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老支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6 10:09:24

点击下载

作者:张一涵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沂蒙老支书

沂蒙老支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沂蒙老支书作者:张一涵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8-01ISBN:9787516634325本书由新华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自从我入党的那天起,我就选择了永远跟党走、多为别人奉献的人生道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名党员最基本的责任与义务,都是我应该做的事。——朱崇敏序初心难忘

2016年10月18日,星期二。

沂蒙的秋雨合着雷声绵绵而至,驱走了夏的炎热,带来丝丝的凉意,秋雨来得正是时候,“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雨淋漓,心中也充满秋的惬意。听着淅沥的秋雨不停地敲打,“啪嗒——啪嗒——”,仿佛一首奏鸣曲的演奏,时而缓慢,时而快速,时而强劲有力,时而轻松柔和,甜美流畅……

此刻,手机铃声响起,打断了我正游走的思绪。

来电话的是张玉军老兄,他简单明了地对我说,“一涵,有人想找你写一本书,让我给引荐一下。你看好吗?”“好的!我在办公室,您让他直接过来。”

半个小时后,玉军老兄带着一位身材高大魁梧的男士来到我办公室。

寒暄之后,我便得知此人朱孔作是玉军老兄的亲戚。

我一边泡茶,一边与朱孔作攀谈起来,“是您个人想出书吗?”“不是我个人。我想请你为我们村的老支书写一本书,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我有些愕然地问:“哪个村?”“东朱团村,属于河东区相公街道办事处。”

这个村子的名字我很陌生,但对于相公庄那个两千年流传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美谈——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印象颇为深刻。“老支书是个很有故事的人!”朱孔作如数家珍地为我讲述着:

1959年冬天,老支书担任东朱团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和村民积极响应,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与号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战天斗地,抢抓机遇,整地划地、修路、推行稻改、创新小麦苫播技术、种红麻、栽桑养蚕、筑水塔、通自来水、挖大井、建排房、整村容村貌,发展多种经营,增加群众收入……从而使昔日人心散、日子穷、房屋破、街道烂、人见人摇头的东朱团村,一举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明星村,用汗水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曲催人奋进的动人之歌……

听朱孔作这么一聊,我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到临沂视察时,亲切接见的两位基层党支部书记,一位是平邑县九间棚村的刘嘉坤,另一位是沂南县后峪子村的梁兆利。老支书的故事与他们如出一辙,他们都是中国村庄灵魂式的人物。在支书生涯中,他们把整个村当成了一个家,自己就是当家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片土地和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

沂蒙山有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党支部书记,他们是我们党在基层的杰出代表,是农村老百姓的脊梁骨;他们全心全意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忠实地践行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他们身上彰显着伟大的沂蒙精神……老支书这个人物的确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对当今社会有着现实意义和影响。

早在几年前,朱孔作就与东朱团村在外工作以及村中有代表性的老人商量,想写写这段历史,可苦于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文字写作水平,这件事一直被搁浅。

朱孔作是继老支书的大儿子朱孔清之后,较早跳出农门,吃上国库粮的中专生。在老支书眼里,朱孔作从小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调皮捣蛋的臭小子。

有一次,朱孔作因为好奇贪玩,一边追逐正在行驶的拖拉机,一边伸着两手攀爬,这样十分危险。刚好,这一幕被路过的老支书发现了,他有些生气,毫不犹豫地用他的大手冲着朱孔作的小屁股打了一巴掌,让他长长记性。这一巴掌的确很管用,很有威力,从那以后朱孔作再也不敢攀爬拖拉机了。如今,想起这一巴掌,朱孔作记忆犹新,他常跟老支书开玩笑道:“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不自在。”

想当年,十几岁的朱孔作每天除了上学,放学后还要下地干农活。一次,他实在累极了,将铁耙一扔,咬牙切齿地发誓,“我一定要好好读书,走出这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土地。”果不其然,1984年,朱孔作以高出分数线40分的好成绩,考上了济南一所警校。毕业后,他如愿以偿,当了一名人民警察,现在临沂监狱工作。

直到2016年,朱孔作又多次与朱孔军、朱崇俊等人聊起东朱团村的历史,回忆起过去发生的那些激动人心的故事。于是,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用文字还原历史。

朱孔作说:“历史是一个村庄的根,记忆是一个村庄的形,不能让老辈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到我们这辈儿断了。趁着现在一些老人还健在,要赶紧行动,回顾历史,抢救资料,收集整理,用文字、图片或者口述的方式还原真实的人物事件。再过几年,若是一些老人都去世了,采访起来就有很大的难度。记录历史,回忆过去,就是让我们不忘初心,让子孙后代传承老一辈的精神,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这时,朱崇俊接过话茬,感慨道:“东朱团村里有我们的诚、善、和、美的初心,有我们无法割舍的牵挂,有我们梦想的起点,更有我们共同的根脉,应该好好写一写,留住我们的乡愁。”

朱孔作是个办事干脆利索的人,他把写书这件事提上了日程。

很快,他通过玉军老兄联系上了我,希望我来帮他们实现这个心愿,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当然,不忘初心,传播正能量也是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

当天中午,在朱孔作的引荐下,我见到了本书的主人翁老支书朱崇敏。

今年82岁高龄的老支书朱崇敏精神矍铄,身板硬朗。

在他慈祥宽厚的脸上,流露着谦和质朴的笑容。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仿佛悄悄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老支书走起路来虽然没了年轻时的风风火火,可依然让人感觉矫健沉稳。只要他一开口,你就能发现这位老人的与众不同。他说话声音洪亮,底气十足,并且双手会随着语速的变化而上下摆动,极具感染力,使人依旧可以感受到这位风云人物的强烈气场和人格魅力。

席间,大家推杯换盏,畅所欲言。

老支书回忆起当年那些老搭档:朱崇来、朱时太、朱崇本、诸葛效兰、朱崇光、朱崇卫、朱孔胜、朱崇健……他很是伤感地说:“当年的老搭档老伙计都走光了,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老支书的言语之中充满着无限的怀念和落寞。

也许,我接下这个艰巨任务的决心就来自那一刻。

这些年,我提着笔杆子进城,以文字书写着世界大同,城市安好,却有意无意疏远了乡村,疏远了那方沉寂的土地,淡忘了那些曾经朝夕与共的乡邻。当激情的文字肆无忌惮地为城市挥洒,乡村的落寞正成为一个时代的悲凉……

