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相信读者可以欣喜地发现,《从雇佣到自由人》这本书在处理这类主题的时候,很好地实现了理论性和可读性的统一。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双创”,还是“供给侧改革”,强调的都是增强面向未来发展的创新动能,而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形态,将在很大程度上承担起中国经济转型、社会腾飞的重任。互联网经济带来了许多全新的业态、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极具前瞻性的商业试验,在这些崭新的经济形态中,“分工”和个体“身份”转变的故事又该如何讲述?新时期的“身份革命”能否很好地嵌入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叙事框架中?作为社会个体,我们又应该怎样在这个新的时代中,扬己之长,设计我们自己的角色和定位?诸如此类,都是具有很强的现实关切和理论趣味的课题。

为此,我诚挚地向大家推荐这本《从雇佣到自由人:新经济模式下的分工3.0革命》。相信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之中和之后,读者一定会有所启发,产生更多的联想,激发出更多的、有益的关于这个时代以及个体定位的再思考。周宏仁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2017年5月2日于北京

推荐序2

责任编辑将书稿送到我办公桌上,一看书名,《从雇佣到自由人:新经济模式下的分工3.0革命》,既感到有些生僻、偏长,又觉得学术味太浓;但一气读完,意犹未尽,情不自禁写下几行推荐文字。

2010年,当第四代iPhone引领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幕开启的时候,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料到,在未来几年这个小小的屏幕所承载的东西会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即便到了 2012年,互联网行业的不少“大咖”仍然对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持谨慎的观望态度。但移动互联网之所以成为产业浪潮,就是因为它在爆发之前已经积蓄了充足的能量,一旦技术、市场条件成熟,奔流之势将一发不可收拾,而iPhone等智能手机的出现,就是引发这场趋势的最后一个导火索。

这是属于全人类的狂欢,这是黑格尔意义上“偶然是必然的未被发现”,这是一个正在打开且充满想象的新世界。在这个意义上,个体认知的局限是可以被宽容的,即便“先知”如乔布斯,恐怕也不一定能料想到现在的局面。

今天,正如你我切身感受到的,互联网经济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每个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更主要地,是丰富了我们看待和感知世界的维度。可以说,移动互联网催生的不仅是新的经济形态,还包括新的“人格面具”。这类“人格面具”是网红、美甲师、顺风车司机、斜杠青年、说客、业余快递员、外卖小哥……什么是第四次浪潮?它是一天 24小时加入到城市车水马龙中成千上万的快递小哥,是马云在纽交所说的让他引以为傲的在线上线下来回传递的“信任”。

于是,我们对未来的每一个个体的发展有了全新的思考,对曾经被束缚于组织之内,如今开始获得自由选择权的专业化有了更多的期待。因为有了互联网,有了信息经济的急速发展,使得如今的社会变得更加“支离破碎”,我们可以穿梭于不同的组织、圈子乃至空间中,去连接各种平台和媒介,去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商机,同时也悄然间改变着我们以往单一化的职业身份,拥有了独立自主的生存能力。

随着互联网经济异军突起,相关的研究、介绍性著作也是汗牛充栋。虽说百家之言,各有所长,但阅读本书却给我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体验,让我尤其喜爱。它其实既不是让人“高山仰止”的学院派著述,也不是依靠案例堆积“不明章法”的滥竽充数者,而是集深邃思考和现实经验于一体,甚至将马尔库塞的哲学观念与共享经济对等齐说的一本既具可读性又值得玩味的好书。在本书的编审过程中,我有幸与作者有过多次观点切磋,受益良多。各位读者翻开此书,在了解社会分工从早期最简单的小作坊式分工1.0模式,到大工业生产的流水线分工2.0模式,再到今天更加多元化和复合化的分工3.0模式等的基础上,你可能面对不断变幻的互联网发展浪潮,重新定位自己的职业角色,从而更加清晰地把握社会发展的新的潮流与趋势,展现新的角色魅力和影响力。由此,诚意推荐此书,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分享愉快的阅读体验。刘九如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2017年5月15日

互联网是促进“连接”的技术,以分享经济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则是最大限度地促进了人与人的“连接”,在这种强大的连接网络中,市场信息得以最高速传递,社会资源得以最高效配置,人的身份也得以最大化丰富。每个人不会再像传统工业时代那样,在社会网络中承担相对单一、固定的角色分工,而是在不同的交易链条中有着完全不同的角色分工。从这种意义上讲,“多元化”的身份设定更加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本书正是从这种逻辑出发,一方面深入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具体现实,另一方面又能站在社会学甚至是哲学的高度洞察经济形态的演变对人的“自由”的进一步实现,兼有经验分析和理论概括,是一部难得的研究佳作。无论是对各行各业的企业家、投资人、学者,还是普通读者来说,阅读这本书都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共鸣。——袁圣尧 天然道投资集团董事长、建信天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分工3.0时代,现代人将如何在新经济背景下自由地寻找平台,自由地选择工作,自由地实现自我潜能,进而实现人的自我理解的革新?本书的分析令人耳目一新,这不仅是一本优秀的管理学与经济学著作,更具备了历史学的厚度与哲学的高度,推荐一读。——周 濂 当代著名政治学者,北京大学哲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

