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革命:新媒体时代如何捕捉商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2 00:08:37

点击下载

作者:云度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注意力革命:新媒体时代如何捕捉商机

注意力革命:新媒体时代如何捕捉商机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注意力革命作者:云度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9-01ISBN:9787554607503本书由北京竹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最宝贵的资源——消费者的注意力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戈德海伯在1997年发布了题为《注意力购买者》的论文。该论文的核心观点是:现在金钱开始与注意力一起流动。或者更通俗地讲,在经济转型之际,原有的财富将更自然地流向新经济的持有者。

这个理论后来被称作“注意力经济”理论。根据《媒介革命:西方注意力经济学派研究》的定义:所谓注意力经济就是注意力资源的生产、加工、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人类活动方式。

换句话说,消费者的注意力非常值钱,并且已经成为互联网经济的重要战略资源。而消费者的注意力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就是以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的诞生为世界带来了更高的热度,也给传统行业吹来了一股寒风。虽然互联网用户不断增加,电子商务活动日益频繁,但只有少数企业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更多商家被当成了可有可无的背景板。理论上互联网经济的市场很广阔,但在实践中,大部分商家并不善于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看清楚新媒体时代的几个潮流。

潮流一:用户注意力可以变现为钱

新浪微博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截止到一季度末,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2.61亿,同比增长32%,日活跃用户达到1.2亿,同比增长35%。与上一季度相比,微博月活跃用户净增2600万,日活跃用户净增1400万,均创下上市以来最大单季增幅。商业化方面,微博一季度总营收7.77亿元,同比增长29%,高于此前的业绩预期。当季微博盈利1.05亿元,同比增长529%,大幅超出华尔街平均预期的5090万人民币,并连续6个季度盈利。”

从这组数据中不难看出,用户的注意力是可以变成钱的。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不再是纯粹的社交平台,而是进化为一个天然的巨型电子商务平台。许多网络红人已经凭借自己的火爆人气来创业,许多企业也把社交媒体当成了网上营销的主战场。企业把用户数量变为经济效益的关键就是争取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持续关注并消费企业的产品。

潮流二:用户注意力趋于分散化

无孔不入的新媒体把我们的时间切割得更加零碎。大家可以用新媒体随时随地关注信息,但很难拥有一段整块时间。时间碎片化造成了消费者注意力的分散化,而注意力分散化现象造成了用户的碎片化阅读习惯。人们想用更短的时间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却因接受过量的信息而身心俱疲,精力分散。

这是一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再平凡的草根也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导致互联网的信息量越来越庞大,每个人都被淹没在“信息过剩”的汪洋大海中。为了应对信息过载带来的压力,许多消费者都会主动屏蔽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信息。只有那些被消费者关注的信息才能产生经济潜力,被企业开发利用。再优秀的产品或内容,一旦没有在第一时间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就会被海量的同类信息所埋没。

潮流三:企业营销需要深入社交平台

新媒体的强大社交功能把数以亿计的用户连接在一起。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关注对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个网上社群。这些社群往往有相同的价值观与消费习惯,是一个天然的细分市场。可以说,新媒体的诞生彻底颠覆了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模式。

在新媒体时代,电子商务不再独立于社交平台之外,甚至连社交活动本身都将成为电商营销的主要工作。新媒体与生俱来的社交属性,主导着消费者的生活习惯与购物模式。那些不重视社交的传统电子商务平台将逐渐被新媒体平台所淘汰。毫无疑问,电商社交化正在成为未来互联网经济的主流,而公司新媒体平台是沟通企业与市场受众的最佳渠道。

伴随着上述三大潮流,注意力经济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主要商业形态。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吸引更多的粉丝,把他们的注意力资源集中到企业的产品与服务体系中,将是新媒体时代捕捉商机的重中之重。

为了赢得这场注意力争夺战,企业的新媒体营销团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品牌社交人格化。企业应该在社交媒体上塑造拟人化的品牌形象,以提高广大用户的好感度。

第二,舍弃粗放的广撒网式营销,以精准的个性化营销为主攻方向,重点开拓细分的目标市场。

第三,在新媒体上发布大众喜闻乐见的优质内容,注意配合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阅读习惯,把内容营销作为新媒体营销的核心项目。

第四,新媒体运营团队要顺应电商社交化的潮流,与用户做深度互动,把他们转变成企业品牌的忠实粉丝。

第五,注意借助热门话题之势开展营销活动,让营销热点成为粉丝关注的头页新闻,以便最大限度地聚拢他们的注意力。

第六,将分散化的粉丝整合成一个具有共同消费习惯的社群,将社群打造成一个品牌忠诚度极高的垂直电商市场。

第七,打通线上线下,将消费者的注意力从新媒体平台上转移到线下本土社群中,以便进一步构建企业的商业生态圈。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媒体时代的电子商务需要一场注意力革命。从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到把注意力转化为经济效益,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沿着以上七个方向不断努力。唯有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底,企业才能成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关注对象。Part 1你的注意力也非常值钱

互联网社会的飞速发展让我们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碎片化。人的注意力也由于时间碎片化而变得零零碎碎,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你每天都能接触到海量的信息,但很难从中过滤出有用的情报,捕捉到隐藏的商机。因为你的注意力只是在以碎片化阅读的方式来浏览碎片化的“文化快餐”。

而企业想在信息过剩的环境中创造效益,就不能不设法吸引广大用户的注意力。注意力经济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不被关注的产品和服务会被瞬间淘汰,而能勾起用户兴趣的东西可以一炮走红,赢家通吃。那种靠哗众取宠博眼球的短视做法,已经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反感。如何长久地挽留用户的注意力,将其变现为经济效益,成了新媒体时代营销的重大课题。1.21世纪什么最稀缺?——注意力

关键词:专注度;注意力

在互联网诞生之前,我们曾经用《小猫钓鱼》和《猴子摘玉米》等故事,来讽刺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可是到了今天,成年人也不好意思说自己的注意力比小朋友更集中。看似可再生的注意力,居然被认为是互联网时代最稀缺的资源。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著名的情商理论提出者丹尼尔·戈尔曼,在2015年出了一部著作叫《专注》。他在书中列举了许多让你似曾相识的场景:

一对母女坐船去小岛旅游,女儿一直抱紧妈妈不松手,妈妈却只顾着玩手中的平板电脑;

