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病了怎么办 : 找病因 辨症状 用对药助宝宝更健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9 02:45:33

点击下载

作者:傅天真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宝宝病了怎么办 : 找病因 辨症状 用对药助宝宝更健康

宝宝病了怎么办 : 找病因 辨症状 用对药助宝宝更健康试读:

前言

宝宝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爸爸妈妈的心,宝宝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是父母最大的欣慰。由于宝宝生长发育较快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相对成人较差,不可避免会受一些细菌、病毒的感染。当父母看到宝宝出现不适症状或者生病的时候总会感到手足无措。惊慌、失误、手忙脚乱往往是因为对疾病的不了解。尤其婴幼儿,他们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痛苦,这就需要家长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相应的医疗知识,因此,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新手父母都应掌握一些基本的疾病预防及家庭护理方法。只有父母对疾病有了正确的了解,才能在关键时刻保护宝宝。

本书汇集了宝宝常见病的症状和解决方法,是专门为新手父母打造的宝宝健康知识读本,让父母熟悉宝宝易患的常见病症状、就医、用药、护理等知识,宝宝生了病也能应对自如,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确保宝宝在第一时间得到诊治,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虽然宝宝的抵御疾病能力比较弱,需要爸爸妈妈精心呵护,但这并不意味着宝宝就是温室里面的花朵弱不禁风,也不意味着宝宝动辄就生病,生病了就需要大动干戈,而是要给宝宝战胜疾病、提高自身抵抗疾病能力的机会。要想让宝宝拥有健康的身体、超强的免疫力,就应该让宝宝在大自然中经受锻炼。

愿宝宝能够远离疾病的困扰,平安快乐地长大!

妈妈:“孩子轻微咳嗽,也必须治疗吗?”

专家:“就算是轻度咳嗽,持续两周以上,也需要去医院检查。”

Part 1 注意突破宝宝常见病

宝宝由于身体并未发育成熟,抵抗力较差,所以容易感染疾病。我们为爸妈们盘点宝宝常见疾病,让爸妈们对这些常见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样宝宝就不会太痛苦,爸妈们也不会太烦恼。

Chapter 1 发烧

发烧对宝宝有利有弊

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身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因此人的体温能够保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之内。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发生障碍时,产热速度超过散热速度,体温便会升高超出正常温度范围,即称为“发热”,也就是人们平常说的“发烧”。发烧是儿童最为常见的症状,也是父母最为担心的事情。发烧虽不是好事,但也不一定都是坏事,因为这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应。

家长千万不要认为偶尔轻微发烧能把宝宝烧坏、烧傻,适度发烧可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也就是说,对防御系统来说,发烧是件好事,它能够产生对抗细菌的抗体,增强人体白细胞内消除毒素的酶活力,还可以增强肝脏对毒素的解毒作用。所以,当儿童发烧时应谨慎认真应对,不必过于恐慌。

发烧时,最好将宝宝体温控制在38.5℃以下,这样会比较安全。因为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时有惊厥发生,发高烧时不能及时处理,导致高热惊厥或其他的疾病,有可能会损伤宝宝大脑细胞。高热惊厥发生在突发高热(体温38.5℃以上)出现不久,或体温突然升高之时,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群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随意识丧失,甚至可停止呼吸1~2分钟,重症患儿出现口唇青紫,有时可伴有大小便失禁。一般一次热病过程中发作次数仅一次者为多,发作时间可为瞬间,有时3~5分钟,长者可至10分钟。高热惊厥常发生在婴幼儿时期,高烧会造成人体内各器官和组织调节功能失常,影响人体消化功能,使人体摄入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增强、增快,加大机体对氧的消耗,加重人体内器官的“工作量”,而且持续的高烧最终可导致人体防御疾病能力下降,增加继发其他感染的危险。

及时发现宝宝发热前的异常表现

除了通过体温测量来了解宝宝是否发热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表情、活动力及身上是否有其他症状来判断病情。在就医前,先掌握宝宝的病情起始及发展经过,能帮助医生正确判断病情。 表情与病容。父母可从宝宝脸上的表情变化来判断是否身体1不适,当宝宝脸上喜悦、好奇、贪玩等表情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小脸泛红、痛苦、易激惹或无精打采,就要想到“宝宝可能发烧了”。 活动力。若宝宝出现玩耍量递减、专注力不足、活动力降低、食欲不振等现象,整体精神表现明显不如以前,或对所2处环境表现不耐烦、不感兴趣,或出现嗜睡等症状时,可能是宝宝发烧了。父母应多关注宝宝体温的变化,正确判断宝宝活动力减弱的原因。 其他症状。若宝宝在发烧的同时合并出现流鼻涕、咳嗽、腹泻、呕吐3等症状,可能和感冒或肠胃炎有关;若宝宝的尿布有不正常的尿臊味,或是尿液颜色异常,同时出现发热,可能与泌尿系统感染有关;如宝宝频繁地抠挖耳朵或揪耳朵,同时伴有发热,应警惕中耳炎。另外,父母还可观察宝宝的皮肤是否有皮疹出现,或是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等。若发烧合并上述症状,父母须视症状严重程度而适时就医。

如何在家为宝宝科学准确地测量体温?

给宝宝测量体温常用的体温表有腋下表、肛表和口表三种。其中,腋下表是最常用的,适合宝宝使用。口表虽然方便准确,但不适合宝宝使用。肛表准确性高,测得结果比较接近体内温度,但应用和消毒比较麻烦。腋下表测量体温用右手拇指、食指握捏着体温表的末端(无水银球的那端),手腕快速用力地向下甩动,把水银柱甩到35℃以下(甩体温表时要避免碰撞其他物品,以免体温表被碰碎)。测温时,解开或撩起宝宝的衣服,让他坐在父母的腿上或躺在床上,把水银头部放在腋窝中并夹紧(如果腋下有汗,应先将汗擦干)。按住宝宝的胳膊使体温表贴着身体,保持这种姿势5~10分钟。

取出体温表,手持尾端呈水平位,使体温表上的刻度与眼垂直,背光轻轻转动,直到清楚地看到体温表度数(水银柱所至的刻度即为腋下表所测得的实际温度)。

宝宝腋下正常体温为36~37.4℃,超出37.4℃,说明宝宝是发烧了(38℃以下为低热,38~39℃是中等热,39℃以上是高热)。对于发热的宝宝应每隔2~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吃退热药或物理降温后30~60分钟还需测量一次体温,以观察身体热度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测定体温后,建议用75%的医用酒精、凉开水或是肥皂水消毒体温表,但不能用热开水冲洗,以免损坏体温表。

口表测量体温

将口表水银端斜置于宝宝舌下,宝宝闭口(勿用牙咬),用鼻呼吸,3分钟后取出,擦净后阅读度数。儿童口表体温应<37.5℃。提示:由于地域差异各异,体温测量方法可各有不同,为了孩子的安全,不再提倡用口表测温。

肛表测量体温

测温前先将水银柱甩到35℃以下,以润滑剂润滑肛表水银球端。测温时,让宝宝采仰卧抬腿或趴卧姿势,手扳开肛门,将肛表旋转并缓慢轻轻插入,拿肛表的手同时按住宝宝臀部,固定住肛表,以防滑落或插太深。在插入的时候,父母必须注意安抚宝宝不安的情绪,让他保持相对稳定的姿势,不要乱动。一般测量2~3分钟即可。

肛温适合各年龄层使用,测量结果最接近中心体温,受环境温度影响最小,但不方便测量,不适合做筛检用。因此建议可用于当其他方式的测量结果有异常或有疑义时。肛温如果在36.9~37.8℃是正常的,超过37.9℃就说明宝宝发烧了。提示:肛表测量时,一定要用专门测量肛温的肛表,不能用一般体温计。

烧到38.5℃再考虑吃退烧药

5岁的豆豆,从幼儿园回家后,额头有点发热,一量体温已经37.5℃了,于是妈妈赶紧拿了两瓶中药口服液给他喝下,但似乎没什么效果。想起上次发烧时剩下的退烧药,妈妈又给他服了几片。可是,豆豆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体温反而更高了,当天晚上还开始拉肚子。妈妈这下子慌了,急忙将豆豆送往医院诊治。

很多父母和豆豆的妈妈一样,一发现孩子体温有点高,就急着用药,希望立马把孩子的体温降下来。实际上,这种做法非常不科学,也是不可能的。发烧是人体遇到细菌或病毒侵袭后对抗感染的一种保护机制,但是由于儿童大脑发育不够成熟,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比较敏感,如果遇到外部感染,经常出现调节过度即发热的现象。

