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6 21:33:49

点击下载

作者:弘逸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王阳明心法

王阳明心法试读:

前言

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今浙江余姚人。少年时代的王阳明就已经胸怀大志,饱读诗书的他以“正心修身,平治天下”为己任,后因体弱多病,接触佛、道思想,于家乡的“阳明洞”修习道家导引术作为养生之法,并以“阳明”为号。他是我国明朝伟大的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也是著名的“心学”创立者。

青年时期的王阳明不辜负家人的期望,步入了他的仕途生活。有一次,正直的王阳明由于触犯了当时权倾朝野的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并被贬谪到穷山恶水之中的边远山区—贵州龙场。在龙场任驿丞的日子里,王阳明所处的环境十分恶劣,受尽了人们的白眼和欺凌,生活穷困潦倒,经常吃不上一顿饱饭,更没有固定的居所,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抱怨生活,反而是以一种坚定的求道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励志修身不已。最后终于在一个夜晚,他领会到了儒家失传已久的“格物致知”的要旨,洞见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彻悟了“知行合一”这种天地间的终极智慧,从而创立了至今影响后世的一门学说——心学。

作为一代哲学大师,王阳明对人心本来是善是恶也有自己的观点,并且还将他的这种思想凝练成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事实上,王阳明的心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致良知”的修养学说。他认为,心,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这也是其心学说的基本观点。人们产生善与恶的源头就是人们自己的心,从“良知”出发,人人皆是平等的,凡人也可以成为圣人。只要维护“心为本体”,做到心外无物,追求透彻的本心,胸怀洒脱、超凡入圣,便没有什么困难可言。

王阳明认为任何外在的行动、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统一于心。所以他针对当时社会言行不一的弊病,提出了“知行合一”说,纠正了学术界的大师——朱熹“先知后行”的知行观。他的思想观念一出,立即就引起了思想界变化的高潮,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王阳明的主张打破了程朱理学的禁锢,为委靡消沉的社会灌注了生机与活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心学占据了学术界的主导地位。

王阳明是有史以来最受中外伟人推崇的心学大师,他不仅是与尼采齐名的伟大哲学家,更是与孔孟并称的儒家圣人,他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而“真三不朽”,首次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是诸多成大业者一直推崇的心灵导师。

王阳明的心学高扬主体意识,强调内心的力量,追求透明本心、胸中洒脱,对改善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让疲惫脆弱的现代人重新获得强大的内心,在浮躁的社会中获得内心的宁静、充实与幸福。同时,王阳明的心学对现代人个性的发展、思想的自由解放、事业的开拓进取也都有着有益的启示。

本书包含了王阳明主要的心学思想,去其糟粕,取其与现代社会相契合的精华。本书试图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与人们现代的思想意识结合起来,让读者在认识阳明心学智慧、掌握其根本精神的同时,还能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实践,修炼、强大内心,从而使读者从中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心学,为人们排解生活中的烦忧。心外无理——强大自身好立德第一章成己无我明辨善恶也是修行

在社会这个“酱缸”之中,我们原本纯净的心已经被利益、仇恨、嫉妒、焦虑等完全侵蚀成了黑色。病入膏肓的心灵需要救治,而王阳明心学则是乱世之中的最后一剂解药。若想成就自我,首先就要明辨是非,这既是自身的修行,也是立言的最起码的保证。1.人心本无善恶

人性本善恶的问题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之重大命题,千年来一直聚讼纷纷。《三字经》开头四句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前两句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什么是“初”?就是“始”的意思。所以“人之初”是指人刚生下来的状态。什么是“性”?就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性”的本义就是如此。古籍中“性”有时作“生”,即为明证。“性相近,习相远”出自《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习”是后天环境的影响。任何人,不管他父母是什么民族、种族,也无论他的父母是贫贱还是富贵,是好人还是坏人,其与生俱来的“性”,都如素练白绢,没有颜色,没有善恶的痕迹—这就是“性相近”的意思;而人既生之后,环境影响各异,性随之而变,如素练白绢沾染了各种颜料,逐渐变得差异越来越大,有了善恶的区别—这就是“习相远”的意思。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可以看出,其实传统的中国思想是把“性”和“习”明确分开的:先天为性,后天为习。而历来论“性”,不辨“性”“习”,以致混“习”为“性”—性善、性恶的争辩皆由此而生。

作为一代哲学大师,王阳明对人心本来是善是恶也有自己的观点。王阳明将这种思想凝成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认为,人的“良知”才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的本心。只有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才有了善恶的差别。

当恶念抬头时,人的判断往往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这时就要反求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只有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找到心中的理,而这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由此可见,王阳明也认为人心是本无善恶的,而是“习”有善恶。在人们初生的时候,一切都是空白的、本真的、善良的:没有私欲,没有贪念,没有嗔欲。而在后天的社会环境当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一切欲望和恶念便随之产生。

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只有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房东太太告诉她:“你可千万别招惹这样的邻居,这样的人家就爱占别人便宜,手脚都可能不干净的。”

女人听了之后,对这样的邻居满心怀疑,准备敬而远之。虽然从来没跟这一家人打交道,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像房东太太说的那样的人,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不想跟他们发生任何关系。

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女人措手不及,手忙脚乱之后终于找到了小半截蜡烛。刚点上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小男孩怯生生的,小脸胖乎乎的,眼睛明亮。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

女子一下子就反感起来,心想:他们家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别说我没有了,就是有,也千万不能借他们,免得被他们赖上了!于是,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

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个穷小孩展开纯真可爱的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

说完,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准备好蜡烛,所以我带两根来送给你。这下你就不用担心了家里太黑了……”

女子的心瞬间被震撼了,她为自己的势利、多疑感到羞愧和自责:这是多么纯洁的童心和善心,自己居然因为轻信他人的话就否定了别人,还用狭隘的想法来衡量别人的言行。她的心被融化了,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抱在了自己怀里。

提到善恶,正如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目当中也会有一千个善恶标准。但是,归根到底,人们还是怀抱着心灵的真善美,渴望着人情温暖,践行着爱与奉献。

人性本无善恶,而是“习”有善恶。我们不敢说所有人,但是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始终是人们流于“恶”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抹灭人性中真善美的万恶之源。

故事中的女子对寡妇一家开始就抱有警惕之心,加上他人的谗言,更加产生了厌恶、怀疑的情绪。因为个人的偏见,使自己对某些群体或个人形成了先入为主的印象:穷人就一定爱占人便宜,富人才会怀有善心,因为名声就代表了一个人的形象。这真是社会的一大诟病。

