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贸易评论 第9-10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1 22:53:00

点击下载

作者:柳思维

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经济与贸易评论 第9-10辑

经济与贸易评论 第9-10辑试读:

学习马克思的资本流通理论——重视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流通实现问题

柳思摘要:马克思的资本流通理论主要有:资本的流通过程是三种资本形态经历三个阶段的统一的交替变化和不断循环的过程,资本流通过程的核心问题是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流通实现问题;马克思从空间与时间结合上明确了资本流通实现的必要条件,从资本流通实现效率的视角提出了流通时间理论,从资本流通实现成本的视角提出了流通费用理论,从再生产的全局阐述了两大部类产品流通协调发展的资本流通实现问题。学习马克思的资本流通理论,尤应重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资本及商品价值的流通实现。关键词:马克思;资本流通;重视;流通实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与突破。重视市场必须重视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马克思的资本流通理论内容十分丰富,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章、第二卷和第三卷第三篇中都有提到,但主要集中在《资本论》第二卷。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主要研究和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他从解剖资本主义社会最常见最普遍的商品细胞入手,重点揭示了商品的两重性秘密,揭示了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的秘密,研究了剩余价值的生产、来源及实质,考察了剩余价值的发展趋势,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资本论》第二卷是第一卷的继续和深化,它重点研究和考察的是资本流通问题。此卷是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对马克思的草稿进行科学整理和编写出版的。《资本论》第二卷共三篇21章,在第一、第二篇中马克思主要从微观视角论述个别产业资本的流通与循环过程;而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中则从宏观视角论述了社会总资本的流通和循环过程。

学习马克思的资本流通理论对于认识和指导中国经济在新形势下的转型发展,对于促进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稳增长,对于加快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化,都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学习马克思的资本流通理论我们应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本的流通过程是三种资本形态经历三个阶段的生产流通行为的统一的交替变化和不断循环的过程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篇中首先用了三章篇幅分别论述了“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商品资本的循环”。在第一章一开头,马克思就从流通与生产的统一性上非常明确地提出了资本的循环过程经过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货币转化为商品——G—W这个流通行为;第二阶段:资本经历生产过程,结果产生了一种商品;第三阶段:商品转化为货币,经历W′—G′这个流通行为。很明显,马克思论述的资本循环过程包含一个生产行为和两个流通行为的统一体。马克思在第一篇《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中是从微观个别产业资本的视野来考察资本的循环的,是将资本家同时作为资本市场买卖二者的双重身份,考察其手中的货币资本怎样转化为生产资本,生产资本又怎样转化为商品资本,商品资本又怎样再转化为货币资本,重新回到资本家手中。具体来看,在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资本循环的具体内容又各有不同。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即G—W。第一阶段为产业资本循环的起点阶段,即购买阶段,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产业资本家以买者身份出现在市场上,首先要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准备条件。在这一阶段,在价值形态上货币资本变为了生产资本,为资本生产准备前提条件。

从形式上看,G—W这是一般商品流通行为,但由于这种流通的内容具有特殊的规定性,才使G—W成为资本循环中的一个特定的阶段。这种特定的物质内容,就是资本家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即商品生产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如用A表示劳动力,用Pm表示生产资料,那么G—W就表现为。处于购买阶段的货币资本的职能,就是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货币资本的循环是指以货币资本为出发点和复归点的循环。用公式表示为:G—W…P…W′—G′(可简写为G…G′),货币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的基础,马克思在论述商人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时开宗明义地指出,拥有一定数量的货币积累是商人资本这种最古老资本形态存在和产生的历史前提。作为产业资本循环的一种形态,货币资本的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资本,清楚地表明了资本生产的目的是赚钱或增殖价值,从而揭示了资本运动的实质。但货币资本在其运动过程中会分成不同的部分,购买不同的生产要素资源,而不是一次性地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完成从G—W的转化,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正如马克思分析的:“因此,从内容看,G—W是表现为;就是说,G—W分成G—A和G—Pm;货币额G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购买劳动力,另一部分购买生产资料。这两个购买序列属于完全不同的市场,一个属于真正的商品市场,另一个则属于劳动力市场。”马克思关于货币额G分成两部分、通过两个市场、购买两种不同对象即生产要素的论述,说明了货币资本循环中首先要在购买流通结构中使货币额G所形成的两个部分互相匹配和协调,即通过货币额G—W转化后所形成的两个部分即G—A和G—Pm在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上要比例协调和互相适应,这样才能使循环成功。因此,不仅表示一种质的关系,还表示一种量的关系,即用货币所购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量的比例。这就是说,在第一阶段上购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不仅在质上要相互适应,而且在量上要保持一定的比例,才能保证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以生产出必要数量的剩余价值。这种数量上的比例,从根本上说,是由这个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的,同时也是由市场供求结构决定的。

