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3 00:17:33

点击下载

作者:孙毓修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诸葛亮

诸葛亮试读:

出版前言

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曾经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是他的散文《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作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蓬勃朝气,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

或许是受到梁启超先生的感召,1908年冬天,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推出了一套系列丛书——《少年丛书》,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这是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部历史人物类学生课外阅读丛书。首任编辑和作者是林万里,第二任编辑是孙毓修,孙毓修是这套丛书的主要作者,后期加盟写作的骨干还有国学大师钱智修。他们都博览中外,以精准而严格的眼光审视中外古今文化资源,选取其中有益于少年儿童精神世界的材料,予以整合,编写成册。这套书出版以后,广受少年儿童的欢迎,每册前后加印达几十次,若整套书累计,恐怕达到数百次之多,发行量之大,影响力之广,在二十世纪的人物传记类图书中堪称罕见。《少年丛书》前后出版了近三十余种,每一册传主为一位中外历史名人。我们在全国各地经过多方的搜寻,共得二十八册,其中中国名人十五位,外国名人十三位。每篇先叙述名人的生平传记,后加以作者的评论,根据时事,启发少年,借以激励少年树立远大志向,明确奋斗目标,成就健全人格。著名作家茅盾在阅读这套书后曾评论说:“记事简明,议论正大,阅之足以增长见识,坚定志气。”这套出版之初即为砥砺少年志向的书影响了当时无数少年儿童由此走上振兴中国之路。著名作家张天翼、赵景深、陈伯吹等,都曾深受这套书的影响。《少年丛书》的三位作者,都是当时学贯中西的通儒,不仅有深厚的国学功底,也有睁眼看世界的非凡眼光。撰写本套书册数最多的孙毓修先生,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目录学家、藏书家、图书馆学家。他同时还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除了《少年丛书》,他还先后主编出版《少年杂志》、《童话丛书》等,被茅盾誉为“中国童话的开山祖师”。

另一位作者钱智修,浙江嵊县人,字经宇,是著名的国学大家,博古文学家,东方学派思想家。他在学时,就以“国学国文湛深,文章洛阳纸贵”赢得尊敬,并被上海多家进步报馆争揽为特约撰稿人。1911年毕业后,他应编译所长高梦旦之聘,担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辑。1920年7月他任《东方杂志》主编,长达12年,是该杂志有史以来任期最长的主编。他还参与编辑《辞源》及《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931年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秘书长。

第三位作者林万里是民国年间著名的报人,原名獬,又名白水,字少泉。他幼承家学,又拜名士高啸桐(商务印书馆创始人之一)为师。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他在杭州参与创办求是书院、养正书塾、东城讲舍、蚕学馆4所新式学堂,任求是书院总教习;后任《杭州白话报》主笔,宣传新思想。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出任《警钟日报》主编,宣扬孙中山及其领导的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帝制取消后,林万里重操新闻旧业,创办过多份报刊。

鉴于每位作者独有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热点,每位编者对人物都有自己的选择。孙毓修所撰写的大部分是中国历史名人,而且写作的视角也非常独特,如其所写的《玄奘》是一个历史人物,而不是《西游记》中的唐僧。现代的普通读者对玄奘的了解绝大部分是来自于《西游记》等小说,而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却鲜有人知——玄奘取经并非唐太宗支持,相反还受限于当时的法令,他冒着生命危险才得以出境。这就需要有人为读者打开另外一扇窗户,还原真实的玄奘,而不是小说中的文学形象。茅盾先生对孙毓修所写的《玄奘》评价很高:“可以说是内容翔实,深入浅出,既宜于少年阅读,也使成年人增加历史知识。”再如《苏秦》,作为一位著名的辩士,《史记》必然为之列传。孙毓修在写苏秦游说各国发言的时候采用了《史记》中记载的史料,而在后面的评论部分对苏秦的表现作了恰当的点评,分析苏秦游说秦、燕、赵、韩魏、齐楚的过程,阐述了苏秦辩术策略的不断提高。对于国外人物的选取,孙毓修也是偏爱励志型的,如德谟士,从一个小人物成长为大演说家;彼得大帝,从受制于人,成为欧洲赫赫有名的皇帝。

另一位作者钱智修,先后写有《林肯》、《苏格拉底》、《拿破仑》等,这些都是西学东渐后中国人十分崇仰的外国名人。值得注意的是,钱智修秉承严复所主张的信、达、雅翻译原则,特别讲究传记所含的真实性。他所抒发、张扬的传主虽然都被列为人们仿效的楷模,写法却不做作,更没有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而更改史实。

林万里所写的外国传记和钱智修的作法大致相近,即在第一章抒发己之传记宗旨,后文谈及传主读书之术、治学之道与其行事风格,并进行了点评。此外还有其他人关于传主的言论,更有编译者自己的评论,以引导少年儿童正确地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一味盲从。《少年丛书》的最大特色,就是“记事简明,议论正大”。书中除了记叙人物的生平故事之外,作者的评论也让这套书大为增色。其议论宏富,既能够结合少年的成长特点,指明如何学习书中人物的优良品质,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对于引导少年如何立志修身,大有裨益。