在私有制形成之后,人们产生了个人财产和占有的观念。在追求个人发展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复杂而多变了:人们倾向于向能为自己带来利益和好处的人靠拢,轻视和贬低弱势群体以及财富、地位不及自己的人群,借此来追求更多的利益,最后甚至有了阶级和等级之分。

人之本性,在一代代的制度和观念的塑造中,逐渐迷失了最初始的美好和作为拥有智慧和“良知”的人之神性。但是我们的这个世界并没有在人欲横流中毁灭,这是因为人们懂得思考和拥有辨明善恶的能力。虽然社会告诉我们要追求个人的满足,但是我们的道德感和理性在呼唤着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人性可以通过后天教化加以改造。当人的欲望倾向无限向外扩张的时候,如果社会属性向同一方向推波助澜,那么人性就会更加堕落;相反,如果我们整个社会倡导扬善避恶的观念,那么人性就可能会向善的方向发展。这也是王阳明的重要观点之一,即人的“良知”。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是非之心、好恶之心,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良知”人人俱在,自圣人以至愚人,无不相同;人人同具“良知”,人人有个判断是非善恶的自家标准。因此,他强调,“良知”就是人人所具有的“心之本体”,它先验地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人们依“良知”而行便会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故而无需向外寻求道德行为的来源。所以,他相信人性初始本无善恶之分,只是个人对生命和外界观念的选择和判断,导致了善与恶的区分。阳明心学点睛之言

人性本无善恶,王阳明的心学告诉我们,人的“良知”才是区分人心善恶的根本:“良知”告诉人们是非黑白的道理,“良知”指导人们如何面对万物和内心。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态度,就是一支画笔,在本来纯白无色的人之本心,画上了各不相同的风景。在历史长河的绵绵不息中,很多人都在思考人之本性善恶的问题,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未寻得一个满意的答案,而有的人也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自己的想法。无论怎样,每个人都在践行着自己的处世观和价值观,而王阳明给出的答案,或许能为大多数人带来共鸣。2.善恶之分在于意动

虽然王阳明告诉我们人心本无善恶,但是“良知”仍然将善与恶在人们身上区分开来。这一点可以在王阳明关于善恶的四句总结中表现出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由此可见,虽然心之体无善无恶,可当人们产生了意念活动,并把这种意念加以实践,这种意念和行为就有了善恶的差别,从而产生两大对立的阵营。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就是我们懂得是非黑白的道理。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原始社会那种刀耕火种,以满足温饱为生活主要目的的生存环境。但可以看见,即使在最原始、野蛮的年代,人们也会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乃至法律,这就是人们尊重天理、辨明善恶的行为表现。

马克思说过:“即使再好的工程师也无法造出像蜂巢那样神奇的建筑,但是即使最差的工程师也比蜜蜂高明的地方就是,我们在动手前心里有计划、有蓝图。”这其实是人们一种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蜜蜂虽然有着神奇的建筑能力,但是人类具有优越性的头脑永远能够让我们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做成。同样的,区分善恶也是人们运用自己的理性和价值观的表现。这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辩证思想,而王阳明的朴素心学观点也与这种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就是“知善知恶”。天理和天道在人们的心中,天理的昭明灵觉就是人心之虚明灵觉。通过它,人们便能很自然地感觉或判断出人的行为的善恶是非,从而推动“良知”,并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机能,以善念支配人的道德行为的过程,此便是“致良知”的工夫。

意念有其主观能动性,能影响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和看待事物的方法,那么既然善念能支配人们坚持道德感和一颗正义心,不可避免的,一些恶念和违背道德与个人原则的想法,也会让一个人误入歧途,做出错误的决定,走上不归之路。譬如说,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无疑是孩子接触世界的启蒙老师。当他们开始有了记忆和认知的能力之后,父母经常会处处偏爱自己的孩子,将自己的东西毫无保留地给予孩子,用来满足孩子的需求,而且会时刻告诫他们不要将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因为这是你个人、私有的,你有权独占。久而久之,孩子们为了得到更大的满足,就竭力想要获取更多的东西,而不想与他人分享。这种心理就和私有制度一样,最终形成了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和排他的特性。

当然这只是一个很朴素的思想和心理行为,“自私性”虽然已经在每个拥有正常理智的人的头脑中植根,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教育、学习等其他众多方式,以更加成熟、全面和理智的思想抵制那些简单、腐朽的原始想法。我们逐渐学会判断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合情理的,什么是有益集体的,什么是危害他人的,逐渐地,道德感形成,是非观念形成,正邪与善恶有了区分。可以说,这些都是意念,是王阳明的“良知”的作用。

重病室里住着两个病人。房间很小,只有一扇窗户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其中一个病人在治疗中被允许下午坐在床上一小时,这也是很难得的,因为有仪器在他的肺部抽取液体。他的床靠着窗户,但另外一个人终日都得平躺在他的床上。

每当睡在窗边的病人在下午的那一小时内坐起来的时候,他都会描绘窗外的风景给另一个病人听:窗外是公园,有一池碧绿晶莹的湖水,湖水里有鸭子,还有美丽的天鹅;孩子们在湖边撒面包渣喂鱼,放出他们自己做的模型小船;年轻的恋人在树荫下携手悠闲地散步,在鲜花盛开、绿坪如织毯的地方,人们嬉戏着,玩着排球,后头一排的树顶上,是白色的云、蓝色的天……

另一个病人静静地倾听着,享受着每一分钟。一个孩子追着小狗差点摔倒了,一个漂亮的女孩穿着颜色艳丽的夏装……窗边的病人生动的述说,似乎让他感觉自己就在亲眼目睹着窗户外面正在发生的一切。

但是后来,在一个晴朗的午后,一个不好的想法却在他心中产生了:为什么睡在窗边的人可以有独自欣赏外面风景的权利呢?为什么我没有这样的机会?他越想越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越是这么想,就越想换位子,他一定得换才行!