现实经济中,一些产业和企业之所以资源利用率不高,产业资本循环失衡,往往与G—A和G—Pm两个部分的错配和失调有关,或是造成人力资源浪费,或是造成物质资源闲置,导致两者不能有效结合以形成最大效能的生产资本产出。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已十分清楚地指出:“换句话说,生产资料的数量,必须足以吸收劳动量,足以通过这个劳动量转化为产品。如果没有充分的生产资料,买者所支配的超额劳动就不能得到利用;他对于这种超额劳动的支配权就没有用处。如果现有生产资料多于可供支配的劳动,生产资料就不能被劳动充分利用,不能转化为产品。”因此,在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个阶段即货币资本循环中,流通环节最关键的是要使两个购买部分、两个购买对象能有机结合,顺利地实现G—W的转化。

第二阶段为产业资本循环的中间阶段,即生产资本循环阶段,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产业资本家组织生产过程实现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通过劳动力的消费,原材料的加工,机器设备的磨损,生产资本的形态又发生了变化,旧的使用价值的消耗转化为具有新使用价值的新商品,在价值形态上生产资本转变为商品资本。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二个阶段即生产资本的循环与货币资本循环的最大区别是不需要经过市场流通环节,因为通过G—W转化后,资本价值形态发生了变化,G变成了A和Pm即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通过从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转化,资本价值取得了一种实物形式,这种形式的资本价值不能继续流通,而必须进入消费,即进入生产消费。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只能在劳动过程中实现。”生产资本的循环就是以生产资本为出发点和复归点的循环。用公式表示为:P… W′— G′·G— W …P(可简写为P… P),这一阶段一经完成,资本家就不仅支配着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要素,而且支配着一种更大的劳动力的使用权,即支配劳动力进行劳动的权力,而劳动不仅能创造价值,还能创造出超出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这样,资本家的资本就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了。生产资本是作为能够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而发挥职能的资本。

生产资本的循环在整个产业资本循环中处于第二个阶段,其职能就是创造新的产品和新的使用价值与剩余价值,按产业资本循环的顺序,生产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生产资本,P… W′— G′·G—W…P,清楚地指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是生产中创造的。但这一循环给人一种“为生产而生产”的错觉,从而掩盖了资本生产的目的。所以,马克思说它是“再生产的形式”。

第三阶段为产业资本循环的终点阶段,即销售阶段,或称商品资本循环阶段。产业资本家重新回到市场,以售卖者的身份售出商品,换回货币,实现超额价值。这一阶段在价值形态上是商品资本再变为货币资本,而且是变为已经发生了价值增值的货币资本。

商品资本的循环,是指以商品资本为起点和回归点的运动,用公式表示为:W′— G′·G— W…P …W′,可简写为W′… W′。在商品资本的循环中,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价值全部实现,是资本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揭示了流通过程对于资本循环的极端重要性。但这一循环也造成了一种假象,似乎资本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掩盖了资本所有者追求剩余价值的真实动机。但是,W′— G′的转化却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马克思曾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生动地论述过商品转手让渡的困难:“W—G。商品的第一个形态变化或卖。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像我在别处说过的,是商品的惊险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我们看到,商品爱货币,但是‘真爱情的道路决不是平坦的’。”商品转化为货币的道路之所以不平坦,这是因为商品在何时何地向何人转化,并不是商品占有者单方面可以决定和控制的,而是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买卖各方博弈选择的结果,只有当商品的使用价值能在品类、数量、规模、结构、质量、价格上都符合买者的要求,W′—G′的跳跃才可能成功。

