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无小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6 09:03:39

点击下载

作者:杨海,成杰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工作无小事

工作无小事试读:

序言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势,必作于细。”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都是重复地做着一些小事。可是,在工作中,却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也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

近年来,灾难事故时常见诸报端。虽然这其中不排除有一些是“天灾”,但更多的却是“人祸”所致。频繁发生的矿难、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食品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这一切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人们在工作中忽略了细节,不重视小事,以至于最终使这些小事情变成了影响人们生存发展的大事件。如三鹿毒奶粉事件,可以说其毁掉的不仅仅只是孩子以及三鹿集团这样一家有着50多年悠久历史的乳品企业,而且还差点让国人丧失了对整个中国食品行业的信心。

我们再去看看同样让国人痛心疾首的胶济铁路“4·28”惨案。

2008年4月28日凌晨4时41分,由北京开往青岛的下行T195次旅客列车,运行至山东胶济铁路周村站至王村站间,发生列车脱线事故。机车后第9节至17节车厢脱轨,其中尾部车厢侵入上行线,与上行线由烟台开往徐州的5034次旅客列车碰撞,造成5034次列车机车及机车后第1节至5节车厢脱轨。经调查,有72人在本次火车相撞事故中遇难,416人受伤。这是这次事故的发生令人痛心,教训深刻。随着调查的深入和对原因的追踪,人们发现,这是一次本来可以避免、不该发生的事故。“通过调阅T195次列车运行记录监控装置数据,该列车实际运行速度每小时超速51公里。”4月29日,刚刚被任命为济南铁路局局长的耿志修说。

每小时超速51公里的小事情,却造成了72人遇难、416人受伤的重大交通事故。这让我们联想到了西方的一句谚语,“魔鬼藏于细节”。很多时候,危机的萌芽,刚开始很容易驱除,但如果因一时大意被忽略,最终将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一个小病毒的入侵就可能使整个信息系统陷入瘫痪状态,一个小岗位的设计失误就可能导致整个组织的效率大减。对任何对蛛丝马迹的不察,对任何细枝末节的大意和对细小变化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巨大的安全事故和无法弥补的损失。

工作中,有些人一心渴望成功、追求卓越,成功却了无踪影;而有的人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成功却不期而至。这就是细节与小事的魔力!

如今,很多年轻人都存在这一个共性,那就是贪大求快的浮躁心理,认为在工作中,要抓就抓大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而对于一些小事和细节总是不屑一顾,也懒得去管,这其实是犯了一个特大的错误。历来的实践证明,一个人要想做出一番成就,如果不从小事做起,不重视细节,都将会一事无成。“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而且,从一件小事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也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质。

因此,在工作中,哪怕再微不足道的小事,你也要认认真真地把它做好,能完成100%,就绝不只做99%。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全力以赴。应时刻牢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PART 一 关注小事:伟大源自于平凡的积累

伟大来自于平凡

人世间,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构成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即使是被称为世界奇迹的万里长城,也是由一块块砖垒起来的,正所谓伟大来自平凡。曾有一则园艺所重金征求纯白金盏花的启事,在当地引起一时轰动,高额的奖金让许多人趋之若鹜。然而在自然界中,金盏花除了金色的就是棕色的,要培植出纯白色的金盏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许多人一阵喧闹之后,就把那则启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时间一晃就是20年。一天,那家园艺所意外地收到了一封热情的应征信和一粒纯白金盏花的种子。当天,这件事就不胫而走。原来寄种子的是一位古稀老人。老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爱花者。当她20年前偶然看到那则启事后,便怦然心动。她不顾儿女们的一致反对,义无反顾地干了下来。她撒下了一些最普通的种子,精心侍弄。一年之后,金盏花开了,她从那些金色的、棕色的花中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次年,她又把它种下去,然后,再从这些花中挑选出颜色更淡的花的种子栽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在20年后的一天,她在那片花园中看到一朵金盏花,它不是近乎白色,也并非类似白色,而是如银如雪的白。

的确,偶然的、意外的机遇在工作、生活及社会中实在是少之又少,它们所起的推动作用也并不大。大胆地冒险有时能碰上好运气,人生有时也能得到意外的收获,但这些都只是属于偶然的情况。要想真正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只有靠勤奋和毅力,靠从小事做起,舍此别无他途。

我们知道,伟大源自于平凡的积累。只有通过专心致志、认真刻苦地训练,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师。那些成就非凡的大师总是于细微之处用心,于细微之处着力,这样日积月累,才能渐入佳境。有一天,著名雕塑家米查尔·安格鲁在他的工作室中向一位参观者解释为什么自这位参观者上次参观以来他一直忙于一个雕塑的创作:“我在这个地方润了润色,使那儿变得更加光彩,使面部表情更柔和,使那块肌肉显得更强健有力,使嘴唇更富有表情,使全身显得更有力度。”那位参观者听了不禁说道:“但这些都是些琐碎之处,不大引人注目啊!”雕塑家回答道:“情形也许如此,但你要知道,正是这些细小之处使整个作品趋于完美,而让一件作品完美的细小之处可不是件小事情啊!”画家尼切莱斯·鲍森画画有一条准则,即凡是值得做的地方都要力求完美。他的一位朋友马韦尔在他晚年曾问他,为什么他在意大利画坛获得如此高的声誉,鲍森回答道:“因为我从未忽视过任何细节和小处。”

伟大来自于平凡。可以说,许多伟大的事业或成就都是通过这样不经意的小事不断地积累而来的。人类社会如此,大自然也是如此。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出芽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内心深处,有一个坚定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而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百合的心里很高兴,但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在这断崖边上,你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呀!”百合却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百合努力地释放自身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白花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风景。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每年春天,百合都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飘落在山谷和悬崖边,终于,整个山谷都开满了洁白的百合。几十年后,四面八方的人们千里迢迢来到这个山谷,欣赏百合花。后来,那里被人们称为“百合谷”。

其实,工作也是如此,伟大来自平凡,工作无小事。非常普通平凡的工作,只要我们一直坚持下去,努力去把它们做好,就一定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以促使我们走向成功,从而改变我们的命运。

魔鬼都藏在细节之中

约翰·洛克菲勒曾说:“当听到大家夸一个年轻人前途无量时,我总要问:‘他努力工作了吗?他认真对待工作中的小事了吗?他从工作细节中学到东西了没有?’”一个人,即便有再高的学历,但如果对待工作不认真,不将敏锐的判断力、准确的逻辑推理能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中的具体细节联系起来,最终也将一事无成。

着眼大局,也要关注细节。

可以说,任何一个想要成大事的人都应该关注细节,因为细节总会在关键时候起到关键的作用,因为魔鬼都隐蔽在细节之中。一个平时不下基层的管理者,在决定提拔哪个爱将的时候举棋不定,主要是因为他的这两个下属人品学识和经验都不相上下。但后来管理者到他们的办公室分别走了一趟后,心里立刻就有了答案。他的依据就是办公桌的清洁程度。一个人的桌面杂乱,文件、记事本、电脑上都蒙着厚厚的尘土,一切看上去都毫无头绪,让人头疼。在管理者看来,这样的人做起工作来也会给人毫无头绪的感觉;而另一个人则把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桌面上一尘不染,连鼠标都闪闪发亮,所有的工作都做得井然有序。管理者认为这样一个在繁忙中还能主动去照顾到细小地方的人,工作起来会比较认真周全,让人放心和信任。就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便决定了两个人不同的职场命运。