一般而言,只有当儿童体温达到38.5℃及以上时,需要吃退烧药进行退热。虽然不能解决引起发烧的根本原因,但是对症处理是非常必要的和重要的,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高热并发症。家长们应注意退热时只靠药物是不够的,应综合处理,药物降温+物理降温,水分补充+综合护理。3种有效物理降温方法温水擦浴法将毛巾在略高于体温的温水中浸湿,擦拭全身,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以散热。待体表水分蒸发后再擦第二遍,直至体温明显下降。冷湿敷法将小毛巾折叠数层,放在冷水或冰水中浸湿,稍拧干,敷在额头处。最好两条毛巾交替使用,每隔3~5分钟换一次,连续敷15~20分钟。还可同时冷湿敷腋下、颈部、大腿根部,效果更好。但若儿童出现寒战、皮肤发花症状应立即停止。酒精擦浴法酒精易于挥发,能较快地带走皮肤上的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擦浴前,可先冷敷额头,既可协助降温,又可防止擦浴时由于体表血管收缩、血液集中到头部引起充血。具体方法如下:用纱布或手绢浸蘸酒精,擦颈部两侧至手臂,再从两侧腋下擦至手心,接着自颈部向下擦背部。然后擦下肢,从髋部经腿外侧擦至足背,从大腿根内侧擦至足心,从大腿后侧经膝窝擦至足跟。上下肢及背部各擦3~5分钟。腋下、肘窝部、腹股沟部及膝后等大血管处可重点擦浴,以提高散热效果。前胸、腹部、后颈部等部位对冷刺激敏感,不宜擦拭。此法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提示:因为酒精对皮肤有刺激,理论上不主张在家应用,在家中一般可用冷湿敷或温水擦浴方法降温。

Chapter 2 肺炎

什么是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引起多种并发症,会影响儿童发育。小儿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啰音或胸片异常,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小儿肺炎一般有症状典型的,也有症状不典型的,新生儿肺炎的判断不在其内。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为多见,目前可通过疫苗预防小儿肺炎。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有肺炎?

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宝宝患了肺炎首先表现为呼吸增快,特别是体温并不高的时候。

观察宝宝的精神状况:如果宝宝在发热、咳嗽同时精神很好,能玩、爱笑,则提示患肺炎的可能性很小。相反,宝宝精神状态不佳、口唇青紫、烦躁、哭闹或昏睡,特别是爱睡觉,就提示宝宝病情可能比较严重。

新生儿肺炎是宝宝致命杀手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没有明显大孩子肺炎的症状,不易觉察,但是危害相当严重,需要父母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以预防和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治疗。宝宝患了肺炎,父母也不要慌张,此病虽发病率高,但如果及时到医院就诊,得到合理治疗和护理,治愈率较高,预后良好。

了解病因

新生儿肺炎有两种,一种是吸入性肺炎,另一种是感染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又包括羊水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性肺炎和乳汁吸入性肺炎。前两种肺炎主要发生在宝宝出生前和出生时,由于种种原因引起胎儿宫内缺氧,胎儿缺氧后会在子宫内产生呼吸动作,就可能吸入羊水和胎粪,从而引发肺炎。这两种肺炎在宝宝一出生时就有明显的症状,如呼吸困难、皮肤呈紫青色等,需要住院治疗。家长的误区1.咳嗽剧烈就是得了肺炎:在上呼吸道感染时,如果咽部有炎症,也会出现剧烈咳嗽,但咳嗽比较浅表,伴有嗓子痒痒或者嗓子有异物感,肺炎的咳嗽比较深,深呼吸后会诱发剧烈咳嗽。2.发烧时间长就是得了肺炎:肺炎的发生需要一个过程,需要3~5天的时间,发烧不退,咳嗽逐渐加重。但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例外,很多病毒感染24小时就可发展到严重的肺炎,但也会伴随缺氧等其他严重症状。3.痰多就是得了肺炎:6岁以下的儿童由于不会吐痰,痰停留在咽喉和气管处,给人痰很多的感觉,有些还是鼻子下滴的分泌物,肺炎是在发热退了以后,炎症吸收的时候才会痰多。

更应该引起父母注意的是乳汁吸入性肺炎。由于新生儿,特别是一些出生时体重较轻的宝宝,口咽部或食管的神经反射不成熟,肌肉运动不协调,常常发生呛奶或乳汁反流现象,乳汁被误吸入肺内,会导致宝宝出现咳喘、气促、发绀等症状,误吸的乳汁越多,症状越重。

新生儿患感染性肺炎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宫内感染,另一种是出生后感染。宫内感染肺炎是由于母亲在怀孕过程中感染了某些病毒或细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胎盘,后又进入胎儿的血液。因此,在母亲怀孕期间,胎儿就患上了肺炎。而出生后感染性肺炎则可以发生在新生儿期的任何时间。

确认病症父母必须了解以下关于新生儿肺炎的常识:新生儿肺炎的症状是精神不好、呼吸增快、不爱吃奶、吐奶或呛奶等,如果观察到宝宝出现这些现象,父母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重症时出现气促、鼻翼煽动、口吐泡沫、呼吸表浅、三凹征、心率增快。大部分患儿有口周及鼻根部发青,在患儿深吸气时,能听到细小水泡音,亦可看到胸片改变。新生儿肺炎不论是哪种类型,病情严重的,都有一定的危险性。病菌还可能播散到全身,引发败血症、脑膜炎等更严重的并发症。

多数新生儿肺炎经过积极有效的救治是完全能够治愈的,不会有后遗症,也不会复发。但严重的肺炎合并全身其他器官的感染或损害,造成神经系统的损害,会有留下后遗症的可能性。

防治护理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叉感染是引起新生儿感染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新生儿抵抗力差,家庭中任何一个人患普通感冒,宝宝就有可能被传染,容易患肺炎,所以家庭成员都要积极避免感冒。

平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不宜过高;保持空气湿度;衣被要适度,避免受凉。平时不要经常亲吻宝宝,以免从呼吸道传入病菌。勿让宝宝与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的病人接触。

发生新生儿异常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正确区分感冒与肺炎的症状

小儿肺炎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为争取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家长可以从以下“四看一听”入手,正确地区别小儿肺炎与感冒。

看食欲

宝宝得了肺炎食欲会显著下降,不爱吃东西,或一吃奶就哭闹不安。如果确诊宝宝已经得了肺炎后,应减少喂食量,多让宝宝喝汤类食物,如果宝宝食欲减退,应少食多餐,正处于哺乳期的婴儿应增加每天的喂奶次数,以保证营养。

看发热

儿童罹患肺炎时大多有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以上,持续两三天时间,即便使用退热药也只能使体温暂时下降,不久便又上升。儿童感冒虽然也会发热,但体温多数在38℃以下,持续时间较短。

但同时也应该警惕不发热的小儿肺炎,宝宝患肺炎体温可能会很高,但也可能不发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发烧时间的长短,不能作为判断肺炎的依据。有的宝宝发烧仅两天就已发展为肺炎。所以单从发热并不能判断宝宝是否患了肺炎,还需结合其他方面症状判断。

看精神如果宝宝在发热、咳嗽、喘的同时精神很好、能玩、爱笑,则提示患肺炎的可能性很小。相反,宝宝精神状态不佳、频咳、口唇青紫、烦躁、哭闹,说明宝宝病得较严重,得肺炎的可能性较大。宝宝在患肺炎初期既可能精神并无明显变化,也可能精神状态不佳。

看咳嗽和呼吸

判断是否罹患肺炎还需看宝宝有无咳、喘和呼吸是否困难。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多呈阵发性,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若咳喘较重,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口唇发青或发紫,提示病情严重,不可拖延。

听胸部

由于儿童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也能听到水泡音,所以细心的家长可以在宝宝安静或睡着时听听他的胸部。听宝宝胸部时要求室温在18℃以上,脱去宝宝的上衣,将耳朵轻轻地贴在宝宝脊柱两侧的胸壁,仔细倾听。肺炎患儿在吸气时会听到“咕噜儿”“咕噜儿”的声音,医生称之为肺内啰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

同时仔细观察宝宝有无胸凹陷(在吸气时,两侧肋骨边缘处内陷随呼吸起伏),如果出现此情况,说明已发生呼吸困难的表现,则需马上送宝宝去医院确诊以便及时治疗。

不咳嗽也可能患肺炎

肺炎令许多父母头痛不已,如果治疗不彻底很容易反复发作,且影响孩子身体发育。虽然发热、咳嗽等症状是小儿肺炎的典型症状,但是有时孩子不发热也不咳嗽也可能是得了肺炎,尤其是新生儿,父母尤其要注意。

有些肺炎无发热症状

东东妈妈最近几天都没睡好觉。家人对东东护理得一直很周到,谁料想东东居然“无声无息”地患上了肺炎。东东妈妈一直以为患肺炎的小孩都会出现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自己的孩子根本就没这些表现。结果耽误了最佳诊治时间,延缓了疾病康复时间。

那么小儿肺炎到底有哪些表现?一般小儿肺炎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患儿会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爱哭闹等大家都熟悉常见的症状,而有的肺炎患儿可能不发热,但是咳嗽喘息比较重,或是既不发热,也不咳嗽。这主要和肺炎的种类有关,例如衣原体、支原体性肺炎就可以发生没有发热或是低热的现象。