本书以史为例,通过丰富的案例与详实的分析,深入浅出地描绘了一个崭新时代的开端:传统组织模式在新技术、新思维、新世代的冲击下面临崩溃,以个体为中心的新型协同方式正随着各式互联网平台的勃兴逐渐走向成熟。——陈 勤 易中天团队首席学术顾问,著名媒体人前 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会发现分工的存在。农民在田间种地,生产我们需要的食物;工人在工厂生产生活用具,不断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水平;老师在学校教授各种专业知识,培养社会的有用之才;科学家们专注在实验室做着各种研究创新,发现越来越多的自然奥秘;企业家们全身心投入到生产与销售的活动中,开发更新的产品,摸索更多的商机;还有很多职业人士,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做着不同的工作,创造不同意义上的财富。

经过工业革命后几百年的快速发展,现代分工体系已经将所有人囊括其中,每个人都扮演其中一个工作角色,在复杂的分工链条中承担着一份职责。通过市场媒介的连接,不同的人能够彼此交换各自的生产成果,获得各自需要的东西,彼此也可以成为一个产业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合作完成一项任务,生产一种商品。无论怎样,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社会化分工带来的成果,也都在这种日益复杂精细的分工体系中贡献自己的才智和时间。

通过有效分工的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推进社会发展的思想古已有之。春秋时期的齐国政治家管仲就提出了著名的“四民分业定居论”,他主张将齐国人民划分为士、农、工、商四大职业群体,并且按专业分别聚居在固定区域,从此中国 2000多年的分工格局基本确定下来,这也是我们能看到的中国早期的社会分工理论。

管仲作为一个执政者,更多的是从国家统治需要来划分国民的职业并进行针对性管理。而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看来,即使从微观角度上也需要进行分工,因为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所有工作都能做得好,而必须有所侧重,根据每个人的禀赋不同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同时人的需求又是多样的,这就要求分工不同的人之间要紧密地协作互助,形成联合体,众多联合体再往大发展,就构成一个国家组织。

当然,柏拉图的分工思想更多停留在畅想阶段,同为苏格拉底学生的色诺芬,则从经济视角看待分工的好处。他认为人不可能精通所有技艺,必须有分工,才能让生产变得更加专精,产品更加精美,市场价值也随之提高。色诺芬的视角,将专业化这个词与分工联系到了一起。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必然导致劳动效率的提高,这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马克思认为,一切生产的基本形式都是分工。正是千百年来人们不断细化着分工形式,涌现了更多的专业化工种,出现了更多的新职业、新角色,生产效率不断攀高,才有了财富总量的迅猛扩张。在量的扩张基础上,也有了质的飞跃,这是没有分工之前,每个人各自分散劳动所无法达到的水平,也是全工业化时期,那些简单的家庭作坊所无法实现的目标。可以说,能够进行复杂广泛的分工活动,本身就是人类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显著标志之一,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最具影响力的发明,也是人类之所以伟大的意义所在。

从传统农业社会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分工1.0时代,到工业社会开始形成一条条产业链,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分工2.0时代,再到如今信息经济让人的分工更加细化,人的身份更加复合化的分工3.0时代,每一个大的文明进步,背后都是分工体系的进化在推动,同时,新的技术手段也大大促进了分工体系的发展。

分工将过去一个人的全部劳动分拆成若干环节,让每一个环节的工作由专人负责,变得更加专业化,而专业化保证了每一项工作质量会得到持续提高。工作环节增加了,就需要彼此更好地协作配合,那么不断创新的技术手段,就起到了更快更好的连接和协作作用,确保生产效率能够高过简单的分工。

在分工3.0时代,互联网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连接和协作角色。可以说,如果没有互联网,我们依然停留在工业时代的分工体系中,继续让人如机器一般不断地运转,如螺丝钉一般被巨大的体制所束缚,谈不上自由的获取,个体解放和人格独立都是空谈。

互联网的价值体现在对传统分工链条的改造上。有了互联网,在传统分工产业链纵向合作模式的同时,在横向上实现了资本与产品服务的化整为零和化零为整双向运作模式,带来了分工的更高阶段。

通过互联网,个人在创业最初阶段能够利用众多小型投资者的众筹模式获得原始资本的筹集,而不再是只能单独向某家银行或投资人申请一笔巨额款项;而更多的非专业投资人,可以用自己的一笔小钱,众筹一个看好的项目,做一个小小的投资人,享受从前不可能有的投资红利,投资的工作在分化,人人都能成为投资人。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不需要单独建立一条完整的生产线,从无到有生产一个完整的产品,而是可以同时分包给各个专业化的合作伙伴,进行协同生产与实时组装。这给了那些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和团队更多的业务机会,不需要将自己长期置于一家公司的管控下,而是凭借自己的手艺,与更多的需求方谈合作,职业的分化让每个人都能跳出原有单一工作的限制,可以找到更多价值变现渠道。

