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知识丛书 南海考古(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2 09:42:45

点击下载

作者:郝思德 编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南海知识丛书  南海考古

南海知识丛书 南海考古试读:

前言

南海是中国行政版图最南的海疆,其海域浩瀚无际,面积约35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属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200多万平方公里。在辽阔的南海疆域上,有近250座岛、礁、沙洲和暗礁,似颗颗珍珠,散布在广袤无垠的热带海洋中,按其分布方位可分为西沙、东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统称南海诸岛。

在中国古代,先民们根据海水的潮汐现象,将南海称为“涨海”;又据观察到的地理现象,把南海诸岛称为“崎头”或“珊瑚洲”。这是中国最早对南海及南海诸岛的发现和命名,而当时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因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还未能知晓及到达这片海域。大量的古代史籍详细记载了中国人民最早开发经营南海诸岛和中国政府最早对南海诸岛实施行政管辖的历史事实。

南海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大通道,南海诸岛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南海丝绸之路就如一座“海上天桥”,架起了一条古代各国、各地区人民物质文化交流的友好通途。从汉代起,中国人民开辟了途经南海的海外交通线,历经隋、唐、宋、元、明、清,这条海上丝绸之路曾远达波斯湾、非洲东岸及红海等地,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在南海及南海诸岛遗留下丰富的中国历朝历代文化遗产,其中,岛洲上的文物有待去探寻,礁盘上的沉船遗址等待去发现,众多的历史谜团需要去解开。

为了揭开南海神秘的历史面纱,探寻其蕴藏的丰富文物遗产,中国考古专业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20世纪70年代,广东省专业人员开始对西沙群岛进行了考古调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海南建省后,由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海南、广东等省的专业人员于1996年对西沙群岛实施文物普查,采集文物约1800余件。此后,又对以“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为重点的多处文物遗存进行了三次水下考古,出水了大量的宋、元、明、清陶瓷器等文物。与此同时,中国台湾地区的专业人员也对东沙岛和南沙太平岛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部分陶瓷器。

历次南海考古工作都取得了较重要的收获,丰富的文物遗迹和大量的古代文物有力地证明,自汉唐以来,众多的历史典籍文献对南海诸岛的记载是准确的、真实的、可信的,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开拓了南海诸岛,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神圣主权。

珍贵的南海文物,恰如“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颗颗明珠,闪耀着古代中国人民开创历史的灿烂光辉。它从一个历史侧面展示了中国南海丝绸之路的兴衰和繁荣;同时,它也是一部鲜活生动的历史教科书,揭示了南海蕴藏的历史真相,让人们了解先辈前赴后继、艰苦卓绝、辛勤开拓和经营开发南海诸岛的丰功伟绩。一、神秘而又浩瀚无际的南海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也是一个海洋国家。地处中国内地之南的南海,其海域辽阔无垠,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地质结构十分独特,自然资源殷实富庶。在我国南海海疆上,广泛分布着众多岛洲礁沙,这就是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其四大群岛中的西、中、南沙群岛属海南省管辖,这也是中国最南部的海疆。海南省是中国最小的陆地省,又是最大的海洋省。1.南海是海上天然大通道

南海位于中国内地的南方,国际上通称南中国海,英文名为South China Sea。南海海域浩瀚无际,其东、西两边最宽处达900海里,分布面积近356万平方公里。南海是中国内地濒临太平洋西边的四大陆缘海中最大的一个,它的面积几乎等于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三大海洋总面积的三倍,其中属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为200多万平方公里。

南海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南岸、太平洋的西南部,与位于其西南的印度洋有多条水道(海峡)相通。依照国际上较公认的地质学中板块构造的学说,一般认为南海恰好处在太平洋、欧亚、印—澳三大板块的交汇点。正是由于这一特定的地质构造位置,在两亿多年前,南海就是在地球内部不同板块不断碰撞活动的影响下,依托地球内力的作用才逐渐形成的。

南海是一个又大又深的陆缘海,北面紧接我国广东、福建和台湾等省,整个海域由东北向西南延伸,东和东南至菲律宾群岛,西和西南至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地,南达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等地。整个南海海域几乎全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

南海连接太平洋、印度洋两个大洋,它的北部、东部和南部的岛屿和半岛之间的海峡,就成为太平洋、印度洋两个大洋海水经过南海海域进行交流相汇的天然通道。因此,南海也就成为亚洲东部与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印度次大陆、阿拉伯半岛、东非及欧洲等地沿岸国家进行海上通商往来和交流的必经之路。时至今日,南海在东、西方海上交通的地位仍显得十分重要,它位于亚、美、欧和大洋洲四大洲的海上交通要冲,地处四大洲海上交通的十字路口。至今,在通往太平洋、印度洋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南海航线上,航道纵横交织,似如蛛网,被誉为现今海上航行的“世界第三黄金之道”。2.南海分布有多少岛礁沙洲