接下这个任务,写一本书告慰曾经与老支书朝夕与共的父老乡亲,告慰东朱团村人,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心灵的安慰和对自己家乡遗憾的弥补。还好,现在的东朱团村还没有“被上楼”,村庄的田园还郁郁葱葱,不少房子还保留着原貌。更重要的是,东朱团村的老人还能讲述,我们听他们讲如烟的往事,听他们回忆村庄的点点滴滴,听他们感叹这个不愁吃穿的时代,听他们唠叨村庄的种种幸与不幸……《沂蒙老支书》历时十个月,全书十六万字,采写内容的时空跨越八十余载。我从老支书出生开始写,一直写到今天。

我不想把老支书写成“高大全”的人物,而只想还原一个真实的老支书,个性的老支书,人性的老支书……《沂蒙老支书》体裁上采用了报告文学的写作形式。

报告文学不同于纯文学。纯文学是虚构的,可以天马行空,可以发挥的空间多。而报告文学既要保持真实性,又要有可读性,真是“带着镣铐跳舞”。

报告文学是一种历史叙事、历史书写。这种经历时间积淀之后严肃认真的文学书写,体现了报告文学的担当精神、使命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体现了报告文学作家的人文关怀、人性关照和人间情怀。

话说回来,我写《沂蒙老支书》时,确实遇到了瓶颈和难度,毕竟我是80后的年轻人,对当时老支书所经历的历史背景、政治运动、人物事件等等知之甚少,但经过反复采访,仔细核实以及查阅有关历史资料,最终通过种种努力,克服了许多困难。

我说的难度有三层,而且层层递进。

第一,报告文学创作很难。报告文学既不同于新闻,新闻较为简单,短平快;也不像小说,小说可以虚构,情节安排也不必对号入座。

报告文学的艰难既体现在采访上,要像采写新闻一样做到三勤:腿勤、手勤、口勤,又要在采访后进行深度加工,高度提炼,揭示问题。这些都是非常烦、累、苦的事。

第二,写眼前事物的报告文学更难。老支书其人其事,就是眼前的事物,写起来肯定是难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活生生地摆在眼前,你写得像不像,好不好,老百姓一看便知,要使老百姓接受你笔下这个典型,作家也必须有过硬的本领。

第三,写平凡先进典型人物的报告文学难上加难。老支书是个先进人物,先进典型,但他是平凡中的先进,寓先进于平凡之中。正因为平凡,村里也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件,他也并没有遇到或处理过波澜壮阔的场面,他是默默无闻地干,从小事点滴做起,要写得生动是很难的。所以,我说写平凡先进典型人物的报告文学难上加难。

好在,有诸位领导和老师们的关心指导,让诚惶诚恐的我鼓起勇气挑战这一艰巨任务。

报告文学是最具有人间烟火气味的平民艺术,是最接地气、最有人气和最冒热气的行动文学;报告文学作家总是要奔走在大地之上,穿行于人民之中。因此,我满怀着与东朱团村人感同身受的深情,一次又一次地走进老百姓中间,用热情、关切和爱护的目光,去搜寻、去发现诸多没有被人发现的东西,去揭示、去反映许多没有被人明了的事物。

东朱团村的青年企业家朱孔彪给我开玩笑说:“你这属于第二代知识青年下乡,为我们东朱团村送来了精神食粮。”

这一年来,我去东朱团村大概有四五十趟,偶尔也会在村子里小住。

关于老支书的笔记和采访录音内容,与其他村民的采访内容与我的观察都大致相符。

在东朱团村的每一天,我都能听到村民谈论老支书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几十年如一日,一心为民的新鲜事儿,并真切地感受到了村民与老支书之间那种浓浓的鱼水深情以及与生俱来的血脉亲情。

作为和老支书朝夕相处的东朱团村人,他们最有发言权。

我经常采用“拉家常”的方式让被采访的村民进入角色。这些东朱团村人把我当亲人,掏心窝儿的话都告诉了我。其间,我时时被老支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故事和精神所感动;被东朱团村人那种不忘初心的真情实意所感动。

在这一年的交往中,我从老支书身上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充满正能量的气场,这气场这品质是如此震撼人,感动人,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和力量,以至于那些曾经存在过的让人伤感的虚光幻影,都被这气场击得粉碎,不值一提。我想,不仅仅是我,很多在东朱团村生活过,对东朱团村有所了解或者读过这本书的人,大概都有类似的感受。

这一年,我不仅对老支书,更对东朱团村滋生了一种敬畏。

东朱团村有永不过时的内涵,是一本耐读的大书;老支书的精神永不褪色,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老支书以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追求并实现了东朱团村人的光荣梦想,为我们构思、谱写出了一部部杰出的、令人值得记忆、怀念和珍藏的精品之作。

这些杰作,涂画在大自然中,刻写在沂蒙山的广袤农村大地上。

我认真仔细地将东朱团村人叙述给我的有关老支书的故事,一桩桩、一件件、一遍遍反复查证落实,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朴实无华的事实告诉读者,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什么样的人,真正的党的基层干部是什么样的干部,以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来鼓舞今天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所有读者朋友们。

这就是我要写《沂蒙老支书》这部作品的真正初衷。

是为序。本书作者2017年7月1日引言

巍巍蒙山,历经着几多春秋寒暑。

滔滔沂水,流淌着历史恢宏气度。

几千年来,蒙山松涛造就着历史豪杰的悲怆;近百年来,沂蒙热土发生着壮烈的征战、奔驰的生命、豪放的呐喊、英勇的献身。

沂蒙老区,无私奉献。沂蒙精神,代代相传。

沂蒙山啊!人民的母亲,你大慈大悲,大爱无言!

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你是找不到沂蒙山的,因为她不是一座山,也不是一道梁,而是一个区域概念、一个人文概念、一种精气神,是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精神符号。

绵延起伏的七十二崮是沂蒙山脉的峥嵘头角,是造物主于天地混沌中从大海的浴盆里捧出的奇绝的杰作。这里的每一座山头都曾在战火颤栗;每一条溪流都曾在硝烟中抽搐;每一片土地都曾留下斑斑血迹,用热血和苦难谱写的历史,往往更能震古烁今,摇魂荡魄。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蒙山沂水间曾发生过大小战斗四千多次。巍巍青山掩埋过十万将士的忠骨。

战争年代,沂蒙百姓,见危受命,毁家纾难,戮力支前。

战争,这个雕塑大师把沂蒙山雕琢得更加凝重、庄严、显赫。

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评价:“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

陈毅元帅深情地感叹:“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

沂蒙山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这片贫困闭塞的大地上,善良质朴的沂蒙百姓爱党、爱军队,“最后一碗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看似柔情似水而铿锵有力的铮铮誓言是沂蒙人民支援中国革命的真实写照。

