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8 11:46:29

点击下载

作者: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

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试读:

前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传统学术交流模式的深刻变化。集全球化、交互性、迅捷性、经济性、开放性于一体的网络环境,不仅改变了学术交流的方式,而且改变了传统的学术交流生态。这种改变,不仅表现为知识创造方式、研究方式的变化,研究信息获取方式的变化,而且表现为研究成果的发布、评价、传播方式的变化,出版物形态与出版模式的变化,乃至科学共同体凝聚方式的变化等。

为应对信息化环境下学术交流模式的变化,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投入了相当多的资源建设国家或地区间科学交流平台、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实施国家研究战略和各种学术项目。随着学术交流的快速变迁,发达国家在利用新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发展信息社会方面拥有更大的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学术交流体系建设不能很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将导致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日益扩大,国家科技创新缺乏活力。应当看到,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促进信息环境下的学术交流体系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对信息化环境对学术交流影响的相关研究还十分缺乏,对其中的许多问题还没有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

为此,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以“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为主题,组织召开第四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重点围绕信息化环境对学术交流的挑战和机遇、信息技术在学术交流中的应用、信息化环境下学术交流形式与机制创新等问题开展研讨,认真分析信息化对学术交流的影响,充分挖掘和发挥信息化环境促进学术交流的巨大潜能,适时调整学术交流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以满足科技工作者的交流需求,促进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

至截稿之日,共收到来自全国学会、地方科协、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工作者撰写的论文112篇。本着尊重原著、文责自负的原则,我们择优录用了40篇论文汇编成册,供大家交流研讨。在研讨会筹办过程中,中国工程图学学会承担了论文征集及组织编辑出版等工作,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2009年6月[1]信息化环境下学术优先权的挑战与对策陈传夫 吴钢 唐琼

摘要:学术优先权标志着科学的进步与突破,信息化网络环境对学术优先权的时间、载体、机制、扩散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出现了许多新特征:网络发表的学术优先权逐渐获得确认;宣示学术优先权的方式多元化;学术论文预印本系统日渐成熟;学术成果网络发表的优先权越来越被科学社团认可。为了促进信息化环境下我国学术优先权的发展,需要承认网络学术发布的科学交流地位;加强网络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制定并实施网络学术交流质量规范;创新学术监督与同行评议制度;建立有效的网络学术交流合作机制。

关键词:学术优先权;信息化环境;学术交流

科学发展历史表明,获得科学发现的优先权是“学术交流的本源动机”之一,科学发现优先权的确立有利于科学家进入学术交流系统。[1]学术优先权标志着科学的进步与突破,是对科学家原创性贡献的一种承认,也是国际奖励系统(如诺贝尔奖)授奖的重要条件之一。就一个国家科学建制而言,学术优先权的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学术创新状况与学术声誉、学术能力。诺贝尔奖从1901年首次颁发至今,还没有中国公民凭借在中国本土取得的成就获得该奖,令人颇感遗憾,没有学术优先权就不可能获得这些大奖。因此,学术优先权的获得是科学交流取得实效的体现。

现代信息化环境对学术优先权的形成与认可方式提出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机遇。认真研究该问题,对于提高我国的学术竞争力和学术交流的实效,提高我国科研投入的产出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信息化环境下学术优先权的新特征

学术优先权是指科学研究过程中对首次发现或理论提出声称(claim)并得到确认(recognition),即使不同的研究者在相同的时间分别独立地做出了同样的研究成果,名望和声誉通常会给发表一项新发现的第一个人或团队。[2]

在确立一项研究的优先权过程中,一般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必须根据本领域可接受的方法、标准向自己的学术社区证明研究成果的完整性和正确性;②学术同仁必须承认作者主张的首创性(primacy),即必须承认研究者是第一个证明、发现、演示结果的人,而实现该过程的一个广泛接受的证明标准就是对相关出版的作品进行检索,以保证没有类似、在先的作品。在此,出版物就代表了某一领域学科累积的智慧、知识和技能。[3]学术优先权的取得能够推动科学发现并维持国家科学研究事业的卓越,以创新的方式快速回应国家面临的挑战。[4]

历史上出现过大量学术优先权争端,如达尔文与华莱士关于进化论,牛顿与莱布尼茨关于微积分,瓦特、拉瓦锡与卡文迪许关于水的成分确定等。学术优先权的取得是一个激烈的竞争过程,“在一个大约1400名科学家的抽样调查中,有2/3的人在他们自己的贡献即将完成时被别人占了先,这些人中很多还不止一次被人占过先”。[5]我国数学家陆家羲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虽然经过艰苦钻研,攻克了世界上的数学难题之一“柯克曼女生问题”,但由于没有机会发表论文,痛失了学术优先权。[6]

信息化环境下对学术优先权的确认提出了很多挑战。(一)网络发表的学术优先权逐渐获得确认

在西方科学界,历史上曾经长期使用的方法是把密封好并标明了日期的手稿交给科研院所或学会保管,以便使其优先权和思想都得到保护。[7]自从17世纪末以后,通过期刊出版获得发现的优先权成为了一种准则。[8]如1953年4月25日,沃森(J.D.Watson)和克里克(F.H.C.Crick)在Natare(自然)杂志发表了《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一文,建立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在信息化环境下,学术交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微软公司技术创新研究院学术通信部部长Dirks先生认为:传统的“实验笔记→数据资料→学术期刊→学会组织的学术会议”科学信息交流模式将逐渐被现代数字化的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数据检索库(complex database)、电子科学库(E-science)及互联网的冲击波(Blog、Wiki)撼动和取代。[9]一项由大英图书馆资助的研究成果指出,到2016年,大约一半的期刊出版物将仅以数字格式出版。而科学、技术与医学方面的期刊将首先完成这一转变。[10]在此背景下,学术优先权的确认方式也在变化,大量的重要论文通过网络发表,并且得到了承认,如俄罗斯拓扑学家格里高利·佩雷尔曼(Grigori Perelman)将其证明庞加莱猜想的两篇论文发表在预印本仓储arXiv后,并没有再投稿到正式的学术期刊上,仍然获得了数学界最高奖项菲尔兹奖,说明了科学界对其优先权的承认。[11](二)宣示学术优先权的方式多元化

传统上显示学术优先权的主要工具是期刊或专利证书。在信息化网络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新型学术信息交流工具,如讨论组、学术博客、学术论坛、维基、开放仓储等,发挥着传统的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等难以实现的功能。如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建的生物学维基站点OpenWetWare是一个致力于促进知识共享的网络社区,服务于生物学研究人员,是实验室、个人及研究小组获取信息和合作交流的平台。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理论知识、实验技术、教学课件、招聘启事、会议通知等),而且用户能够自己编辑条目,交流想法、科研心得,合作开展科研活动。目前全球有约7亿的Blog、65万的Wikipedia、17亿的MySpace成员,微软公司认为在某些专业未来5~10年学术信息交流中,数据库可能会逐渐取代出版的期刊。[9]这种变化必然会影响学术优先权的获得方式。(三)学术论文预印本系统日渐成熟

为了及早地将研究成果公布于众,在论文正式印刷出版之前,许多期刊出版商将确认录用的论文,以预印本(preprint)方式发布在网站上,并为此建立专门的数字化系统,如Nature的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AOP),Science的Express, Springer的Online FirstTM, Elsevier的Preprint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除了出版商自己将论文预印本放到网站上之外,越来越多的出版商在版权政策中明确规定允许作者自己存储发布预印本论文。如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oint Information System Committee, JISC)和大学研究图书馆联盟(Consortium of University Research Libraries, CURL)资助的SHERPA/RoMEO项目对596家出版机构和10190种期刊对自存储的态度做了调查统计,在10190种期刊中,3228种期刊(31.68%)允许作者对预印本进行存储[12];在596家出版机构中,有235家(39.43%)允许作者对预印本进行存储。[13]政策的支持促进了相关预印本仓储数量和内容的激增,截至2009年5月8日,OpenDOAR收录的开放仓储总量达1389个;OAIster提供了对1112个开放仓储的20928590条记录的获取[14];arXiv中的预印本论文资源已达到536062篇。[15](四)学术成果网络发表的优先权越来越被科学社团认可

网络上学术信息逐渐开始被科学社团接受。据Barjak 2003年对欧洲千余名科学家的调查,越高产的科学家使用互联网进行学术交流的比例越高。[16]美国科学理事会调查表明在2004年52%的被调查者将互联网作为其获取科学知识(如全球变暖或生物技术)的途径。[17]90%的高能物理学家有每天浏览arXiv来获取最新信息的习惯,超过半数的物理研究论文在正式发表之前都会张贴在arXiv上。[18]

在学术科研活动中,引用行为是表示对已有科研成果价值的承认和利用。从引文统计可以看出,网络发表的优先权也逐渐得到了研究人员的认可。Eric J.Hester等通过对45本肿瘤学期刊的引文分析发现,含有网络引文的论文比例从2001年的9%增长到了2003年的16%[19];我们以1996—2005年间SCI收录的14种期刊发表的35000多篇论文为样本,分析了1000724项参考文献对网络开放文献的引用数量,发现网络引文总量呈现出递增的趋势,所占比例从1996年的0.032%上升到2005年的0.346%,增长了近10倍。[20]

二、信息化环境对学术优先权的影响(一)时间方面

在学术优先权的认定体系中,发表时间是关键因素。第一个发表某种观点或者发现的人,倾向于获得此发现的大部分荣誉,而非第一个发现者。[21]因此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科研活动中取得学术优先权,科学家需要在发表时间上抢占先机,否则就有可能会失去优先权。

而传统期刊由于编审过程、版面容量等限制,存在着较长的论文发表时滞。据有关研究统计,我国学术期刊论文的发表周期平均为约14.1个月。[22]这种较长的成果发表时滞使研究者在争取学术优先权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信息化网络环境下,通过论文预印本网络出版、开放存取期刊等方式,学术优先权的确立时滞会大大缩短。如论文投往公共科学图书馆(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PLoS)开放存取期刊不需要时间等待版面,只要通过专家评审即可发表。一般在收稿后20天左右作者就可收到稿件处理通知,一旦编辑修改过程完成,将很快可以在线发表。PLoS期刊承诺,稿件从正式接收到在线发表,时间是2~3个月,短的只有6周。[23](二)载体方面

任何学术优先权都存在特定的学术载体。传统的期刊、图书等只能发表文本性质的论文等学术成果,其他载体类型如PPT演示、视频会议等成果难以发表。

信息化网络环境下,学术博客、开放仓储、学术论坛等交流工具能够支持确认多种类型成果的优先权。在这种模式下,研究者能够发布的学术成果类型更加多样化,如音频、视频、多媒体资料等。研究者能够以更加直观、便捷的方式确定对各种类型研究成果的学术优先权,促进了学术研究的产出和传播。(三)机制方面