一群朋友聚会,大家却纷纷各自低头玩手机,偶尔说几句话,但基本上不会很投入地交谈;

一位企业高管明知在与别人谈话时看手机是不礼貌的行为,但就是管不住自己的手。

此外,当你觉得自己是在专心致志地读书时,丹尼尔·戈尔曼博士却指出,你有20%~40%的时间在走神。退一步说,就算你没走神,自认为逐字逐句、认认真真地看完整了,也未必能意识到某些字句的错误。当你下次看书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内容与记忆不符,怀疑自己看的不是同一个版本。

上述现象,其实都是注意力涣散导致的。

我们越来越沉不下心来专注于一件事了。原本计划用一个小时来解决的问题,结果才埋头做了不到10分钟,就忍不住打开微信,看看朋友圈里有什么新消息,或是自拍一张照片发到微博上,证明自己现在“很努力”。虽然看起来好像没做什么耗时很长的事,但一个小时在不知不觉中就被这些零零碎碎的小动作给“吃”掉了。

不得不承认,当代人太容易被分散注意力了。也难怪,互联网时代引发了知识大爆炸,造成了空前的信息过剩现象。人类文明几千年积累的信息量,甚至无法跟互联网时代中一年所产生的信息量相提并论。

然而,人的脑力终究有限,就算各种信息能一秒钟传遍全球,你能接受并记住的信息,依然是沧海一粟。在这个年代,没有人能全知全能。你对某类信息的关注度越高,对其他方面的信息的忽略程度也越高。比如,你可能对欧洲冠军杯的各大足球豪门如数家珍,却对最近最热播的电视剧非常陌生。在互联网及传统纸媒上传烂了的消息,你了解的可能不比一个不会上网的人多。这是由于你的兴趣点与周围的人不同,根本没把有限的注意力投放在那个领域中。

因此,媒体宣称这是一个“信息过剩而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注意力也不再只是一个名词,而成了互联网社会的一种宝贵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注意力比信息更宝贵。

如今的社会物质文化产品极大丰富,并且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从理论上说,任何小众人群的个性化需求都能得到满足。然而,也恰恰是这种前所未有的背景,反而让不少人患上了选择恐惧症,不知如何是好。说白了,就是注意力不知该怎么分配的问题。

老一辈人生长在互联网诞生之前,接收的信息量有限,能买到的产品也不多,生活节奏慢且内容单调,容易保持较为集中的注意力。但伴随互联网一起成长的年轻一代不同,面对太多太多有趣的东西,他们的注意力没法不分散。

有句笑话叫作“断网是第一生产力”。当Wi-Fi信号无法接通时,许多人发现自己的做事效率居然和登上“筋斗云”似的,常能一鼓作气解决平时花十倍时间都搞不定的事情。

究其原因,只不过是,被过剩信息分散了的注意力被迫集中罢了。

互联网可以让你很方便地查阅各种所需的资料。但你只要一打开网页,就会想起自己还有很多电影、电视剧、动漫没追,好奇朋友们的微博和微信有没有更新,对无意中发现的新游戏感到心里痒痒的,忍不住想逛淘宝,看有什么新商品上市……于是,一不留神,你就把最初想做的事情忘到了九霄云外,在朋友圈里点了许多赞,在淘宝上对优惠商品“买买买”,然后发一条微博痛斥自己又冲动消费,应该“剁手”了。

总之,无孔不入的PC互联网与更加无孔不入的移动互联网,把太多太多的诱惑摆在你面前。你很难完全用自控力与意志力来挑战自己的本性。不过,只要把互联网信号切断,所有让人头痛不已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众所周知,任何领域的成功都离不开专注力。一块好铁要反复锻打才能成钢。这意味着人们必须放弃很多干扰项,专注地朝着一个目标走。但这样一来,势必会让我们错过某些可能有用的信息,与若干潜在的机遇失之交臂。

过于专注容易导致信息闭塞,从而更不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节奏。比如一个网络段子手断网三个月,就会错过许多热点以及由此引发的新段子。在这个新创意层出不穷的时代,老掉牙的笑话只会被藐视。

但是,过于关注时刻更新的信息,又会让你宝贵的注意力资源被海量的新闻消耗殆尽,无法转换为有效价值。整天看新闻、刷评论的人,很难沉下心来专注做事。

有趣的是,这种左右两难的困境,让许多朋友养成了一种俗称“松鼠症”的特殊习惯。松鼠喜欢大量囤积食物,哪怕自己一时吃不完。“松鼠症”患者有种生怕错过重要信息的焦虑心态,会拼命下载自己看到的各种资源,收藏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文章与书籍。但到头来,只是在不断囤积资料,却没有真正去看去读。

换言之,他们搜集的资料虽然很多,但完全没有输入大脑中,没有充分利用这些知识信息。实际上,他们真正获取的信息并不比那些没有囤积资料习惯的人更多,依然会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前沿。

假如能把此前囤积的资料全部融会贯通,相信很多人完全可以成为博学多才的“学霸”。可是很遗憾,“松鼠症”患者把大部分注意力都用在了搜集信息的环节,再没有余力去进行下一步——分析理解相关内容。说到底,还是注意力稀缺,又没有用在刀刃上。

注意力资源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但只有在互联网时代,它的价值才能不断翻倍。

如果不与知识信息相结合,注意力就不会变现为任何可观的财富。封闭五感的发呆静坐,也是一种专注。但这种专注没有与任何生产、创造、消费活动挂钩,几乎和浪费时间没什么两样。人们只有把注意力资源投入上述领域,才能促进知识信息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那些被人们关注的信息才能变现出巨大的价值。再优秀的产品或作品,一旦没有在第一时间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就很可能被海量的同类产品信息所埋没,从而失去迅速走红的机会。

尽管互联网时代也强调“口碑经济”,但并非每个口碑好的东西都能转化为巨大的效益。“叫好不叫座”与“叫座不叫好”的诡异现象比比皆是。说到底,那些“叫好不叫座”的“良心之作”还不足以牢牢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让消费者为之埋单。与之相反,那些“叫座不叫好”的粗制滥造的东西,却把自己定位的目标用户群体的注意力成功抓住了。一出一入,霄壤之别。

互联网社会的一大特征是:关注即力量,围观改变命运。能引起围观的事件或产品,将产生巨大的舆论力量或经济效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注意力资源已经成为互联网社会争夺的重要战略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这笔资源,是新媒体时代捕捉商机的关键。2.碎片化阅读时代,你浮躁了吗

关键词:碎片化;阅读习惯

过去经常有媒体批评,外国的地铁里尽是看书的人,而中国的地铁里尽是玩手机的人。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浮躁,不像外国人那么爱学习。

然而,身处海外的“时差党”指出:外国人在地铁里不玩手机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稳定的无线网络信号。自从这个问题解决以后,老外们也和中国人一样成为玩手机的“低头族”。

与此同时,许多国内网友指出,在地铁里看手机未必是在玩游戏,也可能是在用手机阅读电子书。大家都是在读书,只不过你用的是传统的纸质书,而他用的是智能终端存储的电子书。

读纸质书与读电子书的差异仅仅是媒介不同而已吗?