这种大仁、大义、大爱,属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沂蒙人民,属于组织和发动沂蒙人民的中国共产党,更属于我们这个多灾多难而却不屈不挠的民族。在抗战最困苦、最艰难的危急时刻,沂蒙人民用生命和热血谱写出《跟着共产党走》这铿锵有力、气势磅礴的歌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伴奏曲。伴随着各种电影、戏剧、舞蹈作品,“红嫂”的故事家喻户晓,沂蒙也名扬四海。红嫂原型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大姐李桂芳、拥军妈妈胡玉萍……

沂蒙红嫂心地善良、胸怀宽广、慷慨无私,用汗水、乳汁和鲜血喂养了革命,树立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经历血与火的考验和洗礼,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军民鱼水深情正是对沂蒙精神最生动、最深刻的诠释。

2013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临沂视察调研,带来了对沂蒙人民的亲切慰问。

在沂蒙红嫂纪念馆参观时,习总书记细细聆听讲解,仔细观看展品,重温那段难以忘怀的历史。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沂蒙红嫂故事深深打动了总书记,他饱含着热泪,动情地说:“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沂蒙精神诞生于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沂蒙精神发展于如火如荼的建设岁月,沂蒙精神丰富于高歌猛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

1989年,时任临沂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李祥栋在《临沂大众》报发表了题为《发挥老区优势,弘扬沂蒙精神》的文章,第一次提出了“沂蒙精神”这一概念。1990年2月2日,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姜春云在莒南县与王渭田等临沂地委领导一起将沂蒙精神概括为“立场坚定、爱党爱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十六个字。

2001年,有关专家曾经将沂蒙精神扩展为“爱党爱国、艰苦创业、改革创新、敢为人先、不懈奋斗、无私奉献”二十四个字。

如今,最常见的是运用了2004年7月沂蒙精神第三次研讨会上的提法,这是临沂市委1997年提出在2001年被拓展后,李群书记去北京征求姜春云、迟浩田等老领导的意见后重新恢复的,也就是被人们所熟知的“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而今,习近平总书记对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特征的沂蒙精神“一锤定音”,深刻指出了沂蒙精神的本质,将其上升到全党精神的层面,提升到新的高度,为我们不断发扬光大沂蒙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第一次,也实现了沂蒙老区人民多年来企盼的将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等红色精神并举的政治梦想。

沂蒙精神发源于沂蒙老区,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砥砺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沂蒙精神不是地域性概念,而是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旗帜和灯塔,体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实的宗旨意识、坚强的党性修养、严格的组织观念、深切的为民情怀、坚韧的责任担当、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对党绝对忠诚、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具体体现,和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正当全市上下如火如荼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我走进河东区相公街道办事处东朱团村,深入基层,实地采访一位82岁高龄的老共产党员朱崇敏同志。

朱崇敏同志曾经长期担任东朱团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老支书不是有三头六臂的强人,他经历的苦痛比一般人都多,但是他却干出了一般人不能干出的成绩,那是因为他心中有一股力量,有一种信仰,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

从1959年到1984年,在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26年里,老支书带领东朱团村人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推行稻改、整地大划方、创新小麦苫播技术、架电、修路、建水塔、通自来水、建排房,挖大口井、种红麻、栽桑养蚕、发展多种经营、办工厂……苦干实干加巧干,在老支书带领下,以前那个脏、乱、差、穷的东朱团村变了,变成了沂蒙美丽乡村的榜样,乡村善治的模范,践行沂蒙精神的代表。

为什么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老支书做到了?

老支书说:“信仰比什么都重要,人要有信仰。我的信仰是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点事,全心全意跟党走。”“每个人的信仰不同,我当共产党员就是一种信仰。入党时说过的话,有没有记住,干工作有没有为老百姓着想,这是检验一个党员的标尺。没记住,没想到等于没兑现承诺,等于放弃了信仰。”这既是老支书对党的信仰的坚持,更饱含他干好事业的坚定信心。这种信仰和精神就是砥节砺行、不屈不挠的共产党员怀着无私的胸怀和大爱,追寻生命的意义。

1984年,东朱团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老支书“让贤”,卸任村支书一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他不甘心守着脚下的这点土地过下半辈子。他凭借改革开放的春风,带领儿女们转身投入商海,艰苦奋斗,开拓奋进,无私奉献,从在临沂城开烟酒糖茶副食品商店到南坛销售氧气;从生产乙炔气到经营生产多种钢瓶……

历经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临沂市乃至山东省的标杆企业。当年,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先运曾在全市经济会议上点名表扬鲁南制药厂和临沂永安钢瓶公司,说这两家企业虽然占地面积小,但按每亩创造的价值来算,在全市是最高的。

2014年,全国著名国企北京天海公司向老支书的永安钢瓶公司抛出了橄榄枝,力求强强联合,实现双赢。联合后的山东天海集团生产的钢瓶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连年攀升,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赞扬。

企业发展了,效益好了,老支书不忘初心,始终惦记着东朱团村的老百姓。每年中秋、春节两个节日,他都要给全村300多位70岁以上老人发放福利。每次村里修路、建卫生室,他都率先慷慨解囊……

老支书以他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为社会树立了一位真正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老支书嘴边常说的一句话,“就图老百姓说咱共产党好。要想让群众说党好,咱作为党员干部,不管干什么都要为老百姓办实事。”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感动,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追求,但总有一些精神财富会超越时空,让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群都受到激励,都去珍惜。

今天,当我们面对又一个全新的改革起点,当密切联系群众再次成为时代的呼声、人民的期盼,沂蒙精神将顺应“大时代”的召唤,再次鼓舞沂蒙人民和所有怀揣中国梦的人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第一章一个人与村庄的守望

一位基层党支部书记,当他卸任33年后,会怎么样?33年,有多少故事也淡去了,老百姓却仍在津津乐道,一想起还言犹在耳。33年,有多少荣耀也消散了,老百姓却仍在念叨他,一提起他就滔滔不绝。

这位从1959年干到1984年的东朱团大队党支部书记朱崇敏,是个地地道道的沂蒙汉子,骨子里流淌着沂蒙人民不甘落后、永不服输的血脉。

他从一个最小的原点,抵达了一个人生的巅峰,就像一面旗帜,始终飘扬在东朱团村的上空……

时代跌宕递进之中,老支书朱崇敏走过的路就是一个奇迹。

他生在旧社会,一路穿越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初高级社、人民公社、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

一个人,一个村庄,26年的村党支部书记——这完全是他的选择与守候。

20世纪70年代,上级要调老支书去当国家干部,相公公社党委书记侯曰田“三顾茅庐”。俩人促膝长谈一夜,思来想去,老支书还是留在了东朱团村。

他慷慨激昂地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就是跟老百姓一起劳动,把脚下的这块地球修好。我只适合在东朱团村这片土地上当村支书,带领群众干点事……”

一生一世,老支书朱崇敏都不肯离开东朱团村。

客观原因是东朱团村的老百姓不愿意让他走,他自己又为了什么呢?