这天夜里,他正在盯着天花板胡思乱想,窗边的病人突然惊醒了,并且开始拼命的咳嗽,似乎马上就要喘不上气来了。那个人一直想要按病床之间的门铃叫护士,可是就是没办法够到。而他的“朋友”却只是旁观,并没有帮忙。就这样,等护士来的时候,这位病人已经停止了呼吸,遗体被静静地抬了出去。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病人便请求照顾他的护士,把自己调换到临窗的位置。护士答应了他,他很高兴。护士离开后,他艰难地用手肘支撑起自己的身体,吃力地向窗外望去……他看到了,窗外,只有一堵空白的墙。

故事的结局让人如此意外,却又发人深省。睡在窗边的病人在每天的那一小时,用他善良的心灵和高尚的灵魂,为自己和病友勾画着美丽的风景。要知道,对于只能每天躺在床上的人来说,那不是一句句简单的描述,而是为他们带来快乐和精神动力的源泉。善念和爱心让这位窗边的病人变得如此伟大。

然而,他的病友却并没有感恩这一切,他产生了邪恶的想法,他开始嫉妒,他不满足于聆听外面的风景,而想要独自欣赏和占有那一片窗外的世界。面对病友的求助,他选择了无视和冷漠,就因为一个想要独享美景的自私想法,让他失去了善良的朋友和“观赏”窗外风景的机会。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你就是你所想的那样。”拥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品质和生活,你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做出什么样的事。

人是社会性的人,我们个人的观念与这个社会的性质和主流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有道德楷模,有感动人物,这些都是激励我们向上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社会,物质的大发展带来了贫富差距,这导致人们对财富与地位的狂热追求。人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做人上人,渴望为自己带来物质上的无限享受。所以,一些不良思想和堕落情绪腐蚀了很多纯真、朴实的心灵。他们忘记了自己曾经的理想,在追逐物质和金钱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最终,恶念、欲念占据了他们的头脑,他们就被这些不好的想法扼杀了。

既然意念对一个人的影响如此之深,人们就要学会面对自己的不良情绪和念头,正确看待自己内心的需要和追求。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告诉自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必羞于做一个敢于追求的人,但是要用正确的方法。用积极的、正面的思路引导自己做出正确选择,用别人的成功激励自己,而不是一味地嫉妒;学习别人的方法、经验,而不是急功近利。或许这就是我们在面对“恶念”的时候,最有效的抵制办法。阳明心学点睛之言

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不好的念头就可能将一个人引向不归路,一个小小的善念和善举就可以创造出伟大和奇迹。3.心明眼亮分善恶

善恶存于天地之间,给了人们判断是非和行为处事的标准。顺应天理、于人有益的就应当被推崇和信奉,而那些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行为,就应当遭到人们的摒弃和抵制。但是,做到这一切的前提,是要学会如何心明眼亮地找到自己的道德心与善恶标准,建立个人的原则,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在王阳明看来,理在人们的心中,天理的昭明灵觉就是人心之虚明灵觉。通过它,人们便能很自然地感觉和判断出人们行为的善恶是非,从而推动“良知”与人的善恶判断。这也是人们的精神本体。

王阳明思考善与恶的标杆,他的心学包含着很多朴素的关于人与外界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处理的方法。王阳明也“格物”,也主张通过观察形成自己的认知,但与当时盛行的程朱理学不同,他有了很多的革新。朱熹的“格物”说强调知识在人的道德修养过程中的作用,忽视了人心在此过程中的能动功能。

按照这样的说法,先让我们思考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高尚的人一定知识渊博吗?一般来说,通过掌握书中的道理,人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包括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也就是说,知识渊博的人更容易培养高尚的情操。可是在中外历史上,又有多少“大恶人”是知识渊博,却心怀鬼胎之人啊!

被世人唾弃的秦桧就是进士出身,二战中的“三大战犯”之一的东条英机也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他们学识不可说不渊博,但做起坏事来更坏、更毒辣。既然知识不一定能培养高尚的情操,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呢?作为万物之灵—人,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化的今天,都非常值得思考一个问题:怎样做一个高尚正直,对社会有用的人?

对于朱学的这一内在欠缺,很多人都有不同意见,以为朱学的这一原则实在是支离破碎。王阳明在这一问题上,对朱熹反复强调的“格物”论进行了一番新的解释,即将“物”释为“事”,将“格”释为“正”。这样,“格物”便是在意念发动处的件件事情中为善去恶,避开主观意念中恶的认识,接近善的感觉。王阳明“格物”、分辨善恶,其实就是穷究人心之“良知”。

苏章是出了名的清官。他为官清正、公私分明,从来不为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冤枉好人,或放过任何一个坏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他都会仔细斟酌,详细判断其中原委、正误,一直秉持着公正、公道的心态来做事,因此,他深受百姓的信任和爱戴。

有一年,苏章被委任为冀州刺史。上任伊始,苏章便运用自己的才智和胆识,积极处理政事,办了好几件颇为棘手的案子,一时为人津津乐道。可是有一天,却发生了一件让苏章自己也头疼的事情。

原来苏章在当地处理政务的时候,偶然发现记载当地事务的几个出纳账本记得含糊不清、杂乱无章,不由得起了疑心,就开始派人详细调查起来。很快,调查的人就呈上了调查的结果,原来是清河太守贪污受贿,有私吞公款的行为,而且数额巨大,账目自然就大有纰漏。苏章闻言大怒,决定马上将这个胆大妄为的清河太守逮捕法办。

可是,当他的目光落在这位太守的名字上时,不由得呆住了。原来这个清河太守不是别人,正是他以前一位很要好的同窗。两人当时总是一桌吃、一床睡,形影不离,无话不谈,简直情同手足。这位昔日好友今天怎么品行堕落到如此地步,这让苏章非常痛心。法不正难以自平,可自己又怎么能对老朋友下得了手呢?难道要亲自把他送入大牢?左思右想,苏章感到十分为难。

而那位清河太守得知自己东窗事发,惊恐万分。当他听说负责办案的刺史是自己的老朋友苏章时,又开始心存侥幸起来。他希望苏章可以念及旧情,网开一面,借此逃过一劫。但是他又听说了苏章清廉公正的名声,吃不准这位朋友究竟会怎样处置自己,因此感到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而就在这时,苏章派来了手下人请他去赴宴。

苏章一见到老友,忙迎上去拉着他的手,领他到酒席上坐下。两个人相对饮酒说话,痛痛快快地叙着旧情。饮酒过程中,苏章绝口不提案子的事,还不停地给老朋友夹菜,气氛很是融洽。

这时,这位清河太守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他不禁得意地说:“苏兄啊,我这个人真是命好,别人顶多是有一个老天爷照应,而我却得到了两个老天爷的庇护,实在是幸运啊!”

