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知识篇(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4 11:28:39

点击下载

作者:王月霞

出版社:远方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武器知识篇(一)

武器知识篇(一)试读:

前言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新世纪,科学技术正以人类意想不到的发展速度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未来。《科普知识百科全书》结合当前最新的知识理论,根据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特点,向青少年即全面又具有重点的介绍了宇宙、太空、地理、数、理、化、交通、能源、微生物、人体、动物、植物等多方面、多领域、多学科、大角度、大范围的基础知识。内容较为丰富,全书涉及近100个领域,几乎涵盖了近1000个知识主题,展示了近10000多个知识点,字数为800多万字,书中内容专业性强,同时又易于理解和掌握,每个知识点阐述的方法本着从自然到科学、原理、论述到社会发展的包罗万象,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需求。该书是丰富青少年阅历,培养青少年的想象力、创造力,加强他们的探索兴趣和对未来的向往憧憬,热爱科学的难得教材,是青少年生活、工作必备的大型工具书。

本书在内容安排上,注意难易结合,强调内容的差异特点,照顾广大读者的理解力,真正使读者能够开卷有益,在语言上简明易懂,又富有生动的文学色彩,在特殊学科的内容中附有大量图片来帮助理解,具有增加知识,增长文采的特点,可以说该书在当今众多书刊中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该书编撰得到了各部门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从该书的框架结构到内容选择;从知识主题的阐述到分门别类的归集;从编写中的问题争议到书稿最后的审议,专家、学者都提供了很宝贵的修改意见,使本书具有很高的权威性、知识性和普及性。

本书采用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办法编写,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真诚的谢意!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尽管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书中仍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本书编委会2006年1月

古战场上的冷兵器

古兵器巡礼

说书人常常提到“十八般兵器”,这是中国民间对古代兵器的泛称,古代兵器以冷兵器为主。

冷兵器是相对火药等热能兵器而言,以人的体能为能源,用青铜和钢铁制品制作的近战格斗兵器。它以兵器的尖、刃、重量来杀伤敌人。可分为格斗兵器、抛射兵器和防护装具等3类。格斗兵器又可分为长兵器和短兵器。按照作战用途可分为步战兵器、骑战兵器、车战兵器和攻守城兵器等。冷兵器的发展可分为青铜兵器、铁兵器以及冷兵器火药兵器并用3个时代。

从夏代开始中国进入青铜兵器时代,到战国时期为止,先后延续约2000年。当时主要使用戈、矛等长兵器和青铜剑等短兵器作战。远射兵器已有合成弓和抛石机等。公元前2000年末,小亚细亚和古希腊已有铁制兵器,首先进入青铜和铁器交替时代。锋利的铁兵器使战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进入铁兵器时代较晚,约在秦汉时期才广泛使用。但是,中国的铁兵器从一开始就以质量与数量领先于世界。

铁兵器时代是步兵和骑兵的时代。铁制的矛、剑继续使用。刀开始成为步兵和骑兵的新武器,弩和攻守城器械也发展起来。10世纪,中国发明火药后,进入了冷兵器和火药并存时期。中国的冷兵器种类增多,尤其步战冷兵器,先后出现有:戈、矛、剑、戟、殳、钺、刀、斧、弓、箭、弩、狼牙棒和攻守城器械等。火器出现后,有些手持冷兵器逐渐被轻便的火枪代替,但刀却长时间用于战场。中世纪的欧洲,盔甲和长剑是骑士的象征。欧洲步兵主要使用战斧和钉头锤。14世纪末管形火器敲响了欧洲冷兵器时代的丧钟,中国冷兵器一直沿到用19世纪中后期。

历史上,矛是使用时间最长的冷兵器。它是靠锋尖直刺和扎挑的长柄兵器。今天刺刀还有矛的痕迹。宋代以后矛头部分缩小而改称为“枪”。欧洲的马其顿长矛长达6~7米,是马其顿方阵中所使用的主要武器,古罗马士兵则使用标枪。

剑是用于刺劈的直身尖锋两刃冷兵器。剑一直是军队中的高级兵器,只有少数人才能使用。战国时吴、越两国铸剑最佳。东汉以后,剑不再用于实战而是为了显示佩剑者的身分,佩剑以轻薄为特征。欧洲则一直重视剑的作用。罗马短剑用以劈砍,威力较大。中世纪骑士使用宽身铁剑。若交出剑便意味着耻辱。为了训练剑术,还发明了长剑和利剑。这是现代击剑运动的前身。

刀是用于劈砍的单面侧刃格斗冷兵器。东汉时期广泛使用。由于使用百炼钢和灌钢技术,刀成为当时最主要的作战兵器。它的种类繁多,一直沿袭至清朝。欧洲直到16世纪土耳其人侵入时,才开始在骑兵中使用刀。日本武士钢刀由于制作精良,工艺考究,被称为刀中精品。

狼牙棒是依靠其重量进行打击的冷兵器。同类的还有鞭、锏、锤等。唐代部队中有12%的士兵使用这类冷兵器。狼牙棒亦是欧洲步兵的基本武器,狼牙棒在欧洲后来演变为权杖,作为皇帝、元帅的权力象征。

弓来源于古代弹射兵器。百米内威力很大。为了对付身披重甲的骑士,英国出现了长1.5米的长弓,这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弓箭。弩是装有张弦机构的远射冷兵器,它可以延时发射,弩具有射程元、命中精度高、杀伤强等特点。秦汉时期的弩还可以连射。匈奴骑兵多依靠箭进行作战。

攻守城器械主要包括攻城槌、擂石、云梯、铁蒺藜、抛石机等。

铜墙铁壁的甲胄护身

古代士兵用于护身的装具主要有甲、胄、盾三种。在世界军事史上,它们的“命运”却不相同。

甲又称“铠甲”,是指古代将士披挂在身上的防护装具。原始社会以藤木、皮革等原料制造简陋的护体装具。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由于锐利青铜兵器的出现,促使人们改进护身装具性能,制造出性能日趋优越的皮甲。在中国商代时,已将原始的整片皮甲,改制成由皮甲片编联成的部分可活动的皮甲。在使用皮甲的同时,也开始在皮甲上嵌装青铜铸件。到西周时已出现由青铜甲片编联成的护甲。

公元前2000年后在西亚两河流域北部兴起来的亚述帝国的士兵,已经装备表面缀有铁甲片的皮甲,我国到战国后期钢铁兵器用于实战,同时开始用铁制造铠甲。河北满城出土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的一件铠甲,是能保护肩臂和腰胯的“鱼鳞甲”,由2859片甲片编成,总重16.85千克,做工精湛。

自西汉以后,铠甲的精坚程度日益提高,类型日益增多,功能也日趋完备。多数士兵都装备有护甲,不仅人有护甲,马也有护甲。至火器的出现,随着冷兵器的衰落,古代铠甲渐趋衰落。明清时期曾使用较轻较软的绵甲,沾湿后可抵御初级火器的攻击。到20世纪初,清军用近代枪炮装备“新军”,古代铠甲的使用才最终停止。西方的铠甲骑士16世纪末就已退出战争舞台,但简化的护甲仍沿用较长时间,直到19世纪初拿破仑的法国骑兵还佩带胸甲。

护甲曾在世界军队的武器库中消失100多年。但是随着现代材料技术的进步,1965年美国杜邦公司研制出了一种名为凯夫拉的合成材料,其后美国陆军向地面部队提供用凯夫拉制成的防弹衣,这种防弹衣抗弹能力优于钢甲,而且重量轻,穿着较舒适。人体护甲又开始以新的形式返回战场。

胄即为头盔。在我国古代,胄又称兜鍪、盔等。甲胄是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统称。

在人类懂得冶炼金属之前,胄多以藤、皮革等材料制成。掌握冶金技术以后,虽然还继续使用皮胄,但主要改用金属制作,以提高防护功效。先是用青铜,后用铁和钢。西亚两河流域曾出土公元前3000年头戴钢盔的战士骸骨,到公元前1200~800年的古希腊“荷马时代”,将士已大量装备青铜盔。

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胄,其制作时间不早于公元前14世纪。在河南安阳一座商代晚期的王陵墓道中,曾出土140多顶青铜胄。这些胄的胄体后部及左右向下伸展,用以保护耳朵和颈部,胄面上铸有虎纹、牛纹等图案,胄顶有装毛饰的铜管。河北出土的最早铁质护头装具,为战国晚期制品,用89片铁甲片编缀而成,由于外形似鍪(即锅),称为兜鍪。从秦汉开始,军中普遍装备铁兜鍪。宋代以后,兜鍪又多称为“盔”。直至清末,铁盔仍是军队装备的护头装具。

欧洲中世纪时,军队的核心是人马都披重甲的骑士,所使用的头盔也很坚固笨重。这种头盔将整个头部套在里面,下沿与身穿的铠甲结合在一起,前有护脸的面罩。作战时将面罩拉下,骑士的头完全被头盔护住,只能从面罩的孔洞观察和呼吸。到16世纪,由于火器的发展,笨重的铠甲骑士逐渐退出战争,骑兵仍戴金属头盔,17世纪中期以后,头盔渐渐被淘汰。