这套书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全部用文言文写作,语言凝炼,文笔流畅,保持了中国传统作史传的鲜明特色。当时,白话文风已经悄然兴起,而作者能够不从时髦,采用文言写作,甚为难得。以至我们今日再读此书,依然能够体味到文言笔法的无穷魅力。然而考虑到近百年来,国人的文言文水平已经一落千丈。今日的大部分少年,阅读文言文尚有一定困难,因此我们特别组织人员,将全套书进行了白话翻译。尽管我们做了最大的努力,文言文的神韵依然是难以用白话表达出来。因此,我们希望少年朋友通过阅读这套书,体会文言文的独特魅力,进而热爱和学习文言文。《周易》有云:“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说的就是多学习古人的嘉言懿行,对我们修身立德至为重要。古人尝言:“童蒙养正,少年养志,壮年养德。”少年时期是人生至为关键的时候,这个时期树立什么样的志向,以什么样的人为榜样,往往会决定一个人未来的人生成就。而一个人少年时期读的书,也足以改变他的一生。在今日少年课外读物良莠不齐的状况下,《少年丛书》堪称鲜有裨益少年的优秀读物。若今日的少年,能够认真研读这套《少年丛书》,对于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健全人格、完善道德情操将大有裨益。或许,今日的风华少年,即是将来成就伟业的千古豪杰、泽被世人的大圣大贤。勉哉!勉哉!

为什么要读名人传记——《少年丛书》白话语译序

我从小很喜欢读书,可是,因为身处偏僻山村,小的时候却无书可读。那个时候,家中只有父亲买的一本《古文观止》,儿时翻阅过无数次,虽看不太懂,却记忆深刻。有人说,儿童时期读的书,一生也难以忘记。此言确实不虚。

没有想到的是,儿时无书可读的我,日后竟然投身于出版业。今天,我国的出版业已经非常发达,给少年儿童读的书也非常多。可是,若细心寻求,真正的好书却是少之又少,尤其是给少年儿童介绍历史文化的书。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与这套百年前的《少年丛书》结缘,这套当初专为少年而写的中外名人传略,让我眼界大开,没想到,百年前的前辈们,竟给少年们创作出如此优良的传记读物。要知道,给少年儿童写作,比给成年人写作更难,尤其是给人物作传,既要符合历史史实,不可随意编撰,又要注意引导青少年如何取其长,避其短,以免误人子弟。因为,作为历史人物,不可能处处皆堪为今人楷模。这就需要作者要极富有爱心、责任心和严谨精神,才能让读者从中获得纯净的人生智慧。可以说,目前各种写给青少年的人物传记,很少能与这套《少年丛书》相提并论的。

这套书中的二十八位中外名人,大多数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但是对于他们的生平事迹,也许就知之甚少了。读了他们的传记,方知欲为圣贤豪杰,需下一番苦功夫才能有所成就。“人人皆可为尧舜”,说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圣成贤的资质,然而虽有圣贤之资,也需后天的不懈努力,方能成就一番伟业。所以,这一套书作者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读者了解一下名人轶事,而是以伟人的事迹启迪和激励少年朋友,树立人生的志向,汲取这些英雄豪杰的人生智慧,修身立德,练就自身本领,最终成为造福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

这套书虽然是写给少年看的,并不意味着就不适合大人阅读。大作家茅盾就曾大力推荐这套书。现在的青年人,乃至家长、老师,若能读读这套书,对于人生事业,教育子弟,也是大有益处的。可以说,这是一套老少皆宜的好书。《少年丛书》在当时之所以大受欢迎,销量巨大,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这套书每册文字量不大,文笔流畅,史实可靠,评议精彩,这都是许多普通名人传记所不具备的。因此,这套书深受读者欢迎,也就不难理解了。

读名人传记,重在学习名人的智慧和经验。正如文天祥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有涯,知也无涯,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寻求到人生的价值,获取人生的智慧,而不浪费光阴?《少年丛书》中的这些圣贤豪杰,就是我们的榜样。他们身上伟大的人格,比如孝友、善良、爱心、坚毅、勇敢等等,这些人性的光辉,都是我们的学习之处。

我们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将这一套书作了白话语译,希望今天的少年们,能够喜欢阅读并且从中汲取智慧。若能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够有所收获,那就不负当初写作这套书的三位老前辈的一片苦心,而我们的工作也就没有白做了。

这一套书规模宏大,在校对和语译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错误,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少年丛书》语译小组 主编 萧祥剑第一章武侯之政策及其时势

五丈原秋风远逝,廿一年,将星遂殒。千载之后犹令人唏嘘凭吊感慕不已者,惟诸葛武侯而已。武侯死后五百年,有唐杜甫以诗王之资格,谒其祠堂赋诗一首曰:“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读其前半首益令人低徊而不能去,至后半首则又欲慷慨起舞矣。古来论武侯者,莫如甫此诗。而欲知武侯之心事,以见其为前此政治界中唯一人之伟人,则不可不辟旧史氏之谬说,而易以现世界之眼光。