从国际地质学板块构造学说来看,南海正位于太平洋板块、澳洲—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交汇的接触地带,正是在这三大板块的地质活动和演变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巨大深邃的南海海盆,从而产生了一个面积辽阔、水体硕大的陆缘海——南海。从南海所在的区域地理位置上来说,南海诸岛就是由其陆缘海中分布的众多岛礁所组成的,它们都属于南中国海海区的有机组成部分。

南海诸岛的岛、礁形成及其地理分布与南海海底盆地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地质史上新生代第三纪中期以来,因南海海底盆地中部的地壳不断地受到板块的俯冲、挤压构造运动的影响,造成了该地壳不同程度的断裂及长期下沉,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深海盆地,成为造礁石珊瑚虫生存和繁衍的良好基地和理想场所。今天南海的周至轮廓也就是在多次强烈的地壳运动中奠定的,伴随着地球漫长岁月的不断流逝,南海诸岛就是在深海盆地隆起的台阶上逐渐形成的,而由造礁石珊瑚虫所构成的珊瑚礁灰岩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我国管辖的南海诸岛散布在广袤无垠的茫茫海疆之中,其所包含的岛礁、沙洲和暗礁、暗沙等约有250座,大多数都为珊瑚礁。按南海诸岛地理方位的分布不同,可分为四大群岛,即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及南沙群岛。由于南海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两个大洋的交接处,是一个“交汇海”,故南海诸岛正地处海上航线的交通要冲,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东沙群岛位于南海东北部,是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北的一个群岛,也是距离中国内地较近的一个群岛,其主要由东沙岛、东沙礁、北卫滩和南卫滩等组成,现隶属我国广东省管辖。东沙群岛地处南海的东北部,是南海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要冲。东沙群岛在南海诸岛中,是我国人民最早发现、开发和我国政府最早实施行政管辖的一群岛礁。西沙群岛的水下珊瑚西沙群岛东岛植物和鸟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西部,是我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较偏西的一个群岛,也是距离中国内地稍远的一个群岛,现隶属海南省管辖。在西沙群岛海域面积约50多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散布有永乐、宣德、东岛三座大型环礁和华光、北礁等五座中小型环礁。在南海诸岛中,西沙群岛是露出海面陆地最多的一个群岛,它又由永乐、宣德二处群岛组成,共分布有23座岛、7座沙洲。按西沙群岛岛礁的分布形势来看,永乐群岛在西沙群岛西部,我国海南省琼海渔民一般称其为下八岛或西八岛;宣德群岛在西沙群岛东部,渔民一般称其为上七岛或东七岛。中国政府为了纪念明朝著名航海家郑和在永乐至宣德年间七下西洋之壮举,故对西沙这二处群岛以永乐、宣德两个明代年号来命名。在我国古代,西沙群岛早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必经的大通道。

中沙群岛位于南海中部,是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相对居中的一个群岛,也是距离中国内地较远的一个群岛,海域面积60多万平方公里,岛礁散布海域之广,仅次于南沙群岛,现隶属海南省管辖。中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中露出水面陆地最少的一个群岛,仅有1座黄岩岛(民主礁)及部分暗沙、暗礁、暗滩等。中沙群岛早在几百年前就作为海上航行走“外沟”航道的重要标志,至今仍是南海南北航线之中线的必经之路。

南沙群岛位于南海南部,是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地处最南的一个群岛,也是距离中国内地最远的一个大群岛,现隶属海南省管辖。南沙群岛海域面积约83万平方公里,是南海诸岛中海域分布范围最大的。南沙群岛分布在南海大陆坡台阶上的岛、沙洲、暗礁、暗沙和暗滩有181座之多,按其岛洲礁沙地理位置分布来看,又可分为北、东北、东南、西南、南五大群。自古以来,这辽阔无垠的南沙群岛海域就是我国渔民航行、居住和远海渔业生产的天然场所,大多数岛礁都早由我国政府和我国渔民对其进行命名。其中,有纪念我国古代名人的伏波礁、孔明礁、东坡礁,有以我国古代官职名称命名的校尉暗沙、都护暗沙,有纪念郑和七下西洋功绩的郑和礁群及纪念郑和下西洋同行随员的马欢岛、景宏岛、尹庆礁、费信岛等,有纪念清代官员巡视南海岛礁的人骏滩、李准滩,还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派往南沙群岛接收的军舰而命名的太平岛、中业岛等。南沙群岛地处南海航道交通要冲,历史上国内外的商船航行在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外沟”的东、中、西三条航线上,都必须要经过这里的南海航道。3.变幻莫测的南海自然气候

南海海域分布是南北较长,东西稍狭,南、北两地纬度相差近20度,造成气候变化也是南、北“不同天”的。南海诸岛的气候特点,一般来说,既有别于中国内地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的南部热带地区的气候,也有别于热带海洋中的海南省及位于热带、亚热带海洋之中的台湾省等地的热带气候。