传统期刊确定学术优先权主要采取同行评议机制。由于学术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马太效应,重视名人、忽视新人的做法给学术新人的成长造成了一定障碍,不利于其学术优先权的获取。如孟德尔在提出其遗传定律时,由于在当时的学术界没有名气,他的论文屡遭拒绝,最后发表在一个不出名的杂志上,没有谁去注意他的见解,孟德尔的科学贡献因而被埋没了30年。[24]

在传统的期刊同行评审过程中,稿件的评审人有可能故意延迟评审过程,直到评审人自己类似的研究提交出版,这对评审人的直接好处就是其被认为是第一个发表人。[25]一名超导研究者在调查中指出:“同行评议体系为作品滥用带来了便利,作为竞争者的同行评审人很容易编造虚假理由退稿,然后再剽窃其中的观点,这种情况我见到的太多了。”[26]评审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会导致学术优先权的争端。

信息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种程序机制。正在兴起的“后评议”机制、“共同评议”机制、网上评议机制正在逐步改革传统的同行评议方式,增加了评议的透明度,提高了应用效率。(四)扩散方面

在科学界,学术成果的扩散利用率还比较低。在所有学科领域,75%以上的论文从来没有被别人引用过,在某些领域,这一比例甚至更高。[27]除了期刊论文质量的原因外,资源获取的限制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我国学术刊物期发行量大多数徘徊在1000份左右。[28]此外,期刊每年定价的持续增长也限制了用户的获取利用,有学者对2008年5891种SCI收录的期刊价格进行了统计,平均每种期刊每年定价为1238美元[29],高昂的价格限制了论文的扩散。

而信息化环境下,通过网络进行的学术信息传播消除了地域差别,学者们几乎不受限制地获取开放仓储、开放期刊、学术论坛、博客等发表的研究成果,相应地扩大了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在点击量、回复量等指标的影响下,在网络上提出一个新观点、新概念能够形成强烈的学术吸引,在大量研究者跟进的情况下,以提出问题的人成为中心,进而可能会形成科学研究话语主导权。

三、信息化环境下发展我国学术优先权的对策

信息化环境引起了学术交流载体、渠道乃至模式的深刻变革。利用好新型的信息环境,发展我国的学术优先权,提高我国科学家在国际科学体系中的话语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利用好信息化机遇,发展我国在国际学术体系中的优先权?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予以充分重视。(一)承认网络学术发布的科学交流地位

要使网络学术交流在促进学术优先权获取方面发挥应有作用,首先,科学界(包括科学社团)应正视其存在,认可这些发表方式,将其纳入科研登记、认可与奖励体系。

在国际上,部分开放存取期刊已经得到了世界公认的科学评价权威标准——Thomson Reuters公司ISI引文索引SCI、SSCI的认可和支持。根据Thomson Reuters公司发布的报告《ISI引文数据库收录的开放存取期刊:影响因子与引用模式分析》,ISI引文数据库收录的开放存取期刊呈持续上升态势。[30]

此外,一些国家、研究机构、高校等已经制定了相关法律或政策以支持开放存取的发展,认可其在学术交流渠道中的地位。2007年12月26日,时任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2007综合拨款法案(H.R.2764)》,其中的条款规定国家健康研究院(NIH)应强制要求其资助的研究人员必须在研究成果论文发表后12个月之内,将经过同行评审的稿件电子版存储在美国医学图书馆的开放仓储“PubMed Central”中,向公众提供开放存取利用。根据Regist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y Material Archiving Policies(ROARMAP)的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5月7日,已经有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澳大利亚科学研究委员会、欧洲研究理事会等77家高校、学院或资助机构制定了强制性存储政策,另有西班牙科学与创新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委员会等14家机构提出建议性存储政策。[31]

对比来看,我国目前对于网络学术交流渠道的政策方面还不清晰。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例,主要检索系统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及《中外人文社科文献集萃全文数据库》等一次、二次文献检索系统均没有收录或转载在线发表的论文。可以说,多数大学对在线发表的论文认可政策还不清晰。在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成果评价和奖励评审中,没有很多的文件认定这些论文。因此,综合考虑质量等现实情况,将国家认可的权威学术平台发表的成果作为博硕士资格论文、职称评定资格论文、学术奖项参评资格论文、资助项目成果论文等,将极大提高科研工作者通过网络学术交流渠道快速发表科学研究成果的积极性。(二)加强网络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

加强网络学术交流平台建设是提高我国学术优先权的基础条件之一。网络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已经引起了很多发达国家政府及科研机构的重视,如英国于21世纪初实施的“E-science”计划,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规划和资助的Cyberinfrastructure计划。在实践中,美国arXiv.org预印本系统、HighWire出版社期刊开放仓储网络平台、美国PubMed Central全文开放存取仓储网络平台、英国BioMed Central开放存取期刊网络出版平台、日本科技信息网络电子平台(J-STAGE)等已经成为获取学术优先权的重要渠道。一些国际性出版商和知名学会等开发的网络出版平台,提高了期刊的国际显示度,畅通了科学交流渠道。

学术交流系统正处于关键的转折时期,正在奠定未来发展的基础。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信息化环境下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专门提出要“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当前阶段,国家需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积极、持续支持高质量、权威的网络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包括高质量的开放存取期刊和开放仓储等。质量建设是平台建设的关键。(三)制定并实施网络学术交流质量规范

从根本上看,科研人员发表其成果以后,只有得到同行的认可,才说明学术成果及其作者具有一定的价值。[32]而根据美国加州大学学术交流办公室及加州数字图书馆eScholarship项目组的调查,学术信息网络交流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学者们普遍忧虑的问题之一。[33]我们从2008年开始对网上发表科学信息质量进行的持续调查表明,从整体上看网络开放科学信息的质量不容乐观,亟待改善和提高。以完整性为例,高达56%的开放网络科学信息未能达到基本满足完整性标准的要求。可以说,规范网络学术交流、净化网络学术空间已成为当务之急。就科研管理与学术社团而言,目前应着手制定、完善学术信息网络交流质量规范。

该规范的核心在于规定管理网络学术交流质量的程序,强调质量控制过程,强调公众监督机制。从国际上看,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或地区政府、学术机构已经颁布了涉及学术信息网络交流质量控制的法律、政策或规则。对于具体的网络发表平台而言,应结合学科特点,制定相关的质量规范手册。一方面手册可作为网络科技论文作者在发表论文之前进行自审和修改的参照标准;另一方面也可作为论文在线编辑和评审专家评价发表论文的指南。质量规范手册应该包括科技论文通用内容要素规定、论文格式规定、数据表格使用规范、引用规范、文字规范、版权规范等,以及投稿者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等。(四)创新学术监督与同行评议制度

同行评议制度依然是网络学术交流中信息内容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只是在信息化环境下,现代技术的应用使得同行评议制度呈现出开放、互动式特征,并与社会学术监督相融合。一些著名的OA期刊,如PLoS、BioMed Central医学领域的所有期刊均采用了开放同行评议制度(open peer review),利用网络平台快捷和交互的特性,允许作者、评审人员以及读者之间开展出版前的交流,并将各自的意见公开化,力求评议过程的快速和透明。[34]国际上开发的用于开放同行评议目的的功能软件,均具有极强的开放索引和公开评议功能。

网络学术交流平台应发展和完善“网络科学信息发布的学术道德和行为规范”,明确学术抄袭与侵权的处罚规定,加强处罚力度,如在网络上公开抄袭论文作者姓名;向相关学科期刊通报有学术不端行为的作者信息;建立作者信誉档案,长期跟踪等。此外需要建立有效的版权保护机制,维护网络发表科技论文作者的版权。(五)建立有效的网络学术交流合作机制

信息化环境下的科研合作日益成为发展学术优先权的有效机制。大规模基因组排序测定、全球气候监测等科学研究项目均反映出这一特点。而当前科学交流的一个重要趋势即是从纯粹的交流向合作实验室(collaboratory)转变,透过“没有围墙的研究中心”这种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加速科学发现的进程。[35]中国科学研究合作的欠缺导致中国科学家在SARS病毒基因组测序的国际竞争中丧失优先权。而美国则通过加强其疾病控制和防治中心、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国防部、美国老兵事务部、学术机构和私营企业等机构的合作,在SARS病毒基因代码的破译及抗体疫苗和候选疫苗的研制方面均居于国际领先地位。从科技政策、科研规划、资源配置等方面充分鼓励合作应成为发展我国学术优先权的战略措施之一。参考文献

[1]杨文志,科技社团的学术交流应回归本位,光明日报,2006-10-27

[2]Scientific priority.[2009-05-08]. http://en.wikipedia.org/wiki/Scientific_priority

[3]Nissenbaum H. Priority for discoveries:challenges of electronic publication to researchnorms, practices and values.Socioeconomic Dimensions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 Workshop,1998.Proceedings, Apr 1998:127~132

[4]美国国家科学和技术委员会,为了21世纪的科学,赵中建译,创新引领世界——美国创新和竞争力战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56~201

[5]默顿R K.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50

[6]孙兆瑞,陆家羲:斯人虽去,精神永存,[2009-05-08].http://web.cenet.org.cn/web/econscie/index.php3?file=detail.php3&nowdir=&id=82620&detail=1

[7][美]R.K.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29~430

[8]Hans E. Roosendaal, Peter A.Th.M.Geurts.Forces and functions in scientificcommunication:an analysis of their interplay.[2009-05-08].http://www.physik.uni-oldenburg.de/conferences/crisp97/roosendaal.pdf

[9]张月红,了解国内外科技产出的最新动态,关注世界期刊国际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2009-05-08].http://www.kjqk.gd.cn/UploadFile/20081120091927711.ppt

[10]Gantz J F, Chute C, Manfrediz A, et al. The diverse and exploding digital universe:anupdated forecast of worldwide information growth through 2011.[2009-05-08].http://www.emc.com/leadership/digital-universe/expanding-digital-universe.htm.