1956年3月1日,朱崇敏入党,是在镰刀铁锤的党旗下立过誓的,当时没见到统一的誓词,他掏心窝子说过:“为了东朱团村父老乡亲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都过上好日子,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不怕死、不怕苦、不怕吃亏,永远跟党走一辈子不变心,不回头。”

共产党员一诺千金,他怎么能一走了之?

在采访中,曾在相公公社任职十年的临沂市老领导侯曰田,在谈到他动员老支书当脱产干部被婉言谢绝时,说:“后来,我才明白他之所以那样做,是因为崇敏他忠于党的理想,把自己完全放在老百姓中间。因为他是穷人出身,有穷人的体会,始终没把穷人忘了,没把可怜人忘了。”

1988年,老支书看电视剧《巍巍昆仑》,看到剧中的毛主席蘸墨挥毫,一笔笔写下“永远站在劳苦大众一边”。老支书忽腾一下站起来,热泪盈眶迸出一句:“毛主席啊,您最了解中国国情,最了解农民!”

老支书一辈子情有独钟的正是最广大的劳苦大众。他之所以对共产党忠诚,是因为共产党对老百姓好,为劳苦大众谋幸福;他之所以为劳苦大众献身,是为了让老百姓相信共产党,跟共产党走。就是这样一种逻辑组合,一种血肉组合,使他的政治志向至纯、至坚、至刚。

或许老支书的人民观,与生俱来,是由苦大仇深的出身决定的。

1936年农历6月12日,朱崇敏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

那时中国内忧外患,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是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国家穷,村里穷,家中也穷。只有村里家家户户茅草房上的袅袅炊烟,昭示着一片苍茫之中尚有的丝丝生息。“崇”是家族排序,而“敏”则寓敏捷多智之意。“崇敏”两个字寄托着父母对他无尽的祝福与希望。

从这一天开始,朱崇敏的一生便与东朱团村凝成了一个血肉整体。

天有不测风云,朱崇敏三岁那年,父亲撒手人寰。

朱崇敏依稀记得,一个冬天的晚上,父亲躺在冰冷的地上,脸上蒙着一块白布,摇曳的烛光中,母亲伏在桌上哭泣,这是嵌刻在他心灵深处的一个永恒的影像!

这一生,父亲留给朱崇敏清晰的念想,就是曾张开双臂抱过他一次。

父亲走了,家中的顶梁柱倒了,全家陷入困难的泥潭。

在农村,一个寡妇带着三个孩子,相依为命,还常常要忍受别人的白眼,甚至欺负,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当时的旧中国正好像月亮已经落下,太阳还没出来,最黑暗的时候,常常是天灾人祸一齐来。那年头,一贫如洗的家庭,再加上劳动力严重缺失、口粮严重不足,生活可想而知。

东朱团村呢,这时候就像一片霜风中的秋叶,瑟瑟发抖。

村外是粗皴的柿子树、花椒树,弯弯曲曲地挣扎着,站在畦头,三三两两,呆呆地相互观望,像畏畏缩缩的老农,风来了,雨来了,默默地承受着。路边站着一棵黑乎乎的木桩,焦炭状的,那是一棵枯死的老柿树,风霜和岁月的尸骸。

当朱崇敏终于挣脱了母亲身上那根又宽又长的布带,双脚踩在了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上的时候,从蹒跚学步开始,他的足迹便与这块土地难解难分,只不过他和他的母亲当时都无法想象——这块土地对你的每一份恩赐,其实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格外需要你的付岀,付岀艰辛,付岀劳累,付岀血汗,付岀一个人所能付岀的大智大勇、大仁大爱!

在朱崇敏的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母亲。

母亲手把手地教他做每一件事,更教他怎样做人!

不识一个字的母亲常常教诲儿子:人穷不要紧,家穷村穷都不要紧。今天穷,或许明天后天就会好起来的。今年穷,明年后年会好起来的。主要是看到自己穷,承认自己穷,却要穷得有志气!不要怕吃苦、不要怕付岀、不要怕吃亏。一个男人,认准了一个事一个理,就要不顾一切地去闯、去干,去流血流汗……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能要!

其实,老支书直到现在还是打心眼里承认:他的第一个老师,就是母亲——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所以,哪怕在生产队的年代,哪怕饿得头晕眼花,也没有偷过一个玉米棒子或者一个地瓜。

渐渐地,朱崇敏懂事了。别人都有父亲,唯独自己没有。

看着小伙伴们跟着父亲撒娇的样子,他多么想有自己的父亲啊。

早晨的时候,父亲会给自己洗脸;天冷了,可以和父亲同榻而眠;肚子饿了,父亲就会端来娘做的热气腾腾的面糊糊,还会唱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朱崇敏哭了,呜呜地哭了,哭得满村的大树小树们都摇头叹息。

过年的时候,大伯带着他到家坟烧纸,他懂事地跪在父亲的坟前,又趴在父亲的坟头。回来的时候,看到一阵风跟随着自己旋转,那是父亲吗?那是父亲在呼唤儿子吗?

晚上,煤油灯光摇曳中,朱崇敏依稀又看到了父亲的影子,微笑着,张开双臂来拥抱他。

恍惚间,又看不清楚了,只是一个迷迷茫茫的身影。还是看不清,朱崇敏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

朱崇敏还有两个姐姐,都是英年早逝,这给母亲带来了沉痛的打击。

由于母亲常年操劳,积劳成疾,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每次犯病,只能靠喝酒来缓解。一旦断了酒,心口就疼得难以忍受。每次朱崇敏去板泉、韩村、夏庄等地方赶集,到集上卖完麻、席夹子(斗笠),他都不会忘了给母亲打一两斤酒,买上一块锅饼。回来的路上,他自己肚子饿得咕咕叫,想着兜里的锅饼,馋得流口水,还得把口水咽回去,也不舍得吃上一口。

那个时候的冬天,比现在的冬天要冷得多,没有什么可以取暖。

懂事孝顺的朱崇敏每天晚上要先上床给年迈的奶奶暖被窝,用双手给奶奶暖小脚。奶奶经常教育他,要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不贪不占……

1947年,孟良崮战役在沂蒙山打响。

国民党整编第八十三师途径东朱团村时,朱崇敏看到一群说话“呜呜丫丫”的国民党兵在村里抢东西。“那群人见什么就抢什么,鸡鸭鹅,还有猪,老百姓要是反抗,他们就打。他们把村里的树都给砍了,弄成栅栏,阻挡解放军部队。看着他们那么嚣张,我恨得牙根痒痒,真想揍他们。可是我啥武器也没有,年龄又小,暗暗下决心,得找机会收拾他们!”