答案是否定的。两者的材质差异,会给读者带来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前者容易让人们进入深度阅读状态,后者则让大家养成了新的习惯——碎片化阅读。换言之,你读纸质书时容易静下心来,放慢节奏;你读电子书时会变得越来越浮躁,手和眼都停不下来。

在不知不觉中,你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从头到尾读完一整本书了。想当年,我们可以捧着一本30万字的书津津有味地读上一天一夜。可是现在,大家的时间已经被各种琐事分割得零零碎碎,很难拿出大段的整块时间来进行阅读。况且,就算有充足的整块时间,你也已经养成了用手机浏览碎片化信息的习惯。最终结果可能是纸质书没读几页,就感到精神疲倦,转而去浏览朋友圈有什么新消息。

仅从这点来说,我们的确比以前浮躁了,耐不下性子做一件需要时间积累的事,总想着吹糠见米、一步登天。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信息时代的社会运转节奏太快了。

农业社会生产周期漫长,运转节奏缓慢,想完成一件事可能要花几个月甚至几年。工业社会的生活节奏大大加快,让人们逐渐舍弃了在农业社会背景下养成的慢工出细活的习惯,选择更高效率的大批量流水作业。而互联网社会让生活节奏进一步加速。

一方面,我们可以便利地搜索到各种所需资料,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比以前更多的工作;另一方面,高效率激发了我们用更少的时间完成更多目标的野心。当你不断追求快捷、高效的时候,就很难再回头以慢节奏进行漫长枯燥的基础积累了。比如,你只愿意浏览一大堆短小精悍的新闻段子,不肯沉下心来阅读总字数相等的纸质书。

这就是当代人越来越“浮躁”的主要原因。一言以蔽之,快节奏生活让时间变得碎片化,碎片化时间让人们养成了碎片化阅读的习惯。

在碎片化阅读时代,部分读者经常贪多嚼不烂。也许,他们一整天浏览的碎片信息不止20万字,却记不住多少看过的信息。特别是那些有用的科普知识帖,只转发、评论、点赞,但实际上连三行都没看的读者大有人在。

有的人可以在朋友圈里吹牛称自己读过多少本书,但不能深入讨论。因为他们一旦说多了,就会露怯。实际上他们更喜欢读不太费脑筋的快餐读物,而不像过去的读者那样更偏好内容深刻、厚重的作品。后者的信息量无疑更丰富,但阅读体验远不如前者那么享受。

碎片化阅读的最大缺点无疑是浅尝辄止,无法获得系统而完整的知识,也不利于帮助我们深入思考。但这种阅读习惯的最大优点是,能让我们在缺乏整块时间的情况下,接收更多的信息。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人们的表达方式越来越趋于“短平快”的互联网风格,生产出无数碎片化内容。这又反过来强化了碎片化阅读的习惯。

碎片化内容极少长篇大论,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生动通俗,读者一眼就能看明白。这类语言更多出现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尤其是微博和微信。

微博普通用户的每条评论都被限制在140字以内。除非用户用长微博工具生成图片或链接,才能发表长篇大论。虽然现在新浪微博注册会员有了发140字以上内容的权限。但从总体上来讲,微博这个互联网工具只适合人们用“短平快”的表达方式来说话。比如,网友非常喜欢转发的所谓“神吐槽”,大多出现在微博这个网络平台上。

比如,某地曾经发生了一起“天价葡萄案”,有几个农民工偷了林业果树研究所用来实验的特殊品种葡萄吃,造成了巨大的科研损失。但因为法律不够完善,当时难以对“投资40万元、历经10年培育研制”的新品种葡萄做出合理的估价。最终当地检察院决定不予起诉,几位偷窃葡萄的馋嘴民工没有获刑。

在记者采访时,有工友表示:“不就是偷吃吗?在我们乡下这就不叫事儿,孙悟空偷了蟠桃都没事。”

有网友对此讽刺道:“(孙悟空)怎么没事儿,有期徒刑五百年转劳教好吗!”孙悟空因大闹蟠桃会与天庭开战,后来又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这便是“有期徒刑五百年”的由来。因此,这句话被熟悉《西游记》的网友们看作是神吐槽。

诸如此类的“短平快”的吐槽段子,往往一针见血、直指人心,能让大家“秒懂”其中含义。于是在互联网时代这类段子逐渐成了最受欢迎的表达方式之一。而新媒体营销的主力军,就是网友们口中的“段子手”。一个简短给力的段子,有时候胜过一篇侃侃而谈的宏论,能迅速抓住大家的眼球,甚至形成一个无数段子手争相跟风的热门话题。

由此可见,在时间碎片化的背景下,人们将不可避免地养成碎片化阅读的习惯。想要在碎片化时间内快速吸引众人的注意力,就必须制作出生动犀利、通俗易懂的碎片化内容。

但是话说回来,碎片化阅读很难真正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只有深度阅读才能完成这个目标。碎片化内容虽然便于快速在互联网上传播,但深度、广度、严密性、系统性都不能尽如人意。

为了迎合碎片化阅读习惯,碎片化内容往往是不加修饰的大白话,机灵有余但严谨不足。为了调侃而硬生生增删信息,导致信息生产者会提出一些牵强附会的观点。

有深度的文章为了确保观点的严密性,会不厌其烦地论证推导。但这势必会延缓读者的理解速度。如今大多数人已经没有耐心去琢磨严密的论证过程,他们只需要一个最终答案就可以了。至于这个答案科不科学、靠不靠谱,只有少数人才愿意花时间去关注。

由此可见,当我们完全依赖碎片化阅读且只读碎片化内容时,得到的信息往往不完整也不准确。因为碎片化阅读是一种“不假思索”的阅读习惯,无法接收更深刻、更系统的真知灼见。

