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校究竟牛在哪儿:我们的留学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7 14:36:24

点击下载

作者:《新东方英语》编辑部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牛校究竟牛在哪儿:我们的留学故事

牛校究竟牛在哪儿:我们的留学故事试读:

★没有梦想,何必远方★

牛校究竟牛在哪儿?

——浅析哈佛大学的课程设置

刘瑜

我在哈佛做了一年的博士后,由于这一年基本没有什么具体的任务,便决定去旁听几门课。我向我所在机构的秘书表达了此意,她非常干脆地说,没问题啊,只要教授同意就可以。于是我向她打听有没有一个社科方面的课程清单,好看看有什么课可选。问这些话的时候,我脑子里想象的是几页纸,可以站那儿顺手翻完。结果“说时迟那时快”,柔弱的女秘书突然掏出一个“庞然大物”,向我递过来。我伸手一接,胳膊差点儿因为不堪重负而当场脱臼。再定睛一看,这本一千多页的“庞然大物”的封面上赫然印着几行字:

Courses of Instruction 2006~2007

Harvard University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Harvard College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

就是说,仅仅就本科和文理学院的课程表及课程的简单介绍(一般3~5行的介绍),哈佛就一口气列了一千多页。我在想,如果把哈佛全校的课程名单一一排列出来,那是不是得绕赤道一周两周啊。

以前在哥伦比亚大学听课,我就觉得自己已经见过世面了。现在,捧着这个“庞然大物”,我突然有种“金轮法王路遇萧峰”的悲凉感,过去六年建立起来的“牛校”优越感当即化作片片飞屑,随风而逝。

我端着它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仔细研读起来。如同一个饥饿无比的人捧着一个写满了各种山珍海味的菜单,我边咽口水边往下读。读到最后,就是《廊桥遗梦》里面的女主角遇上男主角的感觉,之前和丈夫风平浪静的婚姻原来都是不算数的,这才是真正伟大的爱情。

当然,让我产生伟大“爱情”的,不仅仅是哈佛所提供的课程之多,更重要的是它所提供的课程之人性化。这让我想起“大学精神”这个话题。现在“大学精神”常被拿出来讨论,对此大家基本上都会达成一个共识: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机构,因为“大学精神”不应当仅仅是训练工作技能的精神。也就是说,大学应该熏陶的,是一种人文精神。

哈佛大学之所以是一流的大学,一部分原因当然是它最有钱,然后用这些钱买了最先进的设备和雇了最“牛”的教授。但同时,也是因为它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而这一精神,最集中地体现在它的“核心课程”上(哥伦比亚大学也有,但是跟哈佛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所谓“核心课程”,就是学校提供给本科生的一系列基础课,学生必须从中选出几门作为必修课。这些基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进入知识的细枝末节之前,能够对其所置身的世界有一个框架性的理解和探索。这样当学生置身于自己的专业时,能够知道自己所学习的,不过是一个巨大有机体里面的一个毛细血管。

这里摘抄一段关于“核心课程”的说明,以让读者对此有个清晰的认识:“The philosophy of the Core Curriculum rests on the conviction that every Harvard graduate should be broadly educated, as well as trained in a particular academic specialty or concentration. It assumes that students need some guidance in achieving this goal, and that the faculty has an obligation to direct them toward the knowledge, intellectual skills, and habits of thought that are the hallmarks of educated men and women.”(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设置理念基于这样的信仰:让每一位哈佛大学毕业生不仅受到专业的学术训练,而且还应该受到广泛的通识教育。学生需要指导以达到目标,学院有责任和义务把他们朝着标志一个人受过良好训练的知识、智力技巧和思维习惯的方向引导。)

哈佛的“核心课程”分为七个板块:Foreign Cultures (外国文化)、Historical Study (历史学)、Literature and Arts (文学与艺术)、Moral Reasoning (道德推理)、Quantitative Reasoning (定量推理)、Science (自然科学)、Social Analysis (社会分析)。

以道德推理这个板块为例,其所提供的课程包括:民主与平等;正义;国际关系与伦理;伦理学中的基本问题;儒家人文主义;自我、自由与存在;社会反抗的道德基础;有神论与道德观念等十几门课程。再以自然科学板块为例,其所提供的课程包括:光与物质的性质;宇宙中的物质;时间;空气;爱因斯坦革命;环境的风险与灾难;音乐和声音的物理学等等。

其他的板块不再一一列举。仅从以上课程名称就可以看出,基本上,“核心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开始研究“树木”之前,能够先看一眼“森林”,而且最好能够把这个“森林”地图印到大脑里,这样以后走到再细小的“道路”上,也不会“迷路”。

我再列一些“本科新生研讨会”(Freshman Seminar)的课程,这其中有些课程名称取得非常诱人。这里只列举一些我感兴趣的课程——也就是那些如果我有三头六臂一定会去逐一旁听的课程,比如:人的进化;翅膀的进化;象棋与数学;火星上的水;非洲的艾滋病;俄罗斯小说中的爱情;什么是大学,它的目的是什么;基督教与美;怎样欣赏画;60年代的青春文化;盗版……

你看,随便这么一列,就有这么多。对于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来说,这些课程简直就是一场饕餮之宴,举着筷子,不知从何下手。我不禁想,国内的许多大学,究竟能给那些刚刚背井离乡的18岁孩子们,开出上述这些课程中的几门?

我相信,“大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恢复人类的“天真”。天真的人,才会无穷无尽地追问关于自然、关于社会、关于这个世界的道理。大学要造就的正是达尔文的天真,爱因斯坦的天真,黑格尔的天真,顾准的天真——也就是那些“成熟的人”不屑一顾的“呆子气”。“成熟的人”永远是在告诉你: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而合理的就是不必追究的,不必改变的。然而在我看来,真正的人文教育,是引领一群孩童,突破由事务主义引起的“短视”,来到星空之下,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数学、物理、生物、心理——像星星一样在深蓝的天空中闪耀,而大人们手指天空告诉孩子:那颗星叫什么星,它离我们有多远,它又为什么在那里。

哈佛是一所牛校,这一点毋庸置疑。牛校之所以牛,总是有它深刻的道理。而那些不够牛的学校,是不是也该扪心自问:自己与“天真”,还有多远的距离?