到本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了防止弹片损伤士兵的头部,军队开始装备钢盔。据说钢盔还是因为受到一个伤兵的经验的启发才得以装备军队的: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火弥漫欧洲。机枪和火炮的发展使战斗愈加残酷,大批的伤兵被送到后方。一位法国将军去后方医院看望伤员,一个伤兵向他讲述了他受伤的经过:德军炮击时他正在厨房值班,炮弹劈头盖脸地打来,弹片横飞。他急中生智,把铁锅举起来扣在头上,结果保住了头部,很多同伴被炸死了,他只受了轻伤。这位将军由此想到:战场上如果给每个战士都戴上一顶铁帽子,不就可以减少伤亡了吗?于是他立即指定一个小组进行研究,制成了第一代头盔,并在当年装备了部队。此后各国参战部队也都相继装备了钢盔。

在凯夫拉研制出来之后,70年代美国陆军开始向地面部队提供用凯夫拉制成的头盔,这种头盔抗弹能力优于钢盔,而且重量轻,佩带较舒适。1985年美国研制出新的合成材料斯派克特拉,头盔抗弹性能进一步提高。目前合成材料头盔正逐步取代钢盔。正在研制之中的21世纪单兵装备,传统盔体的前部又增加有防弹片和防激光的面罩,并可与防毒面具等连接,又把士兵的头完全“包”在其中,提供更为全面的防护。与此同时,头盔上还安装显示器和微型通讯装置等先进设备,士兵可以通过透明面罩观察战场,可以通过耳机和显示器得到各种信息,头盔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盾是古代士兵的战斗装备。我国先秦时将小盾称为“干”,大盾称为“橹”,盾则是其通称。宋朝以后多把盾称为“牌”或“旁牌”。我国古代的盾种类很多,形体各异。有长方形、梯形、圆形、燕尾形盾,有大型立盾,轻便的藤牌,甚至还有带喷火装置、可遮蔽多人的“无敌神牌”。在我国河南安阳发现的商代残盾呈梯形,盾面微凸,盾高不到1米,宽约60~80厘米,盾内以木框为骨架,蒙有多层织物和皮革,外表涂漆并绘有图案。现已发现的西周、东周至南北朝各个时期的盾,多以木、革材料为主制作。到明代中叶以后,出现了藤牌。由于藤牌既能抵御矢石,又较轻便,因而得到推广,一直沿用到清末。

欧洲从古希腊时期,就使用圆形的青铜盾。古罗马的盾虽为木盾,但也包以皮革和薄金属板。这是因为希腊、罗马盾主要用于防御敌方投掷过来的穿透力较强的标枪,而东亚盾主要用于防箭。在中国古代,执刀的步骑兵有的一手执盾,一手持刀,但执长兵器身着甲胄的骑兵,一般不再执盾。欧洲则不然。中世纪拜占廷的重装骑兵,身着甲胄,还将盾缚在左臂上。只是随着甲胄的日益坚密,14世纪后欧洲的重装骑兵才不在马上带盾。

在近、现代,盾已不在军队的装备序列之中,但仍为各国警察所使用,其构造和功能已有很大的改进。

老树新花的刺刀和匕首

长矛、刀剑是古代使用的冷兵器。现代士兵作战,特别是近战时,往往也要用刺刀进行白刃格斗。因为在近战时敌我双方的士兵都混战在一起,枪就不能使用了,开枪容易误伤自己人。

刺刀是从古代的长矛发展起来的,大约在一千多年前出现了火枪,早期的枪都是前装枪,射完一发子弹后再往枪里面装火药和子弹,时间比较长,这时,如果敌人突然冲上来了,那怎么办?只好在火枪手的旁边配备一个长矛手做掩护,一旦来不及上子弹,敌人冲上来了,长矛手就和敌人搏斗一番,枪手还要配备保镖,你看,有多麻烦。后来干脆把长矛绑在枪上,枪手能够装药发射子弹时就开枪,如果来不及,就把枪当做长矛使用,这样可以把保镖取消了。后来发明了一种早期刺刀,大约有30~60厘米长,有一个木头把,木头把插在枪管里,这种刺刀等于枪管里面加上一个矛。这种做法有一个缺点,因为枪管里插上一把刺刀,枪就不能发射子弹了。另外,刀如果插得太紧,很难拔出来,如果插太松,经常会掉落,甚至和敌人搏斗时会留在敌人身上。所以,这种办法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不再用了。1688年法国有一位工程师研制了一种能够套在枪管外面的套筒式刺刀,这种刺刀比较方便,射击时不受影响,从此,刺刀取代了过去的长矛。

刺刀最早是在法国巴荣纳城制造的,所以,后来欧美许多国家干脆把刺刀叫做“巴荣纳”。用这个城市的名称来称呼它,中国人把它翻译成刺刀。刺刀也是各式各样的,有的是锥形的,有的是棱形,有的是刀形等等。后来又发明了分离式刺刀,用时把它装上,不用的时候可以取下放在刀鞘里。还有折叠式的,用的时候把它翻上去,刀刃朝前,不用的时候把它翻下来,这样枪的长度就减小了,便于携带。

后来刺刀又向多用途方向发展。在作战时会遇到很多情况,多用刺刀就派上用场。比如,刺刀有一边是锯齿,可以当钢锯使用。还有一种分离式的刺刀,把刺刀和刀鞘组合起来可以当剪刀使用,剪铁丝网或电线。另外用刺刀还可以开罐头等等,用途很多,当然刺刀主要用于格斗和自卫。

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步枪自动化程度提高,战场上各种火力的密度不断加强,白刃格斗的作战形式少了,因此刺刀在战斗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在下降,但是刺刀作为面对面的格斗兵器还是一种很必要的装备。现代刺刀的刀身比较短,并且强调它的多用性。

和刺刀有关系的是军用匕首,实际上匕首也可以说是刺刀的一种,只不过它是以自卫为主要目的,匕首最早是装备给机枪手和炮兵的,因为机枪手和炮兵的兵器射击的距离比较远,在近战时机枪和炮就使不上劲,因此,机枪手和炮兵就必须要配备一把匕首,在近战时可以自卫。第二次大战时期,侦察兵配备轻型枪支和其他一些器材以外,必须配备一把匕首,匕首也是一种多用途的工具。目前特种部队、海军陆战队和武警也要配备匕首。现代的匕首对钢的质量要求非常高,韧性也要好。最好的匕首把刀尖向下,在1.5米高度垂直落在水泥地面上,刀刃都不能卷。匕首可以轻而易举地切割1毫米厚的钢板,或直径6毫米的钢丝绳。另外,刀柄有绝缘性,与绝缘刀鞘结合可以剪断高压电线。更奇妙的是现代又出现了一种匕首枪,匕首的刀把里面可以装上子弹发射,既是匕首又是手枪。中国部队现在装备了一种“九一”式匕首枪,匕首把里面可以装4颗子弹。匕首枪也可以说是冷兵器和热兵器结合的产物,对于特种部队和侦察兵来说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兵器。

军队有时还要配备一种野外求生刀,也叫救生刀。它比一般匕首功能更多,当战士在野外,遇到特殊情况,一切供应断绝时,要求利用大自然提供的条件坚持生活下去,并且完成作战任务。此时求生刀就是得力的工具。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生产求生刀,西班牙生产的“森林之王”求生刀钢的质量很好,刀背可以当锯子使用,刀鞘除了装刀以外,还可以装救生用品,有发信号的反光镜、指北针、小手术刀、橡皮膏、铅笔、别针、缝补用具、打火石、磨石、开罐头刀、开瓶器、螺丝刀和止血带等,有近30种功能。美国生产多种型号的求生刀,供不同军种需要。瑞士生产军刀已有11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野战宿营及兵器的保养和维护修。全能型瑞士军刀是具有30多种实用功能的“万能工具箱”,重量还不到200克。它包括以下工具:大刀、小刀、拔木塞钻、开罐头器、开瓶器、改锥、电线剥皮槽、钻孔锥、钥匙圈、镊子、牙签、剪刀、多用途钩、木锯、去鳞刀、卸钩器、比例尺、指甲挫、钢挫、钢锯、指甲除垢器、微型改锥、木凿子、钳子、钢丝剪、十字改锥、放大镜、圆珠笔、大头针、眼镜改锥。这种军刀不仅部队使用,旅行者、探险家、登山者、野外考察工作者也都需要它。

各式各样的枪

火绳枪与燧发枪

我国发明的火药以及利用火药作能源的管形火器,在13世纪以后,经伊斯兰教国家传入欧洲。这些欧洲国家从战争中认识到管形火器确实威力很大,于是纷纷学习制造火药和火器,加之他们的工业技术一般都比较发达,使得以火枪为代表的管形火器得到了迅速发展。