当然,升迁这样的事情不是每天都会发生的,这似乎还不太有普遍性。我们再来看看一个发生在统帅装饰公司中的例子。统帅装饰公司一个月前就已开始筹备的大型展会,已经进入倒计时,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展馆已确定,参展物资已备齐,人员已安排,广告已在多个媒体上按计划投放。公司期待着在本次展会上收到前所未有的良好效果。但是,展会前3天,公司突然接到会展商的电话紧急通知,展会地址另有安排,必须更换地址。这一消息如同惊天霹雳,公司必须迅速做出决定,如何面对已收到展会信息的客户,成为最棘手一个问题。越是在这种危急时刻,越是公司接受挑战和考验的时机,在更换新的展会地址后,更要全力以赴地接待好所有客户,即使失去生意,也不能失去客户的信任。为期两天的展会如期举办。为了向所有到达原地址的客户真诚地表示邀请和致歉,我带领所有高级管理人员和部分员工,在原展馆门口,恭恭敬敬地站列一排,迎接每一位尊贵的参展客户。每当一位客户走到展馆门口,我都带头面带微笑、躬身致歉,并为他递上一瓶消暑止渴的矿泉水和一封情真意切的致歉信,另外向客户奉送50元的通往新展会地址的交通补偿券。公司还派专人引导客户有序乘车前往展会新址。每一个细节,每一份真情,都温暖和滋润着客户的心田,理解与信任更在相互之间得到升腾!结果,简单的一个微笑和一封致歉信给公司带来的是新现场人气旺盛,效果丝毫未减。

有些事情看起来虽然是小事,但是,我们决不能仅从表面上来看待这些事情。因为我们所做的这些小事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形象问题,更多的是公司的整体形象,代表着我们对客户的尊重。客户最后回报给我们的则是宝贵的信任和支持。

绝大多数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在开始的时候,由于阅历和经验的限制,都不会被委以重任,做的工作大都是些创造性不足的小事。这时候,你更应该自动自发地去把小事做好,关照每件事情的细节。因为没有哪件事情小到不值得重视,也没有哪个细节细到不值得做好。比如,在过年过节时,为客户送上一句温馨的祝福,一个贴心的小礼物,都会给对方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些都会让他们感觉到你的温暖和情谊,容易消除彼此的陌生感和警戒心。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当一件事情的大致方向定了下来后,很多时候细节便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乌鲁木齐一家做对外出口贸易的公司,好不容易将一个大的订单抢到手,时间紧任务重,所有的人都加班加点地干,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任务。大家都不由得松了口气。可是,商品刚运到,对方就打来了一个电话,气急败坏地对他们的工作责备不休。原来,这些产品的质量没有问题,但在包装上却出了问题。那个厂址本来是“乌鲁木齐某厂”,由于当时大多数人只是把重点放在了赶制产品上,却没有仔细审查外包装,结果“乌鲁木齐”被印成了“鸟鲁木齐”。虽然只有这一点细节没有做到位,但却毁了整个厂的声誉,损失惨重。

魔鬼都藏在细节中。你如果不注意它,它就会溜出来给你的工作带来致命的打击。

工作中,我们在把握好方向的前提下,一定要多注意细节,重视工作中的小事,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和热情,才不会给工作留下遗憾。在职场中,许多能够比我们进步快,晋升快的人,都是因为注意了工作中的细节,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在工作中有上乘的表现。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古罗马的恺撒大帝有句名言:“战争中,所有大事件都是小事情造成的后果。”而这句话换成我们中国的警句大概就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吧!1967年8月23日,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最后苏联中央领导经研究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在两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都被震撼了,人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在电视上,观众们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这时,科马洛夫的女儿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她只有12岁。科马洛夫说:“女儿,你不要哭。”“我不哭……”女儿已泣不成声,但她强忍悲痛:“爸爸,你是苏联英雄,我想告诉你,英雄的女儿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科马洛夫叮嘱女儿说:“你学习时,一定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距离宇宙飞船坠毁的时间只有7分钟了。科马洛夫向全国的电视观众挥挥手说:“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的太空中与你们告别。”

虽然只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但却导致了永远也无法弥补的悲壮告别。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个在西方流传甚广的故事:1485年,英国国王查理三世准备和兰凯斯特家族的亨利决一死战,以此决定由谁来统治英国。战斗打响之前,查理派马夫装备自己最喜欢的战马。而此时,马夫发现马掌没有了,于是,他对铁匠说:“快点给它钉掌,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你得等一等,”铁匠回答,“前几天,因给所有的战马钉掌,铁片已经用完了。”“我等不及了。”马夫不耐烦地叫道。铁匠于是从一根铁条上弄下可做四个马掌的材料,把它们砸平、整形,固定在马蹄上,然后开始钉钉子。然而钉了三个马掌后,他发现没有钉子来钉第四个马掌了。“我缺几个钉子,”他说,“需要点儿时间来砸两个。”“我告诉过你我等不及了。”马夫急切地说。“没有足够的钉子,我也能把马掌钉上,但是不能像其他几个那么牢固。”“能不能挂住?”马夫问。“应该能,”铁匠回答,“但我没有把握。”“好吧,就这样,”马夫叫道,“快点,要不然国王会怪罪我的。”于是,铁匠便凑合着把马掌挂上了。很快,两军交战了。查理国王冲锋陷阵,鞭策士兵迎战敌军。突然,一只马掌掉了,战马跌倒在地,查理也被掀翻在地上。受惊的马跳起来逃走了,国王的士兵也纷纷转身撤退,亨利的军队包围了上来。查理在空中挥舞宝剑,大喊道:“马!一匹马,我的国家倾覆就因为这一匹马啊。”于是,从那时起人们就传唱这样一首歌谣:“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令人惊讶的是,一个帝国的存亡竟由一颗小小的钉子决定,这的确是一个深刻而耐人寻味的教训。然而,这样的教训在现实生活中却比比皆是。也许有的人还记得,在2004年2月15日,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的特大火灾,造成了54人死亡,7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400余万元。然而,谁也没想到,这起严重事故的直接原因,竟然是由一个烟头引起的:一位员工到仓库卸货时,不慎将吸剩下的烟头掉落在地上,他随意踩了两脚,在并未确认烟头是否被踩灭的情况下,就匆匆地离开了仓库。当日11时左右,烟头将仓库内的物品引燃。这就是“一个烟头引发的惨案”:54条人命!70人受伤!400余万元财产灰飞烟灭!灾难过后,回头看看,感觉事情就是那么简单,简单得令人难以接受。

很多时候,往往是一些看起来毫不起眼、多数人都不会放在心上的小疏忽,而最终铸成了大错。

建筑时的一个小小误差,就可以使整幢大楼轰然倒塌;

随意丢到地上的烟蒂,可以令整幢房屋甚至整条街道化为灰烬;

开车的司机,因为多喝了几口酒,就可能导致一起车毁人亡的惨剧;

生产线上的工人,也许因为一点点的误差,就会使一批产品统统报废;

销售线上的营业员,可能因为说错了一句话,而导致一笔大订单与之擦肩而过……

以上种种,皆因忽视了工作中的小事而引发。尽管只是在很小的地方做得不到位,但事实表明:最可怕的后果,往往就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细微之处产生。

工作中,任何细节,都会事关大局,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件细小的事情都会通过放大效应而突显其重要影响。

拒绝浮躁,做事不贪大

我们以前过于强调干一行爱一行,强调要做一颗螺丝钉,拧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结果是压抑了不少人的个性、才能的发挥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也许是压抑得太久,反弹得太厉害,如今的人们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于强调自身的价值,过分索取,贪大求快。

很多年轻人特别有些初出茅庐的学生,实际经验和业绩没多少,却总以为自己本领在手,天下尽在掌握中。真正做起工作来,常常心浮气躁,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以至于处在一种悬在空中的尴尬状态之中。

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浮躁,这似乎是一个自然规律,而且也可以理解。然而,能否尽快学会摆脱浮躁,认真对待工作中的小事,则是决定一个人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叫陈蕃的小孩,年轻时非常勤奋,也特别的聪明,日夜攻读,闭门造车,苦练内功,欲干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业。有一日,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访,走进院子,只看到一片庭院荒芜、杂草丛生、满目萧然,便问陈蕃:“你这小子为什么不打扫庭院来接待客人啊?”陈蕃回答道:“大丈夫处世,应当治国平天下,区区一个院子有什么好打扫的呢?”薛勤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大丈夫一院不扫,何以扫天下呢?”