没有梦想,何必远方

——英国留学记事

马洁

自从在新东方任教以来,我碰到过不少学生,他们虽然对海外的学习生活有无限憧憬,但是在备考雅思和申请学校阶段,动力和毅力都稍显不足。细细聊来,我发现他们大多都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了什么而留学:有的是听从父母的安排,有的仅仅想拿个学位“镀层金”,还有的只是顺应近年来的留学热,并没有想明白自己留学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连自己留学是为了什么都不明白,自然也就很难全力为出国留学做准备了。其实,留学生活极为充实,它能让你站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用全新的视角审视这个世界,只要你肯付出努力,前方就有无数的惊喜在等着你。而你需要做的,就是为自己定下明确的目标,全力通过标准化考试,用心体验留学所带给你的一切,并在有限的留学生涯里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创造出无限可能。

2009年秋天,我拖着三只大行李箱,一路从天津辗转到了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食品生产管理理学硕士。当时,我在心中默默给自己定下了三个任务:提高口语;争取得到在世界500强公司的工作机会;有时间就去旅行。下面我就与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完成这三大任务的。突破自我,学习地道口语

出国前,我在雅思口语考试中取得了7分的好成绩。当时我认为以这个口语成绩出国,我在口头表达和交流上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到了英国我就傻眼了:习惯了美音的我根本无法适应英音,而且很多地道的英文表达我以前都没听过。如果连对方说什么都听不明白,还谈何沟通和交流呢?更让人头疼的是,我也有大多数中国留学生的通病:面子薄,不愿意开口交流。这些都使我在留学伊始就遭遇了不少尴尬。

在开学第一周的welcome programme (迎新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生都统一住在学校安排的宿舍里,我住在first floor (二层)。我有喝茶的习惯,可是房间里没有热水壶,无法烧开水,拧开水龙头也只是温水,茶根本泡不开,只能算是“洗茶水”。连续喝了三天这样的“洗茶水”,我都没想过去问问楼里其他的同学哪里可以找到开水。其实说到底,主要还是因为我羞于张口说话,同时也怕听不懂别人说什么。第三天是周日,晚上我去餐厅吃饭,到那儿后发现餐厅居然已关门。原来,每逢周日,餐厅提供完午饭后就不再营业了。无奈之下,我只好去超市买吃的。超市里除了冷冰冰的三明治,就是需要用微波炉加热的ready meal (速食餐),我不知道哪里有微波炉,最后只好买了薯片充饥。第四天早餐时,我终于忍不住向本组的负责人、一位大我一级的英国学生Kate抱怨,为什么宿舍里不提供热水,为什么超市都不卖热的食物。Kate听完后,瞪大眼睛,一脸诧异地问我:“Jie, don’t you know that there is a kitchen on the second floor of your building?”Kate的话把我也问傻了,我怎么就不知道我住的楼里还有个厨房呢?吃完早餐,我飞奔回宿舍,跑到second floor,果然看到一个设施齐全的厨房:水壶、炉子、微波炉、烤箱等厨具应有尽有。此时,我才真正意识到,羞于与别人交流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多大的麻烦和不便。

从此以后,我就明白了,有什么问题一定要及时向周围的同学请教,大家都会尽己所能地帮助你。而且,在与其他人的日常沟通中,你自然而然地也就学会了很多地道表达。比如,在国内学习如何问好时,我们通常会说:“How are you?/How are you doing today?”其实这是美国人经常用的问候方式。在英国,人们见面时会互问:“Are you all right?”当表示感谢时,我们通常会说:“Thank you.”而在英国,人们只用一个词“Cheers”就可以表达这个意思了。而我在美国时,每次说“Cheers”都得不到任何回应。为了不让对方觉得我是个不懂礼貌的人,我最后还是改口说:“Thanks a lot.”可见地区间的文化差异有多大。再比如,想表达“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时,中国学生一般会说:“Do you understand me?”而在英国,最地道的表达应该是:“Does it make sense?”口语表达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这都需要你放松心情,勇于与人交流,并在交流中多观察当地人是怎么表达的,留心积累。有的放矢,积累工作经验

很多留学生都希望在留学期间获得一些海外工作经验,这样毕业找工作时,这些工作经验就会为自己的简历增色不少。我当然也不例外,我从留学的第一个学期起就开始着手准备找工作了。

不管做什么事情,找对方向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在做事之前,必须先确定目标,然后再付诸努力,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拿我找工作的过程举例。在找工作前,我为自己要找的工作制定了如下标准:①工作要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关。理由不言自明,如果你所找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对口的话,你在应聘者中就会更具竞争力。②一定要找世界500强企业。因为这类公司很正规,通常情况下,会给新人提供帮助,同时也能为个人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空间,你可以学到很多在小公司或小企业学不到的东西。③工作地点最好在繁华的城市。原因很简单,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在八小时之外,你还需要花时间投入到社交生活中。

在确定了目标后,我开始在网上大规模搜寻符合自己标准的公司,仔细查看它们对申请者的资质都有哪些方面的要求。我对这些要求进行了一番对比,总结概括为以下几点:①求职者的在校平均成绩达到60分以上(英国研究生的成绩分为四等:70分以上是distinction,60分以上是merit,50分以上是pass,低于50分就是fail);②求职者熟练掌握与工作背景相关的知识;③求职者具有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再学习能力。