经过这三个阶段,产业资本的循环达到了最终目的,不仅使自身形态发生一系列转变,更重要的是既收回了预付的货币资本价值,又实现了运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超额价值。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使资本的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就是资本的循环。

从产业资本连续的、不间断的循环过程看,它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只有把握了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才能避免每一个循环的片面性,掌握资本运动的全貌,才能真正认识它在运动中实现自身增殖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将产业资本的循环归纳为三种形态、三个阶段、两种行为的总和,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深刻阐明了资本循环过程表现为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是一个直接生产过程和两个流通过程的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仍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和决定作用,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在价值形态上也同样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遗憾的是,受传统计划经济、权力经济、自然经济的影响,实际工作中仍有忽视流通、轻视流通、脱离市场实际的倾向:有的只重视产品的直接生产过程,而忽视其流通实现过程;有的只重视筹措货币资本(融资)和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流通,却忽视了从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流通转换。目前我国相当多的企业、行业出现的大量产能过剩、产品过剩,产品压柜、压库,资金链条紧张的现象,都与流通不畅、市场实现受阻有关。

二、资本流通过程的核心问题是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流通实现问题

《资本论》第二卷以“资本的流通过程”为题,揭示了以价值形式及实物形式不断更替和补偿组成的资本运动规律。对这一规律的认识,目前理论界的研究有两大特点:其一是多以马克思从微观到宏观叙述逻辑来解释,重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剩余价值的生产及价值与实物的补偿;其二突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生产关系的研究,注重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视角深入探讨马克思的资本运动规律理论,注重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运动固有的剥削性和局限性,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和供求失衡的经济危机。以上的研究无疑都是正确和卓有成效的。而笔者认为,从资本循环的全过程来看,资本的流通实现问题是资本循环成功和失败的关键所在,撇开资本赖以生存的特定社会形态,流通实现就成为资本循环的决定性问题。今天,学习马克思的资本流通实现理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特别关注:(1)马克思在考察商品资本循环过程中提出了出售商品是资本价值形成和价值实现的“决定性事情”。在《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中,马克思阐述了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资本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为内容的资本一般:揭示了在社会经济运行中,资本流通的一般规定性,这里的资本一般实质上是以资本的周转与循环为主轴的流通的全过程。马克思是从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的角度阐明怎样通过资本流通来实现资本增殖。第一,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有价值的增殖,资本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第二,个别资本的流通就是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过程。产业资本的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是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形式的统一。统一的条件是资本的每个不同部分依次经过三个循环阶段,执行三种职能,以及作为整体同时处在各个不同的阶段和职能中。第三,社会资本的流通就是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通过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以及各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来实现的,客观上要求两大部类及每一部类内部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