例如,碎片化阅读的主要平台——微博,所有信息都被压缩在短短的140字以内。除非你使用长微博写清楚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以及有说服力的证据,否则,你只能写下未经证明的判断式话语。好比是做数学应用题不写计算过程,直接给出答案。

因此,习惯于等别人直接给出结论的我们,思维方式会变得越来越浮躁、简单、粗暴、情绪化,判断能力与信息过滤能力也随之下滑。这就是为什么假新闻在今天反而更加流行的重要原因。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我们会发现大环境的每次变化都促使人们养成新的小习惯。碎片化阅读就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产物。

我们无法再以传统的深度阅读方式来处理海量的信息,不得不借助碎片化阅读的新习惯来走出这个困境。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因为过于热衷“随拾随扔,过目即忘”的碎片化内容,而降低了阅读质量与思考能力。

总之,如果想要做好时下流行的新媒体营销,我们不能不认清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这样才能因势利导、扬长避短,避免被浮躁的心态所吞没。3.被颠覆的传统媒体行业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行业;颠覆

近几年来,“新媒体”这个名词屡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内,舆论普遍认为与新媒体相对应的“传统媒体”正不可避免地沦为垂暮的夕阳产业。甚至有人大胆预言: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介,将会被依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全面淘汰。

在过去,人们只能从报纸与电视等媒介来了解新闻。互联网的出现增加了新的传播媒介,但刚开始的时候,也只是把纸媒新闻或视频放在互联网平台上而已。然而,技术上的飞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颠覆了媒体组织内容生产的方式。

21世纪以来,各大报业集团都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建设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并推出了电子版报纸。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传统媒体的地位。

可是,自从新浪微博于2009年问世之后,社交化媒体让传统的论坛与博客走向衰弱。而微信从2013年开始把大量用户的注意力从传统媒介与电脑转移到了移动互联网终端上。在手机移动端阅读新闻,已经成了广大用户的新习惯。移动互联网的方便快捷,甚至盖过了原先PC互联网独占的风头。

以人民日报为例,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有45182682个粉丝,人民日报无线新媒体官方微博有1456014个粉丝,人民日报海外版官方网站的官方微博有835266个粉丝,人民日报评论官方微博有133968个粉丝,人民网法人微博有31167171个粉丝(2016年3月16日的数据)。上述的粉丝数的总和已经接近8000万,而这并不是人民日报旗下的各种新媒体粉丝的全部。据悉,自从人民日报的客户端上线后,整个集团社交媒体的粉丝数量总和已经超过了1亿。

读者数量的增加只是新媒体带给传统媒体行业的量变。新闻制作方式的变革,才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行业冲击最大的部分。

随着可视化技术的成熟与社交化媒体的发展,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条热门新闻在各大门户网站上置顶后,点击量会很快超过10万。可是,如果用视频形式来表达同样的内容,点击量有可能超过100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新媒体时代,微视频成了最能吸引注意力的传播手段。

造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传统的慢读模式已经被碎片化的速读模式所取代。

由于时间的碎片化与信息量的激增,人们很难像从前那样慢慢看报纸上的新闻。速读模式要求新闻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被浏览解读,以更高效地捕捉更多的信息。比起犀利的文字,精美的图片更光彩夺目,而生动的视频则比静态的美图更受欢迎。因为看纯文字还要自己归纳总结,最费脑,而看图或视频节省了这个思考过程,能有效提高大家的阅读速度,故而更容易让点击量与浏览人数翻倍。

其次,发达的互联网彻底打破了媒体对信息渠道的垂直垄断,人们可以从纸媒与电视之外的渠道来获取所需信息。

在过去,媒体是以“受众是一无所知的”为制作新闻的前提,垄断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几乎媒体说是什么,大家就认为是什么。现在则不同,人人都是自媒体,都可以生产和传播新闻。新媒体要面对的是“受众是无所不知的”这个新的前提。如今,不少报刊新闻都因为胡乱评论与缺乏常识而遭到广大读者的嘲讽。这种现象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最后,比起“消息来源”的可靠性,现在的用户更关心的是“在哪里能最方便读到”。

传统媒体发展多年,有着难以撼动的专业优势。只要不是故意博眼球,就能制作出靠谱可信的专业新闻。尽管如此,大多数人更喜欢从自媒体的途径去了解信息。并不是因为鱼龙混杂的自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可靠,纯粹是因为方便。一件在报纸上写得明白如画的事情,只要没发到新媒体上,就很容易被某些自媒体断章取义或故意歪曲成相反的情况。不少读者的唯一消息来源是网络社交平台,尤其是微博大 V与微信朋友圈。他们只顾方便而懒得追查消息来源,所以很容易信谣传谣。

由于这些巨大的变化,传统媒体的新闻制作报道方式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产生了矛盾。简单地说,传统媒体不再像自媒体那样善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了。

自媒体的兴起虽然不足以让传统媒体全面崩溃,但冲击力度足以颠覆传统的行业格局。你根本不知道哪个无名小卒突然有一天莫名其妙地成为拥有数十万粉丝的“网红”。更重要的是,“网红”的某句话可能引发数以万计的转发、评论、点赞,从而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形成不可小觑的舆论效应。而这也恰恰是商家在新媒体时代梦寐以求的注意力资源。

在过去,传统媒体的受众规模可能很大,但并不会形成一个一呼百应的社群,也不容易对媒体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而在新媒体时代,全国各地的人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在互联网上完成集结,对传统媒体的某篇报道做出声势浩大的支持或反对行为。许多发言不当的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经常被网友逼着删帖,不得不重新制作新闻。

由此可见,互联网的“去中心化”趋势越发明显。传统媒体已经无法垄断信息传播渠道与话语权了。

传统媒体相当于全社会的信息过滤器,通过采访社会各界来形成具有权威性的报道。由于过去的信息传播渠道狭窄,人们才把媒体当成权威。而在新媒体时代,广大受众有自己的消息来源,而且对很多事物有自己的判断。虽然并不是每个自媒体都很专业,但人人都可以设置议题,制造热点。传统媒体工作人员连夜加班赶制最新快讯,也难以跟拍个照就能发微博、写评论的自媒体拼速度,从而无法贯彻新闻的即时性原则。

