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公务员联考提分系列申论必考热点19个(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8 19:03:51

点击下载

作者:李永新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公务员联考提分系列申论必考热点19个

中公公务员联考提分系列申论必考热点19个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中公公务员联考提分系列申论必考热点19个作者:李永新排版:KingStar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6-01ISBN:9787511523648本书由北京千秋智业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热点一从严治党一热点事件事件1:湖南娄底举办党委(党组)书记专题研讨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2017年3月3日,湖南省娄底市县处级单位党委(党组)书记专题研讨班开班。据了解,参加此次研讨班的学员们,重点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集中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结合娄底党建工作的需要,增学《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等资料。学习的方式方法是听一堂辅导报告,以自学研讨为主,突出体现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荐国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准则》《条例》,带头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旗帜鲜明讲政治,做一名有觉悟的领导干部,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以优异答卷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事件2:孝感电视问政实行“每月拷问”制推动从严治党纵深发展

岗位值班人员请假,群众办证就只能等“下周一”?预约好的驾考,缘何被“放鸽子”?2017年5月30日晚8点,由孝感市监察局主办的电视问政专栏《正风肃纪前哨》开播,该市电视问政实现“每月拷问”常态化。

该专栏坚持问题导向,于每月末播出2期,采取“暗访视频+专家点评+问题回访”的电视直播形式,及时公开曝光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党风政风突出问题,并对后续整改问责情况追踪报道。

2017年5月30日和31日两期节目,聚焦“政务服务窗口那些事”“驾考约空、黑加油站、黑诊所事件”等现象,受到观众好评。栏目组通过电视、微信、报纸等媒介公开投诉举报电话,鼓励全市干部群众提供有价值线索。栏目开播仅两天,就收到群众举报线索20余条。

该市监察局负责人介绍,开设常态化电视问政栏目,旨在切实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通过高频度问政问责,督促各级党委政府部门时刻绷紧履职尽责这根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事件3:一册在手从严治党相关制度一目了然

哪些行为会违反规定?如何按照法规制度监督党员干部?2017年5月24日,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创新工作思路,专门印制了近千册《全面从严治党部分法规制度摘编》下发到各村(社区)。“有了这个小册子,我们学习党内的法规制度不仅更全,也更系统了。”龙兴镇洞口村村支部书记包月亮表示,以前党内的法规制度学习材料大都是打印出来,不易保存,还较零散。现在有了《全面从严治党部分法规制度摘编》,党员干部学习相关规章制度的积极性得到大幅提高,学习态度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小册子的印制和发放,不仅提高了全镇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还使村里的各项工作推进更加透明。包月亮介绍,通过常态化的党内法规制度学习,村民群众就能对照着政策制度来看政府的工作,增加了群众对党员干部工作的信任感。二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1.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全面从严治党,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同时又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战略布局紧密联系在一起,是这个战略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从严治党渗透到其他“三个全面”当中,党掌握着巨大的权力,只有正确地运用这种权力,才能实施正确的领导,党的肌体是否健康,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否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都关系着能不能正确地实施对其他“三个全面”的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我们党提高领导水平。党领导改革,党的自身建设也必须改革,并且提高党对改革开放领导的科学化水平。党领导制定宪法和法律,党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宪治国、依法治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占有重要地位,与其他“三个全面”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推进。2.全面从严治党是解决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的迫切需要

十八大报告指出,当前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同时,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缩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消除奢侈腐败,加强组织建设,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才能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打掉遮遮掩掩、推三阻四、阳奉阴违的阻力,保证改革爬坡过坎、闯关夺隘,沿着正确方向顺利推进;才能使党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带领全国人民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3.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中国梦已经成为凝聚党心民心、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是人民的幸福生活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外媒体记者见面会上表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构成了当代中国最为关键的“命运共同体”。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就能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方向指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共识、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最坚强的政治保证。4.全面从严治党是新形势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强调这一观点,目的在于提醒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警觉起来,增强忧患意识和执政意识,以实际行动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党在推动中国历史前进过程中经过长期艰苦奋斗、流血牺牲得来的。党取得执政地位,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党在长期执政的实践中,肩负的使命日益重大,承担的责任日渐繁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人民群众对党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共产党人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不管党、不抓党,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结果不只是党的事业不能成功,还有亡党亡国的危险。破解“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律,是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并致力回答好的重大课题。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开始,我们党就始终保持警醒,不断强化自觉,努力交出优异答卷。新的历史条件下,“四风”等可能导致“亡党亡国”的消极腐败因素,对我们党造成严重危害,构成严重威胁。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久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坚持标本兼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才能实现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三从严治党存在的问题1.认识偏差

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认识与推进这项工作的现实要求之间不完全适应,出现的一些苗头性问题,必须引起警惕。

抽象地认同。部分党员干部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大方向能够接受,对加大反腐败力度总体认同,但一涉及实际问题,如经济的局部性、短暂性调整,社会关注和舆论反映的周期性、阶段性爆发等,就会定力不足、产生怀疑,出现诸如反腐败过头论、影响经济发展论等各种各样的杂音。