这个故事实在令人深思。可以说,我们的身边就有太多的“陈蕃”。他们总以为大丈夫处事,当不拘小节,志在扫除天下,对刘先主白帝城托孤时“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谆谆教诲置若罔闻,不以为然。殊不知,大事皆由小事组成,小事不愿做,不屑做,拒绝做,大事就只能成为空想。世界汽车业巨子、美国福特公司的创始人福特,大学毕业后去一家公司应聘。当他看到前面的人面试完毕且兴高采烈地出来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希望了。然而,既来之则安之,他还是鼓起勇气敲门走进了董事长的办公室。一进去,他发现进门的地上有一团废纸,便弯腰捡起来,顺手扔进了废纸篓,然后来到董事长面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没有向他提出任何问题,当即宣布他已被录用。就这样,福特进了公司,不久便名扬天下。

大家也许都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的道理,可却很难把每件小事都做好、做实、做对。究其根源,主要还是太心浮气躁,不愿做小事。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成功,就一定要克服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坏毛病,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因为每一个所谓的“大事业”都是由许多小事构成的,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的。

其实,许多著名的成功商人恰恰是做小生意的,只不过他做的不只是一个小生意,而是许多个小生意的总和。曾经的中国首富——希望集团的刘家兄弟,就是做猪饲料起家的!世界最大的百货零售商是沃尔玛,世界最大的快餐店是麦当劳,它们每天的销售额数以亿计,但它们都是通过一个针头线脑和一个汉堡鸡腿的积累,通过我们一元、两元的消费,才堆积成巍峨的财富大厦。

千万别看不起身边的小事。拒绝浮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那么,成功必将与你牵手。

只有做到100%才算合格

在数学上,“100-1”等于99,而在工作中,有时“100-1”却等于0。

在管理工作中我时常告诫巨海的同仁99分等于0分,而完美是唯一及格的标准,因为高标准、严要求才会带来高品质!一百次决策,有一次失败,就可能让企业关门;一百件产品,有一件不合格,就可能失去整个市场;一百个员工,有一个背叛公司,就可能让公司蒙受无法承受的损失;一百次经济预测,有一次失误,就可能让企业面临破产……

水温升到99℃,并不是开水,其价值有限;若再添一把火,在99℃的基础上再升高1℃,就会使水沸腾,产生的大量水蒸气就可以用来开动机器,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许多人做到了99%,就差1%,但就是这点细微的区别使他们在事业上很难取得突破和成功。

我们工作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的确只是一些小事;但如果忽视了小事,就常常会造成大事上的失败。对很多工作来说,执行上的一点点差距,往往会导致结果上出现很大的差别。一位管理专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从手中溜走1%的不合格,到用户手中就是100%的不合格。为此,作为员工,应该自觉地从被动管理走向主动工作,要让规章制度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要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认真对待工作中的小事。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诸事繁忙之时,对下属的要求仍然是100%才算合格。当他的助理呈递一份计划给他,问他对其计划的意见时,基辛格和善地问道:“这的确是你所能拟定的最好的计划吗?”“嗯……”助理犹疑地回答:“我相信再作些改进的话,一定会更好。”基辛格立刻把那个计划退还给了他。两周后,助理又呈上了自己新的成果。几天后,基辛格请该助理到他的办公室去,问道:“这的确是你所能拟定的最好的计划吗?”助理后退了一步,喃喃地说:“也许还有一两点可以再改进一下……也许需要再多说明一下……”助理随后走出了办公室,腋下夹着那份计划,下定决心要拟出一份任何人——包括亨利·基辛格都必须承认100%的“完美”计划。这位助理日夜工作,有时甚至就睡在办公室里,3周之后,计划终于完成了!他很得意地迈着大步走进基辛格的办公室,将该计划呈交给了国务卿。当听到那熟悉的问题“这的确是你所能拟定的最完美的计划吗”时,他激动地说:“是的,国务卿先生!”“很好,”基辛格说,“这样的话,我有必要好好地读一读了!”基辛格并没有直接告诉他的助理应该做什么,而是通过这种严格的要求来训练自己的下属工作必须做到完美,做到100%。

工作中,很多安于现状的员工,当他们的工作达到99%的合格率,甚至低于这一合格率时,就沾沾自喜了。殊不知,市场对企业从来都是拿着“显微镜”来审视的,并且实行一票否决制。如果在你生产的一万套服装中,有一套质量不合格,消费者就会说“你的服装质量不过关”,而不会说“你的服装有一套不过关,另外9999套都是过关的”。曾经有一家电热水器生产厂,声称自己的产品质量合格率为99%,各项安全指标都可靠,并有双重漏电保护措施,让消费者放心使用。然而一位消费者购买了该厂的电热水器,却不幸摊上了1%的失误。跟往常一样,他未关电源就开始洗澡,没想到,热水器漏电,而漏电保护装置又失效,以至于他被电流击倒,一条胳膊就废了。按说,带电使用电热水器属于正常操作范围,不应出现这一故障,而且即便是发生漏电,漏电保护装置也会立刻断电,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可是,这家企业满足于99%的合格率,但却恰恰是那1%的不合格品给那位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工作中,每个人都应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工作无小事,要完成100%,就绝不能只做到99%。因为只有做到100%才算合格,你的工作才算到位。

PART 二 自我检查:你重视工作细节了吗

马虎轻率:工作不能做到精益求精

工作中,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往往就是因为他们马虎轻率,不重视工作中的细节,没有认真对待工作中的小事。比如,如果工人用半生不熟的技术建造房屋,那么房屋也许在尚未售出之前,就可能已经在暴风雨中坍塌了;同样,如果医生不愿意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医学,那么其结果肯定是做起手术来会手足失措,把病人的生命当儿戏。同样,如果律师只顾死记硬背法律条文,却不注意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能力,等到真正处理起案件来时肯定是难以应付自如,以至于白白花费当事人的金钱……

可以说,这种工作的疏忽,随意,随时随地都在发生。而由于疏忽、敷衍、偷懒、轻率造成的沉痛惨剧在人类历史上更是随处可见。在2003年出版发行的上海《文汇报》上,曾有一篇题为《英雄虎胆震长空——“飞豹”战机惊心动魄试飞故事》的文章,文章热情讴歌了我国试飞员谭守才为了试验我国的新型飞机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文章中说:“……当高度降至1540米时,只听‘嘭’的一声巨响,前座舱盖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强大的气流将他(试飞员谭守才)压在座椅靠背上动弹不得。气流的呼啸声震耳欲聋,谭守才既看不到前方的空域,也听不到耳机里地面指挥员的声音。而且,由于前座舱盖飞掉,使弹射跳伞系统失去了保险,谭守才随时都有被弹离飞机的危险。这种故障在飞行中是很少见的,死神正一步步地向他逼近!”“……事后查明,工厂的工人在安装座舱盖时将活门螺钉装反了。”看到这里,我相信所有坐过飞机的人都会惊出一身冷汗。如果说这样的飞机都能有把螺丝装反的情况,那么普通的民航飞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就更不应该感到意外了。让人忧心的是,当人们都在讴歌我们的虎胆英雄时,却很少有人注意到:飞行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马虎轻率、不重视细节的人为因素造成的。

在工作中,许多企业员工做事情不讲精益求精,只求差不多。尽管从表面来看,他们也很努力,也付出了很多,但结果却总是无法令人满意。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工作态度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常态,没有人能认认真真地去自我检查,把工作做到精益求精。浙江某地出口的冻虾仁被欧洲一些商家退了货,并且要求索赔。原因是欧洲当地检验部门从1000吨出口冻虾中查出了0.2克氯霉素,即氯霉素的含量占总量的五十亿之一。经过自查,环节出在加工上。原来,剥虾仁要靠手工,一些员工因为手痒难耐,用含氯霉素的消毒水止痒,结果将氯霉素带入了冻虾仁。这起事件,引起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一则认为这是质量壁垒,五十亿分之一的含量已经细微到极致了,也不一定会影响人体,只是欧洲国家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太苛刻了;二则认为是素质壁垒,主要是国内农业企业员工的素质不高造成的;三则认为这是技术壁垒,当地冻虾仁加工企业和政府有关质检部门的安全检测技术太落后于国际市场对食品质量的要求,根本检测不出这么细微的有毒物。然而,我认为,这五十亿分之一的数据,表面上看起来是一次贸易中的常见失误,其实却隐含着深刻的教训——疏忽细节管理。

在一家公司的墙上曾经有这样一句格言:“在此一切都应精益求精。”的确,如果公司里每个人都能恪守这一格言,那么他们的自身素质不知要提高多少!不知道会为企业和个人避免多少灾祸!