后汉之季,中央政府,失其威信,于是群雄崛起,分典州郡。当武侯之壮岁,虽黄巾已除,二袁既仆,而刘表割据于荆襄,刘璋自立于蜀郡,孙权拥江表之雄,曹操据宛洛之固。此数子者,皆有声名才望于时。独刘豫州奋起侧陋之中,固不如孙权承破虏讨逆两世之烈,兵雄将猛,即比曹操之起东郡,亦大不侔。然其人真英雄也。有时而结人心,则以长者自居;有时而逃人忌,则以弱夫自全;有时而据要津、赴机会,则蹶然而起。此武侯之所以舍曹而事刘也。操欲用侯,侯自陈不乐出身。操谢之,曰:“义不使高世之士,辱于污君之朝。”(见《抱朴子》)夫彼岂果不乐出身?特以操负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恶名,身为汉民,而他日直接以灭汉,此于旧伦理上所不能通者也。豫州为帝室之胄,人心所系,辅之则易以集事,此武侯之作用也。果其心乎复汉,则当孝献未废之日,何不如光武之事?更始闻献帝遇害之谣,何不效高祖之为发丧?且于入吴求援之日,何无一语及汉,而明目张胆说以鼎足之势哉?其欲以刘豫州为天下之共主也明矣。故当知武侯为蜀汉之武侯,而非后汉之武侯。旧史氏不知武侯之志!固将灭魏吞吴,统一中原,以施其伟大之抱负,为三代后未有之一人。乃以忠汉不忠汉,为唯一之问题。其识亦陋矣。

侯在隆中,抱膝长吟,自比管乐,此其企慕固甚高也。晋宋以来,追慕伟人,为侯作传者,自陈寿外,有宋张栻之《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见《十万卷楼丛书》)、萧常之传(见《续后汉书》)、元郝经之传(见《续后汉书》)、明谢升之传(见《季汉书》)、李贽之《忠诚大臣传》(见藏书)。虽互有详略,而陈寿传中之自比管乐一语,他传皆削之。张栻又为之辞曰:“侯在隆中,传称以管、乐自许,予谓侯盖师慕王者之佐,其步趋则然,岂与管乐同在功利之域者哉?意是传者之误,故不复云……予既作传,以示新安朱元晦,元晦以予不当不载以管、乐自许事,谓侯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之书,及劝昭烈取荆、益以成霸业。可见其所学未免乎驳杂。”是可见旧史氏眼光之陋也。

夫管、乐何如人哉?乐毅用于燕而未尽其用,然其将略,已显于世。观其下齐七十余城,而人不知兵,被谗去国,不出恶声。其人固有名将之风,夏侯太初论之详矣。至于管子,以今日政治家之学识论之,则诚吾国历史上有数之人物也。二十世纪之所以立国者五,曰国家思想也,法治精神也,地方制度也,经济竞争也,军国民主义也。凡此五者,有之则强,无之则亡。磅薄发辉,于今为烈,乃二千年前管子已实行之,以成其功业。武侯之时,汉室不振,神洲之内,豆剖瓜分。其所遇之时势,与管子同。故其相昭烈后,主持强兵富国,法治尚武之术,亦莫不祖述管子。而与现世界所以立国之原,如合符节。自晋唐以后,人狃于一统之局,颓然自放,转诋管葛之治为杂霸。而泄沓成风,相忍为国,遂以积弱闻于世界。乌知吾先民强毅而贞固之手段,固不让彼横绝一世、睥睨五洲之大政治家大军人之所为也?况如武侯之高风亮节,出处皎然,尤非他人所能望其项背者哉。

五丈原秋天的风已经离我们远去,闪耀了二十一年的将星,也在此时殒落。千年之后还令人叹息怀念不已的人,也仅有诸葛亮武侯了。武侯死了五百年后,唐朝时期被尊为“诗圣”的杜甫,曾去他的祠堂拜见,并赋诗一首:“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我们读这首诗的前四句,有一种十分迫切的仰慕之情,而后四句又让人情绪激昂,充满了斗志。古人所有怀念、歌颂武侯的诗,都比不上杜甫的这一首。而要想知道武侯的心事,展现出他是千年前政治界中唯一的伟人,则要抛开以前史家的谬论,改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

东汉末年,朝廷失去威信,于是各路英雄纷纷崛起,瓜分了各个州郡。当时武侯正当壮年,虽然那时黄巾起义已经被镇压,袁绍与袁术也已经倒下,但是还有刘表分割占据了荆州、襄阳,刘璋在蜀郡独立,孙权拥兵东吴,曹操坐据南阳、洛阳。这几个人,在当时都是很有声望的。唯有刘备在僻陋之中崛起,比不上孙权继承孙坚、孙策两代威名,加上兵源充足,将领勇猛,即使和曹操起兵东郡相比,也难以比拟。然而,刘备这人也算是个真英雄。有时为了笼络人心,他就以长辈自居;有时为了不遭人忌讳,他又示弱来保全自己;有时占据要地、为了抓住机会,便会奋然而起。这也是武侯为什么不跟随曹操而追随刘备的原因。曹操想任用武侯,武侯说不愿意做。于是曹操说:“我不会让超绝世俗的人,在无道昏君的朝堂上受侮辱。”(见《抱朴子》)诸葛亮难道真的不愿意做官吗?只不过因为曹操背负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恶名,而诸葛亮身为汉朝的子民,有一天可以直接将汉朝灭亡,这在以前的伦理道德上是说不通的。刘备是汉室皇帝的子孙,人心所向,辅佐起来更容易成事,这也是诸葛亮的用意。确实是想要匡复汉室,那么在孝献帝没有被废除的时候,为什么不学光武帝行事?宁愿相信献帝遇害的谣言,为何不学习高祖发丧的行为?况且在向吴求援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一字半语提到匡复汉室,而是明目张胆地大说三国鼎立的天下形势?他所想要的就是奉刘备为天下人共有的君主!这才是目的。因此应当知道武侯是蜀汉的武侯,而不是东汉朝廷的武侯。这是旧史官不懂武侯的志向啊!诸葛亮将消灭魏国、吞并吴国、统一中原作为自己毕生的抱负,是夏、商、周三代后仅有的人物!旧史官却只纠结于诸葛亮忠不忠于汉这个问题,可见他们的眼光也是短浅的。