有选择地支持。部分党员干部站在局部利益的立场看问题,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系列举措触及小单位小群体乃至个体利益时,往往有保留、打折扣,只愿意对人严不愿意对己严,只想严一时不想管长远,只问工作不问思想,只管8小时以内不管8小时以外,对严管狠治实际上横不下心、较不了真、落不到底。

摇摆观望。部分党员干部认为从严治党的度不好把握,过松过不了关,党和人民不满意;过严会得罪人,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信心和决心不足,畏首畏尾,做样子的多、迈步子的少,花招虚招多、硬招实招少。2.重心偏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要义作了系统阐述,十分鲜明地指出了管党治党的重心所在、关键所系。现实中,部分党组织及党员干部对从严治党究竟应该重点管哪些、突出治什么,在理解上还存在一些偏差。

不准。对严管的重点简单按照所处的职务层级来划分,抓不到关键岗位、重点领域,甚至以领导机关和基层单位、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简单划分来确定是不是重点。

不实。没有把初步治标与制度治本、思想治根统一起来,面对如何突破思想管理这个难题、制度落实这个难点,往往形式大于内容,在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不够。

不当。尤其在基层,面对规范津贴补贴、清理超职数配备干部等新情况,过分地突出激励和关爱,反而将从严这条主线放到一边。3.方法不当

全面从严治党,既有态度问题,还有方法问题。各级党组织在具体实践中进行了探索,但仍有一些因路径选择不同而影响到推进成效的情况。

与群众脱离。部分党员干部把从严治党仅仅作为党内的事,搞内循环,拒绝走群众路线,有意无意地排斥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习惯于围着上级监督打转转,对同级监督和下级监督不放心、不放手。

与实际脱节。一方面,部分党组织在教育引导上重视不够、作为不多,导致党员干部思想上没有真正紧起来,存在走过场心态、侥幸心理的不在少数;另一方面,日常和基础工作跟不上,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风险点防控不到位,关键点规范不明确,缺点提醒纠正不及时,从而导致边管边犯错误、边严边出问题。

与发展脱轨。部分党组织把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搞成两张皮,在从严治党上仍然囿于过去的老套做法而缺乏与时俱进,习惯于人治思维而缺乏法治思维。四对策建议

加强和落实从严治党,要从五个方面拧紧责任链条,强化责任担当,努力在党内营造敬法畏纪、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1.增强责任意识

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要像抓经济工作、项目建设那样抓党建,引导各级党组织书记牢固树立“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渎职”的理念,强化第一责任人的唯一性,增强主动意识、主业意识、主角意识、主责意识,切实把党的建设作为最大政绩来抓。2.健全责任体系

党建工作影响力深、覆盖面广、工作量大,只有明确职责,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才能富有成效、取得实效。各级党组织要全面落实、全员落实、全程落实“一岗双责”制度,着力健全完善“三个体系”,即纵向到底的层级责任体系、横向到边的齐抓共管体系、定向到人的推进落实体系,积极构建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让人人肩上有任务、个个心中有压力。3.狠抓责任落实

落实从严治党,要落到实处,而且要落到“点子”上,落到具体的事情上,找准载体向实处使劲,找准切口向细处用力,找准问题从严处较真。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把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推进,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切实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尤其是各级党组织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主动把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切实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从严治党责任落地生根。4.完善责任考核

考核是无形的“指挥棒”,考核的导向,直接影响干部努力的方向。要细化量化考核指标,明确各项指标的数量、时间、标准、要求,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要加大考核权重,尤其是对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书记考核,首先要看抓党建的实效,形成“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导向。要改进考核方式,尊重平时检查考核,尊重群众对党建工作的评价。要整合考核项目,把分散在党委各部门的考核合并起来,以便对各地各单位党建工作状况作出全面的评价。要注重考核结果运用,与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真挂钩、真运用。5.严格责任追究

严格责任追究是落实从严治党责任的最后一道防线,守不住这个防线,从严治党责任就会流于形式、陷入空谈。各级党组织要坚持纪律上“从严”、执行上“较真”、效果上“戒示”,加快建立严格的刚性责任追究制度,对严重失职渎职,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依据《党章》《党内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规定严肃进行处理。五热点评论“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当下,我国全面从严治党如火如荼,领导干部应争做时代的“劲草”“真金”,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恪尽职守、动真碰硬、善谋勇为,力解民生之忧,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与支持,不断汲取披荆斩棘的强大力量。热点二法治社会建设一热点事件事件1:江西省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公布