别乱给孩子用抗生素药“知道孩子得了肺炎,当天就给孩子用上了抗生素药物,想着赶紧给孩子抗菌消炎。”很多家长都有这样错误的做法,发现孩子得肺炎了,最着急用的就是抗生素药。事实上,抗生素是抵抗致病微生物的药物,虽然可以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但它并非是万能药。

大多数肺炎的确是由细菌引起的,但还有一些肺炎是由真菌、支原体、病毒等引起的,甚至有的肺炎是因为过敏引起的,这就意味着小儿肺炎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用药。单纯滥用抗生素药进行治疗,非但起不到效果,还可能引起不良反应。治疗小儿肺炎,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及时到医院就诊,由专科医生分析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

频繁换药对治疗不利

在治疗的过程中,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总是将目光盯在药物上,两三天没看到想要的效果就频繁换药,这对孩子的治疗非常不利。有的药物不可能立竿见影就看到效果,总要等上一些时间,家长可以多和医生沟通,评价药物的疗效和更换指征,不可擅自行事。

小儿肺炎忌吃的8类食物

儿童得了肺炎其消化功能暂时会降低,如果饮食不当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因此应该选择营养丰富和容易消化的食物,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下面的饮食禁忌。

忌食多糖之物:糖分是一种热量补充物质,功能单纯,基本上不含其他营养素。小儿肺炎患者多吃糖后,体内白细胞的杀菌作用会受到抑制,食入越多,抑制就会越明显,从而加重病情。

忌高蛋白饮食:瘦肉、鱼和鸡蛋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1克蛋白质在体内能吸收18毫升水分,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素。宝宝进食蛋白质多,排出尿素相对也会增高,而每排出300毫克尿素,最少要带走20毫升水分。因此对高热失水的患儿应忌高蛋白饮食,疾病后期可适当补充,以提高体质。

忌辛辣食物:辛辣之品刺激大,而且容易化热伤津,故肺炎患儿在膳食中不宜加入辣椒油、胡椒及辛辣调味品。

忌油腻厚味:肺炎患儿消化功能多低下,若食油腻厚味,更影响消化功能,必要的营养得不到及时补充,以致抗病力降低。因此,肺炎患儿不宜吃鱼肝油、蛋黄、蟹黄、凤尾鱼、鲫鱼子,以及动物内脏等厚味食品。若喝牛奶应将上层油膜除去,哺乳的妈妈也应少吃油腻,以免加重患儿病情。

忌生冷食物:若过食西瓜、冰激凌、香蕉、生梨等生冷食物,易产生刺激性咳嗽,病情易加重,故应忌食,特别对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更应禁忌。

忌滥用退热药:刚发热就用过多的退热药,不仅对机体不利,而且还可能掩盖病情,延误治疗。因此,对发热患儿应慎用退热药,且忌用药过多,以防体温骤降,大汗淋漓,发生虚脱。

忌乱服用清热药:金银花、青果、板蓝根冲剂等清热药对肺炎患儿有益,但不能较长时间服用,特别对体质较弱者,勿轻易服用清热药。否则,会伤及人体正气,使原来的症状加剧。

忌用酸性药物和食品:五味子、乌梅、维生素C、酸果、橘子、食醋等味酸能敛、能涩,有碍汗出解表。

Chapter 3 哮喘

儿童哮喘的病因和发作表现

引起哮喘发病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外乎内因与外因,内因即体质因素,外因是环境因素。儿童哮喘与感冒、天气变化、运动过度、劳累、某些食物及药物过敏、被动吸烟、接触油漆及油烟等有密切关系。此外,动物的皮毛、室内尘螨、霉菌、蟑螂、花草、花粉等也是诱发儿童哮喘的重要因素。

儿童哮喘的症状有三个阶段,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症状,做出准确的判断,以便于医生确诊和治疗。

发作先兆及早期表现:患儿受到变应原、冷空气或其他诱因的刺激时,往往首先表现为上呼吸道过敏的症状,如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由于儿童对痒的表达困难,往往仅表现为揉眼、搓鼻等,进一步的表现为上腭痒、咽痒、干咳和呛咳。这些症状通常在哮喘发作前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

典型发作时的表现:突然发作的喘息为儿童哮喘的主要特征,喘息症状根据哮喘的严重程度而有较大的差异,患儿可出现高调喘鸣声,不用听诊器甚至相隔一定距离也能够听到。呼吸频度加快、呼吸困难,患儿可表现为张口呼吸、鼻翼煽动。许多患儿可伴有咳嗽,一般发病初期为干咳,发作消退时咳出白色黏液样痰,严重发作时可表现为烦躁不安、紫绀、面色苍白、出冷汗。查体可见三凹征、心率加快、双肺有哮鸣音。进一步加重可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颈静脉怒张、浮肿、肺底中小水泡音、肝脏肿大。慢性哮喘患儿可见肺气肿体征,如桶状胸、胸部叩诊呈鼓音等。

缓解期的表现:在缓解期,哮喘患儿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对活动无影响,或仅表现为过敏性鼻炎和咽炎的症状。少数患儿可有胸部不适,肺内哮鸣音或有或无。长期反复发作者可有肺气肿等表现。

婴幼儿哮喘需及时确诊和治疗

近年来,婴幼儿哮喘的发病有上升的趋势,与10年前比较,平均患病率由1.54%上升到1.98%,已引起了广大儿科医生的关注。

引起婴幼儿哮喘的原因很复杂,简单地说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是发生哮喘的内因,它决定了一个个体的潜在的特应性体质。研究证实:有哮喘病或过敏体质家族史者,其哮喘发病率要比一般人群高20倍以上。在环境因素中,过敏源种类很多,包括吸入性、摄入性和接触性的过敏源。吸入性过敏源是引起哮喘的主要环境因素,如衣物上脱落的纤维、家禽脱落的毳毛等,空气中的花粉、细菌、真菌、尘螨、尘土,油烟及化学物质等都可引起哮喘发作。

婴幼儿哮喘临床症状并不是很典型,很容易被误诊。如果患有喘息性的支气管炎或者长期咳嗽达到1个月以上就应该看医生,看是否有哮喘的因素在里面。对于诊断明确的患儿,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期规范用药治疗。目前认为吸入激素治疗法是最有效的治疗哮喘的方法。有的家长担心长期吸入激素会对孩子产生副作用,研究证明只要吸入的激素在适量范围之内,对生长发育是没有影响,家长可以放心。如果家长觉得疗效不是很好,那就要检查吸入装置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一般采用储物罐或者雾化泵,如果治疗效果依旧不是很好就要尽快到医院和医生说明孩子的症状,让医生来指导整个具体用药的过程。

每个儿童有不同的过敏源,有哮喘病发作的儿童家长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了解自身的过敏源,以避免接触并尽早治疗。

适度运动对哮喘患儿很有好处

哮喘没有发作时,哮喘患儿能同其他健康儿童一样生活学习。但就运动而言,不恰当的运动的确会诱发哮喘,从而使部分患儿及家长对运动产生恐惧心理,有的还要求免修体育课。其实,哮喘患儿不宜停止体育活动,而应鼓励他们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尽量让哮喘患儿像正常儿童一样生活,这样可以增强药物治疗的效果,延长缓解期,增强体质,改善肺功能,有益于哮喘患儿的身心健康。

那么对哮喘儿童来说,在运动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呢?首先,应特别注意患儿在哮喘发作时要停止体育锻炼,以免病情加重。同时积极治疗,尽快控制症状。哮喘患儿在缓解期可以从事各种形式的锻炼。游泳是一项全身运动,能增加胸肌、腹肌的力量,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同时皮肤和冷水相接触又能增加皮肤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不会因改变气道内环境而诱发哮喘,因而游泳被认为是最适合哮喘患儿的运动形式。其次,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这样可大大减低症状出现的可能性。运动后,最好用热水洗澡,并充分擦干,保持毛孔正常状态。

在郊外活动时,应避免去草原或丛林地带,以免儿童对花粉过敏而引发哮喘,可以去河、湖等地呼吸新鲜空气。

哮喘患儿的家庭护理

在护理哮喘患儿的时候,首先要保持室内洁净,特别是儿童的卧室,从而减少过敏源。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要定期打开窗户通风,同时定期洗晒被褥,减少尘螨。尽量避免在房间内铺设地毯,不要饲养宠物,防止宠物身上脱落的毳毛和地毯脱落的纤维使患儿哮喘病情加重。在尘土飞扬的季节,父母要注意减少落在枕头上的刺激物,避免宝宝在睡眠时吸入。其次应当让患儿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是不要做剧烈活动和过于劳累。再次,在接触冷空气前,用围巾保护好宝宝的鼻子和嘴巴,这样宝宝吸入的就是较为温暖的空气,可以降低哮喘的发作率。

当患儿哮喘发作时,父母要试着找找哮喘发作的诱因。记录孩子做了什么,吃了什么,在什么地方停留过。当哮喘发作时,这些记录可以帮助你找到过敏源。

对于哮喘急性发作的宝宝,爸爸妈妈要做到:抱住或轻轻摇动宝宝,使他保持冷静,因为紧张也会引起气管的痉挛。同时让宝宝在你的控制范围之内活动,在咨询医生前,不要给宝宝应用任何止咳剂。