武侯隐居隆中时,经常抱膝吟唱,把自己比做为管仲和乐毅,这是他仰慕他们的才华,希望达到更高的境界。从晋宋开始,有仰慕他才华的人,为武侯写传的,除了陈寿,还有宋朝时张栻写的《汉丞相诸葛武侯传》(见《十万卷楼丛书》)、萧常的传(见《续后汉书》)、元朝郝经的传(见《续后汉书》)、明朝谢升的传(见《季汉书》)、李贽的《忠诚大臣传》(见藏书)。传记上虽然有的详细有的简略,但陈寿在传书中的自比管仲和乐毅这一说法,其他传记上都没有记载。张栻又解释说:“武侯隐居隆中,传记中称以管仲乐毅自称,我觉得是武侯仰慕王侯的佐证。他选择行走的路,怎么能和管仲乐毅这些都是功名利禄中人相比呢?想来是写传的人误会了其中的意思,因此不再多说……我写了这篇传记后,拿去向朱元晦请教,元晦认为不应该不记载武侯自许为管仲和乐毅这回事,认为武侯后来为刘禅手书《申》、《韩》、《管子》、《六韬》这些书,及规劝刘备占领荆州、益州以图霸业。可见他所学的东西未免太杂了些。”由此可见以前史官们的目光之短浅。

管仲、乐毅是什么样的人物?乐毅在燕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才能,然而他的将才伟略却已经向世人显露出来,看他统帅燕国等五国军队攻下齐国七十多个城池,然而燕国人却都不懂用兵之道,乐毅因为流言而投奔了赵国,也没有说燕国的坏话。这人也是有大将风范气度的,夏侯玄关于他的评论已经很详尽了。至于管子,以现在政治家的眼光看来,确实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人物。二十世纪中使国家存在的条件有五个:国家的思想、法治的精神、各个地方的制度、经济竞争、军国民主义。具备这五个条件的国家就会强大,不具备的国家就会慢慢走向衰亡。将这五个条件充分利用,到现在会使国家气势盛大。这在两千年前管子已经实行过了,助他成就了一番大业。武侯那个时候,汉朝皇室衰微,国家分东离西,国土被分割,当时的情形和管子是一样的。因此在他辅助刘备后,主持强兵富国、治理国家、统治军队的方法,也都是学习管子。而与现在世界所有建立国家的原则,基本上也是相符合的。从晋唐以后,人们拘泥于一成不变的局面,萎靡不振,自我放纵,回过头来却毁谤管子和诸葛亮治理国家是用王道掺杂霸道。

当懈怠成为社会风气,隐忍苟且成为立国方略,于是积贫积弱任人摆布的名声就闻名于世了。难道不知道我们国家先民那种坚毅顽强、守持正道的方略,相比那些纵横一时、傲视世界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的所作所为也毫不逊色吗?况且像武侯这种高风亮节的人物,更不是一般人所能比得上的。第二章武侯之少年

侯名亮,姓诸葛,字孔明,追赠武乡侯,谥忠武,琅琊阳都人也(今山东沂水县南)。少孤,从父玄,署豫章太守。亮往依之。叔去官,依刘表于荆州,挈亮俱行。叔卒,亮乃择地修养,以励节而勉志焉。伟人之少时,其志意固已远矣。

荆洛处天下之中。自周迄汉,常为四达之通衢。世而治,则衣冠文物之所聚会也;世而乱,则群雄剧寇之所出没也。当两汉之间,中州人物,以南阳一郡为归。其郊外有冈,起自嵩山之南,绵亘数百里,至此,截然而止,如巢然。山水深厚,云树苍茫。退则窈然深藏,遗世而独立,出则面襄汉而走樊邓,易与当世贤士大夫握手交欢,互通声气。武侯乃结草庐于其中,躬耕陇亩,啸傲自适。此时也,春雷掩声于地下,虎豹匿影于雾中。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虽伊吕何加焉。

方献帝建安之初,曹操迁帝于许都。二袁跋扈,吕布纵横,中原纷纷,有如云扰。而侯一室晏然,安其弦诵之常,与颖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游。三人务于精熟,而侯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抱膝常吟,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侯但笑而不言。后公威思乡里,欲北归,侯谓之曰:“中国饶士大夫,邀游何必故乡耶?”