听了这话,苏章马上推开了碗筷,站直了身子,整理了衣冠,一脸正气地说道:“今晚我请你喝酒,是尽私人的情谊;明天升堂审案,我就会公事公办,公、私我是绝对不会混淆的。”他的朋友一听,顿时傻了眼。

第二天,苏章开堂审案,果然不徇私情,按照国法将这个罪大恶极的清河太守正法了。

苏章对好友也绝不徇私情,秉公办案,体现了其心中有公道,明眼辨善恶的优秀品质。我们且不说当时官场之人情复杂、是非混沌,就在法制严明的今天,很多人也很难过得了人情、关系这一关。不少人能耐住艰苦和压力,却抵挡不住内心的动摇,往往因为一念之差,做了不可挽回的错事,一步错,步步错,最终走上了一条远离正理与善恶分明的道路,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王阳明说人要有“良知”,这是人们维持道德感和区分善恶的不竭动力。想要时刻将善恶分两边,做立场鲜明的人,就要时刻告诉自己,我要做的事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天理、对得起人道的,这是“良知”的体现。也许我并不需要时时行善,但是我们必须要做正义心灵的支配者。只有这样,才能在诱惑和人情面前,始终坚定自己的立场,不犯错误,勇敢面对,做到心明眼亮分善恶。

作为社会和未来的发展力量,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却并没有能够习得王阳明的这种思想。有的人整日沉迷于吃喝玩乐之中,盲目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精神上的空虚却用一些所谓的“个性”“非主流”的观念来填补。他们迷迷糊糊、浑浑噩噩,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没有主见,只知道随波逐流,整天奔波、忙碌于金钱与名誉等浮躁的东西,这是很让人遗憾的。

人们不同于动物的最大区别,乃是作为人,应具有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道德理想,尤其是有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而要达到这种境界不能靠一日之功,需要长久地不断磨炼自己的心性,修正自己的行为。这些优秀品质的修炼和提升乃是基于人的自我反省和思考,也将是每个人毕生的功课。阳明心学点睛之言

中国另一位伟大的佛学家、哲学家萨迦班智达说:“无有辨别善恶者,学者之前受驱逐,整天谈论钱财食,此即双足之畜生。”王阳明的思想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借鉴:人们应该用一些正义的、积极的主观思想,时刻用善恶分明的眼睛看待世界与万物,无论是存“良知”,或是“格物”,想要心明眼亮分善恶,就要有自己的修行。4.为善除恶方成己

内心的动机决定人的一切道德行为,只有念善、为善才能真正成就自身。王阳明说:“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这就是说,事物的规律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如果没有人,怎样去寻找事物的规律呢?同样,离开事物的规律去认识人,只看表面现象,也不可能真正认识人这个主体。人和事物的规律就像两个吸引力极强的吸铁石,相互吸引、密不可分,这也是他的“知行合一”的理论体现。

所谓的“知行合一”,就是说一个人光有品德高尚、行善行正的想法还不够,更应当付诸实践。假若想法有了,却不去行动,就不是真正的有认知和有道德的表现。这是在告诉我们不但要心怀善念,摒弃恶念,更应该让自己成为行动的巨人。如果没有人心本善的动机,就是学得再多,也是像舞台上的演员演演戏而已,并不能真正使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说到不如做到,做出了成果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王阳明虽然是心学的代表人物,但他并不否认“心”外有可以使人渊博、使人明智的知识,因为他自己就是主要靠勤学苦读才悟道的。而他自己也亲身践行了“知行合一”的理论。王阳明一生致力于为百姓出力,为社稷造福,惩治了不少贪官污吏和山贼匪寇,有一段故事就是说王阳明是如何整治当时朝廷上一位贪得无厌的国舅的。

明武宗正德十三年,王阳明顺利平定江西贼寇凯旋归朝。因为立了大功,皇帝不仅晋升他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还赏赐给他大量的金银财宝。这使当时在朝廷权力很大的国舅急红眼了,他愤愤不平地想:你王阳明也太不会做人了吧,那些金银财宝哪有不上供给我一点儿的道理,难道你不知道我的手段吗?

于是,他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竟然指使手下向王阳明暗示:“送一半金银财宝给国舅,否则你王阳明以后可有好果子吃了。”刚正不阿的王阳明气得火冒三丈:“这国舅贪得无厌,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早已恨他恨得咬牙切齿,我怎么还会用肉包子打狗,这不是有去无回吗?况且河南连续两年大旱,颗粒无收,我还打算用这些钱去救济灾民呢!虽然这些金银财宝看起来不少,可对于千万受苦的百姓,仍是杯水车薪。对了,何不趁这次机会,好好惩治一下这个仗势欺人的国舅,让他搜刮的民脂民膏取之于民、又用之于民呢!”

王阳明主意打定,他就开始用“心”去考虑计策如何实施了。他没有像其他刚毅、诚实却屡屡碰壁的大臣那样,直接上书给皇帝揭发国舅的罪行。因为王阳明知道,这无异于鸡蛋碰石头,皇帝一定会“胳膊肘儿向里拐”,弄不好被国舅反咬一口,不但告不倒国舅,说不定自己还得受罚遭贬,这绝不是帮助百姓的上策!

这一天,王阳明穿戴整齐,做出要去送礼的样子,大张旗鼓地去国舅的府第登门拜访。国舅一听传报,王阳明来了,一阵冷笑,暗中思忖:看来你王阳明再狂,再有才能,也逃不脱我国舅的手心,还不是得乖乖地将财宝给我送上门来。“有请王阳明。”国舅傲慢地坐在太师椅上,只等王阳明供奉财宝。只见王阳明进了厅堂,毕恭毕敬地向国舅行完礼,按宾客的规矩坐下来后,义正词严地说:“大人托小人办的事,小人很想成全,只是怎耐小人早已有安排,不能从命,还希望大人谅解。”国舅一听可火了,这不是不把他放在眼里吗?不仅不上供,还胆敢来他的府第,难道是想教训他不成!国舅脸色一变,正要一使眼色让手下把王阳明拉出去打他四十大棍,再轰出去。

只听王阳明又接着说:“臣下素闻大人刚正善良、扶善救贫、功德无量、臣下正想写封赞书,将大人的善德公布天下,让百姓人人知道国泰民安可多亏了大人啊!”国舅被王阳明的“迷汤”灌得晕晕乎乎,怨恨之情早已跑到了九霄云外,心中一阵窃喜:我国舅这些年钱财也得了不少,可从没人公开称赞我,要是百姓都对我崇拜至极,到处供香磕头,那多风光啊!国舅高兴地连连点头。