[11]徐佳宁,罗金增,现代科学交流体系的重组与功能实现,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1):94~97

[12]Journal Policies-Summary Statistics So Far.[2009-05-08]. http://romeo.eprints.org/stats.php

[13]Statistics for the 596 publishers on this list.[2009-05-08]. http://www.sherpa.ac.uk/romeo.php?stats=yes

[14]OAIster.[2009-05-08]. http://www.oaister.org/

[15]ArXiv.[2009-05-08]. http://arxiv.org/

[16]BarjakF. The role of the Internet in informal scholarly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the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10):1350~1367

[17]National Science Boar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2009-05-08].http://www.nsf.gov/statistics/seind06/c7/c7h.htm

[18]赵洪明,沈彭年,由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起的OA计划——粒子物理开放存储出版联盟,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1):17~21

[19]Hester E J. Internet citation in oncology journals:a vanishing resource.Journal of the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2004(12):969~971

[20]Chuanfu Chen, et al. The impact of internet resources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a citationanalysis.[2009-05-08].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k718658673u92678/fulltext.pdf

[21]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员会,怎样当一名科学家:科学研究中的负责行为,刘华杰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9

[22]张莉,张凤莲,缩短发表时滞,提高论文的时效性,编辑学报,2003(5):331~332

[23]胡爱玲等,非营利性开放存取期刊——PLoS系列期刊的特色及学术影响,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6):959~963

[24]杨文志,学术交流的本源动机,[2009-05-08].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4220

[25]Rumsey T S. One editor's views on conflict of interest.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1999,77(9):2379~2383

[26]Nicholas D, Hamid R, Jamali M, Huntington P, Rowlands I. In their very own words:authors and scholarly journal publishing.Learned Publishing,2005,18(3),212~220

[27]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阎凤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236

[28]金霄,一个编辑眼里的版面费问题,光明日报,2005-02-03

[29]杜海洲等,国际OA期刊快速增加,科技期刊价格持续增长——2009年科技期刊价格预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2):346~349

[30]Marie E. McVeigh.Open access journals in the ISI citation databases:analysis of impactfactors and citation patterns.[2009-05-03].http://www.socolar.com/man/NewsUpload/20072211814341229025.pdf

[31]ROARMAP[2009-05-07]. http://www.eprints.org/openaccess/policysignup/

[32][美]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阎凤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235

[33]C. Judson King, Diane Harley, Jennifer Arter, et al.Scholarly communication:academicvalues and sustainable models.[2009-05-10].http://cshe.berkeley.edu/publications/docs/scholarlycomm_report.pdf

[34]李武,基于开放存取的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研究(上),数字图书馆论坛,2005,1(11):35~40

[35]Russell J M.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2001,53(168):271~282

作者简介

陈传夫,生于1962年5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专业领域为信息资源与知识产权管理。地址:武汉市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邮编:430072;电话:027-68752135(办)/13507199962;传真:027-68752135;电子邮箱:cfchen@whu.edu.cn。

吴钢,生于1983年4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唐琼,生于1982年2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1]

中国科协学术交流招标课题(项目编号:2009SXJLKT02)研究成果之一。网际互动环境下科技社团的学术交流 高亚文李建忠 熊阳 刘松年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网际互动环境下科技社团学术交流的形式及特点,展望了未来网际互动发展的新趋势,及通过不断完善网际互动下的学术交流机制,推进网络学术交流的开展和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网际互动;学术交流;机制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结合为标志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正悄悄地发生着改变。据2004年中国科协对1727名科技工作者反馈的问卷分析,目前科技工作者获取学术信息最常见的渠道是学术期刊(88.4%)、互联网(69.3%)、学术会议(65.2%)。对科技工作者而言,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电子媒介从事学术交流的方式,已不知不觉发展成为主流趋势,互联网已经日益成为获取学术信息的重要渠道。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著名情报学家F.W.兰卡斯特就曾预见到未来无纸信息系统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专家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

传统意义上的科技社团的学术交流方式,主要通过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来进行,这样的交流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主导地位。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新的交流方式——网际互动下的学术交流。与传统的交流方式相比,这种方式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交流的内容更加广泛,交流的方式更加便捷,越来越获得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抬爱。同时,这种交流方式也显示出它的不足。网络言论难以控制,组织、管理的难度增大,容易造成技术信息、情感信息的衰减或者丧失等。[1]如何吸纳传统学术交流的长处,发扬网络学术交流的优势,更好利用网络这个平台高效安全地开展学术交流,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网际互动下科技社团学术交流形式及特征(一)网际互动下学术交流的形式

网络互动可以定义为以计算机为载体,人与人之间通过互联网,在虚拟空间进行相互作用的交往行为与方式的总括。[2]互联网的崛起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跨地域、跨时限的人际沟通与互动空间,突破了传统交流的一些局限。科技工作者在学术交流过程中借助于网络媒介,既可以进行非直面的交流互动,也可以通过视频进行准直面的交流互动。

网络互动环境下最常见的学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万维网(WWW)、文件传输协议(FTP)、远程登录(Telnet)等网络工具进行学术交流。科技工作者利用网络这一平台,通过万维网浏览相关的学术信息,亦可借助于FTP直接下载各种文档、报告、学术论文等。同时,还可通过远程登录,实时使用远程计算机上对外开放的全部资源。(2)通过电子邮件(Email)、新闻组(Newsgroup)、聊天室(Chat room)等网络媒介进行学术交流。据资料显示,中国内地82%的网民上网,其主要目的是收发电子邮件,有近2500万人次通过电子邮件互相传递信息、资料、交流思想。[3]科技工作者通过电子邮件,可以在短短几秒钟之内把资料互发到对方的邮箱中,既省时又省力,方便快捷。在学术网站中,可以通过建立新闻组和聊天室,形成针对相关专题讨论的论坛。科技工作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加入不同的新闻组和聊天室,针对不同问题进行专门的讨论。(3)通过QQ、MSN、电子公告牌(BBS)、网络日志(Blog)、网络会议(NetMeeting)等即时通信工具进行学术交流。

QQ和MSN作为一种即时聊天工具,主要是通过文字进行交流。BBS中有专门的讨论组,学者可以针对某一个问题跟帖发表不同看法,进行讨论。学者们借助Blog这个平台,可以提供最新的学术信息,公布最新的研究进展,发布最新的研究成果,大大加快学术交流的速度,以达到同其他学者在学术上时时交互的状态。虚拟社区中用户的身份是隐蔽的,无法辨认谁是权威或专家,这种相互看不到对方的在线交流,可使学者不用顾忌他人的身份地位或态度,开诚布公地发表意见。通过对某个问题的探讨,可以更好启迪讨论者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

网络会议(NetMeeting)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组件之一。利用它可以很简便地实现网络电话和网络视频会议,是一种方便、快捷、没有地域限制的交流形式。网络会议兼有语音和视频的功能,在同一时间可以多人参加在线的学术交流,起到了同直面学术会议相似的效果。(二)网际互动下学术交流的特征

1.开放性

网际互动下学术交流的开放性体现在时间、空间和人员三个方面。首先是时间和空间选择上的开放性。互联网的崛起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跨地域、跨时限的人际沟通与互动的空间,以网络作为学术交流的平台,五湖四海的科研工作者可以足不出户在办公室或在家中进行在线学术交流,他们可以利用浏览器查询最新的学术信息和数据,利用互联网的快捷方便性获得学术前沿信息,了解到最新的学术信息及成果,最大限度地获取所需的学术资源。其次是人员选择上的开放性。传统学术会议中的参与者一般都隶属于某个科技社团的会员,或是本学科、本行业的专家学者,鲜有其他人员参加。而网际互动环境下的学术交流,突破了学科、行业的限制,其他跨学科、跨行业的学人,只要对某个会议主题有兴趣,就可以缴纳一定费用参与在线网络学术交流,扩大了学术交流的范围。

2.共享性

在以网站为依托、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学术交流平台上,提供了相关学科、相关行业海量的信息资源,科技工作者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进入数据库进行信息的检索。同时,网际互动环境下的学术交流面向所有在线的人员,只要你愿意参加,就可以了解学术信息、学习科学方法、掌握科技知识,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共享,这种学术资源的共享性为学者的研究带来更为丰富的精神食粮。

3.交互性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学者之间也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学术方面的互动。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相互看不到对方在线交流的状况,可使交流者不用顾及他人的身份地位或态度,即使他们分布在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度,学者们也可以开诚布公地发表意见。这种交互的动态性不仅拉近了科技人员之间的距离,而且增进了他们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三)网际互动下科技社团学术交流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术交流的效率

限于部门所有制的条块分割,在人员、资源、设施等方面的单位所有,以及空间、时间上的制约,广大科技工作者之间缺乏有效、实时的沟通和交流。使许多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处于低水平的重复状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网络交流方式中,科技工作者通过专门的学术网站查询、下载同自己科研相关的学术资料,在线同有关的专家讨论相互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相关的学术信息和学术成果。这种交流方式为科技工作者的研究,以及相互之间的交往带来更多的便利,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大大提高学术交流的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2.有利于拓展学术交流的视野

依托于网络的学术交流方式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把不同学科背景和不同区域内的专家学者在同一时间内联系到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之中。用户之间在互联网上既可以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也可以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科技工作者不但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思路,还可以从其他人的观点中得到新的启示。同时,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源,他们还可以利用浏览器查询最新的学术资料和数据,用最快捷的方式获得学术前沿的信息。网络为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更加便捷、有效的条件,开阔了科研工作者的学术视野,使跨学科、跨地区的合作研究成为可能。

3.有利于推广学术交流成果

科技社团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产物,科技社团既要为会员全力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也肩负着科技普及的重任。网际互动下的学术交流,不仅面向了科技社团的成员,面向了本学科、本行业的科技工作者,还面向了跨学科、跨行业的科技工作者,以及所有对这一交流话题感兴趣的社会大众。因此,科技社团的学术交流网络不仅承担着学术交流的本职任务,而且还承担着科技普及和传播的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术交流的网络平台还要设置一些普及科技知识的板块,积极引导、帮助广大的群众学习科技知识、掌握科技知识,使学术交流的最新成果能够在社会上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传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有利于国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现代网络,是一个遍布全球各个角落的庞大虚拟世界。互联网下的网际互动已成为国际科研人员之间最为主要的沟通方式,国际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也成为发展的新趋势。例如,1990年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的科学家共同承担、参与完成的项目。又如2003年在人类抗击SARS病毒的斗争中,世界卫生组织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临床医生通过互联网定期举行会议,及时与全球各地的合作者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加快了病原体确认的研究进程。[4]不同国家的科研团队通过便捷、有效的网络交流,实现了科研力量的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最终获得1+1>2的效果。

二、网际互动下科技社团学术交流新趋势(一)交流平台的改变——基于Wiki技术的科技社团学术交流

Wiki是基于WEB2.0的站点,通常是在一个明确的主题下向用户征集最广泛和详尽的信息,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编辑页面对主题补充信息,最终对某一主题形成全面、准确的表述。

将Wiki技术运用到科技社团的学术交流具有可行性。首先,科技工作者登录Wiki网站就可以搜索到有关自己需要解惑的答案,若认为答案不完整或不准确,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来补充这个词条。在线者都按照这个思路做下去,就能真正做到集思广益。其次,利用Wiki站点更能体现对知识的参与与分享。每个使用Wiki的用户都是管理者,通过滚雪球式的方法对知识增加、修改或删除,最终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由于Wiki有明确的主题,所有的表述都是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的回答。再次,Wiki还能够还原早期网页的信息,使用者能够了解某一信息的发展脉络,进而能够更进一步地把握该信息的全貌。(二)交流载体的改变——基于电子预印本的科技社团学术交流