在营销领域,企业可以运用互联网平台,通过粉丝营销、口碑营销,将用户转化成推销员,不担心受到大型代理渠道商的供货压价要求,同样实现规模出货。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用户其实都在扮演着产品推销的角色,事实上营销已经不再是专业人士才做的工作,我们都在或多或少地从事这类工作,甚至可以获得相应的回报。

众筹、众包、团购、共享等新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将过去基于产业链的纵向分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实现了横向的细分,将长尾理论中的利基市场的活力充分释放,中小企业和用户的话语权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当各个环节都开始化整为零,实现分散化运营,互联网的连接本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让每一个脱离庞大组织的独立经济单元,或团队或个人,能够运用互联网与原有产业链上下游其他独立经济单元建立连接,彼此互动,形成复杂的网络系统。这个系统不再是清晰的链条状,也不再能够将行业的边界清晰化。反之,这是一个融合与交错的大时代,对于分工的理解,从纵向链条的时间维度向横向网络的空间维度迈进。

如今,我们身边多了许多新的职业身份,如自媒体人、微商店主、网络直播人等,这些都是在传统产业链条中进一步分化出来的新工种,是借由互联网带来的分工3.0的体现。另外,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办公室,逐渐摆脱公司雇佣的枷锁,更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和能力,可以为任何有需求的企业去服务,这些人在自己身上实现了多样化的分工,让多种职业身份汇聚一身,成为典型的“斜杠者”。

分工3.0不仅仅是让传统产业链条走向更加细分的时代,也打破了专业工作由专属职业的人去做的惯例,人本身的能力都是多样的,很多有着多种专长的人,可以匹配到多个产业链条中的工作环节上,更广泛地释放自己的才能,获得更多样化的变现渠道,在此过程中,人本身得到了最高贵的财富——自由!

在本书中,我们会回顾过去人类走过的分工道路,看到社会发展到当今的新经济时代,分工3.0为我们带来哪些新的工种、赋予了我们哪些新的职业身份,更主要的是,透过这些多姿多彩的职业变化,让我们能变革自己传统的工作思维,抓住未来职业进阶的机遇,实现自身从一个普通的打工仔向专业化的自由人的华丽转型,让更多的专业人士拥有自由和幸福的工作与生活,这才是分工3.0带给每个人最具价值的结果!作 者2017年5月第1章从小作坊到大工厂:分工1.0和分工2.0

人类的文明本质上建立在生产活动的不断发展上,而生产活动包括简单的个体劳动和大量复杂的协助劳动,从原始的捕猎打鱼,到后来的种植畜牧、制造发明等工作,整个社会生产体系越发庞大,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这就离不开分工。没有分工,就没有合作与交换,也就没有商品经济的出现,社会将无法正常运转和向前进步。分工演化伴随着我们从远古走到当下,分工就是让每个人去做自己更擅长的事情,缩短平均劳动时间,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可以说,人类创造的灿烂文明史是在不断的社会分工演化中得来的。

农业社会的生产活动主要基于单个家庭的劳作展开,分工相对比较单一化,有简单的分工,但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社会化分工体系,此为分工1.0时代;到了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大生产让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土地,走进工厂,成为了产业工人,流水线的发明让每个人开始了专业化劳动,各司其职,各管一摊,社会化生产让分工大大细化,演变出更加丰富的工种,几乎将所有人卷入其中,成为一个长长的生产链条中的专业劳动者,分工进入2.0时代。1.1 分工1.0:“简单而全面”的家庭小作坊

在人类从野蛮蒙昧状态走进文明时代的过程中,先后产生过三次大的社会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是商业分离出来。三次大的社会分工,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也创造了大量的生活用品,人类走入文明时代。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农业都是世界各地区最主要的产业形态,农民也是绝大多数人的终身职业。1.1.1 “男耕女织”的分工体系“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在《归田园居(其三)》中,用短短几句诗描绘了那个时代自身辞官归隐,在田园劳作之乐。一个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在田地里忙碌的身影,诗人用艺术手法表达了内心的悠闲自得,我们也透过诗词本身,看到农民通过双手劳动创造财富的最直接画面。

这反映出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劳动特征,农业是最主要的产业,绝大多数人都与土地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围绕土地进行的生产劳作构成了几千年农业文明的核心内容,在农业社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本单元展开的。无论是西方古代夫妻构成的小家庭模式,还是中国很多几世同堂的大家庭模式,都是农业社会主要的生产单元。“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在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非常形象地描写了一个五口之家的日常生活情景,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在酒后互相逗趣的闲聊,远处,他们的大儿子忙着在豆地锄草,二儿子在院内编织鸡笼,而还没成年的小儿子正处在淘气的年纪,当然无法分担家里的劳作,而是躺在小溪边拨着莲蓬吃。

在这首词中,我们能够想象到一个农业家庭的分工景象,由于更多的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元,独立进行春种秋收的全年劳作,而从社会范畴来看,较少有跨越家庭、宗族乃至地域范围的分工协作体系出现。所以,如果说农业社会有所谓的分工1.0形态,那也更多地体现在一个生产单元,也就是家庭内部之间最简单的分工协作了。