王阳明见火候已到,又话锋一转:“河南这两年大旱,人们生活困难,如若大人能雪中送炭,拨500两白银,那老百姓将更加感激不尽。”素以“铁公鸡”著称的国舅,一听要花自己的银两,就是一阵心疼,可转念一想,“舍不了孩子打不了狼”,也只有勉强答应。王阳明抓住国舅的弱点,使他乖乖上了钩。但是王阳明才不会轻易放过他呢,这次他可要狠狠治治无恶不作的国舅。

王阳明用华丽的文笔,写了一篇对国舅大加称赞的文章。国舅看完后高兴不已,他还从来没发现自己这么功德无量呢!虽然觉得“500两白银”这几个字有点儿刺眼,可想到受万民爱戴,也只有签字画押。于是,王阳明向皇帝、向天下黎民百姓发布了这篇文章。第二天早朝,皇帝笑着问国舅:“爱卿,朕现在越来越发现你善良、仁义,是不可多得的良臣,竟向百姓捐助5000两白银。”5000两?国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500两何时变成5000两?无奈生米已煮成了熟饭,国舅只好吃个哑巴亏,心疼地掏了5000两。这是怎么回事,原来王阳明利用国舅的虚荣心,在500后面多加了一个零,替老百姓好好地出了一口气。

看完了这个小故事,相信所有的读者心中都暗暗高兴,认为王阳明干得好,大快人心啊!可大家要知道这套计策可不是凭空捏造,不是谁都能把它想出来的。他要有丰富的经验,周密的思维,需要敢于对抗恶势力的勇气。要知道,国舅是皇帝的至亲,自然是位高权重,常人不敢与之树敌的。但是王阳明凭借着自己的一身正气和胆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可见他是一个有着强烈道德感和善心的好官。

王阳明没有莽撞行事,而是抓住了这位贪得无厌的“铁公鸡”国舅好面子、喜欢被人吹捧的特点。他将自己的认知付诸实践中,借此指导自己想出了高明的办法,既保住了自己要赈灾的钱款,同时又从这位国舅身上捞了一把。而虚荣的国舅面对皇帝又有苦说不出,只能乖乖认账。可见王阳明的智慧和手段之高。

王阳明不仅是一位有着智慧的思想家,更是一位行善立身的人。他抓住了事物的规律性,并将知识、认知与实践行动有效地结合了起来,做出了很多为善除恶之事。我们相信他的盛名已经不仅来源于他的思想,更得益于他的人格和正义感。他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他的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让人们看到了这些思想的力量,这是最好的证明。阳明心学点睛之言

要做到为善,除恶,虽然不一定要拥有伟大的思想和智慧,但是一定要有善念和道德感、正义心,并且敢于去做,而不是空谈。只有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才能成就一个有意义的灵魂和生命,才能影响并鼓舞这个世界,形成正义的正面力量,达到人与人之间和谐和共荣。5.百善孝为先

善心是一个人最纯洁的感情:它让你体会人情冷暖,让你学会感受万物,更能让你得到人间最大的快乐。从善心、善语到善举,人们在各自的生命中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善。

播种善良,才能收获希望。一个人可以没有让旁人惊羡的姿态,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银”的日子,但离开了善良,却足以让人生搁浅和褪色—因为善良是铸就生命的黄金。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谦让,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就可以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美好和幸福。这是善良的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也是我们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所提倡和弘扬的。

而在人们心中,“孝”最为百善之先。作为与自己最亲近的人,父母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并用他们的爱尽心地哺育我们长大成才。可以说,我们自生下来起,就背上了父母沉沉的关怀,也背上了一份沉沉的责任。

对父母的孝顺是作为人一种与生俱来的善心。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孝顺,那他也绝不可能真正做一个对他人用心、对集体有益的人;同样的,懂得将自己的父母作为人生第一重要责任和爱护的人,才能从这份感情中,汲取更多的爱心与善念,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毫无疑问,“孝”是人们成就个人、践行“善”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百善孝为先”,“孝”就是人世间最平凡的伟大。“孝”是一种“善”,它蕴含着无穷的力量,甚至能够创造奇迹。王阳明重“良知”,重“善”,他对“孝”更是推崇。他曾经这样表达过自己对孝的看法:“良知是天理的自然明觉发见处,是真诚恻惔,是人之本体。故此良知之真诚恻惔以事亲,便是孝。”王阳明认为,如果你的心本来就是善的,不一定要听从别人教导或督促。看见冬天天气寒冷,就一定会马上想着:我父母有没有穿得暖、吃得饱,行动上也会努力地使父母有火炉、有棉衣;看见夏天天气炎热,又会担心父母会不会耐得住暑热,想着怎么样才能让父母凉快,就会想办法腾出阴凉的房屋给他们。只有先有了诚孝的心,接着才会用行动去做。

有一个三口之家,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在一家小单位里上班,拿着微薄的工资。母亲长年下岗在家,只能摆个地摊,打打零工来填补家用。女儿大学刚毕业,找到了一个工作单位,刚开始工作不久,收入也不高。但是一家人过得很和美,夫妻恩爱,女儿也很懂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的后背长出了一些小红点,起初她并没有太在意。母亲认为,自己没有医疗保险,医药费总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女儿上大学欠下来的债还没还清呢。对这个勉强能够维持开支的家庭来说,她实在不舍得再多花钱了。

可是,红点越来越大,而且开始又疼又痒,母亲偷偷一个人来到医院做了检查,医生当即要让她住院治疗,这可能是白血病的征兆,需要严密地观察。

母亲对医生说明了家里的经济情况,请求医生给开一点药就好了。好心的医生就给她开了一点便宜的药,还告诉她可以到市里的爱心医院去看一看,那里看病可以节省很多钱。不过,像她这么危险的情况,应该尽快到大医院治疗,否则有可能危及生命。

于是,瞒着丈夫和女儿,这位母亲就只能在做完家务之后,趁着没人,吃下那些只能勉强维持现状的药。但是纸包不住火,过了一段时间,妻子的病还是让丈夫和女儿知道了。他们责怪她不应该对家人隐瞒,并带她到更大的医院检查治疗。奇怪的是,所有的医院都无法确诊母亲患的到底是不是白血病,只是都劝他们,应该让母亲到更大的医院仔细地观察和治疗。