知己知彼后,我就开始逐一准备了。首先,要保证获得merit这个等级的平均成绩,就要重视每一次的作业、论文和考试。平时老师在布置作业时总是会给学生推荐大量的参考书目,这些参考书目是学生完成case study或写essay必看的辅助材料。在阅读这些参考书目时,你会发现书中有很多自己并不熟悉的话题和生僻的专业词汇。每当这时,我就能体会到雅思阅读带给我的帮助和指导有多大。因为阅读参考书目和做作业的过程与做雅思阅读题的过程极为相似,其实就相当于在考查我们是否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从浩瀚的信息中捕捉和把握自己需要的那些关键信息,然后通过思考用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在阅读参考书目和完成作业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那么如何将流利的英语表达呈现给求职单位呢?首先,一份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的简历和求职信可以体现出求职者的写作水平;其次,如果获得了面试机会,那么在面试过程中,应聘者所展现出来的英语水平是否能够胜任该职位的日常工作,面试官心中自然有数。

在具备了上述大部分条件后,我在第二学期申请了三个职位:Nestle (雀巢)研发部新产品感官评定员、Kellogg (家乐氏)全面质量管理部专员和Unilever (联合利华)研发部的实验员。由于我没有选修过感官评定的相关课程,Nestle没有给我面试的机会,这也充分说明了专业背景在求职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另外两家公司都给了我offer。值得一提的是,Kellogg全面质量管理部的经理Duncan就是以口语交流能力差而拒绝了两个学习成绩相当不错的中国学生。这里也给想在海外工作的同学提个醒,交流和沟通在工作中非常重要。如果口语真的不好,即使有幸拿到了offer,日后工作中也会倍感吃力。对于这两家公司,我权衡了一番,最后选择了Kellogg提供的与人打交道的职位,放弃了Unilever研发中心与瓶瓶罐罐打交道的工作。访山问水,感受异国风情

提到英国,你会想到什么?红白蓝的米字旗、伦敦雾蒙蒙的天气、穿着米色风衣手拿黑伞的绅士、神秘的皇室家族、悠闲又高雅的下午茶、伦敦眼、大本钟、西敏寺、泰晤士河、格林尼治天文台、英伦摇滚、苏格兰方格裙和悠扬的风笛、莎士比亚笔下动人的故事、全世界为之疯狂的足球运动……这些就是长久以来萦绕在我脑海中的英国印象。如今,亲临这个国家,我要去一一探寻这些曾存在于我脑海中的英伦风情。

读本科时,我从老家天津到大学所在的城市南京,即使坐最快的动车也要花七个半小时。在英国,我住的诺丁汉位于英格兰中东部,去伦敦只需一个多小时,即使是去英格兰最北部,比如纽卡斯尔,也不过四五个小时。而且英国铁路四通八达,26岁以下的年轻人买票又有折扣,所以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这旅行的大好机会。几乎每个周末,我都会找机会去一个城市转上一天,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

我在利物浦寻找过披头士乐队的足迹;2010年世界杯期间在曼彻斯特感受过英格兰人对足球的热爱;在约克品味过精致而备受欢迎的high tea (傍晚茶点);在电影《诺丁山》(Notting Hill)男女主人公相遇、相恋的小书店买过明信片;平安夜在空荡荡的泰晤士河畔游览;大年初一去伦敦的唐人街感受异国的“年味儿”……这些片段如今都已成为我人生中非常珍贵的记忆。

除了英伦三岛,欧洲的其他国家也是不错的旅行之地。在复活节假期,我和两个朋友结伴去法国和瑞士游览了两周。这两周里,我们不追求游览的城市和景点有多少,而是专注于在一个地方细细品味当地的风情。那时,巴黎的初春乍暖还寒,凯旋门、香榭丽舍大道、卢浮宫、凡尔赛宫、巴黎铁塔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有一日下午,我在久负盛名的双偶(Les Deux Magots)咖啡馆喝了下午茶,之后漫无目的地在塞纳河左岸的大街小巷中穿梭,突然看见迎面走来香奈儿的首席设计师卡尔·拉格斐先生!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迎上前去跟他打招呼,表达了自己对他设计才华的欣赏。他的助手还帮我们合影留念。遇见卡尔·拉格斐成为我在巴黎最美丽的邂逅。

旅行中发生的趣事还有很多很多,而关于旅行的收获和意义,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得到。

如果现在你还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那么不妨先让自己的内心沉淀一下,仔细地思考,给自己编织一个具体的梦想,再为它插上翅膀,让它飞向大洋彼岸,自由翱翔!

从零开始读法学

——我的美国JD生涯

张潇

2009年,我对JD (Juris Doctor,法学博士)这个学位还感到非常陌生,只依稀知道,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这个学位的含金量都很高。而如今,我已经在美国念了一年的JD课程(编注:本文写于2011年)。从准备申请到现在这短短的两年间,我已经从一个迷茫的文科毕业生蜕变成律师“预备役”,一路上的喜怒哀乐和风波迭起使这段经历弥足珍贵。从最初艰难的申请过程到过去一年难熬的学习历程都令我终生难忘。一波三折申请路

2009年,我正在芝加哥大学读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当时对JD的了解仅限于概念性的认识。由于我特别喜欢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De’Angelo Law Library,便经常去那儿看书,一来二去便认识了在法学院读LLM (Master of Law,法学硕士)和JD的中国同学,从他们那里我开始慢慢了解JD的学习内容和职业前景。当时我感觉这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很有挑战性,而且职业前景相当光明,于是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深深的向往。

然而,由于我之前完全没有学习法学的经历,所以并不确定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这个专业。于是,我决定在芝加哥大学选修一门法律课——公司法,先接触一下这门学科。这门课开启了我法律学习生涯中的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Case Study (案例分析),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Socratic Method (苏格拉底式教学法),第一次在两百人的课堂上结结巴巴地回答法学院教授的提问,第一次经历真正的法学院考试。捧着法学院厚厚的硬皮书看案例的时候,我感受到这与我以前的学习经历完全不同:它不像英语学习那么随意散漫,而是要求我高度集中注意力,并进行大量的逻辑思考;它不像经济学习那么客观,有公式可循,而是要求大量的抽象思考;它也不像国际关系理论那么虚无缥缈,而是自成一个严密的系统,且有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我当时并不十分清楚该怎么上法学院的课、怎么记笔记、怎么应对考试。只记得在期末考试前,我把课堂大纲、重要的讨论主题、所有重要的案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都背了一遍,然后就忐忑不安地上考场了。没想到最后出来的成绩颇让人欣慰,这给了我莫大的信心,让我更执着地继续我的JD生涯。