提起中国古代的社会职业划分,首先映入脑海的便是典型的士、农、工、商四种职业划分,这种职业划分贯穿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为历代帝国政府所沿用。那么是谁最先提出的这种划分方式呢?正是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治国名臣——管仲。

一次,齐桓公与管仲在探讨治国之道时,管仲提出了著名的四民分业论,他主张将当时的齐国人划分为士、农、工、商四大职业集团,并且按各自的分工不同,由国家指定所居住的区域。“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把士人安置在清净的学府里,把工匠安置在官府中做活,把商人安置在市场集镇买卖,把农民安置在乡间野地耕种,各安其分,互不打扰。

管仲认为,如果各类百姓杂居一处,都不安心本职工作,容易滋生事端,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统治稳定。倒不如按照职业不同分居各处,每一种职业的人聚集在一起,可以相互交流,比如士人们可以聚在一块探讨“仁、义、礼、孝”等思想观念,老人们在一起研讨学问,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也就保持了心性的专注,传承上一辈的观念和认知。商人们聚在一起,可以互相交流市场情报信息,根据季节的变化和当地的供需情况,掌握市场价格,也可以互相做交易买卖。

管仲提出四民分业的观点,直接影响便是职业的世袭化,从此以后“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职业世袭化的结果,是劳动技能在固定的范围内得到有效传承,也保证了每一种职业能够有不断的新劳动力承接。例如,农民的儿子也是农民,子承父业,世世代代在土地上打拼,他们的种地技术是从小由父母手把手教出来的,更容易在种地这类工作上取得成功。

这种职业划分,成为了最早期的社会分工体系,管仲的分工理念契合了后世经济学家提到的专业化分工理论,因为各个行业的人聚集在一起,逐渐加强了行业内专业知识的交流和积累,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自然提升了各自的专业化水平。同业聚居之下,劳动者能够更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在单位时间内的生产率也自然会有较大的提高,实际上促进了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这是分工推动经济发展的早期体现。

跨过两千年的时代鸿沟,如果从现代科技产业的发展角度重新来看管仲当年的同业聚居做法,也许会让我们有不小的惊叹。如今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工业园区、科技城、汽车城等产业布局,实际上是管仲四业分居理念的某种延伸。1.1.2 家庭分工向社会分工缓慢演化

以古代农业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分工,最大的影响因素莫过于自然环境,可以说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就决定了什么样的生产方式,“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地宜者事”。例如,在我国黄河中下游流域,由于拥有肥沃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让农业生产最早诞生于此,也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从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到农业社会铁犁牛耕的演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这种简单的劳动工具,导致的结果便是古代的农业生产更多的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家庭模式,男耕女织成为主要的家庭分工形式。这种相对独立存在的简单分工形态,更适合推动农业向精耕细作的方向发展,随着耕作工具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古代经济也在缓慢地向前发展,生产力也逐渐在提升。

但是这类分工形态具有天然的封闭性,很难进行扩大再生产,也无法推动大范围的社会交换,进而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受制于当时的交通通信水平,以及很多时候存在地方封建割据的状态,农业社会的市场交易范围本身就非常狭窄,大多数仅仅停留在村落之间,以及城市与附近的农村之间的小范围市场交易。农业生产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没有本质性的飞跃,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状态,无论是分工方式,还是分工后各部分的专业化生产水平,都停留在较低的程度。

当然,农业社会这种家庭内部简单分工的体系,也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缓慢的发展历程中不断细化。在传统的“男耕女织”模式中,逐渐分解出更多的专业工种,参与的人也逐渐增多。有学者研究称,明清时期,棉纺织业行业内部的分工逐步细化,一些主要工序的专业化分工开始出现。例如,棉纺织业的一些工作,如轧花、弹花、纺纱、织布、印染、踹布、工具制造等,都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手工业部门。

社会分工除了在工作流程本身的分解细化,形成更多新的专业化工作环节以外,在地域上也逐渐开始分化,最典型的是城乡之间的分离。马克思在研究英国工业革命之前毛纺织业的发展过程中发现,在15世纪,英国已经开始出现毛纺织业的城乡分离趋势,农村的呢绒商在靠近水车的地方生产布坯,而城市的呢绒商基本不再涉足这个环节,而是主要负责后期加工,从农村采购大量的白坯进行起毛、割绒、轧光、染色等加工工序,再出口给具体的销售商。由此一个简单的产业分工链条就逐渐诞生了。

同样,针对棉纺织业,通过对清代文献的研究,也有学者发现明清时期也有了初步的城乡分工现象,与英国类似,农家生产出来的棉布,除了自己使用的以外,大都被专门的商人采购运送到城镇进行集中加工,之后再运送到全国各地销售。像染色、踹光等棉布加工业已经不在很多农村地区开展,而是大都集中在苏州等较为发达的城镇进行。

无论是中国的棉纺织业,还是英国的毛纺织业,都从最开始简单的分工逐渐细化发展,逐渐从乡村的劳作分离,集中于城镇,形成了新的行业。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的简单分工体系发生了演变,不同的生产者开始承担不同的分工角色,将一个原始的产业培养成初具产业分工雏形。于是,分工1.0向更加复杂全面的分工2.0模式迈进,也是向真正具有社会化大分工意义的工业时代迈进。1.2 分工2.0:“单一专业化”的工厂螺丝钉