公元1326年以后,欧洲国家已经制造了用火药发射的管形火器,即通常所说的点火枪。到了15世纪,英国作战中开始使用一种带火绳的枪,叫做“火绳枪”。

这种火绳枪用一根铁制的圆筒作枪管,不过比较短。与铁圆筒末端相连接的是一个便于手握持的木托。在枪管的右侧装有一个弯钩,钩的一端开槽,用来插入经过硝酸钾处理的大麻编织成的缓燃火绳。射击时,用手转动弯钩,使火绳引燃火药,进而将膛内装的弹丸发射出去。它所装的弹丸是一些不规则的铁块和铅粒等,而且是从枪口装入枪膛的。

人们在使用中发现,这种火绳枪操作使用不便,难以控制点火时机。于是,对火绳枪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击发机构,即用扣动扳机的方法点燃的火绳一端伸向点火药池,以引燃膛内火药,将弹丸发射出去。

火绳枪装上用于击发的扳机,比改进前提高了一大步,而且这种击发机构对后世枪的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这种枪的火绳在气候潮湿时难于点燃,影响使用。另外,在作战使用时,每支枪上总得拖着一根燃着的火绳,既容易暴露目标(特别是在夜间),又操作麻烦,同时还难于进行正确瞄准。因此到后来,它不得不让位于剪掉火绳辫的燧发枪。

欧洲是在16世纪出现燧发枪的。它是利用燧石(即通常所说的“打火石”)与铁片摩擦打火的方法来引燃火药,进而将弹丸发射出去,所以取名为“燧发枪”。这种枪在结构和使用性能上,都比火绳枪有很大的进步。

剪掉火绳枪上的这条“辫子”,看起来挺简单,实际上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人们经过不断的试验研究,最后才想到用火石(即燧石)、火镰打火来代替火绳,这前后经过了差不多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

用铁器对火石进行碰击摩擦,即可产生火星。古代就是用这种方法取火的。燧发枪也得利用这种方法来引燃火药,以完成发射动作。

在燧发枪的击锤上,夹着一块燧石,用来代替火绳。当击锤向上张开时,击发机构为待发状态;扣动扳机后,击锤解脱,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使击锤带动燧石向下打击药池,从而产生火花,将火药引燃。

这种点火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使用方便,结构灵巧,再也不用拖着一条点燃着的火绳进行射击,而是像现在用枪射击一样,随时扣动扳机即可将子弹发射出去。

另外,在燧发枪出现的同时,相应地产生了新的击发装置结构,如击锤保险弹簧、枪机等。可以说,燧发枪的结构和作用与现代枪更接近了。

这里还应该说一下,燧发枪的枪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枪,包括火绳枪,枪管内表面是光滑的,叫做滑膛枪。这种枪在发射时,由于枪弹和枪管内表面之间有缝隙,不能很好地密封火药气体,所以射出的子弹距离近,准确性也较差,有时子弹会在空中翻跟头。

到15世纪末期,德国人已将滑膛枪改进成有一条条凹槽的线膛枪。不过,那时的膛线还是直线型的。即使这样,在发射时用软铅制成的弹丸能嵌入膛线,使火药气体产生的压力得到充分利用,结果是弹丸射得远,打得准。此后,“膛线”这个名词就产生了。因为膛线的英文译音为“来复”,所以这种线膛枪也叫做“来复枪”。来复枪

后来,一个名叫德尔文的法国军官,于1828年制成了一种新型线膛枪,称做“德尔文步枪”。这种枪的最大特点是将直线型的膛线改进成旋转型的,弹丸也由实心的球形弹改为圆锥形的长弹。虽然这种枪还是从枪前面装填火药,但其射程和射击准备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称赞德尔文步枪是“现代步枪之父”,说明这种新结构步枪在枪械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当然,德尔文步枪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以后在使用中不断得到了改进。例如1848年出现的米涅式步枪,就是在德尔文步枪的基础上改制成的。它将德尔文步枪上的药室取消了,并将实心长弹改成中空式的,但仍从枪管前面装火药,所以还是属于前装枪。

前装枪的缺点是,枪弹在枪管里经过的行程长,装填速度自然要慢,而且装填时需要将枪管竖直,射手操作动作较大,容易暴露目标。另外,这种枪的擦拭保养也不方便。人们在长期使用中发现,如果将枪弹从枪的后面装入,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于是,就有人开始研制这种“后装枪”了。

1835年,普鲁士人德雷泽试制成功一种新型的后装枪,叫做“后装针发枪”。这种枪主要采用了一种作了较大改进的枪弹,即用药筒制成弹壳,然后将弹丸、发射药和底火一起装在纸制弹壳内,构成了最早的定装式枪弹。使用时,用枪机从后面将子弹推入枪膛,然后用手扣动扳机,枪机上的击针就撞击弹壳,击燃底火,将火药引燃,最后将弹丸推出枪膛,所以也叫做“后装单发枪”。

这种后装针发枪,采用击针刺燃底火的方式,以及定装式枪弹,都和现代枪很相似,说明了德雷泽枪和枪弹对后世枪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

19世纪60年代,英、美等国就开始设计制造后装连发枪,并相继装备军队使用。此后,许多国家竞相制造,因而出现了种类较多的枪。

中国在1867年制成了美式后装单发枪,子弹为铅弹,药筒有纸和金属制两种。后来到19世纪70年代,中国已能仿制生产多种后装单发枪,曾先后仿制了五响快利、五响黎意、九响斯宾塞、五响哈乞开斯等后装连发枪。

后装连发枪的特点是,设有储存子弹的弹仓,通常也称作“弹巢”。根据弹仓在枪身上的位置不同,一般分为前托弹仓、后托弹仓和机巢弹仓。例如英式九响斯宾塞枪,其弹仓位于枪的后托,故称“后托弹仓”。弹仓有固定式和可卸式两种。固定式弹仓使用较广,它可容纳5发子弹,采用弹夹作装弹工具,可一次将子弹全部装入弹仓。使用弹仓明显地缩短了装弹时间,因而提高了发射速度,使射速达到每分钟10~12发。

从前装枪到后装枪,是枪的发展史上又一大进步,同时也表明枪弹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这些都为近代枪及其弹药的问世创造了有利条件。

真正比较完善实用的枪,是德国人毛瑟在1865年制成的,叫做“毛瑟枪”。它首先采用金属弹壳和直动式枪机,使枪在射击时可以自动待机和闭锁弹膛,从而在结构上更趋完善合理,性能也进一步得到提高。因此,毛瑟枪是枪械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后来的步枪也一直沿用着它的结构原理,可见它对后世枪的影响是很大的。

老资格的步枪

步枪是步兵使用的最基本武器之一,它也是枪械中资格最老的一员。由于其他各式各样的枪都是在步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说枪的发展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步枪发展的历史。

如果以我国明代军中采用的鸟嘴铳作为步枪的始祖,那么步枪的出现至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后来,到了19世纪中叶,奥地利人在整装式枪弹的基础上制成了针发式步枪,才开创了步枪发展的新时期。

步枪是以其火力、枪刺和枪托来杀伤敌人的。步枪的枪管长,射程远,命中率也较高。它对单个的人员或马匹等射击,在400米的距离内射击效果最佳;它还可以用来对空射击,是对付500米以内低空飞机和空降兵的有效武器之一。

步枪一般都装有枪刺,其形状有剑形、三棱形和匕首形等,刀上刻有出血槽。它是用来在近距离内同敌人搏斗的利器。

步枪上的枪刺是随着作战的需要于17世纪40年代出现的。当时为了弥补枪的火力不足,又由于装弹过程费时复杂,贻误战机,就开始出现了插入式枪刺。实际上,它是将带尖刀的木柄插放枪管中来刺敌人的。后来,到18世纪初期,世界各国军队所用的枪刺大都改为拆装式。这种枪刺拆卸方便,使用时,枪刺用枪刺管固定在枪管上,不用时即可取下。但是,这种枪刺在战壕、坑道或者车辆内使用不便,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生了折叠式枪刺。它克服了上述枪刺的缺点,使用起来很方便,而且不影响射击精度,并能根据需要随时伸出或折叠起来。我国生产的56式半自动步枪,就是采用这种折叠式枪刺。

步枪上的枪托比手枪的既长又大,出现也较早,在火绳枪和燧发枪时期就已初具雏形了。当时的枪托比较简单,多是弯形或直形的木制枪托,主要用来固定枪身和便于射手操作。

后来,随着步枪的发展,枪托的用途也不断扩大。它不仅在射击时使枪保持隐定,提高射击精度,而且还可用来与敌人进行直接拚搏。不仅如此,有的步枪还将复进簧、缓冲簧等构件装入枪托内,甚至还可容纳擦拭附件,使枪托成为一种多功能的部件。