南海诸岛所处的纬度较低,大体上位于北回归线以南、赤道以北的地区,也就是处在热带地区。总体上来看,南海诸岛的气候特征主要是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因其所在地理位置的原因,造成南海诸岛终年高温,且热量很大。虽南、北两地在气温变化上也有一定的差别,但一般来说,其气温年变差量仍然较小,各大群岛及附属诸岛年平均气温在25-28℃之间。由于属热带海洋性气候,不仅高温,而且雨量充沛,仅有干(少雨)湿(多雨)二季之分,且干、湿二季较为分明。

南海诸岛浩渺宽阔的海域,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5-9月盛行西南季风。其中每年4-9月是季风的交换时期,气候变化复杂。千百年以来,我国古代渔民在南海上航行和从事渔业生产,通过经年积累的丰富航海经验,逐步认识和了解到这种周而复始、定期转换方向的季风,便就充分利用大自然所赋予的自然风力,作为驾船往返海上所依靠的唯一的天然动力。远在北宋时期,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渔民就把夏季风称为“舶棹风”,意为西南季风能吹送海上远航的船舶归来。4.南海蕴藏的资源宝藏知多少

南海是祖国的南方海疆,蕴藏富饶的自然资源。南海诸岛是被水界所包围的陆界,但因陆界岛屿面积太小,陆地资源相对也很少,故南海诸岛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不在岛屿陆地上,其大部分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海的海区和海底。海区的自然资源是以海洋生物为主,海底的自然资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

南海诸岛散布在浩瀚的南海之中,地处热带海洋,因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其周围海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岛洲上有种类不多的热带海洋性植物,如西沙群岛植物可分为四个植物群落:常绿乔木群落、常绿灌木群落、草本植物群落、湖沼植物群落。南海诸岛周围海区的海洋生物资源可分为海洋植物和海洋动物两大类。其中海洋动物资源则包括鱼类、贝类、虾蟹类、头足类及海龟、玳瑁等,尤以鱼类和贝类海洋动物种类繁多,均各有上千种,而且主要是以热带种类为主。由于辽阔的南海海域拥有极为丰富的供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海洋生物资料,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我国渔民世世代代从事捕鱼捞贝的远洋渔场。中国历代文献中均有不少关于我国古代渔民在浩瀚无际的南海海疆上进行捕捞活动的真实记载。

石油是南海海底的主要自然资源,它是在生物化学作用下形成的一种自然资源,它是属于多种烃类的无机复杂混合物。南海海中营养物质丰富,因此浮游生物也很繁盛。在其缓慢沉入海中时,由于被泥沙埋葬的浮游生物堆积层不断加厚,在高温、高压、缺氧的条件下,加上海底有细菌的作用,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生成碳氢化合物。因此,在漫长的地质变化过程中,就在南海海底形成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据近年的油气勘探所知,南海油气资源主要蕴藏在南海大陆架海区,不仅分布范围广,而且储量十分巨大,被世界上许多地质学家称誉为与波斯湾、墨西哥湾、北海等海区相齐名的世界四大海底储油区之一。西沙群岛植被二、探寻历史秘密的南海考古

南海诸岛幅员辽阔,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密不可分的神圣海疆领土。千百年来,我国渔民就在浩瀚无垠的南海上航行、捕鱼,在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上从事生产活动和居住生活,洒尽了辛勤劳动的血汗,是他们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经营这片祖国的海疆宝岛。中国政府很早就对南海诸岛实施行政管理和行使主权,尤其是在汉代开辟南海丝绸之路之后,海外贸易兴旺发达,海上商船往来频繁,南海诸岛早就成为中国与海外民族相互商贸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道要冲。因此,在南海诸岛的许多岛礁及其海域分布有我国历代的文化遗产。为了探寻南海的历史秘密,保护南海诸岛的文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南海的考古工作。

南海诸岛的考古工作较早是在1974-1975年,由广东省文物部门对西沙群岛部分岛礁进行了两次考古调查。

到20世纪90年代,海南省文物管理部门提出对南海诸岛进行水下考古的建议,同时,国家文物局拟定的中国水下考古“九五”规划中,也提出了开展对南海诸岛的中、西、南沙群岛进行文物普查。自此,南海诸岛考古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198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组织水下考古队,对广东省阳江市南海海域的“南海一号”宋代沉船遗址进行考古调查。2001-2007年,又对“南海一号”沉船进行了8次试掘或物探调查。1996年和1998年,海南省文物管理部门会同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文博考古单位,组成了联合考古队,两次前往西沙群岛进行文物普查和水下考古。此后,又多次对西沙群岛“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进行了水下考古调查和发掘。此外,有关科研机构、大学等单位也先后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进行了一些考古活动。1.早期西沙考古