雷锋有一句名言:“做一个螺丝钉,哪里需要去哪里。”一般人都将之理解为这是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当然没错,不过这句话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想,让一个人做螺丝钉,显然这是在工业时代开始之后才会出现的,或者说,这是人类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之后才会普遍出现的身份变迁。那么,在这样一个变迁中,人的身份有了哪些新的特征?与之相关的价值承认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又有哪些呢?1.2.1 “羊吃人”带来的身份变迁

提到人类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以及随之而来的人的身份转变,就不得不提英国历史上有名的“羊吃人”运动(也叫“圈地运动”)。

15世纪末,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全球的商业贸易重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北大西洋沿岸。英国正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羊毛出口和相关的毛纺织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英国的羊毛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养殖业成为最赚钱的行业之一。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英国的农场地主开始大规模地圈占土地。一开始只圈占公有土地,后来逐渐又圈占小农户的土地。最终造成的结果是英国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都变成了牧场。在圈地运动中,原本依靠耕种生活的农民被赶出自己的土地,从此丧失生活来源,只能跑到城市里成为廉价劳动力,因此,这被称为“羊吃人现象”。

在农场主肆意圈占土地的过程中,英国王室发布的一系列限制性的禁令在客观上反而进一步助长了“羊吃人”趋势。为了让那些被驱赶出土地家园的农民快速安置下来,英国国王颁布禁令,一方面限制圈地运动不要太过激烈,另一方面又强迫那些被赶出家的农民接受城市里工资低廉的工作。凡是有劳动能力的游民,如果不能在规定的时间里找到工作安稳下来,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例如,第一次被抓住四处流浪,可能就会受到鞭打,然后被送回原籍。如果第二次被发现,就要被割掉半只耳朵。发现三次,就会被处死。后来,政府又颁布新的法令,规定凡是四处流浪者,如果在一个月内没有找到工作安稳下来,就会被卖为奴隶。如果逃走被抓,就会被终身判为奴隶。

在英国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两代国王统治期间,有大批失去土地被迫流浪的农民被处死。英国农民的数量越来越少,失去土地的农民为了避免被进一步迫害,只能进入城市,进入到生产羊毛制品等其他手工场,接受薪水极低的工作,变成资本家的廉价劳动力。18世纪之后,英国最终实现了圈地合法,英国农民的数量减少到了历史最低点。

今天,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望几百年前人类社会的这段历程,虽然充满流血、痛苦甚至牺牲,但是在客观上,英国的圈地运动是一种推进历史发展的事件,更具体地说,是有力推动了当时在英国还不算强大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发展。早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需要的无外乎三个条件:一是广阔的销售市场,二是充足的原材料供给,三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很显然,圈地运动不仅为农场主扩大农场规模、提供更多的羊毛原料,同时还为工场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廉价劳动力。从而在客观上极大地满足了早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求。

当然,农场主和工场主需求的满足并不是关心的重点。我们注意的是,与其说圈地运动代表了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初期血淋淋的原始积累,不如说是伴随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原初的农耕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过渡,与此相关的则是人的身份的变迁,即大规模地从农民(分工1.0)的身份向工人(分工2.0)过渡,尽管这一过渡时常会伴随流血的代价。

到这里,就逐步明晰了分工1.0之后的又一个概念——分工2.0。与前者相比,以工人身份为代表的分工2.0有着更加明确的内涵:现代社会分工流水线上确定的劳动角色。而以农户为代表的分工1.0则相对更加丰富:一个农民可以通过耕种、捕鱼、放牛等不同的方式获得维持生计的资本,而且即便是在其中的一种方式下,他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分工2.0的状态下,虽然不能说工人除了在流水线上的工作别无所能,但扩展到社会层面上,他能够赖以生存的技能及可承担的身份的确少了很多——在他生命的大部分时间,他就是一个工人,而且这也可能是他最重要、最引以为傲的。

当然,以上所说的从分工1.0到分工2.0的过渡并非单纯指的是时间维度上的,或者可以说,时间只是其中的一个维度而已。两种分工状态并非截然分开,尤其是到了现代社会以后,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分工1.0和分工2.0共存的状态,甚至是在同一类人或者说同一个人身上仍然有共存的状态。

在现代中国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身上,分工1.0和分工2.0就是一种共存的状态。在作为农民的时候,他们是家里的“多面手”,他们在自家的土地上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大多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有一天,他们决定要背井离乡,只身踏入城市,加入到一个个钢铁水泥构成的生产线上,他们就是在进行一种身份的转变。没有了自给自足,没有了靠天吃饭,没有了熟悉的乡音和土地的味道,他们像是一片片无根的叶子,飘到了这个城市里,飘进了一个庞大的陌生集体中。他生活的世界一下子从“熟人社会”变成了“生人社会”。他甚至一天24小时都生活在工地上,但那不是他要生活的地方,那里的人也没有一个是自己真正的“熟人”,他彻彻底底变成了一颗“螺丝钉”。或许他在工地上还有几个比较熟悉的老乡,但这也根本改变不了他作为一颗“螺丝钉”的身份。