此外,自媒体并非和传统媒体属于同一行业,无论哪种职业、哪种身份的人都能化身为一个独立运作的自媒体。如此一来,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都可以借助自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其他人了解到更多传统媒体无法深度报道的专业信息。记者采访后整理的新闻稿是经过过滤的信息,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而业内人士的自媒体不受这个影响,能够为广大受众提供更靠谱可信的权威解读。

也就是说,传统媒体在解读信息方面的权威性下降了,而可以直接发声的各行业内人士已经成了新的权威信息生产者。这也是人们对有些缺乏专业知识且故意哗众取宠的媒体记者越来越没有好感的根本原因。

然而,传统媒体也不会坐以待毙,纷纷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浪潮求变图存。

精简新闻生产流程,将受众自媒体的力量纳入到传播渠道中,改变固有的单项灌输信息模式,积极与广大受众、自媒体打成一片,都是传统媒体的基本变革方向。

此外,自媒体的一大先天不足就是水平参差不齐。各行业内人士的自媒体在自身领域内的权威性秒杀了传统媒体,但在其他领域仍可能是一所无知的门外汉。况且,自媒体中懂得理性思考的专业人士永远都是极少数,绝大多数还是情绪化的,很容易盲从某些不实消息。在这点上,传统媒体依然具备“秒杀全场”的专业社会调查能力,有很多文章可做。

总之,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会促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一步分化,被颠覆的传统媒体只有主动与新媒体融合才能获得成功。而个人与企业都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互联网社交工具来组建自媒体,无须再依赖传统媒体来转述自己的声音。这一点对新媒体时代的营销活动至关重要。4.席卷一切的注意力经济

关键词:注意力经济

英特尔前总裁葛鲁夫曾经在1996年预言:“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珠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世纪的主宰。”这段话堪称注意力经济的最好注脚。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戈德海伯在1997年发表了题为《注意力购买者》的论文。他在文中指出,现在金钱开始与注意力一起流动。或者更通俗地讲,在经济转型之际,原有的财富将更自然地流向新经济的持有者。《媒介革命:西方注意力经济学派研究》一书指出,所谓注意力经济就是注意力资源的生产、加工、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人类活动方式。简单地说,注意力经济通俗的叫法是“眼球经济”。通过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将其培养成产品或服务的忠实用户,就是注意力经济的内涵。

大家都知道,互联网时代的海量信息让广大消费者应接不暇,企业与媒体只有设法抓住人们分散的注意力,才能脱颖而出。许多互联网公司几乎是一夜之间壮大成为令传统行业强企瞠目结舌的新巨头。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注意力经济已经从预言变为了活生生的现实。企业已经能够将人们对某个事件或某类信息的关注度转化为庞大的无形资产,将有限的注意力与无限的信息量相结合,从而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

近几年来,无论是中华传统节日还是外国节日,都会出现营销活动扎堆的火热现象。精明的商家甚至凭空创造了“双十一”与“双十二”等购物节。事实证明,这些营销活动的确卓有成效。比如在2015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发起的购物狂欢节),天猫商城仅仅用了18秒就完成了1亿元的交易额,交易规模在72秒时飞涨至10亿元,在12分28秒时突破了100亿元,最终全天交易额为912.17亿元。而在2014年的“双十一”活动中,天猫全天交易额仅为571亿元。

节庆期间的交易热度由此可见一斑。在火爆的网购交易中,一个新的网络用语——“剁手党”诞生了。“剁手党”在《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的2015年“十大流行语”中位列第八。这个看起来会让人联想到好莱坞黑帮电影的词,实际上指的是那些有强烈购物瘾的网购消费者,其中以女性居多。

这类消费者每天都会浏览各大购物网站,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下单。当商家以各种名义搞节庆优惠酬宾的时候,她们会忍不住网购一大批有折上折的商品。尽管自认为是货比三家、占了便宜,但她们事后会察觉两件事:一是自己一激动就花掉了很多钱,二是买回来的大量优惠商品对自己缺乏实用价值。所以,这类人会感觉心痛不已,大呼要“剁手”阻止自己冲动购物。但到了下个节庆优惠活动时,依然控制不住自己“买买买”的购物瘾。故而她们被称为“剁手党”。

网上购物的消费模式早已在全世界风行几十年,但“剁手党”这个网络流行语却直到2015年才出现。这从侧面反映出电子商务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势头,也表明注意力经济的辐射力超乎社会各界的预想。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背景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盛行,让新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与传播更为频繁。可以说,只有在新媒体盛行的时代,注意力经济才能充分释放能量。

注意力经济加快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让市场交易规模不断突破新高。但凡事有利有弊,一些弊端也在此起彼伏的节庆购物中逐渐暴露。

首先,商家套用节日的概念来刺激消费,反而扭曲了不少中国传统节日与舶来外国节日的本意。这种靠偷换概念来抓消费者眼球的宣传方法,正在误导人们对节日的认知,对弘扬真正的节庆文化有负面影响。有很多网友吐槽:现在过节已经变成了“买买买”和“吃吃吃”的代名词。

其次,“双十一”活动交易规模暴涨的背后,存在虚标价格、大量退货等现象。也就是说,消费数据有水分,真实成交量没有字面上那么多,对社会资源造成了浪费。

最后,这种过于推崇消费文化的做法,已经开始让一些消费者心生反感,抓眼球营销的效果趋于下降。在过去,一个媒介平台用一个营销活动就能迅速吸引无数消费者的注意力。如今的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商家不得不用更多的媒介平台与更多的营销活动来挽留消费者日益分散的注意力。比如,给那些不是节日的日子也牵强附会地安上促销节庆的由头。而大众对此已经审美疲劳,不像过去那么容易提起消费兴趣了。

说到底,这种为抓眼球而不择手段的营销方式,都是以争夺稀缺的注意力资源为根本目标。注意力经济发展得非常迅猛,但从总体来看,人们还在摸索的路上。商家只找到了最简单粗暴的办法来适应注意力稀缺的商业环境,实践水平还不足以产生成熟的理论来解决负面影响,难免顾头不顾尾。

在这个社会大转型时期,旧的消费文化在加速解体,新的消费文化还没完全成型。但是,注意力经济最终会摆脱为博眼球而不择手段的野蛮生长状态,从更高的层次整合一切社会文化元素,形成更健康有序的消费文化。