在20世纪70年代,海南在行政上隶属广东省管辖。广东省文物部门曾两次组织考古人员对西沙群岛部分岛礁进行了考古调查,获得1了一批较有价值的文物资料。

1974年3-5月,广东省博物馆和海南行政区文化局的专业人员对西沙群岛进行第一次考古调查,并在甘泉岛和金银岛两地对古遗址进行了清理试掘。考古调查中,在金银岛、珊瑚岛、永兴岛等岛礁采集到宋、元、明、清各个时代的一些陶瓷器。其中,有宋代青釉小口罐、双鱼洗,元代青釉盘,明代青白釉盘和青花盘、碗,清代青花碗、杯、碟和壶等。重要的是在甘泉岛发现了一处古遗址,经清理发掘,出土了37件瓷器,多为唐至五代及宋代的青釉和青白釉瓷器,器形主要有罐、瓶、碗、碟、盒等,这是一处唐宋时期的居住遗址。

在北礁东北的礁盘上发现一处明代沉船遗址,也是一个较重要的考古收获。共打捞出汉至明代铜钱403.2公斤以及铜镜、铜剑鞘、铜锭等文物。其中,铜钱多达80706枚,仅明代“永乐通宝”就有49684枚之多,其余铜钱均为自新莽至明朝等历代钱币。此外,还在珊瑚岛、甘泉岛、琛航岛、永兴岛、北岛等地发现了13座明、清时期和近代的珊瑚石小庙。

1975年3-4月,广东省博物馆和海南行政区文化局又进行了第二次西沙群岛考古调查。这次调查,主要是对甘泉岛唐宋时期居住遗址再次进行发掘,又发现了古代中国渔民在这里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遗迹和遗物。出土了陶瓷器、铁工具、铜饰等文物83件,其中陶瓷器有罐、碗、瓶、钵、盏、盒和器盖等,铁制工具有刀、凿。还发现人食用后遗弃的鸟骨、螺壳及烧火后的炭粒灰烬等遗迹。这表明当时的人们已在此居住、活动了很长的时间。

此外,还在珊瑚岛、北礁、南岛、金银岛、南沙洲等岛礁采集到许多古代遗物,主要有南朝以来历代陶瓷器近两千余件,其中较重要的有南朝青釉六耳罐,唐代青釉小碗,宋代青白釉大盘和青釉碗,元代青釉碗和青花小罐盖,明代青釉碗和青花小杯,清代青花碗、盘、碟、杯、瓶等。另外,还采集有宋代石砚、明代铜锭、残铜镜和清代石狮、石柱、石磨等遗物。

西沙群岛北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古代船只往来很多。至今,仍是南海航线上十分重要的通道,现在此已矗立有一座灯塔。此次在北礁礁盘上发现的我国古代陶瓷器数量最多,达上千件,它们应是古代沉船上的货物,时间上自南朝,下至近代,基本上历代都有。陶瓷器品种繁多,主要有青釉、龙泉青釉、青白釉、白釉、蓝釉和青花等。北礁出水的陶瓷器均产于我国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湖南等地的许多民窑,它是中国人民长期在此劳动、生活、居住的历史见证。北礁灯塔2.踏遍岛洲的西沙文物普查

海南省是中国海域面积最大的海洋省,海洋水下考古也是海南省文物考古工作的重点项目之一。1995年,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提出了在南海诸岛开展考古调查的建议,与此同时,国家文物局正在拟订的中国水下考古“九五”规划中,也把中国南海诸岛考古列为其重要项目之一。考虑到当时南海较为复杂的国际背景,以及开展南海诸岛考古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摸索和掌握在南海远洋考古的工作方法和经验,经过多次协商和充分的科学论证,决定先对距离相对较近的西沙群岛开展文物普查工作。1996年西沙群岛文物普查路线示意图

1996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牵头,组成了由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海南省博物馆及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文博考古单位的专业人员组成的西沙文物普查队,于同年4-5月对西沙群岛进行了全面的文物普查和水下考古调查。这是实施中国水下考古“九五”规划中南海诸岛考古项目计划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进行远海考古的一次探索性活动。为了保证此次文物普查任务的顺利完成,决定选用远航南海海域作业的琼海“00389号”渔船,作为这次西沙群岛文物普查的海上交通工具。船长是一位具有丰富航海经验的渔民,十分熟悉西沙群岛海域岛礁地形和自然气候的情况,尤其还了解部分水下文物遗迹分布的线索,这正是我们此次进行西沙考古所需要的向导,会十分有利于这次文物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西沙群岛文物普查租用的琼海“00389号”渔船从琼海市潭门港出发,直驶向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的首府所在地——永兴岛。在宣德群岛海域进行普查时,先远后近,沿途调查了赵述岛、西沙洲、北岛、中岛、南岛、中沙洲、南沙洲、北沙洲、东新沙洲、西新沙洲等岛洲,再返回永兴岛,又调查该岛和石岛。然后,文物普查船南下驶向东岛、浪花礁,接着折向西行经华光礁、中建岛,又北上驶向永乐群岛海域,先后调查珊瑚岛、甘泉岛、金银岛、羚羊礁、鸭公岛、全富岛、银屿、银屿仔、咸舍屿等岛礁。再继续往北进驶入到北礁海域进行水下考古时,因遭到热带风暴袭击,为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只能南下驶入琛航岛暂避风浪,顺道到途经的广金岛、晋卿岛考察。最后又经北礁东北驶返琼海市潭门港,首次西沙群岛文物普查工作顺利、圆满地结束了。