步枪枪托一般分为全枪托、半枪托和折叠枪托等几种。如果按形状不同,又可分为直枪托和斜枪托两类。早期的步枪大都采用木制全枪托。由于这种枪托强度较低,拚刺时容易折断,加之射击中因枪管温度高而被烧蚀,所以各国的步枪大都采用木制半枪托,而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步枪在结构上分为非自动步枪与自动步枪两类。非自动步枪只能单发,而且装弹和退壳都要手工操作。这种枪的射速低,使用不方便,所以后来逐渐为自动步枪所替代。

自动步枪是指借助于火药气体压力及弹簧的作用力完成推弹、闭锁、击发、退壳和供弹等一系列动作的步枪。它一般又分为半自动步枪和全自动步枪两类。

所谓半自动步枪,则是指每扣动一次扳机,只能发射一发子弹,与此同时,火药气体将弹壳退出,并重新填下一发子弹,以务再次射击。我国制造的56式半自动步枪,就是这类枪的典型代表。

全自动步枪只要扣住扳机不放,就可连续射击,如法国的5.56毫米FA玛斯自动步枪等。这种全自动动步枪操作简便,射速高,适合现代作战的需要,所以目前各国军队大都装备全自步枪,其类型达70多种。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步枪一直不断地改进和变换着模样,以致有些步枪看起来简直都有点不像步枪的样子了。这说明了步枪正在破除一些老框框,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

到目前为止,在步枪上可以看到较大的改革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动步枪向小口径方向发展。原来的步枪口径都是标准的7.62毫米,现在各国的自动步枪,大都采用5.56毫米的口径。这样,既能多装多带子弹,节省枪弹材料,又能提高枪弹的初速,增强射击威力。二是枪的身长缩短。由于小口径枪弹的身材矮小,而且又多采用直形枪托,这样枪托里的一部分空间可容纳自动扳机,从而使步枪的身长进一步缩短。一般新型步枪的长度在800~900毫米之间,比标准口径的老式步枪缩短100~200毫米。枪身最短的法国MAS式步枪,全枪长仅为757毫米,携带很方便。三是结构新颖实用,适合不同的射手使用。例如法国MAS式步枪,它的枪机上的拉壳钩有左右两个位置,左边的位置就适合左撇子射手使用,设计者考虑得很周到。再例如,在寒冷地区或冬季射击时,为了便于射手戴上厚棉手套扣扳机,有的步枪的扳机护圈做得特别大,如奥地利AUG77式步枪;有的步枪护圈是活动的,使射手很容易把手指伸向护圈内扣扳机。四是枪上装备有光学瞄准具,它比以前用的机械瞄准具的射击命中率高(即打得准)。奥地利AUG77式步枪就是采用这种光学瞄准具的。这种瞄准具装在与机匣连成一体的可作提把用的管内,这样既可保护瞄准具,又能防雨雪侵入。五是枪上的零件一物多用。例如,瑞典的MKS式步枪的弹匣就装在握把里。有的枪还将复进簧装在直形枪托里等等。这样一方面减少了零件数量和缩小了枪的尺寸,另一方面也便于携带和维护。

据国外资料报道,英国军队将开始使用一种新型步枪。这种步枪每分钟可发射650发子弹,无后座力,其有效射程为600米。其他一些国家也准备装备新的步枪……

小巧玲珑的手枪

说起手枪,不仅大人很熟悉,许多小朋友也喜欢用玩具手枪玩打仗游戏。

从影视屏幕上可以看到,在我国历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作战中,手枪和其他武器一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敌后战场上,我们的战士、武工队员和地下工作者,常常秘密携带手枪,深入虎穴,以大智大勇的英雄气概,捉“舌头”、察敌情、拔岗楼、炸车……同敌人进行殊死的搏斗。

手枪,顾名思意,是一种小巧玲珑的手持武器,英文“手枪”(Handgun)一词,也是由手(Hand)和枪(hun)两个词组合而成的。

为了便于贴身携带和自卫使用,手枪除了尺寸小、枪管较短以外,外形比较规整,而且无需专用工具就能进行分解结合,使用很方便。它的缺点是,有效射程较近,一般为50米,射击精度也较差。

手枪出世较早。在1331年德国人发明点火枪不久,德国的黑色骑兵就用这种枪和法国步兵展开了搏斗。骑兵们用绳子把点火枪吊在脖子上,射击时,一手握枪靠在胸口,另一只手拿点火绳引燃火药。

嘭嘭、啪啪的枪声响个不停,急速奔驰的马队向法国步兵不断逼近,战斗在激烈地进行着,法国兵看到敌人手中闪着火光的东西,以为是一种厉害的新式武器,吓得魂不附体,乱作一团,结果吃了败仗。这就是处于萌芽时期的手枪出师大吉的情景。

14世纪上期,在意大利出现了一种身长一手(即手张开时,由大姆指端到中指之间的距离,约相当于现在17.78厘米长)的枪。看来,这种枪属于早期出现的手枪一类。

由此可见,手枪是在点火枪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手枪的发展过程和管形火器相类似:首先是把点火枪改进为火绳手枪。据有关资料记载,15世纪在欧洲就已正式出现火绳手枪。

火绳手枪经过进一步改进后,变成了有扳机和弹簧的压力发火式和按钮发火式两种结构类型的枪,提高了点燃火药的速度。

到了16世纪初期,德国人基富斯在火绳手枪点火方式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转轮发火手枪。

这种手枪的优点是,取消了作战时易暴露目标的火绳,且易于操作。然而它的制造成本较高,使用也不太方便(射击前先要卷紧链条),所以到17世纪时,它就被燧发手枪所取代。

燧发手枪的历史很长,从17世纪到19世纪初期,前后历经200多年。

手枪发展到燧发手枪时期,已具备了近代手枪的一些特点,例如击发机构具有机锤、扳机、保险等装置。另外,它的枪管已由滑膛变为线膛,后来,随着雷汞的出现,燧发枪就逐渐被击发发火式手枪所取代。17世纪以前,法国科学家博迪曾研究过用雷汞作击发发火的装置。到了1812年,苏格兰人福西斯等人也制造过击发发火手枪。当时,这种手枪还属于前装式枪,即弹丸是从枪口装入的。装弹丸以前,先从枪管口将火药装入,随后装入弹丸,再将雷汞放在击发装置中带有传火孔的小盘内。射击时,扣动扳机使击锤撞击盘内的雷汞,雷汞随即起爆,并产生火花将火药点燃。

击发发火式手枪操作不便,发射速度也较慢,不适应作战使用的需要。于是,在19世纪初期,先由瑞士人保利发明了装在雷汞上的纸火帽,接着英国人肖奥又在纸火帽的基础上研制成了铜火帽,使手枪的击发发火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美国早期制造的德林格手枪,就采用了这种击发火帽装置,提高了枪的射击性能。1864年,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在华盛顿遭暗杀时,凶手使用的也是这种手枪。

到了19世纪末期,一些新式手枪,诸如单发手枪、弹匣供弹手枪、转轮式手枪和自动手枪等先后问世,使手枪成为一个应用广泛的独立枪种。

手枪和步枪一样,也分为自动手枪和非自动手枪两类。在非自动手枪中,比较有名的是左轮手枪。

左轮手枪的弹仓是一个带有许多弹巢的转轮,可绕轴转动。转轮每转过一个角度,它上面的一个弹巢就与枪管对正,保证枪弹依次发射出去。所以,左轮手枪也叫转轮手枪。

左轮手枪是1836年由美国人柯尔特发明的。由于这种手枪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后来又经过不断的改进,因此直到现在它还被一些国家采用着。1981年,刺杀美国总统里根的凶手,使用的就是这种左轮手枪。

自动手枪通常又分为强力战斗手枪和袖珍手枪。这里所说的“自动”,指的是供弹和预备击发是自动完成的,但每扣动一次扳机只能射出一发子弹,实际上是半自动手枪,与半自动步枪的动作原理相似。

在手枪设计方面,最出名的是美国人布朗宁。他一生中曾设计过许多引人注目的手枪,其中有世界上第一支口径为6.35毫米的新式自动手枪,有袖珍自卫手枪中的佼佼者——布朗宁1900型手枪(也称10号手枪),有布朗宁M1911AI型自动手枪等。这些手枪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外形精致,火力较强等,因而一些国家先后仿制采用。

直到现在,一些国家的军用手枪多是在布朗宁手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例如布朗宁M1911A1型手枪,自1926年问世以来,一直被定为美国的制式手枪,南朝鲜和菲律宾等国也都采用这种手枪。再如比利时生产的FN布朗宁9毫米大威力手枪,由研制成功到现在,50多年来,仍为美国、丹麦等几十个国家采用。这种手枪的弹匣容弹量大,可达到13发,而且更换弹匣的时间短,两秒钟内即可完成。但此枪的缺点是,单动击发,遇到紧急情况时反应慢。

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则多采用马卡洛夫自动手枪。这种枪体积小,重量轻,可以联动击发,然而威力较小,只适合近距离内使用。