电子预印本是指研究人员将尚未在有同行评审程序的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在专门网页或网站上张贴供用户浏览、评论的一种电子出版方式。作者发布电子预印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其学术观点或者论文获得更多的建议和反馈,在互联网上其他学者可以对该学术观点或论文提出意见并进行相应的修改,以此提高该学术观点或论文的学术质量。同时,电子预印本的出现不仅加快了学术观点和科技成果的传播,使广大科技工作者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学术方面的最新动态,而且由于电子预印本明确记载了新学术观点或论文的第一发表人,加强了知识产权的保护。(三)交流工具的改变——基于3G时代的科技社团学术交流

3G(the third generation)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代称。它是把无线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3G时代的到来把人与人之间在互联网上的交流,从计算机前拉转到了手机前,加速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进程。2008年全球手机用户超过40亿人,互联网用户也已超过10亿人,把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联系起来,将有很大的市场前景。构建3G网络平台,用户可以利用手机的可视电话、多媒体短信、进行实时的“面对面”交流。由于人们不用守在计算机前,这样的交流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地交谈。作为科技社团的学术交流,科技工作者可以通过手机的可视电话同其他学者之间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也可以通过手机参与学术视频会议,24小时不间断的在线学术交流给科技工作者带来更加便捷、有效、实时的交流平台。

三、网际互动下学术交流机制的完善(一)完善网络运行机制,确保学术交流信息安全

要构建一个可持续的在线交流平台,必须从技术层面和组织层面,不断完善网络运行的机制,构建安全防范的体系。网络运行机制包括运行中的风险管理机制、危机管理机制、安全管理机制以及设备人员的管理机制等。

从技术层面讲,网际互动下的学术交流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因而病毒破坏、网络欺诈、攻击入侵等各种各样的网络犯罪,对在线学术交流的信息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强化网络技术机制,从技术保障层面全方位的维护网际互动环境下的学术交流信息的安全性,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目前流行的防火墙技术、密码学技术以及认证技术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风险起到隔离的作用,要善于将这些最新的防护技术用于保护学术交流的网络。同时,还需要综合运用其他各类相关技术,增强网络的安全性。例如把公匙加密和私匙加密结合起来,则可大大加强学术信息的安全性。

从组织层面来讲,还必须建立严格的内部信息安全机制,加强内部组织管理。学术交流的过程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对于网络的管理者,特别是接触系统的人员,应该严格控制其权限,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管理者在学术交流中一旦发现不安全的因素,必须严格对其进行监控,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要对网络中的参与者进行统一管理,要求他们按照网络的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二)增强网络监管机制,打击学术上的不端行为

任何剽窃、欺诈、占有他人成果的行为,在学术上统称为学术不端行为。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网络中发表的言论和文章,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很广泛的传播,也为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如何对网络中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有效监控,将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从现有的技术支撑看,笔者建议科技社团成员进入在线学术交流的过程中,实行网络实名制的注册。一旦下载网站上的文章、报告等文字,都会在网络终端留有记录。同时,任何在线人员发表的文章,都需要通过抄袭甄别软件的甄别。从下载文章的源头和发表文章的源头两个方面同时把关,既可以起到较好的威慑作用,也可以及时发现学术不端的行为。(三)注重学术争鸣机制,形成平等自由交流氛围

学术交流的本质是学术争鸣。[5]在一些学术会议中经常会出现流于形式一言堂的情况,台上作报告的专家侃侃而谈,台下听众即使有疑问或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也没有机会与发表者进行讨论。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多,除了缺乏制度上的安排、传统文化的影响等因素外,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讲授者和听众没有处在平等的地位上。而学术争鸣机制只有建立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在互联网中,用户的信息是可以不公开的,提问者不用顾及其身份或地位的悬殊,可以直接向专家提问。在这种网际互动的环境下,有利于形成平等、自由的学术交流氛围,有助于学术争鸣的开展。(四)改进学术评价机制,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

在传统的学术会议上,专家在宣讲学术观点时,可以通过下面听众的眼睛和神态了解他们听会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发言。然而在虚拟的网络中,尽管可以通过文字的交流或者准直面的视频了解情况,但许多信息会出现衰减或失真,很难像直面的学术交流那样及时获得有效信息和准确的评价。因此,依托互联网构建的学术交流平台,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术评价机制,以保证网际互动环境下学术交流的有序开展。首先,对于参与网际互动的科技工作者而言,他们亲身感受到网际互动的学术交流与传统的学术会议之间的异同,他们做出的评价可以帮助网际互动平台在技术和组织层面进行改进。其次,对于网际互动平台的管理者而言,通过对参与双方在学术交流过程中的观察,提出改进学术交流方式和内容的建议和对策,可以更好地改善网际互动的运作方式。再次,作为同行之间的学者而言,由于他们之间是在探讨学术性问题,学术交流质量的好坏,他们最有发言权。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对在线科技工作中的学术观点和思想进行评价,更能引起学者们的深入思考,不断促进学术交流质量的提高。参考文献

[1]吕雯,刘松年,张太玲,基于互联网的学术交流初探,见: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祝建华,网际互动中青年的社会动机因素分析,思想,理论,教育,2003(1)

[3]冯鹏志,延伸的世界——网络化及其限制,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65

[4]李炳昌,交流与机制激励科学创新,前沿,2005(4):24~26

[5]黄和平,刘松年,见: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编,学术交流与自主创新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高亚文,生于1985年8月,华中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在读研究生,教育经济与管理。邮编:430070;电子邮箱:gyawend@163.com。

李建忠,生于1974年11月,华中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在读研究生,教育经济与管理。邮编:430070;电子邮箱:lijianzhong@mail.hzau.edu.cn。

熊阳,生于1957年10月,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部负责人,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发展大道164号科技大厦9-10楼;邮编:430023;电话:027-65692024;电子邮箱:wast1012@126.com。

刘松年,生于1954年11月,华中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学。地址:湖北武汉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邮编:430070;电话:027-87282053/13871231735;电子邮箱:snliu@mail.hzau.edu.cn。非正式学术交流新模式及其应用研究邹儒楠

摘要:传统的科学交流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科学发展的需要,随着网络的兴起与发展,非正式学术交流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相比传统非正式学术交流,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学术交流参与面更广,信息反馈更及时,自组织特性也更加明显,创造了开放动态的网状交流新模式。作为一个知识网络,非正式学术交流是以知识创新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通过对该知识网络能力的分析评价,可以了解研究领域知识创新的环境,掌握研究领域知识创新的趋势。

关键词:非正式学术交流模式;知识网络能力

一、非正式学术交流的复兴(一)非正式学术交流长期被忽视

1.非正式学术交流在科学交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科学信息交流过程是指从科学信息的发布者到信息用户之间各个环节的信息工作流程。[1]前苏联著名情报学家米哈依洛夫(A.И.Mikhailov)根据科学信息交流是否依靠科学文献将其划分为“正式交流过程”和“非正式交流过程”,其中,借助于科技文献进行科学信息交流的过程称为正式交流过程,信息生产者与利用者之间直接进行的交流称为非正式交流过程。

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有机的科学交流整体。从历史的角度看,作为学术信息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正式交流曾经在科学发展中起到过十分巨大的作用。R.W.Swanson所引用的调查结果表明,被询问的1523名科学家和工程师中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得的科学情报占全部科学情报的53%,[2]著名的情报学家普赖斯(D.J.Price)认为:“那些激励每位科学家并作为使其研究成为可能的信息中,80%左右是他在那些资料正式报道之前通过直接交流渠道从其他研究人员那里得到的。”科学学家戴安娜·克兰(Diana Crane)也对非正式交流给出过高度的评价,认为通过个人传播的思想的扩散要比仅通过出版物扩散更加有效,缺乏交流与互动的领域,知识增长缓慢。[3]可见,非正式学术交流既是知识扩散的重要途径,又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

2.非正式学术交流长期被忽视

如米哈依洛夫所言,非正式交流“既然在定义上是非正式的,就不可能成为特有的或者严整的”。虽然人们普遍承认非正式交流的作用,但是事实上,在以印刷型出版物为核心的出版物体系形成之后,图书情报学界对非正式交流的作用和地位评价始终不高,图书情报界,还有一些重要的科学领域几乎都把学术交流的重任寄托于“正式的学术交流过程”。在这种观念和理论导向的作用下,非正式交流赖以发挥作用的空间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可以说,在纸型出版物处于统治地位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尤其是17世纪中期科学期刊产生之后,非正式交流在科学交流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处于一个相对的低潮期。[4](二)非正式学术交流的复兴

对非正式交流低估的状况长期以来影响了学术交流系统整体功能的提升,造成了严重的负面效果。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网络手段的日趋普及,非正式交流再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1.科学的发展对学术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文献数量呈指数型增长,跨学科、跨区域的合作也日益增多,而传统的建立在纸质出版物基础上的科学信息交流体系不仅不能确保科学信息的自由、充分发布,使大量有价值的科学信息排斥在文献交流系统之外,而且其传递科学信息的时效性和成本也已经满足不了科学发展的最起码要求。[5]为了保证科学信息交流的通畅,促进科学的发展,科研人员开始寻求其他方式来弥补正式的单一文献交流系统的不足,科学信息交流会、科学沙龙等非正式交流方式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2.网络的兴起和发展为非正式交流的复兴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由于存在影响范围小、成本高、交互性不足等缺陷,传统的非正式交流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科学发展中学术交流的需要。而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网络会议、博客圈、讨论组等网络信息交流方式作为传统的非正式交流方式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迅速发展起来。这些网络交流的新形式不仅继承和保留了传统非正式交流的优势,还克服了原有非正式交流在时空上的限制,增加了交流的参与面,提高了信息反馈的速率,使得交流效率大幅提高。因此,可以说,网络的兴起和发展为非正式学术交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促进了非正式学术交流的蓬勃兴起。

二、网络环境下非正式学术交流的模式(一)网络环境下非正式学术交流的变化

传统的非正式交流形式主要包括:个人之间的交谈、书信、参观访问、学术研讨会等,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交流则主要包括视频会议、电子邮件、博客圈、电子论坛、讨论组等形式。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学术交流,相对正式交流都具有反馈及时、传递速度快、选择性强,冗余信息量小、技巧性信息传递量大等特点,然而,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学术交流相对于传统的非正式学术交流,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1.参与群体的变化“无形学院”是传统非正式学术交流模式中很重要的一种交流形式,它是指某一科学研究领域中具有共同目的和兴趣的科学家自发形成的,进行情报传递的非正式团体,[6]笔者以它为例说明非正式学术交流参与群体的变化。虽然无形学院组织结构松散,但它仍然有一定的参与门槛,“草根”、之前与该领域学者没有一定认识和交往的人一般无法介入、参与非正式的学术交流。而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无形学院演变成了“电子无形学院”,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电子无形学院的成员,自由地发表见解,且参与交流的成员之间并不需要了解对方,而只需对所探讨的学术问题感兴趣即可。这种变化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学术交流的参与面;另一方面也满足了新时期跨学科和交叉学科学术交流的需要。