马克思在论述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时说:“现在,W′的职能是一切商品产品的职能:转化为货币,卖掉,经历流通阶段W— G。只要现在已经增殖的资本保留商品资本的形式,停滞在市场上,生产过程就会停止。这个资本既不会作为产品形成要素起作用,也不会作为价值形成要素起作用。”“商品量W′,作为已经增殖的资本的承担者,还必须全部经历形态变化W′— G′。在这里,出售商品的数量,成为决定性的事情。”在这里马克思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第一,如果在W′— G′阶段商品不能卖掉,产业资本的循环就会中断,生产过程就会停止,而这个停滞在市场上的商品资本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会全部失效,既不能成为“产品形成要素”,也不能成为“价值形成要素”,也等于宣告整个资本循环的失败。第二,资本流通实现的“决定性的事情”就是卖掉商品,因为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是最关键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不成功,资本全部形态变化就无法实现。因此重视商品出售,快卖多卖广卖商品就不是可有可无的企业业务,而是决定资本循环命运、决定资金链条是否断裂、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这一点,在买方市场格局下尤为重要。(2)在考察货币资本总循环过程中,马克思特别强调流通和生产的统一,强调货币资本循环要以商品流通为前提。“可见,资本的循环过程是流通和生产的统一,包含二者在内。因为G—W和W′— G′这两个阶段都是流通行为,所以资本流通是一般商品流通的一部分……资本是在一般商品流通之内完成自己的特有的循环的”。马克思在指出产业资本循环的目的和动机是价值增殖和赚钱时还说:“因为第一阶段是G—W,所以也表明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来自商品市场,同样也表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都受流通、商业制约。货币资本的循环不仅是商品生产,这种循环本身只有通过流通才能进行,它是以流通为前提的。”从形式上看资本流通中必须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和中介,发达商品流通形式即G—W— G′的流通形式也是一种最古老的资本流通形式。在这种资本循环流通的第一阶段中,货币资本必须通过市场交易转化变为生产资本,即G—W,当然这个转化为W的生产资本,在物质内容上包括劳动力、生产资料(含生产工具、设备、能源、原材料、辅助材料等),而在价值形态实现从G到W的转化,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交易和商品流通,如果第一阶段商品流通不能顺利进行,产业资本循环所需要的生产资本在数量、规模、结构、时空上达不到要求,资本循环就会失败。(3)马克思从剩余价值能否最终实现的视角明确地提出“卖比买更重要”的论断。马克思从剩余价值能否最终实现的视角,论述了在产业资本循环总过程的两个流通环节中,W′— G′阶段的卖比G—W阶段的买更为重要,因为W′— G′阶段的卖决定着商品的剩余价值能否最终实现。通过直接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的新商品也必须在资本循环第三个阶段实现从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转移,才能使资本循环不停顿地进行。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的循环,只有不停顿地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才能正常进行。如果资本在第一阶段G—W停顿下来,货币资本就会凝结为贮藏货币;如果资本在生产阶段停顿下来,一方面生产资料就会搁置不起作用,另一方面劳动力就会处于失业状态;如果资本在最后阶段W′—G′停顿下来,卖不出去而堆积起来的商品就会把流通的流阻塞。”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篇第五章论述资本流通时间时更为明确地提出“卖比买更重要”,他说:“不论是W—G,还是G—W,就它们本身看,都只是一定价值由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转化。但是,W′—G′同时是W′所包含的剩余价值的实现。G—W则不是这样。因此,卖比买更重要。G—W,在正常条件下,对于表现为G的价值的增殖来说,是必要的行为,但它不是剩余价值的实现;它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导论,而不是它的补遗。”

因为通过G—W,购买了劳动力和各种生产资料,货币资本就转化为生产资本P;在直接生产过程通过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一种新的商品产生了,从而在价值形态上实现了从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转化,即新的W′形成。W′作为新的使用价值在价值形态构成上包括旧价值的转移,即生产新商品所消耗的各种物质材料,包括一次性消耗的原料辅料和多次性转移的各种固定资产、设备、工具等的消耗以及各种人工劳动消耗;同时新W′在价值形态构成上还包括有通过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即剩余价值。但体现在新W′上转移的旧价值和新创造的剩余价值并不能自发和自动实现,只有当商品从流通领域经过买卖,转移到消费领域,才能实现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转化,即W′— G′,这样就最终完成了从G到G′的资本总循环,不但收回了产业资本循环第一阶段的预付资本,也实现了对生产资本运动过程中所转移的旧价值的补偿,更实现了生产过程中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即剩余价值。也只有通过这种决定性的售卖,产业资本的总循环才能周而复始顺利进行。否则,一切都会丧失,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商品本身的存在形式,商品作为使用价值的存在,使商品资本的流通W′— G′受到一定的限制。商品会自然变坏。因此,如果商品没有按照它们的用途,进入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换句话说,如果它们没有在一定时期内卖掉,它们就会变坏,并且在丧失它们的使用价值的同时,也就丧失作为交换价值承担者的责任。商品中包含的资本价值,资本价值中增长的剩余价值,都将丧失。”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把卖视为是比买更重要的事情。