宝宝患了哮喘,需要运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包括通过口腔或吸入给药的处方药物治疗、喷雾疗法(喷雾疗法指的是使用一种能够将药物液化并吸入气道的仪器进行治疗的方法)和避免宝宝与可能引发哮喘的刺激物接触。

治疗哮喘一定要谨遵医嘱

聪聪是个哮喘患儿,爸爸妈妈带他去医院看病,医生说需要使用一些糖皮质激素。爸爸妈妈一听,感到很担心,他们认为长期使用激素会对孩子的身体产生副作用。于是他们就没有按照医生的嘱咐给聪聪用药,他们不仅自作主张减少药量,有时还停用药物,结果导致聪聪的病情总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还经常反复发作。

聪聪父母的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孩子的痛苦,也影响了治疗效果,还会增加治疗难度。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已成为治疗哮喘的第一线药物,同时也是最有效的预防性治疗手段。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是否会出现副作用,取决于用药的剂型、剂量与使用方法。一般而言,吸入激素治疗哮喘,只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正确掌握吸入用药的方法,规范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完全可以避免副作用。因此,患儿及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另外,规范化吸入激素治疗由于是局部用药,使用剂量小并能很好地控制哮喘,因而非但没有副作用,反而还可消除哮喘所造成的生长发育障碍,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哮喘用药的两大误区宝宝哮喘发作,最担心的就是家长,但是在给宝宝治疗的时候,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这样不仅对宝宝毫无益处,甚至会延误病情,危害宝宝自身健康。治疗哮喘直接使用抗生素1虽然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但这种炎症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基本上都是由于过敏而引起的,与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完全不是一回事。因此,治疗细菌感染有效的抗生素对哮喘是无效的。对于哮喘的治疗,需要合理使用抗过敏性药物,首选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而不是抗生素,所以切不可滥用抗生素。对于过敏性疾病最理想的预防方法是,生活中注意观察哪些因素容易引起宝宝哮喘发作,尽量避免与其接触。疾病发作时,需要采取全身和局部抗过敏药物治疗,只有当哮喘患儿合并发生细菌感染时,才有必要使用抗生素。哮喘发作直接吃平喘非处方药就可以了2儿童哮喘发病急促,变化迅速,家长很难判断病情的轻重,以及准确选择用药和用药的剂量。如果是急性发作,往往需要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药,必要时还要皮下注射或静脉点滴平喘药和皮质激素,绝非一般口服药物所能解决的。如果哮喘严重引起缺氧,还要吸氧治疗,并注意保持液体和电解质平衡,以防止呼吸性酸中毒。宝宝哮喘发作时,有呼吸困难和缺氧表现,如果持续时间长,可能会造成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发现宝宝哮喘发作,要立即去医院救治,而不是擅自服用平喘非处方药。

Chapter 4 腹泻

宝宝腹泻不容小觑

当宝宝频繁出现水样或较稀的大便,并且颜色多为浅棕色或绿色时,有可能是腹泻了。大多数单纯性腹泻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引起腹泻的病毒可以通过食物和水传播。其他可能引起腹泻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和寄生虫。

有些宝宝腹泻是因为着凉了,有些宝宝腹泻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食物,病因不同,诊治的方法也会不同,家长应查明病因,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果是着凉引起的腹泻,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如果可能是由感染引起的腹泻,最好到医院做大便常规的检查。

宝宝一旦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父母要立即带他去医院检查:大便带血或带有黏液;体温超过37.5℃,宝宝看上去状态很不好;超过6小时未排尿,啼哭无泪;持续超过数分钟的严重腹部绞痛,在腹泻后仍未减轻。婴儿和不会说话的小宝宝腹痛的主要表现是:胸膝卧位,大声啼哭,任何试图安慰他的努力都无效;无法进食,持续呕吐;大便次数频繁,无能力控制。

但是,即便宝宝没有出现以上症状,家长在宝宝腹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腹泻的次数、大便的水分有多少以及尿量怎么样。仍然建议家长在宝宝出现腹泻以后,最好是带宝宝到医院去做下检查,特别要提醒家长的是,到医院做检查之前最好事先准备一份大便样品,这样的话,到医院后能尽快做化验。提醒家长,大便标本应是检验前一小时内所留的样品,这样医生也能尽快做出比较明确的诊断。

关注新生儿腹泻

腹泻是新生儿常见的病症,主要是因为新生儿消化系统不健全,功能不成熟,发育又快,所需的热量和营养物质多,一旦喂养不当,就容易发生腹泻。

新生儿的免疫功能差,肠道的免疫能力就更低,当肠道感染时,没有能力去减弱和中和细菌的毒力。由于抵抗力过弱,消化功能和各系统功能的调节功能也比较差,因此,新生儿易患消化功能紊乱,同时也易患感染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有的宝宝从一生下来就开始出现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较多,每天都在4次以上,甚至6~7次,但不吐奶,食欲好,体重和身高增长正常。同时,大便除了较稀以外并无其他异常,在医院化验检查正常,无黏液、无脓血。这种腹泻出现的原因主要与母乳的成分有关,医学上将这种腹泻称为生理性腹泻,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待添加辅食后大便就可逐渐恢复正常,次数也自然会减少。

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如果新生儿的大便次数多,黄色,有蛋花汤样,常伴有血丝和黏液,有腥臭味。排便时宝宝会哭闹,烦躁不安。这类腹泻大多数是由一种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需请医生做出明确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

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性腹泻:这类腹泻易引起生命危险,需要及时尽快地治疗。该类腹泻主要由污染食物引起,多发于早产儿、体重偏低的新生儿。一般症状有高烧,大便呈黑绿色、黏稠,也有白色便、胶冻样便、水样便伴有明显腥臭味。父母一旦发现有这种病时,要注意防止传染,及时送宝宝去医院治疗。

儿童腹泻时家长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如果儿童出现腹泻,家长必须关注如下几件事情,并且随时做好记录以配合医生的诊治。

1.腹泻前有无不适表现,是否有呕吐。

2.腹泻次数和大便颜色、性状、气味。

3.排尿量和间隔时间,特别是就诊前最后一次排尿时间。

4.预防脱水可少量多次饮淡糖盐水,若4小时内没有排尿,应该到医院输液。

5.体温超过38.5℃时服用退烧药。

6.留取大便标本置于小瓶、小盒或保鲜膜内,排便后1小时内送到医院检测,检查项目除了大便常规,还要有轮状病毒抗原,根据情况还应做大便细菌培养。

不仅是腹泻,如果儿童排便出现异常,比如稀水样便、大便带黏液或血等情况,家长都需要将大便中最可疑的部分取出置于小塑料瓶内或保鲜膜内,于排便后1小时内送到医院检查。检查项目应该包括大便常规(大便性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细菌数量等)加上大便潜血、轮状病毒抗原等。

如何区分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

腹泻是由于肠道受到刺激,导致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排出原始未消化食物成分,体内大量液体由身体内转移到肠道中,出现水样便、肠道活跃、蠕动增快、排便次数增加。它和发热、咳嗽一样都是一种症状,而不是单纯的一种疾病。

细菌、病毒等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往往发热在先,且先期多有呕吐的表现。发热、呕吐后,第一次排便未必是异常大便,但紧接着就会出现腹泻。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大便中往往可见黏液,甚至脓血样物质,每次排便量并不多;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往往为稀水样大便,每次排便量很多,容易出现脱水。

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往往是食源性因素。消化不良会表现为大便中有原始食物颗粒,不伴发热,偶有呕吐。过敏性腹泻在进食一定食物数小时至1~2天内出现,会有反复,与进食明显相关。气候原因导致的腹泻往往与气候变化、环境变换等有关。非感染性腹泻,大便检查往往正常,调整饮食或改变环境即可纠正。