巨海公司自创办的那一天开始,我就把“做事精益求精,做人追求卓越”作为每一个巨海人的工作准则。我们每个人今天做事的品质,决定了我们未来人生的品质。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应重视细节,追求精益求精,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才能获得晋升和加薪的机会。

浅尝辄止:仅仅知道工作中的皮毛

从前有两个商人,结伴去南方旅行,由于天气十分热,阳光很强烈,不一会儿,两个人都觉得非常渴,于是便去买水喝。一位好心的小贩向他们推荐了一种可以解渴避暑的水果——橄榄。甲商人非常精明,为了防止被骗,就要求小贩先拿出这种水果让他尝尝。小贩同意了,但给甲商人品尝的不是天然的橄榄,而是加工过的橄榄。小贩解释说,加工后的橄榄,容易保存,不易腐烂,放在嘴里,越嚼越香。甲商人尝了一口,觉得太苦涩了,立马就把它吐了,还说小贩骗人。为证实小贩是否是骗子,乙商人也要求尝一下这种水果。刚咬一口时,确实苦涩,但细细咀嚼,却是一阵奇香,而且刚才的口渴也消除了。于是,乙商人立即买了一大包橄榄。对于乙商人的举动,甲商人十分不解:“你发疯了啊?你要买这个回去?”乙商人神秘一笑,并不作答。旅行结束后,他们各自回到家里,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联系。有一天,甲商人看见自己的儿子手里竟然拿着一包橄榄,正嚼得津津有味。甲商人马上把橄榄夺了过来,正想把它扔掉时,却突然看见这包橄榄的生产商标就是乙商人注册的商标。甲商人大为惊奇,赶紧打电话问乙商人:“你在生产橄榄吗?”乙商人如实奉告:“是呀!它已经为我赚了很多钱了。真没有想到,有那么多人喜欢在夏天嚼这种橄榄。”听完乙商人的话,甲商人后悔不迭,细细地尝了一颗橄榄,方才发觉这种水果真的是越嚼越香。

其实,工作也就是和尝橄榄一样,我们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否则就会失去很多机会。泛泛地了解一些知识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多才多艺往往使许多人失去成功的机会。许多有前途、有思想的年轻人一开始无法果断地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持之以恒地走下去,结果到老依然徘徊不定。

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曾这样说道:“‘万事通’在我们那个年代或许还有机会施展,可如今已是一文不值了。”企图掌握好多种职业技能,还不如精通其中一两种;什么事情都知道些皮毛,还不如在某一方面懂得更多,理解得更透彻。

在工作中,每个人必须不停地加强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依靠艰苦的训练和努力以强化自己的专业地位,直到比你的同行知道得更多。你只有比别人做得更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你才能与别人区别开来,从而使自己变得不可取代。

初出茅庐的青年人,一定要随时随地注意本行业的门道,而且还要研究得十分透彻。在这一方面,千万不能疏忽大意、不求甚解。有些事情看起来微不足道,但也要仔细观察;有些事情虽然有艰难险阻,但也要努力去探究清楚。如能做到这一点,你就能清除事业发展道路中的一切障碍。一家著名国际贸易公司高薪招聘业务人员。在众多的应聘者中,有一位年轻人条件相对优秀,毕业于名牌大学,又有3年专业外贸公司的工作经验。因此,他面对主考官的时候显得非常自信。“你原来在外贸公司做什么工作?”主考官问道。“做花椒贸易。”“以前花椒的销路非常好,可是最近几年国外客商却不要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花椒质量不好。”“你知道为什么不好吗?”年轻人想了想,说道:“一定是农民在采集花椒的时候不够细心!”主考官看了看他,说:“你错了。我去过花椒产地。采集花椒的最佳时间只有一个月。太早了,花椒还没有成熟;太晚了,花椒在树上就已经爆裂了。花椒采好后,要在太阳下暴晒一整天,如果晒不好,就不能称之为上品了。近几年来,许多农民图省事,把采集好的花椒放在热炕上烘干。这样烘出来的花椒虽然从颜色上看起来和晒过的花椒差不多,但是味道就相差很远了。”“一个好的业务员要重视工作中的各个细节。”主考官说。

看看我们周围吧,对工作“熟不生巧”的人比比皆是。工作时敷衍了事会给公司带来不利,但损失最大的还是自己。老板或许并不了解每个员工的表现或熟知每一项工作的细节,但是聪明的员工很清楚,掌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最终能给自己和公司带来巨大的好处。

在现代社会,掌握自己职业领域的所有问题,使自己比别人更专业,在工作上更精通,你就有可能比其他人获得更多的升职和加薪的机会。浅尝辄止和不求甚解,只会让我们在“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时,功败垂成,抱憾终生。

投机取巧:不愿意付出相应的努力

有一位父亲这样告诫他的每个孩子:“无论未来从事何种工作,一定要全力以赴、一丝不苟。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为自己的前途操心。”然而,任何人都无法否认,投机取巧是如此普遍地存在于各个组织之中,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痼疾。

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有时为了写一页小说,会花上一星期的时间;而一些现代的写作者,还在那里惊讶巴尔扎克的声誉是从何而来。许多人做了一些粗劣的工作,借口是时间不够,其实每个人按照日常的生活安排,都有着充分的时间,都可以做出最好的工作。如果养成了做事务求完美、善始善终的习惯,人的一辈子必会感到无穷的满足。而这一点正是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分水岭。成功者无论做什么,都力求达到最佳境地,丝毫不会放松;成功者无论做什么职业,都不会投机取巧。

世界上绝顶聪明的人很少,绝对愚笨的人也不多,一般人都具有正常的能力与智慧。但是,为什么许多人无法取得成功呢?

世界上到处都是一些看起来很有希望成功的人——在很多人的眼里,他们能够成为而且应该成为各种非凡人物。但是,他们最终并没有成功,原因何在呢?