所以,如果想要更加深切地了解分工1.0和分工2.0之间的差别、转换及二者之间的共存,就有必要对当下中国的农民工群体及与之相关的城乡二元发展的社会现实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农民工的总量大约为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增长1.3%。他们进城务工经商,跨地区流动就业,大中城市的建筑、纺织、第三产业等许多重要领域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由于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政策,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里,我国城镇化水平从12.6%上升到17.9%,年均上升0.2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开始受到冲击,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上升到56.1%,比改革开放初期增加了接近40个百分点。但即便如此,仍然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与经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很明显。

改革开放期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二、第三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形成了对劳动力的新需求,同时放开对农民生产经营,包括流动就业的限制,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城市就业。另外,老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干了数千年,一直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付出了很多却从未获得足够的价值。当现代工业带来的工作机会在等着他们时,大家自然会积极投身进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农民,解决了他们的温饱问题,作为城市打工者,则满足了他们想要收获更多价值的愿望。1.2.2 异化与单向度的劳动者

还是回到前面提到的“螺丝钉”。做一颗螺丝钉,加入大规模的集体协作,固然可以创造和收获更大的价值,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一辈子大部分时间只能做一颗螺丝钉,或者说,在做螺丝钉时,他仅仅是一个随时可以被替代的“工具”,而不是一个真正自由、自主的“人”。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著名的思想家赫伯特·马尔库塞在其享誉全球的著作《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中批评了工业化的生产模式普遍存在的对人的自主性的剥夺。马尔库塞认为,虽然发达工业社会有可能达到实现人意志自由这样一种目标,即“机械化和标准化的工艺程序可能使个人的精力释放到一个未知的、超越需要的自由领域。人类生存的结构本身就会改变;个人将从劳动世界强加给他的那些异己的需要和异己的可能性中解放出来。这时,个人将会自由地支配他自己的生活。如果生产机构能够组织起来,并致力于满足生命攸关的需要,那么,它的控制还是充分地集中起来为好;这种控制并不妨碍个人的意志自由,反而会使它成为可能”。但是在现实中,实际情况却恰好相反,技术不但没有实现人的自由,反而限制了人的自由。

马尔库塞在对工业文明的批评时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社会化大生产的进行、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完成,使得在物质生产领域内的技术组织方式转移到了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领域,社会生活被纳入了技术管理当中,由此形成了全面管控的社会。在全面管控的社会中,个体面对的所有生活都不是自由的,都受到一种极权主义的压迫。在这里,意识形态不仅没有终结,反而越发隐蔽地存在于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当中。“在富裕和自由掩盖下的统治就扩展到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一切领域,从而使一切真正的对立一体化,使一切不同的抉择同化。技术的合理性展示出它的政治特性,因为它变成更有效统治的得力工具,并创造出一个真正的极权主义领域,在这个领域中,社会和自然、精神和肉体为保卫这一领域而保持着持久动员的状态”。

马尔库塞是从哲学的层面对与现代发达工业文明有关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具体到社会分工领域,就表现为现代工业文明对人的身份的束缚。用马尔库塞的概念来说,这就是“单向度对人”,用马克思的话来说,这就是人的身份的“异化”“物化”,也就是说,人被彻底束缚住,距离自由自主的状态越发遥远,越发成为一个“物”。

反映这种生活状态的典型例子就是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影片中流水线工人每时每刻都在重复着一个动作,仿佛就是一部“活着的机器”。时至今日,流水线依然在现代工厂里存在,“活着的机器”仍然在忙碌着。下面是网上流传的两首出自富士康工人的诗,先来感受一下他们的工作状态。(之一)《流水线上的兵马俑》

沿线站着

夏丘

张子凤

肖朋

李孝定

唐秀猛

雷兰娇

许立志

朱正武

潘霞

苒雪梅

这些不分昼夜的打工者

穿戴好

静电衣

静电帽

静电鞋

静电手套

静电环

整装待发

静候军令

只一响铃功夫

悉数回到秦朝(之二)《我的工友们之“发哥”》

你总是双手撑着腰

年纪轻轻的小伙子

给工友们留下的印象

却仿佛一个怀胎十月的女人

饱尝了打工生活的艰辛后

说起往事,你总是微微笑着

尽管这笑藏不住辛酸,苦涩

七年前你独自一人

踏上深圳这片热土

意气风发,信心十足

迎接你的却是冰雪

黑夜,暂住证,收容所……

几经波折,你进了这家世界头号代工厂

从此站立,打螺丝,加班,熬夜

烤漆,成型,打磨,抛光

包装机台,搬运成品

每天一千多次地弯腰直腰

拉着山一般的货物满车间跑

病根悄然种下而你一无所知

直到身体的疼痛拉着你奔向医院

你才第一次听到了“腰椎间盘突出”这个新鲜的词组

每当你笑着说起这些病痛和往事

我们总被你的乐观感动着

直到年底聚餐,醉醺醺的你

右手握着酒瓶,左手竖起三根手指

哽咽着说:“我还不到三十岁

还没交过女朋友

还没成家立业

这辈子,就算完了”(以上摘自知乎,作者@陈啊,网页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 39328076/ answer/85403776)