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腹泻,肠道黏膜都会受到损伤,非感染性因素损伤相对较轻。感染性腹泻时,大便检测除了有较多白细胞外,还有红细胞。家长需要牢记的是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不是止泻药。生理性腹泻、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腹泻可以通过饮食调养进行治疗。感染性腹泻则需要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饮食调理。腹泻防治护理调整饮食:对于轻度的腹泻,可继续母乳喂养,但须酌情减少哺乳次数和时间。重度腹泻则需暂时禁食6~12小时,待腹泻、呕吐好转后,再逐步恢复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宝宝可先喂米汤、稀释牛奶(1份牛奶加2份水或米汤),由少到多,由稀到稠,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预防脱水:腹泻时上吐下泻,大便次数多,严重脱水时皮肤弹性减退,尿少或无尿。此时应立即给宝宝服用口服补液盐,以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盐分,纠正脱水。口服补液盐要少量多次,便于胃肠吸收,不要一下子给宝宝服用太多。严重脱水患儿要立即送医院进行静脉输液。做好家庭护理:父母应仔细观察宝宝大便的性质、颜色、次数和量的多少,如果有异常,应及时到医院检查;要注意腹部保暖,可以用毛巾裹腹部或用热水袋敷腹部;注意让宝宝多休息,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防止红臀发生;应把尿布清洗干净,煮沸消毒,晒干再用。不要滥用抗生素:许多轻型腹泻不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就可自愈;或者服用肠道益生菌等微生态制剂,蒙脱石散等吸附水分的药物也可能很快病愈。秋季腹泻多因病毒感染所致,应用抗生素治疗不仅无效,反而有害。细菌性痢疾或其他细菌性腹泻可以应用抗生素,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之下治疗。四招预防腹泻注意卫生要注意饮食卫生,勤给宝宝洗手,防止宝宝因舔手和啃东西,把致病菌“吃”下去。饮食要易消化宝宝胃肠功能较差,要尽量减轻胃肠道负担,应添加一些清淡的食物,禁食油腻、粗糙的食物。注意补水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还要补充适量的水分,以免脱水。防止受凉宝宝受凉很容易导致腹泻,因此,宝宝睡觉时要盖好被子,尤其是腹部不要受凉;衣服也要随着温度变化及时增减。

着急止泻也要注意正确服药

明明前几天出现腹泻,还伴有发烧。妈妈心想宝宝大便次数这么多,赶紧吃止泻药吧,于是就找出之前吃剩下的蒙脱石散,给明明连服了2天,别的药都没有吃。明明吃了止泻药,病情却不见好转,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明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只服止泻药还不够。

这种情况非常多见,首先当宝宝出现腹泻时一定要确定病因,如果是细菌引起的,需要使用抗生素,否则病情不会得到控制。家庭常用的儿童止泻药如蒙脱石散,它并没有抗感染的作用,不像其他药物一样需要吸收入血液才能起效,它不会被人体吸收,而是在肠道内形成一层保护膜,并吸附肠道内多余的水分以及细菌、病毒等。但是,它对肠道内的致病菌等没有杀灭作用,所以细菌感染仍然存在。

如果儿童发生了细菌感染性的腹泻,应使用抗生素控制肠道感染,这样炎症才能消退,同时辅以止泻药。止泻药要在两餐之间服用,这样效果会更好。有的妈妈认为止泻药非常安全,多服用一些效果更好,但是这里要提醒家长注意:止泻药虽然很安全,但是过量服用也可能导致便秘,引起其他影响宝宝健康的隐患。

腹泻不可乱服抗生素

东东不知道什么原因出现了腹泻,妈妈说腹泻就是肠炎,必须服用抗生素,于是赶快去药店买来抗生素给东东服用。但是用了好几天药,东东的病情非但不见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了。实际上,这里存在一个认识的误区,并不是所有的腹泻都是肠道感染导致的,如果乱用抗生素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父母首先必须明确一点,腹泻只是一种症状,而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其中一部分腹泻是非感染因素导致的,如消化不良、受凉等,这种腹泻通过调整饮食、注意合理喂养,很快就能痊愈,使用抗生素治疗是完全错误的。

再者,引起肠道感染的原因也很多,除了细菌感染外,还有可能是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就属此类)。我们常说的消炎药,也就是抗生素,对病毒性感染没有治疗作用。

第三,不当使用抗生素有弊无利。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使腹泻进一步加重,甚至导致腹泻迁延不愈,影响正常饮食和对营养素的吸收,最终导致营养不良。

当儿童出现腹泻症状去医院检查时,医生会根据症状和大便化验结果,判断其腹泻的原因,从而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仅仅从大便的外观是难以判断腹泻的原因的,因此父母不要随意给儿童服用消炎药,一定要听从医生的指导。

腹泻后饮食调理四项注意

第一,当病情得到控制,开始恢复正常进食时,要先从流质食物至半流质食物,再到软饭逐渐过渡。要注意少量多餐,不可一开始就吃太多,防止增加胃肠道负担而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另外,要注意少吃油腻和含粗纤维过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辣椒和动物油脂等,避免加快胃肠蠕动而不利于病灶修复。香蕉和梨等水果也不可多吃。

第二,一般情况下,儿童秋季腹泻如果次数不多,可不禁食,婴儿可正常哺乳。如果腹泻严重则需短暂禁食,病情好转后先从流质、易消化的饮食开始,切忌过早食用肉、蛋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以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纯母乳喂养,暂停辅食。针对儿童秋季腹泻,可口服黄连素等药物,以抗炎祛毒,调理脾胃,促进病情好转。

第三,根据机体在腹泻时有水分大量丢失之特点,宜增加流质饮食的摄入,如牛奶、藕粉、菜汁、果汁、鸡蛋汤、软面和稀粥等。这些流质饮食易于消化吸收,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大量电解质。

第四,病情基本恢复稳定后,在饮食中适当添加一些水果和蔬菜,如西红柿、土豆、茄子、黄瓜、柑橘和山楂等。这些食物不仅能够为身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B,而且有止泻、收敛的作用,还可增加体内津液。

Chapter 5 便秘

儿童便秘的原因有哪些?

饮食不足

婴儿进食量太少时,消化后由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奶粉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干燥。饮食不足时间较久引起营养不良,造成腹肌和肠肌张力减低,则收缩力减弱,形成恶性循环,会加重便秘。食物成分不当大便性质和食物成分关系密切。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碳水化合物不足,肠道菌群继发改变,肠内容物发酵过程少,大便易干燥;如食物中含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肠道发酵菌增多,发酵作用增加,产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数多而软;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则大便通利。如进食大量钙化酪蛋白,粪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钙皂,则粪便增多,且易便秘。

配方奶粉导致便秘

传统配方奶粉中添加的脂肪酸与母乳中有差异,这会导致奶粉中的脂肪酸与矿物质发生皂化反应,一方面影响了矿物质的吸收,另一方面很容易形成不溶物导致便秘。这就是说,奶粉导致便秘的真正原因是形成了沉淀,而非老百姓常说的“上火”。如果能过酸化肠道,就能溶解沉淀,从根本上改善便秘。所以,补充益生菌是很好的方法。

肠道功能失常

肠道里面的菌群失衡是引起宝宝便秘的最根本原因。人的肠道里面有三种菌群,包括有益菌、有害菌、中性菌。当肠道里面的有害菌多于有益菌时,肠道自然处于一种肠道菌群失衡的状态,外在表现为宝宝便秘、腹泻、水土不服等各种肠道疾病。要解决这些肠道问题,不能采取粗暴的外力,只能从根本出发,补充肠道益生菌,从而增加肠道的有益菌,恢复肠道健康。其他疾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高钙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无力等慢性病,都会因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导致便秘。交感神经功能失常、腹肌软弱或麻痹也有可能造成排便困难。如抗胆碱能药物、抗酸剂、利尿剂以及铁剂等药物会使肠蠕动减少,产生便秘。

不良生活习惯

生活不规律和缺乏按时大便的训练,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的便秘很常见。另外,学龄儿童常因无清晨大便的习惯和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也会导致便秘。

宝宝排便间隔长不一定是便秘

很多父母都认为,宝宝一天没大便就是便秘了。在宝宝排便问题上,父母可能觉得一定要按照某个频率才是正常的,例如一天一次或者是两天一次。一旦这个频率被打乱,父母就会很担忧。宝宝的大便习惯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不要指望所有的宝宝每天都排便。有的宝宝每隔3~4天才排便一次,但大便的形态正常,这种情况并不是便秘。提示:一般超过72小时未解大便称之为便秘。

便秘不是以排便间隔时间为标准的,而是以大便干结、排便费劲为依据。有些宝宝对液体食物,特别是母乳消化吸收能力很强,消化后食物残渣少,会使得排便间隔时间长,但是如果宝宝排便不干燥也不费劲,那就是正常的现象。

宝宝便秘了饮食如何调整?

婷婷10个多月,本以为她现在跟大人一样吃好多东西大便会增多,可没想到她最近开始便秘了,每天“吭吭吭”地使劲排便,样子很难受。这么小的宝宝也不能吃药,家长也手足无措,干心疼。引起宝宝便秘的原因,一般属功能性便秘,这一类便秘经过调理可以痊愈;反复大便干燥,便秘持续时间较长,须去医院就诊,以便排除特殊疾病引起的便秘。

功能性便秘的形成多是宝宝平时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所造成的。宝宝平时吃得太过精细,会令粪便体积减小,黏滞度增加,在肠内运动缓慢从而导致便秘。饮水量少也会导致便秘。

平时宝宝的饮食中要适当摄取粗纤维的食物。对于已添加辅食的宝宝要及时添加菜汁、果汁、水果泥、菜泥。稍大一点的宝宝可添加谷类食品,如大米粥、小米粥、燕麦片粥、菜粥、面条、面片等。通常采用含果肉的果汁喂养宝宝,如橙子、苹果、番茄、桃、梨等水果榨成的果汁,但应以家庭自榨为首选。因为市售果汁不含果肉或仅有少量果肉,其中的纤维素损失很大。因此可自家选购新鲜水果,用家用榨汁器直接榨出汁液,每天用勺喂宝宝1~2次,视月龄大小每次喂食25~50毫升,以解除便秘。大一点的宝宝,可进行每天定时排便训练。

下面推荐2款适合宝宝便秘时食用的菜谱。莴笋橘子汁原料:莴笋250克,橘子50克(1个),白糖适量。做法:莴笋清水洗净,去皮,切条状;橘子去皮、去子。将莴笋条、橘子放入榨汁机中榨汁,将榨好的汁过滤,加入白糖搅匀即可。菠菜泥奶油汤原料:菠菜75克,奶油20克,白糖适量。做法:菠菜去根,用清水洗净,再用沸水焯烫后捞出,用凉水冲凉,剁成泥状。煲锅置火上,加入适量清水,放入奶油烧沸,搅拌均匀。将菠菜泥、适量白糖放入奶油汤中,搅匀即可。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便秘?