在美国念JD的中国留学生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读完LLM后转入的学生。这类学生接受过法学本科教育或同等学力教育,然后申请美国的LLM项目,读一年后如果学习成绩优秀,即可转学JD。另一种是考LSAT (Law School Admission Test, 法学院入学考试)后直接申请JD的学生。我没有法学学位,无法申请LLM,因而只能硬着头皮考LSAT,然后开始JD申请之路。LSAT分为三大块:Games (分析推理)、Logic (逻辑推理)和Reading (阅读理解)。中国人最擅长的是Games,成绩最容易得到提高的是Logic,最难但也最具决定性的是Reading。两个月的模考下来,我将Games和Logic两部分的错误都控制在了两道题以下,但是做Reading时发挥一直不稳定。在这种状态下,我于2009年9月参加了第一次LSAT考试,考得很糟。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梦都碎了。从2009年开始,考生无法再从LSAC (LSAT考试的官方网站)上查阅自己在每个环节中分别错了多少题,所以我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儿。但我隐约觉得自己还是栽在了Reading上,当时Reading环节一共八道大题,我做得很疲惫,有一道大题几乎全是猜的。

不过,幸好我12月份还有一次考试的机会,虽然在时间上有点晚,但我估计能赶上2010年的申请末班车。于是我重振旗鼓,开始了第二次备战。这次我把重点放在了Reading上,很认真地读了参考书,研究了不同主题的文章的风格和各类题型,并学会了如何带着问题去阅读。2009年12月参加LSAT考试的时候,我心想:这次是背水一战,如果再失败,我就放弃。两周后,成绩单发到了我的信箱——170分。靠着这个成绩,我敲开了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的大门。做好准备,迎接新生活

在接到录取通知和报到入学之间的这段时间里,我的身份用“行话”说叫0L (L是law的缩写),因为一年级学生是1L,二年级是2L,三年级是3L,我还没入学,属于“预备役”,因而就是0L了。在这段时间里,我读了几本书:一本是哈佛法学院毕业生Scott Turow写的One L,讲述他入读法学院第一年惊心动魄的生活;一本是爱岑(真名是董华春)写的《常青藤上的小蜗牛》,讲述她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学习LLM和SJD (Scientiae Juridicae Doctor,法学博士)的经历;一本是Law 101,该书通俗易懂地介绍了JD学生第一年要学习的法学常识;最后一本是Chemerinsky写的Constitutional Law。借助这几本书,我大概了解了法学院学生的学习面貌和一些法律常识,它们让我对1L的生活感到既向往又胆怯:向往的是全新的知识领域中的探索,胆怯的是自己可能会不堪重压、失败而归。现在看起来,这些顾虑完全是多余的,因为一百位1L学生就有一百种对法学院的体验,我的体验与Scott Turow以及爱岑的就完全不一样。

2010年8月中旬,我抵达了风城芝加哥,开始了由某律师事务所主办的为期两周的Orientation Summer Camp (迎新夏令营)。这个夏令营完全是新生自愿参加的,旨在培训营员适应1L的生活,培训内容包括课程介绍、如何高效记笔记、如何回答教授提问、如何快速阅读、如何准备期末考试等等。当时我觉得这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就兴冲冲地报了名。后来我才知道,这种行为叫gunner,就是“抢跑”,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行为,会遭人鄙视,因为大部分同学还没有开始准备课程。于是开学后,我对同学们绝口不提这段令人汗颜的经历。

夏令营结束后,我们立刻被划分成不同的组,每个组大概有五十多个学生。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从某种程度上讲,分组如何将决定你在法学院的生活是否顺利。因为只有同一个组的人才一起上课,相互竞争。而且,不同的组可能有不同的风格,如果你恰好不喜欢你所在组的风格,那第一年恐怕会比较痛苦。我们这一届的1L中有两个中国人——我和另外一个男生。我被分在了第三组,他被分在了第四组。当时他立马向我抱怨说,他们组的韩国人太多了。众所周知,法学院的韩国学生都非常聪明,而且学习很拼命,和他们竞争简直是“九死一生”。而法学院的考试都是curve制(即每组成绩呈正态分布趋势),只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才能拿A,因此在这样的组拿好成绩很难。我当时对这些内幕毫不知情,也不知他说的是真是假,只好随口安慰了他两句。应对繁重学业有窍门

第一学期就在一片紧张和慌乱之中正式开始了。我们组的课程内容有侵权法(Torts)、合同法(Contracts)、刑法(Criminal Law)、民事程序法(Civil Procedure)和法律写作(Legal Writing)。

法学院课程的标准上课流程是这样的:根据课程表提前预习每天的课程,预习案例时主要了解案例的facts (事实)、issue (问题)、reasoning (推理)和conclusion (结论),并划好相关重点;在课堂上认真记笔记;课后再复习一遍。

头两周,教授因为怕我们不能适应法学院的阅读强度,讲课的进度都比较慢,所以我也就悠然自得地按照这个标准流程安排学习。然而,从第三周开始,用这个流程学习开始变得吃力起来。首先,课后复习变成了一个奢侈的习惯:我常常连新的阅读任务都跟不上,更别提复习旧知识了。其次,民事程序法太难,我常常在课前划完重点后又把关键内容忘得一干二净,结果上课跟不上教授的节奏,笔记记得很吃力。再者,写作课的作业越来越重,占用了许多读书时间。到了第四周周日晚上12点,我还没完成第二天刑法和侵权法的阅读,可上下眼皮已经开始打架了。当时我一个人坐在灯下,腰酸背疼,特别沮丧。我知道自己应该改变学习策略了。