马克思对于售卖重要性的论述一直贯穿在整个《资本论》中,如他在《资本论》第二篇第十章揭示固定资本和流通资本的周转规律时,详细剖析了在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价值转移规律,再次揭示了商品资本价值中旧价值转移的部分和新价值即剩余价值部分的来源,批驳了亚当·斯密在逻辑上的混乱,再次重申了“卖掉”对于在流通中实现资本剩余价值的重要性。他说:“在任何不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生产中,产品都必须作为商品来流通,就是说,必须卖掉,这不只是为了获得利润,而只是为了使生产者能够生活下去。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情况下,还要加上一点:在商品出售时,也实现商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基于剩余价值实现的“卖比买更重要”的论述对于今天在买方市场局势下推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形成“流通堵塞”,严重的商品库存过剩和产能过剩不能及时缓和化解,让其持续累积和发酵的话,就有可能酿成严重的市场危机和金融危机。因此,我们务必高度正视“卖比买更重要”。

三、从空间与时间结合上明确资本流通实现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明确提出了资本流通顺利进行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三种资本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必须同时在空间上并存;二是三种资本形态在时间上的继起性,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必须在时间上互相连接,承上启下,周而复始,不断循环。马克思发现的这一结论是他对资本流通过程反复观察、深入剖析、科学探究的结果,而不是主观臆断和盲目猜测的产物。

首先,产业资本的顺利循环必须保持三种职能资本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马克思指出:“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在这里,每一部分的相继进行,是由各部分的并列存在即资本的分割所决定的。因此,在实行分工的工厂体系内,产品不断地处在它的形成过程的各个不同阶段上,同时又不断地由一个生产阶段转到另一个生产阶段。”也就是说,全部产业资本不能同时处在同一种职能资本形式上,必须按一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个部分。这三部分应该各占多大比例,取决于企业生产的性质、技术水平和商品产销状况。只有这样,当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的同时,又有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也有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从而产业资本循环过程连续不断地进行。

但要能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产业资本在同一时间内必须按一定比例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个部分,决不能让全部产业资本同时处在一种或两种职能资本形式上,否则资本循环就会出现灾难。而且要求同一时间处于不同职能资本形式的三种资本必须在结构上处于比例协调状态。“因为单个产业资本代表着一定的量……而这个量又取决于资本家的资金,并且对每个产业部门来说都有一定的最低限量,所以资本的分割必须按一定的比例数字进行。”至于三种职能资本在空间上并存的比例,则应根据不同产业不同商品的属性、技术构成状况、产销周期长短、市场供求状况来定,这种比例关系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除了三种职能资本形式之间的比例结构外,每一种职能资本内部也有一个比例结构问题,因为构成每种职能资本的价值是由若干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如生产资本中的不变成本价值和可变成本价值的比例在不同行业就会不一样。如在技术含量高的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其生产资本部分中必然是固定资产设备占用资本比例高,而劳动力成本占用资本比例相对低。相反,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玩具生产行业,其生产资本构成中劳动力成本占用资本比例则会相对高。就这样,当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同时,又有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同时商品资本再转化为货币资本,生产连续不断地进行。