1996年西沙文物普查历时30余天,航程近900海里,约为1670公里。普查队员基本上调查了西沙群岛所属的绝大部分岛屿、沙洲,在足迹所至的地方,几乎都发现了我国古代的文化遗物,有的还发现了2古代遗迹。其中,在15座岛屿、3座沙洲采集到近1300余件以陶瓷器为主的文物。

其间,我们还在北礁、华光礁及珊瑚岛、金银岛附近海域进行了水下考古调查,包括水下测量、水下绘图、水下摄影、水下摄像等技术工作,找到许多古代沉船遗迹,发现了9处遗物点,打捞出水文物近400件,主要有陶瓷器及少量石雕制品、石雕建筑构件等。1996年西沙文物普查中采集文物1996年西沙水下考古绘图西沙北礁的出水文物

此次西沙群岛文物普查所发现的古代陶瓷器,时代从唐代起,历经宋、元、明、清,直到近代都有。陶瓷器品种主要有青釉、青白釉、白釉、龙泉窑青釉、青花等。常见的器形有罐、壶、盘、瓶、洗、碗、杯、碟、盅、盒等种,大多属于日常生活用具。从陶瓷器的釉色、器物特征、花纹图案及年代等方面来考察,它们均产自中国广东、福建、江西、浙江和广西等地许多民窑。水下考古调查发现的石雕制品则有石柱、石板、石条、石斗拱、石柱础等建筑构件及石雕人像,从其雕刻风格和加工特点来看,应是清代中国福建地区民间匠人所制作的。3.首次远洋进行的西沙水下考古

1996年西沙文物普查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和一定的工作经验,为进一步实施中国南海诸岛考古项目,尽快地开展对华光礁、北礁等处重要水下文物遗存的抢救发掘工作,更好地保护西沙群岛海域众多的水下历史文化遗产,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和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专业人员组成了西沙水下考古队,负责此次西沙水下考古工作。我们租用了“琼海03088”号和“琼海03089”号两艘渔船作为进行水下考古作业的海上交通工具。1998年12月到1999年1月,西沙水下考古队在西沙群岛有关海域进行了水下考古工作,这是对西沙群岛水下文物进行的又一次比较全面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也是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首次独立进行的远海水下考古活动。西沙水下考古队在近40天的时间内,先后对永乐环礁、华光礁、北礁等地进行水下考古调查和发掘,总行程约500海里(约为3930公里)。

这次进行的远洋西沙水下考古,其分布海域的调查范围很大,考古工作者一般不采用以往水下调查常用的旁侧声纳和浅地层剖面等物探方法,而是依据西沙群岛海域水文地质等特点,直接采用较简易的方法开展工作。因为这里的海水能见度很好,此次水下考古调查主要以水面直观目视的拖拽搜寻或自由搜寻的方法为主,并配合潜水探摸方式进行,工作效果很好,发现了多处文物遗存。同时,还进行了水下测量、水下绘图、水下摄影、水下摄像等考古技术工作。在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进行水下考古绘图

在此次西沙水下考古调查中,共发现了13处古代水下文物遗存,获得了较多的沉船遗址线索,打捞出水一批较有价值的水下文物。其中,主要是在华光礁、北礁及永乐环礁等地确认了5处古代沉船遗址,打捞的出水文物多达1500余件。

在出水的1500余件文物中,大多数为陶瓷器,几处古代沉船遗址的出水陶瓷器在釉色和时代上有着一定的区别。如华光礁沉船遗址出水陶瓷器有青瓷、青白瓷和黑釉瓷等,器形有碗、盘、瓶、罐、执壶、粉盒、器盖等种,基本上是南宋时期福建南部民间窑址所生产的。北礁沉船遗址的瓷器有青瓷和青花,器形有碗、双鱼洗、大盘、罐、器盖等,青瓷属于元代浙江龙泉窑产品,青花瓷器属明、清时期福建漳州窑产品。北礁还发现船用碇石和两枚象牙。永乐环礁沉船遗址出水的青瓷、青花瓷器形仅有碗、盘、盏、杯、碟等,均为明、清时期龙泉窑和福建民窑所生产的。整理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出水文物

1998年西沙水下考古工作的顺利完成,充分表明了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可以进行远洋水下考古调查和发掘,它所取得的重要收获,也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学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西沙水下考古所发现的沉船遗存及打捞出水的较珍贵陶瓷文物,为研究我国航海史、海外贸易史、陶瓷外销史、造船史等提供了一批较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4.难忘的东沙、南沙群岛考古调查