由于每门课的特点不同,难易程度不同,教授看问题的视角也不一样,因此我觉得在每门课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应该有所区别。比如,侵权法对我而言比较简单,知识点也不多,那就不需要专门花时间去课后复习。但这门课的教授是经济学博士出身,格外注重分析每条法的道理和经济效益,所以我在预习时就应该带着经济学的视角去读案例。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迅速跟上教授的讲课节奏,记笔记也更有效率和针对性。民事程序法的程序比较复杂,需要花费更多工夫,所以课前预习时我便一边看案例一边做读书笔记。这样上课前重温一遍,上完课再复习一遍,记住核心内容也就不是问题了。对我来说,最轻松的课是合同法,教授很少提问,内容也相对浅显易懂,我便使用了一个偷懒的办法,那就是连案例都不看,直接看case brief (参考书的一种,相当于教科书里案例的缩减版),里面提供的信息绰绰有余,无需再阅读冗长陈旧的案例。经过这样的策略调整,我的学习效率果然得以大幅提高。“学”自己的“习”,让别人说去吧

虽然我的学习效率提高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首先,我得决定是否参加学习小组。和我要好的韩国女孩Angela和Ashley都已经加入了学习小组,每周挑出固定的时间复习,互相解答疑难问题。在法学院,很多人都不愿一个人孤军奋战地学习,因为谁都不知道自己学习的方向是不是正确,也不知道和同学相比自己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而学习小组就相当于一个团结了一帮战友的小战壕,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以上问题带给学习者的焦虑感。我试着参加了一次Angela的小组讨论会,但觉得收获不大,而且比较占时间,于是果断决定不加入任何学习小组。

其次,我得了解如何选择参考书。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一开始便纷纷使用各种参考书。但是,过多地依赖参考书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它可以辅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而弊在于阅读这些书本身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有喧宾夺主的嫌疑。因而,我觉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几本参考书就可以了。我在网上看到一位学长写的课程review,认为他写得很好,而且推荐的相关参考书(平均每门课一本参考书)都能满足我的需求,便如数买了下来。其实,参考书并不在多,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然后吃透它,这样对自己才最有益。

从这些事上,我渐渐明白,学习千万不能跟风,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我为考试狂

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法学院的气氛也逐渐凝重起来。图书馆渐渐座无虚席,大家都在灯下埋头苦读。由于气氛分外压抑,我还是选择在自己的公寓复习,一来不受外界干扰,二来可以出声朗读,便于记忆。复习的两周和高考备考很像,除了背outline,就是做以往的考试题。每门课大概有三四天的集中复习时间,每考完一门有两三天的时间复习下一门课。每门课的考试时间是三个小时,典型的题型叫Issue Spotter (问题观察),出题形式是给出一个虚拟的fact pattern (事实呈现),然后要求你用学过的法学知识进行全面分析。每考完一场考试,我都感觉自己好像褪了一层皮。等褪完四层皮后,圣诞节也就到了。由于成绩要等到1月份才出来,我只好在忐忑中迎接新年。

新年后开学的第二周,所有课程的成绩都出来了。我点开成绩页面的时候,心脏紧张地狂跳,就跟当年打电话查询高考分数的心情一样,唯恐成绩会出乎意料地悲惨。还好,三门课拿了A,写作拿了B+,最差的是刑法学,拿了个B。拿到成绩的那一刹那,我一直绷着的神经突然彻底放松了,就好像在冰天雪地走了一天的旅人突然跳进了一个热气腾腾的温泉,全身从外到内都感到无比温暖。那泉水未必有多暖,只是因为我被冻了太久,所以一丝暖气都足以让我瞬间感到暖意。

由于之前没有法学的背景,在法学院的第一年里,我经常感到莫名的恐惧和担心,害怕自己跟不上其他同学的步伐。但通过这次期末考试,我明白了自己在法学领域的潜力,也明白了很多的恐惧都是自己吓自己。虽然离光明还遥遥无期,但有那么一盏小灯亮了,我便有了信念,也有了方向。

魅力四射,香港留学

刘巍巍

位于香港九龙的红磡火车站,一年四季总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每年的9月,一批批来自中国内地的新生都会拖着沉重的行李,走出这座有着近一个世纪历史的车站,踏上香港的土地,来到这座狮子山下的国际大都市,开始他们的留学生涯。

香港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亦是一座充满奇迹和神话的城市。世界级的建筑、快节奏的生活、时尚摩登的娱乐享受、东西方交融的文化,无不凸显出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香港同样是一座教育水准极高的城市,每年都有一些世界各地的幸运儿拿到港校提供的丰厚奖学金,来到这座光怪陆离、魅力四射的大都市开始一段独具特色的留学之旅。几年前,我有幸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来到了香港,在生活和学习的点点滴滴中亲身体会香港留学的独特之处。因Faye而开始的留学

我第一次来到香港,既不是为了旅游,也不是为了购物,更不是为了到大学打听申请的内部消息,而是为了看王菲(Faye Wong)的演唱会。

不过这次目标单一的香港之行,却带来了多重的收获。首先,我幸运地在红馆近距离看到了偶像。此外,演唱会当天上午在红馆附近闲逛,路过一所香港的大学,进去“参观”之后,才发现同样是华人社会,香港的大学里硬件设备之好、教师整体素质之高、校园文化之丰富,不得不让很多内地的名牌高校汗颜。在第二天一口气参观完香港的七所大学以后,我就暗下决心要到香港继续深造。生活在香港

香港是公认的生活天堂,因为它集各式欢乐于一地。在这里,既可以观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又可以获得商业文明带来的种种享受;既可以沉浸在摩登社会的物质享乐中,也可以重温旧时代质朴的生活方式。

留学香港的外国学生或中国内地学生往往居住在大学提供的学生公寓中。虽然各所大学的学生公寓在设计上有所不同,但基本布局往往一样——每间房使用面积很小,但空间设计很合理,体现了香港人善于利用土地和空间的特点。通常而言,公寓里的每间房都提供有两个床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选择是与人合租还是自己单独居住。每一层公寓里都有一个供学生共同使用的休息室,里面配有电视、DVD、音响等各种家用娱乐设备,供大家免费使用。每层楼的公共休息室隔壁是一间设备齐全的厨房,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很多学生都选择在这里做饭,这样一来可以节约金钱,二来也可以吃到自己想吃的东西。