由此可见,必须使三种职能资本形式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同时在空间上并存,并按一定比例使三种职能资本结构协调发展,资本循环才能实现健康发展。因为三种职能资本形式的循环都以彼此的存在和运动作为前提和条件,每一种职能资本形式可以同时视为其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四章论述的:“在一个不断回转的循环中,每一点都同时是出发点和复归点。如果把这种回转中断,那就不是每一个出发点都是复归点了。我们已经知道,不仅每一个特殊的循环都把其他的循环作为前提(包含在内),而且一种形式的循环的反复,已经包含着其他形式循环的进行。”“实际上,任何一个单个产业资本都是同时处在所有这三种循环中。这三种循环,三种资本形态的这些再生产形式,是连续并列进行的。例如,现在作为商品资本执行职能的资本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货币资本,但同时另一部分则离开生产过程,作为新的商品资本进入流通。因此,W… W′循环形式不断地进行着;其他两个形式也是如此。”很显然,马克思论述的三种资本形态的循环都是以彼此的存在和运动作为前提和条件的,因此三种职能资本形式在空间上必须并列存在,这样当一种职能资本形式在循环运动时,便可以作为另一种职能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马克思也多次在《资本论》中讲明这一道理。

其次,产业资本的顺利循环还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资本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这是产业资本顺利循环的第二个基本条件。产业资本必须同时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即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这就是说,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都必须顺利地进行各自的循环,不断完成职能形式的转换。不论哪一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在各自循环的哪一个阶段上停顿下来,都会使产业资本循环发生中断。例如,当商品资本不能转化为货币资本时,就会出现商品积压,而货币资本短缺,就无法再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就不能继续进行。正如马克思深入分析的:“因此,资本作为整体是同时地、在空间上并列地处在它的各个不同阶段上。但是,每一个部分都不断地依次由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由一种职能形式过渡到另一种职能形式,从而依次在一切阶段和一切职能形式中执行职能。因此,这些形式都是流动的形式,它们的同时性是以它们的相继进行为中介的。每一种形式都跟随在另一种形式之后,而又发生在它之前,因而,一个资本部分回到一种形式,是由另一个资本部分回到另一种形式而决定的。”

马克思在上面论述中已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三种职能资本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是以其在时间上的继起性为中介和条件的,即“它们同时性是以它们的相继进行为中介的”,只有三种职能资本形式在时间上互相继起,不断进行职能资本形式的转换,产业资本循环的“接力赛”才能连续进行。单个产业资本的循环是如此,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也是如此。

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上述两个条件是相互联系和互为条件的。一方面,空间上的并存性是时间上相继转化的前提,没有并存性,就没有继起性;另一方面,并存性又是由相继转化引起的(是相继转化的结果),没有时间上的继起性,也就没有空间上的并存性。这表明,产业资本的正常循环,不仅要使产业资本同时处于三种职能形式上,并且要同时进行三种形式的循环。正如文章一开头引述马克思所论及的:“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形式的统一。”

综上可见,资本要不断地增殖,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循环,不断地运动,这是资本的内在要求和本性。资本一旦停止了运动,就不能增殖,也就不成其为资本了。因此,资本循环是一种无休止的运动,而不是静止停顿的。

四、从资本流通实现效率的视角提出了资本流通时间理论

(一)马克思对资本流通时间作出了科学界定

马克思特别重视资本流通的速度与效率问题。而在一定时间内一定量的资本的周转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周转一次所需的时间,因此资本流通实现的效率由资本流通的时间决定。《资本论》第二卷第五章中集中分析了资本循环中的资本生产时间与资本流通时间。马克思指出:“资本在生产领域停留的时间是它的生产时间,资本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是它的流通时间。所以,资本完成它的循环的全部时间,等于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按照马克思的分析,资本的生产时间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劳动时间,即劳动者为完成某种产品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全部工作日。二是自然力独立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劳动过程全部地或者局部地中断。三是原料、材料、燃料地储备时间。产业资本的流通时间包括两个大的部分,即产业资本循环第一阶段,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流通时间,和产业资本循环第三阶段,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流通时间。这是因为“在流通领域中,资本是作为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存在的。资本的两个流通过程是: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由货币形式转化为商品形式。商品转化为货币在这里同时就是包含在商品中的剩余价值的实现”。