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做事总是投机取巧,不愿意付出与成功相应的努力。他们希望到达辉煌的顶峰,却不愿意经过艰难的道路;他们渴望取得胜利,却不愿意作出牺牲。投机取巧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而成功者的秘诀就在于他们能够超越这种心态。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段时间,老农夫一直用牛和骡子一起耕地,耕作工作相当辛苦。年轻的小牛对骡子说:“今天我们装病吧,休息休息。”骡子却答道:“不行呀,我们还是努力把工作做好吧,因为耕种的季节很短呀,做完了就可以好好休息了。”但小牛不听,最后还是装病休息。为此,农夫给它弄来新鲜的干草和谷物,尽量让它舒服些。等骡子耕种回来,小牛便向骡子询问地里的情况,“没有我们俩在一起时耕种得多,”骡子回答道,“但也耕种了不小的一段距离。”小牛又问老骡:“主人说我什么没有?”“没有。”骡子回答。第二天,小牛还想偷懒,就再次装病。当骡子从田间回来时,小牛又问骡子:“今天怎么样?”“还不错,我认为,”骡子答道,“但耕种得还不是太多。”小牛又问道:“主人说我什么了?”“啥也没有对我说,”骡子说,“但是,他却停下来和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

的确,在工作中投机取巧也许能让你获得一时的好处,但是从长远来看,对你则是有百害无一利。

在古罗马有两座圣殿:一座是勤奋的圣殿,另一座是荣誉的圣殿。他们在安排位置时有一个秩序,就是必须经过前者,才能达到后者。它仿佛在告诉人们:勤奋是通往荣誉的必经之路。而那些试图绕过勤奋,寻找荣誉的人,总是被拒在荣誉的大门之外。

有些人本来拥有出众的才华,前途充满了光明,但在工作中却总是投机取巧,不愿意付出相应的努力,所以往往一事无成。生活中的无数实例都生动地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在工作中试图投机取巧,可能表面上看起来会节约一些时间和精力,但结果却往往是浪费了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一个人一旦养成投机取巧的习惯,他的品格也会大打折扣。工作中总是投机取巧、不愿意付出相应努力的人,不懂得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的个性、意志无法坚定的人,是很难实现自己的个人追求的。在一家皮毛销售公司,老板吩咐三个员工去做同一件事:去供货商那里调查一下皮毛的数量、价格和品质。第一个员工5分钟后就回来了,他并没有亲自去调查,而是向下属打听了一下供货商的情况就回来汇报。30分钟后,第二个员工回来汇报。他亲自到供货商那里了解皮毛的数量、价格和品质。第三个员工90分钟后才回来汇报,原来他不但亲自到供货商那里了解了皮毛的数量、价格和品质,而且根据公司的采购需求,将供货商那里最有价值的商品做了详细记录,并且和供货商的销售经理取得了联系。在返回途中,他还去了另外两家供货商那里了解皮毛的商业信息,将三家供货商的情况做了详细的比较,制订出了最佳购买方案。第一个员工很显然只是在敷衍了事,草率应付;第二个充其量也只能算是被动听命;应该说真正尽心尽力做事的只有第三个员工。简单地想一想,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雇用哪一个?你会赏识哪一个?如果要加薪、提职,作为老板你愿意把机会留给谁?相信答案已在你心中。

在职场上,有些员工本来具有出众的能力,但却因为工作中没有尽心尽力,不愿意付出相应的努力,结果使自己逐渐走向平庸。而另外有一些人,刚开始时在工作中表现并不出色,但他们却非常珍惜自己的工作,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尽心尽力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结果,这些人最后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眼高手低:总觉得自己大材被小用

古人曾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精辟地指出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这样才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然而,很多人往往喜欢做大事,而不愿意或不屑于做上司安排的小事。但事实上芸芸众生中能做大事的人实在太少,多数人多数情况还是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过于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每个人只有通过做小事的认真,才能培养处理大事的能力。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王小丫,四川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被分到一家经济类报社当记者。可她万万没有想到,报社领导把她分配到通联部去抄信封。整整三个月,她都是在桌案上与信封为伴。当时王小丫感觉失望透顶,她不明白大学毕业生怎么能干这个谁都能干的写信封的工作。虽说一时有些想不通,但她照样好好干,每次抄写信封都非常用心。三个月之后,她写信封写得又快又好,一个人的工作量抵得上别人的两倍。后来,领导看她表现十分突出,就主动地问她:“想不想干点什么其他工作?”从此以后,她先后成了文摘版、理论版和副刊的编辑……

工作中看不起小事、不愿意做小事的员工,说到底就是看不起自己的工作岗位。殊不知,能把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平凡小事做成功、做到位就很不简单了。蔡永刚,曾是统帅装饰公司一名普普通通的水电工,在统帅装饰公司已整整工作了三年。虽然自己只是小学毕业,但他丝毫没有因此而感到自卑,不断在磨炼中成长,现在已经成为公司的水电主管,也是中层管理干部队伍中的一名骨干。但是他并没有骄傲,并没有放弃工作中的小事。凭的是什么?其实很简单,他清楚地明白:每天的进步都是在点点滴滴做起和点点滴滴的经验中积累出来的。从他刚刚迈进公司的第一天起,蔡永刚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证明自己,他的一举一动也给公司领导和同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把工作中的每一次学习,每一次工艺改进,哪怕是一次对错误的整改,都当做是使自己进步的一次宝贵机会。一次会议开始之前,领导叫他调试会议音响效果。不知什么原因,发言席的麦克风总是有回音。为去掉回音,他试着在扩音器上调一个个旋钮。当他旋动一个标有“ECHO”字样的旋钮时,发现可去除麦克风的回音。但他不知道这个旋钮代表什么功能。晚上回家后,翻开孩子的英汉词典,细细查阅后,发现这个英文词的意思是“混响、回音”。如果是别人,可能记住那个旋钮,下次就能解决同样的问题了。但在蔡永刚看来,记住还不行,必须要搞明白其中的原理,一知半解不符合他的个性。做每件事,因为重视工作中的细节,因为对自己要求更高,因为比别人更用心,因为一定要比以前有进步,所以日积月累,蔡永刚比别人成长得更快,也表现得更加优秀。可以说,统帅公司全体员工的集体座右铭“今天的你比昨天更优秀吗”,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可是,现实生活中眼高手低的人的确有不少,他们天天梦想着干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尤其有些刚参加工作的新人,他们常常对事务性的工作不屑一顾,认为这些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不对称,干这些工作是大材小用,委屈了自己,但是等到真正给他重要工作干的时候,又没有能力把工作做好。在一个高档办公写字楼里,有一个开电梯的年轻女孩,因相貌酷似某位演员,所以大家乘坐电梯时,总是有意无意地说起她像某女演员之类的事,但她一直默不作声。一天,下班高峰时间,挤在电梯里的人又开始谈论这件事情,有人说:“真的,你长得太像某某演员了,何不去试试演电影呢?”言外之意,开电梯委屈她了。这位姑娘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您说的那位演员我知道,她只是一位三流的演员,而我是一名一流的电梯工。”听了女孩的回答,电梯里顿时鸦雀无声,从此,乘坐电梯时,再也没有人议论此事了。

确实,世间只要是合情合理合法之事,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用心去做,都是优秀的,都值得尊敬,都能给社会创造价值,给自己带来回报。作为职场中人,无论在任何岗位,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踏踏实实地工作,努力去追求一流。

很多年轻人,当他们走出校园时,总是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认为自己一开始工作就应该得到重用,就应该得到相当丰厚的报酬;他们在求职时念念不忘高位、高薪,并常对自己说“英雄须有用武之地”;他们喜欢在工资上相互攀比,工资似乎成了他们衡量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当他们对工作感到厌倦时,就会对自己说:“如此枯燥、单调的工作,如此毫无前途的职业,根本不值得自己付出心血!”当他们遭遇困境时,通常会说:“这种平庸的工作,做得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渐渐地,他们开始轻视自己的工作,开始厌倦生活。

有人说:“无知与眼高手低是青年人最容易犯的两个错误,也是频繁失败的主要原因。”的确,许多人尽管内心充满了激情和理想,然而一旦面对平凡的生活和琐碎的工作,就变得无可奈何了。他们常常聚在一起高谈阔论,一旦面对具体问题,就不知所措。

作为年轻人,我们既要在心目中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时还必须要在实际生活中脚踏实地,衡量自己的实力,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这样才能一步一步接近并达到自己的目标。我们应该像哥伦布一样,努力去发现自己的新大陆,沉湎于过去或者深陷于对未来的空想是没有前途的。你正在从事的职业和手边的工作,就是孕育你成功之花的土壤,你只有将这些工作做得比别人更正确、更专注、更到位,才有可能成就非凡的人生。有一位刚刚从美国读完MBA回国的男青年,由于自身条件的优越,毫不费力地进了一家外资企业的上海办事处。然而,在工作中,老板却总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交给他做,对此,他非常不满意。不久,在公司的一次计划书的招标会上,他认为自己干大事的机会到了,于是便把自己精心准备的材料交了上去,一心以为可以博得老板的赏识。然而没想到几天后他却收到了公司人事处的解聘通知书。原来,他因为不在乎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做事情总是马马虎虎、草草了事,以至于在计划书中把“进口”误写成“出口”。态度如此不认真,犯下这种低级错误的人怎么可能得到老板的重用呢?