就这样,为了给母亲看病,家里仅有的一点存款很快都花光了,还向亲戚们借了不少的外债。可是母亲的病就是没有好转的迹象。女儿平时虽然话语不多、很乖巧,可是心里什么都明白。看着母亲被病痛折磨的样子,她心如刀割、感同身受,却又束手无策。

转眼新年就到了。女儿告诉母亲,单位要在初一那天举办活动,一大早就得出去。那年的春节特别寒冷,女儿早上出门后,到了晚上十点多才回到家来。父母早就等得心急如焚了,但看着女儿冻得通红的小脸,一句责问的话也没有说。

过了两个月,母亲身上的那些小红点竟然慢慢消退了。再来到医院检查,医生也感到非常不可思议。不知道是药的关系,还是出现了奇迹。一家人都十分高兴,说是老天开了眼,终于帮了家里一次。

后来又有一天,女儿对母亲说要去泰山一趟。母亲有些担心,就劝她等到父亲有空了,再陪她去。女儿脱口就说:“不用了,上次我就是自己一个人去的,没关系。”“上次?哪个上次?”母亲追问女儿。

女儿见无法再瞒下去了,便说了实话。原来,春节那天,单位里其实根本没有举行过活动。她是听人说泰山顶上的神仙很灵验,特别是每逢大年初一,求神拜佛更灵。为了当天能够往返,免得父母担心,她便在大年初一的一大早,独自坐上了开往泰山的火车。颠簸了三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泰山,女儿没有停歇就向山上爬去。在经过的每一座寺庙里,她都虔诚地跪拜每一位神灵,许下自己唯一的新年愿望—愿神灵能够保佑母亲尽快康复!现在神灵终于保佑了母亲,母亲的病好了,她该去还愿了。

听到这里,母亲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她抱着女儿单薄的身体,泪流满面哽咽着,“孩子,妈的命是你救的!”

故事中的女儿虽不善表达,对母亲的孝心却感动上天,创造奇迹。其实无论是神力,或是人为,奇迹都是由人们最强烈的愿望和最真诚的努力创造的。父母的养育之恩大过天,而行孝的真心更是能涵盖万物。尊崇孝道的人必然是心灵纯洁善良的人,而心存善良之人,他们的心是滚烫的,情是火热的,可以驱赶寒冷,横扫阴霾。

爱和善是人们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最能从一个灵魂传递到另一个灵魂中。父母给孩子的爱是一个人成长起来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而在这种爱心沐浴之下成长起来的人,也最能学会爱和感恩,最能看到世间的美,就会有行善的心。阳明心学点睛之言

善意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智慧往往能够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阔。百善孝为先,懂“孝道”的人,才能透过这种双方的关爱和给予去感受善、感受爱、感受快乐。善心才能有善举,也只有善举才会结出善果,希望每个人都能谨记。6.“无我”才可树言

我们总是敬佩德行端正、谨言慎行的人,对他们的思想、言论也愿意相信和遵从。说白了,这就是因为他们的知识、见识都是我们没能达到的。因此,他们看得远、看得全,他们的言论也更加符合事实。而除了才学,我们对这些人的敬重和信任,更多的是来源于他们的个人胸襟和性格魅力。他们往往有着一些共同的特质:放低自我,心怀天下,只尊正理,看淡名利。

有什么样的思想,你就是什么样的人。真正想做到言之有理、有信,就一定要做到心中无妄,身正德恭。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愿意做对自己有好处的事,偏袒跟自己立场相同的观点和言论。符合我的想法的,我便鼎力支持,引为真理;与我的想法有悖逆的理论、言谈,我便心生厌恶,冷眼排斥。不去追求对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真理和事实,更忽视自身的不足和局限,这其实就是一种最妄自尊大、贻笑大方的盲目和无知。

王阳明曾经说过:“为学大病在好名。”这虽是古人的总结,但运用在当今社会,也可以说是贴切至极。想要治学,得天之大道,如果不能摒弃对名利的追逐,就必然无法以淡然、严谨之心取得成就。一个为名利所累的人,他的言行都是不能够被人所信服的。满口大道理,看似一副悲天悯人的善人相,但因为不能摆脱功利之心,就必然会言之不凿、口是心非。

因此,想要树言、立信,就一定要做到“无我”、无私。正如王阳明所说:“圣人之学,无我无本”。称得上圣人之学的,就必定要有颗清净心,对尘世的名利、享乐无染无着。圣人之言也是如此,去尽了铅华和累赘,才能树立自己的信义。

在耶路撒冷有一家名为“芬克斯”的酒吧,面积不大,只有30平方米,但它却远近闻名。很多人不解其中缘由,纷纷慕名前来。

有一天,酒吧老板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很客气地对他说:“今晚我将带10个随从前往你的酒吧。为了方便,希望你能谢绝其他顾客,可以吗?”

谁知老板罗斯·查尔斯毫不犹豫地回绝了:“我们欢迎你们来,但是你要我谢绝其他顾客,这我做不到。”

老板不知道,其实这个打电话的人竟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他是在这次访问中东的日程结束时,在别人的推荐下,才想要来这家酒吧的。因为被拒绝了,所以他最后坦言相告:“我是正在贵国出访的美国国务卿,希望你能重新考虑一下我的请求。”

可老板接下来的回答,更是让他气得摔掉了手中的电话,老板说:“国务卿先生,您愿意光临本店我深感荣幸。但是只因为您到来的缘故,便让我将其他顾客拒之门外,这我做不到。”

第二天傍晚,罗斯·查尔斯又接到了基辛格的电话,基辛格在电话中对昨天自己的失礼表示道歉,并说今晚打算只带3个人来,且只订一桌,更不必谢绝其他的客人。

谁知查尔斯又说:“非常感谢您,但我还是无法满足您的要求。”

基辛格很意外:“这次又是为什么呢?”“对不起,先生,今晚是星期六,对我们犹太人来说,礼拜六是一个神圣的日子,所以本店将歇业休息。”“可是,明天我就要回美国了,您能否为我破例一次呢?”基辛格仍不死心。

老板查尔斯很诚恳地说:“很抱歉,这不行,您该知道,如果我违背了神的旨意而经营的话,那是对我的信仰的玷污。”