2017年5月25日,江西省政府法制办公布《江西省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简政放权等23个方面成为江西省提升法治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重要着力点。《工作要点》提出,要从许可事项、许可流程、服务规范、受理场所、监督检查等5大方面着力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提高审批效率,改进服务水平,以标准化促进行政许可规范化;推动南昌县、瑞金市、吉安市吉州区、资溪县4个县(市、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工作要点》明确,要建立并落实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公用事业等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各级行政机关特别是市县两级政府将政府网站建设成公众参与决策的主要平台,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应当及时公开信息、解释说明。完善公众意见反馈机制,及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和理由。事件2:广灵法院:加强居民法制教育助推和谐社区建设

为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法制意识,提升居民群众知法、懂法、用法的能力,2017年5月28日,山西省广灵法院法官薛媛媛受邀到广灵县舒惠社区为居民们上了一堂精彩、实用的法律知识课,社区工作人员、居民群众等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讲座中,薛媛媛以《婚姻法》为主要内容,有针对性地讲解了重婚、夫妻共同财产、共同债务、孩子抚养问题等法律知识。她还结合现实生活中真实法律案例进行讲解,让居民群众更容易理解。

讲座结束后,薛媛媛还与大家进行了互动交流,现场解答问题。不少居民表示,通过听讲座和现场咨询,学了法律知识,更要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做知法、懂法明白人,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希望社区今后多举办这样的法律知识讲座,提高居民们的法律水平。事件3:河北省省会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主题辩论赛拉开帷幕

2017年6月3日,由共青团石家庄市委、石家庄市普法办公室举办的“法佑青春 梦筑未来”——省会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主题辩论赛在石家庄铁道大学拉开帷幕。

本届主题辩论赛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见义勇为、遏制校园暴力、环境保护、网络犯罪、传统文化生存等多个角度开展辩论,旨在倡导大学生在“七五”普法精神引领下,主动学习法治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观念。同时,通过辩论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引领校园思辨氛围,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让大学生在思考和倾听中进一步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二加强法治社会建设的必要性1.大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传统中国社会的交往准则。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不仅催生了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强调限制公共权力,约束政府权力,同时,也对法治社会建设提出了要求。一方面,商品经济的繁荣需要法律的保障。商品经济促进了人的平等意识和自由意识,但是这种平等和自由需要约束和规范。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市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市场经济强化了公民的主体意识,促进了人的权利意识、政治参与意识,也促进了社会组织、社会力量的发育。如果不切实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一句空话。2.大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是社会结构转型的必然要求

伴随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着改变,正在从一个熟人社会慢慢进入陌生人社会。随着城镇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熟人社会的游戏规则逐渐被陌生人社会的游戏规则所取代。法治社会的建设势在必然。3.大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必然要求

加强法治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与社会和谐稳定息息相关。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社会治理体制,还是现代社会组织体制,都需要纳入法治化轨道,都需要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4.大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方面,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依法执政,党的十八大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完善,就是把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有机统一起来。党的基层组织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完善领导方式,就必然会对社会企事业单位、对社区乡村治理提出新的要求——依法治理。另一方面,三十多年来,我们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大力推进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如果没有法治社会建设作基础,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建设是没有根基的,是不牢靠的。如果没有坚实的社会基础、有序的法治社会建设,法治政府和法治国家根本无从谈起。只有加强法治社会建设,不断打造整个社会尊法、守法的法治社会环境,才可能深入推进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建设。三法治社会建设面临的矛盾1.公民权利意识觉醒与维权理性不足之间的矛盾

部分公民一方面渴望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却不满法律程序上的种种限制;一方面认为他人违法侵害其权益,另一方面自己却坦然违法、钻法律漏洞;一方面以法律为武器,另一方面却容易以极端方式维权。这些矛盾导致维权与违法往往交织难辨。2.对公权力机关的诉求日益增长与对公权力机关的服从、配合、支持日益淡化之间的矛盾

大部分人仍有遇事找政府解决的习惯,而且在新的形势下其诉求愈加多元复杂。与此同时,由于缺少对公权力机关必要的信任,人民群众对公权力机关服从、配合、支持的程度日渐降低。这种下降状态又反过来削弱公权力机关满足人民群众诉求的能力和资源。3.对依法治国方略和法律至上原则的抽象认同与人情、关系、私利、政绩大于“国法”的行动之间的矛盾

在我国,厉行法治早已是共识,宪法法律至上也获得了最广泛的观念认同。但在具体的行动中,特别是关系到自身利益的事务上,人情、关系、私利、政绩等不正当考虑却成为部分行动者决策的主要考虑因素,处于至上地位的法律被架空。4.公权力机关的退位、归位与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发育仍不成熟之间的矛盾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是公权力机关退位和归位,理性再定位的过程。但由于市场机制仍不健全,社会组织仍不规范,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往往难以担当起合格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导致公权力进退维谷。5.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的要求与法律质量整体上仍不理想之间的矛盾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然而,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立法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仍有一些法律尤其是低层级的法律规范质量不高、类型化不够、科学性不足,将执法和司法带入或难以实施,或实施冲突,或实施背反的多难困境。6.严厉制裁违法行为的要求和期待与违法成本极低、守法成本较高之间的矛盾