草庐西偏地址极高,背山临水,风景最胜。侯常登之鼓琴,以为《梁甫吟》。《粱甫吟》者,盖咏齐国晏子之事。其词曰:“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此盖思琅邪故乡,如庄舄之越吟也。或谓侯之意,愿辅佐明主,又惧为谗邪所阻,故发此吟。以侯之明,遇其主则出,不遇其主则伏,而何必豫存一忧谗畏讥之心,以损其草堂之乐耶?侯虽云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然怀土之心,即爱国心之所本也。某山某水,忆游钓而徘徊;为故为亲,话桑麻而动色,此人之情也。圣贤豪杰,亦何必远乎人情?

黄承彦者,高爽开朗,为沔阳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

方侯在南阳日,同县庞德公素有重名,司马徽兄事之。娶孔明小姊,夫妻相敬如宾。孔明每至其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其从子统,小时朴钝,未有识者,惟德公与徽重之。德公尝谓亮为卧龙,统为凤雏,徽为水鉴。【批评】

时世多事之秋,正少年求学之日也。尝见无志之人,一睹时事纷纭,便百务灰心,苟且求安,更无向上念头。其有志者,则直舍其学业,奔走国事,纷心时局,而不遑修养。如去年革命时,少年界中人,争投身于军事是矣,不知此爱国之小者也。天生我材当用之大处,以智识未老、学业未足之时,便去报国,其热心虽甚可敬,然犹落未熟之果,摘方长之瓜。良好之瓜果,而使之不得尽其材,岂不大可惜乎?须知生逢危局,凡我青年将来所负之责任,必更重大。欲尽此重大责任,全恃少年时代,专心一意,修养其身心,磨励其志气。若因此辍学,费其贵重之时光,谓之自暴自弃也可。武侯生当群雄扰攘、个人生命朝不保夕之时,乃不遑他事。而汲汲焉择地读书,萧然草庐,独立不惧,其气概为何如也。同时如石广元、孟公威、黄承彦辈,虽亦一时名士,然皆作避地厌世之想而已。惟武侯处消极之世,而抱积极之志,此武侯之所以为武侯也。当隋末之乱,王通隐居河汾。身为大师,孕育房杜诸贤,开有唐一代之治。当元末之乱,刘基隐居青田,遇合太祖,开有明一代之治,一旦遭逢知己,出身而任国事,无虞其竭蹶者,学足故也。我辈生丁危世,其亦可知所取法矣。《水经注》云:沔水历孔明旧宅,在今襄阳县西隆中山东也,《出师表》所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沛国刘季和镇襄阳,与犍为人李安共观此宅,命安作宅铭。永平五年,习凿齿又为其宅铭。后改为祠,是侯之遗宅。晋时犹无恙也,今则陈迹已湮,啸声俱杳。过客徒于荒烟蔓草之中,慨然凭吊而已。若英美名人之宅,虽数千年亦悉保存,非特保存而已,并当年之一器一物位置之次第,亦悉如其旧。户外之风云变幻,草木荣枯一岁中不知换若干次之度态也,而宅内之景象,则自名人去世至今,未尝一变。后之入此室处者,抚其遗迹,而数千年前之主人,若呼之欲出。于是摹为图画,制为信片。而名人之起居,名人之精神,无不深印于人人之脑中,惜吾国未能知此也。咸阳三月,可怜焦土,以从前专制帝王之魔力,尚不能保其所居,而况乎他人哉?

观武侯所与游者,皆一时才俊。然与武侯比,则其学识,皆较逊一筹。而侯与之互通款曲,共相师友,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人有恃才傲物,视举世无一当意之人者,自大乎实自小耳。

武侯读书观其大略,此谓熟精义理,而不为章句之学耳。盖前汉经师,多治大义,以求致用。至于后汉,则破碎太甚,咬文嚼字,无益于大体。武侯之学,求其经世,夫岂屑追随康成、季长之后者乎?不用心读书者,幸弗误会,陈傅而猥曰,不必深考也。史称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此其理想,又入旷达一路,与武侯读书似同而实异。

武侯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刘禅追赠为武乡侯,谥号为忠武,琅琊阳都人(今山东沂水县南)。他小时候就成了孤儿,叔父诸葛玄为豫章太守,诸葛亮便前去投靠他。后来官位被免职,于是叔父又带着诸葛亮投奔了在荆州的刘表。叔父病逝后,诸葛亮找了个比较隐蔽的地方修身养性,砥砺节操并且勉励志向。伟大人物的少年时代,便有了长远的志向与抱负。

荆州、洛阳都处于重要的地理位置。自周朝到汉以来,一直是通达四方的中心城市。如果是太平盛世,这里就是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如果处在乱世之中,这里就会成为各路英雄豪杰、盗贼们出没的地方。当时两汉之间时,中州有突出才华的人物,以南阳郡为归隐地。南阳郊外有山脊,从嵩山南面起,数百里绵延不断,到这里后突然终止,就和一个窝一样。山林茂密,雨水丰厚,天上的云和树看上去成一片,广阔无边。退隐时可以幽然深藏,超然遗世。出仕时直面襄阳、汉中,而且经过樊邓,可以毫不费力地与当时的贤能人士见面、交往,相互间传递信息。武侯于是在这里修筑了简陋的屋子,亲自在田地里耕种,放歌长啸,傲然自得。而这时期,他就像春天轰轰的雷声都掩藏到地下,虎豹无影无踪地躲进了雾中。看轻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确自己的方向;身心安宁恬静,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即使是伊尹和吕尚也不过如此吧?