换句话说,新媒体时代将掀起一场注意力革命,从而改变靠哗众取宠来赢得短期注意力的营销思路。

由于社会物质文化产品的极大丰富,个性化消费已经上升为市场主流。凡是缺乏鲜明个性的产品,都会被埋没在海量的商业广告中。就算用新媒体工具以恶意炒作的方式来博眼球,也只能收一时之效,很快就会被更能戳中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压下去。

如果想让消费者的注意力长时间为你停留,你就要放弃那种追求全国大卖的传统观念,而应立足于某个特定目标用户群体组成的细分市场,做精准设计、精准生产、精准营销。

虽然每个人的注意力被海量信息分散成碎片,但也有若干自己特别关注的焦点。按照长尾理论的说法,任何小众需求的产品,都能在互联网上找到数量可观的买家,无数小众需求加起来的市场份额,甚至不亚于少数主流产品的市场。特别是在拥有大约14亿人口的中国,哪怕赢得了五十万名顾客,就能获得巨大的收益。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令人怦然心动的商机。

因此,找出某类消费者的特定关注焦点,然后持之以恒地做针对性部署,是新媒体时代开拓注意力商机的一大法宝。

从这个意义上说,想要在注意力经济的大海中如鱼得水,商家就必须学会利用新媒体来服务自己的目标用户群体,开拓并维系好自己的细分市场。那种试图讨好所有消费者的“大而全”的思想,已经不再能适应注意力稀缺的现实了。那种妄想以不计后果地哗众取宠来积攒人气的短视行为,不可能真正留住目标客户群体的注意力。

金钱流向注意力,但注意力不会自动流向金钱。这是注意力经济的基本原理,也是新媒体时代的营销法则。

都说消费者的注意力稀缺,企业其实也一样。企业应当充分运用新媒体工具来寻找并聚集自己的目标客户群体,由此把握细分市场的动态,实现长期挽留大众注意力的目标,从而将其变现为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这实际上是在建设一个小型的商业生态链。遗憾的是,很多商家都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

总之,注意力经济已经深深地在我们的生活中扎根,甚至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无论你关注与否,它都在那里。Part 2新媒体就是伪装成社交工具的“人”

企业的新媒体不只是一个官方营销号,而是企业在互联网上的形象代言人。进一步说,新媒体就是伪装成社交工具的“人”。一个受欢迎的官方新媒体,必定具备某种特色鲜明的“人格”。也就是说,只有高度人格化的新媒体才能吸引住广大用户的注意力,获得数以万计的拥趸。

在这个崇尚个性与互动的互联网社会中,那些像人一样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官方新媒体,才能把网友变成粉丝,再把粉丝变成企业产品的忠实用户。所以,新媒体营销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塑造官方微博和公众号的拟人化形象。通过这种方式拉近企业与用户的距离,培养买卖双方的默契。1.品牌人格化,让你更出众

关键词:品牌人格

新媒体时代的企业品牌形象主要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传播,因此企业必然要做一些与时俱进的改变。从新媒体营销的特点来看,改进的方向就是品牌社交人格化。

人格指的是一个人性格、行为习惯、价值观等因素共同构成的形象。品牌人格就是某个企业品牌所蕴含的价值观、个性特征、文化态度、行事风格等内容的总和。企业想要在社交媒体上构建品牌人格的话,可以从关注话题、语言风格、朋友圈等方面切入,进而引起用户与企业新媒体开展社交的兴趣。

营销专家宇见认为:营销的任务是占据用户的心智资源。换个表述就是抓住用户的注意力,培养用户对品牌的好感度。一个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大小,主要取决于其能带来多少价值。宇见把品牌植入的价值分为三个层次:

消费者或多或少都有追求名牌的倾向,因为知名品牌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多价值。当消费者使用的产品处于“全国第一”或“国际领先”的状态时,他们也会觉得自己带上了同样的标签,属于消费群体中意识超前、眼光独到的那一批人。当品牌为消费者植入的“状态”越好时,用户的品牌好感度越高。但如今市场细分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大势所趋,许多新兴品牌能通过差异化竞争来颠覆某个传统品牌的领先地位,给用户带来与众不同的“状态”。所以,这个层次的植入价值不足以保障品牌优势。

再来看“属性”层次。品牌植入的“属性”主要是某种能解决某类生活问题的实用功能,含金量非常高。但新媒体时代的产品应用升级速度太快,而用户也经常会被新出的APP应用或其他便利的新工具夺走注意力。可见一味追求“属性”层次的价值,也不足以巩固品牌的用户黏度。

从长远来看,能从上述各种挑战中牢牢把握住用户注意力的价值是品牌的“人格”。

营销专家宇见对“品牌人格”的定义是“约等于品牌的价值观、态度、格调以及一切让你与别人形成显著区别的元素的总和。”

品牌形象的人格化,归根结底是企业文化价值观的拟人化展现。传统的品牌推广模式是企业居高临下地打广告,用点来辐射面,并不重视与每个点(消费者)的沟通。由于社交媒体的普及,这种做法越来越缺乏生命力。由于广大网友更习惯点对点的信息交流方式,每个自媒体都贴上了一个天然的人格标签,同时也在无形中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这样一来,缺乏人格标签且不善于和用户沟通的企业品牌就会被五彩缤纷的自媒体个性形象所淹没,辨识度低得超乎想象。

企业在社交媒体上的品牌人格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展现:

一是公司新媒体关注的话题。

用户可以从公司营销号发布的内容来判断品牌运营者的兴趣点,将各类企业分为“有追求”和“没追求”两大类。前者不仅会制造引人注目的创意内容,还坚持输出正能量的价值观。后者的企业文化往往偏消极,展现出来的品牌人格自然也不是什么有魄力、有担当的角色。

二是企业品牌的表达方式,包括语言风格与价值认同。

企业新媒体并不是冷冰冰的发帖机器人,应该在某些问题上像“人”一样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具体而言就是解决“你怎么看”与“你怎么说”的问题。就目前来看,用户最喜欢“说人话”的营销号,因为他们传递的信息通俗易懂,还能引发大家的情感共鸣。

三是公司品牌的“朋友圈”。

新媒体的公司品牌与人一样,都是在社交平台上有自己的“朋友圈”。用户关注公司新媒体的理由很多,也许是因为认可“内容”,也许是出于活动激励,也许是认同企业文化。无论出于哪种动机,他们都是企业的朋友。可以说,公司的“朋友圈”是市场受众的精华。而品牌在“朋友圈”里的形象,实际上相当于一个社交人格。