东沙群岛考古活动开展得很早,1936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海军部东沙群岛气象台的工作人员就在东沙岛一带海滩发现过凝结成块的古代铜钱,据对采集回来的古代钱币上的文字进行分析辨认,可以读出的钱文有唐代“开元通宝”、宋代“景祐通宝”和明代“洪武通宝”、“永乐通宝”等铜钱。从铜钱上的胶结物为珊瑚所致的情况来看,这些古钱币应当是被海水冲到岛边海滩上的,在其附近应有古代沉船遗址。据有关考古学者推测,我国古代先民应该早在宋、元时期就已经到达东沙群岛及其海域。

在1995年3月,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业人员又前往东沙岛进行考古调查和小规模试掘,发现了七处陶瓷片遗物点,其中较重要的是发现了东沙遗址。同年9-10月,再次到该岛发掘东沙遗址,清理发掘面积约82平方米。出土遗物主要有陶瓷器残片,其中陶器有钵形器、束口瓮、带柄罐等;瓷器几乎全为青花,器形有碗、盘、小杯、瓶、匙、罐等种。此外,还发现灶坑及木炭、海4贝、谷等遗物。据有关中国台湾考古学者的初步分析,这处遗址可能是清代作为中国渔民到此休息、储物、处理渔货、避风等活动的场所,是他们在东沙岛上搭建的临时性活动的建筑遗址。

南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最南、最远的一处群岛,远离中国内地,由于南海问题较为复杂的国际背景,故前往南沙群岛进行考古调查,是一项非常艰险和充满挑战性的活动。

1993年,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教授王恒杰先生只身前往南沙群岛进行考古调查。王恒杰先生生前十分关注边疆考古,尤其是中国南海诸岛的考古进展。在对西沙群岛进行考古调查后,又计划到中国海疆最南的南沙群岛开展调查工作。在海南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及琼海潭门渔民的热情协助下,独自随前往南沙群岛进行捕鱼作业的琼海渔船一起南下,开始了为期一个多月充满艰险和困难的南沙考古旅程。根据南沙群岛众岛礁分布的地理位置情况,初步拟订了南沙考古调查海上航行的基本路线。渔船自琼海潭门港出发,路经北礁,然后再驶向永乐群岛,顺经晋卿岛、琛航岛,路过玉琢礁和浪花礁,再进入南沙群岛东北海域的永登暗沙,才正式开始进行南沙考古的调查活动。自此,渔船接着驶向北子岛、南子岛、道明群礁、杨明暗沙、太平岛和郑和群礁、福禄寺礁、永暑礁、华阳礁等岛礁,又经南威岛、柏礁,到盟谊暗沙、北康暗沙、南安礁、南屏礁、禄康礁,最远到达曾母暗沙北缘,然后再折回南通礁、皇路礁,又经柏礁、永暑礁,复经西沙玉琢礁、琛航岛等岛礁,最后经北礁驶返三亚市榆林港。此次南沙考古调查历时33天,航程3000多海里(约5560公里),在南沙群5岛的20多个岛洲沙礁发现了古代遗物点,采集到一批古代文物。其中,在太平岛、永登暗礁、道明群礁、郑和群礁、皇路礁、南通礁等遗物点发现的古代陶瓷器居多,有汉代几何印纹陶瓮、陶罐,唐宋时期青瓷碗,明清时期青花瓷器等,另有一些古代铜钱币。这些考古发现,充分证明了中国古代先民早就来到南沙群岛及其海域。

1995年,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专业人员搭乘台湾军方的运补船队到南沙群岛太平岛进行考古调查。在太平岛的考古调查中,发现了七处陶瓷片遗物点和两处墓葬。采集的遗物以陶瓷器为主,其中有白瓷、绿釉和釉陶等种,器形仅见盘、碗、杯、香炉等。经过对采集的陶瓷器进行分析,可以初步推断发现的遗物点和墓葬的时间均为现代,不属于古代遗迹。5.史无前例的“南海一号”水下考古

早在1987年8月,交通部广州打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合作在广东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时,曾意外地在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的海陵岛附近发现了一艘宋代木质商船,打捞出200多件瓷器文物。经国内考古专家初步鉴定,认为该木质沉船可能与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有一定的关联。这次考古新发现在国际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因此,这艘古代沉船就被正式命名为“南海一号”。

198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专门组成了“南海一号”沉船水下考古队负责这项考古工作。同年11月,对“南海一号”进行了首次水下考古调查。因调查期间,自然气候条件较为恶劣,海面风起浪涌较大,海水能见度较低,难以在海中进行潜水探摸调查,终无功而返。

2001年4月,由国家文物局重新组织的“南海一号”水下考古队,抽调了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专业人员,又对“南海一号”沉船进行了全面的水下调查、勘探,准确定位了沉船位置和大致确认了古沉船遗址的埋藏情况。“南海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

