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宫本百合子短文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8 03:49:00

点击下载

作者:(日) 宫本百合子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以爱之名(宫本百合子短文集)

以爱之名(宫本百合子短文集)试读:

之名(宫本百合子短文集)作者:[日] 宫本百合子排版:skip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5-10本书由中信联合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爱“爱”这个词汇,究竟是何时出现于人类社会当中的,我们无法探知,但“爱”一词出现在人类的语言当中,可谓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巨大飞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其他生物虽会因“爱”而动,却无法理解语言的意义,故而也就无法生成爱的概念。

还有,“爱”这个词成为人类彼此误解的媒介、互相欺骗的工具又是始于何时?“爱”这个字成为近代伪善与自我欺骗的标志,又是始于哪一时代?下流文人们书写着“爱”愚弄无知的读者,立于“神坛”的布道者们叫喊着“爱”煽动残酷的战争,而在他们如此妄为的一个又一个瞬间,世间最为轻薄的情人们也嗫嚅着“爱”,去欺骗一个又一个男女。

难道我们就允许“爱”这个字如此被玷污吗?

自拥有“爱”这一词汇,人类悲剧的大幕也被拉开了。越是喧嚷喊叫博爱之时,就越是没有裹腹之餐、没有覆体之衣之日,人情也越是寡薄,阶级对立也越发尖锐,大道也越是难行。

我要爱我所爱,我要倾己之力,把陷入这一泥淖中的人类之爱拖救出来。

该怎样做,才可以实现呢?我的办法就是反爱而行,施之以恨:憎恨一切非人之事,憎恨一切非人之理,憎恨一切同类间的欺瞒……当“爱”的情感真正涌动于心时,我们为什么要装作全然与己无关呢?就像漫画里画的,交叉肥手于膝上,抬眼望向无有之物……行于世而不合理之事,就应将其涤荡尽净;理当厌憎之事就当凛然厌憎。倘无此心力,“爱”,也将无由支撑。

人们在社会矛盾的夹缝中求生,并对爱与幸福孜孜以求,但它们却往往会利用我们的渴求而欺骗我们。对此,我们要断然拒绝。只有纯粹的愤怒、憎恶与切实的行动,才能维持爱的神圣。而万不能忘却的,便是“爱”也有阶级性这一朴素而又赤裸的现代常识。(一九四八年二月)

感情的动向

能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喜欢什么做什么,不被人利用、也不受人束缚,实在是再快乐不过的事了。

身为作家,在完成本职工作时,能将心中的所思所感、所要倾诉的话语毫无保留地诉诸笔端,就是最大的快乐。

生而为人,我会愤、也会怒。我将这种愤怒的情感再现于艺术之中。

我先是身为一个人,而后才是一名作家。如此说来的话,不论画家还是演员,其实首先都是人,因此他们该愤怒的时候也都会愤怒。

对于作家来说,人们情感中的“哀”是一种较为次要的情感。对它的评述与上文中的“怒”并无两样。

我一直把“活着”放在首位,而“工作”次之。

——当意识到这点的时候,我已成为了作家。

我大概是生来就把”活着”这件事放在首位的。

母亲养育儿子的时候,终日辛苦、操心又劳累,为他费尽心血。

终于,儿子大学毕业了,母亲又要为他的结婚出力。

然而,儿子一结婚,就进入了他们年轻人的世界,离开了母亲。

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母亲既感到心事已了,又倍感凄凉。隐隐地,还有些许不满。

对我来说,一部作品就像是这样的一个儿子;对一部作品所付出的辛劳与爱,一如母亲对儿子所付出的辛劳与爱。正如目送儿子结婚离去时的母亲一般,每写完一部作品,我在感到心事已了的同时,也会感到凄凉,并怀有不满。

我最讨厌的的便是有人抱着异样的兴趣来读我写的东西。诚然,我也曾抱着那种兴趣去读过别人的作品。说到底,我讨厌的是,在阅读时把现实中发生过的事情与作品内容结合起来胡乱猜想、忽略了品读作品本身的行径。