普遍守法是法治社会的当然特征,严厉制裁违法行为是保障法治权威和发挥法治威慑力的必要条件。但是现实中,在一些方面,由于责任设置过低,特别是查处率不高,导致违法成本极低、守法成本相对畸高,不仅诱使当事人违法,更重要的是客观上造成“逆向选择”,守法者吃亏,违法者赚便宜,进而劣胜优汰,并导致普遍违法。7.中国当下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与应对方式的简单化、低效化之间的矛盾

社会事务日新月异,纷繁复杂,情况和形势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社会改革进入攻坚期,社会矛盾进入漩涡期,复杂性在加深,利益冲突在加剧,治理难度在加大。然而社会治理模式仍然滞后,不少应对方式过于简单、低效,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四对策建议1.加强价值建设,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法治社会的根本问题在于将法治理念、法治信仰内化于人心,实现人心大治。不仅要通过立法、执法、司法着力强化规则意识、诚信意识、权利义务统一意识、责任意识,还要多途径、全方位地进行价值观建设,使法治精神浸润人心。在这一过程中,要通过基层调整,使治理畅达“末梢神经”。比如,可以考虑通过重新定位社区的法律地位等方式,重塑我国社会的基层组织形态,解决“最后一公里”失灵现象,确保国家与其成员之间的“传感”途径畅通。2.通过改进制度治理违法行为,使规范体系更加管用

法治社会建设要积极完善社会领域的法律体系,推动构建和完善社会自治规则,努力创造实施的条件,合理配置实施的资源,保证国家法律和社会规则相互配合,协调发挥作用。同时,对于当前社会领域的突出违法行为要予以重点治理,如市场主体欺诈行为、舆论参与主体造谣诬陷诽谤行为、公权力主体侵犯基本人权行为、越轨主体的重复违法犯罪行为、争议主体的虚假诉讼和无理缠讼闹访行为等,赢得社会有序运行的良好格局。3.加强以市场和社会组织为主体的秩序建构

在简政放权的同时,要强化对市场活动的监管和市场秩序的维护;在培育社会组织的同时,加强对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的引导和外部行为的规范,通过秩序的建设和维护规范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此外,还应该通过矫正公民个体的行动逻辑,探索公民守法习惯的养成机制;明确治理职能,探索合作互补机制;应对社会冲突,探索多元纠纷化解机制;防范系统性风险,避免“转型陷阱”;恢复主体间良性信用机制,治理社会失信困局;完善大众信息传播机制,回应网络时代新课题。五热点评论“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政法战线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一次次政法工作会议的召开,将“公平正义”放在核心位置,这标志着政法工作和司法改革的前进方向,为我国法治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热点三网络生态建设一热点事件事件1: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其收集的个人信息

2017年6月1日,我国网络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开始施行。

根据网络安全法,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与用户的约定,处理其保存的个人信息。

法律规定,个人发现网络运营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其个人信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删除其个人信息;发现网络运营者收集、存储的其个人信息有错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予以更正。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予以删除或者更正。

同时,依法负有网络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对在履行职责中知悉的个人信息、隐私和商业秘密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事件2:“棉花肉松”式网络谣言值得警惕

2017年5月22日上午,黄某在山东青岛费县路某糕点店购买肉松蛋糕等糕点,到王某家串门,二人联想到网上看到的“棉花肉松”视频,便清洗蛋糕,用手机录制视频,随后发布到微信朋友圈,宣称该店销售的蛋糕上的肉松是棉花,引发多名群众与该糕点店发生消费纠纷,该店一度被群众包围。5月26日,检验检疫中心出具了检验报告——肉松蛋糕里洗出棉花的消息不实,未验出棉花基因。警方认定二人已经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处以行政拘留5日。

当下,谣言已经成为互联网社会的一大毒瘤,而涉及食品安全谣言的危害性不亚于“地沟油”。对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和警惕,并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让辟谣内容在传播速度和广度上超过谣言。事件3:网络直播“秀下限”遭雷霆查处

2017年5月24日,从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与文化部传来对网络直播平台的专项整治消息:全国共对十多起网络直播平台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案进行了刑事立案侦查,关停10家网络表演平台,行政处罚48家网络表演经营单位,关闭直播间30235间,整改直播间3382间,处理表演者31371人次,解约表演者547人。

这场针对网络直播的查处风暴,能否遏制住网络直播自兴起以来就伴随着的乱象?多位专家表示,执法力度仍显不够,而在政府监管之外,平台责任也亟待落实与加强,黑名单须在平台之间共享,以防止不法主播被封号后另换平台。二网络生态建设的政策表述1.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化。严格新闻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重视新型媒介运用和管理,规范传播秩序。2.“十三五”规划纲要