宝宝出现便秘时,很多家长不能采取合适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妈妈盲目给宝宝补充过多的纤维素甚至是服药,进一步伤害宝宝肠道,导致宝宝便秘加重或者腹泻。由于宝宝肠道非常娇嫩,一般不建议轻易服药或者采取激烈措施导致宝宝腹泻来解决便秘问题。

对于治疗宝宝便秘,可抓住宝宝便秘问题的根源,通过增殖肠道内有益菌来恢复宝宝肠道健康,双向调节便秘腹泻。国内主流的做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服用活菌制剂,二是补充益生元。

虽然直接服用活菌制剂也能治疗宝宝便秘,但活菌制剂服用得太多,可能会对先天免疫功能障碍的儿童产生不良作用,而益生元能高效原生增殖宝宝肠道内的有益菌,调整宝宝的肠道菌群,使其恢复正常。

还有很多儿童的便秘源于没有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致使排便的条件反射未能很好地形成。有时儿童因专注于游戏、电视而长时间忍便,造成大便停留在肠内时间过久,水分被肠壁吸干而变硬难解。因此,防治宝宝便秘(尤其是功能性便秘)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从出生后3个月起实施规范的排便习惯训练,促进排便的条件反射早日形成。在早晨喂奶后,由大人两手把持宝宝,或让宝宝坐便盆、排便小椅等,连续按时训练半个月至1个月,即可逐渐见效,养成排便训练习惯后,不要随意改动时间。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除鼓励其多运动、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食物外,也应提醒其按时如厕,养成良好习惯。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积极有意义的锻炼,对宝宝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长期便秘要排除疾病

宝宝的便秘问题大多可以解决,但长期便秘的宝宝不能单靠开塞露或食物调节,必要时需要排除可引起便秘的疾病。因为一些疾病的确会引起便秘:比如肛周炎症,或因硬实粪块或手指抠挖造成肛裂,使排便时肛门疼痛难忍,久而造成继发性便秘,而且粪便表面还带有血丝。此时除软化大便外,还应勤换尿布,清洁肛周,医治皮炎。

先天性巨结肠也会造成便秘。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自出生后即有大便不正常,时而数日不排便,时而排出大量稀便,腹胀严重。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腹部皮脂较薄,故腹部常见扩张的肠段蠕动。此病必须及时请医生诊治。

患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全的宝宝也会有便秘的现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全又称克汀病或呆小症。此病的症状除了便秘外,还表现为皮肤粗糙、体温低下、少吃懒动,患儿很少啼哭,哭则声如“老鸭叫”,还可见腹胀、面与下肢似肿非肿、面容呆板、舌常外伸。只要仔细观察多会考虑到这些病。

Chapter 6 咳嗽

不是所有的咳嗽都是疾病导致的

咳嗽是人的呼吸道有问题,受刺激的时候常见的症状。从本质上讲,咳嗽是人身体防御性的反射。如果我们的呼吸道受到外界侵入物的侵入(侵入的因素包括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或吸入的物质,如污染的空气、颗粒,或者身体内部的炎症产生的分泌物;也可能是外界温度的冷热变化等),从而引起身体神经反射系统的反射,即反射弧的上皮感受器把这些刺激传到神经咳嗽中枢,使人体产生一种系列活动——首先是憋一口气,然后膈肌突然将这种刺激反应出去,即是咳嗽。

咳嗽有时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射

随着季节、气候、环境、体位的变化,人的咳嗽很多情况下是正常的。

夜间,人处于睡眠状态,身体平躺,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清晨起来后咳嗽一两声很正常,这是为了把分泌物清出。这种神经反射是一种防御反射。

人的呼吸道黏膜需要一种湿润的空气环境,只有在湿润的条件下人的呼吸道才感到舒服。当呼吸道受到外界干燥空气的影响时,也可能引起咳嗽,所以春秋季节空气干燥的时候人比较容易咳嗽。

哪类咳嗽需要引起重视

若咳嗽伴随其他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同时伴有流鼻涕、有痰、打喷嚏、嗓子疼现象,则说明呼吸道有了炎症。此时人的呼吸道不断产生分泌物,人在清理分泌物的时候就要咳嗽。有时炎症本身对呼吸道的刺激也会使人咳嗽,此时咳嗽是呼吸道疾病的表现。

如果咳嗽影响睡眠,它就成为比较严重的问题。或者更严重的情况是,咳嗽时的气道压力升高,引起人的眼睛络膜出血,脸上、眼睛周围出现出血点,称之为症状性紫癜。

通过咳嗽声音来判断咳嗽的病因

症状1:咳嗽时带痰,不伴随气喘或是急促的呼吸,不分白天和黑夜,同时伴有嗜睡、流鼻涕、流眼泪或者轻度发热(不超过38.6℃),这可能是感冒和鼻腔、鼻窦、喉咙及肺部主气道的病毒性感染。通常情况下咳嗽的症状会持续整个感冒过程(7~10天),而有些时候咳嗽的时间会更长(15~20天),不过症状每天都能有所减轻。处理方法:父母应尽量保持孩子鼻腔的清洁,鼻塞或流鼻涕都将加重咳嗽症状。对于不会擤鼻涕的婴儿或幼儿,父母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液或是球形吸鼻器帮助孩子清理鼻腔。如果孩子的咳嗽和鼻塞症状持续10天仍未见好转,就应该带他看医生了,他有可能患上了鼻部疾患或是其他一些疾病,如哮喘、过敏、肺炎等。

症状2:由喉部发出的、略显嘶哑的咳嗽,隔一段时间咳一下,有时候干咳,有时候带痰。孩子无精打采,抱怨喉咙刺痛发痒、头痛、背部肌肉和腿部肌肉痛,同时还流鼻涕、发烧、恶心,可能是流感和呼吸道病毒性感染。处理方法:如果孩子出现下列症状,父母应该马上带他去医院:高烧38.6℃以上,呕吐,腹泻,厌食,不想喝水(医生会建议你采取一些步骤以防孩子脱水)。给孩子多喝水,使用加湿器以缓解气道充血症状。为了预防流感,可以咨询医生后每年秋季注射流感疫苗。

症状3:咳嗽时有痰或伴有气喘,呼吸短促、微弱,或是呼吸困难。刚开始的时候表现为感冒症状,例如嗜睡、鼻塞等,这些症状持续约一周,有些情况下可能高烧。孩子感到昏昏欲睡,呼气的时候发出呼哧呼哧的声响,可能是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通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最常见于秋末至来年初春。千万不要把毛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相混淆,前者多见于婴儿,而后者则多见于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处理方法:如果孩子出现呼吸困难或是无法进食或喝水,要立刻带他去医院。婴儿患有细支气管炎时通常需要住院治疗,以便吸氧等救助。如果孩子的症状比较轻微(只是气喘而未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确保孩子喝足够多的水,保持呼吸道湿润和气道通畅,按时服药治疗。

症状4:强烈的干咳,声音嘶哑,类似于犬吠样咳、憋气,通常发生在午夜。这种声音不同于你以前听到过的咳嗽声,通常孩子的病情白天缓解,晚上严重,并且可能有低烧。病情严重时,孩子吸气的时候会发出刺耳的喘鸣,这种声音类似于长时间大哭之后的抽泣,可能是喉炎。处理方法:孩子晚上咳嗽时,父母可以在确保孩子暖和的情况下打开卧室窗户,让新鲜的空气进入房间,较为潮湿的冷空气有助于缓解呼吸道膨胀的症状。如果孩子咳得越来越厉害或是出现呼吸困难,父母应该立即带他去医院。