我国设计生产过五四式手枪和七七式手枪等几种产品。五四式手枪是50年代中期生产的,口径较小,威力不足;而七七式手枪则小巧玲珑,方便实用。今后,将会出现许多性能更为优良的新式国产手枪。

现代军用手枪发展变化较快,式样很多:有的自动手枪和步枪一样,有一个长长的枪托,如联邦德国的VP70型手枪。这是为了在连续射击时防止枪身摆动,以保证打得更准;有的手枪装有能折叠的长柄;这样使用时更方便一些;有的手枪已从单发射击发展到像冲锋枪一样,能连发射击,或者既能单发又能连发,如毛瑟M1932式自动手枪、美国VASP手枪等;有的手枪主要零件是用轻金属和高强度的塑料制成的,这样既美观又轻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枪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今后它将会以更新的面貌出现。

轻便潇洒的冲锋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从未停止过。人们在作战中发现,在步枪和手枪之间还应配备一种自动武器,以弥补这两种步兵武器之间的空缺。冲锋枪就是为满足这一要求而应运出世的。

冲锋枪的发展历史并不长。19世纪末期,在战场上才出现了早期的冲锋枪,然而由于当时人们对这种枪的作用不十分了解,认为它的威力和射程比不上步枪,而且使用范围有限,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后来,在西班牙内战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冲锋枪发挥了火力猛、使用灵便等特点,名声大振,获得了“冲锋枪加手榴弹打近战金不换”的赞誉。此后,便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枪种。

1915年,意大利军队装备了维拉皮罗萨冲锋枪,这是世界上使用最早的一种冲锋枪。美国于1921年制成了汤姆森冲锋枪。这种枪具有20发和30发两种弹匣,可供射击时选用。其理论射速达700发/分钟。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研制成功一种口径为9毫米的MP38式冲锋枪。这种枪与现代冲锋枪具有相同特点。

早期的冲锋枪,大都采用威力较小的手枪弹,有效射程较短(一般不超过200米),射击精度也较差。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冲锋枪,在结构上有了一些改进,性能上也有了进一步提高。例如,采用了全包型枪栓,既使储气室结构紧凑,又将枪的重心向枪口移动,有利于射击精度的提高。

现代冲锋枪大都采用9毫米的帕拉贝隆式手枪子弹,并以盒式弹匣替代过时的鼓式弹匣。目前,各国军队装备的冲锋枪有40多种,它们各有特色,外形也不同,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枪身较短,如意大利的贝雷塔12型冲锋枪,折叠后枪身仅长41.8厘米;而英国的英格拉姆M-10型冲锋枪更为小巧玲珑,枪托缩入后只有26.9厘米长,和一般手枪的个头不相上下,所以取掉枪托后可当手枪使用。二是弹匣大,射击速度高。这些冲锋枪的理论射速都在每分钟600发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000发以上。战斗射速一般为每分钟120发。它们所用的弹匣,大都改为容弹量较大的弧形或直形弹匣。例如,法国的MAT~49型冲锋枪,其直形弹匣可容纳32发子弹,而且弹匣还能与枪管折合,使用和携带都很方便。三是结构简单、实用。现在大多数冲锋枪的结构都趋于简化,使零、部件一件多用,便于维修使用。捷克斯洛伐克的VZ~25型冲锋枪,将弹匣装在握把中,而折叠后的金属托可作为前把手,简化了结构,便于使用和维修。

目前,虽然有突击步枪和冲锋枪进行着竞争,但冲锋枪仍是一种普遍使用的作战武器。

火力威猛的重机枪

重机枪之所以引人注目,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火力凶而猛,这可为枪中之冠。这样,它既可以用来压制敌人火力,封锁敌人交通线,而且还能支援步兵进行冲锋。

重机枪的射程比步枪要远得多。它使用普通枪弹时,射程可达3000米;而使用重弹时,射程可增大到5000米。但在1000米以内,杀伤效果最好。这种机枪只要将它的枪架稍微作些调整,就能用来射击空中目标。如果500米以内的空中射击,重机枪是对付低空飞行的飞机和伞兵的有效武器。

重机枪的射速高是它的优点,但也由此带来一个严重的缺点——既重又笨。因为射速很高,经长时间连续射击后,枪管发热膨胀,必须及时进行冷却,否则无法继续射击。起初,人们用一个装满水的套筒将枪管包住来冷却,结果机枪的体积和重量都增加了,使用很不方便。

针对上述缺点,人们将这种水冷式枪管改成气冷式枪管,即在枪管发热以后,及时用备用的枪管换下热枪管,使它在空气中自然冷却降温。别看这么一改,重机枪的重量一下子减轻了20多公斤。

前苏联武器设计家郭留诺夫在1943年改制成了这种气冷式重机枪,称作1943年式郭留诺夫重机枪。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给了德国法西斯沉重有力的打击。

由于现代战争对武器的机动性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本世纪60年代初期,使用7.62毫米枪弹的重机枪,已逐渐由使用较轻便的通用机枪所取代,仅仅保留一部分大口径的重机枪用以射击远距离的集群目标或火力点。

重机枪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三个小弟弟,一个是轻机枪,另一个是通用机枪,再一个是高射机枪。

事实上,早在重机枪处于全盛时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就根据作战需要,研制出了重量仅为16千克的轻型马克沁机枪。这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轻机枪。

轻机枪由于重量轻,操作方便(一般由两名射手操作),能进行长时间的连续射击,所以主要配备于步兵班,伴随步兵参加各种战斗。轻机枪的重量一般均在10千克以下,采用弹链或弹匣供弹,容弹量大,加之它的射速高(每分钟可发射150发子弹),因而在战斗中火力集中,可连续发射300发子弹。这就好像集中了很多支步枪的火力,一齐向敌目标射击,其威力自然比一般的步兵武器大得多。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大力研制轻机枪,其重视程度仅次于步枪。

现代战争对轻机枪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在火力上,要求有更强的突然性,即像用冲锋枪射击那样,打开保险就能突然开火;在操作上,要求射击瞄准、更换弹匣和枪管的时间尽量短,以保证有较猛烈的火力压制敌人;在射击快慢上,要求有较高的射速,并达到适当的射弹散布。

适应上述要求而又比较典型的现代轻机枪有美国于70年代初期研制成的XM248班用轻机枪,其结构设计轻巧,全枪带两脚架以及200发子弹的容弹器、背带等,仅重9千克。枪的前护套用隔热材料制成,而且装填拉柄可左右手操作,便于“左撇子”射手使手。操作时,射手在10秒内即可把弹链箱挂在枪上,并把弹链装入受弹器中,不需要托链动作。在枪的外形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人的因素与武器结构、射击效果的关系。因此,这种枪使用起来敏捷便当,火力猛烈、突然,受到使用者的欢迎。

通用机枪也称做两用机枪。所谓两用,就是既可作重机枪使用,又可用作轻机枪,通用性较强。这种枪带有轻便的两脚架,将两脚架支起,就是一挺轻机枪;若将两脚架折起,整个枪身就可安放在重机枪枪架上,并使用大容量的弹链箱供弹,这时就成为火力凶猛的重机枪。

枪炮两不像的榴弹枪

手榴弹靠人力来投掷,由于人的力量有限,手榴弹能够投到35~40米的距离就很不错了,如果连续投弹,体力消耗很大。因此,武器设计专家一直在想,怎样才能减轻投手体力的消耗问题。很自然地,有人想到步枪发射子弹有一定的动力,有没有可能利用步枪的力量扔手榴弹呢,这个想法在开始时,似乎很不现实,手榴弹这么大的东西怎么用枪来扔呢?后来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把手榴弹加一个长把,插在枪管里,然后射击,子弹的力量就可以把手榴弹发射出去。或者把手榴弹加一个套管,套在枪管上,仍然是用步枪子弹把套管连同手榴弹一起抛射出去。总之,利用步枪发射子弹的力量扔手榴弹,这个想法后来真的实现了,发明了叫做枪榴弹,就是靠枪的力量投掷的弹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夕出现了专门的枪榴弹,枪榴弹装备给部队以后大受欢迎,士兵们争先要求携带枪榴弹。因为,对于打坦克来说它是一种很有力的武器。枪榴弹发射距离可以达到50~100米。如果枪口略微抬高一些,就像迫击炮一样,枪榴弹走的是一个弧线,最大的射程可以达到700米。步兵打坦克,枪榴弹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用破甲枪榴弹可以破坏300毫米厚的装甲。

枪榴弹和手榴弹一样有很多品种,有的是为了杀伤有生力量,有的是为了打坦克,还有燃烧弹、烟幕弹、照明弹、信号弹等等。由于它的优点很突出,本身重量轻、威力大、携带方便、操作容易、用步枪就可以发射,使得步兵独立作战能力得到增强,特别适宜山地作战、丛林作战及城市作战。