香港是亚太地区最著名的文化都市之一。全港拥有很多著名的艺术馆和博物馆,文化艺术活动极其频繁。很多内地的学生都会在周三去参观各大博物馆,因为周三是许多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日。当然,在非免费开放日里,学生也可以凭借学生证购买到便宜门票。而位于九龙的红馆,则一年到头都排满了港台一线歌手的演唱会,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精彩不断。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是全世界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消费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一名留学生每年在香港的开销据估计至少在12万人民币左右,因此各位计划来港留学的朋友在制订留学计划的同时也要精打细算一下。不过,尽管开销颇大,但是相对于英美等留学国家来说,到香港留学依然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学习在香港

香港是中西文化交汇之地,因此香港高校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拥有国际化与开放性的特质。这充分体现在校园文化、师生结构及学术交流上。与内地高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香港各所大学的国际化程度。香港的大学付给教师们的薪资历来被公认为全球最高。在香港各大校园里都有很多外籍教授,这些教授来自世界各地,其中大多数都从北美一流学府取得了博士学位,而且具备国际化的背景。

一般说来,香港大学的排课制度都十分相似:通常每门课每周都会上两次,其中第一次为大课,全班同学一起上;第二次为讨论课,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各组依次在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接受教授的小班辅导。这样的上课模式,可以确保教师和学生间拥有足够的交流机会。内地学生往往性格内向,不擅长与教授打交道,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往往也能够适应这种模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各所大学几乎都是全英文授课,除了部分特殊专业,例如中文专业和中国历史专业。全英文授课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英文基础,这也帮助了很多内地的学生在毕业后非常顺利地进入跨国公司工作。另外,假如你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不够好,或是难以跟上老师的授课进度,你都可以到自己所就读大学的语言中心上课。考虑到学校的专业课全部使用英文授课,而大学本身并没有开设专门的英文课程,所以每所大学都设有英语语言学习中心,免费提供各种语言培训课程,学生凭学生证注册就能参加。前途光明的香港留学生

香港高校在国际上的排名相对比较靠前,如此高的知名度与实力可以给学生提供众多海外交流机会。港校每年会派出一成左右的学生作为交换生到海外名校进行至少一个学期的学习交流活动。此外,只要学生的论文被海外的学术会议接受,其所在的港校一般都会为其提供往返机票和住宿补贴,支持他们赴海外进行学术交流。很多希望继续深造的内地学生还会以此为跳板,在毕业后顺利拿到丰厚的欧美学校奖学金,赴海外攻读更高的学位。由于香港的高校极其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因此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强,在就业市场上优势往往比较明显。每年在港就读的内地学生,毕业后约有三分之一回内地就业,更多的毕业生还是倾向于出国深造或是留在香港谋取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

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的中心,跨国企业林立,理工科和商科的毕业生就业机会非常多。各所大学都常组织校友会的活动,毕业生自然会形成强大的校友网络,这对应届毕业生今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部分内地学生在香港工作一两年以后便选择回内地工作。由于香港公司效率极高,很多跨国公司的亚太总部也都设在香港,因此拥有在香港的工作经历成了毕业生们回内地以后显而易见的竞争优势。据现行的有关规定,内地人员只要在香港工作、生活七年以上,便可取得在港永久居留权。而得到了香港的永久居留权,到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美国除外)均可免签证,这也是很多人选择留在香港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回内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在美国学政治

安妮

我从美国研究生院毕业已经一年多了。回首过去,从筹划准备申请到进入学校学习的过程正是我成长历练的过程。在美国追逐我的政治学习之梦,也使我获得了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如今回忆起来,仍有许多值得分享和回味。筹划

政治学(Political Science)虽起源于欧洲,但却是在美国得以迅速发展的,现在美国已成为全球政治学研究的大本营。怀揣着一定要去学术象牙塔顶端看一看的愿望,大二那年,我也成了“寄托”(这里指GRE、托福考试)大军的一员。虽然准备考试和筹划申请的过程充满了挑战、疲倦、繁冗、焦虑和兴奋,但现在想起来,却不啻为一个自我锻炼的难得经历,正是这个过程让我明白“不打无准备之仗”的真正含义。因为后来的事实证明,只有在留学筹划的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充分准备,才能使自己的留学之路更加顺利。下文我就着重介绍一下针对政治学申请需要注意什么,以及怎样为今后在美国的学习阶段做准备,从而更好地进入一个全新的学习角色。

不同于欧洲从历史和哲学角度出发的政治学,美国的政治学研究主要偏重科学方法,即以统计模型入手来衡量研究对象(变量)间的关系,通过一种高度量化的方式得出结论。这就意味着该学科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抽象思维水平有较高要求。因而,有意申请政治学的申请者在备考时需要好好准备一下GRE的数学部分,不要以为其难度只有高中水平就对它掉以轻心。有一个好的数学分数对申请政治学奖学金一定会有帮助,说不准你就是以后的“政治学研究方法论”(主要教授数学、统计以及博弈论在政治研究中的应用)课上的助教呢!除了争取在标准化考试中的数学部分得高分之外,对文科同学来说,还应该在完成所有申请步骤后找一些统计学的启蒙教材,瞧一瞧统计“长”什么模样、研究什么、怎么研究等,这对今后在研究生院的学习大有益处,而且会减少心理落差,让你面对真实的学习场景时不至于太惊讶。

政治学的英文名称中虽然包含“科学”的字眼,但毕竟不是纯科学,在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免不了要阅读大量文献和进行深入广泛的写作,可以说这是一门亦文亦理的综合学科。鉴于其学科特点,大多数学校在申请要求中也明确表示需要申请者提供10~50页的写作样本(Writing Sample),在其中论述你就与专业相关的某一问题的看法和研究角度,并得出结论。对于一个尚未进入该研究领域的“门外汉”来说,这似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准备写作样本的过程将帮助你找到今后你想进一步探索的研究热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从不同学校的不同项目里选出最适合自己的。此外,在搜集论文材料时,又同时训练了阅读理解、归纳概括和去粗取精的能力。这些都是今后在美国学习时必不可少的技能。择校