总体来说,公司新媒体平台只是传播这个新形象的窗口,不能简单等同于品牌形象的全貌。要想实现企业品牌人格化,不只是开通几个新媒体账号这么简单,还应该根据公司文化与社交媒体的法则来重塑品牌形象。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提炼企业的价值观。

每个公司的经营范围与发展目标大相径庭,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企业文化价值观。这是每个公司奋斗的原动力,也是塑造品牌人格的根本。公司品牌人格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会形成相应的品牌人格。许多公司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设有“关于我们”一栏,以便向消费者展示自己的企业文化价值观。但这种被动的信息传播形式只能给用户留下抽象的印象,只有通过新媒体平台的主动灌输,才能让用户在头脑中逐渐勾勒出公司的品牌人格。

第二,展现产品的灵魂,即产品给用户生活带来的最大变化。

根据映象网发布的最新APP应用排行榜,2016年5月9日至2016年5月15日期间最受欢迎的十款免费APP应用分别是映客、百度云、唯品会、滴滴出行、爱奇艺、淘宝、美团团购、百度糯米、全民K歌、WiFi万能钥匙。这些产品的功能属性与服务对象差别很大,但都是朝着让用户生活更加便捷和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比如排名第一的映客,是一款可与多种社交账户关联的实时直播媒体。用户可以在手机上用映客实现实时视频社交,让整个平台的用户都能看到。所以映客做宣传时特别强调“通过已有的社交关系,建立真正属于你的个人直播电视台”的卖点,以此突出产品给用户生活带来的实质性变化。

第三,不断加强企业新媒体平台的可沟通性。

用户想从企业那里得到的东西不只是产品和服务,还有“可沟通性”。在消费者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公司品牌形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可沟通性”的强弱。新媒体本质上是追求平等且无障碍对话的社交媒体,所以用户习惯了以最低沟通成本和最少等待时间来完成交流。否则,他们会毫不客气地给不具备“可沟通性”的企业品牌打差评,并将负面评价传播到自己所有的社交平台上。由此可能形成一股抵制该企业的舆论风暴,把公司品牌塑造出千夫所指的反派人格。因此,友好的沟通体验是塑造公司品牌正面人格形象的必要条件。

第四,像朋友一样与用户建立情感纽带。

最能表现品牌人格化的行为就是朋友般的关怀。企业通过新媒体的社交功能与用户做朋友,不再把他们当成被动接受营销信息的灌输对象,而是以平等友好的姿态与之交流。交流内容当然还是与企业文化价值观等信息挂钩,但更重要的是倾听他们的想法,感知他们的不便。在此基础上不断踏踏实实地改善产品与服务,让用户自然而然地接受企业的文化价值观,从而感受到企业为用户费心的诚意。感情到了,沟通就更顺畅了,交易量也就随之上涨了。

第五,了解“被动人格”,塑造“主动人格”。

这里说的“被动人格”是指消费者对公司的刻板印象。这家公司是卖什么的,与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都属于品牌“被动人格”的基本元素。大家一说起某家公司,脑海里就会自动浮现出该品牌的“被动人格”。这种刻板印象可能与企业的自我定位相差甚远,但企业积极创建的“主动人格”很难从根本上扭转用户心中已经定型的“被动人格”。因此,企业应当利用新媒体平台和大数据来了解自己在用户心中的现有形象。企业在塑造“主动人格”时,既不能受制于“被动人格”,也不能完全抛开“被动人格”的特征。不然的话,品牌新形象完成人格化塑造时,老用户可能会不买账。

品牌人格化不仅是社交平台对营销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媒体时代商业模式的转变。

那些能与用户打成一片的公司新媒体账号,往往会被广大网友亲切地称呼为“主页君”“官博娘”“某某哥”“某某姐”。当这种颇具社交媒体特色的网上昵称出现时,企业的品牌形象已经初步完成了人格化进程,在自己的粉丝群体中树立起某种个性鲜明的“人格”。2.那些有血有肉、有情绪的官微

关键词:官方微博;拟人化形象

对于企业来说,注册一个官方微博是件时髦的事,可以表现出公司积极迎合新潮流的姿态。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进入微博渠道呢?那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绝大部分公司的产品与大众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广大网民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讨论最多的其实还是衣食住行等生活话题。从这个角度看,双方存在一致的沟通频道,微博是一个天然的产品展示与客服沟通的平台。假如经营得当,就能帮助企业产品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数以亿计的关注,变成大众的热点生活话题。

有一些公司的产品专业性强、市场比较小众,同样可以使用官方微博做推广。因为微博不仅仅是无数自娱自乐的自媒体组成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群组与粉丝圈。你总能在微博上找到同行人士一起交流经验、感慨人生。公司总能找到属于自己小众市场受众的目标粉丝圈,形成垂直营销的格局。

微博与生俱来的社交属性,使其成为新媒体时代最给力的客服工具。比起电话、电子邮件、QQ等传统咨询及投诉渠道,微博最大的优势是即时性与公开性。当用户在公司的官方微博下发表评论时,官博运营者可以像聊天一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初步回应。微博处理投诉是目前最公开透明的一种客服应对方式。通过转发评论的方式,公司可以向广大用户现场直播客服处理过程。这样一来,拥有同类疑问的用户就能通过官方微博即时展现的活案例来打消自己的疑虑。借由微博的公开性,公司客服可以在许多围观群众眼中迅速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但就目前来看,很多企业的官方微博还不如一个财力、物力平平的自媒体做得有声有色,没有多少用户愿意把注意力放在这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微博这一新媒体工具的认识不清,没有吃透官方微博的本质——一个与目标消费群体构建强大社交关系的平台。

有些企业不重视官方微博,认为那是一个花架子。因为无论公司有没有微博,技术瓶颈、财务困难、人事纠纷、销售下滑等短板该有的还是有,没有的就没有。硬实力强才是王道,只是用来发广告和聊天的官方微博算不了什么。然而,抱着这种心态的公司在电子商务领域很容易被善于利用新媒体的竞争对手甩到身后,因为他们主动切断了一个与目标消费群体沟通的渠道,从而无法充分利用新媒体无与伦比的传播力度。

企业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公司官方微博的形象将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整个企业品牌的形象。既然要和用户做深度社交,官方微博就不能再像传统的门户网站与电商平台那样忽视交流(即与用户频繁“聊天”),而应该像一个有血有肉、有情绪、有思想的“人”。