早期的枪榴弹是利用步枪的枪管来发射的,这样做有一个缺点,步枪在发射榴弹时就不能射击枪弹了。后来就专门设计了一种榴弹发射器也叫榴弹枪,是一种专门发射榴弹的枪。但是用了一段时间以后,感到还有一些问题,因为携带榴弹枪等于又多了一件武器,增加了步兵的负担。后来又想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在步枪的枪管下再加上一个枪管,这个枪管是专门发射枪榴弹的,也就是一枪可以两用,既可以发射子弹,又可以发射枪榴弹,互不影响。从榴弹枪到后来步枪加上榴弹发射器,这种武器的出现确实使步兵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榴弹枪有人管它叫两不像,它既不像枪也不像炮,有人说它是枪炮相结合的产物。也有的人把榴弹枪叫做步兵班的火炮,因为步兵使用的武器是枪支,炮兵使用的武器是火炮,榴弹发射器就像一个小的火炮,但是它是步兵使用的。这种武器的发明和坦克、装甲车在作战中的使用有关系,因为坦克和装甲车出现以后,步枪的作用显得降低了,敌人都是藏在装甲车里面,坦克又有很厚的装甲做保护,用步枪消灭敌人的机会就不多了,必须打坦克。榴弹枪或是枪榴弹,对反坦克十分有效,因此得到比较快的发展。榴弹枪后来又发展成榴弹机枪,可以连发,这对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威力就更大了。它既可以直接瞄准射击,也可以像迫击炮一样进行曲线射击。弯曲弹道射击,可以消灭在障碍物后面隐藏的敌人。榴弹枪不仅仅供步兵使用,把榴弹枪装在装甲车上,或者是装在舰艇上,甚至于还可以装在直升机上,它的使用的范围更加扩大了。在装甲车上,榴弹枪还可以对空射击,使得步兵攻击直升飞机的作战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因此,榴弹发射器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大,在步兵作战的武器里,它是发展比较快的一种。

一身多变的组合枪

1966年,在美国一次武器展览会上,有一样武器引起轰动,引起人们兴趣的这种武器,叫积木式组合枪。连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格瑞恩也赶去观看了。只见两个年轻人在表演,他们一下把自动步枪卸开,运用这些枪的零件,迅速地组装成冲锋枪。把冲锋枪卸开,还是这些零件,又迅速地组装成机枪。接着又拆开,把轻机枪变成车用机枪。同样这些枪的零件,不同的组成,可以变成6种不同的枪,运用同样的子弹。就像变魔术似的,难怪人们被吸引了。

这种积木式的枪,叫斯通纳枪族。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发明这种积木式组合枪的是美国一位工程师,他的名字就叫斯通纳。

说起斯通纳发明这种枪族,还有个传奇故事呢!50年代初期,有一天斯通纳工程师到幼儿园接孩子,忽然他被孩子玩积木的情景迷住了。孩子们运用方块积木,有的堆积成高楼大厦,有的搭成大桥,有的组合成火车、汽车。同样几块小方木,在孩子们手里,变化无穷,真像是变魔术,妙极了。此后,斯通纳也买了积木,一有空就跟孩子一起玩积木,每次都有浓厚兴趣,久久凝视。

斯通纳是爱动脑子的人,他经常在想,积木块虽然就那么几种简单形状,但却能搭积成式样繁多的器具,枪不也可以用一种基本部件为基础,换用不同的枪管、枪托等部件,和搭积木一样,组成不同枪种吗?如果这种办法可行,那该多好。他就像小孩玩积木那样,开始了他的奇妙构思。

经过几个春夏秋冬的努力,1963年他终于试制成功了积木式枪斯通纳枪族。这种枪族一出现,就引起军方高度重视。因为它设计巧妙,组装快速,很适合战场的需要。在几分钟内,就可将步枪或冲锋枪改装成轻机枪。它的特点是将步枪、冲锋枪、机枪和重机枪的部件统一起来,组成一族。同一族内的枪,口径相同、弹药通用,零部件可以互换。

斯通纳枪族一出现,也引了世界各国军方的关注。因为它便于大批生产,成本低,有利于枪支弹药的后勤供应;同时它操作方便,掌握一种枪,就能使用其他几种,也简化了训练。在战场上,枪支零件可以互换,无疑有利于保障战斗任务完成,而且随时根据敌情变化进行改变,同时也便于维修。

枪族的设计是一个很巧妙的想法,现在各个国家都在设计制造供自己军队使用的枪族。世界上著名的枪族有,前苏联的AK枪族、德国的HK枪族、捷克的URZ枪族、以色列的家利尔枪族等。中国在1981年也生产了一种7.2毫米口径的枪族,包括三种枪,二种步枪和一种轻机枪。二种步枪的枪托不一样,一种是固定枪托,另一种是折叠式枪托。这三种枪共有65种零件,可以组合使用,这种枪重量轻,精度好,操作简便。三种枪都使用同一种7.62毫米子弹,而且它的弹匣还有很多种,有的是放30发子弹的弹匣,有可以放75发子弹的弹鼓,我国的军队已经装备了这种枪族作为步兵的主要武器。1995,中国又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小口径枪族,包括自动步枪、班用机枪等,这种5.8毫米枪族具有威力大、功能齐全等优点。与国外同类步枪对比试验,我国新枪族的步枪100米单发射击精度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枪族瞄准方式齐全,有机械式、简易夜瞄、可装白光瞄准镜和微光瞄准镜,实施全天候作战。另外,新枪族的重量较轻、枪身短,机动性好。枪支故障率低,在可靠性方面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997年香港回归时用这种枪族装备了驻港部队,引起国内外有关人士的极大兴趣。

弹无虚发的激光枪

在参观兵器博物馆时,我们可以从电视屏幕上看到警察用一种射击非常准确的激光手提机枪追击逃犯的情景。这种新型机枪能在一秒半钟内连续射击48发子弹,使仓惶逃窜的匪徒无一幸免地被击中。经验尸发现,大部分子弹射在匪徒的脑部和心脏部分。这真是一种百发百中的神奇武器。

这种机枪为什么有如此准确的射击效果呢?原来它是用激光进行瞄准的,只要激光照在目标上,子弹便会顺着这束激光射向目标。如果用这种激光枪射击静止不动的目标,就能达到照哪穿哪,百发百中。

实际上,这种手提式激光机枪比普通机枪优越之处,就在于它有着先进的激光瞄准装置。如果再在枪身上装配一具红外望远探测器,它就能在漆黑的夜晚将1600米以内的目标射中,真好像神枪手配上了火眼金睛,弹无虚发。

具有如此威力的高射速的激光机枪,重量才4.5公斤,全枪仅长20多厘米。它不但体轻个矮,而且还能拆开携带,放在公文包或提袋内,便于公安人员或保卫人员随身携带使用。需要用时,很短时间内就可组装起来。

激光手提机枪是美国的枪械商发明的,美国政府已将这种枪作为最新的警备枪械装备给警察。中东、南美和西欧一些国家,都已订购这种新型机枪。由于它的射击性能优良,使用方便,而且所用的子弹价钱便宜,受到使用者的欢迎。

美国的毒品调查人员也对这种机枪发生了兴趣,把它作为随身携带的自卫武器。他们所用的激光手提机枪经过进一步的改进,枪身特别短,能放在手提公文包的暗层内,与公文包式袖珍枪的结构一样,用公文包的提手控制击发。遇到紧急情况时,只需按下提手的暗钮,激光便透过公文包照射在目标上,于是子弹便跟着发射出去,命中目标。

据说,美国毒品检查人员使用的这种手提激光机枪还真起了大作用。以前,毒品检查人员在搜查毒品时,往往会受到毒贩的包围而无法脱身,甚至会遭到杀害。现在,有了这种机枪,在危急情况下按动暗钮,不到两秒钟,包围在身边的匪徒便会相继倒下去,真是一个得心应手的急救武器。

目前,人们正对这种激光机枪作进一步的改进,除了提高它的射击速度外,还准备将它安装在装甲车辆上,使其成为射击包括飞机、坦克等活动目标的有力武器。

轻声细气的微声枪

在有些情况下,人们希望枪声越小越好。比如侦察兵在执行任务时,往往要冒着危险用匕首或其他器具将敌人哨兵打昏或杀死;一旦被敌人发觉,也要尽全力扑上去与敌人进行拼死的搏斗,决不能随便开枪,以免惊动敌人。在电影或电视上看到这些惊险紧张的场面时,大家的心都怦怦直跳,不禁为侦察兵们捏一把汗。很多人可能会想,如果我们的侦察兵在离敌哨兵一定距离上,用声音很小的枪将他击毙,即使敌人发觉,赶上去再行射击,也能顺利完成任务,那该有多好啊。这里可以告诉你们,这种枪现在已经有了,它就是我们要介绍的微声枪。