择校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登录《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网站查询美国大学的官方排名,搜索政治学专业排名;在排名列表中选出最想去的几所学校和保底学校;逐个登录每所学校的网站,查看其教学内容、研究重点和毕业生就业情况;筛选出你认为最适合自己的学校。

相信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存有“名校情结”。名校虽好,但其选拔过程严格,申请费也不菲。为了却心中一大愿望,同时避免日后悔恨,有名校情结的申请者可以依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试着申请几所名校。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学校的申请截止期一般比其他学校早很多,所以申请要趁早!此外,择校前应跟自己熟悉的教授充分沟通、交流,看看他们和美国研究生院之间是否建有研究关系。如果你的教授曾是访问学者,那么他/她就认识对方院校的相关教授,对推荐你入学会很有帮助。在美国无论就业还是入学,推荐的作用都极其显著。

选名校大家都会,怎样选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就不那么简单了。一般来说,美国研究生院的政治学系设有四个分支:政治哲学/政治理论、比较政治、美国政治和国际关系。其中政治哲学/政治理论不一定在每个学校都有一席之位,因为政治学在美国的主流是“科学化”的量化研究;而像政治哲学/政治理论这样需要通过提出假设、量化变量、再证实证伪的研究是比较难进行也比较边缘化的;再加上分配给政治理论研究的基金通常又非常有限,所以从经济角度考虑,学校进行这一领域研究的教授就比较少或根本没有。因此,喜欢研究政治理论的同学可以考虑申请欧洲、加拿大或澳大利亚的学校。然而,在美国体验一下以计量为工具的政治学也是很好的选择,掌握了一般统计学在社会学中的运用方法后,日后在美国的择业范围也会扩大很多。

除了名校情结和专业上的考虑之外,也可以根据周边地理环境的不同特征来选择学校。美国多数高校坐落在乡村或郊区,只有少部分建在城市。前者有利于学生放弃杂念,安心读书;后者为学生生活提供便利,却容易制造干扰因素,使学生产生浮躁情绪。比较理想的选择是靠近大城市的乡村学校,这样既可以在幽雅清静的环境中专心学习,又可以方便“进城”实习、开会、游览,了解美国社会。这对读硕士项目的同学尤其重要,因为大多数硕士项目只有两年,在第一年结束前就得操心找实习机会,在毕业前就得寻找工作单位申请OPT (Off-Campus Practical Training)。而城市就业机会多,职位种类也很丰富,能够快捷方便地到达面试地点是最好不过的了。奋斗

我最后选定的学校是宾汉姆顿大学(Binghamton University),学校不算大,但其政治学系因其优秀的量化教学研究模式和丰富的科研成果而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在LS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做的全球政治学调查排名中名列第19位。经过严格的选拔,系里只录取非常少量的学生,比如我们2008级只在全球录取了11个学生。

政治学是一门任务相对较重的人文学科。第一学期共三门课,占12个学分,平均每门课都有20本规定书目要读,此外还有每星期的书评、作业以及期中和期末考试。挣扎在书海中时我才意识到:相比GRE的阅读理解,怎样高效地阅读、提取信息和批判理解才更具挑战性。完成专业课作业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先读规定书目。这时问题就来了:不见得每一本书都是你喜欢和感兴趣的。我现在还记得我的“阅读史”上曾让我欲哭无泪的最大的“拦路虎”——《德国宪法评审》。当时因为太“轻敌”,我在距离交书评的前一天下午才开始读,坚信才一百余页的书两个小时肯定读完。但没想到这本书的内容极其艰深晦涩,再加上之前对德国政宪制度评审过程没有进行深入了解,结果读到晚上10点我才大致读了一半。我急得真是想哭都没时间掉眼泪,想加紧速度赶快读又不知道如何尽快让大脑消化。情急之下我拨通了远在大洋那一头妈妈的电话,一个劲儿向她诉苦,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抱着电话不放手,但同时又清楚妈妈根本帮不上我的忙。只记得妈妈在电话那边一个劲儿地安慰我,给我鼓劲儿。挂掉电话后我努力打起精神,准备继续奋战。近乎绝望的我望着地板上凌乱的草稿纸、从书包里散落的书和未来得及归位的行李箱,心中突然升起一种力量和使命感,咬着牙一夜没合眼终于在第二天早上最后截止时间前将文章发到了教授的邮箱。我长舒一口气,无奈却又满足地挤出了一丝苦笑。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做the last minute person了。

上每节课之前,教授都期望每个学生完成这节课规定的所有读物,并对其形成比较深入、具体的见解,以便课上相互交流。研究生课程的课堂发言很重要,大约占最后分数的25%。如果某个学生总是不说话,比较严厉的教授会在课下与其谈话,并做出警告。如果说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还算简单的话,参与课堂讨论就要复杂得多了,你必须听懂和理解其他同学的发言并在头脑中迅速对信息进行处理。虽然都是一个年级、一个班的同学,但因为大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口音,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思考同一问题,因而要在短时间内准确无误地抓住其他同学所想和所陈述的内容,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我们从小学开始时,接触的一直都是标准英式或美式发音,突然一下暴露在浓重的苏格兰口音、印度口音、韩国口音、俄罗斯口音、土耳其口音等各式带有地方特色的美式发音中,确实有当头一棒的感觉。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我的耳朵被惯坏了!好在适应这个变化也不难,只要集中精力认真听,平常多跟各国同学交流,过不了多久就能顺畅沟通了。