完善网络空间治理,营造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建立网络空间治理基础保障体系,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完善网络信息有效登记和网络实名认证。建立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和标准体系,加强精细化网络空间管理,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健全网络与信息突发安全事件应急机制。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网络空间安全规则制定、打击网络犯罪、网络安全技术和标准等领域的国际合作。3.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健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依法惩治黑恶势力犯罪、毒品犯罪和盗窃、抢劫、电信网络诈骗、侵犯个人信息等多发性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三网络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1.侵犯个人隐私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尤其是新兴媒体发展迅速,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很多烦恼,其中一点就是隐私保护不力。网络上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比比皆是,不仅损害了很多人的利益,而且增加了人们在互联网上活动的不安全感。毕竟,被对方人肉搜索,或者被人曝光个人及家庭相关信息,是十分令人不安的事情。而在这方面,国内缺乏完善的隐私保护和索赔机制。2.网络谣言泛滥

近些年来,肆意传播的网络谣言,给公众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无论是事件性的谣言传播,还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论述,抑或是对个人生活带来困扰的谣传,都严重影响到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3.存在网络暴力

互联网为色情和暴力留下了巨大的真空。全球网络既不被某一个政府,也不被私人实体所管理,换句话说,没有人或实体拥有整个网络,这使得在信息高速公路发生的很多“交通事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加之网络技术发展的速度快于监控能力的提升,使得网络犯罪层出不穷、难以控制。四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而在建设网络良好生态的问题上,则需要多管齐下。1.完善网络立法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应受到法律规范和处罚,否则,便不会有令人舒服的网络环境,而公民的个人生活也很可能因此受到困扰和打击。在这方面,立法部门应尽快出台保护隐私的相关法律,对民众的隐私保护给予必要的司法解释。2.打击网络谣言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在这方面,不仅每个人都要提高不造谣、不传谣的意识和觉悟,网站管理方及相关执法部门也要积极作为,加大打击网络谣言的力度。3.防治网络暴力

防治网络暴力,既需要加强相关网络管理,也需要完善相关立法,包括对网络游戏等进行分级管理。而广大家长,更是要意识到网络暴力的危害性,避免孩子过早上网,多陪伴孩子做有益的线下活动,引导子女更好地学习、继承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增强青少年对网络暴力的免疫力。作为成年人,在发布网络信息时,也要避免发布具有血腥画面、语言暴力和色情暗示的内容,以使“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五热点评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时代”已然到来,但相关法律的制定还跟不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享受快捷与方便的同时,也面临着个人信息泄露的巨大风险。在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建设层面,还未形成全方位的法律屏障。因此,亟须为网络信息安全撑起法律的保护伞。热点四共享经济一热点事件事件1:中国共享经济企业联盟成立

2017年5月24日,由办伴科技发起,联合华住酒店集团、临港新业坊、evcard、城家公寓、蒲公英会议中心5大共享经济行业领袖品牌作为创始理事单位的中国共享经济品牌联盟在DISTRII办伴苏河水岸空间正式签约成立。联盟标榜“城市新势力·智造共享生活”的全新生活理念,通过联盟平台不断吸纳优质的共享经济品牌,未来将涵盖衣、食、住、行、办公全生态领域,旨在通过渠道共享、会员权益共享、合作资源共享,打造科技、舒适、便捷的共享生态。事件2:《2016中国共享经济报告》发布开启房屋大共享时代

2017年5月9日,国内知名互联网+智库——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共享住宿市场规模持续上升,市场交易额约243亿元,同比增长131%。主要住房分享平台的房源数量超过190万套,用户总人数约3500万人。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认为,目前国内在线短租共享领域主要存在以下三种主要模式:第一种是C2C开放平台模式,该模式以小租短租为代表,类似于国外的Airbnb模式。第二种是B2C开放平台模式,房源主要由平台控制,统一装修,统一管理,房租收入由平台和房东按一定比例分成,典型代表如途家网等。第三种是“产权共享+换住共享”的二维共享模式,该模式以“我享度假”为代表,核心在于分权共享。事件3:武汉市规范共享单车管理

2017年5月27日,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出台《关于鼓励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主要内容为:车辆投放前应报所在区相关部门,在城管部门规划设置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内集中定点定量投放。各区政府应结合辖区实际,编制发展规划,合理控制投放节奏和数量,实现全市规模调控,避免过度投放。投放车辆要具备卫星定位和互联网运行服务管理功能,对目前不具备上述功能的车辆设置一年过渡期,要确保车辆完好率达95%以上。应创新保险机制,为承租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经营企业应选择具备相关资质和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进行资金结算。收取押金的,须设立押金专用账户,并接受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企业退出市场前,要提前30天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按照协议约定退还承租人押金,组织落实投放车辆回收工作;经营企业应利用卫星定位等技术手段设置电子围栏区域,建立文明用车奖惩制度和个人信用评价体系;承租人要做到规范用车、文明骑行、有序停放。违反规定的,由公安、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或城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二发展共享经济的意义1.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共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将闲置资源或利用率不高的资源重新高效利用起来,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如滴滴顺风车,车主一人开车前往目的地,车辆利用效率低,通过滴滴软件,拼车带人,既有利于车主,也方便了乘客,一举多得。2.提供了新的就业途径