微声枪通常也叫无声枪。其实,它在射击时并不是一点声音都没有,只是声音很微弱,周围的敌人难以察觉罢了。即使听到了,也往往不以为是枪声。这种枪目前有两种:一种是用来消灭单个敌人的微声手枪;另一种是用来袭击小股敌人的微声冲锋枪。

在讲微声枪的原理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普通枪在射击时为什么响声那么大。

大家知道,射击时会在枪膛内产生大量的火药气体。由于枪膛是封闭的,在很短的时间内,这种火药气体会形成很高的压力,最高可8达3×10帕(相当于三千多个大气压),就是这股压力将子弹从枪管中快速地推射出去的。与此同时,火药气体也急剧地从枪口喷射出来。这样,高压气体突然冲挤到压力很低的空气中,就要急速地膨胀扩展,必然会发出强烈的响声。这与爆米花机在打开时声音很大的道理是一样的。枪膛内外的气体压力相差越大,发出的响声也越强。

知道了枪射击时响声大的原因,就不难理解微声枪的结构原理了。实际上,微声枪之所以响声轻微,是因为采用了一些办法将声音减低到最小程度。现在的微声枪一般采用了以下几种消声措施:一是用速燃火药来代替普通火药进行击发。速燃火药燃烧很快,虽然它在枪膛内产生的压力比普通火药高很多,但快出枪口时压力反而比普通火药低,这样,它与枪口外面的空气压力差就会小一些,因而发出的响声也就减弱了。当然,这只能消除一部分声音。二是采用消音装置。为了进一步降低喷出枪口的气体压力,可让火药气体先喷入装在枪口的消音装置,降低压力后再排入空气中,响声又可降低一部分。通过几次消音,射击的响声就会变得很微弱,使人很难分辨出它是枪声。枪口消音装置和汽车、摩托车所用的消音装置相似,外形像一个长圆桶,里面装有能减低火药气体速度的圆形消音隔板或者网状的消音丝网。火药气体通过这些隔板或网状物后,速度降低,压力减少,声音自然就小多了。另外还有一种密封式消音装置,它的构造比较简单,就是在消音装置的圆桶前端蒙上一层橡皮。射击时,子弹击穿橡皮飞出,而橡皮由于本身弹性迅速将弹孔重新堵住,使火药气体不能顺利外流,只能从橡皮上的裂缝中排出,结果可进一步消除响声。据说,这种消声器和前面的消声装置配合使用,效果很好,但只适于近距离内射击,因为子弹与橡皮相碰后,影响子弹准确击中目标。

现在,除了微声枪以外,微声炮也出世了。比利时已研制成功一种52毫米无声、无烟、无火光的迫击炮,很适合于侦察部队使用。看来,微声武器的队伍有着不断扩大的趋势,微声枪就算个排头兵吧!

神通广大的火炮

火炮的鼻祖

“火铳”

火炮是以发射火药为能源发射弹丸,口径在20毫米以上的身管射击武器的总称。

火炮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战争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诞生于6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之后便走向战场。在从近代步入现代火炮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种类多、用途广、精度高、威力大的重要火力杀伤兵器系列。

火炮的“鼻祖”是谁呢?据考证,是火铳。火铳初创于中国的元代。迄今,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一门火铳,是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尊我国元代至顺3年(1332年)制造的盏口铜铳,因其口部形似酒盏而被称为盏口铳或盏口炮。这门火铳,比欧洲现存的最古老的火炮还要早500年,是中国一位文物爱好者于1949年前在北京西郊的云居寺发现和收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把这门火铳上交给国家,开始存放在首都博物馆,以后交到中国历史博物馆至今。

这种火铳源于元朝管形火器的竹管开始被金属管所取代之时。原来用竹管制做的火枪和梨花枪等,这时已发展成为金属制成的火铳或手铳;而先前粗毛竹制成的突火枪,也变成用金属做的大型火铳。

这种用金属制做的大型火铳,就是早期的火炮。元朝的火铳起初是用铜铸造的,所以也叫做“铜火铳”或“铜将军”。

为什么说铜火铳是早期的火炮呢?这是因为火铳和火炮的作用原理相同,都是利用火药能量将弹丸发射出去杀伤敌人的。两者在基本结构上也大同小异,都有身管、药室和发火装置,而且为了便于瞄准和操作都有炮架,以及身管都用金属制做等。因此,铜火铳的出现,对兵器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枪、炮都起源于管形火器。金属管形火器出现后,为了操作使用方便,就将火器铸造得小一些;有时又为了增大射击威力,就将火器造得大一些。这种大小不同就类似于后来的枪、炮口径之别。但是,在枪、炮的界限未有明确区分之前,人们通常将金属管形火器统称为铳或火铳,或者火筒。

火铳一般由铳筒、药室和尾銎三部分组成。为了强固铳身,在其上都加有几道箍。火铳的药室位于铳筒后部,呈腰鼓状隆起,使药室外径比火铳的口径尺寸大得多,使射出弹丸的速度大,射得远。在药室的壁上开有小孔,用来装引火线。尾銎在筒身底部。有的尾銎上装有手柄,便于手持操作。另外,为了密闭火药气体,增大射程,在药室和火药之间填塞有“木马子”等物。

从火铳的结构特点和实际的使用效果看,它比以前的火药火器和突火枪具有初速大、射程远、威力大、命中率高、操作安全方便等优点。后世的火炮,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改进和发展起来的,在结构原理和基本形状上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从“地转子”到线膛炮

公元13世纪后,我国发明的火药及管形火器经阿拉伯国家传入欧洲。到14世纪初,欧洲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制造出了类似我国火铳的金属管形火器——火炮。此后,一些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经过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相继研制出将火炮安装在炮车或炮架上的新式先进火炮。如葡萄牙制造的“佛郎机”火炮、荷兰制造的“红夷大炮”等。这些先进火炮后来又在侵略者入侵我国的战争中传入我国,促进了我国火炮的发展。在明朝末期和清朝初期,我国购买和仿制了许多较先进的火炮。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在收复我国领土台湾的作战中,曾使用当时较先进的火炮,将荷兰侵略者打得狼狈而逃。

早期的火炮,都是从炮口装填炮弹的炮管内膛光滑的“滑膛炮”,称为“前装滑膛炮”。这种火炮操作很不方便,威力较小,射击精度也不高。为了增大炮弹的威力,人们将球形炮弹改为长圆形炮弹。虽然装药量增多,杀伤威力增大,但发射后在空中仍像个醉汉,不是东倒西歪地摇晃,就是在空中翻跟头,精度很差,且打不远。为解决这个难题,人们受孩子们玩的“地转子”(即陀螺)尖朝下快速旋转而不倒的启发,研制成功了使炮弹在空中高速旋转以保持飞行稳定的线膛炮。从“地转子”到线膛炮

1846年,意大利人卡伐瓦利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门线膛炮,并将火炮从炮口装炮弹改为从炮管后端装填炮弹,即后装线膛炮。以后人们不断研究改进,使后装线膛炮不断完善。这种火炮在炮管内壁制作了几条螺旋形膛线,在炮弹上嵌装1~2条钢弹带。由于铜较软,韧性好,在发射药气体的压力下弹带很容易嵌入膛线,使炮弹急速旋转起来,极大地提高了火炮的精度、速度和威力。后装线膛炮的出现,是火炮发展史上一次重大变革。

一代“骄子”

榴弹炮

榴弹炮是火炮家族中的“老大哥”。15世纪时,在欧洲战场相继出现了一种炮管较短,发射石霰(xiàn)弹的滑膛炮,这就是最早的榴弹炮。后来,随着火炮的发展,人们给各种火炮起了不同的名字。由于这种火炮能够发射用于杀伤敌方作战人员、破坏敌防御工事和其他设施等的榴弹,人们便把它称为榴弹炮。

最初的榴弹炮是发射一种石头制的“开花弹”,它是把大圆石头的中间掏空,里面装上炸药,并安上信管,用以杀伤敌人和破坏敌方的防御设施。后来,榴弹炮开始采用一种带木制信管的球形铁制或铅制爆破榴弹。这种弹威力较大,能破坏敌人坚固的石质工事。

以后,英国什拉波聂里等人又研制成功了球形榴霰弹、群子弹等炮弹。它是在球形榴弹内预制许多破片或铁球,炮弹爆炸后高速飞出成群的破片和小球杀伤敌人,从而使榴弹炮的威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球形爆破榴弹和榴霰弹的杀伤面积较大,适合于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也可用来攻城和破坏障碍物后的工事等目标。因此,榴弹炮多被各国军队用来装备攻城部队和要塞炮兵,后又多用于野外交战。

为了增大火炮的威力,19世纪中叶,意大利人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门发射长圆柱形弹丸的线膛炮,从而使炮弹威力、火炮射程和射击精度等大为提高。到19世纪后期,各国普遍把榴弹炮由前装滑膛炮改为从炮尾装填炮弹的后装线膛炮,而炮弹也由球形爆炸弹变成了长圆柱形炮弹。发射出的炮弹在空中能高速旋转,以保持飞行稳定。