不久,朱崇敏加入了儿童团,担任村儿童团团长。

那时,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站岗放哨、送信、查路条等。

有一次,朱崇敏带着团员在路边查路条时,一个推着自行车的男子支支吾吾,引起了众人怀疑。小团员们七手八脚在自行车的车兜里搜出了一把明晃晃的菜刀以及一些军用电话线后,又从其口袋里翻出了一枚古铜钱和一面小镜子,这些都是敌人接头用的联络标志。经过进一步审问,弄清楚对方确实是国民党特务。

幸亏,朱崇敏这个儿童团团长机智勇敢,抓住了坏人。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很有道理。

因为在甜水里长大的孩子永远都不知道苦的滋味,没受过苦的人,心灵自然就受不到震撼,他就不会更深一层的感知事物,更清醒地思索未来的出路。那时的朱崇敏似乎已经很成熟了,因为已经经历了过多的风雨,他幼小的心灵开始思考家庭的出路。

那时,他晚上陪着母亲打草鞋,织席夹子,白天赶集卖,用来贴补家用。

一天,朱崇敏去重沟赶集卖草鞋,整整一天,六双草鞋,只卖了一双。下午回来的路上,天空中忽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不一会儿,暴雨中夹着冰雹打了下来。冰雹砸在朱崇敏的脸上火辣辣的疼,待他跑回家中,全身湿透,整个人就像刚从河里捞出来的一样。

还有一次,冬天北风呼呼地吹着,朱崇敏步行担着三十斤面,到临沂城东方红电影院那地方去卖。结果,卖了一天也没卖出去,下午只好又原封不动地担着走回来。

这一天下来,朱崇敏连一口饭也没顾上吃。他又冷又饿,嘴上干得起了皮。晚上睡觉时,他发现自己的右肩肿起了一个拳头的大包,轻轻一摸火烧火燎的,疼得睡不着觉。

正是这些艰难,磨砺了朱崇敏吃苦耐劳、积极乐观、敢于挑战困难的性格。

由于朱崇敏的出色表现,他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当选为东朱团大队团支部书记,带领青年们和村里贫农一起斗地主分田地,可一些穷人担心变天不敢要地。

年轻的团支部书记朱崇敏跳上高台,怀着一种强烈的抗争心理,为贫穷农民求翻身,为劳苦大众谋利益。他拿着大喇叭带头“倒苦水”。老年人至今记得他的话:“天地,天地,天和地总是相连的。咱们翻身了,天都是穷人的天了,为啥还不敢要地?!”朱崇敏历数村里穷户那些惨死的亲人、悲伤的往事,讲得台下一片哭声,打开了局面。

1959年冬天,朱崇敏毅然挑起了东朱团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重担。

他曾与村党支部副书记朱时太聊天时,说:“新中国成立前,端着饭碗上街里的饭摊儿,咱们碗里是胡萝卜丝、白萝卜丝、白菜心,地主的小瓯里,搁几片牛肉,香油一拌,明晃晃的,咱们看着啥滋味?现在咱们当村干部了,啥时候都不能搞特殊,一些贫困百姓也是眼巴巴看着的呀。”

朱崇敏自从当了大队干部,便与家人约法三章:一不比群众特殊,二不占集体便宜,三不收礼送礼。为了兑现这“三不”,几十年来,他的老伴和五个孩子都安分守己,低调做人。

如果要是犯了错误,老支书训起人可不留情面,一抖落一串儿,让人地缝难钻。

以前每到打稻子时,老支书就会到各个生产队检查。

他若是发现哪个小队的稻子打不干净,这个小队队长必然挨批。他只对村干部不对社员,他怕伤着老百姓:“你罚他,罚苦了还得帮他过日子,村上能得多少利?”即使在“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期间,揭发过他、批斗过他、诬告过他的人,他总是能宽容相待,不计前嫌,甚至委以重任,提拔有能力的人当了村干部。

听东朱团村的老人讲,那时老支书很有威严,大人小孩都怕他。

尤其村里的小孩,只要一听“崇敏来了”都吓得躲起来。“崇敏来了”对孩子们来说,好像是听到了“狼来了”一样。这或许就是老支书在孩子们眼中的威严吧!

有一次,大概五六岁的朱崇俊在打麦场玩耍,麦场上到处都是电线、电闸,很不安全。老支书见朱崇俊调皮,便用手晃了晃腰间的一串钥匙,这串钥匙上带着一把小刀。“这是谁家的小孩,再这样调皮,不听话,我把他小耳朵割下来。”见老支书一脸严肃的表情,朱崇俊可当了真事,吓得一个人藏到玉米秸里不敢出来。

直到天黑了,父母不见朱崇俊,四下寻找,最后在玉米秸里找到了他。

俗语说,“话说三遍如凉水”,但同样的大道理,老支书每次都能讲得像刚出锅一样新鲜滚烫。老支书开会讲话,亲切而又家常,充满辩证法,洋溢着泥土气,衣食住行随口道来,一直讲到人的心坎里。东朱团村近千人的群众大会,通知不过半小时就坐齐了。有时晚开几天,社员还催促“该开会了”。年轻人说,记得小时候,常见大人们去开社员大会,一路上热热闹闹,赶着去听老支书讲话,大伙儿拍巴掌拍得可响了,像看电影听戏一样开心……

老支书就是东朱团村老百姓的“主心骨”和“领头雁”,他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

在老支书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26年里,东朱团村社会治安稳定,人心安定,没有发生过一起犯罪案件。他对全村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对各家各户的生活状况、生产状况、经济状况,乃至家庭主要成员脾气秉性都了然于胸,就像一部“活字典”、一张“活地图”。

老支书多年养成的习惯,每夜入睡前,都要对全村四五百户“过电影”。赤脚医生朱孟林说:“村里人信服老支书,不管大事小事,都喜欢找他说说。”

朱崇敏,一个朴素的农民,一位可敬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写满人生的传奇。无数个日日夜夜,无数次风雨兼程,老支书无怨无悔,脚踏实地,为东朱团村趟出了一条铿锵有力的康庄大道。正是凭借老支书朱崇敏这个“领头雁”带领全村人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信仰和“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气魄,才使东朱团村这一方土地上的人成为沂蒙最骄傲自豪的农民。

在东朱团村历史上的每一次特立独行,都是一次强刺激,都激发出了新一轮的强大内在动力。从稻改到土地大划方;从盖水塔通自来水到挖大口井;从种红麻到栽桑养蚕;从科学种田到多种经营;从破旧土屋到“四柱青”排房;从架电到农村合作医疗;从兴办乡村企业到大队部旧貌换新颜,从“分田单干”到集体制解散……