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技术对传统产业的重塑和重构,延展了传统产业的上下游,如平台开发维护、产品研发升级、用户咨询服务等新兴领域增加了就业途径,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3.有利于生态保护

共享经济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如共享单车的出现,使人们减少了汽车、摩托车出行,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4.让生活更便捷

共享经济让居民不必拥有物品的所有权,只需暂时享用其使用权,降低了生活成本,而且通过互联网及定位技术,让居民更方便快捷获得想要的物品,提高了生活的便捷度。三共享经济存在的问题1.有些共享形态盈利模式尚不清晰

在资本热捧下,不少共享形态拼密度、拼规模,抢占线下网点,入驻各大城市商圈,这在带来资本迅速涌入共享经济领域的同时,也导致“伪需求”“伪共享”不断,让共享经济市场“虚火旺盛”。例如,不少网友正在吐槽的共享充电宝就出现了使用频率并不高,借和还不方便,“跟风”一哄而上的情况。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就等于在市场漫游,长期下去势必会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2.信息安全问题应引起注意

一些共享形态是基于移动互联网以及个人信息来实现的,这就可能给公民个人信息带来一定风险隐患,假如“共享事物”被不法分子通过植入病毒等方式获取用户个人信息,后果不堪设想。3.共享形态或物品需要面对一些人不文明的使用行为

以目前共享单车使用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例,一些人对共享物品并不太在意,认为这不是自己的私人物品,无须过多关心呵护,由此导致使用共享单车乱象丛生。同为共享经济的产物,一些共享形态、共享物品也可能会遭遇各种使用的尴尬。四对策建议1.构建适宜的监管机制

对于共享经济而言,政府目前应努力营造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建立容错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先行先试,并通过“创新券”“服务券”等措施降低中小企业建立共享经济平台的门槛,进而通过试点反馈完善共享经济的监管机制。另外,在发展初期还需要引导支持行业协会加强自律管理。由共享经济所在的行业自律组织建立行业准入机制,负责清理行业中的部分问题,并积极与监管部门进行沟通协调。2.加强用户信息安全保障

共享平台应加大投入,构建用户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提高共享平台信息系统安全防范能力,并对关键信息、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储存;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完善分级操作系统,依法与相关工作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并开展信息安全培训与指导,强化信息保护意识。同时,还可以由第三方机构对共享平台进行安全检测和安全认证,并将有关检测和认证结果向社会公开。3.推进共享信任文化建设

共享经济模式分离了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其实质是分享与合作,所以对用户之间的共享信任要求较高,甚至可以说共享信任文化是共享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培育和发展共享经济,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共享信任文化建设。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国家信用体系。同时,可以由专门的信用服务公司,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构建用户和共享平台信用评价系统,专门记录用户和共享平台互评的数据,进而将数据信息转化为用户和共享平台的信用指数,助力共享信任文化建设。五热点评论

共享经济不仅是在做加法,更是在做乘法。现代共享理念以及共享经济模式,就是要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仅仅关注个人利益只会使生活越来越封闭,树立互利的共享理念才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自身和他人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最终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热点五推进文化消费一热点事件事件1:湖北文化消费支出占比逐年增长

2017年5月9日,在湖北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举措和进展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陶宏家介绍了湖北省文化小康建设的进展。

近年来,湖北省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呈稳步增长趋势。武汉市、宜昌市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武昌区作为全国4个拉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试点地区之一,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陶宏家介绍,武昌区试点采取“居民文化消费激励政策”模式。居民参与途径为:到公共文化场所参加文化活动,获得奖励积分,兑换成不同额度文化消费券,再到剧场、影院、书店等文化经营场所消费,可用文化消费券核销充抵现金,武昌区文化局定期根据各企业实际核销金额记录,对企业给予经费补贴。从2015年10月10日开始,到2016年2月29日结束,共有约184万人次参与,使用补贴资金406万元,平均拉动效果为1∶3.91 (即每投入1元补贴资金,直接拉动3.91元文化消费)。事件2:丽江文化消费数据APP上线

2017年4月18日,丽江文化消费数据APP“文化丽江”正式上线。丽江文化消费数据APP是丽江市深入推进全市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将为丽江文化企业搭建一个宣传、展示、推介、营销的专业性平台,也为广大市民和游客选择消费文化产品提供一个便捷的渠道。

据介绍,丽江文化消费数据APP内设文化资讯、文化产品、文化消费、文化活动、文化服务、项目招商等板块,每个板块下又设相关子板块。市民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客户端将向市民传递文化方面的政策法规,展示丽江消费信息、文化资讯,同时向市民发布丽江电影城、宋城、云南的响声等30多家文化消费试点企业或门店的产品信息、文化消费资讯。事件3:华强北文化消费节启动