汉献帝建安初年,曹操将献帝接到许都。这时袁绍与袁术骄横跋扈,吕布放纵无忌,整个中原地区像云一样的纷乱,天下动荡不安。而诸葛亮独自过着安闲的日子,满足于时常抚琴呤唱的生活,与颖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三人交往。三人对所学内容力求精确和熟练,唯独武侯不拘泥于细节,从总体上掌握其精神实质。每天都悠闲舒缓,不慌不忙,时常抱膝而坐吟唱,还对三人说:“你们三人求取功名的话,可做到刺史、郡守。”三人问武侯能做到哪个位置,武侯笑而不答。后来孟公威想念家乡,想要回到北方。武侯对他说:“中原多有贤德之士,要四方遨游,何必一定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呢?”

诸葛亮的住处西侧地势高,背靠山,面临水,位置极好,风景最佳。武侯经常登上山弹琴,作了《梁哺吟》。《梁哺吟》咏的是齐国齐景公利用相国晏婴的计谋,“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词是这样写的:“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这也是武侯思念琅琊故乡,和越国的庄舄在病中思念越国而吟唱越声是一样的。有人说武侯是想要辅佐明主,却又害怕被谗佞奸邪的人阻止,因此才作这一首《梁甫吟》。以武侯的明智,遇到明主就会出山,而没有遇到却会一直潜伏,又何必怀着一颗怕被馋言中伤的心,来破坏他居草堂的快乐时光呢?武侯虽说德高才厚的人应该遨游四方,不一定要回到自己的故乡,然而怀念故土的心情就是和热爱国家的心情是一样的。故乡的某一座山某一条河,记忆起游钓时光仍往返回旋;因为有故乡和亲人,谈论着田间的作物和家事,声音和脸色都变得激动,这也是人之常情。圣人和贤人,英雄豪杰,又何必远离人情世故呢?

黄承彦,高洁豪爽,性格豁达乐观,是沔阳的名士,他对诸葛亮说:“听说你要选妻子,而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学和你相配。”诸葛亮同意了,于是用车辆载送过来。当时人们把这当做笑谈,于是村里人都流行了一句话:“不要学诸葛亮选择老婆的方法,最终只能娶到黄承彦的丑女儿。”

武侯在南阳时,同县的庞德公德高望众,司马徽视之为兄长。德公的儿子娶了诸葛亮的小姐姐,夫妻相敬如宾,非常和睦。诸葛亮每次到小姐姐家里,都跪拜在德公的坐榻前,行晚辈礼,德公也并不禁止。德公的侄子庞统,少年时纯朴诚恳,没有人知道他是个奇才,只有德公很是赏识他。德公曾经说过,诸葛亮是伏卧的龙,庞统是凤雏,司马徽为水镜。【评论】

当时正处于多事之时,却也正是年轻人求学的好时侯。可那些没有远大志向的人,一看到天下纷乱,都对各种事务丧失了信心,得过且过,只求眼前安稳,根本没有一点上进的心思。而有远大志向的年轻人,却直接舍弃学业,为国家政事而奔波,操心当前杂乱的政治,而没有时间加强自身的修养。就像去年革命时,年轻人争先恐后地投身到军旅,却不知道这样的行为发挥的作用不大。我们的才华应该用到大地方。在智力见识还不够成熟、学识还不够丰富时,便去报效国家,虽然他们的热情很高,可就像是打落没有成熟的果子,摘下正在成长的瓜果一样。好的瓜果,不能把他的才华发挥到最有用的地方,难道不是非常可惜吗?生逢乱世应该知道,我们青年人所肩负起的责任,一定更加重大。要想肩负起这重大的责任,全凭少年时期,专心一意修养身心,磨励志气。如果因生逢乱世而放弃学习,浪费掉宝贵的学习时间,可以说是自暴自弃了。诸葛亮在英雄辈出、混乱暴动、生命都朝不保夕的年代,仍然没有顾及其他杂事,而是求知若渴地选地方躲起来读书。虽然是简陋的草庐,但一个人恬淡安然地生活,在人世间隐居也不会感到苦闷,这是怎样的一种大气概啊。像同一时期的石广元、孟公威、黄承彦等,虽然也是当时的名士,却都是有一种逃避生活、悲观消极、厌弃人世的想法。只有武侯处在乱世,却抱有积极的志气和想法,这也是武侯之所以成为武侯的原因。当隋朝末年战乱时,王通隐居在河汾。他是一位大师,培养出了房玄龄、杜如晦等贤相,为唐朝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当元朝末年大乱时,刘基隐居在青田,遇到太祖(朱元璋),成为明朝的开国功臣。一旦遇到知己,为官而参与国家大事,一定会尽最大努力使国家太平无事,这是学养充足的原因。我们生活在乱世之中,其实也是可以向他们学习这种方法的。《水经注》中有记载:沔水曾是孔明的旧宅,在现在襄阳县西隆中山的东面,《出师表》中所说的“刘备曾经三次来草庐相请,向臣问询当时的时事”,就是这个地方。沛国刘季和镇守襄阳,和犍为人李安一起参观旧宅,让李安作武侯宅铭。永平五年,习凿齿又为武侯作宅铭。后来改为祠,是武侯的故居。晋朝时,它还保存完好,可如今,旧迹已经被浸没,啸声都已经无影无声了。过往的来客只能在空旷偏僻、冷落荒凉的山地中,面对着古迹感慨凭吊而已。像英国、美国名人的故居,即使历经上千年,却也保存完好。不仅仅是保存完好,连名人当年的每一件器皿、每一个物件位置的先后摆放,全部和原来一样。屋外局势动荡、风云变迁,草木茂盛或干枯在一年之中不知要变换多少次,然而屋内的景象,是从名人去世到今天,不曾改变过。后人参观旧居的,抚摸古人遗物,就好像上千年前的主人,马上就会走出来一般。于是照着样子画下来,制作成明信片。名人的日常起居,名人的精神,没有不深深地印刻到每个人脑海中的。可惜的是,我们国家不能做到这样。咸阳被项羽纵火焚烧三月,宫室到处成为一片焦土,真是可惜了。凭借从前帝王专政的强大力量,都不能将古人的故居保存完好,更何况其他人呢?