对我来说,身为女性而带来的烦恼颇多。现在倒是已不复从前,对于那些带有异样眼光看我写的东西的人,也能淡然处之了。(一九二七年四月)

爱是神秘的修行道场

恋爱,是充满激情与灵感,且又令人心生敬畏的一种情感。

有人的地方就有恋爱,人物传记里也必有传主的恋爱故事。但通观全人类,或通观某个人的全部生活就会发现,恋爱虽炽虽烈,但也只是一种阶段性现象。

热恋时,或出于某种原因异常敏感于恋爱氛围时,对人对己,最在意的也只有恋爱。但若定睛观察就会发现,作为一个人,爱得再热烈,也拥有着恋爱以外的基本生活。生活的大河静静流淌,逝者如斯,烁如火花之恋,炽如烈焰之爱,不过是这条大河中的浪花一朵。多数情况下,即便是确乎重大,从根本上撼动身心的恋情,也不会让人类的内在生命力为之燃尽,反而会成为酵母,为这一生命力平添暖意与反思,成为丰富一个人全部生活的养料。

并且,一般而言,恋爱还具有独特的创造力。但有恋爱,必有消长,而绝不会永世止于同一状态。一如草木对宇宙时节的感知,再如一日之内必有晓昼,也必有柔柔淡淡的日暮黄昏之愁。宇宙万物,无一时不在推移之中,在这推移中的某时某地,人类出现了,而人类恋爱的最终结局,是破灭,还是会因互相安抚与互相信任而爱得越发圆满,都会因其各自不同的性格与机运而不尽相同。但无论哪种情况,恋爱,都具有抵达应至之处、开出全新境地的本质。

造化,不会让恋爱仅止于单纯的性别相加。在精神层面,若男性为A,女性为B,则男女结合的结果往往会是A+A×B或B+B×A。且完全不同于数学算式的,是几乎完全相反的一面:即便加成为减,乘化为除,一度付出真情之人,其心其境,也断无复原之理,即A不会还原为A,B也不会还原为B,他们对人生的理解、热爱与认知将会更为宏阔。就真正的主观丰富性而言,唯有恋爱,无论得失都弥足珍贵,值得感恩。甚至一般认为,造化之所以会赋予人类复杂的、全身心恋爱的痛苦感受,就是为让我们更为深入、全面地体味人与自然的生存况味。

真挚的恋爱经历无疑会让我们的生活更为丰富。但我又并不认为,恋爱可以单独剥离,恋爱本身就是一切。说某人的生活中包含着恋爱是可以的,但人并非从呱呱坠地便只埋头于恋爱直到终老,且自己的恋爱问题也全然不同于他人,而是彼此独立,各有不同价值、内容与命运的。一说恋爱就都是纯美之花,这也是无法想像的。

言及恋爱生活,我讨厌夸大其辞。非因恋爱不值得夸大,刚好相反,因为,在生命的长河中,真爱,要么一生一次,要么终生无缘。恋爱的外象易于移易,但在恋爱过程中,我们却能感受到深层的自然意志。生逢佳缘殊为不易。

恋爱生活与艺术创作有相似之处。

就算你急于捧出佳作,但若时机未到,即便求诸外力,最为重要的“心”的准备也无力完成。基于精神的谦卑、精悍及敏锐,当方向始现如缓缓东升之旭日,创作意向慢慢放出灿烂的光辉,断不能因喜而狂,而要屏息守护此“心”,不为他事损耗精力之一分,分散注意之一毫,全神贯注,杂念不生,写当提笔,画即捉毫……

恋爱也是如此吧。既不应屈膝以求,也不应先入为主,抱以至高无上等恋爱观,而要坦诚面对恋爱的本质,感受对自我的诚实。最为重要的,对宏大视野下的爱,对全人类及自己,要抱以信任,以毫无遗漏地收获所理解的一切,全面净化、丰富自己的生活。