2017年5月10日,第十三届文博会“华强北文化消费节”启动仪式暨深圳(福田)国际影像科技文化周开幕仪式在华强电子世界广场举行。文化消费节期间将举办11项文化活动,借此提升华强北文化品牌,加大文化消费供给,创新文化消费模式,丰富文化消费业态,激活和释放文化需求,使文化消费成为华强北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转型升级新的支撑点。

11项文化活动包括第一届田黄石文化节、“敦煌梵梦,大象无形”——立梵艺术一带一路主题系列艺术文化展、雅乐荟“音乐+”专项活动、第一届“时尚印记 生活美学”文创展等。

其中,立梵艺术一带一路主题系列艺术文化展以敦煌文化为主线,展出常沙娜的敦煌图案纹样研究内容和敦煌系列景泰蓝作品,以及非遗传承人濮凤娟大师敦煌系列苏绣作品;“时尚印记 生活美学”文创展沿着复古风尚的印记,用《女报》封面及人物故事穿越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00年代的时尚潮流,邀请美国纽约时尚达人萨博瑞·所罗门现场演绎城市文化,展示深圳20余年的时尚变迁。二推动文化消费的意义

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文化消费的意义重大,具体体现在:1.提升人的综合素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在进行积极健康的文化消费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提高人的素质。人们在文化消费数量、质量和能力上的差异性,能把人、群体与组织严格区分开来,同时也是评价个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而培养良好素质,不仅需要实践锻炼,还要通过学习教育。其实学习教育的过程,也是文化消费的过程。因此,提升国民综合素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通过不断鼓励文化消费来完成。2.推动文化创新

文化生产决定文化消费,文化消费对文化生产又具有反作用,可见文化消费与文化生产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人们在文化消费过程中,由于自身精神文化需要,会产生继续消费的意愿,同时也会对现有的文化消费项目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意见,以促进文化创新。3.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文化消费支出在居民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可作为衡量国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人们总是在温饱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考虑较高层次需求,如文化需求。文化消费水平的高低又是评价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积淀程度、社会文化环境和国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而文化消费的价值取向又能反映出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社会发展变化。可见,文化消费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推动文化消费,可以促进社会文明进步。4.为人提供精神源泉

文化消费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选择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精神需要的消费活动。当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必然追求身心健康、精神充实、自我完善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消费,文化消费正是这样一种消费形态。一方面它所满足的是消费主体的精神需要,使主体感到愉悦、满足;另一方面是满足主体需要的对象,主要是精神文化产品或精神文化活动,如美丽的风景和感人的艺术品。5.有助于实现国民幸福

文化消费活动作为一种典型的非物质追求活动,其发展、成熟、规模的扩大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规模的大小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和释放,剩余产品的充足为文化消费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经济越是发展,人们越需要文化消费,精神产品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也将越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对文化消费数量及质量的要求日益增加。加之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资源的配置方式也有了很大变化,为人们的多样化选择提供了基本保障。文化消费实现国民幸福的路径选择如下: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选择—文化产品的价值实现—人力资本提升与人的全面发展—精神愉悦—幸福满足—社会的和谐发展。三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问题1.文化消费总量较低

有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时候,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而当人均GDP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则会进入“井喷时代”。尽管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但居民文化消费总量却偏低。我国整个社会正处在由整体性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等一时难以消除,对于部分人群来说,文化消费仍然属于“奢侈消费”,他们将个人资源更多地投入到教育、就业、医疗保健、养老等可以提高个人竞争力或获得生活安全保障的领域。问题2.文化消费结构层次较低

从文化产业布局看,全国消费格局不平衡。从消费支出结构看,居民的学杂费、保育费支出占绝大比重,城市比例为82.88%,农村的比例为77.48%,文化消费支出较低。从文化消费支出结构看,城市消费书报杂志的比例为16.03%,文娱消费中耐用机电消费品的比例为61.73%;而农村消费书报杂志的比例仅为3.72%,其余的都被耐用机电消费品占据。从文化消费热点看,非教育性知识文化消费较少,并且热衷于休闲消遣性、娱乐性、低俗、炫耀摆阔、封建迷信、黄色、暴力、盗版等消费。

造成上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心理层面、经济层次、社会政治层面和全球化等方面。具体来说:原因1.文化消费心理的支配

文化的心理特性决定了文化消费活动是一个心理运动的过程。文化消费作为一种文化体验、情感享受和对自身发展、社会关系、地位的追求,受文化观念、消费观念、价值取向支配。文化认同将激起消费,文化偏爱将执著并扩大对其消费,文化抵抗将拒绝对其消费并增加文化偏爱的消费。而我国有些人对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认识不够,消费心理不成熟,文化观、文化价值观、文化消费观不正确,忽视了消费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原因2.文化消费经济能力的制约