东朱团村的干部群众憋着一股劲,决心展现出集体致富的优越性,展现东朱团村人的荣辱与共。东朱团大队党支部连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东朱团大队连年被评为“文明村庄”,“农业生产先进单位”。老支书曾连续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县劳动模范。老支书说:“组织上让俺担任这职务、那职务,就是让俺为老百姓服务。群众选俺当这代表、那代表,都是让俺真正当好人民的代表。”

改革开放初期,思想超前的老支书意识到“无工不富”,决定在发展村办企业上先行一步。当时,上工业项目非常困难,老支书低下头、弯下腰,带领村干部四处跑项目、买设备、求人才。凭着这股闯劲和韧劲,村里相继建成了造纸厂、翻砂厂、玻璃框厂、预制厂、油漆厂、眼镜厂等企业。东朱团村的多种经营,红红火火,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

20世纪70年代末,若是从临沂城出发,走上三十里地,就能到东朱团村。在路上,行人的嘴又是很碎的,从中人们不由地会听到一些传说。这些传说是经过沂蒙人口头加工的,开初的时候,你也许根本不在意。渐渐地会有些断断续续的只言片语飘进你的耳鼓,其中有三个字,会反反复复地在你的耳边出现,这就是“东朱团”。

在他们的言谈话语中,你会不断地听到“东朱团”这三个字。

当他们说“东朱团”的时候,那种口吻,那种姿态,必然会引起你的注意。

再过一会儿,你就会感到吃惊,会好奇地支起耳朵来……行程中,那话语就像是扯不断的线头,在你的耳畔缠绕着。慢慢,你会觉得有些讶然,会产生一种对“东朱团传说”之谜的疑惑。你不由地会茫然四顾,看一看行人的脸,试图想读出点什么?老支书朱崇敏为作者张一涵、河东区档案局局长张永民介绍村庄的土地规划情况

可你什么也没有读出来,在沂蒙人的脸上,是猜不出字的。

为什么是东朱团村?因为有老支书朱崇敏。

那时,老支书为世人所知,就是一个沂蒙农民带头人,一个党的基层干部。老支书一辈子珍重这个身份,一辈子尊崇这份价值。

为了探求一条依靠集体经济,帮助农民致富之路,老支书朱崇敏充任了一个义无反顾的先行者。他一眼看到底:“如果农民一直过不上幸福生活,那就是咱共产党没本事!”

老支书一辈子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为民造福为己任,他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了一生,树立起了一面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旗帜、一面优秀农村干部的光辉旗帜、一面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先进旗帜。

在老支书的崇高精神中,集中体现了一名党员对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正是源于他的忠诚,老支书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俯仰无愧于天地的光辉业绩。老支书坚持了整整一生的道路自信,说到底,是对群众觉悟的自信,是对人民力量的自信。

实事求是,是共产党的看家本领。

在东朱团村发展道路的长期探索中,老支书在正确把握大方向上功力日深,不论顺风逆水,不论激流险滩,始终处理好“三个关系”:中央路线方针政策与本村实际的关系,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的关系,有主心骨与不断创新的关系……

在党支部会上,老党员们含泪相问:“这么多年,老支书怎么总是能跟中央保持一致呢?对照对照,原因就是他做的事都符合人民的利益啊!”第二章两次接任村支书

20世纪50年代,东朱团村的宗族宗派矛盾日益激化,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像走马灯似的,七年八个书记换,换了一茬又一茬。

俗话说:“小村狗横,大村人歪。”

东朱团村算是个大村,能人多,难缠户多,刺头高草也多,一扒拉一大筐,特别难收拾。

在这种情况下,相公公社党委研究决定,调整东朱团大队领导班子,由党支部副书记朱崇敏担任党支部书记。在那个讲成分的年代,朱崇敏是贫下中农出身。公社党委又摆出三条理由:一是品尝过苦辣,磨练过意志,思想纯洁,作风正派,勤劳朴实,诚实可信;二是从农村基层工作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三是责任心强,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与父老乡亲关系密切,对人的理解非常到位,尤其是贫苦人家。

1959年冬天的一天,天空正飘着大雪,相公公社党委书记任桂祥来东朱团大队找朱崇敏。

任桂祥说:“崇敏,我今天来到东朱团大队,代表公社党委传达一个决定:经公社党委会研究决定,由朱崇敏同志接任东朱团大队党支部书记,党委认为你有农村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强,组织纪律观念强、思想活跃、适应形势变化能力强、接受新鲜事物快、致富门路广、思想素质好,今后重任在肩,希望你解放思想,大胆工作,团结支部同志,充分发挥党员先进作用,组织带领广大社员发展经济,让老百姓早日过上好日子,不要辜负党组织的重托,不要辜负老百姓的期盼。”“任书记,俺村的情况您也知道,这‘七年八个书记换’,人心涣散,情况复杂啊。再说,我年轻又没啥经验,担不起这么重的担子。”说着,朱崇敏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情。

任桂祥见朱崇敏不愿接这个担子,有些生气,狠批道,“朱崇敏,你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怎么能不服组织安排,不听从党的指挥?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要迎难而上,要把为父老乡亲谋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越是困难,越要勇于面对,勇于向前……”

朱崇敏被批得顿时脸上火辣辣的,一时无语,他眼前浮现出站在鲜艳的党旗下,眼望镰刀斧头,举起右手向党宣誓的一幕。

那一刻他的心脏剧烈地跳动着,从此他有了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为了东朱团村父老乡亲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都过上好日子,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不怕死、不怕苦、不怕吃亏,跟党走一辈子不变心,不回头。”

入党宣誓仪式一结束,朱崇敏就跑到母亲面前跪倒在母亲的膝下,告慰苦水里把自己养育成人的母亲:“娘,我也是党里的人了……”

话未说完,朱崇敏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想到这些,朱崇敏心潮澎湃,坚定地向任桂祥表态:“只要组织上、老百姓信得过我,东朱团村需要我,我就敢挑这副担子,感谢上级公社领导的信任,我向组织表态,尽管我文化水平不高,工作能力有限,对组织的决定,坚决服从,既然让我当村里的‘一把手’,我就要按照上级党委的意图,想着如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绝不做坑害乡里百姓的事。”

听了朱崇敏铿锵有力的表白,任桂祥皱着的眉头舒展开了,拍着他的肩膀说:“崇敏,好样的,我就等你这句话。”