恋爱之于人类的先验性重大并无男女之别。在人们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迈进,欲为之奋斗终生的行程中,无论痛苦还是喜悦,恋爱都会让自己更为丰饶和聪慧。对恋爱,对由恋爱扩展开来的丰富、深广的爱之种种,我们无由不加以礼赞,但恋爱仅为无限“爱”之一部(更何况只是当今世俗意义上的恋爱),若将之视同于天地,无此便再无活着的价值,那就极不自然了。(一九二四年二月)

为生而爱

出现这样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每期资产阶级杂志都会以大量篇幅来讨论有关婚姻的问题,诸如新时代的幸福、恋爱此类。《红旗》曾经登载过沼山宏以《曾大受欢迎的恋爱漫谈》为题的文章。如今产生这样的问题,很难说不是这种的恋爱观婚姻观的责任。须知,幸福并不是那些在市场上贩卖的制成品。当今社会的现实矛盾造成了我们的不幸,我们先要反抗它,要让自己活得有人权;并在此基础之上,体会、追逐自己的幸福。

日本社会正在逐渐给予女性自由,让她们活的有人权。如今,她们从过去的压迫中解放出来了,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结婚对象或者谈恋爱。在过去,女性没有能力出去工作,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于是她们想着,反正没有爱情,那就找一个生活宽裕点、身份好点的结婚对象吧,并终日为此焦虑不已。而如今,时移世易,她们的观念却依旧没有发生变化。只不过原先择偶一事是由她们的父母在操持着,现在换作自己来做罢了。而所谓自由,所谓“活得有人权”,就是这样的吗?我想一定不是的。此时此刻,人们还过着的苦日子,衣食住行都不自由,而社会矛盾正是造就这苦难的根本原因。有识之士尽自己绵薄之力,有志于摆脱苦难、改善当下的社会矛盾。若是有这样的年轻女性,她们一定不会选择黑市老大作为自己的恋爱对象。虽说能过上不愁吃穿、神通广大的生活,甚至连那个时代稀有的丝袜都能穿得起,但他不是她们的良配。“恋爱”二字所代表的,是“心”怀他人、热“爱”生命,只有这样的男女才会缔结良缘。古语有云,愿得一人心,贫贱不相离;即便身处困顿之中,他们仍能充满希望、相濡以沫,共同顽强地与苦难抗争;如是这般,方堪称佳偶。

战时,幸福早已分崩离析、不复存在。所谓幸福如宝藏般暗藏在某处、一旦被找到就可据为己有的想法,简直就是那些年轻的女孩子们的痴人说梦。爱是被创造出来的力量;爱拥有超越痛苦、制造快乐的能力。理性的男人,在面对主妇承受的家务负担、抑或是准备结婚的年轻女性们害怕的家庭辛劳时,应体会到她们的痛苦、并与其共同承担。相爱的男女,需是心有灵犀、共同进步的;穷毕生之力,推动社会进步、减少痛苦与不幸。在此过程中,他们也一定会迸发出永不倦怠的爱。

结婚才能带来幸福,因此要以结婚为目的去恋爱--这种论调简直就是无稽之谈。一起成长、心意相通,才会相爱;相爱,才要结婚;想活的幸福,才要守护这份爱,才要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才会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

我们须彻底明白,来人间一趟,要凭自己的本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一九四七年七月)

以爱与和平为理想的世间生活

记得芥川先生好像说过:“若把天堂带到人间,我们定会痛不欲生。”对此我深有同感。理想,在实现之前是最令人快乐的;实现之后,便了无生趣。话虽如此,但人还是应当怀有些欲望与理想的,更何况它们才正是人生的趣味所在。

来谈谈我的愿望吧。我也是贪婪之人,因此也有着相当多的欲望。在日常生活方面,如今我的愿望是去安静的地方旅行。在我看来,同样是旅行,北方就比关西要好一些。虽说在大阪、东京这样的大都市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化,也还算可以;东海道一带则可观海、可赏松,美则美矣,只是景色都长久地沉睡着、波澜不惊。比起这样单调无趣的关西,我更爱变幻多端的北方。