2.信息反馈机制的变化

由于时空的限制,很大部分的传统非正式交流活动不能实时地获得学者的反馈意见,讨论结果需要纠正时也不便于对所有成员进行公布。[7]而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交流渠道,则十分便于实时反馈。无论是通过博客,还是电子论坛,参与者都可以随时留言,展开讨论,纠正错误,这一变化对于活跃学术交流,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意义重大,它也使得非正式学术交流突破了线性的信息链条,形成了交互的动态多向科学交流网络。

3.组织机制的变化

传统的非正式学术交流往往有确定的主题,由相对固定的人员参与。而网络环境下,特别是伴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非正式学术交流的“自组织”特性愈发突出。关注相同学科主题的人们通过浏览、编辑、评论、链接、推荐、介绍等相互沟通、了解和认同,组成相互信任的知识分享团体,继而形成网络学术圈或虚拟学术社区。[8]这种“自组织”的开放性无疑更加有利于知识的创新和学科的发展。(二)网络环境下非正式学术交流的模式

从非正式学术交流的变化中可以看出,网络环境下,传统的半封闭的交流模式向开放式的交流空间转变,[9]传统的线性信息链条向网状动态交流体系转变。笔者将这种全新的交流模式总结如下(如图1所示):

对同一研究主题感兴趣的人(学者和普通兴趣者)自发聚集起来,针对该主题展开交流,形成交流群体Ⅰ。随着交流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加入,交流群体扩大成Ⅱ,由于交流中思想的碰撞,可能会产生创新,新的知识被创造出来。交流群体还可能继续扩大到Ⅲ,与此同时,交流的主题也可能会有所调整,如图1所示。随着新知识的产生,可能形成新的知识群体Ⅳ,该群体对扩展主题或调整主题展开新的交流。由此可见,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学术交流形成了一种获取、共享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知识资源,以创造知识为目的的知识网络结构。

三、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评估非正式学术交流知识网络能力(一)知识网络能力评估的意义

1.知识网络能力

知识网络反映了网络环境下非正式学术交流的结构特征。从本质上讲,知识网络是一种挖掘节点(学者和普通兴趣者)隐性知识的社会网络,而知识网络能力则是建立在社会网络基础上,以知识资源的获取、共享并创造新知识为内容,以促进学科交流与发展为核心的动态能力集合。能力层面是知识网络的本质所在。[10]

2.评估知识网络能力有助于全面评估研究领域知识创造环境

评价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环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该研究领域的知识交流和知识转移渠道是否通畅,是否有利于新知识的产生。传统的图书情报学界通过对引文等的分析,研究知识的交流和转移,这显然只顾及了正式交流层面。只有将对非正式学术交流知识网络能力的评估也纳入评价体系,才能够对研究领域的知识创造环境有一个真正全面的认识。

3.评估知识网络能力有助于把握研究领域的发展动向,促进研究领域的发展

通过对知识网络能力的评估,可以发现知识网络中活跃的知识交流节点。这些节点在整个网络的知识交流和知识转移中起着最关键的作用,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跟踪他们的知识交流和知识创新状况,就能方便准确地把握整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动向,优化这些关键节点间的知识交流,则能促进整个研究领域的发展。(二)知识网络能力评估指标的确定

1.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引入

非正式学术交流知识网络在本质上是一个由节点(掌握知识的人)和联系(知识交流与转移)构成的社会网络,因此可以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非正式学术知识网络能力进行评价。

社会网络分析中,网络密度是指该网络中实际存在的联系与可能存在的联系之比,群体中心性则代表了群体集权的程度。社会网络分析法认为,密度适中、群体中心性适中的网络才是适合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的网络,[11]反映到本文探讨的非正式学术交流网络上,即是交流充分而适度,知识不过分集中于某些权威手中的网络,网络能力更强,更适宜研究领域的发展。

2.评估指标

笔者尝试从社会网络分析角度提出对于非正式学术知识网络能力的评估指标。(1)凝聚子群状况。当非正式学术交流网络中某些节点(学者和普通兴趣者)之间的关系特别紧密,以至于形成一个次级团体时,该团体就被称作凝聚子群,如图1中Ⅳ。凝聚子群的密度(external-internal index)过大,就说明非正式学术交流网络中小团体现象过于严重,不利于交流的开展和知识的创新。(2)中心性状况。中心性分析是对个人或者组织在其社会网络中具有怎样的权力,或者说居于怎样的中心地位进行衡量。在非正式学术交流知识网络中,如果一个学者处于许多其他两点之间的路径上,则可以认为该学者居于重要位置,因为他具有控制其他两个节点之间交往的能力。通过中心性分析找出这种关键的学者加以跟踪,可以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动向。而通过中心性分析对知识网络中心性进行量化分析,则可评估现有网络状况是否利于知识的转移和新知识的创造。参考文献

[1]方卿,论网络载体环境下科学信息交流过程的基本特征,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23(2):95~98,114

[2]刘佳,基于网络的学术信息交流方法与模式研究:[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大学,2007

[3]克兰,无形学院,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2~31

[4][5]方卿,论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交流的复兴,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25(4):852~862

[6]Zuccala A. Modeling the invisible colleg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2):152~168

[7]江亮,学术博客与传统学术交流模式的差异探析,情报科学,2006,24(2):296~299

[8]徐佳宁,基于WEB2.0的非正式科学交流过程及其特点,情报科学,2008,26(1):44~95

[9]David S, Gay G, Lagoze C, Pan B. Appraise-beyond threaded conversations in scholarlypublishing.[2008-10-13].http://www.socialcomputing reasearch.net.PDF

[10]马德辉,包昌火,企业知识网络能力及其模型建构初探,情报学报,2008,27(3):

459~467

[11]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72~176

作者简介

邹儒楠,生于1985年5月,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科情报,已公开发表论文5篇。地址:上海市岳阳路319号31A204室;邮编:200031;电话:021-54922974;电子邮箱:Zourn@mail.las.ac.cn。国外在信息化环境下学术交流的模式和相关技[1]术规范及其对我国的借鉴蔡蕊 赵秀栩 白晓丽 胡业发

摘要:学术交流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建立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术交流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新途径,对学术交流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国外很早就开始了信息环境下的学术交流活动,并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和逐步规范的过程。本文通过对国外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术交流活动的模式和相关技术规范的探讨,旨在为我国建设信息化环境下的开放、自由和高效的学术交流平台提供参考和借鉴,更好地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学术交流;模式;技术规范;比较与借鉴

一、引言

学术交流是凝聚学术同行、逼近学术真理以及促进创新的关键要素之一。加强学术交流,是实现自主创新、增强国家竞争力的不可缺少的基础环节。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传统学术交流模式的变化。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增长,国内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术交流活动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1]同时,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术交流中也出现了一些与传统的学术交流中完全不同的新问题。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对于信息化环境下学术交流活动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对于其中的很多问题还没有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尚无法为信息化环境下学术交流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鉴于此,论文通过对国外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术交流活动的模式和相关技术规范的探讨,分析其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旨在为我国建设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术交流平台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国外在信息化环境下学术交流的发展现状(一)国外在信息化环境下学术交流的形式

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学术交流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信息环境下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1.论坛(Forum)

网络论坛的前身是BBS(bulletin board system),即电子公告板,是互联网环境下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书写,发布信息,提出看法。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BBS的使用者不断增多,而在一个BBS中无法容纳众多各式各样的内容,于是,就按照讨论的内容分成了各种各样的专题BBS,这种专题性的BBS就被称为论坛。

基于论坛的交流是一种双向的思想交流,不同人从不同视角对同一观点的赞同或是驳斥构成了学术研究中的多元碰撞,因而是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有效的渠道。[2]

2.博客(Blog)

博客最初源于一家名为Pyra的软件公司(即Blogger.com的前身)。该公司的三个创始人为了开发一个复杂的“群件”产品,编写了一个小软件,以博客方式保持彼此的沟通与协同。后来他们发现这个简单的小工具对其他人也很有用处,于是,在1999年8月免费发布了这一软件。此后,互联网上开始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博客。博客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超文本链接、动态更新、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将使用者的工作过程、思想精华、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成为网络环境下进行学术思想交流的一个有效途径。[3]

3.维基(Wiki)

1995年3月25日,美国电子工程师Ward Cunningham开发制作了一个面向社区的协作式写作系统,将其命名为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以此来方便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Wiki系统。[4]从1996年至2000年间,围绕着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不断发展出一些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使Wiki系统不断得到丰富。

2001年1月15日,维基百科(Wikipedia)正式成立,这是一部功能强大的在线百科全书。截至2009年4月,在维基百科中,共包括265种语言的版本,总条目数突破1200万条,注册用户总数也超越1500万人。[5]维基百科的目标在于创造能够被免费共享和复制的百科全书,同时,为鼓励人们改变和完善它的内容,大部分页面都可以由任何人使用浏览器进行阅览和修改。[6]

4.其他形式的在线学术交流工具

在信息化环境下,除了论坛和博客外,群组日历(Group-Calenders)、群组通告(Group-Announcement)和数据及文件共享等多种形式的在线交流工具,为研究者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供了多样化的手段和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分布于不同的地理位置的研究者及研究机构之间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交流和协同研究。

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中,如生物医学领域、生物化学领域和医学领域等,信息化环境对学术交流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Cpath是一个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学术交流平台,为该领域的研究者进行数据收集、存储和查询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数据库和网络化应用环境。通过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如BioPAX、CellML、SBML和PSI-MI等,Cpath集成了由研究者提供的多种数据库的数据包,并通过可定制的WEB界面向该领域的研究者们提供包括新陈代谢机制、蛋白质相互作用、基因排列规则等内容在内的多种数据,通过第三方软件(如用于可视化和分析用的Cytoscape)提供的WEB服务来导出数据。[7]

此外,网络环境不仅为研究者们提供了全新的学术交流途径,还为政府从国家战略层面开展信息和学术交流活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早在1993年,在联合国的推动下,美洲国家之间的水资源管理网络就已正式建立(Inter-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Network, IWRN),其目的在于通过开通电子化的网络论坛和网站,利用IWRN网络发布和交换水文信息、加强水资源管理方面的信息交流,广泛地联络水文研究领域的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在美洲国家之间建立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战略合作,推动相关技术转移以及共享水资源管理经验等。[8](二)国外在信息化环境下学术交流活动的相关技术规范

1.WEB2.0规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环境为促进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基于网络的学术交流过程中,非结构化的信息组织和交换形式通常难以满足学术交流各方之间互操作的需求。在WEB1.0规范下,用户只能通过浏览网页单向地、被动地接受信息,用户对网络资源的使用方式是自上而下的阅读和浏览。针对这一问题,WEB2.0规范被提了出来。