文化的经济特性决定了文化消费活动是一个经济运动的过程。文化消费活动受市场经济价值规律作用,文化消费总量和结构受消费大众的收入水平及其收入分配制约。而我国市场机制尚未成熟,人均GDP水平不高,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和居民消费率偏低,恩格尔系数还较高。地区经济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平衡,社会保障不健全,教育支出过大,价格结构不合理,加上消费结构和消费支出的惯性以及边际效用递减约束着消费量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文化市场、文化消费还处于发育初期。原因3.文化消费社会政治层面的影响

文化的社会、政治特性决定了文化消费活动是一个社会和政治运动的过程。文化产业存在商品性与艺术性、意识性的矛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政治利益的矛盾,文化管理存在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规制、管理和调节的矛盾,文化消费存在社会价值取向、民族风俗习惯、消费空间时间与个人需求的矛盾。而我国目前文化消费经济政策不到位,消费法制体系不健全,消费管理体制没有理顺,文化市场秩序不规范,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消费权益、消费信息安全等宏观消费环境没有根本提升。原因4.文化国际竞争的影响

文化的国家特性决定了文化消费活动是国家间竞争的运动过程。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而且有助于硬实力的提升,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国家策略和国际化城市战略,开放和反开放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斗争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内外一直进行着。而我国文化资金实力、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国际贸易竞争力较低,出口文化硬件商品占大部分,文化软件出口相当薄弱。一方面,外来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冲突,使得部分消费者对外来文化不认同,抗拒消费;另一方面,外来文化产品对我国部分消费者思想观念的影响,使其热衷于外来文化产品消费,减少本国文化消费,削弱了本国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引起恶性循环。四对策建议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

在文化产业比较发达、文化消费结构比较合理的国家中,文化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能够达到10%以上。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很大。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性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2.通过制定促进文化消费的政策,强化对文化消费的经济调控

强化对文化消费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调控。文化产业化、市场化使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分配发生转变,必须重新定位消费主体,形成居民消费为主、出口为辅、单位或社区消费为补充、政府消费为引导的文化消费主体格局。由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层次性,甚至还可能有非文化、反文化的东西。因此,应对文化消费政策做合理调整,有区别地采取鼓励或限制政策。鼓励高层次、高质量的知识文化、精神文化消费和文化产品出口、文化企业“走出去”,限制低俗、劣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消费以及外国文化产品进口规模、市场份额,形成本国文化消费为主、引进外来有益文化消费为补充的文化消费结构。在财政、收入分配、税收价格和利率汇率政策上,若消费和出口需要鼓励,可以降低税率、利率和提高外汇汇率,反之,则进行相反的调节;规范价格形成机制,使价值得到真实反映;应逐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在保证基本文化消费的基础上,逐步增加享受文化消费,特别是扩大发展文化消费;政府财政应资助传统文化、先进文化消费、对外文化宣传,向基层、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文化服务,完善农村图书、通讯、电视、培训等网络,释放农民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3.加强文化消费的法制建设

文化消费离不开法律的支持与规范,要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按照消费者权益法制定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法规,使消费者文化消费权益得到法律保护。制定相关的消费法律、道德规范、行为标准和守则,加强对不科学、不合理和反文化的低俗、迷信、色情等消费行为约束,防止非理性、非文化消费引致文化产业结构畸变。文化产业市场行为应随着文化产业市场准入的进一步开放加强规范化和法制化,制定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的具体措施和文化产业守则,防止文化企业肆意践踏、改变消费者的需要,强迫消费者选择,防止价格过高和消费者信息外流和滥用,以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4.强化对文化消费的科学管理

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文化消费管理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既不要使消费背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根本要求,也不能打击消费者的合理消费,管理要以发展科学合理的文化消费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从体制、制度、职能、程序、方法、手段上进行合理管理,改变管理者众多、管理不善的状况。实行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加强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治性和市场流通秩序、价格、公平竞争的监督管理。实行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相结合,防止文化产品和服务粗制滥造、质量低劣、格调低下、结构失衡,加强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投诉处理。开展文化市场调查和预测,掌握文化市场、文化消费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信息,有效组织、调控文化供给,为引导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正确发展提供依据。5.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

消费者如何分配收入很大程度上由消费观念决定。受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影响,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后在餐饮、旅游和教育上消费支出有所增加。然而,在发达国家人们的选择则更倾向于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文化娱乐消费。所以转变我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无疑是一个大规模消费行为的干预和全新价值观的塑造过程。消费行为的改变涉及文化习俗、社会影响、教育导向和个人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这些都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做出努力。政府在考虑文化娱乐设施的投入时应将重点放在普及性的设施建设上,更多地免费开放博物馆和展览馆等公共设施,并适当补贴高水平的文艺演出和艺术活动,使其价格更容易为一般的消费者所接受。此外,家庭是文化活动的重要基层单位,应通过引导性的措施如社区文化建设、环境渲染和招贴画等宣传方式,倡导文化进家庭,并以家庭文化水平和意识的提高促进整个社会文化消费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文化创意产品需求和消费增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