2002-2007年初,水下考古队正式对“南海一号”古沉船进行了多次试掘,打捞出水近5000件陶瓷器及其他文物,其中有不少瓷器相当完整。期间,还对古沉船船体进行以物探为主的调查,不仅了解到“南海一号”古沉船的长、宽尺寸等数据,还采集到该沉船所处的海床30米以下的地质资料,为今后古沉船的打捞和保护方案的制订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2007年4月8日,备受中外考古界关注的“南海一号”沉船整体打捞工程正式启动。打捞沉船的任务是由交通部广州打捞局有亚洲第一吊之称的“华天龙”大型起重吊船承担,先将巨型沉箱下水压到船底完全罩住“南海一号”,然后,最关键的是在沉箱底部横穿36根底托梁,它要承载船体和沉箱的整个负重量。经过8个多月的打捞前期准备工作,同年12月22日,沉寂海底800多年的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终于全身出水,重见天日。同月28日,出水的“南海一号”古沉船正式进驻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特意为其建造的“水晶宫”中,然后要进行“精雕细琢”的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慢慢地揭开其神秘的历史面纱。据有关文物考古专家保守估计,“南海一号”沉船上应该保存有超过6万件的文物,其中不乏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的珍贵精品。“华天龙”号起重工作船成功打捞“南海一号”沉船整体“南海一号”沉船整体成功打捞,无疑是中国水下考古一座历史性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又已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台阶,由此表明,中国水下考古水平也已跻身于世界的先进行列。中国“南海一号”古沉船的水下考古发掘和整体打捞成功,也就成为世界水下考古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和传奇。6.渔民参与的西沙考古活动

1986年,琼海县潭门镇草塘村“00461号”渔船受镇政府派遣,前往西沙群岛珊瑚岛东北面约2米多深的水下礁盘上,打捞起一批石雕文物,并运回到潭门镇政府保存。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派专业人员对这批出水石雕文物进行了初步鉴定,认为石雕文物均以花岗岩石为材料,共计47件,其中部分已残破。石雕制品雕刻技法粗放、简练、流畅,除十尊男、女石雕人像外,其他石建筑构件多达37件,种类有石柱、石板、石条、石飞檐、石柱础等,部分石建筑构件上雕刻有龙纹、莲花纹、云纹和折枝花卉等装饰图案。从这些石建筑构件的石雕技术、外形特征和纹饰风格等方面来看,可能为清代广东潮州或福建地区匠人所生产的。这批石雕制品应是当时移居东南亚地区的华人运往海外修建宗祠庙宇或某种大型建筑物所用的石质建筑材料。

在1996年西沙群岛文物普查后不久,又在北礁发现古代铜钱。当时,琼海市潭门港“00316号”渔船在北礁附近约3米深的外礁盘上打捞起一批古钱币和铜锭等水下文物。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时派专业人员前去调查核实,并征集了这批出水文物。经初步整理,这批铜钱约有5万枚之多,能辨认出钱文的货币中,绝大多数为明代“洪武通宝”和“永乐通宝”的钱币。其余的有新莽“大泉五十”,东汉“五铢”,唐代“开元通宝”,北宋“太平通宝”、“景德元宝”、“景祐元宝”、“政和通宝”,南宋“建炎通宝”、“大宋元宝”、“皇宋通宝”及金代“正隆元宝”、“大定通宝”和元代“至大通宝”、“至正通宝”等钱币。铜锭发现7块。从这批铜钱和铜锭的时代特征及其在水下保存的情况来看,当属古代沉船上的遗物。

1997年,琼海市潭门港“00337号”渔船去西沙群岛进行捕鱼作业时,又在北礁西北海域礁盘外侧打捞出一批古代文物。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闻讯后,即派专业人员前往调查处理。经初步鉴定,在400余件文物中,主要有陶瓷器、铜器、石制品及少量铜钱、铜锭等。其中,瓷器主要为宋代青白釉,元代青釉,明、清青花等种,陶器以釉陶和泥质灰褐陶为主。铜器以龙纹铜盘、缠枝花卉纹铜盘、素面纹铜盘居多,另有少量铜器座及铜锁、铜弓簧等。石制品均为磨制的研钵和圆条形杵。出水铜钱近1万枚,大都为明代“洪武通宝”、“永乐通宝”,另有少量唐、宋、元时期的钱币。这是继1996年在北礁打捞出两批水下文物之后,又一次较重要的考古发现,为研究南海丝绸之路历史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1998和1999年,琼海市潭门镇边防派出所依据《文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将查缴和没收的一批西沙群岛北礁海域水下文物,移交给海南省博物馆保管收藏。经初步分析统计,约有2000件古代陶瓷器。移交的这批北礁出水文物可分为陶器和瓷器两大类,其中瓷器居多,又以宋代青白瓷、元代龙泉青瓷、明代青花瓷较有特点。陶器、釉陶数量很少。

1999年,海口市博物馆在琼海市潭门港收购了一批西沙群岛北礁水下文物,经初步分析,这批西沙北礁文物多达1500余件,瓷器居绝大多数,以青瓷为多,青花、青白瓷次之,白釉甚少,另有少量石器和小型石建筑构件。这批西沙北礁文物的年代大约在宋、元、明、清。