在WEB2.0规范下,网络资源的使用方式是自下而上的,体现为以交互为特征的“读”和“写”。博客Blog,标记Tag,社群网络SNS(social network system),简易信息聚合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等形式,均代表了WEB2.0的典型应用。利用WEB2.0不仅有助于营造研究者主动参与的协作和交流环境,还为研究者提供多角度的技术支持和多种来源的信息支持,有利于提高学术交流的效率。[9]

2.网络环境下的知识管理方法

针对在网络环境下由于信息的高度分散不利于实现团队合作的问题,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提出了一种网络环境下的知识管理方法,通过知识结构的分解以及知识的分类原则构建不同领域的公共学术交流平台和知识管理环境,使同一领域的研究者可以共享数据和经验。目前,这种知识管理方法已被运用于地球科学、生物科学以及健康科学等多个领域。[10]

此外,为满足以低成本的方式构建网络化学术交流环境的需要,一些研究机构目前正在致力于创建专业领域内的参考本体,发布领域内的公共词汇,提供基于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格式的领域数据等。其中,SCF(science collaboration framework)就是一个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开展高级结构化协作的重要平台,它通过结构化的WEB2.0格式,使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源能够为相互协作的科学家们所利用。[11]目前,第一个基于SCF StemBook的干细胞研究平台,为协调该领域中高度交叉的学科领域间的资源,比如神经退化疾病、神经修复,以及更为广泛的神经科学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2]

3.网络环境下的知识共享途径的规范性以及知识发布者的责任机制问题

2002年2月25日,国际学术委员会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科学学术会议上开展了“支持网络数据和资源共享的社群标准”专题讨论会,旨在探讨并建立网络知识可获得性的标准规范以及知识发表者对其所发表知识准确性及应用价值的责任机制,保证网络数据资源的准确性和开放性。[13]

韩国已于2005年10月起实施网络实名制,要求使用者在建立和访问博客时,必须先登记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在网络实名制下,无论是博客主人还是访问者,都会在使用博客的过程中留下记录。自韩国实行网络实名制以来,已经逐渐得到韩国公众的认可。[14]

三、国内在信息化环境下学术交流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一)国内在信息化环境下学术交流的主要形式

目前,论坛、博客、维基和学术会议在线是我国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的主要方式。

我国的网络论坛使用人数始终处于增长趋势。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8年年底,我国论坛使用人数已达到9100万人,使用率达30.7%。[1]但同时,信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也成为该形式下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博客(Blog)于2002年在我国被提出,并且逐渐显现出它的特色。2002年8月19日,“博客中国”开通。[15]随着博客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博客用户数量也大幅增长,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博客作者已经达到1.62亿人。[1]但是,相关统计和调查显示,由于博客日更新比例偏低,以及用户比较关注的指标,如服务稳定性、内容准确性等得不到足够重视等问题,使得近些年来人们对博客的满意度呈下降趋势。[16]

维基于2001年传入我国,被看作是博客之后又一有效的学术交流方式。基于Wiki平台不仅可以传播知识,而且创造知识,但是,Wiki在中国的发展并不如博客的发展那样迅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Wiki的主题通常知识性较强,除需要Wiki的用户对知识整理兴趣十足外,还要求用户必须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否则无法参与相关话题或无法编辑相关条目。而根据目前最新的统计数据,在当前2.98亿中国互联网用户中,68%的互联网用户学历在高中以下,从用户的组成来看,仍然缺乏Wiki的生存土壤。

此外,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并且看到重大学术会议报告,促进学术资源共享,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了中国学术会议在线。[17]2005年6月20日~24日,中国学术会议在线全程转播了在清华大学举行的第十四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这也是中国学术会议在线首次对外提供学术会议视频服务。从中国学术会议在线建立至今,网站上提供的会议视频已有4600多个。(二)国内在信息化环境下学术交流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质量问题:在网络环境下交流中,各种不成熟的见解与成熟的观点相互混杂,信息质量参差不齐。(2)网络信息超载的问题:网络环境中不断积累的信息,一方面给予使用者极其宽广的选择余地;另一方面又令使用者无所适从。面对极其广泛的信息来源,处理不当会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3)网络环境下的文献引证的规范问题:传统学术出版物有着成熟而明确的引文规范,但电子文献如电子杂志、电子预印本等,其引证方式有些是通过超链接将引文与全文连接起来,与传统的引证方式有很大差别。另外,技术标准的不统一也会造成引证的不规范问题。(4)网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技术的局限和人为因素,目前网络环境中仍然会存有多种隐患,如病毒攻击、黑客入侵等因素引起的非授权访问、信息泄露或丢失、数据完整性被破坏等。(5)用户的适应性问题: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交流需要交流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网络环境中常用的操作规范。另外,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学术交流需要长时间面对计算机显示器,各学科、专业的科研人员对此适应程度不同。(6)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信息化环境为促进学术交流、克服地域的障碍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然而,在网络学术交流中,信息资源的传播在地域性、专有性、时间性上都体现出了新的特点,数字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又给知识产权的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在信息化的环境中,知识产权得不到保障,必将对开展网络学术交流产生负面影响。

四、结论

集全球化、交互性、迅捷性、经济性和开放性于一体的网络环境,对学术交流的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交流已经广泛渗透到了科学研究的诸多方面,影响并改变着研究者的思维与科研的方式和方法。学术交流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建立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意义,必须充分挖掘和发挥信息化环境对学术交流的巨大潜能;适时调整学术交流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改革与创新学术交流机制、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开放、自由和高效的学术交流平台。

通过国内外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国外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术交流发展过程中,为有效地满足学术交流的开放性、自由性、质疑性和争鸣性等特点的需要,各种不同的学术交流形式被不断地提出和应用,相关技术规范也逐步地得到完善。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解决我国目前在信息化网络环境下学术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12-31].

http://www. cnnic.net.cn/html/Dir/2009/01/12/5447.htm

[2]常红,基于网络论坛的学术交流模式的探讨,现代情报.2005(6):6~8

[3]张萍,论博客文化与知识共享,现代教育技术.2007,(11):22~24

[4]http://c2. com/cgi/wiki?WikiHistory

[5]http://zh. 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variant=zh-cn

[6]http://yaleglobal. yale.edu/display.article?id=3808

[7]Cerami E G, et al. Cpath:Open source software for collecting, storing and querying biologicalpathways.BMC Bioinformatics,2006

[8]Moody DW, Devaux CR. Inter-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Network(IWRN):a strategy forbuilding partnerships in the Western Hemisphere.In:Hydrology in the Humid Tropic Environment:IAHS PUBLICATION,1998

[9]陈青.WEB2.0及其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课程·教材·教法.2009,(2)

[10]Oliveira J, de Souza J M, Miranda R, Rodrigues S, Kawamura V, Martino R, Mello C, KrejciD, Barbosa C E, Maia L. GCC:A Knowledge Management Environment for Research Centers and Universities, APWEB 2006

[11]Das S, Girard L;et al. Building biomedical web communities using a semantically aware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Brief Bioinform,2009.129~138

[12]http://www. stembook.org/

[13]Division on Earth and Life Studie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Sharing Publication-RelatedData and Materials:Responsibilities of Authorship in the Life Sciences.Sharing Data and Materials,2003

[14]http://www. jwb.com.cn/jwb/html/2007-07/06/content_56377.htm

[15]http://www. blogchina.com/link/fazhan.htm

[16]中国互联网协会政策与资源工作委员会博客研究组,中国博客调查报告2006

[17]http://www. meeting.edu.cn/

作者简介

赵秀栩,生于1968年9月,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制造业信息化、网络环境下的制造资源共享理论与应用等。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狮路122号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邮编:430070;电话:13971308627;传真:027-87651793;电子邮箱:zhaxoxiuxu@whut.edu.cn。

[1]

中国科协学术部资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9SXJLKT02。基于网络技术应用,创新学术交流形式魏军锋 徐文海

摘要:本文从计算机网络和学术交流特点入手,阐述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高度一体化的信息交流方式使人们明显感觉到这种新方式带给我们的快捷与自由、开放与互动。网络与学术交流有着天然的共性,网络技术开辟了学术研究的新途径和新视野,大大提高了学术交流的实效。相比较传统的学术交流方式,网络学术交流的优势是明显的,但由于规范管理的缺失,发展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一直是学者争论的焦点。文章就此谈了一些浅显的认识,与同行商榷。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学术交流;创新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方方面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变化。计算机网络已成为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它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通过Internet,人们可以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查询到自己需要的部分,可以和远隔重洋的亲朋好友互通音信,可以和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交流讨论,可以实现网上购物、网上交流、网上营销、网上政务。从学校远程教育到政府日常办公乃至现在的电子社区,很多方面都离不开网络技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网络在当今世界无处不在。1997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全球计算机技术博览会上,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先生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在演说中,“网络才是计算机”的精辟论点充分体现出信息社会中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基础地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核心之一。

一、计算机网络的技术特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变化,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快捷性。人类从最初的语言信息的传递到后来的文字以及其记载的信息交换方式直至今天的网络信息传递,这种快捷是以前任何一种信息交流方式所不能做到的。这种新的信息传递方式不仅仅缩短了传播周期,还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更能使信息的发布者与接收者进行密切的互动,以更加快捷的信息交流方式服务于人类。(2)自由性。这里所说的网络的自由性在于它将个体意志的自觉和个体的同等自由相互结合,而引申出的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互动而达到的精神自由。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个人自由提供了手段和工具,这种网络中的自由可以让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平等地享有发表自己言论,表达自己思想和看法的权利。网络中的这种自由打破了现实生活中的那种陈规,在网上人们可以不必在意对方的职位、年龄、文化层次,享有同等的权利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网络的这种自由性也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传统界限,降低了技术应用门槛,在现实中的社会平等方面也起到了推动作用。(3)开放性。开放性是网络的根本特征之一,开放与共享也是一脉相承的,网络在现实发展中也始终遵循着开放与共享的精神。我们可以看出网络的共享性给传统的知识产权观念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在网络上,信息的知识产权的概念也变得模糊了,你很难分辨出信息的发布者有无知识产权,而那种完全封闭性的方式又难以做到信息的共享,所以就使得网络具有开放性。(4)互动性。互动性可以说是网络上信息发布的低门槛和信息传播方式灵活性而带来的直接结果。事实上,互动性不仅仅体现在传受双方交流的增强,还体现在整个信息形成过程的改变。这里既包括网民与网站的互动,也包括网民与网民的互动。在网络环境中,信息不再依赖于某一方发出,而是在双方的交流过程中形成的。也可以这样说,网络上不再有信息传播控制者,而只存在信息传播参与者。(5)创新性。每一项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是如此。不断创新是网络之所以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这种创新性也让我们不断地接收新的观念,学习新的技术,从而引导我们更好地去发展我们的社会。