如果你觉着诗歌的体会还不够真切,那么请看另一位亲历者的讲述:

每天早上被闹钟吵醒,浑浑噩噩地起床上班,到了车间,同事们很多都没有睡饱,女生们有说有笑,男生们开点荤笑话。

当机器被启动时,大家各就各位,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工作。就这样一直做个不停,有时还有机会说说话,这样工作会感觉时间好过一点,当然有些岗位离人远,没有人陪你说话,那样日子很煎熬,一天到晚除了工作上的,其他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说出来也是自言自语。

时间一长,感觉想死!一个人被安排到角落里面作业的时候,心里真的很压抑,很想杀人!

那段在工厂里面工作的日子,我感觉自己已经不是人类了,而是一台不断为老板创造价值的机器罢了。又或者可以说是牲畜。那段日子,我感觉自己的肉体和心灵都饱受煎熬,晚上睡觉时耳朵也因为机器噪声太大,而开始耳鸣了,腿由于长期站立血管开始露了出来,后来才知道这是下肢静脉曲张(俗称老烂腿),这个病是体力劳动者最容易得的病。

当发工资的时候拿到了那微薄的薪水,心里感慨万分,好歹也是自己每天早出晚归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

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日子每天过得很忙碌,但是一天下来感觉自己其实什么都没有做一样,每天都是这几个动作,每天都是在设定好的轨迹中工作,其实在工厂干一年时间的生产工人和干一个星期的生产工人是没有区别的。

望着工作岗位上一个又一个年轻的同事辞职离开这个工厂,心里面很不是滋味,但是又会来一群新的同事。这个工厂除了老板,少了谁都没有什么。

心里面一直觉得工厂是“反人类”般的存在,因为它违反人类的天性。当然工厂也不是一无是处,它为国家的快速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给人点事做。

办完离职手续,我想我以后会去哪里呢?没有学历,又没有学技术,除了跟其他几个年轻人一样再去其他工厂,也真的不知道该去干什么。(以上摘自知乎,作者@幽灵,网页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 35694125)

看到这里,你是否有了些许切身的体会?不过请不要着急表达自己对这类劳动者的悲悯和同情,因为实际上我们都是同类人。

车间里的流水线工人,为了完成某种庞大、复杂的工程,被切割、分散在流水线的不同位置。同样,对于现代社会的大部分白领工人来说,他们同样在经历着类似的生活状态,只不过程度和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越发讲求分工和分工的细致化,因为这样显然会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大的集体价值。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现代学科教育也越来越崇尚细致分工、务求实效。我们在经历过艰苦的高中教育之后,被放到一个个不同的学科体系中,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学科划分越来越细,自己的本事越来越“高精尖”,而与此对应的,自己的工作选择也越来越窄。进入职场,与流水线工人一样,我们面对的同样是一个个团队协作的场景,每个人各司其职,每个人坐在格子间里埋头工作,每个人只做自己分内的那点事儿……

马尔库塞意义上“单向度的人”指的是谁?我们似乎都是。但这种即便获得了更大价值认可的身份,却明显伤害了个体的自主性。“螺丝钉”固然可贵,但并不是最好的归宿。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身份革命。第2章新经济时代的分工3.0革命2.1 从分工1.0到分工3.0:分工的演变逻辑

在信息经济时代,伴随互联网的出现和持续发展,诞生了众多新业态。共享经济、平台经济、闲暇经济……这些我们之前从未听说过的词汇,在最近几年以势不可当之势走进了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新技术催生了新的经济形态,也向我们展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分工模式。2.1.1 分工3.0:人与人的商业连接是如何建立的

几年前,当你还在抱怨打车难的时候,今天在传统的出租车队伍之外快速兴起了一支租车服务队伍,以滴滴快的、Uber为代表的第三方服务平台,借助其平台优势,将社会上各种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为用户提供各式各样的租车服务,各种专车、顺风车、大巴车服务应有尽有。不仅在规模上能够匹敌传统的出租车队伍,服务方式更加多样化和人性化。

国内的第三方互联网约车平台滴滴、快的均起步发展于2013年左右,而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2014年年初双方开始的“烧钱大战”。补贴最高峰时段,滴滴、快的给乘客提供10~20元不等的补贴,很多用户因此都将出租车变成了上下班出行工具。“烧钱大战”一直到2014年5月才告一段落,双方烧掉近20亿元。尽管许多人认为“烧钱大战”是滴滴和快的为了圈用户使出的野蛮竞争行为,但不可否认,经过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战役,用户确实建立了使用互联网约车平台打车的消费习惯。尤其是年轻群体,许多人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站在路边招手等车,而是在出门之前先下单叫车,等待出租车师傅开车“上门接人”。“烧钱大战”之后,滴滴、快的重新调整战略策略,都将重点放在了单价更高的专车市场。2014年7月8日,快的推出“一号专车”;紧接着,8月19日,滴滴也推出“滴滴专车”。如果说之前“烧钱大战”阶段依然只是着眼于提高传统出租车市场的资源利用效率的话,那么之后的这波“专车”浪潮则是真正将社会上闲散的个人交通资源充分整合起来,形成一股足以匹敌出租车“正规军”的互联网约车服务。当前,滴滴已经从最初的出租车打车软件成长为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在这一整套服务中,滴滴并不直接参与面向乘客的出行服务,而是为各类出行资源提供一个统一的出入口,做好技术平台、服务支撑和合规监管,让数量庞大的服务提供方和需求方自行交易。