1999年5月,琼海市潭门港一艘渔船在西沙群岛华光礁礁盘内打捞出一批出水文物,后由湖北省文物商店临时收购待藏。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闻讯后,随即派业务人员赴武汉调查了解这批出水文物的相关情况。经初步分析鉴定,这批华光礁出水文物有1500余件之多,大部分为瓷器,仅有少量陶器。瓷器中又以青瓷居多,青白瓷较少,器形主要有刻花碗、素面碗、刻花壶、四耳罐、菊瓣纹瓶、盘口瓶、印花纹盆等。陶器器形仅见弦纹瓶、擂钵、罐等。据推测,这批陶瓷器的时代应为宋、元时期。三、内涵丰富的南海历史遗存

南海考古工作已开展40多年,在诸多岛洲礁盘上发现了较多的文物遗存。总体上看,在南海诸岛的四大群岛中,西沙群岛发现的文物遗存最多,南沙群岛、东沙群岛的文物遗存较少,中沙群岛未有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应当与这几大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关系,更主要的是,由于政治因素和国际复杂形势的影响,加之气候条件的限制,对南海诸岛四大群岛进行的考古工作也有所不同。所以,从目前已发现的南海诸岛文物遗存分布上来看,这仅是南海诸岛已知的部分文物遗存,还难以全面了解、认识南海文化遗产保存的总体情况,这有待于今后国际政治和军事形势的良好变化,以及考古工作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从而更多地开展南海考古工作。

南海考古发现的文物遗存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是丰富的和真实的,这是中国古代船舶航行在“南海丝绸之路”上所遗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证明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开发、经营南海诸岛有价值的考古实物资料,这对进一步研究南海考古有着重大的学术意义,同时,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岛洲上的文物是如何保存下来的

在南海诸岛发现的文物遗存中,分布在岛洲陆地上的文物点有21处,大都分布在西沙群岛,已采集的文物多达2000余件,其种类主要有陶器、瓷器、铜器及铜钱币等。

岛洲文物点上的遗物是如何保存下来的?经实地调查知道,大概是有两种保存形式,一种是在岛上珊瑚沙中挖掘出来的,另一种是散布在岛洲海边的沙滩地表上。它们在保存形式特点上的区别,可能与其所造成的历史原因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有一定的关联。

在永兴岛、金银岛、珊瑚岛、东岛等地调查中,出土的瓷器都是在施工动土时挖出来的。如在永兴岛西部邮电局附近出土的清代康熙青花五彩大盘,其出土地点距海边约有100多米远,盘内四面开光,连盘心都画满青花五彩的折枝花卉和粉蝶,盘外壁也有青花五彩的花草,这应是江西景德镇民窑的产品。

在金银岛西南深约1米多的珊瑚沙中,挖出三件相叠在一起的清初青花龙纹瓷盘,出土地点位于岛边沙丘向外的斜坡上,距海边约50米。瓷盘完好如新,盘内画四条夔龙(盘心一条团龙,周壁三条游龙);外壁画三枝稀疏的青花竹叶,色泽明亮。相似的器物在广东省博物馆藏有传世品,这是清代康熙至雍正年间江西景德镇民窑的产品。

此外,珊瑚岛、东岛等地也在海边附近的珊瑚沙中挖出过清代青花花卉纹碗和近代酱釉罐,这些出土遗物都是我国南方地区民窑所生产的。

永兴岛、金银岛等处文物点出土的瓷器全都是被挖掘出来的,从其保存状况来看,表明遗物出土地点距海边有一定的距离,而且器物上并没有附着有一层珊瑚石,这反映了它们并没有被海水浸泡过,或被海浪冲上岛边沙滩遗留下来的,而是一直被埋藏在这些岛屿上的。尤其是金银岛三件出土的清代瓷盘在被发现时,是完整地叠压在一起,这不是外力所致,可能是人为放置的。清代早期国势强盛,对南海上从事捕鱼生产的渔民专门派遣水师巡视,保境安民。中国南方沿海一带渔民也多前往西沙群岛海域捕鱼生产,有时因某种原因,也会在西沙群岛的一些岛屿上暂时居住生活,所用的日常生活器皿,都是从中国内地带去的南方民窑烧造的瓷器。出土的这些清代瓷器应是当时生活、居住在这些岛屿上的我国居民所遗留下来的物品。它从一个侧面证明,在古代南海西沙群岛的许多岛屿上,都有我国渔民在那里活动和居住。

在部分岛洲靠近岸边的沙滩上也发现有陶瓷残片,它们都散布在海岛北面或东西两侧,正对着我国内地航船南下的航向。在南沙洲东西两侧的沙滩上散布有上千件宋代青白瓷、青瓷和明、清时期青花瓷器等遗物,由于海浪不断冲击,器物大都已残破,有些还胶结在礁盘的珊瑚石上。从遗物的保存情况来看,应当不会是人们在此居住时遗留下来的。因南沙洲是一个地质变化很大的沙洲,据有关资料记载,由于受频繁发生的台风及海浪冲刷和洋流搬运,会不断地导致沙洲的形成和消失。如在1972年第20号台风中,在南沙洲南约500米处形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