纸上谈兵的人永远无法取得成功。不要让眼高手低束缚了你的手脚,工作中的每一件事,不论大小都值得踏踏实实地去做到位。无论你的工作岗位多么平凡,如果你能像伟大的艺术家投入其作品一样投入到你的工作中去,所有的疲劳和懈怠都会消失殆尽。

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人,他们都是从简单的工作和低微的职位上一步一步走上来的。他们总能在一些细小的工作中找到个人成长的支点,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用恒久的努力打破困境,走向卓越与伟大。

虎头蛇尾:不能够把事情做完整

所谓虎头蛇尾,是指工作时有一个很好的开头,却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尾,以至给人留下一种对工作有始无终、只重开始不管结果的印象。在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有头无尾或者虎头蛇尾的情况,而这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忽视细节,不重视小事情。

已布置的工作,如果没有督促就不会有积极的反馈。譬如许多单位年初列出一系列计划目标,并且将之分配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单位甚至每个人,而且所做的工作也认真地排序了。但是到了年底,这些目标、计划、任务完成得如何?哪些已经完成了,哪些还没有完成?离目标值还有多少距离?无法完成计划的原因何在?要么统统没有下文了,要么就被放在了包含着大量“大约”“可能”等含糊语言的总结里。

做工作半途而废,损失的不仅仅是工作没有完成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它有可能给你带来心理上的挫折感,甚至可能使你养成虎头蛇尾的工作习惯,而这将是你个人最大的损失。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中。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34岁的女人开始向加州海岸游过去。如果获得了成功,她将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女性。这个女人名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是第一位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人。早晨的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雾很大,她几乎连护送自己的船只都看不到。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过去,千千万万的人在电视上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有几次,鲨鱼靠近了她,被人开枪吓跑,她仍然坚持游下去。对她而言最大的问题不是疲劳,而是刺骨的寒冷。15个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冷,几乎全身都麻木了。她感觉到自己无法再坚持下去了,想让人将自己拉上护送船。此时,在另一条船上坐着她的母亲和教练,他们告诉她离海岸已经很近了,希望她不要轻易放弃。然而,费罗伦丝·查德威克朝前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见。几十分钟之后,她便让人们把她拉上了船。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其实只有半英里之遥!当别人把这事实告诉她后,从寒冷中慢慢复苏的费罗伦丝·查德威克变得非常沮丧,以至于后来她多次带着悔意地跟人讲起这件事。

大家知道,这是一个有关“坚持”和“放弃”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费罗伦丝·查德威克的最后放弃导致了她的工作虎头蛇尾——放弃自己既定的目标,没有把工作做完整。

许多人之所以无法取得成功,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够、热情不足,而是他们缺乏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他们工作时往往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做事东拼西凑、草草了事。他们对自己目标容易产生怀疑,行动也始终处于犹豫不决之中。譬如他们看准了一项工作,刚开始充满了热情去做,可是常常在刚做到一半时却又会觉得另一份工作更有前途。他们时而信心百倍,时而又低落沮丧。可以说,这种人也许能短时间取得一些成就;但是,从长远来看,他最终一定会是一个失败者。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做事虎头蛇尾、迟疑不决、优柔寡断的人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功。

开始做一份工作,需要的是决心与热情;而完成一份工作,需要的则是恒心与毅力。缺少热情,事情无法启动;但只有热情而无恒心与毅力,工作是很难做得完整、到位的。

中国有许多优秀的传统和行为规矩,譬如私塾先生教弟子写字,无论有什么事打扰,也不准写字只写一半。即使这个字写错了,准备涂掉重写,也要将它写完。而其中的寓意就在于,教育孩子从小养成有始有终的好习惯,将来工作起来才不会半途而废,轻易放弃。我们应继承这种善始善终的做事方式,并将它应用到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来。

在日常工作中,每个人都有一些未完成的工作,如未缝完的衣服,未写完的作业等等,请赶快将它们找出来整理整理,静下心来继续完成它们。一旦你把它们完成后,你就会觉得非常快乐。

很多工作在未完成时不过是些废物,而当你坚持到底,用全部的心力去完成时,它们就会变成漂亮的成品和值得骄傲的业绩。许多工作并非我们无法做,而是我们不愿意继续去做。把每一件美好的工作和设想坚持到底,做完整,你会发现工作原来是这样的美好。

在工作中,我们每个人只有坚持把事情做完整、善始善终,个人才不会失业,企业才不会被淘汰。如果我们总是一味地抱着“下一份工作会更好”的想法,工作起来虎头蛇尾,那么就会永远处于寻找“下一份工作”的过程中,而无法体验成功的喜悦。所谓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PART 三 端正态度:每件小事都值得去做好

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态度

无论你从事的工作多么琐碎,都不要轻视它。没有人能够贬低你的价值,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的确,有这样一些工作,它们看上去并不高雅,工作环境也很差劲,人们似乎也不太关注它。但是,我们千万别因此而轻视这样一份工作。我们要用这样的尺度去衡量它:只要它是有用的,就值得你去做。当一名制鞋工人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但如果制出的鞋都是次品那才是不光彩的事。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被分配到了一个山区当小学教师,为此,他感到非常失落。他不断地托人找关系,投送求职书,希望能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然而,不管他的求职书写得多么漂亮,但却没有一家单位接纳他,因为所有的用人单位都不相信一个没有积极的工作态度、不能把本职工作做好的人的能耐。无奈之下,他只好立足现在,调整心态,勤勤恳恳地工作。数年之后,他真正地融入了山区小学的教学工作中。而这时候,他的教学能力也彰显出来了,他教的每届学生都很优秀,他的教学论文也频频在权威杂志上发表。这时候,很多的教育机构向他发来了邀请函,电视台和报纸都纷纷报道他的故事,高度称赞他的教学水平和工作态度。最后他被评为省里的优秀教师。

人生的目标贯穿于整个生命,你在工作中所持的态度,使你与周围的人区别开来。日出日落、朝朝暮暮,它们使你的思想或者变得更加开阔,或者变得更加狭隘;使你的工作或者变得更加高尚,或者变得更加低俗。波士顿的一位名叫比利·格雷的商业巨子,曾在责备一位机械师工作不够认真时,遭到了机械师的反击。这位机械师叫嚷道:“我告诉你,比利·格雷,你说的这些话让我无法容忍。我很清楚你的底细。你曾经不过是乐团里的一个无名的鼓手罢了。”格雷回答道:“你说得不错,我当时确实是一名鼓手,但我击鼓不是击得很好吗?”《福布斯》杂志的创始人福布斯曾这样说:“做一个一流的卡车司机比做一个不入流的经理更为光荣,更有满足感。”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看不起工作的人。只要树立了积极的工作态度,就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来。

人的很多决定和行为决定于人的工作态度。工作中,你的态度就决定了你的前景。有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布朗太太说:“您需要割草吗?”布朗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经有了割草工人。”男孩说:“我会帮您拔掉草丛中的杂草。”布朗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人已经做了。”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布朗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伙伴问他说:“你不是就在布朗太太那儿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个电话?”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究竟做得好不好!”