二、学术交流的本质特点

所谓学术,在《辞海》中是指“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所谓交流,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身体等方式,相互表达一定内容的过程。什么是学术交流?《中国科协学》解释为“一般意义上讲,是指较为专门的、有系统的学问和创新思想交流”。科协系统较普遍的认识是,学术交流有交流信息、开阔视野、掌握新知的作用。学术交流泛指以科学技术的学术研究、信息、学术思想为主要对象和内容以及与此有关的科学活动,也可理解为学术交流活动的简称。简单地说,学术交流是科学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科学家向同行发表研究成果,得到评论和承认的团体活动,是研究者学术生涯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人类知识生产力的一种生产方式。

学术交流的特点是学术交流内在规律和外部联系的概括和表现。笔者认为,学术交流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平等性。在学术交流中,不是凭借身份和地位、不是凭借年龄和性别得到信息接受者的认可,而是凭借真知灼见、凭借学术造诣得到公认。学术交流崇尚的是真理,探索的是真理,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是崇拜权威和资历。(2)自由性。学术交流是探讨还没有形成定论或形成定论但又有其他新的发现的学术问题,只有不受任何理论和学派的约束,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问题进行研究,才能够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3)开放性。开放性是由交流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学术交流,将无法从外界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人们的思想和认识必然局限在狭小的范围之内,不容易对事物有一个全面、本质、动态和客观的把握。这里所说的开放,是要跳出本学科、本行业、本领域的圈子,只有在这种开放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够与外界充分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够获取各个方面的资源,了解到研究对象的现状和运动的趋势,对它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4)互动性。学术交流不是一个单向运动的被动过程,而是一个需要双方在学术交流这个平台上彼此互相作用的主动过程。通过思想、观点的交流、碰撞和启迪,帮助人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探讨的问题产生更明确的认识,使交流的双方以及其他方都能够从中获取有益的营养。(5)包容性。所谓包容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容许。鼓励不同的理论、不同的学派进行思想表达、交流和沟通,要允许不同的学术观点的存在和发展,不允许学术霸权的出现。第二层含义是融合。学术交流不仅仅是你谈你的理论,我谈我的观点,还要能够兼收并蓄,消化吸收不同的思想,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理论和学说。(6)质疑和争鸣性。霍金有一句名言:“科学的本质是疑问”。提出疑问,进行怀疑是科学的生命,是促进学科发展的助推器。针对未定论的学术问题,学者自己经过一番审视会对这些问题作出探讨、提出看法,还会对其他学说的解释和观点进行思考、提出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帮助自己获得新的认识和见解。由于所站的角度、知识领域和文化背景等的差异,必然会在学术交流中提出问题、进行评价和争论,各自都会竭尽全力维护自认为正确的理论和学说,批驳自认为错误的理论和学说。这种争鸣的结果客观上起到了理越辩越明的效果,推动了学术的繁荣和发展。

三、网络技术的应用是学术交流的创新支撑

通过以上对互联网和学术交流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网络技术和学术交流有着天然的共性。学术交流的本质特点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信息化平台充分展现出来。互联网的推广和应用,摆脱了学术交流的时空限制,必将给学术交流的组织方式带来一场革命。中国科协一直在创新学术交流的形式,尝试以BBS、主题讨论、网上沙龙、学术援助、在线讲座、学术博客、视频会议等方式开展网上学术交流。目前,较为普遍的组织方式还是以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为载体的“刊会学术”,其代表了传统的学术交流形式。很明显学术会议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组织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学术期刊在时效性和信息的承载量上有限,制约了交流范围,缺乏互动性。通过网络在线进行学术交流,参与研讨发言的人数就可以不受限制,因而所发表的意见也必然是充分的、多元的、开放的、广泛的。据2004年中国科协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科技工作者获取学术信息最常见的渠道是学术期刊(88.4%)、互联网(69.3%)、学术会议(65.2%)。互联网对于科技工作者而言,已经日益成为获取学术信息的重要渠道。

笔者认为,网络学术交流是一种趋势,将是未来科协及科技社团组织学术活动的主要方式。在网络信息交流方式不断兴起的背景下,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各种优势,革新传统的学术交流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科技工作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这给科技社团学术交流组织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应该重视网络学术研究,推动网络学术交流的健康发展。

1.网络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发展与繁荣

在实践中,学术交流要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效果、满足科技工作者的需求,就必须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学术交流的效率、降低学术交流的成本,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最快捷、最便利的获取有用信息的途径。据统计,我国有学术期刊6000余种,全国每月发表学术论文约1万篇,全世界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不计其数。过去,这些信息只能通过刊物、信件、电话、传真,或者学术会议等形式进行交流,其速度和数量远不能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学术信息资源的共享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现在,互联网巨大的信息传送功能和遍布世界的网上学术信息的数据库,给学术信息的查询及获取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推进了学术信息资源共享的步伐。网络环境的出现,为学术界提供的资源在广度和深度以及其他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学术交流的天地更加广阔。

2.网络交流的开放性有利于学术水平的提升

网络学术评论的开放性功能远大于传统纸媒书刊。这不仅反映在网络学术评论的内容大大地超过了纸媒学术书刊的评论,而且在评论的速度上也是传统纸媒学术书刊无法比拟的。参加网络学术交流的并不限于专业精英人士,普通科技工作者都是参与评论的平等一员,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在学术评论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人人都有发言权,在相当程度上扩大了学术交流的队伍。网络学术的广泛开放性还表现在网络集中了大量来自不同视角的见解,其中往往不乏真知灼见,这有利于多角度、多层次的评论,有利于学术问题越辩越明,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

3.网络资源共享扩大了学术研究的队伍

在网络时代前,有那些通过传统纸媒和自己的社会、生产、实验的实践自学成才的学术研究者,今天同样可以有通过网络学术资源和传统纸媒资源进行研究获得成就的网络自学成才者。从而打破了过去那种重学历、重资历人才观,使真才实学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可以更容易脱颖而出。

网络学术交流是个新生事物,需要细心护呵。网络对学术交流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共识,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学术交流的形式还在不断创新。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学术交流由过去的少数人的封闭性,逐渐走向多数人的开放性。学术研讨的气氛也必然会十分活跃、热烈,使学术风格更富有趣味性、启迪性,学术空气会更加民主。如果我们的学术研讨能更多地采取这样的方式方法,其效果必定是最佳的。不过,网络学术交流还有许多问题,比如知识产权模糊不清、安全性、稳定性、规范化等问题,各方要齐心合力,要打造网上在线交流品牌,探索网络学术交流模式。科协作为科技社团的业务主管机构,在系统强化学术交流主渠道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网络学术交流要纳入到各级科协组织的管理范围,加强规范和引导,从而推动网络学术交流健康有序的发展。参考文献

[1]樊冬梅,利用互联网开展学术交流,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6(1)

[2]刘松年,张太玲,周向阳,杨小青,试论学术交流的本质及其意义,科协论坛.2006(8)

[3]黄安年,再谈重视网络学术研究,[2009-4-24].http//159.226.26.14/blog/user-content.aspx?id=216804

[4]李中赋,关于“当代中国学术问题”的学术性思考,科技导报,2003(01)

作者简介

魏军锋,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副秘书长,学会部部长。地址:合肥市花园街4号;邮编:230001。基于学术实体的在线学术交流模式研究孔忠勇 章菊广 焦斌

摘要:大多数科技工作者意识到在线学术交流的重要性,但是有很多的实际因素影响在线学术交流的开展。本文分析影响在线学术交流的各种因素,分析在线学术交流的特点及现在存在的问题,根据特点和问题,提出了基于学术实体的在线学术交流模式,通过学术实体的资源解决在线学术成果认证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正式的在线学术交流模式。

关键词:在线;正式、非正式学术交流;学术实体

一、前言

学术交流在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作用不仅有助于科研项目的准确选择与顺利实施、科研成果水平的提升,而且有利于科研合作关系的建立和科研院所学术地位的提升,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发挥着丰富知识、深化思考、启迪思路和提高能力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不断增强与提高,特别是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对学术交流的深度、广度和模式等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数据表明人们接受新信息的方式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对信息和知识的渴求使人们十分重视沟通和交流。在线交流不受时间、成本和地域限制的优势使其能够作为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拓展传统的学术会议、学术期刊等交流,随着科技的发展这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诸如聊天室、论坛、BBS等网络在线交流技术的逐步完善,给予了传统学术交流模式提升交流手段的机遇,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在线交流方式日臻完善,建设在线学术交流模式的条件已经具备。[1]

在这种条件下,国内各种形式的在线学术交流模式蓬勃发展,如中国学术会议在线、知网、专题论坛、校内开放存取,但是各种在线学术交流模式仍存在许多问题,在交流范围、质量、产权方面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本文分析在线学术交流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根据现状提出在线学术交流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线学术交流良好发展必须解决的要点,围绕问题提出了基于学术实体的在线学术交流模式,该模式通过利用学术实体的资源解决了在线学术成果认证的问题。

二、在线学术交流的现状、特点、问题分析(一)国内外在线学术交流现状《2004年中国网络媒体研究报告》表明,认为网络媒体信息量大且范围广的用户有86.2%,认为网络媒体信息及时性强的有76.3%,认为网络媒体信息与用户互动性交流丰富的用户有56.6%,这些都表明人们已经习惯并接受网络这一交流媒体。当前的在线交流形式繁多,如BBS、论坛、博客、聊天室等,仍然以非学术的为主,经营方式多以民间的自发建设为主,其便捷的在线交流模式已被广大网民所接受和认可,互联网成了人们传递知识信息和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在线网络技术已日臻成熟,软硬件的建设方面已具备相当成熟的条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WEB2.0技术的出现,互联网的“可读”、“可写”和“交互性”更强,出现了很多基于博客(Blog)、新闻聚合(RSS)、互联网百科全书(Wiki)、网摘、标签(Tag)、社会性网络(SNS)、网络会议等形式的学术博客、学术论坛、学术沙龙、专题讨论、学术讲座、虚拟实验室[2]等学术交流活动,为学术交流搭建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3]“中国学术会议在线”是面向广大科技人员的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信息服务平台,具有分阶段实施学术会议网上预报及在线服务、学术会议交互式直播/多路广播和会议资料点播等功能,组织知名学者进行在线交流;“科学网”是服务于科学与高等教育界核心人群的网络交流平台,用户中56%为高级研究人员,8%为初级研究人员,26%为研究生,5%为科技记者和编辑;80%的用户每周都要访问,89%的用户认为有相当的知名度,85%的用户从科学网论坛上下载过学术资料;目前用户数量近20万人。“化学化工论坛”是由中国聚合物网自筹资金建设,定位于化学化工从业人员的科技在线交流,涵盖高校、科研院所、测试机构、企业等多个领域,目前用户数量近18.2万人,已成为中国化学化工领域高水平的社区交流门户网站。(二)在线学术交流的特点及问题分析“在线学术交流”实质上是科技工作者及相关人员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本工具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类方式,与传统的学术交流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多元的、开放的学术民主性。通过网络在线进行学术交流,参与研讨发言的人数和发布的交流篇幅可以不受限制,充分性、多元性、开放性和广泛性均得到有力的保障;学术研讨的气氛也更为活跃、热烈,学术风格包容性大大提高,学术空气会更加民主。