看武侯的住所和交往的人,都算得上才华横溢的有为青年,然而与武侯相比较,他们的学识见地,都比武侯差了一些。而武侯和他们相互交流,相互请教、切磋。泰山之所以有这样的高度,是因为不拒绝渺小的土壤,堆砌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高度;江河之所以有这样的深度,正是因为不拒绝细微的溪流,汇流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规模。有的人自负其才,藐视他人,觉得世间的士人没有一个合他心意的,自以为了不起,其实是自己过高地评估了自己。

武侯读书都只是把握大体,这可以说是深入文章义理而又不偏重解释篇章字句。西汉的经师,大多研究文章、论著的精要之处,以便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而到了东汉,却太过零碎残缺,过分死扣字眼而不注意文章的精神实质,对大局没有帮助。武侯所学的,求书中治理国事的方法,怎么可能追随郑玄、马融等人的脚步?不用心读书的人,希望不要误会,告诉师傅说,读书不必仔细研究。历史上说陶渊明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刻意在字句上花工夫,属于心胸开阔、乐观的类型,和武侯读书看着相同,其实本质上是不一样的。第三章武侯之出处

侯躬耕南阳之时,天下之大乱作矣。莽莽群雄并延访英俊,如恐不及。侯深自晦匿,不求闻达。昭烈在荆州,访士于襄阳司马徽,徽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昭烈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徐庶见昭烈于新野,昭烈器之。庶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昭烈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昭烈遂诣侯,凡三次乃见,时建安十二年也。宋朱子作纲目,大书刘备见诸葛亮于隆中,其郑重至此。

昭烈见侯,因屏从者,郑重致词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同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侯曰:“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达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冑,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批评】

裴氏《三国志注》引《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眊(读若致),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眊而已耶?’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眊而言曰:‘是何言欤?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耶?’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蒙以为侯自表谓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则非侯先诣昭烈。可知宋儒论人最苛,而于侯之出处,则无间然。知《魏略》云云,皆好事者为之也。

武侯交游中,蒙谓徐庶最有才识。庶先名福,本姓单氏,少落拓无行,好任侠击剑。中平末(中平,灵帝年号),尝为友报仇杀人,白垩突面,披发而走。为吏所得,问其姓名,闭口不肯言。吏乃于车上立柱维磔之,击鼓以令于市。乡邻莫敢相识者。会其党伍共篡解之,始得免。由是感激,弃其刀戟,更疏巾单衣,折节向学。始诣精舍,诸生闻其前作贼,不肯与共栖止。福乃卑躬自下,蚤起恒自扫除,听习经业,义理精熟。遂与同郡石韬相亲爱,因韬以获交武侯。后出事昭烈,当阳之败,徐庶母被获,乃辞去之,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地耳。今念母在彼,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辞。”遂北去诣操。武侯北伐时,庶犹在也。观其少年意气,颇有燕赵间悲歌慷慨,先民任侠之风。忽能折节读书,服役同舍,惩忿窒欲,尤非常人所能办到。因老母被拘,决然弃其功名之热心,惟愿依依膝下,奉母家居,以尽人子之职。诚血性男儿哉!诚血性男儿哉!愿我少年人以徐庶为法也。

有一国之才,有天下之才;有一世之才,有百世之才。武侯语石广元辈“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三人问其所至,但笑而不答,一若大言欺人者。及草庐坐对,澈始澈终,谈天下事,津津然若有余味,则侯为天下才,百世才,而非一国才,一世才,不必至秋风五丈原后而知之矣。读史至此,足引起无限向上之心,不待闻鸡而后起舞也已。时侯年止二十七耳,固知大器晚成之说,非定评也。

武侯隐居南阳时,已经是天下大乱。各路英雄都四处寻访才智卓越的贤能人才,就怕来不及被别人抢了。武侯自己隐蔽不露,不求显达。刘备当时在荆州,寻访到襄阳名士司马徽,司马徽说:“庸俗的书生,哪里认得清什么时局形势?真正能认清时局形势,是聪明能干的人,这里有隐伏的龙和凤雏。”刘备问是谁,司马徽说:“诸葛亮、庞统。”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来拜见,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于是刘备到武侯那里去,去了三次才见到,那时是建安十二年。宋代朱子作《通鉴纲目》,花了大量笔墨记录刘备到隆中与诸葛亮相见的细节,非常郑重。