美国的黑人人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是清洁工,那么他也应该像米开朗基罗绘画,贝多芬谱曲,莎士比亚写诗一样,以同样的心情来清扫街道。他的工作如此出色,以至于天空和大地的居民都会对他注目赞美!”

如果用他人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工作,或者仅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工作,工作或许是毫无生气、单调乏味的,仿佛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吸引力可言。这就好比我们从外面观察一个大教堂,大教堂的窗户布满了灰尘,非常灰暗,只剩下单调和破败的感觉。但是,一旦我们跨过门槛,走进教堂,立刻可以看见绚烂的色彩、清晰的线条,穿过窗户的光线似乎在奔腾跳跃,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人们看待问题的方式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必须从内部去观察才能看到事物真正的本质。有些工作从表象看也许索然无味,但只有深入其中,才可能认识到其意义所在。因此,无论幸运与否,每个人都必须从工作本身去理解工作,将它看做是人生的权利和荣耀。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

有人说,假如你非常热爱你的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讨厌你的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地狱。因为在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有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工作联系在一起。不是工作需要人,而是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工作。

你难道从未感觉到满足工作带来的狂喜吗?你难道还没找到目标,没有获取成长的力量吗?你难道还没有自我实现的推动力吗?那么你还没有培养起高贵的工作态度,还没有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要知道,对人生真正意义的追求,能够使我们热血沸腾,使我们的灵魂燃亮。这种追求并不仅仅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维持生计,它在更高层次上与我们的社会息息相关,并且能够满足我们精神上的最终需求。

努力去做好你的工作吧,并时刻记住:世界上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只要全力以赴地去做,再不起眼的工作也会变成最出色的工作。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成败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态度,只有端正了态度才能认真地对待工作,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

每一份工作都值得做好

在我们的工作中,总是有这样的现象:相同工作环境、相同背景的员工却走出了完全不同的职业轨迹。有的人成为老板最器重的人,高薪重位;而有的人却一直碌碌无为,从来没有被老板注意过。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象呢?有的员工认为是人本身的差异造成的。其实,人与人的天分相差无几,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对待小事态度的不同。

我们普通人,在大多数的日子里,都是在做一些小事,然而决定成败的关键就在这些小事上。一个人不怕没能力,也不怕没机遇,怕就怕连小事也做不好。我们都很敬佩周恩来总理的胆识和谋略,他那种对待小事、成就大事的态度,更值得我们这些普通人学习和借鉴。当年尼克松访华的时候就敏锐地发现,周恩来具有一种罕见的本领,他对一些事情的细节非常认真。尼克松发现,周恩来总理在晚宴上为他挑选的乐曲正是他所喜欢的那首《美丽的阿美利加》。在访问的第三天晚上,客人被邀请去看乒乓球和其他体育表演。当时天已下雪,而客人预定第二天要去参观长城。周恩来总理得知这一情况后,离开了一会儿,立刻通知有关部门清扫通往长城路上的积雪。周恩来总理做事是精细的,他最容不得“大概”“差不多”“可能”“也许”这一类的字眼。有次北京饭店举行涉外宴会,周恩来总理在宴会前了解饭菜的准备情况时问:“今晚的点心什么馅?”一位工作人员随口答道:“大概是三鲜馅的吧。”这下可糟了,周恩来马上追问道:“什么叫大概?

究竟是还是不是?客人中间如果有人对海鲜过敏,出了问题谁负责?”

周恩来总理正是凭着一贯提倡注重细节、关照小事的作风,赢得了人们的称赞。

很多人渴望证实自己的优秀,但却总是停留在梦想阶段,而不是从基础的工作做起,从而失去了很多展示自己价值的机会和走向成功的契机。其实,每一项工作都很重要,都值得我们去做好,都需要我们端正态度去认真对待。一位年轻的修女进入修道院以后一直从事织挂毯的工作,但在做了几个星期之后她再也不愿意干这份工作了。她感叹道:“给我的指示简直不知所云,我一直在用鲜黄色的丝线编织,却突然又要我打结,把线剪断。这份工作完全没有意义,简直就是在浪费生命。”身边正在织毯的老修女却对她说:“孩子,你的工作并没有浪费时间,虽然你织的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老修女带着她走到工作室里摊开的挂毯面前时,年轻的修女呆住了。原来,她们编织的是《三王来朝》图,而黄线织出的那一部分正是圣婴头上的光环。她没想到,在她看来不值得做的工作竟是这么伟大。

也许你暂时无法看到整体工作的美丽,但是,如果整体工作缺少了你那一部分,可能就什么都不是了。可以说,工作在本质上并没有优劣之分,固守自己的本分和岗位,积极主动去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就是最好的贡献。

没有不重要的工作,任何事情都值得我们去做。如果每个员工都把哪怕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做好、做到位,那么整个企业就一定会大有发展。相反,如果每个员工在工作中总是抱着“不值得”的工作态度,而不能把工作做完整、做到位,那么到头来不仅会给公司造成损失,而且自己也很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所以,对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将重复的、简单的日常工作做精细、做到位,并坚持下去,如此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许多年前,一位妙龄少女来到东京帝国酒店当服务员。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因此她很激动,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但是让她意想不到的是:上司竟安排她洗厕所!说实话没有哪个人喜欢洗厕所!更何况她还是一个从未干过粗重活、细皮嫩肉、喜爱洁净的女大学生。而且,上司对她的工作质量还要求很严:必须把马桶擦洗得光洁如新!她当然明白“光洁如新”的含义是什么,她当然更知道自己难以实现“光洁如新”这一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因此,她陷入困惑、苦恼之中,也哭过鼻子。这时,她面临着人生第一步该怎样走下去的抉择:是继续干下去,还是另谋其他职业?正在犹豫之际,单位的一位前辈出现在她面前,他并没有用空洞的理论去说教,只是亲自做个样子给她看了一遍。首先,他一遍遍地擦洗着马桶,直到擦洗得光洁如新;然后,他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饮而尽!竟然毫不勉强。实际行动胜过万语千言,她目瞪口呆,如梦初醒。于是,她痛下决心: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洗厕所最出色的人!从此,她成为一个全新的、振奋的人。当然她也多次喝过洗厕水,为了证实自己的工作质量,为了检验自己的自信心。几十年后她成为日本政府内阁大臣之一的邮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

野田圣子坚定不移的人生信念,表现为她积极的工作态度:每一项工作都很重要,任何工作都值得我们做好。

糊弄工作就是糊弄自己

著名的管理咨询专家蒙迪·斯泰尔在为《洛杉矶时报》所撰写的专栏中曾经说道:“每个人都被赋予了工作的权利,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了这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工作是人的天职,是人类共同拥有和崇尚的一种精神。当我们把工作当成一项使命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实现人生的价值。这种工作态度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应付工作、糊弄工作’成为一种习惯时,其结果可想而知。工作上的日渐平庸虽然从表面看起来只是损失了一些金钱或时间,但是对你的人生将留下无法挽回的遗憾。”

我们在工作中可以发现许多“不顺利”的人,他们一个个都是满腹的抱怨和不满,并且因为抱怨工作而自暴自弃、得过且过。事实上,他们自己所抱怨的并不是导致他们失业的最主要原因。恰恰相反,这种抱怨的行为刚好说明,他们倒霉的处境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工作中时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项任务交代下来后,如果上司不追问,结果十有八九会不了了之;有些事情,如果上级不跟踪落实,就很难有令人满意的反馈;还有的人面对布置的工作常常只会睁大眼睛,满腹狐疑地反问上司:“怎样做?(这事我不知道啊!)”