谈到数学的学习,中国同学一般不会像我的美国同学那样感到紧张。第一学期刚开始的数学课主要是复习一些基本数学常识,之后会介绍一些统计学初步知识和计算应用题,下一步就是运用统计软件(如SPSS和STATA),再后来就是就某一问题写一篇论文,从中抽象出变量,采集数据后,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并用统计软件分析和运算,最后根据运算结果得出某一项或几项特定结论。这个过程听起来很专业,很有挑战性,但只要弄清每一步的原理,做得多了,就是老套路了。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的潜力和意志力,否则很难在研究生院生存下去,更不用说顺利毕业了。我还记得我们系一个热爱骑单车的美国男生因难以忍受第一学期的学习压力而退学了,走的时候连招呼都没打。对此教授们又是生气又是惋惜。我们看在眼里,心里又增添了一份沉重,因为我们大约已经能预感到接下来几个学期的繁重生活了。

虽然压力和繁重是研究生生活的常态,但也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独具特色的“啤酒吧沙龙”是我们系历史悠久的休闲项目。每周五晚上,根据自愿原则,系里的教授和学生相约在离校不远的一家其貌不扬的啤酒吧里,大家能饮酒的饮酒,不能饮的就要一杯果汁或冰水,然后畅谈生活、学术、工作和各种八卦。一时间,一周来的各种压力和紧张都烟消云散了。晚上回家好好睡一觉,周末继续看书写东西!

从准备留学申请到正式开始学习的全过程非常磨炼意志,也非常锻炼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不管留学结束后怎么走,这个过程带给我的益处将会让我一生受用。我很庆幸命运的阴差阳错让我最终选择了这个专业。虽然我的背景和专业在毕业后的面试过程中被一些HR评论为“太学术”“不是很有应用性”,但人文社会学科的学习充实了我的心灵,提高了我的语言、写作、分析和评判能力。可能它带来的效果不像其他应用性强的专业那么快速和显著,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积累,它那独特的专业培养模式和思维训练方法所赋予我的能力和体验终会助我在人生的路上健步如飞。

世事通达皆学问,人情历练即文章

——我在弗大的商务表达写作课

马俏

毕业前夕,有人突发奇想地问,如果要把商学院的两年从我的人生中抹去,只留下一门课,会是哪门课。我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商务表达写作课。

在全美排名前三的弗吉尼亚大学商学院,我获得了一生中最好的教育,见识到了诸多美国最优秀商学教育家的翩翩风采。两年中,金融课的模型制作,在今后的投资银行工作中大放异彩;市场学的推销原理,让我对市面上的品牌和广告理解得深刻透彻;企业战略课,教会我观察企业宏观发展路线,懂得纲举目张、运筹帷幄。但是,这些课的内容其实都可以通过自学完成,唯独商务表达写作课,如果没有汉密尔顿教授的精心栽培,我可能一生都无法领略到商务礼仪、表达和写作的要领。握手是第一张名片

第一次上表达写作课,汉密尔顿教授的闪亮登场就让我们眼前一亮。在其他教授千篇一律的黑色西装中,汉密尔顿教授紫色的套装让人耳目一新,她用明亮的眼睛扫视一圈教室,仿佛跟每位同学都已经有了那么一秒钟短暂却难忘的目光接触,就这样,还未开口,她亲切的问候却已经沁入了每个人的心里。“大家好。谁能说出我们这门课的名字?”“写作课。”前座的男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汉密尔顿教授爽朗地笑了起来:“错了,这是表达课。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在商界,每时每刻都需要表达自己。这种表达,从你看别人的第一眼开始,从第一次握手开始。这位穿红衣服的女生,”她指着前座穿着红色吊带的我,“说说握手的几个要素。”我歪着脑袋,回想自己以前被那么多市长和校长接见时握手的情景,微笑着说:“有力,目光直接接触。”汉密尔顿教授颔首赞同。我忽地想起一次跟一位手汗过多的领导握手时的尴尬与不适,于是大声补充:“还有别忘了擦手心里的汗。”同学们大笑,汉密尔顿教授也爽朗地大笑着拍手:“那就请你上来做个示范。”我笑着大大方方地走上去,卫兵一般站得笔直,向教授伸出手去。教授的手柔软滑腻,她稳稳地握住我的手之后,手指并拢,给了我短暂却有力的一握,那恰到好处的一握,柔一分则轻浮无力,重一分则会把我的手握痛,教授仿佛用她的手给了我一个优雅的拥抱。教授柔中带刚的个性,职业女性高贵又平和的气质,竟然就在这个握手中那么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是我一生中感觉最好的一次握手。教授告诉我们,有力的握手加上直接却不带侵略性的目光对视,可以有效地引起对方的注意,同时表达我们对别人的尊重和重视。大多数公司经理每天握的手不下百个,有力的握手加上得体的问候是塑造良好第一印象的基础。

那一天,教授耐心地跟全班学生一一握手,微笑着纠正大家握手的错误,接着又让大家互相握手练习。15分钟的训练之后,全班二十多个学生都学会了握手,那时我们还都天真茫然,岂知教授已经为我们打造了一张无形的名片。在此后不计其数的握手中,所有上司、客户、同事和朋友跟我握过手后都会赞叹一声:“轻重适中,握得好。”那时我总会如汉密尔顿教授一般,落落大方地直接看进对方的眼睛,真挚地微笑着向别人道谢。不合格的作业,发表的文章

每个星期,汉密尔顿教授都会给我们上两次五个小时的表达写作课,课的内容覆盖大大小小的商务论题写作、辩论直至商务演讲。我们的每篇文章,都被她在边角用娟秀的小字细细修改过。

汉密尔顿教授对商业英语写作要求十分严格,她常常说,商业英语不同于文学,必须根据人思维的逻辑性总起分述、提纲挈领。所有结构散漫的文章必定被她毫不留情地杀于马下。大概是因为第一次写作课握手的小小插曲吧,汉密尔顿教授对我特别关注,经常赞赏有加,对我的写作也通常是慷慨给分。然而,有一次我却不幸地撞到了枪口上。

依然记得,那是一个平常的小组作业,我们需要写一篇关于一个当地工厂因业务不景气而被迫裁员的报告。全班同学来到工厂实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