任桂祥在告别朱崇敏时,紧紧握住他的手,仿佛是把东朱团村的发展和未来交付给了这个年轻人。这一年,朱崇敏才24岁,是相公公社60多个大队中最年轻的党支部书记。

.“在咱穷村,当这个支书受罪。”有的社员劝他说。“能为老少爷们不再受罪、不再受穷,我义不容辞。”朱崇敏回答。“咱村土薄地瘠条件差,人心涣散,干群关系不怎么样,不如还干副职省心。”社员说。“要说只打个人的小算盘,我副职都不干。”朱崇敏回答。“都怨咱生在了穷地方。”社员说。“生在哪里自己不能选择,把穷地方变成富地方,咱们应该自己说了算。”朱崇敏说。

朱崇敏接过东朱团村这个烂摊子时,就是一个“空壳”村。

大队穷得叮当响,账上只有一毛四分钱。全村957口人,向外逃荒要饭的就有30多人。

一天,朱崇敏听说村里的几个年轻人要去东北关外逃荒。

他想,要是年轻人都走了,村里就剩下老弱病残,这日子还能有好吗?留住年轻人才能留住希望。朱崇敏马上跑到几个青年家里做思想工作,想挽留他们不要走。

其中一位青年的母亲拍着儿子骨瘦如柴的身子,老泪纵横地说:“崇敏呀,你让他走吧,留在村里就是等死,你总得给俺家留条根吧!”

老太太流泪,朱崇敏眼圈也红了,他说不出一句话,心里那个疼啊!

他语重心长地对几个青年说,“集体也像一家人过日子,总不能天天都有财神爷守着,都有大慈大悲的观世音护着。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天塌下来咱们当被子盖,绝不会让新社会的东朱团村饿死一个人!”

几个青年听了老支书的话,心也慢慢安定下来了。

离春节还有两天。

老支书朱崇敏、大队长朱崇来、副书记朱时太各担了重重的一担白菜,会计朱崇光、朱崇卫各扛了一筐萝卜,他们走得大汗淋漓。

来到大队部,朱崇光放下了肩上的萝卜,顾不得抹去脸上的汗渍,就坐在一张破旧的桌子前,拿出预先造好的花名册,正准备按户头宣布。

这时,老支书擦了一把脸,向朱崇光示意,并说:“我有事要向大家交待,你就等一下吧!”他边说边走到社员中间,显得心情沉重。

良久,老支书才慢慢地说:“大家都来了,请你们稍等等,我要向你们交待两句:今天是腊月二十八,离我们祖先传下来的日子——‘过年’,只有短短的中间一天了。今天开始发粮,上级指示,每人每天平均半斤原粮。咱们村里讨论,私下给大家增加二两。大家要了解,目前还处在困难阶段,这‘二两’的增加,都来之不易呢!另外,咱们地窖里还有两万多斤地瓜,目前,没有请示领导,从今天起,每天按人发一斤。这些,都是瞒着上面私自干的。所以,我有一个要求,必须为这件事保密。如果被上级查了出来,我在你们面前表态,与大家无关,一切后果全由我承担。我是一名堂堂正正的共产党员,决不连累大家!这是第一。其次,后天,是一年一度的春节,按咱们农村的习俗,这个日子是应该热闹的:要放鞭炮、大门上挂大红灯笼、给老祖宗们烧香烧纸;小孩子们穿新衣、戴新帽……今年呢?上级多次打了招呼,不但要大家勤俭节约,而且必须按上级的指示办:过个革命化的‘年’。一、不许烧香烧纸,这是旧封建“迷信’,必须彻底除掉。二、不许放鞭炮,严防引起火灾。三、必须严防阶级敌人的造谣破坏,大家必须提高无产阶级的警惕性。按上级的指示,过年,每人补一斤原粮。下面称粮时,请大家按花名册上的户主姓名顺序,不要拥挤,喊到谁,谁就去。好,开始吧!”

社员们听到这位新上任村支书的心里话,心里踏实不少,觉得东朱团村有希望了。老支书那份不顾及个人安危,只为社员着想的冒险精神,着实让老少爷们感动。有几位年纪大的老人,竟被老支书感动得流出了眼泪。

社员们提着领到的口粮回家了!

又高又瘦的老支书披着一件褪了色、缝了又补的黄大衣,站在大队部门口,看着社员们被饥饿所折磨成的样子,热泪在眼窝里打转,禁不住心潮翻涌,眼前这冷落阴森的村子,使他想起了大跃进前的“今天”!那时过年,全村那份欢喜热闹的场面,整个村子炊烟缭绕,孩子们追逐嬉戏,社员们忙着张罗置办年货……

这一切,在今天,也在这“大跃进”的号角声中,也在这过一个“革命化”年的指示中,全都消失了!消失得无半点影子!

老支书说得好:“只要能基本上填饱社员的肚子,这也算是一种满足了!”

在大年夜,社员们即使是没有香、纸、烛敬奉列祖列宗,桌上能有一碗“白饭”也应算不错了!只要心诚意真,跪在桌前,向先祖祈祷,说明自己的苦衷。一旦先祖知晓后,也会对自己的子孙们宽恕,也会改变历代相传的封建陋习,而原谅这一代的凡夫俗子。

老支书抽着自卷的旱烟,默默地站了良久,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想不到——真的!这次‘反瞒产风’的政策不知是出于何人之手?党中央,他们如果能亲自目睹农村的这场惨景:这遍地的饥饿,这遍地的哀鸣,不知又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毛主席他老人家了解吗?在这要饿死人的时候,还高喊大叫:“单产面积已过千斤关。谁刮缺粮风,谁就是造谣破坏,这就是给共产党脸上抹黑,给社会主义抹黑。对这样的阶级敌人,谁来严加惩办……”这一连串的疑问,像走马灯般在老支书的脑子中萦绕,找不出一个可以解答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

朱崇光在屋里叫:“崇敏啊,站在外面不冷吗?进来烤火!”

老支书又仰起脸来,凝视着天际,深有所感地说:“开天了,老天也该有眼,让大家能过上一个‘晴朗’年,也是好的,总比天寒地冻的好!”边说边转过身,向屋里走去。“什么事……”“没有什么,想……”“外面那么冷,会感冒的,这边坐吧!”“不坐,我得走,出去看看,如果出了问题,今后就麻烦了;如果事情一旦被管理区发现了,那就是偷鸡不成,还要反蚀一把米?所以,我得去做做群众工作,要他们做得越缜密越好,必须把大家的体力恢复起来,待春耕来时,才能有力气!否则,把明年的生产懈怠了,怎么办?”

朱崇光见老支书这副忐忑不安的神情和为了全村人而表现出来的那份赴汤蹈火的豪迈气魄,心里不禁赞许道:“东朱团村人有福了!这朱崇敏有担当,有气魄……是个好支书啊!”

老支书接着说:“必须做好保密工作,如果一旦‘事发’,这责任,我是应该负的,因为粮食是我发的,当然应由我去承担责任!”