咳嗽时饮食的讲究

坚持饮食不宜过甜、过咸、过凉和减少外界刺激的原则。

首先,饮食要清淡,但应以富有营养并易消化和吸收为宜。食欲不振者,可做些清淡味鲜的菜粥、面汤之类的易消化食物。

其次,多喝白开水。要喝足够的水来满足患儿生理代谢的需要,充足的水分可帮助稀释痰液,便于咳出。最好是白开水,绝不能用各种饮料来代替白开水。

第三,多食用新鲜蔬菜及水果。可补充足够的无机盐及维生素,对感冒咳嗽的恢复很有益处。多食含有胡萝卜素的蔬果,如西红柿、胡萝卜等,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对恢复呼吸道黏膜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下推荐两款有助于缓解咳嗽症状的食疗方:萝卜葱白汤材料: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制作方法:用水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生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用。功效:萝卜性凉,味辛、甘,有宽中下气、消积化痰等功效,此汤宣肺解表,化痰止咳,可以用于治儿童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山药糊材料:山药250克,白糖适量。制作方法:把山药去皮,切成小块后捣碎,再加半碗水搅匀做成稀糊状。然后倒入锅中,放火上烧,同时要不停地搅动,烧开后加白糖调味即可。功效:主治儿童因脾胃虚弱导致的倦怠无力、食欲不振、肺气虚燥、痰喘咳嗽等症状。最好在空腹时食用,做好的一碗山药糊可以分2~3次喂食。宝宝咳嗽饮食七忌在饮食调理的同时,家长也要了解一些咳嗽的饮食禁忌,这对宝宝咳嗽护理尤为重要。当宝宝咳嗽时,应该注意以下饮食七忌。一忌寒凉食物咳嗽时不宜喝冷饮或冷冻饮料。中医认为“形寒饮冷则伤肺”,就是说身体一旦受了寒,饮入寒凉之品可伤及人体的肺脏,而咳嗽多因肺部疾患引发的肺气不宣、肺气上逆所致。此时如饮食过凉,就容易造成肺气闭塞,症状加重,日久不愈。二忌食用橘子许多人认为橘子是止咳化痰的,于是让患咳嗽的儿童多吃橘子。实际上,橘皮确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橘肉反而生热生痰。而一般的儿童不可能不吃橘肉只吃橘皮。三忌肥甘厚味食物中医认为咳嗽多为肺热引起,儿童尤其如此。日常饮食中,多吃肥甘厚味可产生内热,加重咳嗽,且痰多黏稠,不容易咳出。对于哮喘的患儿,过食肥甘可致痰热互结,阻塞呼吸道,加重哮喘,使疾病难以痊愈。油炸食物也不要多吃,儿童咳嗽时胃肠功能比较薄弱,油炸食品可加重胃肠负担,且助湿助热,滋生痰液,使咳嗽难以痊愈。四忌鱼腥虾蟹一般人都知道咳嗽需忌发物,不宜吃鱼腥,鱼腥对风热咳嗽影响最大。咳嗽患儿在进食鱼腥类食品后咳嗽加重,这与腥味刺激呼吸道和对鱼虾食品的蛋白过敏有关。对某些鱼、蛋过敏的小儿更应注意,其中以白鲢、带鱼影响最大。五忌甜酸食物酸食常敛痰,使痰不易咳出,以致加重病情,使咳嗽难愈。咳嗽严重时苹果、香蕉、橘子、葡萄等都不宜吃,吃甜食也会助热,使炎症不易治愈。民间有“生梨炖冰糖”治疗咳嗽的习惯,这种吃法对咳嗽初起(新咳)是不妥当的。六忌吃花生、瓜子、巧克力等上述食品含油脂较多,食后易滋生痰液,使咳嗽加重。七忌食用补品不少家长给体质虚弱的孩子服用一些补品,但咳嗽未愈时应停服补品,以免使咳嗽难愈。秋梨膏是以白梨(鸭梨、雪花梨)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止咳、生津、润肺药物,如生地黄、甘草、枇杷、葛根、萝卜、麦冬、藕节、姜汁、川贝、蜂蜜等加工熬制而成的膏剂。秋梨膏味酸甜、性寒凉,能生津、止咳、润肺、清心、利肠解毒。家长可以将1勺秋梨膏调入白开水中给宝宝喝,有预防咳嗽的作用。

为什么春秋季时儿童咳嗽总不好?

1.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反复咳嗽原因。90%的呼吸道感染是病毒感染。病毒的特点是它一般在细胞内生长,此时细胞受到破坏,而受到破坏的细胞得到修复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在细胞修复的过程中,上皮组织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气道反应,这样咳嗽时间会维持很长。

2.春秋季人的身体处于高敏状态,很容易产生过敏反应。这种高敏状态的结果,是人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如以前吸入的干燥空气,相对湿度是20%时人没什么反应,但现在即使相对湿度是30%,人可能也会觉得不舒服,就要咳嗽。

3.有的儿童先天免疫力低,很容易感冒,还有的因患病导致抵抗力下降,就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反复咳嗽。

4.如果儿童曾经得过很严重的病,如病毒性肺炎、其他疾病的肺部并发症、肺部畸形或支气管扩张,这种咳嗽因为器质性的改变,所以咳嗽时间比较长。

5.如果病毒性感冒非常严重,咳嗽时间会比较长。预防宝宝咳嗽的六大对策 不要带宝宝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因为那里的空气中充斥1着各种刺激物,例如香烟、花粉、尘土等,这些对宝宝都是一种有害的刺激。 室内空气要清新,要经常打开窗户通风,经常打扫房间、晾晒被褥和枕头,桌上、床下的灰尘要经常打扫。因为螨虫往2往藏身在地毯、地板和床上,这也是宝宝夜间发生哮喘和咳嗽的原因。打扫卫生的时候应该用湿的抹布和墩布,并且要在宝宝不在的时候,以免飞尘引起宝宝咳嗽。适当保暖,有的宝宝生下来就“火”大、怕热,有的宝宝怕3热是后天导致的,比如家长给宝宝穿得太多。正常情况下,宝宝穿的衣服跟父母一样多即可,不一定要比父母穿得多。有的爷爷奶奶一定要宝宝穿得比自己多,这样容易让宝宝“火”大。 带宝宝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宝宝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运动不能4过量,且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因此不要让宝宝剧烈运动或者大喊大叫,要让宝宝保持愉快的情绪,不能太过紧张。 注意加强营养,让宝宝多吃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猪瘦肉、豆制品和水果等。不要给宝宝吃过咸、5过甜、过腻的食物,可以多给宝宝吃一些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食物,例如海带和绿叶蔬菜等,还要让宝宝多吃一些水果,多喝白开水。 少食多餐,不吃生冷油腻食物。吃得越多,胃肠的负担越重,受到的伤害越重,痰生成得越多,吃得太多或经常吃高脂6肪、高蛋白的油腻食物,也容易发生咳嗽。因为这类食物大多是容易“上火”的食物,同时也是生湿生痰的食物,儿童爱吃的甜食或冷饮,也是生湿生痰的食物。

Chapter 7 过敏

儿童过敏的类型

一般是将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和过敏性疾病而又找不到发病原因的人,称之为“过敏体质”者。但是偶尔对某种已知因素发生高反应性,不能称作“过敏体质”。造成儿童“过敏体质”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儿童皮肤比较娇嫩,由于风吹或被日光暴晒引起,因此要避免以上因素。另外要注意儿童是否母乳喂养,如果母乳喂养而母亲饮食不注意,吃了鱼虾就可能通过母乳引起儿童过敏。这需要母亲注意饮食,避免吃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蘑菇、草莓等。

过敏的三种类型:

根据发生的不同机理,过敏可分为IgE(血液免疫球蛋白E)介导、非IgE介导和IgE-非IgE联合介导三种类型。

IgE介导类型发病急,遇到过敏源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病。皮肤可表现出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系统表现出鼻炎、眼结膜炎、哮喘等,消化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

非IgE介导类型发病缓慢,遇到过敏源后48~72小时才发病。主要出现消化道表现,类似肠炎。

IgE-非IgE联合介导类型发病有时急,多数情况较为缓慢,以特异性皮炎(湿疹)或胃肠病为表现。

平常提到的过敏源检测包括皮肤点刺试验、血液检测、血IgE检测都是针对IgE介导过敏而言的,所以不是所有过敏都能通过过敏源检测确定的。儿童进食、接触或吸入某些物质后的反应及回避后症状消失的速度和程度,以及再次进食、接触和吸入后同样症状再次出现的速度和程度才是诊断过敏最准确的指标。

儿童过敏的症状

过敏的表现包括一般症状和行为改变两个方面,常在儿童接触过敏源半小时至数小时后出现。

一般症状为面颊、鼻头及耳垂潮红,耳道湿润,耳痛,鼻塞,打喷嚏,黑眼圈,眼睑肿胀、下垂,头痛,唇干,皮肤干燥或多汗,眼角或手掌出现皱纹,腹痛,腹泻,腹胀,便秘,臂、腿或关节处有湿疹,反复感染,慢性咳嗽,哮喘,呼吸浅而快或不规则,脉搏紊乱,血压升高,关节发紧,等等。