当然,滴滴的眼光远不止于此,既然是互联网公司,当然得有更具互联网特色的玩法。2015年滴滴、快的合并之后,随即宣布推出“智能出行平台”,采用大数据手段进一步优化配置资源,并将用户的个人消费信息与城市商业信息对接,让交通真正融入用户的生活。2016年,滴滴又与Uber中国合并,一个更加庞大的互联网约车服务平台已经成型。设想一下,如果你周末去某商业街,滴滴就可以根据你过往的消费行为识别出你有何种消费偏好,消费档次又是如何,去哪类商店购物的可能性最大。然后,滴滴就可以将相应商家的促销信息推送给你。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整合,作为一个纯粹的互联网服务平台,滴滴已经可以将数量异常庞大的社会资源整合起来,精准推送到每一位用户手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滴滴提供的已经不是简单的“中介服务”,而是以交通出行为核心,在用户的多个生活消费层面提供连接服务,而这类连接服务,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未来90后新生活的状态,就是谁买车谁就已经Out了——滴滴总裁 柳青

如今,像滴滴这类通过互联网渠道整合社会资源,提供服务的平台已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只要你有需求,基本上都能借助互联网平台获得快捷、个性化的服务。拿起手机,随手一按,二十分钟后一份香喷喷的午餐就摆在桌上了。出门游玩之前下个单,一会儿工夫洗车的师傅就能到家。如果你是个爱美的女士,借此工夫还可以叫一个美甲师上门服务。

类似上述例子数不胜数,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通过互联网平台聚集社会分散资源,使无数个体能够参与到服务网络中,他们要么是作为服务提供者(如顺风车司机),要么是作为一个消费者(如顺风车乘客),而且在不同的服务场景和不同的平台上,每个人承担的角色又是多样的。时下被广泛探讨的“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就是这类新经济模式的典型代表,前面提到的滴滴、快的、Uber的例子,也都属于共享经济的范畴。

共享经济,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共享某种资源满足供求双方所需、创造价值的商业行为,或者更严谨地说,是指利用任何有价值的闲置资源、零散时间、特殊技能创造新的价值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之所以在当今社会大行其道,核心就在于互联网技术的革命性出现使得现实中需求和供给的匹配变得更加容易和低成本,并且依靠其规模优势和信息相对透明,让用户建立起足够的信任,这样数以百万计的人可以把房子和汽车租给完全陌生的人。正如马云在总结淘宝为何能成功一样,第一是靠支付宝建立的信任机制,第二是靠互联网平台带来交易成本的大幅降低。满足了这两条,社会上大量“小而美”的服务提供者和大量有“个性化需求”的用户之间才能建立起健康的商业连接,无论是像淘宝这样的以C2C模式为主的电子商务,还是像滴滴顺风车这样的资源共享经济,才可能持续、健康地发展起来。

回到本章的主题,我们将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型商业行为理解为在信息经济时代出现的又一次分工革命,分工3.0革命。

与之前两种分工状态不同的是,在分工3.0下,作为个体的生产者被大规模激活,通过某个平台参与到生产和消费的网络中来。而且,正如前面所述,大量分散的供需双方之所以能够建立起商业联系,就是因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拉低了供需双方(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易成本。我想租一辆高档汽车外出游玩;我是一个美甲师,可以在工作之余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上门美甲服务,我是一个健身教练,愿意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对一指导服务;我想找一个懂得室内插花的老师给我指导插花艺术……所有这类供需双方,如果是在前互联网时代,可能要花费非常大的信息沟通成本才能寻找到满意的交易对象,以至于大多数供求都无法实现。但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只需打开手机,发布一个消息,或许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迅速筛选出满足自己需要的信息。只有当交易成本足够低的时候,相对分散的供需双方才有可能建立商业连接。

此外,互联网经济天生的“规模效应”又让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成本越发降低,当一个平台的用户越来越多时,对平台提供方来说,每个用户带来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而收益则是稳步增长的,甚至是边际递增的,这在客观上造成的结果就是,平台规模越大,平均交易成本就越低。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的姜奇平认为,之所以这样,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工业生产力与信息生产力最大的不同在于,工业生产力下的产品在使用上,不可复制(指不可非排他性使用、非竞争性使用);信息生产力下的产品在使用上,可以复制(技术上可以非排他性使用、非竞争性使用)。在工业生产力条件下,实物资产只能使用一次(如实体房子),如果出让使用权,只能收一次租金;在信息生产力条件下,无形资产(如苹果、百度的开发工具),可以让无数人同时反复使用,可以从不同使用者(如APP开发者)那里收取租金。

至此,分工3.0的内涵已经比较清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以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