踏上一段旅途,与其独自上路,我更爱与脾气相投的友人一同前往。既可就迎面而来的沿途风景畅谈一二,亦可平复独自上路时无来由的紧张情绪、玩得轻松愉快。我想去无忧清静的地方旅行,并试着在那里住上一段时间。虽然有着这样的愿望,奈何想来容易做来难。

提到“住”,在此还有一段趣事。我原本是图安静才搬到现在这个居所来的,但房后有个工厂,吵闹得很,因此前些日子出去找了找房子,想要换个更加安静点的地方。我更偏爱西式房屋,正好看到附近有个洋房空着,就想去租下来;但是我的朋友正与我相反,更偏爱和室。好不容易说服了朋友去租洋房——到这里都还好,但是去洋房一看,非常的糟糕,令人好感尽失。没办法,只好决定自己建一栋房子,把二人各自的偏好融合进去,但房子目前也只进行到了设计阶段而已。如今这栋房子仍然止步于我们的理想阶段,建成之日遥遥无期。

诸位所追寻着的东西,虽然在形式上大相径庭,但归根结底,都是爱与和平的衍生品。譬如建一栋房子这般微不足道的愿望,实现起来尚且如此坎坷,更何谈让世间众人都望眼欲穿的爱与和平呢。如今世间的矛盾冲突源源不绝,爱与和平简直是痴人说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都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人之天性,但即便如此又如何呢?现实中多的是绝情淡漠的父母。

通过当今经济学哲学等学说,都不能说明爱、剖析和平;它们不是理论,是明摆在世人眼前的常识。倘若爱与和平能在人世间中畅行无阻,那该有多快活。(一九二五年六月)

同为女人

最近关于这两件事的讨论甚嚣尘上。这本是当事人情之所至之举,故动人至深。但依我所见,松本传平先生的这件事和弓子小姐的这件事还是有所不同,应分开来讨论。

在未婚妻荣子小姐骤然离世之后,松本先生坚持与她举行了冥婚。由于他年纪轻、学历高,同时还富甲一方,因而他的此举便吸引了世人的注意,人们或同情或称赞道,“年轻有为的松本先生,乃是世上少有的纯真之人”。想来真是有趣。为什么这么说呢?请诸位这样想,世人能将松本先生的纯真奉为世间最美,正昭示了他们在潜意识里普遍认为社会上30多岁多金博学的男人终归是不缺女人的;于他们而言,妻子只是一个摆在家中合用的常备品罢了。

现代社会就是这样贬低轻贱爱情,所以面对松本先生向荣子小姐的示爱之举,世人才会少见多怪。

若是通过这样的举动,松本先生表达了真情并走出来,转化为活下去的力量,不是很好吗?荣子小姐也享受到了松本先生的爱,离世时也是心怀良人。我猜想松本当时也没想那么多,仅仅是由于受到了打击,想为“吾妻荣子”想做一些特别的事满足心愿。松本先生用举行冥婚交杯行礼的方法表现丧妻之痛与爱妻之深,却只让我感受到了深植于他的观念之中的陈腐与封建。

时至今日,大家都看到了如此深情的松本先生是何等性格身份,很多投意的年轻女子定会由此对其产生关切,对松本先生来说,反倒增加了将来幸福婚姻的可能也未可知。

虽说对荣子小姐抱以风一般的热情,但若有人认为从此以后松本先生将会独身终生,或是认为正因如此才是真正的纯粹,那这些人心中的所谓“浪漫主义”也太廉价了。

有些时候,对于一些人来说,经历了如松本先生般痛苦的爱情,精神上的波动和伤痛愈深,就愈需要感情上的放纵,甚至会有不放纵就活不下去的情况。无论如何,我希望松本先生不要因为低俗的感伤主义陷入作茧自缚的伪善中。对于这样的不幸之事,世人在表达出深切同情之余,应敏锐清楚而现实地反省事态,从实际的条件内部出发,和当事人及周围众人一道,寻找最能得到幸福的方法,为此做出努力。由此,世人所推崇的,应是寄当事人从今往后坚强而坦荡地生活下去的态度。

而在弓子小姐这件事上,我从登载在这里的文章中感到了些许不现实的、不能理解的地方。不知诸位读者是怎么看的呢?