马克思深刻地分析了资本流通时间与资本生产时间互相排斥、互相限制的内在制约关系,他指出:“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是互相排斥的。资本在流通时间内不是执行生产资本的职能,因此既不生产商品,也不生产剩余价值。……在资本流通时间持续的时候,生产过程就中断,资本的自行增殖也就中断;并且生产过程的更新根据资本流通时间的长短而或快或慢。……因此,流通时间的延长和缩短,对于生产时间的缩短或延长,或者说,对于一定量资本作为生产资本执行职能的规模的缩小或扩大,起了一种消极限制的作用。资本在流通中的形态变化越成为仅仅观念上的现象,也就是说,流通时间越等于零或近于零,资本的职能就越大,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它的自行增殖就越大。”另外,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十四章中也谈到了流通时间,他指出,流通时间的长短不一会造成周转时间(指资本的周转时间),从而造成周转期间的长短不一。同时,流通时间中的出售时间的延长会增加销售市场上价格变动的风险,因为市场供求是不断变化的,供求变动引起价格的变动,流通时间延长会使商品供求状况发生新的变化,从而引起价格的变动,影响资本价值的实现程度。

马克思在界定了资本的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后,还深刻论述了资本的周转效率与资本的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的长短成反比例变化的规律。马克思指出:“因此,资本的流通时间,一般说来,会限制资本的生产时间,从而也会限制它的价值增殖过程。限制的程度与流通时间持续的长短成比例。而这种持续时间的增加或减少的程度可以极不相同,因而对资本的生产时间限制的程度也可以极不相同。”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就是资本的周转时间。由于各个部门的条件不同,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有所差异,资本的周转时间也各不相同。(二)马克思系统分析了影响资本流通时间的主要因素(1)马克思首先深刻论述了商品的产销空间距离和运输工具的变化制约资本流通时间的长短差异。马克思认为:“商品的销售市场和生产地点的距离,是使出售时间,从而使整个周转时间产生差别的一个经常性的原因。”不同的商品生产与销售的空间距离不同,商品从产地到达销地的在途运输时间也肯定会有不同;即便是同一种商品,由于从同一产地运往不同的销地,在途运输时间也肯定会不同,如海南岛产的各种热带水果销往湘鄂赣三省和销往东北三省的商品流通时间肯定大有差异,因为产销地的空间距离明显不同,这就会产生马克思讲的“周转时间的差别”。马克思认为商品产销的空间距离不仅影响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长短,也影响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长短,“商品由生产地点到销售市场的运载过程的相对长度,不仅会在流通时间的第一部分即出售时间上引起差别,而且也会在第二部分即由货币再转化为生产资本要素也就是购买时间上引起差别”。(2)马克思其次深刻论述了运输工具运输方式的变化制约资本流通时间的变化。在商品的产销空间距离不变的情况下,要改变商品在途运输时间,只能靠运输工具的改良和运输方式变革。马克思揭示了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变化会从两个方面影响和制约商品流通和资本周转时间的变化。

其一是运输工具的改良和运输方式变革会绝对减少和缩短商品在途移动时间,“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良,会绝对缩短商品移动期间。……例如,改良的帆船和轮船,缩短了商品的移动时间,从而也缩短了商品到达远近港口的时间。”现实生活中因运输工具的改变而使商品流通及资本流通时间而改变的现象比比皆是,如管道运输促成了我国的“西气东输”。西气东输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工程,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自新疆塔里木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库尔勒、吐鲁番、鄯善、哈密、柳园、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定西、宝鸡、西安、洛阳、信阳、合肥、南京、常州等地区,东西横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个省区,全长4200千米。由于全是管道输气,没有任何中间运输装卸环节,流通时间几乎为零。

其二是运输工具的改良和运输方式变革会引起生产中心(经济中心)的变化,也会影响商品流通资本周转的时间。交通运输工具的变化可以引发生产力空间布局,引起生产要素和产业在空间发生新的聚集、扩散、转移,如一批交通枢纽新城市的兴起,就被人们形象地喻为“火车拖来的城市”、“汽车运来的城市”、“轮船装来的城市”等,新的生产中心交通中心的形成就会改变已有的产销空间格局,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