有些官方微博时不时搞抽奖活动,想用小恩小惠暂时吸引一下用户的注意力,但对用户的提问爱搭不理,缺乏与用户互动的热情。这种把官方微博当成公司最新消息发布窗口的做法,并不符合社交媒体的规律,短期内可以在现有消费群体中小火一下,但无法增长公司官方微博的粉丝量。若是不改弦更张,企业只会硬生生地把社交粉丝圈这一活水源头搞成一潭死水。

想要运营好官方微博,靠的不是奖品,而是真诚与热情。官方微博运营团队不仅要像公司24小时客服热线一样随时安排人手保持在线状态,还要做到7×24小时的无死角服务。

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现在的用户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越来越长。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们可以在睡着之外的任何时间都刷微博。换个角度看,大家在微博上待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受到传播信息的影响,公司官方微博也就有更多的潜在营销机遇了。对于用户而言,那些活跃的自媒体更容易被记住。哪怕最初不感兴趣,时间一长还是会下意识地关注。所以,企业的官方微博一定要像“人”一样活跃,而不能变成冷冰冰的公告栏。

不过,官博运营者在保持足够热情的同时,还要注意掌握好分寸。第一,不能过于“话痨”,给用户造成新的“信息轰炸”;第二,不能苛求自己认真回复所有粉丝的每一次@、每一条评论、每一条私信。

热情是讨人喜欢的常用手段,但热情不到点子上比冷落还招人讨厌。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关注谁不关注谁,基本上是凭兴趣。如果他们实在不感兴趣,说明缺乏相关需求。这并不是公司官方微博靠死缠烂打就能扭转的。热情是一种能力,知趣是一项美德。官方微博应该注意顺其自然,把热情重点放在维护目标市场受众上,而不是急于把海量的用户转化为高忠诚度的粉丝。

当公司官方微博刚刚成立,粉丝数量不多时,运营者可以做到认真回复所有粉丝的每一次@、每一条评论、每一条私信。可是随着粉丝数量的不断上涨,官方微博势必无法照顾到每一个人。

例如,《博物杂志》的官方微博博物杂志在其粉丝数量不到220万时,仅仅一上午就能收到未读的“5243条评论、5321条@我的微博、241条@我的评论”。这么多信息让运营者一一处理,恐怕三天三夜都处理不完。何况以新媒体的活跃程度,一整天的用户反馈信息绝不止这组数字。信息的高速叠加,决定了公司官方微博的大部分反馈信息都无法被看到。运营者的注意力资源同样稀缺,只能把精力用于处理重大信息上。目前博物杂志已经拥有约360万粉丝,用户反馈信息数量的增长速度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官方微博必须有选择性地与用户互动,比如针对普遍性较强的反馈意见进行回复,回复某些精辟的用户言论并转发到自己的主页。这不仅是为了节约沟通成本,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因为当一个有代表性的用户评论得到妥善回复时,官方微博不但直接完成了与该用户的沟通,同时也间接完成了与所有同类型用户的交流。

放低姿态、友好交流、热情服务、及时沟通、富有主见,能认真做到这些的公司官方微博就能树立起一个大众好友的形象,往往会被用户们亲切地称为“官博君”。“君”是一种带有欣赏意味的尊称,同时又给人平等、真诚、如沐春风的感觉。这只是官博形象拟人化的第一步,第二步是突出官博的个性。例如,杜蕾斯的官方微博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又酷又好玩的形象,一下子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

为了保持这种个性形象,杜蕾斯官方微博运营团队一方面分为早晚两班轮流运营,延长与粉丝们在微博上实际接触的时间,另一方面做好平均每天回复几百条反馈意见的日常沟通任务,并每隔一个小时选择与自己产品相关的自媒体消息做针对性互动。这样一来,杜蕾斯官方微博就把新媒体的社交功能发挥到极致,如同一个在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随时为小伙伴们待机的亲密友人。如此有血有肉、有情绪的官方微博,自然能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如今的网友没有谁会喜欢冷冰冰的新闻发帖机器,他们渴望在社交平台上获得比现实生活中更无所顾忌的亲密社交关系。唯有能热情交流并平等相待的自媒体,才能引起他们的交往兴趣。这里面也包括了具有个性化人格的公司官方微博。总之,企业如果想用好官方微博这个重要的新媒体工具,就必须遵循社交网络的规律,让官方微博以拟人化自媒体的形态出现在大众眼前。3.为公众号取个好玩的昵称

关键词:公众号;昵称

有些好书和好电影人气不高,是因为名字起得不吸引人。对于企业公众号来说,树立新媒体形象的第一步就是取个好玩、好懂又好记的昵称。

什么样的公众号昵称才是好名字呢?营销专家认为好的公众账号名称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有个便于搜索的目标关键词。

大多数网友主要是通过关键词搜索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微信公众号。所以,企业想提高被用户搜索到的概率,就要在公众号昵称里带上与自己产品相关的目标关键词。

第二,名字要好记,便于快速传播。

互联网的传播效率不必赘言。但也正因为如此,不断涌现的公众号让信息更加过剩,增加了公众号传播的难度。但是,只要公众号昵称有鲜明特色并且容易被记住,就可以很快传播开来。

第三,与发布内容的定位相吻合。

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先弄清楚目标用户是谁,然后分析他们对产品的深层需求。当公众号从昵称上体现了这种深层需求时,就会在用户的海马回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假如企业主要服务对象是本地用户,加上本地名称更便于精准地吸引目标用户。当然,这个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市场定位来考虑。

第四,不要过于“个性化”。

有个性的公众号昵称让人眼前一亮,但片面追求“个性”可能会起反效果。比如,使用冷僻字、火星文、让人看不懂的词给公众号起名,一方面增加了关键词搜索的难度,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大家的记忆效果。到头来,落得个想标新立异却不怎么吸引眼球的结果。

第五,重复和类似的昵称少。

名称相近的公众号,很容易被广大用户弄混。这样一来,可能会给昵称相近的公众号增加粉丝。越是独一无二的昵称结构,越能在第一时间抓住用户的注意力。

先来看看几类常见的企业公众号名称。

第一类是直接以公司、网站、产品名称作为公众号昵称。比如豆瓣、大象公会、简书、知乎日报等。这类公众号都是依托现有平台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