这次基辛格终于无言以对,他只好无奈又不无遗憾地离开了耶路撒冷。

这是一段真实的故事。其实这家小酒吧如今已连续多次被美国的《新闻周刊》评为世界最佳酒吧的前15名。一家只有30平方米的小酒吧,没有豪华的装潢和华丽的环境,却能一直享有如此高的声誉,这与酒吧老板的个人作风有着莫大的关系。因为对顾客和神的尊重,没有任何事物将能改变他的原则和信仰。即使是“超级大国”的高级官员,老板查尔斯也不为所动,终于让他的酒吧成为一间广受好评、独具个性的地方。

我们扪心自问,如果我们自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这家酒吧老板查尔斯这样呢?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被声名和信誉所累,最终一败涂地。试想,一家为顾客开方便之门的地方,假若老板只为了趋炎附势,便将平日里奉如上宾的顾客拒之门外,又有谁愿意再次光临这种只会表面功夫的店呢?没有为顾客服务的真心,就不能获得顾客的认同,这是相互的。只有真正能够忠于自己的原则和正理的人,才能被人所信服,他的言行举止也会有说服力和影响力,才能为人所称颂。

王阳明就是一个敢于维护正理的人,所以,即使被贬到龙场,他仍然乐在其中,并将自己的理论和思想发展到了一个高峰。他的行为和他的思想还有主张始终是一致的,这才使人们尊崇他的言论和人格。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从遵从人心和天理出发,做对的、正确的、有益于人的事,这便是一种“无我”之境。脱离了个人的喜恶和名利追求之心,才能真正做到树言、立信。这是人伦,更是天道。

王阳明出生的年代,皇帝沉迷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的不正之气中而且整个朝廷上行下效。百姓在这样的君主统治下,饱尝苛捐杂税的重负,穷困潦倒,温饱都难以为继。王阳明的父亲是当朝举人,自然希望儿子继承自己的衣钵,能够再次考中科举,光耀门楣。但是看到了这种腐坏的社会现象的王阳明深知,乱世中,只谈治学是无法给百姓带来真正的改变和福音的。所以,他的哲学思想从不拘泥于官方的意志,而是力求为百姓们找到一条能在朝廷的压迫之下还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的路子。即使生活苦楚,也能为自己找到救赎。王阳明就是这样,他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胸怀,不与浑浊不堪的世风同流合污,以助人、忘我为目的,才在乱世中成就了自己的千古英名,他的思想和言论才能经百年而不衰,并为人所信服、称道。阳明心学点睛之言

莎士比亚说过:“轻浮的虚荣是一个十足的饕餮者,它在吞噬一切之后,结果必然牺牲在自己的贪欲之下。”这是可以通行于任意地域、任意时代的真理。看看现在被披露的有着几十块名表的“微笑市长”,还有坐拥20台名车、资产达十几亿的所谓“好村官”,他们作为人民的公仆、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却做出这些不齿甚至令人发指的行为,实在可悲。他们身为百姓的父母官,却在金钱、名利中丧失了自己原本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信仰,最终沦为社会的渣滓和民族的毒瘤,这样的人如何能将“善”作为人生的修行,如何能将“正义”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又如何能树言、立信呢?最后也徒剩一个骂名而已。7.存养善心即修行

王阳明认为,人的“良知”是没有先天有无之分的,正如人的本性是至善的,“良知”也是人人同有的向善心,这是人格平等的基础,也是人人都可成圣的根据。他的弟子蔡希渊曾经不明白这个问题,向他提问:“圣人是可以通过学习来达到的,这我知道。然而像伯夷、伊尹等这些古代的贤人,他们的才学与孔子终是有区别的,为什么也和孔子一样被称作圣人呢?”王阳明的回答很巧妙,他说:“圣人所以被称为圣人,只是因为他们德行最高,不会被人的一些低俗的欲望所腐蚀。这就好像精金之所以精,只因其成色足而没有杂质一样。拿足金可以比作圣人的德行,可是很多圣人的才学也的确有大小不同,这就好像是金子的分量有轻重一样。尧舜好比千斤的金子,文王、孔子好比是百斤的金子,而伯夷、伊尹就是和几十斤的金子一样。他们才学能力虽然不同,但至善的‘良知’是相同的。因此都可称作圣人。”

可见,正如“心中有佛,那么人人皆是佛”的道理,王阳明相信,只要能存善心、养善心,那么人人都是圣人。人与圣人的区别其实很小,只在于才学和德行修为的水平而已。所以,只有把存、养善心作为一个人毕生的修行,不断地提高和完善,那么即使你没有名声,没有传世之作,甚至没有人记得你是谁,但你的内心已经可以与圣人相媲美了。

曾有哲人说:“生命其实并不只一次。读不懂生命、不知道该如何对待生命的人,认为生命就只有一次;而读懂了生命的人,便看到了生命不生不息,即使肉体即将消亡,仅仅精神上和灵魂上的升华,就能让一个人无悔于自己的生命,最终参透生命的本质。”追寻生命的本质不是一个简单而短暂的过程,只有在不断的体会和领悟之中,才能捡拾到灵魂的彻悟。每个人生活的方式都不尽相同,对生命的态度也不同,因此结果也各异。有的人选择了追求金钱和权势等能为自己带来物质和身体上享受的东西,甚至以为这就是满足精神追求的方式。就像一个小孩子得到了一块糖,就仿佛这种甜就是他的所有、所求,一个成人以为自己得到了一笔财富、一种地位,买了豪车,有了大房子,就以为这就是他毕生无悔的理想,这是狭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钱和身体上的享受是短暂的,将随着死亡很快消失。一个人想在生命中留下点什么的话,就要通过他人,将自己生命的投影延续下去。善心、善行是最容易感染别人,并被称颂、铭记的事物,也是最好的将自己与他人、与生命和时光建立起联系的桥梁。因此,存善心、养善心,就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

风浪太大了,一艘货轮在海面上颠簸着,艰难地行驶着,仿佛随时都会被风浪推倒。一个黑人小孩在货船尾部做勤杂,一个不慎,在大风中,被卷出了船,掉入了漫无边际的大西洋中。可是,没有人知道他掉了下去,尽管他在努力地大声呼救,可是风浪把他的声音瞬间淹没了,没人听得见。轮船已经渐行渐远,孩子既难过又害怕。