比方说,如果弓子家的经济状况真如文章中所写的那样,那么不能靠近爱人隆先生的病房这件事,在日常生活中是实际可能的吗?在二居或三居的房子里可能发生这种事吗?

再者,若是随之而去的程弓子小姐的爱情真的如此诚挚,那么为什么不去照顾隆先生,而是每天牵肠挂肚地活着呢?我觉得事件当中有很多不自然的东西,若真是这样的事情导致了弓子小姐的死亡,那可真是愚不可及。

在日常生活中,再炽热的爱也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时而是化作充满爱意的护士,时而作为活泼愉悦的益友,时而淳朴时而有趣时而要强…是有着新鲜感的女人,是像美丽的野兽那般的女人。若非这样,作为生命之力的爱又有什么价值呢?

爱不是至死方休,爱是生之力量。

弓子小姐的死从头到尾都是源于社会的压抑。若是这样,我想死亡作为淤积在受体胸中的感情的悲惨结局,对受体来说只带有负面的社会性意味。

从弓子小姐的事件中,吸取到的唯一教训是不要像她那样活着。对于因悲惨的结局而受到打击、完全虚度年华的年轻少妇的生命,我们自然感到愤怒。但将这种愤怒用“纯情”等甜言蜜语包装起来,是极其愚蠢的。

我身为人妻,身为一名心怀世人、对挚爱从一而终的女人,在写下这些话的时候,心底涌起一个很深的疑问。

在近代社会,为何几乎全世界都在探索、憧憬这种“纯情”呢?为何在社会发展的历史上看到这种“纯情”之事时,即便它蕴含大量消极意义,还会收到各种各样的赞叹呢?

打个比方,舆论评价很高的《唇梦》这部影片,它的魅力何在?“胡萝卜须”的“纯情”打动了观众的心,不是吗?为何年轻人的心会被这样的情感所吸引呢?

今日,经济状况的恶化是不安产生的根源,在这样没有安全感的社会中,世人很难“纯真”地活下去。

今日,女人一生以女儿、恋人、妻子的身份活着,受到种种不如意因素的制约。凭借自己的全部魅力、智慧以及坦率的性格,爱可爱之物、过幸福生活,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在很大概率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种悲哀存在于所有男女的心中。我们不能屈从于现实的重压,要主张我们的生存权力,不断求索天赋之人权,追求更加幸福的生活。我们探索世界,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与世界抗争。作为生物,我们的生存就是一场场的抗争,首先从与气温的斗争开始,而后在不知不觉之中扩展到与各种社会生活问题的斗争上去。

这种抗争在上述场合被认为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斗争,必须经过筹划才能实现。

然,行文至此,我感受到了数万读者中产生了些难以确认、微妙的骚动。“我也想追求幸福……但是……”呐,骚动中人们这样窃窃私语道。

这样的低语我常常听到。为自身无法实现的纯真情感所困之时,与其无力而踌躇并迅速解开纷乱的想法,从后面硬推向前,不如确认现有生活的感情,通过音乐也好,通过电影也好,通过小说也罢。然后一起沉沦,逐渐变得模糊,沉沉睡去。这样的方法对于抵抗力弱的人来说很舒服,而那些以社会多样性为基调的作品,也常常这般刻画并强调着。

朝着舒服的方向、到缓冲的地方去,放松身体,便更加不能承受日光的暴晒。

我不对聪明的读者们说太多,也许会有人因装帧精美而买来巴尔扎克全集看,我只想从这书中节选一句话。巴尔扎克的结论是:“大众与女人,乃吾辈为了和平不得不控制之物。为此不应惜于与女人华服,有必要与大众以宗教。”(一九三四年十二月)

一件事是在未婚妻死后,给其遗体穿上盛装举行结婚典礼的事件。“丈夫”是正在提交博士论文的一名医大助手。

另一件事是在因肺病逝世的堂弟“头七”当天,与其相恋的少女自杀的事件。事业失败的父亲,不许女儿进入到与其同居的无名画家堂弟的房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