对于行为改变,不同年龄组的儿童行为表现各异。

0~1岁婴儿:持续哭喊或尖叫,不能进食或需要不停地进食,烦躁或极度萎靡,入睡困难或嗜睡,不愿被抱,摇头,等等。

1~3岁幼儿:莫名其妙地发脾气,过分活跃,乱蹦乱跳,撞床,疲劳,蜷缩在桌椅下、床底下或家具内等黑暗的角落里,拒绝被接触,不愿穿衣、脱衣,等等。

3~6岁儿童:情绪和行为突然改变,多动,不能安静地坐着吃饭、听故事或看电视节目,烦躁,疲劳,违拗,沮丧,有攻击行为,摇晃腿,嗜睡或梦魇,写字或画画时不能在一水平线上进行,或字越写越大并往上翘(兴奋型),或字越写越小并往下降(抑郁型),间歇性讲话困难,5岁后还尿床,等等。

当过敏性炎症反应发生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造成各个异常遗传的器官组织代偿功能失调。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对组织器官的破坏将加速进行,导致肌纤维母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合成增加等组织纤维化,最终形成病儿器官组织不可逆的损害,尤其是肺部纤维化损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极端情况下,过敏几乎涉及所有器官,并发展成为过敏性休克,导致血压下降、极度呼吸困难,直至威胁生命。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过敏类型

皮肤过敏

皮肤过敏,就是皮肤容易因饮食、情绪或所用的护肤用品而导致表面干燥、发红、起斑点、眼肿、脱皮或生暗疮等。

大部分患儿在出生后2~3个月开始发病,通常在3~5岁时缓解。

婴儿期症状:两颊皮肤干燥、发红和脱皮并可延伸到脸部、颈部、腹部和四肢。瘙痒会使得宝宝焦躁不安,难以入睡。

在儿童时期(2~12岁)的患儿以四肢屈侧皮肤炎为主,包括肘窝、腋窝、手腕和足踝,而搔抓还可能导致继发性的细菌或病毒感染。

预防宝宝皮肤过敏,要注意重点部位的清洗。

嘴和下巴:宝宝吃完奶或溢奶时,要用湿布及时擦嘴,千万不要漏擦了容易沾到奶的下巴和脖子。由于这几个部位一天要擦好几次,因此动作要轻要慢,不然很容易擦红皮肤。

屁股:如果天气热,要少用尿布或纸尿裤。若要用,则须勤换,保持宝宝屁股透气,千万不要让纸尿裤一捂就几个小时。另外,宝宝排便后,不少妈妈为图方便,只是简单地用湿纸巾擦擦屁股。其实这种做法很不妥,因为残留粪便、尿液有一定的酸碱性,甚至里面还有对皮肤不利的微生物,所以最好用清水彻底洗干净。

头皮:有些宝宝头皮油脂分泌过多,易跟灰尘结在一起,甚至形成痂。有些家长怕麻烦或怕弄疼宝宝就不去处理,其实宝宝身上无论哪里不干净,对他的健康都是个威胁。因此,建议家长适当用点婴幼儿清洁剂细心地将头皮洗净,不要在宝宝身上留下任何卫生死角。

食物过敏

婴幼儿的食物过敏反应发病率明显高于成年人。6岁以下的宝宝,有1%~3%会对食物过敏。

当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时,他的身体就会把这种食物当作入侵者,同时产生一种叫作IgE的抗体。当宝宝再次吃到这种食物时,抗体就会通知身体的免疫系统释放一种叫作组织胺的物质来抵抗“外来入侵者”。

食物过敏信号:宝宝吃了导致过敏的食物后几分钟到2小时之内出现荨麻疹或肿胀、慢性湿疹或呼吸问题。有时候症状会反映在消化道,宝宝可能会呕吐或腹泻。也有的过敏属于迟发型过敏反应,需要几小时或1天,甚至2~3周才发生症状。如果宝宝在进食某些食物后发生以上症状,妈妈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找出过敏真凶:以下食物最易造成宝宝过敏,妈妈们给宝宝食用时要小心。

含蛋白质类较多的食物:鱼、虾、贝类、鸡、鸭、蛋、豆制品、牛奶等。

含淀粉类较多的食物:面粉或米类制作的食物、各种坚果、蚕豆等。

蔬菜类:苋菜、土豆、莴笋、蘑菇等。

水果类:最多见的是菠萝。因为菠萝中含有的一种菠萝蛋白酶,会使个别儿童在吃了菠萝后发生过敏,从而发生消化道的变态反应。还有就是芒果,有的儿童吃芒果以后口周会发红,出现过敏性皮疹。

就医信号:如果宝宝出现呼吸问题、面部或嘴唇肿胀,或者进食后出现严重呕吐或腹泻,应该立刻到医院紧急救治。严重的过敏反应绝对不能耽搁,并采取急救措施。

药物过敏

药物过敏主要发生于特异体质的患儿,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主要有磺胺类、汞利尿剂、青霉素类、血清制剂等。药物过敏的发生与患儿的体质、药物的化学性质和用药的方法等因素有关。

对药物过敏所致的发热必须及时进行处理。首先立即停用致敏药物,给予抗组织胺药物,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异丙嗉等。发热反应较重者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经抗过敏治疗体温仍不下降者可给予退热剂,如百服宁、泰诺林等,经以上药物治疗,多数患儿体温会很快降至正常,其他过敏表现亦会随之消失。

如何寻找过敏源?

现在很多医院都在开展过敏诊断,包括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液IgE检测等。

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液IgE检测虽然都是测试IgE介导的过敏源,也都是常规检查,但测试机理不同。皮肤点刺试验是将过敏源试剂点刺于挑破的表皮内,以观察反应情况。如果测试前服用过抗过敏药物,必然会影响测试结果。而血液IgE检测是直接测定,不受药物影响。但是,只有IgE在体内达到一定浓度时才可被检测到。因此,往往是过敏症状在前,IgE阳性检测结果在后,所以1岁之内或过敏症状短于6个月的婴幼儿,检测IgE不一定能得到阳性结果。

不论皮肤点刺试验还是血液IgE检测都是针对IgE介导的急性过敏,过敏还有非IgE介导的慢性过敏。过敏源检测阳性说明一定有过敏,但阴性也不能说明就没有过敏。所以要通过生活中儿童对食物或环境的切实反应来确定过敏源。

如果家长怀疑孩子存在过敏,应及时去除怀疑的食物或远离怀疑的环境。若症状明显见好,再有意识地接触被怀疑的食物或环境;若过敏症状再次出现,即可确定过敏。若家长不能准确判断,可以请教医生。“食物回避+激发”是诊断过敏的主要方法,血液检测等手段只能作为辅助,不能把过敏源检测结果作为儿童食谱的唯一选择依据。提示:为了减少皮肤点刺试验的痛苦及检查方法的更新,现在通过血液检查的方法来进行过敏源检测,已在许多三级医院变态反应科实施。

过敏在肠胃系统的表现

儿童食物过敏也称为食物变态反应或消化系统变态反应、过敏性胃肠炎等,是由于某种食物或食品添加剂等引起的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是消化系统内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儿童食物过敏反应的患病率为6%~8%,而牛乳是最常见的过敏食物,牛乳引起的过敏反应占儿童食物过敏反应总数的3%~7.5%,以1岁以内的婴幼儿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食物过敏反应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有食物过敏的儿童常伴有支气管哮喘,发病率为6.8%~17%,而对牛奶过敏的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则可高达26%。

诱发儿童过敏的途径

食物诱发儿童过敏的途径有胃肠道食入、呼吸道吸入、皮肤接触或注射、通过母乳进入。

儿童食物过敏源

儿童食物过敏源指的是能引起免疫反应的食物抗原分子。几乎所有儿童食物过敏源都是蛋白质,大多数为水溶性糖蛋白,分子量10万~60万。每种食物蛋白质可能含几种不同的变应原。儿童食物过敏源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任何食物都可诱发变态反应:常见的儿童食物过敏源为牛奶、鸡蛋、大豆,其中牛奶和鸡蛋是最常见的强变应原致敏食物,但也因各地区饮食习惯不同而异。花生既是儿童也是成人常见的变应原,海鲜不是儿童的主要变应原,坚果诱发的过敏在儿童中比较少见。

2.食物中仅部分成分具变应原性:以牛奶和鸡蛋为例,牛奶中至少有5种成分具变应原性,其中以酪蛋白、β-乳球蛋白变应原性最强。鸡蛋中蛋黄具较少的变应原,蛋清中的卵白蛋白和卵类黏蛋白为鸡蛋中最常见的变应原。

3.儿童食物过敏源性的可变性:加热可使大多数食物的变应原性减低,胃的酸度增加和消化酶的存在可减少食物的变应原性。

4.食物间存在交叉反应性:不同的蛋白质可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使变应原具交叉反应性,例如:至少50%牛奶过敏者也对山羊奶过敏,对鸡蛋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鸟类的蛋也过敏。交叉反应不存在于牛奶和牛肉之间,也不存在于鸡蛋和鸡肉之间。植物的交叉反应性比动物明显,例如:对大豆过敏者也可能对豆科植物的其他成员如扁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