刘备拜访武侯,让旁边的人退下,郑重地说道:“汉室的统治崩溃,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和力量能否安人,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智慧与谋略浅薄不足,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停止,先生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武侯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小,人又少,然而之所以能打败袁绍,以弱胜强,不仅依靠天时,更有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心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上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是否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收揽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宛、洛等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到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与诸葛亮的关系一天天深厚起来。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才不再说什么了。【评论】

裴松之注的《三国志》引用《魏略》中说:“刘备屯军于樊城,当时曹操刚刚在河北平定袁绍,诸葛亮预测荆州会是第二个遭攻击的地方,但刘表性格和缓,不通晓军事,于是他往北去见刘备。刘备跟他没有旧交情,又因为诸葛亮年纪较小,所以以一般接待门客之礼接待了他。军内升帐完毕,其他的宾客都走了,只有诸葛亮留了下来,刘备也不问他想说什么。刘备喜好编织,当时正好有人送了髦牛尾给他,他便亲自动手编织。诸葛亮于是进言说:“贤英的将军应当有远大志向,怎么只是会编织?”刘备因此看出诸葛亮不是一般之人,于是扔下髦牛尾回答说:“这说的是什么话呢?这只是我无聊时打发时间罢了。”诸葛亮于是献言说:“将军认为刘表和曹操谁厉害?”刘备回答说:“刘表不如曹操。”诸葛亮又说:“将军自己呢?”说:“我也不如曹操。”诸葛亮说:“现在都不如曹操,但将军的军队不过数千人,凭这个来迎敌,难道没有别的办法?”刘备说:“我也心烦这个,应该怎么办呢?”诸葛亮说:“现在荆州不是人口少,而是登记在户的少。一般住户都有苛刻的赋税,所以人们心中不高兴。您可以和刘表说,让国内没有登记的住户自己登记,这样的话国内人口就多了。”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计谋,军队因此强大了。刘备由此深知诸葛亮的谋略,于是以上等宾客之礼对待诸葛亮。裴松之认为,武侯自己说“先帝三次到草庐之中来拜访我”,那么就不是武侯先拜访刘备了。宋代的儒者谈论他人最为苛刻,而对于诸葛亮的出处,却无可挑剔。像《魏略》中的那些说法,都是那些瞎掺合的人做的。

诸葛亮交往的人中,应该属徐庶最有才华见识了。他以前名叫福,原姓单,少年时放浪不羁,喜欢剑术,常年行侠仗义。中平末年(中平,灵帝年号),曾经为了帮朋友报仇而杀了人,以白色垩泥涂抹面孔,披头散发逃了。后来被官差抓住,官府问他姓名,他始终不开口。官差派人将徐庶绑在刑车立柱上,击鼓游街,要老百姓来辩认他的身份。老百姓感于徐庶行侠仗义,所以无人出面指认。后来经党羽营救,终于脱险。徐庶心中感激,自此以后,徐庶放下刀枪剑戟,换了衣服,潜心读书求学。刚开始他去精舍求学时,许多人听说他以武犯禁,都不肯与他往来。但他为人谦逊诚恳,早起扫除,孜孜不倦地投入学习中,对于书中的义理掌握得精炼纯熟。于是与同郡的石韬(字广元)志趣相投,成为亲密无间的好友,通过石广元的关系认识了武侯。后来他追随刘备,当阳战败后,徐庶母亲被曹操俘获,于是不得不辞别刘备,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我本打算与将军共图王霸大业,耿耿此心,唯天可表。现在不幸老母被掳,已方寸大乱,即使我留在将军身边也无济于事,请将军允许我辞别。”于是北上归顺曹操。当诸葛亮北伐时,徐庶还在曹操军中。看徐庶年轻时的侠义之气,很有几分燕、赵时期的壮烈气慨,和先民遗留下来的侠士风范。他能突然之间改变想法读书,为一起学习的人干活,克制心中的愤怒,这尤其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只因为母亲被敌人掳去,就义无反顾地放弃功名和心中所向往的事业,只为了回到母亲的身边,在家侍奉母亲,以尽到为人儿子的职责。真是有血性的男子汉啊!真是有血性的男子汉啊!希望现在的少年都能以徐庶为学习的榜样啊。

有能治理一个国家的人才,有能治理天下的人才;有影响一个时代的人才,也有影响百代的人才。武侯对石广元等人说过“你们三人入仕为官,最高可以做到刺史、郡守的位置”,三个人都问他,他却只是笑而不答,因为他若说出来就像是说大话欺骗别人的人。当他们在草庐相对而坐,从头至尾谈论的都是当时的天下大事,充满了喜悦而兴致高昂,那么武侯就是可以治理天下的人才、百世难求的人才,而不仅仅是只治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人才,不必再等到他死后才能判断了。史书读到这里,就足够能引起人们努力进取之心,不用等听到鸡鸣后才开始刻苦用功了。当时武侯只有二十七岁,因此关于大器晚成的说法,也不是定论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