学术交流的时效性和高效性。在线学术交流模式使得学术交流行为不再受时空的局限,科技工作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布自己的研究进程、思路、成果等,以获得及时的交流效果和同行评议。

科学资源的共享性和传播的充分性。开放的在线学术交流系统为科学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可能,通过一段时期的建设,完全可能积累具有足够吸引力的共享科学资源。

学术透明性。在线学术交流在最大限度地满足科技工作者实时的学术交流需求的同时,也为学术行为的透明性提供了必然性,在线的学术行为将会受到所有参与者的共同监督。

在线学术交流不仅有效促进了学术积累活动的深入和广泛,而且在促进学科的快速发展,促进科技成果的最大产出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会议和期刊仍是学术交流的主流形式,但基于网络的在线学术交流方式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已成为传统交流模式的有益补充。

在线学术交流相对正式学术交流具有很多优势,但是现有的平台普遍存在学术交流质量不高、知识产权得不到保障、社会认可度不高的、没有正规经营团体等问题,从而导致在线学术交流不能成为主流的、正式的学术交流形式。[4]

从正式学术交流到在线学术交流发展甚至转变的过程中,从本质上分析目前在线学术交流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到:学术交流的渠道虽有所改变,但是交流系统的功能是保持不变的核心内容,并且它与科学界评价的制度化有着不解之缘。在奥尔登伯格成为《哲学汇刊》主编之前,就指出公开成果是引导科学家接受通过主动交换而进行自愿交流的基础,同时要在制度上保证向他人提供新知识的荣誉性产权。

因此,要发展主流的、正式的在线学术交流,必须延续实体学术交流,即正式学术交流的三点重要功能:①交流科学知识;②维护科学规范;③对已经完成的工作给予声望和承认。其中,传播科学知识是根本,维护科学规范、质量把关是保证,给予声望和认可是学术交流体系正常运转的支撑点。[5]

三、基于学术实体的在线学术交流模式构建与应用

本文针对在线学术交流的现状、趋势、特点及问题,分析发展主流的、正式的在线学术交流需要注重的三个要点,根据这三个要点,提出基于学术实体的在线学术交流模式,该模式借用成熟的实体学术交流资源,充分结合在线交流的优势,实现实时、交互、有质量保证、有组织、有产权的半正式的学术交流模式。(一)基于学术实体的在线学术交流模式构建

在线学术交流从广义上讲,可以包括任何形式的以网络技术为媒介的学术交流形式,从狭义上讲,它是一种在线的、互动的、即时的学术交流模式,另外还要保障学术交流的三个重要功能。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在线学术交流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没有良好的政策保障。因此,在线学术交流的建设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利用传统学术交流的实体优势,对传统学术交流模式进行拓展、延伸,并将网络技术和学术交流活动的特点相结合而产生新型的学术交流模式。在真正实现在线学术交流之前需要通过过渡模式引导、扩展学术交流的途径,本文提出基于学术实体的在线学术交流模式,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1.传统学术交流的模式与学术实体的优势

传统的学术信息交流模式是科学研究生产、传递、组织、存储、服务的基础,往往是由出版商、发行商、联机检索服务商、书目检索服务商和图书馆等组成。不可否认在以印刷型文献为主要信息载体的信息基础环境下,传统学术信息交流模式确实发挥了积极而又巨大的影响。传统学术交流模式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被科研人员广泛接受,具有科学知识交流、科学质量保证、学术成就认可三大重要职能,并且形成专业的组织管理机构,对学术活动的组织推广工作给予充分的支持。

2.基于学术实体的在线学术交流模式

基于学术实体的在线学术交流模式是在线学术交流过渡模式,该模式利用传统正式的学术交流资源,利用其三大重要职能,在保障学术交流人员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扩大了交流的范围,延长了交流的时间,缩小了身份的差距。如图1所示,传统的正式学术交流仍然承担着维护科学规范和对科研成果认证的重要职责,但是在科学知识交流这一重要环节开始运用各种网络技术,借助网络技术的优势。该模式在审核、认可、报道、发表几个环节都借助了同步或异步的在线交流技术,使在审核、认可、报道、发表过程中作者和专家、作者和阅读者、专家和阅读者之间都能进行各种学术交流,从而缩短了论文发表的时间,加深了读者对论文的理解程度,提高了交流的质量。

3.基于学术实体的在线学术交流模式的应用

基于学术实体的在线学术交流模式是利用网络技术对传统学术交流模式进行改造、拓展和延伸,创新学术交流模式。在图1中,最具有应用可行性的环节是报道、索引环节。

1)会前精品论文在线讨论和讲解

利用网络技术分析新型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最佳结合模式和平衡点,对传统学术交流模式进行创造性地拓展、延伸和提升。学术会议作为重要的传统学术交流模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会议论文被审核并认可通过之后,有一个较长的会议准备、出版的阶段,期间的学术交流是完全断裂的,而会议期间的论文讲解又会因为时间、语言上的问题导致很多人不能深入的进行交流。

会前精品论文在线讨论和讲解是基于学术实体的在线学术交流模式的一种应用模式,会议举办方在审核论文通过后,可提前选择精品论文置于网上,相关人员可在线阅读并提问,或者将问题准备好在会议期间向作者提出。另外,可通过在线形式拓展到会前、会中和会后三个交流阶段。

2)科研成果互动交流

科研成果互动交流是利用基于学术实体的在线学术交流模式进行会后拓展的一种形式,在科研成果得到认证并发表后,通过平台可以向作者发送消息,或者向会议组织方发送询问,使科研人员与相关科研团体、个人进行互动交流,从而促进学术交流。会议组织方可以根据论文的关注度邀请论文的作者进行在线访谈。(二)正式的在线学术交流模式

上文构建了基于学术实体的在线学术交流模式,本文认为此模式是在线学术交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正式在线学术交流产生的过渡模式。

在传统学术交流模式中,交流科学知识、维护科学规范、对已经完成的工作给予声望和承认三个重要职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网络环境下替代传统的学术交流,实现正式的在线学术交流必须传承这三个职能,本文构建了正式的在线学术交流模式,如图2所示。

在图中,用户在论文投稿时可以选择传统的学术交流模式,也可以选择在线学术交流平台,在线发表后,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会阅读此论文并进行同步或异步交流,系统根据各种数据通过质量评价体系为文章打分,超过定值的文章将被推审,在线审核通过将直接刊登于此学术机构的电子期刊、杂志上。[6,7]

四、总结与展望

大多数科技工作者意识到在线学术交流的重要性,但是有很多的实际因素影响在线学术交流的开展。比如基于引文及影响因子的学术评价方法,注重出版物的学术成果而不关注学术成果的广泛传播的现象,科技工作者任职和晋升制度对在线学术成果发表的限制等都直接影响科技工作者参加在线学术交流的积极性。本文提出了基于学术实体的在线学术交流模式。通过学术实体的资源解决了学术成果认证的问题,并提出正式的在线学术交流模式。

基于学术实体的在线学术交流模式妥善解决了学术成果认证的问题,但是科技工作者对于论文成果在线公布的形式是否支持,学术机构是否赞成这种模式,这种模式对传统学术交流的冲击情况目前难以预料。另外,网络的开放性、多元性、强大的交互性,大大增加了参与者交流的随意性和自由度,一方面有利于学术交流的自由与民主,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会有极少数的情感功能占支配地位的参与者,使得交流呈分散无序状态甚至出现恶意攻击行为,严重影响学术交流的严肃性和交流质量。因此,一定的组织规范和标准将是在线学术交流有序性的重要保障。正式的在线学术交流模式在质量评价体系上需要做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其理论、方法、技术的科学性,将是决定正式在线学术交流模式是否可行的决定性因素。

基于学术实体的在线学术交流模式还需要经过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不断完善,甚而可能由于交流实践的巨大变革而引发升华。参考文献

[1]宋丽萍,徐引篪,基于网络的学术信息交流体系构建,图书情报工作.2007,51(2)

[2]许又泉等,网络虚拟实验室及其实现方法研究,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04,(9)

[3]金洁琴,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信息交流的理论与模式探讨研究:[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5

[4]陈朝晖,科研中的非正式信息交流,广西高教研究,1996(1)

[5]Bo-Christer B. A lifecycle model of the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process.Learned Publishing,2005(18):165~176

[6]庞景安.WEB上学术交流及其评价模式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2)

[7]Thelwall M. Extracting the macroscopic information from WEB links.Journal of the American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2001,52(13):1157~1168

作者简介

孔忠勇,生于1983年,中国科协信息中心,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614;邮编:100038;电话:010-63906615/14;电子邮箱:kzy@cast.org.cn。浅议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毕荣道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为充分发挥学术交流对自主创新的重要作用,提升学术交流理论和实践水平,进一步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实效,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方式:学术资源网络化、共享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库系统、开放存取、搭建在线学术交流平台、建立预印本数据库、个人学术网站等,使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和创新思想得到充分的展现和评价,在不同行业、不同学科的沟通与交融中,在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讨论与争辩中,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激发和升华,了解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趋势,更好地把握科研方向,增进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从而促进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关键词:学术交流方法;网络;开放存取

记得肖乌(Y.H.Shaw)先生对于开展学术交流有一个著名论述:“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那么交换以后你我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那么交流以后你我就将有两种思想。”很显然,只有几种不同的思想通过学术交流等形式发生碰撞以后,才能得到崭新的成果。学术生命在于交流,学术发展在于交流。当人们认识到这一点时,学术交流活动就从自发走向了自觉,从偶尔发展到经常,从个人行为发展到组织行为。特别是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学科交叉融合明显,交通通信方便快捷,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也越来越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正在迈进信息化的社会。信息交流越来越频繁,传统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状态已被彻底打破。因此,可以说没有科学的交流,就没有科学。

目前,我国每年召开的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数以万计。然而,由于目前学术交流手段在时空上的局限性,使学术交流被限制在很小的时空范围内进行,参与的人员在数目上也受到限制,进而造成相关学术资源的分散,不能共享,没有得到整合配置,专业研究人员往往在需要时不能或不能及时取得相关资料,或者无法与同样研究领域内的相关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交流。同时,由于经费和时间等客观原因,我国学者与国际学术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其中一个主要的表现就是参加国际性学术交流的人数及范围非常有限。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知识化时代,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空前的广度和深度进入人类社会的生产、管理和生活,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众多领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来看,信息传播经历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五个阶段。特别是互联网信息传播具有分散多点、交互强、流量巨大的特点,使得地球上任何国家、任何地方的人都可以直接沟通联系,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共享,为学术交流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进入网络时代,学术交流方式发生巨大的变革,逐渐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单一的学术成果表现形式,传播交流的方式也在多样化,对发扬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