朱崇光坚定地说:“你——朱崇敏,你是全村的顶梁柱,你要照顾全局,我们不能把你扯进去,这点,我早就有了思想准备!”

听朱崇光这么说,老支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敢……承担?!”

朱崇光歪着头,不眨眼地凝视着老支书,良久,斩钉截铁地说:“你说……什么?难道我是胆小鬼!你……怎能这样小看我!”

老支书被朱崇光这既认真,又显得委屈的表情所感动。“平时倒看不出呢!朱崇光竟有如此胆略,真是不能按常规去判断人啊!”老支书心里想。

老支书略略地点了一下头,用一份惊异的目光在朱崇光脸上扫了一下,说:“我不是说你‘怕’,就是你去向公社‘自首’,说是你独自把大队里的粮仓打开了,在上级指定了的吃粮标准上加了二两……你考虑考虑,上级会信?再说,如果你是管理区书记,你信吗?这个‘自首’人的后面,能说没有阴谋,没有主使的人?否则,你一个会计,敢去冒这样大的风险?!崇光,你去承担,这不是又多赔上一个‘替死鬼’?而对主张多发粮的人的‘罪债’,还能减轻?你——又何必呢?如果有两百斤的重担,我担不上肩,当然,你可以给我担一点!可是,这件事和挑担子不是一回事!”

说到这里,老支书不禁凄然地一笑!老支书这番入情入理的话语和淡然的表情,朱崇光都一一听进心里,看在眼里,心想那只好认命了!“怎么样?想通了吗?”老支书问。“你全说尽了,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只是……只是……”朱崇光本来要说:“只是你一人去承担,我们能心安吗?”可这句话却哽在喉间,没有说出口。“崇光,记住,第一,如果上级有所发现,来追问你,你只是说,我是会计,是按大队书记的指示办,他怎么说,我就怎么发。第二,必须给社员们做好工作,不能透露给外人。这两点,你做到了,就算你为东朱团尽了你应尽的‘贡献’。”

老支书这后面的话说得那样的恳切,那样的动情,使得朱崇光的那颗心也被鼓动起来了!他豪情款款地说:“对,崇敏,我们不管遭到什么样的不幸,也要把现有的人保住,更为了明年的春耕生产,我一定不辜负你的信任,做好你交待的工作。我看,社员们决不会昧着良心去向上级‘告状’。”

老支书带着一份惊奇的目光看着朱崇光,说:“但愿是咱们想象的这样!”

村干部经常更迭、“换马”在东朱团村是常态。

到了1961年春天,宗族宗派矛盾再次激化,东朱团大队党支部面临重新改选。

一天晚上,选举结束后,朱崇敏回家已经10点多了,他进屋点上了油灯,悄悄躺下了,却辗转反侧,彻夜未眠。以往每天晚上,无论多晚回家,他都要到母亲床前,帮母亲掖掖被子,或是陪母亲说会话。

这晚,朱崇敏心里五味杂陈,仔细回顾这些年的点点滴滴。他不愿断定村中的一些党员受了拉拢,而愿把这次下台归于自己的能力不足。

苦思冥想中,天不知不觉亮了。

第二天,公社领导先找到朱崇敏谈话,希望他担任大队团支部书记。

很显然,东朱团村的掌舵人又要换了,朱崇敏是个聪明人,自然明白领导的意思。

朱崇敏很爽快地对公社领导说:“不管谁当选东朱团大队这个党支部书记,只要为老百姓好,我都全力支持。”就这样,东朱团大队党支部书记由朱崇敏换成了朱时太。

我在村里采访时,一位老人告诉我:“时太从春干到秋,只干了仅仅8个月。”

我问:“为什么朱时太才干这么短的时间?”

老人说:“时太这个人心眼好,干活也很卖力。你想想这么大的村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没有方法管理是不好的!时太也感觉干起来很吃力,主动让位给崇敏的。”

又何尝不是呢?就连朱时太自己都经常对别人说:“崇敏他有思想有魄力,东朱团村的这个担子只有他能挑,也只有他才能掌管好这个村庄,带领咱们社员们过上好日子。”

发展是硬道理。广大农村要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靠的就是村党支部,靠的就是能够倾心为民办实事的“领头雁”。

同年秋天,朱时太找到了朱崇敏,他俩做了一次推心置腹的长谈。

朱时太语重心长地说:“崇敏,咱村老少爷们把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了!我希望你再接过我的这个接力棒,继续干下去!”

朱时太这短短的几句话,让朱崇敏掂出了其中的分量,也看到了朱时太这一位共产党员的宽广胸怀。

朱崇敏说:“你让我干也可以,但咱俩必须搭档,齐心协力,共同把东朱团村治理好。”朱时太没有回答,也许默许就是最好的回答。

这时,从公社到大队,从领导到群众,让朱崇敏再次出山的呼声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朱崇敏曾从心里暗暗发誓再也不干了,但一听到老百姓那些鼓劲的话,心里又活动开了。

是官迷心窍吗?不,朱崇敏认为当官一种是掌权为公,将自己的热能通过所肩负的职责释放出来,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建功立业,当好公仆;一种是为所欲为,把权力变成谋取个人和宗族利益的砝码。

朱崇敏的出发点当然是前者,他愿意为这个村庄洒下一片汗水。

在东朱团村人急切盼望的呼声里,朱崇敏重新掌管东朱团村。

那时,朱时太成了朱崇敏的最忠实的搭档,担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

从1961年开始,他们一直搭档干到1978年。1978年春天,朱时太查出患了癌症,老支书便带他到省城寻医问诊。可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同年秋天,朱时太去世了。

送葬那天,全村老百姓都哭着来送他一程。当着全村老少爷们的面,老支书致悼词,他用手指着一排排漂亮的“四柱青”排房,泪流满面,失声痛哭,“老少爷们,大家看看,咱们能住上这令人羡慕的‘四柱青’排房都是时太的功劳。这些石头都是他带领大伙从东山上打来的。这些年,时太任劳任怨、不怕流血流汗,为东朱团大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思想好、人品好、威信高,是一位优秀合格的共产党员,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作者正在整理与老支书朱崇敏的采访内容

现在一提起朱时太,老支书还是感到很痛心惋惜。

一个村庄,往往被人们称为一个“小社会”。

大队党支部就是这个“小社会”的“核心”,而支书又是这个“小社会”的“主心骨”。党支部肩负着传达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任,肩负着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的责任。“拿钱不多,干活不少,责任挺大。”正如农村流行的顺口溜,“村子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

再次上任后的朱崇敏在第一次村党员会议上充满激情地说:“我看到咱村今天的现状心里很焦急,我朱崇敏上来,不光是要摘掉东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