还有不少人自命清高、眼高手低。他们动辄感到被老板盘剥,替别人卖命、打工,是别人赚钱的工具,因而在思想上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聪明才智没有用来思考如何十全十美地做好上级交给的工作,而是整日抱怨,把大好的光阴和大把的精力白白浪费掉了。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有所投入才能有所收获。应付工作、糊弄事情等恶习,会将你卓越的才华和创造性的智慧悉数吞噬,使之根本无法独立工作,成为没有任何价值的员工。

只要你还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就应该安下心来,认真负责地完成这项工作。如果你能够养成积极的工作态度,对自己的工作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你就会成为老板最信赖的人;否则只能收获平庸。小李毕业后进入一家IT公司工作,公司的业务主要是提供网站建设服务,为其他公司提供电子商务平台产品。他最近和某小公司谈业务,可是来来回回已经提交了3份网站建设框架方案建议书了,客户依然不满意。由于是小公司,所以网站建设的费用不是很高,而客户又有太多的要求,小李就有些不耐烦了。于是他就向经理汇报,准备放弃这个客户了。经理是一个很体贴下属的人,他让小李把方案建议书拿过来看一下,准备帮他把这个客户搞定。但是令经理没有想到的是:几份方案书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就是零星几个栏目名称有些变动。经理问小李:“你是否和客户进行过详细交流?”小李早让这个客户给惹火了,他说:“公司里上上下下都在忙着一个大的客户设计,因为要跟他谈业务,所以没有时间管这个多事的客户。”经理又问小李:“那么你是否对该公司的平台需求进行过调研?”小李敷衍道:“宣传型网站基本上就是这个框架,所以没有调研。”小李的这种无所谓的态度一下子把经理惹火了,他对小李说:“没有经过调研,没有和客户交流就提交方案书,让你改方案书你就敷衍了事。如果我是客户,我也不接受。你也太不敬业了。”面对经理的批评,小李很不服气,认为没必要为一个小客户浪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在以后的工作中,他对工作仍然是敷衍应付,对客户的要求没有耐心,因此令很多客户不满意。经理对他也失去了信心,最后只好把他请出了公司。小李因为糊弄工作被辞退,重新踏上了找工作的道路,他的教训值得每一个年轻人学习。而与小李相反的是,小王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而得到了上司的提拔。大学毕业后,小王在学长的介绍下进了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策划。他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虽然他的工资并不是很高,而且工作也很辛苦,但小王却很知足。为了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更多地锻炼自己,在公司里,凡事他都抢着做,就算做完了额定工作量,也不像其他人那样聊天打发时间,总是尽量找事情做。他的同事都嘲笑他:“工作不要命了。”他却认为自己做得很对。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要珍惜这份工作,认真对待工作中每件事情,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它。”他兢兢业业地工作。有的客户只要一个策划方案,可他总是争取时间弄出一个备用方案来供人选择,以防万一。这让许多客户非常意外,也非常满意。一次,公司的老客户找到公司老板做策划,时间非常紧。当时策划部的人都有策划任务,因此这些人都以工作量大、怕完不成任务而推脱了。此时,手头也有任务的小王自告奋勇接下了这个任务。他的同事对他嗤之以鼻,但是他却不在乎,加班加点,终于把策划书做好了。把客户送走之后,老板就把小王叫进了经理室,说:“这次真的太辛苦你了。你知道吗,你给公司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单生意,而是很多单。那是一个很大的客户,我们能接到他们公司的活是很不容易的。这次我们给他留下的印象很好,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合作。所以,真的非常谢谢你!我要提拔你为策划部的负责人。”小王也很感动,他在日记中写道:“想想自己一个学历很低、资历很浅的人,能够得到今天的嘉奖,就是因为我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小王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在职场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敬重自己的工作,应付、糊弄的结果只能是让自己被淘汰。据此我们也可以作出这么一个推断:今天你糊弄工作,明天工作就会“糊弄”你。如果今天你糊弄了自己的工作,那么明天你就有可能成为公司裁员的对象。

坚持比别人多做一点点

一个成功的推销员曾用一句话总结他的经验:“你要想比别人优秀,就必须坚持每天比别人多访问五个客户。”“坚持比别人多做一点点”——这是无数成功者的秘诀。

对一名普通员工来说,“每天多做一点点”的工作态度能使你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的老板、委托人和顾客会关注你、信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吉尼斯世界纪录里最顶尖的业务人员,连续11年在吉尼斯世界纪录里被评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他叫乔治·吉拉德。当记者问乔治·吉拉德为什么能连续11年获得世界上最伟大推销员的头衔时,乔治·吉拉德笑着说,其实业务工作非常简单,只要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点点就可以了。记者追问怎样才能比别人多努力一点点。乔治·吉拉德说,方法很简单,就是每天比别人早一个小时出来做事情,每天比同事多打一个电话,每天比同事多拜访一位顾客。

的确,成功非常简单,没有窍门,每天早一个钟头出门,每天多打一个电话,每天多拜访一位顾客,这就是乔治·吉拉德获得成功的秘诀。美国著名出版商乔治·齐兹12岁时便到费城一家书店当营业员。他工作勤奋,而且常常积极主动地做一些分外之事。他说:“我并不仅仅只做我分内的工作,而是努力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一切工作,并且是全心全意地去做。我想让我的老板承认,我是一个比他想象中更加有用的人。”

有时,你不需要比别人多做许多,只需一点点,就可以从众人中脱颖而出。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出一条很重要的真理:“多一盎司定律。”他指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只是“多一盎司”。一盎司只相当于1/16磅。但是,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区别,却会让你的工作大不一样。“多一盎司定律”可以运用到人类努力的每一个领域中。这“一盎司”把赢家跟一些入围者区别开来。乔丹说:“在朝气蓬勃的美国高中篮球队中,你会发现,那些多做了一点努力、多练习了一点的小伙子成为了球星,他们在比赛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们得到了球迷的支持和教练的青睐。而所有这些只是因为他们比队友多做了那么一点努力。”

在商业界,在艺术界,在体育界,在所有的领域,那些最知名的、最出类拔萃者与其他人的区别在哪里呢?答案就是多勤奋、多努力那么一点点。谁能使自己“多加一盎司”,谁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多加一盎司”,工作可能就大不一样。保质保量完成自己工作的人,是好的员工。但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再“多加一盎司”,你就可能成为优秀的员工。主动在工作中“多加一盎司”的人,每天都在向人们证明自己更值得信赖,而且自己还具有更大的价值。

如今在公司里,个人的工作内容相对比较固定,所以,当一个人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工作,付出了99%的努力后,再“多加一盎司”把工作做到位其实并不难。可是,我们往往缺少的却是“多一盎司”所需要的那一点点责任、一点点决心、一点点敬业的态度和自动自发的精神。

在工作中,获得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不遗余力——“加上那一盎司”。“多一盎司”有助于你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工作态度,最高限度地发挥你的天赋,让自己在职场上不断升值。

欣然接受工作的全部

当我们选择一项工作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是只选择做这项工作的好处和快乐,同时也选择了这份工作的挑战和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我最适合做什么工作?”这样自问的人并不很多。也许一般人没有资格这样问,因为现阶段就业压力如此之大,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已经很不错了,哪里还容得你挑肥拣瘦!除非你具有相当专业的水平,有别人所不具有的操作技能,否则许多情况下,你别无选择。

但“别无选择”也是你所认可的,否则,你为什么不辞职?为什么不想方设法换个你更喜欢的工作呢?应该说在没有调换到新的岗位之前,你所在的岗位,就是你最好的选择。

而且我们应该要明白: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选择了这个岗位,就必须要接受它的全部,而不仅仅是只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和快乐。

这个世界上,不管什么样的工作,背后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艰辛。体力劳动者,会因为工作环境不佳而感到劳累;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工作的管理者,会因为忙于协调各种矛盾而身心疲惫;居于高位的领导者,有公司内部管理和企业整体运营的压力……

只要去工作,就必然会遇到苦难和挫折,这个时候,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抱怨、不满,认为不值得。但是,不管怎样选择,我们怎么可以只接受工作带给我们的薪水和快乐,而不去承担工作带来的责任与压力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