为了不被冰冷的海水冻死,他一直使出全身的力气奋力在水中滑动着,求生的本能让他想尽办法让自己浮出水面,他瞪大着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的影子越来越小,到最后,这个黑人小孩什么都看不到了,只剩下一片似乎可以吞噬一切的海洋。孩子实在是游不动了,在他的潜意识中,他知道自己马上就要沉下去了,他将死在这个没人会发现他的海洋中。他绝望了,“算了吧!”他告诉自己,放弃了挣扎。

可是,就在放弃的那一刹那,他的脑海里浮出了一直很关爱自己的老船长的慈祥的脸和总是充满鼓励的眼神。不,若是老船长知道了他掉进海里,一定会马上回来救他的!想到这里,他仿佛顿时得到了力量,这力量让他再次鼓足了勇气用自己最后的一丝力气再次艰难地划动起了双臂,向着货船远去的方向游去……

而船上的老船长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这个黑人小孩失踪了,几次搜索无果后,老船长果断地判断到孩子一定失足落水了。于是他马上下令调转船头沿着过来的方向往回搜寻孩子的踪迹。这时,有很多人劝老船长说:“算了吧,船长。你想想,风暴已经过去那么久了,即使孩子没被海浪卷走,这么长时间了,一定也体力耗尽,后果可想而知。这段海域又有很多鲨鱼,葬身鱼腹也是很有可能的。”

这时,船长犹豫了一下。的确,这么长时间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生还的机会实在是太渺茫了。可是,良心告诉他,他必须去做最后的一点努力,不能就这样放弃那孩子不管,于是他还是下令,马上回去搜寻。有人开始嘟囔:“为了一个黑人小孩,值得吗?”老船长大喝一声:“闭嘴!”终于没人敢说什么了。

就这样,他们开始迅速返航,沿着船来的方向仔细寻找着孩子的踪迹。终于,他们在孩子的生命即将消耗殆尽的最后一刻,将他救了上来。

当孩子苏醒过来的时候,他激动地跪在船长的膝下感谢他的救命之恩。所有的人都为这个孩子顽强的生命力打动和折服了。老船长扶起孩子,问他:“你怎么能坚持那么长时间呢?你真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孩子啊!”

孩子用微弱的声音笑着回答道:“因为我知道您一定会来救我的,一定的,所以我才坚持到了最后的一刻。”“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呢?”“因为我知道您就是那样的人啊!”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老船长泪流满面,他竟然跪了下来,跪在这个经常被人们带着异样的眼光看着的黑人孩子面前,说:“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感到羞耻……”

善心是人间最美丽的补偿,它让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灵魂的救赎。人们或许认为自己是个有善心的人,在乞丐面前,你可以给他几块钱;在年老的人面前,你可以为他让个座。这种善心、善行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真正要做到圣人一般的觉悟,不仅是要做到这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且要在众人的谬误中拯救一个即将被抹杀的真理,在一个生命被别人判了“死刑”之后,你仍然不会放弃努力和信念。

故事中的老船长虽然认为自己对这个黑人小孩平时已经很爱护了,可是在面对他或许已经死亡的事实面前,他还是为了自己是否应该回去做最后一次努力而犹豫了片刻。而这个黑人孩子,却因为他顽强的求生的心和对老船长彻底的信任,救了自己的命。对这样一个抱有着对他人最真诚的善念和信念的人,上帝必将眷顾。所以,孩子活了下来,而老船长也幡然醒悟,真正明白了“善”的含义。阳明心学点睛之言

黑人孩子和老船长正如千金和百金的区别,这也是王阳明一直想要传达给世人的道理。善心人人都应存于灵魂,但这始终是一种人们需要不断修行的习得。真正的“善”是深远的、超越了平常的,甚至有时会遭遇艰难和困惑。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在“存善心”的过程中,还要“养善心”“悟善心”,这即是修行。8.心强大,不为物扰

人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不断挖掘自己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有着无限的潜力和巨大的精神力量,所以说,每一个人都是一口深不见底的井,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那么,每个人如何站在自己的井台上打水,就看他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对待自己。如果你相信自己这口井里的泉眼会带来很多的水,那么只要你拼命地打,一桶接着一桶,不管风吹雨打,日晒雨淋,只要不停顿,就一定能打出水来,甚至连你自己都无法估计你的这口“井”究竟蕴藏着多大的容量。当然,不管容量多少,重要的是你一直在拼命,在努力,从不放弃。

王阳明的一生活得非常潇洒、快活。虽然生不逢时、朝纲不稳,但是不论遭遇到什么样的境况,他都泰然处之,驾驭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并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哲学理念。由此可见,他是一个心灵很强大的人,因此他总是不会为外物的变迁、好坏而扰乱自己的心情和生活。

人有这样坚韧持久的生活动力,一定是来自内心的,并且在不断的磨炼中越挫越强。所以,只有在经受了压力和艰难,并体验了由压力变动力、再由动力产生成果的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我们才会在挫折和打击面前既不沮丧也不抱怨,并慢慢学会很自然地要求自己咬咬牙、直直腰,再干一次、再来一遍。只要有这样的不屈不挠的强大精神,毫不犹豫地把手里的桶继续放入自己的井里,不怕苦、不怕累地往上提水,那么人们就会拥有更多的生命之水,这样有生命力的“水”是柔韧的、斩不断的,也是真正强大的。

一个有价值的生命,一定要竭尽全力地挖掘自己的潜力;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一定是充分地发挥自己、迸发自己的过程。所以,想要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就一定要学王阳明,不让自己患得患失,认准了正确的道路,就踏踏实实地向前走,一步一个脚印。不期望走得很快,更别幻想一步登天,不让自己止步,慢慢地走、不停地走,看不出速度,可总在进步,并渐渐地靠近目标。按照这样的宗旨,你就会平稳地走出一条不平坦的路。再回头一看,你就会感到惊喜、感到安慰,因为你走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自己,这时你就会明白,人可以创造奇迹,甚至可以创造出神迹的生命。只有强大的心,才能有强大的生命。

有一位大师的事迹就生动地体现了人心灵的强大。如果这位大师走在街上,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长得太平常了,没有任何一点能吸引人。可是,他那粗糙得像锉刀般的双手,却创造出了一件件举世无双的微型乐器。

1990年初,在北京举办的“中国首届工艺美术佳品及名艺人作品展”上,一把完全依照意大利古典制琴大师斯特拉里瓦里名琴样式,以225∶1的比例制作的长仅3.9厘米的微型小提琴,打破了1988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