首先改用后装线膛榴弹炮的是奥地利和英国。1859年,这两个国家就把后装青铜线膛榴弹炮装备于野战炮兵中。改为线膛榴弹炮后,火炮射程增大了1~1.5倍,射击精度提高了4倍以上。在1866年的奥普战争(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的战争)中,后装线膛榴弹炮充分显示了巨大威力。

1897年,法国人发明了反后坐装置,榴弹炮的结构由钢性炮架转变为弹性炮架,从而使榴弹炮的发射速度大为提高,成为当时作战中使用的速射炮。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榴弹炮被参战各国广泛采用,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普奥战争时的榴弹炮

长脖“巨人”

加农炮

外形、弹道和榴弹炮成鲜明对比的是加农炮。它的脖子细长,其长度一般都超过其口径的40倍,而且弹道低伸,初速高,适合直接瞄准射击活动目标(如装甲车辆等),所以通常称作“平射炮”。

加农炮的“加农”一词是根据英文“Cannon”的译音而来的,原文有“长圆筒”的意思。

16世纪中期,各国已普遍采用身管较短的滑膛榴弹炮来发射球形爆破弹和燃烧弹。这种球形弹多是由装着火药或燃烧物的两个半球形弹体组成的,爆炸时发出浓烈的黑烟和臭气。后来,为了提高火炮的初速和射程,人们开始制造身管较长的火炮。于是,加农炮就开始出现了。当时,榴弹炮的身管长度是其口径的6~8倍,而加农炮的峰管长则为18~25倍口径。

起初,用加农炮发射球形爆破弹往往发生炸膛,搞得炮毁人亡。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球形弹强度低,而加农炮的膛内压力大,温度高,使弹丸发热而爆炸。到了1756年,俄国人马尔梯诺夫制成了一种身管长介于榴弹炮和加农炮之间的“独角兽”炮,适合于发射爆破弹,而且增大了射程。这种炮因在炮身上刻有独角兽樗而得名,炮身较长,其身管长为口径的10倍,而炮的药室却呈圆锥形,有利于发射爆破弹。当时,欧洲各国对独角兽炮很感兴趣,纷纷进行仿制和改进,并列入军队装备。他们将这种炮称为:“长炮身的榴弹炮”,可见它是加农炮发展过程中的“混血种”。

1846年,世界上第一门发射长圆形炮弹的线膛炮问世,至此,高膛压的加农炮才得以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时,加农炮不仅能发射燃烧弹,还能发射爆炸弹,其威力、射程和精度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当时,加农炮多被安装在炮台或战船上,主要用来对付有装甲防护的战船。

随着战争的发展,战船上的装甲不断加厚,而且使用的材料性能不断改进。到了1877年,战船的装甲厚度已增大为550毫米,使用材料也由原来的辗铁改为强度较高的软钢。这样,再用原来的加农炮进行射击就威胁不大了。于是,人们就在增大火炮口径上下功夫,研制出了许多大口径加农炮,有的达450毫米,其威力大大增加。

然而,加农炮的口径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火炮口径越大,使用的发射药就越多,膛内的气压也就相应提高,火炮发射几发炮弹后,炮管内膛受到火药的热作用和化学作用的影响,“烧蚀”现象非常严重,火炮极易报废。于是,人们又把改进加农炮的途径由增大口径变为适当减小口径并提高炮弹质量,研究出一种被帽穿甲弹。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加农炮的最大口径虽只有305毫米,但它的威力和寿命却提高了很多。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全身披挂钢甲的“怪物”——英国坦克首次出现在索姆河畔的战场上,它对陆地作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人们为了对付坦克等活动的装甲目标,就让当时威力巨大的加农炮加入了打坦克的行列。加农炮正在攻击坦克

由于当时的加农炮比较笨重,不能以强有力的火力伴随坦克和步兵同敌人坦克作战,于是人们研制出一种机动性较强的自行加农炮。起初,最简便的方法是把加农炮直接“搬”上坦克底盘进行改装。后来才根据自行加农炮的作战特点设计出一种专用自行底盘。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随着坦克的大量出现,加农炮作为自行反坦克炮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当时采用的有德国的“斐迪南德”1943年式自行反坦克炮、“黑猎豹”1944式自行反坦克炮、英国的“箭手”反坦克炮和美国的M18式自行反坦克炮等。这些火炮的口径多为75毫米至88毫米,最大装甲厚度达200毫米,所以火炮的威力大,防护能力和机动性都很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对付日益增厚的坦克装甲,不仅反坦克炮多采用加农炮,连坦克本身也装备了适于发射穿甲弹的加农坦克炮。如法国于1959年研制的AMX-30主战坦克,就装备了一门105毫米半自动线膛加农炮,有效射程达3000米以上,垂直破甲厚度为360毫米。

美国在1953年装备使用了T-131式280毫米加农原子炮。它既能发射普通弹头的榴弹,又可以发射原子弹头的核弹。发射核弹时,一门炮的威力相当于数千门105毫米榴弹炮齐射的威力。

配用于加农炮的穿甲弹也在不断改进。其弹芯材料已由硬质合金改为硬度和强度都很高的铀合金和钨合金制造,称为“铀芯弹”或“钨芯弹”。

现代加农炮以自行加农炮居多。由于在50年代以来,出现了性能和特点优于榴弹炮和加农炮的自行加榴炮,因而影响了自行加农炮的发展。

自行加农炮目前基本上保持在50至60年代的水平上,改进不大。但它能发射各种炮弹,加之火炮的威力大,所以现在仍然装备各国部队。

漫天“弹雨”

“卡秋莎”火箭炮

1941年7月,苏联军队在斯摩棱斯克的奥尔沙地区,同纳粹德国的军队展开了一场激战。苏军的一个火箭炮兵连以一次齐射,摧毁了敌人的军用列车和铁路枢纽站。这种火箭炮发射时,像火山喷出炽热岩浆,铺天盖地般地倾泻在阵地上,其声似雷鸣虎啸,势如排山倒海,打得敌人昏头转向,惊慌失措。阵地上,浓烟滚滚,留下一块块黑色的焦土……

短暂的炮轰,不仅消灭了大量敌人有生力量,而且给敌人精神上以巨大的震憾。当时,德军不知道是什么新式武器,士兵们嘴里连呼“鬼炮,鬼炮……”,吓得四路奔逃,狼狈不堪。以致后来一听到这种炮声就心惊胆颤。而火箭炮经过这次战斗,便名声大振,备受器重。

由于这种火箭炮第一次在战场上亮相,加上它外形独特,声响异常,不仅德军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武器,就连苏军广大官兵也不了解这种武器,甚至叫不上它的名字。斯摩棱斯克交战结束后,苏军士兵们好奇地跑到M-8型火箭炮阵地,争先恐后地目睹这种一上战场就立下赫赫战功的神奇武器的“尊容”。他们围着火箭炮上下左右仔细地端详着、轻轻地抚摸着,嘴里不停地发出赞叹声。当一些战士看到每门火箭炮的炮车上都刻着“K”字母时,便随口亲昵地称它为“卡秋莎”。

从此,“卡秋莎”就成了M-8型火箭炮的代名词,人们只知道“卡秋莎”,而它的真名字——M-8型火箭炮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卡秋莎”火箭炮的基本原理,可追溯到我国明朝发明的“火箭溜”和“架火战车”,这些我们在前面都说到了。

架火战车装有6个火箭发射器,而“卡秋莎”炮有8条火箭发射导轨,但其形状却与“火箭溜”很相似。

火箭炮的威力之所以大,是因为它在很短时间内能向目标区域发射大量的火箭弹,对集结的敌人、坦克和器材车辆进行突然的袭击。例如由18门“卡秋莎”火箭炮组成的炮兵营,一次齐射,就能发射近300发火箭弹,其威力之大、响声之强,足以将敌阵地化为一片火海焦土!即使敌人不被炸死、烧伤,也会在精神上受到强烈的刺激。这种炮的缺点是打得不准,难以击中点目标。所以,火箭炮是一种大面积压制和歼灭敌人的有力武器。

火箭炮除了威力大以外,还具有能连续射击、转移阵地灵活,操作使用方便等优点。例如“卡秋莎”火箭炮用汽车运载,行驶速度可达每小时八十多公里。这样,它对一个目标射击之后,还没等敌人发觉,就神出鬼没地转移到另一个阵地发射,使敌人难以追踪捕捉。与其他炮比起来,火箭炮的构造是很简单的,它仅由发射装置、瞄准装置、发火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发射装置中的定向器,是火箭炮的主要零件之一,火箭弹就是通过它定向而飞至目标的。定向器的形状较多,有管式、轨道式、笼式等几种。“卡秋莎”火箭炮用的是一种轨道式定向器,其形状和火车的导轨相似。

火箭炮一般都是多管联装的,它由几管、十几管、几十管,甚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